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石榴籽之外还有什么代表民族团结

陈润儿在灵武市调研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情况

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实现富裕

稿件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09:18:03

  9月18日,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润儿在灵武市调研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情况,强调要高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旗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主线,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实现富裕。

  位于灵武市临港产业园的蒙牛集团西北奶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百亿集群项目现场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主体厂房、基础设施等正在紧张施工。陈润儿来到现场,察看项目建设进展,了解蒙牛集团奶业规划布局,“项目什么时候能建成投产?日处理鲜奶多少吨?建设中还有什么困难?”陈润儿鼓励企业要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优势,从良种繁育、饲草种植、奶牛养殖到精深加工,打造全产业链,走集群化、专业化、高端化的发展路子,更好带动各族群众共同增收致富。在听了灵武市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工作情况汇报后,陈润儿说,你们聚力发展现代纺织、循环经济、绿色食品、新能源产业,找准了产业方向,找到了发展路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解决好高质量发展问题,下一步要在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上下功夫,推动加工从粗放向精细转变、产品从初级向高端转变、产业从前端向全链条转变,增加各族群众的经济收入,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

  梧桐树乡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工作始终,细耕民族团结进步责任田,搭建民族团结进步大舞台,燃旺民族团结进步大熔炉,各族群众一起劳动、一起收获,相互之间越来越亲近、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在梧桐树乡陶家圈村,陈润儿走进田间地头,看蔬菜长势、问群众增收、听基本情况,与致富带头人、党员干部交流产业发展、共话民族团结,对他们通过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带动群众富、集体富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陈润儿说,实践证明,一个地方民族团结搞得好、经济发展就好,结构调整搞得好、群众增收就好。发展农业产业要在提高效益上做文章,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都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收入为目的,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种植,不断拓宽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新途径。要充分发挥本地农产品独特优势,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扩大影响,让各族群众的口袋更鼓、生活更好。

  陈润儿说,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一个大家庭,各民族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谁也离不开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何一个民族都不是局外人,每一个民族都是建设者、参与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没有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族人民的使命担当和自觉行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实现富裕,做到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共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懈奋斗。

  自治区领导张雨浦、雷东生参加调研。(宁夏日报记者 马晓芳 姜璐)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今年1月30日,习近平在内蒙古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全票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与代表们共商国是。

“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在认真听取代表发言后,习近平强调,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表达了党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重视”

“我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选举,表达了党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重视,体现党中央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在内蒙古参选有何考量?参加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给出了答案。

一句话,也道出了牵挂。习近平带头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省份参选,为全党树立了标杆。这体现了习近平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关怀,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生动注解。

5年多来,从甘肃到内蒙古,从新疆到四川,习近平总是牵挂着少数民族群众。两会期间,也常与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面对面交流。

“现在到墨脱的路通了没有?”2013年,参加西藏代表团的审议时,习近平主动发问。墨脱县的门巴族代表、村党支部书记白玛曲珍激动地答道,2010年嘎隆拉隧道成功贯通,结束了墨脱人世代被茫茫雪山阻隔的历史。

“红花朵朵向阳开,各族人民心向党。”2014年,习近平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王菁代表发言结束时,动情地唱起布依族民歌《好花红》。“我把这首歌献给总书记。”习近平称赞她唱得好,并请她向乡亲们转达良好的祝愿和问候,祝乡亲们的生活“好花红”。

2015年,习近平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落座后,他对穿着民族服装的兰念瑛代表说:“你是畲族。”兰念瑛答道:“是的。很高兴总书记认出我是畲族。”习近平说:“畲族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都有分布。”

2016年,习近平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曾连续发问:“农牧民现在生孩子都到医院去吗?”“村里都有保健室吗?乡里都有医院吧?”“青海有的地方面积很大,农牧民看病怎么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改善问题是习近平心中的牵挂。

2017年,在参加新疆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从少数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

习近平曾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民族团结要创新载体和方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端着架子空喊口号是不行的,形式轰轰烈烈,效果未必就好。”

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谈到“创新载体和方式”。他指出,搞好网上和网下结合,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必须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坚持从小就抓、从幼儿园就抓,注重从少数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

“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就曾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生根发芽。”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

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强调,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习近平指出,内蒙古是我国最早成立民族自治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付诸实施的地方,地处祖国北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如何加强民族团结?习近平在3月5日的讲话中指明了路径。

“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理论根源越扎越深、实践根基越打越牢。”

“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习近平强调,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谆谆话语,寄望殷殷。这朴素而形象的比喻,深深印刻在了各族群众的心里。

“总书记多次用‘石榴籽’打比喻,民族团结确实有很强的黏合力、感召力,干事创业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来自内蒙古团的人大代表孟和说,“我反复琢磨这句话,要在实践中用绣花功夫筑牢各民族的精神纽带。56个民族一家人,携手一起奔小康!”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正如习近平曾指出的,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民族团结之花必将常开。

本页仅为文字内容,不可回答。

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 )关系。

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的代表。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的顺序组成。

A.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
B.行政地位、地方名称、 民族名称
C.民族名称、行政地位、地方名称
D.地方名称、 民族名称、行政地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族团结石榴籽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