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游戏本的手机不打游戏处理器多少够用比较好

 主题:如果不玩游戏现在买手機是不是根本不需要纠结CPU了?

值乎评论问得太多所以有了这篇零基础小白看完也能心中有数的教程,它能解决三个问题:

  • 什么样的性能是目前的主流水准?
  • 什么性能之外的东西其实很重要
  • 什么样的產品才是更加适合我的?

全文基本没有理论化拗口的术语,重点在加粗如果非常懒的话,也可以直接看末尾的总结


什么样的性能是目前嘚主流水准?

关乎个人电脑流畅性的部件,主要也就是 CPU, GPU, 内存, 硬盘它们就像 iPhone 一年,差不多一年更新一代所以大部分的笔记本电脑也都是一姩更新一代。那么在 2018 年:

在 CPU 方面今年的第 8 代酷睿相对于第 7 代有着较大的提升,特别是在 U 结尾的低功耗手机不打游戏处理器多少够用上甴原来的双核变成了四核,在这我不会给太多复杂的对比你只要记住结论,i5-8250u 的综合性能大约要比同级别的上一代产品 i5-7200u 高 30% 左右(当然实際体验差距没那么高)而且每瓦性能更高,也就是说想要达到同样的性能现在只需要更少的发热了。

MX150 是目前的入门级别独立显卡但是咜的表现超越了核心显卡太多,基本上和上一代 GTX 950m 接近实际游戏 FPS 差距在 20%~5% 左右。因此 MX150 是轻薄定位笔记本里最合适的独立显卡只要你不玩单機游戏大作,少开点特效玩个网游都是没问题的(比如中特效守望先锋 1080P)

如果不玩游戏或者只是 LOL 这种小型游戏,那么核心显卡就已经足夠没有独立显卡也可以带来更长的续航,还有更轻薄的机身

  • 最新一代的内存是 DDR4, 如果你发现有的叫 LPDDR , 那说明它是低功耗版本,可以让续航時间更长不过内存只要总容量大,其他方面对于流畅性的影响就很小了

4G 内存基本是开几个网页就会卡的水平,8G 内存是今年的主流水准能满足绝大部分的使用场景,当然内存这个东西,自然还是越高越好如果你需要处理大量的、高负荷的图像或者视频,那么 16G 甚至更哆的内存也是必要的

  • 硬盘,各个厂商没有统一的命名方式你更需要知道的是几种不同类型的硬盘,通常来说有这么几种名字速度按慢到快排列:SATA(机械硬盘或固态硬盘接口)<M.2(固态硬盘接口,有三种尺寸)<PCIE(最高端的固态硬盘协议)

轻薄便携的产品都只会有一个固态硬盘接口而主流的坚固便携和扩展性的产品则会提供一个固态硬盘接口和一个 SATA 接口,那么只要不是只有一个 SATA 接口的产品就可以接受。

PCIE 雖然最快但是日常使用中几乎感觉不出来,所以只要是固态硬盘就比机械硬盘流畅无数倍。如果买的型号预装只有一个机械硬盘或鍺只有一个硬盘接口且容量很小,那么后期如果加装或者换装固态硬盘还需要自己重新装系统


什么性能之外的东西其实很重要?

首先一萣是屏幕如果你看看手机屏幕,然后再看看你的电脑屏幕发现它们之间的差距很大,那么毫无疑问你需要换一个好屏幕了。

如果你嘚电脑屏幕相对手机容易泛白稍微移动角度颜色就变了,那么你需要的是 IPS 屏幕它的可视角度相对于传统的 TN 要好很多,目前 IPS 已经覆盖了 95% 鉯上的主流笔记本

上图上方为高 PPI 屏幕,上图下方为低 PPI 屏幕

如果你的电脑屏幕颗粒感很严重文字充满锯齿,那么你需要的是更高 PPI 的屏幕也就是分辨率更高的屏幕,目前来看 14 寸 以下的屏幕 1080P 分辨率为底线15~17 寸则需要 2K 或者更高。

上图左为高色域覆盖屏幕可以显示出深紫色上图右为低色域覆盖屏幕右侧无法显示紫色

如果你的电脑屏幕在看同样的页面时颜色没有手机鲜艳,那么你需要的是一个色域覆盖哽高的屏幕目前除了影像处理的专业级用户,最推荐的是覆盖 100% sRGB 色域的屏幕()

既可以传输信号,也可以传输电力也就是说不需要独竝电源就可以给笔记本供电。

而你会发现有的产品虽然提供 USB-C 接口但其中有些猫腻,比如我在就提到过小米笔记本 Pro 的两个 USB-C 接口并不是最先进的支持雷电的 USB-C 接口,所以在连接 4K/5K 显示器时很有可能会出现问题。

这个接口保证了至少未来 5 年都不会过时,至少是旗舰机型的标配。

其他影响使用体验的小细节还有:

简单的来说就是支持 PTP 的触摸板在防误触和使用体验上达到了 Windows 的最高水平,并且能完美支持 Win 10 的最新觸控板手势功能

噪音:很多时候噪音往往容易被人忽视,而在实际体验里噪音则是非常影响体验的地方不过大部分中低端商用产品和幾乎所有高端商用产品都对噪音有着严格的要求,噪音的重灾区还是集中在家用的游戏类产品

如果你只是在家一个人用,开着扬声器或鍺带着耳机听着歌玩游戏那么噪音大也无所谓,但是如果你经常需要带着笔记本电脑去公众场合比如自习室,只要噪音超过 40dBA 就很尴尬叻不说自己会不好意思,而且坐你旁边的人也一定想把你赶出去

续航:在使用第八代酷睿 U 结尾的低功耗手机不打游戏处理器多少够用湔提下,直接用你想要的续航小时数(不玩游戏单纯上网或 Office 系列软件)*6, 就能得到你大概需要多大的电池容量,比如你想要 8 小时左右的续航时间那么一个电池容量为 8*6= 48Wh 的笔记本就是底线了。

内部设计:就像我再中提到的: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仅仅通过主板的外观就判断出 PCB 板嘚内部线路设计 Layout 好不好。也没有任何人就可以从拆机图精准地判断一个产品的内部设计具体好不好

所以对于大部分人,看拆机图的最大意义还是了解拆机的步骤是否简单,里边有什么配件是我能自己更换的

追求轻薄的产品,内部空间都非常紧凑除了硬盘,几乎没有任何可以更换的部件而一些高性能的产品往往内部空间更充足,内存和硬盘都是可以自己换的能够自行更换意味着更小的维修成本,哽高的自由度不过稳定性也会稍差,这都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了


什么样的产品才是更加适合我的?

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产品,僦先要知道:到底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 屏幕要大,分辨率越高越好色域覆盖越高越好

请问,以上的「好产品高标准特性」哪一項是真正的好产品所必备的。

恭喜你答案是:「以上全错」。

每一种产品都有自己的定位有的产品转为一种人群打造,所以对大部分囚来说并不适合(这种产品一般出现在专业领域);而另一种产品覆盖人群广不过这种产品也没法最精准的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家用產品的人群覆盖大都很广)

比如说一个追求长续航的便携商务笔记本,每天都只是 Office 系列软件上个网处理邮件看个视频,给它加上 HQ 的手机鈈打游戏处理器多少够用没有半点帮助还会导致机身发烫而且续航骤减。

比如说一个需要一点游戏性能但是从不玩大型游戏的主流家用產品玩的游戏也就是守望先锋到头了,而且还每天都需要带出去所以要轻薄好看噪音也不能大。给它加上 GTX 1060 再来四个风扇结果把电池嘚空间占用了,续航只有三个小时还又厚又重风扇转起来吵死人。

最后一种笔记本当台式机用,几乎从不移动不在乎外观,不在乎續航性能需求上不封顶,那自然是按照微型化台式机的思路来制造什么性能高来什么,噪音控制不需要的,暴力加风扇就好续航昰什么?电池能撑到突然断电还能用几十分钟就行

没有完美的,能满足所有人需求的产品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对于不玩大型游戏的人。

  • CPU:i5-8250u 为底线i7-8550U 更佳(日常使用和 i5 没太大差距),买新不买旧(不在乎性能可以买 i5-7200u)
  • GPU:LOL 之类小型游戏不需要独立显卡大部分网遊不追求高特效 MX150 就足以。
  • 内存:至少 8G 越高越好如果是可以自己加内存的笔记本,那么买 4G 版本再加更划算
  • 硬盘:底线是固态硬盘,最烂嘚固态硬盘也比只有机械硬盘强无数倍PCIE 更好但是日常基本用不出区别。
  • 接口:至少两个普通的 USB 接口一个 HDMI 接口,一个支持雷电 3 的 USB-C 接口或鍺一个 mini-DP 接口(二者至少有其一)
  • 电池:40Wh 左右能保证 5~6 小时轻度续航50Wh 就可以做到 7~8 小时,当然前提是关闭睿频的轻度使用Chrome 或者玩游戏什么的僦算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不打游戏处理器多少够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