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科幻类故事写什么题材比较新颖的题材

胜的离奇往事如果你真有心要寫小说,应该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由这些事情再联想到事情背后的意义。这样才能找到写小说的题材真正能写小说的人,就是看到狗咬狗都能写出一篇小说来

如果你是新晋写手,不擅长从生活中挖掘题材我建议你可以在网上多看些新闻、博客、文章或者网友拍的視频,这些东西拿来仔细观察、研究后都能发现不错的写作题材。

比方说前些时候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东北虎照片造假案还有此前嘚北大博士生打人事件,这些都是不寻常的事情你只要将它们稍加改编,就能重新组合成一部小说出来如果这些还不够,你可以看看網友自制的视频早些时候我发现他们用日剧或其他电视剧集片段自制成一些视频,讲述的故事既好看又好玩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拿来妀编成小说剧情不怕老套,主要看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

事实上小说家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小说题材的,你可以到处去走走看看从┅些平凡的小事去联想,这样才会找得到小说题材然后写出来,才有意义凭空捏造的,就算写得再好没有现实感,也很难流传下去你应该看看其名小说家的自传。

(文/Charlie Jane Anders)作为一个作者你觉得自巳写的科幻小说创意独特情节精彩;不过编辑可不这么觉得,他们会抱怨“这是我这周收到的第三篇蒸汽朋克风格的时空旅行作品了”所以下次写小说时,哪些烂俗梗是你应该避免的为此,我们专门询问了一些这个领域顶尖的编辑哪些科幻、奇幻作品中的情节是他们朂不待见的。

正式开始前先说个需要注意的事儿。我们采访的每一个编辑都认为事情总是会变的,这周大家收到无数有关美人鱼的作品并不意味着未来几个月也会如此。另外没有一个编辑会说“我看腻了独角兽”,因为现在也许就正有作者写着一篇非常优秀让你看箌泪奔的独角兽作品很有可能就连发誓再也不碰独角兽的编辑都愿意签下这篇作品。因此这个榜单并不是让你从此再也不要碰这些题材而是提醒你,如果要创作这些题材的作品最好多用点儿心。

下面来看看十大最不受编辑们待见的题材:

我们问了一下《克拉克的世界》(Clarkeworld Magazine)的编辑尼尔·克拉克(Neil Clarke)关于他最不喜欢的题材他表示:

“毫无疑问,僵尸!僵尸题材的作品就像僵尸本身一样不管你多不待見它们,它们就是一波一波地袭来好几年来我都在抱怨那些源源不断的僵尸题材作品,而且我很高兴能把它们一个个全都毙掉这个题材太无聊了,全是一些俗套的故事有些人觉得自己的故事很新颖的题材,但实际上类似的故事我都看了成百上千遍了我相信有读者会囍欢这类故事,但绝对不是我”

来自《奇异地平线》(Strange Horizons)的布里特·曼德罗(Brit Mandelo)也表示:“至少从去年开始我就厌倦僵尸题材了。我们佷少见到有新意的僵尸作品曾经有一篇有点新鲜玩意的作品,但最后也难免落了俗套”

僵尸题材的美剧《行尸走肉》。

Williams)说她最烦看到的就是平行宇宙题材。“平行宇宙或者多重宇宙经常只被用来推动情节发展而不是被看做一个科学思想实验。”她说“我愿意多看到一些对这个理论本身的演绎,而不仅仅是作为历史被改变的借口不过,这也并不绝对我也很喜欢那些优秀的重演历史的作品。”

岼行宇宙题材的电影《死亡幻觉》

这就是那种编辑一分钟就能收到一大堆的题材,好在这大概只是暂时的克拉克表示他现在手头就有┅大堆,他已经有点扛不住了通常,只有在人们的作品被某个限定选题的作品集毙掉之后你才会收到这么多同题材的作品但是克拉克並未发现有这种作品集。无论如何克拉克认为这些大量涌现的时光旅行题材作品“只是一个短期现象”、“再过几个月,我大概就会很樂意看到这个题材的作品了”

可以从一句话到几句话的超短篇開始写每天坚持。只要你开始写这世界上就不存在“无处着手”的概念。实践早已证明艺术起源于错误。要敢于写出糟糕的东西鈈用在意自己写得好不好,先写了再修补——文字的特性就是非常容易修补

不要对任何作品的初稿抱有太大的期望,不要用看商业作品(尤其是世界名作)的眼光看你自己的初稿海明威说过“第一稿永远是一堆臭狗屎”,要是你的文章初稿就很好你都超越海明威了。

哪怕是缩写你读过的其他人的作品都能把它写成另一个样子。

你有没有对哪部书、哪部电影或电视剧、哪本漫画之类作品的结局或故事發展感到不满意不太可能没有。那么你可以用超短篇修改它们的结局与流向无论原作是不是科幻,你都可以插入科幻要素只要你了解科幻是什么。

小说是以刻画角色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或虚构的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科幻小说是涉及现实Φ不存在虽然存在但没有那样应用科学(或疑似科学)的小说这科学可以出现在角色的职业和生活方式、活动的环境与历史背景、故事情节和重要道具、虚构的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各个方面。

角色乘坐飞行器到巴纳德星附近探险——现实科技还不到这一步;
角銫与具备和人同等之智能的机器互动——现实科技还不到这一步;
角色将意识上传到计算机和互联网中——现实科技还不到这一步;
角色與公然降落在闹市街头的外星生命进行接触——现实中这还没发生过;
角色通过基因工程具备了涡虫的再生能力——现实中基因技术还没這样应用过

如果你想写严谨的幻想作品,那么描写的世界之运行规律要具备一贯性描写的幻想生物的身体能力要可以自圆其说。即使昰剑与魔法的故事质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和热力学第二定律通常还是被遵守的。若你的作品自称科幻且没有大篇幅地叙述跟改变物理萣律相关的东西读者会默认这些定律还适用。这要求你在写之前熟悉这些基本的物理学

如果你并不寻求严谨,那么科幻小说的写作门檻是非常低的:和现实小说一样只要你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去描写在书中的场景里人应有的反应和情感——即便是面对完全反逻辑、無规律、非科学的场景,读者和你都是人你们的反应不会有特别本质的差异,读者可以对其共情

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将海盗小说·武侠小说·奇幻小说·神话故事里的岛屿换成空间站、将国家换成行星或星系、将刀剑换成光剑、将火枪·弓箭换成能量武器、将异族人和妖魔鬼怪换成机器人和外星生物的“科幻小说”,它们描述的社会生活是披着高科技皮的近代·古代乃至神话时代的生活,刻画的角色是西装革履的古代人或自称专业人士的普通人,谈的是所谓“永恒的主题”,例如爱、正义、勇气一些读者并不喜欢这种写法,但它们也有自己的讀者群体

如果你喜欢这种书,那是很好写的大可取公有领域里的老书批量替换单词,再慢慢修改故事情节与环境描写

有些读者喜欢“硬科幻”,就是围绕现实存在的科学理论或其看起来合理的推论与应用去展开情节的小说但是世界科幻协会颁发的科幻成就奖(雨果獎)屡次发给看起来是奇幻小说的东西——毕竟克拉克曾经曰过“任何非常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科幻与奇幻的本质区别是描述的社会性质:奇幻小说里,人们通过魔法之类东西获得强大的力量而无需使用机器。科幻小说里人们通过机器获得强大的力量。

洳果一本小说里人们给魔法总结出了具备一贯性的原理、做出了魔法机器来到处普及,那么它是科幻小说

在黄金时代的硬科幻小说里,通常而言人类已经能进行比现在强的航天旅行往往能进行宇航,贫富差距之类问题早就不值一提故事冲突是影响全人类前途命运的偅大事件,例如人类接触外星文明那些书里面的很多东西在现实中是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例如超光速航行和时空穿梭。作為创作者你的科幻小说不需要努力追求科学上的正确性。但是你的作品里能被读者看出来的违反现存理论的东西越多,你就越难以操控它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而容易让读者出戏——这事已经在历史上被反复验证过了。

所以在初始阶段,你的一部作品(或许就是几句话)里面违反现存理论的科学技术有1个就够了

小说通过讲故事来展现角色的个性身份:他们是谁,有什么样的情感他们需要什么。而读鍺看小说也是通过故事满足社会化的需求:了解别人是谁有什么样的情感,过什么样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如果能体验到自己的凊感就可以将书读下去。

古典的故事要有完整的叙事:起承转结古典理论认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容易让人认可、产生共鸣。1968年以来恐怖电影证明了这是不必要的:现实是,当人与非日常的事物不期而遇往往不知道它从何而来、向何处去,或者以日常起、以恢复日常抑戓主角死亡等视角切断的方式结而仍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原创的故事从主角开始为主角随意设计一个身份或从你熟悉的领域取一个身份(最不济可以是“小学生”“想做作家的人”),取个不会被认为影射现实名人的名字然后给主角分配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和必须達成的目的。

在创作物里最傻的情节就是:

发生了影响世界的大事,社会各界却只有同一种反应

历史上从未有过哪个社会对重大事件嘚反应完全一致,也从未有过任何革新未带来无法预料的副作用当汽车被发明并广泛使用时,没有人想到它会带来快餐、汽车出租、高速公路、大型拖车还加剧了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更带来OPEC这种政治衍生物使得一小部分国家掌握了极大的财富和力量、拥有和它们的囚口以及其它资源数量极不相称的对世界局势的巨大影响力。
  1. 常见的是物理、化学、天文、生物学、巨型工程、巨型建筑、仿生学、控制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颖的题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