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问题?

甲乙丙丁戊原来分别在ABCDE五个部门,现在要求轮换岗位,不能在原来部门,总共有多少方法
不考虑是否有重复,一共的排列有A55=120种排列方式。一共五人,呆在原来部门的人数可以为1、2、3、5共四种情况。分别将这4种情况排除掉即可。
  • 首先考虑呆在原来部门的人数为5人,这与原来的排列方法是一样的,即甲乙丙丁戊原来分别在ABCDE五个部门,有且只有一种排法。
  • 考虑呆在原来部门的人数为3人,则先挑出呆在原部门的三人,一共有C53=10种。其实此时,剩下两人由于不能呆在原来的部门,他们两人的排列方法即已经唯一确定。因此,呆在原来部门的人数为3人的情况一共有10种。
  • 考虑呆在原来部门的人数为2人,则先挑出呆在原部门的2人,一共有C52=10种。为了叙述方便,不妨假设呆在原部门的两人为甲乙。这样,就要求丙丁戊不能呆在原来的部门。考虑丙只可能在DE2部门(共两种排列方法),而当丙确定部门之后,丁戊由于不能再原来的部门,所以他们两人的排列方法也已经唯一确定。因此,呆在原来部门的人数为2人的情况一共有10*2=20种。
  • 考虑呆在原来部门的人数为1人,则先挑出呆在原部门的1人,一共有C51=5种。为了叙述方便,不妨假设呆在原部门的人为甲。这样,就要求乙丙丁戊不能呆在原来的部门。此时,先考虑乙最终的部门,共三种可能的排列方法(可能在CDE部门)。不妨假设乙最终的部门为C,此时分2种情况。(1)丙分在了B部门,而当丙确定部门之后,丁戊由于不能再原来的部门,所以他们两人的排列方法也已经唯一确定。(2)丙没分在B部门,此时,丙可以被分在DE两部门,共2种情况。而当丙确定部门之后,丁戊由于不能再原来的部门,所以他们两人的排列方法也已经唯一确定。因此,呆在原来部门的人数为1人的情况一共有5*3(1+2)=45种。
    综合可知,均不在原部门的有120-1-10-20-45=44种排列方法。

这个学期上了Prof. Sheldon Ross的<Elements of Stochastic Processes>,总算是把本科阶段时曾经粗浅地接触过、但是现在早已忘掉绝大部分的概率论知识给重新捡起来了。自我感觉概率论的水平有不小的提高,于是决定趁热打铁整理一下笔记,写下这篇小文章。

随机变量是一座桥梁,它的一端是这个世界上的各种或复杂或简单的随机现象(不确定性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之一),另一端是包括代数计算在内的各种数学工具。对于随机现象,我们可以定义一个随机变量,针对每一种可能出现的结果,我们都可以给这个随机变量赋予一个取值,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运用数学的力量来对这个世界的随机性进行分析。很多时候,我们关心的是平均值,我们有下面四种方法来计算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均值):

(1)式是随机变量期望值的定义式。由于使用这一公式需要知道该随机变量的概率质量函数——当你已知其概率质量函数时,你可以求出包括期望、方差等在内的所有统计值——而在复杂的现实世界中我们很难得到一个变量的分布表达式(甚至很多时候连求出均值都显得困难),因此该式使用相对较少。

(2)式表明,当一个随机变量可以表示成若干个随机变量之和的形式时,它的期望即为这些变量的期望之和。当一个随机事件可以拆解成具有先后顺序的子事件时,这一表达式很有效。

(3)式是计算期望值最常用的式子,实际上,「条件于(conditioning on )」是概率论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技术之一。在分析现实世界的随机现象时,如果你能够获取额外的信息,这便意味着一些本是未知且随机的元素不再随机,而是成为了确定性因素,这将影响你原本的分析计算结果。

(4)式又叫条件恒等式(Conditioning Identity),是同时应用了(1)(3)两式得到的,根据求随机变量函数值的期望值的公式,我们有

注意到是随机变量的函数值(仍旧是一个随机变量),它表示,当变量取不同的值(这是随机事件)时,变量的期望值(这是一个数值)也随之变化,这正是随机变量的定义(由某一随机现象得到某一对应的数值),因此,是一个随机变量。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子来展示这四个式子的运用。

一系列相互独立的试验,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都是,用随机变量表示出现第一次成功试验时所需要的试验次数,其概率质量函数为。这样的一个随机变量服从几何分布。

使用(1)式来计算其期望值如下(在第二行运用了求导与求和运算次序的可交换性)

使用(2)式,设随机变量为第一次实验过后仍需要几次实验才能出现第一次成功,即。因此,,该式表示第一次试验就成功了,所以不再需要额外的试验;,该式表示前n次试验都失败了,在第次试验时才终于成功。于是有:

使用(3)式,定义随机变量,当首次试验成功时取值1,失败时则取值0。条件于来计算的期望值如下:

如果我们定义随机变量如下,,那么按照(4)式对变量求期望便能求出。对比(3)式的求解过程,我们可以看到(4)式本质上是在运用(3)式。

现在我们同时运用(2)(3)来计算方差。

注意到,仅考虑时,变量是不服从几何分布的,但是在引入「第一次实验失败了」这个条件后,在得知这个原本未知的信息之后,随机变量 成为了一个服从几何分布的随机变量,其参数和完全相同,所以有和。

下面我们考虑一个以几何分布为基础的问题。现在变量不再表示出现第一次成功试验时所需要的试验次数,而表示连续出现k次成功试验时所需要的试验次数。试求变量的期望。

要想最大化条件期望这一工具的威力,我们要找到合适的变量来作为条件。现定义变量为出现第一次失败时所需要的试验次数,这个变量将帮助我们轻松求出的期望值。

以为例,独立随机试验的设定在于,哪怕你已经连续9次成功,你也不能确定下一次就会成功。不管在连续9次成功之后失败了,还是在连续3次成功之后失败了,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同样是回到了游戏的起点,同样是需要从头再来。所以我们有:

利用(3)式来求其期望值:

接着我们进一步拓展。几何分布的试验只有两种结果,即成功与失败。现在我们对其推广,假设每次独立随机试验都会有m种可能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都是,用随机变量表示任意一种结果连续出现k次所需要的试验次数。试求的期望值。

这又是一道初看很棘手,但使用条件期望就能轻松解决的问题。用表示任意一种结果连续出现次所需要的的试验次数,那么有

对(8)式两边求期望:

在(7)式中,令则有;在(8)式中,令,则有。这两个结果是一致的,之所以差了个倍数2,是因为在后一题里,任意一种结果出现k次就行,而在前一题里,需要特定某个结果出现k次才行。

快速排序是一种常用的排序算法,随机从数列中选出一个数字,数列中剩余的所有数字和它进行比较,比它小的落入到左侧的子数列中,比它大的落入到右侧的子数列中,然后对这两个子数列分别进行同样的操作,重复下去,直到每个子数列只有1个或2个数字为止。最后我们将得到一个从左到右依照从小到大排列好的数列。这是典型的分治法应用,将一个复杂的大问题不断地拆解成容易解决的小问题。

为了分析这一算法,我们先定义一些必要的变量。用表示完成对一个数列的排序所需要进行的大小比较的次数;用表示对一个长度为n的数列进行排序平均需要进行多少次大小比较;用表示第一个随机选取的数字在全体n个数字中的排名,如果,那么有个数字比这个数小,落入它的左侧,有个数字比它大,落入它的右侧。根据条件期望我们得到:

两边同时乘以后我们便能得到的一般表示式:

由此可知,快速排序算法是平均复杂度为的排序算法。

有n个人在一个房间里聚会,每个人头戴一顶帽子,现在大家都把帽子放到房间中心的一个箱子里,每个人依次上前去随机抽取帽子,如果他刚好抽到了他自己的那顶帽子,我们说此时产生了一个匹配(match)。用随机变量表示产生了多少个匹配。试求(a)的期望值;(b)的概率质量函数。

对于 (a)问,利用(2)式可以轻松求出,令,其中表示第i个人是否成功地拿到了自己的那顶帽子。

,该式表示第一个人没有拿走属于第二个人的帽子,然后第二个人顺利地拿到了他的那顶帽子。于是有:

这一结果意味着,不管房间里有多少个人,平均而言只有一个人可以拿到属于他的那顶帽子。

对于(b)问,为了求出,我们需要先求出,虽然这一项指的是所有人都没有拿到自己的那一顶帽子,但是不能简单地用链式法则来求解:

上式是错误的计算方法,对于「第一个人没有拿到他的帽子」这个事件,需要分类成「第一个人拿到了第二个人的帽子」和「第一个人拿到了既不属于他也不属于第二个人的帽子」这两个子事件,然后你才能去研究第二个人的匹配情况。

我们需要借助条件概率来求解,用表示事件「产生匹配的数量为零」,用表示事件「第一个人拿到了他的那顶帽子」,用表示事件「第一个人没有拿到他的那顶帽子」,用变量表示「n个人中没有产生匹配」的概率。则有:

若第一个人没有选走他帽子,则他的帽子留在了剩余的n-1顶帽子中,成为了「多余的帽子」(因为这顶帽子没有被他的主人取走),而他所拿走的那顶帽子的主人则成了「多余的人」(因为他没有机会取走他自己的帽子了)。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事件。这一事件分为两个子事件:

  • 剩余n-1个人里没有产生匹配,并且多余的人拿走了那顶多余的帽子,将此称为事件A
  • 剩余n-1个人里没有产生匹配,并且多余的人没拿走那顶多余的帽子,将此称为事件B

,把多余的帽子看做归属于多余的人,这样一来,第一个人走后,剩下的n-1个人都还有机会拿到自己的那顶帽子。

现在我们可以求出了,将所有人分成两队(一共有种分法),一队有k个人,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帽子;另一队有n-k个人,每个人都没有拿到自己的帽子。

有了概率质量函数之后,我们可以用期望的定义式即(1)式来验证(a)问的结果:

利用可以化简这一结果:

结果与(a)问的答案一致。下面我们拓展原问题,现在规定,在第一轮里拿到了自己帽子的人离开房间,剩下的人把拿错的帽子放回箱子里,继续随机抽取,重复进行下去直到所有的人都拿回自己的帽子为止。用变量表示需要经过多少轮才能让所有人都拿回帽子。试求的期望。

从(a)题的结果我们知道,不管房间里有多少人,平均而言,一轮中只有一个人能够拿回自己的帽子,于是我们直观猜测。现在我们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这个结论。

用表示当房间里有n个人时需要经过多少轮才能使所有人拿到自己的帽子,有;用变量表示第一轮里有多少人拿到了自己的帽子(即匹配的数量)。显然,成立,现在我们假设有,可以得到:

在一个教室里坐着n个学生,假设每个人在任意一天出生的概率相同,都为,那么这n个学生中,有两个人在同一天过生日的概率是多少?

用表示事件「至少有两个人在同一天出生」,用表示事件「没有人的生日相同」,由于这两个事件互补,所以有。我们从着手,因为它比的计算要简单得多。事件意味着,第一人在某一天出生了,第二个人的生日与他不同;第三个人的生日既和第一个人不同,也和第二个人不同;第四个人的生日和前面三个人的生日都不相同,以此类推,第n个人的生日和前n-1个人的生日都不相同。所以有:

当n=23时,;当n=57时,。这意味着,只需要有23个人,就有超过一半的几率出现两个人同一天过生日(对于概率论不熟悉的人可能会猜测至少需要157人);只需要57个人,就能使这一概率值高达99%。以人数为横轴,概率值为纵轴,绘图如下:

这个问题有各种版本的场景描述(最初的场景是要从众多的候选者中选出综合能力最好的那个秘书),而我个人倾向于这样来描述:在你生日这天,你的n个好朋友排成一队给你送红包,但在这n份红包中你只能接受一份。每次拿到红包后,你可以拆开红包来查看面额大小,如果满意,你选择接受这一红包,游戏结束;如果不满意,你拒绝这份红包(事后不能反悔),然后去拆下一份红包。这个问题的目标是拿到面额最大的那个红包,它的难点在于,每一份红包的面额大小都是纯粹随机的,不管你已经见过多少份红包,下一份红包对于你而言仍旧是完全未知的(虽然见过的红包越多,对于面额的相对大小的判断越准确)。

直观上来看,n越大,红包数量越多,拿到最大的那一份红包就越困难。用数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表示事件「拿到最大的红包」,有。但是,下面我们将看到,在采用适当的策略之后,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常数,与n的大小无关。

这样的策略称为k-policy,它的做法是,不管最开始的k个红包面额如何,都不要接受,在这之后,如果遇到一个比前k个面额都大的红包,就接受它,如果一直没有遇到比前k个面额大的红包,那么就接受最后一个红包(即第n个)。下面我们来求这种策略下的. 用随机变量表示最大红包所在的位置,. 则有:

好好品味一下时的这个表达式,如果前个红包中最大的那个在前k个位置里,就能确保在此之后、在最大的红包之前,不会有红包被选走。

考虑关于x的函数,对其进行求导。

这一结论是反直觉的(大概这就是概率论的魅力所在),它表明,不管有多少份红包,我们拿到最大的那个红包的概率都是个常数,并且这个概率还不小(接近四成了)。

这两个符号不是概率论里才首次出现,而是数学系专业课《数学分析》里的。sup表示上确界,也就是所有上界里最小的,inf表示下确界,也就是所有下界里最大的。如 arctanx的上确界是π/2,下确界是-π/2,当x可以取全体实数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概率论的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