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试油队井筒容积计算公式

1、油层套管的作用( C )

A、保护囲口附近地表层 B、封隔松软地层和水 C、封隔油、气、水层 D、封隔复杂地层

2、制动系统气压应为( C )。

3、作业机可以( C )动转盘

A、带 B、拉 C、传 D、推

4、吊环( B )不相同时,不得继续使用

A、直径 B、长度 C、材质 D、光洁度

5、转盘用于修井时,( B )钻具钻开水泥塞和坚固的砂堵。

A、夹持 B、旋转 C、起下 D、悬吊

6、管钳是用来转动金属管或其他( D )工件的工具

A、方形 B、正方形 C、梯形 D、圆柱形

7、使用扳手的拉力方向要与扳手的手柄成( D )角。

A、平 B、锐 C、钝 D、直

8、从套管短节法兰上平面至转盘补心上平面的距离叫( C )

A、联入 B、油补距 C、套补距 D、方入

9、丈量油管时尺的一端与油管接箍对齐,另一端与油管外螺纹( C )对齐

10、拉送油管人员必须站在油管( D )面,两腿不准骑跨油管

A、正 B、对 C、反 D、侧

11、对于下井油管螺纹正确的说法是 ( B )。

A、越紧越好 B、不准上偏扭矩大小合适 C、越松越好 D、允许偏心10mm

12、从油、套闸门卸下的压仂表应( D )。

A、当废品卖掉 B、交旧领新 C、拆开清洗 D、妥善保管

13、探人工井底要连探( B )次

14、循环压井的进口排量应( B )出口排量。

A、大於 B、等于 C、小于 D、大于或等于

15、普通通井规的长度大于( D )特殊井可按设计要求而定。

16、泥浆气侵后其密度( B )原浆密度

A、大于 B、小於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17、SFZ防喷器的注明关井圈数为( A )。

18、手动开关SFZ防喷器时两端开关圈数要( A )。

A、一致 B、不须一致 C、其中一侧应多1/4圈 D、以上三个答案都可以

19、井场的风向标可以用( A )代替

A、红旗 B、标语 C、云彩 D、作业机的烟

20、软关井是指( B )。

A、先关防喷器再开节鋶阀,再关节流阀

B、先开节流阀再关防喷器,再关节流阀

C、先关节流阀再关防喷器,再开节流阀

D、先关防喷器再关节流阀,再开防噴器

21、对于使用无钻台防喷器当起下管柱时,发生溢流其关井程序正确的是:( B )

(1)发出信号 (2)抢装管柱旋塞 (3) 停止起下作业

(4)关防喷器、关内防喷器 (5)认真观察,准确记录油管和套管压力以及循环罐压井液减量迅速向队长或技术员及甲方监督报告(6)关套管闸门,试关井

A、(1)(2)(3)(4)(5)(6)

B、(1)(3)(2)(4)(6)(5)

C、(1)(2)(4)(6)(5)(3)

D、(1)(2)(4)(5)(6)(3)

22、套管刮削过程中应采用( B )洗井

A、正循环 B、反循环 C、正反交替 D、不洗井

23、在钻水泥塞过程中,每钻进( A )划眼一次。

24、起带铅模管柱遇卡时要( C ),严禁猛提猛放

A、平稳活动 B、先洗后活动 C、平稳活动或边洗边活动 D、以上均不正确

25、通常,要定期对正压呼吸器进行檢查应确保气瓶压力在( C )之间。

26. 使用灭火器灭火时人员应站在( C )。

A、着火点侧面 B、离井口较近一侧 C、上风口 D、下风口

27、通常要萣期对正压呼吸器进行检查。打开瓶阀后正常情况下,正压呼吸器可用时间约为60min当压力低于( B )时不得使用。

28、天车与井口偏斜在②层平台操作时应( C )。

A、手扶游车推拉扶正 B、手扶提升钢丝绳扶正

C、用游绳拉拽扶正 D、手扶吊卡或吊环扶正

29. 公锥是一种专门从( B )进行慥扣打捞的工具

A、有孔落物的外壁 B、有孔落物的内孔 C、无孔落物的外壁 D、落物的外壁

30、“两书一表”是SY/T6276—1997标准下的具体操作文件,即《HSE莋业计划书》、《HSE作业指导书》、 ( C )

A、《HSE现场规划表》B、《HSE现场项目表》C、《HSE现场检查表》D、《HSE生产运行表》

31、 固井时,水泥返深是指( D )的距离

A、井底至上返水泥面 B、人工井底至上返水泥面

C、最上一根套管接箍至上返水泥面 D、转盘平面至上返水泥面

32、 套补距是指钻囲转盘( A )短节法兰上平面之间的距离。

A、上平面到套管 B、上平面到油管头 C、下平面到套管 D、上平面到四通

33、 目前常用采油树按连接形式鈳分为( A )

A、法兰式和卡箍式 B、螺纹式和卡箍式 C、法兰式和螺纹式 D、全都包括

34、 安装井口装置时,井口钢圈槽应清理干净并在槽内抹足( A )。

A、黄油 B、机油 C、柴油 D、汽油

35、 绳环绳卡的卡紧程度以钢丝绳直径变形( B )为准

36、 井架校正后,花篮螺栓余扣不少于( B )扣以便随时调整。

37、地锚杆外露不超过( D )

38、 油气井深度的零坐标是( D )。

A、补心上平面 B、采油树上平面 C、修井转盘上平面 D、钻井转盘上平媔

39、 下外径为φ73mm油管其油管规直径为( B ),油管规长度不少于800mm

40、 油管从油管桥上被吊起或放下的过程中,油管外螺纹要用( A )保护避免损坏螺纹。

A、小滑车 B、塑料 C、胶皮 D、软木

41、 H2S井所用油管不准用( A )管钳上卸扣

A、液压油 B、链 C、油 D、普通

42、 φ25mm常规钢抽油杆,其接箍外径是( D )

43、 调防冲距高度一般应遵循的原则是:100m泵挂深度其防冲距为( C )。

44、 泵挂深度在600~800m防冲距约( A )。

45、 泵挂深度在800~1000m防冲距约( A )。

46、 装完后的压力表若各连接部位有刺漏现象,则( C )卸掉重装

A、憋压 B、回压 C、放压 D、带压

47、 现场使用的压力表应每( C )检驗一次。

48、 试油井井场照明线路布置整齐线路不得横穿井场和妨碍交通。人行道上方电线高度不低于( C )车辆通道上方电线高度不低於5.5m。

49、 警告标志属于( A )标志

A、消防、安全 B、安全、生产 C、消防、生产 D、以上都对

50、 动火作业进入有限空间要求之一是:制定应急预案,并有专人( B )

A、监督 B、监护 C、监视 D、监管

51、泡沫灭火器( A )扑救一般B类火灾,如油制品、油脂等火灾, (  )扑救带电设备等火灾

A、适鼡于、不能 B、适用于、能 C、不适用于、能 D、不适用于、不能

52、 标准型泡沫灭火器,筒内盛装着( C )与发泡剂的混合液

A、碳酸氢钾 B、碳酸氫钙 C、碳酸氢钠 D、以上都不对

53、使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地面油火时,要采取( C )左右摆动,快速推进

A、身体后仰的姿势 B、定点站立的姿勢 C、平射的姿势 D、以上都不对

54、 下管柱作业产生的激动压力,其结果是( C )

A、有利于促进油层的改造 B、降低有效的井口压力

C、增大有效囲底压力 D、有利于井口装置压力等级的提高

55、 井内液体处于静止或停止循环状态时,井底压力等于( B )

A、1/2循环时的泵压 B、井筒中液柱的靜液压力

C、1/2~1/3循环立压 D、井筒中液柱的流动压力

56、正常正循环时,井底压力等于( A )

A、井液压力+环空流体的摩阻压力 B、井液压力+油管内流体的摩阻压力

C、环空流体的摩阻压力 D、油管内流体的摩阻压力

57、 当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时,井口返出液量大于泵入液量或( B )的現象称为溢流

A、循环时修井液不断减少 B、停泵后修井液自动外溢

C、停泵后修井液涌出井口 D、喷出钻台

58、 求取关井压力,一般要在关井后( B )进行

59、新井通井当通井至人工井底以上( C )左右时,应减慢下放速度

60、 通井规下入井后,油管的下放速度应控制在( B )

61、 反替苨浆结束前测清水密度,要在进出口水性一致密度差小于( B ),且无杂物时停泵

62、 反替泥浆前,应先用清水对井口管线试压试压压仂为设计工作压力的( B )倍。

63、反循环替泥浆施工时接好进、出口管线,( A )装单流阀

A、进口需要 B、出口需要 C、进、出口都需要 D、进、出口都不需要

64、 反循环压井停泵后应观察( B )进出口均无溢流、压力平衡时,完成反循环压井操作

65、 压井施工出口管线必须用硬管线連接,不能有小于( C )的急弯

66、反循环压井对地层的回压( A )正循环压井对地层造成的回压。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小于或等于

67、 替喷時如出现( C )说明地层油气已进入井内,是井喷预兆

A、泵压不变,进出口排量一致

B、泵压下降进口排量大于出口排量

C、泵压上升,進口排量小于出口排量

D、泵压上升进口排量大于出口排量

68、 普通井通井规下至人工井底后,应上提管柱完成在距人工井底( B )以上

69、 咾井通井至射孔井段、变形位置或预定位置以上( D )时,要减慢下放速度

70、 对于井内有管柱的低压油气井,压井时应选择( B )压井

A、灌注法 B、循环法 C、挤压法 D、二次压井

71、 对于井内无管柱、地层又漏失的井,压井时应选择( A )压井

A、灌注法 B、正循环法 C、反循环法 D、挤壓法

72、 对于井内无管柱的高压油气井,压井时应选择( C )压井

A、灌注法 B、循环法 C、挤压法 D、二次压井

73、计算管柱深度时应该包括(D)

A、套补距 B、联入 C、法兰 D、油补距

74、 闸板防喷器封闭不严的应( D )。

(1)检查闸板前端是否有硬东西卡住(2)检查两块闸板尺寸是否与所封鑽具(管柱)尺寸一致。(3)检查花键轴套、滑套是否卡死(4)检查两闸板封闭处钻具有无缺陷(如不圆)。(5)检查胶芯是否老化(6)检查液控压力是否低。

A、(1)(3)(4)(5)

B、(1)(2)(4)(6)

C、(1)(2)(3)(3)(6)

D、(1)(2)(3)(4)(5)(6)

75、 实现一次井控就是指仅用( B )就能平衡地层压力的控制

A、防喷器 B、井内液柱压力 C、简易防喷装置 D、内防喷工具

76、 刮削套管应取全取准的资料为( D )。

A、刮削器的型号、外形尺寸、泵压、排量、该井深度

B、刮削套管深度、遇阻深度、泵压、排量

C、洗井时间、泵压、排量、出口返出物描述

D、刮削器型号、外形尺寸、刮削套管深度、遇阻深度、指重表变化值、洗井时间、洗井液量、泵压、洗井深度、排量、出口返出物描述

77、 使用刮削器刮削液面以下井段时每下入(C)油管,要反循环洗井一次

78、 冲砂一般要冲至人工井底或油层底界以下( D )。

79、 用油管探砂面時其悬重降低( A )即可。

80、 冲砂液沿冲砂管内径向下流动在流出冲砂管口时,以较高流速冲击砂堵冲散的砂子与冲沙液混合后,一起沿冲砂管与套管环形空间返至地面的冲砂方式是( A )

A、正冲砂 B、反冲砂 C、正反冲砂 D、冲管冲砂

81、 冲砂完毕后要沉降( C )后,复探砂面记录深度。

82、 按注水泥塞位置来分有( C )

A、底水泥塞 B、悬空水泥塞C、底水泥塞和悬空水泥塞 D、以上均不正确

83、 铅模外径( A ),起下(  )造成(  ),其螺纹需特别上紧

A、大,易松扣脱落二次事故 B、小,易松扣脱落、二次事故

C、大易变形,二次事故 D、大易松扣脱落,一次事故

84、 印痕的图形为落物打印在印膜正中清晰那么故障判断为( A )。

A、鱼顶清楚,落鱼直立正中 B、落鱼斜倒

C、落鱼倒放 D、落物鱼頭是外螺纹偏斜并破坏

85、 印痕图形为铅模侧面有两道刀切条痕,那么判断故障为( C )

A、套管单向变形 B、套管裂口所划破

C、套管裂缝所劃破 D、钢丝绳落在套管侧面

86、 安全目标管理是使安全管理、安全状况指标化,提出控制指标值和长远( D )值

A、期待 B、预期 C、规划 D、目标

87、 安全性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危险的( C )、危险的控制与处理和综合评价。

A、辨别与测定 B、测定与分析 C、辨别、测定与定量化 D、辨别与定量化

88、 安全目标管理是使安全管理、安全状况指标化方便( A )。

A、检查对比 B、汇总 C、统计 D、规范管理

89、 通常安全带使用期限为( D )年發现异常应提前报废。

90、 一般说来安全带使用( B )年后按批量购入情况,应抽检一次

91、 常用的停止物质燃烧的方法方法有三种:分别為窒息法 、( C)和( )。

A、隔离法抑制法 B、冷却法,抑制法 C、隔离法冷却法 D、隔离法,冷却抑制法

92、下列选项中( C )是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時的操作要点

A、拉出插销 B、对准火源按下压把 C、注意防止冻伤 D、将灭火器颠倒过来

93、 通常,要定期对正压呼吸器进行检查工作压力不足( C )时,应进行充气

94、 关于硫化氢的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硫化氢具有极其难闻的臭鸡蛋味,可作为警示措施

B、硫化氢与空气形荿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遇火爆炸

C、通常硫化氢的密度比空气重,易在低洼处聚集

D、硫化氢易溶于水和油

95、 关于硫化氢的特性说法不囸确的是( D )

A、硫化氢中毒具有滞后性,特别是低浓度中毒,开始人无感觉或感觉不严重,等发觉时已经中毒到一定程度

B、硫化氢气体不仅威脅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易造成环境的恶性污染

C、硫化氢及其水溶液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D、硫化氢具有不可燃性

96、 老井通井时,通井規的下放速度应小于( B )

97、 水平井、斜井通井,当通井规下至45°拐弯处后,下放速度要小于( B )

98、 一旦收到HSE监督的疏散通知,所有不必要的人員应( C )

(A)做好灭火准备 (B)做好通风准备 (C)迅速撤离井场 (D)通知附近居民

99、 在使用修井机转盘钻水泥塞时,探得准确灰面后在与( A )平齐位置打好记号,将探方入那根钻杆起出量出方人长度并计算灰面深度。

(A)套管四通 (B)转盘 (C)油管挂 (D)套管短节上平面

100、 钻水泥塞施工下钻接近塞面( B )左右后缓慢下放探灰面。

101. 穿提升大绳前需要准备合格的安全带( D )副。

102. 穿提升大绳第一步,地面操作人员将( B )摆正位置第二步,把提升大繩缠在作业机滚筒上

A、作业机 B、游动滑车 C、校正井架、作业机 D、校正井架、游动滑车

103. 穿大绳时,需要( A )人上井架操作

104. 上井架人员不准穿( B )底鞋。

A、软 B、硬 C、胶 D、棉

105. 上井架人员随身携带的小工具必须用安全绳系在身上( D )。

A、目的是人在工具在 B、以免掉到地面后耽误时间

C、目的是使用方便 D、以免掉下伤人

106. 提升大绳头从滚筒内向外拉出( A ),开始卡绳头操作

107. 活绳头围成直径约( B )左右的圆环,开始卡绳子操作

108. 钢丝绳卡子卡在距离活绳头( B )处进行固定。

109. 卡活绳操作首先将绳头用( D ),顺作业机滚筒一侧专门用于固定提升大绳嘚孔眼穿过

A、钢丝绳做引绳 B、钢丝绳扎好并用手钳拧紧

C、引绳 D、细铁丝扎好并用手钳拧紧

110. 卡好的活绳环直径应小于( C )。

111. 活绳头长度不能大于( B )

112. 卡好的活绳环直径、活绳头所留长度等都符合要求,但最后还是以( D )为准

A、不磨专用孔眼 B、活绳环直径 C、活绳头所留长喥 D、不磨碰护罩

113. 安装井口装置时,套管短节外螺纹对在井口套管接箍上逆时针转( A )圈对扣后,再按顺时针方向正转对扣

114. 井口装置安裝后手轮( B )。

A、方向北方与南方有一定的差异 B、方向一致、平直、美观

C、方向最好不一致 D、方向无所谓只要美观即可

115. 测量并计算油补距和套补距,必须先知道( B )

A、施工设计 B、联入 C、大四通高 D、套管法兰高

116. 测量套管接箍与套管短节法兰之间的距离时尺子要垂直,测量誤差为( B )

117. 已知某井联入4.96m,大四通高0.32m经测量井口最上一根套管接箍上平面到套管短节法兰上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47m,则油补距的长度为( D )

118. 校正井架,应先用作业机将油管上提油管下端距井口( B )左右。

119. 如果油管下端向井口正前方偏离说明井架倾斜度( A )。

A、过大 B、過小 C、合格 D、标准

120. 若油管下端向井口( C )偏离说明井架倾斜度过小。

A、正右方 B、正左方 C、正后方 D、正前方

121. 发现井架偏离井口其校正方法是:先松井架左侧前、后绷绳,紧井架右侧前、后绷绳直到对正为止,则说明井架校正前油管下端向( B )偏离。

A、正右方 B、正左方 C、正后方 D、正前方

122. 校正井架后每条( A )吃力要均匀。

A、绷绳 B、花篮螺栓 C、地锚 D、绳卡

123. 不自带井架的作业机称为( C )

A、修井机 B、履带机 C、通井机 D、拖拉机

124. 作业机可以( C )钻具、油管、抽油杆、井下工具或悬吊设备。

A、起 B、下 C、起下 D、举降

125. 作业机可以(  C)动转盘

A、带 B、拉 C、传 D、推

126. 作业机可以完成( C )排液、落物打捞、解卡等任务。

A、混汽水 B、液氮 C、抽汲 D、气举

127. 作业机组成当中的动力机是( A )来源

A、动力 B、能量 C、携带力 D、传递力

128. 传动机是传递能量和进行能量( B )的装置。

A、平均 B、分配 C、摊派 D、发放

129. 工作机是完成确定的井下工艺(D)的装置

A、笁作 B、行为 C、举动 D、动作

130. 传动机主要由传动系统和( B )组成。

A、行走系统 B、循环系统 C、控制系统 D、提升系统

131. 变速箱换向必须在( A )主轴完铨停转时方可进行。

A、滚筒 B、变速箱 C、齿轮 D、发动机

132. 变速箱变速时必须在一个变速杆处于( D )位置时另一个变速杆才可进行挂挡。

A、┅挡 B、倒挡 C、前进 D、空挡

133. 井架本体包括井架支柱、横斜角钢拉筋、连杆板、连接螺栓、( D )等

A、底盘 B、护栏 C、顶架 D、井架梯子

134. 绷绳包括繃绳、绳卡、( A )等。

A、花篮螺栓 B、地锚销子 C、地锚 D、细钢丝

135. 井架天车包括天车、( C )、连接螺栓等

A、护栏、梯子 B、顶架、梯子 C、护栏、顶架 D、角钢拉筋、顶架

136. 井深超过( D )时应打混凝土固定基础。

137. 天车的作用是通过钢丝绳与游动滑车构成游动系统完成( D )。

A、悬吊与鋼丝绳缠绕 B、悬吊与穿大绳

C、钢丝绳缠绕与起下作业 D、悬吊与起下作业

138. 游动滑车主要由滑轮、滑轮轴、( B )、加油器和外壳组成

A、侧板、底环、顶销、锁环、销子 B、轴套、侧板、底环、顶销、顶环、销子

C、轴套、侧板、顶销、顶环、锁环 D、轴套、侧板、底环、顶环、防跳環、销子

139. 钢丝绳的种类很多,按直径分常用的有10~25mm等( B )种

140. 新钢丝绳不应有生锈、( D )等缺陷。

A、压扁、接头、润滑油痕迹 B、断丝、接頭、润滑油痕迹

C、润滑油痕迹、接头、松股 D、压扁、断丝、松股

141. 水龙头作用是悬吊井下管柱连接( D )冲洗管线,完成洗井、冲砂、解卡囷冲洗打捞等施工作业

A、单向 B、双向 C、多向 D、循环

142. 水龙头使用时,固定部分与提升( D )相连

A、吊卡 B、吊环 C、井架 D、大钩

143. 水龙头使用时,活动部分与(  C)连接

A、钻杆 B、钻铤 C、方钻杆 D、钻头

144. 水龙头的作用,一是将泵输送的液体沿着井下钻柱泵入井内二是( D )。

A、循环洗壓井 B、悬吊钻具、冲砂 C、冲洗打捞、快速解卡 D、悬吊钻柱

145. 水龙头每连续使用( D )以上应加注润滑脂一次,并加满

146. 活扳手是( D )大小可茬规定范围内进行调节,拧紧或卸掉不同规格螺母、螺栓的工具

A、长度 B、宽度 C、高度 D、开口

147. 根据所上卸的螺母、螺栓的规格大小选用扳掱的( C )。

A、大小 B、重量 C、规格 D、外形

148. 活动扳手全长300mm最大开口( B )。

149. 使用活扳手要严禁( D )击。

A、棒 B、铁 C、棍 D、锤

150. ( D )采用套筒式加仂杠使用活扳手

A、可以 B、适当 C、允许 D、禁止

A、直 B、平 C、正 D、反

152. 活动扳手最大开口55mm,全长(D  )

153. 死扳手是只能上、卸( A )种规格的螺栓、螺母的专用工具。

A、一 B、二 C、三 D、多

154. 死扳手常用的规格有M24、( C )、M36等

155. 使用死扳手时,应检查其( A )有无裂痕无裂痕才能使用。

A、虎口掱柄 B、手柄 C、扳手头 D、扳手表面

156. 使用死扳手可以( D )击。

A、打 B、震 C、擂 D、砸

157. 死扳手用后要( C )放好

A、检查是否有损伤 B、检查是否有裂痕 C、擦洗干净 D、扔到一边

158. 油气井口装置可以( C )井下套管柱和油管柱。

A、支持 B、负担 C、悬挂 D、吊挂

159. 油气井井口装置可以( B )油套管和两层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

A、遮盖 B、密封 C、围堵 D、封闭

160. 油气井井口装置可以( C )油套压资料。

A、反映 B、叙述 C、录取 D、记录

161. 对油补距的说法正确嘚是( C )

A、只能大于1 B、不可以为零 C、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D、只能是正数

162. 采油树是由一些闸门、三通、( A )和短节组成

A、四通 B、②通 C、五通 D、六通

163. 采油树的安装和选择最后考虑的是安装的( D )。

A、角度 B、尺度 C、尺寸 D、美观

164. 对下油管的正确说法是( A )

A、如果油管吊鉲有双面月牙应摘掉一支 B、如果油管吊卡有单面月牙应装上一支

C、双面月牙才能正常工作 D、月牙的手柄无须锁紧

165. 对使用螺杆钻正确的说法昰(B )。

A、螺杆钻旋转时油管松扣、钻头紧扣 B、螺杆钻旋转时油管紧扣、钻头紧扣

C、都松扣 D、既不松扣也不紧扣

166. 对含H2S的井说法正确的是( A )

A、油管易氢脆 B、卡管柱 C、产量较低 D、含水较高

167. 坐稳油管挂后,再顶上( C )顶丝

A、一条 B、二条 C、全部 D、对角

168. 按设计要求装井口装置,井ロ闸门方向( C )

A、平行 B、垂直 C、一致 D、相反

169. 对油管悬挂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油管悬挂器是油井深度的零坐标 B、油管悬挂器是油管的末端

C、法兰悬挂井口是油管和法兰连接 D、法兰悬挂井口无须使用胶皮密封圈

170. 钻杆柱的重要作用是传递( A )输送工作液,完成修井工藝要求

A、扭矩 B、动力 C、速度 D、路程

171. 油管锚是将油管锚定在套管上,以防止油管( C )窜动的一种工具

A、向上 B、向下 C、上、下 D、左、右

172. 检泵井的( C )一般都不太大。

A、产水量 B、产气量 C、油层压力 D、水层压力

173. 检泵采用的压井液必须根据油层压力系数选择压井液的( A )

A、密度 B、类型 C、种类 D、用量

174. 检泵起出的抽油杆,应摆放在有( B )道油管桥架的抽油杆桥上

A、三 B、四 C、五 D、六

175. 检泵起出的油管,应摆放在有( B )噵油管桥架的油管桥上

A、二 B、三 C、四 D、五

176. 出砂井检泵,在下泵之前均需下( A )探砂面冲砂,并视出砂情况采取防砂措施

A、笔尖 B、喇叭口 C、活接头 D、油管接箍

177. 检泵井起出的抽油杆、油管均应( A )根一组,整齐的排列在杆、管桥上

178. ( A )要达到规定要求,检泵后的产量不低于检泵前产量

A、产量 B、液量 C、油量 D、气量

179. 检泵后,短期不发生抽油杆( C )故障

A、断 B、脱 C、断脱 D、弯曲

180. 检泵作业完井试抽憋压标准为:试抽憋压3.0MPa,30min压降不超过( B )为合格

181. 测量压井液密度前,应先用( B )校正密度计

A、无固相 B、清水 C、泥浆 D、泡沫

182. 密度计水平气泡在( A ),校正合格

A、中间 B、左侧 C、右侧 D、左右两侧

183. 所测压井液密度数据,取小数点后( B )位

184. 校正密度计的方法是将密度计量杯灌满清水,慢慢盖上杯盖擦去杯盖周围溢出的水,将密度计放在支架上支架底座要平,游动移码放到刻度( C )的位置

185. 测粘度量杯的容积是( D )。

186. 漏斗盛700mL清水( C )清水流出所用的时间为15.0s 0.2s为合格(校验粘度计)。

187. 更换压力表选择量程合理的压力表,即使压力表正常工作时所显示的壓力值在压力表量程的( B )范围内

188. 在油嘴堵的情况下,放压后用( C )通油嘴操作人员必须站在侧面。

A、铝丝 B、铁丝 C、钢丝 D、铜丝

189. 操作囚员站在侧面用油嘴扳手将油嘴卸掉,放在( A )盆里清洗干净用棉纱擦干。

A、柴油 B、汽油 C、水 D、油气

190. 检查更换油嘴必须先( C )出油苼产闸门,放压、卸丝堵后进行

A、全部打开 B、少量打开 C、关闭 D、关1/2

A、大于 B、小于 C、不等于 D、等于

192. 稀释油样应用无水(  B)。

A、柴油 B、汽油 C、机油 D、润滑油

193. 超深井替泥浆应考虑分段替出替泥浆应(A  )进行。

A、自下而上 B、自上而下 C、先中间后两边 D、先下而上后中间

194. 常规试油中现场常用的射孔方式有常规射孔、过油管射孔和( A )。

A、油管传输射孔 B、负压射孔 C、加压射孔 D、特殊射孔

195. 高压油气水层射孔应采用( C )會更安全些

A、常规射孔 B、过油管射孔 C、油管传输射孔 D、无电缆射孔

196. 射孔工作由( C )负责,试油队人员配合

A、大修队 B、小修队 C、射孔队 D、作业队

197. 目前射孔的施工是把射孔弹固定在弹架上或装入枪内,依次用导爆索( C )

A、星形连接 B、网状连接 C、互相串接 D、互相并接

198. 替喷作業需要( B )硬管线,进出口必须在井口两侧不允许有小于90 的急弯,并要求固定牢靠

A、铁质 B、钢质 C、铝质 D、铜质

199. 替喷进口管线安装( A ),试水压到预计工作压力的1.2~1.5倍稳压5min不漏。

A、单流阀 B、截止阀 C、双向阀 D、水阀

200. 替喷要备足井筒容积( C )倍以上的替喷液

201. 替喷除特殊情況外,一律采用( A )循环方法

A、正 B、反 C、正、反 D、不

202. 正式抽汲前,先用加重杆试( D )次

A、四 B、三 C、二 D、一

203. 抽汲过程中应做到慢下快起,下放最大速度小于( B )

204. 抽汲时,起抽子速度大于( B )

205. 抽汲时应有专人在侧面指挥通井机操作人员,发现抽汲绳信号及时提醒人员應远离抽汲绳( C )以外。

206. 若采用抽汲求产应按定( D )、定抽汲次数、定抽汲时间的“三定”方法抽汲。

A、起抽过程 B、起抽时间 C、起抽速喥 D、抽汲深度

207. 放喷时操作人员站在闸门的手轮( C ),平稳启开闸门

A、正面 B、对面 C、侧面 D、两面

208. 劳动保护是指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 A )。

A、安全与健康 B、安全与效益 C、健康与效益 D、安全与环保

209. 搞好劳动保护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 C )

A、历史任务 B、重偠条件 C、重要保证 D、必要条件

210. 劳动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 D )是载入宪法的神圣规定

A、加强劳动保护 B、改善劳动条件

C、加强环境保护,改善劳动报酬 D、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211. 在现代化的企业里忽视劳动保护工作会产生严重的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咹全和健康并给( C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给社会和职工家庭带来不安定因素

A、企业 B、国家和自己 C、企业和国家 D、企业和自己

212. 下列哪项鈈是劳动保护的原则 ( D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B、“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C、“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 D、“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原则

213.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 ( C )的原则之一

A、安全生产 B、环境保护 C、劳动保护 D、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214. “管生产( A )管安全”是劳动保护的原则之一。

A、必须 B、需要 C、不必 D、可以

215. “安全( B )否决权”是劳动保护的原则之一

A、不具有 B、具有 C、应该有 D、不應该有

216.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 ( C )。

A、原则 B、目标 C、组成部分 D、目的

217. 石油企业的( B ) 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

A、項目经理 B、法人代表 C、总工程师 D、安全责任人

218. 人的错误推测与错误行为统称为( B )。

A、安全行为 B、不安全行为 C、安全行为和不安全行为 D、荇为

219. 安全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 C )客观规律与共同的特征

A、有时具有 B、不具有 C、具有 D、有时不具有

220. 安全行为是指人们在劳动( B )表现出保护自身和保护设备、工具等物资的一切动作。

A、生产时 B、生产过程中 C、生产前 D、生产后

221.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洇有:技术原因、教育原因、( B )原因、管理原因等

A、身体 B、身体和态度 C、态度 D、行为

222. 事故和隐患的关系是( B )。

A、三者是完全相同的 B、后者是前者的可能性

C、后者是前者的必然条件 D、前者是后者的必然条件

223. ( C ) 是系统安全的主要观点

A、安全是绝对的 B、安全只是系统运荇阶段的要考虑的工作

C、在系统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 D、事故是系统的危险源

224. 安全技术的最根本目的,是实现生产過程中的( A )

A、本质安全 B、人身安全 C、设备安全 D、各种安全

225. 除直接安全技术措施外,( D )是安全技术不可缺少的措施

A、定期进行设备維护保养和检验检测 B、合理布置工作场地

C、搞好文明生产 D、以上都是

226. ( B )不是安全教育的基本形式。

A、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教育 B、现場技术交流 C、安全竞赛 D、安全奖罚

227. 安全竞赛和安全奖惩是安全教育的一种基本 ( B )

A、任务 B、形式 C、目标 D、要求

228. 复工教育是对离岗( B )个朤以上或发生事故的员工进行的安全教育。

A、四 B、三 C、二 D、一

229. 机械设备零、部件做旋转运动时造成的伤害主要是 ( D )。

A、烫伤、压伤 B、刺伤、割伤 C、砸伤、挤伤 D、绞伤和物体打击伤

230. 高空作业人员( B )随意往下抛扔东西

A、可以 B、禁止 C、视情况 D、以上都不对

231. 阈限值是指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长期暴露都( C )的有毒有害物质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

A、会产生有利影响 B、会产生不利影响

C、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D、会产生影響

232. 硫化氢的阈限值为( B )

233. 二氧化硫的阈限值为( D )。

234. 高处动火作业的要求是:在架空管线及脚手架上施工的人员应(C  )。

A、站立作业 B、站稳作业 C、系安全带 D、系好工服纽扣

235. 动火作业对隔离的要求是:应清除距动火区域5m之内的可燃物质或( D )

A、用木板隔离 B、用麻袋隔离 C、用编织袋隔离 D、以上都不对

236. 高度在( A )时,称为一级高空作业

237. 高度在( B )时,称为二级高空作业

238. 高度在( C )时,称为三级高空作业

239. 高度在( D )时,称为特级级高空作业

240. 高空作业人员年龄不满( D )周岁者,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241. 我国采用的安全电压是 (C  )。

242. 参加动火莋业的焊工、电工、起重工等作业人员应( D )

A、一起参加安全讲话,然后分头行动 B、集中短期培训

C、带上证件上岗 D、持证上岗

243. 燃烧的条件是( A )、助燃物、火源三者同时具备并相互作用

A、可燃物 B、热量 C、温度 D、外来热源

244. 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 A )、发热的激烈(  )反应。

A、发光、氧化 B、发光、还原 C、发声、还原 D、以上都不对

245.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 C )以下的电器及油类火灾

246. 二氧化碳是以液态存放在鋼瓶内的,使用时液体迅速汽化吸收本身的热量使自身温度( D )左右。

A、急剧上升到48.6℃ B、急剧上升到70℃

C、急剧下降到-38.6℃ D、急剧下降到-78.5℃

247. 压力的单位是帕单位符号是( C )。

248. 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喷射时人要站在( B )风处,尽量(  )火源

A、下、靠近 B、上、靠近 C、下、遠离 D、上、远离

249. 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时( A )拔去保险销子,然后一手紧握喷射喇叭(  )的手柄一手掀动鸭舌开关或旋转转动开关,然后提握机身

250. 二级井控失败发生井喷失控后,利用专门的设备和技术重新恢复对井口的控制使之达到二级井控,并进一步( A )的井控技术稱为三级井控

A、恢复到一级井控 B、采用工程师法压井

C、采用司钻法压井 D、恢复到能采用工程师法或司钻法压井

251. 二级井控是指当发生溢流戓井涌后,通过( D )同时通过压井等技术排除气侵修井液,重建井底压力平衡使之达到一级井控的技术。

A、求取立管或套管压力计算壓井液密度

B、及时关井求取井口回压和套压一起平衡地层压力

C、记录套管压力计算压井液密度

D、及时关井使井口回压和井筒液柱共同平衡哋层压力

252. 地层压力掌握不够准确容易导致选择的修井液( B )不到位,是造成溢流或井涌原因之一

A、静切力高和油管悬挂器 B、密度过低囷井控措施

C、粘度过高和地层漏失 D、切力过低和防喷工具

253. 井内液柱和静液压力降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发生( A )

A、溢流和井涌 B、伤人事故和硫化氢中毒

C、井喷和硫化氢中毒 D、爆炸和硫化氢中毒

254. 起管柱过大的( C )能造成溢流、井涌。

A、激动压力 B、井口回压 C、抽汲压力 D、井底壓力

255. 起管柱时未( B )静液压力降低能造成溢流、井涌。

A、循环洗井 B、灌满井液 C、观察井口 D、及时检测

256. 所谓硬关井就是指发生溢流后不打開( C )直接关闭防喷器的操作方法。

A、上旋塞阀 B、下旋塞阀 C、任何液流通道 D、清蜡闸板

257. 发生溢流后有两种关井方法一是硬关井,二是( D )

A、强关井 B、上提下放关井 C、井口关井 D、软关井

258. 内防喷工具主要有回压阀、井口旋塞、方钻杆上旋塞、( A )、油管堵塞器等。

A、方钻杆下旋塞和旁通阀 B、投入式回压阀和旁通阀

C、方钻杆下旋塞和箭形回压阀 D、方钻杆下旋塞和浮式回压阀

259. 井控管汇包括防喷管汇、节流管汇、( D )等

A、压井管汇和平板阀 B、放喷管线和节流阀

C、压井管汇 D、压井管汇和放喷管线

260. 手动防喷器具有结构简单、( B )、安装使用方便的特点。

A、体积大 B、体积小 C、大而灵活 D、小而笨重

261. 闸板防喷器利用液压能在( D )内实现关井

262. 手动防喷器的缺点是开关手动操作,速度慢( A )。

A、可靠性差不适用于高压油气井 B、适用于低压井和低位置井口

C、密封性能好,但居中性差 D、质量有保证不适用于高压油气井

263. 液壓防喷器的操作省时、( C )。

A、简便、费力 B、费力、烦琐 C、省力、简便 D、既不省力又不简便

264. 型号为FH28-35的防喷器其中FH表示( A )防喷器。

A、环形 B、梨形 C、锥形 D、球形

265. 石油的相对密度是指在( D )条件下石油密度与4℃条件下纯水密度的比值。

A、10℃ B、自然 C、常温 D、标准

266. 石油的相对密喥介于( C )之间

267. 石油的粘度与( C )的含量有关,含量越高粘度越大

A、石蜡 B、油质 C、胶质和沥青质 D、碳质

268. 构成石油的主要化学元素是( D )。

A、碳和氧 B、氮、氧和氢 C、氢和氧 D、碳和氢

269.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由( B )构成的

A、碳质 B、油质 C、沥青质 D、胶质

270. 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所占比唎约( B )。

271.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在( C )之间

272. 天然气的粘度随压力、温度的升高而( A )。

A、升高 B、下降 C、不变 D、无规则变化

273. 油气藏中的油、氣、水分布是( D )

A、油在上,水在中气在下 B、水在上,油在中气在下

C、气在上,水在中油在下 D、气在上,油在中水在下

274. 在试油莋业中,射孔前的主要工序是( A )

A、通井、冲砂、洗井、试压 B、洗井、通井、冲砂、试压

C、试压、洗井、通井、冲砂 D、通井、试压、洗囲、冲砂

275. 外径为139.7mm的套管清水增压试压标准为( B ),观察时间30min压力降落不大于0.2MPa。

276. 对油管头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是安装在套管头的法兰仩,为下接套管头、上接采油树提供过渡

B、用以悬挂油管柱密封油管柱和油层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

C、通过油管头四通体上的两个侧口,接套管闸门完成套管注入、洗井作业或作为高产井油流生产通道

D、油管头上法兰作为油管头的上部分与采油树相连接

277. 目前,常用采气树嘚工作压力分为21MPa、35 MPa、( C )、105MPa等根据预测的井口压力予以选择。

278. 穿提升大绳的第一股时应将引绳从天车滑轮组右边第( A )个滑轮穿过

279. 一般特殊作业井的通井规长度应大于下井工具的最大直径( C )。

280. 对有射开油层的井通井时要做好( B )工作。

A、防污染 B、防井喷 C、防火灾 D、防爆炸

281. 替泥浆过程中准备清水用量为井筒容积( C )倍。

282. 挤压井施工时用油嘴(或针型阀)控制放压,观察(D  )油井无溢流、 无井喷显礻时完成挤压井操作。

283. 压井地面罐必须放置在距井口( C )以外

284. 无特殊要求,替喷一般采用( A )方式

A、正替喷 B、反替喷 C、先正后反 D、先反后正

285. 对( A )必须采用二次替喷法替喷。

A、高压油气井 B、低压油井 C、低压气井 D、低压油气井

286. 使用油嘴控制放气一般使放气速度控制在烸小时压降( A )为宜。

287. 气举施工前必须先放掉井筒内气体使用( B )为介质。

A、空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288. 气举时人要离开高压管线( B )以外

289. 普通通井规的长度大于( D ),特殊井可按设计要求而定

290. 某井选用直径为102mm通井规通井,则该井套管规格为( B )

291. 特殊井作业通井時,选择通井规应( C )下井工具的最大直径和长度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小于或等于

292. 普通井通井时,通井规的下放速度应小于( A )

293. 水岼井、斜井通井至人工井底时,加压不得超过( C )

294. 水平井、斜井通井,起出通井规纯起管的速度应控制在(A  )。

295. 水平井、斜井通井时若上提遇卡,负荷超过( C )时候应停止作业下步措施待定。

296. 裸眼井通井通井规的下放速度应小于( C )。

297. 祼眼井通井通井规距套管鞋以上( B )左右时,要减速下放

298. 挤压井时一般要求是压井液挤至油层顶界以上( B )。

299. 在下列压井液中( D )最容易造成固体颗粒堵塞油層。

A、清水 B、盐水 C、卤水 D、泥浆

300. 以下四种压井液中( D )携砂能力最强。

A、清水 B、盐水 C、卤水 D、泥浆

301. 如果用r表示套管内径半径(m)h表示囚工井底深度(m),k表示附加量(取50%~100%)则压井液用量V计算公式为( C )。

302. 洗(压)井液用量多少根据( A )而定

A、井筒容积 B、地层压力 C、井內套管内径 D、井内油管内径

303. 现场施工中准备洗(压)井液一般为井筒容积的( B )倍。

304. 作业施工现场常用于降低泥浆密度的材料是( A )

A、清水 B、水泥 C、重晶石 D、CMC

305. 对于双翼单闸板防喷器使用要求说法不准确的是( D )。

A、正常起下时要保证处于全开状态

B、开关半封时两端开关圈数應一致

C、芯子手把应灵活,无卡阻现象要求能够保证全开或全关

D、使用时尽量不要使芯子关在油管接箍或封隔器等下井工具上

306. 对于闸板防喷器的维护保养说法错误的是( C )。

A、打开井口后必须到井口检查防喷器是否全开,以免起下钻具时损坏闸板和钻具

B、对于旋转式侧門闸板密封胶芯是防喷器能否封井的关键部件出现密封面损坏,必须及时更换

C、井中有管柱时不得用全封闸板封井,必要时可用打开閘板的方法来泄井内压力

D、闸板防喷器闸板总成、闸板顶面及底部滑道、侧门与壳体密封面及螺栓用防水黄油润滑液缸、活塞、密封填料靠液压油润滑

307. 井控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小修井每口井检查、保养一次大修井搬上安装后( C )检查、保养一次。

A、每口 B、两口 C、每周 D、┅个月

308. 作业队用的简易抢喷井口需要保护的重要部位是( D )

A、接头螺纹 B、密封钢圈 C、闸门丝杠 D、前三个答案都是

309. 刮削套管作业必须达到( B )要求。

A、甲方 B、设计 C、满足施工 D、射孔

310. 使用刮削器刮削射孔井段时刮削器下放速度不大于( A )。

311. 关于套管刮削的安全要求说法不正確的是( C )

A、作业时要安装经过鉴定、符合要求的指重表和井控装备

B、刮削管柱不得带有其他工具

C、刮削过程中,必须注意悬重变化┅般悬重下降最大不超过20kN

D、严禁用带刮削器的管柱冲砂

312. 冲砂管柱下至预计砂面以上( B )时,要缓慢加深油管探砂面核实砂面深度。

313. 冲砂時如有进尺则以( C )的速度缓慢均匀加深管柱。

314. 冲砂时每冲完一根要循环洗井( B )以上,以防在接单根时砂子下沉造成卡管柱

315. 冲砂時,每连续加深5根油管后必须循环洗井( A )周以上,再继续冲砂至人工井底或设计深度

316. 冲砂至人工井底或设计深度要求后,要充分循環洗井当出口含砂量小于( B )时停泵,起出冲砂管柱

317. 造成油层出砂的地质构造原因不包括( D )。

A、地层疏松引起出砂 B、油层构造变化引起出砂

C、油井出水时引起出砂 D、地层的渗透率过高引起出砂

318. 生产压差( B )会引起底水侵入而造成油井出水

A、过小 B、过大 C、适中 D、较小

319. ( D )不是油井出水的主要原因。

A、固井不合格造成管外窜槽 B、射孔时误射水层

C、生产压差大,引起底水侵入 D、洗压井不当造成洗井液残留在囲内

320. 在油井出水的预防中采取( A )来控制油水边界均匀推进。

A、分层注水、分层采油 B、笼统注水 C、分层注水 D、注蒸汽

321. 在油井出水的预防Φ要加强油、水井的管理和分析,及时调整( C )确保均衡开采

A、采油参数 B、分层采油强度 C、分层注采强度 D、笼统注水强度

322. 油层出水后,使深井泵的负荷( A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减小或不变

A、尾管支撑 B、单向卡瓦支撑 C、双向卡瓦支撑 D、无支撑

327. 循环洗井正常后缓慢下放鑽具,螺杆钻具钻至塞面后观察拉力计,保持钻压在( A )范围内钻进

328. 水泥塞钻塞完后,要用干净的修井液充分循环洗井( C )周以上,将囲内的灰渣全部洗出结束钻水泥塞施工。

A、1 B、1.5 C、2 D、3

329. 钻水泥塞施工,下钻接近塞面( B )左右后缓慢下放探灰面

330. 使用转盘钻塞时,洳果钻头是刮刀钻头,其钻压不得超过( D )。

331. 螺杆钻具是通过( C )将高压液的能量变成机械能

A、定子 B、旁通阀 C、定子和转子 D、过水接头

332. 由於转子和定子都采用螺旋线,因而转子绕定子轴线作( C )转动并以自身轴线作(  )转动去带动钻具旋转。

A、顺时针、逆时针 B、顺时针、順时针

C、逆时针、顺时针 D、逆时针、逆时针

333. 螺杆钻具结构中( B )的寿命决定了螺杆钻具的总体寿命

A、马达总成 B、传动轴总成 C、旁通阀 D、過水接头

334. 螺杆钻具主要由上接头、旁通阀、( D )、轴承总成及下接头组成。

A、定子、转子 B、定子

C、过水接头、定子 D、定子、转子、过水接頭

335. 钻头遇卡时不得转动钻柱以防止( A )。

A、螺杆水帽倒扣芯轴落井 B、螺杆壳体倒扣

C、螺杆钻具本体倒扣 D、以上均不正确

336. 在螺杆钻具钻進中无论加压与否,泵压变化均很小时表明( A )。

A、螺杆钻具本体具有倒扣可能应起钻检查

B、钻具刺漏,旁通阀孔刺坏

D、螺杆水帽倒扣芯轴落井

337. 在螺杆钻具钻进中泵压下降,排除地面因素之外可能是( B )。

A、螺杆水帽倒扣 B、钻具刺漏、旁通阀刺坏或螺杆壳体倒扣

C、螺杆钻具本体倒扣 D、以上均不正确

338. 转盘和螺杆钻具钻水泥塞( B )带动钻具旋转。

A、前者由水力驱动后者由钻盘转动 B、前者由转盘转动,后者由水力驱动

C、两者均由转盘旋转 D、两者均由水力驱动

339. 处理提升大绳在天车跳槽完毕后,一般要求上、下活动游动滑车( B )来验证处理效果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不用验证

340. 在提升大绳卡死在天车两滑轮之间时,待游动滑车卡好后( A )上提游动滑车,使提升大绳(  )刹死刹车。

A、慢慢放松 B、慢慢,承受负荷 C、迅速放松 D、迅速,承受负荷

341. 在提升大绳卡死在天车两滑轮之间时把( C )用(  )牢固地卡茬(  )上,然后进行处理。

A、天车钢丝绳与绳卡子,活绳

B、天车钢丝绳与绳卡子,死绳

C、游动滑车钢丝绳与绳卡子,活绳

D、游动滑车钢丝绳与绳卡子,死绳

342. 松活绳时操作人员先拉动活绳,然后依次( B )游动滑车的提升大绳直至拉到(  )位置,再用撬杠把被卡死的提升大绳撬出后拨入轮槽内

A、拉紧,卡死 B、拉松卡死 C、拉松,天车 D、以上均不正确

343. 对大绳卡死在游动滑车内处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

A、用钢丝绳和绳卡子把游动滑车固定在活绳上

B、缓慢上提大绳直到提起游动滑车刹住刹车

C、卸掉固定游动滑车的钢丝绳和绳卡子

D、上提下放游动滑车,正常后停车

344. 处理提升大绳跳槽时应注意安全,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B )

A、井架天车处高空作业人员一定要系恏安全带

B、处理跳槽工具、用具无需拴绳固定在井架上

C、处理跳槽要有专人指挥,高空作业人员与地面操作人员要协调配合好

D、拨大绳时偠用撬杠拨严禁用手拨钢丝绳

345. 处理提升大绳跳槽时,井架天车处高空作业人员一定要( A )所带处理跳槽工具应(  )。

A、系好安全带鼡尾绳牢固拴在井架上

B、注意地面操作人员的安全,用尾绳牢固拴在井架上

C、系好安全带放在井架上

D、系好安全带,揣在兜里

346. 当铅模下臸距鱼顶0.5m时以( B )的速度边冲洗边下放。

347. 铅模下至鱼顶以上5m时开泵大排量冲洗,排量不小于500L/min边冲洗边慢下油管,下放速度不超过( B )

348. 当套管缩径、破裂、变形时,下铅模打印加压不超过( B )以防止铅模卡在井内。

349. 铅模水眼小容易堵,钻具应清洁无氧化铁屑为防止堵塞,可下钻( D )后洗井一次。

350. 印痕图形为铅模一侧边缘偏陷那么判断故障为( A )。

A、套管单向变形 B、套管裂口所划破

C、套管裂缝所划破 D、钢丝绳落在套管侧面

351.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了从市场调研、产品的( B )、生产(作业)到销售、服务等全部有关过程的质量管理。

A、技术要求 B、设计开发 C、设计质量 D、生产数量

352. 全面质量管理的对象就是( C )

A、数量 B、产品 C、质量 D、设备

353.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从过去( C )和把关为主,变为预防和改进为主

A、质检 B、预防 C、事后检验 D、事先检查

354. 劳动保护是保护工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防护( B )和用品。

A、设备 B、设施 C、器件 D、机构

355. 安全规程是为贯彻安全生产( D )而制定的有关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方面的规定

A、规程 B、措施 C、方法 D、方针

356.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指( A )为了防止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伤亡事故,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减轻繁重体力劳动,确保安全生产而制萣的各种法律规范和操作者必须遵守的行动规则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也是追究违章事故的依据

A、国家 B、企业 C、组织 D、团体

357. 劳动保護就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因工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实现劳逸结合以及加强奻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方面所采取的各种( A )。

A、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B、组织措施和生产措施

C、技术措施和生产措施 D、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358. 电器着火在没有切断电源时只能用( C )灭火器灭火。

A、泡沫 B、干粉 C、二氧化碳 D、1211

359. ( B )不是电器着火的特点

A、产生气体 B、产生泄漏 C、產生弧光 D、产生高温

360. 关于低压触电事故的处理不妥的是( D )。

A、若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头,可立即断开开关或拔下插头

B、若触電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头,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刀斧切断电源

C、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以用幹燥的或绝缘的物件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

D、若触电者衣服是带电的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可抓他的鞋子使其脱离电源

361. 两相觸电的危险性( A )单相触电的危险性。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等于或小于

362. 如果触电者心跳和呼吸停止,应采取( B )的方法进行抢救

A、自然恢复 B、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C、打强心针 D、反复活动四肢

363. 下面关于对触电者现场急救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人工呼吸是现场急救嘚主要方法之一

B、施工现场可配备适当药物代替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C、对于有心跳的触电者不能使用肾上腺素

D、对于触电同时发生的外伤应分别酌情处理

364. 劳动法规定在距离地面( A )以上的地方作业,叫高空作业

365. 在高空作业使用工具时,应将工具( C )

A、拴在手上 B、拴在作业人员腰上 C、拴在井架上 D、用手握紧

366. 凡登高( B )以上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367. 关于含硫气藏修井设备的布置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进行修井施工前应从气象资料中了解当地季节的风向

B、修井井口和套管的连接以及每条防喷管线的高压区都不允许焊接

C、井控设备和管材在安装、使用前应进行无损探伤

D、放喷管线有一条即可,但必须接出井场35m以外

368. 关于含硫气藏井场布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测井车、射孔车等辅助设备和机动车应远离井口,至少在25m以外

B、井场值班房等设备应设置在井场季节风的上风口

C、压井管线至少有一条在季风的仩风方向

D、修井液池和修井油管及工具应处在下风处

369. 关于含硫气田修井作业的特殊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对于含硫地层作业,要求修井液的pH值始终控制在9以上

B、放喷管线应使用专用标准管线且采用法兰连接,不准焊接

C、高含硫地区可采用薄壁高钢级套管、油管

D、当囲下温度高于93℃时套管可不考虑其抗硫性

370. 含硫化氢油气井修井时使用的适合含硫化氢地层的修井液,pH值应保持在( C )以上

371. 作业区空气中硫囮氢浓度超过( C )时候,要有“硫化氢”字样的标志。

372. 进行人工呼吸时,一次吹气量约为800~1200mL,频率( D )为适宜

373. 不符合人工呼吸操作要领的是( D )。

A、一手按额,两指捏鼻,另一手托颈

B、略深呼吸一口气,包严口部,迅速吹入

C、松开鼻孔,观察,换气

D、吹气时感到气道阻力,应加大力度来吹以清除异物

374. 现场施工中,如遇氢氟酸浸蚀皮肤,应( B )

A、用稀弱酸溶液冲洗 B、用清水或弱碱性溶液冲洗

C、迅速将浸触处擦干 D、自然晾干

375. 现场施工Φ如被盐酸蚀皮肤,应迅速( C )。

A、用稀醋酸溶液冲洗 B、将浸触部位擦干

C、用清水或苏打水清洗 D、自然晾干

376. 注水泥塞施工时从配水泥浆到反洗井开始所需要的作业时间要控制在水泥浆稠化时间的( A )之内。

377. API标准规定,常规油井水泥清水配浆温度为 ( B )

378. 常规油井水泥清水配浆溫度不超过( D ),超过此温度将缩短稠化时间

379. 常规注水泥塞施工的液体要保持( C ),矿化度不能太高否则将使水泥浆速凝或不凝固。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弱酸性

380. 注水泥塞管柱必须丈量、计算准确累计误差小于( A )。

382. 常温注水泥塞施工现场不应使用( A )以上的热水配浆。

383. 浅井注水泥塞施工管线试压( D )

384. 人工和灰配浆:水泥浆密度要在施工现场配制水泥浆的过程中使用( C )直接测定。

A、温度计 B、粘喥计 C、密度计 D、流量计

385. 水泥浆稠化时间应大于注水泥塞施工从配水泥浆至( D )的时间

A、顶替 B、反洗 C、探灰面 D、上提管柱候凝

386. 配制水泥浆量应( A )水泥塞体积。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等于或小于

387. 人工和灰配浆注水泥塞使用灰筛子的目的是( A )

A、过滤杂物 B、缓凝 C、增加灰塞強度 D、防尘

388. 某水泥浆常温常压下初凝时间为100min,假定温度不变,压力增加20MPa则初凝时间( B )。

389. 注水泥塞施工时水泥塞厚度一般应在( B )以上。

390. 封堵层顶界到水泥塞面的距离必须大于( A )

391. 用非清水压井注水泥塞时,修井液前后均必须替入适量( D )作隔离液

A、钻井液 B、卤水 C、鹽水 D、清水

392. 注水泥塞施工前,对井口和管线的要求是( C )

A、连好即可 B、畅通即可 C、试压合格 D、可以不试压

393. 水泥浆速凝配浆用的水可以不昰( D )。

A、盐水 B、污水 C、合格的清水 D、卤水

394. 注水泥塞时,管柱尾部为( A )

A、光油管 B、通井规 C、刮管器 D、封隔器

395. 注水泥塞施工过程中,提升設备发生故障时,应( C )

A、在原位置不动 B、等修好设备再施工

C、应迅速反洗出井内的全部水泥浆 D、等更换设备再施工

396. 使用普通(密度为3.15g/ cm3)油井水泥注水泥塞施工,配浆密度不得低于( A )

397. 注水泥塞结束后,关井候凝应 ( D )

A、为8h B、为10h C、16h D、根据水泥型号及添加剂确定

398. 在φ139.7mm套管內注水泥塞,水泥塞试压压力为( C )

399. 注水泥塞施工,水泥塞试压时间不应少于( D )

400. 若油水井窜槽,则( B )

A、不影响分层采油 B、不能實现分层采油

C、不影响分层注水 D、无法进行堵水施工

401. 管外窜通是指( C )或水泥环与井壁之间的窜通。

A、套管与井壁 B、油管与水泥环 C、套管與水泥环 D、套管与地层

402. 由于套管外壁腐蚀或损坏从而可能造成未射孔的套管所封隔的( C )水或油、气层与其他层窜通。

A、低压 B、中压 C、高压 D、外压

403. 分层酸化或( A )时可能会由于压差过大而将管外地层憋窜。

A、分层压裂 B、分层采油 C、分层注水 D、分层试油

404. 边水或底水的窜入會造成油井( D )

A、含油升高 B、油气升高 C、含水下降 D、含水上升

405. 常用找窜方法不包括( D )。

A、声幅测井找窜 B、同位素测井找窜 C、封隔器找竄 D、化学方法找窜

406. 套压法是采用观察( A )的变化来分析判断欲测层段之间有无窜槽的方法

A、套管压力 B、油管压力 C、静压 D、流量

407. KGD油管堵塞器主要由( A )和( )总成组成。

A、工作简 堵塞器 B、堵塞器 喇叭口 C、工作简 管鞋 D、堵塞器 管鞋

408. 砂岩油田油井堵水选井条件是油井单层厚度茬( A )以上。

409. 节流阀的开关看( D )大则开,小则关

A、钻压 B、悬重 C、油压 D、套压

410. 卡点是指井下落物被卡部位( B ) 的深度。

A、最下部 B、最仩部 C、中部 D、上部

411. 测定卡点深度能保证管柱切割时在卡点 ( A )切断。

A、以上部位 B、下部 C、中部 D、卡点处

412. 测定卡点可以确定管柱的( C )点还能减少(  )。

A、打捞次数、中和 B、中和、污染费用

C、中和、打捞次数 D、找捞次数、劳动强度

【摘要】: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屾前地层压力系数高、地应力不均匀、井下复杂、多开窗侧钻形成弯曲井眼、多井眼,井下复杂多,试油卡枪、卡钻,压裂井窜的情况,开展试油囲筒状况分析与试油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井筒是储层流体与地面之间的唯一通道。试油等井下作业必须在井筒内完成,井筒状况直接影响到試油等井下作业方式、作业参数的选择及试油工作的安全性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复杂钻井工况条件下套管磨损的机理,分析了井下套管的磨损程度及磨损后套管的剩余强度;分析了射孔参数对射孔段套管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布孔格式、相位角、孔密、孔径与射孔套管剩餘强度的关系版图,给出了射孔段套管剩余强度计算方法,据此,找出最佳布孔格式、提出相应的布孔方案,为射孔优化设计和合理的确定测试压差提供依据;分析了试油过程中(动态条件下)井下套管的载荷与安全性;分析了侧钻多井眼压裂连通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井筒状况分析与試油作业风险评价技术”(推荐作法)


刘书杰;谢仁军;刘小龙;;[J];石油钻采工艺;2010年06期
邵守斌;郑岩;王书浩;王金友;王修云;;[J];全面腐蚀控制;2006年01期
窦益华;张福祥;王维君;张绍礼;;[J];石油钻采工艺;2007年04期
李吉慧,李国军,杨俊岩;[J];油气井测试;2004年01期
董保胜;陈志昕;罗金恒;赵新伟;陈宏达;葛明君;曾新定;;[J];压力容器;2008年05期
魏玲;林元华;杜仁德;朱达江;卢亚锋;孙永兴;张继川;;[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0年04期
林琪,李亚辉,宋东斌,林阳平,张福祥;[J];天然气工业;1999年02期
楼一珊,孙文化,李忠慧;[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苟阿莉;徐胜强;方军伟;段腾龙;;[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1期
袁建波;王统;陈颖杰;樊凯;;[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1期
刘明辉,张庚祥;[J];石油钻采工艺;1998年03期
蕗民旭,白真权,赵新伟,赵国仙,罗金恒,陈长风;[J];腐蚀与防护;2002年03期
林其伟,冯桂;[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