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年即是距离单位也是时间单位,这样说法对吗。如下图描述?

大家都经常听到光年这个词,但是却并不了解它的具体含义。以下是光年的一些信息,供大家参考。

光年, 长度单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距离,字面意思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经过一年时间的距离,为9,460‘7304’7258‘0800米。因为天文数据太过庞大,需要更大的单位进行大概的描述。

根据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结论,光速是整个星系的绝对速度限制光年,科学家也用光秒和光分来表示。一个天文单位(AU)——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8.3光分。换句话说,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8.3分钟反之亦然,太阳距离地球8.3光分钟。

没有一颗恒星离我们的太阳系只有一光年的距离。最接近的恒星是距离我们4.2光年的近距离半人马座,其次是双星α半人马座A半人马座,距离我们4.3光年。知道光的传播速度有多快,当用光年来计算时,我们就可以开始欣赏宇宙的巨大距离。例如,今天半人马座阿尔法发出的光需要4.2年才能到达地球,所以当我们观察到那颗恒星时,我们看到的是4.2年前的样子,本质上,当我们眺望太空时,我们是在回顾时间。

光年的准确长度:以1年=7秒,光速=299,792,458米/秒来计算,1光年=0.8千米(9.km)。与天文学中其它常用长度单位的换算:一秒差距约等于3.26光年;一光年约等于63240天文单位。

解答:光年是长度单位,指的是光在真空中直线传播一年所经过的距离,是天文学上用来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1光年是0800米,计算方法是距离=速度×时间,光速每秒30万公里(米)×1年(秒)的时间。

光年常常被误认为“年”,但是它们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不同的,光年是长度单位,而年是时间单位。光年这一单位,最早是在1838年,由德国天文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第一次正式使用。

提出这一概念的初衷,是因为天体间的距离太过遥远,即使是使用日常生活中最大的距离单位“千米”,也是很麻烦的,后面的数字可能会达到上十个,所以科学家在1728年,计算出光速后,就开始使用光年这一特殊的计数单位。

如果按照火箭速度是每秒10千米,那么大约需要3万年才能飞越1光年。因为光速大约是30万公里,相当于火箭速度的30000倍,也就是1年的30000倍,就是3万年。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交通方式,也能让你感受到光年究竟有多远,假如我们抛开一切的生理需求,不喝水不吃饭不睡觉,一直不停的走,大约需要2.25亿年,而世界上最快的飞行器-探测者2号,每秒能达到70.22千米,走完1光年也需要大约4000年的时间。

1、光年是长度单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时空距离,其字面意思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了一年时间所经过的距离,为9,460,730,472,580,800米,是时间和光速计算出来的单位。

2、“年”是时间单位,但“光年”虽有个“年”字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天文学上一种计量天体时空距离的单位。宇宙中天体间的距离很远很远,如果采用我们日常使用的米、千米(公里)作计量单位,那计量天体距离的数字动辄十几位、几十位,很不方便。于是天文学家就创造了一种新的计量单位——光年,即光在真空中用去一年时间所走过的距离。距离=速度×时间,光速约为每秒30万千米(每秒299,792,458米),1光年为9,460,730,472,580,800米,约为9.k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年是不是距离单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