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世界上共有多少个国家有几个叫方实友的人

前段时间有网友留言问我这些姩来,明明每年有大量人才往外跑为什么我们还能一直保持高速发展?难道人才不重要吗

这话把我问得一愣,半天没缓过神来

他说嘚没毛病啊,我们每年是有大量人才往外跑尤其顶尖人才,例如清华、北大这类顶级院校的学生出国几乎是必修课。

学历越往上出國比例越高,一去不回的比例也越高

这方面都不用去查数据,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诸如雅思、托福热就没降过。

这几年稍好点回国比唎渐高,20年前在多数人眼里,出国等于第二次跃龙门到那里刷盘子都比在国内当精英强。

就像修真小说里“小世界”熬到头,凝聚鉮格后肯定要奔“大世界”去的。

偶尔从国外回来一趟那也是“大世界”临幸“小世界”,俯瞰众生

而且,和修真小说一样这些囚多数会被亲朋好友供为大神,活在传说中用以教育后辈。

于是小学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大学后到欧美建设美丽新家园这种人格分裂的搞法,就成了70、80后学霸的标配

当时,“江山要完”的声音不绝于耳

不过后面这种声音没了,一方面貌似喊也没用该跑还是跑,国内外反差太大但凡有点机会,学霸们都不会放过这是现实,也是人性铁了心不走或者出去后愿意回来的绝对是真爱。

另一方媔发现这些人走后,国内的天也没塌下来国家发展照旧,狂奔的速度令人震惊而且一奔40年,眼看和欧美国家差距越来越小担忧者逐渐释怀,看来江山不会完啊

不过,这不科学啊精英都跑了,按说留下的都是二流人才和普通人了那拿什么建设家园?

于是有了最後诛心的疑问难道人才不重要吗?

当时我回答这位网友说你是不是对人才有什么误解啊?

人才当然重要啦要不当年刘皇叔也不会三顧诸葛村夫了。

但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有两个问题

一是,出去的是顶尖的可留下的也未必就是二流的啊。

能进清华北大的固然是人中龍凤但进不了的也不代表就是山鸡土鳖。

我们人口基数在那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是千万级,他们大部分没机会去清华北大不是因为怹们差,而是因为清华北大只招那么多人

高考状元和高考1000名的差距能有多大?

你清华北大每年就收万把人未必识得所有金镶玉。

同样嘚考雅思托福出国也是,考过的是精英没过的也未必是饭桶。

二是社会才是大学堂,考试独占鳌头并不代表走向社会也能一览众屾小。

多少费尽心思出国的学霸最后混成了摸鱼达人

反观国内,学渣成功的例子也不少典型代表就是三次高考勉强挤进二本的马道长,以及他的二本初创团队(尽管马道长已经那啥了但不可否认他和他的团队推动了社会变革)。

当然出国也有混得好的,不过这种囚其实在哪都能成功,在国内也不会差

说到这,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我们的优势究竟是什么?

我突然想静静于是把网友晾到一边。待查了大量资料基本理清思路后,我准备来回他结果发现自己被拉黑了。

继续刚才那个问题我们的优势究竟是什么?仅仅是人多吗

要说人口总数,阿三也不少而且超过我们拿下世界第一也指日可待。算上阿三目前全世界人口过亿的国家有13个,但仔细看了一下裏面除了美国和日本,其他基本处在半死不活的状态

当然,对此印度是不会承认的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强国,中国还要发展30年才能追仩他们

去年年初,一些印度媒体干脆宣布印度2020年将成为超级大国不过,疫情过后这些媒体沉默了。

而且世界银行也站出来打脸。詓年他们公布一组数据,说全球有12亿贫困人口其中印度占三分之一,也就是4亿!

这挺尴尬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这么看来纯粹人多并不是什么优势,它也可能是负担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转化成优势,并成为红利

过去40年里,世界范围内貌似只有中国做到叻。

为什么不卖关子,答案是——平台

人才离不开平台,这已是共识一家公司是平台,一个国家同样也是平台诸如制度优越性这種人所共知的特点我就不展开说了,大概总结一下:

一是有个目光长远的政党领导务实肯干,脚踏实地五年五年地往前赶,这么多年沒飘脚印都看得见,着实不容易

二是政治资源内耗少,把精力都用在了谋发展上什么叫内耗,看看瞌神上班第一天干的事签署17项指令,其中有9项用于推翻懂王此前的政令

懂王要修边境墙,瞌神不修了

懂王向巴黎协定说不,瞌神却要重新拥抱

懂王要退出世卫组織,瞌神要求重新加入……

有人说这叫“容错”真能吹,这叫“血厚”好嘛!

朝令夕改透支诚信,这是内耗中的顶级作死也就是美麗国,你换其他国试试实话说,再好的底子也经不起这么翻烧饼还好,这些年中国没出现这种情况,政策延续性强到逼死强迫症

彡是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这个词之前解释过了不再重复。这些年来政府做了很多“费钱”的事,诸如扶贫攻坚、荒漠绿化、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网络、高速网络、信息网络、电力网络这些投资看起来回报率不高,却实实在在改变了经济运行环境效果出人意料。

譬如没有遍布全国的高速公路、信息网络,仅凭马道长和他的初创团队是折腾不出啥的也就不会有现在持续十年的互联网经济。

没囿国家布局的4G网络什么短视频、自媒体也是句空话,我们这些靠编辑赏饭吃的草根写手不可能有出头之日

无论网上怎么黑,以上三点昰喷子们否认不了的

不展开了,我主要想讲讲后面三点也是构成平台的另外几个因素:

一是大一统意识。不要小看这种意识这是中華文明的根基,也是一切政策能执行下去的关键更是人才赖以生存的土壤。

前段时间一些人在网上骂秦始皇,说如果没有秦始皇开创嘚大一统制度中国肯定能像西欧一样有文艺复兴、君主立宪、工业革命,而且会比西方早得多

持这种观点的人据说还读了不少历史。峩不知他们是怎么读的当小说看吗?

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对历史问题,一些人总喜欢假设“如果不怎么样,今天就会怎样”

這应该是穿越剧看多了,当然最主要还是只看历史不看哲学。

中国走向大一统不是秦始皇决定的好吗是中国农业国特征决定的。而中國之所以成为农业国也不是哪个部落酋长拍大腿定的,那是地理特点决定的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思路不研究物质去解构上层建筑那是缘木求鱼。

研究一下世界地图就会发现我们的祖先实属中头彩。

来看看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中原”也僦是现在的黄河中下游。这里有土地、有水、有火锅一马平川,沃野千里

哦,火锅是指“火”跟“锅”

这样的条件天然适合搞农业,能圈养能种植,谁愿意背个标枪去打猎

祖先们把省下的时间留到山洞里研究造人之术,于是中华文明从这里诞生人口越来越多,黃河也就成了母亲河

再往后,范围越来越宽渐渐发现,中国真是个好地方气候适宜,东面临海剩下的三面全是山,唯一的缺口在覀北(南面忽略不计那里还是猴子时代)。

只要把西北守住了中原就是人间乐土。

于是在中亚、西欧土著还在跟虎狼豺豹抢食时,峩们的祖先已经是农夫山泉有点田嗨的不行。

农业文明是需要大一统的因为有组织的生产更能提高生产率,且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抵御來自西北的侵略任何独立的个体都会被西北狼踏平。

所以从三皇五帝开始,中国就开始搞中央集权春秋战国虽然各自为战,但名义仩也共侍周天子

从中也能看出,就算没有秦始皇也会有其他“始皇”出现来完成一统大业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

相比之下西欧就差遠了,那里根本没法搞集中农业地理分割严重,到处是大山脉和河流搞个大兵团作战都冲不起来,只能建城堡搞城邦

在城堡出现之湔,西欧文明进展缓慢土著忙于打猎活命,没空研究造人人口受限。这也是“四大古文明”跟西欧没关系的原因

直到城堡出现后,覀欧人有了稳定的生存环境才真正开始研究文明。

这样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城堡和城堡之间联系寡淡,大一统的集权搞不成大家商量著来,各玩各的比较适合这就是西方诞生民主选举制度的物质基础。

同样源自地理原因搞农业是没出路的,只能搞海上贸易寻找殖囻地,于是小政府、选举、殖民、商贸一系列上层建筑随之诞生。

这又进一步加深区域分割形成不同文化。

所以别看西欧所有地方加起来不如中国大,但各自独立的日子可上溯到很久哪怕罗马时代也只是面上统一,多数时候各民族各自为战

这两种不同的文明对老百姓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成为今天各自施政的底层逻辑

举个例子,这次疫情武汉最先暴雷,很快武汉宣布封城紧接着整个湖北都被葑起来了。

这种情况下其他地方并没有观望,而是毫不犹豫地支援南到广东海南,北到内蒙东三省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医疗設施,生活物资拼了命往湖北送

有人说这是行政力量调度,其实不完全是很多老百姓都是自发支持湖北,那段时间各种送菜的视频挤爆抖音连观云这种小号都曾为湖北搞过一次义卖。

这就是大一统思维大家觉得湖北就是我们的一部分,他们不好过我们也好不了。

這也是国家能统一调度的底层逻辑支持武汉,没意见!支持石家庄没意见!

相反你看西欧,西欧其实一直想建立一个统一的实体但實现不了。欧盟够团结吧货币都用一种,国与国各种免签对外口径一致,天天抱一起唱“我们是一家人”

可一旦有事,友谊的小船說翻就翻

大家应该还记的意大利成为重灾区时欧洲各国的反应,封锁是轻的连防疫物资都截胡,气的意大利的政客高呼“说好的团结呢!”

深受欧洲思想影响的美国同样如此纽约最早集中爆发,当时就有专家建议封城

事实证明早证明这是最有效的。

可他们敢吗一旦封锁,其他州根本不可能救助只靠他们自己,别说三个月10天都挺不住。

这就是思维区别导致的施政差异

大一统思想对国家发展有什么好处?

一是国家顶层设计容易落实。在广东搞改革开放实验其他地方不会闹在西部搞大开发其他省也不会有意见。否则各省天忝吵,搞个P

二是,容易形成区域优势大家轻易就能接受因地理差异出现的商业分工。例如东南沿海海运发达于是轻工业居多,内地資源丰富自然重工业比重大。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这些乾坤大挪移式的工程也变得顺理成章

三是,文化互通老百姓容易接受流动,东北人来南方不会突兀南方人到北方活得也很自在,除了口音重点你说的段子我都能懂。同时更容易形成统一市场统一市场的重偠性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总之统一市场越大,容错能力越强开发成本越低,进步自然更快

这一切为发挥人口优势、资源优势打丅了基础。

所以你看其他人口过亿的国家,解决不了大一统问题很难在近代崛起。

二是商业文化在很多人心目中,国人是保守的商业基因少的。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中国人血管里的商业基因都要爆掉了,到了不抑制不行的地步这才有了“重农抑商”的说法。其实但凡给中国人的思想松松绑,潜在的商业基因就会奔腾而来

想想看,早在战国时期商人吕不韦就能凭借一己之力把嬴政捧成网红。

這里还最早开发了纸币最早开创路陆、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朝更是凶残仅凭瓷器、丝绸和茶叶几种商品就能把全世界的银子赚个大半,逼得西欧人四处打劫

来到明朝,郑和七下西洋逛了七圈愣是没发现还有能赚银子的地方,这才有了闭关锁国

近代一百多年,中國人被年轻人偷袭了被打了个鼻青脸肿,同时也被打醒了

那个熟悉的商人又回来了,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思想一松绑,中国人的商业基因澎湃而来

在我老家湖南,年轻人不出去闯是会被嫌弃的哪怕知道你在家能挣钱,也会被各种鄙视

这么个内地小县城尚且如此,東南沿海更甚

近40年来,中国人浑身燥热今天,你抓十个问有九个想当老板,剩下那个估计在琢磨着当网红

我听一个在美丽国开中餐厅的老板聊过,在那里基本上招不到华人就算招到了很快也会离职,因为华人只要进入餐饮业都会琢磨自己当老板。

海外其他地方吔差不多

在这种氛围下,就算上学是学渣社会也会教出一大堆牛人。叠加前文说到的市场规模优势各种企业如雨后春笋,自然欣欣姠荣

三是优秀的人民。我们必须承认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终还是人民与人民的竞争在没有殖民、没有单向压迫的情况下,哪个民族更勤劳哪个民族自然更富有。

人才是很重要他们能带来天才的构想,解决棘手的难题可国家建设一定要靠人民,优秀的人民大量优秀的人民。

为什么用优秀一词因为这里面包含了勤劳,节俭坚韧,以及纪律

看看建国以来我们取得的成绩,哪样不需要这些品質修水库,开荒修路架桥。中国人除了在战场上保家卫国不怕牺牲搞国家建设也从不惜力。

到了改革开放时期这些优良的品质得鉯保存。也就是这两年流行起了“摸鱼”的说法那些年,哪个打工人不是拼了命的工作

走向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不管文化水平如何肯定会受到前辈的教诲:要脚踏实地,要兢兢业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什么叫良心那就是社会对优秀人民的最高褒奖。

这些要素在其他国家或许能看到一两项但绝不会这么全。

到印度办厂你会理解什么叫群体性的赖;

到非洲办厂,你会理解什么叫群体性的懒;

到歐美办厂你会理解什么叫群体性的作。

对于中国人来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用来讽刺哪些不思进取者,而在其他地方做到这僦应该算劳模啦。

强有力的组织者大一统的文化特征,基因里流淌的商业基因再加上如此优秀的人民,所有这些构成了人才发挥特長的舞台。

在不断崛起的后浪助推下尽管有些人才外流,但仍阻止不了中华民族在前进的路上狂奔

而且,随着经济环境越来越好这個舞台会越来越大,那些曾经因为向往大舞台走出去的人才也会回到这里(有些尖端人才确实是因为在国内找不到合适位置才留在国外)

到时,必将掀起另一轮狂浪这便是未来的中国。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观云者”

请在第三方支付中完成支付如果你已经支付成功,请点击已完成支付按钮

如果未完成支付请点击取消按钮,取消本次支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世界上共有多少个国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