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数学的徽标的含义?

版权异议 什么是版权异议?

如您认为学科网网站上由用户上传的内容(包括文件、图片、视频等)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点击这里提起版权异议,我们尽可能地保护您的合法权益。注意: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含邻接权)、商标权、专利权等。

点击本页下方的“进行异议申诉”按钮,进入申诉页面,并按照提示填写相应的申诉信息。请您在开始填写前准备好所需的相关文件,以防止因页面超时等原因造成申诉提交不成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人主体信息和相关材料:权利人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地址及营业执照(单位)、身份证(个人)等证明权利人主体资格的材料。若权利人委托代理人进行申诉的,还应提交代理人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地址及营业执照(单位)、身份证(个人)、授权代理证明等材料;

2、权利人申诉内容及要求:包括要求删除、断开链接的内容的准确名称及确切的网络地址;

3、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登记证书、商标证、专利证书、作品首次公开发表或发行日期证明材料、创作手稿、经权威机构签发的作品创作时间戳、作品备案证书等能有效证明权利人拥有相关权利的权属证明;以及对侵权行为的具体列明。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 教材内容1、认识乘法 2、乘法口诀(一) 3、认识图形 4、认识除法 5、口诀求商 (一) 6、厘米和米 7、位置与方向 8、乘法口诀与口诀求商(二) 9、时、分、秒 10、观察物体 11、统计与可能性 12、期末复习本册教材共安排五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二、班级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三、教学目标1、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在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的时候,乘法算式比连加算式简便。2、使学生理解1-6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计算乘法和解决实际问题。3、使学生知道图形的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4、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5、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不再需要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寻找得数,而是用口算求商6、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物体的长度。7、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的空间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常识,充分地观察、操作、判断、交流,在内容丰富的活动中体验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8、79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除法。9、看看、数数、算算,了解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初步形成1时、1分的观念。认读钟面上的时间。10 感受“秒”,认识秒与分的关系10、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11、整理事件里的信息,用方块图表示数据;感受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初步体会可能性四、重点、难点重点:乘除法的计算及解决问题 难点:1、 认识并使用常用的单位厘米、米 2、 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3、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4、时、分、秒的认识五、教学措施 1、学期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加强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从而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3、加强补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不落人后。 4、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枯燥无味。一、认识乘法第一单元1、 使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经历把几个相同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初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简单乘法算式的积。2、 使学生经历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并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交流等活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3、 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习惯,增强与同伴合作意识。重点:乘法的意义1.1认识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2、使学生在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难点: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 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新授1、教学例1。(1)出示例1图(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 板书:2+2+2=6(只)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板书:3+3+3+3+=12(只)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的多少?(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永各连加来算。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2、教学“试一试”(1) 出示试一试(1)先让学生看图数一数有几个几,然后摆,边摆边说1个2,2个2最后填在书上。(2) 第2题让学生直接摆出3个4根,然后指着小棒4个4个地数一数,最后填一填。三、认识乘法1、教学例2(1) 出示例2图观察图,并说一说: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可以列成怎样的算式?它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 :4个2) (2)、认识乘法老师说明:像这样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数计算,写成22=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24”和2乘4”。(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学生答老师板书:2 + 2 + 2 + 2 = 8 (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板书:4 2 = 8 (乘数)(乘数)(积)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谁能说说24=8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5)老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4个2相加是多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24=8”或“42=8”,读作:“2乘4”,4乘2“,等号前面的叫成熟,等号后面的叫积。2、教学第2页“试一试“(1) 学生观察图,数一数有几个4,并填一填。(2)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答,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情况,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交流。(2) 讨论;求4个5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三、 完成“想想做做“1、完成“想想做做”1(1)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1盒有多少枝?有几盒?求一共有多少枝,就是几个几?学生填空独立完成(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集体交流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是几个几朵?2、完成“想一想做做”2(1) 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学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2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学生独立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3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4、完成“想想做做”4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四、 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板书设计认识乘法4个2相加,可以写成: 4 2 = 8 或 2 4 = 8. . . 乘号 乘数 乘数 积 教学反思由于乘法对一年级是一种新的算法,练习不够.1.2认识乘法(练习一)教学内容练习一(第46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进一步认识乘法,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教学过程修改意见教学过程一、 复习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算式。 一共有( )个3。加法算式:( )+( )+( )+( )=( )乘法算式:( ) ( )=( )或( ) ( )=( )2、读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54=20 62=12 38=24 3、导入新课:上面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习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认识乘法。(板书课题:认识乘法(练习一)二、 完成练习一第1-10题1、第1题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再说一说。2、出示第2题图。(1)提问:有几条金鱼?每缸有多少条?求一共有多少条,是求几个几相加?(2)学生独立填书,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3、第3、4题(1) 独立完成第3、4两道题。(2) 先让学生看图列式,集体交流指名说说两道题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乘法算式是什么?(3) 比较一下这两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4、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强调5乘6写成算式只能写成56,不能写65。5、第6题(1) 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每堆有几个胡萝卜?有几堆?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出:这道题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计算?(2) 独立完成第2小题,集体交流时提问:求一共多少个草莓就是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6、第7、8题(7)小题图,指名说说图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独立完成第8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买3只狗一共用多少元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7、第10题(1) 提问:图中画了些什么?每种分别有几处?每处有几个?(2) 你能列出多少个乘法算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汇报结果,每一道乘法算式都要求学生说出是求几个几的和。 三、布置作业第6页第9题板书设计 练习一教学反思课堂气氛好,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二、乘法口诀第二单元计划1、 进一步里乘法的意义。2、 熟记16的乘法口诀。3、 会根据口诀写出算式。4、 在实际问题中感受乘加和乘减,知道要先算乘法。并能利用乘加、乘减帮助记忆乘法口诀。重点、难点:1、熟记16的乘法口诀。 2、知道乘法的含义。1、1-4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9页 “想想做做”的第14题教学目标1、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教学准备挂图 小棒若干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出示挂图:1、 情景一、玩翘翘板1个翘翘板上坐了2人。问:有几个2?(1个2)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板书21)说明1个2就是2所以21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板书:一二得二)2个翘翘板上坐几个人?(4个)现在有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写?(224)联系乘法算式22引出乘法口诀:二二得四。想想:12你用哪一句口诀?2、 情景二、玩荡秋千1只秋千上坐3人。两只秋千坐6人,1个3是3,2个3是6,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谁能编2句乘法口诀?板书(一三得三二三得六)3个3是多少?乘法算式怎么写?你能编成一句乘法口诀吗?(小组互相说一说)板书:三三得九想一想:1323你用哪一句口诀?小结: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3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3相加得多少。3、 情景三:小朋友坐火车一节车厢坐4人,2节车厢坐几个?3节呢?4节呢?小组合作,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车厢的个数1234人数41个42个4相加3个4相加4个4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列?板书:414,428,交流:你可以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想一想:142434口算说说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诀?4、 试一试111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你会编吗?板书:一一得一。二、形成应用1、 读读2、3、4的乘法口诀。2、 课本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独立完成。第2题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它们用是是哪一句口诀?让学生领会到依据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辅导差生。3、 游戏找朋友。小朋友手中拿有14的乘法算式,老师拿出一张口诀卡,拿着相关算式的同学站起来,就是它的好朋友三、小结同学们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那么在游乐园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说说你对今天的表现满意吗?(鼓励学生相互评价,筧评价)四、课堂作业课本第9页1、2、3、4题。板书设计1-4的乘法口诀1个4 14=4一四得四2个4相加24=8二四得八3个4相加34=12三四十二4个4相加44=16四四( 十六 ) 教学反思以游乐园为学习途径,学生喜欢学.2 .2、3、4的乘法口诀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510)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教学重点难点1、熟背2、3、4的乘法口诀,能熟练计算。教学准备卡片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复习1、背一背:采取游戏形式,背2、3、4的乘法口诀。背完后,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的?2、说一说:这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二三得六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3、算一算:(出示口算卡片)31= 23= 41= 22=14= 43= 24= 33=二、拓展。 1、课本第10页第8题,学生独立填写。2、第9题443= 4 = =4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答案不止一种,鼓励学生想出不同填法。3、出示第10题图片。(1) 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游乐场玩)(2) 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乘法算式吗?(23=6)(3) 小组交流你还能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列出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提出3架飞机共坐几个小朋友?2架吊桥共有多少人等问题。并列出算式33=9和42=8。(4) 根据所提问题,学生在书上写答案。三、总结评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还有什么疑问需要大家帮助解决?四、课堂作业课本第10页第5、6、7题。板书设计2、3、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 23=6(人) 33=9(人) 42=8(人)教学反思以游乐园为学习途径,学生喜欢学,效果好。.3 .乘加、乘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2页教学目标1、 1、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2、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合适的算式,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应用已学的知识列出算式,独立领悟应该先算乘法。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 创设情景今天生物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养的金鱼带到教室里来了(挂图出示:四个鱼缸,有3个鱼缸,有3个鱼缸里有4条金鱼,一个鱼缸里只有2条)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问探究题: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一、探究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交流:(1) 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2)(2) 先把3个4条相加再加2条。(43+2)板书4+4+4+2=14条43+2=14条二、主动参与,探索算法1、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4个鱼缸也看成有4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2问:4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22、归纳像43+2这样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乘加算式,442有乘又有减,我们叫它乘减算式,你能看着这两个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师: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3、 导完成“试一试”先让学生各自计算,再指名说说算法。4、提问:通过上两题的学习,你认为如果一个算式里有乘和加,应该先算什么?5、应用教材第12页第1、3、4题第1题,你是怎样列式的?34+1=13第3题,左边有题一共有几人?怎样列式?4、 课堂作业教材12页第2题。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4+4+4+2=34+2=教学反思学生掌握得不够好.45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14页教学目标1、 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 学会编5的乘法口诀。2、 熟练背诵5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 出示情景图1、 教学例1(1)、观察图。提问:看了这副图,你知道了什么?(2)、整理、填写图表船的只数12345人数52、编写5的乘法口诀以前大家知道了1-4的乘法口诀,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学编5的乘法口诀。(1) 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编出口诀的?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个5是5 51=5 一五得五2个5想加 52=10 五五二十五3个5想加 35=15 三五十五4个5想加 45=20 四五二十5个5想加 55=25 五五二十五(2) 你发现这些算式或口诀中,乘数、积有什么特点?点拨: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发现规律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5的乘法算式中,随着乘数一个比一个大,积就一个比一个大5。(3) 形成应用a) 将5的乘法口诀读一读。b) 同桌互背5的乘法口诀。c) 师生对口令(4) 知识拓展小兔子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秘密?5 = 2 0 5 = 2 5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秘密?秘密:积的个数是0,乘数应填双数,积的个位是5,乘数应填单数。2、 教学“想一想”你能用今天学的 知识完成书第13页“想一想”中的题目吗?学生做完后指名说说用了那句口诀。二:巩固深化1、 完成“想想做做”(1、2、3、5、6)习题三、总结今天同学们自己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会用5的乘法口诀算乘法,你们学的真不错。四、课堂作业。教材第14页“想想做做”第4题。板书设计5的乘法口诀1个5 15=5 一五得五2个5相加 25=10 二五一十3个5相加 35=15 三五(十五)4个5相加 45=20 四五(二十)5个5相加 55=25 五五(二十五)教学反思学生自己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会用5的乘法口诀算乘法,学生学得真不错。5、练习二教学内容书第1516页教学目标1、 记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熟背5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卡片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 练习二1、 背出15的乘法口诀。2、 组织学生反复练习,并要求学生分别说说用了那句口诀。3、 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4、 第5题、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在独立完成在书上。5、 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指名说说每幅图表示的是几个几相加,计算时要用哪句乘法口诀。6、 第710题提醒学生根据每题的问题在得数后面写出单位名称,其中810题先让学生说说图意,然后联系乘法含义列式计算。 7、第11题 要让学生在仔细观察场景图的基础上,自主提出用乘法计算的不同问题。 8、布置作业:第15页第4题板书设计练习二1、 一共有多少棵树?2、 一共有多少只猴?3、 一共有多少个桃?教学反思学生掌握得不错.6、6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6的口诀进行计算,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概括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探索、总结出6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挂图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 复习。 1、口算: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并指名说说你用了哪句口诀?2、列式计算:1个5 3个4相加 3、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将学习6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二、新授。1、教学例题。(1) 出示例题图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2) 1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多少人?3、4、5、6次呢?出示表格,让学生自己填写。坐的次数123456人数612 (3)一次可以坐6人,是几个6?怎样列出称法算式?你能说一句口诀吗? 根据提问依次板书: 1个6 61=6 一六得六提问:“一六得六”表示什么意思?(6和1乘,积是6)(4)2次可以坐12人,是几个6?用乘法算怎样列式?请你们编出一句口诀。 根据提问依次板书: 2个6 二六十二引导学生观察两个乘法算式:2个6比1个6多几?所以第二句口诀的得数比第一句多几?(5)3个6、4个6、5个6、6个6相加,各是怎样列乘法算式?可以编怎样的口诀呢?请学生按次序写一道算式,编一句口诀,把17页上的乘法算式和口诀填完整。(6)让学生说出每道算式和相应的每句口诀,老师依次板书算式和口诀。并指名说出每句口诀表示的意思。(7)引导学生比较。6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这些口诀从上到下按顺序排列后,每句口诀的积都比它上面的一句多几?为什么会多6?(8)请学生把口诀齐读一编。再请大家边轻声读边试着背背看。(9)试背口诀。A、师生对口令,开火车说口诀。B、请学生齐背口诀,再指名背口诀。2、教学“想一想”。(1)出示“想一想”62=( (2)口算出结果,并说说各用哪一句口诀?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应用6的乘法口诀,能很快地算出6和几乘积是多少,我们根据一句口诀可以算出两道算式。三、完成“想想做做”。1、完成“想想做做”1。(1)你能背出6的乘法口诀吗?(2)师生对口令背出16的乘法口诀。2、完成“想想做做”2。(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6的乘法口诀还有几句?可以用哪些乘法算式?3、完成“想想做做”4。(1)要求学生多读几遍题后,再列式计算。(2)比较一下66与62(26)有什么不同?哪个算式的两个乘数都是6?哪个算式是6个2相加?4、完成“想想做做”5。(1)出示第5题图,提问:搭5个这样的长方体,要多少个?从图中去数一数。(3) 独立列式、口算、集体订正,指名说说你为什么用乘法算?5、 独立完成第6题四、作业:第18页 第3题 板书设计6的乘法口诀1个6 16=6 一六得六2个6相加 26=12 二六十二3个6相加 36=18 三六( )4个6相加 46=24 四六( )5个6相加 56=30五六( )6个6相加 66=36六六( )教学反思时间安排得好,课堂气氛活跃.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7、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练习三)教学内容练习三(19页)(14)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教学重点难点1、熟背6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小黑板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上一堂6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板书课题:练习三(1)二、计算练习。1、口诀练习。(1) 背6的乘法口诀。(集体齐背,指名背,对口令。)(2) 提问:“五六三十”是什么意思?用来算哪两个乘法算式?“三六十八”呢?2、出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卡片,指明学生口算。反复练习后,让学生集体口算一遍。3、练习三(1)。(1) 出示第一题图,看清图意先是5分别乘4、5、6,再依次指题目,读算式说得数,每说一道算式得数,集体齐答口诀。(2) 再让学生分别用2、3、4、6分别乘4、5、6,读算式说得数,齐答口诀。4、练习三(2)。(1) 老师说明题意,要求学生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独立完成。(2) 集体交流时提问:64和46为什么相等?(都用口诀四六二十四)43和62为什么相等?(口诀不同,得数相同)在已学过的口诀里找一找,还有哪两句口诀的得数是相同的?5、练习三(3)。(1)要求学生比每组两题中得数的大小,并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2)刚才我们通过计算比较出了大小,谁能不计算得数,就能比较出它们谁大?(如第一组中63是3个6相加,62是2个6相加,3个6大于2个6,所以63比62大)还有其它方法吗?(比乘数,如56和66,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的乘数6,另一个乘数6大于5,所以66大于56)。6、练习三(4)。16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3分钟内完成,集体订正时了解学生计算的正确情况,统计哪几题错得较多并分析原因,帮助学生矫正,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三、作业:1、口算:36= 45板书设计练习三教学反思时间安排得好,课堂气氛活跃.8、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练习三)教学内容教科书(20页)(510)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加深理解加法应用题和乘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正确地解答已学过的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以及分析、比较、综合、推理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加深理解加法和乘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解答。教学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揭示课题。上一节我们已经练习了乘法的计算,今天我们将主要练习应用题。(板书课题:练习三(2)二、综合练习。1、练习乘法计算:(1)出示乘法口诀卡片,让学生读一句口诀,再说出相应的两道乘算式和得数。(2)出示第5题,学生独立计算,再集体交流。2、 练习应用题。(1)、练习三第6题。出示第6题,读题。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什么(一辆小汽车可以坐5人,4辆小汽车坐多少人?)(2)、练习三第7题。出示第7题,指名读题,要求学生想一想每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交流。(3)、第8、9题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时讨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左边一道题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可以用乘法算也可以用加法算?小结:这两题虽然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个,但是,左边一题的条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做了6个沙袋,2个人就是2个6,所以能用乘法算也能用加法算;而右边一题两个人做的个数不同,求一共有多少个,只能把两个人做的个数相加,所以用加法算。(5)练习三第10题A、出示第10题,数一数,一班每行种多少花?二班每行种多少花?B、不计算你怎样知道哪个班种的花多些?为什么?(两个班种了4行花,一班是4个5朵,二班是5个5朵,5个5朵多些,所以二班种的花多些。)C、学生独立求出一班、二班各种了多少朵花?D、要求学生用三句话口答。三、作业:1、不计算,在填上、或=。 66632、应用题。(1)做一套校服用2米步,做2套校服,一共用布多少米?(2)做一套校服用2米布,做另一套校服用了3米布,一共用布多少米?板书设计练习三教学反思时间安排得不够好,课堂气氛活跃.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9、复习(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2页(1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记16的乘法口诀,了解乘法口诀排列的一些规律。教学重点难点1、整理和复习乘法的含义。教学准备口算卡片,16的乘法口诀表。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揭示课题。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复习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要求小朋友能熟练地背出这些乘法口诀,还要能用这些口诀很快地进行乘法口算。二、复习1、独立完成第1题2、完成第2题(1)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这是我们学过的16的乘法口诀,你能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口诀吗?(独立填写,集体订正)(2)学生对照口诀放大表,横着看,你发现什么规律?(3)竖着看,你发现什么规律?(4)拐弯看(要说明先横后竖地读),每一组口诀间有什么联系?(5)师生共同对口令。2、第3题同桌两人合作学习乘法,一名同学出示口诀卡片,另一同学口答两道乘法算式与结果。3、第4题同桌同学两人一组,比比谁先过河;比两次,使每个同学都能练习到两组题。4、第6题在写出得数的算式里填写运算符号,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之后组织交流,讲讲是怎样想的?5、第6题7。填方框里的乘数,由于只学到6的乘法口诀,所以方框里暂时填16个数,要求学生说出所填乘数,所得的积并说说用了哪句口诀? 6、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老师要求小朋友们能熟练背出这些乘法口诀。而且要很快说出算式和得数。三、作业: 第22页第5题板书设计复习(一)教学反思乘法口诀背得熟练,但是有部分学生不会灵活运用,在这点上还要加强训练。10、复习(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23(810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乘法应用题。教学重点难点 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修改意见、基本训练。1、出示口算卡片,齐说得数并说说用了哪一句口诀?2、口答。 4个5是多少? 4的5倍是多少?二、复习应用题。1、第9题(1)出示第7题,指名说图意。(2)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为什么用乘法算?2、第10题(1)出示第10题,学生独立解答。(2)集体订正指名口答:求一共有多少间,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求一共有多少个花坛,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3)学生集体口答。3、第11题(1)出示第11题,指名学生说说这三个同学各购买了什么物品,购买了多少,单价是多少元?(2)在联系乘法含义列式解答。4、第12题(1)出示第12题,指名读题,说说这题告诉我们什么? (2)引导学生根据题意作出判断,学生列式后比较两题算式的不同点。5、第13题你想给哪一种车装轮子?装几辆?算算一共要用多少个轮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学生可以任选一种车,自己确定装的辆数,然后列式计算,这道题可以组织小组学习,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评价。6、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乘法应用题,如果一道应用题中,要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都要用乘法计算。三、作业:1、同学们做操,每行站6人,5行站多少人?2、同学们做操,一行站6人,另一行站了5个人,两行站了多少人?3、 教科书第22页第8题板书设计复习(二) 53=15(元) 35=15(元)26=12(元)教学反思学生认字少,学习应用题有点困难。快乐的队日活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25页教学目标1、 生学会利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2、导学生仔细看图,培养认真观察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利用图画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一个阳光明媚的假日里,老师带领同学们到郊外去春游,他们玩得可开心了,开展了许许多多的活动,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好!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快乐的队日活动吧!(板书课题:快乐的假日活动)二、新授。1、观察:(1)出示“快乐的队日活动”图,观察图中画了哪些活动?除了这些活动外,图中还画了什么?(2)仔细观测各中活动,搭了几个帐篷,每个帐篷有几个在搭?烧烤的有几组,每组几人?洗菜的同学分成几组,每组几人?每组有几只篮子?明明钓了几条鱼?小华钓的是他的几倍?附近有几棵树,每棵树上有几个鸟窝?有几个毛巾架,每个架子上挂了几条毛巾?2、提问题:(1)根据刚才我们观察的情况,想想,如果每人用一条毛巾,你知道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吗?为什么?(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分小组活动、讨论。(3)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4)独自解答提的问题,汇报解答结果。3、想一想在我们班的队日活动中,开展过哪些活动,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集体交流)三、小结。“快乐的队日活动”就要结束了,同学们不仅玩得愉快,而且还学到了不少数学知识,真有趣!希望下次我们班里也能开展一个比他们更有趣的度日活动,到时候我们还要比一比谁解决的数学问题多,好吗?板书设计快乐的队日活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62=12(人)一共钓了多少条鱼?42=8(条)你还能提出那些问题?教学反思大部分同学学得很好。三、认识图形第三单元计划1、 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2、 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重点: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难点:在折、拼、剪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和联系。1、认识图形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27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四边行、五边行、六边行等平面图形。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四边行、五边行、六边行等平面图形教学准备学生纸。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感知四边行1、 小组活动:请学生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学具,摸一摸数一数有几条边?然后交流,一起数一数。2、 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四条边,是四边行。3、 试一试:下面哪些是四边形?是的打( ) ( ) ( ) ( )二、认识五边行1、 出示:数一数这两个图形各有几条边?是几边行?2、 出示:数一数这两个图形各有几条边?是几边行?3、 论:怎样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行?得出;只要数一数有几条边,就是几边行。三、围一围1、 出现钉子班上的图形,说一说是几边行。2、 照样子围出能围出这些图形吗?学生用橡皮筋围。3、你还能围出不同的四边形?五边行?六边行?四、摆一摆想一想:搭一个五边行至少要几小棒?六边行呢?学生猜测。2、动手摆一摆验证。生活中有很多四边行、五边行、六边行。请同学们想一想,找一找,看谁找的又多有快?板书设计认识图形有四条边的图形是四边形是五边形教学反思对于多边形的概念学生都能够理解,但是有些学生在格子里画多边形就画不好。2、有趣的七巧板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29页教学目标1、通过对图形拼的活动,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2、教学难点:思考不同的想法和拼法。教学准备七巧板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认识七巧板1、 学生拿出七巧板拼出完整的图形。2、 观察:有几种不同的图形?三角形的大小一样吗?一共有几块?指出;所以叫七巧板。用七巧板可以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二、拼一拼1、两块拼。(1)、会用两块拼出 一个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吗?学生自己拼,然后交流拼法。你还能拼出什么2、三块拼。(1)学生观察这些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用了几块拼成的?(2)你能用三块拼出学过的图形吗?(3)交流拼法。选用哪几块?拼出的是什么?3、四块拼。(5、6块拼)(1)能用4块、5块、6块也拼出学过的图形吗?(2)学生自由拼,然后交流。4、用七拼。出示图形:拼出的是什么?用了几块?(1)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全班展览。三、全课总结今天的活动课你们开心吗?你学会什么 ?板书设计有趣的七巧板教学反思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经历了图形的变换过程,空间观念得到了培养,学生学得比较快活。四、认识除法第四单元计划教学目标:1、 生通过“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 使学生经历操作、比较、观察等学习活动的过程,学会根据具体的问题情景,并联系除法含义列出相应的出发算式;能通过对不同问题的比较,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3、 使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新区,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重点、难点:1、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体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种平均分的操作方法。 2、理解除法的含义。探索如何用乘法口诀求商。1、平均分(1):钟晓琴)教学内容1、 教科书第3031页教学目标2、 1、让学生在分物体的过程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平均分物体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的问题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平均分,比较两种不同的分发,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教学准备图片、小棒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出示图片:有6个桃子,想把它分给我的两个好朋友,你能帮我分一分吗?二、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教学例1(1)、们赶快行动吧,用眼前的6张桃子图片摆一摆,分成几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2)、把学生的分发展示在黑板上,再在小组里交流。(3)、全班交流。 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讲述:(结合板书)象这样每份都是2个,或者每份都是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发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学生之间互相之间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小结:同学们通过摆一摆、分一分,不仅帮助小白兔解决了问题,还知道了“每份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3、 教学30页“试一试动手分一分、再说说你是怎样分的。然后集体交流。4、 教学例2看图理解题意,小组合作分桃,再集体交流。5、 教学31页“试一试“教师口述要求,学生一起动手分,再指名说。三、 组织练习,深化认识完成“想想做做“习题四、 课堂总结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平均分(1)贴图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教学反思2、平均分(2):钟晓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3页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指定的分数平均分物体的方法。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体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种平均分的操作方法。教学准备 挂图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引入例题1、出示情景图:谈话: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2、观察得出:一共摘了8工人桃。3、 提问:你认为怎么分最公平呢?引导学生说出: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每只猴分得几个桃?二、 教学例题1、 想一想,分一分。用圆片代替桃分,分组活动,教师适时点拨引导。2、 说一说,演一演学生边说边演示分的过程。3、 引导学生比较归纳。三、 教学“试一试“学生动手分一分,再填一填,交流分发和分的结果。四、 组织练习完成“想想做做“习题五、 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板书设计平均分(2) 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 )个。教学反思3、平均分(3)教学内容教科书3435页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沟通和整合两者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2、 让学生积极参与具体、直观的数学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乐趣,逐步培养自主探索的精神、信心和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初步感知,温故知新黑板上出示6根小棒1、 出示操作要求。(1) 每3根一份,分成几份?(2) 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2、 学生用小棒动手分一分,指名学生演示两种分发。3、 想一想,这两种分发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结:这两种分法虽然不同,但是它们都是平均分,因为每一种分发每份分得同样多。二、 体验感知,建构新知1、 操作、交流、指导,初步整合两种分发把12支铅笔平均分,你想怎样分?(学生动手分,同桌互相说说这两种分发。) 2、 小组自主操作交流,进一步沟通两种分发、法。3、 小结:(结合演示的四种分的结果)为什么它们都是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三、 巩固深化,应用拓展完成“想想做做“习题四: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平均分,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平均分(3) 小棒帖图教学反思4、认识除法教学内容教科书3638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分饿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培养学生积极参加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教学重点难点1、 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2、 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 合具体情景和平均分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的含义1、教学第36页例题。(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出示挂图:谈话: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书上提出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板书)(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提问:你知道要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 小组合作学习,在班内交流。教师边讲述边板书:6 2 3除号 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并提问:谁能结合这个例题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中,6、2和3各表示什么?3、 教学36页试一试1、读题,独立完成 2、小结:

徽标怎么画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问题一:怎么画徽标美术作业

问题二:按照下面要求设计个徽标,并画在方格里。

可以一半不是对称图形一面展现艺术节。

问题三:这么标志怎么画的

用ps椭圆选框按住Shift键画圆 调整前景为蓝色 按Alt+Delete填充 在【选择】/【修改】/【收缩】调整到你要的大小再按Delete删除 然后在中间输入字体就好了

问题四:数学好玩的徽标怎样画

我也在数学上花了很多功夫,成绩上升的速度不是很快,但我们班上一个学霸这样分享她的学习体悟:
(1)首先刷题是必要的,多做题才能弥补知识上的漏洞
(2)其次平时要注意整理错题,考前翻阅,不然纷纷扬扬的卷子实在太麻烦了
(3)数学呢,既要多做题,也要多回顾,细细想一想这类题和与其相关题目是不是有什么共同的
知识点,共同的突破口、解题方法
(4)另外,引用一下我们数学老师的话,注意术(解题的方向)和道(解题的策略)的关系
最后,衷心祝愿你能在数学上有所突破,我也在一起努力

photoshop怎样画标志logo不是在此两三句话能讲的清楚的,建议在网上搜教程!看这里有路径绘制logo详细教程:jingyan.baidu/...7

问题六:简单的艺术节徽标怎么做?

首先你得会画画,然后你要了解你们学校的一些类似于校训之类的话,接着要符合道德,并且要文艺点,

问题七:ps里的这种图标形状怎么画?

先做好零件,然后组合裁剪,我做的没有弄辅助线,也做出非常精准的

问题八:读书节的会徽怎样画

( ) 劈 ( ) 饼 ( ) 抑 ( ) 搏 ( ) 浴 ( ) 拼 ( ) 迎 ( ) 博 ( ) 俗 ( )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 )不( )心 不( )落( ) 千( )百( ) ( )( )跋涉 大( )大( ) 无( )无( ) 四、给下列词语分类,并分别写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光秃秃 大摇大摆 狡猾 狐狸 哆哆嗦嗦 凶残 直勾勾 踱来踱去 松鼠 孤零零 海鸥 狼狈 手忙脚乱 冷清清 跳来跳去 大象 空落落 可恶 1、 特点: 2、 特点: 中小学视频课程和学习资料大全视频课程 学习资料 公开课 找老师 逛论坛 3、 特点: 4、 特点: 五、说说下面的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1、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余下全文>>

问题九:exo的标志怎么画

一个六边形,中间一个叉,左边一短横就搞定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徽标图案及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