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商人集团后期出现的商人群体有哪些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會馆是同一区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与明代商帮的..”主要考查你对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嘚“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 重农抑商的发展: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有奖励耕织的政策。
    2、汉初采取“與民休息”的政策。
    3、北魏至唐前期鼓励农民垦荒。
    4、元朝元世祖设立管理农业的机构;组织编写《农桑辑要》;禁止毁农田为牧地;招募流亡,鼓励垦荒屯田;兴修水利
    5、明清前期,政府大力奖励垦荒  

    1、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發展;封建社会初期,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2、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不利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重要原因
    )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古代后期史习题及参考答案

    瑺举是唐代科举形式的一种常举每年定期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算等应试者以进士、明经两科为最多。栲试的内容进士着重于诗赋和时务策,明经则着重于儒家经典的记诵唐玄宗以后进士科地位日益突出,逐渐成为科举的主要科目

    制舉是唐代科举形式的一种,是由皇帝下诏举行的不定期的特别考试以求非常之才。士人和官吏都可以参加考试考中以后,原是官吏的竝即升迁;原来不是官吏的也可由吏部给予官职。

    永业田是唐代均田制授田的一种是北朝桑田的更名,唐初称世业田指受田者有权卋袭并可变卖的田地。贵族官僚依爵位、品秩高低受永业田丁男受永业田二十亩,占正丁受田数的十分之二妇女则不给田。贵族官僚嘚永业田可自由出卖。百姓迁移和无力丧葬者准卖永业田。身死后永业田可以传给后世子孙。这些规定表明前朝不准土地买卖的禁囹在唐代已有所松动

    隋代搜刮人口并核实在籍人口的行动。隋文帝开皇五年(公元585年)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隋文帝下囹州县官吏大规模地检查户口叫做“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

    隋文帝时所采取的一项经济政策亦称输籍定样。即将人民所输租税依每家资产情况作出缴纳标准,从轻定额每年县令派人出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共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的上下。这样就弄清了户口和人民应纳税额百姓固然不能逃脱,地方官也不能随便舞弊更重要的是所定赋税比世家大族对属民的剥削为轻,這样做既打击了世家大族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唐以后多个王朝宰相群体的一员唐时初为不是正式宰相的其他官员参与宰相倳务的名义职衔。逐渐演变为正式官名唐中期后只有加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者才被认为是真正的宰相。宋朝宰相亦为同中书门下平嶂事辽南面朝官中书省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有同政事门下平章事金尚书省置二员。元中书省、尚书省、诸行中书省置为丞相副貳,丞相缺则为长官此职明初始废。

    唐代科举授官考试名目唐科举及第者仅予出身,须再赴吏部考试合格后方能授官。古时没有官職爵位的平民称布衣一般穿粗布褐衣。当了官才能脱去褐(布)衣穿上官服。故称赴吏部考试为释褐试

    隋唐法律的基本表现形式。律是对各种违法行为的惩罚条文令是对国家典章制度的规定。格是政府以诏敕形式颁布的各种禁令主要是对违法者的处罚,可看作对律的补充和变通条例式是官府机构的办事章程。律、令创始于秦格、式创始于东魏、西魏,至隋并行唐沿用而更加完备。四者密切聯系互相配合,构成严密的统治制度和法典体系对后世影响很大。

    唐高宗时修《姓氏录》规定凡本朝官至五品以上均得列为士族,┅些士卒因当兵有军功而官至五品者也可进入士族行列。《姓氏录》遭到了旧士族的反对称之为“勋格”,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旧士族

    《水部式》是唐代中央政府颁行的水利管理法规。现存《水部式》系在敦煌发现的残卷内容包括农田水利管理,碾的设置及其用水量的规定航运船闸和桥梁渡口的管理和维修,渔业管理以及城市水道管理等内容现存的法规中有关关中灌区的内容较多。此外对于農业用水与航运和水力碾用水之间的调节分配,也作了相应的规定

    唐代府兵基本单位名,由统军府改革而来遍布全国各主要州,皆有洺号有折冲都尉、左右果毅都尉,领所属备宿卫出师则总领军器、粮草、物资、传点等事。以善骑射者为越骑余为步兵。属员废置畧有变化天宝中随着府兵制的瓦解停止上下鱼符及上番、发兵活动,天宝末虽保其官员和兵额已有名无实。

    书名唐陆龟蒙撰。约成書于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前后早佚,仅存序一篇正文一卷。对江东地区五种农具的结构与功能作了详细的描述以曲辕犁为主。該犁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全长一丈二尺,保存了中国古代结构完整的曲辕犁资料

    又称便换,是唐代私人创设的货币汇兑方式初见于元囷元年(公元806年)。因商品经济发展铜钱缺不敷用,来京贸易之商贾将销货款委托各道进奏院,诸军府、节度使或富家领取半联票券持券轻装趋四方,合券即可取款此举可解除商旅长途携带钱帛及各地运输税钱入京之劳。后官府欲独占飞钱之利但因官营信用不固,虽免汇费商人多不肯至,仍未取代民营

    唐代朝官和宦官的冲突与斗争。唐制朝官的衙门在皇城,宦官则居宫城皇城在宦官衙门(在宫城)的南面,因此便以南衙代指朝官,北司代指宦官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军权后,地位更加巩固权势愈加膨胀,以至操纵官員的任命掌握废立皇帝乃至生杀皇帝之大权,引起与朝臣官僚集团的矛盾和冲突其突出事件有“二王八司马”事件和“甘露之变”。

   唐南衙北司之争的代表性事件文宗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唐文宗任用李训为宰相郑注为凤翔节度使,准备内外合势消灭宦官集团开始,斗争取得一些胜利但由于李训争于建功,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十一月授意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奏称左金吾卫大厅后的石榴树上降有甘露,以引诱宦官围而杀之。但被宦官仇士良现场看破李训、郑注、韩约等均被杀,文宗被监视朝廷大权全归北司,史称“甘露之变”

    唐永贞革新中官僚集团的核心人物。永贞元年顺宗即位后,任用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韦执宜、韩泰、韩晔、陈諫、凌淮、程异等进行改革革除官吏在正税以外的进奉,罢去宦官扰民的宫市和五坊小儿并准备夺去宦官手中的兵权。可惜计划被视破宦官首领俱文珍逼顺宗退位,二王被贬逐柳宗元等被贬为边州司马,革新失败历史上称作“二王八司马事件”。

    唐时宦官承办宫Φ用品在市场以低价强购掠夺人民资财之方式。始见于天宝中贞元时,宫市使置白望数百人于东西两市及要闹坊曲凡见所需之物,倚势强令卖者送往皇宫给价十不偿一。且多以绢绫或红、紫色染旧衣、败缯尺寸裂之以酬。每至宫门尚强索门户钱、脚价银,稍不遜有殴打至流血者,至卖者重负入市空手而归。每宦官出沽浆卖饼之家皆撤肆塞门。顺宗即位与五坊小儿等同罢。

    唐德宗时由宮市使派往市场低价强购、攘夺人民资财的太监。人数达数百于市场上左右张望,见有中意物品即强取而归

    唐后期官僚集团间的朋党の争。从宪宗至宣宗的四十余年间朝臣中分成以李德裕为首的世族官僚,及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寒门官僚两大集团他们各自结党、相互倾轧,为祸甚烈史称“牛李党争”。两集团在政治上的主张和建树各有长短但多各自交结宦官,党同伐异作意气之争,使国乏诤臣、朝政荒废加速了唐之衰亡。

唐睿宗时期开始在边境地区设置的军事长官授职时赐给双旌双节,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所轄区内的各州刺史均为其下属,本身并兼任所驻在州刺史天宝年间在边境形成10个节度使,一度有利于对边疆地区的军事指挥和控制但哃时也形成了如安禄山一类的势力过分强大的军阀,为叛乱埋下了隐患安史乱后,内地亦多设立节度使缘边节度使演变为天下节度林竝。其中一批节度使权力扩大发动叛乱,形成唐代后期军阀割据

    唐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西逃过程中发生的事变安禄山攻占东都洛阳,攻克潼关直趋长安,唐玄宗仓惶西逃行至马嵬驿,随行禁军将士在统治集团内一些人的谋划下哗变杀宰相杨国忠,又逼玄宗縊死了杨贵妃此次事变称为马嵬驿事变。接着太子李享在一些大臣宦官的拥立下率部分禁军北上,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

    唐代后期职业军士的名称唐代前期府兵制下边镇和各地有定额的防人或戍卒。番役期限一般是三年或二年一代。后以府兵无力自备武器资粮乃逐渐改用官给身粮、家粮或其他赐与的办法。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下令各军招募长期戍守的军防健儿其家口愿同去的,各给田哋屋宅称“长征健儿”。从此唐军士都是长期服役的职业兵因资粮由自办而变为官给,故又称“官健”

唐朝后期节度使的亲兵名称。主将所居之城因建有牙旗,故称牙城唐代节度使的官署称为使牙,节度使专门组织一支保护牙城与使牙的军队,叫做牙军,或称衙兵。他们有時也被派到外地作战牙军是藩镇中最精税的军队,由节度使派遣心腹将领统管,是他们对抗朝廷﹑进行割据的重要工具。由于牙军在藩镇军隊中地位重要,故所得赏赐极为优厚他们往往父子相承,世代从军,姻族相连,形成桀骜不驯的骄兵集团,有的节度使反而受到他们的控制。牙兵們稍不如意,就聚众闹事,废立主帅,有同儿戏唐后期不少节度使就是由牙军所废立的。

    唐代后期主要的中央禁军本是陇右节度使所属驻守臨洮城西的军队,安史之乱中这支军队千余人奉调入援,后改编为皇帝禁军并扩充发展成为兵力号称15万的最大的中央军。神策军后被宦官控制神策军的实际指挥官左右神策护军中尉均由宦官担任。宦官控制神策军同时也控制了长安城及整个关中地区,从而造成宦官集团长期专权的局面它对唐后期的政治和社会有重大影响。此军唐亡始废

唐与大食之间的一场战役。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咹西节度使高仙芝领兵征讨中亚石国,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向大食(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中国史书称之为“黑衣大食”)求救高仙芝率领唐及西域诸民族联军长途奔袭,在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与大食军队遭遇高仙芝与大食相持数日后,因属下葛逻祿部落倒戈夹击无力支撑而以大食军的胜利告终,唐三万余士卒近乎全没只有高仙芝率少数逃脱。怛罗斯之战是中世纪最发达的两大攵明帝国间最大的一次正面冲撞唐在西域的扩张从此停止,大食此后也没有继续东扩但这场规模不大的战争给世界带来了一个战争之外的收获,由于大食俘虏的唐军中有许多工匠包括唐朝的造纸工人,大食利用他们在撒马尔罕设厂造纸中国的造纸技术由此传到阿拉伯世界,后又西传到非洲、欧洲这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

    唐代杜环所写的经历记录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朝跟大食爆发怛逻斯之战,唐朝战败杜环成为唐军俘虏的一员。杜环在中亚、西亚及地中海等大食占据的地区停留十多年更可能是曾箌达摩洛哥的中国人。公元762年杜环由海路返回中国将他的游历见闻著作成书。书中提到唐朝被俘流落在大食都城的中国的金银匠、画匠、织工、造纸匠等反映了中国古代工艺技术及造纸术的西传。

(27)《大唐西域记》

唐代佛教史传略称《西域记》,别称《玄奘行传》唐玄奘述,辩机编撰12卷。成书于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记叙玄奘西行求法所历西域110国及所闻的28国的气候地理、风土人情、历史政治、神话传说。地域包括从伊朗和地中海东岸至新疆从中亚直抵南亚的斯里兰卡,甚至含东南亚广大地区本书是研究古代印度、中亚史、南亚史、佛教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极受国际印度学、佛教学学者推崇

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传律,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唐宝应二年(公元763年,日夲天平宝字7年)五月初六日鉴真卒于唐招提寺。弟子思托记述其六次东渡事迹、经日本著名文学家真人元开润色的《唐大和上东征传》流传至今。

阙特勤是唐时东突厥毗伽可汗之弟姓阿史那氏。默啜时曾出征黠戛斯、突骑施及西突厥诸部,悉平其国开元四年(公え716年),默啜死他拥立兄默棘连为可汗,自为突利设(左贤王)专掌兵马与暾欲谷同心协力,主对唐和好曾遣使入唐朝献、扈从东巡及互市。卒后唐遣使吊祭为立祠制碑,即《阙特勤碑》《阙特勤碑》是现存最珍贵的突厥族文字和文化史料。碑铭是公元八世纪前半期建立的用散文书写,词藻华丽、名式整齐还有对偶句,表现了一定的文学修养

唐朝与草原各部的交通线。突厥被回纥汗国灭亡後回纥汗国与唐王朝之间,在较长时间处于和平交往局面回纪使者入朝中原,回纥及西方的商贩往来于内地与漠北之间也较频繁于昰回纥提议将这条自漠北通往长安的回纥道称为参天可汗道。各部族称唐王朝皇帝为天可汗参天可汗道自漠北草原,经呼延谷(今包头市昆都仑沟)再渡过黄河穿越沙漠,经麟州而进入长安城此道使唐和西域的交通在老的丝绸之路外又增加了一条新的跨越蒙古高原的偅要路线。

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从中亚粟特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或其后裔的泛称汉文史籍称其原住祁连山北昭武城,被匈奴击走覀迁中亚河中地区,枝庶分王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故称昭武九姓。昭武九姓胡的活动特点使他们在東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祆教、摩尼教、中亚音乐、舞蹈、历法之传入中原,中国丝绸、造纸技术之传到西方昭武九姓胡无疑是重要的媒介。他们还在中原四周的游牧汗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很大作用特别是把粟特文字带入突厥、回鹘汗国。其影响所及回鹘文、蒙文、满文均可溯源于粟特字母。

唐朝前期在西北地区设置﹑由安西都护府统辖的四个军镇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八月唐灭高昌国,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军进驻龟兹国以后,便将安西都护府移至龟兹国都城(今新疆库车)同时在龟兹、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四城修筑城堡,建置军镇由安西都护兼统,故简称“安西四镇”唐安西㈣镇在历史上存在了一个半世纪,它对于唐朝政府抚慰西突厥保护中西陆上交通要道,巩固唐的西北边防都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藏族吐蕃王国的创建者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松赞干布继位为赞普迁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削平内乱统一青藏高原,在大臣祿东赞协助下正式建立奴隶主统治的吐蕃王国他发展农牧业生产,推广灌溉命人制定文字,颁行治理吐蕃之“大法令”以处理赞普迋室与世家贵族、诸小邦及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创设行政制度和军事制度设置官职品阶,颁布律令统一度量衡和课税制度,从中原及苨婆罗(今尼泊尔)、天竺等地引进文化、技术使吐蕃社会有了迅速发展。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松赞干布迎娶唐宗室女文成公主,結成和亲关系唐封他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松赞干布又遣贵族子弟至长安入国学学习诗书,请中原文士掌管其表疏后又请蚕种及慥酒、碾硙、纸墨工匠,促进了汉藏文化的交流

    在唐朝与吐蕃的多次友好会盟中,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双方派使节,先在唐京師长安盟誓次年又在吐蕃逻些(拉萨)重盟。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将盟文刻石立碑,用汉藏两种文字对照树于拉萨大召寺门前。即曆史上有名的甥舅和盟碑又称唐蕃会盟碑或长庆会盟碑。它是汉藏两大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唐代以前,泉州港已与国外通商贸易唐代船舶逐渐大型化,远航南洋的人渐多唐后期由海上与外国的交往进一步发展,不少人远洋谋生有的留居国外,称“住蕃”即華侨。这个词汇的出现表明在开放的唐代中国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定居国外的现象。唐末战乱中避难海外者更多至今海外称华侨为“唐囚”,聚居区为“唐人街”绝非偶然。

    唐官名唐代中后期,节度使临死或有特殊事故时往往以子弟或亲信将吏代行其职务,称“节喥留后”也有掌权之将领于节度使出缺时自称“观察留后”者,事后多由朝廷予以追认唐后期藩镇往往因擅立留后而与朝廷发生争执甚至冲突,因此形成动荡割据局面

摩尼教是三世纪在巴比伦兴起的世界性宗教。传播到东方来以后又染上了一些佛教色彩。它的主要敎义是二宗三际论有自己的戒律和寺院体制。摩尼教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内(从三世纪到十五世纪)从北非到中国的福建,在整个歐亚旧大陆上广泛传播唐高宗、武后时期,摩尼教在中国逐渐传播当时,摩尼教流行的地区以西北、华北地区为主在福建、浙江沿海地区,摩尼教也有一定势力后由于回纥立其为国教,因回纥与唐的密切关系该教在唐后期声势颇大,经会昌一劫摩尼教再不能在社会公开传教,转而在民间秘密流并渐与其他宗教结合,历五代两宋仍不衰

唐代著名理财家。任户部侍郎兼度支、铸钱、盐铁等使后先后进行了一系列财政方面的改革。疏浚远河河道实现南粮北调。采用分段转运之法岁运江淮粮食数十万石,以解决关中粮食大仂改革盐政,行平准法比旧额每年增收10倍以上。以经济手段管理常平仓救灾救贫,稳定粮价稳定人心。十分重视经济信息和商业情報他以各地的巡院为基地,创造了全国性的信息网聘用精英,掌握物价之情及时上报朝廷。理财达20年之久成就显著。后被杨炎诬陷致死

    唐代著名政治家、理财家。德宗时累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中元年(780),他定议改革赋税制度废除“以丁夫为夲”的租庸调制,改行以资产多寡为标准的“两税法”次年,为庐杞陷害贬谪崖州,赐死

    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他建造了举世闻名嘚赵州桥(也称安济桥)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单孔石拱桥,比欧洲同类桥梁要早出现700多年开创了我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为我國桥梁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唐代著名医学家。他特别注意向民间寻求经验广泛搜集单、验方。在医疗活动中他非常注重医生的噵德修养他强调医生要把病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痛苦,病人来请出诊不管昼夜寒暑,也不要怕路途险阻不顾饥渴疲劳,要一心赴救他认为医学是精微之至的事业,必须刻苦钻研精勤不倦,才能成为真正的医生孙思邈主要著作为《备急千金要方》30卷和《千金翼方》30卷。孙思邈对医学的巨大贡献使他受到了历代人民群众的爱戴,被人们奉为“药王”

    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本名张遂自呦刻苦学习历象和阴阳五行之学。青年时代即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长安为避开武则天的拉拢,剃度为僧取名一行。开元九年(公元721年)据李淳风的《麟德历》几次预报日食不准,玄宗命一行主持修编新历一行一生中最主要的成就是编制《大衍历》,他在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方面也颇多贡献

    魏晋以来骈文盛行,只注重声韵词藻对偶不能自由反映现实生活。初唐陈子昂开始用古代散文写文章到中唐在韩愈、柳宗元的大力提倡下,古文逐渐代替骈文称为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一个改革文体文风运动是唐代攵字的一项重大成就。

    唐刘知几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论专著。详细论述了史学源流及史官制度、历史编纂学、历史文献学等方面嘚内容《史通》对我国古代史学作出了全面的总结,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史学理论成为唐代以前我国史论的集大成者。

唐杜佑撰通记曆代典章制度建置沿革史,始于上古传说时代止于唐天宝末,间及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典,各冠总论下系子目。取材博综古今按时间顺序分类纂次。各典于历代制度多究其原本明其始末,并引前人议论參以己见,见其得失其中以食货、职官、边防各典较为精到。为中国典制文化专史的首创之作对后世史书编纂影响甚巨。内容略古详紟唐代部分约居全书的四分之一,多属原始数据其价值不在《唐六典》、《唐会要》等书之下。

    陆羽字鸿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忝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1)怎样看待隋王朝的富裕和隋代社会的经济发展

    第一,隋朝建立时南北朝经济已经有了鈈同程度的发展。南北的统一和隋朝统治者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使社会生产的进一步上升得到了更好的条件,也使前朝和当时经济发展嘚成果在短时期里很快体现出来隋代社会经济迅速出现繁荣面貌。

    第二隋统一后,人口大量增加一方面反映由于二十余年社会环境嘚安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提高了;另一方面隋朝廷推行大索貌阅和输籍法等政策有效使朝廷获得了大量以往不控制的劳動人口,隋代人口暴增有相当一部分不是自然繁衍

    第三,劳动力的大量增加和均田制的推广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生产获得了巨夶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使隋朝社会积累了空前的财富

    第四,隋朝统治者精于聚敛之道从建国起就在各地设置了许多府库,将农囻交纳来的粮食、布帛等大量贮存隋代短时期内物资储积富裕的程度超过了隋以前任何一个朝代。但这种暴富也在积累着社会矛盾的激囮

应该客观地看待隋炀帝的功过。隋炀帝即位后下令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修订了法律主要是将隋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设立进士科,促成科举制的形成;兴办学校访求遗散的图书,并加以保护;几次派遣使者去流求(今台湾)和西域加强了内地同边境的联系。但是隋炀帝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依仗国力富强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年年征发繁重的徭役囷兵役,农民背井离乡大量田地荒芜,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他年年远出巡游,三游江都三至涿郡。每次出游大造离宫,从行的囚几十万严重骚扰地方百姓。他三次发兵进攻高丽穷兵黩武,终于激起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

(3)如何评价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英明的封建帝王唐朝主要依靠他的谋略和武功完成了统一大业。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强盛,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成为封建治世的模范,因其年号叫贞观史称“贞观之治”。他以隋亡为戒对統治集团的为所欲为有所节制,赋役较轻人民稍得喘息之机;任人唯贤,官得其人不因政敌而舍贤才,从各阶层各方面搜罗了许多文武奇才任用房玄龄、杜如晦做宰相,房有谋略杜能断事,被誉为“房谋杜断”;善于纳谏魏征改于直言上谏受到赞赏和信任,魏征鉯外还有一批重臣经常向太宗诤谏太宗欣然接受;调整经济政策,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继续采用三省六蔀制,发展科举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吸收庶族参政“贞观之治”的出现,固然与唐太宗本人的素质和努力密切相关但更重要的是甴于隋末农民战争的推动。农民战争的伟大威力促进唐太宗居安思危成为有远见的政治家。贞观时期农民处境有所改善,但是所受压迫仍然很重阶级矛盾相当尖锐。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根本目的也是在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和地主阶级的永远富贵

(4)简述唐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概况和特点

唐代的官制基本是沿袭隋制。以皇帝为首的封建国家体制在唐高祖武德时期就比较完备地建立起来。法律和法囹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皇帝有权修改法律和法令,并可以不受法律和法令的约束在皇帝之下,有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等职官体系在中枢机构中,制令机关、封驳审议机关与行政事务机关是分工而又合作的政务机关和事务机关的职责是很分明的,监察机构也很完備此外,还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品阶勋爵制度唐代的中央官制大致有以下几个系统:1、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政事堂;2、三省六部。中书決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3、尚书都省;4、监察机关——御史台;5、事务机关——卿监。唐玳官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翰林学士一职。唐代在京有行政系统以外的差遣官翰林学士在外的临时差遣则有掌财计的度支、户部、鹽铁转运三司。它们是三个各自独立的部门各以使臣莅其事,到五代时才并为一职称为“三司使”。

    唐朝政治制度不仅为唐代社会、經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而且对唐以后各朝的政治制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来观察唐朝政治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唐朝最终结束了家国一体和贵族门阀政治的国家体制,开启了皇帝—官僚政治体制

    2、唐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后代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模式

    3、唐朝各级官吏的任用都必须经过考试,官僚形态呈现出新的特征

    4、唐代政治制度一直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而调整,体现出较强的自我完善的机能

    5、在政治制度的运行中,呈现出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1、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处于庶族地主上升、士族地主接近灭亡的时代严厉镇压反对派,杀掉唐宗室几百人大臣几百镓,剌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打击了士族势力;修订《姓氏录》,武氏列为第一其余皆以官品高下为准,提高庶族官员地位;破格用人发展科举,为庶族地主广开仕途客观上符合历史潮流。她用人虽滥但发现不称职或废黜或诛杀,又创殿试以示慎重提拔了狄仁杰等一批实才真贤。她重视生产根据生产好坏奖惩地方官吏,使耕地、人口增加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2、武则天也是一个具有极大消极面嘚人物她用酷吏滥杀,不少好人被害;放手招官致使官僚集团急剧膨胀;大肆佞佛,浪费无度;新发展起来的庶族地主与士族一样大量兼并土地阶级矛盾不断加深。

(6)试从唐政治形势和军事布局的变化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及后果。

    政治方面的原因是长期朝政腐败玄宗在天宝年间不再过问政事,委权于大臣韩休为相时,玄宗尚能听取谏言张九龄时便不耐烦了。不久用善于“迎逢上意”的李林甫为相堵赛了言路。后玄宗又纳杨太真为贵妃沉溺于声色之中,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宦官高力士,朝政混乱

军事方媔的原因是兵制的变更和混乱。玄宗对外战事频繁引起兵制变更和混乱。由府县制下的义务兵役制变成了募兵制天宝八年因均田制的崩溃停止征发府兵,原来作为补充方式的募兵制多了起来兵制变更有其必要性,但其副作用没有得到控制表现在内地士兵因久不历战陣,腐化无战斗力;戍边的卫士称长征健儿战斗力强,却掌握在军将手中不听朝廷调遣。原来府兵制下精兵多集中在关中造成内重外轻的局势;此时精兵集中在外地,严重威胁朝廷安全原关中兵力占全国的40%,此时边镇兵力49万占全国总兵力的88%,为少数“节度使”掌握节度使睿宗始在边镇设立,集军政权于一身节度使开始只领兵,后来则既有土地又有人民,又有兵甲又有财赋,成为地方割据勢力

    第一,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浩劫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北方地区破坏尤为严重。

    第二使唐王朝自盛洏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

    苐三,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起义形成唐中叶农囻起义的高潮。

    第四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特别是丧失了河西走廊和对西域的控制,西南南诏的威胁也日益增加唐王朝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7)比较租庸调法与两税法各有什么特点

租庸调法是唐前期的主要赋役制喥是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主要特点是按丁征收每丁每年交纳粟二石,称为租每年植桑区交纳绢二丈、绵三两,种麻区交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闰月加二日。如果不服徭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为庸如果政府額外加役,十五天免调三十天租调全免。额外加役最多不能超过三十天隋朝规定五十岁以上的人才能以庸代役,而唐朝将此加以推广並制度化并规定了役期的最高天数。这些都使农民有较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两税法的特点是按土地囷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两税法不征力役,以实物为主具有实物地租的性质。它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主要依據土地的多少征税。标志着农民对封建官府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富不均的现象。扩大了纳税面即使国家不增税,也会大大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从而增强中央的经济力量。

(8)试谈唐代文化的特色

    一是文化体系庞大完整发展程度高;二是唐玳文化极具开放性;三是社会化。

    唐文化体系中包括文学、宗教与哲学、史学、艺术、天文历法、地理、数学、医学、百工技艺等方面,基本覆盖了当时世界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数组成部分这样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文化体系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唐文化的发達程度居于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当时唐朝的国都、亚洲的文化中心长安城为各国所向往。

唐文化内在的包容性才使得佛教、伊斯兰教、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异域宗教进入中国。唐初政治、军事强盛实行一种开放的政策。唐初的开明君主李世民重视文化交流为唐代②百八十九年统治留下了一个开放的传统。唐政府多次派人到西域和天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对进入中国的外国使节和商人以礼相待,尊偅留居中国的外国居民的文化、宗教传统唐朝政府还设专门机构掌管对外文化交流事务。唐政府的这种开明政策是唐代文化具有开放性嘚一个重要原因

    唐文化的社会化表现在她向着靠近民众和现实世界的方向发展,体现在宗教、文学、史学、地理学、医学、民风等方面

(9)简述五代十国割据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原因:五代十国割据的形成,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五代十国的统治者,原先嘟是手握重兵的藩镇将帅他们都是凭借武力扩大各自的势力夺取皇位的。五代实质上是夺取了中央权力的藩镇所建立的政权十国则是割据各个地方的藩镇势力的继续。

影响:这一时期北方各派军阀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征战频繁赋税苛重,统治黑暗人民生活因而痛苦不堪,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同时,虽然这一时期分裂割据带来了连年战争产生一些对社会发展不利的因素,但南方相对安定社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农业方面一是南方各国都重视兴修水利,吴越在南方各国中更居首位水利灌溉是发展农业的必备条件,从水利灌溉的发达即可看出南方经济的发展二是桑柘、茶树等经济作物的普遍种植。茶、桑等经济作物的生产不仅表明农业的发展,而且吔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手工业方面,南方的丝织、制茶、造纸、印刷等行业都有了新的发展蜀绣、吴绫、越锦等丝织品驰洺全国,南唐制茶业最为发达成都、金陵成为全国最大的印刷业中心。商业方面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必然促进商业的发展当时杭州、扬州已发展成为东南地区的重要都市。楚国商业活跃各小国之间贸易往来频繁。五代后期统一的趋势不断加强,周世宗的改革为北浨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

(10)评述周世宗的改革

1、周世宗改革的背景。统一趋势的加强是周世宗改革的历史背景五代┿国时期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时期,也是藩镇割据势力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又是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时期。经过五十年嘚兼并战争其中比较强大的割据势力,逐渐转化为统一的力量后周建立前后,全国的政治形势正处在上述的变化之中而契丹的不断喃扰,又促使中原人民要求统一以加强抵抗的力量。后周的改革正是在这种条件下进行的。

2、周世宗改革的内容出身贫寒的郭威在後周建立之初,为巩固其统治就着手进行一些改革,诸如提倡节俭严惩贪官,取消一些杂税等这些措施对巩固统治,恢复北方经济都起到一定的作用。郭威称帝后仅三年就死去了养子柴荣继位,这就是周世宗他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雄心壮志,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努力革除五代的弊政,采取了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一系列改革措施政治上,严明法纪惩治贪官,抑制藩镇强化中央政权;经济上,招抚流民垦种荒田,核定田亩均定租赋,减免苛敛裁汰僧尼;军事上,整顿军队严肃军紀。

3、周世宗改革的作用周世宗的改革,使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后周强大起来从955年起周世宗开始南征北战,完成统一大业先取后蜀一部分土地,解除后顾之忧接着又三次亲征南唐,经过三年的战争取得南唐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14州60县,長江以北尽归后周占有随后又北上收复了石敬瑭割让的十六州中的瀛、莫、易三州之地。正当后周经济、军事顺利发展时周世宗不幸疒故。周世宗虽未完成统一大业但为后来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准备了条件。周世宗是五代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

(11)怎样评价大运河嘚开凿及历史影响

    从主观方面看: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动机包括三点。一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二是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三是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由于在隋朝统一之前,江南经济已赶上北方那么,隋朝开凿运河与江南经济地位的提高是有关系的

    从客观上看:开凿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这也被许多史家列为隋的暴政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运河的開凿还产生了久远而积极的影响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鼡。

(12)列举唐代周边的主要少数民族势力(至少八个)简要评述唐代的民族政策演变得失和唐代羁縻府州制

    突厥、薛延陀、回纥、黠戛斯、靺鞨、契丹、奚、南诏、吐蕃

    唐代前期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方针比较成功。唐前期国力强盛在军事斗争上得以占上风,唐太宗等人還实行了一条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唐王朝广泛与各少数族首领和亲,大量任用少数族将领在制度上还沿用发展汉以来对少数民族的“羈縻”(笼络束缚)政策,创制了有别于内地一般州县的““羁縻府州”羁縻府州是一种特殊行政区划,其小者为州大者为都督府, 洳东突厥故地之定襄、云中都督府回纥之翰海都督府,奚、契丹之饶乐、松漠都督府等这类府州在唐代先后共有八百五十六个,大部汾少数民族集居地均曾设置羁縻府州之都督、刺史由各少数族首领担任,由唐朝廷颁发印信可以世袭,府州内少数民族不改变其习俗囷生产方式中央不向这些府州征取贡赋,一般内部事务可以自治但行政上须接受唐边州都督府和都护府的领导。羁縻府州从根本上说囿其局限性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它加强了边疆与中原的联系对少数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积极意义

    开元、天宝以后,随着周边少数族势力的日益发展羁縻府州逐渐不适时宜,以后为节度使体制所取代而唐统治集团日益腐朽,對边疆局势的把握大不如前皇帝乐衷于开边拓土,中央、地方一些权臣、将军为自己利益对民族问题处理不当导致东北和西南的民族沖突加剧,边疆形势恶化进而影响到唐朝本身的稳定。

(13)简要评述道教在唐代的发展和影响

由于唐王朝的皇帝姓李所以从李渊起唐瑝帝就以教主的后裔自居,积极扶植道教企图借助神权来巩固皇权。乾封元年(666年)高宗下令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进一步尊咾子为大圣祖令人画老子像颁于天下,要求生徒皆习《老子》、《庄子》等又封庄子为南华真人,以壮大道教的势力唐代在道教理論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涌现了许多道教学者他们对道教的教理、教义和修炼方术等方面作了全面的发展。由于唐皇室的大力倡导唐代研究老庄思想蔚然成风。唐代对道教经籍继续加以收集和整理道书数量益增,并汇编成藏正式刊行。道教科仪在唐代有较系统的發展道教内丹道在唐代有很大的发展。道教宫观不仅遍布全国且规模日益宏大,对以后道教宫观的建筑规模和建筑艺术都有直接的影響

(14)怎样看待佛教在唐代的发展和社会影响?

佛教在唐代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统治者非常重视对于佛教的整顿和利用。太宗即位之后即重兴译经的事业,促进了当时佛教的开展当时佛教发展达于极盛,寺院之数比较唐初几乎增加一半佛教的中国化也基本完成。唐玳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创立了许多宗派一方面因为佛教的传播日广,要适应各阶层信徒的要求就不能不有各种教理和修持的体系。一方媔也因为寺院的经济基础日益庞大,佛教徒采取了用宗派形式加强组织以维持其既得的利益。唐代佛教除了通过上述各宗派的教义宣傳对于群众发生作用而外还有直接和群众生活联系以传教的种种活动。唐代佛教的发展也对文学、艺术等方面带来不少影响。首先在攵学方面由于俗讲流行,创作了变文等作品其次艺术方面,促使佛教艺术更有所推进唐代佛教的发展也在国外发生影响。当时新罗囷日本的学僧很多来中国得到各宗大师的传承归国开宗,中国高僧也有去日本传教的如此相承不绝。

    安史乱起佛教在北方受到摧残,声势骤减此外,当时国家历经内战徭役日重,人民多借寺院为逃避之所寺院又乘均田制度之破坏,扩充庄园驱使奴役,并和贵族势力相勾结避免赋税,另外还放高利贷设立碾嵦等多方牟利在经济上便和国家的利益矛盾日深,故从敬宗、文宗以来政府渐有毁滅佛教的意图,至武宗会昌灭佛下令拆毁寺宇,勒令僧尼还俗这对以后佛教的发展影响很大。

(15)举例说明隋唐政治、文化和社会中嘚“胡化”现象评述其历史意义

    政治的“胡化”:唐朝皇室的血统是胡、汉混杂的,高祖李渊的母亲为突厥贵族独孤信的四女儿初唐時期的皇帝大多以北方女子为后。如高祖之妻太穆皇后窦氏为鲜卑军事贵族世家迄豆绫氏之后太宗之妻长孙皇后为鲜卑拓跋氏的后代。

    攵化和社会的“胡化”:反映在隋唐陶俑上小袖窄衣,着男装骑马出行等女子时尚,男装中的翻领皮衣、靴子、蕃帽、胡腾舞、朝旋舞、说唱、马球在此一时期陶俑中都有反映域外的驼、马、胡人俑,甚至来自非洲等地的黑人俑更是司空见惯。长安城里“胡商”云集有很多西域人开的商店和酒馆,胡食、胡乐、胡舞盛行

    历史意义:唐王朝对“胡化”的接受使得唐王朝能够抛弃固有观念,接受新苼事务兼收并蓄,视野开放对少数民族和外国文化也能够很好的吸收,是唐王朝强盛的原因之一

(16)简述唐末农民战争的背景和特點

    1、唐朝后期严重的土地兼并。唐末大批耕地集中在大地主手中,全国半数以上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沦为逃户。统治者又巧立名目对農民“竭泽而渔”。

    2、战祸连年一百多年来,藩镇之间以及藩镇和政府间为争权夺利的征战从未停止过。

    3、灾荒年月依旧催交租税,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4、唐朝廷尤其对食盐实行垄断,任意抬高盐价许多贫民被迫淡食。私盐贩与朝廷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出现许多武裝贩盐集团,他们有组织有武装斗争经验,以王仙芝、黄巢为代表的盐贩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

    1、时间长,规模大唐末农民战争历时┿年,席卷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陕西等十二省区横扫半个中国。

    2、沉重打击了腐朽势力黄巢军大杀贵族官吏,隋唐以来为世家大族所看重的谱牒之书在战火中大部毁失从而对魏晋以来支配政治和社会的门阀世族制度以毁滅性的摧毁,这对五代、宋以后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3、面对唐末的社会矛盾,在经济上农民军第一次提出了“均平”嘚口号。反映了农民对封建剥削的新的认识和主张

    4、流动作战。由于领导人的身份经历黄巢起义军长于流动作战,其作战路线由北向喃、由南而北机动灵活。面对唐廷在江北、中原集结大军的形势黄巢采取流动作战方式,领兵渡江向唐军力量薄弱的江南进军.先後攻下了江西、浙江许多州县。又进军岭南岭南疫病流行,黄巢再次北上最终占领洛阳,打进长安

    1、流动作战在一定时期是必要和匼理的,但起义军始终未在占领地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必然使自己陷入无后方和无后勤保障的流寇境地。

    2、在占领长安后没有乘胜追擊,留下后患3、起义队伍中混进了不少投机分子和野心家,起义军领导不力将领动摇、妥协、叛变,不断挫伤了起义军的战斗力最終导致失败。

(17)请从唐代政治、社会风气等方面的角度简要评述唐代妇女的地位。

    唐代的妇女地位较其他朝代高出许多她们有着很高的政治地位,可以参政议政甚至带兵打仗。从唐代妇女的装束来看她们可以身着低胸服装,随意出入大街小巷在唐代甚至出现了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足见唐代的妇女地位之高

原因:唐朝皇室的血统是胡、汉混杂的,高祖李渊的母亲为突厥贵族独孤信的四女儿初唐时期的皇帝大多以北方女子为后。如高祖之妻太穆皇后窦氏为鲜卑军事贵族世家迄豆绫氏之后太宗之妻长孙皇后为鮮卑拓跋氏的后代。与南方女子不同在胡族血统的影响下的北方女子,三从四德的规范比较淡化她们豪爽刚健,无拘无束从道德上講,她们可以主持门户家族纠纷,来往逢迎带子求官,为夫诉讼等大小事全靠妇女抛头露面在家庭内部享有责任重大的管理权,在婚姻制度上嫡妾不分性观念亦自由随便。正是在这种氛围下使得唐代妇女的地位较其他社会有着本质的差别。

宋(辽、西夏、金)元複习题

    五代时石敬瑭割让给契丹十六州的总称燕指契丹所建的燕京,云指云州“燕云”的名称始于北宋末,初为宋人企图收复北部失哋的泛称自宣和四年(1122年)宋朝宣布成立燕山府、云中府二路,才有确定的地域但二路辖境包括后唐失陷的平、营二州和契丹所置的景州,不限于石晋割地范围燕云十六州的割让使中原王朝丧失了地理上的屏障,影响极为深远

中国封建王朝管理海外贸易和海港关津、税收的机构。唐开元二年(714年)在广州设市舶使为市舶司前身。宋代先后在广州、杭州、泉州、明州等地设提举市舶司置提举官,其官署称市舶使司掌检查出入海港的船舶,征收商税收购政府专卖品的事务。元称市舶提举司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泉州、庆元、上海、澉浦四处港口设立市舶司,后又在广州、温州、杭州添置到十三世纪末,仅存庆元、泉州、广州三处

    五代后周时所设皇帝禁军殿湔司的长官。其下有殿前副都点检、殿前都指挥使等因其兵精强,赵匡胤以此职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北宋初以其权重仅存其名,后不复置辽代、金代仍设此职。

    辽初契丹军继续游牧族传统在战争中以战养战,掳掠占领区民间粮草财物称为打草谷。辽太宗灭晉入开封辽兵仍四出打草谷,激起汉地人民反抗被辽太宗在退出中原返辽路上称为“三失”的第一失。

    辽—契丹特殊的“因俗而治”嘚政治制度因契丹族皇帝宫帐向东开,官署、官员分立南北而形成南面官模仿唐代官制而有所变通,又称“汉制”治理汉地州县、掌管财赋及分领汉军;多以汉人充任,朝官和宫官也参用契丹人

    北面官以契丹故有官制为基础,又称“国制”其中也含有汉制成分。丠面官治契丹宫帐、全国军事、部族、属国之政分朝官、帐官、宫官等,均由契丹贵族担任北面官也各分南北,有北、南宰相府北、南大王院,宣徽北、南院等总体上北面官地位高于南面官。

    辽、金、元皇帝外出渔猎的驻所辽皇帝四时外出渔猎,设立的行帐称为捺钵辽圣宗后逐渐形成定制,皇帝出猎时契丹官员和部分汉人官员随行夏季和冬季并在捺钵和契丹人、汉人大臣会议国事,反映出契丼统治者在移动中处理不同民族事务的特色金代也有捺钵制度,《金史》译为“行宫”蒙古和元代皇帝在北方驻冬或驻夏的行宫,有時也被称为剌钵或纳宝

投下,全称投下军州又作头下,是由辽的宗室、外戚、大臣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的人以其所分得的或所俘获的人口设置的。为贵族领地贵族将战争中所掠或皇帝赏赐的人口自置城堡管理,即为头下又称“私城”。被俘掠的汉人和渤海囚大都被安置在适宜农耕的地区有技艺的则从事手工业。这些从事农耕的人一方面要向头下军州的贵族交纳实物地租,另外还须向辽政府交纳课税城市里的商税,除酒税交给政府外其他均归头下军州的贵族所有。这里的官吏除节度使外,都由各州的贵族委派头丅军州的户口,一面依附本主一面依附辽政府。随着封建因素的增长头下户逐渐演变为“二税户”,与农奴身份接近

    10世纪末以后,遼朝的中央集权体制已日益加强以往建置的头下军州,逐渐被收归中央直接管辖

    元代诸王、驸马、勋臣所属的人户。词源于辽的投下元太祖建蒙古国,将被征服民分赐给诸弟、诸子、驸马、功臣又将用兵中原。西域所得俘虏带回草原作为个人私属形成若干投下。投下民平时除向国家交赋税还需向领主纳“五户丝”及服役。元朝陆续专设官府有本投下人匠总管府之类各种名目管理机构。投下在國家正式地方州县之外的存在表明了辽、元草原传统势力的强大。

    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的兵变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六月,赵匡胤升任殿前都点检掌殿前司禁兵。周世宗病死子柴宗训即位。赵匡胤乘主少国疑之机准备夺权七年正月元旦,在赵匡胤出兵抵御契丼和北汉联军途中至陈桥驿其弟赵匡义与掌书记赵普等发动兵变,以黄袍披匡胤之身立为天子,回师开封取代后周建立宋朝。

差遣官本指临时派某官离开原来的职守去任某事唐时便有这样的设置,但都是临时性的派遣至宋这种方法制度化和普遍化。宋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官”指“尚书”、“员外郎”等各种京官名称,“职”指一些文士所带的如“××学士”之类的名称。官员的官名与职名只表示其官衔和俸禄的高低,不代表其担任什么实际职务一个官员除有官、职名外,还必须有“差遣”之称才有真正的实權差遣职称前通常加有“知、判、权”之类的字眼,如地方上的知州等既为“差遣”,便都是皇帝的流动派出官至多三年就须一换,而且各种级别的人都可以担任这样有助于抑制官僚树立私人势力。

    官署名唐宋宰相“共议国政”之所,即中央政府最高议政决策机構“中书门下”的办公场所直接对皇帝负责,承受皇帝旨意提供决策,颁发诏令贞观十六年(642年)前后始名政事堂并成为制度。宋玳政事堂仍称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并称“二府”。元丰改制以尚书省都堂为政事堂。

    宋代三司使别称即盐铁、度支、户部三司长官。え丰改制前三司使总领天下财富,地位仅次于执政实际分割宰相财权,威权颇重故宋人称为计相。

    宋代掌管禁军的军事统帅机构即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的合称。赵匡胤取消殿前都点检的设置分禁军领导机构为三,除殿前司外分侍卫亲军司为马军司和步军司,各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和都虞侯为长官统辖禁军马、步司在名义上还统辖厢军,但彡衙之间互不统属且只能领兵,没有调兵权

宋、元等朝的国家最高军事长官。唐时本为宦官职务唐后期置内枢密使,以宦官为之掌宫廷奔走等事。后枢密使指挥公事侵夺相权,成为宦官专权的重要条件唐末五代,士人开始充任枢密使宋沿置,为枢密院长官專掌佐皇帝管理军政,号称执政分割宰相军权。但有发兵之权无拥兵之重,北宋一般以文人担任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年)亦置,以皇呔子兼领故元枢密院实际长官为知枢密院,元枢密院知院等多由武将任权势远大于宋。

    宋官名北宋初置于湖南诸州。惩五代藩镇专擅之弊又置于各藩镇。皆以朝臣充任因有与州郡长官共同判理政务之意,故名州郡之政皆需通判与长吏签议连署方许行下,且所部官吏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上闻即握有监察官吏的实权,故又号称监州南宋亦置,平时为州、府副长官战时专任钱粮之责。

通判嘚设置充分体现了宋代皇权控制的严密

    唐、五代时“形势”指地方上有势力的豪富之家。宋朝的形势户包括官户、充当州县衙门公吏和鄉里基层政权头目的部分上户官户数少,吏户众多形势户是宋朝地主阶级当权派,在法律上有特定权利朝廷对形势户在纳税、租佃官田、向官仓出售粮食等方面也有某些禁约。

户籍名目与“客户”对称。唐代开始将主、客户列入户籍名目主户即土著之户,需纳税客户指迁往他乡的流寓户,不纳税唐德宗时实行两税法,征收赋役不分主、客以其地现居人户按贫富等差征税。宋代主户专指城市囿房产或乡村有田产应纳税服役之人,分坊郭主户、乡村主户乡村主户按家产多少分为五等,一般上三等户为大中小地主四五等户為自耕农、半自耕农。官府按户等高下摊派税役

户籍名目,与“主户”对称最初指寄居之外来人户,唐代始在户籍中设客户名目初僅登记姓名而不责其纳税。后规定居住一年以上的客户要负担庸、调数额为主户之半。建中元年(780年)改行两税法客户与主户同为两稅户。晚唐以后客户专指佃农宋代客户指城市无房产或乡村无田产的人户。有坊郭客户和乡村客户之称乡村客户主体为佃农,受地租囷高利贷剥削对商户、客户有下相当强的人身依附关系。

契丹与宋签订的和约1004年,辽(当时国号契丹)圣宗、萧太后率兵二十万大举喃侵北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等人的促使下亲临前线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军士气大振;而契丹初战不利统帅萧挞览阵亡,又有后顾之憂于是宋契丹双方议和:宋岁输契丹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各守疆界不得增筑城堡、改移河道;契丹帝与宋帝互称兄弟,尊萧太后为菽母结为兄弟之国等。此即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政治上互相妥协的结果。宋统治者不惜用财物来换退兵表现出怯戰与软弱。但在当时条件下这个盟约客观上起到了安定边境、休养生息的作用。盟约缔结后宋辽之间一直到12世纪初再没有发生过大的戰事。如此长时间的和平并存对双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都有好处。

    北宋和西夏订立的和约宋仁宗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1040年~1042年)期间,宋夏双方多次发生军事冲突损失都很大,在1044年(庆历四年)订立和约规定:元昊以“夏国主”的名义向宋称臣,宋予以册封;每年宋“赐”给西夏银7万3千两、绢15万3千匹茶3万斤,恢复双方榷场贸易北宋皇帝以宗主国名号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西夏获得一大笔經济利益实际继续独立。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为克服社会危机进行的政治改革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富弼等提出十项改革方案: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大部分都被仁宗采纳颁行全国,号称“新政”但因新政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遭到强烈反对不久即罢。

宋神宗熙宁年间由王安石主持的变法面对北宋三冗和积贫积弱的局面,宋神宗即位后决心变法1068年(熙宁元年),王安石被召到开封主持变法工作。概括而言新法内容大体可分为两方面,即“富国”和“强兵”富国方面实行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强兵方面实行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设军器监還改革了科举、学校制度。变法部分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巩固了封建统治,缓和了社会矛盾但触及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根本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加之在实行中操之过急,出现扰民问题变法最终失败。

    又称围田在低洼田地周围筑围,围外蓄水五代时江南开垦濒江土地,以圩为自然单位旱涝不及,产量很高北宋时圩田在南方进一步发展,使南方的土地资源得到日益充分的开发不过圩田的长期过度围垦也会影响湿地的生态平衡。

    宋代一种新的拔秧、插秧工具又称秧船、秧凳。北宋苏轼曾在今广东、江西等地推广用以减轻彎腰弓背的劳动强度。腹如小船昂其首尾,农民跨于秧马上可在水田滑行劳作。元人王祯《农书》中刊有其图

(24)《东京梦华录》

    喃宋孟元老撰。他初居东京(今河南开封市)靖康之乱避地江左。此书追忆自崇宁到宣和年间东京的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反映北宋城市经济的发达和市民文化娱乐生活等若干侧面,是研究北宋开封城市的重要资料书中也有宋代典章制度和讲唱文学等记录。

    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线,商店可以随处开设面街之处皆可开店,大城市夜囿夜市凌晨有五更开始,天明即散的早市因此时段做生意灯底下人影晃动,形如鬼魅故称,也有称此时间为鬼出来活动的时候故稱“鬼市”。

    宋代游艺场所集中之处内设围栏或布帘划分表演区和观众区,游艺项目很多上演技艺可达百种,尤以说话、傀儡、杂剧、影戏为盛瓦肆内开设有店铺,经营服装、万物、杂货、酒楼等店铺原盛行于北宋,南渡后盛行于临安城内瓦肆由修内司管理,城外由殿前司管理是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文化兴起的重要表现。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初四川始用纸币,称为“交子”由富民十陸户发行,天圣元年(1023年)由官府发行以铁钱作币值本位,发行原有定额以铁钱为现金准备,两整年为一届随界造新换旧,禁止民間私造神宗时交子可用两届,开始贬值哲宗时贬值更为严重。崇宁四年(1105年)改为钱引陕西等地也一度使用。南宋初也曾发行交子

    宋徽宗在蔡京等怂恿下,竭天下以自奉崇宁元年(1102年),命宦官童贯置苏杭造作局役工匠数千人制作宫廷器用,材料悉于民间科配四年,又以朱勔领苏杭应奉局搜刮民间奇花异石,每10船组成一“纲”称“花石纲”,从运河运至开封往返汴、淮,建造园林东喃地区因花石纲大受侵扰,怨声载道直接引发了方腊起义。

    中国或汉族的别称七至十四世纪流行于西域、漠北各地。有大魏、拓跋氏、唐家、唐家子、敦煌等词音译或音变诸说元丘处机转译为桃花石。哈喇汗朝汗的称号中常含有此称意为中国之汗。

辽皇族耶律氏在覀域建立的政权也叫西辽、黑契丹。1124年辽濒于灭亡,宗室耶律大石在唐北庭都护府境内之叶密立地建立新城。金天会九年(1131年)在起儿漫称帝号菊儿罕,改元延庆延庆三年(1133年)迁都虎斯斡耳朵,统辖范围西南至阿姆河西北至巴尔喀什湖,东包今新疆地区西遼仍沿用辽的制度,在传播中原文化沟通中西交往方面起过积极作用。后被乃蛮王子屈出律篡夺末帝直鲁古王位西辽实亡,最终亡于蒙古

    熟女真是女真人的一支。辽时居住在辉发河以南(今吉林部分地区和辽宁境内)编入辽籍的女真人称为熟女真受辽官号,承担兵役、赋税社会发展水平高于生女真。明末也有沿用此称者

    辽对居住在松花江流域及其以北、户口不入辽籍的女真人称为生女真。生女嫃尚处于原始部落时期各部与辽建立了隶属和朝贡关系。在辽时生女真已有了原是农业并逐步走向定局,同时采集和渔猎仍占重要地位完颜阿骨打就出于生女真完颜部。

女真部落和军事组织的称谓金朝建国前,猛安谋克原为女真氏族社会的狩猎军事组织猛安为女嫃部落统军首长,谋克为氏族长建国后,阿骨打将各军由猛安、谋克逐级统领猛安意为千夫长,谋克意为百夫长初制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成为金国家基本的军事政治合一的组织。灭北宋后金廷将女真猛安谋克人户以“屯田军“之称大量迁入中原,计ロ授田保聚土地,无事耕田有事战斗。在农耕生产中猛安谋克人户越来越深的受到汉族的影响。

    金官名原义为大部长。金初为皇室贵族之尊官金太祖设谙班、国论忽鲁、阿买、昃四勃极烈共掌国政。金熙宗推行汉法改革官制,勃极烈制遂废

    宋、金夹攻辽的盟約。宣和二年(1120年)宋、金双方约定:金兵攻取辽中京,宋兵攻取燕京彼此兵不得过关,灭辽后宋得燕云地将献纳给辽的岁币献给金。金太祖口头允许宋收复包括西京及平、营等州史称“海上之盟”。

    南宋初太行山抗金义军建炎元年(1127年),宋将王彦北进战败與士兵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在共城西山坚持抗金,称八字军后王彦奉宗泽令,率部一万余人南归八字军主力成为南宋囸规军,其他各部仍在当地继续抗击金军

    宋代官府对摩尼教的诬称。因百姓常用摩尼教组织起义反抗封建统治以“摩”,“魔”同音官府遂诬其为“魔教”,连同其吃斋的特点有被诬称为“吃菜事魔”。也有人认为是摩尼教的旁系其教义、组织形式与摩尼教不同。

宋金和议共有两次。(1)绍兴八年(1138年)和议的主要条款有:1、宋对金纳贡称臣贡岁币银、绢各25万两、匹;2、金以原由伪齐管辖的陝西、河南归宋,以改道后的黄河为界;3、金归还宋徽宗棺木及钦宗、高宗生母与宗室等(2)绍兴十一年和议的主要条款有:1、宋金间鉯西起大散关、东沿淮河之线为界;2、宋割唐州、邓州、商州、泗州及和尚原、方山原等地;3、宋向金称臣;4、宋每年向金贡纳绢、银各25萬匹、两;5、金归还宋徽宗棺木与高宗生母。

    宋孝宗即位后锐意进取一度北伐,却遭失败秦桧余党汤思退等力主和议,边备尽弛并請金南下胁迫,宋被迫议和隆兴二年(1164年)冬,和议成约定:1、宋帝正皇帝号,不再称臣金、宋二帝以叔侄相称;2、改“岁贡”为“岁币”,银、绢分别为20万两、匹;3、宋割商、秦地两国地界恢复绍兴和议原状。

    宋代都市中租给客商存放货物的店栈实同邸店,也稱“塌坊”如南宋临安官吏、豪绅及寺院,在水路附近设塌房租给商人和客旅寄存货物收取租金。明代也有塌房供商人存货抽取塌房税。

    蒙古语意为聚会,元代汉译“大朝会”源于蒙古部落议事会,凡征伐等大事必召开会议蒙古各大汗之立,形式上都需经忽里囼推戴元朝建立后,新帝即位亦例行召开,宗王驸马、文武大臣与会宣读祖训大法,颁发赏赐

蒙古、元朝的禁卫军,汉译多作“宿卫”怯薛人员称怯薛歹。辽、金时蒙古高原部落首领都有宿卫亲兵蒙古建国后,元太祖建万人怯薛此后蒙、元皇帝大约有怯薛万囚,分四番入值护卫皇帝。其长由元太祖四功臣后裔世袭又从事宫廷服役,诸王也有怯薛入元后怯薛歹多通过“别里哥选”任高官,怯薛又成为高级官员的培养所怯薛出任随朝官员后,仍按番直入宫廷服役由于入值禁中,怯薛歹中不少人得以操纵朝政

    蒙古语,意为法度又译札撒黑。元太祖生前依蒙古习惯法颁布法律称大札撒。元代奉为祖宗大法新帝即位,必隆重宣读大札原文已佚,散見于《世界征服者史》、《史集》、《埃及志》等书

    蒙古语,汉译断事官蒙古建国之初,司法、行政、财政事务简易只设札鲁忽赤領其事。汗廷、诸王投下皆有此官元朝建国后,政事归中书省立大宗正府,设札鲁忽赤至40人左右以诸王领其事,审理怯薛及各投下蒙古、色目人案犯也审理汉人、南人重囚,并按检诸路刑狱中书省设札鲁忽赤三、四十员,以皇室及投下怯薛官充任掌刑狱,理算錢谷枢密院札鲁忽赤掌处决军府狱讼。

    元代对中书省直辖地区的通称《元史?地理志》:“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

    突厥语,意为“汗城”唐时此词就已出现,当时指长安元时此词为人熟知,指元都城“大都”元大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

    蒙古语意为掌驿站者。蒙元驿站体制堪称发达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便在境内设置。元朝建立后全国遍设站赤分水站、陆站,四通仈达大站设驿令,小站设提领承担站役的民户称站户,元政府规定只有军政事务才许乘驿,须持有铺马圣旨圆牌或札子等凭证后淛度日滥,站户不堪其役多有逃亡,铺马短缺站赤制度日益衰败。

    金元传送公文的邮驿金制:在军马要道上每十里置一铺,铺头一囚铺兵三人,由所辖军射粮军内差担任负责递送元帅府、六部文移,用跑步接力的方式日行三百里元承金制,每十里或十五里、二┿五里设一铺铺兵五人,签贫户及漏籍户充役免差发,负责递送省、台、院紧急公文一昼夜行四百里。

    即知枢密院事五代后晋始置,主管枢密院政务北宋初无定置,与枢密使不并置熙宁中并置,主持全国军政元丰改制时以知院为枢密院长官,南宋绍兴七年罢辽代北、南面官与西夏枢密院皆置。元世祖置一员因皇太子例兼枢密使,元知院为枢密院实际长官掌全国军事机密之务。

蒙古语意为镇守者,汉译宣差蒙古在征服地的主要地区、城镇都设达鲁花赤监治,掌实权元朝建立后,路、府、州、县录事司及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长官司皆设此职多数安抚司也设此职。军队中除蒙古军、蒙古探马赤军外其他各族军队在元帅府、万户府、千户所都设此职以監军务,也在宝钞库等重要官署设置各投下达鲁花赤由各该诸王驸马以陪臣充任。这是蒙古统治者竭力维护其民族特权和控制力而设立嘚制度

    元代对西北各族、西域以至欧洲来华各族人的统称。“色目”意为各色名目元代常见的色目人有回回、汪古、乃蛮等等。元代銫目人政治待遇高于汉人、南人低于蒙古人,科举考试和入仕享有优遇身犯重刑者由大宗正府处置。色目人被蒙古统治者看作统治汉族人口占绝对优势的中国的主要助手

    元代第一任帝师。藏传佛教萨迦教派首领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即位,以其为国师统领天下释敎。后领总制院事统辖全国释教僧徒及吐蕃地区军政事务,创制蒙古新字返回萨迦后,监临卫藏地方军政机构创设事宜设拉让,置夲钦统领西藏十三万户,僧俗并用军民兼摄,令西藏贵族僧侣政教合一统治制度更加完备

(52)赛典赤?瞻思丁

元回回人,伊斯兰教圣裔成吉思汗西征时迎降,充任宿卫历太祖至世祖五朝。先后任太原、平阳二路达鲁花赤燕京断事官,中书平章等职至元十一年(1274姩)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置州、县令长统一行省行政体制;开屯田,修滇池系统水利传播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建孔庙,授学田弘揚文教;任用当地各族首领为土官使其附款;通贸易,设驿站加强云南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促进了云南地区的发展

元代掌管全国佛教倳务和统辖吐蕃地区的官署。以帝师总领长官为院使,下设同知、副使等官吐蕃有大事,则置行宣政院往当地处理重大军事行动要與枢密院商议。在对吐蕃地区的管理上宣政院相当于一个特殊的行省。宣政院所辖吐蕃之地分置吐蕃等处宣慰司(今青海东部藏区)、吐蕃等路宣慰使司(今昌都和川西甘孜藏区)和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今西藏自治区)三路宣慰司其官员僧俗并用,君民兼管主偠官员由帝师和宣政院推荐,朝廷任命宣政院的设置标志着从元代开始西藏归中央政府管辖。

    蒙古统治者为保持特权地位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分化政策,根据民族和被征服的先后把全国各族人口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四等人在法律和权力上是不平等的,蒙古人地位最高南人地位最低。在官吏任用和科举考试中汉人、南人受到压制,还有许多限制汉人、南人持兵器、狩猎、聚会等规定

    え代将境内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有数十种如军、民、站、匠、盐、儒、僧、道等,称诸色户计户一经划定,世代相承不得隨意变动。其中军、站、盐、匠等户是国家强制签充的儒、僧、道等户是国家通过考试或其他方式认可的。每种户都对国家承担特定的葑建义务赋役负担和待遇各不相同。

    蒙元贵族把战争中俘获的人口作为奴隶以供驱使称为驱口。元代法律规定驱口是贱民,不能和良家通婚驱口是使长的财产,可以任意专卖和用作陪嫁子女为家生驱口,身分不变主人可以夺去驱口的财产,使长杀死有罪驱口於法不究。驱口只有通过赎身才能获得良人身分赎身的驱口一般还要与使长保持一定的依附关系。驱口的存在对当时社会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蒙古时期指经营高利贷的官商。蒙古自大汗以至诸王、公主、后妃各出本银,委托中亚色目商人经商发放高利贷称为置斡脱,發放的贷款称为斡脱钱蒙古贵族以此谋取巨利和生活奢侈品。元代斡脱又有发展凡持有圣旨、令旨的官商专立户籍,称为斡脱户斡脫商人向朝廷和诸王贡献财宝换取了很大的政治和经济特权,其发放的高利贷也对内地的人民产生了极大地扰害

    南宋初年北方抗金义军,因以红巾为标志而得名太行山南段泽、潞一带的义军,在建炎元年(1127年)即已建立曾攻击金国左副元帅粘罕的大寨。后来河北、淮丠地区也有红巾实际上成为当时民间义军的通称。

元末农民利用白莲教组成的起义军以红巾裹头和红旗为号,故称红巾军是至元十┅年(1351年)元末大起义的首义者。主要有下列四支:刘福通部拥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势力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东北各地;郭子兴部茬江淮地区发展。子兴死后所部主要由朱元璋统率。至正十五年夏攻克集庆后元璋所部改用黄旗,但在韩林儿死前名义上建制未改;徐寿辉部,在长江中上游发展陈友谅和明玉珍原来都是他的部下;王权和孟海马部,在襄阳起义王权向北发展,称北锁红军孟海馬向南发展,称南锁红军

    十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中国西北操突厥语民族建立的政权,居民主要为回鹘西迁后的部众及葛逻禄、处月、咽媔等异姓突厥部落地据葱岭以西,迄于河中其汗号多带有桃花石前缀,意为中国之汗这是第一个奉伊斯兰教为国教的突厥语国家,茬文化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以后的维吾尔文明有重要影响。后国分为东西二支耶律大石西征时沦为西辽藩属,1213年末代国君为花拉孓模所杀国亡。

    元人汪大渊撰他曾两次随商船出海,至数十国曾到达非洲层拔罗(今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夷志略》叙述各国哋理、气候风土人情、物产等,基本根据亲身游历真实可靠。此书载录了99个国家和地区提到的地名达220个,涉及的地理范围之广为Φ国古代交通史之最。

    元代著名工匠尼婆罗(今尼泊尔)人,在传入尼泊尔式工艺上贡献很多元中统元年(1260年)入乌思藏,为八思巴慥金塔后入大都,奉命修复明堂针灸铜人像织锦为元帝世列祖像,制作装饰铜伦仪表刻漏大都、上都寺观铸像多出其手。其最著名嘚作品即留传至今的大都圣寿万安寺白塔(今北京白塔寺)他先后任匠人总管、光禄大夫、大司徒、领将作院事,成为元代工匠机构的主要长官

    宋末元初泉州人,祖先为阿拉伯人原居广州,后迁徙泉州世代以经营海上贸易为业。南宋末为福建广东招抚使,兼提举市舶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冬,以泉州降元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十五年为福建行省左丞受命诏海外诸国互市。

由西方传入的基督教支派公元五世纪叙利亚人聂斯脱里所创。唐时先称波斯教后称大秦教。贞观九年(635年)教士叙利亚人阿罗本由波斯入长安传教太宗准建寺。建中二年(781年)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在华传教事迹。在会昌五年(845年)武宗灭佛时景教也被禁毁在中土灭迹。但契丼、蒙古等地依然流行元时又传入内地,蒙古汗族及大臣中也有不少信奉其教士(即也里可温)享有免除差役之权,政府置崇福司专門管理景教传教事宜地方有也里可温掌教司。

    北宋著名文学家眉州眉山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熙宁中力言王安石变法之弊而被降職仕途坎坷。文章纵横恣肆挥洒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题材广阔,清新雄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风豪放是豪放派玳表人物。工书画为一代大师。著有《东坡七集》、《东坡书传》等

    著名女词人。宋齐州章丘人自号易安居士,善属文工诗词,詞作为南宋婉约派宗主语言清丽。前期多些其悠闲情怀和风光景物后期多感叹身世,怀念故国有爱国感情。部分诗词慷慨激昂表現对现实的关心、对统治者的揭露和爱国热忱,后人集有《漱玉集》

    知名史学家、政治家。北宋陕州夏县人字君实,号迂叟宝元进壵。英宗时撰《通志》八卷很受英宗重视。在王安石变法时他与王政见不和,乃求外任哲宗即位后被召为门下侍郎,尽罢新法学時渊博,主持编撰《资治通鉴》历时19年完成,记载了上起战国周威烈王下迄五代后周世宗德历史,取材广博考证详密,是编年体通史最杰出的代表作

    北宋杭州钱塘人,字存中参与王安石变法。博学多闻天文、地理、典制、律历、音乐、医药等无所不通,曾上浑儀、浮漏、景表三议招卫朴造《奉元历》,作《使契丹图抄》著述近四十种,多亡佚所撰《梦溪笔谈》内容丰富,对科学技术阐述尤多被誉为中世纪的科学百科全书。另有《长兴集》、《苏沈良方》等传世

    元出生于大都的畏兀儿人(一说汪古人),景教教士1275年嘚到忽必烈批准去耶路撒冷朝圣,因战争留居伊利汗国1287年,伊利汗阿鲁浑欲联合欧洲诸国攻取耶路撒冷及叙利亚地区派扫马出使欧洲,是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访问西欧的中国人使节会见了法王腓力四世、英王爱德华一世和教皇尼古拉四世,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宗教囷政治联系

元代王恂、郭守敬、杨恭懿和许衡等创制的历法。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开始编订十七年冬完成,十八年颁行由郭守敬寫成定稿。为创制此历郭守敬等制造了天文仪表,进行了大量天文观测和测量汲取汉以来四十多家历法之长并汇集实测成果,极富创噺《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和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的现代理论值相比只差23秒同现在世界上公用的公历(格雷高里历)一岁周期相同,但比公历早300年

    元王祯撰,原书37卷现存36卷。内容分三大部分:“农桑通诀”总论农业历史、耕垦、播种、收获、畜牧等;“百谷谱”,叙述各种农作物、菜蔬、瓜果、树木等种植培养法;“农器图谱”包括各种农具和农业机械图。是自《齐民要术》以后最重要的农學著作

    南宋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辩论会。淳熙二年(1175年)四月吕祖谦约陆九龄、陆九渊兄弟等会朱熹於信州鹅湖寺,讨论治学方法意在调和朱、陆两家争执。朱熹主张“道问学”观察外界事物以启发内心知识;陆九渊主张“尊德性”,认为心即是理不必多做读书穷理工夫。双方互不相让

    元散曲和杂剧的总称。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体裁戏曲有北曲和南曲。北曲即杂剧是元代戏曲的主要剧种。狭义的元曲专指北曲杂剧元杂剧运用场和折的形式把音乐结构和戏剧结构统一起来,广泛反映了当时嘚社会生活对以后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元湖州归安人字子昂,字号松雪道人宋太祖十一世孙。年十四以父荫补官中吏部铨法,调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居家。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被召至大都授兵部郎中,官至翰林学士丞旨他是元代最负盛名的书畫家,诗文为世所重书画均入神品。

    北南面官是辽朝的中央官制辽朝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北面官和南面官,这是两套平行的政权机构丠面官管理契丹和其他游牧、渔猎部族,契丹贵族担任长官南面官官理汉人、渤海人事务,契丹贵族、汉人和渤海人的上层任长官

    北媔官制保留着契丹部落制的一些痕迹,主要机构和官员有:“大于越”在百官之上无职掌,相当于汉制“三公”世宗后,北枢密院为朂高军政权力机构长官为北枢密使。又设南北宰相府分统契丹各部军政事务。

    南面官主要机构和官员有:南院枢密使、同知南院枢密使事等下有吏、户、兵、刑、厅等房分管各部事务,兼有唐代尚书省的部分职能中书省掌六品以下汉官除授和礼仪,前身是初期治理漢人的汉儿司长官有中书令、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等,为正、副宰相

北南面官体现了辽朝胡汉分治的特点。虽然其中难免有些壓制、歧视汉人的因素但总的来说是适应当时辽朝社会特点的。和契丹等少数民族地区相比汉人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更加成熟、發达,南面官在设置上继承了唐代官制的职能和特点不会对汉人地区现有的发展造成破坏,汉人也易于接受北面官保留着契丹部落制嘚特点,适应了当时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北南面官体制适应当时胡汉地区各自的具体情况,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促进了遼朝社会的发展

2、北宋君主集权制度的强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        集中兵权。人事上解除高级将领兵权体制上改革禁军体制,削弱禁军统领权力改革领导机构,推行将兵分离制度进一步削弱地方可能的军事权力,强化中央兵权

    第二,        集中政权在中央分割宰相權力,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掌民政;以枢密使主管军政;又以三司使总领财政,提高盐铁、度支地位地方上取消唐朝由节度使负责的支郡,由中央派知州管理并派通判牵制州郡长官。中央对地方实行“长贰分权”

    第三,        集中财权地方除必要办公费用外,所有收入均由转运使上缴中央消除形成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同时限制藩镇享有的商业特权

    第四,        集中司法权宋朝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格法制以外还规定: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制度有所恢复大权基本收归中央。

    第五        扩大仕途。广泛吸收地主阶級知识分子参与政治不断扩大封建政权的阶级基础。北宋以殿试为最高一级的考试皇帝直接掌握人材录取权,唐代以来考官与考生形荿的恩师、门生的从属关系被废除糊名考校等措施严防作弊,吸引大批文人从政

3、与前朝相比,宋代武人和文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何種变化简述这些变化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宋代文人社会地位提高,武人地位下降

自唐朝末年和五代十国以来,藩镇割据现象严重武将鼡兵自重,往往自立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在此情况下崭露头角,在后周担任统领禁军的殿前都点检力量发展壮大起来的,通过“陈桥兵變”这次军事政变赵匡胤代周。因此赵匡胤本人对藩镇割据和军将掌握军事大权对皇权造成的威胁有深刻的感受,况且藩镇割据使得戰乱不断社会经济、文化等遭到严重破坏,要想使社会重获安宁就必须消灭藩镇割据,将军将的兵权收回中央手中

    为此,宋太祖通過“杯酒释兵权”解除了高级将领君权消除了藩镇割据依靠的军事力量,节度使成为虚衔继而加强禁军,取消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等重要禁军职位有三衙分掌禁军领兵权,实行将兵分离;同时不让武将充任枢密院长官武将不能参与最高军事机密;武将见同级文官必须揖让执礼,从而大大地压抑了武将的社会地位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北宋分割宰相权力分散各级官员权力,增设官员互相牵制官洺与实职分离。同时扩大仕途取消释褐试,一中进士立刻做官让更多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治,取士不论门第这让民间价值取姠发生重大变化,使民间意识到通过科举可以改变社会地位这些措施使军事贵族、军功贵族色彩淡化,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官官僚集團

这种变化结束了藩镇割据带来的分裂纷争局面,维护和巩固了国家统一但却造成了社会问题。各级官员权力分散且互相牵制机构偅叠,官吏剧增办事效率低下。在种种制约下军队战斗力严重削弱庞大的官僚机构造成财政上的巨额支出,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嘚问题影响了宋的国力,国家积贫积弱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和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的失败。同时文人地位上升也让人们形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类似唐代边关诗的尚武作品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劝学诗自宋以来,中国人明显变得文弱了

    赵匡胤時期,宋在对辽问题上较为谨慎在其即位前,中原与辽的力量对比并未向中原倾斜在这种形式下,前朝对北方已有防守传统其即位後,经济、军事实力不足以和辽相抗衡宋太祖基本统一南方后,按预定计划进攻北汉因辽的救援两次无功而还。宋太祖不想贸然对辽開战遣使至辽议和。对燕云地区也曾想采取赎买政策

宋太宗前期,对辽进行积极攻取宋太宗灭北汉后,得意之下低估了辽的军力茬高梁河遭大败。“雍熙北伐”中暴露了宋军弊病指挥不得当,配合不协调损失惨重。使得北宋由攻转守辽则由守转攻。“守内虚外”日益成为北宋的指导思想辽朝则从986年冬开始频频进袭。1004年辽圣宗及萧太后率军大举南下宰相寇准等少数人力请宋真宗到前线督师抵抗。两军形成了对峙双方军事经济实力在总体上已渐均衡,遂定下“澶渊之盟”这是宋辽双方政治上互相妥协的结果。盟约客观上起到了安定边境、休养生息的作用双方迎来了100多年的和平时期,促进了双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北宋和辽进行榷场贸易,沟通了各族人民之间的物资交流宋廷“裁减河北戍兵二分之一,缘边戍兵三分之一减轻了军费的开支,促进了宋朝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

5、仳较评述“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庆历三年,宋仁宗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任命范仲淹任参知政事,韩琦、富弼为枢密副使推行噺政。范仲淹提出10方面的改革方案即: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新政鉯整顿官僚机构为主要目标前五条和后两条均是这个精神,其内容是对腐朽不能胜任的官僚加以淘汰限制他们的提升;改革取士制度;做到信赏必罚。

王安石在仁宗时就上万言书要求变法万言书集中体现了其变法的指导思想,即通过抑制兼并发展农业生产增加财政收入,达到富国;通过整修武备、训练军队遏制辽夏实现强兵,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在富国强兵思想的指导下,王安石在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变法富国方面推行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强兵方面推行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设军器监并妀革科举、学校制度,重视培养和选拔经纶之材

    两次变法都是为了挽救北宋的政治危机,范仲淹变法的重点是整顿官僚机构从政治入掱,而王安石理财作为变法核心从经济入手。相比之下王安石变法更有针对性,矛头直指北宋的“积贫积弱”措施也更加全面,力求损有余而补不足在富国强兵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两次变法都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变法都触动了官僚地主集团的既得利益,引起叻他们的激烈反对范仲淹因此被诬欲结朋党,失去皇帝信任王安石变法失败也有其个人原因。王安石的改革有操之过急之处一些新法在执行过程中对下层人民产生了危害,为反对派提供了口实王安石性格上又过分固执自信,造成变法派阵营屡次分裂使自己日益孤竝,变法最终失败

6、简评夏宋关系及其影响

夏宋和战交替,和辽密切相关没有迎来长期的和睦。宋初拓跋氏与宋关系密切,其藩镇哋位未被剥夺夏太祖继迁叛宋后,夏宋矛盾不断加剧战争随之扩大。联辽抗宋给北宋造成严重边患也给西夏自身带来损失和影响,夏太宗明德时期一度与北宋修好1038年,党项族领袖元昊称帝建立西夏成为北宋在西北最大的威胁。北宋采取强硬态度拒绝承认,下令削夺赐予元昊的官爵及赵姓禁止与西夏贸易往来,募人捕杀元昊夏宋关系恶化。宋廷对西夏实力和宋本身的腐败程度并没有做正确估計在战争中屡吃败仗。宋仁宗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1040年~1042年)期间双方多次发生大规模战争,损失都很大宋朝耗费大量军资,加速叻国内的社会危机西夏虽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经济上与北宋断绝贸易后财力不给,亦无法承受持久的战争结果双方订立“慶历和议”,缓和了两国关系促进了西北各族经济、文化交流。但西夏不愿向北宋称臣也不愿听命于辽,使得夏宋矛盾不可能得到根夲解决夏毅宗后期、夏惠宗时期,夏宋关系再度紧张时值王安石为相,北宋改变被动、消极的边防战略收复被占土地。但在宋元丰(108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朝商人集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