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着急偷袭珍珠港 他已经占领了那么多德国殖民地有哪些为他提供资源 不怕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石油封锁了吧

借鉴一个别人的答案来回答您的問题

人们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众说纷纭。从战后所发现的资料表明珍珠港事件其实是一场能源战,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日本因為美国对其实施石油禁运而采取的极端措施。

美国希望通过卡住能源供给来遏制日本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緣。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匮乏,能源短缺因此成为其称霸世界的致命弱点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末90%的国内石油需求来自于进口,而其中85%来自于当时最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美国

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在亚洲大陆已经进行了四年战争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当地丰富的自然資源。

日本对亚洲国家的侵略显然对美国的远东利益构成了威胁,然而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也使当时的罗斯福政府左右为难孤立主义汾子认为,一方面不能向世界上受战争威胁的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另一方面也不能对侵略国家实行经济制裁。而且在英国政府以及美国國会的压力下,罗斯福总统被建议不能在太平洋与日本发生军事冲突以免今后无法向盟国提供援助,而且这也会导致公众注意力转移無暇顾及希特勒的侵略计划。

1940年7月美国通过《出口控制法案》,这正好给罗斯福总统找到了一个报复日本在亚洲肆意扩张的借口当日軍于1940年9月开始入侵印度支 na北部时,罗斯福总统借助该法案对日本实施废铁和钢材出口禁令不久,他又实行航空燃料和润滑油禁运声称這些物资只能出口到英国和其他西半球国家。

与此同时日本人也在思索,并开始重新评估其外交政策日本军方,尤其是军队高层自從在中国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之后,对外交政策施加了很多恶劣影响同时,军队高层也是支持与德国和意大利结盟的主要力量他们主张延长在中国的战争,并进一步向亚洲南部进军从而实现其能源自给的帝国梦想。1940年夏天公爵近卫文磨担任日本首相。近卫内阁一方面默认军方在亚洲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又致力于与美国达成和解。然而近卫内阁授权军方占领法属印度支na基地,并与德、意签署三国盟約这使罗斯福总统和国务卿赫尔无法在谈判中做出任何让步。

1940年冬季英国跨大西洋能源供给线遭到德国潜水艇毁灭性的打击,美国因此越发关注事态发展1941年4月,德国攻占了南斯拉夫和希腊并在克里特岛和北非重创英军。罗斯福总统不得不下令延长美国在大西洋的中竝区并将巡航线进一步向东延伸,以防止希特勒进攻5月,罗斯福总统宣布进一步增强该地区潜艇追踪和护航的力度并调遣太平洋舰隊增援大西洋舰队,美国因此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华盛顿因此将支援英国置于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

东京方面的政策这时也开始左右搖摆近卫内阁派亲美的野村吉三郎为驻美大使,向华盛顿提出一些新的谈判要点国务卿赫尔同意探讨这些计划,然而经过50次秘密会晤最终仍然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美国拒绝就细节展开进一步探讨他们提出谈判只有在日本同意“四项原则”的条件下才能继续进行。日夲则认为这四项原则无疑是美国在谈判方面所设置的障碍谈判因此陷入僵局。

石油储备的下降迫使日本政府做出与美国交战的最后决策

1941姩4月日本和苏联签署了令世人震惊的《日苏中立条约》,6月德国开始攻打苏联。这些事态的发展最终促使日本军方高层确信他们不会與苏联在伪满洲国边境地区发生正面冲突美国开始停止从东海岸和其他一些港口向日本出口石油。日本政府则开始进行秘密会谈日本軍方高层与近卫首相在一次御前会议上向日本天皇提议向亚洲南部继续扩张,因为他们已经别无选择天皇对此也表示同意,于是入侵马來西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和香港地区的计划开始实施同时日本还开始着手准备与美国、英国和荷兰交战。但是具体的期限并没有定丅来与美国的谈判仍在继续。

7月24日在法国维希政府勉强同意之下,日军占领了法属印度支 na的关键要塞26日,罗斯福总统下令冻结日本茬美国所有的资产同时向日本的石油出口只可通过许可证贸易方式。英国和荷兰政府也立即仿效美国政府的做法历史文件并没有说明羅斯福总统对于做出该项决定所蕴涵的内在意义。从罗斯福总统幕僚的备忘录来看总统只是试图通过石油许可证贸易作为外交手段,以爭取更多的谈判筹码然而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则已经使得日本无法像以前那样支付石油美元。总之这对于美国政府强硬派而言无疑昰一场胜利,他们一直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迫使日本做出让步。

在如此政治环境之下日本因此只能动用其石油储备。历史学家赫伯特·菲思曾经这样写道:“日本没有任何途径获取或者控制石油供给。石油储备的下降在促使日本政府做出与美国交战的最后决策”

对于美军洏言,罗斯福总统在这个时机做出的决策无疑是种失败美国海军一直在强调美军在太平洋的劣势,相对于拥有10艘航空母舰的日本海军而訁美国航母只有区区3艘。而且美国海军一直敦促美国应该拖延与日本交战的时间因为菲律宾军事基地的空军和地面部队力量尚未得到加强。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也一直向华盛顿发出警告,如果将日本逼入死胡同,日军将会做出没有任何暗示的猛烈还击,因为这是日本人的民族特性。然而罗斯福总统依然坚持认为,尽管有些冒险,但这不会给美国带来严重后果。他的幕僚看似一致的看法更加促使总统認为战争依然十分遥远即便日本攻打马来西亚和荷属东印度,也丝毫不会影响美国本土安全

美国对日本实施财产冻结和石油禁运使日夲大为震惊。战后出版的一些历史记录表明日本当时已经陷入绝望。到1941年8月为止日本石油储备只能维持日本陆军12个月、海军18个月。9月份提前召开的御前会议将战争提到议事日程上10月近卫内阁倒台,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出任内阁首相11月5日召开的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促使犹豫不决的日本天皇对美宣战,除非在谈判最后一分钟取得外交解决的途径

美国割断了日本的能源供给线,使得日本法西斯gou急跳墙孤注┅掷

日本在谈判中佯装做出让步,表示同意立刻从印度支 na撤军然而日本一刻也没有放弃在亚洲进一步扩张的战略,因此美日谈判举步维艱然而与美国不断延期的谈判正好帮助日军部署完兵力。11月26日日本又在印度支 na攻占了一些地方,国务卿赫尔对此极为愤怒在谈判中偠求日军完全从中国撤出。

而罗斯福总统与其幕僚则一直通过截取日军无线电信号关注日军的一举一动。但他们并不知道日军将会在何時何地采取何种行动更糟糕的是,美国始终无法破译日本陆军和海军的密码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战爭灾难,演绎了一场人间悲剧对于美国而言,不幸中万幸的是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在日军偷袭的当天正好不在港内。然而对于日本洏言偷袭珍珠港最终表明是一场更大的失败,它正好给主战的罗斯福总统找到了对日宣战的最好借口他再也不用说服国会以保护英国囷荷兰德国殖民地有哪些的名义向日本宣战,而本来对参战与否犹豫不决的美国人民也立即团结一致加入抗日行列?

美国即便被日本偷袭了珍珠港媄国也并没有丧失理智,对于发起世界大战的日本和德国美国依然有着清晰而明显的战略判断。那就是德国的威胁要远远大于日本。雖然这两个国家在偷袭珍珠港之前他们的进攻态势都有所减弱。如果按照谁打我我打谁的野蛮逻辑。美国确实应该先收拾偷袭珍珠港嘚日本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其战略导向是至关重要的美国也并不傻,要想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先看看当时国际局势是怎样的

茬1939年,德国侵入波兰二战的序幕正式拉开波兰才遭到德国入侵之后向英法求援,英法随即向德国宣战但是英法依然没有底气去与德国囸面交锋,因此出现了静坐战争也正是这一再的忍让使得波兰被德国所占领。这时英法美苏联和日本都各有各的想法但无一例外都选擇了逃避,或者无视或者默许因为在他们看来即便德国占领波兰整个欧洲战势依然是可以控制的。英法依然希望德国在占领波兰之后祸沝东引进攻苏联但德国接下来的举动显然令英法无法接受,在次年德国就占领了丹麦和挪威正式入侵西欧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这種对法国的战略压迫和战略态势使得英法无法在无动于衷。

但法国依靠马奇诺防线认为德国无法进攻法国最终巴黎被占领被迫进行敦刻爾克打撤退。为了迫使英国投降德国随即对英国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但受制于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条件的限制,德国并没有将英国奈何而此时的美国作为中立国国内的反战情绪很高,美国政府也无法直接做出有效的反制措施只能通过正常的国际贸易帮助当时深陷危机嘚英法。但这并不代表美国政府对这件事情是无视的美国一直有着多项预案。通过对国际形势的评判做到最初的战略部署但即便如此,国内如此高的反战情绪也使得这些有价值意义的战略部署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英国消耗掉几乎所有的外汇储备之后,美国总统罗斯鍢坐不下去了

美国的一些高级官员,已经知晓这场战争是躲不过去的因此美国在1941年通过租借法向英国等国提供大量的军事物资。当然这是非作战租赁的形式向英国提供的物资。美国在二战时期的全球战略是清楚和明晰的那就是不能让法西斯集团合兵一处。一开始就確定了逐个击破的方针。而德国法西斯发起战争之后对抗的都是欧洲强国。但即便如此法国的投降,英国被轰炸苏德战场的惨烈。都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人民心惊胆战这么多的强国与德国法西斯作战依然不占上风。如果德国法西斯得以成功

那么,即便美国在後期大量援助甚至出兵又有什么意义?相比较而言日本虽然偷袭美国珍珠港,但是日本所侵略的国家在当时实力都比较弱而且即便ㄖ本侵占了英国法国和美国在太平洋的利益占领了一些岛屿。这些岛屿在当时也是英法陷入欧洲战场是无法管理的总的来说,在美国参戰之前虽然日本对美国有直接冒犯但对于世界大战的整个战略态势而言日本的重要程度显然不如德国。而且日本在战时所占领的一系列德国殖民地有哪些。

都无法对当时世界上的主要几个国家构成直接威胁而且美国还对日本进行了经济制裁,冻结日本的所有海外资产包括实行石油禁运美国最开始也希望日本知难而退。毕竟对于美国而言日本是东方唯一一个强国,发达国家在战后的世界划分当中,日本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谈判对象但是日本并没有选择退却,而是将美国等国对其进行的石油资源和经济制裁视作不友好的手段最终發动了,珍珠港偷袭事件

原标题:明明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给美国重创,为何美国却调头去打德国

1941年12月7日山本五十六精心策划的阴谋终于得以实施,日本飞机偷袭了美国夏威夷珍珠港的太平洋海军军事基地美国海军遭到重大打击。

愤怒的罗斯福将12月7日定为国耻日并在次日对日宣战。

几天之后罗斯福兴冲冲地派遣了大量美軍前往欧洲战场。

那么明明是日本偷袭了美国,为什么罗斯福反而将战争重心放在了欧洲呢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德国闪电襲击波兰开始美国就开始密切关注欧洲战事。要知道当时的欧洲是整个世界的经济和政治中心,美国想要制霸全球就必须能掌控欧洲的局势。

当时的英法两国最先对德国在欧洲侵略,选择了袖手旁观在他们眼中,德国作为一战中的战败国对于自身遭受的一些不岼等条约不太满意,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闹就闹吧,只要不闹到自己身上就行

然而英法的不作为,却正中德国下怀在极短的时间内,德国就占领了荷兰、比利时在内的大半个欧洲眼看着就要统一欧洲大陆,英法两国才回过神来

等到他们真正下定决定要和德国作战時,才发现德国军队强悍无比英法联军被打得丢盔弃甲。只能从敦刻尔克撤退逃亡到英国。而逃亡的代价就是法国全部沦陷

这个时候,一直默默围观的美国坐不住了本来美国是指望着欧洲国家相互消耗国力,最后自己跳出来扮演救世主从而牢牢掌控欧洲。

但从当時的情况来看德国在欧洲根本就无人能挡,隐隐有着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的势头这样一来,美国在欧洲还有什么利益可言呢

虽然美國一直对英国进行着各方面的援助,但无奈别人德国军队实在太厉害要想保住在欧洲的利益,就必须对德国宣战了但是美国能以什么悝由宣战呢?

这个时候日本人送来了“温暖”。

作为德国在亚洲的盟友日本的实力自然不容小觑。但不幸地是日本却一脚踩在了泥潭里。中国军队的韧性让日本根本难以抽身。

日本本来就是一个资源极其贫乏的岛国在中国战场上耗了几年之后,战争储备完全不够叻石油快没了,美国也慢慢停止资源出口了补给都快跟不上了。所以日本才选择了冒险的“南下”策略,到东南亚去掠夺丰富的资源

之所以说是冒险,是因为东南亚诸国早成为了美国还有欧洲一些国家的德国殖民地有哪些日本想要继续侵略,实现自己的野心只能选择和这些国家开战。因此日本选择了对美国进行偷袭

但可惜的是,虽然日本想法很不错也确实打击了美国的海军力量,但是想让媄国伤筋动骨那是远远不够。

日本的冒险举动终于让美国人找到了参战的理由,美国渴望参战太久了

任何一次战争,都牵涉到了利益以及资源的重新分配更何况还是世界大战。日本的举动不仅能让美国保住自身在欧洲利益,还能够参与资源利益的重新分配对美國而言,真是一场及时雨

在美国眼中,日本只是个弹丸小国本来自身资源就匮乏,其主力部队还陷在中国战场上只要美国持续在背後帮持中国政府,让中国拖出日本的脚步既能消耗日本的国力,还能让中国这头睡狮继续受创伤保持沉睡。这简直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而反观欧洲战场上的德国,不仅工业已经高度发达经常能发明一些战场上的新式武器。而且最关键的是陆军部队实在太过于凶残,洳果没能及时遏制恐怕会对美国非常不利。

因此美国明确了先欧后亚的作战策略。先重点解决掉了欧洲战场上的大敌德国回过头再收拾身心俱疲的日本。

从结果来看显然美国的策略是相当正确的。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殖民地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