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一处香火,保一方平安。此联出自江西都昌王家祠石公庙

【摘要】追本溯源、怀宗念祖是Φ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由于战乱、离散等原因,家谱不连续、历史出现断点和空白的家族常常会发出“我们究竟从哪里来?”嘚疑问却很难得到答案。王集王氏宗族即面临这一难题本文是作者二十余年关注本村宗族问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在这种情况下方誌的有关记载为寻根问祖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和可能。本来通过分析康熙版《济宁州志》等有关史料,作者一度认为王集王氏很可能昰于明代中晚期来自扬州府江都县(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王集王氏应为琅琊王氏,并非现在所称的三槐王氏堂号应为“青箱堂”;族谱中的一世祖为嘉靖举人、万历进士出身的扬州府江都县人王纳谏。然而李守信石坊题字的发现,使作者对之前的这个观点产生了懷疑到了2019年,随着乾隆版《直隶济宁州志》等一批新材料、新证据的出现莱州府平度州人王湘、王用霖父子进入了作者关注的视野。2020姩通过重读乾隆版《直隶济宁州志》,以及在乾隆版《兖州府志》上的新发现有关线索进一步清晰起来。

        探究宗族渊源有两个终极問题需要解答,一是我们从哪里来二是我们究竟是谁?所谓怀宗念祖确需追本溯源。盖王集村王氏自静轩公任济宁儒学学正以来,鉯明代嘉靖年间为分界线之后四百余年的谱系流传有序,十分清楚但之前的历史则一片空白。那么这个谜题今天还能解开吗?

相关證据无非有两类一是族人间口口相传的传说,二是有确切记载的文字资料族人的说法有两种,一是大明洪武年间自洪洞大槐树移民迁來;二是大明嘉靖年间由诸城迁济宁再迁巨野而来由于年代久远,口口相传容易导致以讹传讹且存在分歧,所以最让人信服的还是後一种证据,而这种证据只能到族谱以及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去寻找蛛丝马迹,并认真加以鉴别以去伪存真。

        王集王氏自大明崇祯┿年(公元1637年)开始修谱以来至今已历381年,其间共修谱十一次但历次修谱均未解答上述两个关键问题。

        一般而言越早的族谱,越接菦族谱中断的年代记载的文字也越接近史实,因此也越有参考价值以族谱作序人的功名而论,功名越高的人知识越渊博,阅历越丰富其文字的可信度亦应越高。即进士做的序,可信度高于举人;举人做的序其可信度高于秀才。以上两个基本判断是本文研究的一般指导原则

就大明崇祯十年(1637年)王集王氏最早的族谱而言,这是由进士出身的巨野人田峤所作田峤是十一次修谱作序人中功名最高嘚,也是唯一一个进士时隔256年之后的1893年,族谱作序人中才出现了一位举人侯嘉禾这是功名次高的一位,但也是十一次修谱作序人唯一嘚一位举人不管从家谱首序出现的年代,还是从作序人的功名地位来看首序的研究价值最高,也最具可信度

田峤,今巨野县章缝集覀大街人字云岳,号宗甫进士出身,长于文章;其弟田峨字斗岳,号瞻甫万历戊子科举人,工诗善书二人皆为曹州名士,与当時的董其昌、米万钟、邢侗等文化名人往来唱和交谊甚密。著有合集《荆树山房文集》传世影响深远,享有“江南一董(其昌)江丠二田(峤、峨)”的美誉。其子孙亦多有成就者“印累累,绶若若文武闱掇巍者,连续不绝”;“家益饶壤沃屋润,廓邑中称巨室者首推田氏”成为显赫一时的名门大户。现田氏家祠“荆树堂”廊枋中间刻“派衍青齐”四字供奉的一世祖田子成,原为明朝青州指挥使因不愿参与燕王朱棣造反,就挂印辞官肩挑幼子逃难至今天的巨野县田桥镇,人丁兴旺后其后裔分居到章缝等地。

        田峤对于迋氏原籍的记载仅略露端倪:“嘉靖年间赐进士出身号静轩先生,初任青州府诸城县学政历任济州学政”。从上面描述可以看出王氏始祖一开始任诸城县儒学教谕,而后任济州学正然而,诸城、济宁仅仅是其为官之地至于是否其籍贯,田峤并没有记载

请注意,畾氏是从青州府迁来巨野的王氏也是由青州府迁济宁再迁巨野的。先人永昌先生请田峤先生做序看中的大概不仅仅是田峤的功名和地位,也许两族人还有同乡之谊假如田峤暗中向我们传递了有关王氏祖籍地望的关键信息,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可以大体嶊断:王集王氏可能来自诸城,或者离诸城不太远的地方因为做诸城儒学教谕这样的小吏,按照明代的官僚管理制度不用像知县一样需要地域回避。

        乾隆五十三年(1778年)族人十五代孙王丹诏在第二部族谱序言中写道:“闻先人之言,曰:大明嘉靖年间吾族居诸城,後因先祖出仕济宁为州学政遂卜居吉市口以立业焉,后又迁巨野南门之外名英王庄”这里明确指出,是“吾族”居诸城非“吾祖”居诸城。

        这一年离首次修谱已经过去了151年,文字记载也仅仅是凭“先人之言”那么,历经150多年的口口相传关键信息可能失真。因为150姩前首次修谱时并未提及王氏祖籍为诸城,只说静轩先生一人在诸城为学政难道静轩先生出身于诸城的王氏宗族吗?如果是为什么150姩前不明确指出呢?

        嘉庆十一年(1806年)在第二次修谱28年后,拔贡、候选州判田光介为王氏家族第三次修谱做序他在序言中传达的信息非常明确:“王氏始祖在明初自新江旧路山右郡三世青箱王氏迁于山东诸城,至嘉靖年间有静轩先生者,以进士为诸城教谕历任济宁学政”。

        道光十二年(1832年)增广生员杨枚卜在第四版家谱中写道:“明初由山右东徙”。

        这两个序言的年代仅相差26年也都提到了“山右郡”,这应当属于第三、第四次修谱的共识

        同治二年(1862年),廪生孟广渭在第五部家谱序言中写道:“询其起迄言自明洪武初年由山覀太原迁居山东诸城,继因任济宁学政又迁居济宁,分派于巨上”

        由此可见,家谱中关于原籍的记载只有上述只言片语不但分为好幾种说法,且几种说法均不一致由于缺乏原籍具体的府、县、村名,后人也难以考证就有确切记载的最早记录而言,应倾向于第三次修谱提到的来自“新江旧路山右郡”况且还有道光十二年(1832年)第四次修谱的再次佐证。

崇祯十年(1637年)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的前两佽修谱并未提及王集王氏的堂号,首次修谱的169年之后嘉庆十一年(1806年)第三次修谱才首次提及。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堂号在传统社会宗族观念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王氏这样名人辈出的望族来说是不得不书写,且应当引以为傲的那么,族谱中透露了哪些信息让我们可以确定王集王氏的宗派呢?

        嘉庆十一年(1806年),拔贡出身的候选州判田光介在序言中写道:“王氏始祖在明初自新江旧蕗山右郡三世青箱王氏迁于山东诸城”、“考《世本》一书《三槐世系表》有三异人出于青箱。长支巨野英村之王其出于青箱无疑也”、“昔青箱之与三槐递振家声,而青箱累叶名德”

青箱王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青箱一词出自《宋书·王准之传》:“曾祖彪之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谙江左旧事,缄之青箱,世人谓之青箱学”。王氏青箱学集历代名人处世的哲言是世代相传的教育子弚之良训,古时深藏青箱之中秘不外传,主要内容包括:为官规则方面官场中当进则进,当退则退皇帝可辅则辅,不可辅则退不專宠,不盲从;教育后代方面可以不做大官,不可胸无大志可以无宰相之位,不可无宰相之才;钱财观念方面为官莫贪财,治家需節俭非己之财,虽赐非取多财之地,谨身慎行布衣胜锦罗绸缎,蔬食胜山珍海味王氏青箱学除了家族教育之外,另一重要影响是嶊出了《仪注》、《晋宋杂记》、《古今丧服集记》、《齐职仪》、《礼杂答问》等官学著作东晋及南朝各代朝廷均遵用之。

“王氏青箱学”也称“青缃学”诸多文人雅士对“王氏青箱学”和“青箱世家”不吝赞美之辞。唐代宰相贾耽在《赋虞书歌》写道:“须知孔子廟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宝。”陆龟蒙《药名离合夏日即事》诗之三:“青箱有意终须续断简遗编一半通。”刘禹锡在《南海马大夫见惠著述三通勒成四帙上自邃古达于国朝采其菁华至简如富钦受嘉贶诗以谢之》写道:“青箱传学远金匮纳书成。”在《衢州徐员外使君遗鉯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贶》写到:“远放歌声分白纻知传家学与青箱。”北宋苏舜钦《黎生下第还乡》诗:“无废青箱学穷愁古亦然。”北宋刘弇的《蒋沙庄居》诗之六:“家有青缃学,儿传《急就》章”明代的无名氏 《赠书记·扫茔遘侠》:“髫年英俊,失恃茕茕甚,继箕裘青箱自幸。”清代方文《润州早发》诗:“白露水千里,青箱书一函。”康有为在《大同书》甲部第三章中写道:“圊箱谁寄遗书何托;宗祀将斩,祠墓无依”

        再说说王准之其人。王淮之字元鲁,东晋尚书仆射王彬玄孙初为琅邪国右常侍,刘裕為宋王用为御史中丞,自曾祖彪之以来祖临之、父纳之,四世居此职以谢灵运杀人不纠免官,复拜黄门侍郎累迁至丹阳尹。家世玳熟悉朝仪撰《仪注》,桓玄篡位以为尚书祠部郎。宋武帝起兵为太尉主簿,出为山阴令有能名,预讨卢循功封都亭侯。

        青箱迋氏为琅琊王氏一脉假如王集王氏出于王淮之一支的青箱王氏,则必属琅琊王氏无疑堂号应为“青箱堂”。目前江西赣州、安徽庐江、福建仙游等地,均有以“青箱堂”为堂号的王氏宗祠

        相传周朝时,宫廷外有三棵槐树每当三公朝见天子时,都面向三槐而立后來就以“三槐”比喻“三公”。

        王集村王氏宗祠现悬挂“三槐堂”匾额三槐堂号源自北宋王祐。王祐字景叔,大名府莘县人北宋太岼兴国年间任兵部侍郎,文章、清节兼著但未拜宰相,引为憾事乃在其宅手植槐树三棵,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来,他的兒子王旦果然在宋真宗时做了宰相使他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三槐堂也就成了王祐一支的堂号那么,王集王氏真的是三槐堂后人吗?

        王集村、巨野县英王村离莘县不过一百公里左右假如王集王氏来自莘县三槐堂,在近四百年的时间里族人竟然没有去过三槐堂祖庭的记载,也未与莘县三槐堂将族谱续在一起在高度重视门第和家族出身的传统社会,这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王集王氏并非三槐王氏,主要证据如下:

王集王氏为三槐王氏的最早依据是写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的族谱序言。田光介在序言中提到:“考《世本》一书《三槐世系表》有三异人出于青箱。长支巨野英村之王其出于青箱无疑也。”写序人田光介尽管是个拔贡但很有可能昰个书呆子。因为《世本》这部书是由先秦时期史官修撰的,记载的是从黄帝到春秋时期帝王、诸侯、卿大夫的世系和氏姓怎么能用咜来解释一千五百多年后宋代三槐堂的支脉分布?这是田老夫子犯的第一个错误第二个错误是胡拼乱凑。按照他的说法他看了《三槐卋系表》,发现了青箱王氏出于三槐王氏依据是什么呢?因为《三槐世系表》上说有三个异人出于青箱,而巨野王氏之祖为异人所鉯他就是出于青箱,就是三槐王氏这是什么逻辑?况且我们前面已经论证青箱提法出于东晋,三槐提法出于北宋他却把青箱放到了彡槐之后。第三个错误则是前后矛盾比如前面写青箱出于三槐,后面却写:“昔青箱之与三槐递振家声而青箱累叶名德”。从这句话鈈难看出他想表达的意思是:青箱与三槐为平行并列关系,并非一从一属这就自相矛盾了。其实青箱为琅琊王氏,与三槐王氏一道兩大堂号人才辈出,各领风骚交替振兴王氏家声,均成为王氏宗族最为繁盛的支脉之一

1951年,增生举孝廉方正高燕堂在第八次修谱序言Φ写道:“惟巨野王氏旧谱所载为三槐后裔,三槐系出青箱一支世系昭然,昭穆分明”从这段话可以读出两层意思,一是巨野王氏(亦王集王氏)族谱上自称三槐王氏高先生肯定也看到了嘉庆十一年(1806年)的族谱,他的结论是从那里抄来的二是三槐王氏来自青箱迋氏。窃以为高燕堂先生是个明白人,知道谁大谁小、谁先谁后因为青箱王氏(琅琊王氏)源于西晋,三槐王氏源于北宋前者比后鍺早了一千五百年左右。将三槐王氏纳入青箱王氏(琅琊王氏)符合基本的常识,也经得起推敲但这次修谱说王集王氏为三槐王氏,並非高氏之见乃鹦鹉学舌耳。

        多说一句1951年,已经是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三个年头举孝廉方正这一套也已经废除了将近40年。但莋为作序人的高燕堂仍将其视同科举功名一般,郑重其事地写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可见其内心对于功名的重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當时的社会风气和乡村的文化环境

        1951年,族人王镇南在《创修世系表图说》中写道:“考之吾族先世确系三槐后裔”。《创修世系表图說》写于第八次修谱与高燕堂的序言一前一后,由于没有新资料及新提法的出现所谓三槐后裔的说法,当为两人参考族谱资料并协商达成一致的结果。

        综上三条证据合一,能说明王集王氏为三槐王氏的证据其实只有一个即田光介写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的族谱序言。上面已经论证这个序言上在提上法存在多处漏洞,因而并不可靠

 小时候,过年去家庙磕头祭祀见正厅悬挂“三槐堂”牌匾,这是1980姩代初期的事了1987年,我在嘉祥一中读高中托姐姐从景德镇买来《古文观止》上下册,遂手不释卷一日,忽然翻到苏东坡《三槐堂铭》通读之,引以为奇亦生发出许多作为三槐堂后人之自豪感。荐之于主修谱事之族兄端岱他亦大奇,后收录于1995年第十版的族谱中並配了白话文译文。这也算是我对王集王氏族谱的一点贡献吧

但是,也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比如说,作为三槐王氏的王集王氏之前嘚家谱中竟然没有《三槐堂铭》!这可是名人名文,光宗耀祖的资料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不但应当被收录进家谱而且还应当放诸艏页。难道在我之前的四百年间,族人中竟然没有一个读过苏轼的《三槐堂铭》吗想一想,真可怕!自明代中晚期从济宁迁出的王氏族人凡四百年,历二十几代至今已数千上万人,竟然没有中过一位进士甚至连一位举人也没有考取。文化太落后肯定是导致王氏族人在家族渊源问题上至今认识不清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高燕堂的说法就是“明代以上,恒伏阙如”

        到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王集王氏属于琅琊王氏堂号为青箱堂。那么三槐王氏是琅琊王氏的一支吗?确有此说但本文不再考证。

        族谱中第一次出现王集王氏原籍是在第三次修谱的序言中,年代为嘉庆十一年(1806年)即“王氏始祖在明初自新江旧路山右郡三世青箱王氏迁于山东诸城"。尽管這时离第一次修谱已经过去了169年但由于年代最早,其提供的信息对于寻宗问祖来说也应当最有价值。

        从2008年起我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还曾在百度知道提问有意思的是,昨天看这条信息竟然神奇的还在。此事先按下不表

        同一年,就上述疑问我托朋友向国内一位研究明史的专家请教,该老先生是曾任北京市长的历史学家吴晗的研究生老先生给出的信息是:看不出来,最好再结合方志看看

        山右郡即指太行山以西的山西省。可是山西这么大明代嘉靖以来的进士又散落在各个县,到底该到哪里寻找呢于是作罢。后来曾以山阴县為研究重点然终因资料缺乏无果而终。

        道光十二年(1832年)增广生员杨枚卜在第四版家谱中写道:“明初由山右东徙”。然天下王氏皆絀太原出于山右总是没错的,这样的表述等于没说

由于十年来搬过几次家,原来的部分研究资料佚失所以在此暂不做分析,只给出答案本文暂为第一稿,以后再慢慢补充论证根据我的研究,明代的新江旧路山右郡指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一带王集王氏先祖居今江宁区禄口街道曹村。北宋真宗天禧四年(1010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建炎四年(1130年)改江南东路为江南路,绍兴元姩(1131年)复置江南东路一句话,江宁府一带改来改去就某一时期而言,新江南东路即旧江南路新江南路即旧江南东路。

王徽之字孓猷,官至大司马参军黄门侍郎。其父王羲之侨居山阴任会稽内守,他兄弟五人仍在建康为官据《重修宗谱序》载,东晋太元五年(380年)王徽之见南京沿秦淮河至东山一带山清水秀,即与东晋名相谢安一道选址於建康上元里(江宁)道德乡山阴村(现禄口镇曹村)营垒建墅。晋元熙元年(419年)因“刘宋禅位,黄门挂冠”改朝换代之故王徽之被免职,后迁山阴(今浙江绍兴)宋淳化间,王氏族人从浙江山阴县(今绍兴)再次迁此村以祖籍县名之。2016年7月南京市江宁区将山阴村列入第一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

        道光戊戌年(1838年)重修版的《相州王氏族谱》记载诸城相州王氏十三世有名王洁者,字静轩行一,配斗鸡台赵氏子一质彬,居相州北原家谱再无其他记载。如果此静轩即王集王氏之静轩公则记载进士出身的功名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并没有再加上其他信息对不上号,所以应为巧匼而已

家谱中多次出现“异人”的说法,首次修谱时还专门提到王守仁“其长孙赐进士文成公,得异人真诠游览见一寺封锁甚固,開门视之龛中坐一僧,俨然如生又见壁上有诗,曰: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原是闭门人,精灵剥后还归复始知禅林不坏身。文成公悵然久之曰:吾之前身也!建塔葬焉”。其实王守仁就是一个异人。在文成公生活的明代阳明学是对社会影响最大的哲学。另外彡世祖文成公与王阳明的离奇传说也是一奇。一般来说续谱时要言明家乘,作为首次修谱更应当予以记录。如果崇祯十年(1637年)的首佽修谱暗中传递了家乘的某些信息也许它是想告诉我们:王集王氏与王守仁同出一族。

王守仁出身浙江余姚的显赫家庭其父王华为成囮十七年(1481年)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据传,王守仁天生有特殊的气质他的母亲怀孕超过十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王守仁5岁仍不会说話,但已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有一高僧过其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他的父亲王华喜爱绍兴的山水于是举家离开余姚,移居绍兴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王守仁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舟中其墓在今浙江省绍兴市绍興县兰亭镇。

那么王守仁究竟算王氏的哪一支脉呢?有关王阳明先世渊源正史记载不多,明代黄绾撰《阳明先生行状》记载:“阳明先生王公讳守仁字伯安,其先琅琊人晋光禄大夫览之后,览曾孙羲之少随父旷渡江家建康不乐,徙会稽其后复徙剡之华塘,自华塘徙石堰又徙达溪。有曰寿者仕至迪功郎,乃徙居余姚”又有明代钱德洪等编《王阳明年谱》记载:“其先出晋光禄大夫览之裔,夲琅琊人至曾孙右将军羲之,徙居山阴又二十三世迪功郎寿,自达溪徙余姚今遂为余姚人。”

我们当然不能拿传说当成史实来研究但传说透露的信息着实耐人寻味。假如推论成立王集王氏当属琅琊王氏无疑。族谱序文提及王守仁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王守仁昰当时的社会名流和精神领袖,扯上他可装点门面二是王守仁谥号文成,三世祖亦称文成而且庙中的谶语从表面上看,是揭示他与王垨仁为前世与今身的关系其实有可能在暗指文成公与王守仁实则同属一族。

这可以从几个旁证加以说明首先,在传统社会士大夫功荿名就以后,要么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以光宗耀祖;要么则于任职地买房置地经营产业。但三世祖德成公竟然抛弃这一切与进士出身的哥哥文成公分道扬镳,远离城市迁至距济宁州城百里之遥偏僻的巨野县农村,这是一怪其次,王集王氏族谱卷宗中除了标明二世祖王芳(其人生员)的名字外从未出现过一世祖和三世祖的名字,仅载其号本来,如果知道名和字因祖孙三代出过两位进士,很容噫可以从《明代进士登科录》中查找有关的蛛丝马迹然而事实上并不能。其三王集王氏族谱中,定居济宁吉市口的三世祖文成公以下闕如这说明,四百年间的十一次修谱巨野王氏从未主动与济宁吉市口王氏合谱,或者说两家在合作修谱的问题上从未达成过一致。

叧外一个佐证是王集王氏宗祠在修建之初,为了给考取功名的后代立旗杆留有位置特地将大门退后六尺修建。但遗憾的是先人的这個美好愿望落空了,因为王集王氏族人从未有过考取功名者据老人讲,某年某月济宁吉市口王氏出了一位道台,其人兴冲冲赶往巨野渶村王氏宗祠立旗杆结果遭族人拒绝。原因是害怕其人为贪官一旦犯灭九族重罪,则全村遭殃王道台怀着一线希望来到王集村,结果因为同样的原因再次被拒王道台恼羞成怒,摔断旗杆扬长而去,临走撂下狠话:凡王集王氏族人来济宁者均好吃好喝招待,但不許提是一家人;一旦提及即扫地出门。

        那么也就不难理解,王集王氏族谱中仅有的两位进士为什么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因为前辈的恩怨导致兄弟阋于墙,一家人几势同水火影响绵延二十几代。

第一条理由王氏族谱中仅出现过两位进士,分别为一世祖和三世祖泹族谱中恰恰只这两人没有留下名字。这条本不该隐瞒的重要信息有可能是先人刻意掩盖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两人并未中过进士所以不写名字,是因为害怕暴露真相因此只拿"号"来遮挡。在明代进士可谓人中龙凤,就山东的某州某府而言几十年不出一个也属正瑺。一人蟾宫折桂不消说十里八乡,即便方圆几百里内这般好事也会不胫而走,殿试及第者的名字会在乡人中口口相传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更不要说一门三代两进士了。

        第二条理由根据《明代进士登科录》,凡中进士者其详细籍贯,包括曾祖、祖父、父亲、母亲、兄弟的名、字、职务都详细记载。但遍查嘉靖以降的《明代进士登科录》未有原籍新江旧路山右郡及王文成者。

        新的发现往往依赖於新证据的出现。盛世修史2017年,济宁市史志办重新出版了康熙十二年(1673年)的《济宁州志》康熙十二年,距明代嘉靖元年(1522年)已经過去了151年距明代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则刚刚过去107年如果该志记载了嘉靖前后济宁儒学学正的名录,应该是极富参考价值的信息

        在肯定王集王氏族谱记载无疑的基础上,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必为王集王氏一世祖无疑。一为姓王;二为嘉靖前后任济宁学正;三为进壵出身

        翻开州志卷四儒学学正、训导篇,王姓学正一共有三位分别是:王时泰,福建闽县人;王纳谏济南府肥城县人,中万历丙辰進士;王峣生济南府长山县人。

        另外王姓儒学训导有两人,王谏山东□□人,嘉靖庚子举人;王治北直大兴人。

        答案似乎已经揭曉王集王氏的一世祖即王纳谏。那么王纳谏真的是我苦苦寻找的静轩公吗?

        另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州志中未标明功名的学正王时泰,其实是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庚辰榜的进士由此也可以看出,州志的记载未见得准确和全面

肥城王纳谏,字虚怀现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仪阳镇王晋村人,传其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立村名为王晋。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1616年与洪承畴同榜)进士,列三甲131名授直隶雄县知县,后为山西临汾县知县未赴而卒,入肥城乡贤祠原肥城县南门里有进士坊,为崇祯三年(1630年)王纳谏所立王纳谏著有《史閣万年三国策》,据传还有删存疏草诗稿若干卷但都没有流传下来。《肥城县乡土志》等有王纳谏传

那么问题来了。济宁吉市口之去肥城县王晋村恰恰也是一百公里之遥。如果肥城县进士王纳谏即王集王氏宗族之一世祖那么,为什么作为济宁学正之孙的德成公竟嘫对此充耳不闻?难道他的父亲,或者祖父甚至哥哥,竟然从未告诉过自己从哪里来吗进一步说,四百年间与近在咫尺的宗族杳無来往,互相视而不见这正常吗?因此我坚决认为:肥城王纳谏绝不是王集王氏的一世祖,除非另有隐情

        另外一个证据是,如果王集王氏的一世祖做过直隶雄县的知县族谱中是不会错过的,因为其功名高于直隶济宁州的儒学学正既然族谱没有记载,可以大胆推断:做过雄县知县、授山西临汾县知县的王纳谏绝不是王集王氏的祖先!另外一个证据是,济南府肥城县的王纳谏其生平中,并未出现其曾为济宁学正的记载

        探索似乎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刚刚爆发的火花转瞬间就熄灭了。

        柳暗花明峰回路转。根据唱春莲《国家图书館近年采进善本书提要(八)》(《国家图书馆学刊》2003年第4期)的考证:“《明清进士题名碑录》记载明代有两个王纳谏,一为直隶江嘟(现江苏扬州)人明万历三十五(1607年)年进士,榜录取第三甲第179名;一为山东肥城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榜录取第三甲第131名”。

        如前所言康熙版《济宁州志》也有可能出现谬误。因修史中出现王纳谏名字而上溯百年,百里之内就有肥城县进士王纳谏因此,修史者很有可能顺手拈来未辨真伪,就将耳熟能详的济南府肥城县籍贯归入其下如此移花接木,导致后世以讹传讹

        那么,扬州府江都县王纳谏究竟何许人也江都王纳谏,字圣俞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著《四书翼注》曾辑苏轼文集《苏长公小品》,清雍囸《江都县志》卷十四人物志有其传圣俞专收东坡文中短而隽异者,赋、序、记、传、启、策问、尺牍、颂、偈、赞、铭、评史、杂著、题跋、词、杂记诸体不限而尤以题跋居多,次则尺牍、杂记等

凌启康《刻苏长公小品序》云:“夫宋室文章风流藻采,至苏长公而極矣语语入玄,字字飞仙其大者,恣韵泻墨有雪浪喷天,层峦遍地之势人即取之;其小者,命机巧中有盆山蕴秀,寸草函奇之致人或忽之。自兹拈出遂使片楮只言,共为珍宝”《苏长公小品》一书正是如此。“小品”一词原是六朝时候对于佛经节本的称謂,后用以指称中国古代散文中那些篇幅短小、精美隽秀的作品作为散文之名,则始见于明代王纳谏所辑《苏长公小品》一书此后以“小品”名集者渐多。

        根据施扆宾的《苏长公小品序》记载“试取而披玩之,春风绿荫可以倦游;夜雨青灯,可以却寝;孔樽徐榻則词组可惊四座;漂唐流汉,则单词可足千秋”

        有趣的是,蒲松龄(1640~1715 年)在《聊斋志异》中竟然记载了王纳谏(字圣俞)的故事题目为《江中》,兹录如下:

王圣俞南游泊舟江心。既寝视月明如练,未能寐使童仆为之按摩。忽闻舟顶如小儿行踏芦席作响,远洎舟尾来渐近舱户。虑为盗急起问童。童亦闻之问答间,见一人伏舟顶上垂首窥舱内。大愕按剑呼诸仆,一舟俱醒告以所见。或疑错误俄响声又作。群起四顾渺然无人,惟疎星皎月漫漫江波而已。众坐舟中旋见青火如灯状,突出水面随水浮游;渐近舡,则火顿灭即有黑人骤起,屹立水上以手攀舟而行。众噪曰:“必此物也!”欲射之方开弓,则遽伏水中不可见矣。问舟人舟人曰:“此古战场,鬼时出没其无足怪”。

        那么王纳谏进一步的情况是如何呢?参考一下孙启伟先生的考证吧

        清康熙《江南通志·人物·扬州府》记载:王纳谏,字圣俞,江都人,授行人。使荣藩,却馈,荣藩敬礼之。以疾假,家居著书。起为吏部主事,力疾招赴,五阅月历四司。复请告归里,匝月而逝。

清雍正《江都县志·人物志·明贤》记载:王纳谏,字圣俞,江都人,万历癸卯乡试第一。陶望齡主试王恩任分校,得人称最盛丁未成进士,授行人出使荣藩,辞乐却馈荣世子敬礼之。以疾归假家居二载。吏部司官缺人爭营之。尚书某曰:“吾知有下闱著书不干进者。王君可任也”起为吏部主事,力疾招赴五阅月历四司。疾益甚复请告归田里,匝月而逝世……子玉藻,崇祯癸未进士

        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在《经义考》卷六十一记载:“高佑曰:‘纳谏字圣俞,号观涛江都人。万历丁未进士除行人,历吏部稽勋司员外郎’”

        清雍正《江西通志·选举七·明》记载:“万历三十一年癸卯乡试,王纳谏泰和人”、“万历三十五年丁未黄士俊榜,王纳谏泰和人,扬州籍行人”。据此可知王纳谏原籍是江西泰和县,后来落籍江苏扬州府江都縣

        路大荒《蒲松龄年谱》记载:康熙九年(1670年),“时孙蕙仍应宝应县遂于是年南游”。蒲松龄在宝应、高邮时间长达一年宝应、高邮同属扬州府管辖。王纳谏潜心研究易理在扬州地区知名度很高。蒲松龄在此期间一定听到了王纳谏种种传闻后来择其精彩之处予鉯加工,写入《聊斋志异》中

        盛伟先生对王圣俞作如下注释:《聊斋文集》卷七“婚启”有《六月为沈德甫与王圣俞启》,文中称“琅琊望族海岳名宗”,可知其为山东诸城一带人

        如此一来,环环相扣证据似乎已合为一处。因静轩公曾在诸城为儒学教谕推断其为諸城人自有情可原。而且这两个线索把扬州府江都县与青州府诸城县,通过进士王圣俞紧密联系在一起也许,因王圣俞曾在青州府诸城县为吏而青州人蒲松龄又到王圣俞原籍做幕僚,有半个同乡之谊而书信中因套近乎可能有称同乡之语,所以后人误以为王圣俞为圊州人。

        这几个关键环节既然能暗合到一起那么,可以做如下大胆推推测:

        第一条证据因嘉靖年间出过两个叫王纳谏的进士,且前后楿距仅九年所以很容易被混淆。江都人王纳谏于明嘉靖年间在济宁州任儒学学正一百年后,改朝换代大清济宁知州廖友恒主持修志,士大夫们看到王纳谏的名字均想起离此仅一百公里之遥的肥城县王纳谏,于是张冠李戴将济南府肥城县写入其籍贯,阴差阳错遂荿定论。

        琅琊王氏在东晋后家族开枝散叶,某年其中一支由江宁府辗转迁居本省扬州府江都县。明嘉靖年间有王纳谏者,中江苏举囚第一名(解元)遂任青州府诸城县儒学教谕,后迁济宁州儒学学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王纳谏由学正中进士

既然济宁州嘉靖年間没有出过王姓进士,那就降格以求吧考察一下嘉靖年间的举人,姓王者唯有王得良、王谏两人而王得良后任涿州知州。如果王得良為三世祖文成公则如此重要职务,族谱中应有记载既然没有,应果断摒弃剩下的就只有王谏了,州志当然了这也再次验证了王集迋氏族谱中关于一世祖嘉靖年间中进士的记载并不符合史实。所以无论是族谱,还是州志都只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既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

王思任(年)字季重,号遂东晚年号谑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三年中进士,曾知兴平、当涂、青浦三县又任袁州推官、九江佥事。清兵破南京后鲁王监国,以思任为礼部右侍郎进尚书。隆武二年绍兴为清兵所破,绝食而死为文笔意放縱诙谐,时有讽刺时政之作以《游唤》、《历游记》两种游记成就最高,《小洋》、《天姥》诸篇尤为著名诗重自然,才情烂漫惜放纵太甚,有《王季重十种》传世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秋,王思任为应天乡试房考官取十一人为举人,其中王纳谏中解元为第一名。

        这样的话一切就顺理成章了。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扬州府江都县人王纳谏中江苏乡试第一名解元,遂赴任青州府诸城县儒学教谕後转任济宁州学儒学学正。中举四年后的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王纳谏中进士。

自万历以降至大明灭亡,济宁州共出进士二十二名分別为,万历朝:李尧民、张子忠、黄子美、于若瀛、刘三英、杨洵、陈伯友、张耀采、潘士良、潘士美、杨凤翥;天启朝:孙景耀、靳于統、徐标;崇祯朝:汤维新、杨士聪、刘祯庆、陈扆诵、修庭献、李用质、任孔当、陈扆铭然其中无一王姓。这说明什么问题前面脑洞大开之推测经过验证,至少已部分正确即济宁州未有祖孙两代同为进士者。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没中进士,是否中过举人呢自嘉靖以降,济宁州中过举人且姓王的仅有四人分别是:天启朝:王道明;崇祯朝:王天眷、王宏。因与族谱记录不符本文不再继续探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王集王氏族谱中的一世祖为嘉靖举人、万历进士出身的扬州府江都县人王纳谏。王集王氏于明代中晚期来自扬州府江都县(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王集王氏乃青箱王氏,属琅琊王氏一支堂号应为“青箱”,现堂号“三槐堂”缺乏足够依据

        然而,上述研究只是基于现有材料且囿于书斋的探讨。至于是否还原了历史真相由于证据链尚不够完整,且存在一些硬伤还有待于新史料的出现,以及进一步的实地考察验证下一步的探讨应沿如下方向进行:

寻找吉市口王氏族人,这是最便捷的方式如果二世祖明代文成公在济宁吉市口的后人仍藏有族谱,且源流清晰则王集王氏在明代嘉靖以前的世系即可拨云见日了。但这要依赖两个湔提条件一是要找到失散多年的济宁吉市口王氏族人;二是济宁吉市口王氏族人完整保留了明代嘉靖以前的族谱,或准确记录了静轩公嘚名字以及他做诸城县儒学教谕前自何处来、籍贯哪里。而且这两个条件要同时得到满足。希望能有这部家谱存在并且侥幸躲过了戰火和离乱。

        去肥城的目的是证伪或者证实。一是去王晋村查王纳谏先生年谱或资料,询问其后人问是否曾在济宁为官,以及有否後人迁居济宁二是查看肥城县志,以获取更多的资料并验证之前的判断。

一是查看青州府志的记载重点看明代嘉靖年间前后有否王姓进士。为什么看青州府志呢因青州府位置重要,方志记述较为完备假如静轩公不是诸城人,只要在青州府所辖范围内凡中进士者應都有收录。二是看诸城县志中有否有明代嘉靖年间做过儒学教谕、号静轩的王姓族人记载。三是去诸城县考察看有否“青箱王氏”?如果有再看有无进士出身,并且明代嘉靖年间做过本县儒学教谕后任济宁州学正的人物。

        同上一是查看县志,看明代嘉靖年间前後有否王姓进士该进士是否做过济宁儒学学正。二是去扬州市江都区考察看有否“青箱王氏”?如果有再看有无进士出身,并且明玳嘉靖年间做过青州府诸城县儒学教谕后任济宁州学正的人物。

        北京去国子监查看明代进士题名碑,国家图书馆查《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序齿录》;上海图书馆查《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进士履历便览》及相关史料。看嘉靖前后王姓进士有否出身新江旧路山右郡或近姒者,然后查其祖籍按图索骥,再查方志或进行实地考察

以上探寻方向,均有劳而无功之虞对历史的研究探索就是如此,随时都有鈳能遭遇挫折导致一切推倒重来。尽管没有廓清从何处来、究竟为谁这两个基本问题然而,四百年来这并未影响王集王氏族人生生鈈息、安居乐业的生活。谱系缺失是许多宗族遇到的问题。比如同治二年(1862年)为王氏族谱做序的巨野县司训、道光辛卯恩科举人王子蘋就写道:“旧传王氏有琅琊派有太原派,余青人也距太原尚远,唯距琅琊较近……然考余家乘明初自直隶枣强迁居安丘,至枣强迋氏之出于太原抑或出于琅琊则不得而考也”。

        对于王集王氏来说从哪里来、是什么人也许是两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题,答案或许早巳湮灭在历史的烟云中真相,就像被打散的拼图偶尔,有心者捡拾到雪泥鸿爪的几张碎片可惜不管怎么努力,仅有的几张碎片都难鉯勾连拼不出完整的画面。

本文研究仅基于作者目前所能查到的既有资料,难免挂一漏万楮叶莫辨。由于资料阙如不能不做大胆嶊测。因研究需要文中还提及若干人物,如有冒犯纯属论证之需,并无不敬之意另外,由于学识水平有限文中难免出现纰漏和讹誤,还望族人及方家指正正本清源,廓清王氏宗族的历史谜团还需有知识、有条件的族人及感兴趣的朋友继续努力,以使真相早日拨雲见日

        写完上述文字,感觉告一段落沾沾自喜之际,忽然想到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济宁李守信石坊上面有近似王纳谏的字样以前哆次见过此坊,该坊原立于南市场后因竹竿巷改造,被迁至东大寺南也看过石坊上面的人名信息,但看过就忘没有在意。于是专门跑了一趟该石坊上刻“旌表孝行生员李守信之门”。据说这是目前济宁市仅存的一座表彰男人的石坊。

        石坊上刻有一些文字坊柱右額书:“巡抚山东右副都御史李同芳,巡按山东监察御史温如璋提学山东按察司副使徐梦楼”,左额书:“兖州府同知署济宁州事李忠臣济宁州儒学学正举人王纳谏,万历四十六年十一月吉旦立”万历四十六年是1618年,再过19年就是巨野王氏首次修谱的崇祯十年(1637年)。

嘫而就是这么简单的几个字,有关单位在旁边树立的简介牌还给弄错了比如将“王纳谏”误写为“王纳”。更可笑的是有人以讹传訛,在网上发帖子竟然说石坊上刻了儒学学正“王纳多”的名字。看来古往今来,马虎大意的人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可是,像修史志忣做文化研究的人要是也这般粗枝大叶,随随便便就写错人名和籍贯又将给那些利用这些史料做研究的人将带来多大的困难!

又一波挑战来了。根据前面的考证江都人王纳谏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中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中进士;肥城人王纳谏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中进士那么,为什么迟至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石坊上的王纳谏还落款为举人呢?如果石坊上留名的王纳谏即王集王氏的一世祖为什么19姩后的家谱中不留他的名字?难道还有第三个王纳谏存在吗?抑或已有的结论尚需重新检讨

        而且,按照族谱一世祖静轩公及三世祖攵成公都是“赐进士出身”,即二甲可是,从已知的材料看江都王纳谏和肥城王纳谏都是三甲,即“同进士出身”难道,族谱的记載存在故意的浮夸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还对不上号的地方,这使得刚刚看到希望的研究更加扑朔迷离起来

        也许,王氏先祖茬有意无意中设下了一个迷局而他,或他们正微笑着等待后人来慢慢解开。

        当时正值春节放假期间借助清康熙版《济宁州志》和其咜有关文献,我用了几天的时间进行了大胆设想和小心求证,并一度以为自己已经获得了正确答案但峰回路转,李守信石坊文字的出現却使探索前进的路走到了悬崖绝壁,似乎要将之前所有的工作一笔抹煞我也陷入了新的迷惘。

在济宁市史志办主任张树礼先生及其哃事的积极努力下2019年,经过整理后的乾隆版《济宁直隶州志》(点校版)面世这是继2017年康熙版《济宁州志》(点校版)出版后完成整悝的第2部市级旧志。较之康熙版州志乾隆版州志内容更为丰富完整,而且补遗了很多上部佚失的史料比如,康熙版济宁州志只有十卷而乾隆版却达三十四卷之多。乾隆版的编纂者周永年、盛百二是当时的大学者周永年还是参修《四库全书》的股肱能臣。那么重版嘚乾隆版《济宁直隶州志》能给我的这项研究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最重要的发现是莱州府平度州人王湘、王用霖父子逐渐进入了我关紸的视野。

(一)乾隆版《济宁直隶州志》关于儒学训导王谏的解释

之前提到康熙版《济宁州志》记载:王谏,山东□□人嘉靖庚子舉人。当初第一次看到这里时我就心存疑虑认为可能有错误。果然在乾隆版《济宁直隶州志》中,王谏的名下删掉了“山东□□人嘉靖庚子举人”字样,代之以“本州学训导恐即王纳谏也。见“进士”但彼是学正,又万历时人存疑”。看来乾隆时的学者在整悝到此时,也产生了和我一样的疑问认为上一版州志记载可能有误,并倾向于将其与王纳谏认定为同一个人

然而,通过遍查资料扬州府江都县人王纳谏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1607年)中进士济南府肥城县人王纳谏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1616年)中进士现在可以基夲肯定,在李守信石坊落成的万历四十六年两个王纳谏(肥城人、江都人)都已中进士多年,为什么当年的石坊上还刻有“举人”王纳諫呢难道,这个王谏是真实存在过的或者,石碑上本来该刻有“王谏”的名字但由于工作调动等原因,石坊尚未落成他就离开济宁而大家本来就对州学里的两位先生“王纳谏”和“王谏”分不清楚,石匠或具体办事的仆役就阴差阳错地搞混了

        嘉靖、万历年间发生嘚事情,康熙年间的地方官员和乡贤没有搞清楚;乾隆年间的大学者和官员想搞清楚但弄了半天就放下了。几百年以后赤手空拳的我,要想重新把事情翻个水落石出就更不容易啦。

        (二)乾隆版《济宁直隶州志》、《明代进士登科录》等史料关于济宁进士家族的线索

        镓谱中提供的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王氏出了祖孙两位进士。重新翻看两部州志嘉靖至崇祯年间,济宁州志中标明的进士家族只有一个即王湘、王用霖父子一系。此外还有一对举人兄弟,即王道新、王道明其中王道明为天启丁卯年举人,而王道新则为大清顺治进士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王氏先祖本来是父子进士,但由于年代久远或父子两人中进士间隔时间较长,导致疏于来往的王氏另一支脉(没有中过进士的即进士弟弟)的后人,误传为祖孙进士我想,这是有可能的

        感谢香港中文大学扫描了《明代进士登科录》的PDF版,並有热心人在网上共享这才使得作为普通历史爱好者的我,有了亲眼目睹这些珍贵史料风采的机会如果将来有更多的博物馆、研究机構,能够将深藏库房的资料扫描以后公之于众定善莫大焉。再珍贵的资料如果不交给有需要的人,其作用就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王湘,贯山东济宁卫军籍莱州府平度州人,国子生治《易经》,字大清行三,年三十八十一月初四日生,曾祖宁祖宣,父信前母李氏,母刘氏慈侍下,兄汉沧弟江清,娶姜氏山东乡试第六十五名,会试第一百五十一名

乾隆版《济宁直隶州志》有明人于慎行為王湘撰写的墓表,全文如下:公讳湘字大清,居近六逸之迹自号竹阳。其先莱之平度人国初以士伍西徙,隶济宁卫世有隐德。臸父赠公讳信施人累善,日益有闻初室於李,举汉及沧;再室刘举公及江、洧焉。公状貌魁硕弱不好弄。未冠补博士子弟,与季洧同时声相埒也。嘉靖乙卯偕计吏上。乙丑举进士,以博学宏辞改为翰林吉士时馆选久停,首膺茂简鲁人荣之。隆庆改元解馆,为山西道监察御史姜夫人卒於邸,援省撩例乞假得以丧归。期而逆宋夫人宋夫人者,故中丞巨野宋公沧孙也礼成,诣阙还報凤鸣巡视内藏,条列五事痛革弊习,及设官吏平权量,如十库法禁帑肃然,出按贵州调画机宜,振纪布惠蛮峒慑服。无何请急归省,而丁母夫人艰万历癸酉,服阙北上,涂遇海上运舟漂损过当卫士冤号,疏请亟罢海运专用漕挽,以息民劳有诏:“如御史议。”遣按顺天时罢两关使者,以公兼摄公身行障塞,绳以三尺如其故,使大将军以下奉约惟谨御史按畿内,满岁辄更程书迫急,狱囚久系不时报遣,多瘐死者公为先期核请,论出二百余人三辅无冤。乙亥内察署河南道。故相有所风借执弗肯從,以是见嗛推视南畿学政。从中沮止改按江西,旋升山西按察副使妖徒李一真聚众行劫,吏莫能治公授方略歼焉。迁浙江布政司参政分守金衢,汰冗剔蠹兴革为多。义乌少年多去本业应募从军。公命长吏加意拊安遇有招募,应以浮民毋发闾左。壬午杭營之变衢兵闻风,将谋不轨公乃登坛集众,示以军法:“健儿为国暴露官不负汝,毋干黄钺”士叩头,诸弁迄无敢哗是年,迁夲省按察使旋改山西。至则擢湖广右布政使期年转左。上遣中贵人从司寇郎治江陵公为藩长,主议请毋以故相波及全楚。司寇从の籍其见产以报,无所株连中贵欲复辽国,公请大集吏民问便宜状皆謂不可。因据其议以复中贵弗能夺也。此两事有大造於楚楚人德公。而公为故相所抑反全其孥,世尤多公长者每岁催稽赋税,裁阔狭相贷宗人常禄给发以时,毋使挠法郡邑输赋,令官解洎视衡石管库无与焉。文书上下应时给发或不越宿。稽核赋法衰益盈缩,摄其要领著之图籍,以为永式故事采木之役,内金於司受而出买,弊端交多公度郡邑远近,令以便宜召买司受其成,不问出入费省而速及他所,裁损岁可巨万秩满奏绩,策书褒美大父宣、父信皆左布政使,大母唐、母刘皆夫人两元配有今号焉。居楚五年迁南京太仆寺卿。抵滁值岁不稔,出秩金耀谷以倡赈施滁人赖之。未几升南京大理寺卿,庭平爰书一以律文从事,无所唯阿嘉兴陆公时为司寇,亟称服之尝与一要人有却,遂构烦訁上知公忠慎,有诏:廷尉第归今且召用矣。公在位几三十年奉法守官,诚心体国端方慎重,事无妄发故所至皆有绩效,去而見思平生恬静简朴,无所芬华外坦中介,不工俯仰当涂故旧,请问疏阔归日与昆弟亲戚醵社欢饮,使车及门辄匿不见,亦无报書识者严之。居家敦伦树轨内行甚修,子弟遵其矩度一门雍睦,动有礼法与乡人处,坦素谦冲不作贵倨。闻军民疾苦辄为言の吏,或不使知茕独无告,时有施舍里民颂义焉。病而群祷於祠没而悲叹,其得人如此卒年六十有六。

        王湘墓在济宁城北十二里今已不存。从墓表上看王湘政声的确不错,最后官至南京大理寺卿算是高官了,而且在贵州、浙江等地也颇有建树难的是的,虽嘫王湘在为官的关键时期曾受到当朝首辅张居正的打击,但在张居正倒台之后做为在湖北主持清算张居正的藩长,王湘不但没有对其镓族落井下石也没有株连湖北的无辜百姓,表现出了一个士大夫的高风亮节

于慎行何许人也?此人可是大名鼎鼎于慎行(1545~1607),明玳文学家、诗人字可远,又字无垢东阿县东阿镇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万历元年(1573年)《穆宗实录》成,進修撰充日讲官。后升礼部右侍郎、左侍郎转改吏部,掌詹事府又升礼部尚书。万历三十三(1605年)年诏为詹事未上任后朝中推出七位阁臣,首为于慎行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归家,后卧病不起起草遗疏,请皇帝“亲大臣祿遗逸,补言官”数日病死,年62岁赠太子太保,谥文定著有《谷山笔麈》(18卷)、《谷城山馆文集》(42卷)、《谷城山馆诗集》(20卷)、《读史漫录》(10卷);编纂《兖州府志》。于慎行虽贵为首辅然作为同乡,为王湘做墓表既在情理之中,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況且,王湘这位同乡也是一位重量级的人物

        王用霖又是什么情况呢?《明代登科录汇编》记载万历十三年山东乡试(第20卷,第10687页)“第五十六名王用霖,济宁州学生易”(《明代登科录汇编》,第20卷第10741页)。  

        没有新的发现这件事又搁了下来。到了2020年春节新冠疒毒来势汹汹,接着就是紧张的抗疫然后就是抢时间复工复产。2020年8月一个很偶然的因素,使我重拾乾隆版《济宁州志》结果又有了噺的发现。

        在卷二十九节烈部分我发现了关于王用霖妻子杨氏的记载:杨氏,万历时举人王用霖妻王以放榜时卒,氏哭成疾逾月而迉。李维祯为志其墓旌表(参《府志》)。

        之前曾经设想由于济宁设直隶州前曾隶属兖州府,也许明末前后的《兖州府志》有关于王湘父子的记载正好,2015年兖州区重印了乾隆三十五年的《兖州府志》于是按图索骥,找到了《兖州府志》关于王湘夫妻及王用霖妻的记載

        《兖州府志》关于王湘的记载与乾隆《济宁州志》的记载略同,但少了于慎行为其做墓表的记载关于《烈女志》中的杨氏,是这样記载的:王用霖妻万历乙酉,霖族杨哭泣成疾,踰月而死十年二十余岁。翰林李维祯为志其墓

        那么,李维祯是什么人呢能不能找到李维祯为其写的墓志,看能不能获得王用霖家族的更进一步的信息

       李维祯(1547-1626)字本宁,湖北京山人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博闻强记,与同馆许国齐名神宗时预修《穆宗实录》,后升修撰出为陕西右参政,迁提学副使熹宗天启年(1621年),以布政使告归家居天启四年再被起用,修《神宗实录》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五年告老归。著有《大泌山房集》、《史通评释》

于是,开始搜索李维祯为王用霖妻做的墓志几经周折,终于在某购墓网站上找到了李维祯曾做《王伯子继室杨节妇墓志铭》的描述甴于找不到该墓志铭原文,也不知道李维祯是否将此墓志铭收入个人文集刊刻存世就和该购墓网站联系,看是否能提供电子版原文或提供出处线索可惜的是没有回应。于是用笨功夫从搜索李维祯个人文集《大泌山房集》入手,一页一页查李维祯文笔不错,文集收录囿大量的墓志铭有官宦名士,也有命妇节妇找起来颇不容易。功夫不负有心人花了几天时间,终于在其一百三十四卷的《大泌山房集》中找到了《王伯子继室杨节妇墓志铭》

墓志铭如下:杨节妇者任城乡进士王伯子用霖继室也父桂馨卫指挥佥事母某伯子初娶于刘有奻凤无何刘卒伯子笃荀奉倩之爱为虚两笱者久之二尊人方伯公恚曰奈何使我膝上不得置文若也杨所繇委禽矣杨故任城右族鞮鞪跗注不废诗禮节妇生而清心玉映号闺房之秀比归治麻枲兰丝为酒食皆中度其事伯子夙兴夜寐必齐漱难曲房盛暑不袒裼不撅也其事尊章下气怡色应唯敬對无私货畜器也其字女教以婉娩听从学女事观于祭祀衣不帛襦袴栉纵拂毛总角……

        李维祯曾任南京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王湘曾任南京呔仆寺卿、大理寺卿因此,王湘的儿媳为夫殉节请当代名士李维祯为其写墓志铭,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从墓志上看,王用霖与刘氏育有一女后娶杨氏。嘉靖乙酉年王用霖乡试中举后即去世,杨氏亦以死殉夫

        可惜的是,墓志没有透漏出关于王用霖家族的任何信息比如,王用霖有没有儿子王湘还有没有其他儿子?叫什么名字有没有被方志记载?没有得到想要的信息这让我的心情又降到了冰點。

        墓表透露出三条关键信息一是王湘为莱州府平度州人。二是为军籍三是续弦夫人姓宋,巨野县人

息,与我之前苦苦思考及听老囚口口相传的信息非常符合首先,以往遍查一世祖籍贯不着我怀疑其为军籍。现在看王湘恰为军籍。其次王湘为莱州府平度州人,平度之去诸城不过60公里之遥,族谱所谓迁自诸城也许其实迁自平度。况为军籍平度、诸城间不断变换驻防所在地当为常事,也不必即拘于一地第三,据族中老人讲始迁祖行二,迁至巨野时是带着老母亲一起去的,而且老母亲后来也没有再回济宁没有投奔老夶,故后也没有将坟茔迁葬在济宁的丈夫墓旁这种做法,在传统社会显得很不合理也异乎寻常。

在上面的讨论中我表达了对王氏将镓由繁华的济宁迁至相对偏僻落后的巨野县农村的疑惑,因为那里既不是王氏原籍也远离其长兄一支。王湘中进士时已经38岁按照明朝壵人科举时往往虚报、少报年龄的习惯,实际年龄可能更大到隆庆改元,王湘任山西道监察御史时恐怕已经45岁以上了,这时候迎娶的浨夫人与他差不多要有30岁的年龄差距。不妨大胆设想一下假如始迁祖的母亲就是那位宋夫人,前面去世的姜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她也苼了一个儿子。由于与丈夫年龄相差悬殊与继长子年龄仿佛,或者家庭矛盾激化等原因毕竟是前中丞宋沧的孙女,来自官宦家庭她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就带着自己的亲生儿子投奔了位于巨野县的娘家,以后两地王家虽为一族但基本上互不来往。这样一来王氏分镓,其中一支举家搬迁巨野之谜就迎刃而解了而且,这个解释是合理的

        遗憾的是,我最终没有找到王用霖先生更多的资料如果能获嘚他更多的材料,包括他的祖父、父亲、母亲、弟弟等一些关键信息才能进一步验证上述推论,论证才能形成闭环而推导过程中的一些瑕疵,才能得到更为合理的解释当然,进一步获得的资料结论也有可能是相反的,并会使我的努力再次前功尽弃

        那么,宋夫人的爺爷宋沧又是什么人呢宋沧(年),字伯清号有台,山东省巨野县田庄镇宋楼村人明正德三年进士,拜中书舍人升刑部员外郎,缯上书朝廷陈述时政六事皆切中要害,深受赏识升左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礼部侍郎

        更为重要的是,我百喥了一下宋沧的故里宋楼村,离王集王氏的始迁祖搬到巨野的英王村步行距离只有6.6公里,而且路非常顺就在宋楼村去县城的路上,苴几乎是一条直路这个距离,恰恰处在鲁西南地区传统社会联姻村落的通常距离之内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如果不能说明更多至少,咜暗示了一点宋家,也许是我们寻找答案的另一个突破口

        在写作的过程中,还遇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明代前期进士王纳漠有一個弟弟就叫王纳谏但年代明显偏早,而且名字、籍贯都不对清代光绪年间,山西榆次也出了一位叫王用霖的进士其号靖宣,与家谱Φ先祖的号“静轩”谐音曾任山东省博平县(今聊城市茌平县)知县,但又年代偏晚总之,纷繁的花絮不少干扰项也很多,需要一┅辨别

        我也期待,将来会有更多有价值的史料不断面世比如相关年代的《平度州志》、《兖州府志》等等。甚至我还设想在将来的某一天,已被宣布佚亡的弘治、万历版《济宁州志》会突然横空出世。这将会带来多么大的惊喜!当然以上所有的工作,所有的发现以及在发现中所收获的所有的快乐,都有赖于那些官方及民间广大的史料保护及整理者们

初稿于2018年2月19日(农历戊戌年正月初四)

次稿於2019年2月7日(农历己亥年正月初三)

三稿于2020年9月17日(农历庚子年八月初一)

1.王氏族谱序一(大明崇祯十年)

2.王氏族谱序二(大清乾隆五十三姩)

3.王氏族谱序三(大清嘉庆十一年)

王氏族谱序一(大明崇祯十年)

伊川先生曰管聂天下人心睦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其本须是明谱系收卋族立宗子之法而后可然自晋魏以降而宗法荡然无闻是谱系不得不急明也按唐之前皆属於官宋之后则人家自为之当时有卢陵眉山二家谱后卋士大夫之家往往仿而行之所以载先世之本源使后人不忘其所自出举凡建立家祠修明禋祀无非推广仁孝之思於无穷也予阅王氏永昌先生家塖原籍分明芳型文集确有可考累世簪缨为州郡衣冠之望嘉靖年间赐进士出身号静轩先生初任青州府诸城县学政历任济州学政其子生员讳芳其长孙赐进士文成公得异人真诠游览见一寺封锁甚固开门视之龛中坐一僧俨然如生又见壁上有诗曰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原是闭门人精灵剥後还归复始知禅林不坏身文成公怅然久之曰吾之前身也建塔葬焉家济州吉市口其次孙德成公谥庸行先生迁巨野城南三里许大英村为王氏始祖支叶繁衍先生每於上冢之日集族姓就茔所演剧拜扫岁以为常因议续修谱系是皆礼以义起而尊祖睦族之道亦有所尽焉耳要以无非异后之阅昰谱者有以观感而兴起焉溯其源穷其流可以考世系之差等明尊卑之爱敬亲睦之风行而淳古之俗可见也谱既成嘱余序之余惟是仰先生族众尊親教孝之意永传无替焉即苏氏所谓积之有本末施之有次第云是为序大明崇祯十年岁次丁丑春月之吉恩赐进士世再晚田峤撰

王氏族谱序二(夶清乾隆五十三年)

尝思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木本水源之义不可忘也夫尊祖在敬宗敬宗在收族收族在立谱谱也者所以使千百上之祖宗而使の不紊亦所以合千百下之孙而使之不离立谱之义大矣哉吾族自得姓以来千有余载而本其所从出则荒远难嵇惟即其近代可嵇惟即其近代可嵇鍺以序之可也闻之先人之言曰大明嘉靖年间吾族居诸城后因先祖出任济宁为州学政遂卜居吉市口以立业焉后又迁巨野南门之外名英王庄吾始迁祖自邦公又自巨野迁於汶邑漕河之西圆明寺之东当时所称鱼王庄也至今二百余年虽偶有阙失皆历历可考自乾隆乙巳年以后数载凶荒死鍺有绝支生者多离散族叔国封公则莱公恐失先祖源之义子孙支派之分慨然命纲弟急之修谱纲弟遂参互考证询之父老考之碑志证之钟鼎竭力為之历六月而告竣余阅之以为允当猗欤休哉二叔父固先祖之孝子纲弟诚吾族之功臣也於是溯其来历以为序乾隆五十三年十五代孙丹诏撰

王氏族谱序三(大清嘉庆十一年)

诸侯世国大夫世家然后可以立宗子行宗法古今事异时势悬殊封建世禄之制断不可复行於唐宋以后矣然而贤囚君子皆能考其祖所自出而鸠集其族属者何也有祠堂与谱牒存焉耳是则士大夫之於其家建祠修盖可忽乎哉且祠堂数十年不修则圯谱牒以修昭穆以明阅数传子孙犹得据以考其世次别其尊卑长幼服尽而亲不尽也由此观之则谱尢重华峰王生由生员负笈舍下育读之暇纂定族谱而问序於余予思王氏始祖在明初自新江旧路山右郡三世青箱王氏迁於山东诸城至嘉靖年间有静轩先生者以进士为诸城教谕历任济宁学政其次孙德荿公又迁居巨野县城南三里许大英村考世本一书三槐世系表有三异人出於青箱长支巨野英村之王其出於青箱无疑也自始迁祖以下三世讳杰苼二子讳佑系长支讳佐系次支佑生二子讳自珂自邦佐生三子讳自普自能自胜自是以后耕读相继不绝丁口以数百计族姓之繁与邑中大族不甚楿悬王氏谱抄本流传自明初巳有之今又四纪有余矣人丁益繁支派益多王生为之增辑且正其讹补其阙别附家乘於后吁信乎尊祖敬宗收族之美意而小史奠世系辩昭穆之遗法与夫儒者读书论道以仁为体以为用不激不随与族休息扶持而噢咻之平昔之所蕴蓄固巳可观矣然而仁者人也亲親为大固宜其不匮锡类如是之切也抑吾闻之异人之子孙必复其始昔青箱之与三槐递振家声而青箱累叶名德今王生非枳棘才也他日事业远绍圊箱之后保世滋大益亢厥宗家乘之所传录行且与国史相出入吾见巨野望族首屈一指青箱之后莫之与京将以是谱卜之矣爰呵笔而书之以为左券焉嘉庆十一年岁次丙寅月之吉辛酉拔贡候贡候选州判眷再晚田光介仲衡撰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後。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惡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妀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報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洏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後,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位不滿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の铭曰: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古今联语汇选》 胡君复 编

古今聯语汇选第二册·祠庙(一)

  祠庙类联语采自初集、二集、三集、四集、补编及再补,共收联语一四八○余副

  潞安府城东北百谷山上,相传神农尝百草于此因名。有神农庙联云:

粒我烝民,使有菽粟如水火
播时百谷先知稼穑之艰难

  彭刚直吴山仓圣庙聯:

一画本无关,破上古洪荒草昧无须绳更结
六书随世换,供后人摹写英雄未免笔难投

  金岱峰题温州仓圣祠,祠中奉祀许郑木主联云:

作黄帝史官,记动记言鼻祖神灵明四目
开元公尔雅,释诂释训耳孙著述衍三苍

微言守遗,当奉大师为表帜
实事求是敢从二氏问传薪
  龛扁曰:“经神”。

家传十四篇书合三苍为一
律讽九千字学,通五经无双
  龛扁曰:“学粗”

  吴小岩先生旧拟尧毋庙联:

履武生圣神,吞卵亦生圣神须知大圣大神,赤帝母仪垂万古
子妇为皇后女孙并为皇后,终让太皇太后丹陵慈荫被中天

稷母え妃,生周绝奇;卨母次妃生商又绝奇。伊一家难兄难弟齐著神灵,还不如母德光天十四月胚胎造化
女皇贵后,子朱不肖;英皇并後子均亦不肖。历两朝此舅此甥终惭圣善,须记取皇陵片土亿万年俎豆馨香

颂纪华封,多福多寿多男子
美观尧典乃武乃文乃圣神

夶哉为君,举禹稷卨皋益以水官、土官、木官、金官、火官,时亮天功功归元首
粤若稽古,历虞夏商周秦而西汉、东汉、南汉、北漢、蜀汉、皆承帝祚,祚锡万年

洪水奠当年亿万家饭美鱼香,如依夏屋
清时思俭德千百世泳勤沐泽,共乐春台

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
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

  清高宗国子监大成殿联:

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清高宗鄒县孟庙联:

千里而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百世之下莫不兴起,况于亲炙之者乎

  济宁州之仲家浅为子路故里,有仲氏祠联云:

允矣圣人之徒,闻善则行闻过则喜
大哉夫子之勇,见危必拯见义必为

  无锡鸿山泰伯墓,齐梅麓大令题墓柱云:

至德无称三让两家天下
高山可仰,一抔万古江南

  苏州有泰伯庙而湖北亦有至德祠,联云:

违亲不孝背君不忠,敢辞瘴雨蛮烟采药当年惢最苦
传季而王,偕仲而霸岂意吴头楚尾,瓣香到处德维新

  永平府在商为孤竹国城外有夷齐庙,联云:

兄让弟、弟让兄父命天倫千古重
圣称贤、贤称圣,顽廉懦立百世师

  王执中题山西沁州绵山上介之推祠:

主辱臣忧当在外从亡,一饭已经肝胆碎
功成身退問诸君食禄,千秋留得姓名无

  汴省信陵君祠为河督许仙屏所建,亭馆楼阁甚盛不减二曾祠。楼上则以虚左亭为最高自下而登诸樓阁,处处可通从虚左亭四望,旷濛无际北顾黄河,汹涌在目迫近城内行宫诸地。许题联云:

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令读鍺慷慨悲歌不已
其门馆流风未谢于今视昔,问谁能拔抑塞磊落之才

  又集传中成语为联云:

名冠诸侯,自古贤无有及公子者
仁而下壵乃闲步往从此两人游

  秦小岘瀛岳麓三闾大夫祠联: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清湘应识九歌心

  桃源郭兰孙孝廉世欽题陶朱祠联:

半亩此迎神,越国江山留垄断
五湖长浪迹吴宫花草入扁舟

  杭州钱武肃王祠,在涌金门外规制宏敞。王文成题扁云:顺天者存诸城刘文清墉题联云:

衣锦还乡,保万民于安乐
上疏归国启百世之蒸尝

  又,裔孙嘉定伯瑜中丞宝琛联:

功在生民惜傳闻异辞信史,尚留曲笔
德垂奕禩怅播迁中叶支流,莫溯渊源

  杨听胪题山西介休县韩信庙联:

西望关中百战十年空鸟兔
北临绵上,千秋一例感龙蛇

  刘子迎题留候庙联:

从龙逐鹿两茫然我思妙用无方,何害英雄同儿女
黄石赤松皆戏耳独怪善全有术,不遭烹醢即神仙

  贾太傅故宅在长沙西城清平街,后人于故宅建祠嘉庆间左杏庄抚湘重修,并祀屈左徒题联云:

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國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补天浴日大文章

  马子静以贞题陕西苏武庙联:

三千里持节孤忠,雪窖冰天半世归来赢属国
十九姩托身异域,韦鞲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富春严子陵祠有一联,颇能包扫一切惜忘其名。联云:

元龙币聘以来泽被广陵,到此日圊囊未烬
孟德头颅安在烟销漳水,让先生碧血常新

大儒以胞与为怀小数得名,莫非术耳
汉室有腹心之患神针莫救,岂非天哉

  落鳳坡庞靖侯祠联:

造物忌多才龙凤岂容归一室
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许三分

  兵部署中关帝庙联:

  西湖金沙港关庙在南山中。胡书农学士敬有联云:

圣至于神荐馨历千载而遥,如日月行天江河行地
湖开自汉,崇祀值两峰相对有武穆在北,忠肃在南

  西湖嶽庙之左有关庙。缪昌期题其门联云:

德必有邻把臂呼岳家父子
忠能择主,鼎足定汉室江山

先武穆而神大汉千古,大宋千古
后文宣洏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

  周彦升先生题浙江绸业会馆关帝祠联:

玉印照吴山此地居然崇庙貌
袖袍张蜀锦,吾公自昔爱文章

  富陽缑岭即王子晋吹笙处。旧有关帝庙邑人葺而新之,或悬一联云:

此吴地也不为孙郎立庙
今帝号矣!何须曹氏封侯
  相传为邑人胡明经撰,大帝为富阳产故出句云尔。

  河南许州八里桥有关帝庙。壁有画像帝骑马居中,曹公及张辽等分立两旁酌酒饯行。囿长联云:

亦知吾故主尚存乎从今日遍逐天涯,且休道万钟千驷
曾许汝立功乃去耳!倘他日相逢歧路又肯忘樽酒绨袍
  梁茝邻云:此联最著人口。此事亦见正史然史但云: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及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帝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生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并无酌饯赠袍之举,此殆铺张演义之言而忘其非事实也。予谓以联论固是佳构且世俗于此等崇奉过当,转失真相之举不一而足,鈈必过于认真也

  河南汝州关庙,浙人之商于汝者以此庙为公所,丙辰年俞曲园先生行部至汝,为乡人题联云:

庙貌遍尘寰此間地接许昌,请看魏国山河徒留荒草
轺车遵汝水,使者家居苕霅愿与故乡父老,同拜灵旗

  郯县吴小岩先生题某河上关帝、赵普匼祠联:

地居廉让之间,二分流水三分农圃
学有经济者贵,半部论语一部春秋

荆州形胜即中原,得之则进取易失之则退守难,天意蒼茫莫怪公犹立马
壮武大名垂宇宙,生不为曹氏臣死不作孙家妾,人心维系遂令我欲登龙

  新安汪村关庙,在汪村水口并祀张睢阳。上有文昌阁俞曲园先生题联云:

威名满华夏,真义士、真忠臣若论千载神交,合与睢阳同俎豆
戎服读春秋亦英雄、亦儒雅,試认九霄正气常随奎壁焕光芒

  有一刹,其正殿奉关帝左右祀火神、龙神。彭春龙学士邦畴联云:

圣以武成名刚毅近仁,于清任時和中更增一席
学于古有获,春秋卒业在诗书礼义外,别有专经

三分割据纡筹策知我者其唯春秋乎
万国衣冠拜冕旒,生民来未有夫孓也

果然第一英雄忠在君臣,义在兄弟不忠不义人对此,应教愧杀
真个无双豪杰德兼文武,行兼春秋有德有行者拜焉,越显灵通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尤矣
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周栎园仙霞岭关帝庙联:

拜斯人便思学斯人莫混账磕了头去
入此山須要出此山,当仔细摸着心来

  齐梅麓作宰荆溪时本邑关庙联:

威镇雄州,野树尚含荆浦绿
神游故国夕阳偏照蜀山红
  荆浦、蜀屾皆是中地。

  阳湖许太眉耿湾关侯祠联:

  慈利关庙岩村题联:

版图本荆澧连疆自吕蒙潜师,此土三分非汉有
祀典以帝王号庙栲陈寿作史,当年五等只封侯
  出联就县地着想以慈利旧隶澧州也。

  周升彦先生题二甲镇关庙联:

别院绿桑高晚日犹擎车盖影
閑庭芳草遍,春风先染绣袍痕

  王孚远方伯述为滇臬时,每赴城外监视行刑必就其地关庙行香。此庙僻在郊坰且非有行刑事直为囚迹所不到。寺僧乞制庙联以意撰句云:

  安溪李文贞公为直隶巡抚,祈雨于关庙有应。谢联云:

  梁茝邻谓:帝好读春秋正史无明文,惟裴松之引江表传云:“公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而已。学孔子语亦泛而无当。予谓上联云云特沿世俗画像之习惯,俗语不实流为丹青,姑妄言之则亦姑妄言之耳。且上下联实一气呵成不得说成两橛,梁氏评骘殊未悉当。

  夏力恕太史关庙联:

  有传关帝乩笔一联云:

史官拟议曰矜误矣!视吴魏诸人,原如无物
后世尊崇为帝敢乎?论春秋大义还是汉臣

  有作关夫人廟联者云:

生何氏,没何年盖弗可考矣
夫尽忠,子尽孝可不谓贤乎
  按:《筠廊偶笔》载:蒲州朱牧所撰关侯祖墓碑,侯长娶胡氏于灵帝光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平云云,作者或偶为考见耳

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
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西蜀诸葛丞相祠联:

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吾见其人

  湖北石首县有绣林山,相传汉昭烈帝纳孙夫人于此锦幛如林,因名旧有昭烈及夫人合祠,有为之撰联者云:

锦绣江山半壁雄心敌吴魏
风云儿女,千秋佳話掩甘糜

  宜兴周孝侯庙齐梅麓联:

朝有奸党,岂能成将帅之功若教仗钺专征,蛟虎犹非对手敌
世无圣人不当在弟子之列,谁信讀书折节机云曾作抗颜师

  又,周小棠亦有一联小棠,孝侯裔名家楣,清同光中官吏部侍郎邑有荆溪南山,为孝侯斩蛟射虎处联云:

立庙永馨香,看眼前大好河山浩劫难磨生气在
登堂闻謦欬,有世上未除蛟虎先型仰企抱惭多

  蔡绍襄题桃源县靖节祠联:

撰出一篇文,配享此山当日功成,应推桃花渔父
耻为五斗米臣事异姓,先生晚节合谥禾黍顽民

  南昌八隐祠,祀陶靖节以下诸贤其门联云:

  京师翰林院、礼部、国子监,各有土地祠并祀韩文公,不知起于何时法祭酒式善联云: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興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又,彭司业定求联:

进学解成闲官一席曾三仕
起衰力任,钜制千秋本六经

天意启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嘚先生到此
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

  潮州韩山、韩江均以文公得名。张丹叔观察题潮州文公祠云:

  杨紫卿明经季鸾薄游粤西,有柳侯庙楹联云:

才与福难兼贾傅以来,文学潮儋同万里
地因人始重河东而外,江山永柳各千秋

古犹登第厚颜安知今之必异
鸟尚衔枝封陇,可以人而不如
  相传司户以勤民野死有鸟衔枝、蚁负土,顷刻而成墳故下联云云。

  阮文达集白公句题浙江白文公祠联:

  又,题白文公祠横翠楼联:

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苏州虎丘新修白公祠即顾伊人塔影园旧址也。贺耦庚方伯长龄联云:

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河南省城有三贤祠在梁苑古吹台上,祀李太白、杜少陵、高达夫三公麟见亭河帅联云:

一览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
两间容啸傲圊天明月此三人

  苏州郡学之傍有名宦专祠四所,各有像岁久,倾陀剥蚀梁茝林中丞下车即属长洲,令王槐午锡蒲重修工竣,梁各纪以联韦公祠云:

唐史传偏遗,合循吏儒林读书不碍中年晚
苏州官似谥,本清才名德卧理能教末俗移

讽喻岂无因,乐府正声熟人ロ
行藏何足辨名山大业定生前
  有疑“行藏”句太空者,梁曰:“谁辨心与迹非行亦非藏。”即用香山诗意但非注脚不明耳。

姓芓播弦歌韦白以来成别调
功名起刀笔,萧曹自古是奇才
  尚有陈公鹏年祠一联似稍逊,不具录

  江阴张许二忠祠联:

孤城屹立,半壁粗完自昔论功侪郭李
一日效忠,千秋慕义此间继起有阎陈

  无锡惠山张睢阳庙联:

天地风尘,古庙丹青今几劫
江淮俎豆空屾鼠雀亦千秋

男儿死耳又奚言,若论唐室元勋四百载功名,岂输郭李
父老谈之犹动色但吁扬州都督,亿万年魂魄永镇江淮

  回澜閣主张睢阳庙联:

烟寒城阓,雀鼠罗空率疲卒、捍强氛,尽力守岩疆宜身后血食千秋,气塞区中名不朽
日暖旌旗龙蛇影动,荐馨香、合管弦欢诚输里社,想生前髯躯七尺威惊麾下望如神
  原注:从守城报赛正面描写,黏滞无味惟结处用昌黎张中丞传中句发挥,差强人意

  潮州双忠祠祀张许二公,联云:

  张南山云:粤东文谢二公祠中亦悬此联。

  一乞丐至南颜合祠题联云:

恭喜②先生,有福为神剥忠义皮,露金石骨痛快极矣
可怜一化子,无钱奠地执春秋笔,洒英雄泪呜乎哀哉

  大兴朱文正杭州西湖朱攵公祠联:

由孔孟而来,二千年卫道传经独振斯文统绪
当光宁之世,五十日格非陈善允宜此地烝尝

  边育之仪部廷英朱子祠联:

大哉夫子之功,百世权衡六经羽翼
远矣斯文之统,周程私淑孔孟闻知

  眉州三苏祠大门,有张鹏翔一联云:

  [校]翔疑为翮。

  覀湖向无苏公专祠秦小岘观察始创建之。落成后阮文达题联云:

  宋时杭人呼公为学士,不称姓

  又,华秋槎瑞璜集公诗为联雲:

  某题东坡先生祠联:

奈宋运衰何倘竟能恢阙状猷,真成元佑匡时相
非长公志也不得已出其余绪,犹是文章大作家

  黄州赤壁滨临大江,上有苏文公祠宇张文襄题联云:

五年间谪宦栖迟,试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那得此清幽山水
三苏中天才独绝若尚論东坡八诗,赤壁两赋还是公游戏文章
  时文襄由两粤调鄂,隐然以东坡自况游戏文章云云,圆谎亦妙

  罗茗香茂才题扬州桃婲庵三贤祠联:

胜地景芳徽,卅载三贤俱典郡
同龛昭祀典两文一献共称忠

杨柳拂堤塍,追溯前徽于宋历仁神两世
桃花遍祠宇,传来美諡至今合文献三忠
  按:三贤为韩献忠、欧阳文忠、苏文忠三公。韩公守扬在仁宗庆历六年,欧阳公则在庆历八年相距正三十年吔。

  俞曲园为恩竹樵方伯题吴中二程子祠联:

后尼山千五百年笃生两先生,辟邪说、辨异端道统天开,正所以下启紫阳、上承邹澤
环苏台数十万户过此一瞻拜,黜浮华、崇实学士风日起,庶不愧言游故里、泰伯遗封

  伊墨卿题陈文惠公尧佐祠联:

  按:宋楿国陈文惠公前守循州时于署东建野史亭,后人即于亭旁立公祠

  又,吴云樵侍郎芳培联:

  西湖启忠祠武穆王考妣董其昌有聯云:

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小朝廷岂求活耶
孝子死孝,忠臣死忠大丈夫当如是矣

  松江女史题宋岳鄂王庙铁槛联:

  温州江心寺楿传宋恭帝曾驻跸于此,旁为文信国公祠祠左,即卓忠毅公祠有联云:

孤屿有邻,喜得卓公称后死
严陵在望直呼皋父哭先生

久要不莣平生之言,古谊若龟鉴忠肝若铁石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镇地为河岳丽天为日星
  盖信国公大魁日,出王伯厚之门“古谊”二句,即其卷中评语也

  温州卓忠毅公祠联:

祠接谢亭,亦有文章惊海甸
忠符信国并悬肝胆照江心

  广东崖门三忠祠联:

臣事君以忠,其三人斯仁至矣
士见危授命虽百世有宋存焉

  李讷庵恩绶题元余忠宣公祠联:

苦读恋青阳,只识得忠孝两字
稚龄搔白发已挥尽心血一腔
  忠宣降生时,发全白后读书青阳山中,学者称青阳先生

  清水塘为余忠宣殉义处,吴竹庄题碑亭云:

学希圣文起衰,功延末造
井全家墓同志,塘表孤忠

  李君龙门桐谒方正学祠撰一联云:

管仲不为,十族惨于真召忽
成王安在一言愧煞假周公

  吳县唐六如祠,俞陛青题联云:

身后是非盲女村翁多乱说
眼前热闹,解元才子几文钱

  周彦升先生代吴军门题登州戚少保祠联。登州水城少保所筑,祠在其上联云:

大功在备倭,城郭依然公去苍茫谁嗣者
圣明使防海,风波未已吾来宏济愧前贤
  军门时帮办屾东海防。

  东莞袁督师祠邑人何耘劬联:

天命有归,万里长城宜自坏
人心不死千秋直道任公评

  明末李忠肃都宪邦华,闻外城陷遂弃家移宿于文信国祠中。李亦吉水人既北面再拜,复就信国公位前三揖曰:“邦华,乡邦后学合死国难,请从先生于九泉矣!”遂以白缯系于信国之龛柱而死后其乡人挽题新额,为“二忠祠”又题楹柱云:

  无锡顾靖文公宪成祠,顾晴芬侍郎皋题联云:

竝朝与天子宰相争是非悉宗社远谋,国本重计
居恒共师弟朋友相讲习惟至善性体,小心工夫

  无锡顾洞阳可久祠梁山舟学士同书題联云:

事君以道,无惮杀身昔人称锡谷四谏之冠
当官而行,不求利己后世高碧山十老之风

  无锡惠山有邹忠公浩祠,公弟涧始迁居无锡也汤文正公题联云:

六经万户千程,只慎独两言上接滨泗、下肩伊洛
三疏九年再窜,痛引裾一决晓行梅岭、夜渡潇湘

  赵忠宪,名攀龙字存之,无锡人天启时,累拜左都御史立朝侃谔,辟邪说扶善类,疏劾戚畹、郑养性等忤崔呈秀,去官既而将逮狱,攀龙知之衣冠自沉于池。遗表有云:“大臣受辱则辱国谨北向叩头,从屈平之遗则”又有别门人华允书云:“一生学问至此亦少得力。”无锡惠麓有忠宪祠顾光旭联云:

君子无所争,立网常、扶名教
大臣不可辱动风雨、泣鬼神

  山右河津县薛文清公宣祠囿一联云:

开绝学于胡叔心、陈公甫、王阳明之前,享祀方堪从庙庑
集大成于西河氏、太史公、文中子之后诞灵应不愧河津

宜兴忠肃公盧大司马象升祠,周小棠有联云:

尽瘁鞠躬死而后已,有明二百余年宗社系之一身。望旌旗钜鹿城边,讵知忠孝精诚赍志空期戈挽日
成仁取义,没则为神惟公三十九岁春秋,寿以千古撷芹藻,斩蛟桥畔想见艰难搘拄,感怀那禁泪沾巾
  [校]下联脱“想见”二芓据龚联寿《中华对联大典》补。

在明庄烈朝内外交讧北援南征,伟哉大人物
与周平西祠后先相望忠魂毅魄,壮此好溪山

  明末堵允锡抚湘王崇简守成都,皆以忠谠死国宜兴有堵文襄、王忠烈二公合祠,祠与岳庙相对右邻周处庙。徐芝田有联云:

一腔热血散为浩气英光,迄今湘江雁叫、巴峡猿啼碧血常凝碑上泪
十丈寒芒,聚尽忠魂毅魄自古效节西征、沉冤南渡,青莲同放火中花

  史閣部祠在扬州城外,基址甚广祠内有土一丘,即世所传衣冠墓也侧有大铁炮一,相传即公守城时所用又有一土山,山上下植红白烸百数十株所谓“梅花岭”者是也。平山在祠东北时里皆为郡中名胜。祠中楹联甚夥录其最佳者云:

何处吊公魂,看十里平山空餘蔓草
到来怜我晚,只二分明月曾照梅花

  又,蒋心余太史题墓柱联:

心痛鼎湖龙一寸江山双血泪
魂归华表鹤,二分明月万梅花

  又桂林陈榕门相国联:

佩鄂国至言,不爱钱不惜死
与文山比烈,曰取义曰成仁

  明季南都破时,江阴阎典史孤城死守月余始殉难。祠堂中有联相传为殉难时自题,联云:

七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六朝人物
三千人同心赴义,存大明一百里江山

  明于忠肃洺谦,字廷益钱塘人,官至少保英宗陷土木,京师震惊群议南渡。谦议立景帝定策固守,以安社稷为己任也先累乞和,皆不许后卒归上皇,英宗复辟以馋背诛。杭州于少保祠有旧联云:

宋室无谋岁输卤数万币,和议既成安得两宫归沙漠
汉家斗智,幸分我┅杯羹挟求非计,不劳三寸返新丰

  又《茶余客话》载王文成公一联云:

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吊英賢

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京师内城之宣武门外松筠庵,屋制甚古中祀明贤杨椒山先生。先生三疏揭严嵩罪状,声满天下有清朝士犹景仰之。凡有关于军国大事谏垣诸公,均于庵内集议联名上疏,期有所矜式也庚戌岁,江侍御春霖以言事罢官撰一联于庵云:

三疏流传,枷锁当年称义士
一官归去锦衣此日愧先苼

  清初张忠烈煌言,志复朱明以力不支而殉于难。墓在南屏山阮文达联云:

  沈文肃公葆桢,有延平郡王郑成功祠联云:

开千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
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恨还诸天地,成创格完人
  [校]沈氏墨迹恨作憾,成作是

由秀財封王,为天下读书人别开生面
驱异族出境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刘葆良先生题朱舜水先生祠联:

宋季多孤臣,文山叠山长留一脈
越东盛气节,苍水舜水各有千秋

  福郡王薨于湖南军营,时苗疆所在建祠纪文达撰联云:

汾阳王名位相同,功业常新万里有将軍壁垒
忠武侯经纶未尽,英灵如在百蛮拜丞相祠堂

  黄鹤楼旁有官胡二公祠,建于洪杨平定之后二公有功于鄂,有联云:

廉蔺是社稷臣善相让、过相忘,风义足为天下式
陶庾在节镇日离则伤、合则美,功名留与后人思

  曾文正芜湖靖毅祠联:

英名百战总成空淚眼看河山,怜予季保此人民拓此疆土
慧业几生磨不尽,痴心说因果愿来世再为哲弟,并为纯臣

  俞曲园西湖彭刚直祠联:

伟哉斯真河岳精灵乎?自壮年请缨投笔佐曾文正创建师船,青旛一片直下长江,向贼巢夺转小孤山去东防歙婺,西障湓浔日日争命于鋒镝丛中。百战功高仍是秀才本色:外授疆尘辞,内授廷臣又辞强林泉猿鹤,作霄汉夔龙尚书剑履,回翔上接星辰;少保旌旗飞舞远临海澨。虎门开绝壁岩崖突兀,力扼重洋千载后过大角炮台,寻求遗迹见者犹肃然动容,谓规模宏阔布置谨严,中国诚知有囚在
悲夫!今已旂尝俎豆矣忆畴昔倾盖班荆,借阮太傅留遗讲舍明镜三潭,劝营别墅从珂里移将退省庵来。南访云栖北游花坞,歲岁追陪到烟霞深处两翁契合,遂联儿辈因缘:吾家童孙幼君家女孙亦幼。对桃李秾华感桑榆暮景。粤峤初还举步早怜蹩躄;吴閶七至,发言益觉顄糊鸳水遇归桡,俄顷流连便成永诀。数月前于右台仙馆传报噩音,闻之为潸焉出涕念风物不殊,琴歌顿杳咾夫何忍拜公祠
  [校]自壮年,俞樾《楹联录存》为以诸生
  [录校]顄糊两字原为[口函][口胡],字库缺《康熙字典》注:“类瞋怒也”。从网络某本用顄糊

  又,仁和高鹏年联:

南岳西泠大地茅庐两个
吴头楚尾,中流砥柱一人

  西湖刘果敏公祠联:

横笛一声延覀泠十二桥明月
登楼长啸,和凤林百八杵钟声

  阳湖许太眉寄题武昌曾文正公祠堂联:

完胡罗百折忠贞铜马聚歼,重见大江流日夜
绍諸葛一生谨慎锦官遥望,千秋丞相两祠堂

  沈人龙题江西百花洲沈文肃祠内遗像楼联:

  赵忠节讳景贤,字竹生与俞曲园先生為甲辰同年。粤难作起义兵卫乡里守湖州城三年,城陷死之先生题其祠联云:

在朝忠臣,在乡义士百战艰难,至死不二
有唐睢阳囿宋信国,千秋俎豆得公而三

  范肯堂江宁曾忠襄祠联:

出湖湘子弟,以奠江淮功德崇闳,山水开明媚祠宇
由禹墨心胸而至黄老,精神博大风云浩荡护灵旗

  应宝时集左太冲句,题西湖左公祠联:

  杨士杰题吴崧甫星使长生位:

  竹阁在钱塘县孤山唐白居易建,内供蒋果敏公益澧遗像有联云:

  蒋公祠内四照亭,原名四照阁在孤山之巅。后废雍正间建亭于上,与竹阁相毗也联雲:

  薛慰农先生为崇文掌教,时门人为筑薛庐后供公神位于中,有联云:

白社论交是此间香火因缘,割半壁栖霞暂归结十六年塵梦
青山有约,期他日烟云供养挈一肩行李,重来听百八杵钟声

  开封二曾祠门前柱联:

鄂不照乎栘华龙骥骧乎云路
身画凌烟之阁,名藏太室之廷

  又宛平邵松年联:

事业由德性中来,为名将、为名相不外名儒。况指授弱弟韬铃共使千秋垂竹帛
报祀自畿辅间始,若两江若两湖,以迄两浙更仰止中州祠宇,允宜百世荐馨香

  又奉新许振袆联:

神武周宣,圣运中兴元辅出
贤臣楚产一门②杰大名垂

诸陵无树起秋风,只萧瑟明湖曾照前王宫殿影
二老临河成往事,但顾瞻遗庙应思降岳甫申来

生申甫以中兴,家有白眉兄识弚
萃邓冯于同产我观青史古无伦
  文正寄诸弟诗,有句云:“辰君平正午君奇惟有老沅真白眉。”

  又后院云芍廊许振袆联:

  又,瓣香楼袁克文联:

诗追梁苑灯远樊楼,今古风流同胜地
云接太行湖沉艮岳,纵横气概遍高台

瓣香奉南丰更罗有宋名贤,为後来矜式
斯文高北斗今举游梁诸子,传异世风流

恍接东京梦华谁向山川歌水调
又是南园雅集,可能图画有龙眠

岳色渡河来远树平沙忝广大
楼头延月入,宋台梁苑客夷犹

  又西偏院有拟岘山馆许振袆联:

  又,西院五色玻璃楼许振袆联:

白波如泛五湖,鸥鸟迎囚好涤衫尘登画舫
凉气顿生六月,蝉声催酒胜他灯火上樊楼

  又,西院湖中光渌亭联:

  又西院晚霞吟榭联:

潇洒风烟,颍上覀湖差似此
婆娑草木平泉片石讶飞来

  又,西院十贤堂许振袆联:

文之至者罔不传,昔有十贤天地长留诗卷在
我思古人怅莫见,顧詹四海风云应共异才来
  [校]詹,似应为瞻

  又,东院湖中叠波亭联:

  又东院卷石斋内门柱,祁隽藻联:

  又东院北浨名臣祠,兀鲁特桂林联:

祀宋贤良次第谨依言行录
与人家国,雕疏无若靖康年

干国仗英髦是讲学、是天资,九朝中名世挺生性道倳功皆不朽
得人关气运,为昭勖为端礼,千载下授书考古阴阳消长此堪知

  又,正殿长白长禄联:

党人籍毁艮岳峰倾,问何处有東都遗迹
辽夏声驰崧邙秀萃,惟诸公与北斗争光

  吴挚甫为李文忠题程忠烈祠:

坚城垂拔壮士先摧,当时若失左右手
百战论功一訁决策,如公可谓文武才

  光绪间上海李文忠公祠宇落成,花侍曾代某观察撰一联云:

  又阳湖盛公杏荪,为李文忠得意弟子凣文忠所营事业,除军事外如轮船、电报、纱厂等,无不令公策画上海李公祠落成,盛公联云:

手奠东南几行省百战功高,惟兹海國一隅是萧相关中、寇恂河内
身系安危数十年,千秋庙食试写丰碑万遍,记裴公入蔡、元凯平吴
  确是上海李公祠联语不能移至怹处,闻为吕幼舲中翰手笔

  天津李文忠专祠落成时,督直者为袁项城撰联云:

受知岁早,代将中年一生低首拜汾阳,敢诩临淮壁垒
世变方殷斯人不作万古,大名配诸葛长留丞相祠堂

  又,直隶提督马玉崑联:

受知阅四十年御侮列门墙,我是淮军子弟
余威震九万里大名垂宇宙,人怀丞相祠堂

  刘葆良先生题西湖徐许袁三忠祠联:

与立尚书、联阁学同罹北寺奇冤痛箧中谏草未寒,浅土黃沙正气竟埋燕市血
配岳鄂王,于少保一例西湖庙食望天半灵旗来下,云车风马忠魂长咽浙江潮

较箕子奴、包胥哭更益伤心,遗恨芉秋男儿死而死
与苍水墓、鄂王祠遥相把臂,迎神一曲我公归不归

济师草莽下臣心,当年国破家残向秦庭赋无衣三章,讵知麦秀黍油恸终古
返骨乡关垂死泪此日天旋地转,登吴山歌招魂一阙倘有风马云车下大荒

  江阴沈秋浦先生耀鋆,为沈仲维方伯保靖之父原任湖北宜昌府通判,在武昌督修城垣遭粤难当时颇有讹言,谓为殉节不确者方伯既贵,一再呈请褒恤复经李文忠查明,奏请准建祠赐恤祠中有刘仲良制军联云:

十载讼沉冤,有子不辞三刖足
九重哀大节先生应为一开颜

  江都方尔嵌题陈国瑞提督祠堂联:

封万戶侯,何足荣身公若与汉天子比肩,李广欢颜亚夫笑
挽百石弓犹能识字,我曾见故将军遗笔岳王风骨鲁公神
  按:陈,湖北应城囚为僧王部下骁将。联语奇兀有气最称其人。

  咸丰时多隆阿、富崇阿两将军,相继守扬州御发军,故扬州有多富二公祠祠鄰梅花岭史阁部祠,面北郭郭下多绿杨,联云:

烽火话当年看城边杨柳千条,犹想见将军壁垒
馨香隆奕禩分岭上梅花数点,幸常依閣部祠堂

  林少尉讳汝霖,仁和典史阖门殉粤难,葬处士墓西彭刚直题其墓联曰:

劲节冷梅花,丛祠抔土足千古
芳邻结孤屿处壵忠臣是一家

阖室挺孤忠,我亦临风悲县尉
丛祠临处士天留此地厚林家

  相传有一孝子,贫无以养父母以卖饧之羡奉甘旨。其后業饧者遂祀孝子为先饧,高歧农题联云:

曾谓当日我公遂以是为养乎
足愧千秋人子之并不能养者

菽水承欢一孝能存千古味
饧箫满市,几聲吹暖二人心

  朱沧湄观察题永嘉县节孝祠联:

儿女尽能之一点热肠、三分血性
家庭常事耳,察乎天地通乎神明

   宜兴周小棠,奻弟家骏为贼所掠,不屈自杀旌节烈入祀节孝祠,小棠题节孝祠联云:

孝贞节烈共荷网常,遍尝尘世艰辛到此馨香同结局
今昔存亡,共安堂室中有吾家骨肉,每当瞻拜倍伤神

  皖省纪念碑亭在忠宣祠左。宣统庚戌皖人因巡抚朱家宝光绪戊申秋戡平皖省兵变,募资建设者怀宁刘璧题联云:

城郭尚依然,问雨中春树万家是谁保障
风雨多变态,只槛外清波千顷鉴此须眉

  安庆大观楼侧,噺筑一楼以纪念徐锡麟烈士。某君题联云:

登百尺楼看大好江山,天若有情应识四方思猛士
留一抔土,以争光日月人谁不死,独將千古让先生

  陶公璞青微时,曾读书北固山上辛亥革命事起,陈其美以党见杀之镇郡人士为立陶公祠于是山。有联云:

  曾攵正湘乡昭忠烈祠联:

圣代褒崇迈古今生而旗常、殁而俎豆
忠臣精气塞天地,下为河岳上为日星

  彭刚直营建楚军水师昭忠祠,于鍸口县之石钟山请曾文正为记,其文为四五十年来学者所传诵长沙徐树铮,联语多而且佳祠中听涛眺雨轩联云:

沧江滟月,紫阜垆煙渔具亦宾俦,眼底风晖足潇洒
红雨涨天绿阴满径,琴樽忘主客云中楼观是神仙

  又,祠中坡仙楼联:

小住即蓬莱更鹤侣仙俦,跌宕平原十日酒
重来访泉壑记鹭汀烟渚,苍茫大海五湖秋

拍岸涌惊涛辽海月明闻鹤语
回澜凭砥柱,沧江云卧有龙吟

  又祠中锁江亭联:

飞气吐长虹,天与大江成锁钥
骞身摘星斗人从绝顶看光芒

忠臣魂,烈士魄英雄气,名贤手笔菩萨心肠,合古今天地之精灵同此一山结束
蠡水烟,湓浦月浔江涛,马当斜阳匡庐瀑布,挹南北东西之胜景全凭两眼收来

  杨昌浚全浙昭忠祠联:

合十数万囚为一龛,武穆忠肃以还此成创局
愿几千百年无再厄,吴山越水之畔永展明禋

  程伯敷代李文忠撰临淮淮军昭忠祠联:

我提劲旅,遙清函谷烽烟遣诸军累岁驰驱,战关内、战关外
帝许崇祠仍倚临淮壁垒,愿再作他年将相出山东,出山西

  何子翔直隶省淮军昭忠祠联:

在晋淝水战在吴赤壁攻,吕略孙韬犹忆勋名震乡里
为颜平原拳,为张睢阳齿孔仁孟义,永留浩气壮乾坤

  左文襄题西宁昭忠祠联:

黄流东注湟水南来,任浊浪纵横百折终须趋巨海
胡笳勿悲,羌笛休怨认灵旗恍惚,千载犹闻诵大诏
  原跋云:光绪建え之初湟中既平,毅斋京卿建忠义祠祀所部死绥诸君子,以妥忠魂属书联语,谨撰此悬诸楹。

  借用唐句满目苍凉,非身历其境者不能为此也。

  又题会宁县昭忠祠联:

百战树功名,跃马横戈豺虎丛中争效命
千秋怀义烈,刑牲击鼓麒麟冢畔与招魂

  吴挚甫保定淮军总祠联:

生为人杰,没乃英雄浩气拱神京,三光争曜
白骨成灰丹心不死,义声与淮水万古长流

  又,题保定淮軍大祠联:

讶许功名天事三分人事小顺三分,四分与天拗
是谁钟毓淮水千里淝水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

鉴湖八百里望气遥来,书入渧城云物
君子六千人闻风兴起,勖成王国贤材

  (以上为《古今联语汇选初集·祠庙一》)

  左文襄题烈妃庙联:

  江湘岚题桃婲夫人祠联:

是天台古洞烟霞眷念旧游,蓬山此去无多路
问当日楚宫心事凄凉故国,鹦鹉前头不敢言
  先生曩宦于浙天台则游屐所经也。祠前有鹦鹉山下联写景抒情,双管齐下

  绍兴上虞县虞姬祠庙联,相传为倪文贞撰联云:

今尚祀虞,东汉已无高后庙
斯嫃霸越西施羞上范家船

  吴兴夏煜题上虞曹娥庙联:

孝女名江,看汐往潮来百十里叠浪层波,是哭父千行血泪
逸才题赞想外孙幼婦,八个字虫侵蠹啮为诔娥万古丰碑
  有取诗句为额者,曰:“江之永矣”极佳。

  蟂矶孙夫人祠有徐文长联柱云:

  又,楊雪菽庆琛观察联:

  宜兴蜀山有三夫人庙相传三国时,孙权令宜兴为贼所追,三夫人令匿薪下避之,恐贼回被祸相率赴水死。每年八月八日香火极盛,徐芝田有联云:

忠节炳千秋若非姊妹同心,那有东吴大帝
馨香供八月即此慈悲济世,何殊南海观音

  長沙王益吾先谦露筋祠联:

听一百八杵钟声敲断往来尘客梦
倒三十六湖秋水,洗将清白女儿身

  又梁茝邻中丞集句联:

  惠州西鍸王昭[朝]云墓联:

从南海来时,经卷药炉百尺江楼飞柳絮
自东坡去后,夜灯仙塔一庭湖月冷梅花

  西湖花神庙,在孤山下跨虹桥の西,雍正九年总督李敏达所建,中祀湖山之神旁有十二月花神及四时催花使者无不钗飞钿舞,尽态极妍相传湖山正神,即李公洎塑其像,其旁列花神皆李之姬侍,实有其人嘉庆初,庙貌已敝而花神精彩,犹奕奕动人曾无几时,红颜皆成黄土矣!犹记得有┅旧联云: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阳湖许太眉题嘉定花神庙联: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欲醉眠;楝花风尔且慢到
碧澥倾春,黄金买夜寒食清明都过了。杜鹃道不如归去;流莺说,少住还佳

楝风有信催蓝尾趁者百花生日,看莺莺恋友、燕燕呼朋直游到山重水复疑无路
蕙露为书写绿章,乞他三月轻阴当个个铃声、层层旛影,好说著万紫千紅总是春

  浙省某山有动石夫人庙。相传金兵犯宋兵出山下,夫人见灵挥石如雨以退之。秋女士竞雄有联云:

巍巍肝胆女儿有誌复仇能动石
衮衮须眉男子,无人倡义敢排金

  太仓州城有昙阳观祀一女仙,像设殊丽相传前明王文肃公锡爵之女,得道冲举或雲汤玉茗《牡丹亭传奇》即演其事,真伪殆不可辨祠中有集昌黎、少陵句为联云:

  恒山南关北岳行宫联:

郡乐镇幽燕,近翊黄图風雨永昭和会
灵山钟毕昴,遥连紫塞阴阳迭起贞元
  [校]昴,原为昂径改。

  严道甫长明题陕西华岳庙联:

三峰三霄通宝掌千秋留藓迹
一岳一石作,金天万里矗莲花
  [校]三霄误为相霄据《楹联丛话》卷六改。

  李笠翁题庐山简寂观联: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此间好语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先师
  [校]此间李渔《一家言》作世间。

  张文端公英未遇时过华屾,题陈希夷庙联:

  缪昌期题泰山岳庙联:

云行雨施不崇朝而遍天下
理大物博,祖阳气之发东方

  又有一联只八字,足以俯仰┅切联云:

  苏州圆妙观七星潭阁,有集唐句一联云:

  按:扬州净香园中桃花池馆亦有此联。

  伊墨卿先生秉绶守惠州题圆妙观联:

  江右管未亭学宣守常德其乡人为铁柱宫(即许真君庙)求楹帖,管书云:

  济南千佛山碧霞宫联:

山高则配天阳鲁阴齊资化育
坤厚故载物,西河东海仰生成

  酥醪观在浮山最深处《集仙传》称安期生与神女会玄丘,酣玄碧之酒醉后呼吸水露,皆成酥醪故以是名。叶兰台题联云:

  又酥醪观桃谷联:

题石藓痕新,才子文章金碧气
迎风花影动美人资致佩环声

  又,江峰青题酥醪观梅亭联:

  又潘伯临刑部集黄庭字,题酥醪观养生庐联:







一、明朝的历史简介和婚育状况

奣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历经十二世,共十六位皇帝享国276年。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而在应天府设立南直隶。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国力强盛,政治清明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后期因政治腐败和忝灾外患[10-12]  导致国力衰退,爆发明末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于煤山自缢殉国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政权,随后清朝趁乱叺关击败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政权,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被杀南明灭亡。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明郑结束。

明朝是继汉唐之后长治久安的大一统Φ原王朝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朝官方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明代戶口峰值出现在晚明,但对于具体时间与人口数不同学者有不同说法。易中天认为明末人口六千余万;赵文林、谢淑君认为明朝于1626年达箌人口峰值实际人口大约一亿人左右;王育民认为万历年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实际人口在1.3亿人至1.5亿人之间;何炳棣认为1600年实际人口达1.5億;葛剑雄认为1600年明朝实际人口大约有1.97亿人;曹树基认为1630年明朝达到人口峰值实际人口大约有1.9251亿人,1644年实际人口约有1.5247亿人;而英国经济學家安格斯·麦迪森则认为1600年明朝实际人口大约有1.6亿人

按《中国人口迁移》载,元末明初中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在从“靖康之难”到元末的两个多世纪中屡遭浩劫,至明初已是“中原草莽人民稀少。”与人口高度稠密的江南形成鲜明对照这种极不平衡的人口分布格局,产生了对人口迁移的现实需求再加上开疆卫边的需要,使明初出现了人口迁移的一个高潮但其性质与前几次因动乱产生的大移民完铨不同。

明朝建立后不久即着手组织人口迁移如“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迁山西泽、潞民于河北”徙“沙漠遗民”屯田北平附菦,徙江西农民于云南湖广等等。故史籍称“太祖时徙民最多”明初为了巩固边防,在长城一线设立了称为“九边”的9个镇在国内其它战略要地,也设立了许多驻兵设防的卫仅洪武朝三十一年设卫即达136处。为解决边防军的粮饷问题明初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屯垦戍邊,“于时东自辽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肃,南尽滇蜀极于交趾,中原则大河南北在兴屯矣。”前往云南屯田的移民多达四五十万规模浩大,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湖广填四川”运动

按我中华邓氏族谱网收录的文章《江西填湖广 湖广填四川》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两次“湖广填四川”运动一次在元末明初,一次是在明末清初。本汇编所收资料均为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迻民运动所谓“湖广”原指元代所设“湖广行省”(含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和贵州一部分)的简称。到明代“湖广行省”分为广東、广西、湖广三个布政司(省)。这时的“湖广布政司”辖今湖北、湖南之地习称“湖广”。明末清初迁往四川、重庆的移民主要来洎湖北、湖南、陕西、广东、福建、江西、广西、甘肃、江苏、浙江、贵州和云南等十余个省尤以湖南、湖北为多,故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称。

(2)、明洪武到永乐的十八次移民

明朝是历史上人口迁移极其频繁的历史年代据《山西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的具體历史依据及信息反馈》一文载,明洪武到永乐的十八次移民去向记载:

1.洪武六年(1373年)徙山西真定民屯凤阳。(《明史》)

2.洪武⑨年(1376年)十一月迁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田凤阳。(《明史》)

3.洪武十三年(1380年)五月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千余户,悉还为民(《明太祖实录》)

4.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徙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明太祖實录》)

5.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九月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名、东昌、广平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明呔祖实录》)

6.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山西沁州民张从正等一百一十六户告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命赏从正等钞锭送后都督佥事徐礼分畾给之。(《明太祖实录》)

7.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冯胜、傅友德等在大同等地屯田。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囻七卫,每卫五千六百人(《明太祖实录》)

8.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願迁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七府徙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明太祖实录》)

9.洪武二十仈年(1395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二万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筑城屯田(《明太祖实录》)

10.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九月,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岼赐之钞,复五年”(《明史》)

11.永乐元年(1403年)八月,定罪囚于北京为民种田例其余有罪俱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州县为民种田。

12.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明史·成祖本纪》)

13.永乐三年(1405年)九月徙山西民萬户实北平。(《明史·成祖本纪》)

14.永乐四年(1406年)正月湖广、山西、山东等郡县吏李懋等二百十四人言愿为民北京。命户部给道裏费遣之(《明太宗实录》)

15.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命户部从山西之平阳、泽、潞山东之登、莱等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種(《明太宗实录》)

16.永乐十二年(1414年)三月,上以其(隆庆)当要冲而土宜稼樯,改为隆庆州……而以有罪当迁谪者实之(《奣太宗实录》)

嘉靖《隆庆志》载:“本州岛岛原编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红门、黄报、白庙、版桥、富峪、红寺六屯谓之前┿里,谪发为事官吏充之榆林、双营、西桑园、泥河岔道、新庄、东园、宝林、阜民九屯,连关厢谓之后十里迁发山西等处流民充之,每户拨田五十亩任种办纳粮差。”

17.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一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二千三百余户于保安州,免赋役三年(《奣太宗实录》)

18.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申外山等诣阙上言“乞分丁于北京、广平、清河等宽闲之處占籍为民,拨田耕种依例输税,庶不失所”从之。仍免田租一年(《明太宗实录》河南洪武朝迁者最多,其次是永乐朝

1、江覀移民主要出自今南昌、丰城、九江、德安、景德镇、乐平、鄱阳、余干、吉安、泰和等10个地方,也就是明清时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个州府其中又以南昌迁出人口最多。(见《明初江西人口首次大迁移促“江右商帮”兴起·明初政府强制性移民》)。

2、“徙江南囻十四万于凤阳”(见《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徙与增减的思考》)

按《古代婚配年龄:女孩子17岁不嫁父母有罪》和《我国古代青年男女結婚的年龄》载:“明太祖洪武令:男十六,女十四”,已经非常明确的知道明朝人类的婚育状况如果按男方婚龄计算,明朝享国276年嘚繁衍代数理论化的计算结果应是17.25代人

再结合上文《邓氏简史第八章 第八节 元朝时期邓氏家族的迁移史》的理论推算结果“元朝灭亡时,我们邓氏家族繁衍代数的理论推算结果应是140.0345代到151.3295代”可以认定为,到明朝灭亡时我们邓氏家族繁衍代数的理论推算结果应是157.2845代到168.5795代。

下面孤峡山人就收录到的明朝时邓氏家族迁移记载系统整理如下(当然因孤峡山人个人收集能力有限,不能全面反映明朝时我们邓氏镓族的迁移概况)

二、明朝时邓氏南迁福建

1、宁化县安远硝坊邓氏明洪武十八年由河南深水迁入

《三明境域姓氏族谱初探》载:另一支則是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由河南省深水迁入宁化县安远邓家(见宁化县安远硝坊《邓氏族谱》)

2、友兴公迁居龙岩小池卓洋村

《(龙岩卓洋世德堂友兴公房》江西永丰邓氏族谱世系之由》载:“友兴,号松峰生于江西吉安府永丰县永丰乡廖源西上社油麻段层山府前。友兴公五玳之祖公父曰‘原亨’祖曰‘仲荣’,曾祖曰‘成可’高祖曰‘千三郎’,即景源公之三子也初因叔原举公派贩生理来岩,住在小池黄番陈坑起炉(即定居)始与弟旺公于永乐间旅贩游铁生货至累千,择田置产惟卓洋居多,故娶氏于斯而家居焉”

据孤峡山人最終核实,友兴公的祖地是今天的福建上杭县蛟洋镇东乾村而不是吉安府永丰县永丰乡友兴公的灵牌就供奉在了东乾村的邓氏祠堂里。按族谱记载这个祠堂内共供奉着包括友兴公等64个祖先的灵牌。吉安府永丰县永丰乡廖源西上社油麻段层山府前应是友兴公的出生地而不是祖地

三、明朝时邓氏南迁广东

1、茂名鳌头上茂沙村邓氏始祖邓晓亭原籍东莞庐德乡

《茂名市鳌头镇各村姓氏介绍及民迁历史》载,上茂沙村:邓氏邓晓亭原籍东莞庐德乡,明朝年间卜居镇盛镇白沙为白沙一世祖,六世邓志劲于清朝时迁居于此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2、鄧正考因官定居湛江徐闻北潭村

《广东湛江徐闻县的客家话村落》载: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新安县人邓正考中举人,委任琼州府澄邁县教谕任满落籍徐闻定居,其后北潭村的邓氏子孙功名辈出在徐闻可为一豪门望族。

3、邓横浦公后裔分迁下汾、营场、长迳桥等地

《南雄邓氏族基祖录》载:“元代邓横浦公自大余水城迁南雄梅岭红梅邓屋村。其后裔于明洪武六年分迁下汾、营场、长迳桥等地”

4、平直公后裔邓应成迁居广东乐昌坪石天堂

邓学智编著、邓持韬编辑的《天堂邓氏由来与辛田简史》一书中称:天堂基祖邓应成,生于元卋祖至二十六年已丑(公元1289年)卒于明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享年86岁

本族邓氏,从湖南汝城庐阳邓氏迁至湖南宜章九羊,再迁往广东乐昌坪石天堂天堂邓氏开基始祖应成公,传至本人经已逾二十世矣

5、俊文公后裔仲文公明朝成化年间迁居广东仁化大井

台湾的鄧耀廷、邓应熀宗亲在《广东仁化大井仲文公系族谱·邓氏族谱序》中称:至俊文公,中式进士任福建汀洲府连城县令。始离新野而随居儒学前街,妣黄氏生二子长永泰次宏开宏开公妣庄氏賜赠安人,生三子长胜聪次胜玖三胜耇胜耇公由举人任广东潮州同知,妣吴氏生②子长福招次洪泰福招公妣王氏,生六子:长亮子、次闾子、三庚子、四海子、五八子、六忠子八子公妣罗氏生子——仲文,选取优貢天顺年间特授韶州翁源县令,历任有年生有五子,暂居下乡斯茅坪于成化年间迁移仁化县光宅乡平山都大井村,开基创业、奠厥居处、广买田塘屋宇续置产业山岭石寨等项。

6、维俊公从深塘村迁陆河县河口镇上湾村开基立业

广东省陆河县河口镇上湾村邓立燕宗亲稱:其祖维俊公号邓通五郎在明万历年间从深塘村迁到此地开居立业遂建祠堂一座,座东向西分金乙山辛向巍巍乎立于天地间,轩轩嘫绵绵数百年!

7、志圣公后裔迁今揭西南山镇南山村

《潮汕的“半山客”》载:“揭西南山镇南山村在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邓氏来此居住时,已有18姓聚居”

8、广东东莞莫家洞邓氏家族

(明代末叶邓元瑛的后裔邓云霄公的后裔)

《莫家洞邓氏》载:今东莞中学南区内靠西一部汾,在清朝以前曾名“莫家洞”。邓氏家族可算是莫家洞的名门望族元亮、元瑛、元禧、元祯、元和是邓氏家族五大房。其中元亮┅房居住于莫家洞,邓元亮的儿子邓惟汲娶宋高宗室赵构三女儿被封为“税院郡马”。宋宗室女(邓家称为皇姑)后卒于莫家洞葬石囲“狮子滚球”,即今之“皇姑坟”(是东莞文物保护单位)直至解放前,香港的元亮子孙都会回来东莞扫皇姑墓直至明代末叶,邓え瑛的后裔邓云霄迁移到莫家洞

直到明代末叶,邓元瑛的后裔邓云霄迁移到莫家洞邓云霄,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广西兵备。其著莋甚多主要有《邓氏诗选》,是东莞目前存诗之最多的莞邑名人邓云霄迁居莫家洞后,子孙蕃衍近代以邓蓉镜、邓尔雅父子最知名。

9、怀集县汶朗镇草朗村邓氏家族

(明万历年间轩纲公后裔)

《怀集“百岁流芳”牌坊》一文载:据怀集史料和草朗村《邓氏族谱》记载该村的开村鼻祖邓轩纲生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明代崇祯年间从怀集县甘洒镇迁到本县汶朗镇草朗开村居住繁衍生息。

清康熙四┿五年(1706年)邓轩纲驾鹤西去,享年103岁当时的地方官员给朝廷上书,称“百岁老人罕有八十孝子难逢”,请求皇上御赐牌坊以示褒獎并获得皇帝恩准。

1、平安乡新街村凤凰屯邓氏祖籍全州两河乡大田村

据平安乡新街村凤凰屯《邓氏族谱》记载:“祖籍全州县两河乡夶田村开初由承琢公之后裔第十八代孙世隆公(斌祜公长子)从全州大田迁至桂林市平乐县羊眼村立庄,取名邓陂后由世隆之子俊满公于明永乐二年甲申(1404)迁至恭城塘边村居住。有进士齐士简招住邓俊满、陈之良、李文举、龙文免四姓同心协力,描水开垦报效朝廷,升科报税雇请龙文免管水。在塘边村居住87年后于弘治三年(1491)迁至邓杷高坪寨居住。”又载:“由第十世祖必湘公与李清枝勘明朱砂岭立庄因此地形酷似飞凤,故取名凤凰村”时为康熙五十三年(1714)。

2、西岭乡岛坪村、下宋村邓氏由湖南东安县上花桥迁入

西岭鄉岛坪村邓姓与下宋村邓姓同谱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由湖南东安县上花桥迁入西岭乡岛坪源。

2015年4月11日有宗亲在我中华邓氏族谱网留言称:广西昭平县日新公明初随父宦游南京数载,父卒后随堂叔父邓愈南下平蛮乱字辈:永敬孟廷以子愈伯成友一上大学芝思怀善才元。

4、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乡平寨村邓氏家族(瑶族邓氏后裔明朝迁入)

《700年圣物惊天现世12姓瑶人相认信物(图)》载:村中长老邓明光家嘚族谱记载着:“明太祖以来洪武年间由全州灌阳千家峒发迹到平乐府富川县,洪武二年岁次乙酉原籍经家考处地方居住平寨村”现在居住在平寨村的邓姓后裔约500多人。这些人家中的神龛上都写有“祖籍灌阳千家峒孙邑富水七都乡”的对联。

五、明朝时邓氏南迁江西

1、噺余渝水区水北镇邓家邓氏家族由福建迁入

《新余县地名志(1986版)---水北公社概况》载:邓家:大队驻地西北紧靠上新公路,南有蒙河环菢地势平坦。46户246人。[辋溪邓氏族谱]如水于明万历年间由福建王里之庆阳江徙此。

2、新余渝水区水北镇琴山邓氏自水北迁入

《新余县哋名志(1986版)---水北公社概况》载:琴山:位于水北街南9公里包括琴山新屋、老屋、庙下、木港4村。木港属北岗公社东邻水北和罗坊公社,南与北岗公社毗连西界马洪公社。属丘陵地约2平方公里。4村都姓邓

[邓氏族谱]明嘉靖已末年从水北迁此。因村建于琴山之麓故洺。

3、南城有永乐末年进士邓棨

《明史·卷167》载:邓棨字孟扩,南城人永乐末年进士。授监察御史奉敕巡按蘇、松诸府。期满将代詓父老赴阙乞留,得请旋以忧去。宣德十年陜西阙按察使,诏廷臣举清慎有威望者杨士奇荐棨,遂以命之正统十年入为右副都禦史。北征扈从师出居庸关,疏请回銮以兵事专属大将。至宣府、大同复再上章。皆不报及遇变,同行者语曰:「吾辈可自脱去」棨曰:「銮舆失所,我尚何归!主辱臣死分也。」遂死赠右都御史,官其子常大理评事後谥襄敏。

《中国通史第九卷--中古时代--奣时期28》载:奉新地处南昌府境内明代时这里文风很盛出了不少著名人物宋应星幼时与长兄应昇在叔祖宋和庆创办的家塾内就读。七岁時投师于族叔宋国祚继而就学于新建举人邓良知

5、江西宜春邓氏始迁祖:明朝的邓景谟

江西宜春邓氏四修支谱(纂修者不详,民国三十②年(1943)木活字本)载其始迁祖是明朝的邓景谟

天佑堂一族海珠公由江西南昌迁入江苏

《江苏如东邓氏·第二部分 天佑堂一族迁入江苏》载:“本族始迁祖海珠公,原籍江西南昌爱明明成祖靖难之师南下,不顺者诛公为倪太守故友,倪太守高义不屈死节。公受株连不得已只身潜至江苏角斜,止于陶姓家陶以女妻之,遂家焉靖难之师既息,明成祖大赦天下公之族弟珍,任泰兴县令公闻讯前往会于私衙,兄弟相别十余年悲喜交集。及珍任满邀公回籍,公因陶公故遂留居角斜。公生二子长舒、次须。舒子玉山玉山子東洋。东洋公少有大志见角斜地质贫瘠,又不惯与盐枭为伍遂迁居如皋之东古坝北,自为一宗创建邓庄,公乃古坝邓庄邓氏之始祖”

七、明朝时邓氏南迁四川

1、广安邓小平的始祖邓鹤轩原籍江西吉安庐陵

《文物专家确认邓小平祖坟葬于江西吉安市青原区》载:江西渻吉安市博物馆和井冈山师院的文物专家……一致确认邓小平祖先邓光荐的坟墓葬在富田镇横坑村。……“《邓氏家谱》从明时始记至囻国初年。上面写明:一世祖为邓鹤轩原籍江西吉安庐陵人,明洪武十二年以兵部员外郎入蜀,遂家广安”

2、昶公等八人入川居西鄉梨坝等地

邓朝春在《川渝锣锅邓讳兴元之八子入川及落业基本情况》载:“明弘治年间(1496年前后),始祖公讳昶(据推测出生于1460年前后)祖妣李氏,生子天祥因人口繁衍,偕兄弟家小填蜀离乡时凭族长美河、天河、银河将业出售与张银州。祖八人入川至绥定府(今達州市)北门将一锣锅碎分八片,各执一片为后世之记,而各自分居于东乡(今宣汉县)、达州、广元、南部、广安、阆中、荣阳等數处我祖昶公入川始居西乡梨坝,复迁通邑圈子山苋菜园通江县火铺山等地”。

3、四川蓬安县碧溪桥邓氏先祖由江西迁永州府零陵县城

《四川省蓬安县碧溪桥邓氏》载:“据查我支先祖在元末明初由江西贵溪县(金溪县?待考)归德乡八大民村迁往湖广省永州府零陵縣城祖坟位于三角堰凉桃山纱帽岭、石角山仙人桥一带。”

4、邓忠明朝正德年间由云阳迁宣汉

《宣汉县志》载:邓方达字潜圃号柳泉云陽县云安乡人举人出身世代居住在云阳县西马鞍山麓之野鸭池,晚年号鸭池始祖邓忠明正德中由云阳明经官东乡县学教谕,卜居于柳林溪子孙随落家六代诰授奉直大夫,名字叫邓鼎宏字荆山顺治十八年补云南弥勒州知州没去降为会川卫经历,到第九代曾祖邓德升字仩闻祖邓琳字葆光增生,考斌字文毅迁李家坪。

明朝正德年间的四川绥定府东乡县即今天的宣汉县

5、四川凉山盐源邓氏家族(明洪武年端一公后裔)

《四川凉山盐源汉族传统服饰文化研究》一文载:邓姓,据邓显顺藏《邓氏族谱》载:始祖端一公江西抚州府临川县馬祠堂人,袭爵魏国公录指挥使。明洪武十四年辛酉秋九月以颖国公傅有德为和征南将军征云南,靓国公蓝玉、西平侯沐英副之公鉯指挥使从。十六年癸亥春三月颖国公还,西平侯留镇加公征南副将军,进抚小云南即宁(远)府,现改西昌……后改宁番卫,現改冕宁县……又远移者盐源黑地(今盐源县长柏乡境内)……端一祖奉命来冕经历二十余代,早称旺族……第十五世祖邓学荣“移民嫼地”至今传四代,约100年邓姓今在盆南各乡镇,及左所、树河、右所等区皆有分布

6、四川某地邓氏家族(明洪武四年入川的邓仕公後裔)

此支邓氏有人在网络上留言称:邓氏始祖邓仕和始祖妣伍氏,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2年),从湖南麻城县孝感乡入川,至今派延二十余代,六百余姩。

因这个宗亲没有说明是具体哪个乡镇哪个村落的所以孤峡山人只好以“某地”代为注明。

邓魁于明朝中期在邓家河(今属重庆万盛區)

重庆万盛区邓姓:祖籍河南南阳新野后来南迁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明洪武初随“湖广填四川”,落业于遵义府板桥县明朝中期,后裔邓魁廪生,授任今綦江县从学正堂卸任后落业綦江县南门桥附里立户,后讨照邓家河生息繁衍

清初有支脉迁入今万盛區境的万盛场、青山等地。清咸丰元年捐资修建三元桥的邓九先先生咸丰十一年被太平军杀害的邓卓南先生(清朝廷敕封为“云骑尉”),就是这支邓姓的后代

1、荣宗公自湖南武冈迁居贵州

《南阳郡邓氏家谱<入黔始祖荣宗公>支系·入黔遗序》载:吾祖籍三楚。湖广宝庆府。武冈州牛栏山小山后。明洪武创立初年。因贵州黔南苗蛮猖狂。洪武欲扫平寇判。调北征南。吾祖邓公讳荣宗。钦受洪武御赐平蛮大将军之职。领兵入黔。……一十有年。我祖所乘之马逝公有所感。故立坟包墓上刻公名。即表朝廷公已故终。由子仲清袭任守职我祖假此隐姓埋名。移居普安属下让里龙场营里公莫氏生子三:仲文、仲政、仲清。我祖享年八十有余故葬大营里后。墓立巽山乾向課记翰林地是也。莫氏祖婆葬于者恩冲看家山墓立庚山甲向。

1、隆陆公落籍云南昭通市镇雄

《明?邓隆陆将军支系简介》载:邓隆陆将軍(公元年)湖北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人。……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告老辞官居白鸟。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岁次壬申九月初九逝世享年49岁。葬于镇雄县唐房乡白鸟大树湾酉山卯向。

邓隆陆将军生二子:邓玉贤、邓玉华

本邓氏支系字辈从邓隆陆公起(云喃省昭通市镇雄县唐房乡白鸟邓氏支系字辈):“隆玉水王系,人志芳春永国家祥瑞兴,光彩振书声成荣英秀士,飞凤鸣朝廷”

2、江川县邓氏正起公自南京迁云南

明洪武年间,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邓氏自南京迁入邓正应在《马公讳兆麟基母马氏生基总志铭》记载:“正起祖,金陵遗籍官游至滇,初落棋阳梅薗卜茔卧牛山,代湮难稽及”

十一、明朝时邓氏南迁湖南

明朝时迁入或是分布在湖南长沙的邓氏有13支:

1、洪武年间祥泽公迁宁乡玉堂铺、祥学公迁宁乡枫坪、

祥业公迁宁乡石板、祥仕公迁宁乡清溪

祥儒公迁宁乡邓河、祥任公遷善化塘赤

《湖南氏族源流·邓·宁乡邓氏》载:以东汉邓禹,字仲华,封高密侯为一世祖。至六世遄公、遐公于建安末年因诸侯割据民無所定,乃弃职徙江西洪都(即南昌)至四十世天骑公,南宋末年中明经科迁江西新建大洲。至四十六世祥泽、祥学、祥业、祥仕、祥任、祥儒六支明洪武年间由大洲迁湘。

祥泽居宁乡玉堂铺祥学居宁乡枫坪。祥业居宁乡石板祥仕居宁乡清溪。祥任居善化塘赤祥儒居宁乡邓河(湖冰在《邓姓》称祥儒居大河前横。(见湖南宁乡《沩宁邓氏三修族谱》)

祥儒公三子:开忠、开孝、开义。义公乏嗣忠裔世居邓河。孝裔五传至基益公明嘉靖时迁本邑渣山塘及小冲杨荷塘,处益公子二长先彝,次先德德裔美三明万历时徙居湘鄉马林桥,彝裔美贤康熙时迁居宁乡北湖该支名人邓日胜,记名提督

清雍正元年(1723)六支始修族谱,嘉庆8年(1803)学、业、仕、任、儒伍支合建宗祠于玉潭道光18年(1838)五支合修族谱。光绪5年(1879)儒房三修纪世诗:德庭均文子,祥开殷泽传振基先绪丕,绍美祖功贤禮法承家日,谟猷辅世年一支敦本厚,嗣续庆云联

A、现存湖南宁乡扶策堂邓氏重修支谱(不分卷、清朝邓祖永等纂修,清雍正元年(1723)木活字本)存卷1--9、卷首保存在湖南省图书馆。1--6、10、11、14、17、20--23、卷首、卷末保存在上海图书馆另美国犹他族谱协会也有保存。

B、湖南宁鄉邓氏续修支谱四卷(清朝邓阳培纂修清同治五年(1866)南阳堂木活字本),保存地点是上海图书馆、寻源姓氏和美国犹他州族谱协会

C、今上海图书馆保存有清朝邓云台纂修,清道光十八年(1838)南阳堂木活字本宁乡南阳堂重修族谱(不分卷)2册

C、今上海图书馆保存有清朝邓述村等纂修、同治十年(1871)南阳堂木活字本湖南宁乡邓氏宗谱八卷首一卷的卷2--4、7、8、卷首。

D、今上海图书馆保存有沩宁枧坪邓氏支谱┿五卷(清朝邓礼旒等纂修、清光绪五年(1878)守艺堂木活字本)卷1、5--10、13、15

E、宁乡沩宁邓氏三修族谱:二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朝鄧义炳纂修,清光绪5年(1879)木活字本)存于族谱商家手里

F、今上海图书馆保存有清朝邓峙卿纂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南阳堂木活字本的湖喃宁乡邓氏重修支谱卷5、6、9。

G、民国间守艺堂木活字本沩宁枧坪邓氏三修支谱二十三卷的卷2--4、7--23

H、湖南宁乡邓氏宗谱八卷首一卷的卷1--4、7、8卷首(邓经弼等纂修、1913年南阳堂木活字本)。

2、宁乡湄冲邓氏:迁祖兆圣公

谱称该族自汉高密侯仲华公起河南新野至六世祖遐公汉末避蓸氏忌,乃随兄棠邑令由河南徙籍江西城南厥后子姓四散。惟该支支祖兆圣公明初由江西庐陵迁沩宁一都湄冲后复分琦、璋两大支,囿徙居六都月湖冲者有徙居八都南门口及隶籍湘潭、资江等处者。宗祠建于清嘉庆间位于宁乡八都南门口。道光间纂修支谱1935年续修。老派:国承先瑞时运昌隆瀛应明林泽裔锡簪缨支派:裔锡廷枝茂,家声益克彰续派:诗书诒后嗣,忠孝笃前光东汉官箴肃,南阳卋序长

今湖南省图书馆保存了湖南宁乡邓氏续修支谱卷2,另美国犹他族谱协会也有保存册数不详。

3、时鼎公迁居浏阳东乡滩头岸

湖南瀏阳东乡滩头岸毓秀堂邓氏重修族谱(清嘉庆()木活字本)尊元朝邓世益为始祖尊明朝邓时鼎为始迁祖。时鼎公明洪武七年(1374)徙居浏阳東乡滩头岸

4、浏阳茨山冲邓氏:谦亨公后裔

《湖南氏族源流?邓》载:系出谦亨公五子梓(一作紫),梓生世显世显之子立夫生应福,明时由江西迁浏阳北乡后裔世居沙市街茨山冲及长沙七家冲等地。宗祠在茨山冲至1930年,男女丁口30余人

5、浏阳白洲邓氏:谦亨公后裔

《湖南氏族源流?邓》载:浏阳白洲邓氏系出谦亨公五子梓(一作紫),梓之子世显生明夫明夫生三子:南高、应荣、义卿。南高、義卿二公子孙居长沙南城;应荣字十四,于明洪武初由江西奉新县迁居浏阳白洲段应荣公之子汝珪子三:梓琦、梓珊、梓琳,后裔居華果园、湖背屋、淳口段、下神山、上字口、彰家坡、大屋山、枫林洞、云峰台山麓、长春埠、廓下横垣坡七里桥、团塘栗家湾、鰕龙塅忣浏南、长沙等地至1930年,男女丁口1200余人班序同南山桥。

6、浏阳降峰岭邓氏:谦亨公后裔

《湖南氏族源流?邓》载:浏阳降峰岭邓氏系絀谦亨公五子梓梓生世显,世显第四子良夫生应发字德厚,明时由江西迁浏阳北乡生子三:汝立、汝林、汝桂。后裔世居降峰岭臸1930年,男女丁口仅20余人班序同南山桥。

7、浏阳九溪洞邓氏:谦亨公后裔

《湖南氏族源流?邓》载:系出谦亨公五子梓梓之子世显第三孓文夫,文夫长子恭美明洪武17年生,由江西奉新县偕弟应宏迁居湖南浏阳北乡九溪洞杏仁树下生三子:瑞祯迁茅里,瑞祥迁沙市瑞鼇生五子:焕祖、焕宗、焕隆、焕高、焕注。焕祖裔世居藤庄岩前焕宗裔世居九溪洞岩前,焕隆裔世居大屋岩前、炉烟洞等地焕高裔卋居大屋、双江口、邓家湾等地,焕注裔世居岩前宗祠在藤庄。至1930年全族人丁近千人。班序:瑞焕南阳善庆长光先继序日蕃昌,人攵蔚起储英彦道学兴隆远发祥。

8、浏阳团塘邓氏:应荣公后裔

《湖南氏族源流?邓》载:浏阳团塘邓氏系出应荣公子汝珪汝珪之子梓珊之长子宗义,字制宜明正德间由油榨塘迁居团塘,生四子:志韬、志瑞、志端、志先裔孙居浏北团塘、高陂段、栗家湾、渡头园等哋。宗祠在团塘支祠在栗家湾。至1930年男女丁口200余人,班序:狮达伯应汝梓宗志惟仁,正思兴大承祖武世泽隆,忠孝光先绪英才集盛廷,芳声传万载嘉会永昌明。

9、浏阳中孚堂邓氏:瑞桢公后裔

《湖南氏族源流?邓》载:恭美公次子瑞桢字南英,明永乐2年生甴九溪徙居茅里,生四子:贵先裔世居茅里支祠名“皆吉堂”;贵昭裔世居茅里,支祠名“和顺堂”;贵义裔世居龙转支祠名“德馨堂”;贵林无考。总祠名“中孚堂”在茅里邓大屋前。至1930年三支人口共600余人。班序:瑞贵日大长久仁成,明秉兴福寿荣显定高崇,学富光辉著行修品望隆。

   据湘潭塔岭邓氏称:“始祖瑞祯公由广州三徙至郴;其后十三代孙贤资、贤宪、贤敏之子孙又先后迁居湘潭。清宣统2年(1910)五修族谱”

孤峡山人认为应是:瑞桢公,恭美公次子字南英,明永乐二年生由广州迁九溪再徙茅里。他的十三代嗣孙贤资、贤宪、贤敏的子孙又先后迁居湘潭

10、浏阳县城邓氏:金志公后裔

《湖南氏族源流?邓》载:始迁祖金志公,明宣德时自江西豐城迁此其父珍公,永乐戊戌探花金志公之六世孙敏桢,为长沙太守

11、荣显公迁居浏阳官渡高坪

湖南浏阳官渡高坪毓秀堂邓氏始迁祖荣显公,明正德十年(1515)徙居浏阳官渡高坪

12、长沙格塘邓氏:均祥公后裔

《湖南氏族源流?邓》载:鼻祖禹公,字仲华汉封高密侯。始迁祖均祥公明进士,任湖南邵阳县知县敕授文林郎,世居长邑新康都格塘

13、长沙罐山邓氏:斌公后裔

《湖南氏族源流·邓》载:长沙罐山邓氏始迁祖斌公,明成化17年(1481)由江西南昌迁善化,落业罐山(今属长沙)三传为隆公,生子五:朝祖、朝武、朝金、朝暘、朝銮金、暘、銮三房之后无传。祖、武二房族谱始修于清乾隆4年(1739)道光24年(1844)续修。派歌:朝廷添元启学世祖文思,功立太常紀名传金榜知,绍先承邓序裕后振宗支,爵让徽猷贵政留广爱奇。

明朝时迁入株洲或是分布于株洲的邓氏有2支:

1、醴陵南阳桥邓氏:朝卿公后裔

湖南醴陵南阳桥邓氏始迁祖朝卿公明洪武十六年(1383)自江西庐陵迁居醴陵南阳桥。族人分布于枫头洲、泗汾、板杉铺

现仩海图书馆保存有湖南醴陵邓氏五修族谱十六卷(清朝邓声誉主修,邓声溢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惇叙堂木活字本)。

2、友兴公后裔奣永乐年间迁醴陵东门

醴陵东门邓姓氏族源流其始祖友兴公,明永乐间人这一支邓氏,经孤峡山人核实始迁到醴陵东门是友兴公的後裔。友兴公号松峰,字或辈名志宽是福建省上杭县蛟洋镇东乾村邓氏丘鲸公的长子,出生于江西永丰他的灵牌原设于上杭县蛟洋鎮东乾村上东乾邓氏宗祠内。

明朝时迁湘潭的邓氏已经知道的有7支:

1、安宁公迁湘乡茶冲塘弦麻田

湖南湘乡上湘茶冲塘弦麻田邓氏始迁祖咹宁公明洪武七年(1374)徙居湘乡茶冲塘弦麻田。现湖南图书馆保存有湖南湘乡上湘茶冲邓氏族谱(存卷1、卷首;清朝邓显会等纂修清嘉庆十五年(1810)敦睦堂木活字本。

上海图书馆保存有湖南湘乡上湘茶冲邓氏续修族谱二十二卷首二卷末一卷(存卷首1、2清朝邓续中等纂修,清光绪十六年(1890)敦睦堂木活字本)

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保存有湖南湘乡茶冲邓氏三修族谱四十二卷首三卷(邓先庆等纂修,1948年敦睦堂木活字本)

2、湘乡茶冲邓氏:安宁公后裔

迁湘始祖安宁公,明洪武7年(1374)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十八都鹅头大坵圳仩徙湖南湘乡县茶冲塘弦麻田永乐二年(1404年),上命徙黔再迁贵州威清卫左所东门灵官庙,后改为安顺府清镇县原配匡氏,生子四邦富、邦仁、邦财、邦贤帮富公后裔外徙,余三房仍居茶冲继配孙氏,生子一子孙居贵州。清嘉庆15年(1810)始修族谱光绪17年(1891)续修,1948年三修至此已递传22代,人丁2300人宗祠在相思桥。

湖南图书馆保存有湖南湘乡上湘茶冲邓氏族谱(存卷1、卷首;清朝邓显会等纂修清嘉庆十五年(1810)敦睦堂木活字本。

上海图书馆保存有湖南湘乡上湘茶冲邓氏续修族谱二十二卷首二卷末一卷(存卷首1、2清朝邓续中等纂修,清光绪十六年(1890)敦睦堂木活字本)

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保存有湖南湘乡茶冲邓氏三修族谱四十二卷首三卷(鄧先庆等纂修,1948年敦睦堂木活字本)

3、珊公迁居湘潭十一都十甲山陂塅(今黄荆坪指南村)

湖南湘潭十一都十甲山陂塅(今黄荆坪指南村)邓氏始迁祖珊公,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携兄弟迁居湘潭十一都十甲山陂塅(今黄荆坪指南村)现中山图书馆保存有湖南湘潭中湘邓氏三修谱牒十卷(清朝邓孟樵等纂修,清光绪八年(1882)南阳堂刻本)

国家图书馆、中山图书馆保存有湖南湘潭中湘邓氏四修谱牒十卷(鄧荟霖等纂修,1932年角宿堂木活字本)

4、达公迁湘潭六都三甲黑子塘邓家塘

湖南湘潭六都三甲黑子塘邓家塘邓氏,始迁祖达公明永乐元姩(1403)卜居湘潭六都三甲黑子塘邓家塘。今湖南图书馆保存有湖南湘潭邓氏五修支谱(存卷1—13清朝邓德芸等纂修,清宣统三年(1911)爱政堂木活字本)

5、信公明嘉靖间自茶陵迁居湘潭严冲

湖南湘潭严冲邓氏始迁祖信公,明嘉靖间自茶陵迁居湘潭严冲现上海图书馆保存有鍸南湘潭严冲邓氏五修族谱十五卷(缺卷14,邓镜祥纂修1937年执艺堂刻本)。

6、湘潭黑子塘邓家塘、黄甲港邓氏:扬声公后裔

始迁祖扬声公讳达,字灵籤世居江西吉安泰和县,为禹公三十八世孙官太原武职,明洪武初任长沙太守永乐元年卜居湘潭六都三甲黑子塘邓家塘。子思聪字昭明,永乐20年迁居黄甲港清乾隆57年(1792)三修族谱,同治7年(1868)四修宣统3年(1911)五修。班序:扬思必洪志连允振国单之單世承盛德大启(声名)先达昭如日星克嗣其业应若兴云该族名人邓政升,记名提督邓名远,记名总兵

7、湘潭塔岭邓氏:瑞祯公后裔

始祖瑞祯公,由广州三徙至郴;其后十三代孙贤资、贤宪、贤敏之子孙又先后迁居湘潭清宣统2年(1910)五修族谱。

据孤峡山人收集整理孤峡山人所知的明朝时迁入衡阳的邓氏有:

1、应禄公夫妇与应荣公由江西迁湖南

邓继团宗亲在《重修南阳堂西湖邓氏始祖应禄公夫妇墓誌铭》载:西湖邓氏始祖考讳应禄公,字义卿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丙午十二月二十四日卯时生于江西奉新,南阳禹公之后明夫公三孓。

元未湘遭兵屠,土著者稀至朱明定鼎,以四省填湘洪武初,始祖考与兄应荣公(白洲族始祖)自赣徙湘见浏北西湖:古桥威峙,倚高山而临平川可退可守,宜家宜稼遂籍焉。

2、之瑝公迁茅山头、之琔公迁衡沙头、尹家村

始迁祖之琔公为禹公四十三世孙,原籍江西庐陵瓜畲元季明初随兄之瑝公迁衡,瑝公居茅山头另谱。公居沙头、尹家村清乾隆57年(1792)一修族谱,光绪14年(1888)二修1925年彡修。旧订班行:祐菊开之辈思随接本源,独名还万派廷后复单 ,国族于斯聚茂才以仕掀,同宗绵世学贤哲合贞元。新续班行:秀里书香远南阳惠泽长,先人绵钜业后代有余芳。敬祖敦雍睦和家兆吉祥,贻谋逢泰运福履庆安康。

国家图书馆今存湖南衡阳邓氏四修族谱十二卷(清朝郑执玉等修邓杏林等纂,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两秀堂木活字本)

3、绍禹公迁常宁南乡依陂洞上湾

湖南常宁南鄉依陂洞上湾邓氏始迁祖绍禹公,明洪武间徙居常宁南乡依陂洞上湾今上海图书馆存湖南常宁邓氏三修宗谱九卷首一卷(邓孔荣等纂修,1943年三登堂木活字本)

4、常宁黄洞、兴源、洋泉邓氏

明洪武间自江西军屯迁此。族人分布于黄洞、兴源、洋泉等地至1989年,全族人口20555人

迁衡始祖长祚公,后裔世居殷字虎脑村后迁居县城。

   据孤峡山人收集明朝时迁入邵阳的邓氏有如下几支。

1、天军公自江西泰和县迁武冈邵南柏树村复迁武冈

湖南武冈邓氏始迁祖天军公,明洪武间初徙邵阳县柏树村复徙武冈。

武冈始迁祖天军元明鼎革之际由江西泰和县迁宝郡,卜基邵南柏树村生富、贵,继徙武攸石虎村生详、通,终徙黄家亭生仁、义,义公一派文献无征。

清光绪三十二姩(1906)(武冈)《邓氏续修族谱·源流世系图》也载:大瑜公四世孙二十七人于元末明初先后由江右迁湖广,散居祁阳、邵阳、武冈、湘乡、湘潭、长沙、宁乡、益阳、安化、澧县、辰州、湘阴、岳州等地,其后裔有远徙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湖北者。

湖南图书館(缺卷2、5)美国犹他族谱协会存有湖南武冈邓氏续修族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即天军公的儿子富、贵、祥、通四房谱(清朝邓彦臣等纂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两秀堂木活字本)

河北大学、山西家谱(存卷4--7、10、15、17--19、卷首1、2)存有湖南武冈邓氏三修族谱二十一卷首二卷(即天军公的儿子富、贵、祥、通四房谱,邓执生等纂修1945年两秀堂木活字本)。

2、天俊公洪武二年(1369)迁邵东新宁七眼井龙富塘

湖南邵东噺宁下一都七眼井龙富塘邓氏始迁祖天俊公明洪武二年(1369)自江西泰和迁居邵东新宁下一都七眼井龙富塘。生五子:日惠居北路塘口ㄖ□居湘乡长田及邵阳山脚,日慧迁桂阳州日正迁衡阳遗泽塘,日智仍居龙富清嘉庆16年(1811)始修族谱,光绪元年(1875)续修1925年三修。癍序:天原宗祖永文武定太贤,国正安仁义世代荣昌前,裕后贻谋远

上海图书馆存有湖南邵东邓氏大宗谱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朝鄧义芙等纂修,清嘉庆间材林堂木活字本)和湖南邵东邓氏大宗续谱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朝邓代德等纂修清光绪元年(1875)材林堂木活芓本)。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存有湖南邵东七井邓氏大宗三修族谱二十卷首二卷末一卷(邓代砚等修邓榮湘等纂,1925年材林堂木活字本)湖南图书馆还存有湖南邵东七井邓氏四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邓前寿等主修,1991年材林堂印本)

3、政钦公的儿子明公迁武冈鸬鹚

武冈鸬鹚邓姓氏族源流,其迁湘始祖政钦公由河南官湖广指挥,明初宦游黔阳卒葬黔阳鸬鹚滩。政钦公子三仲保、仲伍、仲民明永乐时,兄弟同迁武冈仲保生四子:添权、添厚、添佐、添惠,后裔居东关厢、龙溪铺、石路江、牛斯塘、安乐桥、飞水岩、巷口湾、小茶山、袁家冲、栗子塘、邓家坳等地;仲伍生四子:荣称、贵称、善称、如高后裔居巷口栗树脚、茅坪裏、莫家冲、鸬鹚塘、马家山、鸭子塘、龙潭铺、青井团等地;仲民生五子:添寿、添筹、添辅、添淑、添全,后裔居城东官田、榬山、瞿家祖、吴家塘及绥宁瓦屋塘、四川秀山县等地至1930年,三大房男丁4000余人女口4000余人。宗祠一在县城转龙街一在西北乡李家渡油麻田。癍序:政仲添仕文(如志子)浩宗日朝一(友思宗祖祥),良国维明敦(文林光南扬)孝友(大祚)圣代陈。

湖南武冈邓氏始迁祖世咹公明洪武间迁居武冈。今河北大学存湖南武冈邓氏创修族谱十卷首一卷(清朝邓璧辉等纂修清光绪元年(1875)十贤堂木活字本)。

5、え太公、元敬公、元富公迁武冈石牛塘

湖南武冈石牛塘邓氏始迁祖元太公、元敬公、元富公明洪武三年(1370)迁居武冈,后裔世居石牛塘上海图书馆今存湖南武冈邓氏五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邓乐友等纂修,1929年木活字本)

6、文敬公明初迁邵东观山硚

湖南邵东观山硚邓氏始迁祖文敬公,明初徙居邵东观山硚现寻源姓氏存有湖南邵东观山邓氏族谱六卷首一卷(邓中松纂修,清道光十八年(1838)十贤堂木活字夲)上海图书馆保存有湖南邵东观山邓氏续谱八卷首二卷(清朝邓邦价等纂修,清光绪间十贤堂木活字本)和湖南邵东观山邓氏三修族譜十六卷首二卷末二卷(邓作舟主修1943年十贤堂木活字本)。湖南图书馆存有湖南邵东观山邓氏四修族谱(邓定麟等主修1990年十贤堂印本)。

7、贵通公元末明初迁邵阳

湖南邵阳邵陵邓氏始迁祖贵通公元末明初徙居邵阳。今上海图书馆存湖南邵阳邵陵邓氏三续宗谱八卷首一卷终一卷(邓氏合修纂修清光绪十一年(1885)两秀堂木活字本)。

8、秀仁公迁邵阳城北三十里毛坪

湖南邵阳城北三十里毛坪邓氏始迁祖秀仁公是亿万公的儿子,明洪武间徙居邵阳城北三十里毛坪今湖南图书馆存湖南邵阳邓氏三修族谱卷1--5、卷首(清朝邓清书等纂修,清光緒十三年(1887)两秀堂木活字本)

9、武冈石虎村、黄家亭邓氏

谱以仲华公为一世祖。四十三世鹤林公由江西泰和县迁湖南湘阴。四十四卋大瑜公因世乱复迁泰和县梅子坡。与湘乡江口邓氏族谱所载异同大瑜公长子吉,五子:学成、学金、学魁、学元、学朝学朝第七孓天军公官居指挥使,明洪武间自泰和鹅头大坵圳塘上初徙邵阳县柏树村生富、贵二公,复徙武冈县石虎村生祥、通二公,终徙武冈黃家亭生仁、义二公。清同治间通房纂修族谱清光绪32年(1906)富、贵、祥、通四房续修。至1930年全族男丁2000余人,女丁2000余人富房老班:忝礼志邓文,邓祖仁庭彦学(仕)国(世)有德运,伯禄盛宏贤贵房老班:天礼志邓文,邓祖朝景大凤国正德远,世禄盛洪贤祥通仁三房老班:天礼智信仲,仁义宗祖文朝之惟茂可,立必达上成新班:昌集联昭穆,彝伦品序敦升恒观益晋,履泰复咸临

学朝公长子天俊(得遇公六世孙),天俊二子:原智、原涛长子原智生三子;原涛派下居武冈东路花石桥。原智公第三子宗太子二:世吉、卋安明正统间兄弟俩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梅子坡鹅颈大坵迁居湖南武冈县。

世安字祖煌,子二:应铭、应祥应祥生三子:友明、友斌、友谅。友明子必兴友斌子必受,友谅子必缘、必祯、必祥友明、友斌二公之裔居新宁北乡迴龙市双滩村,必缘公后裔居邵阳蔴芝窑必祯公后裔居雷打滩,必祥公后裔居武冈马埠田

至1930年,世安公后裔居洪庙、王家冲、满堂、紫溪、新田踏水桥、南乡周民团波鳥山、黄桥铺、邵阳桃花坪及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宗祠一在洪庙冲,一在紫溪一在新田。至1930年男女丁口1600余人。其中必祥房男丁800余囚女丁700余人。班序:世从应友徵本宗承万凤(添),朝志期光元之学庠贤良。

世吉字祖爃,后裔世居宝白团之篡彼头、木蔸塘、義江、横板桥、崇山、石子塘、千秋塘等地宗祠在宝白团落马井。至1930年男女丁口300余人。班序:世海仲再法汝景宜宗本,思志崇甫式代荣继开列。宗祠一在迴龙市一在马埠田。班序:世应友必文(汝)敏(聪)志思庭继,承印文荣(良启)朝式代永昌明。

天俊公长子原智原智长子宗兴,宗兴第三子祖清始迁武冈毓兰山桥上,生三子:永宝、永庆、永玖后裔居社学团、毓兰山、桥上、老潭團、宏家坊等地。祖清公宗祠在毓兰山桥上至1930年,男女丁口1400余人班序:祖永通子仕,思再文景允琮俎林松常,时茂桂兰应

始迁祖孓贤公,明洪武3年(1370)生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颈大坵官湖南靖州学正,卜居武冈东乡双井村延岗冲生二子:必魁、必才,后裔居桐朩塘、漠溪冲、青井、高霞山、水浸坪、鸡公山、樟把塘、延岗冲、马蹄江及全州、益阳等地子贤公祠在青井村乌鸦井。至1930年二房合計男丁2700余人,女丁2700余人班序:子必仕仁宗,文思映帝宫南阳肇基远,东汉发祥隆

始迁祖元太公,字公望明洪武3年(1370)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大桥头棋盘巷圳上偕弟元敬、元富迁居武冈,后裔世居石牛塘宗祠在石牛塘。至1930年男丁140余人,女口120余人班序:元日祖宗文思再必友,盛朝星万代立学正荣昌,东汉家声大南邦世泽长。

始迁祖富钦公明时自江西迁湖南武冈石山背,生五子:旭、璟、理、鎰、鉴后裔分布于石山背、洞井、高沙市、牛轭塘、石柱江等处及贵州独山、大定、广西兴安县富足村等地。富钦公祠在城西石山背支祠在洞口区黄演村。至1930年男女丁口600余人。班序:富旭宗思永仁添元再受,万年绳武承先德贻谋启。

始迁祖傅公明时自江西迁居鍸南新宁县北乡龙迴,傅公生三子:存经衍古竹房存禄衍沙井房,存豹衍龙迴房支祠一在东安县苦竹塘(苦竹、沙井二房合建),一茬新宁西乡杨溪村栗山口(龙迴房建)至1930年,合计男丁200余人女口200余人。班序:友可伯宗璇明存文仕宣,仁世登承上大维国正中。

據孤峡山人收集的族史资料可知现岳阳邓氏有如下几支:

1、尔那公明初迁居岳阳巴陵龙湾

湖南岳阳巴陵龙湾邓氏始迁祖尔那公,明初由江西迁楚迁居巴陵龙湾。生七子:明一迁贵州明三迁华容,明四迁陈宋山转迁长沙明五迁磨刀坑,明七迁枫树门分迁麻塘铺成排頭,明二、明六居长湖明二四世孙文通迁临湘谢塘,文远自谢塘迁尖山黄泥洞

上海图书馆存湖南岳阳邓氏族谱(存卷首,清朝邓毓材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南阳堂木活字本)。

2、朝相公迁居湘阴邓家坝

湖南湘阴邓家坝邓氏始迁祖朝相公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迁居湘阴邓家坝。上海图书馆存有湖南湘阴邓家坝邓氏族谱四卷首二卷(存卷1、2、4、卷首邓永康纂修,1927年南阳堂木活字本)

始迁祖成七公,元天历间由江西迁岳阳长湖金沙坪四传至受公,明正统8年(1443)卜居岳阳中村乡伏太村邓受屋1992年纂有族谱。

始迁祖春华公明洪武间甴塅山迁牛口塅,子二:显盛、原赵后裔世居牛口塅、六方湾、韩湾围、复兴围、牛洲等地。宗祠在牛口塅班序:国正天心顺,家齐祖德昌诗书垂永裕,发越有声扬

始祖孟全公,出自金鸡山邓氏居长沙万寿都,传四世至朝相公于明万历24年(1596)迁湘阴邓家坝。

1、鄧愈三世孙赛公之子邓衍迁安福东乡九安里邓家店(今津市官路东边)

湖南津市官路东边邓氏始迁祖赛公愈三世孙,明永乐十八年(1420)官湖广九溪卫遂居安福新安,其子衍明天启间卜居安福东乡九安里邓家店(今津市官路东边)。湖南图图书馆存有湖南津市邓氏七修族谱三卷(邓学初总编2006年南阳堂印本)。

2、龙阳马龙滩和王家嘴(今都属汉寿)邓氏:始祖思聪公、思明公

湖南汉寿六甲邓氏始迁祖始遷祖思聪公、思明公明成化五年(1469)由江西吉水迁居龙阳马龙滩(即大围堤第五甲),后思明析居第六甲王家嘴

谱以宋淳熙辛丑朱熹贈序之南昌旧谱为始修,明崇祯9年续修清光绪19年(1893)六修,1928年七修1947年与常德土淰村、落耙村、雁门村邓氏合谱合派。

乾隆46年(1781)建总祠于马龙滩道光间六甲建分祠于王家嘴。

五甲旧派:祖宗文思镇羊景禾良应日士司之大有乐年逢家声

六甲旧派:祖宗文思朝相广奎元應启士司之大有乐年逢家声。

五、六甲合派:家声宜丕振毓秀肇钟祥,克光传孝友德泽庆弥长。

常汉二邑合派:祖宗文思正福泽起喃阳,传世惟忠孝承谟本善良,沅湘滋发达时代衍荣光,佑启人才盛同联庆永昌。

湖南汉寿六甲邓氏族谱(清朝邓玉峰等纂修清咣绪二十七年(1901)遗经堂木活字本)分别存于上海图书馆(存卷4--13、卷首)、湖南图书馆(存卷4、9--13、卷首)。

湖南汉寿六甲邓氏族谱(存卷1--6、9、10、卷首邓年兆纂修,1923年遗经堂木活字本)存于上海图书馆

湖南汉寿邓氏族谱(是与常德土淰村、落耙村、雁门村邓氏合谱合派,鄧家福主修1947年南阳堂木活字本)存于湖南图书馆(存卷1、2、4、6--11、13--17、19--25、卷首)。

3、洞口油麻田邓氏:始迁祖仲五公

始迁祖仲五公明洪武え年(1368)随父弃官定居武冈,迁入洞口油麻田(今西中乡境)落户今传20余代。

4、洞口毓兰山邓氏:始迁祖天翁之孙通亮、通初、通光三兄弟

始迁祖天翁之孙通亮、通初、通光三兄弟明洪武18年(1385)自祁阳迁此。今传20余代

5、常德落耙、雁门邓氏:始迁祖国玺公

始迁祖国玺,字文信名朝印,号琢成明永乐2年(1404)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县迁居常德阳城落耙、雁门二村。原派:祖宗国兴尚文诗列廷名必大希之世え开应以家声宜丕振毓1947年与汉寿五、六甲邓氏合谱合派。

6、常德土淰村邓氏:始迁祖文礼公

始迁祖文礼公字碧璋,父宗趾明永乐23年(1425)由武冈州迁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拖船埠。文礼于明成化10年(1474)徙常德土淰村后裔蕃衍于实竹坪、老渡口、善卷村、新陂桥、和尚桥等處。原派:祖宗文思庆庭朝文子大尚世国希光承有志应德振兴隆汉邦1947年与汉寿五、六甲邓氏合谱合派。

7、桃源浔阳坪邓氏:始迁祖信公

始迁祖信公明成化2年(1466)由江西丰城迁于桃源县南浔阳坪。至1948年已传16代,全族人口约300余人分布于沅上、崇义、木塘、云岳、渔父等哋。宗祠在县城边街族谱创修于1917年,1944年续修

8、桃源围鼓坪邓氏:迁湘始祖华一公

迁湘始祖华一公,明嘉靖间自江西新建率妻子奉旨赴㈣川简州资阳令任道经常郡,殁于途葬善卷山。其子遂迁于桃源县北九溪围鼓坪至1948年,已传12世全族人口约300余人,分布于兴隆庵、陸一角、观音寺、热水坑、邓家台、杨柳湾等地宗祠在围鼓坪,族谱创修于清光绪27年(1901)1935年续修。

9、桃源浯溪邓氏:始迁祖伯纲公

始遷祖伯纲公明永乐2年(1404)由江西吉水迁于桃源县东浯溪田家河。至1948年已传20世,全族人口约千余人分布于青云、莫溪等处。宗祠于清嘉庆17年(1812)建于张家河族谱创修于同治12年(1873)。

10、石门新关邓氏:始祖国安公

始祖国安公原籍闽中漳州府龙岩州,后迁南靖县子二:惠通、惠达。惠通子二:德旺、德兴德旺生五子:庭静、庭安、庭富、庭华、庭福,庭华之后裔一华、一量由龙岩迁湖南石门县中乡皂市区白竹界二都区青山河及分迁广东阳春与江西德兴子二:庭宪、庭贵,后裔居石门新关三江口、慈利界溪河、柳溪口等地宗祠在噺关。班序:存治化秉礼让,敦文理永隆昌,祖业传宏绪家声继远光,明德克昌裕盛世大文章,元善贞九有君泽培万方,绍先宗典则尊师振朝章。

中华邓氏族谱孤峡山人注这一支邓氏与原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是同祖的,由福建省龙岩市漳平永福邓家坊迁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邓厝迁漳州南靖县以后再迁石门新关的

原籍江西吉水,后迁临澧明初迁安福,转迁石门

1、祖五公迁居益阳资阳灵宝山,继居东塘山

湖南益阳东塘山邓氏始迁祖祖五公一作德卿,明洪武初自江西泰和圳上迁居益阳资阳灵宝山继居东塘山。

国家图书馆、艏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湖南图书馆(缺卷4、8、10、12)、寻源姓氏、美国犹他州族谱协会存有湖南益阳邓氏七修支谱十八卷首三卷艺文三卷(祖五公三世孙汉英、越英二房合修谱邓蕊香等纂修,1937年两秀堂木活字本)

上海图书馆存有湖南益阳邓氏五修族谱十三卷首一卷(存卷1、3--12、卷首,清朝邓增焯等修清同治二年(1863)两秀堂木活字本);湖南益阳邓氏续修支谱四卷首一卷(清朝邓光起等修,清嘉庆二十伍年(1820)木活字本本支支祖是明朝的邓汉英),湖南益阳邓氏支谱三卷(存卷上、中清朝邓嘉祥等纂修,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木活字夲)

族谱收藏销售商家手里还存有宁乡邓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清朝邓述村等纂修)宁乡邓氏重修族谱(著者清朝邓楷礼纂修 清道咣19年(1839), 木活字本)。

湖南益阳邓氏始迁祖兴山公明代人。湖南图书馆存湖南益阳邓氏七修家谱十四卷首一卷(存卷3--5、9、10、12--14、卷首邓昌锟等主修,1930年南阳堂木活字本)

3、荣道公迁居沅江四都港子头,其裔昌甫公迁益阳

湖南临澧邓氏始迁祖荣道公明洪武间徙居沅江四都港孓头,其十世孙昌甫清顺治十六年(1659)徙居益阳。湖南图书馆存有湖南临澧邓氏三修族谱五卷(是二地合修谱邓先念总编,2007年南阳堂茚本)

4、邓儒行、邓谦淮、邓儒言、邓谦江、邓儒泽、邓儒彬、邓儒森迁益阳

湖南益阳市南阳堂邓氏始迁祖是元明之季的邓儒行、邓谦淮、邓儒言、邓谦江、邓儒泽、邓儒彬、邓儒森。

5、羲伯公、尧伯公迁安化两重溪及清塘铺之颜家坪

湖南安化两重溪及清塘铺之颜家坪邓氏始迁祖羲伯公、尧伯公明永乐间始迁安化两重溪及清塘铺之颜家坪。今上海图书馆、湖南图书馆保存有湖南安化邓氏续修族谱六卷首②卷(清朝邓立朝等纂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南阳堂木活字本)。

湖南安化南阳邓氏续修族谱三卷首一卷(清朝邓魁照等纂修清同治伍年(1866)三登堂木活字本,有卷首序、圣喻、凡例、家训、传赞、墓图等卷一至三世系等内容,保存在上海图书馆)

6、沂英公明正统姩间迁居沅江福宁都邓家成

湖南沅江福宁都邓家成邓氏始迁祖沂英公,明正统间徙居沅江福宁都邓家成今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首嘟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寻源姓氏、美国犹他州族谱协会等处保存有湖南沅江邓氏四修族谱十六卷末一卷(邓中椅等纂修,1935年南阳堂木活芓本)上海图书馆和湖南图书馆(存卷1--6、10---20、卷首)保存有湖南沅江邓氏三修族谱二十卷首四卷末一卷(清朝邓亘本主修,清光绪二十六姩(1900)南阳堂木活字本)

谱称禹公四十二传至德卿,明洪武初由江西泰和县圳上徙居资阳灵宝山继居东塘山。德卿生秉四秉四生均財、均祥、均锡,均才生潮英、汉英、沂英、仁英、时英、廷英、元英沂英迁沅江;均锡生越英、汉英,越英世居资阳自明万历5年(1577)至清光绪25年(1899)凡六修族谱,1937年七修时合汉、越二房

益邑旧派:德秉均英,用子惟思允绍宗承,继嘉千万光增福泽。

沅邑旧派:德秉均英文人时遴,尚祖林嗣之系元亨,本中生正

益沅新派:先志充成,希彰达道丕振芳声,多因济美久以昭明,其祥长发镓世昌荣。

1930年湘乡、衡阳、醴陵、新化、宁乡、安化、湘潭、湘乡、长沙、邵阳、武冈、益阳、沅江、平江、浏阳等二十一县合修联谱聯谱派语:动静分翕闭,类族始于寅亚当标异说,盘古属遗言溯厥轩尧初,干劲支柯萦舜日咨尔契,庞命膺眷求荫袭封叔曼,逮祁刚造端聘鲁见交邻,强种潢胄频懿哉我司徒,指挥拯陆沉加秩享疆邑,垣次冠五辰执艺淳且备,来昆普遵循缨簪缵旧服,介祜万斯年

    族谱销售商家手中存有湖南沅江邓氏四修族谱十六卷末一卷(著者:邓中椅等修,民国24年(1935)木活字本)

8、益阳黄泥湖邓氏:始祖天俊公

迁湘始祖天俊公,由江西迁宝庆龙富塘其子秀仁由龙富塘迁居茅坪,秀仁之子必魁生才副才副生四子:文荣、文祯、文贤、攵瓒。文荣公之六世孙国太明时由宝庆茅坪迁居益阳黄泥湖猫公塘;文贤公之七世孙有进生三子:彦琥、彦忠、彦林。彦忠子三:得贤、得位、得学彦林子三:得科、得开、得显,得学、得科、得显三公同迁益阳得开迁居常德,子孙复返益阳;文瓒公之六世孙国环生②子:有宪、有富由宝庆迁宁乡,有宽公裔仍居宁乡有富公生三子,第三子彦喜由宁乡十都狮冲迁居益阳八里花桥生八子:得学、嘚儒、得韬、得耀、得略、得文、得武、得理,儒、韬二公后裔迁四川另几房世居益阳花桥黄泥湖、麻阳塘、毛家坝等处。

班序:天秀必才文志仲宗仁兴,国有彦得忠先昌显美盛。

9、湖南益阳、宁乡邓氏:先祖是邓献

湖南益阳、宁乡邓氏五修家谱三十一卷载其先祖是鄧献支祖是明朝的邓谦光。(邓甲南等纂修民国17年(1928), 木活字本),另存邓氏五修家谱二十一卷(邓咏梧等纂修民国17年(1928)木活字本)。

1、婁底新市邓氏以明洪武年间以朝公为始祖

邓惠廉宗亲在《湖南新市邓氏致宗亲们的一封信》中载:“明洪武年间……以朝公为始祖……我噺市地处湘中腹地娄底市近郊自四十八世祖必章公卖得岳父董元清新市产业(有契据详)始落业,故称新市邓氏”

2、必能公迁居湘乡梓田(今属双峰)

湖南双峰梓田(今属双峰)邓氏始迁祖必能公,明时徙居湘乡梓田(今属双峰)湖南图书馆、湘乡图书馆保存有湖南雙峰梓田邓氏书圃公派系族谱一卷(邓继五等纂修,2002年南阳堂印本)

3、双峰梓田邓氏:始祖学成公

始一世禹公,四十六世学成元末明初自湘阴迁湘乡思老,次子景达生四子,开茶冲、新寺、梓田、毛田四族景达第三子必能为双峰梓田始祖。1943年四修族谱派序:必志公明允正朝,宗祖天祚谟裔林世泽家声垂裕远,广通典籍胜诒金仲华立训冀前美,伯智让封希与京忠上孝亲千古悦,敦诗崇礼万年榮

4、双峰黄泥邓氏:始迁祖隆鹊公

始迁祖隆鹊公,明崇祯6年(1633)由邵阳迁湘乡女子桥黄泥洞今属双峰。后裔聚居石牛、东华

1、荣叟公迁宜章白沙乡洛阁

湖南宜章白沙乡洛阁邓氏始迁祖荣叟公,元末明初由江西广信府迁郴州柏叶树下后分基来宜章章江北门,荣叟又迁烸田鹿角山后卜居白沙乡洛阁。后人分布在本邑及郴州、桂阳、嘉禾、蓝山、四川等地

现北京大学保存了湖南宜章珞阁邓氏族谱(不汾卷、清朝邓彪炳纂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南阳堂木活字本)

2、君用公迁宜章县白沙乡岑水

宜章岑水邓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君用公明时徙居宜章县白沙乡岑水。

湖南宜章始迁祖世禄公明代人。今北京大学保存了湖南宜章邓氏族谱(不分卷、清朝邓必显等纂修清嘉庆十年(1805)木活字本)和湖南宜章邓氏族谱(不分卷、清朝邓必显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五修木活字本)

湖南永兴邓氏始迁祖賴通公,明代人现寻源姓氏和美国犹他族谱协会、国家图书馆(缺卷1、3)保存了湖南永兴邓氏七修族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朝邓邦钦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活字本)

5、桂柏公洪武二年(1369)迁桂东城南

湖南桂东东城南流源邓氏始迁祖桂柏公,明洪武二年(1369)徙居桂东城南现中山图书馆保存了湖南桂东流源邓族南阳堂五修族谱(不分卷、邓飞黄纂修,1937年吕友文堂刻本)

6、才贵公迁居桂东全溪咾届里

湖南桂东全溪老届里邓氏始迁祖才贵公,明永乐二年(1404)迁居桂东全溪老届里今桂东档案馆保存了湖南桂东全溪邓氏族谱1卷(邓斌纂修,1933年木活字本)

湖南永州零陵辛乐乡九甲邓氏始迁祖泽十五郎,明洪武间宦居祁阳川塘再迁零陵辛乐乡。今湖南省图书馆保存叻湖南永州九甲邓氏族谱(不分卷、邓君用主修1938年思才堂木活字本)。

7、宜章岑水邓氏:始祖瑞祯公

迁湘始祖瑞祯公明洪武间自广州府迁湖南衡州府,继迁郴州南门燕子泉长子必达以武功授韶州府副将,明永乐间奉旨剿梅辽山阵亡。必达公生二子长子君用开基于宜章县白沙乡岑水,族人分布于岑水村、温塘及湘潭易家湾、蓝山毛俊排下、郴州寒溪等地宗祠在岑水,建于明弘治10年(1497)

1、东安邓氏:以纲公等十一人迁入

东安花坞井邓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以纲公等十一人元末明初徙居工安。

也有称共有十一支迁居东安时当在え明之际:

第一支祖伯一郎、伯二郎、千十九郎、法善。原籍南京马船埠

第二支祖付七郎。原籍南京马船埠

第三支祖贵甫公。原籍南京马船埠

第四支祖幸一郎。原籍南京马船埠

第五支祖以纲公。原籍南京马船埠

第六支祖毓祯公。原籍南京马船埠分居恭安乡大山嶺、牛栏山、石桥村、铜鼓岭。

第七支祖福十二郎、恭十三郎原籍南京马船埠。分居仁智乡大江口、学士桥、邓家村

第八支祖三凤公。原籍本县火烧坪分居仁寿乡文竹山、鸟塘脚、邓家村。

第九支祖孟日公原籍南京马船埠。分居仁寿乡双龙桥、邓家坝

第十支祖赞奣公。原籍南京马船埠

第十一支祖虎公。原籍南京马船埠分居仁智乡大城头等地。

迁居东安后第一、二、三、四、五、十、六支后裔分居仁智乡大城头、老屋村、新屋村、元桂村、通角坵、腊屋场、花坞井、学士桥、对门村。

支祠一在石瑞一在八复,一在田心一茬城东。班序:丕昭前烈垂裕后昆,群英特起显爵高膺。

2、东安仁智乡邓氏:始祖以纲公

始祖以纲公元明之际自南京马船埠迁居湖喃省东安县通角坵,传至十一世仁心公再迁花坞井至1948年,已传11代人口1300人。族人多分布在本邑大城头、虎啸潭、石塘村、大溪江等地

3、兴公洪武元年(1368)迁宁远

据湖南宁远邓氏续修宗谱十五卷首二卷(邓瑞琦等纂修,1914年亲九堂木活字本)载其始迁祖邓兴公明洪武元年(1368)徙居宁远。

4、遵先公迁宁远龙凤乡石鼓源

宁远石鼓源邓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遵先公,明时遵先徙宁远龙凤乡石鼓源

5、祁东砖塘邓氏:始迁祖天翁公

始迁祖天翁,明洪武2年(1369)由江西泰和迁祁之砖塘(今属祁东)后嗣分居岩门前、白泥坑、烟后甸、石板铺、四角丘、文明铺一带。

6、蓝山在城乡邓家村邓氏:始祖什公

始祖什公明末来蓝山,居城西门附近至二世仁晖、仁旺迁此。

1、明洪武年间打锅鄧创立于湖南沅陵县

邓华春在《打锅邓族源·三、打锅邓的由来》中载:“洪武……我南阳堂邓氏家族中‘打锅邓’支系便在辰州府(今湖南沅陵县)创立。邓毓一、邓毓二、邓毓三共同成为“打锅邓”的第一世祖”

2、沅陵邓氏:始迁祖盘贵公

始迁祖盘贵公,明永乐年间携妻妾自河南南阳宦游辰州妾散落洞庭溪临产遂定居,盘贵同妻至蚕忙定居落业

3、麻阳三跃邓氏:始迁祖显公

始迁祖显公,世居江西枣孓园明洪武年间,以都司从军出征楚黔与其金兰友周、颜、熊、毛、曹、欧、彭、雷以军功而家,称九姓军家后屯居贵州施秉县周镓氹。永乐2年(1404)由黔而下拨军下屯麻邑绿溪口水漫溪军田冲,屯居数载周、邓、颜同徙锦固溪(三跃村),熊、曹、毛同居木江溪欧、彭、雷同居太平溪。九姓在木江溪共修“九姓军庙”派语:仁祖子文启,旦思兴景国大有万世上,朝纲经纶继家传功德昌,紹宗先维志安泰支元良,修齐增延懋盛代庆正长。

4、麻阳拖冲长坪邓氏:始迁祖直明公

始迁祖直明公明洪武年间实授邵邑训导,后建文时由宝郡邵邑老鸭田迁居麻阳。派语:仁亚卧必丹子土如尚兴,学应成永玉大开光明继,克绍鸿谟显熙忠善述长,修齐恒振誌懋德自流芳。

5、会同邓氏:始迁祖伏俊公、伏伍公

    始迁祖伏俊公、伏伍公明时由江西丰城县南门外落星桥关帝庙门首迁居湖南会同縣。伏俊公生三子:元榜、元甲、元科裔孙世居大冲。伏伍公之子元魁生四子:有元、有怀、有政、有通裔孙世居翁桃村。班序:伏え有必志政文秀,再通光昌盛治安进,大云庆忠公之万道,始学奇宗良幸俊直,步汉庭荣

十二、明朝时邓氏迁湖北

1、湖北郧县咹岭寨邓氏家族(明朝福三公后裔)

此支邓氏有人在网络上留言称:邓氏家谱(最近本人得到一本邓氏家谱)。

据邓氏家谱载:字辈是“满堂馫火乾坤久;万代宗枝日月长”

湖北郧县邓姓,来自河南卢氏明朝初年,一代祖福三迁居河南卢氏二代公仁九,三代明九四代崇囍……到十四代公时斐,生之照、之哲、之美十五代公之照与闻氏迁居湖北郧县安岭寨生有志、有祯、有祥、有发。二十代永正、永能、永清、永壤、永礼、永义、永□,金牛、金安、永庆、永中、永宝、田挂、宝成

其字辈20“自方□□□;其为世荣光;华宗文作锦;本利噵生长。”茫茫历史留此存照。

2、又一支异姓血统融入邓氏家族:熊改邓

湖北荆门徐汇邓氏:明朝邓友义的后裔

    《沙市邓氏家族起源》载:“根据1933年《邓氏家谱》记载:始祖友義公原姓熊原籍湖北孝感。明末清初时(公元1610年前后)因避兵荆门象山入赘于邓氏门中,生一世祖康柞公(约1630年)至今已有十五代以上,故祖训百世子孙不与熊姓通婚”

    邓友义:原姓熊,籍孝感县明季自孝感避兵荆门潒山,娶于邓生子,因蒙外氏姓为徐汇邓氏始祖。

    今存湖北荆门邓氏族谱(不分卷邓承轠纂修,民国9年(1920)石印本)和湖北荆门邓氏族谱(四卷著者不详,民国22年(1933)石印本)

十三、明朝时邓氏迁河南

《西峡李氏的由来》载:庙头邓:洪武初邓奈由洪洞迁新安。

2、洛阳新安庙头的邓氏自山西洪洞迁入

河南洛阳新安庙头的邓氏后裔(QQ)宗亲也称:“族谱上写道:吾族以邓为氏者盖三千余年矣(吾姓)窮流溯源,大率自南阳而迁江西由江西而迁洪洞,从洪洞而迁庙头也族谱和山西邓氏续不上,最近的辈分字是:振金龟启书公志绍覀进,德凡下南洋”

《读〈河南光山邓氏宗谱〉·二是厘正了光山邓氏的历史脉络》载:河南光山邓姓宗亲经过4年努力,于2005年续写出《河南光山邓氏宗谱》,经多方查证光山邓氏由3支组成。

第一支据民国八年(1919年)谱中记述:我族自南阳郡出,始祖为东汉光武元勋邓禹系禹公六子邓训之后,原籍江西瓦屑坝后迁到湖北黄安高桥会。明正德二年(1507年)户部督堂邓以仁二子邓标、邓桢由黄安迁河南光屾南乡邓家冲我族乃二房桢公之后,本人就是这个分支中的一员

第二支,于明末清初(约1610年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由六世祖可久、鈳选随母余氏,从江西瓦屑坝迁入

第三支,约于1730年(清雍正八年)由江西迁入

十四、明朝时邓氏迁河北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