求解这道数学题第18题的第2问,谢谢。


五年级趣味数学题(带答案的)

2.一桶水可以装满10碗或12杯,倒入5杯水和3碗水在空桶内,水面高度占桶高度的多少?

3、电影票480张,如果先给五年级学生,剩下的只能给六年级一半的学生,如果下面分给六年级,剩下的给五年级,剩下的给五年级,那么五年级会有1/3的学生分不到票。五、六年级各有学生多少人?
解:设五年级X人,六年级2(480-X)人。

4、加工同一种零件,甲需要3分钟,乙需要3.5分钟,丙要4分钟.现在加重这样的零件1825个,他们三人同时加工零件,在完成任务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5.某村种植了m公顷玉米,总产量为n千克;水稻种植面积比玉米的种植面积多p公顷;水稻的总产量比玉米的2倍多q千克。写出表示玉米和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式子。如果两式的分母不同,进行通分!
玉米:总产量为n千克,m公顷,
则:每公顷n/m千克.
水稻:总产量比玉米的2倍多q千克,就是2n+q千克。
种植面积比玉米的种植面积多p公顷,就是m+p千克。
玉米每公顷n/m千克,水稻每公顷2n+q/m+p千克 然后通分
玉米每公顷n(m+p)/m(m+p)千克,
水稻每公顷m(2n+q)/m(m+p)千克

6.学校把170元奖学金发给在数学竞赛中获奖的张三和李四两位同学,张三得到的2/9与李四得到的1/4相等,两人各得奖学金多少元?
张三得奖元数*2/9=李四得奖元数*1/4

7.已知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为4,最小公倍数为120,求这两个数???
所以,这两个数是8和60.

8. 一桶盐水重200千克,含盐率10%.要使含盐率达到16%,要蒸发掉多少千克水??

盐的重量不变,盐有:200*10%=20千克

9.一瓶饮料,喝掉25%后,连瓶重950克.喝掉50%时,连瓶重700克,饮料和瓶各种多少千克??

10. 大于 100的整数中,被 13除后商与余数相同的数有多少个?


3.   一个长方形的长去掉4厘米,宽不变,面积就减少20平方厘米,剩下部分恰好是一个正方形,原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4.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5厘米、4厘米的长方体截成两个长方体后,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最大是(     )平方厘米。

5、有46块水果糖和38块巧克力分别平均给一个组的同学,结果水果糖剩1块,巧克力剩3块,你知道这个组最多有几位同学吗?

6、一个质数是两位数,其数字之差为7,这个质数是多少?

7、两个数的和是682,其中一个数的末尾是0,若把0去掉,则与另一个数相等,这两个数是多少?
8、39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989,其中最大的一个奇数是多少?

9、某校五年级学生参加期末考试,语文得优的44人,数学得优的70人,两门学科都得优的36人,两门学科都没有得优的60人,这所学校有学生多少人?

10、从一个长方体上截下一个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后,剩下的是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64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最长的条棱是多少厘米?

11、小红的叔叔每上7天班就连续休息2天,如果这个星期六和星期日他休息,那么至少再过多少个星期后,他才能又在周六、日休息?

12、一排电线杆,原来每两根之间的距离是30米,现在改为45米,如果起点的一根电线杆不移动,至少再隔多少远又有一根电线杆不需要动?

13、一个长方体木箱,它的长、宽、高分别是5厘米、4厘米、3厘米,有一只甲虫从木箱的一个顶点出发沿着棱爬行,每条棱不许重复,则甲虫回到这个顶点时,爬行的距离最远是多少厘米?

14、一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是3,如果个位数字移作百位数字,原百位数字移作十位数字,原十位数字移作个位数字,那么所成的数比原来少171,原来的数是多少?

15: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前两个数的乘积比后两个数的乘积小86,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16:把下列分数由小到大依次排列起来

17:一个分数,加上它的一个分数单位是1,减去它的一个分数单位是9/10,这个分数是(   

18:有7个数,这些数的平均数是49,其中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68.25,第四个数是(    

19:运往某地两批物资,第一批360吨,用6节火车皮加上15辆汽车正好装完,第二批440吨,用8节火车皮加上10辆汽车正好装完。求每节火车皮和辆汽车平均各运多少吨?

20、从100里减去25,加上22,再再减去25,加上22,这样连续进行,当得数是0时,减去了多少个25,加上了多少个22?

21、从0、3、5、7中选出3个数字能排成几个三位数?其中是5的倍数的三位数有多少个?

22、 a、b、c、d是不同的质数,a+b+c=d,那么abcd的最小值是多少?

23: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450本,如果从甲书架上拿25本放到乙书架上,则两个书架的本数相等,问两个书架原来各有书多少本?

24:一小包糖分给几个小朋友,如果每人分3块,则余3块,如果每人分5块,则少1块,那么小朋友有几个?糖有多少块?

1、【提示】本题的关键条件是“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会扩大10倍,扩大10倍,也可以理解成增加9倍,我们想,增加9倍,正好增加25.2,说明这个数的9倍就是25.2,所以我们可以用25.2÷(10-1)得到这个数。

2、【提示】题目中的“a=3b”其实是告诉我们,a是b的3倍,对于两个数,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数,最大公约数就是较小数。

3、“长方形的长去掉4厘米,宽不变,面积就减少20平方厘米,”通过画图,能看出来减少的20平方厘米的小长方形的面积是由4厘米和原来的宽相乘得到的,所以我们可以用20除以4得到原来长方形的宽,同时又因为剩下的图形是一个正方形,所以原来长方形的长应是宽加上4厘米,然后再用长乘宽求出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当然,我们也可以先求出边长等于宽的正方形的面积再加上增加的20平方厘米。

4、【提示】题目要求截成的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之和最大,这就要我们在切长方体时,要想办法得到最大的截面,最大的截面应该是6乘5等于30平方厘米,我们切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会增加两个30平方厘米,我们再用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加上增加的两个30平方厘米就能求出最大的表面积之和。

5、【提示】水果糖剩下1块,说明分下去45块;巧克力剩下3块,说明分下去35块,又因为是平均分给这个组的同学,所以,学生的人数是45的因数,同时也是35的因数,我们只要求出45和35的最大公因数就可以了。

6、本题符合条件的质数是29。

7、这道题是一道和倍应用题,根据条件可知,较大数字是较小数字的10倍。我们把较小数看成1倍数,那么较大数字就是10倍数,合在一起是11倍,较小数的11倍是682,我们就可以用682除以11求出较小数了。

8、因为39是个奇数,我们能找到中间的数,所以,1989除以39我们就求出中间的一个数:51,在51这个数字的后面还有(39-1)÷2=19个数字,我们再用51加上19乘2=89。

9、画出分析图,可以看到,44+70这个算式是把两门学科都得优的36人加重复了,所以,还要减去36才是语文和数学至少有一科得优的人数,再用这个数字加上两门学科都没有得优的60人,就是这个学校的人数。

10、本题条件上说能从一个长方体上截下一个正方体,说明这个长方体可不是一般的普通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所以,先从剩下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中减去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就会得到其余四个长方形的面积,64-4*4*2=32平方厘米,(*为乘号)再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32除以4=8平方厘米,再用这个长方形的面积除以它的一条边4厘米,就可以等到另一条边的长了,4除以2=2厘米,最后再加上截下的边长4厘米,就能得到原来长方体最长的棱:4+2=6厘米。

11、小红的叔叔每上7天就连续休息2天,说明他的工作周期是7+2=9天,即9天一个周期,而正常的周六、日是七天一个周期,当小红的叔叔在周六、日休息后,再一次赶上周六、日休息,经过的天数就要既是9的倍数,又是7的倍数,9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63天,就是说63天后,或者是63除以7=9个星期后,他能又在周六、日休息。

12、这又是一道求30和45的最小公倍的题目,因为不需要移动的电线杆必须既是30的倍数,又是45的倍数,符合这样条件的最小数是90。

13、通过画图动力操作可知:这只甲虫不重复地回到起点,最多只能走8条棱,为了达到距离最远,我们可以设想让甲虫走4个5厘米,再走2个4厘米和2个3厘米。5*4+4*2+3*2=34厘米。

14、此题可设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个位数字为3,则这个三们数可以写成:100a+10b+3,    各位数字移动后,得到的三位数百位数字变成3,十位数字变成a,个位数字变成b,这个新数可以表示成:300+10a+b,再根据,新数比原数少171,列出方程,解到最后可出现:10a+b=52,就能知道,a=5,b=2。原来的在三位数是523.

15、这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每后面的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1,第三个数比第一个数字大2,所以前两个数的乘积实际上比后两个数的乘积少2个中间数,2个中间数是86,那么三个数的中间的数字就是43,前面的一个是42,后面的一个是44.

16、这几个分数,如果按常规方法把分母通分,再比较,就太难了,我们不如先分组比较,先比较13/24和13/23,这两个分数,分子相同,分母小的比较大;再比较13/23和14/23这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当然是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再比较14/23和14/19,分子相同,分母小的比较大;最后再看14/19和15/19,分母相同,分子大的比较大。最后结果:

17、这道题条件上说的加一个分数单位和减去一个分数单位,共相差两个分数单位,两个分数单位是1/10,所以一个分数单位是1/20,再用“1”减去一个分数单位就等于19/20

18、这道题是考查有关平均数的内容,由7个数的平均数是49,可以求出7个数的总和是49*7=343,从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28,可以算出前四个数的和是28*4=112,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68.25,后四个数的和是273,然后,就可以用前四个数的和加上后四个数的和,这样第四个数又加了两次,再减去这7个数的和就能算出第四个数了。28*4+68.25*4-49*7=42

19、这道题比较难一些,应该属于初中学习的二元一次方程,可以列方程组解,对于小学生来说,解题的思路也是想办法消去一个未知数,只剩下一个未知数就好算了。

通过观察,发现6节火车皮和8节火车皮的共倍数是24,所以,就想:360*4应该是24节火车皮和60辆汽车运的货物总数,440*3应该是24节火车皮和30辆汽车运的货物,这样通过比较,就得知两次运货的差是因为汽车数量不同造成的。所以,就能求一辆汽车运的货物了:(360*4-440*3)÷(15*4-10*3)=4吨;再求火车运的货物:(360-4*15)÷6=50吨。

20、这道题可以这样想,减去25,再加上22,实际上是减少了3,从100里面连续每次减去3,当我们减到还剩下25的时候,再减去一个25就可以了。

21、这道题要应用乘法原理。一个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但百位上不能选数字0,只能选3、5、7中的一个,有3种选择。百位上的数字确定后,再剩下3个数字,所以十位上的数字也有3种选择。个位上的数字就只有2个选择了。根据乘法原理,3×3×2=18       第二问:是5的倍数,那么个位数字只能是0或者5,如果个位数字是0,那么题目就变成了从3、5、7三个数字中选取2个组成二位数,这样的数字有6个;如果个位数字是5,那么题目就变成了从0、3、7中选取2个数字组成二位数,这样的数字有4个。所以,5的倍数就一共有10个。

23、这道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想,既然两个书架的本数相等了,那么,每个书架一定是450÷2=225本,甲书架:225+25=250本,乙书架:225-25=200本。

24、按盈亏问题的思路来解,或者列方程。

有多少爸爸妈妈感叹着,

要不然小学都不能毕业!

这不,最近一道简单的小学数学题,

又刷爆了家长们的朋友圈。

算一算图中的这道小学数学题,

看看您的答案跟正确答案一样不?

家长们开动脑筋都来一试身手,却算出了四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不是答案不唯一,而是前三种都是错的。问题就出在家长们大多没留意题干中的多处“陷阱”。

有网友吐槽:“给小学生出题弄这么多小心机和套路有必要吗?现在孩子可真累!”

同一道题 家长们做出四种答案

这道题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不少人不假思索就开始算起来。“答案为19。”又有人算出了“30”的答案。俩人一对算法,前者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不细心。“前边一连串的都是加号,没看清最后一个加号斜着放的,变成了乘号。”这边好像刚明白点儿,又有人冒出了“20”的答案。

前两种答案的人赶紧向第三种答案的人求教,再次恍然大悟,原来代表某个数的红色哨子图案在不同算式中是不一样的、在第三个算式中,红色哨子是两个叠加放置的,第四个算式中却只有一个哨子,把数量看清楚后,算出来的结果自然就不同了。

正当朋友圈中纷纷感慨这题出的有水平时,有人又提出了新答案:“结果应该是16吧。”

这下大家都有点蒙了,难道还有“小陷阱”没注意到?

给出第四种答案的人提醒到,算式中的小动物图案有的脖子上挂了红哨子,有的没挂。众人仔细一看,果然是这样,但脖子上的小哨子十分不明显,不经过提醒还真是轻易看不出来。这样,把脖子上的哨子也算在内的话,这道题的结果就是16了。

数学题中满是套路 这有必要吗

面对这种到处是“坑”的小学数学题,不少早已经脱离校园的成年人直呼“太可怕了,幸亏毕业得早!”

“想到可怜的孩子们要常年面对这类刁钻题就心酸,孩子们太可怜了。教育应该多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题干上设计这么多小心机和小套路等着孩子往坑里跳有意义吗?”一位妈妈说。

有孩子上初中的家长感同身受地说:“考题的类型就那么多,一般大考还不能出跟以前一样的题,那出题老师只能在题干设计上下文章了。拿中考来说,题的难易程度都是有要求的,不能出偏难怪题,所以有一些出题老师会在学生审题这个环节上设置考查点,题可能孩子们都会,但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拿高分,这是孩子老师经常说的话。”

还有网友看了这道题后不禁自我反思起来:“是我们变笨了,还是我们终于变得正常了。当年我也是高考数学接近满分的人,怎么如今连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对呢?这样的题考查的到底是什么,练习这样的题又有什么用,考出来的分数又能代表什么?”

专家声音:锻炼学生 细致观察的思维品质

前一阵很多家长都被这道题虐哭了…

图片来源:微博@中国刘杰

看完根本没别的想法,满脑子都是:现在的小学生都这么厉害了?!?!

但是让小编觉得更厉害的,是这位前来解题的网友↓

989+109=1098“要”是进位的,肯定是1,“好”+“要”进位了,那么好只可能8或9,做只可能是0或1,“好”+“好”不是18就是16,那么“事”是6或者8,“事”是6的话+做0或1都不可能满足条件,那么“事”就是8,“事”是8,那么“好”就是9,这样也就得出“做”是0,最后验算989+109=1098

一种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没怎么听懂的感觉油然而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0道解决问题并解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