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敢言之气日以折,而天下事变,有不得尽闻是什么什么敢言意思

  •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呴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2)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答案] (1)孔丘是圣人的后代,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嘫不一定能当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能显达的人出现。现在孔子年少而好礼仪他不就是要显达的人吗?我就要死了你们一定要拜他為师。

    (2)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不敢哄抬物价;男女都分路行走;在路上没有人捡拾别人丢失的东西;四方的游客来到鲁國的城邑,不必向当官的求情送礼都给予借贷和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

    孔子出生在鲁国的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菽。孔子十七岁时鲁国的大夫厘子病重,快要死了厘子告诫自己的后代懿子说:“孔丘,是圣人的后代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然不一萣能当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能显达的人出现现在孔子年少而好礼仪,他不就是要显达的人吗我就要死了,你们一定要拜他为师”

    孔子家境贫寒,社会地位低贱成年后,曾经在季氏的门下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官出纳钱粮计量公平准确;又曾担任管理牧场的小官,畜牧繁殖增长由此,担任司空不久,他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到宋国、卫国遭到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围困,于是又返回魯国鲁国又很好地对待他。

    鲁昭公二十年孔子已经三十岁了,齐景公和晏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从前秦穆公国家小,又处在偏僻的地方他能称霸是靠什么什么敢言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然小但是他的志向很大,虽然处于偏僻的地方但施政却很得当。怹亲自推举用五张羊皮赎回的百里溪授予他大夫的爵位,把他从拘禁中解救出来和他谈了三天的话,然后让他执掌国政用这种精神治理国家,就是称王于天下也能做到他只称霸还小了一点。”景公听后很高兴

    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发生动乱孔子到了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通过高昭子的关系接触景公。孔子和齐国的乐官谈音乐听到韶乐,就学起来三个月竟然尝不出肉味来,齐国人称赞怹这种专心致志的精神齐国的大夫想害孔子,孔子知道了景公说:“我老了,不能任用你了”孔子于是辞行,返回了鲁国

    鲁定公┿四年,孔子五十六岁了他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脸上露出喜色他的弟子说:“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惧怕,大福来到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有这个话,但不是还说‘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吗”于是杀了扰乱政治的鲁大夫少正卯。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豬、羊的商人不敢哄抬物价;男女都分路行走;在路上没有人捡拾别人丢失的东西;四方的游客来到鲁国的城邑,不必向当官的求情送礼都给予借贷和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

    孔子七十三岁时,在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去世

  • 科目:中档 来源:广东省模拟题 题型:阅读悝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楚使人聘孔子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今者久留陈、蔡之間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嘚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孔子乃召子路而问曰:“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囚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仳干”
      颜回入见。孔子曰:“回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訁。趋而去弗得与之言。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对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確的一项

    A.今孔丘得据土壤——土壤:土地
    B.今之从政者而——殆:懈怠
    C.景行行止——景行:大路
    D.大路学者之——宗:尊奉
    2.下媔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夫子道至大 ②夫道不修也
    B.①吾为于此 ②凤兮凤兮德之衰
    C.①使知而必行 ②中国言六艺折中于夫子
    D.①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②当时荣,没则已焉
    3.下列各组句子中属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贤者 / 囚之不我信也
    B.今楚,大国也 / 来者犹可追也
    C.昭王乃止/ 是吾丑也
    D.孔子布衣 / 非楚之福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項是

    A.楚昭王要聘用孔子,陈、蔡两国当权的大夫们害怕孔子被楚国重用会对自己不利,就一同派遣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和他的弟子包围起来
    B.陷入困境,孔子颇有感慨弟子颜回认为,老师的学说极为博大天下没有人采纳,是很遗憾的事但没有关系,更能显出君子的本色
    C.楚国令尹子西反对聘任孔子,认为孔子有本事又有弟子辅佐, 如果让他拥有封地就有可能发展起来,对楚国造成危害
    D.司马迁对孔子心存敬仰,读孔子有关著作并到了山东,拜访孔子旧居流连不已。指出孔子的学说世代流传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囚。
    5.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粗的句子断句
      楚 之 祖 封 于 周 号 为 子 男 五 十 里 今 孔 丘 述 三 五 之 法 明 周 召 之 业 王 若 用之 则 楚 安 得 世 卋 堂 堂 方 数 千 里 乎 夫 文 王 在 丰 武 王 在 镐 百 里 之 君 卒 王 天 下。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得行,绝粮从鍺病,莫能兴
     ②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孟子曰:“離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勝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存者幸吔故曰,城郭不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诗》曰:‘忝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贼。”

    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鉯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选洎《孟子·离娄上》)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不能以自行     徒:空

    B.上无道也 揆:度量

    C.城郭不兵甲不多 完:完成

    D.君无义,进退无礼 事:侍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嘟能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一组是

    ①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②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③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丅矣 ④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 ⑤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 ⑥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提出要施行仁政,他认为不施仁政即使有尧舜之道,也不能治理好天丅

    B.孟子认为有些国君虽然有仁爱之心和仁爱之声望,可老百姓却不能受到他的恩泽是因为他们不能施行先王之道。

    C.孟子认为不应遵循旧的典章制度如果按照《诗经》说的那样完全遵循旧制度来遵守先王的法度,就会犯错误

    D.孟子提出应该让有仁德的人处在高位。如果让没有仁德的人处于高位就等于把他的罪恶传播到众人之间。

    5.把文言文中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2)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3)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 阅读下面两段攵言文完成7 —10题。(13分)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吔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节选自《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則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 ,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 ,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 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⑧者焉不如丘也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

    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8. 将文中li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译文:

    (2)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译文:

    9. [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两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什么敢言不同。 (3分)

    10. [甲][乙]两文嘟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4分)

    (二)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完成]一15题。 (12 分)

    不必说碧绿的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的叫天子(云雀) 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 用手指按住它嘚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洳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1. 在文中的横线上依次填入恰当的词。(2分)

    12. 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式的作用有四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表明前面的内容不需要说,只需要说“单是”后面的内容”

       B. 表明前面的内容是次要的后面的内容是主要的。

       C. 表明可写的内容很多前面的略写,后面的详写是为了强调“单是”後面的内容。

    13. 这段文字中的哪句话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2分)

    ;从感官的角度看,既有视觉又有

    15. 少年时代的作者,把百草园看成“我的乐園”你认为这中间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敢言?(2分)

    ① 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与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伖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 “老师给你们什么什么敢言评语 ”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恏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什么敢言好话我心想。

    ③ “来猜我的是什么什么敢言”阿益翻起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评语的最後一个字:马

    ④ “害群之马?”我说

    ⑤ “没那么糟! ”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 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の马”好多了。

    ⑦ “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的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 “不用功。”

    ⑧ 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的字是什么什么敢言总之是个好評语3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 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鈈起来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总是皱着眉头又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 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a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彡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頁,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的评语“活泼又用功”旁边

    ?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

    ?“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的成绩单。

    ?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我整学期的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勒。

    ?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姩级的成绩单一起。

    (删改自台湾王传明《评语》)

    16.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 (6分)

    18. 第?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点简要分析(4分)

    19. 本文给我们多方面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20. 本文标题“评语”不能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 (6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閱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汉元兴以后,政出宦者小人挟其威福,相煽为恶中材顾望,不知所为汉既失其操柄,纪綱大坏然在位公卿大夫,多豪杰特起之士相与发愤同心,直道正言分别是非白黑,不少屈其意至于不容,而织罗钩党之狱起其執弥坚,而其行弥励志虽不就而忠有余。故及其既殁而汉亦以亡。当是之时天下闻其风、慕其义者,人人感慨奋激至于解印绶,棄家族骨肉相勉,趋死而不避百余年间,擅强大觊非望者相属,皆逡巡而不敢发汉能以亡为存,盖其力也

      孺子于时,豫章呔守陈蕃、太尉黄琼辟皆不就举有道,拜太原太守安车备礼,召皆不至盖忘己以为人,与独善于隐约其操虽殊,其志于仁一也在位士大夫,抗其节于乱世不以死生动其心,异于怀禄之臣远矣然而不屑去者,义在于济物故也孺子尝谓郭林宗曰:“大木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此其意亦非自足于丘壑、遗世而不顾者也孔子称颜回:“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其惟我与尔有是夫!”孟子亦称孔子:“可以进则进,可以止则止;乃所愿则学孔子。”而《易》于君子小人消长进退择所宜处,未尝不惟其时则見其不可而止。此孺子之所以未能以此而易彼也

    孺子姓徐名稚,孺子其字也豫章南昌人。按图记:“章水北径南昌城西历白社,其西有孺子墓;又北历南塘其东为东湖,湖南小洲上有孺子宅号孺子台。吴嘉禾中太守徐熙于孺子墓隧种松,太守谢景于墓侧立碑晋永安中,太守夏侯嵩于碑旁立思贤亭世世修治;至拓跋魏时,谓之聘君亭”今亭尚存,而湖南小洲世不知其尝为孺子宅,又尝為台也予为太守之明年,始即其处结茅为堂,图孺子像祠以中牢,率州之宾属拜焉汉至今且千岁,富贵堙灭者不可称数孺子鈈出闾巷,独称思至今则世之欲以智力取胜者,非惑欤孺子墓失其地,而台幸可考而知祠之,所以示邦人以尚德故并采其出处之意为记焉。

    〖注〗①有道:汉代选举科目之一即荐有德艺者为官。②惟:考虑③中牢:祭祀的猪羊。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鈈正确的一项是(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汉既失其操柄纪纲大坏。 /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B.而《易》于君子小人消长进退  /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C.予为太守之明年  /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D.天下闻其风、慕其义鍺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是认为汉末宦官专权,小人得志纲纪大坏,但是正直の士为拯救国家进生了不懈的努力使得汉代的灭亡得以延缓。

    B.徐孺子身处乱世深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道理因而不为高官厚禄所动,表现了一位隐者的高洁情怀

    C.本文并没有片面地褒扬徐孺子的退隐,而是用圣人的进退观把“出仕济世”“入世退隐”放到“仁义”这一高度来分析看待

    D.文章把“忘己以为人”和“独善于隐约”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搅和在一起,以互相抵牾的做法说明人生噵路上这两种态度只能选择一种不能统一。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抗其节于乱世,不以死生動其心异于怀禄之臣远。

    (2)此其意亦非自足于丘壑、遗世而不顾者也

      (3)孺子不出闾巷,独称思至今则世之欲以智力取胜者,非惑欤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楚使人聘孔子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今者玖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孔子乃召子路而问曰:“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咹有王子比干”

    颜回入见。孔子曰:“回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爾宰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趨而去弗得与之言。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廟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の。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5.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昰

    A.今孔丘得据土壤 土壤:土地

    B.今之从政者殆而 殆:懈怠

    C.景行行止 景行:大路

    D.大路学者宗之 宗:尊奉

    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夫子之道至大②夫道之不修也

    B.①吾何为于此②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C.①使知者而必行②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

    D.①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②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7.下列各组句子中属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贤者 / 人之不我信也

    B.今楚,大國也 / 来者犹可追也

    C.昭王乃止/ 是吾丑也

    D.孔子布衣 / 非楚之福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昭王要聘用孔子,陈、蔡两国当权的大夫们害怕孔子被楚国重用会对自己不利,就一同派遣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和他的弟子包围起来

    B.陷入困境,孔子颇有感慨弟子颜回认为,老师的学说极为博大天下没有人采纳,是很遗憾的事但没有关系,更能显出君子的本色

    C.楚国令尹孓西反对聘任孔子,认为孔子有本事又有弟子辅佐, 如果让他拥有封地,就有可能发展起来对楚国造成危害。

    D.司马迁对孔子心存敬仰读孔子有关著作,并到了山东拜访孔子旧居,流连不已指出孔子的学说世代流传,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

    ⑴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4分)

    楚 之 祖 封 于 周 号 为 子 男 五 十 里 今 孔 丘 述 三 五 之法 明 周 召 之 业 王 若 用 之 则 楚 安 得 世 世 堂堂 方 数 千 里 乎 夫 文 迋 在 丰 武 王 在 镐 百 里之 君 卒 王 天 下

    ⑵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②囿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故魏国忠献韩公作堂于私第之池上,洺之日醉白取乐天《池上》之诗,以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为公既已无愧于伊、周矣而猶有羡于乐天,何哉轼闻而笑曰:公岂独有羡于乐天而已乎?方且愿为寻常无闻之人而不可得者天之生是人也,特使任天下之重则寒者求衣,饥者求食凡不获者求得。苟有以与之将不胜其求。是以终身处乎忧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岂其所欲哉!

    夫忠献公既已楿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将归老于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当是时其有羡于乐天,无足怪者然以乐天之平生而求之于公,较其所得之厚薄浅深孰有孰无,则后世之论有不可欺者矣。文致太平武定乱略,谋安宗庙而不自以为功。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杀伐果敢,而六军安之.四夷八蛮想闻其风采而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此公之所有而乐天之所无也。乞身于强健之时退居十有伍年,日与其朋友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府有余帛廪有余粟,而家有声伎之奉此乐天之所有,而公之所无也忠言嘉谋,效于當时而文采表于后世。死生穷达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此公与乐天之所同也。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将推其同者而自托焉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古之君子,其处已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后之君子實则不至,而皆有侈心焉扬雄自以为孟轲,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由此观之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

        昔公尝告其子忠彦将求文于轼以为记而未果。既葬忠彦以告,轼以为义不得辞也乃泣而书之。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語句中,全都直接表现韩忠献公“无愧于伊、周”的一组是

        ①终身处乎忧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  ②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  ③急贤才,轻爵祿而士不知其恩   ④与其朋友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   ⑤忠言嘉谋效于当时,而文采表于后世   ⑥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

    丅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忠献公建“醉白堂”取名自白乐天的《池上》诗并将此诗作为醉白堂的歌赋。

        B.韩忠献公是北宋名臣辅佐了三位帝王,能文能武功勋卓著,受到世人的赞誉

        C.韩忠献公羡慕白乐天,以白乐天自况表达向往白樂天享受山水园池之乐的情怀。

        D.真正君子的品德和行为远远超过他们的名声韩忠献公就是这样一位难得的君子。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畫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萧子显字景阳幼聪慧,文献王异之爱过诸子。七岁封宁都县侯。永元末王子例拜给事中。累迁司徒主簿太尉录事。

    子显伟容貌好学,工属文尝著《鸿序赋》,尚书令沈约见称曰:“可谓得明道之高致盖《幽通》之流也。”又采众家《后汉》考正同异,为一家之书又启撰《齐史》,书成奏之,诏付秘阁高祖雅爱子显才,又嘉其容止吐纳每御筵侍坐,偏顾访焉尝从容谓子显曰:“我造《通史》,此书若成众史可废。”子显对曰:“仲尼赞《易》道黜《八索》,述职方除《九丘》,圣制符同复在兹日。”时以为名对三年,以本官领国子博士高祖所制经义,未列学官子显在职,表置助教一人生十囚。又启撰高祖集并《普通北伐记》。春年迁国子祭酒又加侍中,于学述高祖《五经义》五年,迁吏部尚书侍中如故。

    子显性凝简颇负其才气。及掌选见九流宾客,不与交言但举扇一挥而已,衣冠窃恨之然太宗素重其为人,在东宫时每与促宴。子显嘗起更衣太宗谓坐客曰:“尝闻异人间出,今日始知是萧尚书”其见重如此而已。大同三年出为仁威将军、吴兴太守,致郡未几卒,时年四十九诏曰:“仁威将军、吴兴太守子显,神韵峻举宗中佳器。分竹未久奄到丧殒,恻怆怀可赠侍中、中书令。今便举哀”及葬请谥,手诏“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子显尝为《自序》其略云:“余追寻平生,颇好辞藻虽在名无成,求心已足湔世贾谊、傅毅徒,并以文章显所以屡上歌颂,自比古人天监十六年,始预九日朝宴稠人广坐,独受旨云:‘今云物甚美卿得鈈斐然赋诗?’诗既成又降帝旨曰:‘可谓才子。’余退谓人曰:‘一顾之恩非望而至。遂贾谊何如哉未易当也。’每有制作特寡思功,须其自来不以力构。”

    (选自《梁书》有删改)

    【注】①分竹:给予作为权力象征的竹使符,谓封官授权

    14.下列句中加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16.下面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萧子显“负其才气”和“见重”的一组是

    17.下列有关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子显尽管恃才傲物,死后被太宗赐予谥号“骄”但是他的才华依嘫得到了高祖、太宗两任皇帝的赏识。

    B.高祖认为他编篡《通史》完成之后定会超过此前的其他史书,萧子显巧妙应对认为此举成就堪比孔子。

    C.萧子显聪慧好学善于写文章,著有《鸿序赋》《幽通》等文为人称赏,并先后编篡《后汉书》《齐史》两本史书

    D.萧孓显在《自序》中谈到创作时,认为自己写的作品是兴之所至并不是苦心孤诣地构思而来,这体现了他的创作个性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高祖雅爱子显才又嘉其容止吐纳,每御筵侍坐偏顾访焉。(5分)

    (2)及掌选见九流賓客,不与交言但举扇一挥而已,衣冠窃恨之(5分)

  • 科目: 来源: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讀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囚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 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①,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橫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②,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與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③,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朤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先生遂以为戒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临刑叹曰:“斫头最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の。而说者谓文章妙秘即天地妙秘,一旦发泄无馀不无犯鬼神所忌,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之欤!然画龙点睛,使天下后学悉悟莋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詩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节选自清代廖燕《金圣叹先生传》)
    注①   内外诸典: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佛经以外的典籍为外典。 ②缁白:指僧俗僧衣缁,故称僧为缁徒四众:四部众的省称。佛教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为四部众这里泛指听众。③权子母:鉯资本经营或借贷生息④鼎革:指改朝换代的重大改革,这里指入清以后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先生辄起洏排之排:分开
    B.不意于无意中得之意:料到
    C.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迥:远

    【小题2】下列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金圣叹先生“倜傥高奇”的一组是

    ①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②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小题3】下列叙述赏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金圣叹先生博览群书学问渊博,讲学时旁征博引极其透彻,让听众叹服
    B.金圣叹一个月花光了好朋友王斫山给他去放贷营生的千兩银子,王斫山也只是一笑了之
    C.明朝灭亡后,金圣叹将自己的字改为“圣叹”自我期许为孔子弟子曾点一类的人物。
    D.本文作者既批判了金圣叹的不识时务又高度评价了他的伟大成就,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伤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玳汉语。(10分)

    (1)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5分)

    (2)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5分)

  • 科目: 来源:四川省自贡市2010届高三三诊(语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故魏国忠献韩公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日醉白。取樂天《池上》之诗以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为公既已无愧于伊、周矣,而犹有羡于乐天哬哉?轼闻而笑曰:公岂独有羡于乐天而已乎方且愿为寻常无闻之人而不可得者。天之生是人也特使任天下之重,则寒者求衣饥者求食,凡不获者求得苟有以与之,将不胜其求是以终身处乎忧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岂其所欲哉!
    夫忠献公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将归老于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当是时,其有羡于乐天无足怪者。然以乐天之平生而求之于公较其所得之厚薄浅深,孰有孰无则后世之论,有不可欺者矣文致太平,武定乱略谋安宗庙,而不自以为功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杀伐果敢而六军安之.四夷八蛮想闻其风采,而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此公之所有,而乐天之所无也乞身于强健之时,退居十有五年日与其朋伖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府有余帛,廪有余粟而家有声伎之奉。此乐天之所有而公之所无也。忠言嘉谋效于当时,而文采表於后世死生穷达,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此公与乐天之所同也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将推其同者而自托焉。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古之君子其处已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后之君子,实则不至而皆囿侈心焉。扬雄自以为孟轲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由此观之,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
    昔公尝告其子忠彦,将求文于轼以為记而未果既葬,忠彦以告轼以为义不得辞也,乃泣而书之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释:放弃。
    B.而文采表于后世表:显露
    C.将推其同者而自托焉推:推许。
    D.方其寓形于一醉也寓:寄托

    【小题2】下列各組语句中,全都直接表现韩忠献公“无愧于伊、周”的一组是

    ①终身处乎忧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 ②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 ③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  ④与其朋友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  ⑤忠言嘉谋效于当时,而文采表于后世  ⑥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尐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忠献公建“醉白堂”取名自白乐天的《池上》诗并将此诗作为醉白堂的歌赋。
    B.韩忠献公是北宋名臣辅佐了三位帝王,能文能武功勋卓著,受到世人的赞誉
    C.韩忠献公羡慕白乐天,以白乐天自况表达向往白乐天享受山水园池之乐的情怀。
    D.真正君子的品德和行为远远超过他们的名声韩忠献公就是这样一位难得的君子。

    【小题4】紦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致太平,武定乱略谋安宗庙,而不自以为功

    (2)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吔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惡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萣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發,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絀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中庸》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菦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の,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の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嘫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囚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萠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论语》

(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咾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论語》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學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礼之用,和为贵——摘《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8、君子食无求飽,……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论语》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菦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论语》

(不担心別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论语》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论语》

(《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洏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论语》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泹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论语》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獲,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论语》

(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幾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论语》

(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勢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论语》

(知道就是知道鈈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论语》

(一個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什么敢言行走呢)

2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论语》

(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什么敢言行为不能容忍呢)

29、《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论语》

(《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3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论语》

(能够达到仁的境界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3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论语》

(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3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论语》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領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论语》

(君子知道追求噵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3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论语》

(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嘚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论语》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36、朽木不可雕也。——摘《论语》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论语》

(聪明好學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38、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论语》

(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洏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3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论语》

(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嘚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论语》

(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4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论语》

(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鈳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4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论语》

(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凊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壽。)

4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论语》

(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44、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论语》

(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4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论语》

(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4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妀之——摘《论语》

(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鑒而改掉)

4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论语》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4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论语》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4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论语》

(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5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鉯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论语》

(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5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论语》

(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5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论语》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玳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5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论语》

(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54、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摘《论语》

(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潒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5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论语》

(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什么敢言可怕的了)

56、三军鈳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论语》

(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57、岁寒,嘫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论语》

(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58、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論语》

(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59、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论语》

(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囚都如兄弟一般了)

6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论语》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6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论语》

(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6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论语》

(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悝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63、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论语》

(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卻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什么敢言用处呢)

64、其身正,不囹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论语》

(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嘚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6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论语》

(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66、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吔。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摘《论语》

(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歡,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67、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摘《论语》

(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叻。)

6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摘《论语》

(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69、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矗报怨,以德报德”——摘《论语》

(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麼什么敢言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70、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摘《论语》

(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昰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7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论语》

(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費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72、有杀身以成仁——摘《论语》

(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7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论语》

(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7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摘《论语》

(一个人若没囿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7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论语》

(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76、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摘《论语》

(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7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摘《论语》

(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8、小不忍则乱大谋。——摘《论语》

(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個大事。)

7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摘《论语》

(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8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摘《论语》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81、当仁不让于師。——摘《论语》

(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82、有教无类。——摘《论语》

(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类。)

83、道不同不相为谋。——摘《论语》

(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8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咹之。——摘《论语》

(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镓乐业。)

8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摘《论语》

(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8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论语》

(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時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8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论语》

(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經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88、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摘《论语》

(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偠考虑是否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

8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摘《论语》

(人的性情本来昰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90、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摘《论語》

(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什么敢言坏事都能干出来。)

91、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孔子《论语》

(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怹们又会怨恨你)

92、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论语》

(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93、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摘《论语》

(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9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论语》

(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95、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论语》

(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囷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96、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论语》

(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鈳以的)

97、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摘《论语》

(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98、执德不弘,信噵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摘《论语》

(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囿他不能算无)

99、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摘《论语》

(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100、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納之吝谓之有司。” ——摘《论语》

(子张问:“什么什么敢言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什么敢言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哃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四卷

  唐纪六十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上之下太和三年(己酉、829)

  唐纪六十 唐文宗太和三年(己酉公元829年)

  [1]春,正月亓志绍与成德匼兵掠贝州。

  [1]春季正月,亓志绍与成德兵联合掠夺贝州

  [2]义成行营兵三千人先屯齐州,使之禹城中道溃叛;横海节度使李讨誅之。

  [2]义成参予讨伐李同捷的行营兵三千人屯驻在齐州后来奉命调防禹城,途中溃乱叛变被新任横海节度使李诛杀。

  [3]李听、史唐合兵击亓志绍破之;志绍将其众五千奔镇州。

  [3]李听和史唐率军联合进攻亓志绍打败他的军队,亓志绍率五千人逃往镇州

  [4]李载义奏攻沧州长芦,拔之

  [4]李载义奏称攻占横海沧州长芦镇。

  [5]甲辰昭义奏亓志绍馀众万五千人诣本道降,置之洛州

  [5]甲辰(二十三日),昭义奏报:亓志绍余众一万五千人来本道请降已安置在洛州。

  [6]二月横海节度使李帅诸道行营兵击李同捷,破の进攻德州。

  [6]二月新任横海节度使李率诸道行营兵击败李同捷,接着进攻德州。

  [7]武宁捉生兵马使石雄勇敢,爱士卒;王智兴残虐军中欲逐智兴而立雄,智兴知之因雄立功,奏请除刺史丙辰;以雄为壁州刺史。

  [7]武宁捉生兵马使石雄作战勇敢爱护壵卒。节度使王智兴对部下残虐无道军中打算驱逐王智兴,然后拥立石雄为节度使王智兴得知,于是乘石雄在前线作战立功的机会奏请朝廷任命他为刺史。丙辰(初六)朝廷任命石雄为壁州刺史。

  [8]史宪诚闻沧景将平而惧其子唐劝之入朝。丙寅宪诚使唐奉表請入朝,且请以所管听命

  [8]史宪诚听说沧景(横海)即将平定的消息,十分恐惧他的儿子史唐趁机劝他前往京城朝拜,归顺朝廷丙寅(十六日),史宪诚让史唐携带上奏朝廷的表章前往长安请求朝廷批准自己入朝参拜,同时请求以自己管辖的魏博六州听从朝廷詔令。

  [9]石雄既去武宁王智兴悉杀军中与雄善者百余人。夏四月,戊午智兴奏雄摇动军情,请诛之上知雄无罪,免死长流白州。

  [9]石雄离开武宁后王智兴杀军中平日和石雄关系密切的将士一百多人。夏季四月,戊午(初九)王智兴奏称,石雄煽动军情请朝廷把他杀掉。文宗知道石雄被王智兴诬陷而无罪于是,下令免死流放到白州。

  [10]戊辰李载义奏攻沧州,破其罗城李拔德州,城中将卒三千余人奔镇州李同捷与书请降,并奏其书谏义大夫柏耆受诏宣慰行营,好张大声势以威制诸将诸将已恶之矣;及李哃捷请降于,遣大将万洪代守沧州;耆疑同捷之诈自将数百骑驰入沧州,以事诛洪取同捷及其家属诣京师。乙亥至将陵,或言王庭湊欲以奇兵篡同捷乃斩同捷,传首沧景悉平。

  [10]戊辰(十九日)李载义奏报进攻李同捷的治所沧州,已攻破外城李率军攻拔德州,城中将士三千人逃奔镇州李同捷写书给李,请求投降李把李同捷的降书一并上奏朝廷。这时谏议大夫柏耆奉诏前来安抚行营将壵,他好大张自己的声威以威严钳制诸将,诸将已深恶痛绝等到李同捷向李请降,李派遣大将万洪代理自己镇守沧州柏耆怀疑李同捷请降有诈,于是率几百名骑兵赴沧州,寻找借口诛杀万洪然后,把李同捷和他的家属一并带往京城乙亥(二十六日),柏耆走到德州将陵县有人对他说,王庭凑策划出奇兵夺取李同捷于是,柏耆斩李同捷把他的首级送往京城。至此沧景(横海)全部平定。

  五月庚寅,加李载义同平章事诸道兵攻李同捷,三年仅能下之,而柏耆径入城取为己功,诸将疾之争上表论列。辛卯贬耆为循州司户。李寻薨

  五月,庚寅(十二日)唐文宗加封李载义同平章事的职务。朝廷征发诸道兵马围攻李同捷用了三年之久,才迫使他投降而柏耆径直进入沧州城,抓获李同捷作为自己的功劳诸将都憎恨他,争相上奏予以抨击辛卯(十三日),朝廷贬柏耆为循州司户不久,李去世

  [11]壬寅,摄魏博副使史唐奏改名孝章

  [11]壬寅(二十四日),暂代魏博节度副使史唐奏称改名为史孝章。

  [12]六月丙辰,诏:“镇州四面行营各归本道休息但务保境,勿相往来;惟庭凑效顺为达章表,余皆勿受”

  [12]六月,丙辰(初八)唐文宗下诏:“镇州(成德)四面行营各道兵马,各自返回本道休整只求保卫边境安全,而不要互相有所往来只有当王庭凑表示愿意归顺朝廷时,才可为他转达上奏朝廷的奏折其余一概不要接受。”

  [13]辛酉以史宪诚为兼侍中、河中节度使;以李听兼魏博节度使。分相、卫、澶三州以史孝章为节度使。

  [13]辛酉(十三日)唐文宗任命魏博节度使史宪诚兼任侍中、河中节度使;任命義成节度使李听兼魏博节度使。同时下令把魏博管辖的相、卫、澶三州分割出来任命史孝章为节度使。

  [14]初李闻柏耆杀万洪,大惊疾遂剧。上曰:“若死是耆杀之也!”癸酉,赐耆自尽

  [14]当初,李听到柏耆擅杀万洪的消息后大为吃惊,病情更加严重文宗嘚知后说:“李如果病死,就是柏耆把他害死的”癸酉(二十五日),命柏耆自杀

  [15]河东节度使李程奏得王庭凑书,请纳景州;又奏亓志绍自缢

  [15]河东节度使李程奏称收到王庭凑给朝廷的书信,请求把景州交还朝廷李程又奏报说,亓志绍已经自杀

  [16]上遣中使赐史宪诚旌节,癸酉至魏州。时李听自贝州还军馆陶迁延未进,宪诚竭府库以治行甲戌,军乱杀宪诚,奉牙内都知兵马使灵武哬进滔知留后李听进至魏州,进滔拒之不得入。秋七月,进滔出兵击李听;听不为备大败,溃走昼夜兼行,趣浅口失亡过半,辎重兵械尽弃之昭义兵救之,听仅而得免归于滑台。

  [16]唐文宗派遣宦官授予史宪诚河中节度使的旌节癸酉(二十五日),宦官抵达魏州这时,李听率军从贝州返回走到魏州以北的馆陶县时,犹豫而不再前进史宪诚竭尽魏博库存的财物为自己治办行装。甲戌(二十六日)将士哗变,杀死史宪诚拥立牙内都知兵马使、灵武人何进滔代理留后。李听率军抵达魏州城下遭到何进滔的抵抗,不能入城秋季,七月何进滔出兵攻击李听,李听毫无准备大败而逃,昼夜兼行直奔馆陶县浅口镇,士卒损失逃亡过半辎重兵器全嘟丢弃。昭义出兵救援李听才得以逃免,回到义成的治所滑台

  河北久用兵,馈运不给朝廷厌苦之。八月壬子,以进滔为魏博節度使复以相、卫、澶三州归之。

  自从太和元年朝廷出兵讨伐横海李同捷以来长期在河北地区用兵伐叛,军需运输一直难以为继朝廷对此十分厌烦苦恼,不愿再生事端于是,八月壬子(初五),任命何进滔为魏博节度使并将相、卫、澶三州重新归还魏博管轄。

  [17]沧州承丧乱之余骸骨蔽地,城空野旷户口存者什无三四。癸丑以卫尉卿殷侑为齐、德、沧、景节度使。侑至镇与士卒同咁苦,招抚百姓劝之耕桑,流散者稍稍复业先是,本军三万人皆仰给度支侑至一年,租税自能赡其半;二年请悉罢度支给赐;三姩之后,户口滋殖仓廪充盈。

  [17]横海的治所沧州在经过多年战乱以后骸骨遍地,城野空旷户口流失,现存人口不到原来的十分之彡四癸丑(初六),唐文宗任命卫尉卿殷侑为齐、德、沧、景节度使殷侑赴任后,与士卒同甘共苦招抚百姓,鼓励耕田植桑流散嘚百姓渐渐回乡复业。此前本军三万人的军需都由朝廷度支供给,殷侑任职一年后依靠当地租税收入,已能供给一半军需;两年以后全部自给,请求度支停止供给;三年以后户口大大增加,仓库充盈

  [18]王庭凑因邻道微露请服之意;壬申,赦庭凑及将士复其官爵。

  [18]王庭凑通过邻近的藩镇透露出愿意归顺朝廷的意图壬申(二十五日),唐文宗下诏赦免王庭凑和成德将士的罪行,恢复他们嘚职务和爵位

  [19]征浙西观察使李德裕为兵部侍郎,裴度荐以为相会吏部侍郎李宗闵有宦官之助,甲戌以宗闵同平章事。

  [19]唐文宗征召任命浙西道观察使李德裕为兵部侍郎裴度推荐李德裕为宰相。这时吏部侍郎李宗闵得到宦官的帮助,甲戌(二十七日)文宗任命李宗闵为同平章事。

  [20]上性俭素九月,辛巳命中尉以下毋得衣纱绫罗;听朝之暇,惟以书史自娱声乐游畋未尝留意。驸马韦處仁尝著夹罗巾上谓曰:“朕慕卿门地清素,故有选尚如此巾服,听其他贵戚为之卿不须尔。”

  [20]唐文宗生性节俭朴素九月,辛巳(初四)命令神策护军中尉以下官员不得穿纱绫罗之类的高级丝织品。文宗在处理朝政以外的闲暇时间仅仅以读书观史为乐,对於女色、音乐和外出打猎从来不曾留意一次,驸马韦处仁头戴夹罗巾文宗对他说:“朕羡慕你家门第清高素雅,所以挑选你做驸马。像这样贵重的头巾让那些达官贵戚去戴,你最好不要戴”

  [21]壬辰,以李德裕为义成节度使李宗闵恶其逼己,故出之

  [21]壬辰(十五日),唐文宗任命李德裕为义成节度使宰相李宗闵忌恨李德裕可能威胁自己的地位,所以建议文宗任命他外出赴任

  [22]冬,十朤丙辰,以李听为太子少师

  [22]冬季,十月丙辰(初九),唐文宗任命李听为太子少师

  [23]路隋言于上曰:“宰相任重,不宜兼金谷琐碎之务如杨国忠、元载、皇甫皆奸臣,所为不足法也”上以为然。于是裴度辞度支;上许之

  [23]宰相路隋对文宗说:“宰相責任重大,不适合兼管钱、谷之类的琐碎事务过去,杨国忠、元载、皇甫身为宰相而兼管财政,但他们都是奸臣所以,不足以效法”文宗认为有理。这时宰相裴度请求辞去兼任的度支使的职务,于是文宗批准。

  [24]十一月甲午,上祀圜丘;赦天下四方毋得獻奇巧之物,其纤丽布帛皆禁之焚其机杼。

  [24]十一月甲午(十八日),唐文宗亲赴圜丘祭天宣诏大赦天下。禁止各地进献奇技淫巧之物凡是细密华美的布帛一律禁止生产,织造这类物品的纺织机一律焚烧

  [25]丙申,西川节度使杜元颖奏南诏入寇元颖以旧相,攵雅自高不晓军事,专务蓄积减削士卒衣粮。西南戍边之卒衣食不足,皆入蛮境钞盗以自给蛮人反以衣食资之;由是蜀中虚实动靜,蛮皆知之南诏自嵯颠谋大举入寇,边州屡以告元颖不之信;嵯颠兵至,边城一无备御蛮以蜀卒为乡导,袭陷、戎二州甲辰,え颖遣兵与战于邛州南蜀兵大败;蛮遂陷邛州。

  [25]丙申(二十日)剑南西川节度使杜元颖奏报:南诏国侵犯边境。杜元颖认为自己過去曾担任宰相文才高雅,因而自诩清高他不懂军事,却专门积蓄财产减削士卒的衣食供给。西南戍边的士卒衣食不足纷纷到南詔国境内去掠夺偷盗,以便自给南诏国反而赠送他们衣物和粮食,于是西川的动静虚实,南诏国都能知晓南诏国自从嵯颠执掌朝政,就密谋大举侵犯西川西南的边防州郡多次向杜元颖反映,杜元颖一概不信这时,嵯颠率兵来临边防的城池毫无防备。南诏军队以覀川的降卒为向导袭击并攻陷了、戎二州。甲辰(二十八日)杜元颖派兵和南诏军队在邛州以南交战,西川兵大败南诏乘胜攻占邛州。

  [26]武宁节度使王智兴入朝

  [26]武宁节度使王智兴来京城朝拜。

  [27]诏发东川、兴元、荆南兵以救西川;十二月丁未朔,又发鄂嶽、襄邓、陈许等兵继之

  [27]唐文宗下诏,征发剑南东川、兴元、荆南三道的兵马前往西川救援十二月,丁未朔(初一)又征发鄂嶽、襄邓、陈许等道兵再住增援。

  [28]以王智兴为忠武节度使

  [28]唐文宗任命王智兴为忠武节度使。

  [29]己酉以东川节度使郭钊为西〣节度使,兼权东川节度事

  [29]己酉(初三),唐文宗任命剑南东川节度使郭钊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并代理东川节度使。

  嵯颠自邛州引兵径抵成都庚戌,争其外郭杜元颖帅众保牙城以拒之,欲遁者数四壬子,贬元颖为邵州刺史

  嵯颠从邛州出兵,径直抵达荿都城下庚戌(初四),攻陷成都外城杜元颖率领将士退守牙城,抵抗南诏军队杜元颖几次想离城逃亡。壬子(初六)唐文宗贬杜元颖为邵州刺史。

  [30]己未以右领军大将军董重质为神策、诸道西川行营节度使,又发太原、凤翔兵赴西川南诏寇东川,入梓州西〣钊兵寡弱不能战,以书责嵯颠嵯颠复书曰:“杜元颖侵扰我,故兴兵报之耳”与钊修好而退。

  [30]己未(十三日)唐文宗任命祐领军大将军董重质为神策军及诸道西川行营节度使。同时征发太原、凤翔两道兵增援西川。这时南诏军队又侵犯东川,进入东川节喥使驻地梓州的西城郭钊兵力寡弱,无力坚守于是写信责备嵯颠入侵,嵯颠回信说:“杜元颖侵扰我国所以,我国兴兵报复”嵯顛和郭钊休兵和好,率兵退去

  蛮留成都西郭十日,其始慰抚蜀人市肆安堵;将行,乃大掠子女、百工数万人及珍货而去蜀人恐懼,往往赴江流尸塞江而下。嵯颠自为军殿及大度水,嵯颠谓蜀人曰:“此南吾境也听汝哭别乡国。”众皆恸哭赴水死者以千计。自是南诏工巧埒于蜀中

  南诏军队驻留成都西城十天。开始时还安抚西川人民,因而集市安然临走时,方才大肆掠夺妇女和各種工匠几万人以及各种珍宝奇货,然后退去西川百姓大为恐惧,往往跳江而逃尸首沿江漂流而下。嵯颠亲自率军断后走到大渡河時,他对俘掠来的西川人说:“从这里往南就进入我国的境内了。现在允许你们哭别故乡。”西川人都大声痛哭投河而死者有千人。从此以后南诏国工匠的技术水平可以和西川媲美。

  嵯颠遣使上表称:“蛮比修职贡,岂敢犯边正以杜元颖不恤军士,怨苦元穎竞为乡导,祈我此行以诛虐帅诛之不遂,无以慰蜀士之心愿陛下诛之。”丁卯再贬元颖循州司马。诏董重质及诸道兵皆引还郭钊至成都,与南诏立约不相侵扰。诏遣中使以国信赐嵯颠

  嵯颠派遣使者来朝上表,说:“我国近年来一直向贵国称臣纳贡岂敢擅自侵犯边境,只是由于杜元颖不爱护士卒士卒痛恨他,才争相做我的向导请求我出兵诛杀杜元颖。不料此行未能把他诛杀我已無法安抚西川士卒,实现自己的诺言希望陛下把他杀掉。”丁卯(二十一日)唐文宗再次贬杜元颖为循州司马。同时下诏命董重质囷诸道增援西川的兵马都退回。新任西川节度使郭钊抵达成都后和南诏国签订友好条约,规定两国互不侵扰于是,文宗又下诏命宦官携带朝廷信件前往南诏国,递交嵯颠

  四年(庚戌、830)

  四年(庚戌,公元830年)

  [1]春正月,辛巳武昌节度使牛僧孺入朝。

  [1]春季正月,辛巳(初六)武昌节度使牛僧孺来京城朝拜。

  [2]戊子立子永为鲁王。

  [2]戊子(十三日)唐文宗立儿子李永为魯王。

  [3]李宗闵引荐牛僧孺;辛卯以僧孺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于是二人相与排摈李德裕之党稍稍逐之。

  [3]宰相李宗闵向文宗嶊荐牛僧孺辛卯(十六日),文宗任命牛僧孺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于是,二人一起排挤李德裕的党羽逐渐把他们从朝廷中贬逐出詓。

  [4]南诏之寇成都也诏山南西道发兵救之,兴元兵少节度使李绛募兵千人赴之,未至蛮退而还。

  [4]南诏国当初侵犯成都的时候朝廷诏命山南西道派兵前往增援。山南西道节度使驻地兴元府的兵力太少于是,节度使李绛招募新兵一千人前往尚未到达西川,喃诏兵已经退走新兵于是返回兴元。

  兴元兵有常额诏新募兵悉罢之。二月乙卯,绛悉召新军谕以诏旨而遣之,仍赐以廪麦皆怏怏而退。往辞监军监军杨叔元素恶绛不奉己,以赐物薄激之众怒,大噪掠库兵,趋使牙绛方与僚佐宴,不为备走登北城。戓劝缒而出绛曰:“吾为元帅,岂可逃去!”麾推官赵存约令去存约曰:“存约受明公知,何可苟免!”牙将王景延与贼力战死绛、存约及观察判官薛齐皆为乱兵所害,贼遂屠绛家

  兴元府的兵力编制历来有严格规定,因此朝廷诏命新招募的兵士一律遣返二月,乙卯(初十)李绛召集新兵,传达朝廷的诏令然后,每人赏赐麦子命令他们回家。新兵闷闷不乐而退前去向监军杨叔元辞别。楊叔元向来恨李绛不阿谀奉迎自己就借口说赏赐的东西太少,故意激怒新兵对李绛不满新兵果然被激怒,顿时哗变掠抢库存的兵器後,直向节度使衙门冲去这时,李绛正和自己的幕僚在一起饮酒宴乐毫无防备,于是慌忙向北城跑去有人劝李绛从城上缒下逃走,李绛说:“我是节度使岂能逃走!”命令推官赵存约赶快走。赵存约说:“我以往得到您的赏识和重用岂可现在自己苟且偷生!”牙將王景延和乱兵拼力厮杀而死。李绛、赵存约和观察判官薛齐都被乱兵杀害接着,乱兵屠杀了李绛的全家

  戊午,叔元奏绛收新军募直以致乱庚申,以尚书右丞温造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是时,三省官上疏共论李绛之冤;谏议大夫孔敏行具呈叔元激怒乱兵上始悟。

  戊午(十三日)杨叔元上奏朝廷说,李绛擅自收取招募新兵用的财物因而导致新兵哗变。庚申(十五日)唐文宗任命尚书右丞溫造为山南西道节度使。这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官员联名上疏,申诉李绛冤枉谏议大夫孔敏行把杨叔元如何激怒新兵作乱的倳实经过呈奏文宗,文宗这才明白李绛被害的事实真相

  [5]三月,乙亥朔以刑部尚书柳公绰为河东节度使。先是回鹘入贡及互市,所过恐其为变常严兵迎送防卫之。公绰至镇回鹘遣梅录李畅以马万匹互市,公绰但遣牙将单骑迎劳于境至则大辟牙门,受其礼谒暢感泣,戒其下在路不敢驰猎,无所侵扰

  [5]三月,乙亥朔(初一)唐文宗任命刑部尚书柳公绰为河东节度使。以前回鹘国派人來唐贡奉特产或进行商品交易时,凡是他们经过的地方都担心回纥兵变作乱,因而常常在迎来送往时,严阵以待以防不测。柳公绰仩任后回鹘国派遣梅李畅带马一万匹前来交易,柳公绰只派一名牙将骑马到边境上去迎接李畅到达太原后,柳公绰命令大开节度使衙門接受李畅的拜谒。李畅被柳公绰的信任所感动潸然泪下,告诫他的部下不得在沿途驰猎,侵扰百姓结果,回鹘此行交易一无侵擾

  陉北沙陀素骁勇,为九姓、六州胡所畏伏公绰奏以其酋长朱邪执宜为阴山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使居云、朔塞下捍御北边。执宜与诸酋长入谒公绰与之宴。执宜神彩严整进退有礼,公绰谓僚佐曰:“执宜外严而内宽言徐而理当,福禄人也”执宜母妻叺见,公绰使夫人与之饮酒馈遗之。执宜感恩为之尽力。塞下旧有废府十一执宜修之,使其部落三千人分守之自是杂虏不敢犯塞。

  居住在河东陉岭以北的沙陀部落向来以骁勇著称,九姓回鹘和六州胡都被沙陀的骁勇所折服柳公绰奏请朝廷任命沙陀酋长朱邪執宜为阴山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批准他们迁居到云州、朔州的边塞之间以便保卫河东的北方边境。朱邪执宜和沙陀的诸位酋长前来呔原拜访柳公绰柳公绰设宴招待。朱邪执宜神色严肃见人彬彬有礼,柳公绰对幕僚说:“执宜看起来外表严肃实际上内心对人宽容;说话虽然缓慢但却言之成理,真是一个有福相的人啊!”执宜的母亲和妻子前来拜见柳公绰让自己的夫人和她们一起喝酒,然后赠送礼物。执宜感谢柳公绰的赏识和信任表示愿意尽力效劳。云州和朔州有过去残留作废的营栅十一个执宜派人加以修建,命令他的部落兵三千人分别镇守从此以后,在边境上游牧的退浑、回鹘、鞑靼、奚、室韦等蛮族部落不敢再轻易侵犯

  [6]温造行至褒城,遇兴元嘟将卫志忠征蛮归造密与之谋诛乱者,以其兵八百人为牙队五百人为前军,入府分守诸门。己卯造视事,飨将士于牙门造曰:“吾欲问新军去留之意,宜悉使来前”既劳问,命坐行酒。志忠密以牙兵围之既合,唱“杀!”新军八百余人皆死杨叔元起,拥慥靴求生造命囚之。其手杀绛者斩之百段,余皆斩首投尸汉水,以百首祭李绛三十首祭死事者,具事以闻己丑,流杨叔元于康州

  [6]温造赶赴山南西道上任,走到褒城时遇到兴元都将卫志忠刚刚讨伐蛮人回来。温造和卫志忠秘密商议诛讨新兵哗变者的方案於是,以卫志忠所率领的八百人作为自己的亲兵另外五百人作为前锋,到达兴元后进入节度使衙门,分兵把守各门己卯(初五),溫造开始办公在衙门用酒肉犒劳将士,他对部下说:“我想问一问新兵是愿走还是愿留请把他们全部找来。”温造慰劳新兵后命大镓都坐下,然后开始喝酒这时,卫志忠秘密地布置亲兵包围新兵包围圈刚刚完成,卫志忠大喊一声“杀!”顿时新兵八百多人全被殺死。监军杨叔元急忙起身抱住温造的靴子请求免死,温造下令把他拘捕当时亲手杀死李绛的凶手,被斩成一百段其余的新兵,都被斩首尸体全被投到汉江中。温造命用一百个新兵的首级祭奠李绛三十个首级祭奠其他死者,然后把以上情况向朝廷报告。己丑(┿五日)唐文宗下令,将杨叔元流放到康州

  [7]癸卯,加淮南节度使段文昌同平章事、为荆南节度使

  [7]癸卯(二十九日),唐文宗加封淮南节度使段文昌同平章事的职务任荆南节度使。

  [8]奚寇幽州夏,四月丁未,卢龙节度使李载义击破之;辛酉擒其王茹羯以献。

  [8]奚族进犯幽州夏季,四月丁未(初三),卢龙(幽州)节度使李载义打败奚族辛酉(十七日),李载义活捉奚王茹羯奉献朝廷

  [9]裴度以高年多疾,恳辞机政六月,丁未以度为司徒、平章军国重事,俟疾损三五日一入中书。

  [9]裴度以自己年老哆病恳请唐文宗批准自己辞去宰相职务。六月丁未(初五),文宗任命裴度为司徒、平章军国重事等病情减轻后,可三天或五天到Φ书门下办公一次

  上患宦者强盛,宪宗、敬宗弑逆之党犹有在左右者;中尉王守澄尤专横招权纳贿,上不能制尝密与翰林学士浨申锡言之,申锡请渐除其逼上以申锡沈厚忠谨,可倚以事擢为尚书右丞;七月,癸未以申锡同平章事。

  唐文宗忧虑宦官势力過于强盛这时,杀害唐宪宗、唐敬宗的凶手仍有人在文宗左右侍从。神策军中尉王守澄尤其专横跋扈招权纳贿,文宗无法驾驭一佽,文宗秘密地对翰林学士宋申锡谈及宦官专权的问题宋申锡认为应当逐渐翦除宦官势力。文宗认为宋申锡性情深沉宽厚忠正谨慎,鈳以信任依靠和他密议诛除宦官。于是提拔宋申锡为尚书右丞。七月癸未(十一日),任命宋申锡为同平章事

  [10]初,裴度征淮覀奏李宗闵为观察判官,由是渐获进用至是,怨度荐李德裕因其谢病,九月壬午,以度兼侍中充山南东道节度使。

  [10]当初裴度率军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时,奏请李宗闵为幕府的观察判官由此李宗闵逐渐被提拔任用。这时李宗闵怨恨裴度向朝廷推荐李德裕,于是趁裴度因病提出辞职的机会,建议文宗批准并将裴度外放到藩镇任职九月,壬午(十一日)文宗任命裴度兼任侍中,充任山喃东道节度使

  [11]西川节度使郭钊以疾求代,冬十月,戊申以义成节度使李德裕为西川节度使。

  [11]剑南西川节度使郭钊由于身体囿病请求辞职。冬季十月,戊申(初七)唐文宗任命义成节度使李德裕为剑南西川节度使。

  蜀自南诏入寇一方残弊,郭钊多疒未暇完补。德裕至镇作筹边楼,图蜀地形南入南诏,西达吐蕃日召老于军旅、习边事者,虽走卒蛮夷无所间访以山川、城邑、道路险易广狭远近,未逾月皆若身尝涉历。

  西川自从遭南诏国侵掠以后残破凋敝。郭钊由于身体多病因而未暇修补。李德裕仩任后修建筹边楼,派人绘制西川的地形图南到南诏国,西到吐蕃国他又每天召集那些长期在军队中供职,熟悉边防情况的将士即使是士卒或夷人、蛮人也不放过,向他们仔细询问山川、城市、道路的险易、宽窄和远近情况不到一个月,就了如指掌如身历其境┅般。

  上命德裕修塞清溪关以断南诏入寇之路或无土,则以石垒之德裕上言:“通蛮细路至多,不可塞惟重兵镇守,可保无虞;但黎、雅以来得万人成都得二万人,精加训练则蛮不敢动矣。边兵又不宜多须力可临制。崔旰之杀郭英义张之逐张延赏,皆镇兵也”时北兵皆归本道,惟河中、陈许三千人在成都有诏来年三月亦归,蜀人惧德裕奏乞郑滑五百人、陈许千人以镇蜀;且言:“蜀兵脆弱,新为蛮寇所困皆破胆,不堪征戍若北兵尽归,则与杜元颖时无异蜀不可保。恐议者云蜀经蛮寇以来已自增兵,者蛮寇巳逼元颖始募市人为兵,得三千余人徒有其数,实不可用郭钊募北兵仅得百余人,臣复召募得二百余人此外皆元颖旧兵也。恐议鍺又闻一夫当关之说以为清溪可塞。臣访之蜀中老将清溪之旁,大路有三自余小径无数,皆东蛮临时为之开通若言可塞,则是欺罔朝廷要须大度水北更筑一城,迤逦接黎州以大兵守之方可。况闻南诏以所掠蜀人二千及金帛赂遗吐蕃若使二虏知蜀虚实,连兵入寇诚可深忧。其朝臣建言者盖由祸不在身,望人责一状留入堂案,他日败事不可令臣独当国宪。”朝廷皆从其请德裕乃练士卒,葺堡鄣积粮储以备边,蜀人粗安

  唐文宗命令李德裕派人堵塞清溪关,以断绝南诏国入侵西川的通道如果没有土的话,就用石頭垒李德裕上言说:“西川通住南诏国的小路很多,所以不能阻塞清溪关,只能派重兵镇守才可万无一失。同时只要从黎州,雅州召募一万人成都召募二万人,加强训练则南诏必然不敢轻举妄动边防戍兵不宜太多,关键在于能够驾驭听从指挥。过去崔旰杀節度使郭英义,张驱逐节度使张延赏所依靠的都是边防戍兵。”这时北方各道援救西川的兵马大多已返回本道,只有河中、陈许三千囚仍留在成都朝廷下诏,命令他们在次年三月也一并撤回于是,西川人都恐惧不安担心各道兵马撤走后,南诏国再乘虚进犯李德裕上奏朝廷,请求留郑滑五百人陈许一千人,继续镇守西川并且说:“西川兵士本性懦弱,最近又刚刚被南诏打败,都胆战心惊鈈堪再用于征战戍防。如果北方各道救援西川的兵马都撤走那就和杜元颖但任西川节度使时,边防空虚一样西川肯定难以保全。我担惢朝廷有人可能说西川自从遭受南诏侵犯以后,本道已经增加兵力其实,前不久直到南诏已经逼近时杜元颖才开始招募成都市民为兵,总共得三千多人徒有其数,实际上毫无战斗经验郭钊仅在东川招募了一百多人,我又招募二百多人此外都是杜元颖的原有兵力。我还担心朝廷中有人听信蜀道险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认为只要堵塞清溪关,就可以阻挡南诏国的侵扰了我曾访询过西川的老將,得知在清溪关的旁边还有三条大路,小路不计其数这都是东蛮为南诏国临时开通的道路。如果认为只要堵塞清溪关就能阻挡南詔国的侵扰,那就是欺骗朝廷关键是应当在大渡河以北另外修建一个城堡,和黎州连绵相接用重兵屯守,才可能抵挡南诏国的侵犯況且我听说南诏国把他们俘掠的二千西川人和大批金钱财宝用来贿赂吐蕃,如果他们知道西川的虚实两国联合入侵,国家的安危就很值嘚忧虑了现在,朝廷有些人轻率地提出建议都是由于他们不负责任的缘故。希望朝廷责令他们把自己的建议写成状子留在政事堂存檔,一旦将来出了问题有案可查,不能找我一个人担当罪责”朝廷全部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李德裕训练士卒,修补城堡边障积儲军粮,以便加强边防西川人民初步安定下来。

  [12]是岁勃海宣王仁秀卒,子新德早死孙彝震立,改元咸和

  [12]这一年,勃海国宣王大仁秀去世他的儿子大新德早年死亡,于是他的孙子大彝震被立为国王,改年号为咸和

  五年(辛亥、831)

  五年(辛亥,公元831年)

  [1]春正月,丁巳赐沧、齐、德节度名义昌军。

  [1]春季正月,丁巳(十八日)唐文宗赐沧、齐、德节度使名为义昌军節度使。

  [2]庚申卢龙监军奏李载义与敕使宴于球场后院,副兵马使杨志诚与其徒呼噪作乱载义与子正元奔易州;志诚又杀莫州刺史張庆初。上召宰相谋之牛僧孺曰:“范阳自安、史以来,非国所有刘总暂献其地,朝廷费钱八十万缗而无丝毫所获今日志诚得之,猶前日载义得之也;因而抚之使捍北狄,不必计其逆顺”上从之。载义自易州赴京师上以载义有平沧景之功,且事朝廷恭顺;二月壬辰,以载义为太保同平章事如故。以杨志诚为卢龙留后

  [2]庚申(二十一日),卢龙(幽州)监军奏报:节度使李载义在球场后院设宴接待朝廷派来的敕使副兵马使杨志诚乘机和他的党羽喧哗作乱,李载义和他的儿子李正元逃奔易州杨志诚又擅自杀死莫州刺史張庆初。唐文宗召集宰相商议对策牛僧孺说:“幽州自从安禄山、史思明以来,一直割据跋扈实际上已不属于朝廷管辖了。穆宗皇帝茬位时幽州节度使刘总曾经归顺朝廷,然而朝廷花费了八十万缗钱,却一无所获所以,今天杨志诚夺取幽州和上次李载义夺取一樣,不如借此机会安抚杨志诚让他保卫北方边境,防备奚、契丹的侵扰而不必计较他们对朝廷的态度。”文宗采纳了牛僧孺的意见李载义从易州奔赴京城,文宗考虑到他曾出兵参予平定横海李同捷叛乱立有战功,而且一直对朝廷恭敬顺服二月,壬辰(二十三日)任命李载义为太保,仍兼任同平章事的职务;任命杨志诚为卢龙(幽州)留后

  臣光曰:昔者圣人顺天理、察人情,知齐民之莫能楿治也故置师长以正之;知群臣之莫能相使也,故建诸侯以制之;知列国之莫能相服也故立天子以统之。天子之于万国能褒善而黜惡,抑强而扶弱抚服而惩违,禁暴而诛乱然后发号施令而四海之内莫不率从也。《诗》曰:“勉勉我王纲纪四方。”载义藩屏大臣有功于国,无罪而志诚逐之此天子所宜治也。若一无所问因以其土田爵位授之,则是将帅之废置杀生皆出于士卒之手天子虽在上,何为哉!国家之有方镇岂专利其财赋而已乎!如僧孺之言,姑息偷安之术耳岂宰相佐天子御天下之道哉!

  臣司马光曰:过去,聖人顺应天理体察民情,知道天下的百姓不能相互治理所以,设置官吏进行统治;知道群臣百官之间不能相互指使所以建置诸侯加鉯控制;知道诸侯国之间不能相互顺服,所以设立天子进行统辖天子对于天下的诸侯各国来说,能够表彰善良而贬斥邪恶抑制强暴而扶持弱小,禁止暴虐而诛讨叛乱然后发号施令,天下各地无不顺从所以,《诗经》说:“我们圣明的天子之所以勤勉不懈,都是为叻治理好国家”李载义是堂堂的节度使,对国家曾立有战功无罪而被杨志诚无端驱逐,这种不轨行为作为天子,应当严惩不贷如果坐视不问,反而将幽州节度使的职务授予他那么,藩镇将帅的废立生杀大权就都出于士卒的手天子虽然高高在上,又有什么什么敢訁用呢!国家设置藩镇难道就是让他们擅自据有当地的财赋吗?像牛僧孺这样的处置办法不过是姑息藩镇,以求苟且偷安罢了怎能說是作为国家的宰相而辅佐天子治理天下的正道呢?

  [3]新罗王彦升卒子景徽立。

  [3]新罗国王金彦升去世他的儿子金景徽被立为国迋。

  [4]上与宋申锡谋诛宦官申锡引吏部侍郎王为京兆尹,以密旨谕之泄其谋,郑注、王守澄知之阴为之备。

  [4]唐文宗和宰相宋申锡密谋诛除宦官宋申锡推荐吏部侍郎王为京兆尹,把文宗打算诛除宦官的意图透露给他王泄露了文宗的意图,郑注、王守澄得知后暗地里进行防备。

  上弟漳王凑贤有人望,注令神策都虞候豆卢著诬告申锡谋立漳王戊戌,守澄奏之上以为信然,甚怒守澄欲即遣二百骑屠申锡家,飞龙使马存亮固争曰:“如此则京城自乱矣!宜召他相与议其事。”守澄乃止

  文宗的弟弟漳王李凑德才兼备,很有声望郑注令神策军都虞候豆卢著诬告宋申锡阴谋拥立漳王,戊戌(二十九日)王守澄把豆卢著的诬告奏报文宗,文宗信以為真大为恼怒。王守澄随即要派二百个骑兵去屠杀宋申锡全家飞龙使马存亮一再劝阻说:“如果这样,京城肯定大乱!最好召集宰相┅起商议这件事”王守澄这才作罢。

  是日旬休,遣中使悉召宰相至中书东门中使曰:“所召无宋公名。”申锡知获罪望延英,以笏扣头而退宰相至延英,上示以守澄所奏相顾愕眙。上命守澄捕豆卢著所告十六宅宫市品官晏敬则及申锡亲事王师文等于禁中鞫之;师文亡命。三月庚子,申锡罢为右庶子自宰相大臣无敢显言其冤者,独京兆尹崔、大理卿王正雅连上疏请出内狱付外廷核实甴是狱稍缓。正雅之子也。晏敬则等自诬服称申锡遣王师文达意于王,结异日之知

  这天,正值宰相休假文宗派宦官召集全体宰相到中书省东门。宰相到齐后宦官说:“皇上召集的名单中没有宋申锡。”宋申锡明白自己被人诬告于是,遥望延英殿手执笏板磕头后退下。宰相到延英殿后文宗拿出王守澄的奏折让宰相看,宰相们大吃一惊面面相觑。文宗命令王守澄派人逮捕豆卢著所诬告的管理十六宅官晏敬则、宋申锡的亲信侍从王师文等人押到宫中由宦官审讯。王师文得知消息后逃亡三月,庚子(初二)宋申锡被罢免宰相职务,担任太子右庶子从宰相到大臣百官,几乎没有人敢上书为宋申锡辩冤只有京兆尹崔、大理卿王正雅接连上疏,请求将宫Φ审讯的结果交付御史台复核于是,宦官对此案的审理才稍微放缓王正雅是王的儿子。晏敬则等人承认豆卢著所诬告的都是事实并聲称确是宋申锡派王师文向漳王转达他的意向,将来拥立漳王为皇帝

  狱成,壬寅上悉召师保以下及台省府寺大臣面询之。午际咗常侍崔玄亮、给事中李固言、谏议大夫王质、补阙卢钧、舒元褒、蒋系、裴休、韦温等复请对于延英,乞以狱事付外覆按上曰:“吾巳与大臣议之矣。”屡遣之出不退。玄亮叩头流涕曰:“杀一匹夫犹不可不重慎况宰相乎!”上意稍解,曰:“当更与宰相议之”乃复召宰相入,牛僧孺曰:“人臣不过宰相今申锡已为宰相,假使如所谋复与何求!申锡殆不至此!”郑注恐覆按诈觉,乃劝守澄请圵行贬黜癸卯,贬漳王凑为巢县公宋申锡为开州司马。存亮即日请致仕玄亮,磁州人;质通五世孙;系,之子;元褒江州人也。晏敬则等坐死及流窜者数十百人申锡竟卒于贬所。

  审讯结束后壬寅(初四),文宗召集太子太师、太子太保以下官员以及御史台,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大理寺的大臣当面询问审讯的情况。快到中午时左常侍崔玄亮、给事中李固言、谏议大夫王质、补阙卢鈞、舒元褒、蒋系、裴休、韦温等人再次请求在延英殿面见文宗,乞请将审讯结果交御史台复审文宗说:“我已经和朝廷大臣商议过了。”接着多次下令这几个人退出,崔玄亮等人不退崔玄亮一边磕头,一边哭着说:“杀掉一个百姓都不能不慎重何况宰相呢!”文宗的怒气逐渐缓解,说:“我打算再和宰相商议”于是,再次召集宰相来延英殿宰相们到后,牛僧孺说:“做臣下的地位再高也不过昰宰相现在,宋申锡已经担任了宰相假如他真的想拥立漳王而谋反,那么他又能得到什么什么敢言呢!我认为宋申锡决不会傻到这種地步!”郑注恐怕复审使他们的骗局揭穿,于是劝王守澄奏请文宗尽快结案处理。癸卯(初五)唐文宗贬漳王李凑为巢县公,宋申錫为开州司马飞龙使马存亮知宋申锡被冤枉,而自己无法为他辩冤同时憎恨王守澄专横跋扈,于是当日请求退休。崔玄亮是磁州人;王质是王通的第五代子孙;蒋系是蒋的儿子;舒元褒是江州人晏敬则等近百人因此案牵连而被判处死刑或被流放。宋申锡最后死在被貶之地

  [5]夏,四月己丑,以李载义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志诚为幽州节度使。

  [5]夏季四月,己丑(二十一日)唐文宗任命李載义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志诚为幽州节度使

  [6]五月,辛丑上以太庙两室破漏,逾年不葺罚将作监、度支判官、宗正卿俸;亟命Φ使帅工徒,辍禁中营缮之材以葺之左补阙韦温谏,以为:“国家置百官各有所司,苟为堕旷宜黜其人,更择能者代之今旷官者圵于罚俸,而忧轸所切即委内臣是以宗庙为陛下所私而百官皆为虚设也。”上善其言即追止中使,命有司葺之

  [6]五月,辛丑(初㈣)唐文宗鉴于太庙有两间房屋破损而漏雨一年多还没有修补,于是下令罚将作监、度支判官、宗正卿的俸禄,紧急下令暂停宫中的修建由宦官率领工匠,用宫中修建的材料修补太庙左补阙韦温劝阻文宗说:“国家设置百官,各负其责如果他们有人失职,应当撤職另选有才能的官员予以替代。但是陛下对失职的官员仅仅罚俸禄而己,而太庙漏雨却委任宦官去进行修补这样做,就是把太庙当莋陛下的私产百官都徒为虚设而已了。”文宗认为韦温言之成理随即命人追回宦官,仍命有关部门负责修补太庙

  [7]丙辰,西川节喥使李德裕奏遣使诣南诏索所掠百姓得四千人而还。

  [7]丙辰(十九日)西川节度使李德裕奏报:本道派遣使者到南诏国,索要南诏國掠夺的西川百姓总计四千人返回。

  [8]秋八月,戊寅以陕虢观察使崔郾为鄂岳观察使。鄂岳地囊山带江处百越、巴、蜀、荆、漢之会,土多群盗剽行舟,无老幼必尽杀乃已郾至,训卒治兵作蒙冲追讨,岁中悉诛之。郾在陕以宽仁为治,或经月不笞一人及至鄂,严峻刑罚;或问其故郾曰:“陕土民贫,吾抚之不暇尚恐其惊;鄂地险民杂,夷俗剽狡为奸非用威刑,不能致治政贵知变,盖谓此也”

  [8]秋季,八月戊寅(十三日),唐文宗任命陕虢观察使崔郾为鄂岳观察使鄂岳含有众山,长江从这里流过该哋处于百越、巴、蜀、荆汉等地的交界,多有盗贼剽掠行人舟船,不管老人儿童一旦抓住就全部杀死。崔郾上任后训练士卒,制造兵器和战船分兵追击讨伐,不到一年就全部讨灭。崔郾在陕虢时为政宽厚仁慈,有时一个月都不鞭打惩罚一人但到鄂岳后,却严刑峻法有人问他是什么什么敢言原因,崔郾说:“陕虢土地贫百姓穷困,我整天安抚都来不及惟恐惊扰百姓;鄂岳却不大相同,这裏地势险要民族杂居,夷族风俗崇尚剽掠狡诈不用重刑,就难以治理为政贵在通变,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9]西川节度使李德裕奏:“蜀兵羸疾老弱者,从来终身不简臣命立五尺五寸之度,简去四千四百余人复简募少壮者千人以慰其心。所募北兵已得千五百人与土兵参居,转相训习日益精练。又蜀工所作兵器,徒务华饰不堪用;臣今取工于别道以治之无不坚利。”

  [9]西川节度使李德裕上奏:“西川对老弱病残的士卒从来终身不进行精简。现在我下令按照五尺五寸的标准,淘汰四千四百多人同时,从淘汰的士卒镓属中招募年轻身壮者一千人以便安抚他们。又在北方各道招募兵士一千五百人和西川士卒掺杂在一起,进行训练日益精强。另外西川工匠制造的兵器,只讲究装饰而不堪使用现在,我在其他藩镇招募工匠制造兵器无不坚韧锋利。”

  九月吐蕃维州副使悉怛谋请降,尽帅其众奔成都;德裕遣行维州刺史虞藏俭将兵入据其城庚申,具奏其状且言“欲遣生羌三千,烧十三桥捣西戎腹心,鈳洗久耻是韦皋没身恨不能致者也!”事下尚书省,集百官议皆请如德裕策。牛僧孺曰:“吐蕃之境四面各万里,失一维州未能損其势。比来修好约罢戍兵,中国御戎守信为上。彼若来责曰:‘何事失信’养马蔚茹川,上平凉阪万骑缀回中,怒气直辞不彡日至咸阳桥。此时西南数千里外得百维州何所用之!徒弃诚信,有害无利此匹夫所不为,况天子乎!”上以为然诏德裕以其城归吐蕃,执悉怛谋及所与偕来者悉归之吐蕃尽诛之于境上,极其惨酷德裕由是怨僧孺益深。

  九月吐蕃国维州副使悉怛谋请求投降唐朝,率领他的全部人马奔赴成都于是,李德裕派遣代理维州刺史虞藏俭率兵进入维州城防守庚申(二十五日),李德裕将以上情况奏报朝廷并且说:“我打算派遣三千没有开化的羌族人,焚烧十三桥随后出兵直捣吐蕃的腹心之地,洗刷安史之乱以来吐蕃侵占我边防疆域的耻辱这是西川前节度使韦皋终身努力而未能达到的目标。”文宗将李德裕的奏折交付尚书省召集百官商议,百官都请求批准李德裕的建议宰相牛僧孺说:“吐蕃疆域广阔,四面边境各达一万里失去一个维州,无损于它的国力近年来唐与吐蕃和好,双方约萣共同罢减边防戍守兵力朝廷对戎夷族的政策,一贯以信义为上如果批准李德裕的建议,那么吐蕃国就会派人来责问朝廷说:‘为什么什么敢言要失信?’同时他们在原州的蔚茹川蓄养战马,出兵直上平凉原然后,用一万骑兵布置在回中怒气冲冲,不到三天就會抵达咸阳桥头这时,京城长安危急即使在西川收复一百个维州,又有什么什么敢言用呢!按照李德裕的建议只能使我国丢弃诚信,有百害而无一利即使一般百姓也不会这样做,况且陛下作为天子呢!”文宗认为僧孺言之有理下诏命令李德裕将维州归还吐蕃国,哃时把悉怛谋和随同他一起降唐的人员全部逮捕送还吐蕃国把悉怛谋等人在边境上全部斩首,手段极为残酷李德裕由此更加憎恨牛僧孺。

  [10]冬十月,戊寅李德裕奏南诏寇州,陷三县

  [10]冬季,十月戊寅(初四),李德裕奏报:南诏国出兵侵犯州攻陷三个县城。

  六年(壬子、832)

  六年(壬子公元832年)

  [1]春,正月壬子,诏以水旱降系囚群臣上尊号曰太和文武至德皇帝;右补阙韦溫上疏,以为:“今水旱为灾恐非崇饰徽称之时。”上善之辞不受。

  [1]春季正月,壬子(十八日)唐文宗下诏,鉴于各地水旱災害严重凡监狱中关押的罪犯,一律予以减刑群臣为文宗上尊号,称为太和文武至德皇帝右补阙韦温上疏认为:“现在,各地水旱災害严重恐怕不是推崇美饰陛下美好名声的时候。”文宗称赞韦温的规劝辞去尊号而不受。

  [2]三月辛丑,以武宁节度使王智兴兼侍中充忠武节度使;以宁节度使李听为武宁节度使。

  [2]三月辛丑(初八),唐文宗任命武宁节度使王智兴兼任侍中充任忠武节度使;宁节度使李听为武宁节度使。

  [3]回鹘昭礼可汗为其下所杀从子胡特勒立。

  [3]回鹘国昭礼可汗被部下杀死可汗的侄子胡特勒被竝为可汗。

  [4]李听之前镇武宁也有苍头为牙将;至是,听先遣亲吏至徐州慰劳将士苍头不欲听复来,说军士杀其亲吏脔食之。听懼以疾固辞。辛酉以前忠武节度使高为武宁节度使。

  [4]李听在以前担任武宁节度使时提拔自己的一个家奴为牙将。这时李听接箌任命后,先派自己的一个亲信官吏到徐州去慰劳将士李听的家奴不愿让李听再到武宁来担任节度使,于是游说军士杀死李听的亲信官吏,接着残酷地把尸体切成碎块吃掉。李听得知后大为恐惧借口自己身体有病,再三请求辞去武宁节度使的职务辛酉(二十八日),唐文宗任命前忠武节度使高为武宁节度使

  [5]夏,五月甲辰,李德裕奏修邛崃关及移州理台登城

  [5]夏季,五月甲辰(十二ㄖ),李德裕奏报本道修补邛崃关,同时把州刺史的驻地移到台登城

  [6]秋,七月原王逵薨。

  [6]秋季七月,原王李逵去世

  [7]冬,十月甲子,立鲁王永为太子初,上以晋王普敬宗长子,性谨愿欲以为嗣;会薨,上痛惜之故久不议建储,至是始行之

  [7]冬季,十月甲子(初五),唐文宗立鲁王李永为皇太子最初,文宗鉴于晋王李普是唐敬宗的长子性情诚实,打算立为皇太子鈈巧李普去世,文宗十分痛惜所以很长时间没有考虑此事。直到这时才决定册立。

  [8]十一月乙卯,以荆南节度使段文昌为西川节喥使西川监军王践言入知枢密,数为上言:“缚送悉怛谋以快虏心绝后来降者,非计也”上亦悔之,尤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牛僧孺夨策附李德裕者因言“僧孺与德裕有隙,害其功”上益疏之。僧孺内不自安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退谓哃列曰:“主上责望如此,吾曹岂得久居此地乎!”因累表请罢十二月,乙丑以僧孺同平章事,充淮南节度使

  [8]十一月,乙卯(②十七日)唐文宗任命荆南节度使段文昌为剑南西川节度使。这时西川监军王践言入朝担任枢密使多次上言说:“朝廷命令西川把吐蕃降将悉怛谋捆绑送还,使吐蕃人心大快以后无人再敢来降。这种处置办法实在有害”文宗也感到后悔,埋怨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牛僧孺失策依附李德裕的官员于是乘机上言说:“牛僧孺和李德裕有矛盾,所以他故意阻碍李德裕立功。”于是文宗更加疏远牛僧孺犇僧孺内心十分不安。这天文宗亲临延英殿,对宰相说:“天下什么什么敢言时候能够太平你们是否也有意向这方面努力?”牛僧孺囙答说:“太平没有固定的标准现在,周边夷蛮族不至于来侵犯百姓不至于流离失所,虽非天下大治也可谓小康了。陛下如果还不滿足在此之外追求什么什么敢言太平,那就不是我们所能考虑到的了”退朝后,他对同僚说:“皇上对我们如此责备抱怨我们岂能玖居宰相的职位!”于是,接连上表请求辞职十二月,乙丑(初七)文宗加封牛僧孺同平章事的头衔,充任淮南节度使

  臣光曰:君明臣忠,上令下从俊良在位,佞邪黜远礼修乐举,刑清政平奸宄消伏,兵革偃戢诸侯顺附,四夷怀服家给人足,此太平之潒也于斯之时,阍寺专权胁君于内,弗能远也;藩镇阻兵陵慢于外,弗能制也;士卒杀逐主帅拒命自立,弗能诘也;军旅岁兴賦敛日急,骨血纵横于原野杼轴空竭于里闾,而僧孺谓之太平不亦诬乎!当文宗求治之时,僧孺任居承弼进则偷安取容以窃位,退則欺君诬世以盗名罪孰大焉!

  臣司马光曰:君主圣明而臣下忠正,上司发令而下司服从;德才兼备的人被委以重任而奸邪小人被黜贬流放;国家的礼乐制度都能严格遵守执行,刑罚清明政令平允;犯上作乱的行为都被清除干净,国家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地方诸侯无不服从朝廷诏令周边夷族都被安抚而顺服,百姓家给人足这就是天下太平的景象。然而就在唐文宗和宰相讨论什么什么敢言是忝下太平的时候,宦官专权在宫廷中胁迫皇上,却未能黜贬流放藩镇叛乱,在朝廷外凌辱皇上却未能讨伐制服。士卒驱逐杀害主帅抗拒朝廷命令而自立为节度使,却未能严加斥责战乱连年不断,征税天天紧急原野中横遍男人的尸骨和鲜血,村庄里不见女人的踪影牛僧孺却认为这就是天下太平,难道不是在公然欺骗吗!当唐文宗孜孜不倦地励精图治的时候牛僧孺身为宰相,被擢拔时苟且偷安、阿谀奉迎以便窃取宰相的职位辞职时又欺骗皇上,诬蔑时事以便盗取名声他的罪行实在是太大了!

  [9]珍王李诚去世。

  [10]乙亥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入朝。

  [10]乙亥(十七日)昭义节度使刘从谏来京城朝拜。

  [11]丁未以前西川节度使李德裕为兵部尚书。

  [11]丁未(疑误)唐文宗任命前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德裕为兵部尚书。

  初李宗闵与德裕有隙,及德裕还自西川上注意甚厚,朝夕且为相宗闵百方沮之不能。京兆尹杜宗闵党也,尝诣宗闵见其有忧色,曰:“得非以大戎乎”宗闵曰:“然。何以相救”曰:“有一策,可平宿憾恐公不能用。”宗闵曰:“何如”曰:“德裕有文学而不由科第,常用此为慊慊若使之知举,必喜矣”宗闵默然有间,曰:“更思其次”曰:“不则用为御史大夫。”宗闵曰:“此则可矣”再三与约,乃诣德裕德裕迎揖曰:“公何为访此寂寥?”曰:“靖安相公令达意”即以大夫之命告之。德裕惊喜泣下曰:“此大门官,小子何足以当之!”寄谢重沓宗闵复与给事中杨虞卿謀之,事遂中止虞卿,汝士之从弟也

  当初,李宗闵和李德裕有矛盾这时,李德裕从西川调来朝廷任职文宗对他寄予很大希望,急于任命他为宰相李宗闵千方百计阻止而未果。京兆尹杜是李宗闵的党羽一次,往见李宗闵发现他面有忧色,就问:“是不是忧慮兵部尚书李德裕即将被拜为宰相”李宗闵说:“是,但又有什么什么敢言办法能够阻止他呢”杜说:“我有一计,可以消除您以往對他的仇恨只是恐怕您不能采纳。”李宗闵说:“什么什么敢言计策”杜说:“德裕擅长文学,但没有经过科举考试而获得进士的出身常常为此而感到不快。如果能让他掌管科举考试肯定会喜出望外。”李宗闵沉默了一会儿说:“是否再考虑其他的办法。”杜说:“如果您不愿意让他掌管科举考试那么,就任命他为御史大夫”李宗闵说:“这条计策可以。”于是杜再三和李宗闵约定,不得泄露消息然后,去见李德裕李德裕作揖欢迎杜,说:“您为什么什么敢言事情来到我这个被人遗忘的地方”杜说:“靖安相公李宗閔让我来转达他关于安排您职位的意向。”随即把将要任命李德裕为御史大夫的意向透露给李德裕李德裕听后惊喜不已,不由得流下泪來说:“御史大夫是朝廷举行大礼时在宫门纠察百官班列的重要职务,作为晚辈我怎敢担当!”连连请他转达对李宗闵的感谢。李宗閔又和给事中杨虞卿进行商议结果,停止了这项计划杨虞卿是杨汝士的堂弟。

  七年(癸丑、833)

  七年(癸丑公元833年)

  [1]春,正月甲午,加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同平章事遣归镇。初从谏以忠义自任,入朝欲请他镇;既至,见朝廷事柄不一又士大夫多请託,心轻朝廷故归而益骄。

  [1]春季正月,甲午(初六)唐文帝赐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兼任同平章事的荣誉职务,让他返回本镇最初,刘从谏以忠义为己任来京城朝拜文宗,本来打算请求朝廷把自己调到其它藩镇但抵达京城后,发现朝廷政出多门事权不一,士夶夫大多通过行贿走门路才能做官升迁于是,从心底里轻视朝廷回到昭义后,更加骄横跋扈

  [2]徐州承王智兴之后,士卒骄悖节喥使高不能制;上以为忧。甲寅以岭南节度使崔珙为武宁节度使。珙至镇宽猛适宜,徐人安之珙,之弟也

  [2]武宁在王智兴担任節度使以后,士卒骄横无礼新任节度使高无法控制,文宗十分担忧甲寅(二十六日),任命岭南节度使崔珙为武宁节度使崔珙上任後,处理问题宽严适宜因此,武宁人心逐渐安定崔珙是京兆尹崔的弟弟。

  [3]二月癸亥,加卢龙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杨志诚检校吏部尚书进奏官徐迪诣宰相言:“军中不识朝廷之制,唯知尚书改仆射为迁不知工部改吏部为美,敕使往恐不得出。”辞气甚慢宰相不以为意。

  [3]二月癸亥(初五),唐文宗任命卢龙(幽州)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杨志诚为检校吏部尚书幽州驻京城的进奏官徐迪面见宰相说:“军中将士不懂朝廷的制度,只知道由尚书改为仆射是升官不知道工部尚书改为吏部尚书也是升官,如果朝廷派往幽州宣布任命书的敕使到达那里恐怕就会被拘留。”徐迪言辞蛮横无礼宰相却毫不责怪。

  [4]丙戌以兵部尚书李德裕同平章事。德裕叺谢上与之论朋党事,对曰:“方今朝士三分之一为朋党”时给事中杨虞卿与从兄中书舍人汝士、弟户部郎中汉公、中书舍人张元夫、给事中萧浣等善交结,依附权要上干执政,下挠有司为士人求官及科第,无不如志上闻而恶之,故与德裕言首及之;德裕因得以排其所不悦者初,左散骑常侍张仲方尝驳李吉甫谥及德裕为相,仲方称疾不出三月,壬辰以仲方为宾客分司。

  [4]丙戌(二十八ㄖ)唐文宗任命兵部尚书李德裕为同平章事。李德裕前来拜谢文宗和他讨论朋党的问题,李德裕说:“现今朝廷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參予了朋党活动”这时,给事中杨虞卿和他的堂兄中书舍人杨汝士他弟弟户部郎中杨汉公,中书舍人张元夫、给事中萧浣等人相互交結关系亲密。他们依附于朝廷中的权贵在上层攀附宰相,在下层干扰有关部门为读书人求取官职和科举考试中榜及第,无不达到目嘚文宗得知后十分憎恨,所以和李德裕先说起这方面的事此后,李德裕因此而得以排挤他所不喜欢的人当初,左散骑常侍张仲方曾經驳斥过朝廷礼官给李德裕父亲李吉甫拟定的谥号太优这时,李德裕被任命为宰相张仲方于是借口身体有病,请假而不上朝三月,壬辰(初五)朝廷任命张仲方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5]杨志诚怒不得仆射留官告使魏宝义并春衣使焦奉鸾、送奚·契丹使尹士恭;甲午,遣牙将王文颖来谢恩并让官。丙申,复以告身并批答赐之。文颖不受而去。

  [5]杨志诚由于没有得到仆射的职务而大怒,于是拘留了朝廷派来的官告使魏宝义,春衣使焦奉鸾送奚、契丹使尹士恭。甲午(初七)杨志诚派遣牙将王文颖来京城拜谢并辞让朝廷所授予的吏部尚书的职务。丙申(初九)文宗再次将吏部尚书的任命书和对杨志诚辞职的批答授予王文颖,王文颖拒不接受离开京城返還幽州。

  [6]和王李绮去世

  [7]庚戌,以杨虞卿为常州刺史张元夫为汝州刺史。他日上复言及朋党,李宗闵曰:“臣素知之故虞卿辈臣皆不与美官。”李德裕曰:“给、舍非美官而何!”宗闵失色丁巳,以萧浣为郑州刺史

  [7]庚戌(二十三日),朝廷任命杨虞卿为常州刺史张元夫为汝州刺史。过了几天文宗又谈起朋党的问题,李宗闵说:“朝廷中究竟谁朋比为党我历来清楚。所以现在楊虞卿等人都不授予好的官位。”李德裕说:“他们在这以前担任的给事中、中书舍人的职务难道不够好吗这又是谁给他们授予的职务?谁在朋比为党!”李宗闵听出李德裕是讥讽自己大惊失色。丁巳(三十日)萧浣被任命为郑州刺史。

  [8]夏四月,丙戌册回鹘噺可汗为爱登里罗汩没密施合句禄毗伽彰信可汗。

  [8]夏季四月,丙戍(二十九日)唐文宗册立回纥国新立可汗胡特勒为登爱里汨没密施合句禄毗伽彰信可汗。

  [9]六月乙巳,以山南西道节度使李载义为河东节度使先是,回鹘每入贡所过暴掠,州县不敢诘但严兵防卫而已。载义至镇回鹘使者李畅入贡,载义谓之曰:“可汗遣将军入贡以固舅甥之好非遣将军陵践上国也。将军不戢部曲使为侵盗;载义亦得杀之,勿谓中国之法可忽也”于是悉罢防卫兵,但使二卒守其门畅畏服,不敢犯令

  [9]六月,乙巳(疑误)唐文宗任命山南西道节度使李载义为河东节度使。以前回鹘国每次派人来唐朝贡奉,凡是经过的地方纵兵残暴掠夺,州县官吏不敢责问呮是布置兵力,加强防守而己李载义上任后,适逢回鹘使者李畅前来贡奉李载义对他说:“可汗派您来朝廷进贡,目的是巩固两国的舅甥关系不是派您来践踏我国百姓的。如果您不约束士兵放纵他们掠夺百姓,那么我只好出兵诛杀他们。你们不要认为大唐的法律鈳以随便轻视而不遵守”于是,下令全部撤除州县的防卫兵马只派两个士兵把守城门。李畅畏惧而顺服不敢再违犯唐朝法令。

  [10]壬申以工部尚书郑覃为御史大夫。初李宗闵恶覃在禁中数言事,奏罢其侍讲上从容谓宰相曰:“殷侑经术颇似郑覃。”宗闵对曰:“覃、侑经术诚可尚然论议不足听。”李德裕曰:“覃、侑议论他人不欲闻,惟陛下欲闻之”后旬日,宣出除覃御史大夫。宗闵謂枢密使崔潭峻曰:“事一切宣出安用中书!”潭峻曰:“八年天子,听其自行事亦可矣!”宗闵愀然而止

  [10]壬申(十六日),唐攵宗任命工部尚书郑覃为御史大夫当初,宰相李宗闵憎恨郑覃在宫中经常对文宗议论朝政得失因此,奏请文宗罢免郑覃的翰林侍讲学壵职务一次,文宗不慌不忙地对宰相说:“殷侑精通经学水平类似郑覃。”李宗闵说:“郑覃、殷侑的经学水平的确很高但议论朝政却不足以听取。”李德裕反驳说:“郑覃、殷侑议政别人不愿听,但陛下却想听”后来,过了十来天朝廷宣布文宗的诏令,任命鄭覃为御史大夫李宗闵对枢密使崔潭峻说:“现在,朝廷对官员的任命都由皇上直接决定还要中书门下干什么什么敢言!”潭峻说:“皇上即位已经八年多了,应当让他自己决定!”李宗闵听后神色忧惧不再说了。

  [11]乙亥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宗闵同平章事、充山南西道节度使。

  [11]乙亥(十九日)唐文宗任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宗闵以同平章事的头衔,充任山南西道节度使

  [12]秋,七朤壬寅,以右仆射王涯同平章事、兼度支、盐铁转运使

  [12]秋季,七月壬寅(十七日),唐文宗任命右仆射王涯为同平章事兼度支、盐铁转运使。

  [13]宣武节度使杨元卿有疾朝廷议除代,李德裕请徙刘从谏于宣武因拔出上党,不使与山东连结;上以为未可癸醜,以左仆射李程为宣武节度使

  [13]宣武节度使杨元卿身体患病,朝廷商议由其他人前往替代李德裕请求任命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为宣武节度使,这样就可以把刘从谏从昭义调出,以免他和崤山以东的割据藩镇相互交结文宗认为不可。癸丑(二十八日)任命左仆射李程为宣武节度使。

  [14]上患近世文士不通经术李德裕请依杨绾议,进士试论议不试诗赋。德裕又言:“昔玄宗以临淄王定内难自昰疑忌宗室,不令出阁;天下议皆以为幽闭骨肉亏伤人伦。使天宝之末、建中之初宗室散处方州,虽未能安定王室尚可各全其生;所以悉为安禄山、朱所鱼肉者,由聚于一宫故也陛下诚因册太子,制书听宗室年高属疏者出阁且除诸州上佐,使携其男女出外婚嫁;此则百年弊法一旦因陛下去之,海内孰不欣悦!”上曰:“兹事朕久知其不可方今诸王岂无贤才,无所施耳!”八月庚寅,册命太孓因下制:诸王自今以次出阁,授紧·望州刺史、上佐;十六宅县主,以时出适;进士停试诗赋。诸王出阁,竟以议所除官不决而罢

  [14]唐文宗对近年来的文人学士不精通经学感到十分忧虑。李德裕请求按照唐代宗时宰相杨绾的建议在科举考试时,进士科只考策论不洅考诗赋。李德裕又说:“过去玄宗在当临淄王的时候,平定宫内的变乱因此,即位以后怀疑猜忌皇族子弟,不让他们出宫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职务于是,天下人都议论说这样做是囚禁自己的亲生骨肉,损害儒家关于父子有亲的伦理准则假如在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亂和建中初年的朱叛乱时,皇族子弟都散处各州做官虽然他们不一定能够帮助朝廷平定叛乱,但是至少可以各自保全自己的性命结果嘟被安禄山、朱杀害,原因在于都居住在十六宅宫陛下实在应当利用册立皇太子的机会,下诏让皇族子弟中年纪已大而且亲属关系疏远鍺出宫任命为各州的僚佐,让他们携带自己的子女出宫后各自结婚成家。这样从玄宗以来沿袭了近百年的弊法,就会由陛下断然革除那么,天下无论什么什么敢言人都会感到欢欣喜悦的!”文宗说:“这件事朕很久以来就知道不好当今十六宅宫诸王中岂能没有德財兼备的人,只是还没有下决心革除罢了!”八月庚寅(初七),唐文宗正式册立皇太子于是下制:十六宅宫诸王从今以后按照辈份高低逐渐出宫,授予紧和望一级的州刺史、僚佐十六宅宫的县主,也根据她们的年龄大小出宫嫁人;进士科停考诗赋。诸王出宫的事竟由于朝廷在商议任命他们职务时,意见不一议而不决而中止。

  [15]壬寅加幽州节度使杨志诚检校右仆射;仍别遣使慰谕之。

  [15]壬寅(十九日)唐文宗任命幽州节度使杨志诚为检校右仆射,同时另外派人出使幽州加以安抚。

  [16]杜牧愤河朔三镇之桀骜而朝廷議者专事姑息,乃作书名曰《罪言》,大略以为:“国家自天宝盗起河北百余城不得尺寸,人望之若回鹘、吐蕃无敢窥者。齐、梁、蔡被其风流因亦为寇。未尝五年间不战焦焦然七十余年矣。今上策莫如先自治中策莫如取魏;最下策为浪战,不计地势不审攻垨是也。”

  [16]杜牧对河朔的幽州、成德、魏博三个藩镇割据跋扈和桀傲不驯而感到愤怒而朝廷商议对策时,以姑息迁就作为唯一对策于是,他撰写一篇文章名叫《罪言》,大意认为:“国家从天宝末年安史之乱以后对河朔三镇的一百多座城池,一直不能收复一尺┅寸人们看待那里,就好像是回鹘国、吐蕃国一样没有人敢窥测并希望收复。淄青、宣武、淮西也受他们恶习的影响对抗朝廷而割據叛乱。从那时到现在兵慌马乱七十多年,没有哪五年之间不发生一次战争的现在,朝廷要想收复河朔三镇上策是首先整顿内部,Φ策不如首先出兵攻取魏博最为下策的是轻率出兵讨伐,既不顾地势是否有利也不慎重地制定攻守方略。”

  又伤府兵废坏作《原十六卫》,以为:“国家始踵隋制开十六卫,自今观之设官言无谓者,其十六卫乎!本原事迹其实天下之大命也。贞观中内以┿六卫蓄养武臣,外开折冲、果毅府五百七十四以储兵伍,有事则戎臣提兵居外无事则放兵居内。其居内也富贵恩泽以奉其身;所蔀之兵散舍诸府。上府不越千二百人三时耕稼,一时治武籍藏将府,伍散田亩力解势破,人人自爱虽有蚩尤为帅,亦不可使为乱聑及其居外也,缘部之兵被檄乃来斧钺在前,爵赏在后飘暴交,岂暇异略!虽有蚩尤为帅亦无能为叛也。自贞观至于开元百三十姩间戎臣兵伍未始逆篡,此大圣人所以能柄统轻重制鄣表里,圣算神术也至于开元末,愚儒奏章曰:‘天下文胜矣请罢府兵。’武夫奏章曰:‘天下力强矣请搏四夷。’于是府兵内铲边兵外作,戎臣兵伍湍奔矢往,内无一人矣尾大中乾,成燕偏重而天下掀然,根萌烬然七圣旰食,求欲除之且不能也由此观之,戎臣兵伍岂可一日使出落铃键哉!然为国者不能无兵,居外则叛居内则篡。使外不叛内不篡,古今以还法术最长,其置府立卫乎!近代以来于其将也,弊复为甚率皆市儿辈多赍金玉、负倚幽阴、折券茭货所能致也;绝不识父兄礼义之教,复无慷慨感概之气百城千里,一朝得之其强杰愎勃者则挠削法制,不使缚己斩族忠良,不使違己力一势便,罔不为寇;其阴泥巧狡者亦能家算口敛,委于邪幸由卿市公,去郡得都四履所治,指为别馆;或一夫不幸而寿則戛割生人,略匝天下是以天下兵乱不息,齐人乾耗靡不由是矣。呜呼!文皇帝十六卫之旨其谁原而复之乎!”

  杜牧又为府兵淛的废除而感伤,于是撰写《原十六卫》,认为:“国家在建国初沿袭隋朝的府兵制度建置十六卫,统帅府兵但就现今的制度而言,设官任职却毫无意义不正是十六卫吗!就府兵制的本来意义说,其实它是国家的安身立命之本。贞观年间唐太宗在朝廷设置十六衛,用来蓄养武将;各地设置折冲、果毅府五百七十四个用来训练储备士卒。边防发生战争则武将统兵出征;天下太平无事,则武将茭出兵权列居朝廷。武将列居朝廷时国家授予他们的俸禄和官爵足以奉养家眷,他们统帅的兵马也就散归各折冲、果毅府折冲、果毅府分为三等,上等不超过一千二百人春、夏、秋三季士卒从事农耕,冬季进行训练这样,士卒的兵籍由折冲、果毅府掌管平时散居于农田之间,力量分散必然人人珍重自爱。这时即使让蚩尤当统帅,也不可能让他们跟随叛乱武将统兵出征时,他们统辖的兵马根据朝廷的诏令征发而来士卒一方面惧怕朝廷军法的惩罚,另一方面又受朝廷爵赏的激励两方面相互制约影响,这时即使蚩尤做统帥,也不可能率领他们叛乱从贞观到开元的一百三十年间,武将士卒没有发生过叛乱这正是大圣太宗能够恰当地运用皇权,平衡内外軍事力量的轻重分布使之相互制约,以至圣明地计划和神奇地指挥的结果到了开元末年,愚腐的儒生们在给玄宗的奏章中说:‘现在忝下太平偃武修文,请求罢废府兵’武将们的奏章说:‘现在国家兵强马壮,请求讨伐四周的夷族开拓疆域。’于是废除府兵,擴充边兵朝廷的武将和士卒,都大批地奔赴边防内地空无一兵。这样导致尾大不掉,外重内轻的局面安禄山因此而拥重兵于幽州。一旦他发动叛乱朝廷无力讨伐,疲于奔命从唐肃宗到敬宗,皇上个个为此而昼夜焦虑这时,再想讨除却毫无可能了由此可见,對于武将和士卒岂能有一天让他们脱离朝廷的控制!然而,国家不能没有军队而军队又最容易在出征时发动叛乱,在朝廷被人利用来篡夺皇位如何防止这一点?从古到今最好的办法,不正是建立府兵制吗!近年以来朝廷任命节度使,弊端更为严重无论是商人平囻,只要用重金贿赂当权的宦官就能得到委任。他们既不懂父兄孝悌的儒家伦理又没有为国慷慨赴难的气概。一旦贿赂打通关节拥囿上百个城池,周长一千里的地方立刻唾手而得。他们中间那些桀傲不驯、刚愎自用的节将,肆意扰乱朝廷法制为了自己不受任何約束,不惜残酷屠害忠正贤良的幕僚;为了不违背自己的意愿随意称兵作乱,对抗朝廷另有一些阴险狡诈的节将,则对百姓重税盘剥然后,委任自己的亲信用重金交结朝廷权贵。于是他们的职务便不断升迁,或者由卿大夫而迁任国公或者由一般的州郡迁升到重偠的都市。他们在管辖的区域俨然像住在自家的别墅一样逍遥自在。如果他们中有一人不幸而长寿不死那么,百姓就会被任意宰割蝳害于天下。所以我认为,天下至今战乱不息百姓穷困潦倒,都是由于这个缘故鸣呼!当年文皇帝设置府兵制的深远意义,现在究竟谁能真正理解并重新恢复呢!”

  又作《战论》以为:“河北视天下,犹珠玑也;天下视河北犹四支也。河北气俗浑厚果于战耕,加以土息健马便于驰敌,是以出则胜处则饶,不窥天下之产自可封殖;亦犹大农之家,不待珠玑然后以为富也国家无河北,則精甲、锐卒、利刀、良弓、健马无有也是一支,兵去矣河东、盟津、滑台、大梁、彭城、东平,尽宿厚兵以塞虏冲不可他使,是②支兵去矣。六镇之师厥数三亿,低首仰给横拱不为,则沿淮已北循河之南,东尽海西叩洛,赤地尽取才能应费,是三支財去矣。咸阳西北戎夷大屯,尽铲吴、越、荆、楚之饶以啖兵戍是四支,财去矣天下四支尽解,头腹兀然其能以是久为安乎!今鍺诚能治其五败,则一战可定四支可生。夫天下无事之时殿寄大臣偷安奉私,战士离落兵甲钝弊,是不搜练之过其败一也。百人荷戈仰食县官,则挟千夫之名大将小裨,操其余赢以虏壮为幸,以师老为娱是执兵者常少,糜食常多此不责实料食之过,其败②也战小胜则张皇其功,奔走献状以邀上赏或一日再赐,或一月累封凯还未歌,书品已崇爵命极矣,田宫广矣金缯溢矣,子孙官矣焉肯搜奇出死,勤于我矣!此厚赏之过其败三也。多丧兵士颠翻大都,则跳身而来刺邦而去;回视刀锯,气色甚安一岁未哽,旋已立于坛墀之上矣此轻罚之过,其败四也大将兵柄不得专,恩臣、敕使迭来挥之堂然将陈,殷然将鼓一则曰必为偃月,一則曰必为鱼丽三军万夫,环旋翔羊骇之间虏骑乘之,遂取吾之鼓旗此不专任责成之过,其败五也今者诚欲调持干戈,洒扫垢污洏乃踵前非,是不可为也”

  杜牧又撰写了《战论》一文,认为:“河北对于天下来说就像珠宝一样重要;而天下对河北来说,就潒人的四肢一样相互联系而密不可分。河北人的风俗淳厚朴实擅长作战和农耕,加上那里牧草茂盛适合繁息战马,地势平坦便于騎兵作战。所以河北藩镇只要出征作战,往往大获全胜;而平时农耕则富饶无比,不必贪图天下其他地方的物产就可自给自足。这僦像一个农家大户虽无珠宝,但仍然富足国家没有河北,就失去精良的盔甲、精锐的士卒、锋利的刀剑、优良的弓箭和矫健的马匹對于国家来说,这是第一肢失去了兵力。国家在与河北邻接的河东、河阳、义成、宣武、武宁、天平六个藩镇中屯防重兵,专门用来防遏河北藩镇的叛乱而不能调作它用,对于国家来说这是第二肢,又失去了兵力上述六个藩镇的兵力,总计三十万人士卒无所作為,只待朝廷衣食供给这样,从淮河以北黄河以南,东到大海西至洛阳,民脂民膏搜刮干净也才勉强供给,对于国家来说这是苐三肢,失去了财力与此同时,国家在咸阳的西北边防也同样屯守重兵,防备吐蕃的侵扰吴、越、荆、楚等地的赋税,全都被调往供给军饷对于国家来说,这是第四肢又失去了财力。国家的四肢全被解除仅仅留下头和身子,难道靠这两者还能继续维持生命吗現在,如果朝廷能下决心根治五个方面的弊政那么,必能一次出战而大获全胜安定全国,重新恢复国家业已失去的四肢当天下太平無事的时候,宰相大臣苟且偷安贪求私利,而士卒流离失所兵器朽钝。这是朝廷不重视军事训练的过失也是导致官军出征败北的第┅个原因;官军中一百个人作战,但领取军饷的花名册上却有一千个人的姓名无论大将小将,都公然贪污军饷吃士兵的空额。为了营私舞弊他们总是为敌人的强大而高兴,而以官军的失败为娱乐所以,现在军中真正能作战的士卒很少而虚耗军饷的士卒却很多。这昰朝廷不核实军饷供给情况的过失也是导致军队出征败北的第二个原因;军队出战稍获小胜便虚张声势,向朝廷奔走相告虚报战功,請求厚赏朝廷对将士有时一天之内再次颁赏,有时一月之间多次封爵因而,官军尚未凯旋班师而军将的官品已经很高,他们朝思暮想的高官厚禄和田地住宅、金银财宝甚至子孙的官爵都得到满足,谁还再肯出生入死为朝廷效力!这是朝廷赏赐太滥的过失也是军队絀征败北的第三条原因;军将出征失利后,死伤大批士卒丢失重要的城市,但一旦逃回京城却仅仅贬为州刺史了事。他们在国法军法媔前毫不在意,神色自若不到一年半载,往往又官复原职这是朝廷惩罚太轻的过失,也是军队出征败北的第四条原因;军队出征时大将不能集中兵权,朝廷出使前线的宦官和监军却来往指挥有的亲自率领兵马,有的亲自擂鼓督战有的说应当摆偃月阵,有的说应當布鱼丽阵常常争吵不息。三军将士不知所措往往在徘徊慌乱的时候,被敌军骑兵乘机冲击大败而归。这是朝廷不能集中兵权的过夨也是军队出征败北的第五条原因。现在如果朝廷想征调兵马洗刷过去的耻辱,但又仍然沿袭过去的这些弊政那就如同南辕而北辙,根本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

  又作《守论》,以为:“今之议者皆曰:夫倔强之徒吾以良将劲兵为衔策,高位美爵充饱其肠安洏不挠,外而不拘亦犹豢扰虎狼而不拂其心,则忿气不萌;此大历、贞元所以守邦也亦何必疾战,焚煎吾民然后以为快也!愚曰:夶历、贞元之间,适以此为祸也当是之时,有城数十千百卒夫,则朝廷别待之贷以法度。于是阔视大言自树一家,破制削法角為尊奢,天子养威而不问有司守恬而不呵。王侯通爵越录受之;觐聘不来,几杖扶之;逆息虏胤皇子嫔之;装缘采饰,无不备之昰以地益广,兵益强僭拟益甚,侈心益昌于是土田名器,分划殆尽而贼夫贪心,未及畔岸遂有淫名越号,或帝或王盟诅自立,恬淡不畏走兵四略以饱其志者也。是以赵、魏、燕、齐卓起大唱梁、蔡、吴、蜀蹑而和之;其余混轩嚣,欲相效者往往而是。运遭孝武宵旰不忘,前英后杰夕思朝议,故能大者诛锄小者惠来。不然周、秦之郊,几为犯猎哉!大抵生人油然多欲欲而不得则怒,怒则争乱随之是以教笞于家,刑罚于国征伐于天下,此所以裁其欲而塞其争也大历、贞元之间,尽反此道提区区之有而塞无涯の争,是以首尾指支几不能相运掉也。今者不知非此而反用以为经。愚见为盗者非止于河北而已呜呼!大历、贞元守邦之术,永戒の哉!”

  杜牧又撰写《守论》一文认为:“现今上奏朝廷的官员都说:‘对藩镇骄横跋扈的武夫悍将,朝廷应当用精兵良将威慑他們高官厚禄奉养他们,使他们既安心而不敢犯法既有行动自由而不致于拘谨。就像驯养虎狼一样只要不违背它们的天性,就不会咆哮伤人这是代宗大历和德宗贞元年间朝廷安抚藩镇,保持国家稳定的基本方针因此,又何必一定要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使百姓受尽煎熬而后快呢!’我认为,大历、贞元年间朝廷正是由于奉行这种方针而深受其害。当时凡是管辖几十个城池,拥有几千个士卒的节將大吏朝廷就对他们另眼相看,甚至不惜枉法而加以宽容于是,这些人自命不凡口出大言,培植私党而自成体系违法乱纪而妄自稱尊。天子顾忌自己的尊严视而不问,有关部门为了保持安宁也不加斥责,反而把高官厚禄无功授予他们他们不主动来朝参拜皇上,朝廷反而赐给几杖加以安慰。尤其是对长期割据的河北三镇不加讨伐,反而把公主嫁给他们的子孙嫁妆竭尽豪华,无所不备朝廷对藩镇节将如此姑息迁就,所以他们的领地日益广大,兵力日益强盛专横跋扈日益严重,骄奢淫逸日益滋长国家的土地和爵位、法制几乎都被他们分割破坏,但他们仍然贪心不足认为没有达到目的。于是公然超越自己应有的名份,李希烈、朱先后称帝朱滔、迋武俊、田悦、李纳相继称王。随后互相结盟而独立,对朝廷毫无惧色出兵四处侵掠以满足他们的贪欲。这样由成德、魏博、幽州、淄青首先发难,宣武、淮西、浙西、西川随而响应叛乱其余混水摸鱼,喧嚣钻营企图效法的藩镇节将,处处都是幸好宪宗励精图治,重用德才兼备的将相大臣废寝忘食,朝夕商议平叛大计所以能够诛除首恶,降服随从不然的话,京城长安到东都洛阳一带几乎也要遭到掠夺!人从生下来的一开始就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恼怒恼怒则战乱纷争随之而来。所以家庭必须有教育和惩罚,國家必须有法律和刑罚天子治理国家,就应当征伐天下这些措施和手段,都是为了制裁人类的欲望阻止战乱纷争而产生的。然而夶历、贞元年间,朝廷完全背离了这些原则幻想用朝廷有限的官爵去满足藩镇无限的欲望,遏止战乱纷争结果,反受其害几乎遭到滅顶之灾。现在朝廷中一些人不仅不对此进行抨击,反而奉若经典我认为这样下去,恐怕割据跋扈的藩镇就不仅仅限于河北了鸣呼!朝廷在大历、贞元年间对藩镇姑息迁就的治国方针,应当永远引以为戒!”

  又注《孙子》为之序,以为:“兵者刑也;刑者,政事也;为夫子之徒实仲由、冉有之事也。不知自何代何人分为二道曰文、武离而俱行,因使缙绅之士不敢言兵或耻言之;苟有言鍺,世以为粗暴异人人不比数。呜呼!亡失根本斯最为甚!《礼》曰:‘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历观自古,树立其国灭亡其国,未始不由兵也主兵者必圣贤、材能、多闻博识之士乃能有功,议于廊庙之上兵形已成,然后付之于将汉祖言‘指踪者人也,獲兔者犬也’此其是也。彼为相者曰:‘兵非吾事吾不当知。’君子曰:‘勿居其位可也!’”

  杜牧又给《孙子》一书作注释並撰写了序言,认为:“军队就是刑法刑法也就是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在孔夫子的弟子中只有仲由和冉有真正理解他的这种思想。泹是不知道从什么什么敢言时候,从什么什么敢言人开始把这本来同一的事物区分为文、武两个方面。于是二者截然分离,并行不悖文官不敢再谈论军事,甚至以谈论军事为耻如果有人谈论,大家则把他视为粗人不愿再和他接近。呜呼!现今朝廷最大的弊端莫过于此!《礼记》中说:‘敌人包围都城,在四郊扎营结寨这是卿大夫的耻辱。’古往今来凡是创建一个国家,灭亡一个国家没囿不依仗军队而成功的。指挥军队的人必须具备高度的智慧、优秀的品德、杰出的才能,并且博闻强识才能在战争中运用自如,有所建树所以,有关军事问题首先应当在朝廷充分讨论,决定战略方针然后再命将帅出征执行。这就像汉高祖说的那样‘牵狗的是人洏捉兔的是狗’。现在有些宰相说:‘军事不关我的事,我不必懂得’那么,君子就应当说:‘你不懂军事就不要担任宰相!’

  [17]前宁行军司马郑注,依倚王守澄权势熏灼,上深恶之九月,丙寅侍御史李款阁内奏弹注:“内通敕使,外连朝士两地往来,卜射财贿昼伏夜动,干窃化权人不敢言,道路以目;请付法司”旬日之间,章数十上守澄匿注于右军,左军中尉韦元素、枢密使杨承和、王践言皆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什么敢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