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无人机续航一个小时都不到?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 10 月中旬发布的大疆 Mavic Pro 无人机评测里,爱范儿(微信号:ifanr)主笔 Odin 认为 Mavic Pro 不是最完美的无人机,却是最令人满意的无人机。然而在短短一个月后的今天,Mavic Pro 也不一定是“最”令人满意的无人机了。

把 Mavic Pro 从“第一”的宝座上拉下来的,恰恰是大疆今天凌晨发布的两款重磅新品——Inspire 2 和精灵 4 Pro。

各位摄影师们,你们的钱包准备好了吗?

Inspire 是大疆在 2014 年 11 月份发布的专业级航拍无人机,可以更换的模块化禅思相机、伸缩式脚架、全向云台的强大配置使得 Inspire 1 被不少专业摄影师用来代替虽然性能强大但笨重、复杂的大型六轴航拍无人机。

在过去两年里,大疆先后发布了基于 M4/3 系统的禅思 X5 和 X5R 航拍相机,由于这两款相机军可以安装在 Inspire 1 上,所以 Inspire 1 本体只在过去两年里经历了动力、外观设计等细微的改动。虽然相机性能非常强大,但由于大疆在 2016 年先后推出了搭载计算机视觉、冗余设计等先进配置的精灵 4、Mavic Pro,对比之下再强大的云台相机也无法掩盖 Inspire 1 自动化水平较低、电池续航时间短、体积庞大等缺点。

不过,Inspire 系列缓慢的升级进程也是有好处的,大疆完全可以把自己在过去 2 年里最有代表性的新技术一股脑儿塞进 Inspire 2 里面,技惊四座。

事实证明,大疆真的这么做了。

#欢迎关注爱范儿认证微信公众号:AppSolution(微信号:appsolution),发现新酷精华应用。

飞出新视界,我和航拍的故事

作为知名的航拍器公司深圳大疆创新DJI的签约摄影师已经快一年了,利用它,航拍南美洲北美洲的许多地方。作为一个环境学生和旅行摄影师,在走过的35个国家里面,航拍器并不是从一开始就陪伴我的,但是他的出现却提供给我了一个全新的拍摄视角,从此以后眼睛也有了翅膀,上帝的视角不再只是幻想。经过这将近一年和小飞机的相处,自己的航拍控制和技巧有了很大的提升。不同于已经熟悉的相机拍摄,航拍不仅大气,充满创意,同时也乐趣无穷。

我和这架无人机有许多故事。

在我读书的美国密歇根大学,我和他一起见证美国北部最美的秋色。

(密歇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州)

和我一起见证汽车城底特律曾经的繁华。

(底特律夕阳,美国密歇根州)

我带着它在美国的西海岸撒野,从华盛顿州的奥林匹克国家公园到加州的华盛顿州总共2400公里,我和它一起见证太平洋西海岸的奇迹。

(美国俄勒冈州,班顿海滩)

从天上俯瞰卧龙之眼,华盛顿州的Palouse瀑布。

(Palouse瀑布,美国华盛顿州)

在纽约这样的大都会,我和它一起看曼哈顿大桥,想象电影美国往事里面曾经出现的经典场景。

(曼哈顿大桥,美国纽约)

带它来到拉美国家墨西哥,从天上看墨西哥城主教堂的宏伟。之后在古巴的行程中,因为古巴官方不能允许无人机入境,我在古巴海关被关小黑屋审问了一个半小时。

(墨西哥城主座教堂,墨西哥)

在实习的城市玻利维亚科恰班巴,这里坐落着世界最大的基督像,航拍视角下的基督像,拥抱一切。

这里真不是广告,深圳大疆DJI的航拍器不管我走在南美北美,都有人会知道。现在四旋翼系统的航拍器,DJI的可靠性和先进程度在国际上是领先的。除了航拍以外,他们的飞行器还应用于搜救,事故现场调查,生态监测,地理信息采集等等方面,也是和我学习的专业有很大的联系。记得在美国上课的时候,有一堂课老师专门讲无人机在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应用,其中使用的设备就有大疆DJI,也让我颇感自豪。

遥控飞行器不同于相机和运动相机,其危险系数较高,但是如果遵守飞行守则,飞行的安全系数还是很高的。那么如何保证安全飞行呢?

1. 特别对于初学者来说,在空旷的地方飞行,尽管飞行时不必抬头一直盯着飞行器,但是要保证飞行器一直处于视野范围内,高楼和植被的阻挡有时会影响遥控和实时信号。

2. 有时候因为GPS或者遥控信号丢失,飞行器会尝试自动返航,但是飞行器并不能预见周围的障碍物,此时应该使用遥控器的S1开关紧急取回遥控权。

3. 不要忽略启动相机后APP的任何提示。云台故障,SD卡未插入,矫正指南针等等提示都非常重要,忽略提示强行起飞,非常容易造成事故。

4. 时常检查。首先是检查电池寿命,按住电源五秒可以显示电池总寿命,一般来说4盏灯有三盏以上常量代表电池寿命正常。电池寿命下降时候有时会造成供电不稳定,飞行器会无预警下降。第二就是检查螺旋桨状态,这是飞行器最容易损坏的部件,要经常检查是否有缺损或者是裂痕。

5. 注意相关飞行的法律法规,比如在美国,所有国家公园内是禁止飞行的,还有很多地区也有相关的禁飞条例,请获取许可或询问后再进行航拍。

6. 海拔高度很重要,飞行器的升力有限,在高海拔地区会用升力不足的情况难以控制,要注意各个型号标称的最高飞行海拔高度。

DJI航拍器上的三轴云台的作用是保证相机的稳定,不管飞行器如何晃动相机始终保持在特定位置。那么有了这个云台我们就不用操心的别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飞行当中有许多技巧,能让视频和照片更加完美。

1. 倒着飞,更容易获得好的视频片段。大疆的Phantom系列在飞行时,有时因为机身摇晃的比较厉害,螺旋桨会进入视频画面,如果是倒着飞的话,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也比较方便操控者使用较高的速度飞行。对于像是DJI Inspire 1这样较为专业型号来说,由于起飞以后螺旋桨会很高的抬升,则不必担心这个问题。

2. 面向阳光飞行,在拍摄视频和照片时,由于阳光穿透螺旋桨的角度有时很刚好,会在视频或者照片上形成条纹。这个的避免方法是给飞行器的相机加装减光镜

3. 飞行速度的控制很重要,在拍摄视频片段时候,要避免突然的加速减速,这样视频片段会出现明显的卡顿,其次在允许的条件下尽量慢一点飞,后期可以调整加快视频片段的速度,但是变慢却比较难

4. 在新的Phantom的系列中,由于遥控器的改进,可以不必在手机或者平板上调整相机的角度,这样就可以一边遥控一边用食指调整相机角度。这个技巧能帮助操控着拍出很酷的视频片段,或者是。同样的,在更高级的Inspire系列上,甚至有双遥控器的搭配,一个人控制飞行器另一个人控制相机,更方便运镜。

航拍器自带的相机虽然性能不能和专业级单反媲美,但是其图像质量和视频质量(4K Video),还是有非常大的潜力可以挖掘的。

1. 拍摄照片时,尽量使用RAW格式。这个道理和相机一样,以此来获取更大的后期处理空间。

2. 环绕场景360度拍摄照片,或者是环绕拍摄视频再截取视频截图,用这两个办法在加上Photoshop的极坐标功能,可以拍摄大家见过的“小行星”效果。

3. 尽量将镜头方向保持水平,这样可以避免地平线弯曲,同时保证自然的建筑拍摄效果。

4. 将相机角度调至最下,平行于地面。这是最能体现航拍视角的一个角度,利用这个角度拍摄往往能发现很多惊喜。

5. 注意矫正形变,由于航拍器带的相机角度都比较广,所以在后期处理时候要注意矫正变形。现在主流图像处理软件比如Photoshop都带有。

6. 噪点处理。航拍器的感光元件已经很不错,后期降噪能让图像质量更上一层楼,一般来说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只需要适当降低灰白噪点。但是在光线较弱比如日出日落前后,就要适当降低画面当中的彩色噪点。

准备好下次飞行了吗? 出发吧!

最近两年来,随着物联网概念的深入和各类传感器技术的进步,无人机从之前只服务于政府或航模圈内少数群体,逐渐走向了大众视野,甚至成为普通人都能拥有的智能产品。

可就算你买得起,你会用吗?

不用担心,现在,“傻瓜式”的无人机已经出现,只需手机APP就可完成操作,无人机这一新兴产品由此被迅速推向大众消费。

国外,科技巨头也在觊觎无人机这块科技处女地:亚马逊宣布未来4至5年将用无人机送包裹,彻底改变物流业运营;Google也推动Project Wing计划,研发具备载货功能的无人机;Facebook也在研究无人机当作无线网络基地台,让偏远地区也能享受网络服务。

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涌入无人机市场。而将无人机接入APP的亿航科技SDK开源平台,让更多领域接入进来,无人机应用从最开始的专业航拍拓展到了娱乐、物流、新闻、救援、能源、遥感测绘等领域。

“傻瓜式”的无人机产品只需APP就可完成操作,手机触屏可一键完成起飞和降落,续航能力不足时还能自动返回,避免“坠机”事件发生

无人机行业先行者大疆最开始的科技应用,起步于专业航拍。2011年,大疆创始人汪滔偶遇好莱坞航拍公司。他发现,传统好莱坞航拍镜头都是由直升机配专业摄像人员来完成,光是直升机租用价格就要2万美元/小时。如果用无人机替代直升机拍摄,只需要在无人机里面装入摄像机,拍摄效果甚至比直升机人工更好。

大疆创新已占据全球无人机市场50%份额,差异发展才能奋起直追。于是,一款全部采用手机操作的无人机诞生了:无需遥控模型,只要下载APP,简单几分钟就能上手操作。

广州亿航科技联合创始人熊逸放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就像单反和微单相机一样,我们APP近乎‘傻瓜式’的操作,用户体验更直接简单。”

据熊逸放介绍,其最新产品Ghost四轴飞行器简化了飞行器设备最难的“起飞”和“降落”操作,通过手机APP触屏一滑就可以完成“一键起飞”和“一键返航”。也就是说,默认情况下起飞,无人机会自动垂直飞到空中10米左右,悬停等待手机指令,上升或者朝四周平飞。需要降落时,可以先按下“返航”按钮,回到起飞点之上的10米高空悬停,然后按下“降落”键缓缓而下。

目前,Ghost无人机的通讯距离远达1000米,最大速度为80公里/小时,能够抵抗五级风雨天气,续航时间为30分钟。此外,Ghost无人机还有一个“自动返航”功能:无人机续航能力不够时会自动返回,避免“坠机”事件发生。

而在飞行时,高度、坐标、电量、轨迹等机身状态即时数据信息都会同步显示在手机APP端,用户可以一直全面掌握无人机飞行状态。熊逸放告诉记者,手机端的操作不仅降低了用户进入门槛,快速将无人机推向大众消费市场,而且一旦产品更迭,用户只需要更新手机APP即可。

纯粹的APP模式需要对手机有更透彻的认识,从而产生更好的飞行体验。图传眼镜则将无人机上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传到用户眼前

什么样的APP模式可以连接无人机?

据了解,目前有两种APP模式可以实现,一种是普通模式,一种是阿凡达模式。所谓的阿凡达模式,是基于普通模式的升级版,可以不用手机触屏操作,直接通过移动手机来实现无人机上下左右操作,手机就相当于一个微型遥控器。相对普通模式,阿凡达模式关闭了GPS系统,飞行速度更快,最高可以达到80公里/小时,用户操作起来科技感更强。

采访中,记者亲自上阵体验了一把阿凡达模式。先轻轻滑动手机APP“一键起飞”键,无人机迅速自动起飞到空中。然后,通过水平方面或垂直方面移动手机,即可操控无人机向相应方向飞行。倾斜手机角度越大时,无人机飞行速度越快。为了达到最佳体验效果,记者还戴上了亿航FPV图传眼镜,通过图传眼镜,可以即时看到无人机上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眼镜是2D效果,正在研发3D效果,未来实时传感的摄像头拍摄画面会更逼真。

熊逸放表示,纯粹的APP模式需要对手机有更透彻的认识,比如手机内部各种传感器如何跟飞行器相互通讯,从而产生更好的飞行体验。“阿凡达模式还有自动跟随功能。当操作者移动位置时,无人机返航时会停在离操作者最近的地方”。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小型商用无人机主要由机身、云台、摄像机三个部分组成。云台用来固定摄像机,确保无论飞行器如何倾斜,搭载的相机始终保持水平。摄像机一般较重,所以厂商都在机身和云台上下功夫,以减轻产品重量。据了解,该无人机机身全部采用碳纤维,非常轻。发动机由专业发动机厂商定制,六轴无人机飞行器可载重10公斤。

要连接无人机和手机,还需要一个“桥梁”——通讯盒,由于无人机并非和手机直接相连,而是依靠通讯盒在中间牵线搭桥,手机APP和通讯盒通过蓝牙连接后,通讯盒再跟机身通过无线频段连接。为了保持有效的蓝牙连接,通讯盒需要在手机附近,同时天线朝上,保证无线电信号传输。机身和通讯盒都采用电池供电,机身的电池需要取出来充电,通讯盒则是用和手机接口一样的MicroUSB直接充电。

通过开源平台,开发者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App来操控无人机,未来的无人机还将与可穿戴设备相连,无人机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

APP移动互联网属性使得无人机不仅仅是硬件产品,而是一个开放的平台。熊逸放向记者解释,具体来说就是搭建自己的应用商店,类似苹果的App Store。通过给开发者开放SDK, 提供飞机控制的一系列API, 让开发者可以创建自己的App, 创建不同的应用,从而创建一个生态闭环。“我们会将亿航先进的算法系统,做成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开源平台。开发者可以在我们的平台基础上再做二次开发。”

目前,亿航端口已全面接入高德地图。“之后会与更多的应用场景联系起来,比如自动跟随或自驾游空中跟随等场景”。

此外,无人机与可穿戴设备应用的合作也值得期待。未来,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如手表之类的可穿戴设备操控无人机,这个手表就像一个小型手机,可以插卡,有3G、WiFi,可以直接操控无人机。在熊逸放看来,“无人机操作未来趋势是智能化,与手机、手环等连接,真正实现万物相连。”

无人机与传媒视频行业的合作也正在变为现实。“未来可以通过无人机现场拍摄、剪辑、上传,读者第一时间就能看到拍摄影像,特别适合突发新闻”。

除了大众熟知的行业领域,无人机在细分小众行业的科技应用也是未来一个新主题,如石油、环境地理探测等。

记者了解到,国内某石油勘探维护公司每年都需要定期去海上勘探石油石井情况。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用于勘探的无人机是从德国公司进口定制的,造价上百万元。

熊逸放认为,无人机在这些细分小众行业未来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只需要按照特定行业环境量身定做功能产品,细分领域的专用无人机将取代国外高价无人机。比如石油勘探行业,只需对无人机机身、云台做耐高温处理,选择特质摄像头,满足海上石油勘探复杂的地理环境就可以实现。

与此同时,国际巨头对于无人机科技应用的探索也在加速。亚马逊宣布未来4至5年将用无人机送包裹,彻底改变物流业;Google也推动Project Wing计划,研发具载货功能无人机;Facebook也在研究无人机当作无线网络基地台,让偏远地区也能享受网络服务。

不过,低空无人机的航空管制问题一直饱受争议。尤其近日有媒体报道,一架小四轴飞行器日前在美国白宫范围内坠毁,引起保安人员恐慌,该事件也引起业内对无人机航空管制的讨论。

据了解,国内由民航局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系统驾驶员训练机构合格证》已经在2014年8月份颁发,首批获得牌照的有3家企业。而根据2013年出台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重量小于等于7公斤的微型无人机,飞行范围在目视视距内半径500米、相对高度低于120米范围内,无须证照。

彼得·库伯和艾尔姆·A·斯皮里发明了第一台自动陀螺稳定仪,该装置可以帮助飞机在飞行时保持平直向前,无人飞行从此实现。

直到1935年以前,无人机在起飞后都无法回到原点,没法对其再利用。随着“蜂后”式的问世,无人机得以返回其起飞点。

V-1(复仇武器1号)

德国工程师弗莱舍·弗鲁岑豪设计了飞行速度为470英里/小时的无人机。V-1是现代巡航导弹的先驱。

1955年瑞安“火蜂”式

瑞安飞机公司于1951年制造了第一架“火蜂”原型机XQ-2,并在4年后实现了首飞。火蜂作为世界上第一种喷气动力无人机,被美国空军率先装备。这种无人机被用来执行情报收集和监听无线信号的任务。

M-21和D-21诞生于1963—1968年之间一场秘密项目的一个子工程。

“先锋”无人机系统于1986年12月实现首飞,它能够为战地指挥官提供特定目标或战场的实时图像——按照美国海军的说法,它能够执行包括“侦察、监视和目标获取”在内的一系列任务。

1994年MQ“捕食者”无人机

通用公司生产MQ“捕食者”无人机,“捕食者”的最新型号已经从一种纯粹的侦察用机变成了可以携带武器并攻击目标的飞机。

RQ-7B“暗影”是无人机大家族中最袖珍的型号,目前在驻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中服役。

“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

“火力侦察兵”这款无人直升机以其能够在任何适宜的军舰上和不适宜的地表上自动起降的能力而著称,它是2000年初由美军开发出来的。

RQ-170“哨兵”由洛克希德-马丁的子公司“臭鼬工厂”设计制造,并装备于美国空军。

“全球鹰”是美国空军装备的一种高空远程无人机,机上装配有传感器用以进行情报采集、监视和侦察任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疆航拍无人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