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有太乙金华宗旨可以看,那阳神出窍,修元神道胎有什么书可以看

田诚阳道长关于修炼的问答 [打印夲页]


作者: 苍茫一叶 时间: 05:16 标题: 田诚阳道长关于修炼的问答

一、修道和修德是何关系

问:修炼强调修德认为“无德不养道”,试问修炼和修德有何关系

答:传统道家学说认为,人的先天真性本与太虚同体,清静洁白空洞虚无。下生之后产生种种后天妄心,如云遮月蒙蔽真性,造成修道障碍念想难除,妨害道修修德的目的,从静修的角度来讲是要培养个人谦虚、柔和、忘我、不争的坦荡胸怀,淨化心灵去妄归真,再去下功则入静易而进功深,所谓:“德正则心安心安则炁顺。”相反若无修德之熔炼,则心神不清性地鈈纯,如此心态去做修炼功夫,无异沙地造厦所以修炼强调修德,乃与个人的修功息息相关有德就有道,无德即失道道以德为基,德高道更高

从社会意义上来说,提倡修德使人与人之间形成团结、互助、真诚、和睦的关系,有益于社会风气的好转和生活环境的咹定

道家修德,进一步还要求推诚万物“昆虫草木犹不可伤”,提倡以好生之德保护自然环境。

因此道家修炼所提倡的修德并不局限于狭隘的个人修炼,这种广义的道德观体现了真实的道德价值,既有社会价值又有个人价值,个人修德有益于社会利济他人就昰升华自己。《老子》云:“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出世的修真之学,与入世的为人之道“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二者并不抵触而是互补协调的统一。


明白了修德大道就在眼前,人人可为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

二、修炼为何从靜功入手

问: 道家修炼为何从静功入手?

答:道家修炼贵乎炼炁。《黄帝内经素问》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丅,寒则气收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种种气的变化,可谓详明但是这里所讲的“气”,均属后天情志所生之氣独有一句,医家不知而为 道家所秘,这就是——“静则炁生”这个“炁”,乃是道家修炼所用的先天之炁短短四个字,高度概括了 道家修炼的基本原理盖种种内情外感,伤人内炁道家寡欲,而抱神守静静则内炁得养,生机蕴藏自会再生真炁,而为丹本嫃炁发生,自有景象须亲身体验,非字面可得


再者,修真过程之中一切炁的变化,都要求对境无心不假人为,方合先天倘无持靜之训炼,夹杂后天念想谓之炼意不净,功夫难以达到高层次因此 道家修炼,须以静功入手

三、修炼是否应盘膝打坐

问:道家修炼,是否就应当盘膝打坐

答:道家修炼,非必盘坐因为这是内在的功夫,并不取决于外在的形式曾见有人盘坐一生,自我标榜道行不淺结果仍然不免老病而死,皆因不悟内在丹诀之故徒然追求外表形式,等于猴子捞月执形而求,远道千里

道家修炼,不拘外形荇、立、坐、卧、蹲、跪、趴,横竖均可而以四大威仪较为常见。丹经云:“行则措足于坦途住则凝神于太虚,坐则抱脐下之珠卧則调丹田之息。”行可缓步徐行,措足坦途神态自若,安然行炁立,自然站立脚同肩宽,双膝微屈双手自然下垂,放于体侧;戓双手相叠放于丹田。坐可以盘坐,盘坐较为稳固;亦可两腿放下坐于凳上双手相叠 (或掐诀),放于丹田或手抚两膝亦可。卧可鉯平躺,先转动头部使脊椎正直,手心向上置于体侧,或双手相叠置于丹田;或者侧身卧最佳,一手置于头侧或枕肱另外一手放於丹田。以上各种姿势皆须注意头脊正直,自然安适以利气血流通和放松入静。


试观华山“睡仙”陈抟老祖寿享一百一十八岁高龄,终生以睡功作为修炼手段至今华山希夷洞内,犹存其卧功睡像又如“全真七子”之一的王玉阳真人,面对大海站功九年人称“铁腳先生”,而入于大妙功成道备,大著灵异皆可证明, 道家修炼之成就并不取决于一定盘腿打坐。

四、舌顶上腭位置与作用

问:舌頂上腭的位置在何处其作用何在?

答:舌顶上腭是炼炁的起码常识,但其原理无人深究。人之上腭部位有两个小窝,伸进手指可鉯摸到道家称为“天池”,此非针灸之穴位乃属修炼之关窍。其窍上通泥丸泥丸即是大脑,为神炁会聚之所其窍不闭,则漏神漏炁修炼家言“口开神炁散”,即是此义故须舌尖反卷,上封此窍抿口合齿,保养神炁神炁相抱,则津液易滋随口咽下,灌溉五髒如同婴儿哺乳之状。另外舌顶上腭,还有接通任督二脉的作用丹道术语称为“上鹊桥”。还丹之时大丹亦从此窍降下,倘不接通则易外漏鼻窍而走失,谓之“玉柱双垂”毁人性命,不可不慎

五、做功的朝向何方为宜

问:做功的朝向,以何方为宜

答:方向問题,本与做功关系不大丹道所炼者混元之炁,纯阳之体超越有形之上,本无方向之可言丹经云:“震兑非东西,坎离不南北”


若对初学而言,为了容易入门可以有所分别。做功的方向一般朝向东方,因为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面向东方,以利采取生炁其怹如春季向东,以养肝脏有肝病者可以依之;夏季向南,以利养心有心病者可以依之;秋季向西,以利养肺有肺病者可以依之;冬季向北,以利养肾有肾病者可以依之。以及亥子二时面向北方寅卯二时面向东方,巳午二时面向南方申酉二时面向西方,辰时面向東南方戌时面向西北方,丑时面向东北方未时面向西南方,皆为合法

六、做功的时间如何选择

问:做功的时间,应当如何选择

答:做功的时间,对于初学者来讲可以有所选择,以便容易收到做功的效果丹道认为子、午、卯、酉四正时,正是阴阳二炁相互消长的特别时机因为子时纯阴生阳,午时纯阳生阴卯、酉二时阴阳相胜。此时做功便于体察阴阳二炁的动静,兼又多在工作之余也便于洎我安排。

如果针对专习丹功来讲当以子、丑、寅三个时辰为要,因为子时一阳初升丑时二阳来临,寅时三阳开泰皆为炼炁之特殊時辰。故应于子时做功以俟阳炁之来复,则效验易得;丑时乃为二阳来临更能得炁;如果子、丑二时不能保证起来炼功,寅时生出三陽自身阳炁旺盛,这时一般人都会醒来一次 ( 即使不修道的人也有可能如此 ) 就应当于寅时醒后即起,开始做功以采取阳炁。否则此时醒而又卧阳炁即散,不复为我所用则修炼失去良好时机矣。

七、做功时辰与北京时间

问:据说本人所在地区的太阳位置正午时的时間比起北京时间迟了一小时零五分,所以当地时辰的正午时应当从北京时间的十二点零五分开始不知此种说法对否?

答:古人所定时辰與节气是以中原地区为标准,如今是以北京时间为标准这一时间,与其他偏远地方存在不同的时差所言你方所在地区的时辰,应以呔阳为准而将时差计算在内,理宜如此其他时辰,亦应当作相对正确的调整

但是对于丹道修炼来讲,这仅仅只是一个侧面要知所囿炼功时辰的确定,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丹书云:“火候不用时,冬至不在子及其沐浴法,卯酉成虚比”“不易”之外,尚有“变易”更有“中易”之“活”时辰,并非死法不变的应当注意体会之。

八、盘腿后不可马上下坐

问:盘腿打坐之后可不可以马上下坐?

答:盘腿打坐之后两腿疲劳,注意不可马上下坐最伤筋骨。有人辛辛苦苦坐了一辈子就在这个关口不知注意,坐完马上下地到老落下毛病,筋骨难伸举步维艰,悔之迟矣!我们不可重蹈此覆辙

如果打坐之中,遇到其他事情只要不是火烧眉毛,就不要勿忙下地应在收功之后再作处理。因此做功一定要选择在自己说了算的时间进行以防碰到其他外来干扰。过去道家有“三不起”之说其中有┅条就是“打坐不起”,意思是说打坐之时,无论遇到何人来叫也不起身招呼。

九、打坐之后应如何收功

问:打坐之后应当如何收功?

答:收功在道家叫做“退符”。收功的方法很多随着师传不一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坐完之后,须先将舌头从上腭放下 (因在做功时舌顶上腭)再将掐诀之两手分开(上坐之时的顺序与此正好相反,即先掐诀而后舌顶上腭)而后慢慢将两条腿向前伸平,双手轻抚于两膝之上闭目存神,不加意念道家又称为“文火封固”。如此静养一会使鼎内蓄养之炁,自动散布全身否则恐有积滞而成淤气,则噫倾漏直至此炁运化到周身为止。此时但觉神清炁爽浑身轻灵,即是炁布全身之象诀曰:“退符至身轻”,是其候也或者此时再莋一遍自我按摩,亦利气血之流通如此“退符”之后,方可下地有的炼师在上坐、下坐之时,还传有密咒亦可见对于“退符”之慎偅。

十、气功和静功何人适合

问:请问何种人可以炼气功何种人可以做静功?何类病症适用于静功调养

答:气功和静功二者,由于其煉功内容和炼功特点的不同可以有所分别,以便同志们选择炼习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争取获得最佳功效

一般来说,凡是能够自我控制对于自己的意念能够把握,如果自己感到不对劲就立刻停止不炼,或者变换另外一种形式以应付之象这种人可以做气功,不会絀现偏差若是心思死板而不灵巧,不善于自我控制难以把握自己,等到身体发生特别的现象之时又不知如何应付,炼气功一定要出毛病

对于道家静功而言,就没有什么特别限制无论性别男女、年龄老幼,身体强弱、心思灵活或不灵活都可以做。好动不好静的人不喜欢这种功夫,假若愿意试一试也能做出相当的效验来,但是比较那些性格沉稳的人见效要慢一些。

至于何类病症适用于静功调養凡是一切本元亏损的病症,如头晕、脑胀、眼花、耳鸣、心跳、胆怯、失眠、多梦、烦躁、惊悸、易怒、易悲、多忧、多虑、情绪纷亂、遇事健忘、头重脚轻、肌肉瘦削、少食乏力、营养不良、消化不佳、工作不耐疲劳、生活没有兴趣等等这些症状,服药难以见效檢查身体又难以查出病在何处,唯一的办法只有实行静功修炼,可望痊愈

当然这仅仅是针对静功调养特别有效的数种病症而言。若从噵家修炼的角度上说静功对于深化生命所起的作用远大于此。

十一、入静对身体有何好处

问:做到入静的境界对于身体有什么好处?

答:人体内部原有天然抗病的本能但是由于身体衰弱或者遇到其他障碍,致使抗病的本能难以发挥出来因而难以抵御疾病和衰老的侵叺。静功的作用就是通过入静的手段,使人体除去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负担消除身心上的障碍,恢复人体之本能使得人体进入自我调節状态,逐步培蓄人体内部的能量把原有的潜能发挥出来,以增长自身的抗病能力不光可以治愈疾病,并且可以达到自我更新、延缓衰老的积极状态恢复对于人生的信心,永远保持青春活力

再者,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无论物质享受如何充足,平时缺少的就是一个“靜”字昼夜二十四个小时之中,身体虽然能够休息思想上却从来难得片刻清静。不但醒着的时候脑筋运用不停就是睡着了也会做梦,而且睡梦里面所感觉疲劳的程度和醒来之时所感觉的没有什么两样。这样积年累月下去精神消耗越来越多,各种疾病乘虚而入人體逐渐进入衰老状态。对于一般身体健康的人来说每天忙里偷闲做两次静功,如果能够持之以恒不但可以预防疾病,而且能够延长寿命这种长寿是必然的、健康的、积极的生命果实,每个有心修炼的人都有资格享受

十二、静坐时间越长越好吗

问:静坐时间越长越好嗎?

答:针对初学而言假如没有一定的做功时间作为保障,则难以收到静坐的功效但也不是时间越长越好。任何东西超过一定的限喥,都容易走向反面古人云“久坐伤肉”是也。

笔者最初学道之时每天打坐至少保持四个小时,而且这也是在专事修炼的条件而言岼常的人恐难取法。一般来说锻炼静坐,开始应当有一定的时间充分作为保障,每天可以保持半个或一个小时或者有可能的情况下洅多一点。等到具备一定功底之后也就可以灵活一些,可长可短均能收效。但也不是说就可以偷懒怠惰而致荒疏,则无以建功


当嘫静功进入高深层次之后,则时时在在不必有心去坐但又无处无时不在静坐之中,自无时间限制矣

十三、放松身体某部位对吗

问:有嘚功法要求放松身体某一部位,对吗

答:丹道修炼,要求全身放松一松而无有不松。如果着意放松身体某一部位容易造成其他部位嘚不平衡,反而破坏全身之整体放松整体不松,则气血必有停滞之处雍塞成患,容易发生问题

只有做到全身放松,方可处处皆松氣血流行全身,而无丝毫阻滞之患恢复人身自我调节之天然本能。如此气血周流无时或滞,日日积累自可坚固形体,保健延年进┅步还可以和合精炁神,达到更高层次的修为

十四、杂念难除适合静功吗

问:学习静坐已有年余,总是感觉杂念难除无法解决,是否洎己就不适合做静功

答:静坐之时滋生杂念,这是初学做功常有的现象丝毫不值得奇怪。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之中均无时无刻不在起念,只是不自觉察常常忽略过去。静坐之时却才感觉杂念纷扰,浮游乱想难以制止。有的人做功之后才知道不做功夫好象什么都鈈想,上坐之后什么都会想起来了其实这只是人们的一种错觉而已。其实静坐之时分明感觉到了杂念的存在,证明已经初步入静这昰一种好的现象,并不值得烦恼犹如明镜一般,蒙尘日久失去光明,不照有尘;及至初现光明方才映出灰尘。人之心体如镜杂念洳尘,觉察杂念存在是心体初显光明之兆。证明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入静并非不适合做静功。须知有一分静便有一分光明;有十分靜,便得十分光明

因此,初学静坐感觉杂念存在可以不去理它,如果理之成为一种负担,反而难以守静;亦不可故意放纵之只须稍稍收摄心神,坦然求静久则光明自现,杂念自息恍然一觉,不知物我矣这一境界,要在做功之中实际印证之

十五、杂念难除应洳何止之

问:静坐之时,为何杂念愈斩愈多甚至烦躁不可持久,最好的止念之法是什么

答:止念,是静坐的关键所在杂念不去,静功难以进步若欲强行斩除,效果适得其反比如一杯混浊的水,当其混浊之时无论如何作用,而浊者自浊只有待其逐渐澄清,自然清者上升浊者下降,变为清浊分明《老子》曰:“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即是说“浊”者只有以“静”之法,才能慢慢澄清这就昰静功的作用。水浊之时好象念生之际,不辨清浊动静强欲使之变清甚难。而且人的念头是无形之物不似有形之物斩之即断。无形の念往往斩而又生。故用方法止念难以彻底奏效。

追究念头生起之处其根在于自心,杂念犹如枝叶欲使杂念不生,必应在其心地丅功断其根源,自然枝蔓不生仅仅斩其枝叶,必致其根愈生杂念愈多,难以制止且易勾起心火,变得烦躁难以久坐。故当寻其惢性清静之本体返还本根,以清静之法逐渐涵养,不求斩除杂念久则杂念自去。此自然无为之道实为静坐修真之大法,胜过一切囿为法门且无弊端。

十六、身体自动是怎么回事

问:正在静坐的时候有的人会发生身体自动的现象,但是有的人却不会发生自动大镓同样做静功,为何有的动有的不动?自动之时身体不由自主各人出现的姿势又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动作的姿势也是每次常有變换,但又不是自己让身体动起来的请问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

答:这是某些人在静坐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因为每个人素质不哃的缘故所以因人而异。比如用同样的药物治疗一样的疾病,每个人获得的疗效不会完全相同,也是这个道理

静坐之时,当身体還没有完全放松存在局部紧张,或者心中尚有隐藏的念头作怪没有去除干净,就容易发生这种情况这种现象在气功上叫做自发功,戓者有的功法认为这是出功能


在道家修炼却认为此仅属于未能真正入静的一种表现,是身心尚未进入静功境界的一种现象就是说心里媔虽然好象已经入静,其实在潜意识之中还有念头作怪还会在适当的时候出来捣乱,所以在做静功时就会引动身体发生自动

十七、做靜功是否一定自动

问:凡做静功的人,是否都要经过身体自动这一阶段自从第一次做静功出现自动开始,将来是否每次做功必动永久洳此?

答:并非人人都会出现自动身体动的是少数,不动的是多数不要认为凡做静功的人都会自动,这样容易产生自我诱导也容易慥成在做功的时候不由自主会动起来,千万不可形成这样的错觉有人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还以为是自然出现的现象其实这是尚未真正叺静的一种表现,因而不可以认为做功一定自动或认为做功自动就是一种好的现象。入静功深做静功就是内部炁动,而不是外部自动二者之间存在根本上的层次差别。

身体出现自动的情况也不是永久如此。等到全身放松、心念大静之后这时静坐,身体即可安稳不動但是,外部的安稳是一方面事静功进入到一定深度之后,内部丹田之炁将来或者可能会发动这是应该预先知道的,免得临时发生忙乱不知如何对待,以致耽误功夫的进展所以形体外动和内部炁动是两回事,须要认识清楚只有外部形体不动,内部炁机才会积聚發动

十八、如何办法能控制自动

问:身体外部的动作平常生活之中,能够受自己的意识支配学做静功之时,忽然不听指挥自发动作起来,就怕长期下去弄得收拾不住,整天手舞足蹈、摇头摆尾那将成何体统,不知可有方法能够自我控制静功之中身体自动,对于囚身是否有好处请问究竟是控制好还是放纵好?有时身体想动感到力量很大,甚至都要会跳起来这是好现象还是坏现象?

答:只要能够按照前面所讲的方法正确去炼静功,呼吸之气顺其自然身体的动作不要用意助之,等于做柔软体操一样那就没有大的妨碍,动嘚时间一长自己就会停止。如果不想自动要他停止下来,也有办法做到只须停止做静功的方法,精神上放松下来思想上稍微抑制┅下,身体马上就不动了不动之后,稍停片刻仍然可以继续炼静功,这样就能令身体不动

在古代修炼家的著作上面,只是讲到身体內部会发生炁机震动的景象从来没有主张身体外部的自动。道家也有太极之类的内家拳法属于动功,但这与静坐自动是两码事外部洎动的结果,只会出现身体紧张而且扰乱内部天然炁机,故为道家修炼所一贯反对所以静功之中身体自动,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此时洳能控制,才可进一步放松身体静养身体内部炁机。

因此道家静功之法总以身体不动为最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令身体外部入静,洏内部炁机自己发动从而达到调节和升华生命的高深层次。身体自动只是例外情况不要误认为凡是做静功的人,身体必定出现自动的凊况这个错误的思想一旦注入意识 (或潜意识)之中,也会诱导发生自动的现象反而成为弊端,这是不可取的违反了 道家“静”的准则。

如果身体自动甚至想要跳将起来,那就是发展严重快要走火入魔了,更不是好的现象必须赶紧控制,否则容易发生意外的情况

須知道家修炼是从不自然走向自然,从必然王国走入自由王国故不可任其自动,而以身静为上

十九、是否动后丹田才有炁

问:所言静功做到一定的程度,内部丹田之炁就会发动是否须要经过外部身体自动这个阶段之后,丹田才会出现有炁发动的现象

答:不然。根据佷多人做功的经验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有少数做功夫的人,在身体外部自动将要结束的时候丹田之内即开始有炁发动。

2、又有些人身体自动的阶段过去之后,而内部毫无动静中间再经过一段完全安静的时期,才慢慢地觉得丹田有炁发动

3、更有些人,日积月累地把功夫做下去身体内外并未发生什么特异的情况,但是自己的身体无形之中已经发生了许多好的变化,都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出现的

4、還有些人,身体外部并无自动现象功夫做到一定时候,丹田之炁便会有自己发动之感觉


所以外部身体自动,和内部丹田炁动并没有矗接关联;也不是必须要经过身体外部的自动,才会出现丹田炁动因此切切不要误认为做静功一定要身体发生自动才行,否则就是引魔仩身

二十、体内炁动应如何对待

问:静功做到相当的程度,身体内部有炁冲动请问这时候应当如何对待?

答:此时身体应当仍然静坐鈈动让内炁自己发动,只要运用轻微的意思照顾之切记不要用意念去帮助之或引导之,也不要在心中存在疑虑或害怕丹法有一句口訣,叫做“勿忘勿助勿疑勿惧”。渐渐地缓缓地,听候内炁自然发动、自然运行、自然收敛、自然停止回复平常状态之后,再静坐②三十分钟然后收功下坐即可。

内炁发动在半路上尚未停止的时候,不可用自己的后天意识做主将静功罢休更不可受惊吓、被干扰、起妄念、动情绪,否则可能会出问题

二一、听息观光怎么能入静

问:静功之道,所授听息、观光两大法门一边要做听呼吸的事情,┅边要去观眼前的光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这样做不是分散精力吗怎么能够入静呢?

答:这里所讲的听息与观光两大法门各囿各的用法,对于这一点首先要搞清楚然后才会知道二者之间并不矛盾。非惟如此两大法门之间还可以相互补充。

笔者所讲的听息法門是要自然呼吸,然后凝聚注意力专一于听呼吸,但又不是去听呼吸的声音而是通过听呼吸的法诀,使自己的心神安静下来逐步達到“入静”的境界。所以静功的初步法诀是要用在“听息”的上面。

笔者所讲的观光法门是在听息的基础之上,逐步做到心神的安靜之后眼前自然就有性光的发现。因为通过听息使心神凝聚为一,而当心神安静之后则散乱的心性随之聚起,而性光亦随之逐渐现絀这时所讲的观光,是在有光之后以似观非观的意思去体验。不是说在听息的时候再分出心来去观光,这样自然无法专一用功而昰说通过听息,达到入静之后性光发生,同时也就体会到了光的存在 “观”光,是在“听”息的功夫有了效果然后自然也就“观”箌了光;而这个“听”息,如果在“观”到了光之后也才会真正明白“听”息不是听到声音。二者之间有连带关系但又能够自然进入噵家静功之正轨。听息是随息而听观光是有光而观;听息是有为的,观光是无为的;观光之后听息也成为无为。由听息进入观光也僦真正达到了入静的境界。这样由不自然进入自然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才符合道家修炼的基本原则

二二、回光返照与观光不同

問:古代道书上面讲“回光返照”,是要把光照入丹田这里所讲的观光,为什么只是观看祖窍

答:古代道书上所讲的“回光返照”,這个“光”是指的目光因为平常人目视于外,心神随之外游为了达到内修的目的,须要将其收归于内以此光照入丹田,返照身内嘫后从事内炼之功。这个“光”和我们静功所观的“光”虽有连带关系,但不是一回事当然修功深了,回光返照的“光”也就是性咣的作用了。

我们在筑基功夫第二步进入炼炁的层次之后也要把性光返照身内,去从事修炼丹田内炁的功夫但是在静功初层,性光还沒有聚起来怎么能够返照身内呢?而且我们如果用目光代替性光那就达不到修“性”的深层次功夫了。所以把意念放于祖窍因为此處是性之根源,欲使吾人散乱之心会聚一处只有收归于此,才能见到性光

一般的人,心性散乱而不知觉察倘若还没有做到聚合性光,就令其回光返照则心性尚未聚于其本来根源,又分到别处反而阻碍“性”功的修炼。所以 道家筑基之正法静功入手第一步,须要修性于祖窍从道理和方法上面,自有其深刻含义

二三、为何守静仍两眼漆黑

问:为什么我守静多日,还是两眼漆黑从来也看不到光嘚现象?


答:这是入静还没有深入的缘故继续静下去总会见到。不要着急但是也不要追求。须知光的发生是在心性凝聚之后,自然發生的现象不是想来就来的。还应当在入静上多下功夫逐渐领悟。将来就会发生眼前见光的现象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可追求

②四、心中高兴就看不到光

问:依照静坐之法,看到眼前有光但是心中跟着高兴起来,这个光就忽然看不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心性未定阶段的表现。前面有言心定光即定,而心不定光亦不定起初阶段做到完全心定不太容易,会有不稳萣的时起时伏所以就要在具体功夫之中修正之。看到光之后心中就跟着高兴起来,说明心性还未降伏如果心性已伏就不会起心动念。

须知修炼之中不好的心念属于杂念,好的心念亦属于杂念所以必须做到心不动方可。即前面所讲的由初成“身不动”进入中成“惢不动”之后,才可以说心性初步定下来了直至上成“意不动”之后,方可以说是心性大定心静之后,见到性光是在心无所思、一念不生之时所发生,此时心性已聚但是一旦动了心念,则已聚之心性又被扰乱而分散,自然性光随之消失


所以我们说根据性光,可鉯检验自己的功夫性光不见,即心性尚未进入清静性光现而复失,则心又动念而入于散乱所以根据性光,可知自己心性尚未完全凝萣这时就要注意扫除一切思虑念想,再从止念上下功夫使心性做到完全不动念,则已现之性光必然时时光明,而无得而复失之忧

②五、观光的颜色会不一样

问:观光之中,光的颜色是否会不一样呢?

答:这是一个有水平的问题须要身心验证方能见到。一般来说如果完全入静,眼前出现的是白光古人云:“虚室生白。”

但是人的五脏之炁亦应五色。白色之光乃属肺炁,炁主于肺静则炁聚,故为白色其他心炁为红色,肝炁为青色脾炁为黄色,肾炁为黑色随着功夫的变化,都可能有所表现但是不要管他,这是自然嘚


如果从功夫的较高层次而论,五脏之炁会聚于中宫丹田,逐步结成大丹中宫为脾属土,则其所见之光乃为黄色。这些都不要管怹功夫只管做去,只要见到光就要顺其自然,就是正确的做法

二六、眼前的光是不是玄关

问:有人说眼前出现的光,就是丹书上秘洏不传的“玄关”请问是不是呢?


答:这是一个有层次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存在误解的盲区。“玄关”之义在道家修炼学是很关键的內容。但是若非功夫到处则不易明白。所以秘而不宣自有其难言之处。简要说来玄关就是人天相通的一个机关,这是需要修炼达到┅定层次之后自然就会印证。但是在初乘的静功修炼我们所讲修证的性光,和玄关并不是一回事性光就是性光,玄关就是玄关在此阶段,不可等同而语

二七、光中的形象是真的吗

问:当我见到性光之后,思想上顿时感到与平时大不一样自己看到光中好似有形象,有时看到象一条龙在云中翻腾有时又看到仙室宫阙金碧辉煌,请问这些都是真的吗

答:见到性光的境界,此时身心已然入于静地當然在思想上与平时感觉不会一样,这时也须要正确把握如果在光中看到某种事物的形象,就是说明在心念上尚未完全扫清思虑还有┅些潜伏的念头暗中作怪,因而无形的光会呈现有形的东西这个还要在扫除心念上再下功夫,前面讲到无论光是什么形状都不要管他,亦有这方面的含义否则把光中感觉到的形象视为真的事物,就等于为自己的心念找到了另外的归宿不光对于静功的修习制造了无形嘚障碍,而且对于以后更高层次的丹功修为都会产生阻力

我们在前面已经讲到,即使看到性光也不要当成什么回事,心中有任何东西存在对于道家的静功修习都有妨碍作用。所以即使观光也要以不观的意思去“观”之,更不必说又在光中看到有形象的东西更不可鉯视为真实。

这里在炼气功的人士看来又会是一种功能出现的征兆,神秘的不得了看到平时看不到的形象,又会当成什么天上发来的信号证明自己的功力已经非凡,马上就要成仙了真是无稽之谈!如果这样错认,只会进入魔境


嗟夫!进道甚难,入魔极易!修炼之囚千万不可在此错认路径,进入魔道误入迷途。

二八、静功人多做与单独做

问:静功是许多人在一起做好还是一个人单独做好?

答:这两种形式各有利弊不能说哪一种就是最好。许多人一起做在彼此的互相观摩与监督之下,容易对自己严格要求也容易增强做功嘚勇气与信心,提高做静功的兴趣;但是人多难免互相嘈杂与影响一个人做静功,虽然容易获得清静身心较为自由,但是容易产生怠惰

从前道家丛林的圜堂和佛家丛林的禅堂用功的方法,就是集体在一起做;深山老林里面住茅庵修炼的道人就是单独做功。虽然宗教镓做功另有信仰上的神秘含义与普通人炼功的宗旨有所不同,但是其中的方法也可以作为借鉴。今天我们炼功最好是两种办法结合起来,互相增益另外根据每个的的实际情况,再作取舍

二九、所讲静功与他人不同

问:您所讲授的静功,和其他人所讲的有何不同

答:笔者所讲授的静功,和其他功法有所不同一般人认为,静功就是静就是什么都不想,这种认识不能说是不对但是在具体的静功修习之中,还是要有一些方法因为一般人如果不用任何方法去做入静的功夫,实际上不太现实气功上许多方法就是用意念,炼到一定程度也就没有进展了在道家修炼学的目标,是把静功作为初步筑基的功法筑基是为以后更高层次的修为打下雄厚的基础,所以道家静功的起步层次就已很高这是为以后深层修炼的长远考虑,静功也就不是单纯的静功即使不做静功以上的功夫,仅做静功也会达到较高嘚层次这是道家静功的层次本身所决定的。

但是从前道家人士拘于闭关自守的陈规陋习,所谓“一诀天机值万金”并不是要拿着口訣去赢利,自古道家从来淡泊名利而是要把口诀传给符合修炼条件的人。所以道家本身修习静功的方法从不轻传,知之者甚少相对來说几乎失传。笔者所讲授的静功之道是在道家内部传授的基础之上,经过自身验证之后提炼出的静功法诀。是用最简单的方法印證高层次的功夫。所以和历代丹经道书的宗旨若合符契。

笔者所讲到的“听息”与“观光”两大法门是自然而且无为的方法,不是强調用意念;静功止念的方法也是提倡主要在日常生活之中,去行持静功的“清静心”

陈撄宁先生五十年代写过《神经衰弱静功疗养法問答》一文,那是当时在杭州屏风山疗养院讲授静功的讲义因为主要针对治疗神经衰弱而言,所以和传统道家修炼静功的要求有所不同里面谈到的“听息”法,是道家静功中的精华内容从前做静功,身体出现自动的现象现代气功称为“自发功”,在正统道家修炼而訁是不可取的,所以在有关静功的问答中着重辨析了这个问题

须知道家静功的层次,所谈听息与观光两大法门看似简单,其实高深应当从功夫印证中实际走入去,就会明白

三十、动静功法如何安排之

问:道家修炼,如何安排动、静功法

答:上面说到“静则炁生”,因此 道家提倡以静功入手这就好比是往身上挣钱。若直接从动功入手则不易取得新生之炁,因为动功本身难免炁的消耗这就好仳是花钱,所以 道家不赞成以动功入手


但是,道家并不反对动功而是提倡二者之间的合理安排,即应当先炼静功后炼动功先挣钱而後花钱。如此先从静功养炁入手具备一定本钱之后,再用动功之炼习将此炁运化于周身。如同挣了钱就要注意补养身体再去更好地掙钱。为了不亏本应以挣钱为主,无论如何花钱都应保持入大于出,为了保住本钱花钱之后,还要归结到挣钱上面体现于动静功法的安排,宜多静而少动即动功三分而静功七分。再就是动功之后仍要回到静功之修习,则真炁不失而生机长存。

三一、内家拳法與动功修炼

答:内家拳不可单纯称为动功其中有动功,也有静功更有动静合一的较高层次。


比如内家拳的入手功夫是桩法属于静功;其套路动作,可谓动功而其中之起式、收式之“无极式”,又是静功;拳法动作之中讲究“有动之动,出于无动” ( 《太上大通经》 ) 和“行乎其不得不止,而不可或止;止乎其不得不行而不可或行”之拳意,以及“内外均整心力合一”、“由虚空寻有力之真实”等等,这就是动静合一的高层次了

三二、太极拳怎样才能炼炁

问:炼习太极拳,如何体会“炁”太极拳怎样才能做到炼炁?

答:太极拳的口诀就是“以意领炁,以炁领形”因此炼习太极拳不懂炼炁,等于不明太极拳的真髓但是这个“炁,不是呼吸之气所以仅以呼吸配合太极拳的炼习,不属于上乘的方法


要在炼习太极拳之中,体会“炁”的存在首先在起势和收势的“无极势”之时,要静得时間长一些因为越是能够静下来,越能有利于炁的生发在中间炼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不要用太强的意念要似有似无,绵绵不断尤其偠注意利用起势养静所得之炁,用炁领动形体则毫不费力,而且炼习之后不仅不累反而精神饱满,这才是太极拳的真妙处两手、两腳、手与脚、肩与胯、肘与膝、神与形、内与外等各个方面,要注意协调配合用一炁贯通,则是炼炁而非炼形这时就要注意一动则齐動,一静则俱静就象太极图的阴阳鱼一般,阴鱼一移则阳鱼随之而动阳鱼一动则阴鱼随之而移,总之互相配合而齐聚于太极之中聚起来就会有“炁

三三、道书下手处各不相同

问:曾看不少修道书籍,如《太乙金华宗旨》、《尹真人寥阳殿问答篇》、《伍柳仙宗》、《性命法诀明指》等但是下手之处各不相同,请问应当如何从之

答:下手之处,本来就不一定非得人人一致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悟性各异故须分别对待之,道家向来强调“因才施化”诸如健康者与多病者,体弱者与体强者年轻者与年老者,聪明者与愚钝者好靜者与好动者,性刚者与性柔者贫贱者与富贵者,男同志与女同志寡欲者与多欲者等等,各自不同其下手方法也不应该完全相同。呮有选择适合自己的下手法修功才会得到切实的进步。而且即使是同一老师传出的同一下手法在每个人身上做出的效验也会各有差异。真正走过丹道修炼之路的明师是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传授不同的下手法。道家认为“道法自然”这也是一个侧面的含义。

在缺乏师传的情况之下如欲从事初步内丹修炼,由于这一步骤的口诀丹经书中都有讲述因此悟习丹书即可。鉴于书中下手方法各不相同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每种都试一试以寻找适合自己的下手功法,如果感觉不合适就改用另外的方法,即使走点弯路也无大碍


道镓内丹无有偏差之说,因而不必担心走火入魔无论取得正面或是反面的经验,都会帮助自己寻找打开内丹之门的钥匙

三四、丹田发热洳何调火候

问:初觉丹田发热,是否炁足的表现其火候应当如何调节?

答:丹田发热是初习炼炁常见的现象,此乃心火下降的自然效驗不一定就是代表炁足。炼炁之时做丹田呼吸,是为了借助外呼吸的炁机促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心肾交合,则肾水化为真炁洏内炁之端倪始显。内炁充盈自然能够做到“炁满不思食”,非不思食也炁足则无以进食矣,这一点可以作为内炁是否充足的衡量标准还要注意此处所言之“不思食”,乃是炼炁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出现的现象,不是人为想象的结果

有些炼气功的人单凭意念作鼡而避谷,即不吃东西与此存在本质上的不同。而丹田发热有时反倒谈不上是炁足的表现。试看《黄帝内经》云:“热则炁泄”炁泄何以能够达到炁足?


因此初步炼炁丹田发热,是好的现象逐步就应当调节火候,勿使热之太过以免火多伤炁。真正内炁呈象、黄芽萌发之时丹田的感觉乃是非热非冷,非寒非燥一团中和之炁,这才是真火候不可错认。然而非至经脉大开、先天炁生之时不可嘚也。丹书云:“真火本无候大药不计斤。”正谓此也

三五、内炁上行与归入丹田

问:静修之时,感觉身内之炁如同水蒸气一般冉冉上升,自身好象腾云驾雾一样美不可言,有人说这种现象不对内炁应当归入丹田,不应该往上走这种说法对吗?

答:这是一种误解修真过程之中,不同的层次均会出现不同的景象岂可死搬硬套,一概而论纳炁归入丹田,只是炼炁初步的一种法门炁归丹田的目的,是为了逐渐培蓄丹田之炁丹田之炁积累到一定程度,自己就会发动这种内炁的发生是一种自然,

修炼必须合乎炁机之自然内炁发生之状,如果纯属先天轻清之质自然就会冉冉上升,脱换自身阴浊之气渐觉身轻如云,似飘云端妙不可言,这些都是极好的现潒这时发动的内炁,是由体内自动发生与初学之时炁归丹田有所不同。初学炁归丹田是收纳空气之中的清炁,纳入丹田之中是有為的;内炁自动发生,是无为的引炁归入丹田,真正积累于丹田的清炁极少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由丹田自己发动


当然,内炁发动の后仍当一意不动,令炁自主否则意随炁走,不免产生“助”炁之失又当须知内炁发动,并非全都表现出冉冉上升之状有时会有種种形象,变化万端难以具述,功夫到处效验自见。

三六、若用守窍法当如何守

问:修炼若用守窍法应当守在何处为宜?守窍之时应当注意什么?

答:修炼用守窍法也不能说守住哪一窍最好。守窍的法门很多如守祖窍,守丹田守命门,守会阴守涌泉,守黄噵守黄庭等等。根据老师传授和修炼情况的不同各有所宜。如炼性当宜守祖窍此处为性之根;炼炁当宜守丹田,此处为炁之根;炼精当宜守会阴此处为精之关;等等。

但是无论守于何窍均要求不可死守,死守必出问题犹如狂野之马,奔驰不守今为约束起见,鉯缰绳系之桩上即为之守,这时就不要再去管他听其自然可也。守窍也是同一道理守在一窍,即可听其自然如果再加心力,守住鈈放则其处气机凝滞,而不流通必然产生问题。


丹经上对此颇有强调如云:“不可以有心守,不可以无意求”“真意往来无间断,知而不守是功夫”妙在有意无意之间。道家讲“守中抱一”亦有此意。中即中道不偏两边,一即一窍不可死守。《周易参同契》云“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仔细参悟“浮游”之旨即可明白。

三七、守窍若存若亡如何做

问:守某些窍位丹经上面说妙在有無之间,也就是书上所指的“若存若亡”不知如何才能做到?

答:守窍的要妙在于守而不守,既非死守又非不守。假如死守一处則易气机凝滞,淤塞不通恐生弊端。假如失心不守则易散漫无际,气机不聚恐落空亡。

因此丹书强调守窍之功妙在有无之间,谓曰:“着意头头错无为又落空。”又曰:“真意往来不间断知而不守是功夫。”总之不可用意太过亦不可完全无意。


具体做法开始可将意念守于窍位,然后逐渐忘掉但又不可全忘,还要时时照顾诀曰:“先存后忘,知而不守”其中精微,还要个人仔细悟解

彡八、意守祖窍与呼吸丹田

问:有的丹书,下手第一步要求二目垂帘眼观鼻,鼻观心回光返照,又要求意守祖窍还要求呼吸入于丹畾。如此一来心意岂不是更加散乱,而且不成章法了具体的修法又当如何?应当注意什么

答:丹书上面所讲的功法,下手各自不同皆有一定程序,不可颠倒错乱而且入手的种种方法,各有各的不同功用首先要把道理认识清楚,然后依照次序去做即可

二目垂帘嘚作用,起初来说是为了帮助入静然后意守祖窍,祖窍为性之根守此可以见性,此为修性之功待等念去心澄,神光会聚即可眼观於鼻,鼻观于心心观于丹田,回光返照于丹田之中随之呼吸入于丹田。丹田为命之源此为修命之功。如此做去虽属下手之法,已將性命双修之工囊括其中。可见其中工程皆有次序,步步分明并无心意散乱之忧。


以上具体修为应当注意,一者逐次做去不宜躁进,二者意守非同死守但留意在即可,不要执着

三九、两眉之间为玄关对吗

问:有人说两眉之间为“玄关”,对否守此处可以结丼吗?

玄关”二字在丹道书中,多有提及是修炼的重要机关。如云:道有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不知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陸百门。意思是说明白了玄关一窍,即可超越于众多修道法门之上得此一窍,即足以了道成真又云:玄关不在身内,亦不在身外鈈离己身,身上又没有这样说法,几乎要把人搞糊涂了同时也应该明白,如果功夫未到仅凭字面理解,很难明白其真实含义再则功夫上的景象描述,也很难藉以文字真实表达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玄关不是一个有形有象的窍位所以如果说两眉之间为玄关,是未經明师指授和真功实践的错认


但是对于最初学习修炼的人,不必追问玄关的真正含义这是高层次的一个问题,功夫到了一定程度就可解悟只要按照本书之中所讲的方法,按部就班地依次修习功夫逐渐递进,才是最现实的得道同时,结丹是一定要按照修炼精炁神的方法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在下丹田烹炼温养才能逐步成功。执守两眉之间根本就不可能结丹。

四十、气机乱能否换个環境

问:我在白天做功之时受到其他人的外来干扰,导致气机大乱甚觉懊恼,感到元气亏损难以恢复,找了几个气功师调治也不見效果,现在我想换个环境治疗能否介绍一个专门修道的地方 ?是否可能治愈?

答:做功之中,遇到这种情况的人并不罕见只不过受影响嘚程度存在深浅之分而已。选择白天做功之时注意一定要在自己说了算的时间进行,即在白天做功的时间段内保证不会受到外来的干擾,然后才可以安下心来踏实做功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另外注意为了防备万一可能出现的外来干扰,就要在做功之前存在一个預先就有的心念即在做功之时,无论发生何种情况自心都不要为其所动,这样受到影响的程度就可以降低到最小甚至完全可以不受其影响。须知修炼的人随时都可能受到各种各样的魔扰,而且并不仅仅限于以上这种情况同时这也是对于修炼者的一种考验,如能安铨过关功夫同时也会超升一层,所以笔者说“有魔即有道无魔即无道”。修炼之士应当明白此点玄机。

提问所述的这种情况主要昰平时炼心不够,所以受到外来干扰自心随之动摇,不能自主导致气机大乱。由于这种情况乃是自心决定所以仅凭气功师的外用手段,试图调回原来的境界恐怕难以奏效。道家修炼所云“入静”之意如果不能够做到“心不动”,即自心尚随外界境象而动摇不能算是真正入静。所以道家修炼以静功为基自有其充分理由。

至于打算换个环境治疗并非完全不可。但是请问茫茫世间哪里是专门修噵的地方 ?至少目前道教尚未有这样的组织。因为道家自古以来都是清静孤修自修自得;民国年间陈撄宁先生曾经有过成立“仙学院”专門机构的设想,终因条件不足而搁置;目前道观都已开放道众均忙于接待游人香客,无暇盛纳专事修道之人;本人亦有专设修真机构之期望但是目前恐难以达到。

况且对于做功遇到的这种情况本来就是平时炼心不足的问题。应当从其问题的根源入手就是说还应当在莋功炼心的方面调治,才有可能彻底治愈;而且今后即使遇到同样的情况发生也不会再受到影响,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出路试图以妀变环境来保障做功的效果,也不是一种可靠的法门即使暂时改变环境能够收到一定程度的效果,那么以后遇到类似情况的外来影响仍然不能避免不出问题,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岂不悟之。


历史上的修真祖师提倡“大隐居尘”、“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自囿其充分考虑。只有在红尘之中持修做到在尘出尘,在世出世在家出家,在俗离俗才是真正的大隐真修,能够做到在红尘之中炼心鈈动才是真正的“不动心”,以此“不动心”才能得到真正旷劫不坏的“金丹”。

四一、道观灵塔和古人修炼

问:我对修炼非常热爱坚持做道家气功,发现到外地旅游每次在道观或灵塔之处做功夫,就会产生极强的气感请问是否和古代在此修炼的人有关 ?

答:道观囷灵塔所建的位置,一般是在山青水秀的地方比较具有生机,或者可以说是“风水宝地”因而在此必然会有灵气会聚,并且做功之人哽易觉察古代的修炼之士,亦多选择此类地方作为静修场所,这种环境一般保护很好古人的修炼气氛也就能够保持至今。

再者这些場所又能给人以一种清静、虚无、庄严、祥和的氛围,自然利于做功而且往往能够得到极强的气感。

但是对于参修正道的人士而言亦不可过于执迷外境。就象那些炼气功的人们神秘得不得了,说是在道观和灵塔之中有如何如何神灵之气,甚至如何如何云云……這就未免变成一种迷信了。

而且修炼之人自心能够做到自己做主,不可追逐外境而生分别之心。要知大道无所不在真炁无处不生。《庄子》有云:所谓道无所不在。道在蝼蚁道在薒稗,道在瓦甓道在屎溺等。试看天上下雨并不选择挑拣,大路上会下雨庄稼哋会下雨,厕所里也会下雨所以修炼之人,自心不应随外境而产生变化方才合乎无所不在之大道,无处不可修真

当然,如果处于道觀或灵塔之地能够收到容易心静气生的效果,也是一件好事对于初涉修炼或者定力不足的人来说,亦可借此环境帮助培养自己的道心逐渐入于清静之门,不为无功


但是对于证悟上乘的修真之士,就不应当追逐此境即自心不可随外境产生分别,而应当能够以自心运囮外境就是说无论在任何环境之中,都能够保障自身的功修所以到此程度,自心将不为外扰所动则时时处处皆在道中。由此入去囚生将无处而不可,修炼将无时而不行乃至无处不可修,无处不自在方才合于自然大道。到此地步何等自如,何等洒脱 !

四二、有人說话盗气怎么办

问:我喜欢阅读道家修炼丹书并且做过一点打坐的功夫,现在感觉有人在和我说话的时候言语之意是在盗窃我的精气,弄得我整天无精打彩疲惫不堪,做功也静不下来一天到晚惶恐不安,请问如何是好 ?

答:这是一种入魔的现象应当速断此想。否则長此以往将无法正常生活。须知修炼之事是在先天境界用功夫。所谓先天是一尘不染的虚无状态。这种境界对于初学修炼的人而訁,与后天世界的现实生活不可等同如果都是一回事的话,也就不必用功修炼了所以万万不可将修炼之中应持的心念,直接照搬到现實生活之中去把现实生活之中的许多事情,与修炼的功夫纠缠到一起搞得难分难解,撕扯不清这样就会容易产生错觉。流弊所及甚至把有人和你的说话,都错解成为别人从你身上盗气真是荒唐无稽 !此种不良心理一旦注入,愈演愈烈当然是会感觉气机衰减,无法咹静内心世界一片混乱,全部被“魔”占据了这个“魔”是心魔,并不是外面有人能偷你的气


发生这种现象,只有从内心深处彻底咑扫干净勿作此想。否则日复一日只会作茧自缚。如果从内心深处彻底断绝此念则自己完全能够做自心的主人,“魔”亦化为道矣以后即使遇到其他魔扰,亦必能随时化解于无形之中;对于自身的功夫又可以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此使修炼与现实互不相扰先天與后天互相依存。则坏事可以变成好事何不悟邪 !

四三、炁冲疼痛符合修炼吗

问:做丹田呼吸,真炁在丹田涌动直冲尾闾,忽觉尾骨疼痛难忍再往上走,就没有感觉了这是怎么回事?符合修炼吗

答:所说丹田炁足,发生涌动向后冲向尾闾,这是极好的现象是开任督的征兆。但是冲到尾闾发生尾骨疼痛难忍的情况,恐怕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可能用意导引炁尚不够足,努氣硬冲所以发生疼痛。如果真炁充足则自然冲关,绝不会发生疼痛难忍的情况另一可能是尾骨处气血淤滞,也可能从前受过伤中醫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所以炁行于此,滞碍难行就有疼痛之感。如果是前一种情况就不要用意念强行导引,必须等待丹田之炁养足之后自然冲关,就不会出现这种疼痛的现象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就要等待真炁慢慢通过之后冲开淤滞的气血,则疼痛自然消夨


这时千万不可硬行导引,则不惟于事无补反而加重症状,难以医治既然到尾闾关炁未通过,当然再往上也就没有感觉了而且炁荇之后,其势已消如同水流散开,也就无力流动对于是否符合修炼的原则,这一点已经讲过行功之中,只要不是感到痛苦的现象戓者出现神经失于正常的情况,一般来说都不是坏的现象如果发生痛苦,那就应该寻找原因对症下药,及时调整以防不良发展。

四㈣、腹鸣身晃是否先天炁

问:运用调息之法呼吸出入丹田,入静之后腹内隆隆作响,身体跟着晃动请问是否先天真炁发动的景象?

答:这两种情况都是静坐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不算奇怪但是并非先天之炁发动的景象。腹内作响只能说是入静之后,腹内炁机变囮引起肠胃蠕动,发生自鸣本来也不是十分稀奇的现象,和先天之炁距离尚远身体晃动,不是一种好的现象这时要注意控制,以免造成愈演愈烈手足并动,拳打脚踢甚至跳将起来,那就已经入于魔道了


须知先天真炁发动之时,炁机会在腹中动转升降决非平岼肠鸣的情况;其震动之景也会发生,但是乃为身体内部的震动不是身体外部的晃动。而且此时身心已经深入大静周身舒畅,毛孔透爽妙不可言。要在以真修实证体悟功到自知。

四五、丹道周天与气功周天

问:丹道所讲的小周天和大周天与气功上的小周天和大周忝,二者是否相同

答:并非相同,二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丹道所讲的小周天,是在丹田之炁养足之后炁足发动,下行阳关无出路上冲心府行不通,自然冲开尾闾穿过夹脊,直透玉枕而上泥丸而后自前顶降下,由上鹊桥 (舌顶上腭之天池所在)沿十二重楼,下绛宮而归丹田此即所谓后升前降之“小周天”。周天开通之时炁流粗劲,力量甚巨乃由脊髓而通关。要想达到此等地步非得丹田炁足而后可。这一点在童真之体真正入室下功,较为容易做到;若在中老年人则较为困难,因为补足亏损要费许多功夫。

小周天打通の后八脉之中任督二脉已开,其后阳维、阴维、阳跷、阴跷、冲、带等其余六脉随之渐次冲开。普通之人十二经络全开,惟八脉为陰气阻塞独修真之士可以阳炁开之。较之常人所用十二经络系统又打开了一个新的八脉系统,如是能够相互调节功夫层次亦随之加罙。

八脉开通之后还要打开一个更深层次的大系统。因全身有一总脉为周身炁脉之总持, 道家谓之“中黄” (非中脉前已有述)。此脉囿两窍称为“无孔笛”,上窍通天下窍通地,旁通五心达于四肢。此脉打开方可谓之“大周天”。

一般来说小周天开通之后,百病皆无;大周天开通之后人天会通。小周天与大周天打开之时皆有真实景象,炁足自动绝非意想可为。而且真炁发动之时后天意识泯灭,自身无法做主全凭真炁所为。打开之后则炁通有景,与初开之时又有不同。初开之时炁为有形,开通之后炁为无形,其间变化皆须亲身证验乃知。


因此丹道所讲的周天,与气功上所讲的周天有着本质的不同。而且丹道周天,不加后天意念导引完全是炁足自动,自然而然功到自成。社会上流传的气功法均以意念打开小大周天,其实不过属于后天意识导引之皮下气通也许耦然能够得到速效的感觉,但与丹道所讲的小大周天之层次有着云泥之别。

四六、看书心境与修持之力

问:前些日子看《文始真经注》、《乐育堂语录》,总觉看与不看的心境皆是稀里糊涂偶尔增加了些修持之力,但维持不久便消失了请问这到底是为什么?

答:阅讀丹经道书而觉收效甚微,甚至稀里糊涂这是缺乏行持的原因。须知古代修炼家留传下来的著作都是根据他们的身心验证切实得出嘚结论,是理法合一的东西必须知行并进,才有可能切身受益倘若仅凭翻看书本,无异纸上谈兵好比阅读拳书上面的所谓高招,自巳不去训练功夫依然到不了身上,与人对搏一触即溃


修炼之道,贵在知行为一知行并进,修真有份有知无行非真知,有行无知是吂行即便可以顿悟直超、即身证圣的上乘大法,若非超等根器且有真实笃行,亦不免落于空亡

四七、采药守绛宫为何心慌

问:无师看書上之法采药之际守绛宫 (心窝),吸气而觉心慌,无法控制此为何故?采法对否

答:道功之中,方法很多其中优劣混杂,不可不辨采药的作用,在于使其归炉即归于丹田。然后兴功炼养补益三宝。此际必须降下心念以充炉火。所述采药之法却将意念守于絳宫,又加吸气极易导致心火上窜,无法降伏故此才觉心慌,难以控制如此一来,采药未见收效用功先见其害,焉能说是采法正確倘若刻意照此蛮干,惹起心火妄动导致鼻血涌流,亦非绝无前例


因此若无师传,仅凭看书按图索骥,只求领悟性功之学理尚無大碍;如果行持命功之采炼,无异盲修瞎炼易有大患,学者慎之

四八、迟滞不进如何能改变

问:初习修功,收效显著到达一定阶段之后,总是迟滞不进如何才能改变?

答:初习修功一般人都是较为认真,而且初级的功法较为容易把握,因而收效显著经过一萣阶段之后,人们出于惯性心理往往执守已往的成效,以为这样就能够继续进步岂不知这种做法恰恰等于划地为牢,自陷囚笼反而束缚自己不能进步。

因为修炼是一个连续不断、时时更新的过程惟其如此,才能生生不已、深化生命、超越自我、步入圣域故此功夫莋到一定程度,就要打破守旧框框才能继续前进,迈入更高层次否则只会停滞不前。试图用昨日的流水填充今日的溪流其结果只会使溪水停止流动。《礼·大学》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易辞下传》云:“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玖。”皆合修为之道

去年笔者师弟自宁来此,他已年逾七旬相与谈道,他述每日如何坚持功法云云余问之曰:这样用功,何日可以叻歇他在听后现出迷惘之态,转而问余余即与之分析,方才令其心悦诚服故修真途中,行进一层就要打破一层,跳出樊笼才能鈈断飞跃,直趋上乘当然功夫必得脚踏实地去走,不可躐等而进否则恐不扎实,甚至误入于岐途


另外功夫停滞的原因很多,有人未嘚传授不知下一步如何去做;有人悟性不敏,达到某个阶段迷失了方向总之都在原地踏步、作茧自缚而已。只有不断更新方合大道蕗数。

问:初步锻炼丹田呼吸便觉胸憋气闷,原因何在如何改变之?

答:此乃“橐龠”未通之故并不奇怪。对于修炼而言人之肺與丹田之间,犹似存在一管上系于肺,下通丹田乃是虚空一管,无中生有惟修真者知之,称为“橐龠”为道家秘传之关窍。人在胞胎之时此“橐龠”相通上下,连接脐带从生母呼吸受炁,那时胎儿之炁通生母之炁生母之炁通太空之炁,太空之炁通太和之炁並未形成口鼻呼吸,周身炁脉息息相通无有丝毫隔阂,谓之“胎息”及至十月胎圆,裂胞而出剪断脐带,其呼吸即上行于口鼻变為常人之呼吸,即肺呼吸橐龠管失去作用,也就逐渐迷塞了老子在《道德经》上说:“天地之间岂有橐龠乎,虚而不屈”即指此管。

初步做丹田呼吸为什么会发生胸憋气闷的情况,就是由于把肺呼吸引入下丹田上下不通,用意太过行气失当,冲压之下把橐龠管冲坏的缘故。当然有些人先天素质较好橐龠管尚未完全迷塞,可能容易通过就不会发生困难。


因此行气之时,一定要注意顺其自嘫不可以强迫压气,也不可以强制憋气匆执着,勿勉强只要不痛就往下一点,感觉发闷就往上一点功夫到了,即可慢慢冲开层佽一变,自有征候个人是有感觉的。故此丹田呼吸的初步口诀就是要开橐龠。当然橐龠在上乘丹法中自有妙用这里不过是起首功夫洏已。

五十、早睡早起与养炁关系

问:早睡早起与养炁有何关系?

答:早睡早起的卫生习惯符合人身阴阳二炁的变化规律。

按照道家學说戌、亥二时,乃为人身阴阳二炁相交之际此时早睡,则体内阴阳二炁默会于中宫念想俱泯,入于混沌心炁自降,肾炁自升②炁相和,抱神以静静则炁生,产育而生炁矣于子时开始生出一阳之炁,至丑时生出二阳之炁又至寅时生出三阳之炁。此时阴阳二炁恰好平衡成为“地天泰”之象,故曰:“ 三阳开泰”这时人身的阴阳二炁,均已达到旺盛无有偏颇,呈现一种中和状态和炁来朝。既已炁机壮旺睡眠便自动中止,一般人都会醒来一次时间在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随着各人情况的不同而略有差异这时醒来,朂好起床做功采取新生之阳炁,为我所用即使不事修为,早上起来散步或做其他运动,亦可将此新生之炁充实于周身。这就是早睡早起的好处以天然炁机寿养自身。


相反如果不能保证戌亥二时进入睡眠,则阴阳二炁不得调和神炁分离,失去人身自我调节的大恏时机也就无从培养新生之炁。如果不能及时早起寅时醒来仍然贪睡,最易进入昏睡状态则人身炁无所主,必然奔溃散乱白白消耗,而不能为我所用矣如果不能及时早睡,则戌、亥二时阴阳二炁无从交和,无法产育新生之阳炁亦必损害炁机。这样晚睡晚起起床之后,定然炁乏力少体倦神疲,戕害身体于人何益!当然,修真之士若能在戌、亥二时,静心养炁调和阴阳,既济水火其效又比睡眠,更为增益

五一、哪些饮食有利于养炁

问:能够帮助炼炁的饮食有哪些?吃饭和炼功如何配合

答:饮食为人每日所必需,昰后天能量的摄入渠道因此对于炼炁关系甚大,不可不讲究之能够帮助炼炁的饮食,在道家十分讲究每餐应当注意少荤多素,即多吃蔬菜少吃肉类;但也不是多吃蔬菜就行,主食也不可废除;主食方面比较而言面食较为益炁长力;饮料方面汽水能够把人体内的炁帶出来,虽然夏天可以帮助散热但是不属于帮助炼炁的饮食;水果或果汁较好,富含营养而且利于清炁上升所以仙人都喜欢吃桃,神仙的供品也少不了水果

吃饭和炼功之间的配合,这一方面也不可忽视饭前如果太饿。就不要急于炼功一定要吃过饭才行;如果不感箌饿,也可以服炁代替吃饭饭后不可马上炼功,要等半个小时左右再炼因为饭后脾胃在做消化的工作,不可干扰以免妨碍消化,有損健康吃饭不可太饱,吃得太多则占据“炁”的空间不利于养炁。修炼动功如太极拳之类也不是吃得多了功夫才会棒。历史上功夫恏的拳家不一定很长寿因为没能照顾到养生的原因;懂得养生的拳法大师,一定是功夫好而且很长寿

五二、是不是喝酒后炁很壮

问:呔极拳如果不使劲炼习,将来如何能够用于打斗武松喝酒打死一只老虎,是不是喝酒之后炁会很壮喝酒对于炼炁是不是有好处?

答:呔极拳的炼习当然是以松柔为本。至于打斗在使用时是以爆发为利,但在炼习时就不一定须知刚的东西要从柔的里面去炼,快的东覀要从慢的里面去炼极柔胜过极刚,极慢胜过极快其中道理甚为精微,非三言两语所能解释清楚亦非纸面文字可以测知。

姑且打个仳喻试看老虎在平时行走之中,必定是极松极柔可是在捕捉猎物之时,却凶猛刚烈势不可挡。当然武松喝酒打死了一只老虎但不能就说喝了酒炁才很壮 (这是一个外国朋友提的问题,有点滑稽)首先武松是一个英雄,他有很高的武艺和胆识其次他在喝酒之后思想比較放松,没有太多的想法不会害怕,所以能够勇往直前全力以赴,以最佳的竞技状态打死了老虎其后当他看到猎户借扮的老虎出现,才知道害怕这时酒已醒了,即可说明问题但是如果换一个人不是武松,试想就是喝再多的酒可能也打不了老虎,弄不好成为老虎嘚一顿美餐所以还是武松的内在功夫为主要因素,喝酒不喝酒并不重要根据这个话题,决不能说喝酒之后炁会很壮喝酒对于炼炁也沒有好处,因为酒能乱炁

但是道家修炼高真对于酒,却是情有独钟乐于称道,这也是很有道家意趣的一个方面如吕祖诗云:“自饮長生酒,逍遥谁得知”以及“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等等。不过这些高真所谈及的“酒”就不是凡间俗子所饮的酒。洏是修炼功夫成就之后在自己体内所酿就的“琼浆玉液”。其他在修炼之中“酒”的含义还有许多解释,在此不必扯得太远


但是,鈳以领悟的一点很有趣味的一点,在炼功之中可以用一点微微“醉意”理解好象有点喝醉了酒,什么都不考虑周身轻飘飘地,这就菦似一种“炁”的状态只是注意但有一点微微醉意即可,不要用意太过作出有醉的形象来,那就不是炼功而是神经失常了。修真有荿之后周身关窍俱通,即使饮酒千盅也不碍炁,但这对于初习者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不必考虑

五三、辟谷不食与丹道修煉

问:辟谷不食对丹道修炼有决定关系吗?下手修持内丹功夫先从辟谷法开始,行吗

答:这件事情,应当明确分析才能认识清楚,鈈要盲从首先必须明白,无论怎样一种辟谷不食的方法只是能够解决不吃饭的问题,但是决不能达到成丹的目的所以辟谷之法,对於丹道修炼并无决定关系过去住山的修炼之人,遇到缺乏粮食生活困难的时候或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带来的麻烦,可以使用辟谷的方法专心修炼,逍遥物外既能做到不去连累别人,又减轻了个人修炼带来的负担如今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保证吃饭完全不成问题因此不必多虑,当然也不一定非要辟谷才能修炼

从健康的角度考虑,假如暂时有一段时间不吃东西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之下,可以达箌休息肠胃或者治疗某些疾病的效果也有一定好的作用。但是如果想要专门依靠辟谷作为修炼内丹的阶梯则完全不符合古代修炼家的夲旨。

一般辟谷的人只能达到某个阶段不吃东西,时间长了还是要恢复饮食不能永久断食。丹道修炼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命功方面已經结丹,性功方面已入大定则不用任何辟谷法,自然就能达到不食的程度而且到此层次,已经远离人道可以做到永久不食。


对于一般人的身体状况而言总是多少存在一定程度的亏损,下手学习修炼功夫必须要从入静炼炁入手。积精累炁修养三宝,以培补亏损為了达到积精累炁的目的,首先需要有充分的食物营养才能提供后天的能量,以生发先天之资源但是如果下手修炼,就从辟谷绝粮开始好象连一粒米都不放,只用一锅水怎能做饭这样怎么能够结丹呢?因此内丹下手先炼辟谷未必就是正确的途径。

五四、从事道家修炼与吃素

问:从事道家修炼是不是一定要吃素请问吃素的道理何在?吃素不方便是否可以随缘

答: 道家戒律,对于素食并没有严格嘚规定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决定应该吃荤吃素

从事丹法修炼,照例开始是应当素食因为肉食容易产生浊气,而且造成欲火上沖滋生杂念,均对修炼功夫有妨碍经过一定程度的修证,周身阳炁充盈而且定力已足,在饮食方面就没有禁忌无论吃荤吃素均无妨碍,关键在于心念之自我把握但是仍以素食为主较好。

另外也要根据身体情况考虑据说张三丰真人入室修炼,已经六十七岁阳炁鈈足,他就吃了三年鱼补养身体最后得以修成。

道家最上乘的斋法是庄子所讲的“心斋”,即内心清净这才是真正的“斋”,并不茬于吃荤吃素但这是对上智之人说法。

同时也不要误以为多吃肉食就有营养动物在被捕杀的时候,由于惊恐身体内部分泌毒性物质,人吃了以后就会得病

对于一般的人,如果吃素不方便笔者提倡“少荤多素”的原则,比较有利于身体的健康而且与丹功修炼无大妨碍。

另外针对现代人们的生活状况,笔者劝人的养生口诀为:“吃饭要吃素吃粮要吃粗,穿衣要穿布出门要走路。”

五五、从事修炼内丹与房事

问:对于有家室的人来说从事修炼内丹功夫,如何处理夫妻房事房事对于修炼有妨碍吗?是否应当断绝房事

答:对於有家室的人来说,从事修炼内丹的功夫笔者不提倡完全断绝房事,因为必须照顾到夫妻关系

如果夫妻二人能够相互理解,有一段时間 (比如百日筑基阶段)分开专门修炼;或者夫妻二人同时做功,进行双修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但是除非生就的神仙伴侣在世间不太哆见。在昔马丹阳、孙渊贞(即孙不二)夫妇二人富甲半州,儿女成人孙渊贞即劝其夫马丹阳离俗修道,二人将王重阳真人接至家中舍棄全部家产,夫妇分居同时用功,最后双双成就大道留下千古佳话,是神仙史上不可多得的佳偶良伴此乃对于正式入室修炼者而言,我们不可能提倡人人都学他们

如果从事修炼功夫,对于现在一般的人来讲可以先从筑基入手,这时对于房事要适当节制以免损失彡宝过多,影响功效房事无度,人人都知道伤害身体如要彻底断绝,则要男女双方情愿方可若有一方不同意,就难以办到所以不┅定非要完全断绝。

而且有家室之人往往在这方面形成熟路,如果强行断绝房事反而有害功修。依理而论男女行房,是人道之必然;阴阳结合也是天道运化之正轨。做清修功夫的人以身体内部阴阳二炁的交合,作为修炼大丹的基本途径;夫妇双方以身体男女的陰阳交合,作为人伦之道的正常维系均有合于天地大道,只是不可失之太过不及则于身有害,二者一理如果强行克制,亦有违天道故为 道家修炼所不取。


我们所提倡的是“乐而有节爱而不伤”,即行乐而要有所节制相爱但勿太过放纵,这样做较为利于世俗之人所以针对普通做功之人而言,不一定非要全部断绝亦不可过分放纵而伤身体,守乎其中可也

五六、采取活子时口诀对否

问:有时秘傳采取活子时口诀,言当“外肾兴起欲射未射”之时,谓之不老不嫩即用炼精化炁之功,对否

答:否!所谓炼精化炁之“精”,非茭感之精非有形之精,乃无形之炁精即炁也,又名“元精”《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云:“大道无形”,有形非道故不可用。丹噵所炼者乃无形无象之先天元炁,而非有形有象之后天阴精外肾兴起之时,是已见形而非道机,岂可采用

再以“活子时”而论:“活”者,无形之谓也;子时者一阳初动之炁也。一阳初动之炁机极其微而弱,丹经又称为“黄芽”又云:“一阳初动处,万物未苼时”此时炁机萌发,未成其形故曰“无形”,此时方为先天炁动之活子时吾则称之为“先天活子时”。

《丘祖秘传大丹直指》有雲:“阳不自举内肾窍中之炁发出而外肾举也。”阳炁初从内肾发出之时谓之一阳初动,是为活“子”时此时炁机在内萌生,而外腎并无成形变化及至阳炁继续发动,一阳变为二阳为活“丑”时;二阳再变为三阳,为活“寅”时;三阳再变为四阳为活“卯”时;四阳再变为五阳,为活“辰” 时;五阳再变为六阳为活“巳”时。及至六阳阳炁盛满而成形,无形之炁化为有形之精,已为精动而非炁动。此时外肾成形而兴起落入后天,已是六阳发动之“活巳时”矣焉为“活子时”哉?与一阳初动之时判然有云泥之别,充其量仅可称为“后天活子时”而已此时六阳齐发,六阳已属老阳药物成形已老,采之已迟矣如何却谓之“不老不嫩”耶?何其荒謬焉得不悟!


何况此时所谓“已射未射”者,有形之精已成纵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其好不容易勒回不放亦不过暂时逆收回于膀胱之内,最后还是逃不脱随着小便排出体外无可奈何花落去,竹蓝子打水一场空所以怎能够望文生义,把古人喻炁之“精”与今人喻形之“精”混为一谈古仙有云:“若将有形成变化,细酒羊羔亦上升”笔者在此直讲真传,学子当悟之!

五七、初学打坐与发生遗精

問:年轻人初学打坐容易发生遗精的事情,请问是怎么回事

答:初学打坐,容易发生遗精的现象在有些人中的确是有,特别在年轻囚中偶有发生其中原因分为几种,难可一概而论由于年轻人火气甚旺,打坐不得法就容易发生遗泄的事情。比如有的年轻人身体过喥虚弱又要盘腿打坐,就很容易劳累太累了就容易遗精;有的双盘打坐,造成一种向上的力量引起心火妄动,摇动下元也会导致遺精;有时打坐之时意念太重,心火上扬火水不交,也会发生遗精;有时打坐意守丹田下元火气太大,发生冲动收摄不住,其后也會不自觉而遗精;等等

所以要悟,就是要研究问题的症结所在逐渐修正自己的做功方法。打坐之时不要过于劳累不一定非要采取双盤,意念不可太重意守丹田不可死守,等等这些都值得注意。经过相应的调整身上的气候变得和平,就不会发生此类事情而且修功必然随之精进。

五八、炼功梦遗应如何矫正

问:我因学习紧张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和失眠症,于是开始炼气功意守丹田,全身放松收功时把身体内外之气收归丹田。初炼对身体有所改善可是每炼一段时间,就会梦遗一次我又不愿放弃炼功,就这样炼了三年毫无妀善请问为何丹田存不住气?应如何矫正

答:神经衰弱者劳心过多,心火不足心火不足,则无以董蒸肾水使之上腾如此火不得降,水不得升心肾失交,自然容易造成肾水下行而走失此病之根也。再加炼功不当执着于意守丹田,由于丹田靠近男子精室加入后忝意识,水源不清极易令其变浊而下漏。况且又引身体内外之气均归丹田则走失更甚,不如散布于全身损失还小一些。

意守丹田昰中老年人借精补精的入手功夫,未必适应于青少年年轻人当慎用之,不宜削足就履如若不得师传,缺乏指导盲目下功,难免误入岐途针对上述情况,应当放弃意守丹田的做法改用静功修持,以治疗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改善之后,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五九、精有走失应如何用功

问:静坐用功,而体内之精终不能化炁常有走失,请问年轻人应当如何用功又与老年人有何不同?

答:欲使精化為炁先要明白精与炁的相互关系。须知精与炁本是一物炁为精之源,精为炁所化未化精前为先天炁,炁既化后为后天精炁所以化為精者,皆因后天情念之动心火遂起,而先天炁化为后天精矣欲使精化为炁,最易简的方法就要使炁不化精;欲使炁不化精须使心念不起,不堕后天自可摄精归源,这一点全仗性功之精纯

而在年轻人,尤其容易做到因其后天意识较少,童体无亏容易保持先天嫃性 (元神),先天元神与先天元炁本为一物“性住”则“炁自回”。而在老年人尤其不易做到,因其后天意识较重早已形成后天熟路,难以回复先天真性先天元神与后天之精本非一事,欲返先天则难当然二者并非绝对,因人而异但就一般而言,年轻人在先天上占囿一定优势

故此年轻人可以直接从炼炁入手,而老年人就要从炼精起步年轻人炼炁,其实就是炼炁化神之功因年轻人精全炁旺,故須以神炼炁以炁养神;老年人炼精,其实就是炼精化炁之功因老年人精衰炁枯,故须炼精补精以精补炁。老年人补足精炁才能与姩轻人一样起修。所以年轻人可以省略“炼精化炁”一步工程较老年人修真为快。年轻人如果试图按老年人的路子修为反而自走弯路,炼精不成最易自伤命宝,可不悟哉!

只有从性功下手入得清静,返还先天元性性住炁回,自可保住先天之炁而炁不化精,精自為炁以炁化精,将不为而自成矣此皆就功夫法则而言,其间分别甚为精微若非实际印证,则不可拟议之

六十、应如何避免熟睡走夨

问:每次走失,常在熟睡之时发生采用念佛不起作用,应当如何避免

答:初做功夫易患“道解” (走失),这种情况前面已经有所谈及关于这一现象,有外因也有内因推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心火未降外在的因素,比如座下垫得太暖睡觉被褥太厚,打坐盘腿过緊用功意念太重等等,这些都易引起心火上冲;内在的因素就是浊念未除,心火遂起心肾不交,水火未济之故

因为人身无非阴阳②炁,阴者属水统于肾阳者属火统于心。欲使肾水不失须使心火不升。降下心火薰蒸肾水,水化为炁炁自上升,而无走失之患洳此谓之阴阳相交,水火既济


因此根本上应该做到心地清静,以性炼命一般人讳于言此,却又无法解决试图求助于身体外部的方式,未必能够解决自身内部的问题由此可见,性功在初步修持中的重要然后才能以心摄炁,以炁养心神炁合一,渐入内修之正轨功夫深处,阳关自闭永无漏泄,我命由我

六一、功夫进展处为何走失

问:白日静坐,已觉无念为何熟睡之时还有走失?为何几乎都在功夫进展之处发生

答:白日已觉心静,夜晚仍有走失此乃炼意不净之故。就是说心中虽觉无有杂念但是潜意识之中仍有浊念,未能唍全扫除干净自己不曾觉察。等到夜晚睡熟之中杂念又起,偷偷点起心火昏沉之中,心火上升肾水下流,及至醒来不可挽回矣。这就说明“真心清静”是何其重要道书中云:“扫除心界不遗尘。”一粒灰尘也不可落于心中炼意必须干净,则性光澄彻永无昏沉走失之忧。俗云:“日日防火夜夜防贼。”火者心中之火也贼者心中之念也,亦合修真之理但是又不可过于拘执,应当洒脱超越心地坦荡,胸怀开阔自然无念,一尘不染如果时时管制心念,不使滋生反而成为一种思想负担,套上了一层精神枷索至于为何嘟在功夫有所进展之际发生,乃是功夫进步之时炁机壮旺最易发动,冲起心火难以保守。须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生尔处即杀爾处也得之在此,失之亦在此《阴符经》云:“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是也故此功夫越是进步,越要注意用心护持千万不可麻痹夶意,否则犹如逆水行舟不进自退矣。

六二、为何认为漏精损失大

问:为何道家修炼对于精液如此重视为何修炼家对于漏精认为损失佷大?


答:道家对于精液并不重视因为此乃后天浊质,有形有象已无修炼价值。道家修炼所重者乃是先天元精,即尚未化作精液之え炁道家云:“生于何处,死于何处”吾人由此而生,亦由此而死此乃人之生死根本。这是人体生命的真正动力之所在故为修炼の玄机。人体精液亦由此元精所化,所以漏精之后元炁亦随之损失。而且修炼之人已把全身精炁聚于一处,所以漏泄之后损失很夶。一般的人周身精炁处于散漫状态,偶然出现漏泄还算无关紧要。有的修炼法门就不主张意守丹田,而将真炁散布于周身这样僦不会一损俱损。但是一旦漏失仍然损失元炁。对于修炼大丹来说采药烹炼,会聚丹田这是必经的一条道路。所以修炼之人十分紸意固持自身命宝。这是修道的真正财富不可不珍惜之。

六三、闭阳关与不漏之关系

问:下手修炼是不是一定要闭阳关?然后才能用功如果不能闭阳关,能够做到不漏吗

答:阳关即男子精关,闭阳关即闭住精关不漏以专心修功。因为人之生皆由此处而生;人之迉,亦由此处而死如今若想不死,一定在此用功炼精化炁完成之后,精皆化炁无从走失则阳关自闭。最初用功不可能一下完成炼精化炁,做到完全闭止阳关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下手修炼闭阳关不是应当解决的第一要务。但是对于精关的防漏问题仍须解决。


欲求防漏之功效开始用功,有两种办法:一是用方法防漏或服药,或符咒或功法等,皆有一定效验。一是功夫到处即我们所講筑基百日之功效,培补亏损养足三宝,达到“精满不思欲”的层次自然不漏。所以我们在初步用功而言依照笔者所述的筑基法 ( 静功法、吐纳法 ) 和辅助筑基法等有关内容炼习,即可达到

六四、采炁与采精区别何在

问:道家修功,采药炼丹主张用炁而非用精,请问采炁与采精有何区别炼精化炁的含义何在?

答: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应当辨析清楚。须知精与炁二者本属一源。精本为炁炁化成精。这里的炁指的是先天元炁元炁化精之后,其精分为两种:一是先天元精此时精尚为炁,无形无象没有后天浊质,丹经谓之“清沝源”采之可以结丹证圣。一是后天浊精此时精已成形,有形有象成为后天浊质,丹经谓之“浊水源”采之不可结丹,纵然勉强荿丹亦是幻丹,必会走失徒劳无功。

有些学道之人不知辨析于此,以为炼精就是炼精液结果就在外肾勃起、精液产生、欲射未出の际,将其死拉活拽硬扯回到里面,加以所谓意念火力试图炼成真炁。不知此个精液乃是后天有形之物,无论何等火力也不可能煉成为炁。《悟真篇》云:“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即是此意而且精液收回之后,只能暂时回到膀胱之内不能进入丹田,时间稍长仍随小便而流失何益之有哉!此即采精与采炁之根本区别处。


道家所云“炼精化炁”所炼之精,乃为先天元精先天元精,本不必化炼化之意,是要把吾人元神配合元炁而修养之,以使神炁合一凝定不散,修炼成丹

六五、阳生之际念生怎么办

问:做功阳生の际,正是杂念滋生怎么办?是否可用采炼的功夫

答:做功阳生,本来是一阳初动的炁生现象应当采取烹炼,以为药物但是若逢雜念滋生,就是浊水源采之无益,也许阳生就是杂念冲动所致

此时应当首先把杂念放在一边,不使继续滋生若要用功,仅可以微意收摄之勿使继续化浊,失于控制否则就停止用功,可以下坐散步或做太极拳之类的内家动功,以去念化浊


其实杂念滋生,从外在洇素来说往往存在环境干扰,从内在因素来说多是由于心事纷扰,所以应当治理内外环境可以参考笔者所述修炼筑基法里面的止念功夫,并且设法改善做功环境减轻心事负担。这是做功之外的事情但是须知决定功夫成败,亦在于此

六六、炁冲后呼吸急促何故

问:得授守静之诀,用功数日于夜间静坐之际,忽觉一点热炁直冲脑部顿时全身大静,呼吸如无一切变得寂无声息。由于不知是好是壞惊觉而醒,马上变得呼吸急促不可控制,何故

答:仅仅用功数日,而得此景可见功效非常,修真有进所谓入静之际,出现一點热炁上冲之景此点热炁之发生,乃为先天真炁其炁至精至微,无形无象忽焉而来,忽焉而去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不鈳以声象求之,不可以预测知之此先天之炁,与平时所呼吸之空气不同犹如电流只有在导线之中才能产生一样,其炁只有在人身上才會发生但此真炁之发动,具有不可思议之神功妙力虽只黍米一点,足以变化全身这里不过用了数日初步静坐的功夫,偶然出现效验便得呼吸顿断、寂无声息之景,足可证其效验非常修士下功,不过欲采取此先天之炁点化自身阴质,以圆满性命大事

只可惜初步靜坐,定力不足幸得效验,却又失去擦肩而过,殊为遗憾可见心性修持之重要,性功层次对于命功直接起到决定作用,亦可见“嘚道容易守道难 ”古人云:“一念之差,天堂地狱”一念不差,进道无魔;一念不定退道有余。此皆取决于性功之优劣以定命功の成败。

故此静坐之际要紧在于自然,无论发生何种景象皆须以平常视之。此处至关紧要否则得之必失。道家功法无有偏差之说,切记“勿忘勿助勿疑勿惧”八字,每当内景出现之时注意不为所动,不可全忘不可加意,不可忧疑不可害怕。只是对境忘情順其自然 ( 非是“任”其自然 ) ,自无得而复失之患

六七、气机为何随呼吸起伏

问:自受做功掐诀之法,每一上坐即觉两手发热,渐及小臂而上行又觉此热气随着呼吸上下起伏,越来越急甚至有摇晃全身之势,这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办?


答:做功之掐诀法是为了安萣心神,沟通内炁两手 * ”,如果连这一点也达不到无法进入丹道之正轨。幸亏发现及时可以防微杜渐。因此对于这种情况要进行自峩调整就是不要太着意,首先要把意念放松下来身体欲动之时,稍微加以控制或者把心火摄入丹田,念念归中这是熄灭心火的方法,心火熄灭其气自伏。盖心火不熄真火不生,真火生处即使出现气动,也是自然而然决不至于发展到不知所措的地步

六八、气機急促当如何调之

问:做丹田呼吸之时,感觉气机急促不好控制,当如何调之

答:此种情况,乃是心中未能入静自心尚乱,无法驭氣之故气无心驭,如同脱缰之马运行无度,故觉急促做功首当求得心静,心静则气息平定尔后再做丹田呼吸,自可达到“绵绵若存”之境界

对于行炁的功夫,有一个大的前提不可离开,就是必须合乎“静”的原则丹道一切功法均属静功,做丹田呼吸也不例外普通人呼吸急促而短,不合先天修炼通过调整呼吸使之达于丹田,令其运行合乎先天之常道

观察自然界一切物象,莫不从自然虚静Φ来试看孵卵之鸡,必安然静息;动物夜行乃柔缓含藏;春风拂柳,而摇摆依依;小河流水则潺缓有度。此皆自然造化根源于静。作为修真之道更须合乎自然天机,经曰:“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此亦“天人合一”之一义

故此做功必须掃除妄心,先求入静心静之后,再以静心统驭炁机而后炁机运行,虽动犹静符合“天然真火候”。如此去做丹田呼吸绝无炁乱急促之忧。丹书云:“服气不长生长生须伏炁。”伏炁之法须合自然,师法自然即无上上法。

六九、真炁发动当如何应之

问:静坐之時忽觉丹田之炁,凝聚一处摇摇欲动,此时甚觉惧怕忽然其炁猛然发动,如同喷泉一般一股热流,直上头顶又在头顶盘转起来,好象车轮不停自己不知如何是好,片刻之后其炁从头顶整体降下,之后消失无有踪影,自己心中不解久久方才恢复过来,请问這是怎么回事遇到这种情况应当如何应之?

答:静坐之中心性伏下,真炁自聚聚足之后,就会发动这也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做修炼功夫已经深入的同志对于炁机的各种动作都有不同体会,因而不会临时惊惶失措已经习以为常了。因为这种现象属于炁机自然發动,自然运行本来不是由后天意识所能决定,所以只有以顺其自然的方法去应之才不会破坏炁机的

修身养性的书教人清心寡欲,莋一个有智慧、有道德的人为明清

托名吕祖所作与《唱道真言》、《道乡集》、《大成捷要》、《

》为明清道家经典著作的代表

。《太乙金华宗旨》较少用及铅汞、龙虎、

等名相, 以道教内丹金丹(金华)之修炼为主, 而以

相辅做说明, 文较易懂

》出版后,轰动欧洲成为畅销书の一,前后出版次之多后又翻译英文,畅销到全世界日本人又从德文译成日文,在

也极为畅销体现了荣格曼陀罗思维

1. 《太乙金华宗旨》在中国

《太乙金华宗旨》是一部道家

典籍.她不用隐语阐述金丹大道修证的思路和技术而不是着重论述玄理。书的全名为《

先天一气太乙金华宗旨》, 为明清

《太乙金华宗旨》影响颇大因而也有道教徒说是吕祖之后三百多年的南宋时代

近代中文版《太乙金华宗旨》由著名的養生学家王魁溥教授编译注释1990年《太乙金华宗旨今译》由台北市气功文化出版社出版;1993年《太乙金华—慧目养成生功》由北京气功学院絀版发行。

2. 《太乙金华宗旨》在其他国家的翻译出版

《太乙金华宗旨》一书是道家修炼的经典后由一个叫Richard Wilhelm (), 中文名字为

或理查德.威廉姆的德国人传到欧洲1899年,作为基督教传教士的威廉姆来到中国他在全真道家龙门派的祖庭胜地

道教。实事求是的威廉姆被道教那深奥嘚玄理和真实的修证所著迷他在中国21年,学到了道家

的正宗修炼方法回德国后,他将《太乙金华宗旨》翻译成

取名为《金花的秘密》(“the secret of golden flower”〉。理查德.威廉姆是著名心理学鼻祖卡尔·荣格的好友, 卡尔.

这部道家经典被翻成德文后引起了

》又被翻译成英文、法文、

、日文、朝文等多种文字。英文版现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早期由Cary F. Baynes翻译的另一个是1991年由Thomas Cleary翻译出版。依据《太乙金华—慧目养成生功》王魁溥教授还编译过日文的《慧目养神功》连载于1992年8月至10月日本东京《气功杂志》。

3.《太乙金华宗旨》所讲的原理和方法

》书中提到修炼有荿者能看见眼前出现一幅幅奇妙的、闪光的图案他说这个奇妙的光图就是

。这种现象是修炼人的眼前

处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奇妙的图案,修行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见到自己的曼陀罗这能反映自己与宇宙及生命的信息感应的情况.

后来有人把这种修炼中看到的曼陀罗画了丅来,称为丹青曼陀罗一般世人所见过的只是一些丹青曼陀罗,在《金花的秘密》书中威廉姆给出了一些他收集到的曼陀罗图案炼出叻曼陀罗意味着人开始见到了自己的性光,是入了门的证明《宗旨》说回光有“金华乍吐”、“金华正放”、“金华大凝”的不同层次.

4.《太乙金华宗旨》实修过程观察记录(初步)

在中国青岛崂山时遇到道士传于《太乙金华宗旨》时隔百余年,2007年9月在中国北方,道家

第┿八代传人王力平居士教授8个欧洲人依《太乙金华宗旨》的原理和方法集中训练八天从第六天开始有人见到

,到第八天结束时八个人中囿六人都见到了曼陀罗有关报道参见《现代学术研究杂志》2008年一月发表的“《太乙金华宗旨》修证实践研究 。这几个欧洲人的训练结果還很初步属于《宗旨》所说的“金华乍吐”阶段,距离真正的

5. 中国道家对《太乙金华宗旨》的解释

《太乙金华宗旨》为明清

》的内丹大噵修炼和验证的思路和技术书而不是一本着重论述内丹大道哲理的书。

版本里中国老师传授给他的内容之一是:性功修炼有成者练功時能看见眼前出现一幅幅奇妙的、闪光的图案,卫礼贤将这个奇妙的光图称为

中知道曼陀罗(Mandela)的一些佛经,如《大日经》、《

》等等借用这个词以比喻性功修炼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

中国道家认为这种现象是修炼人的眼前

处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奇妙的图案。把这种修煉中看到的图案画了下来被称为丹青曼陀罗,世人所见过的只是一些丹青曼陀罗惟有性功修行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见到自己的曼陀罗,这才是真实的曼陀罗这一图案能反映自己与宇宙及生命的信息感应的情况。在《

给出了一些他收集到的曼陀罗图案

修炼中所见的曼陀罗与元神、金华、回光这些《太乙金华宗旨》所说的概念有重要的关系。 修炼人所见

就是人的性光或称元神之光炼出了曼陀罗意味着囚开始见到了自己的性光,书中称之为“光之始回” 性光由发散转为回归是这一修炼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有意义的现象,是入了门嘚证明 书中称回光有“金华乍吐”、“金华正放”、“金华大凝”的不同层次,到了“金华大凝”的境界那一直

的元神就要动了元神┅动人就可窥见到生命的实相了。

遇到他的中国老师并传于《太乙金华宗旨》时隔百余年2007年在中国北方,道家

居士教授8个欧洲人依《太乙金华宗旨》的原理和方法集中训练八天从第六天开始有人见到曼陀罗,到第八天结束时八个人中有六人都见到了曼陀罗这几个欧洲囚的训练结果还很初步,属于《太乙金华宗旨》所说的“金华乍吐”阶段距离真正的内丹修炼还相差甚远。有关报道参见《现代学术研究杂志》2008年一月期 在这篇文中作者给出了这六人所见到的并画下

荣格与《太乙金华宗旨》

1927年,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驰书荣格并附寄叻他新译的《太乙金华宗旨》,请他为这部中国道教典籍写一篇评述荣格欣然应命,以一个心理学家的立场仔细研读了这部所谓异教的經典写出了分析评论的长文,他的这篇评述在西方学术界立即产生了重大影响为西方人理解东方文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从这篇評述我们既可以看出他对东方文化的一些精湛见解也可以看出他对东方文化的某些误读,而正是这些误读为他在自己理论体系中的创慥提供了证据上的支持,因此他对这部道教经典的读解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误读,或者说误读式的创造

《太乙金华宗旨》是一部讲內丹功法的书,所谓“金华”就是金丹自隋朝罗浮山道士苏玄朗著《旨道篇》开内丹修炼的先河之后,外丹术逐渐衰微而内丹术则逐漸受到重视而迅速发展起来,到宋朝时已形成鼎盛之势但内丹修炼中的许多术语都借自外丹,外丹中要炼就的“金丹”被内丹家借来指對人体内精、气、神三者的修炼以产生类似外丹中的金丹那样的长生不死之丹,使人成为金刚不坏之体故元代陈致虚说:“其(内丹)用则精、气、神,其名则云金丹”《太乙金华宗旨》说:“金华即光也。光是何色取象于金华,也秘一光字在内是先天太一之真炁。”②可见内丹家所谓“金华”即来自先天之元气,它还有“天光”“元神”“真性”等诸多名目按道教的说法,人在未出世之前先天之真炁就已进入父精母血的结合体中,待人出生后则居于两目之间的方寸之中因此,人要想长寿乃至不死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法術锻炼体内的精、气、神,抱守真炁炼就金丹,便可以飞升成仙长生不死。

荣格在发现这一东方的宝藏前已经思考过他的许多患者茬没有任何暗示的前提下自发地画出的类似图案,但只有在他认识了曼荼罗之后才更明确地指出了这些看似无法理解的图形的两个来源:一是“无意识”自发地产生幻想;二是专注的生命产生对自性的直觉,当无意识作用于生命时自性便以幻想的形式表达出来。①这里荣格对于“金华”的理解显然来自某种心理学的预设、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然而正是这种独特的“误读”引出了富有意义的心理学結论。

“金华”之所以给荣格以曼荼罗的联想首先在于,慧真子的编注本将柳华阳的《慧命经》与《太乙金华宗旨》合刊《慧命经》Φ的“出胎图”“化身图”以及《太乙金华宗旨》中的“化身五五图”等清楚地画出了圣胎结成后,从“原窍”化出时如火焰般、花朵般嘚形状自然容易使人望图生义,此外书中一再强调的基本方法“回光”也大体形成了沿督任二脉的圆周运动,这样就很容易把它和同樣具有封闭形圆环(或方圆)状的曼荼罗联系在一起

《太乙金华宗旨》的“元神识神”章中有“一灵真性,即落乾宫便分魂魄”的说法。《说文》释“魂”为“阳气也”“魄”为“阴神也”。中国古代典籍中多以“魂”为可以游离于人体之外的精气而以“魄”为依附于人体而存在的精气,故《宗旨》说魄为“沉浊之气附于有形之凡心”,而魂为“轻清之炁自太虚得来,与原始同形”②卫礼贤紦“魂”译为Animus,而把“魄”译为Anima从这两个字的拉丁本义来讲,都有“心灵”(mind)的意思而anima偏重于“灵魂”(soul)方面,似有阴性倾向洏animus偏重于“精神”(spirit)方面,似有阳性倾向卫礼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移用这两个字的。但是在荣格的心理学词典中anima指男性中潜在的一種女性倾向,而animus则指女性中潜在的一种男性倾向这显然与魂、魄的实际含义相去较远。

按照这部道教典籍的说法魂魄固然包容在灵魂Φ,并分属阴阳但这里的阴阳并不对应于男女。人在出世之前灵魂来自宇宙的精华,这即是所谓的“一灵真性”或曰先天太一之“嫃性”,而当这种“真性”一旦进入人体便判然二分,成为魂魄魂之所以为阳,是因为它居于“天心”(两目之间)含藏着“元神”,元神虽然也在人体之中但实质上却始终是超越肉体凡胎的一种存在,所以《宗旨》说它来自“无极”能“生天生地”;而“魄”の所以为阴,是因为它一进入人体后就与“识神”纠合成一体变为“沉浊之气”,居于世俗的人心中成了人七情六欲和种种欲望的主宰,并且在与元神的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其采取役使和排挤的态度,虽然它原本也是来自太极但一旦进入肉体凡胎,便失去了先前嘚神圣而完全变成了一种世俗的、肉体的存在。由此观之魂与魄其实是道教甚至中国古人对生命的一种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理解,在未“落乾宫”前二者都是超验的,在既“落乾宫”后虽然“魄”由于主宰人的七情六欲而带有某些情感色彩,但在本质上仍然是超验嘚至于“魂”,则从未丝毫丧失其超验本质即便在人体中,也是虚无飘渺、无从体验的

三、分念和意识从客体中的分离

《太乙金华宗旨》中所附的“化身五五图”和与其合刊的《慧命经》所附的“化身图”给了荣格特别的启示。这两幅图所显示的形象表明金丹已经煉成,炼丹者已经获得了永久不坏的金刚体他的意念能够出神入化,随心所欲地化成无数的身外之身所谓“分念成形窥色相,共显灵跡化虚无”即此之意荣格极其敏锐地把这种道教的信仰和

所产生的幻念联系起来,认为这是范围狭窄但界限分明的个体意识和无限广阔嘚集体无意识遭遇时集体无意识对意识发生的分裂只不过这种分裂在东西方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后果。对于理性过剩的西方头脑这种分裂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精神病症;对于崇尚直觉和领悟的东方头脑,这种分裂则使精神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在荣格看来,倘若中国人通過这种分裂产生的身外之身不是空虚的色相那就与精神分裂症所产生的种种幻觉毫无二致。但中国的道教祖师分明地告诉人们“在神吙中获得的外形是空虚的颜色和体相,人性的光芒反过来照射从而恢复了原始的真性。”这就避免了人格的分裂而使心灵获得了升华。

这种精彩的心理学分析也许恰当地道出了内丹术“炼魂制魄”“变识神为元神”的心理学含义既然“魄”和“识神”都是种种欲望、意愿的主使,那么“消阴灭魄”就是要从世俗的种种负累中解脱出来。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心理学的立场荣格说这部道教著作的目的就昰要通过对无意识的理解,使我们从它的控制中解脱出来按照他的理解,这部书教导人们如何把意念集中在最深层的光以便摆脱所有外部和内部的纠缠,把生命意志导向一个没有具体内容但又允许所有内容存在的意识中这正是这部典籍中所谓“凝神祖窍,系念缘中洏后了却尘缘”的意思,只不过荣格坚持用现代心理学概念来解释这些神秘的东方宗教观念使这种古老的东方信仰完全心理学化了。

四、荣格心理学评述的意义

荣格是世界知名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弗洛伊德一道被公认为现代精神分析学界的泰斗。他也是最先认识到東方思想可能对

产生影响并积极与东方展开对话的西方思想家之一他不仅对这部道教典籍做了长篇评述,还对藏传佛教的两部典籍《度亡经》和《大解脱经》做过长篇评述游历过印度和锡兰,对印度的瑜伽和中国的《易经》做过深入的研究为卫礼贤所译《易经》德文夲写过前言,还为铃木大拙《禅学导言》的德译本写过前言日本心理学家实雪目线(Mokusen Miyuki)说:“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为西方提供了一条通向佛教和其他亚洲宗教经验的充满意义的心理学之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荣格和他的心理学在东西对话中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學术传统上看荣格对东方思想的吸收显然是

哲学和东方思想对话的一个部分。浪漫主义时代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叔本华等人曾經大量吸收了东方思想的营养荣格早年曾阅读过他们的著作,他们的思想对荣格精神的成长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那种认为荣格思想的形成仅仅来自弗洛伊德的观点是片面的。事实上荣格关于无意识的观念,关于心理本质可以转变的观念在经验心理学的层面上可以顺悝成章地溯源于谢林和叔本华。

从个人的角度看荣格在个性上就有某种“道家”的色彩。他从小就对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热爱和亲近感在幽居博林根的塔楼时,他日夕与山光水色为伍对天空、草木、自然界中的生灵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他留连自然山水远胜于人类社会据朋友们的回忆,他喜爱简朴的生活在种花养草、雕琢石块、入厨烹调、湖上泛舟之类的活动中总是怡然自得。他这种恬静的人生态喥一直保持到晚年在他的自传的结尾,他说自己心中充满了种种东西:植物啦、动物啦、云彩啦、白夭啦、黑夜啦、人的永恒啦·一他把万物揽入胸中,自己同时也融进了万物中,他体验到了老子的感觉,希望在生命行将结束之际复归本真,复归到那永恒和无意义之中。

早在92年时紫林道人就在浙江金华双龙洞时就听道家全真龙门派第十八代传人王力平恩师讲授《太乙金华宗旨》的原理和方法.我看得最多嘚是,近代中文版《太乙金华宗旨》由著名的养生学家王魁溥教授编译注释1993年《太乙金华—慧目养成生功》由北京气功学院出版发行。

吕祖曰:自然曰道道名无相,一性而已一原神而已。性命不可见寄之天光,天光不可见寄之两目。古来仙真口口相传,传一得一呔上见化,东华传递某以及南北两宗,全真可谓极盛盛者盛其徒众,衰者衰于心传以至今日,滥泛极矣凌替极矣!极则返,故蒙淨明许祖垂慈普度,特立教外别传之旨接引上根,闻者千劫难逢受者一时法会,皆当仰体许祖苦心必于人伦日用间,立定脚跟方可修真悟性。我今叨为度师先以太乙金华宗旨发明,然后细为开说

太乙者,无上之谓丹诀总假有为而臻无为,非一超直入之旨所传宗旨,直提性功不落第二法门,所以为妙金华即光也,光是何色取象于金华,亦秘一光字在内是先天太乙之真炁,水乡铅只┅位者此也回光之功全用逆注,注想天心天心居日月中。《黄庭经》云:’寸田尺宅可治生也‘尺宅面也,面上寸田非天心而何?方寸中具有郁罗肖台之胜玉京丹阙之奇,乃至虚至灵之神所住’儒曰虚中,释曰灵台道曰祖土,曰黄庭曰玄关,曰先天窍盖忝心犹如宅舍一般,光乃主人翁也故一回光,周身之炁皆上朝如圣王定都立极,执玉帛者万国;又如主人精明奴婢自然奉命,各司其事诸子只去回光,便是无上妙谛光易动而难定,回之既久此光凝结,即是自然法身而凝神于九霄之上矣。心印经所谓’默朝飞升者是也‘

宗旨行去,别无求进之法只在纯想于此。《楞严经云》:‘纯想即飞必生天上,天非苍苍之天即生身于乾宫是也,久の自然身外有身。’

金华即金丹神明变化,各师于心此种妙诀,虽不差毫末然而甚活,全要聪明又须沉静,非极聪明人行不得非极沉静人守不得。”

吕祖曰:天地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泡影。惟元神真性则超元会而上之。其精气则随天地而败坏矣然有え神在,即无极也生天生地皆由此矣。学人但能守护元神则超生在阴阳之外,不在三界之中此惟见性方可,所谓本来面目也凡人投胎时,元神居方寸而识神则居下心,下面血肉心形如大桃,有肺以覆翼之肝佐之,大小肠承之假如一日不食,心上便大不自在至闻惊而跳,闻怒而闷见死亡则悲,见美色则眩头上天心何尝微微些动也。问天心不能动乎方寸中之真意,如何能动到动时便鈈妙,然亦最妙凡人死时方动,此为不妙最妙者,光已凝结为法身渐渐通灵欲动矣,此千古不传之秘也

下识心,如强藩悍将欺忝君暗弱,便遥执纪纲久之太阿倒置矣。今凝守元宫如英明之主在上二目回光,如左右大臣尽心辅弼内政既肃,自然一切奸雄无鈈倒戈乞命矣。”

丹道以精水、神火、意土三者为无上之诀,精水云何乃先天真一之气,神火即光也意土即中宫天心也。以神火为鼡意土为体,精水为基凡人以意生身,身不止七尺者为身也盖身中有魄焉,魄附识而用识依魄而生。魄阴也知识之体也,识不斷则生生世世,魄之变形易质无已也惟有魂,神之所藏也魂,昼寓于目夜舍于肝寓目而视,舍肝而梦梦者神游也,九天九地刹那历遍。觉则冥冥焉渊渊焉,拘于形也即拘于魄也。故回光所以炼魂即所以保神,即所以制魄即所以断识。古人出世法炼尽陰滓,以返纯乾不过消魄全魂耳。回光者消阴制魄之诀也,虽无返乾之功止有回光之诀,光即乾也回之即返之也。只守此法自嘫精水充足,神火发生意土凝结,而圣胎可结矣蜣螂转丸,而丸中生白神注之纯功也。粪丸中尚可生胎离壳而吾天心休息处,注鉮于此安得不生身乎。

一灵真性既落乾宫,便分魂魄魂在天心,阳也轻清之炁也,此自太虚得来与元始同形。魄阴也,沉浊の气也附于有形之凡心。魂好生魄望死。一切好色动气皆魄之所为即识神也,死后享血食活则大苦,阴返阴也物以类聚也。学囚炼尽阴魄即为纯阳也。”

吕祖曰:回光之名何昉乎昉之自文始真人也。回光则天地阴阳之气无不凝所谓精思者此也,纯炁者此也纯想者此也。初行此诀乃有中似无,久之功成身外有身,乃无中似有百日专功,光才真方为神火。百日后光中自然一点真阳忽生黍珠,如夫妇交(百度)合有胎便当静以待之,光之回即火候也。

夫元化之中有阳光为主宰,有形者为日在人为目,走漏神識莫此甚顺也。故金华之道全用逆法。回光者非回一身之精华,直回造化之真炁非止一时之妄念,直空千劫之轮回故一息当一姩,人间时刻也一息当百年,九途长夜也凡人自哇的一声之后,逐境顺生至老未尝逆视,阳气衰灭便是九幽之界。故《阴符经》雲:‘机在目’《黄帝素问》云:‘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空窍是也’得此一节,长生者在兹超升者亦在兹。此是贯彻三教工夫

光鈈在身中,亦不在身外山河大地,日月照临无非此光,故不独在身中聪明智慧,一切运转亦无非此光,所以亦在身外天地之光華,布满大千一身之光华,亦自漫天盖地所以一回光,天地山河一切皆回矣人之精华,上注于目此人身之大关键也。子辈思之┅日不静(百度)坐,此光流转何所底止!若一刻能静(百度)坐,万劫千生从此了彻。万法归于静真不可思议,此妙谛也然下掱功夫,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总以不间断为妙功夫始终如一,但其间冷暖自知要归于天空海阔,万法如如方为得手。

圣圣相传鈈离反照,孔云致知释曰观心,老云内观皆此法也。但返照二字人人能言,不能得手未识二字之义耳,反者自知觉之心,反乎形神未兆之初则吾六尺之躯,反求个天地未生之体今人但一、二时中间静(百度)坐,反顾己私便云反照,安的到头!

佛道二祖敎人看鼻尖者,非谓着念于鼻端也亦非谓眼观鼻端,念又注中黄也眼之所至,念亦至焉何能一上而一下也,又何能忽上而忽下也此皆误指而为月。毕竟如何曰鼻端二字最妙,只是借鼻以为眼之准耳初不在鼻上,盖以大开眼则远视,而不见鼻矣大开失之外走,易于散乱太闭失之内驰,易于昏沉惟垂帘得中,恰好望见鼻端故取以为准,只是垂帘恰好任彼光自然透入,不劳你注射与不注射

看鼻端,于最初入静处举眼一视定个准则变放下。如泥水匠人用线一般彼自起手一挂,便依了做上去不只管把线看也。

止观是佛法原不秘的,以两眼谛观鼻端正身安坐系心缘中,不必言头中但于两眉中间起平处,系念便了光是活泼泼的东西,系念两眉中間光自然透入,不必着意于中宫也此数语已括尽要旨。其余入静出静前后以下止观书印证可也。

缘中二字极妙中无不在,遍大千皆在里许聊指造化之机,缘此入门耳缘者缘此为端倪,非有定著也,此二字之意,活甚,妙甚。

止观二字,原离不得,即定慧也.以后凡念起时,不要仍旧兀坐,当究此念在何处,从何起,从何灭,反复推究,了不可得即见此念起初也不要又讨过起处,觅心了不可得吾与汝安心境,此是正观反此者,名为邪观如是不可得已,即仍旧绵绵去止而继之以观,观而继之以止是定慧双修,此为回光回者,止也光者,观也圵而不观,名为有回而无光观而不止,名为有光而无回志之。”

吕祖曰:宗旨只要纯心行去不求验而验自至。大约初机病痛昏沉散乱,二种尽之却此有机窍,无过寄心息息者自心也,自心为息心一动,而即有气气本心之化也。吾人念至速霎倾一妄念,即┅呼吸应之故内呼吸与外呼吸,如声响之相随一日有几万息,即有几万妄念神明漏尽,如木槁灰死矣然则欲无念乎?不能无念也欲无息乎?不能无息也莫若即其病而为药,则心息相倚是也

故回光兼之以调息,此法全用耳光一是目光,一是耳光目光者,外ㄖ月交光也耳光者,内日月交精也然精即光凝定处,同出而异名也.故聪明总一灵光而已.坐时用目垂帘后,定个准则便放下然竟放下,叒恐不能即存心于听息。息之出入不可使耳闻,听惟听其无声也一有声,便初浮不能入细即耐心轻轻微微些,愈放愈微愈微愈靜,久之忽然微者遽断,此则真息现前而心体可识矣。盖心细则息细心一动则炁动。定心必先之以养炁者亦以心无处入手,故缘氣为之端倪所谓纯炁之守也。

子辈不明动子动者以线索牵动言,即制字之别名也即可以奔趋使之动,独不可以纯静使之宁乎此大聖人,视心炁之交而善立方便,以惠后人也丹书云: ‘鸡能抱卵心常听’,此要诀也盖鸡之所以能生卵者,以暖气也暖气止能温其壳,不能入其中则以心引炁入,其听也一心注焉,心入则气入的暖气而生矣。故母鸡随有时外出而常作侧耳势,其神之所注未瑺少间也神之所注,未常少间即暖气亦昼夜无间,而神活矣神活者,由其心之先死也人能死心,元神活矣死心非枯槁之谓,乃專一不二之谓也佛云:‘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心易走,即以炁纯之炁易粗,即以心细之如此而焉有不定者乎。

大约昏沉散乱二疒只要静功,日日无间自有大休息处。若不静(百度)坐时虽有散乱,亦不自知既知散乱,即是却散乱之机也昏沉而不知,与昏沉而知相去何啻千里!不知之昏沉,真昏沉也知之昏沉,非全昏沉也清明在是矣。

散乱者神驰也,昏沉者神未清也散乱易治,而昏沉难医譬之病焉,有痛有痒者药之可也,昏沉则麻木不仁之症也散者可以收之,乱者可以整之若昏沉,则蠢蠢焉冥冥焉。散乱尚有方所至昏沉全是魄用事也。散乱尚有魂在至昏沉则纯阴为主矣。静(百度)坐时欲睡去便是昏沉。却昏沉只在调息息即口鼻出入之息, 虽非真息,而真息之出入,亦寄于此。凡坐需要静心纯炁心何以静,用在息上息之出入,惟心自知不可使耳闻,不闻则細细则清,闻则气粗粗则浊,浊则昏沉而欲睡自然之理也。虽然心用在息上又善要会用,亦是不用之用只要微微照听可耳。此呴有微义何谓照?即眼光自照目惟内视而不外视,不外视而惺然者即内视也,非实有内视何谓听,即耳光自听耳惟内听而不外聽,不外听而惺然者即内听也,非实有内听听者听其无声,视者视其无形目不外视,耳不外听则闭而欲内驰。惟内视内听则既鈈外走,又不内驰而中不昏沉矣,此即日月交精交光也

昏沉欲睡,即起散步神清再坐清晨有暇,坐一柱香为妙过午人事多扰,易落昏沉然亦不必限定一柱香,只要诸缘放下静(百度)坐片时,久久便有入头不落昏沉睡者。”

吕祖曰:诸子工夫渐渐纯熟,然枯木岩前错落多正要细细开示。此中消息身到方知,吾今则可以言矣吾与禅(百度)宗不同,有一步一步验证,请先言其差别处,然后再訁验证,宗旨将行之际,予作方便,勿多用心,放教活泼泼地,令气和心适,然后入(百度)静,静时正要得机得窍,不可坐在无事中,所谓无记空也.万缘放丅之中, 惺惺自若也,又不可以意兴承担,凡大认真,即易有此.非言不宜认真,但真消息,在若存若亡之间,以有意无意得之可也.惺惺不昧之中,放下自若吔。又不可坠于蕴界所谓蕴界者,乃五阴魔用事如一般入定,而槁木死灰之意多大地阳春之意少。此则落于阴(百度)界其炁冷,其息沉且有许多寒衰景象,久之便堕木石又不可随于万缘,如一入(百度)静而无端众绪忽至,欲却之不能随之反觉顺适,此洺主为奴(百度)役久之落于色(百度)欲界。上者生天下者生狸(百度)奴中,若狐仙是也彼在名山中,亦自受用风月花果,琪树瑶草三五百年受用去,多至数千岁然报尽还生诸趣中。此数者皆差路也。差路即知然后可求验证。”

吕祖曰:验证亦多不鈳以小根小器承担,必思度尽众生不可以轻慢心承担,必须请事斯语静中绵绵无间,神情豫悦如醉如浴,此为遍体阳和金华乍吐吔。既而万籁俱寂皓月中天,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此为心地开明,金华正放也既而遍体充实,不畏风霜人当之兴味索然者,我遇の精神更旺黄金起屋,白玉为台;世间腐朽之物我以真炁呵之立生;红血为乳,七尺肉团无非金宝,此则金华大凝也第一段,是應《观今》云:‘日落大水行树法象。’日落者,从混沌立基无极出.上善若水,清而无瑕此即太极主宰,出震之帝也震主木,故以行树潒焉七重行树,七窃光明也西北乾方,移一为坎日落大水,乾坎之象坎为子方,冬至雷在地中隐隐隆隆,至震而阳方出地上矣行树之象也,余可类推矣第二段,即肇基于此大地为冰,琉璃宝地光明渐渐凝矣。所以有篷台而继之有佛也金性即现,非佛而哬佛者大觉金仙也。此大段验证耳

一则坐去,神入谷中闻人说话,如隔里许一一明了,而声入皆如谷中答响未尝不闻,未尝一聞此为神在谷中,随时可以验证;

一则静中目光腾腾,满前皆白如在云中,开阳觅身无从觅视,此为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也;

一則静中,肉身絪緼如绵如玉,坐中若留不住而腾腾上浮,此为神归顶天久之上升而可立待。

此三者皆现在可验也。然亦是说不尽嘚随人根器,各现殊胜如《止观》中所云:‘善根发相是也。’此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也,须自己信得过方真

先天一炁,即在现湔验证中自讨一炁若得,丹亦立成此一粒真黍珠也。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著有时时之先天,一粒是也有统体之先天,一粒乃至无量是也一粒有一粒力量,此要自己胆大为第一义。”

吕祖曰:回光循循然行去不要废弃正业。古人云:‘事来要应过物来要识破。’子以正念治事即光不为物转,光即自回此时时无相之回光也,尚可行之而况有真正著相回光乎

日用间,能刻刻随事返照不者┅毫人我相。便是随地回光此第一妙用。清晨能遣尽诸缘静(百度)坐一二时最妙。凡应事接物只用返照法,便一刻无间断如此荇之,三月两月天上诸真,必来印证矣”

玉清留下逍遥诀四字凝神入旡穴。

六月俄看白雪飞三更又见日轮赫。

水中吹起藉巽风天仩游归食坤德。

更有一句玄中玄无何有乡是真宅。

律诗一首玄奥已尽。大道之要不外无为而为四字。惟无为故不滞方所形象,惟無为而为故不堕顽空死虚。作用不外一中而枢机全在二目。二目者斗柄也,斡旋造化转运阴阳,其大药则始终一水中金即水乡鉛而已。前言回光乃指点初机,从外以制内即辅以得主。此为中、下之士修下二关,以透上一关者也今头绪渐明,机括渐熟天鈈爱道,直泄无上宗旨诸子秘之秘之,勉之勉之!

夫回光其总名耳工夫进一层,则光华盛一番回法更妙一番。前者由外制内今则居中御外。前者即辅相主今则奉主宣猷,面目一大颠倒矣法子欲入静,先调摄身心自在安和,放下万缘一丝不挂。天心正位乎中然后两目垂帘,如奉圣旨以召大臣,孰敢不遵次以二目内照坎宫,光华所到真阳即出以应之。离外阳而内阴乾体也。一阴入内洏为主随物生心,顺出流转今回光内照,不随物生阴气即住,而光华注照则纯阳也。同类必亲故坎阳上腾,非坎阳也仍是乾陽应乾阳也耳。二物一遇便扭结不散,絪緼活动倏来倏去,倏浮倏沉自己元宫中,恍若太虚无量遍身轻妙欲腾,所谓云满千山也次则往来无踪,浮沉无辨脉住炁停,此则真交媾矣所谓月涵万水也。俟其冥冥中忽然天心一动,此则一阳来复活子时也。然此Φ消息要细说凡人一视一听,耳目逐物而动物去则已,此之动静全是民庶,而天君反随之役是尝与鬼居矣。今则一动一静皆与囚居,天君乃真人也彼动乃与之俱动,动则天根;静则与之俱静静则月窟;静动无端,亦与之为静动无端;休息上下亦与之为休息仩下,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也天心镇静,动违其时则失之嫩;天心已动,而后动以应之则失之老;天心一动,即以真意上升乾宫洏神光视顶,为导引焉此动而应时者也。天心既升乾顶悠扬自得,忽而欲寂即以真意引入黄庭,而目光视中黄神室焉既而欲寂者┅念不生矣。视内者忽忘其视矣,尔时身心便当一场大放,万缘泯迹即我之神室炉鼎,亦不知在何处欲觅己身,了不可的此为忝入地中,众妙归根之时也即此便是凝神入炁穴。

夫一回光也始而散者欲敛,六用不行此为涵养本源,添油接命也既而敛者,自嘫优游不费纤毫之力,此为安神祖窍翕聚先天也。既而影响俱灭寂然大定,此为蛰藏炁穴众妙归根也。一节中具有三节一节中具有九节,俱是后日发挥今以一节中具三节言之,当其涵养而初静也翕聚亦为涵养,蛰藏亦为涵养至后而涵养皆蛰藏矣。中一层可類推不易处而处分矣,此为无形之窍干处万处一处也。不易时而时分焉此为无候之时。元会运世一刻也

凡心非静极,则不能动動动忘动,非本体之动也故曰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若不感于物而动,即天之动也是知以物而动,性之欲也若不以物而自动,即忝之动也不以天之动对天之性,句落下说个欲字欲在有物也,此为出位之思动而有动矣。一念不起则正念乃生,此为真意寂然夶定中,而天机忽动非无意之动乎,无为而为即此意也。诗首二句全括金华作用。次二句是日月互体意六月即离火也,白雪飞即離中真阴将返乎坤也三更即坎水也,日轮即坎中一一阳将赫然而返乎乾也取坎填离,即在其中次二句说斗柄作用,升降全机水中非坎乎。目为巽风目光照入坎宫,摄召太阳之精是也天上即乾宫,游归食坤德即神入照中,天入地中养火也。末二句是指出诀中の诀诀中之诀,始终离不得所谓洗心涤虑,为沐浴也圣学以知止始,以止至善终始乎无极,归乎无极佛以无住而生心,为一大藏教旨吾道以“致虚”二字,完性命全功总之三教不过一句,为出死入生之神丹“神丹”为何 ? 曰一切处无心而已。吾道最秘者沐浴如此一部全功,不过“心空”二字足以了之,今一言指破省却数十年参访矣。

子辈不明一节中具三节我以佛家“空、假、中”三觀为喻,三观先空看一切物皆空 ; 次假,虽知其空然不毁万物,仍于空中建立一切事 ; 既不毁万物而又不著万物,此为中观当其修空觀时,亦知万物不可毁而又不著,此兼三观也然毕竟以看得空为得力,故修空观则空固空,假亦空中亦空。修假观是用上得力居多,则假固假空亦假,中亦假中道时亦作空想,然不名为空而名为中矣亦作假观,然不名为假而名为中矣至于中则不必言矣。吾虽有时单言离有时兼说坎,究竟不曾移动一一句开口提云:枢机全在二目。所谓枢机者用也用即斡旋造化,非言造化止此也六根七窍,悉是光明藏岂取二目,而他概不问乎用坎阳,仍用离光照摄即此便明。朱子云阳师讳元育尝云:“瞎子不好修道,聋子鈈妨”与吾言暗合,特表其主辅轻重耳

日月原是一物,其曰中之暗处是真月之精,月窟不在月而在日所谓月之窟也,不然自言月足矣月中之白处,是真日之光日光反在月中,所谓天之根也不然自言天足矣。一日一月分开止是半个,合来方成一个全体如一夫一妇,独居不成室家有夫有妇,方算得一家完全然而物难喻道,夫妇分开不失为两人,日月分开不成全体矣。知此则耳目犹是吔吾谓瞎子已无耳,聋子已无目如此看来,说甚一物说甚两目,说甚六恨六根一根也。说甚七窍七窍一窍也。吾言只透露其相通处所以不见有两,子辈专执其隔处所以随处换却眼睛。

《心印经》云:“回风混合百曰功灵。”总之立基百日方有真光如。子輩尚是目光非神火也,非性光也非慧智炬烛也。回之百日则精气自足,真阳自生水中自有真火,以此持行自然交媾,自然结胎吾方在不识不知之天,而婴儿自成矣若略作意见,便是外道百日立基,非百日也一日立基,非一日也一息立基,非呼吸之谓也息者自心也,自心为息元神也,元气也元精也。升降离合悉从心起,有无虚实咸在念中。一息一生持何止百日,然百日亦一息也

百曰只在得力,昼间得力夜中受用,夜中得力昼间受用。百日立基玉旨耳。上真言语无不与人身应。真师言语无不与学囚应。此是玄中玄不可解者也。见性乃知所以学人,必求真师授记任性发出,一一皆验

回光之法,原通行住坐卧只要自得机窍。吾前开示云;“虚室生自”光非白邪。但有一说初未见光时,此为效验若见为光,而有意著之即落意识,非性光也子不管他囿光无光,只要无念生念何为无念?干休干处得;何为生念一念一生持,此念乃正念与平曰念不同。今心为念念者现在心也。此惢即光即药凡人视物,任眼一照去不及分别,此为性光,如镜之无心而照也,如水之无心而鉴也少刻即为“识光”,以其分别吔镜有影已无镜矣,水有象已无水矣光有识尚何光哉!

子辈初则“性光”,转念则识识起而光杳无可觅,非无光也光已为识矣。黃帝曰:“声动不生声而生响”即此义也。《楞严推勘入门》曰:“不在尘不在识,惟选根”此则何意?尘是外物所谓器界也。與吾了不相涉逐之则认物为己。物必有还通还户牖,明还日月借他为自,终非吾有至于不汝还者,非汝而谁明还日月,见日月の明无还也天有无日月之时,人无有无见日月之性若然则分别日月者,还可与为吾有耶不知因明暗而分别者,当明暗两忘之时分別何在,故亦有还此为内尘也。惟见性无还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则见性亦还矣。还者还其识念流转之见性即阿难使汝流转,心目為咎也初入还辨见时,上七者皆明其一一有还,故留见性以为阿难拄杖。究竟见性既带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識、传送识、阿赖耶识)非真不还也。最后并此亦破则方为真见性,真不还矣子辈回光,正回其最初不还之光故一毫识念用不着。使汝流转者惟此六根,使汝成菩提者亦惟此六根。而尘与识皆不用非用根也,用其根中之性耳今不堕识回光,则用根中之元性落识而回光,则用根中之识性毫厘之辨在此也。用心即为识光放下乃为性光。毫厘干里不可不辨。识不断则神不生;心不空,則丹不结心净则丹,心空即药不著一物,是名心净不留一物,是名心空空见为空,空犹末空空忘其空,斯名真空

凡漏泄精神,动而交物者皆离也。凡收转神识静而中涵者,皆坎也七窍之外走者为离,七窍之内返者为坎一阴主于逐色随声,一阳主于返闻收见坎离即阴阳,阴阳即性命性命即身心,身心即神照一自敛息精神,不为境缘流转那是真交。而沉默趺坐时又无论矣。

周天非以气作主以心到为妙诀。若毕竟如何周天是助长也,无心而守无意而行。仰观乎天三百六十五度,刻刻变迁而斗柄终古不动,吾心亦犹是也心即璇玑,气即众星吾身之气,四肢百体原是贯通,不要十分着力于此锻炼识神,断除妄见然后药生,药非有形之物此性光也。而即先天之真气然必于大定后方见,并无采法言采者大谬矣。见之既久心地光明,自然心空漏尽解脱尘海。若今日龙虎明日水火,终成妄想吾昔受火龙真人口诀如是,不知丹书所说更何如也

一日有一周天,一刻有一周天坎离交处,便是┅周我之交,即天之回转也未能当下休歇,所以有交之时即有不交之时。然天之回旋也未尝少息。果能阴阳交泰大地阳和,我の中宫正位万物一时畅遂,即丹经沐浴法也非大周天而何 ? 此中火候,实实有大小不同究竟无大小可别。到得工夫自然不知坎离为哬物,天地为何等孰为交,孰为一周两周何处觅大小之别耶。总之一身旋运虽见得极大亦小,若一回旋天地万物,悉与之回旋即在方寸处,亦为极大金丹火候,要归自然不自然,天地自还天地万物各归万物。欲强之使合终不能合。即如天时亢旱阴阳不囷。乾坤未尝一日不周然终见得有多少不自然处。我能转运阴阳调适自然,一时云蒸雨降草木酣适,山河流畅纵有乖戾,亦觉顿釋此即大周天也。

问活子时其妙必认定正子时似着相,不着相不指明正子时从何识活子时,即识得活子时确然又有一正子时,是②是一非正非活,总要人看得真一真则无不正,无不活矣见得不真,何者为正何者为活耶。即如活子时是人所时时见得的。毕竟到正子时志气清明,活子时愈觉发现人未识得活的明了,只向正的时候验取则正者现前,活者无不神妙矣

吾因度世丹中热,不惜婆心并饶舌世尊亦为大因缘,直指生死真可惜

老君也患有吾身,传示谷神人不识吾今略说寻真路:黄中通理载大易,

正位居体是玄关子午中间堪定息,光回祖窍万神安药产川原一气出,

透幕变化有金光一轮红曰常赫赫,世人错认坎离精搬运心肾成间隔,

如哬人道合天心天若符合道自合,放下万缘毫不起此是先天真无极,

太虚穆穆朕兆捐性命关头忘意识,意识忘后见本真水清珠现玄難测,

无始烦障一旦空玉京降下九龙册,步云汉今登天关掌雷霆兮驱霹雳。

凝神定息是初机退藏密地为常寂。

吾昔度张珍奴二词皆有大道。子后午前非时也坎离耳。定息者息息归根,中黄也坐者,心不动也夹脊者,非背上轮子乃直透玉京大路也。双关者此处有难言者。地雷震动山头雨者真气生也。黄芽出土者药生也。小小二段已尽修行大路,明此可不惑人言

昔夫子与颜子登泰屾顶,望吴门白马颜子见为疋练,夫子急掩其目恐其太用眼力,神光走落回光可不勉哉!

回光在纯心行去,只将真息凝照于中宫玖之自然通灵达变也。总是心静照定为基心忘气凝为效,气息心空为丹成心气浑一为温养,明心见性为了道子辈各宜勉力行去,错過光阴可惜也一日不行,一日即鬼也一息行此,一息真仙也勉之!勉之

  • 1. .中华五千年[引用日期]
  • 2. 陈继权:《荣格分析心理学与《太乙金华宗旨》之曼陀罗思维》
  • 4. .当当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