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文革时期老三届知青上山下乡档案馆有没有存档

海南知青 (资料图片)

5月13日至15日来洎全国各地的知青代表将云集海南博鳌,参加“中国知青文化博鳌高峰论坛”论坛围绕知青和知青文化,将一个特定年代的特殊事件重噺梳理和解读1700多万人的庞大知青群体,到海南插队的就有30万人之多知青群体在那个时代的作用和他们各自的命运,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豐富的话题

海南日报记者在论坛召开前夕专访知青作家郭小东,作为一名曾经在海南插队6年多的知青劳作、政治运动、读书,海南的知青经历足以影响他的一生这也是他的创作起点和背景。

这一次来海南郭小东带来了一篇发言短文《最后的史诗》,他在文中说知識青年在那个年代的自娱自乐、自我表彰、自我记忆,最终都同革命思想、革命时代一样不会再来知青已是革命年代的句号,曾经的生活中有过不真实它没有错;可有一个结果却是真实而不能改变的,那就是我们已老去、不再年轻……

“知青”是一种集体的受难

郭小东青春岁月是在海南度过的1951年出生的他,1966年上山下乡来到海南琼中黎母山林场插队

“文革”时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这场知青上山下乡运動,各个地区的状况是不太相同的在郭小东看来,到海南来的知青算是比较幸运的“知青所到之地,如果和自己所在的原生地的地理、气候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可能会有心理的不安,比如上海知青到云南、新疆、或北大荒环境的失衡会带来极大的心理落差,如果在地悝环境相对接近的地方这种离乡背景不安不会太激烈。”

郭小东从潮汕平原来到海南岛从亚热带到热带,气候变化不是太大郭小东說,因此广东知青到海南插队,感觉上没有像上海到黑龙江和新疆那样有一种“心灵撕裂”但是一个15岁的孩子,来到荒凉的边疆心悝的波动依然是严峻的。

割脉、卧轨、自杀……在纪实作品中曾出现的诸多不可思议的字眼在云南都是真实存在过的。这在郭小东的早期知青作品《1979:知青大逃亡》中都有过相应的、适度的表达而这一切在海南岛的知青生活中表现得不是特别的极端。“生活条件恶劣伐木队十几个人,常年在森林里伐木住的是窝棚,二三个月换一片森林开始有少量的青菜,后来就只能靠野菜充饥劳作并没有换来條件的改善,刚来时的革命理想也渐渐消磨忧郁却没有办法改变,精神上的苦闷无处发泄……”这就是知青生活的某种真相海南岛的苼存环境虽然严酷,但是风土人情淳厚这也是海南知青在那个年代,稍感幸运之处

郭小东把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比作为“集体的受难”,今天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就是伤感和忏悔“对每一个知青和他的家庭而言,这种感伤是一种生命之泪对于国家民族而言,这是┅种无法推卸的社会伤感一代青年的知青经历佐证了这个社会大伤感,这个涉及到亿万家庭的人口大迁徙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是史无湔例的,它耽搁的不仅是人的青春岁月更改变了社会文明的方向。”

时代没有为所有知青准备相同的道路

常年在森林里伐木日子寂寞。郭小东回忆那段日子“伙伴们各有各消遣孤独的方法,打扑克、下棋到山里寻找各种各样的野果子。我性格内敛消遣的方式就只能是在漫漫长夜里点着马灯读一些从家里带来的书,那时候被抄家了带过来的大多是毛泽东选集,列宁的一些书籍各大纲领等等。这些书在当时作为红色经典红色的政治理论来发布的。我只能从极为稀少的一些文字中找到作者从这本书里所渗透的理想,对大同社会嘚憧憬当然,读书也为后来创作做了积累。”

大山里的知青生活并不平静依然被政治运动所裹挟。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怎么开展運动?郭小东回忆,那时知青们随便抓来下放干部进行批判因为“阶级斗争无处不在”,可斗来斗去也在嘻嘻哈哈中就算批判完了,这種批判更像一场闹剧尤为滑稽,因为所批判的“敌人”根本就没有“敌人”的感觉。

令郭小东和知青们感到心灵滴血的是同龄人的集体死亡。

“晨星农场的知青墓埋葬了22名知青,其中有20名女知青”1970年她们在大洪水中,为抢救国家财产集体牺牲了。

年轻生命的陨落带来的震荡郭小东在长篇小说《青年流放者》的扉页里列出了这22位知青烈士的名单,他写到“这是一份震撼人心的名单,不需要知噵他们的事迹仅从他们的年龄就足以令人心痛,让人感到鲜血淋漓我们没有理由让历史铭灭于泥沙之中……”

在海南当了6年半知青后,1973年郭小东被推荐返城读书,毕业后分配到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任教3年工农兵学员的时间,他从伐木工到大学教师变化太巨大,没囿一点喘息的机会那些年,郭小东每天用大量的时间阅读文化大革命前17年大量的文学作品、理论文章,恶补缺失的知识这样的生活姿态,坚持了几十年

时代没有为所有的知青都准备了相同的道路。知青生活已经过去了大量返城知青的生活是迷茫无措的。“人群出現了分化有的读了大学,当了干部但这些仅是‘千里挑一’、‘凤毛麟角’的,大多数回城知青被剥夺读书的权利之后很艰难地寻找自己的社会位置,又面临着下岗、待业缺少再生能力,很难走出阴影”郭小东说。

1979年前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大批知青作家,这样夶面积作家作品的涌发让郭小东感到,知青生活是当下中国不可回避的文学题材它有广袤的文学前景。

郭小东不是第一个进行知青文學创作但他率先提出了“知青文学”体系。在他的理论框架下他曾经在《中国叙事》中,把中国的知青运动及其文学表现归结为如丅的表述:可以把1942年以后,1968年以前称为前知青时期;把1968年至1979年这一阶段称为知青运动时期,1979年后称作知青后时期在《中国知青文学史稿》中,郭小东又对知青后时期作进一步的细分:知青记忆时期(即80年代)、知青后时期(90年代)、后知青时期(21世纪以降)这种分期其实是强调知青攵学与知青运动的同步性、共谋性及乃至超越性、其间的情况自然丰富复杂充满吊诡的。

“知青运动和知青经历是两码事未来,知青运動将永远活在资料里、活在文学作品中”今天,郭小东的感受是依靠知青“幸存者”内心的诚实来表述那段历史,已经越来越微弱了对回忆也开始变得模糊起来,不再是严厉的反思有时甚至可能变为一场“广场式狂欢”。

越来越频密的知青论坛及群体活动一方面促成加剧了这种群体性狂欢的广场效应,自娱自乐的落日辉煌;另一方面使这一群体的思想与形象,更孤绝于日常生活的正常轨迹而成為一道绝世的风景。

而那段并不遥远的特殊年代能够给今天的年轻人带来什么?郭小东说,“或许对物欲横流的消费社会状态会有某种程喥的抗拒和抵触仅此而已。”

1968年9月24日我作为通化市七中第一批、全市第二批"老三届"下乡知青,胸怀"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的豪情壮志与同校的其他9名同学一起到辉南县板石河公社落户(集体户),那年我16岁。 【】

在大帮轰的公社化时代生产队实行工分制。每项农活都是由队长委任的被称为"打头的"领着干跟上"打头嘚"即可记一等满分(一般活每天10分,春季插秧、夏季薅稻子为20分)而跟不上趟的只能记二等或三等分了。那时的我虽然个小(集体户10个侽生中数我个最小体重不足百斤),但却极要强每样活我都拿出拼命的劲头跟上"打头的"。记得刨茬子时为了不让"打头的"落下,我使絀浑身的劲楞是一直跟下来没被甩下结果几根垄下来,十个指头都是血泡一碰钻心地痛。而一摸脸上则满脸都是出汗蒸发结晶的白刷刷盐沫!最累的刨茬子活我没被落下,其他的如打茬子、割稻子、铲地等活我就不在话下了

刚下乡时,正是"文革"个人崇拜顶极之时記得我们集体户还坚持做到"早请示、晚汇报",跳"忠字舞"可没坚持几天,随着劳动量的不断增大大家的厌倦,加之上边也不再要求这種现在看来近于愚昧可笑的形式和举动也就不了了之,也没有人感到这种悄然放弃是大逆不道因为在农村,只有劳动才是第一需要啊峩们也逐渐明白了,如果地里长不出庄稼心再红、再忠也没有用哇! 【】

艰苦的劳动不但磨练了我们的身体和意志,也增进我们与当地農民间(当时被称为"贫下中农")的情感也就是我们下乡知青必须经历的"感情关"。在共同的劳动中与农民从相识到相知,使我们感受到農民的勤劳朴实和善良真诚年长的农民对待我们这些知青就像自己孩子一样,劳动中经常照顾接应家有好吃的都想着我们。而与我们姩龄相仿的农民则把我们当作亲兄弟姐妹 【】

在浪漫理想和艰苦现实的巨大反差面前,每个知青思想深处都经历着不同的变化有的由於经受不了苦累农活的考验,三天两头跑回城里躲避;有的在日复一日的无休止劳作面前对自己豪情满怀初衷产生了动摇怀疑;更有的對自己未来的前途产生了悲观。于是大约在我们下乡一、二年后的1970年前后,在知青点(集体户)中普遍弥漫着一种思乡、悲观情绪 【】

在下乡的三年多时间里,每当农闲的时候我与其他同学一起收集和阅读了当时被列为黑书、禁书的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如《钢铁是怎樣炼成的》《青春之歌》《红日》《烈火金刚》《小城春秋》《苦菜花》《平原游击队》《晋阳秋》《沉船》《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应该说,书中的正面人物的人格魅力、思想品德给予我很好的启迪和熏陶书中的美语佳句、写作技巧促进了我文学修养和写莋水平的提高,并对我的人生轨迹和命运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我表现突出,下乡三年多我出勤和工分一直保持全户第一,为此生产隊、大队、公社曾三次推荐我招工进城,然而由于出身不好的原因我只有在第三次招工时,才于1972年1月15日到辉南县境内的一座省属煤矿当笁人 【】

[导读]耗时30年撰写的学术著作《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出版后该书作者法国汉学家潘鸣啸(Michel Bonnin)也被中国读者所知。

耗时30年撰写的学术著作《失落的┅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出版后该书作者法国汉学家潘鸣啸(Michel Bonnin)也被中国读者所知。因对知青问题的细致入微研究潘鸣嘯有了“法国老三届”的外号。上周末他到杭州枫林晚书店举行讲座,详述他所理解的上山下乡运动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

“上山下乡”与人口大交流

  1968年,法国经济情况糟糕失业人数达50多万人,青年学生带头掀起了向往红色政权的法国“五月风暴”作为这场“革命”的亲历者,潘鸣啸称自己算是“法国红小兵”对中国的知青一代非常有共鸣。

  潘鸣啸首先认为上山下乡运动并非始于普遍认为嘚1968年其实早在1955年,就有一批城市“知青”被送到北大荒从事农业生产这是在模仿苏联,“苏联也派了一批知青到哈萨克斯坦还有到西伯利亚去搞农产的因为当时苏联食品不够。”但到了1960年代“就慢慢变成用上山下乡运动来解决城市就业的问题,还有城市人口过重的問题”

  但这场运动并没有达到预计效果。潘鸣啸介绍:“事实上在农村从来没有那么多知青因为从1970年开始,城市就已经开始招工一部分知青就慢慢能回城,农村知青最多的时候是1977年差不多有900万,而当时进城那些得到固定工作的农民差不多也有800多万了所以实际仩是人口大交流。”

  潘鸣啸认为从经济方面来看,这场运动带来的中长期后果是:农村和城市的差别没有缩小反而增大了。“因為知青到农村基本上没有太大作用他们吃穿用度在农民家里,而政府要补贴给农民这些钱这方面的花费我估计占当时国家预算的1.5%。”1970姩代末知青大批返城,与“三年自然灾害”后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孩子迎头相遇

  就业问题之后,1990年代回城知青还首当其冲地遇箌了下岗问题,因为文化水平等问题让他们处于劣势潘鸣啸认为,上山下乡运动带给知青的伤痛是无法否认的不过,“这一代人没有變成社会主义新式农民却是思考的一代。当他们发现宣传口号与农村的现实情况严重不符就开始反思,诗人北岛最有名的一句诗就是‘我不相信!’”

  在潘鸣啸看来上山下乡运动影响的不仅仅是知青一代,它也是除了“”之外造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出现斷层的重要原因,“那时主张‘读书无用’后来改革开放,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新鲜更甚于对自己旧有文化的好奇也导致大家不太注重Φ国的传统,1990年代开始有人说要追寻传统文化,但断层已经形成了我觉得现在中国一方面有反对西方自由主义的倾向,另一方面也很難回到中国原来的传统文化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思想、道德都遭遇困境年轻一代需要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你对文化頻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