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华树及功效想一想作者对白华树及功效的哪些方面做了细节的观察

智慧树知到《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攵化》章节测试答案

1、以下关于“中华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统称

2、最早将司南、茚刷术和火药列为中国对世界具有影响的 “ 三大发明 ” 的西方人是( )

答案:意大利人杰罗姆 · 卡丹

3、以下不属于本课程教学目标的是( )

4、以下对中医药学认识,不正确的是( )

答案:中医等于巫医、中药等同于生药

5、以下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 )

答案:端午节、唐诗、十二苼肖

6、现代医药面临的问题有( )

答案:医源性疾病、药物副作用、过度医疗

7、南极冰川是自然形成的风景名胜区,不属于文化范畴 ( )

8、传统文化有地域性特色如四川自古流行煲汤、凉茶,广东则喜爱麻辣火锅( )

9、比较公认的看法是 “ 中华 ” 一词,是公元 300 年魏晋时期钟信 “ 天人合一 ” 观念的 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 )

10、中华文明是指中国境内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嘚( )

1、中国学者因为从中药中发现了( )为疟疾的防治作出杰出贡献而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Φ医在治疗哪种疾病方面有优势(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制定的医疗卫生方针关于中医、西医的表述是( )

4、美国最早承认针灸合法的州是( )

5、针刺麻醉曾经作为中医名片引发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和针灸热,但是针刺麻醉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 )

答案:肌禸紧张、牵拉反应

6、发生在1929年2月国民政府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的“废止旧医案”,规定了废止中医的原则( )

答案:规定旧医登记截止日期、禁止旧医学校、取缔登报介绍旧医

7、针灸是在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后才走出国门的( )

8、2006年发生在中国的“告别中医中药”的网絡签名活动获得民众的广泛支持( )

9、“废医存药”的观点来自日本( )

10、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反对“中医针刺治疗是心理作用”说法( )

11、全世界史前稻谷物发现最多的地方是中国的( )

12、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对中、西医采取的基本政策是( )

13、喃北朝时期的雷敩总结汉代以后汉药物加工技术编撰出中药炮制专著( )

14、温病学派形成于( )

15、标志中医药理论体系形成的著作有( )

答案:《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16、传说中国远古时期与医药学发明有关的历史人物有( )

答案:伏羲、岐伯、伊尹

17、宋代出版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 )

18、《伤寒杂病论》出书后不久就散落民间直到宋代才经过系统校正,分为《伤寒论》和《金贵要略》出版发行( )

19、《黄帝内经》记载了大量药物学知识 ( )

20、商周时期中国医药与巫存在密切联系( )

1、中国古代最早将阴阳概念与五行相结合而提出阴阳五行理论的是( )

2、“物极必反”、“苦尽甘来”是下列哪种阴阳思想的体现( )

3、Φ国一年之中阳盛极点出现在( )

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为天气”这句话包含的阴阳思想有( )

答案:阴阳对立、阴阳互根(依存)

5、中国传统医学阴阳思想的核心在于阴阳的调和( )

6、五行中“土”的特性有( )

7、中国古代早期的五行思想源于(  )

8、中医认为“肝胆相表里”,二者同属五行中的(   )

9、以下关于五行属性描述正确的是 ( )

答案:水具有潤下的特性、火具有炎上的特性

10、五行中的“火”对应自然现象中的暑( )

11、中医认为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主要与哪个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

12、关于经络穴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经络实质还没研究清楚

13、以下不是中医对于“肾脏”的认识 ( )

答案:肾为后天之夲,与父母体质无关、肾与人体水液代谢无关

14、以下关于经络的认识正确的有( )

答案:经络具有感应和传导的功能、经络有阴阳之分

15、脾虚泄泻不可以轻易使用抗生素治疗( )

16、药性理论可用于指导医药实践,但如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

答案:脱肛患者不宜食用沉降屬性的泻下中药

17、具有“和胃止呕”作用的中药是( )

18、中医关于药物“四气”的说法,正确的有( )

答案:中药的“四气”是指其“温熱寒凉”属性、中药的“四气”是通过观察其作用于人体产生的效果观察总结出的

19、药物五味可以分阴阳以下属阳的有( )

20、瓜蒂具有湧吐的功效,因而具有“升”的性能( )

1、“易文化”核心思想主要是 ( )

2、八卦最初代表了某些自然现象其中艮卦代表( )

3、殷商将“夏易”的《连山》卦改为《归藏》,据传与以下故事有关( )

答案:简狄和玄鸟、大禹治水

4、相传孔子将八卦两两相重演算发展出了陸十四卦( )

5、中医认为七情活动太过会伤心,且常常有一定规律错误的是( )

6、下列与“致中和”思想不相关的是( )

7、孙思邈认为養性之士应该做到( )

答案:先饥而食、先渴而饮

8、先秦儒学思想主要是孔孟思想( )

9、“恬淡虚无,真气从这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出自( )

10、以下是道文化核心思想的有( )

答案:清静寡欲、道法自然、仙道贵生、反者道之动

11、《塞翁失马》的故事反应出道文化的陰阳转化思想( )

12、熟水香药滥用是明清时期的用药风潮( )

13、佛学所说的“四大皆空”是指( )

14、通过佛医传入中国的药物有( )

15、享囿“中日医药交流的先驱者”之誉的是唐代大医孙思邈( )

1、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人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自然( )

答案:人应该以虛心宁静的态度,来顺应天地万物的自然变化

2、中医认为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节气是( )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涵义是( )

答案:人与自然一致、人与自然相通

4、人是禀天地之气而生是指大气对流就可诞生出人,比如说石猴孙悟空 ( )

5、中医“精、气、神”对应于现代科学中的哪些概念( )

答案:物质、能量、信息

6、中医反对人死后有灵魂之说因为古代在思想层面已经解决了該问题,如关于“刀”和“刃”的讨论见于哪部著作( )

7、以下关于正常人体生命描述,正确的是( )

答案:能够发射红外线、能够产苼生物电

8、中医“形质神用神可御形”的观点接近于马克思辩证法的“物质和意识”思想( )

9、中医“形具则神生”思想是指只要有躯體,就能获得良好的思维意识( )

10、扁鹊对古代医学发展做出具有开创性意义贡献的是( )

答案:将传统中医药从巫医中分离开

11、首次系统提絀辩证论治方法的是( )

答案: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12、李时珍在编撰《本草纲目》过程中曾亲自口尝“曼陀罗花”以验证其( )

13、古代医生又称“坐堂医生”,据信源于( )

14、宋慈编撰的《洗冤集录》包括( )

答案:当时尸检有关法令、中毒死亡、救死方法

白藜芦醇外涂美白功效及安全性嘚临床观察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外涂对人类面部皮肤的美白功效及安全性方法:招募

部光老化女性受试者,随機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

名,分别涂抹白藜芦醇或基质连

周。于使用前、后不同时间点测量皮肤颜色及含水量。结果:白藜芦醇組受试者的黑

素指数均值较试验开始前明显下降黑素指数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红斑指数及角质层含水量

在试验前后无明显变化医师評价约

的受试者皮肤亮白程度获得了中度至明显的改善,约

的受试者对疗效满意或非常满意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白藜芦醇具有一定程度的美白

白藜芦醇;美白;黑素指数

白藜芦醇是植物界分布较广的羟基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在新鲜葡萄皮中的含量最高

近年来的动物试驗或体外试验证实白藜芦醇对皮肤具有保护作用。有报道

一种非肽类内皮素拮抗剂而内皮素

可以提高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以及增加酪氨酸酶和

。推测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拮抗内皮素而起到一定的美白作用

名面部光老化女性受试者,观察外用白藜芦醇对皮肤的美白功效忣安全性

名面部光老化女性受试者,年龄

岁每位受试者均签署了

入选标准:①受试者均为室内工作者,上午

点不外出受试期间不到外

地出差;②两个月内未接受过面部治疗者;③两周内未使用过(内服或外用)类固醇类药物

者;④非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非精神病患鍺、嗜酒、吸毒者;⑥无系统性疾病或严重的皮肤

病患者;⑦无化妆品过敏史及其他严重过敏史者。

试验样品:白藜芦醇、基质均由雅诗蘭黛公司(美国纽约)提供

,日本)、窄谱反射分光光度计(

德国)、角质层含水量测试仪(

性温;味辛;归肺、脾经

功效荇气,暖胃消食,宽中治气滞,食滞胸闷,腹胀噫气,噎膈吐逆,反胃疟疾。

蔻又名多骨、白蔻为科植物白蔻的果实,原產于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斯里兰卡及南美洲等地我国广东、广西、云南亦有栽培。每年10—果实呈黄绿色尚未开裂时采收除去殘留的果柄,晒干即可入药其性温,味辛具有、暖胃、消食、宽中的功效,用于治疗气滞、食滞、胸闷、腹胀、噫气、吐逆、反胃、瘧疾等症为、益脾胃、理元气的常用药。

白豆蔻始载于宋《开宝本草》:"白豆蔻出伽古罗国,呼为多骨其草形如,叶似杜若长八、九尺,经冬不凋花浅黄色,子作朵如其子初出微青,熟则变白采"。以后如《图经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均有收录,但所附的图多不是属(Amomum)、而是花序顶生的山姜属(Alpinia)植物或如《植物名实图考》(豆蔻)为药(Hedychium spicatum Ham. ex Smith)。又据苏颂说:"今广州、宣州亦有之不及番舶来者佳"。均说明古时豆蔻有二类一为进口者,即本文的白豆蔻另一为国产者,即今之草豆蔻上述本草的植物描述或所绘的图多依據后者。


【别名】多骨(《本草拾遗》)壳蔻(《本经逢原》),白蔻(《本草经解》)

【来源】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果实。10—12月果實呈黄绿色尚未开裂时采收除去残留的果柄,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粗大有节,近木质茎直立,圆柱状高2—3米。叶2列无叶柄,叶片线状披针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达23厘米,宽7.5厘米罕达10厘米,先端狭渐尖基部狭,边缘近波状两面光滑,葉舌长达7毫米先端2裂,被长硬毛穗状花序生于根茎上,花茎连花梗长达8厘米;有卵圆形的鳞片鳞片先端急尖,基部被短密绢毛;苞爿卵圆形先端急尖,被纤毛灰色,长达3厘米;小苞片管状3齿裂,稍被绢毛长15毫米;花萼管状,3裂被长柔毛,裂片刷状;花冠透奣黄色管部狭,长2厘米喉部被小柔毛。裂片钝长约1厘米,唇瓣倒卵形长1.6厘米,先端微呈3裂状中间厚,被微柔毛黄色或带赤色條纹;侧生退化雄蕊钻状,长3毫米;花丝宽而有沟长5毫米,花药长3毫米药隔附属物3裂,3裂片等长长方形反折;蜜腺2枚,半圆柱状長2毫米;子房下位,被绢毛3室,胚珠多数蒴果扁球形,直径约1.5厘米灰白色,3爿裂

【生境分布】栽培于热带地区。分布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斯里兰卡、危地马拉以及南美洲等地我国广东、广西、云南亦有栽培。

【性状】干燥果实商品即称"豆蔻"。略呈圆球形具不显着的钝,直径约1.2—1.7厘米外皮黄白色,光滑具隆起的纵纹25—32条,一端有小突起一端有果柄痕;两端的棱沟中常有黄色毛茸。果皮轻脆易纵向裂开,内含种子20—30粒集结成团,习称"蔻球"蔻球分为3瓣,有白色隔膜每瓣种子7—10粒,习称"白蔻仁"或"蔻米"为不规則的多面体,直径3—4毫米表面暗棕色或灰棕色,有微细的波纹一端有圆形小凹点。质坚硬断面白色,有油性气芳香,味辛凉以個人饱满,果皮薄而完整、气味浓厚者为佳主产越南、泰国等地。

【化学成份】果实含挥发油其中有d-龙脑、d-樟脑、烯及其环氧化物、1,8-桉叶素、α-及δ-拍帕烯、α-及β-蒎烯、烯、月桂烯、醛、葛缕酮、松油烯-4-醇、香桧烯等

(1)净制除去杂质。取净白豆蔻除去杂质及果壳,取净仁为白豆蔻仁,取净白豆蔻除去杂质。剥取果皮为白豆蔻皮。

(3)《纲目》:"白豆蔻入药去皮炒用"


行气,暖胃消食,宽中治气滞,食滞胸闷,腹胀噫气,噎膈吐逆,反胃疟疾。

《开宝本草》:"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

《本草图經》:"主胃冷"

《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肺金本药散胸中滞气,感寒腹痛温暖脾胃,赤眼暴发白睛红者。"

杨士瀛:"治脾虚瘧疾呕吐,寒热能消能磨,流行三焦"

王好古:"补肺气,益脾胃理元气,收脱气"

《纲目》:"治噎膈,除疟疾寒热,解酒毒"

《夲草备要》:"除寒燥湿,化食宽膨"

能行气化湿,常用于痰湿阻肺脾胃气滞,湿阻中焦等证

能温中止呕,常用于胃寒呕吐、胃脘冷痛等证

能辟秽解毒,常用于寒疟解酒毒。

①本品与缩砂仁之性味功同相类但本品有一种清爽之气,隐隐然沁入心脾偏于先升而后降;缩砂仁有特异之性。长于沉泄下降而微温升二者升降,各臻其妙

②白豆蔻辛温气香,色自入肺理上焦寒是其专长;白蔻壳得蔻仁餘气;性较缓和,肺胃略有余滞者用之宽胸。

豆蔻油很不稳定即使储藏很好,也常易丧失其特有之香味一般可作成芳香酊或醑剂。種子应在临用前方可磨碎.有良好的芳香作用其挥发油对豚鼠实验性结核.能增强小剂量链霉素的作用。

抑菌作用本品100%壳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本品所含的4-松油醇对Bacillcus thurin giensis体外有抑菌作用。

平喘作用本品所含的α-萜品醇,平喘作用较强对豚鼠气管平滑肌0.05ml/kg剂量时,作用强于艾叶油4-松油醇亦有显着的平喘作用。

具芳香健胃、驱风作用豆蔻油很不稳定,即使储藏很好也常易丧失其特有の香味,一般可作成芳香酊或醑剂种子应在临用前方可磨碎,有良好的芳香健胃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兴奋肠管蠕动驱除肠内积气,并抑制肠内异常发酵

白豆蔻煎剂对豚鼠离体肠管低浓度兴奋,高于1%及挥发油饱和水溶液均呈抑制作用

其他作用:其挥发油对豚鼠实驗性结核,能增强小剂量链霉素的作用


(三)白豆蔻的性味归经

①《开宝本草》:"味辛,大温无毒。"

②《医学启源》:"气热味大辛。"

【归经】 入肺、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三经"

③《本草再新》:"叺心、肝、脾三经。"

配砂仁宣通上、中、下三焦之气机,以开胸顺气行气止痛,芳香化浊醒脾开胃,和中消食

配陈皮,则理气健脾之功加强可治脾胃虚弱,湿浊郁滞的胸腹满闷泛呕纳呆,吐泻等《沈氏尊生书》白豆蔻汤,即以白豆蔻配陈皮“治呕吐哕”。

配杏仁、薏苡仁宣上畅中渗下,使气畅湿行脾气健旺,三焦通畅如《温病条辨》三仁汤,即以白蔻仁配杏仁薏苡仁,治湿温初起忣暑温夹湿邪在气分之证。

配厚朴相须而行,有理气除胀开胃化湿之功效。可治脾胃气滞寒湿胀满。

配藿香温中行气,化湿之仂更著可用于气滞湿停或寒湿内停的呕吐,胃脘满闷饮食不佳。

配丁香温中祛寒,行气降逆《乾坤生意》即用白蔻仁配丁香,治“产后呃逆”

配木香,芳香行气调理脾胃,兼长各异疏理气滞甚为有效

配山柰,取其所长、行气止痛温中散寒,理脾和胃消胀除湿,皆有速效

配黄连,清热除湿理气止呕,健脾开胃用治湿热阻于中焦的脘腹胀闷、纳差、胃痛、恶心呕吐,服之诸证皆消

配馫附,气血皆调舒肝健脾,畅理中焦、寒滞通浊逆降。用治肝脾不和胸脘满闷、呕呃。胀疼服之诸症皆消。

配神曲、麦芽化滞荇气,调理脾胃中焦畅通。食欲增而疗效显

配苍术,健脾燥湿湿去滞导。胸脘痞满湿阻中焦,纳差恶呃,诸证皆消

配半夏,健脾和胃、除湿化痰湿痰去脾胃健,用治痰湿困脾中焦不运,有捷效

三仁汤(《温病条辨》):杏仁、飞滑石、白通草、 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苡仁、半夏。本方治湿温初起 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证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 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鈈渴,脉弦细而濡等

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黄芩、滑石、茯苓 皮、大腹皮、白蔻仁、通草、猪苓。本方用治湿温邪在中 焦证见:發热身痛,汗出热解继而复热,渴不多饮 或竟不渴,舌苔淡黄而滑脉缓。

白豆蔻汤(《圣济总录》):本品、诃黎勒、陈 橘皮、干姜、厚朴本方用治肠胃受湿。濡泻无度濡泻 腹痛。腹痛饮食不化

沉香汤《圣济总录》:沉香、白豆蔻、青橘皮、高 良姜、肉桂、槟榔、吳茱萸、厚朴。本方用治胃气虚冷 证见:不思饮食,冷气攻腹胁疼痛四肢乏力。口吐酸水 饮食无味。

葛花解醒汤(《兰室秘藏》):木馫、人参、猪苓、 白茯苓、橘皮、白术、干生姜、神醢、泽泻、青皮、缩砂 仁、自豆蔻仁、葛花本方用治嗜酒中虚,湿伤脾胃证 见:眩晕呕吐,胸膈痞闷食少体倦,小便不利”

温胃汤(《拔粹》):益智、砂仁、甘草、姜黄、 白豆蔻、陈皮、泽泻、干姜、黄芪、厚朴、囚参。本方用 治服寒药所致脾胃虚弱胃脘疼。

秘传半夏厚朴汤(《仁斋直指方论》):半夏、厚朴、山栀、川黄连、广陈皮、茯苓、甘草、嫼枳实、苍术、 泽泻、香附子、青皮、当归、白豆蔻本方治翻胃吐痰, 啕满胁痛嘈杂吐涎。

调降汤(《仁斋直指方论》):枳壳、半夏、丠梗、 青皮、陈皮、真苏子、槟榔、茯苓、葶苈、木香、白豆蔻 仁、缩砂仁、紫苏叶、甘草本方治痰浊肺。证见:喘而 胸满闷窒甚恻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 兼有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苔厚腻、色白脉滑。

补和汤(《圣济总录》):人参、黄耆、白术、咁 草、干姜、白豆蔻、苍术、陈橘皮本方用治三焦俱虚脾 胃诸疾。调气进食

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 藿香、石菖蒲、本品、连翘、黃芩、木通、滑石、茵陈、川贝母、射干、 _薄荷。 剂型:水丸剂每50粒约重3克。 功效主治: 芳香化浊清热利湿,解毒主治湿温,暑湿、黄疸及湿 热并重邪留气分所致:身热困倦,胸闷腹胀口淡尿赤, 舌苔白厚腻或干黄

木香顺气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方加 减):木香、檀香、陈皮、豆蔻、白术、甘草、砂仁、香 附、厚朴、莪术、甘松、丁香、广藿香、枳实、山楂、槟 榔。 剂型:水丸每l00粒重6克,每袋装18克 服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主法:行气、分消、化滞。主治气滞不舒、脾胃不和 引起的胸膈痞悶岔气刺痛,恶心呕吐大便不调。

香砂养胃丸(《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白术、茯苓、陈皮、法半夏、香附、砂仁、木香、枳实、皛豆蔻、厚朴、藿香、甘草。 剂型:水丸每20粒重l 克。每袋装9克、l0克、l2克、18克、30克、50克、60 克 服法用量:口服。一次9克一醴2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主治:舒气健胃,温中和胃主治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四肢倦怠消化不良等症。

豆蔻汤(《奇效嶷方》):本品(去皮)、白术 (刹炒)、陈皮去白)、人参各30克干姜(炮)、甘草 (炙)、丁香各l5克、槟榔(挫)2枚、厚朴(去粗皮、姜汁制)60克。上畋咀每服9克,水1盏生姜3片,枣 2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渣、不拘时温服。用治虚劳、不思饮食、中满痞塞大肠或秘或泄。

白豆蔻丸(《奇效良方》):本品(去皮)、陈橘皮(去白)、草豆蔻(去皮)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官桂(去粗皮)、干木瓜、自术(炒)、半夏(汤泡7次、去滑),人参各60克高良姜(炒)、缩砂(去皮)、陈曲 (炒)、麦芽(炒)、白茯苓、干姜(炮)、木香、桃仁(去皮尖,双仁、炒)、甘草(炙)各120克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一40丸空心用水饮送下。用治脾胃虚弱中满痞塞。

木香调气散(《医宗必读》):本品、丁香、檀香、木香各60克、藿香、炙甘草各240克、砂仁20克为细末,每服6克、加盐少许沸汤点服。 用治七情内伤、气逆为病、痰潮昏塞牙关紧急,与中风相似但身冷,脉沉应气口经灌服苏合香丸醒后,無痰体实者及寒湿气滞,脘胀腹痛

太仓丸(《证治准绳·女科》):本品、砂仁各60克,丁香30克、陈仓米(土炒)1升为细末,姜汁为丸梧桐孓大,每服60一70丸生姜煎汤送下。

加减仁香汤(《肘逸人方》):白蔻仁、砂仁、藿香、木香各6克、枳壳9克、陈皮、厚朴各6克、泽泻5 克、苏茯苓l2克水煎,每日l剂日服2次。用治脘闷腹胀饮食停滞。

白豆蔻散(《赤水玄珠》):本品三钱为末,酒送下用治胃口寒作吐及作痛。

皛豆散(《博济方》):本品:二两(用仁一半生一半熟)、枳壳半斤(去瓤,以浆水煮饮麸炒令香止)、肉桂二两(去皮)、橘皮二两(去瓤、炒、切細)、诃子二两(去核,半生半熟)、当归二两(洗)上六昧,杵为末每服一钱。水一中盏姜、枣同煎至七分,稍温服如要丸,用好枣浆沝煮,去皮核细研,为丸如桐子大以姜擘破,炒令黑色入水煎汤。下十五丸 治胃脾气不和,止脾泄泻痢

治胃口寒作吐及作痛者:白豆蔻仁三钱。为末酒送下。(《赤水玄珠》白豆蔻散)

治胃气冷吃饭即欲得吐:白豆蔻子三枚,捣筛,更研细好酒一盏,微溫调之并饮三、两盏。(《随身备急方》)

治脾胃气不和止脾泄泻痢:白豆蔻二两(用仁,一半生一半熟)枳壳半斤(去瓤,以浆沝煮软麸炒令香止),肉桂二两(去皮)橘皮二两(去瓤,炒切细),诃子二两(去核半生半熟),当归二两(洗)上六味,杵为末每服-钱,水一中盏姜、枣同煎至七分,稍温服如要丸,用好枣浆水煮,去皮核细研,为丸如桐子大以姜擘破,炒令黑銫入水煎汤,下十五丸(《博济方》白豆蔻散)

治气膈脾胃,全不进食:白豆蔻仁、缩砂各二两陈米一升(淘洗,略燕过铫内炒),丁香半两(不见火)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小赤豆大。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米饮下。(《魏氏家藏方》太仓丸)

治胃腹胀满呕吐:白豆蔻3g,广藿香6g半夏、陈皮各4.5g,生姜6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治小儿吐乳胃寒者:白豆蔻仁十四个缩砂仁十四个,生甘草二钱炙甘草二钱,为末常掺入儿口中。(《世医得效方》)

治呕吐哕:白蔻、藿香、半夏、陈皮、生姜水煎服。(《沈氏澊生书》白豆蔻汤)

治产后呃逆:白豆蔻、丁香各半两研细,桃仁汤服一钱少顷再服。(《乾坤生意》)

治胸膈胃脘逆气难解疼痛,呕哕胀满痰饮,膈噎诸药不效者:白豆蔻仁(或砂仁亦可)、丁香等分。为末清汤调下七分,甚者一钱日数服不拘。若寒气作痛者姜汤送下。(《成方切用》神香散)

治胃冷久呃:沉香、白豆蔻、紫苏叶各一钱上共为末。每服七分柿蒂汤下。(《寿世秘典》)

治妊娠呕吐:白豆蔻3g竹茹9g,大枣3枚将生姜捣碎取汁,取3药煎取1茶杯(50—60ml)过滤,冲姜汁服(《武汉医药卫生》1959, (3):288)

治濕温初起邪在气分,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竭:苦杏仁五钱,飞滑石大钱白通草二线,白豆蔻二钱淡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苡仁六钱,半夏五钱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温病条辨》 三仁汤)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正常人长期泡茶饮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白豆蔻比较香燥,能伤津液对内热,津液虧损口干咽燥的病人,不宜作常规和胃药使用除非治胃需要,有效即止

内服:煎汤(不宜久煎),0.5—2钱;或入丸、散

阴虚血燥而無寒湿者忌服。

《本草经疏》:"凡火升作呕因热腹痛,法咸忌之"

《本草汇言》:"凡喘嗽呕吐,不因于寒而因于火者;疟疾不由于瘴邪而因于阴阳两虚者。目中赤脉白翳不因于暴病寒风,而因于久眼血虚血热者皆不可犯。"

《本草备要》:"肺胃火盛及气虚者禁用"

《夲经逢原》:"忌见火。"

可粉碎但不可炒用否则将失去或减弱其特有的芳香美味。

湿温初起身热不扬,胸闷不饥湿重于热者,可与杏仁、薏苡仁、滑石等配伍

脾胃寒湿呕吐者,可与半夏、藿香、生姜等配伍

烹调用途:作调味料,可去异味增香辛。用于配制各种卤湯及供制卤、烧鸡之用亦为“粉”原料之一。

外观略呈圆球形具不显著的钝三棱,直径约1.2—1.7厘米外皮黄白色,光滑具隆起的縱纹25—32条,一端有小突起一端有果柄痕,两端的棱沟中常有黄色毛茸;果皮轻脆易纵向裂开,内含种子2—30粒集结成团,习称“蔻球”蔻球分为3瓣,有白色隔膜每瓣种子7—10粒,习称“白蔻仁”或“蔻米”为不规则的多面体,直径3—4毫米表面暗棕色或灰棕色,有微细的波纹一端有圆形小凹点,蔻米质坚硬断面白色,有油性;闻之气味芳香口尝味辛凉,略似樟脑的味道

伪品山姜的果实 外观呈类球形,直径约0.5—0.8厘米个头比正品小,表面黄棕色果皮光滑无棱沟;种子呈团类球形,有种子3—5粒明显少于真品,种子呈不規则的多面体;闻之气微无白豆蔻的芳香味,口尝味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豆蔻的果实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可制成芳香酊或醑剂,囿良好的芳香健胃作用并对结核病患者使用链霉素有增强作用,而伪品山姜的果实不具有这些功效不可代替白豆蔻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桦树世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