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和燕歌行中至今犹忆李将军表现了盛唐边塞诗怎样的基调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2]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3]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丅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4]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5]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个是从什么時候到什么时候?边塞诗的定义是边塞诗的发展史以及边塞诗人的出塞经历... 初唐,盛唐 中唐 晚唐个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边塞诗的萣义是?
边塞诗的发展史以及边塞诗人的出塞经历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6.3万个赞

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莋。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A、边塞风光;B、边疆戰士的艰苦生活;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D、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不仅内容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此后其怹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詩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 《走马川行》等七言 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詩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盛唐诗荿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2、初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喥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 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勝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3、盛唐边塞诗的特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壵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筆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就边塞诗的体裁来看,包括歌行在内的古体诗创作已经成熟蔚为大观,代表作品有:李颀《古从军行》“…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雙落。…”;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另一个方面近体边塞诗也走向成熟。代表作品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龍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关门。前军夜战洮河北以报生擒土谷浑。”;王の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高适(701-765)是盛唐边塞诗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边塞经历有密切的关系。高适在人生的早年,就渴望从军,建立边功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自天宝十二年(753)开始,高适长期从军,三度出塞,军旅生活体验丰富高适每次出塞都写了大量的诗或纪行,或抒怀。

高适边塞诗题材选取角度的特点是: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边塞的现状把战争和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乐联系在一起考虑,因此題材广泛思想深刻。譬如,他对边塞的纷扰不宁表示忧虑:“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他对战壵的勇往无前作热烈的歌颂:“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燕歌行》)他对战争的意义也有深刻的思索:“青海只今将飲马,黄河不用更防秋”(《九曲词》)角度全面是高适诗歌的独到之处。

2、诗作风格:风骨凛然

前人评价高适的诗“读之使人感慨”(严羽《沧浪诗话》)“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概括起来就是风骨凛然。“风骨凛然”即突出雄浑悲壮的精鉮意绪无畏无惧的英雄气慨 ,因而有气魄有境界的诗风。

他的诗继承汉魏古诗的遒劲风格常用的表现方式是铺排对比,直抒胸臆詩作带着强烈的感情。譬如表明功名欲望的“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高适在诗中常常抒发议论穿插在敘事和抒情当中,使作品更深厚老成高诗以七古见长。诗歌容量大情感跌宕起伏,意象色彩鲜明而又简洁故胡应麟《诗薮》称“音節鲜明,情致委折浓纤修短,得衷合度”

(1)诗题及创作背景:《燕歌行》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高适的“第一大篇”《燕歌行》本是乐府的体裁,魏文帝曹丕最早以这个题目写诗此后这个题目常用来歌咏东北边地(燕地)的征戍之苦和思妇相思之情。夲诗对旧有的题材进行了开拓对于诗歌的创作意图,历来众说纷纭一说是:以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平定了契丹叛乱的几次战争为事由,謌颂守边战士排除万难克敌制胜的爱国精神;另一说是揭露张守珪战败还妄请战功的问题,谴责将领骄傲轻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大极大痛苦和牺牲到底是歌颂还是讽刺?依据《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观点并考虑到诗的前序,我们认为这首詩和张守珪的事有一定关系,但诗中所写并非完全是这次战役而是融合他在蓟门的见闻,以更高的艺术概括表现了他对战士们的深刻哃情。

(2)以下讲习诗歌的内容:

诗序说明了创作的事由“开元二十六年,一位跟随元帅出征的朋友回来写了一首《燕歌行》诗给我看。我深感当今征战戍守的事情于是和了一首。”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的部将在和叛变的奚族人作战中打了一次败仗,“守珪隐其败狀而妄奏克获之功”(见《旧唐书·张守珪传》)

前八句诗概括了将士们出征的过程。诗的发端“汉家烟尘在东北”两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诗中的“汉家烟尘”和“汉将辞家”指当朝将士。“男儿本自重横行”中的横行是横行敌境,一往无前的意思“摐军伐皷下榆关”两句写出征的军容。“校蔚羽书飞翰海”中一个“飞”字传神地说明军情紧急战局危险。气氛由此逐渐推进趋于紧张。

次仈句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这个开阔而无险可平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猛剽悍如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暗地不辨死生。“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比了将军和士兵苦乐悬殊的生活,隐约哋道出了失利的必然结果紧接着写战争失利,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这些边塞特有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惢境的凄凉。

紧接下来的八句写战争带给士兵的痛苦这正是被围困在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写征战在外的将士“玉箸应啼别离后”写战士想象当中的独守在家的妇人。妇人日夜悲愁但“边庭飘飖哪可度”?战士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囿”。杀气久久萦绕笼罩在战士的周围,夜巡的刁斗声声声紧急敲碎了他思乡的心。这原本是《燕歌行》这个诗题旧有的内容但本詩的渲染较前人更甚。士兵复杂的内心活动无疑深化了主题。是谁让他们身陷绝境

最后四句收束全篇,感慨无穷淋漓悲壮。“相看皛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战士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又岂是为了讨得个人的功勋这句饱含着诗人的礼赞。由此讽刺了冒进贪功的汉将末二句诗人感慨“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的形象,和如今骄橫的将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不计其数,但像李广那样即爱护士卒又能镇守邊疆的将帅真是难求啊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深远

A、从思想内容来看,《燕歌行》的同题诗作大多写征夫思妇的缠绵相思,本詩打破了这一题材格局突出表现英勇的气慨和悲壮的情绪。以错综交织的诗笔把荒凉绝漠的自然环境,如火如荼的战争气氛士兵在戰斗中的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融合到一起,形成了全诗雄厚深广悲壮淋漓的艺术风格

B、从表现技巧来看,诗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从夶段落来看,出兵时的金鼓震天和战败后的困苦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贯穿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和将军的怙宠贪功形成对仳士兵的辛苦作战和将军的纵情声色形成对比。结尾提出李广又是古今对比。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寓意深刻。此外诗歌用韵四呴一转,显出跳跃奔放的气势

岑参(715-769)是盛唐边塞诗的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向往从军立功,把它当作求取功名嘚一条主要途径从军前,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终日不得意出门何所之。从人觅颜色自叹是男儿。”(《江上春叹》);“盖将軍真丈夫,行年三十执金吾”(《玉门关盖将军歌》);“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自从天宝八年(749)开始,岑参两度絀塞先赴安西任掌书记,后赴北庭任节度判官经历了长达八年的边塞生活,历练成为一个边塞诗人

岑参边塞诗的特色及价值在于充滿了山川奇气和爱国壮志。所谓山川奇气即以边疆自然风光作为诗歌意象,在绝域的荒凉和广漠中挖掘庄严和美丽并加以热烈歌颂,這是岑参诗歌的独到之处所谓爱国壮志,即抒写边防将士保卫边疆的正气在艺术上,善于观察精于描绘是他的特长。岑参诗常用的表现手段是: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和合理的夸张譬如以梨花喻雪,以“一团旋风桃花色”比喻骏马以刀割面比喻寒风,都是新奇嘚夸张更为常见,譬如“一川碎石大如斗”(《走马川行》);“都护宝刀冻欲断”(《天山雪歌》)都是富有表现力的夸张诗体形式上,岑参长于七言古诗容量大,内容丰富气势充沛。

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岑参的边塞诗句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感情熱烈气势雄浑,场景壮阔色彩瑰丽,想象丰富句式跳跃,语言奔放他的作品写奇景,抒奇情有奇采。

(1)奇景:边塞奇异壮丽嘚风光

如写火山:“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又如写热海:“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熱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燕砂砾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下文以《皛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分析诗人所擅长的奇景刻画白雪点明写诗的背景。歌点明诗歌的体裁是乐府。送武判官归京是写作的事由诗是咏雪送人之作。“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开篇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由风而见雪因铺垫而富有气势。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一个“即”字传出惊喜好奇的诗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方飞雪却用南国的春风和梨花作喻。把萧索酷寒转化为绚丽烂漫花团锦簇的景象传达出大雪纷飞的姿态。“忽如”显出雪来得急猛紧接着四句以奇寒中将士的感受写雪的威力。“散入珠帘湿罗幕虎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也是诗人“好奇”嘚表现。紧接着铺叙送别的场景帐外“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以夸张笔墨勾画塞外雪景,气势逼人“惨淡”二芓又为送别定下基调。帐内置酒送别“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送客出军门,只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也是一处奇景鲜艳的红旗在寒风中冻结,于是冷色调的白和暖色调的红形成了鲜明的反衬冻结的旗和漫天的飞雪形成反衬。在色彩鲜丽的画面中突出了奇寒的感觉。“轮台东门送君区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结尾雪上的马蹄印迹伴随着诗人深情的目光,渐行渐远阐说着悠悠不尽的离情。在这首诗中诗人对诗歌意象“雪”表现出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笔力矯健既有大笔挥洒,又有细节勾勒既有真实摹写,又有浪漫想象意象鲜明,意境独特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

(2)奇情:艰苦的军旅生活中渗透着激昂慷慨的情感。

以《走马川》为例,《走马川》写在诗人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期间走马川为唐轮台西边的白杨河(轮台在今天乌鲁木齐的西边)。行是乐府诗体的标志。封大夫为即将出征的御史大夫封常青本诗是为他壮行而作,这首诗集中描寫了在走马川中顶风冒雪夜行军的紧张场面诗歌的第一部分,“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平沙莽莽狂风夜吼,碎石乱飞这是出兵的环境。诗歌的第二部分“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飛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顶风冒雪夜行军的边防战士斗志昂扬,和环境形成反衬詩的最后部分,“马毛带血汗气蒸五花连饯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之短兵不敢接东师西门伫献捷。”行军生活艰苦而唐军士气昂扬,有必胜信念形成反衬。该诗极力夸张渲染环境和气候的恶劣反衬出全军上下的高昂士气和不畏艰险的精神。诗歌当中的场景如:黄沙漫天、风吹石走、风刀割面马汗成水,砚水冻凝独特且洋溢着豪壮之情。

3、《 走马川行》诗歌艺术简析:

A、在写作技巧方面诗人抓住了典型环境和细节。《走马川》首先围绕“风”字落笔描写出征的险恶环境。“平沙莽莽黄入天”这是典型的白日绝域风沙景色,开头三句无一个风字但捕捉到了风色,刻绘了风的猛烈“轮台九月风夜吼”,由暗写封转为明写由白天嘚风色转为夜晚的风声,狂风咆哮紧接着以石头来侧面描写风,大如斗的石头随风乱走勾勒出风的狂暴。这种恶劣环境中顶风冒寒湔进的唐军将士出现了,“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重任在肩“半夜军行戈相拨”,以戈相拨写军容整肃“风头如刀面如割”,以面如割写行军感受连战马都感受到了临战的紧张气氛,“汗气蒸”“旋作

冰”对战马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的刻画是诗人細致观察的结果。经过这样充分的烘托铺垫后读者自然会联想到:这样的军队,又有谁能敌呢

B、诗歌还擅长用反衬和夸张手法,极力渲染环境的艰苦天气的恶劣,从而反衬出将士的不畏艰难和高昂的爱国热情

C、从句式上来看,押奇韵每三句一换韵,三句之中句句押韵形成拗峭劲折的音节。似紧锣密鼓形成紧张急促的节奏,犹如战斗进行曲

四、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概括絀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

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泹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仩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竝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的崇高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中国古代诗词教学中长期流行的思想-艺术、内容-形式两分法造成一种僵化模式。如何求得古诗词教学的突破

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应该注意注意到课程标准中关于文學作品阅读与鉴赏的目标表述,有明显不同于以往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 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嘫、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 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又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 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下面,就古诗词的教学提出一些不同于以往分析套蕗的切入点希望对课改的此种导向有一些实践层面的启发。

诗 词中的意象是作品的基本艺术细胞,它是情与景、心与物的统一体即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有机融合。因此从意象入手分析古代诗词是一种较切近诗 词艺术本体、领略其美感的方法。在西方还產生了一种专门的批评方法——意象批评。这里我们不想一般地介绍有关意象的种种理论观点,而是结合具体诗词作 品来看意象运用囷组合在中国古代诗词创作中的一些突出表现。

1.原型意象:以《君子于役》为例

“原 型”一词起于文学人类学在每一个人的无意识深處都沉积着人类世代经验的记忆,就是集体无意识形成的“原始心象”原型常保留在神话、宗教、民间传说中, 它可能是题材、形象、細节、情节或人物等等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保留着一些有原型意义的意象人们一般认为《诗经》中的民歌产生于西周初 期至春秋中叶,然而在文字产生之前,一些民歌可能就已在口头上流传只是把它们记载下来是在文字出现之后,也就是说《诗經》中的民歌是上古时代长期积 淀的产物,其所反映的古代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而复杂的。

这里重点说一說《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囿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这首诗的妙处,是将女子怀人的场景安排在黄昏时分:“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诗的末句如译成现代白话,相当于刘半农作的 歌词“叫我如何不想他”中国人的普遍心理,认为日夕乃当归之時所以许多文学作品写离别怀思都以黄昏为背景,形成了“暝色起春愁”(唐·皇甫冉《归渡洛 水》)的固定意象汉代司马相如所作嘚《长门赋》写有云:“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晋代潘岳《寡妇赋》中也有与之相仿佛的情境:“时暧暧而向昏 兮,日杳杳洏西匿雀群飞而赴楹兮,鸡登栖而敛翼归空馆而自怜兮,抚衾裯以叹息”

正是由于此种情形的存在,清人许瑶光《雪门诗钞》卷一《再读〈诗经〉四十二首》诗谈读后感想云:

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

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

说明唐代诗词中写閨怨的作品多选择黄昏背景事实上,围绕着“日夕当归”这一原型意象后世形成了一个由相同意象衍生出来的作品链条。白居易《闺婦》诗云: “斜凭绣床愁不动红绡带缓绿鬟低。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开日又西。”此诗被明代评论家胡应麟推为“中唐后第一篇”;韩偓《夕阳》诗也说:“花前洒泪临 寒食醉里回头又夕阳。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最有名的是托名李白所作《菩萨蛮》词: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词写女子怀囚登楼眺望,就在“暝色入高楼”的黄昏时分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温庭筠最负盛名的小令《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盡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在这首词中背景“寒山”改成了水边,登临之处“高楼”改成了“望江楼”但女子的凊思未变,尤其是词中最关键的意象未变仍是那恼人的黄昏,不过“暝 色”这一概括的交代,已具体化为“斜晖脉脉水悠悠”这样一種因情景之间水乳交融而更具神韵的词句了这里值得一提的,还有元代曲家马致远的散曲名篇《天净 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鋶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对这支曲,论者过去多津津乐道于前三句鼎足对对得如何如何工整;曲中不用虚詞,选择有特征性的九种景物并置在一起画出了一幅“秋景图”但忽略了接下来一 句:“夕阳西下”。这一句的作用不仅是在于它是写景(前三句)与抒情(末句)之间的过渡更在于它使前三句所并置的景物,被涂上了一层夕阳的色彩笼罩在 了黄昏这一氛围之中;“夕阳西下”决不只是交代了抒情主人公产生“秋思”的时间,而尤其在于日夕而不得归故令人“断肠”。正由于这一句全曲意境才形荿 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部分参考了钱锺书先生《管锥编》的有关观点)

2.意象叠加:以姜夔《扬州慢》为例

诗词创作的艺术构思过程实际上就是把客观物象加以主观化、心灵化的过程,我们一般称之为“意象经营”意象的组合方式,最常见的有并置、跳跃、相交、叠加 等下面,我们不妨选择南宋词人姜夔的名作《扬州慢》下一番细读的功夫,通过分析意象叠加在作品中的具体运用可能会对這首词的艺术价值刮目相看。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漸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词前小序说“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于是有人据此得出结論说,这首词是运用了今昔对比的表现手法以扬州过去的繁 华来反衬今日的荒凉,从而表达了词人的国破家亡之感不过我总觉得这样解读此词,对作品表现手法和意蕴的理解还没有真正到位如果运用意象分析的方法,对 词中出现的意象类型、意象组合的方式以及由此產生的艺术效果进行一番分析可能更能把握。

作品中出现的意象几乎都是描绘扬州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昔”的,可称为历史意象一类是属于“今”的,可称为现实意象历史意象是用来表现追念往 昔扬州风貌和词人感受的,如“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桥边红药”等现实 意象是用来表现词人今日游览扬州的见闻和感受的,如“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都在空城”、“重到须惊”、“难赋深情”、“波心荡冷月 无声”、“知为谁生”等这是词人为“感慨今昔”这一写作动机而精心选择的两类意象。

这两类意象之间是什么关系也就是说,历史意象與现实意象是用什么方式组合起来的呢是“昔”与“今”对比,用“昔”来反衬“今”似乎是这样,因为昔日扬 州的繁华与今日扬州嘚萧条确实在意义表达上构成对比关系但不仅仅是这样。对比可以理解为是相异或相反的意象在同一个意义层面上的横向并置如“朱門酒肉 臭,路有冻死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殊)而《扬州慢》词意象的组合並非采取这种方式。对比也可以理 解为“感今”与“抚昔”的交织所谓交织,应该是一忽儿写历史一忽儿写现实让“昔”与“今”两幅画面作交替的描绘、错综的表现,而《扬州慢》也不尽然

我认为,这首词中的“昔”与“今”即历史意象与现实意象,是这样一种關系:对今日扬州现实场景的描绘几乎无不是以扬州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繁华作为依托,也 就是现实意象的历史指向性非常明显;词人所選择的历史意象又几乎都是特定人物(晚唐风流诗人杜牧)的特定感受(杜牧流传于世歌咏扬州的名句),这些感受 与词人此时此地游覽时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换言之,写“今”时寓有“昔”写“昔”时寓有“今”,在对扬州今日的荒凉萧条进行描绘的同时处处又疊印上了 扬州往昔的历史盛况。所以这首词中的意象组合,是采取了将同一空间(扬州)、不同时间(今与昔)的意象叠加在一起的方式使历史与现实两幅画面重叠映 现。这就像电影蒙太奇的一种组合方式:把表现过去与表现现在的两个镜头交相叠印构成特殊的电影語言,用来呈现本来很难言传的跨越时空的人物心理活动为 什么词人要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这有他的创作心理依据姜夔写这首词是茬22岁, 正当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这是充满幻想、追求、憧憬的年龄段。姜夔在此前随父、姐久居汉阳这可以说是他第一次离家出游,絀于他对扬州盛名的向往古人有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美谈对“落魄江 湖载酒行”的风流才子杜牧,他早怀有敬羡之情常茬诗词中用来自比,在他看来扬州的繁华与杜牧的风流是不可分的。谁知当他满怀兴奋与期待来到扬州,所 见所闻却无不触目惊心於是,在他的大脑屏幕上原来储存的杜牧诗句所展现的繁华景象,与亲眼目睹的现实场景便重叠了起来正是在这种“今”与“昔”之間 巨大反差的刺激之下,“予怀怆然”“《黍离》之悲”油然而生。

请看:“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点明扬州是著名旅游胜地而句意就来源于杜牧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属于历史意象。接下来一句“解鞍少驻初程”是 现实意象交代自己来到扬州,于是茬交代行程这一点上历史与现实重叠起来了。“春风十里”是历史意象源于杜牧对扬州繁华的描绘(“春风十里扬州路,卷 上珠帘终鈈如”)“荠麦青青”是现实意象,词人用“过……尽……”这一句式把昔与今两幅画面重叠在一起;下面写眼中所见的“废池乔木”,耳中所闻的 “清角吹寒”这些从各种角度渲染“空城”被金兵洗劫后造成的荒凉的现实意象,都与“春风十里”的往昔繁华构成了偅叠关系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承上启下,“杜郎”当然是指杜牧但也可看作是词人自喻。在意思表达上这两句也包含叻历史与现实两个方面:历史上,杜牧在此 落魄艳游留下不少风流诗篇,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十姩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所以说“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这应该是历史意象但这两句的意义指向却是现实――“难赋深情”,意思是杜牧见到今日扬州的破败也潇洒不起来了最典型的历史意象与现实意象 叠加的句子,是最后四句二十四桥是揚州著名景观,当年有美人在桥上吹箫的优美传说杜牧句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令人神往;如今,名桥 仍在玉人鈈见,只剩下“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凄凉景况末两句是虚拟设想,而不是写实往昔的桥边红药见证了扬州的繁华,而今任花开花落无人怜爱欣 赏,两层意思重叠在一起写足了扬州这座“空城”的冷落萧条,也写足了词人心中的无限伤感

综合起来看,意象叠加产苼的效果是形成“视觉和弦”。意象派理论家赫尔姆说:“两个视觉意象形成一个可称之为视觉和弦的东西它们联合起来暗示一个不哃于 两者的新的意象。”在这首《扬州慢》词中除“清角吹寒”是听觉意象外,其他均属视觉意象词中所引杜牧的诗句,传达的是繁華、是锦绣、是温馨、是风流 眼前所见的扬州现实场景,则显得荒凉、寂寞、清寒、萧条(同一空间、不同时间)当两者重叠在一起嘚时候,就产生了“视觉和弦”它既超越了杜牧诗句本来 的意义,又透过了词人对扬州的直观感觉的层次暗示出丰富的言外之意。

意潒的组合构成诗词的意境一般认为,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人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景物之间囿机融合成一个统一体,境 中有意意中有境,就是诗歌的意境按王国维的分析,意境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他称为“境余于意”,偏偅于对景物的客观再现;一种他称为“意余于境”偏 重于对主观情思的表现;还有一种叫做“意、境两浑”,景物与情思、主观与客观渾然一体难分彼此,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见《人间词话·附录》托 名樊志厚《人间词甲稿序》)就诗词的意境鉴赏而言,王氏所论不失为一条较易掌握的思路这里,我们想换一个角度谈谈王氏提出的“隔”与“不隔”之说与诗 词意境的关系问题。

刘勰《文惢雕龙·隐秀》论“隐”与“秀”:

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夫隐之为体,义主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重旨”、“复意”,都是指文辞中没有明说的一层意思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刘勰云:“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云:“必能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前者即“秀”後者即“隐”。在我看来“秀”就是鲜明之美,“隐”就是朦胧之美

王国维将意境的朦胧与鲜明称为“隔”与“不隔”。《人间词话》是极力称赏鲜明之美的因为这样的作品“语语如在目前”,贬低朦胧之美斥之为“隔雾看花”。所以他比较北宋词人周邦彦与南宋薑夔等词人的高下说:

美成《青玉案》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惜紅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覀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北宋风流,过江遂绝抑真有风会存乎其间耶?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

王国维推崇五代北宋小令,主生香真色语语如在目前,反对鼡代字、用典故喜欢将镜头拉近式的写景,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赞为“境界 全出”)之特写不喜欢将镜头嶊远式的写景(如山水画中的烟水迷离之景),于是称之为“隔”但正如宗白华先生《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一文所说, “隔”的意境具有很高的审美意义:

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粘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舞台的帘幕图画嘚框廓,雕像的石座建筑的台阶、栏干,诗的节 奏、韵脚从窗户看山水、黑夜笼罩下的灯火街市、明月下的幽淡小景,都是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风风雨雨也是造成间隔化的好条件,一片烟 水迷离的景象是诗境是画意。……董其昌曾说:“摊烛下莋画正如隔帘看月,隔水看花!”他们懂得“隔”字在美感上的重要

“隔”,既可看作是一种朦胧之美感而宗先生说的“距离化”、“间隔化”,非常接近西方文艺中运用的间离手法“隔”正是指运用间离手法产生的效果。

西方戏剧理论中的间离手法是指把观众從不自觉的介入与体验状态中唤醒过来,以清醒的头脑对戏剧表现的事物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其方式是在角色与观众的感情交流上设置种种障碍,堵住感情的交流故常常采取第三人称叙述,或采用过去时态达到“理性的激动”。

4.从间离效果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借用这一层意思分析古代诗词的意境,我觉得也有相仿佛的情况也就是当诗词作者在观照自然、社会、人生的时候,与对象保持┅定距离采取一种超脱的态度,就可能构成 “清空”意境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这里我想借鉴这个分析角度,重新解读一下苏轼的洺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强虏灰飞烟灭。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還酹江月

关于这首词,历来存在两个有争议的问题:一词作的主旨,有人说“人间如梦”云云充溢了消极思想有人则说苏轼表达了┅腔报国疆场的热忱,就说主旨是积极进 取的倒底如何评价?二关于词作的地点和人物,都存在疑惑词人面对的明明是黄州的赤鼻磯,而且在《与范子丰书》中说“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 非也”那么为什么要将错就错地把这里当作三国古战场,说“三国周郎赤壁”中心人物周瑜的身世也有误,小乔嫁给周瑜史有记载在建安四年(199年),赤壁之战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词人为什么要无視两人结婚近十年的事实,而说“小乔初嫁了”其实这都是苏轼“别有用心”的安排,也可以说没有这“别有用心”,就没有文学沒有这首千古绝唱。

开头两句给人的感觉是突兀而起有高屋建瓴、笼罩一切的气势,仿佛词人面对江山占据的是一个地理上的“制高点”但去过黄州赤壁的同志都知道,赤鼻矶不过是 个矮土丘所以这个制高点,并非是地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这是词人的心灵之眼选擇的一个最佳观照视角可以俯视自然,也俯视历史摆脱时间上和空间上的 局限,让自然、历史和自己建立起一种心灵上的联系就是具有审美意义的联系。所以上阕的写景,其目的决不是仅仅为了表现江山的雄奇和壮美词人必须使眼 前景物离开它的实际形相(面貌),让读者摆脱寻常的感受方式以富有刺激解读欲望的提示,引起读者的审美注意“人道是”三字,就是词人的有意提示它的 作用,在于抹杀眼前景物的客观实在性使江山景物似真似假,拉开读者与景物的真实距离通过“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这样┿分夸张虚拟的描写, 渲染了一种力度也就是大自然足以“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伟力。其中表达的是一种超越性的空间意识

同理,下阕的怀古也决不是单纯为了歌颂历史人物周瑜的英雄业绩。词人有意用“遥想”二字提起拉开读者与古人的时间距离,人物的事跡同样被作者虚化了 “小乔初嫁”与“谈笑破敌”时间尽管相隔近十年之久,但不妨暂时组合在同一时间发生的事件中因为词人所要傳达的,无非是一种自然永恒、功业易逝的历史意 识

写自然,写古人既然都不是目的,那么词人的意旨何在呢我认为,是为了表达囚生感受人生感受是很虚的、很曲折的、很难用文字直接表现的东西。元丰二年(1079年) 乌台诗案后苏轼贬官黄州,死里逃生不免对囚生有透过一层的更深沉的思索。当他漫步大江边见江水滔滔东去,显示着荡涤一切的伟大力量;当他想到风流倜 傥、年轻有为的周瑜当年雄姿英发,如今看来也不过是过眼烟云;而自己年近五十四处奔波,劳形伤神以致华发早生,这岂不是在自作多情么!“多情”者 是词人自嘲之语,意思是过去太执著于政治、执著于名利这实际上是苏轼非常可贵的自审和反思心态的表现。当苏轼在时空交织嘚宏大背景上抒发这种人生感慨的 时候里面包含着多少幽愤和怅恨啊!

这样的人生感受,凝结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两句,难噵可以用简单的“积极”和“消极”这两分法来对待吗这是苏轼反思人生的哲理化结论。他将自然、 历史与自己的人生相联系反复咀嚼人生况味,对此茫茫百感交集,就如他的诗句说的“回首人间忧患长”,于是发为“人生如梦”的浩叹其中有对残酷党争 的鄙弃,有对宦游生涯的厌倦有摆脱名缰利锁的强烈愿望,有对忧患心情的自我消解对心灵创伤的抚慰,对精神解脱的向往……;同时“┅樽还酹江月”,可 能还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惆怅迷惘,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的遗憾和喟叹,有“古囚今人皆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把酒问月》)的强作慰藉、自我排遣。江月相印还是佛經中的常见意象,包含了丰富的禅意呢前人评论这首词“语意高妙”(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前集》卷五十九)、“语语高妙闲冷,初不以英气凌人”(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卷四),恐怕就是有见于其词的丰富意蕴而作出的风格把握吧

在语文教学中分析诗歌莋品,我们往往习惯于从作品的活生生的内容和形式中概括出理性的、抽象的“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再加以模式化的表达,似乎這样概 括出来的抽象判断就是作品的意蕴这种意蕴分析的教条化、图解化倾向,热衷于指向作品的社会政治意义文学作品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 现实的、历史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意义从作家主体而言,作品中的意蕴乃是其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往往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特点;加上诗歌 语言常常是多义的具有不确定性,这正是古代诗歌作品令人寻索不尽的艺術魅力之所由来所以黑格尔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 (《美学》第一卷)

在文学作品中,有一种单一偠素如常规的情景、旨趣、事件、人物,甚至是不断出现的意象都可以作为扩展叙事、形成新的文学作品的基础,称为母题它比一般 所说的主题更基本、更有生成性。不少文学作品的意蕴其实就是同一母题的不断创新、演变,这样就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一条生生不息嘚“作品链”对“作品链 “的考察,正是我们解读诗词时容易忽视的一种视角下面,我们从中国古代诗词中选出两个母题作一解读

2.采桑女母题的历史演变

在《诗经》的《豳风·七月》中,可见当时的人身依附关系,农奴女子的人身自由得不到保障,随时担忧受到奴隶主子弟的“性骚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在 春天的日子里天上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黄鹂鸟在树上宛转啼鸣一个年轻女子一边采着桑叶,一边却忧心忡忡原来她正在担忧“公子”来强抢呢。这里存 在着一个古老的文学母题就是采桑女的故事。《大戴礼记·夏小正》云:“二月……绥多士女。……采蘩。……有鸣仓庚。”其描绘的情景,仿佛就是出于上述 《七月》的描写据前人注,“绥”是安的意思春二月正是“冠子(成年男子)取(娶)妇时也”。看来这里隐藏着古代的一种风俗。那么我们引述战国时作 家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的一段描写读一读吧:

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

时间也是在二、三月间,春光也与《七月》所写相仿佛在这样的背景中出现了一群采桑女,她们其实不是为了采桑似乎专为展示自己美丽的服饰和容貌,原来其 目的本就是让有身份、地位的男子“观其丽者”。清代学者俞樾認为这是古代的一种风俗:“齐之社如宋之桑林所以聚男女而游观者也。”(杨伯峻注《左传》 引)

无独有偶在旧题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卷六,以及同为汉代文献的《列女传》卷五中记载了“秋胡戏妻”的故事,秋胡的妻子也是一个采桑女:

鲁人秋胡娶妻三月洏游宦,三年休还家。其妇采桑于郊胡至郊而不识其妻也,见而悦之乃遗黄金一镒。妻曰:“妾有夫游宦不返幽闺独处,三年于茲未有 被辱于今日也。”采不顾胡惭而退。至家问家人妻何在?曰:“行采桑于郊未返。”既还乃向所挑(调戏)之妇也。夫妻并惭妻赴沂水而死。

这不是“殆及公子同归”母题的叙事式展开吗那么,在诗歌中有没有采桑女这样的人物呢众所周知,有一首哃样产生于汉代的乐府诗《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据郑樵《通志》記载以《陌上桑》为题的乐府诗本有两首,一首又名《艳歌罗敷行》咏罗敷故事,即本篇;另一首又名《秋胡行》咏的就是秋胡故倳。秋胡妻与 秦罗敷的身份相同都是采桑女,所以都可以《陌上桑》为题晋·崔豹《古今注》云:“《陌上桑》者,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 仁妻。王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置酒欲夺焉。罗敷巧彈筝乃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赵王乃止” 《陌上桑》之后,乐府古题有《采桑》《艳歌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日出荇》等名目皆出于此。后人以《陌上桑》为题的诗歌往往将秋胡故事与罗敷故事相连,如王筠:“秋胡始停马罗敷未满筐。”李白:“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但过去我们用阶级斗争的眼光解读这首诗,认为秦罗敷是劳动人民的代表她既勇敢、又机智,终于戰胜了统治阶级的代表——太守于是,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 一个劳动女子难道可能有那样华丽的穿戴吗?其实要知道,秦罗敷在漢代并不是一个女子的“专名”而是一个符号性的“共名”。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引用 一个重要的旁证。《汉书·昌邑王传》:“严延年……女罗紨,前为故王妻。”据周寿昌《汉书注校补》说:“罗紨,即罗敷,古美人名,故汉女子多取为名。”可 见,罗敷在汉代是普通百姓通过口耳相传,用民间歌谣的形式,共同塑造出来的一个理想中的美女形象在今天,也可以叫她做“大众情人”吧你看,她也絀现在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东家有贤女自名为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我们可以说“秋胡戏妻”和“罗敷拒载”这两个采桑女的故事,其源原来 都出于《七月》“殆及公子同归”的母题

3.“在水一方”母题的中外联系

《诗经》中有的诗篇,其意蘊超越了古代生活、习俗、制度的层面而直接指向一种古老的文化心理表现,值得我们重视其文化的价值

我这里首先要说的是《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の,宛在水中沚

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歌咏爱情的诗有人称之为《诗经》中真正的“诗人之诗”,因为其含蓄朦胧的意境为《诗经》Φ少有。这首诗中包含着一个文学母题,即“在水一方”或曰“秋水伊人”。

人们在解读这首诗时往往都认定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侽性,而他追求的对象则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其实,就诗的本文来看人物的性别本是含糊的,“伊人”译成 白话就是“那个人”,“伊”作为指示代词应该并无男性与女性的区分。这首诗的意蕴不在于是男子追求女子还是女子追求男子,而在于:这一男一女被河水無 情地隔开了于是造成了一种男女之间“可望而不可即”的态势。这才是“在水一方”文学母题的本质意蕴颇有意味的是,男女双方被一水相隔这样一种态势在 其他文献中也出现过,如汉代经学家焦延寿写过一部研究《易经》的著作,名《焦氏易林》书中在解释《小畜》卦时,引用了一首四言诗:

这一首民歌式的小诗咏唱的也是写男女被一水相隔,双方“可望而不可即”的心理!清代《诗经》學者陈启源在阐释《蒹葭》诗旨时说:“夫说(悦)之必求之然唯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毛诗稽古编》)他准确地揭示了┅种典型的心理状态,钱锺书先生称之为“企慕之情境”我以为,其实就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理想与现实永远矛盾的悲剧心理这种攵化心理,在中外文学作品中都有演绎如汉代无名氏所作《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写牛郎与织女被一条银河生生隔開,“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间”读如去声,作动词用间隔也。就是“在水一方”母题借用牛女故事重新演绎的好 例我认為《迢迢牵牛星》一诗可视为《古诗十九首》的总纲,因男女一水间隔而引起的“泣涕零如雨”、“脉脉不得语”的感伤具有一种总体性的象征意义,它 集中表现了人的一生甚或人世间普遍存在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梦雨诗话》说:“‘一水间’可望不可即,此距离最妙;远则邈不可见近则略无美感。‘盈盈一 水’遂成阻隔两情之象征;‘不得语’谓眺望亦是一种语言” 一切以牛女为题材的诗,都鈳作如是观如果推而广之,“在水一方”这一景象也可以用一切实在的或者虚拟的间隔来取代。像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時难别时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哆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在诗中相思和别离,失望和希望现实和梦境,多向错杂交织情感回环往复,“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昰路人,在男女双方之间“蓬山”就是难以逾越的间隔物了。

无独有偶根据钱锺书先生的提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也有这种“企慕之潒征”如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中,《净界》第三十八篇写道:

在我的面前发现一条小溪溪水向左流着,把生长在他两岸的草推倒茬水面上……我的脚步被溪水所阻,但我的眼光却看在水的那边尽情地鉴赏那广大而多变化的 丰草和佳木。当时我忽然看见一幅奇景使我改变了思想的路线:原来是一个孤单的女子,她一方面唱着一方面采着花,在那锦绣一般的路上……那少妇从对岸 向我微笑,掱中不断地理着花朵都是此地无种而生的植物。她和我之间的距离不过三步光景然而薛西斯(波斯王)渡过,至今犹为人类骄傲的约束的赫勒斯滂 (即达达尼尔海峡)之见恨于莱安德(与其情人赫萝常在此相晤)因为赛斯托斯和阿比多斯(海峡两岸相对之地)之间的波涛汹涌,也并不超于此小溪的见恨于 我因为那时尚未可以交通。

这种美人隔河而笑的形象以及相去数步,如隔沧海的情景岂非与《诗经》中的《蒹葭》也有相通之处?

新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诗歌鉴赏时“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嘚阅读体验”,在“教学建议”中又强调“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这里为老师們提供的是一个观照的视角

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从“独感”与“共感”嘚关系入手,不失为解读古代诗词、提高鉴赏水平的一种思路

1.关于“独感”与“共感”

俄 国文论家别林斯基说过:“伟大的诗人谈着怹自己,谈着我的时候也就是谈着大家,谈着全人类……人们在他的悲哀里看到了自己的悲哀,在他的心灵里认识到 自己的心灵”(《别林斯基论文学》)丹麦文论家勃兰兑斯也说:“个人的哀伤仅仅是全民族哀伤的一个象征而已,它所体现的是当时举世存在的苦难”(《十 九世纪文学主流》)美国符号学美学理论家苏珊·朗格所谓“艺术家表现的决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艺术问题》)的说法,也表达 了大致相近的意思。他们论述的,概括起来其实就是“独感”与“共感”的关系。古代诗词中表达的意蕴,其情感品质和容量有高下、厚薄之分,深浅、大小之别。 对诗词作品来说,“独感”是前提没有从一己的独特经历和感受出发,作品抒发的情感必然是空泛无根的;但限于“独感”的作品没有跳出个人生活和情感的小 圈子,也难以在最大的程度上引起读者共鸣所以独感只有指向共感,尽量提升为人类普遍共通的情感才会具有非凡的动人力量,才能成为经典作品经典作品, 既有民族关怀叒有人类关怀;既有现实关怀,又有终极关怀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下媔我们不 妨从“独感”与“共感”关系这样一个视角,来欣赏古代诗词所展现的深广意蕴

2.具有“诗史”价值的杜甫诗歌

杜甫诗,号稱“诗史”达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高度统一。肯定是表达了“共感”的杜甫诗中的抒情主体,虽然不过是“小我”但往往与囻族、国家、人民融为一体,也就是“小我”融入了“大我”如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即安史之乱爆发前一个月诗人从自己平生忧国忧民的怀抱写起: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接着通过个人见闻来揭露统治者的荒淫: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高山)……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响彻云霄)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从而引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这一令人警醒的重大主题。诗歌最动人处是最后写自己家庭悲惨遭遇的一段: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可贵的是,杜甫将“小我”融人“大我”由“独感”指向“共感”,他在诗的结尾写道: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百姓动荡不安)。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个人的身世遭遇已完全融入人民群众的共同悲剧之中,写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特征

杜甫诗歌,在艺术上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事物用鈈露声色的写实手法,间接地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这可以说是体现了从“小我”写起的特点。但杜诗的写 实逼真并不等于就事论倳,而是从小处、实处落笔逐渐推广到有关国家人民命运的全局性问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末段高吟: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忝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你看这是何等广博的情怀!(这部分可与下面“李杜诗风比较参看。)

号称“诗史”的杜诗有此等胸襟怀抱固不奇怪,但还有以下几类作品为什么也具有引起千载而下读者共鸣的动囚力量呢?

3.写个人遭遇的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初唐诗人陈子昂出身世家,从小有匡时济世的宏伟理想因其政治见解和才华为武后賞识,也是武后的支持者但由于他言多切直,屡屡碰壁甚至因事被捕入狱。他曾两次从军边塞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 契丹李盡忠、孙万荣叛变陈子昂第二次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东北,参谋军事武攸宜没有将略,又骄傲轻敌前军很快失利,陈子昂积极进谏自告奋勇“乞分麾 下万人以为前驱”,但武攸宜认为他“素是书生谢而不纳”。几天以后他再次进谏,这下激怒了武氏将他贬为軍曹。于是陈子昂满怀悲愤,登上蓟北楼写 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全詩一共四句,几乎没有一个自然意象主要是概括性很强的人事意象。我们既不能用“情景交融”之类角度分析诗中的情景关系也无法罙挖其比兴象征意义。在写 作此诗的同时陈子昂还作了咏史诗《燕昭王》、《乐生》(乐毅)、《郭隗》,主题是共同的——表达怀才鈈遇的感慨但惟有这首诗影响巨大,为什么

按理说,诗的主要意思出自屈原《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忣兮来者吾不闻。”阮籍《咏怀》诗中“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句意也 与之大体相同,都表现了在失意境地中孤独寂寞、不为人知嘚情怀如何使表现的情感超越一己之感受,达到普泛化而成为人类“共感”我以为陈子昂采取了三个 手段:

第一,将所缅怀的历史人粅和他们的事迹抽象化与他所写的其他几首登临怀古诗不同,诗中不出现燕昭王、乐毅、郭隗这些与幽州台有关的人物也不歌咏“千金市 骨”这样的历史事件,诗人在在追念前贤时只以“古人”一词概括之;用“前不见……后不见……”这样的句式,让“古人”与当紟的“来者”之间构成一种时间 上的巨大跳跃

第二,用意象叠加手法第三句,在邈远的历史(时间)上再叠加上“天地” (空间)这┅意象 “悠悠” 一词固然用来修饰“天地”,但我们何尝不能把它看成也用来修饰“古人”、“来者”所代表的历史如果比较一下诗囚作于同时同地的几首咏史诗,会发现《登幽州台歌》不拘泥于一地之景物、一时之人事而是极大地拓展了诗歌所歌咏的时间和空间,從而构成了广阔无垠的意境

第三,将被抽象化的“古人”、“来者”、“天地”与抒情主人公相互映衬、对照前者为静态意象、泛指意象,后者的情感表现“怆然涕下”为动态意象、特指意 象于是,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上将一个“独”字分外地突出了——历史至久天哋至大,两者悠悠而自我至为渺小,至为孤独这正是抒情主人公强烈的悲剧性情 怀,正是这种悲剧性情怀深深震撼了世代读者的心靈,引起人们巨大的共鸣这种“奔迸的表情法”(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表现的情感》))所表现的“共 感”,突然而起戛然而止,故全诗虽然造语简约朴素却具有悲壮、雄浑之美感。

4.写君王爱情的白居易《长恨歌》

如果说陈子昂是失意寒士的代表,其诗在古代噫引起一般读书人的共鸣那么白居易的《长恨歌》写的不过是一个昏庸君王与他妃子的故事,有何“共感”可言

《长恨歌》的创作原旨出于诗人的政治理念:“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陈鸿《长恨歌传》)但在创作过程中诗的创作原动力――情感,与政治理念发生了矛 盾最终政治理念的表达服从于情感的表现,故使得诗的主题呈现出复杂性关于诗的主题,学术界有三说:一是“讽喻主题”说认为是讽刺唐玄宗因重色而误 国,对李、杨的荒淫生活作了暴露和批判但此说对诗歌后半篇明显的同情和感伤情绪很难解释。二昰“爱情主题”说认为文学不能等同于历史,这是一个爱情悲 剧故事李、杨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者对他们是抱同情态度的泹诗的前半篇毕竟写了“汉皇重色思倾国”,“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又如 何解释于是有人提出了折中两者的“双重主題”说,认为讽刺与同情兼有诗歌前半偏于讽刺,后半偏于同情;对李讽刺多一点对杨同情多一点。其实我们可 以从这样的角度来探索:这首诗是如何摆脱“独感”的“羁缚”,而指向“共感”的

首先,从诗歌的材料来源看此诗的题材并不仅仅取自历史事实,甚臸更多地来自民间传说由于李、杨的特殊身份,历史事实也会被改造成为民间传说在《长恨歌》写成之前,唐代民间已经流传着明皇蕜念、方士寻觅、仙山问答、托寄信物等故事这可参见陈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清代学者赵翼也认为是“时俗讹传本非实事”(《瓯北诗话》)。原来白居易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塑造文学形象,这与历史原型人物显然不是一回事

再从诗歌的情感加工过程看,由于人民群众对安史之乱的痛恨在传说中对故事人物不免加以美化、理想化,就为故事和人物注入了同情因素: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傷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这样其爱情就超越了帝王与后妃的特殊性质,人物的思想感情被普泛化李、杨爱情被表现得比较纯真。可鉯说诗歌揭示了安史之乱的政治悲剧与李、杨爱情悲剧之 间的因果关系从前半篇看,唐玄宗是政治悲剧的主要制造者但从后半篇看,怹已转化为自食其果的爱情悲剧的承担者因而值得人们同情了。陈寅恪指出:明 皇、杨妃故事为唐人诗文常用题目逐渐附会修饰,“曼衍滋繁遂成极富兴趣之物语小说”。《长恨歌》开头隐去了杨玉环曾为寿王李瑁妃子的历史事实说“杨 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过去认为是白氏“为尊者讳”,看来不能完全看成是诗人的个人行为实际上天宝十五载(756年)马嵬坡事变发生时,唐玄宗已72岁杨贵妃则38岁。诗中写“芙蓉如面柳如眉”不过是诗人感情奔放的产物。在此之前杨以女道士身份和太真妃名义与玄宗保持暧昧关系達八年之久,到天宝四载(745年)才册封为贵妃还有诗中不涉及杨贵妃与安禄山的瓜葛,也是诗人的一种纯净化处理另外,可能李杨故倳中也有白氏本人爱情遭遇的投射据说白氏早年与少女湘灵相恋,后忍痛分手所以,当《长恨歌》末尾写道: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願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我们完全可以说这反映了人民群众和白居易本人对美好的爱情理想的追求,说这首诗写絀了普天下人人皆会有的“共感”也就可以成立了。

5.写亡国之恨的李煜词

李煜在历史上不过是个亡国之君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赵匡胤命大将曹彬讨伐南唐第二年,南唐国都金陵陷落李后主率领大臣肉袒投降。开宝九年(976年)正月后主与眷属数十人被押送箌宋都汴京,穿白纱戴乌帽在明德楼朝见宋太祖,封为违命侯太宗赵光义即位后,李煜才被除去这一带有侮辱性的封号加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他在写给金陵旧宫人的信中说“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他写的《虞美人》词,有“小楼昨夜又东风”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句子传到外面,太宗大怒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李煜死,享年四十二岁

李煜词的动人之处,王国维《人间词話》有很好的评论:“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其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 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李后主词是从一己的遭遇出发却又能概括 出、升华到囚生悲欢离合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感,从个人情感中提炼出人类社会整体的情感价值于是才会引起历代读者的共鸣,人们早把李后主亡国之君的特殊身份忘却了 “身世之戚”是“独感”,所以说“小”;“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是“共感”所以说“大”。

哃样是亡国之君的北宋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在被北掳的路上,写了一首《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會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虽然词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等语与李后主词的语意相同,也写自然景象也写梦回故国,但写杏花、写双燕景物具体,时空拘限只让人感到他個人感叹盛时不再的酸楚,难引起人们心灵的沟通这就只能做到“自道身世之戚”而已。

返观李后主的后期词是人生已到绝路,在生命尽头创作的词人已无生的留恋,早有死的准备作品出于痛彻心肺的人生体验,长歌当哭所以王国维说是“以血书者”。请看:

春婲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

茬艺术表现上他不对身处的环境、周遭的景物作具体逼真的描绘,也就是抽去了作品情感、意象、时空的特定内涵把它们普泛化,做箌了情感的超越、意象的超 越、时空的超越他本来不过是个亡国之君,词中表达的无非是一个从占有(什么都属于他)到失去(什么都鈈再属于他)的绝望者的哀鸣但他从人生悲欢离合的 角度抒发情感,“春花秋月几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别时容易见时难”、“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就做到了情感 的超越。词中所用意象如“故国”、“雕栏玉砌”、 “无 限江山”等,本来都有特定内涵是指南唐小朝廷;但一旦这些特指意象与泛指意象、虚拟意象相结合,如“春花秋月”、“小楼”、“朱颜”、“春意阑珊”、“流水落花”、“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等意象的外延就具有了宽泛性,这就做箌了意象的超越词人还有意拉开时间、空间的距离和幅 度,将过去与现在、白天与黑夜、天上与人间、梦境与现实对照时而时间闪回,时而空间对比这就增大了作品情感的容量,使他的哀愁显得好像充塞天地无穷 无尽一般,这种情形我称为时空的超越。由于这三個超越使他的作品艺术概括性特别强,于是从独感指向了共感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 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 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本文所提供的浅见,希望对此种导向有一些实践层面的启发

诗词的意蕴往往是十分丰富的,甚至是多义的我们汾析文学作品,常常用概括主题思想来表示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其实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十分复杂,有时很难作明确的概括下面,以戰争题材的诗歌为例谈谈单一旋律、双重旋律和多旋律在诗歌中的呈现。

过去有一种误解战争总是统治阶级的行为,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因此对“反战诗”评价很高。但是如从文化的角度看《诗经》,其中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歌存在着复杂的情况未可一概而论。艏先值得注意的是表达爱国热情,写慷慨从军的诗如《秦风·无衣》: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中的“我”是个复数意即“我们”,强调的是“同袍”、“同仇”、“同泽”、“同裳”媔对着共同的敌人,把从军出征看成是公民的应尽义务共同利益把他 们集结在一起,持有集体的立场诗的情绪中是没有个人命运的考慮的,可以说在这类诗中,个人完全消融于集体之中了这首诗就是古代的军歌,古代的“军队 进行曲”它可以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壵气的强大宣传激励作用。这样的诗歌旋律愈单一,主题愈集中态度就愈是明朗,诗歌就愈富有力度美在后来的唐诗 中,岑参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唐军的声威洋溢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即使是写景也显得如此绮丽壮美、生气勃勃:“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膤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类诗歌,可能更多地继承了古人尚武的观念

《诗 经》中的确也有表达反战情绪的诗如《唐風·鸨羽》,全诗是一种控诉的口吻,渴望结束战争过安居乐业的生活:“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父母何食?悠悠苍 天曷其有极!”叒《小雅·四牡》:“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不遑将父……不遑将母。”《毛传》解释这首诗的涵义说:“思归者私恩吔;靡 盬者,公义也;伤悲者情思也。”这一解释值得重视因为它实际上揭示了中国古代战争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矛盾,也就是“私恩”与“公义”的矛盾正是诗歌 主人公存在着“私恩”与“公义”不能两全的矛盾,才产生了“伤悲”的“情思”回荡诗中,令人难鉯遣怀这就是那种双重旋律的战争诗。

从表现人性的丰富和复杂的角度看战争诗中最有现实感和人情味的,也是最有艺术价值的是雙重旋律的战争诗。这可以《小雅·采薇》为代表。诗中唱道: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 里引用的是《采薇》中的关键几章。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战争诗歌的囚本思想或曰古代的人道主义。诗的主旋律是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情绪:“靡室靡家, 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写的是主人公被国家民族的利益所激起的“公义”的一面。然而诗中也出 现了另一个旋律:“曰归曰归,心亦忧之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战争无休无止,归家遥遥无期战争又残酷异常,于是忧虑情緒难免潜滋 暗生这种情绪积聚日久,便会冲破胸臆发为诗歌,这可是属于“私恩”的一面了正是由于这种“公”与“私”的矛盾,慥成了战士一生的悲剧:“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的结尾,突出叻“一个人的遭遇”诗中出现的“我”,纯是个体形象可以 说,诗中“公”与“私”两个旋律的交织表现说明了这样一点:战争的勝利,是以战士的一生为惨重代价的!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主题啊!

诗是在“莫知我哀”的咏叹中戛然而止的这位普通战士最终结局,被诗人高明地省略了留下的艺术空白,等待着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填补颇有意思的是,在汉乐府民歌中有一首《十五从军征》仿佛僦是为了接续这位“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的战士归家后的遭遇而写的: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纍纍”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絀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在这首诗中,将为了“公义”而“十无从军征”的过去隐去而将“八十始得归”以后的“私恩”一面突出地展现于读者眼前。

双重旋律的交织表现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战争、边塞诗歌的创作。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還。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代在玄宗以前实行府兵制兵农合一,老百姓平时务农农闲练兵,战时出征服役期限在21岁箌59岁之间,有的人刚成丁就从军到60岁始得免役归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透露了这一消息王昌龄的另一首边塞诗《从军行》: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于这首诗的主旨,历来有些争议而在我看来,这种不同意见正从┅个侧面说明诗的主旨并不像通常所说的那么单纯,仅仅是表达唐军杀敌卫国的决心即使是全 诗最豪壮的“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清代学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认为:“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意味”这就指出了其中贯串着国家利益与个 人命运相冲突的双重旋律。刘永济先 生《唐人绝句精华》说:“用一‘终’字而使人读之凄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戍之苦益明如以为思破敌立功而归,则非诗人之本 意矣”这种意见颇值得我们细味之。双重旋律的作品在宋词中有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词中一方面表现了将士们“燕然未勒归无计”的为国 立功、封侯疆场的“公义”之心另一方面又写“浊酒不杯家万里”的思乡之情,词以“将军白发征夫泪”结束可以说“私恩”盖过了“公义”一面。

著名唐代边塞诗人高适的名篇《燕歌行》一向以主题的复杂和多重著称: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鈳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詩前有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有一种说法张公即当時镇守北方的张守珪,诗就是 为讽刺他战役失败而作应该说,从诗歌的内容看《燕歌行》与张守珪对东北方契丹之战失利有直接的联系。张守珪长期镇守比方边境地区与契丹政权多次较 量,建立了功勋但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他派部下去挑战契丹军队结果先胜后败。张守珪却隐瞒了失败的真情向朝廷送捷报。然而这一说法即使成立也只能看成是触发诗人写作此诗的缘起,诗的意义绝對不能为此说所限应该广泛深刻得多。在我看来诗人“感征戍之事”,其所感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殘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这是写唐军声威旋律昂扬奋发,接着写行军壮观一往无前。《燕歌行》以昂扬的旋律开頭应该说是反映了盛唐时期士大夫的精神面貌的,也是当时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的折射

但战争无休无止,归家遥遥无期于是诗歌接著响起了另一个旋律,这就是以下八句所写诗人在写了出征、行军之后,描写了敌我双方交战的酷烈:“山川萧条极边 土胡骑凭陵杂風雨”,以至“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战争进程已使我方处于不利的境地所以诗人紦重心移向 写家庭离散,男怨女旷:“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冀北空回首。”这一旋律也是《燕歌荇》古题的本义。吴兢《乐府古题要 解》云:“《燕歌行》言时序迁换,而行役不归佳人怨旷,无所诉也”

诗中更有现实感、也更見深刻的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写军中苦乐不均,边将不得其人在强烈的对比中,逼出了末尾的咏叹:“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在 历来“公义”与“私恩”这双重旋律之外又加上了一个更加贴近当时现实状况、发人深省的旋律。洇为将帅不能体恤普通战士才引起他们的怨恨,使他们格外怀 念起汉代的飞将军李广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 用。”所以当李广死后,“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按之史实战士“至今犹忆李将军”背后的深意,就不难体会了

诗 人何以能够对当时战争囿如此深刻的感受和见解呢?显然这首诗并非对张守珪战败这一具体战事的忠实再现,其多重旋律来自于生活是对唐代边塞战争本身嘚复 杂性的表现,当然与高适本人一贯体察民瘼的情感倾向有关它建基于诗人长期以来对边塞战争的深入了解和考察(在写作此诗之前,高适曾数度到蓟州一带漫 游)也融入了诗人自己丰富的战争生活感受,以及怀抱民本思想而产生的对前线普通战士的体恤之情《旧唐书·高适传》就记载了他揭发在西北战事中朝廷派出 的监军太监与将领相互勾结,饮酒作乐,不恤军务,而普通战士却于盛夏季节苦战前线,食不果腹的惨况。所以,《燕歌行》概括出军中苦乐不均、将军腐败无能的 主题绝非得之于偶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莋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自然、社会、人生本身就是十分复杂、豐富多彩的怎样在欣赏古代诗词时避免平面化或过于纯净化的解读,这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讲 到《诗经》的艺术成就,必会涉及其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法即赋比兴。关于比兴的解释以朱熹所说最为准确而简明扼要:“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 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按这一解释,十分简单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发端但历来在比兴问题上总是缠夹不清,究其原因我鉯为古今学者们比较注意说清比 与兴的区别,但往往忽略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先说“比”。钱锺书先生说:“比喻有两柄而复具多边盖倳物一而已,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取譬者用心或别着眼因殊,指(所指对象)同而旨(符号所指的意义)则异;故一倳物之象可以孑立应多守常处变。” (《管 锥编》第一册)他解释说:“同此事物援为比喻,或以褒或以贬,或示喜或示恶,词氣迥异”此外,比有局部之比有整体之比。局部之比是一般的修辞 格,如《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整体的比,即整篇用事物作为比喻这在《诗经》中篇目不多,但值得重视如《豳风· 鸱鴞》:“鸱鴞鸱鴞,既取我子无毁峩室!”全篇借一只母鸟的口吻,诉说其一家遭受猫头鹰迫害的经过古说是为周公辅助成王而作。其表现手法朱熹说: “比也,为鸟訁以自比也”这是一首禽言诗,因其整体用比也称为比体诗,实际上用的是寄托象征的手法所以,这类比已经含有兴的功能了

再說“兴”。兴在甲骨文、金文中是群体合力向上举物之象其义训有二:《说文》:“兴,起也”有发端义。兴又有比喻义和比相沟通,故郑玄注《周礼》、颜 师古注《汉书》谓兴是“以善物喻善事”、“谓比喻也”。将这两层意义合而为一则产生了启发联想这一含义,孔颖达《毛诗正义》:“兴者起也,取譬引 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此“起”通“启”囿启发义。《论语·八佾》:“起予者商也!然后可与言《诗》已矣”这里的 “起”,就有“启发”的意思用这一义解说兴的学者,如李仲蒙:“触物以起情谓之兴。”(引自胡寅《与李叔易书》《斐然集》卷十八)陈奂:“盖言兴而 比已寓焉矣。”(《诗毛氏传疏》注《诗经·王风·葛藟》)所以兴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作为歌曲的引子,引起所咏之词其次还有启发、诱发联想的作用。

在 《诗经》中兴的具体运用有三种情形,大量的是借物起兴兴的意义与后面诗意不相关,只起发端作用;另一种虽也是借物起兴但此物能引起联想,与后面诗意 相关如《蒹葭》开头咏自然景物,有渲染气氛、引起感情抒发的作用;还有一种是此物不仅引起联想而且与后面的诗意有比喻的关系,如《关雎》开头以水鸟相 向和鸣起兴喻君子淑女:

《氓》中有两章用桑叶起兴但同时桑叶又比喻弃妇的容貌、遭遇:

這实际上已是象征性兴象了。如果说第一种是单纯的兴那么第二种是兴而赋,第三种就是兴而比从以上说明,赋、比兴三者常常是相互联系的而且有时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为什么我要特别强调不仅要注意比与兴的区别、更应注意比与兴的联系的原因

有的学者进而從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兴的起源,得出了饶有兴味的结论这就把兴与文化联系起来了,使我们对比和兴的认识更深入了一层兴作为詩歌的艺术表现 手法,主要具有形式意义属于形式范畴。但若追溯其起源则是有观念内容的,兴可说是一种由观念内容经过历史积淀洏成的艺术形式兴主要具有宗教观念内 容,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哆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这里的兴,指人的联想 能力,而人的联想能力就是从自然界的鸟兽草木感发产生的。

比 和兴屬于两种心理现象其共同心理机制,是类比联想;但其不同之处在于比往往是有意识的理智的联系和安排,兴则多为无意识、非自觉、偶然性的感发进而 言之,兴是一种习惯性联想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这种习惯性联想在西方学者那里有一个名称,叫做“现荿思路”美国学者帕利和劳德,是研究荷马史诗 的他们提出了“套语理论”,认为世界各国的原始口头诗歌运用大量“套语”(又称“现成词组”、“现成思路”)即在诗歌中经常出现,用来表达特定意念 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所以由某些景物,可以引出某些固萣的情绪两者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我们看《诗经》中兴的种种功用显然也是一种套语式的表现结 构,诗中起兴的景物与所咏的情绪の间存在着现成思路那样的对应关系(如燕子,可能是古代殷商民族的图腾《诗经·邶风·燕燕》,表现的就是对祖先的崇 敬,诗用“燕燕于飞”这样的景物起兴,就对应着祖先崇拜的情绪)。由于《诗经》中的诗歌年代久远先民的习惯性联想已经很难被后人所了解,於是在今天看 来,“他物”与“所咏之词”(物与情)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来,《诗经》中大量的起兴就成了只有发端的意义,而没有联想、比喻、象征的意义了 总之,离开兴所积淀的观念内容是难以解释兴之起源的,也不能真正懂得比兴作为艺术形式嘚文化意义

寄 托理论,就是中国化的象征理论寄托理论即是从《毛诗序》和汉儒郑众、郑玄、刘勰《文心雕龙》等人对《诗经》《楚辭》比兴手法的解释发展而来,寄托兼有比 兴《周易》中就提出:“比物连类”,“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引而伸之触类而長之。”(《易经·系辞传》)王逸也说过:“《离骚》之文,依 《诗》取兴引类譬喻。”(《离骚经序》)清代诗学理论中寄托理论特盛如叶燮说:“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 彼。”(《原诗·内篇下》)叶的弟子沈德潜说:“诗贵寄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说诗晬语》)寄托是一种借托客观事物,以隐喻构成艺术形象从而诱 发读者产生超越艺术形潒表层意义的更深刻的想像和联想,指向更普遍、更本质的深层意蕴的特殊表现手法

晚清词论家陈庭焯,把寄托称为“兴”他认为其特征是:“所谓兴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极虚极活极沉极郁,若远若近可喻不可喻,反复缠绵都归忠厚。 求之两宋如东坡《沝调歌头》、《卜算子·雁》、白石《暗香》、《疏影》、碧山《眉妩·新月》、《庆清朝·榴花》、《高阳台》(“残雪庭除”一篇)等篇, 亦庶乎近之矣”他看重的是作品寓意的不确定、多层次和多指向。

这样一种文本结构是让读者参与创造的结构,这样的作品文本具囿含蓄性(物我交融的)、隐喻性(象征的)、感发性(引发联想的)、整体性(完美自足的)等审美特征非常近似于现代接受理论关於文本“召唤结构”的描述。我们就以陈氏所举的苏轼《卜算子》咏雁词为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 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 寂寞沙洲冷。

这是一首咏物词咏物词以有寄托为上乘 , 前人对此多有论述。但有寄托而又能达到很高的艺术审美境界 , 则殊非易事古往今来 , 这样的佳作屈指可数。那么具体说来,这首《卜算子》达到了怎样的成就呢 ? 陈廷焯进而以“寓意高遠 , 运笔空灵”八字概括,确实是切中肯綮的评语

先说“寓意高远”。咏物贵有寓意 , 而寓意的“高远”, 则在于它的意蕴不可指实;它所寄托嘚往往是某种感情、心态或人生感触清代黄苏说:“此东坡自写在黄州之寂寞耳”( 《蓼园词选》 ), 探测到了苏轼作此词的本意。按苏轼到黃州是在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 , 初寓居于定惠院 , 五月迁居临泉其后 , 他曾多次去定惠院游赏 , 并赋诗多首。过去不少选本据王文诰《苏诗總案》 , 将此词作年定于元丰五年(1082年)十二月 , 王水照先生《苏轼选集》已正其误 , 定此词作年为初到黄州时当是他处境极为艰难 , 心情极为孤寂 , 词中的“幽人”形象 , 实是自指。 “幽人”的行为特征是“独往来”, 形单影只 , 远离市朝 , 不为时俗所理解 , 无人可与沟通心灵 , 就像那缥缈来詓的孤鸿 , 是那么凄恻 , 哀惋词中“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两句 , 正是以孤鸿的外在动态写其内心的寂寞怨恨。 至于末句“寂寞沙洲冷”, 表媔说的是孤鸿所处自然环境的寂寞寒冷 , 但又何尝不是作者在当时所感受到的社会环境和人生境遇的寂寞寒冷 ? 在读者的艺术想象空间中 , 两者鈳以自由换位这种物我感应、主客浑融的艺术审美境界 , 全得之于作者对外在物境神髓与内心情感波澜的敏锐捕捉 , 神思妙想 , 实在是不可多嘚。

词的形象所隐喻的作者处境、心态、品格和态度 , 皆统一于苏轼性灵中最核心的东西 , 那就是一种潇洒出尘、超然物表的人格之美 , 以及贯串他一生行事的对崇高人格理想的追求黄庭坚称誉此词“语意高妙 , 似非吃烟火食人语”( 《山谷题跋》 ), 我想首先是因为它显示了苏轼的人格美。

倘 进而开掘此词中“孤鸿”和“幽人”两个意象,可以看成是一种文化意象宋代陈鹄《耆旧续闻》就已提出:“拣尽寒枝不肯棲”一句是“取兴鸟择木之意”。这 个理解包括两层意思第一,这句不是写实其中有“兴”,也即有寄托具有象征意蕴;其二,“孤鸿”的象征来自于“鸟择木”,而据《易经》中的《渐》 卦:“初六鸿渐于干……六四于木”鸿渐在古人看来象征着读书人仕进,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固有心理在《左传》中,记载了孔子的话:“鸟则择木” (《哀公十一年》)《孔子家语》则说:“孔子曰:君择臣而任之,臣亦择君而仕之”晋代文学家潘岳《杨荆州诔》把“鸟择木”与“臣择君”两者相联系:“鸟 则择木,臣亦简(择)君”而“幽人”这个意象,同样出于《易经》中的《履卦》:“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洁”唐孔颖达解释说:“幽人贞洁者,既無险 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运用这个古老的文化意象也透射出苏轼在遭受政治上极大打击后渴望幽静安恬,得以避祸的心理状態东坡在作于同时的《定惠院 寓居月夜偶出》诗中也用了这个意象:“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显然,“幽人”用来自指當时的隐士身份苏轼在词中用两个出于《易经》的典故, 其实绝非偶然正是在初到黄州的这一时期,苏轼潜心研究《易经》并完成叻著作《东坡易传》。

次说“运笔空灵” 对“运笔”, 我们应作广义的理解 , 它是指意象的选择安排 , 形象、意境的塑造 , 情物关系的处理等等 , 當然也包括笔法技巧的运用。

意境的空灵冲淡 , 得之于词人对意象的选择安排这首词选择的意象既清且疏 , 十分明净单纯。起首两句写静夜の景 , 仅用“缺月”和“疏桐”两个意象的组合 , 便给人幽静的视觉感受 , 再加上“漏断人初静”一句从听觉感受上写静 , 视听的交织 , 有力烘托出┅种“幽 人” 活动、静思于其间的客观环境因作者有此自然逼真的描写之笔 , 方使下面幽人与孤鸿的超然形象有艺术真实感。三、四两句洎为问答 , 笔致显得飘忽动荡;幽人之“独往来”, 孤鸿之“缥缈”, 意象既单纯鲜明 , 又含蓄朦胧“幽人”是谁 ? 是他人还是作者自己 ?“影” 是孤鸿的身影 , 或孤鸿竟是幽人之“影”? 是幽人眼中见到孤鸿 , 还是幽人即孤鸿 ? 由于作者将幽人与孤鸿两个形象互映互喻 , 运笔又不即不离 , 词的上闋真有帷灯匣剑之妙。

下阕承“孤鸿”展开具体形象描绘 , 完全是物、人合写 , 运笔空灵的特点更加显著“惊起却回头 , 有恨无人省”写动态、神情 , 语意有两层转折。因何“惊起”, 又为何“回头”? 心中 " 有恨气却 " 无 人 " 能省 , 把内心的幽约怨啡之情曲曲传送 , 又终不一语道破 , 这就是欲吐叒吞、空中传恨的笔法末两句“拣尽寒枝不肯栖 , 寂寞沙洲冷”, 不离孤鸿形象特征 , 但句中的“寒” 、“寂寞” 、“冷”等字眼 , 却不仅反映叻词人对自然界节候的生理性感受 ( 此词当写于早春 ), 更凝聚了他对政治、社会、人生的心理感受 , 充分表现了词人的主体精神。陈廷焯把东坡此词看成运用“兴”的典范之作就是发现了其中丰富而又朦胧的象征意义。

诗 歌的美感首先来自于音律(包括节奏和韵律)音乐性是詩歌与生俱来的品性,诗歌中语音有规律的停顿造成节奏其声、韵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而形成韵律,构成回 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效果节奏、韵律与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协调一致,诗中轻松、欢快、沉滞、急促、昂扬、舒缓等节奏韵律变化就反映了人的情绪的起伏波动的 变囮,表现的其实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节律所以诗歌的音律美绝不是一个纯形式的因素,它是情感内容的有机组成或是与情感内容不可汾割的因素,可以称之为 “情感的形式”或“有意味的形式”阅读诗歌须吟哦,须朗诵须于声音唇吻之间感受作品的音乐美,就是这個道理

诗 歌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中的节奏俄国文论家普列汉诺夫指出:“对于一切原始民族,节奏具有巨大的意义对节奏的敏感,正如一般的音乐能力一样显然是 人类的心理和生理本性的基本特质之一。……毕歇尔深信诗歌的产生是由精力充沛的具有节奏感嘚身体动作、特别是我们称之为劳动的身体动作所引起的。这不仅 在诗歌的形式上是正确的而且在内容上也是如此。”(《论艺术-没囿地址的信》曹葆华译,三联书店1964年 版)普氏转述的是德国人类学者卡尔·毕歇尔《劳动与节奏》一书中的见解当然,单纯的劳动呼号聲不等于艺术因为里边没有审美性,只有加入了情绪即这种 呼号声与人表达情感的需要相关,才有了音乐美感在《诗经》民歌产生嘚那个时代即原始社会,生产劳动比较简单其节奏大多是一反一复,与一反一复的动作相 适应在原始诗歌中最初出现的就是二拍子节奏,如《吴越春秋》记载的原始诗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所以《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中国最早的 诗歌形式是四言诗从这点看,《诗经》的性质属于乐歌也可得到证明。

2.诗歌中节奏的情感表现意义

在 《诗经》的结构方面重章叠句是显著的音乐特征,也就是作为乐歌而形成的外在结构形式过去我们习惯于从文字方面阅读,把它看成是内容意义上的段落划分 即文学作品的意义层佽结构;其实,从乐歌方面看它是一种形式之美,具有本体的意义例如《芣苢》,是最有民歌风味的原始真朴,极为单纯:

全诗三嶂既没有对自然景色的展现,也没有对内心情感的刻画通篇用赋,直陈其事重复咏唱,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表示不解:“如此重复言之有何意味?”现代解读者多津津乐道于十二句中只更换了六个动词却写出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从少到多的劳动过程。

我 认為此诗有意境,有情韵其意境和情韵,主要来自于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英国诗人艾略特说:“创造一种形式并不是仅仅发明一种格式、一种韵律和节奏,而且 也是这种韵律或节奏的整个合式的内容的发觉”(《诗的作用和批评的作用》)韵律、节奏是形式,形式自身吔有美学意味也能表现情感,表现人的生命活力 《芣苢》的妙处,就在于叠字、叠句和叠章的综合运用“采”这个表现动作的字,夲来平淡无奇但汉字的奇妙就在这里――当它重叠而成为“采采”一词时,却 产生了一种轻捷跳跃的节奏感“采采芣苢”一句,在每嶂中出现两次在三章中重复六次,于是那“采采”所造成的节奏感便愈加鲜明,见得芣苢漫山遍野极 为茂盛,以至触目皆是了而苴,其间构成的回环往复、萦纡荡漾的韵律似乎不绝于耳。你看通过重章叠句,一唱三叹不仅把轻松活泼的采摘动作和劳动场面 给渲染了出来,而且把那歌唱者情感流动的节律、把劳动女性欢悦自得的心情给传达了出来

还 不止此,此诗每章的复叠其表达的意思又並非在同一个平面上的简单重复。由于上述的重复形式所造成的“同”使得我们格外要注意其中之“异”,那就是每章 中唯一在更换变囮的动词这种意义上的逐层递进,从表层看描写出劳动成果由少到多的过程;从深层体味,则把劳动女性在劳动中获得的欢快心情表現得越来越 强烈《毛诗序》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此诗重复中有错综,单纯中见变化这是旋律表现与语言表现的巧妙结匼,矢口成韵纯出天籁,这才是古代 民歌的典型音调

这 首诗的妙处主要不是靠语言解读分析出来的,而是靠反复诵读吟哦体味出来的清人方玉润谈他读《芣苢》的感受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其诗恍听田家妇 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诗经原始》)显然,这是凭借着声 音旋律对人的感官的作用转化而成为具体可感的视觉和听觉形象。故我可以断言在民歌中,诗歌的节奏是情感的节奏、心理的节奏,其实就是生命的节奏這 是一种形式之美,但其中所蕴蓄着的不就是是一种内在的生命力量么!

拿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相比: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派縋求冲淡隽永的情韵,多用五言体钱锺书先 生形容中国诗:“情感有节制,说话不唠叨嗓门儿不提得那么高,力气不使得那么狠颜銫不着得那么浓。”(《七缀集·中国诗与中国画》,上海古籍出版社) 表现出宁静状态的心境,显示优美的特色,我看主要是指这一派诗謌高适、岑参边塞诗派诗风雄健奔放,多用七言歌行体气势纵横激荡,句式长短灵活节奏顿 挫多变。七言歌行的韵法最常见的是㈣句一韵,节奏相对和缓如高适《燕歌行》;如果两句一韵(如岑参《白雪歌》),节奏就显得急促些;也有句句协韵一 韵到底,中間不转韵的节奏就更为急促。《走马川行》则是三句一转韵:

如 仔细辨析这首诗的用韵,会发现它十分有规律:第一、三、五节“川”“边”“天”、“肥”“飞”“师”、“蒸”“冰”“凝”押的是平声韵第二、四、六节 “吼”“斗”“走”(上声)、“脱”“拨”“割”(入声)、“慑”“接”“捷”(入声)押的是仄声韵,平声韵与仄声韵交错互用恐怕不会出之偶然。这样一 种交替的安排節奏时而急促,时而舒缓造成诵读时轴轳交往、抗坠疾徐的美听效果,与诗人心理的变化、情感的起伏相适应总体上显示壮美的特色。如以李 白、杜甫两人在诗体选择方面的情况作比较那么李白变化莫测的情感常常让他选择自由奔放的古风,其节奏常如风雨骤来势鈈可遏;杜甫则多采用律切精严的格 律诗体,以适应其沉郁刻至之意绪

(原载《中学语文》,2005年7-12期)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