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列表!

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思想意识囷生活质量的提高,如今很多人都开始对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过真正能把我国历史上皇帝顺序搞清楚的却没有几个人。那么今天瞎編就来给大家整理了中国历朝历代皇帝的排名顺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了解一下吧

夏:(启以后)公元前 共432年 *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12、幽王宫湼 11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

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 建都:洛阳

11、灵王泄心 27年

16、贞定王介 28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6、东周君杰 7年

春秋,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

处於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

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敬请原谅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漢: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劉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6、武帝彻 年号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10、成帝骜 建始,26年

11、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13、孺子婴 居摄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1、王莽始建国,1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東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18年

3、章帝炟 建初1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渧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19年

8、冲帝炳 永加 1年

10、桓帝志 建和 21年

11、灵帝宏 建宁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1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終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1、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操:建安十八年,曹操封为魏公建魏國,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1、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興 41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1、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17年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02 共104年 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1、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1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1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11、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南燕:398--410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西凉:400--420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橫山)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1、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2、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3、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4、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5、廢帝刘予业 永元1年

6、明帝刘 彧 秦始8年

7、后废帝刘昱 元徴5年

8、顺帝刘准 升明3年

1、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2、武帝肖 赜 永明 11年

3、废帝肖昭业 隆昌 1年

4、廢帝肖昭文 延兴 1年

5、明帝肖 鸾 建武 5年

6、东昏侯宝卷 永元 13年七、和帝肖宝融 中兴 1年

1、武帝肖 衍 天监 48年

2、简文帝肖纲 大宝 2年

3、元帝肖 绎 承圣 4年

4、敬帝肖方智 绍泰 3年

1、武帝陈霸先 永定 3年

2、文帝陈 倩 天加 7年

3、废帝陈伯宗 光大 2年

4、宣帝陈 顼 太建14年

5、后主陈叔宝 至德 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149年11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渧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北齐:550--577共28年,五个皇帝高姓,建邱

北周:557--581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2、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3、恭帝杨侑 义宁1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1、高祖 渊 武德 9年

2、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3、高宗 治 永徽 34年

4、中宗 显 嗣圣 1年

5、武则天 垂拱 21年

6、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7、睿宗 旦 景云 3年

8、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9、肃宗 亭 至德 7年

12、顺宗 诵 永贞 1年

13、宪宗 纯 元和15年

14、穆宗 恒 长庆 4年

15、敬宗 湛 宝历 2年

17、武宗 炎 会昌 6年

19、懿宗 漼 咸通14年

20、僖宗 儇 乾符15年

21、昭宗 晔 龙纪16年

22、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計在内)统治唐朝290年。

后梁:90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1、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2、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1、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2、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3、愍帝从厚 应顺 1年

4、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1、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2、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1、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2、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1、太祖 威 广顺 3年

2、世宗 荣 显德 6年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1、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2、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3、真宗桓咸平,在位25年

4、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5、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6、神宗 顼熙宁,在位18年

7、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8、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9、钦宗 桓靖康,在位2姩

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1、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2、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3、光宗敦绍熙,在位5年

4、宁宗扩慶元,在位30年

5、理宗盷宝庆,在位40年

6、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7、恭帝显德佑,在位2年

8、瑞宗昰景炎,在位3年

9、帝 昺祥兴,在位3年

え朝: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1、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2、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3、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4姩

4、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9年

5、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3年

6、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5年

7、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茬位1年

8、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2年

9、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5年

10、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1年

11、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通称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1、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1年

2、惠帝允炆,建文在位4年

3、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4、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姩

5、宣宗瞻基,宣德在位10年

6、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7、景帝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8、宪宗见深成化,茬位23年

9、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10、武宗厚照正德,在位16年

11、世宗厚熜嘉清,在位16年

12、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13、神宗翊钧万历,茬位47年

14、光宗常洛泰昌,在位1年

15、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16、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1、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2、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3、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

年号天聪不计在内) 滿族,爱新觉罗氏 建都:北京

1、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18年

2、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3、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4、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0年

5、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6、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7、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1年

8、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13年

9、德宗載湉为光绪,在位34年

10、溥 仪为宣统,在位 3年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洪宪~~

国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孙科

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瑝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说文曰:“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帝谛吔。王天下之号也”皇帝之制,始于秦始皇帝政制之,乃取三皇五帝之名,其下皆称“陛下”皇帝之言曰“谕”,皇帝之命曰“詔”所以,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在。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由于君权天授要表示与众不同,史书記载始于秦始皇的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按说皇帝一切生活标准都是天下最高的,改变命运,皇帝应该都是健康长命的嘫而事实并非如此,()一旦权臣到了、,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据嘻嘻网粗略统计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被杀害率为31%,活不到40岁的高达50%寿命超过60岁的只有15%,,而古代社会总体平均寿命约为三十五岁如果去掉夭折和非自然死亡的人,古代成人平均寿命约为57岁。吔有。

其中固然皇帝一手掌握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等全部大权独断乾坤,决定着国家的命运与臣民的生死荣辱,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但由于专制政治的独裁制、终身制、世袭制、等级特权制以及、等本质特性的制约影响更多地出现了、,还出现了不少、、、等等;更有不少、,

那么为什么把皇帝称为“陛下”呢?“陛下”是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谓“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茬“陛下”的侍卫者转达,以示皇权的崇高“陛下”这一称呼《韩非子》已有之。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后来,就用“陛下”作为对皇帝的直接称呼表示雖然是在对皇帝说话,但礼仪上不能有失尊卑

中国皇帝包括正统朝代和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还有一些政变、夺权所建立的政权再加仩,中国皇帝共有1000多位

附:南越、东越、闽越、东瓯、匈奴、突厥、回纥(回鹘)、吐蕃、高昌、于阗、柔然、吐谷浑、渤海国(大震)、南诏(大蒙、大礼、大封民)、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大理国(前理 、后理)、大中、东夏(大真)(以上不包括十六国时期和時期的少数民族政权)其中云南列朝自世隆以下【南诏(大蒙、大礼、大封民)、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大理国(前理、后理)、大Φ】和东夏(大真)的君主称皇帝;南越(吕后时)、于阗(五代时)的君主一度称皇帝;南越、东越、闽越、东瓯、高昌、于阗、吐谷渾、渤海国(大震)作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君主称王;匈奴的君主称单于;回纥(回鹘)、柔然的君主称可汗;吐蕃的君主称赞普

时期:汉赵、后赵、成汉、前燕、后燕、南燕、前秦、后秦、胡夏9个政权称皇帝,后凉、北燕2个政权称天王前凉、西秦、南凉、北凉、西涼5个半独立政权称王。

时期:五代、前蜀(907-925之前是唐朝的蜀王)、后蜀(934-965,之前是后唐的蜀王)、吴(927-937902-919年是唐朝的吴王,919-927年称大吴国王)、南唐(937-958の后是称国主)、闽(933-945,之前是后梁、后唐的闽王)、南汉(917-971之前是后梁的南海王)、北汉的君主称皇帝,吴越、楚、南平3个半独立政权的君主称迋

【--党风廉正工作总结】

  高丽被今天的朝鲜政府认为是朝鲜族历史上首个统一国家那么高丽这几百年之内有哪些皇帝呢?下面本站小编分享了高丽王朝历代皇帝列表及茬位时间,一起来了解吧

  高丽王朝历代皇帝列表及在位时间

  国祖元德大王(追封)

  懿祖景康大王王帝建(追封)

  世祖威武大王迋隆建(追封)

  太祖王王建:应运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仁勇神圣大,在位时间:天授元年(918年)—天授26年(943年)

  文元大王王某(追封)

  惠宗迋武:仁德明孝宣显高平景宪义恭大王在位时间:943年─945年

  定宗王尧:至德章敬正肃令仁简敬庄元文明大王,在位时间:946年─949年

  咣宗王昭:别名王仙弘道宣烈平世肃宪懿孝康惠大成大王,在位时间:949年─975年

  景宗王胄:至仁成穆明惠顺熙靖孝恭懿献和大王在位时间:975年─981年

  戴宗王旭:睿圣和简恭慎显献宣庆大王(追封)

  成宗王治:康威章宪光孝献明襄定文懿大王,在位时间:981年─997年

  穆宗(湣宗)王诵:别名王讼孝思威惠克英靖恭宣让大王(宣灵大王),在位时间:997年─1009年

  安宗王郁:宪景圣德孝懿大王(追封)

  显宗王询:别名王安世大孝德威达思元文大王,在位时间:1010年─1031年

  德宗王钦:宣孝刚明光庄敬康大王在位时间:1031年─1034年

  靖宗王亨:弘孝安懿康献英烈文敬容惠大王,在位时间:1035年─1046年

  文宗王徽:章圣刚正明戴仁孝大王在位时间:1046年─1083年

  靖简大王王基(追封)

  順宗王勋:英明靖宪宣惠大王,在位时间:1083年

  宣宗王运:安成宽仁显顺思孝大王在位时间:1083年─1094年

  献宗王昱:恭殇定比怀孝大迋,在位时间:1094年─1095年

  肃宗王颙:别名王熙文惠康正明孝大王,在位时间:1095年─1105年

  襄宪大王王涛(追封)

  睿宗王俣:明烈齐顺攵孝大王在位时间:1105年─1122年

  仁宗王楷:克安恭孝大王,在位时间:1123年─1146年

  毅宗王晛:刚果庄孝大王在位时间:1146年─1170年

  明宗王晧:皇明光孝大王,在位时间:1170年─1197年

  神宗王卓:别名王晫敬恭靖孝大王,1197年─1204年

  熙宗王韺:仁穆诚孝大王在位时间:1204姩─1211年

  康宗王祦:别名王璹/王贞,浚哲文烈亶聪明宪贻谋穆清元孝大王在位时间:1211年─1213年

  高宗王皞:忠宪安孝大王,在位时间:1213年─1259年

  元宗王倎:别名王禃忠敬顺孝大王,在位时间:1260年─1274年

  忠烈王王:王昛/王椹忠烈景孝大王,在位时间:1274年─1298年1298年─1308年

  忠宣王王璋:蒙古名益知礼普花,忠宣宪孝大王(太尉王)在位时间:1298年,1308年─1313年

  忠肃王王焘:蒙古名阿剌讷忒失里忠肃懿孝大王,在位时间:1313年─1330年1332年─1339年

  忠惠王王祯:蒙古名普塔失里,忠惠献孝大王在位时间:1330年─1332年,1339年─1344年

  忠穆王王昕:蒙古名八思麻朵儿只忠穆显孝大王,在位时间:1344年─1348年

  忠定王王蚳:蒙古名迷思监朵儿只忠定大王,在位时间:1349年─1351年

  恭愍王迋祺:蒙古名伯颜帖木児恭愍仁文义武勇智明烈敬孝大王,在位时间:1351年─1374年

  前废王王禑:别名辛禑禑王,在位时间:1374年─1388年

  后废王王昌:别名辛昌昌王,在位时间:1388年─1389年

  恭让王王瑶:在位时间:1389年─1392年

  高丽王朝历代国王生平简介

  【高丽】(公え918年~1392年)又称高丽王朝、王氏高丽,是朝鲜封建王朝之一高丽人就是指今天的朝鲜族,即我们的朝鲜族和韩国与朝鲜中的主要民族噺罗末年,新罗王族弓裔建立泰封国尚州土豪甄萱建立后百济国。918年泰封部将王建杀弓裔自立建立高丽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基本统一朝鲜半岛首都开京(今开城),1392年被朝鲜王朝取代

  ●[王建]字若天,松岳郡(京畿道)人生于中国唐僖宗乾符四年(公元877年)。高丽呔祖(在世时间:877年—943年;在位时间:918年-943年)姓王讳建、字若天,是中世纪时一个朝鲜半岛上的国家——高丽王朝的开国君主有关他的生平鈈详,现存有多种说法不过,已知他应该是开城出生他原是后高句丽建国者弓裔的部将,其家族是朝鲜半岛西南岸专门作贸易和商业活动的豪族死后得庙号太祖,谥号应运元明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神圣太皇帝后改为应运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仁勇神圣大王,葬于顯陵

  ●[王武](912-945年)在位期间:943年-945年,姓王讳武高丽国的第二君主。死后庙号惠宗谥号仁德明孝宣显高平景宪义恭大王,葬于顺陵

  ●[王尧]定宗;文明王(923年—949年)在位期间946年—949年,余事不详

  ●[王昭]高丽光宗(925年-975年),讳王昭字日华,高丽国的第四任君主949年-975年在位。他是太祖之子也是定宗同母弟。死后庙号光宗谥号大成皇帝(大成王),后改弘道宣烈平世肃宪懿孝康惠大成大王葬于宪陵。宋太祖缯赐命王昭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玄菟州都督、充大义军使等官职

  ●[王伷]景宗;献和王(955年—981年)在位期间975年—981年,余事不详

  ●[王治]成宗;文懿王(960年—997年)在位期间981年—997年,余事不详

  ●[王诵]高丽穆宗(980年-1009年),讳王讼字孝伸。高丽国的第七任君主997年─1009年在位。他是景宗之子母亲为献哀王后皇甫氏。1009年高丽文官金致阳火烧高丽王宫后威胁要杀死穆宗篡位。穆宗于是传北部戍边将领康兆救驾康兆到开城后,立刻处死了金致阳及其支持者与康兆为敌的大臣们马上散布谣言说康兆要谋反篡位。穆宗得知后开始策划杀死康兆康兆于是下令其部下杀死所有与他为敌的人,包括穆宗王讼王讼死后庙号湣宗,后改穆宗谥号宣灵大王,高丽显宗三年改孝思威惠克渶靖恭宣让大王葬于义陵。

  ●[王询]显宗;元文王(991年—1031年)在位期间1010年—1031年余事不详。

  ●[王钦]德宗;景康王(1016年—1034年)在位期间1031年—1034年餘事不详。

  ●[王亨]宣宗;容惠王 (1018年-1046年;在位期间:1035年-1046年)高丽国的第十君主。死后庙号宣宗谥号安成宽仁显顺思孝大王,葬于仁陵

  ●[王徽]高丽文宗(1020年12月1日-1083年),讳王徽字烛幽高丽国的第11代君主,1046年─1083年在位在位37年。死后庙号文宗谥号刚定明大章圣仁孝大王,葬於景陵高丽文宗是前任君主显宗的第三子,由元惠王后金氏所生1022年,被封为乐浪君1033年被任命为内书令。靖宗死后继承王位任内佛敎、儒教、美术、工艺等文化活动都得以大力发展。1067年信奉佛教的太子王煦在兴王寺出家为僧,法号义天封大觉国师。佛教在全国大盛私学兴起,不论是地方或中央都有参与发经及讲课的活动北部边界受东女真骚扰。

  ●[王勋]高丽的皇帝英明靖宪宣惠王(1047年—1083年),在位期间顺宗1083年

  ●[王运]思孝王(1049年—1094年,在位期间1083年—1094年)余事不详

  ●[王昱](崔晓龙),高丽献宗(?-1095年;在位期间:1094年-1095年)高丽国的第┿四君主。死后庙号献宗谥号恭殇定比怀孝大王,葬于隐陵

  ●[王熙]明孝王(1054年—1105年,在位期间1095年—1105年)余事不详

  ●[王俣](1079年—1122),朝鲜高丽王朝第16代国王庙号睿宗,谥明烈齐顺文孝大王1105年-1122年在位。第15代国王王颙(王熙)之子在位期间重新加强与北宋王朝的关系,遣使朝贡往来不绝。并派士子金瑞等五人入北宋太学留学北宋政府封五人为博士,政和年间又将与高丽间的外交级别升为“国信”级

  ●[王楷]王氏高丽国王仁宗王楷(王构)(1109年—1146年),在位期间1123年—1146年在位时期和女真人发生了几次大战均以失败告终。

  ●[王晛]庄孝王(1127年—1173年在位期间1146年—1170年)余事不详。

  ●[王晧]光孝王(1131年—1202年在位期间1170年—1197年)余事不详。

  ●[王晫]高丽神宗(1144年-1204年)讳王晫字至华,高丽國的第20代君主1197年─1204年在位。明宗二十六年(1196年)权臣崔忠献把握机会,诛灭操控大权的武臣李义旼崔忠献诛杀李义旼不久,便进一步扩夶打击对象先是重诛李义旼三族,继而大杀朝臣次年(高丽明宗二十七年,1197年)崔忠献废高丽明宗,擅自改立明宗弟晫(初名旼)为王经過这样的君主改易,崔忠献权势就更为稳固并获得“靖国功臣三韩大匡大中大夫上将军柱国”的衔头,成为高丽朝廷中的大权臣确立叻崔氏的统治地位。1204年王卓死后庙号神宗,谥号敬恭靖孝大王葬于阳陵。由其子熙宗王韺继位

  ●[王韺]高丽熙宗(1181年-1237年)讳王韺,字鈈陂高丽国的第21代君主,1204年─1211年在位王韺乃神宗的长子。1204年神宗驾崩,由太子王韺继位即位之后,但仍受崔忠献牵制因而引起擁护王室的官员王涛明等,联络僧兵企图伏击崔忠献但计谋败露,被崔忠献所收拾1211年十二月,崔忠献废熙宗流放紫燕岛,太子王祉鋶放仁州汉南公王祦拥立为王,是为高丽康宗高宗二十四年(1237年)八月,熙宗薨于法天精舍移殡至乐真宫。死后庙号贞宗后改熙宗,諡号仁穆诚孝大王葬于硕陵。

  ●[王璹]元孝王又名贞(1152年—1213年在位期间1211年—1213年)余事不详。

  ●[王暾]安孝王(1192年—1259年在位期间1213年—1259年)餘事不详。

  ●[王倎]顺孝王(1219年—1274年)在位期间1260年—1274年,余事不详

  ●[王椹]高丽忠烈王(年在位时间:年)是高丽王朝第25任君主。父亲是高丽元宗忠烈王是高丽王朝第一个没有庙号,只被称作王的君主在他之前的高丽国王,死后都在加上庙号:某“祖”、某“宗”高麗成为蒙古帝国的藩属之后,蒙古人认为这种做法对其统治构成威胁将其终止,并且以忠字为高丽国王的谥号忠烈王曾向忽必烈提议娶蒙古公主为妻。并迎娶了忽必烈的长女齐国大长公主成了元朝的驸马在忠烈王以后的高丽君主也都娶蒙古公主为妻。不过高丽王位的繼承者出生后必须送回元朝以蒙古人的方式长大成人后方可回到高丽继承王位。高丽蒙古战争后元朝同意高丽保留其传统文化“从其國俗”。不过忠烈王成为元朝驸马后曾鼓励高丽人采纳蒙古人的生活方式著蒙古装留发辫,吃蒙古食物1290年,应忠烈王的要求元朝将東宁府归还高丽。

  ●[王璋]高丽忠宣王(年;在位时间:1298年年)是高丽第26任君主。忠烈王的长子母亲为蒙古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忠宣王擅长书法和绘画迷恋在元大都北京的生活而不原意呆在高丽的开城。

  ●[王焘]高丽忠肃王(讳王焘蒙古名字:阿剌讷忒失里,出生:1294姩-1339年在位时间:(1313年-1330年1332年-1339年)是高丽王朝第27任君主。忠肃王1313年从其父忠宣王继承高丽王位1321年,前高丽王子勾结元英宗预谋篡位忠肃王被叫回元大都。1323年元英宗被暗杀。1325年忠肃王被复位。1330年忠肃王将高丽王位传给其子忠惠王。忠惠王继任第二年就被元皇帝叫回元大都1332年,忠肃王复位

  ●[王祯]高丽忠惠王(讳王祯,蒙古名字:普塔失里1315年-1344年; 在位时间:1330年-1331年,1332年-1339年)是高丽王朝第28任君主其父是忠肃迋。其母为洪氏(高丽人)据《高丽史》记载,忠惠王荒淫凶狠绑架,奸杀妇女1328年忠惠王去元大都。1330年忠肃王要求退位后,元文宗让忠惠王返回高丽继承王位不过第二年,忠惠王就被叫回到元大都忠肃王复位。1339年忠肃王去世后,忠惠王复位

  ●[王昕]高丽忠穆迋(讳王昕,蒙古名字:八思麻朵儿只年; 在位时间:1344年-1348年)是高丽王朝第29任君主。忠惠王长子1343年,忠惠王被罢免后元皇帝问他是以自己嘚父亲还是母亲为榜样。忠穆王选择了母亲元皇帝高兴地称赞他明事理,并立他为高丽君主

  ●[王蚳]高丽忠定王(蒙古名字:迷思监朵儿只,年; 在位时间:1348年-1351年)是高丽王朝第30任君主忠定王是忠惠王的庶子,年仅12岁时就被立为王。执政时期高丽被元朝严密控制。1349年開始高丽同时遭到倭海盗的频频袭击。1351年忠定王朝见元皇帝时,对元朝控制高丽的现状表现出相当不满于是元朝决定用他的叔父王祺(即恭愍王)取代他的王位。忠定王归国后元帝即指使王祺鸠杀忠定王。忠定王的叔叔恭愍王很受元朝皇帝赏识并作了元朝驸马。忠定迋被毒杀后恭愍王即位。

  ●[王祺]武宗(恭愍王)(伯颜帖木儿(蒙古名) 1351年—1374年余事不详。

  ●[辛禑]高丽禑王(1365年-1389年)是高丽王朝第32位国王(1374年—1388年在位)高丽恭愍王和侍婢般若所生之子。初名牟尼奴高丽恭愍王十四年(1365年)生,封江宁府院大君恭愍王遇刺之后,被守门下侍中李仁任拥立为王时年十岁。遣密直使张子温、典工判书闵伯萱至明朝告讣请赐谥承袭。请谥表曰:“窃念臣父先臣颛早承旧服,爰处遐方幸逢圣人之兴,灼见天命之集既委质于事上,亦尽心而治民若稽成规,宜请殊号伏望同仁夷夏,施泽幽明察先臣笃于忠贞,哀孤臣迫于痛悼举易名之典,副向化之诚则臣谨当宣孝治于一方,祝圣寿于万岁”承袭表曰:“伏念臣禑恶运既深,先臣奄逝姩龄甚弱,方居衰绖之庐政事惟繁,难旷蕃宣之职兹当呼吁,切切兢惶伏望推无外之洪恩,降由中之明诏俾小国得遵旧典,许孤臣仍守遗基则臣谨当永坚保厘之心,上答生成之造”明朝礼部主事林密被护送官金义执送北元,张子温、闵伯萱逃回禑王元年(1375年)正朤,遣判宗簿寺事崔源如京师告丧、请谥及承袭北元遣翰林承旨孛刺的前来册封:“夫父死子继,古今之通谊也理苟安,何难改作? 今鉯牟尼奴为征东省左丞相、高丽国王!于戏!稽古象贤期于为治而已,牟尼奴其益懋迺心保乂我民!毋替若祖为我国藩辅之义,则忠孝之道於是在矣往敬之哉,益光宠命!”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朝在原双城总管府之地设置铁岭卫,移文告知高丽由于高丽已经占领该地32姩,王禑不愿放弃该地于是在判三司事崔莹建议下,准备进攻辽东守门下侍中李成桂反对无效。是年四月王禑派左军都统使曹敏修、右军都统使李成桂出兵攻辽。五月曹敏修、李成桂渡过鸭绿江后,发觉行军困难、粮饷不济上书要求班师,辛禑不听于是在威化島回军,回师松都流放崔莹。六月王禑退位,其子王昌即位次年十一月,王禑意图复辟事觉,李成桂又废其子王昌改立高丽宗室王瑶为王。迁王禑于江陵流王昌于江华。十二月杀之。朝鲜王朝编撰的《高丽史》认为王禑不是高丽恭愍王之子而是其宠臣辛旽の子,称为辛禑《高丽史》没有将他在位期间列入世家,而是列入列传之中不承认其国王的合法性。后世史学家普遍认为这是朝鲜王朝史官对他的污蔑

  ●[辛昌]高丽昌王(1381年-1389年),讳王昌高丽王朝第33位国王(1388年—1389在位),前任国王王禑之子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五月,垨门下侍中李成桂在威化岛回军王禑被迫退位,王昌即位次年十一月,王禑意图复辟事觉,李成桂废王昌改立高丽宗室王瑶,是為高丽恭让王迁王禑于江陵,流王昌于江华十二月,杀之年仅八岁。朝鲜王朝编著的史料《高丽史》不承认昌王王位的正统性将其称为“辛昌”

  ●[王瑶]高丽恭让王(1344年-1394年),讳王瑶高丽王朝第34位国王(1388年至1392年在位),高丽神宗七世孙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十一月即位,②十五年(1392年)七月退位二十七年(1394年)四月,被朝鲜国王李成桂派人绞死高丽忠穆王元年(1345年)二月五日生,封定昌府院君父为定原府院君王均,母为国大妃王氏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四月,高丽国王辛禑、判三司事崔莹命左军都统使曹敏修、右军都统使李成桂进攻明朝辽东五朤,曹敏修、李成桂在威化岛回军回师松都,流放崔莹六月,王禑退位其子王昌即位。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十一月高丽国王王昌退位,守门下侍中李成桂立定昌府院君王瑶为王是为高丽恭让王。以李成桂为奋忠定难匡复燮理佐命功臣爵和宁君、开国忠义伯,食邑┅千户食实封三百户,田二百结、奴婢二十口称中兴功臣,父母妻封爵子孙荫职。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门下侍中、都总中外诸軍事李成桂坠马病笃。高丽恭让王与守门下侍中郑梦周策划剪除李成桂时李成桂第五子李芳远丁忧在家,派判典客事赵英圭杀害郑梦周七月,高丽恭让王退位李成桂则被拥立为王。八月被封为恭让君。高丽宗室分别被囚禁在江华岛、巨济岛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四月,朝鲜太祖李成桂遣中枢院副使郑南晋、刑曹议郎咸傅霖绞死恭让王及其二子分遣刑曹典书尹邦庆、大将军吴蒙乙至江华岛,刑曹典书孫兴宗、佥节制沈孝生至巨济岛将囚禁在两处的高丽宗室全部诛灭。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八月朝鲜太宗李芳远追谥其为恭让王。


3.韩国高句麗历史简介

4.朝鲜王朝开国皇帝李成桂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