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有生理缺陷能正常生活吗?

学习能力不足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影响学习的因素有哪些?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导致学习能力不足的因素与影响学习的因素不同。我们知道,影响学习的因素有智力、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先前的知识准备,而当我们用这些已知的因素来分析学习能力失衡儿童的时候,却发现很少有效。学习能力失衡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上的问题。他们当中大多数在智力上也不落后,影响他们成绩低下的是另外一些原因。

一. 内在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缺陷

大脑时学习的器官,也是人体最重要、最复杂的器官。正如我们的肌肉如果有缺陷就会使我们运动功能受损一样,大脑某种缺陷的直接后果就是学习上的困难。通常具有学习能力失衡的儿童总是在某项学习能力上表现出严重的无能。这种无能是特殊的,人们总是难以从环境的某一对应中,找到影响这种能力的直接因素。

我们假定儿童大都成长于正常可预期的环境中,即在一般的成长过程中,每个儿童都得到了充分的母爱,得到了足够的营养,在精神和物质上,大多数儿童都没有受到剥夺。我们可以进一步假定在通常的家庭中,家长们都重视孩子的学习与教育,都在努力的为孩子的学习创造条件,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家庭从一开始就是不鼓励儿童努力学习和努力进取的。

可在这种正常可预期的环境中,儿童的学习表现却出现了如此大的分化,这就使心理学家和特殊教育专家倾向于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缺陷是导致儿童学习能力失衡的主要原因。不止于此,医学的某些研究和发现也证明了这一假定的合理性。

目前,绝大多数专家都同意中枢神经系统的某种缺陷是学习障碍的直接原因。中枢神经系包括大脑和脊椎两大部分,主要担任着传导和处理外界输入的感觉信息的功能。任何信息必须先由感觉器官接受,然后再通过脊椎传导到大脑,由大脑进行加工和处理,最后再转化为工作,作用于外界。如果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这一处理信息的功能就会受到妨碍。大脑的全面功能低下,就表现为智力落后;如果受损的为大脑的某一部分,则可能表现为某种特殊的学习障碍。

一般来说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损时,在生理上时较容易检查出来的,无论CT还是脑电波的检测,都会显示某种异常。而如果是中枢神经系统轻微受损,或则会某一局部有缺陷,胜利检查很难有效地检查出来。有学习障碍的儿童一般被认为是具有轻微脑功能缺陷的,只有个别儿童经由脑电波检查或CT可以查出病状,更多的是学习障碍者在这类检查中与正常儿童无异。如有人研究了正常儿童与失语症儿童的脑电波,发现两者没有什么差异。美国学者梅尔斯等人发现,有些血毒障碍者的大脑在左右脑的颞叶区域存在着不对称的现象。正常人的左脑主要承担着语言问字的处理与 加工任务,而右脑主要承担着数学逻辑的功能。一般来说,人类的学习重要是左脑的功能。随意,有三分之二的正常人,其左脑的语言区比右脑相对应的区域大,而有阅读障碍儿童的左脑在语言区有比正常人面积小的现象。海德等人则通过检查大脑皮质细胞的活力发现,具有阅读障碍的成年人,在大脑一些脑叶的细胞活动量显著比一般人低。

为什么有别人认中枢伸进系统出现某种缺陷呢?遗传是一个原因。有一堆双生子来做学习能力检查,智力测验结果表明两人之力发展惊人的相似。为了避免先入为主的偏见,我们让两个教师分别测量了两个孩子。结果两人的智商都是112分,而且语言智商都低于操作智商。接下来,我们又给两人做视——动统合测试,结果两人在视动统合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落后。事实上,两人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粗心马虎的现象。

英国科学家最近宣称他们发现了影响阅读能力并会导致阅读障碍的遗传基因。这等于说,阅读障碍是有家族型的,某一家族成员会因基因的影响而患有阅读障碍。斯利维尔1971年报告说,556位具有神经心理异常的学习障碍儿童具有家族遗传的因素,他们的学习障碍可归咎于一组或一个基因异常。

遗传基因的异常可以影响大脑某一区域的结构和功能,如果这一功能与学习有关,就会导致学习障碍。

2、发育过程中造成的大脑损伤

大脑在胎儿时期发育,到了三岁时大脑已经发育的相当完善。如果胎儿期或母亲生产时造成大脑功能的损伤都可能引起学习障碍。母亲在换云期间的营养和子宫内的环境对于胎儿大脑的发育十分重要。如果在这期间,母亲接触到有害物质服用了某些不当药物,或者营养不良、患严重疾病等,都可能造成胎儿大脑的不可逆损伤,影响到以后的正常学习。

在生产过程中,也是很容易造成大脑损伤的,如生产中使用产钳不当,婴儿出生时严重窒息,大脑缺氧,都会导致婴儿无法弥补的脑细胞的损害。另外,早产儿也容易具有发育的缺陷,而过期未出生的婴儿则可能面临着大脑缺氧所造成的大脑功能受损,将来可能出现学习障碍。

在出生后,大脑仍然面临着受损的可能,如脑波眼、癫痫、脑震荡等,也会导致大脑的损伤,影响与之有关的学习功能。脑伤与学习的关系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有些大脑受到损伤的病人并没有出现学习障碍,而有些没有发现脑损伤的儿童却出现了学习能力失衡,所以两者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知道大脑什么功能和位置受到损伤才是更有意义的问题。而就目前人们对大脑的认识而言,还没有精确到这一程度。

3、 大脑皮质发展的不平衡

学习能力失衡与其说是大脑某一点或者某一区的失调,不如说是整体上的功能发展迟缓。目前,关于大脑皮质功能失调论事对学习障碍较有说服力的主张,并对教育计划产生了影响。关于这方面的假定主要有三个模式。

第一,有关左右脑不对称的看法。人们对大脑研究的一个比较确切的结论是发现大脑两半球有不同的功能。左脑主要负责空间认知、非语言的听觉加工。对学习障碍的研究似乎要支持这一结论。伯克等人的研究表明,学习障碍有两个基本类型:一是非语言性学习障碍,大约占儿童的0.1%——1%,男女人数不等。这种学习障碍的儿童不善于辨认别人的动作表情和姿势,在数学和空间知觉能力方面落后,动作也差。他们不善于把原先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对他人的认知受到妨碍,所以常常是不听指令,不会与人相处。这种类型的儿童被认为是与右脑的失调有关。

第二个基本的类型是语言障碍型,又被称为失语症,约占儿童的4%左右。这种类型的学习障碍者也被叫做阅读障碍者。他们或者对语言的认识有困难,或者对字词的学习有困难,当然还有的人学习语法有困难。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阅读测验的分数很低。这一类型的学习障碍者被认为是与左脑的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种看法认为前庭系统功能失调时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这种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曾流行一时。其倡导者是美国的艾尔斯。她认为学习障碍儿童在前庭的接受感觉和统整感觉信息过程中出现失调,这是导致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她发展了一种“旋转后眼球震颠测验”,用以证明这一测验能够说明并预测儿童的阅读、拼音和注意力等功能,并设计了一套感觉统合的治疗方法来矫正学习障碍。但后来的对这一治疗交过的综合研究证明,感觉统合治疗的效果无法得到证实,改测验也无法区分学习障碍者和无学习障碍者。20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开始从台湾引进感觉统合治疗,虽然曾盛行一时,但不久就衰落了,这与感觉统合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有很大的关系。感觉统合从感觉信息传导的统整来说明学习障碍,它可以解释部分因为感觉统整失调而导致的学习障碍者。但学习障碍是复杂 的,也是异质的,仅用感觉统合来说明一切学习障碍恐怕是不恰当的。如阅读的机制就十分的复杂,对语言的加工不仅是感觉层次的问题,也是语法和语义理解的问题。高级的语音和语义加工就是感觉统合说明不了的。

4、 大脑的升华过程失调

人的大脑由120亿个以上的神经细胞所组成,每个神经细胞不仅自身具有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而且也与其他细胞也产生着复杂的生物化作用。如果这些细胞正常的生化过程受到损伤,就可能导致学习障碍。如对于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ADHD)的一项研究认为,儿童的饮食对于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有影响。如果不给儿童用含有人工色素和人工调味品的食物,儿童的多动行为和攻击行为就色素和人工调味品的食物,儿童的多动行为和攻击行为就会减少。这是因为这些食品对于儿童大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影响。还有人提出了维他命疗法,认为学习障碍儿童的主要障碍是无法正常吸收维他命,应当首先补充维他命才能矫正学习障碍。这些食物的治疗效果是不确定的。目前,有关大脑生化过程的研究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都是悬而未决的。

二、 环境的不利影响与学习能力不足

谈到学习能力失衡的成因问题,有人经常问:学习能力不足是先天因素造成的,还是后天因素造成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习能力失衡?这些问题往往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复杂的。其实这种提问方式是一种基本的要求,但科学的发展往往直到最后才能回答这种问题。如果我们不问这样的问题,而从经验出发,我们就能发现,学习障碍儿童不仅在先天存在某些不利因素,在后天的成长环境方面往往也存在着不利的因素。这些环境的因素与先天的因素共同形成了学习障碍,导致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1、 都市小家庭生活方式与学习能力不足

现今的孩子之所以越来越多地被诊断为学习障碍,不能否认与现代都市小家庭生活方式有关。

据我们观察,学习能力不足儿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阅读方面。这些儿童大都不能进行快速而有效的阅读,不爱看书,他们的精力一般都放在了与读书无关的活动上,这些活动就是看电视、做游戏、运动和玩耍。一个幼儿园的儿童如果没有阅读习惯是情有可原的,如果一个四年级的儿童整天不知阅读的话,很可能影响知识的掌握和日后学习的积累。

第二,书写方面。学习能力失衡儿童大都不爱书写,或者在涉及写的方面有所困难。他们通常写作业粗心大意、拖拉,写字偏旁部首颠倒,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

无论是何种学习障碍,在20年前都是不常见的,尽管过去的学校没有这么多的课业负担,但与现在儿童相比,他们中的学习障碍者也少得多。据统计,近年来儿童学习障碍有上升的趋势。以美国为例,1987年——1988年被诊断为学习障碍的人数为60万,被诊断为情绪障碍的人数为37万。学习障碍的人约占到所有儿童的5%左右。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儿童有学习障碍呢?现代人生活的哪些方面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都市小家庭生活方式。生活在现代的儿童幸运但不幸福,儿童的生活方式和内容与传统家庭有了很大的不同。小家庭是近30年才出现的现象,在这种小家庭中,孩子们缺少可以模仿的对象,没有其他孩子可以交流,在语言的发展交往的发展及运动能力的发展上都有可能落后。

小伟是一个5岁的孩子,是家中的独生子。他的父母都是从外地大学毕业非配到这个城市的,所以举目无亲。从幼儿园回到家中,小伟只能与母亲一起玩,但母亲还要做家务,不能关照他,他只好看动画片。每到星期六和星期天,他只能一个人在家中,因为他所居住的高楼里边,没有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小孩。有时他独自一个人玩小汽车模型,有时看一看小人书,更多的时候觉得没有意思。在这种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他的某些能力得不到开发。比如,他很少外出进行球类活动,不能锻炼大肌肉和小肌肉;他很少动手,不会画画,手眼协调能力也很差。另外,他只接触自己的母亲,一方面对母亲过分依赖,另一方面又对母亲有所不满,因为他觉得母亲在某些方面限制他的活动,妨碍了他的自主性。

还有些孩子由自己的祖父和祖母抱大,老人对他们过分溺爱,造成了孩子能力发展的落后。由于老人自己体能的原因,他们也很少领孩子外出运动。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孩子们的感觉动作能力及其他学习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妨碍。比如,在学习能力落后中,视——动统合功能落后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在我们的咨询诊断中,发现约三分之一学习困难的孩子都伴有视——动统合功能落后。所谓视——动统合功能落后是指视知觉与动作的协调和配合方面出现障碍,可以用视——动测验来进行测查。近70%的学习信息 要通过视知觉来传导到大脑,学习信息传导到大脑后,还要经过与过去经验的统合而加工成为有意义的信号,再经过手的动作传出(写作业或做题)。如果视——动统合功能落后,孩子就会出现抄错数字、记不住字或听写困难、看漏题或竖式计算中经常出错,把加好看成减号等。

视——动统合功能是后天学习与练习的结果。现在的孩子之所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视——动统合功能发展不足造成的。现在都市家庭住在高楼林立的小区,孩子没有过多的户外游戏,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一起玩,过去弹玻璃球的土地变成了草坪和水泥地,过去踢沙包和毽子的场所变成了自行车车棚和停车场,而这些活动曾是过去孩子们练习手眼协调最有效和直接的方式,天天玩这些游戏的孩子就不会出现手眼协调能力的落后,那个时候抱怨孩子学习困难的家长也就少一些。现在孩子们整天看动画片,玩汽车模型和变形金刚,手和眼的协调很少得到锻炼,所以出现视——动统合落后时自然的。

现代小家庭中,幼儿还有平衡能力的锻炼,学步车代替了摇篮。这种学步车实际上是为方便成人设计的,其目的是让孩子自己活动,但这样又妨碍了孩子平衡能力的发展。

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学习能力落后,家长不妨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各种学子能力,如多让孩子做手工,多练习画画,进行各种球类的锻炼,提高手眼协调的能力等。要多领孩子出去接触大自然,多接触不同的人群,使孩子的生活多样化。

2、 环境变化与学习能力发展的不平衡

现代都市生活中,儿童过多地勘电视,较少与大人交流,这些对于他们的语言能力发展,尤其是书面语和书写能力没有什么促进作用。

我们知道儿童进入小学之后,口语逐渐被书面语所代替,在日常生活中,阅读和书写应当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内容。而现代家庭中,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对孩子来说,动画片远比小人书更为生动,使人不费力就能得到大量信息;而电视的一个特点就是图形加口语就可以使人了解大量信息,这一过程没有阅读,即从文字再到声音,然后再到字义的理解过程。可学习和阅读却要求大量的文字阅读,这种能力与看电视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如果想要具备高超的学习能力,在听的学习和视的学习方面就应当取得平衡,也就是说,应当注重视和听的均衡发展。所以,现在都市小家庭应当注重对儿童读和写的能力的培养,要给孩子的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并且尽量多给 孩子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

3、 溺爱过多对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引起了方方面面的重视,其中 一个重要问题是家长的溺爱。比如,如果孩子不爱吃某种事物,家中就不会强迫他吃;如果孩子爱吃某种东子,家长就想方设法也要给他们买回来。正如前面所述,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果真与偏食有关,那么不能合理调节儿童饮食的家长可能就是在“制造”着孩子注意力的不集中。

此外,溺爱的家长不会管理孩子的行为。有一个儿童智力发展一般,在幼儿园经常大声嚎叫,不会与别人交往。他的母亲虽然十分担心孩子将来的上学问题,可又说自己不想严厉惩罚孩子,怕影响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使孩子过于驯服。可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个孩子根本就不知道集体活动规则,他如果不知道遵守集体规则,他就不能在幼儿园 或者小学顺利地学习新知识。他母亲的问题在于不能区分什么是孩子的独立性,什么是必要的约束。显然,这个孩子不仅将要有严重的学习障碍,而其更会由于不知遵守规则而受到严厉的处罚。

研究表明,学习障碍儿童通常也具有行为问题。他们小时候会有不寻常的哭闹、睡眠习惯不佳、偏食、精力过剩或精力不足等现象,通常这些孩子受到的惩罚比一般的孩子多。我们也的确发现了学习障碍孩子通常受到更多的指责,而这种指责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对学习存有恐惧,这往往会加重学习障碍。 可见,无论是溺爱还是过于严厉的指责,都会妨碍儿童自身解决学习障碍的能力,使他们的潜能受到抑制。

三、 学校教育的误区与学习能力不足

学校教育对于学习障碍的引发和解决也负有一定责任。在良好的教育气氛中,每一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了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差异得到了重视和照顾。学校建立特殊教室,配备特殊教育教师,针对每一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就能预防和克服学习障碍。

而反观目前国内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一种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教育风格。教师们要求学生必须一字不漏地掌握所教内容,而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特殊能力,如有的学生通过视觉观察能够掌握字词,有的学生则通过听觉或声音的记忆能最有效的掌握词汇,还有的学生则在动作中识记效果最佳。这三类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如果强调他们学习能力特长的教学出现了,他们就能学好,否则,他们可能遇到学习困难。这时,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出于自己的个人工作成效而排斥学习障碍的儿童,还是本着对每一个儿童负责的态度,分析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鼓励他们再做一次。

在学校中,偶尔会出现学习能力不足儿童的教育机会受到剥夺的情况。在一所小学,有一个数学学习遇到困难的男孩子,他虽然也很努力,但成绩总是上不去,拖全班的后退。他的班主任老师不是鼓励孩子,而是想方设法让孩子离开自己的班级。她动员其他学生嘲笑这个孩子,甚至歧视、侮辱他,并暗示家长让孩子转学。结果这个孩子一到考试时就急得拔自己的头发,以至于头皮都秃了一小块。

还有的教师把上课不守纪律的学生赶出教室,剥夺了他们学习的机会。长期的驱逐只能使学生功课越落越多,以至于无法完成学业。

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片面追求分数也是导致儿童学习障碍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提高教学难度,专门找一些难题和偏题来让学生做,增加学生的负担,导致学生厌学、怕学,从而出现较多的学习障碍者。其实,这些孩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障碍者,只是由于能力没达到教学的难度才产生了力不从心的感觉。

看来,学习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有环境方面的教育不当和发展引导不当,也有先天或后天发育过程中所引起的神经系统的失调。但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学习能力不足,教育干预都是惟一的选择。只要我们找对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就能使这些儿童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脑一直想问题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