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石油巡检无人机公司哪家好一点?

各石油石化会员单位(企业):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以下简称石油企协)行业部级2018年度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优秀论文、优秀著作评审(以下简称“三评”)工作结束,现正式发布。
石油企协自石油工业部时期就组织开展的“三评”,到2018年已分别进行了31届、23届和28届。2018年收到全国石油石化会员企业申报优秀成果250项,评出获奖优秀成果151项,占申报总数60.40%。其中:一等奖26项,占申报总数的10.40%;二等奖50项,占申报总数的20.00%;三等奖75项,占申报总数的30.00%。收到全国石油石化会员企业申报优秀论文728篇,获奖论文435篇,占申报总数59.76%。其中:一等奖73篇,占申报总数的10.03%;二等奖146篇,占申报总数的20.06%;三等奖216篇,占申报总数的29.67%。收到全国石油石化会员企业申报优秀著作39部,获奖著作24部,占申报总数61.54%。其中:特别奖1部,占申报总数的2.57%;一等奖4部,占申报总数的10.26%;二等奖7部,占申报总数的17.95%;三等奖12部,占申报总数的30.76%。优秀编辑奖2名。
2018年“三评”评审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持续推动管理创新,以管理创新的有效实践,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向“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目标不断迈进。创新优秀成果、优秀论文、优秀著作涉及企业管理主要领域,充分反映了石油石化企业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以新时代新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企业创新,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实绩。评审结果充分折射和反映了石油石化行业进入新时代依靠创新管理所取得的最新成就,也代表了当今全国石油石化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水平和发展趋势,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经验,也为开展企业管理科学研究与教学提供了鲜活案例。经石油企协“三评”专家评审委员会分析总结,今年的“三评”评审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获奖项目的内容更为广泛、深入。有相当一些成果、论文紧密结合当前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现实,触及了当前行业企业深化改革和管理的前沿热点难点问题,更加贴近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充分体现了企业对当前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具有广泛性和指导性。二是“三评”评审的影响力和参与面持续扩大,广大会员企业的参与热情经久不衰,企业对申报推荐工作愈来愈重视。很多申报企业领导重视,主管部门担责,在报评前开展内部评审工作,经内部评审过的成果、论文、著作质量明显要好于其他企业。其获奖的项目能够全面反映会员企业以管理创新为抓手,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所取得的成绩。三是“三评”专家评审委员会在“三评”评审过程中坚持标准,严格把关,认真提出修改意见,确保了评审质量。专家评审委员会始终坚持“创新性、实践性、效益性”相统一的评审原则,以创新性为根本,同时注重创新性与实践性、效益性的平衡协调,认真筛选符合要求的项目,优秀项目的产生更加公允科学。
为充分发挥成果的示范作用,最大程度地利用“三评”的创造价值、影响价值、实用价值和转化价值,石油企协将继续对获奖项目进行发布交流、汇编出版成书和利用报刊网站媒体集中宣传,以供各石油石化企业的管理工作者进一步借鉴和学习。同时也希望各会员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并结合本企业情况,对获奖优秀成果、优秀论文、优秀著作创造人给予适当的奖励,以进一步激发企业和管理工作者的活力和创造力。

2018年度(第三十一届)全国石油石化企业 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获奖目录

  无人机全称“无人驾驶飞行器”(Unmanned Aerial Vehicle),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它涉及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以及航空动力推进技术等,是信息时代高技术含量的产物。我国研制无人机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随着无人机研发技术逐渐成熟,制造成本大幅降低,无人机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时至今日,5G与无人机技术的融合,又将如何开创智能巡检新时代呢?

  第四十八期《看见新力量》采访了2021阿里巴巴诸神之战“5G+物联网”赛道全球总决赛优胜奖获得者——蜂巢航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威,一起了解他们在5G+无人机领域的创新和思考。

  “技术人员创业”打造硬核团队

  李威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硕士和博士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宇航系。他以“飞行器运动控制,弹道学与飞行力学”专业出身,毕业后曾就职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担任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科技合作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部飞行器设计与力学系系主任。

  这是李威在创业前的简历,怀着对航空航天的热爱,他从始至终将身心投入与此。2015年,正值低空开放,李威和他的团队预见无人机智能化将是近几年的趋势所在,而工业无人机能够在国计民生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同时,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李威与几个北航的同学一起,怀着实业报国的决心与期待,创办了蜂巢航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如今,李威还担任中国指挥控制学会、无人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友通航协会、无人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作为专门从事无人机及相关软硬件系统的自主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技术培训与售后服务的专业化高科技公司,蜂巢科技打造了一支硬核团队。公司依托于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航工业、莫斯科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在无人航空器领域多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与相关技术,逐渐形成了现有的一系列行业应用无人机、机载设备等产品与自主知识产权,致力于成为世界知名的无人机企业,并在2-3年内科创板上市。

  目前,蜂巢航宇作为无人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金种子企业,通过ISO9001体系认证(生产和软件体系),以及环境、职业健康、质量体系、服务体系认证,。同时蜂巢航宇还是首批获得民航总局民用无人机生产许可证,并且拥有民航总局AOPA无人机操作手培训资质的企业。

  “空中之眼”对标万亿城市级巡检安防市场

  "空中之眼"作为城市级空中安防整体解决方案,其5G网联无人值守自动巡检系统包括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无人值守自动充电监测蜂巢、车载蜂巢系统、5G无人机云管理平、AI自动识别系统,构建天地一体化无人机监控网格。

  “天空之眼”通过蜂巢系统的一网、一平台、一生态、一应用,实现无人机管理云平台+独立硬件生态+用户应用AI分析系统三大功能管理。

  巡防系统综合管理平台,基于5G物联网的远程控制,打破距离限制,实现长远距离飞行实时控制。作为一个一体化平台,通过一个系统平台控制协调网内所有设备实现自动飞行调度,完成各项任务,并应用多项AI功能。

  此外,5G智慧无人值守智慧机库系统能够实现无人值守机库,远程操控、多点部署、全方位覆盖,实现全体联动、一键巡航等诸多功能。蜂巢航宇多旋翼智能无人机巡检系统至今已迭代至3.0,随着系统的不断优化,其作业能力与稳定性显著提升,人员投入减少,作业效率提高,为多旋翼无人机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有力保障,为诸如森林消防、风力巡检、城市安防、环境保护、电力巡检等应用领域提供了一种更便捷、智能的解决方案,并已实现了全面的规模化推广。

  蜂巢航宇垂起固定翼智能无人机巡检系统第二代产品于2020年8月正式推出。基于更加全面解决各行业智能无人机巡检系统的应用需求,垂起固定翼智能无人机巡检系统在多方测试与不断升级之后,有多种版本全面推向市场,为道路巡检、电力巡检、石油管道巡检、河道环境巡检等长距离带状应用场景提供了最优解决方案。SU-C智能车载多旋翼无人机场将车辆和无人机特点相结合,实现远距离、无视地形的应急监测功能。该设备作业无需人工过多干预,操控人员在车内即可完成无人机作业的所有操作。无人机监测信息也可通过车辆转发至后端指挥平台。该系统适用于边防、警用、森林、环保、石油等需要远距离、低频次、精细化巡检的应用场景。

  看准万亿美元市场的可期未来

  在网络环境下,数据驱动的空中移动智能体的核心技术进步和创新为无人机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李威认为,无人机预计可带动万亿美元产业配套拓展和创新服务市场。

  蜂巢航宇拥有丰富行业案例经验,覆盖核辐射监测、铁路巡检、电力巡检、营区巡防,而每个领域背后都是一个个成果案例。蜂巢航宇无人机作业涉及行业广泛,覆盖石油管线巡检、铁塔巡检、环保监测及倾斜摄影、数据提取等行业。

  蜂巢航宇在2015年成立之初,即参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北部战区某部队无人机战术演练系统研制,多年来日新月著,在创始人及诸位团队核心人员的带领下先后与多家企事业单位达成友好战略合作,并于2017年完成100KM无人机海上飞行,打破世界纪录,标志着蜂巢航宇无人机系统续航能力、飞控智能化和稳定性、平台复杂环境适应性等各方面都居于行业领先水平。截至2020年,蜂巢航宇各项业务开展井然有序,智能无人机巡检系列产品一经推出即在市场获得极大认可。

  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无人机系统及服务提供商,蜂巢科技凭借其成熟的平台综合设计能力,全自主、无人化的产品等,获得了2021阿里巴巴诸神之战“5G+物联网”赛道全球总决赛优胜奖。蜂巢科技期待借助阿里云的平台与技术优势,获得更好的发展。

  对于智慧城市巡检安防及其识别,以及人工智能算法,蜂巢科技一直保持高度的关注。李威表示,作为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云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具有较大优势。多次来杭经历,让李威及其团队感受到了阿里云的创新氛围,加之5G网联无人机需要云平台的支撑,蜂巢科技希望能与阿里云展开合作,同时借助阿里云平台来延伸蜂巢科技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将产品打磨得更好。

  “创业一直在路上。”李威表示,创业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从最初的全面抓,到集中力量发展核心产品,蜂巢科技不断打破困境,打开市场,也打开了局面。每次取得的成功,无论是在新闻中看到公司产品的成就展示,还是与企事业单位达成友好战略合作,甚至是打破了世界纪录,只有团队成员才能体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不易与欣慰。“我们还会继续在路上,持续改进,保持优势,走向未来。”

  疫情防控期间,大庆油田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无人机成巡井“主角”,减少了人员聚集,提高了工作效率。截至3月12日,大庆油田信息技术公司无人机共飞行469架次,出勤35天,无人机操控人员11人3台车共行驶9600公里,巡井746口,巡外输管线144公里、输气管线117公里、高压输电线84公里、配电网196公里。

  疫情发生以来,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减少人员流动、部分道路禁行、人员不能密集办公等情况,大庆油田信息技术公司发挥无人机远程操控、不受隔离限制的优势,为大庆油田各单位提供高效、专业的无人机业务服务,助力油田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不误。

  2月12日,大庆油田采气分公司输气管线在沿线村屯无法实现人工巡检,无人机项目组立即赶赴现场。经过6个小时的连续工作,无人机飞行6架次,巡查输气管线25公里,完成巡线任务。

  2月14日,无人机项目组对大庆采油三厂三矿12公里的外输油管线、汽车城地区等油水井进行无人机巡检,大大提高了巡检速度。

  连日来,大庆采油六厂通勤车乘坐人员登记、测温、监督口罩佩戴等工作量较大,无人机项目组应采油六厂的要求,同时升空两架无人机,分别进行喊话提示和违规录像,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3月6日,大庆采油八厂三矿采油308队队长景亚龙发现外输管线压力异常,有一处漏点,但人工无法对全线进行巡检,于是想到用无人机巡视外输管线的方法。面对“求援”,无人机项目组派出技术人员,对15.7公里的外输管线进行了全面巡查,无其他泄漏和管道占压异常现象,确保了油田安全生产。

  疫情期间部分村屯封路,大庆外围采油八厂周边油水井巡检受阻。为此,无人机项目组承担了大庆采油七厂电力巡检、大庆采油八厂油井巡检、中油电能供电公司杏南工区宋南线110千伏供电线路排查、天然气分公司输气管道巡检等工作。(张云普 白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人机巡检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