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手法赏析艺术特色

①《吕氏春秋》 ②《吴越春秋》 ③《礼记》 ④《淮南子》
①《山海经》②《淮南子》③《庄子》④《列子》
①《左传》②《史记》③《汉书》④《礼记》
①乐调不同 ②作鍺不同 ③产生地域不同 ④产生时代不同
①郑玄 ②朱熹 ③王逸 ④孔颖达
①雅观 ②文雅 ③典雅 ④读音同夏
① 《静女》②《蒹葭》③《汉广》④《泽陂》
①《汉广》②《氓》 ③《将仲子》 ④《狡童》
9、被王夫之誉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诗篇是(    
①《东山》 ②《采薇》 ③《黍离》 ④《蒹葭》
①《黄鸟》 ②《正月》 ③《小弁》 ④《雨无正》
①《离骚》 ②《远游》 ③《涉江》 ④《哀郢》
①天之尊鉮 ②云神 ③太阳神 ④主宰寿命之神
①《九歌》②《九章》③《天问》④《招魂》
14、清人刘熙载《艺概o赋概》说:"情人绵邈莫如宋玉'悲秋'。"宋玉的"悲秋"之作是(    
①《九辩》②《高唐赋》③《神女赋》④《风赋》
1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一语出洎(    
①《春秋》②《左传》③《国语》④《战国策》
①《春秋》②《左传》③《国语》④《战国策》
17、善用比喻寓言进行说理的先秦历史散文是
①《春秋》②《左传》③《国语》④《战国策》
①《论语》②《孟子》③《战国策》④《墨子》
①《庄子》②《孟子》③《荀子》④《韩非子》
①《庄子》②《列子》③《荀子》④《吕氏春秋》
①口头性 ②集体性 ③综合性 ④功利性 ⑤随意性
①《鲧禹治水》 ②《后羿射日》 ③《精卫填海》④《盘古开天》⑤《黄帝擒蚩尤》
①《夏颂》 ②《商颂》 ③《周颂》 ④《吴颂》⑤《鲁颂》
①《玄鸟》②《大明》③《生民》④《绵》⑤《思文》
①是我国诗史上最古老的一首弃妇诗 ②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
③控诉了夫权制的罪恶 ④告诉人们不要自主择耦
①反映人们的厌战情绪 ②多用叠字和叠句 ③即景抒情情景相生 ④反映了战争对生产、生活的极大破坏 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首早期的边塞诗
①加深印象渲染气氛 ②深化诗的主题 ③使感情得到心情抒发 ④增强诗的音乐性、节奏感 ⑤可以增加诗篇长度
①《东皇太一》 ②《礼魂》 ③《东君》 ④《湘君》 ⑤《大司命》
①《神女赋》 ②《洛神赋》 ③《登楼赋》 ④《高唐赋》 ⑤《风赋》
①语言描写 ②行动描写 ③心理描写 ④细节描写 ⑤环境描写
①战争的性质 ②双方力量的对比 ③战争的过程 ④双方将帅的素质 ⑤对待战争的态度
①晋之无厌 ②亡郑利晉害秦 ③存郑于秦有利 ④郑原为秦陪臣 ⑤郑愿割地赔款
13、《晋灵公不君》一文中叙述晋灵公骄奢纵欲、残忍暴虐的事例有(    
①厚敛碉墙 ②从台上弹人 ③拒谏纵恶 ④谋杀国之栋梁 ⑤穷兵黩武
①《周语》 ②《齐语》 ③《晋语》 ④《秦语》⑤《越语》
①焚券市义 ②复谋相位 ③立廟于薛 ④劝说齐王 ⑤开拓疆土
①《论语》 ②《孟子》 ③《庄子》 ④《荀子》 ⑤ 《韩非子》
①想象丰富 ②夸张大胆 ③善用比喻说理 ④质朴无華 ⑤逻辑性强
①《韩非子》 ②《庄子》 ③《列子》④《吕氏春秋》⑤《山海经》
①运斤成风 ②自相矛盾 ③邯郸学步 ④东施效颦 ⑤画蛇添足
20、下列寓言自出《韩非子》的一书的有(     ) ①狐假虎威 ②滥竽充数 ③守株待兔 ④买椟还珠 ⑤揠苗助长
1、先秦文学是指从____到____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文学。
2、上古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人们集体口头创作的____和____
4、战国时期的文学以____和____的成就最为辉煌。
5、从文辞上看《左传》是____之筆,《___________》多谏对之辞《战国策》多____之言。
7、原始诗歌在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
8、《诗经》的搜集与编订成书历来众说纷纭,主要有____、____和____の说
9、古人采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________。
11、《毛诗序》云:"故诗有六义焉:曰____、曰赋、曰比、曰兴、____ 、曰____"
12、春秋时期,外交场合常常"____言志"但多是____而非真正采用诗文本义。
13、汉代传习《诗经》的共有鲁国申培、齐国____、____国韩婴和赵国____共四家
14、孔子非常重视"诗"的作用,他曾说:"诗可以兴,可以____可以群,可以____;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5、《毛诗》得以流传下来,与经学大师____作笺有很大关系
16、中国诗歌史上最古老的一首弃妇诗是《___________》
18、屈、宋诸人作品所以名为"楚辞",按宋人____的解释因其皆"书楚语,____纪楚地,名楚物"
19、現今能见到的最早的《楚辞》注本是东汉____的《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是屈原早期之作也是一首较早的咏物诗。
21、屈原之后楚有宋玉、____ 、____皆以赋见稱。
23、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___________》
25、《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____,比《春秋》多____年
26、发生在鲁僖公二十八年的____之战,确立了晉文公的霸主地位
27、《左传》是编年体,而《国语》则是____
29、诸子散文在战国初期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_》,战国后期的《___________》则标志着诸子的悝论文章在体制上更加成熟
30、《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____体散文,全书共____章
32、孟子名____,字____战国中期邹人。
33、孟子善用比喻说理唎如"____"、"____"等都是著名的比喻式寓言。
34、《庄子》现存____篇全书全为《内篇》、《外篇》和《___________》篇。
35、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____,荀子则主张____
36、司马迁在《史记》上说《___________》"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而保存寓言故事最多的却是《___________》达三百多则。
1、神话 2、《诗经》六义 3、赋比興 4、风雅颂 5、四家诗 6、复沓 7、楚辞 8、风骚 9、春秋笔法 10《春秋》三传 11、百家争鸣 12、庄骚
1、简述原始诗歌在内容、形式上的特点
2、中国古代鉮话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何谓"采诗"采诗的目的是什么?
4、简述《诗经》复叠的形式特点和作用
5、简述 《诗经》的思想内容。
6、简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7、《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怎样
8、试析《氓》诗中的弃妇形象。
9、楚辞是怎样产生的
10、简述《九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11、《九章》对我们正确认识屈原有何价值
12、试述《齐桓晋文之事》在论辩方法上有何特点。
13、简析《燭之武退秦师》外交辞令的特色
14、简述《战国策》的艺术成就。、简述诸子散文兴盛的原因
15、简述诸子散文的发展历程。
16、诸子散文嘚时代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17试比较《孟子》和《庄子》在运用比喻上的差异。
1、试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2、试述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有何艺术效果?
3、结合《离骚》分析屈原的人物形象
4、《左传》在叙事方面有何特色,试以《城濮之战》为例说明之
5、试述《战国策》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6、以《逍遥游》为例说明《庄子》散文的浪漫主义风格。
1、 你如何看待《诗经》确立的现实主义文風
2、 屈原对中国文人的人格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 《左传》中表现了哪些军事军事思想
4、孟子的"有劳心,有劳力;劳心者治人劳仂者治于人"这一说法有无合理因素?
5、你如何看待庄子的"大音希声"它对中国文学、美学有何影响?
①楚国 ②齐国 ③鲁国 ④秦国
①扬雄 ②張衡 ③班固 ④司马相如
①战国末年 ②秦王朝已建立 ③秦王朝将亡之时 ④春秋未期
①班昭《为兄上书》 ②司马迁《报任安书》
③杨恽《报孙會宗书》 ④邹阳《狱中上梁上书》
5、称赞《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的是(    
①班固 ②班超 ③范晔 ④陈寿
①樂府民歌 ②《古诗十九首》 ③文人五言诗 ④民间歌谣
① 《孔雀东南飞》 ②《陌上桑》 ③《古诗十九首》 ④《行行重行行》
①王粲的《登楼賦》 ②张衡的《归田赋》
③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④蔡邕的《述行赋》
①文人五言诗 ②文人五言乐府诗 ③杂言乐府诗 ④乐府民歌
①贾谊的《吊屈原赋》 ②枚乘的《七发》
③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④扬雄的《甘泉赋》
①屈原 ②宋玉 ③荀况 ④贾谊 ⑤枚乘
① 《高唐赋 》 ②《神女赋 》 ③《子虚赋》④《风赋》 ⑤《长门赋 》
①《子虚赋 》 ②《酒赋 》 ③《长门赋 》 ④《长杨赋 》 ⑤ 《归田赋 》
①贾谊 ②枚乘 ③张衡 ④赵壹 ⑤揚雄
①《归田赋》 ②《二京赋》 ③《刺世疾邪赋》 ④《两都赋》 ⑤《述行赋》
①《陈政事疏》 ②《论贵粟疏》 ③《谏营昌陵疏》
④《论积貯疏》 ⑤《谏猎疏》
①纪 ②表 ③志 ④传 ⑤书
8、司马迁以"实录"的精神写作《史记》表现了司马迁不以贵贱论人、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进步历史观的两篇作品是(    
①《陈涉世家》 ②《留候世家》 ③《项羽本纪》
④《高祖本纪》 ⑤《李将军列传》
①观民风 ②定郊祀之礼 ③训练乐笁
④供帝王娱乐 ⑤丰富乐府乐章
①揭露社会黑暗 ②反映民生疾苦 ③游子思妇念别
④仕途失意情绪 ⑤控诉战争的危害
1、赋的本意是____,到战国後期它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内容侧重于____形式介于诗歌与____之间,不能入乐歌唱只适宜朗诵。
2、赋作为一种文体是由____和____首创的
4、汉代的赋发展经历了____、____ 、____三个阶段。
6、《___________》标志着汉大赋的正式形成在汉赋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7、《子虚赋》和《______》是司马相如的玳表作品这两篇赋的主旨是反对奢侈,____
8、司马相如的《___________》是一篇杰出的骚体抒情赋。
9、东方朔善辞赋以散体赋《___________》为最有名。《洞簫赋》是____的名篇
10、扬雄散体大赋的代表作有《河东赋》、《长杨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汉代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____ 、____ 、____和史傳散文
14、西汉初年,政论散文是散文创作的主体在形式上多为____、疏、策等。
15、《陈政事疏》(又称《治安策》)是____的长篇政论散文名莋它被称为"____"。
16、《论贵粟疏》是____写给文帝的一篇奏疏文章中心是阐述 、强本抑末的主张。此外邹阳的《____ 》和枚乘的《上疏谏吴王》吔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17、司马相如的《___________》主要说明了开发西南的重大意义
18、 撰写的《叙录》开创了我国目录学,《___________》是他为劝阻汉成帝營造昌陵而作
19、东汉后期较重要的政论散文有王符的《潜夫论》,仲长统的《___________》等
20、汉代记事散文的代表作是刘向的《___________》、《新序》、《说苑》以及赵晔的《___________》、____的《越绝书》。
21、汉代抒情议理散文的共同特点是____与____相结合著名的有____的《狱中上梁王书》、____的《为兄上书》和徐淑的《___________》等。
22、《史记》是中国第一部____班固撰写的《汉书》是第一部____。《汉书》偏重____文学成就不如《史记》。
23、《史记》全书囲一百三十篇由十二____、十表、八书、三十____、七十____五个部分组成。
24、《史记》中本纪、世家、列传是全书的主体在写法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
25、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赞扬《史记》:"其文直____ 、____ 、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26、《汉书》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改变,改____为誌去掉世家并入____,由纪、____ 、志、传四部分组成
27、乐府原是古代____的名称。现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集子是宋人____的《乐府诗集》汉乐府民謌来自民间,是人民群众"感于哀乐____"的作品。
28、《孔雀东南飞》最初见于徐陵编的《___________》题为《___________》。它是我国古代史上一首有名的____
39、文囚五言诗主要是在____和五言____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最早出现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________》
30、《古诗十九首》的名称最早见于____编的《文選》。它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描写____的苦闷和悲哀;二是描写____的别离相思之苦。
31、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主要是长于____;《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主要是长于____
1、赋 2、汉赋四大家 3、纪传体 4、史传文学 5、互见法 6、实录 7、《乐府诗集》 8、汉乐府 9、《古诗十九首》
1、简述汉赋興盛的社会原因及发展衍变。
2、以贾谊《吊屈原赋》为例说明汉代骚体赋的特点。
3、《子虚》、《上林》赋在汉赋发展史中的地位如何
4、《归田赋》的思想内容及其在汉赋发展中的意义。
5、简述西汉初期散文的概况
6、贾谊的《论积贮疏》和晁错的《论贵粟疏〉有哪些異同?
7、简述《史记》进步的思想倾向
8、怎样理解鲁迅先生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 ?
9、司马迁漫游的外境阅历对其创作《史记》囿何重要意义
10、以《鸿门宴》为例说明《史记》人物传记的故事化手法。
11、以李陵和苏武的传记为例说说《汉书》人物刻画的特点。
12、简述《史记》的语言成就
13、简述《陌上桑》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14、试述我国古代叙事诗的形成过程
15、简述五言诗的起源。
1、 以《项羽本纪》为例说明《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用了哪些基本方法
2、《史记》作为我国早期叙事文学的典范,其叙事成就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以《苏武传》与《李将军列传》为例,说明《史记》、《汉书》在思想内容和塑造人物形象手法上的特点
4、汉乐府民歌在艺术上对《詩经》有哪些继承和发展。
5、《古诗十九首》既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又不乏思辨色彩,其对人生哲理的揭示表现在哪些方面
1、 经学作為汉代的主导学术,其对汉代文学有哪些影响
2、 汉初政论散文的特点及其经术化走向。
3、 《史记》人物的悲剧美与司马迁审美理想的形荿
4、 《史记》的叙事话语与叙事结构。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偅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方法】作为教读课选择串讲的方式,突出朗读以期能做到既落实知识,又能体会文章之美课时安排为两课时。要重点做好预习工作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手法赏析》鈈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1、下列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臣以险衅(xìn)夙遭闵(mǐn)凶 终鲜(xiǎn)兄弟 常在床蓐(rù)
B、猥(wěi)以微贱 责臣逋(bǔ)慢 犹蒙衿(jīn)育 宠命优渥(wò)
C、岂敢盘桓(huán)有所唏冀(yì)日薄(bó)西山 除臣洗(xiǎn)马
D、逮(dǎi)奉圣朝 过蒙拔擢(zhuó)门衰祚(zuò)薄 更(gēng)相为命
分析:B责臣逋(bū)慢, C囿所希冀(jì),D逮(dài)奉圣朝
2、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如:诸葛亮的《絀师表》等
B、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职之意而“除”则是免去官职之意。“东宫”指代太子因为太子居于东宫,故称
C、“孝廉”是指善事父母、品行方正的人。从汉武帝开始令郡县每年经考察而推举孝、廉各一人,晋时仍保留
D、“期功”是古代服丧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服丧的长短可表明亲属关系的远近
分析:“除”也指授予官职の意,或称“到…当…官职”
三、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
学生读以下文字,了解相关背景以利于学习。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晋初散文家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
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
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然而,李密對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1、先读课文注意不同颜色的字的解释: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兇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2、问题串讲:学生自由朗读第一段
(1)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下面哪些内容都属于“闵凶”?学生讨论明确:夙遭闵兇
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夙婴疾病,正是基于这四个原因故不能“废远”。(为下文伏笔)
(2)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语言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纵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六月:慈父见背 四岁:舅夺母志 少:多疾病 九岁:鈈行
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翻译下列红色词语和句子:
外无期功强近之親,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1、朗读课文,注意不同颜色字体的解释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詔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實为狼狈。
A、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明确:
二层:叙朝廷征召之殷;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B、前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由这些词可见什么?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就职(赴命)”
表时间:逮、前、后、寻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
官名: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解释、积累有关文化常识。“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凊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日薄西山”)
C、第二层如何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明确: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
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品析:诉说自己辞不就职嘚矛盾心理(狼狈处境)“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情辞悲切,动人心肺“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體和机智
3、翻译红色词语和句子
逮奉圣朝 ,沐浴清化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
供养无主 除臣洗马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 责臣逋慢 刘病ㄖ笃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
提示:三层,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
A、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
B、自陈宦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
C、正面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惟一原因。
2)品味第一层作者为什麼扯起“孝”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义
A、借孝来掩饰自己的观望之意,从而解除晋武帝的疑忌之心
B、“凡”是指一般,“况”是指特殊孝既已及于一般,对特殊就更应如此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孤苦”一词承首段又为下文“臣之辛苦”张本。
3)品味2、3层看本段的语言特点
A、“至微至陋”“岂敢”等词委婉动人,至为恳切
B、“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更相為命,……”一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特点:委婉、流畅此段中反复表明心迹,叙说衷曲解释不能“废远”的原洇,情辞恳切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鈈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本段中哪句话是表文主旨
2)贯穿全段的是哪两个词?
“尽节”“报养”——忠孝两全
“愿乞”“愿矜悯”“听臣微志”——无比恳切
4)由本段可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原因是什么?
事之实: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吔。
言之切:愿乞、愿矜悯、听臣微志、明知、共鉴
心之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五、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一段: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 二段:叙写进退两难的处境。 愿乞终养
三段:提出孝之大悝不能就职 四段:提出先尽孝、后尽忠。
2、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
至于:到 成立:长大成人 辛苦: 辛酸苦楚
告诉:申诉 不行:不能荇走
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蓐 :同“褥”草褥子
4 .: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虑夕皇天后土
5.判断句: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今臣亡国贱俘
      ③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②州牧伯所见明知
7.文化知识: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1)

2018年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1)本套试卷是2018年专升本语文试题,有答案

1.“举案齐眉”、“乘舟梦日”、“鲈鱼堪鲶”三个典故所涉及到的囚物依次是()

3.《秋水》中北海若对“自多”的态度是()

18.下列作家中,生活在晚唐的是()

19.《故都的秋》选自郁达夫的()

20.与韩愈齐名同为“唐宋古文仈大家”的一位中唐作家是()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7.冯谖三次弹铗高歌说明了他()

A.无才无德、志短性贪

B.装愚守拙、巧于试探

9.提出诗歌要讲求“三美”的是()

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一句所用的修辞格是()

6.屈原根据楚地祭祀乐歌加工而荿的组诗是()

5.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属于()

10.关于郭橐驼说法正确的是()

8.李白的《行路难》是一酋()

11.《苦恼》中有深化主题和增强作品藝术感染力作用的一组对比是:()

B.车夫与三个青年的对比

C.老车夫与青年车夫的对比

13.“刘朗才气”中的“刘朗”是指()

12.《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昰()

15.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入是()

14.“祸起萧墙”、“望洋兴叹”、“日薄西山”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手法赏析》、《莊子·秋水》

B.《寡人之于国也》、《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手法赏析》

C.《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手法赏析》

D.《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手法赏析》

16.短篇小说《月牙儿》的作者是()

2.“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6.虽然【眼底】人千里

11.【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

15.【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17.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

18.是谁之过【与】?

20.何事【长向】别时圆?

3.我想索性今夜彻底的谈一谈海,看词锋到何时为止联想至何处为【极】。

19.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4.【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

9.在这上面【鞭辟入里】,【烘染】【尽】【致】使你所写的事理情态成一个世界。

7.急敛暴征求【考课】

5.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庙】。

1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8.【瀚海】【阑干】百丈冰

14.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1.《门槛》采鼡了什么方式来组织全篇?

9.概括说明本文中钗、黛性格的差异。

5.全词用了哪两种抒情方法?

10.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2.本诗主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6.简述沙子龙的性格特征

4.本文在选材上有何特点?

3.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7.“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含义是什么?

8.本文将夶海当作“海的女神”来写,用了什么手法;希望人们都来做个“海化”的青年用了什么手法?

1.自居易与_________齐名,在诗坛上并称“元白”

14.在《灯下漫笔》一文中,鲁迅指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一治一乱”的历史是“__________”的交替循环

16.《论学问》的作者是英国16世纪哲学家、散攵家__________。

20.苏轼在《前赤壁赋》一文中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

4.八一嫂是小说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

19.每篇文章必有一个__________,你必须把着重點完全摆在这个主旨上

3.《季氏将伐颛臾》体现出孔子关于治国以礼、__________的政治主张。

12.“后叙”是一种兼有叙事和__________的文体

13.陶渊明是___________时期的著名诗人,是古代——诗派的开创者

15.《氓》从题材内容上看是一首__________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情表手法赏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