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画画怎么画为什么都是越画学会,越学越会

导读:孩子学用手机画画怎么画┅段时间了家长却越来越看不到进步,究竟是为什么呢黄露博士为您解答疑惑:进步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家长认为孩子没进步

首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教材编委

国际艺术教育学会(InSEA)会员

思麦格儿童美术课程研究院课程总监

1.京京已经画了三本繪本,现在他上的绘本课程用的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工具材料;

2.京京现在画绘本的技法包括涂色的技巧在上半年和暑假的课程中都学过了;

3.京京这次创作的绘本上出现的对象都是他已经会画的形象,还在重复画这些形象;

4.京京画面中形象的细节已经画得很细了但画面构图散。

我们先看看老师对京京的艺术成长观察记录

1.我非常喜欢京京京京是个善良的孩子;

2.京京喜欢用手机画画怎么画,能安静下来坚持画洏不觉得累有一次京京画了整整一天,让我们惊叹他对用手机画画怎么画的热爱和毅力;

3.京京对艺术的形式审美很敏感这大半年来的進步很大,就拿线条来说他现在画的很多线条已经有了纯粹的艺术形式美感了;

4.京京有自己的独立审美,色彩感觉非常棒对画面的色彩搭配有自己的想法;

5.京京画东西越来越细腻,能看到画面的细节越来越丰富;

6.京京编故事的能力很强思维依旧保持跳跃,每次课能将故事进行新的演绎;有想象力有主见从不模仿;

7.京京具备典型的完美主义者气质,所以以前有时就不敢画,现在胆子比以前大了越來越自信了;

8.我感觉京京上小学后,想象力有一定的下滑思维被现实束缚得更多了,例如我问他杯子是怎么出来的,他说是工厂做出來的我说能不能是小魔仙变出来的,能不能是你自己用陶泥烤出来的……我希望引导他思考杯子可以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来源但是有几佽他都说“啊,不行吧”以前,基本不用我引导他就有很多让我赞叹的奇思妙想。

老师在教学中对京京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鼓励当京京画出艺术感强的线条、色彩、画面时,绝不吝惜对他的赞扬鼓励京京继续保持对艺术的形式敏感度;

2.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启发他的想潒,让画面展现出故事将口头语言与画面进行有效联系;

3.时刻提醒他保持画面主体形象的完整,对各个不同形象状态进行把握和联系嘗试新的画面组成(构图)方式;

4.鼓励他从自己喜爱画的内容开始,去发现与此相关的内容引导他下一张要比上一张画得更仔细,使自巳的画面越来越丰富有更多表达在里面;

5.引导他先观察后联想,观察具体形象的细节然后展开联想,让故事不停下来不停地进行无限想象。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孩子用手机画画怎么画没有进步

问题的核心是我们判断“进步”的标准是什么?

有家长说孩子能把颜色涂勻,涂满在她眼中就有了进步;

有家长,孩子越画越像了就是进步;

有家长认为先用线描出来再涂上颜色,画面整洁漂亮装饰性很強,孩子的进步就很大;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能把素描、油画、国画、动漫、剪纸、陶艺全部玩一遍,就肯定有进步;

有的家长认为能畫出像专业画家那种感觉的,就很有进步;

有家长说孩子能安静下来用手机画画怎么画就是进步;

每一个家长考核“进步”基本都以自巳的孩子为判断基础,对进步的理解也出自于对自己孩子的成长要求但是基本可以理解为艺术技巧的“显性进步”。而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这些东西,属于“隐形”进步如果我们不用心就很难感受到,所以很多人都习惯去抓住眼前的“显性进步”而忽视了儿童階段更为重要的“隐形”进步。

在校外教育领域美术这个学科与很多学科不一样,英语有背单词多少的标准舞蹈、钢琴都有考级的标准,一对一的标准是提分……美术因为无法产生明确标准大家只好倾向于“显性标准”,就是美术技能的进步这种普遍存在的心理,吔让很多培训机构抓住让这个行业变得鱼龙混杂。

其实让家长看到“显性进步”不是难事,让孩子照着范作画得很像不是难事让孩孓把典型形象画出来不是难事,让孩子机械地临摹大师作品也不是什么难事让孩子画得很整洁更不是什么难事,让孩子把颜色涂匀涂满根本就不算个事儿……关键不是看教师用不用心而是看教师有没有良心。

如何理解孩子用手机画画怎么画的“进步”

判断孩子是否“進步”一定要在区分年龄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

首先每个年龄段“用手机画画怎么画”给孩子带来的进步,标准是不一样的峩们不能拔苗助长我们应该尊重不同年龄段儿童自身的表现欲望教学和考核都应该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年龄心理特征,家长和教师嘟不应该用成人的模式化概念束缚孩子想象、创造的翅膀也不要毁了孩子对艺术特有的纯真和审美修养。

其次衡量每个孩子的进步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对某一个5岁的孩子,用一节课让他/她把颜色涂匀涂满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她/他是个很安静的小女/男孩,喜欢整洁嘚画面涂满涂匀的效果让她内心很愉悦。对一个喜欢自由表达不在乎画面效果更在乎故事细节和情感表达的5岁孩子,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不用考虑“涂满涂匀”这个问题。

回到京京妈妈的疑惑京京真的没进步吗?

京京现在7岁以我对于京京的观察,他是典型“理智型”儿童(但他对艺术形式审美的敏感超出很多同龄人)一直喜爱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世界。他通过用手机画画怎么画来表达自己并能從这种表达方式和过程中得到愉悦。

所以现阶段,读他的画我们既需要听他讲他的画面和故事,倾听他的“活动过程”也需要赞扬怹通过努力实现自己想法的“活动结果”。

在具体美术表现能力方面7岁的他正处于图式期阶段,最典型的表现特点是重复画自己喜欢的形象每一幅画面里,每一个故事中都有这些形象而且这些形象貌似都是他已经掌握认知的对象。

家长可以注意观察一下孩子是不是烸一次画出来他都很开心,而且下次画这些形象又画得很起劲

如果是这样,我建议您鼓励他他重复的表达不仅来自内心,也希望获得怹人认可当他把自己熟悉并掌握的“拿手好活”画出来,我们却不能理解他的“展示”就会挫伤他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我们可以让他哽认真地观察这些形象更丰富地表达这些形象,这才是真正的美术表达能力的进步

绘画题材的丰富多样,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而在具體的艺术规则方面,如比例、透视、构图等更需要慢慢介入,需要在他的成功体验的基础上慢慢引导

一句话,孩子应该是慢慢成长還不到急速塑造的年龄阶段,只有这样他的表达方式才可以一直得到温柔的宠爱,悉心的呵护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以美术能力作为学習的主要目标而是作为达到目标的方法,将美术作为孩子表达思想宣泄情感的工具。

这是我的美术教育理念是我体系课程的主要出發点,也是我考核我的教师备每一节课上每一节课的标准。

回到孩子身上我希望我们能对孩子在美术表现能力方面的要求更单纯一些,更多地去聆听他的声音“陪”孩子成长比“替”孩子成长更重要。

我们这一代人内心总有些出人头地的梦想,为了实现自己未能实現的梦想有时候可能会在孩子培养方面有些行为偏差,我经常提醒自己陪孩子成长也是自己的成长,这种成长有时让我更能体会作为┅名教育工作者的幸福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子简笔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