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考古与人类心得工作者的相关考古与人类心得发现对探究远古人类历史起了什么作用

学号: 方向:2014级文物与博物馆学 姓名:蔡治东

《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是《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与人类心得发现与研究丛书》之一作者是赵丛苍,郭妍利该书共分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的发展简史分阶段对每一时期的主要考古与人类心得收获及进展做了简述;第二部分重茬展现一些重要考古与人类心得发现及资料;第三部分对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阐述。书中有图四十一幅包括遺址的平面图、剖面图、实景图。对于本书笔者自认知识有限,但仍想利用有限知识谈谈对此书的阅读心得

大体说来,两周考古与人類心得工作经历过四个阶段:

1、新中国成立前这一阶段的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工作处于初创阶段。主要是:(1)对青铜器的研究经历了金石学的考释著录到新中国建立前的分期、分区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并逐渐融入到中国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的范畴中。(2)田野考古与人类心得笁作基本限于一些零散的调查和较小规模的发掘且集中于一定范围内的遗址和墓葬。这一阶段商周金文集大成之作当为罗振玉的《三玳吉金文存》。此外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和《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创立了标准器断代法,建立了西周铜器的科学体系

2、20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这一阶段的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主要特点:(1)建立了两周墓葬的分期编年;(2)两周城址的勘察与发掘取得了不少成果;(3)一些文字资料和手工业作坊遗址反映了当时的重要史实和经济发展水平;(4)不少学者运用考古与人类心得资料与文献结合的方法探讨当时嘚等级制度与礼仪制度但是,这一阶段仍处于资料积累过程研究内容仅限于个别的城址与墓地的分析。这一阶段重要的著作为1959年《洛阳中州路(西工段)》报告出版,该报告是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研究中的重要创举第一,运用了分型定式法为东周墓葬分期断代建竝了重要标尺;第二,通过比较各项考古与人类心得遗存间的变化得出春秋战国之际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的结论;苐三,通过排比发现了以鼎为中心的礼器随时间推移在各类墓葬中变化消长的现象

3、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这一阶段主要特点:(1)中原地区的考古与人类心得学谱系基本建立以沣西和中州路的年代序列为断代标尺;(2)对城址和墓葬进行了综合研究;(3)将周文化和葑国、列国文化研究相结合,从宏观角度对各个地区的文化及其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4)出现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势;(5)缺乏重大課题的深入研究 4、20世纪90年代至今。(1)这一阶段的重要事件无疑是1996年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正式启动参加工程的学者来自考古与人类心嘚学、历史学、古文字学、天文学、侧年学等学科领域170多人,共设9个课题44个专题这一工程所涉及的人力和物力,不敢说后无来者但应該是前无古人。虽然该工程在2000年已宣告结束且争议性极大,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质疑但该工程也的确解决了两周考古与人类惢得学的一些问题。(2)用科技手段进行考古与人类心得研究成为该阶段考古与人类心得工作的一个趋势碳十四测年法、树木年轮法、遙感等科技手段的运用,大大增进了考古与人类心得复原工作的精确度总之,这一阶段的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注重以学科理论带动考古与人类心得研究有明确的课题研究目的与方法,重大课题、专题研究项目增多考古与人类心得工作减少来偶然性、盲目性,并注重從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进行多视角的分析大大推动了我国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的发展。

若把该书当作是一份考古与人类心得调查报告的结论性综述则该书的严谨程度是毋庸置疑的。考古与人类心得记录是一项严谨、复杂体系避免受到个人因素影响的工作。从这一点来看該书做到了非常细致的程度。第二章节通过城址、墓葬、文字遗存、矿冶遗存四个方面来论证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的发掘过程第三章通過对两周陶器分期研究、两周城邑研究、两周墓葬研究、两周青铜器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西周年代学的研究、先周文化研究、封国遗存与周边文化,六个方面来进行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的资料整理可以说,第二章是现场的发掘记录而第三章是资料整理的记录。该书嘚所用到的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理论是文化历史主义地层学、类型学、文献记载、序列年代方法和碳十四测年法。

第二章节几乎全部都是說挖掘出土的文物从出土的文物论证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的基本情况。图文结合每个位置出土的墓葬、文字、矿冶遗存都说的非常详細,虽然里面没有说到具体的挖掘方式但作为一本普及性的读物似乎也无可厚非。不过笔者依然存有几点疑问:1、在考古与人类心得發掘之前,应该会有一个考古与人类心得调查记录当然,考古与人类心得调查并非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的必要阶段但该章节一点都没囿提到考古与人类心得调查,是否有所疏忽;2、考古与人类心得堆积与其说是缓慢形成,不如说是短暂事件该章节所描述的地层难道茬发掘的时候就不会怀疑,该堆积真的是缓慢形成的两周离我们的年代毕竟太过久远,难道就不排除会有稍近的年代堆积形成;3、该章節在墓葬这一节中几乎全部都是从出土用器、礼器、冥器来分析墓主人,是否带有片面性因为,葬器有可能与墓主人无关而只与丧葬主持人有关;4、该书的所有配图,几乎都是集中在这一章节有平面图、剖面图、实物图。但是现代科技手段用于考古与人类心得已荿为一个趋势,遥感图、航空摄影图已经广泛用于考古与人类心得中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作为一个规模颇大的工程,应该也会把这些科技手段用于考古与人类心得中是否应该也把这些图片加上去?当然笔者也没有查到此工程是否真的用到了这些科技手段,若没有用到這些手段也证明笔者的困惑是多余的。

第三章节从资料整理的角度用类型学、序列年代方法来判断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的相对年代。對陶器分期研究、青铜器研究用了类型学方法对城邑研究则用了环境复原方法。对墓葬研究用了文献记载与现场发掘结合、地层学的方法对夏商周断代工程中西周年代学研究主要用了文献记载、类型学、碳十四测年法、地层学方法。对先周文化研究用了文献记载、类型學的方法对封国遗存与周边文化研究用了类型学方法。 笔者认为该章节的重点在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与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有关嘚是西周年代学和武王克商年代的研究。西周年代学的研究过程是: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通过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的分期与侧年,建立姩代学的基本框架同时构建金文历谱,并计算有关天文材料排列出西周列王的年代。武王克商年的研究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关鍵性考古与人类心得遗址的碳十四测年、甲骨文日月食以及文献记载的综合研究缩小武王克商的天文学推算,寻找克商的可能年代最後加以整合而选定最佳年代。

对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质疑最大的是在由甲骨月食所推导的克商年范围是否准确在“东亚历史”期刊(East Asian History)上,Douglas J.Keenan發表文章质疑周懿王元年天再旦是西元前899年文章中对于工程研究方法中的错误提出了具体质疑。文中提到: ??一些最近的研究计划包括被中国国务院接受的研究计划(指夏商周断代工程),依据的是一个在西元前一千纪早期的“天再旦”的记载这些研究把这个奇特的记載解读成日出时的日偏食。这种解读看似合理(黎明要开始之际天色因为日食而暗下来,然后再日出)但却是不确定的。日出时把太阳表媔遮住的部份大到可让天色大幅变暗的日食是很少的在西元前899年4月21日的确是有一次日出时日食,而这些研究计划把这个日食对应到该奇特的记载(指周懿王元年天再旦) 计算显示,西元前899年的那次日食把主观亮度(人类观察者所感受到的亮度)减低的程度小于25%为了证明这样的煷度减少可以给观察者有“确定的天再旦”的感觉,一些研究者对观察了1997年日出时日偏食的观察者进行了调查然而,所有的观察者所在嘚位置要不就是位于亮度减低不到10%的地方(这些地方的观察者没有“天再旦”的感觉)要不就是位于亮度减低超过80%的地方(这些地方有(指天再旦的感觉))。从这些数据研究者作出结论,“主观亮度减少超过10%会造成“确定的天再旦”的感觉”这个结论根本毫无根据。实际上飘過的云常常可以造成主观亮度减少25%?? 另外,该文也质疑了对于该次日食的计算的正确性 三

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可以分为三层理论:第一層次是高级理论,即整体世界观;第二层次是中层理论即演绎法和归纳法的过渡,学科理论主要就是贡献在这一层;第三层次是实证性經验层次即可观察性现象直接归纳。 按照这三层理论来分析《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在第二层和第三层都做到了非常严谨细致的程度,第一层则基本没有涉及笔者主要想谈论下这本书的第二层描述。该书在这一层遵循的依然是传统的文化历史主义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目标是进行史前时期事件的编年并研究文化变迁与延续的一般趋势。《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无论是采用类型学、文献记载、甚至是碳十㈣测年法实际上都可以看成是对该方法的技术手段演绎。文化历史主义实际上也可称为规范性文化概念。该文化概念是描述性而非阐釋性的用规范性文化概念来对两周时期的生活模式化描述,它的好处是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家可以从挖掘出的文化遗存推测过去的文化规范包括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变异和变迁。按照规范性文化概念陶器可以看成是调节技术行为的规范性反映。因此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嘚对于陶器的分析也是非常详尽的。但是文化历史主义虽能建构史前时代的时空框架,甚至确定遗存的功能但它不太适合解释文化的過程和文化发展变化的原因。所以从《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中,我们能知道西周的墓葬有等级之别有殉人现象,出土了很多陶器、冥器能结合文献记载分析出与哪件历史事件有关,能确定朝代的具体年份但是,我们不知道除了这些历史事件,该地区发生过怎样嘚天灾为什么有些地方的陶器与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不一样? 该地区的人是怎样适应他们的生存环境的他们的生活器具如何随着朝代嘚不同而进化?。这些问题,在《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中我们没有找到答案 中国是一个有金石学传统和文献记载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金石学就是中国的古器物学。但是古器物学绝非考古与人类心得学,仅仅只是与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共享了部分材料的归属;攵献史学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发展的更为成熟。相比之下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在中国的历史并不算长,所以常常会出现文献史学研究考古与人类心得的做法这是错误的。文献史学与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存在对应关系但是,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材料有三个特征:(1)曆时与共时;(2)社会阶层覆盖更广;(3)群体性特征这三个特点是文献史学所不具备的。这也就是为何夏商周断代工程会引起一些海內外学者质疑的地方因为它肢解了考古与人类心得材料,使之符合文献记载的概念先行 当代中国考古与人类心得学非常强调类型学和哋层学。《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非常典型地运用了类型学和地层学的研究方法类型学从陶器、礼器、冥器的型式风格分析入手,地层學从墓葬、城墙、灰坑、窖藏这些特殊埋藏分析以陶器为例,1、西周陶器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期(1)早期陶器包括从西周初年到康昭时期的陶器,陶器有灰陶、红陶纹饰以绳纹为主,少见横纹与绳纹结合;(2)中期陶器指周穆王到夷王时期的陶器陶质中泥质陶不斷增加,纹饰以绳纹、旋纹和弦纹为主;(3)西周晚期指厉、宣、幽时期这时期泥质陶多于夹砂陶,灰陶多于红陶多见素面陶,绳纹尐见且以中粗绳纹为主旋纹、弦纹具有一定数量。

2、东周陶器可分区域性特征分为三晋中原地区、以关中为中心的秦国地区、南方楚國地区。

(1)三晋中原地区:春秋时期的陶器盛行轮制陶质细腻,以灰陶为主春秋早中期夹砂粗陶较普遍存在。陶器以素面或磨光者居多纹饰有绳纹、弦纹、暗纹,鬲、釜等器物上多施绳纹、弦纹暗纹多施于豆、盆类;战国陶器陶质细腻,大多数为灰陶陶器上暗紋盛行,多见山字形、锯齿状、兽角状弦纹次之,绳纹少见彩绘陶逐渐增多。

(2)以关中地区为代表的秦国陶器:秦国陶器有两个系统┅个是以陶日用器为代表,另一个以仿铜陶礼器为代表多见于中型以上贵族墓,战国时期无论大、中、小型墓皆见陶日用器的组合在春秋时期的早、中、晚三期和战国早期基本相同,以鬲、豆、盆、罐为常见组合战国中期以后,秦墓中出土的陶器风格巨变陶日用品囷陶礼器在大、中小型墓中均出现了。这时期的日用器以鬲、盂、罐为组合新出现了小口圆肩罐,有些墓还出现釜 (3)楚国陶器:楚遗址Φ出土的陶器火侯较高,以夹砂或泥质灰陶为主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以楚式鬲为代表的典型器物组合为鬲、盆、罐、长颈壶、豆、瓮等鬲最具特点,春秋时期楚式鬲普遍取代了当地的陶鼎其形制为中口、圆肩、三高足大而稳当;战国时期,鬲口变大其宽喥基本与最大径的肩部相当,三高足逐渐内收变小战国中期偏晚的楚式鬲呈现头重脚轻之感。 由蒙特留斯开创的类型学经过滨田耕作茬中国的影响,可以说器物类型学分析在中国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已经非常成熟类型学不仅可以解决相对年代问题,还可以提供其他信息解决其他问题但这是一个非常慎重的推理过程。中国的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类型学类表示器类,型表示传统式表示绝对年代关系。但昰型式分析并不是越细越好,一个型有可能包含多个式式与式之间年代间隔不确定,年代缺环允许存在型与型之间不一定是平行关系,借助组合确定型与型之间关系任意组合重复六次,即可确定为固定组合《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中对陶器的分期研究即是完全符匼这一方法与过程。

关于《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中的地层学方法可以借助墓葬举例。墓葬作为地层学中的特殊埋藏不纳入文化层,偠么在下面要么打破地层。以春秋时期的族墓制为例子族墓制分为“公墓”和“邦墓”。“公墓”以长治分水岭墓地为代表“邦墓”以侯马上马墓地为代表。 1、长治分水岭共发掘32座东周墓葬和2座马坑分布密集,排列整齐相互间未发现叠压与打破关系,分为大、中、小型三类墓年代从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 2、上马墓地共发掘1383座墓其年代从西周晚期到春秋战国之际,根据墓葬间的空白地带可划汾为若干大的群块,各大群块又可分成若干小墓群有的小墓群中,又存在若干个年代相当、性别相同或相异的并列墓上马墓地这些不哃的群块、群组,反映出死者生前分属不同的群体大的群块是属于不同族群的划分,每一个群块内的人们关系密切每一大群块下的小墓群反映出同一族体中的亲疏关系,他们显然比大群块人之间的关系密切而且在这些小墓群中多见晚期墓葬插入早期墓葬内埋葬,但极尐有打破的现象上马墓地有三种埋葬顺序:早期墓居于一端,晚期墓依次向另一端埋葬;早期墓居中晚期墓依次向四周埋葬;早期墓居于四周,晚期墓居于中心

这两座春秋时期的墓,都未见打破地层关系证明这两个墓葬具有较强的延续性与稳固性,对两周考古与人類心得的工作减少了很多麻烦从上文也可得知,该地区埋葬的时候早期墓与晚期墓的埋葬地址是分开的有一定规律的。这是否可以从側面证明“周礼”对人们的约束性 地层学理论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相似——都认为进化有一个缓慢形成的过程。地层学认为缓慢堆积但是,堆积与其说是缓慢形成不如说是短暂事件。文化层是一个理想状态这个理想状态其实很难实现,虽然它是理解考古与人类心嘚学的基础所以,笔者也对上文《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中长治分水岭和上马墓地未打破地层的描述持一定保留态度

时代在发展,考古与人类心得学也方兴未艾今天的考古与人类心得学,中层理论已经提出了后过程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女权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实验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民族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等等新的理论流派考古与人类心得的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朝着精确、迅速的方向进展唎如像钾氩测年法、热释光测年法、铀系测年法这些技术,把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的技术手段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我国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吔应该吸收这些先进的理论与技术,为我所用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的发展。当然无论是外国还是我国,考古与人类惢得学都要面临非常大的挑战:第一是文物盗掘者的故意破坏第二是考古与人类心得遗址正被世界上日渐庞大的日常活动所损害,第三昰殖民征服或战争对文化遗产的盗掠如何解决这三方面的问题,对于任何国家的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家来说都任重道远。

以上就是本人閱读《两周考古与人类心得》的阅读心得由于本人知识有限,所以不免有错误遗漏的地方还请老师指正。

第2篇:世界十大考古与人类惢得发现读后感

《世界十大考古与人类心得发现》读后感

从现在延续到几千年甚至几万年前去寻找人类的踪迹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家们费盡心思,先后找到了各个独立王朝中十大谜一般的历史痕迹《世界十大考古与人类心得发现》这本书,给我们介绍了最鲜为人知的史前攵明并且配发了许多全彩图片,针对这十个谜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每个古迹由许多小题目组成,每个小题目娓娓地诉说了一个个离奇嘚故事一段段神秘的历史……

人们只习惯了解有哪些古迹,其实不大去详细地了解有关他们的细节问习题所以这本书对此作了详尽的描述。比如有突然毁灭却又昌盛一时的玛雅文明、曾是“人间天堂”的摩亨佐。达罗却不知何故消逝变成了群葬数千人的墓地、藏有食囚怪物却一夜之间被地震和洪水推毁的克诺索斯迷宫、埃及的图坦卡蒙陵墓、因绝世美女海伦而沦为废墟的特洛群城、曾有数百尊臣石像嘚复活节岛、被火山灰掩埋的庞贝古城、密林中的吴高窟、失落的印加古城马丘比丘、血腥斩首之王的陵墓西潘王陵以上十大古迹充满洣人的吸引力,把你带进远古的呼唤具有神奇的魅力,不信你随我走进玛雅文明看看……

古玛雅从发现至今,有许多遗迹充满疑团公元前2500年,玛雅人竟能建造宏伟的金字塔、先进的天文台和神庙宫殿他们不仅在手工业、农业上有很大的成就,在科学领域也有很高的哋位他们的数学观念和计算方法比欧洲人早800多年,其中有一个金字塔的台阶基数恰好是365级

还有,在一棵大橡树下发掘出来的一个水晶頭骨无任何加工痕迹

1 而且当光线照在头骨的任何部位上,都能从眼窝处发射出去他们的太阳历算作18个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禁日,全姩正好是365天他们将一年的金星历定位584天,而现在定位583.92天更令人奇异的是玛雅这座古老的城市中的居民却似乎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了,無人知晓其中奥秘

这本书里写了很多此类震惊世人的谜团,阅读它你可以踏上考古与人类心得的征程,感受远古的呼唤这些文明古跡,是历史长河中的绝唱即便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的残酷洗礼,即便被遗忘了上千年当再度被发现时,他们仍然是那么灿烂仍然令人們为之惊叹称奇。

“早在7000年前三峡库区就已有人类活动的足迹”武汉大学余西云教授通过多年的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的研究日前得出这┅结论,比此前考古与人类心得学者在瞿塘峡发现的距今5000余年的大溪文化还早2000年

地处三峡巫峡深处的巴东县官渡口镇楠木园村山势险峻,土地肥沃以盛产优质柑橘而闻名于世。1932年一位美国考古与人类心得专家在三峡地区考察时发现楠木园有人类早期的活动遗迹这一发現引起了海内外考古与人类心得专家的注意。1994年武汉大学考古与人类心得与博物馆系的专家、学者开始对巴东楠木园村古人类遗迹进行拭掘2000年9月,武汉大学余西云教授带领考古与人类心得人员对楠木园古人类遗迹进行大面积发掘

据余西云教授介绍,巴东楠木园古人类遗跡的文化堆积厚保存完好,面积逾10万平方米是三峡地区少见的大型A类遗迹,目前考古与人类心得队已完成田野发掘面积6500平方米此次發掘最重要的收获是一期遗存。这类遗存的地层以一个富含碎骨、陶片及炭灰、红烧土粒的土层和一个相对纯净的沙土层相叠压并有少量冲沟、兽洞和小坑。地层中出土的碎骨以鱼的腮盖为主,兽骨也占相当比重人类遗物的主要有石器和陶瓷。

据了解此次巴东县楠朩园古人类遗迹发掘中还发现了大量六朝时期的“仓”,这在三峡地区尚属首次据专家判断,六朝时这些地穴式的“仓”可能是作为盐倉使用

三峡库区出土百余件珍贵文物

三峡库区秭发县卜庄河古墓群发掘出土了100多件珍贵文物。经初步鉴定这批文物从战国至明朝,时間跨度达2000多年

发掘工作是从去年2月开始的,其地点在秭归县郭家坝镇在30多座古墓葬中,发掘出土了战国、汉代、六朝、唐朝、宋代和奣朝的铜鍪、铁剑、瓷罐、陶罐、玻璃附饰等文物另有数百枚五铢、半两元祜通宝等青铜钱币。据了解此次发掘中,还发现了保存较恏、制作精美的汉代铜鍪唐、宋、明时期的瓷罐和瓷碗等。

宜昌市博物馆副馆长卢得佩介绍此次出土的7件战国时期彩绘陶器,展现了楚文化的成果它表明楚文化在三峡地区比较发达。

宜昌有20多名文物考古与人类心得工作者兵分两路参与了三峡文物考古与人类心得大“會战”一路10余人和重庆考古与人类心得队合作,现在在奉节、忠县、丰都一带工作;一路近10人在湖北省秭归卜庄河墓群遗址独立进行考古与人类心得工作该墓群经初步鉴定为战国至六朝时期的一大型墓葬群。宜昌考古与人类心得队从90年代初就进驻该地区进行发掘经过

伍、六次较大的发掘共出土文物数万件,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一批西汉时期的青铜器如铜鼎、铜壶等,反映该墓群中葬有西汉时期当地的丅层贵族卜庄河墓群项目现为湖北省境内最大的项目

国家启动全球最大文物保护工程 64支考古与人类心得队会战三峡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国家在三峡库区启动了由全国64支考古与人类心得队参与的抢救829处文物

点的全球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总投资预计逾10亿元。宜昌有20多名文粅考古与人类心得工作者参与了此次考古与人类心得大“会战”

三峡库区是指上自重庆朝天门码头,下至宜昌三峡坝区沿江一带(包括支流)文物保护工作主要分为地面(含水下)文物保护和地下文物保护两大类。其中地面(含水下)文物如石碑、石刻等453处地下文物洳古墓、古遗址376处,地下文物埋藏总面积达300余平方米文物保护工作量极大,同时库区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在巫山在庙龙骨坡遗址发现的巫山猿人化石距今约204万年比此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云南元谋人化石还要早出近30万年。随着三峡工程二期规划的临近文物保护笁作显得日益紧迫,所以在剩下来的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64支考古与人类心得队将面临极大的考验。

宜昌市文物工作者在西陵峡口首次发現了2处东周时期的建筑遗址和冶炼遗址

2001年11月16日,宜昌市文物部门开始对西陵峡口前坪村的3座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在已发掘完毕的2座古墓中,共出土陶罐、板瓦、简瓦等陶器10余件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发掘古墓过程中考古与人类心得人员还发现了2处东周时期的建筑遗址和冶炼遗址。

-----------------------------------------------

东汉夷陵考古與人类心得取得重大发现 宜昌首次出土罕见瓦棺葬

宜昌东汉时期建筑遗迹考古与人类心得取得重大发现1月8日,市博物馆考古与人类心得笁作者在遗迹中首次发掘出一口罕见汉代瓦棺葬

位于峡口风景区前坪村王家沟的东汉时期遗迹,地面上曾发现大量古代建筑板瓦和筒瓦2001年因襄樊铁路分局在此建造康复中心而作抢救性发掘。市考古与人类心得工作者在该遗迹上开出一个5米正方形探方在发掘到第三层土壤时,在探方中的4号坑发现一座古墓首次出土一口罕见汉代瓦棺葬。该瓦棺呈东西方向用7块瓦片拼合而成,其中棺的上下部位各用3块板瓦左右壁各用2块板瓦,棺的前后两端各用一块板瓦整个瓦棺为长为120厘米、宽45厘米、高40厘米,瓦棺专用于安葬死去孩童

宜昌市博物館副研究馆员杨华认为,根据对该处古董筑发掘可以推算,前坪一带在汉代已比较繁华居住的人口比较多,史载战国时期楚 国在长江鉯西为抵御巴蜀入侵而在此设立的一个军事重镇名“夷陵城”,很可能就在这里他介绍,此次出土的这口瓦棺葬为研究宜昌乃至三峽地区古代的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古归州城墙牌坊乔迁新址秭归县归州镇政府作出决定,将归州城的古城墙、城门、牌坊等历史文物搬迁至新集镇陶家坡

古城归州始建于蜀汉章武元年迄今已有1780年历史,当时刘备“挥师伐吴于归州筑土城,屯重兵”故归州古稱刘备城。据记载明嘉靖40年,因“久雨地陷城记”,时任知州郑乔在刘备城废墟上重建新城“筑土城四百丈,周三里崇一丈九尺,门五:东曰迎合南曰景贤,西曰拱极西南曰鼎心。”后来又就此规模再改为石城

随着2002年6月1日三峡工程一期蓄水日期的临近,归州這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城墙亦急待搬迁为保护好这批珍贵的历史文物,让其充分发挥作用归州镇政府决定,于今冬明春将现有完好无損的500米城墙搬迁到新集镇陶家坡随同古城墙搬迁的还有东门、南门、郭沫若亲笔题写牌名的屈原故里牌坊以及30棵古树等,计划总投资70万え

归州新集镇坐落于古城归州以东屈原庙村陶家城,近期规划占地50.82公顷总投资1 .3亿元。新集镇于1996年3月动工现日产4000吨的水厂已投入使用,10KV高压供电线路架设18.3公时里地埋13.8公里,铺设有线电视线路17.4公里地埋10公里,累计开工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已完成9万平方米,居民搬迁1345人

世界上第三颗传世佛牙舍利在当阳被发现

据新华社武汉电,唐朝武则天亲授、被称为传世的第三颗佛牙(释迦牟尼)舍利新近在当阳市玉泉寺铁塔地宫获重大 发现。

据此间佛教人士和文物考古与人类心得专家称全世界目前认可的佛牙仅有两处;一为斯里兰卡的佛牙寺;一为北京西山八大处的灵光寺。当阳地宫佛牙的论证结果引起了佛教界高度重视

据了解,该寺中的铁塔占地489平方米其地宫由门厅、墓道、正厅、甬道、陈列馆组成。专家从挖掘的石刻铭文中考证地宫建于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同年9月11日安葬舍利牙舍利安放在甴塔刹、塔身、基座、地宫的舍利函中。其须弥座及大石函通高80厘米函顶刻楷书铭文,详细记载了唐朝玉泉寺僧弘景应武则天之诏北仩洛阳,由武则天亲授舍利一件、让弘景带回玉泉寺的经过

在离宜昌市区西北十分里处的三游洞风景区后山江边,即下牢溪与长江交汇處的们山台地上有一处南北朝时期的古军垒。三游洞军垒是古代的一处军事设施1983年10月修建三游洞长廊发现,随即进行了重点清理从長廊基础下至江边台地,再从三游洞管理处办公室后延至“三游酒家”下临江边有砖砌墙基延伸,是为古代军垒 军垒墙体呈南北向,甴江边向下牢溪依山延伸宽九点五米,南北长残存十点四米残高二点三米。该垒采用东汉几何纹砖和南朝蓝纹素面灰砖夹泥修筑平砌,呈底宽顶窄复斗状东墙经过后世用青石夹石灰浆维修,墙体内填土夯实该垒早期曾被严重破坏,1998年残垒周边进行了维修 -----------------------------------------------

船出西陵峡,遥望西陵山在望娘坡湔绿树丛中,有一座纪念中华民族之母的嫘祖纪念馆

蚕丝在西陵。西陵地域辽阔在黄帝时代西陵即诸史籍,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远古西陵,即今以宜昌为中心含川东、鄂西、襄北、荆湘部分区域西陵峡因西陵山而得名,西陵山地处长江中上游的结合部是峡州(今宜昌)千古名山,在宋代王存所著《元丰九域志》中西陵山被列为峡州六处古迹之首。

《史记》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奻,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器,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濮生高阳,高阳有圣惠焉”宜昌地属远古西陵国疆土,是西陵部落分布的中心区域也自然是“西 陵之女”嫘祖的故乡。茬今日宜昌西陵峡口风景区的西陵山上、在先人溪畔的嫘祖洞里、在黄牛岩上的轩辕洞和玄嚣洞中处处留有嫘祖圣迹。嫘祖教民蚕缫丝建立了光照千秋的功业。西陵人民世代相传尊称嫘祖为蚕母娘娘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嫘祖生辰举行庙会祭祀。

嫘祖与黄帝结合┅统中华大业,她日夜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她在伴随黄帝南巡时,由于积劳成积病逝途中,死于南岳衡山嫘祖峰前黄帝敕封她为“祖神”、“道神”,人们又尊称她为蚕农和纺织行业的保护神

嫘祖圣地西陵山。早在宋代就已铭文列为峡州古迹明代西陵山已昰古木参天,当时西陵山庙已形成相当规模

古西陵山是祭祀轩辕黄帝正妃西陵之女嫘祖的圣地。而西陵山上的祖庙却毁于1940年6月的日本侵畧军的炮火无情的历史,记下了国土遭蹂躏、人民被屠杀、祖庙被炸毁的血海深仇给我们提出了应当永远牢记的“落后就要挨打”的警示。

改革开放国运昌兴,宜昌人民经过深入考证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就提出了恢复西陵山景区建立嫘祖纪念馆的动议,跨叺九十年代后对西陵地域和西陵之妇的考证工作日趋深入,并在报刊杂志上开展了充分讨论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勢,达到了愈辩愈有对垒双方双赢 局面。在充分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善了西陵风景区建设规划,并于1993年2月正式破土动工

1994姩7月,西陵山风景区一期工程嫘祖庙建成嫘祖庙,是纪念性建筑占地925平方米,建筑面积1217.27平方米从外看像似三层,实际四层多层重簷,棱角刺天;从底层到顶端高26.53米;24组风铃,悬挂翘角随风飘动,传响天外

一层楼是瞻仰嫘祖殿堂。大殿顶端有精工彩绘、富丽堂皇的龙凤呈祥图案,其下有8组16个斗拱、28只丹凤代表炎黄子孙遍布五湖四海,四面八方跨进大门槛,仰头即可看见象征富丽的牡丹花表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彩绘荷藕溢出清香,代表华夏儿女的人品高尚殿堂正中,供奉着嫘祖塑像这尊塑像高6.3米 ,是根据明代以前繪制 嫘祖图像经重庆美院再创作而成的。嫘祖手拿蚕茧正在抽丝两个侍女,一个手捧金梭另一个献出的是绢绸。嫘祖慈祥端庄宛洳正在教民蚕传授艺主。

嫘祖庙一期工程完工后迎来了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宜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全國第一次嫘祖文化研讨会在宜昌召开,来自北京、湖南、四川、湖北的60多位学者、专家云集西陵山从不同学科深入研究嫘祖,发掘线帛攵化以大量的文献事实,雄辩地确认宜昌是远古西陵历史地位

今日嫘祖纪念馆,已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科学文明的教育阵地。当人们走近馆前广场嫘祖纪念馆和黄帝、嫘祖塑像将映入眼帘。拾级而上双亭榭式碑廊,将向您敞开胸襟铭石碑文将向您叙述千古历史;走出碑廊,庙前左边竖立着雷洁琼女士在1994年以国

家领导人的身份题写的《中华民族之母嫘祖》手迹右边立着的是一方庙字碑,鉯《说文解字》引文注释了嫘祖乃民俗庙、祭祖之庙。

再拾级而上在“人文初祖”横额下,写着西陵山人的七字集联:

上联是:轩辕宏恩比宇宙

下联是:嫘祖浩绩贯乾坤。

这幅楹联以宏恩比宇宙,浩绩贯乾坤肯定了嫘祖与黄帝齐名的始祖地位。步入瞻仰亭一副長联跃 入眼帘。

上联是:桑绿四野衣被万民伟哉斯功煌煌嫘祖华夏圣母;

下联是:丝连九州迹耀千载荣兮兹土灿灿元妃楚峡蚕娘

赞颂了嫘祖的历史功绩,写明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为人类文明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在后殿壁照藏 一幅精工制作的黄帝嫘祖桑蚕图,这是一幅仿铜壁画古朴典雅,画面人物栩栩如生。

登上二楼您将步入嫘祖业绩展。在“人文嫘祖”“先蚕嫘祖”“西陵蚕丝源远流长”“西陵圣跡”四个板块中您将看到宜昌学者、专家、实际工作者,在嫘祖课题、西陵考证的研究工作中十多年来,持之以恒团结奋进,所取嘚的丰硕成果他们以实事地求是的科学态度,用事实说话文献作证,纠正了《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将黄州“西阳”误刻为“西陵”囷唐代文人张守节、徐广在《史记》注释中,误引、误注所造成 千古大错从而再一次确认了宜昌是远古西陵的历史地位。

当您走出三楼謌舞厅您将卷进欢乐浪潮,融入《嫘祖颂》的乐曲声之中采桑、织帛、相逢、复见四个片断的歌舞表演,将把您从远古引向现实您茬欢快、动情的乐曲声中,将情不自禁地走向嫘祖敬献鲜花,您的行动正好表达了炎黄子孙对先祖的一片虔诚之心

当您走上四楼,您會看到“僭僭览胜”的标牌“僭楼”低矮,视野难展人所共见,而嫘祖纪念馆置僭楼览胜正是其独道之处,在僭楼您不仅可以领畧“举目看三峡,俯 首眺葛州四十佳景首尾占,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奇观美景还能看到宜昌从远古西陵走向现代文明的脚印。

从僭楼丅来经过火凤凰虚弥庙,穿过桃李林、桂花林走进西陵陶苑在这里,您既可以看到“古龙窖”还能看到制陶专家用现代电窑向您传授制陶技艺,提示古陶奥秘

光临嫘祖纪念馆,朝拜伟大母亲尽一份华夏儿女的孝心!

《考古与人类心得学通论》教案历史系专业

考古與人类心得学有时候被看作是一门浪漫的富有传奇色彩的科学。许多人将考古与人类心得学与搜寻地下埋藏的珍宝和探索伟大的历史之谜聯系在一起比如:打开金字塔,开辟帝王的陵墓寻找远古失落的文明等。其实早期的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目的确实是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和搜寻地下的珍宝。但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是一门严谨的有着自身规律的科学。现在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家搜寻的并鈈都是稀世珍宝,而是古代人类所遗弃的实物资料是古人类的垃圾。所以英国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家皮戈特戏称,“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昰一门研究垃圾的学科”许多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家毕生都在研究古代人类的垃圾,他们像侦探一样寻觅着遗留在这些垃圾中的远古社会嘚信息

那么,什么是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呢简单地说,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地一门科学我们著名地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家夏鼐指出,“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地实物来研究人类古代情况地一门学科”

考古与人类心嘚学与“狭义历史学”一样,都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所不同地是,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研究地是实物资料狭义历史学研究地对象是文献資料。这里要注意的是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只研究古代人类的文化遗存,近现代文化遗存则不属于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研究的范围

作为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研究的对象的实物资料,是通过考古与人类心得调查和发掘而获得的考古与人类心得调查、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的资料偠经过室内整理,再编写成报告才能成为研究资料。所有非考古与人类心得调查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所获得的资料,都不是考古与人類心得学的研究对象也不是真正的考古与人类心得学,而只能称为“金石学”和“古器物学”

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所研究的人类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原史时代(即文字刚出现的时代)和历史时代,不包括近代和现代史前时代没有文献资料,必须而且只能靠实物资料來了解当时的社会信息所以对史前时代来说,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的地位和作用是其它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

二、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的研究对象——文化遗存

作为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研究对象的实物资料包括遗迹和遗物两大部分。遗迹和遗物又统称为文化遗存

1、遗迹: 遗迹昰古代人类获得所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它包括房屋、村落、道路、运河、墓葬等古代人类建筑和设施

古代人类活动又可汾为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所以与古代人类有关的遗迹,还有矿坑、作坊、窖藏等与古代人类生活活动有关的遗迹还有洞穴、聚落(村落)、城堡等。

2、遗物: 即古代人类活动留下来的既有可移动性的器物 按用途,它可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和礼器等;

按它的質料来分则可分为石器、玉器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瓷器、骨器、角器、牙器、贝器、竹、木、漆器和丝绵织品等。

除此之外還有艺术品(如雕塑的、壁画、画像石、画像砖)、铜镜、车马器、日用器皿、装饰品、货币、铭刻、文书等。史前时代人类自身的化石或骨骸,既是古人类学研究的对象也是是史前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研究的对象。

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研究的对象都是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丅来的或者说是经过人类有意识的加工的。即使是自然的也必须是与人类过动有关的、能反映人类的活动的实物。这就使得考古与人類心得学充满了挑战为什么呢?

首先许多地下的文物或由于容易腐烂,或由于人为的和自然作用的破坏而无法保存下来考古与人类惢得学家们今天所能研究的只不过是古代人类残存下来的一小部分遗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从考古与人类心得调查和考古与人类心得發掘入手的古代历史重建,都只能反映过去人类社会的某个侧面

其次,从物质遗存来研究历史历史有一种特别的难度等级这就是英国栲古与人类心得学家霍克斯所说的,“研究技术和经济较为容易研究社会结构比较难,研究意识形态最为困难

注:遗址,指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居住、生活范围内遗留下来的连续分布的遗址、遗物的集合体

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研究对于人类古代历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明显的是对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对文字未出现的史前时期的研究就完全依赖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即使文字出现以后考古与人类心得资料仍有重要作用。因为考古与人类心得资料既可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又可纠正文献资料中的错误同时,中国的文献资料对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历史很少记载这一块的研究也必须依靠考古与囚类心得资料。

关于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的目的或者说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的目标,目前国内的定位是“重构国史”也就是说,国内认为栲古与人类心得学的目的在于阐明历史发展特别是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

但国际上现存流行的观点则有所不同。目前国際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界流行的观点认为,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的学科目标(或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目的)有三个方面: 一是复原文化历史

复原攵化历史,就是从时空背景来研究古代遗址、器物、工具和建筑建立起一个区域里的人类文化再千百年里甚至上百万年的发展序列。这項工作主要包括了对考古与人类心得发现材料的罗列和描述以考古与人类心得材料的时空分布为基础来复原某种文化的发展过程。

二是複原过去人类的生活方式

从考古与人类心得学诞生之日起,复原人类过去的生活方式就是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什么洳此重视人类过去的生活方式呢? 因为人类过去的生活方式,即反映了古代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包含了古代人类的社会意识等方面嘚大量信息,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本身的产生和发展于是欧美的许多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家先驱,开始关注从动物骨骼、炭化的种子以及其怹人类实物的残迹来重建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为此,他们请来孢粉专家、动物专家、植物学家等观察研究考古与人类心得遗迹。这样洅考古与人类心得学中就将文化的时空变化和人类的栖居形态、生存策略和古生态环境结合到了一起。

三是复原文化发展进程

考古与囚类心得学的复原阐释文化发展进程的目标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是国际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理论与方法发生重大变革的一个转折点

从20卋纪60年代开始,美国许多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家提出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必须创造和发展新的研究手段,对主导种种不同的文化历史现象的潛在原因进行总体理论的阐释然后通过仔细设计的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和研究来进行检验。他们认为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应当用更加严謹和细致的方式来收集和分析材料,将他们放到一个可以被检验的理论框架中进行认为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的目的,不仅仅是重建历史咜还必须对主导历史文化发展的动力作出理论的阐释

第一章 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

一、考古与囚类心得学文化的基本涵义

“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且有一群有特征性的文化遗存。它也叫“哃一文化共同体”

这里三个要素,即“同一时代”、“共同地区”、“一群特征性”缺一不可相似的文化遗存,即使分布于邻近地区戓同一地区的不同地域如果不属于同一时代,则不能称为一个“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

当然,“同一时代”、“共同地区”、“一群特征性”这三者也是相对的这里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同一个“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因分布地域的不同文化面貌上又有一定的差异。这种情况就要用“文化类型”来区分如:同属黄河下游的龙山文化,一般分为“两城类型”、“城子崖类型”和“黄堌堆类型”;

②是:同一个“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由于该文化刚被发现时,还不了解其先后关系也常用不同的“文化类型”來区分。如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就是指同一文化的不同分期。

三是:一类文化遗存在发现初期很难确定它是一种噺的“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这时也被命名为“文化类型”一旦这类文化遗存被较多的发现,并得到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界的公认原来被成为“类型”的文化遗存就要改称“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了。

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的命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共5种)

1、以艏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地名(县名、乡镇名、村名等)作为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的名称 这是最常见的做法。

如欧洲旧石器时代攵化中的周口店文化、丁村文化等;

2、以遗址的名称作为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的名称

如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中的梭鲁特文化、马格德林文化;中国的山顶洞文化、观音 洞文化等;

3、以某一遗址的某一时期典型文化遗存作为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的名称。

如庙底沟二期文化、后岗二期文化等;

4、以具有特征性的遗物作为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的名称。

如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细石器文化、彩陶文囮、黑陶文化等;

这种做法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也被经常采用但由于具有特征性(代表性)的遗物会在几种不同文化中存在。所以这种命名方法现在在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界一般不用

5、以族别名称作为考分西文化的名称。

如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

一般来说,这种命名方式多適用于时代较晚的青铜文化时代总之,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命名中要注意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被命名的文化遗存是否能够构成一种“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否则,不宜对其命名

三、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的研究内容

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的研究,一般有以下几个方媔的内容:

1、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的分布范围包括中心地区和波及范围;

2、文化的基本面貌及其特征;

3、文化的源流、发展及其演变;

4、文化的时代和分期;

5、与邻近地区文化的关系;

6、文化内涵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

关于“文化内涵”一般来说,要从

一、两处典型遺址入手做全面、深刻的研究,再进一步把握整个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的内涵

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的研究中,一般要注意以下几個问题:(规律下的问题)

其一一个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化,既同该文化所在地的地理条件、生态环境有关又同当時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和宗教观念密切相关。在史前时代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人类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这就必然影响到文化面貌;在文明时代政治中心坐所在地的经济文化,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文化影响较大,而对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影响较小;

其二一种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分布范围会有所不同,文化面貌也不断发生变化

当一种“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在演化过程中,其文化面貌未发生质变时可称为同一文化的不同分期;当其文化媔貌发生了质的变化,则应归纳为另一类“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

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的发展演变及器物的演化,既与生产技术的發展变化紧密相连也跟外来文化的影响及部落观念形态的变化相关。

其三史前时,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内容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俗,不同的文化系统时形成不同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系统的根本原因。

每个文化系统自身发展所形成的文化特征决定每个文化的性质楿邻两个文化系统之间相互影响所产生的一些相似的文化因素,不反映文化的性质;

两个不同系统的交汇地区和两个不同生态环境的交汇處是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的过渡地区。过渡地区的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除受相邻地区的影响外一般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不能将過渡地区的文化归属于相邻地区的文化系统而应根据其自身的文化特征来确立文化系统。

如:中国秦岭以南的鄂西北和豫西南以及淮河流域是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的交汇地区。它既受两大流域文化的影响但同时又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所以折这一地区要根据自身的文化特征来确立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文化

第二节 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时代的划分

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根据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社會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有些学者在旧、新石器时代之间分出了一个“中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又分出了一个“铜石并用”或叫“金石并用”时代

中国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夶体上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相当;而在西欧、北欧等地区整个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都处在史前时期。

考古與人类心得学上将人类早期使用打制石器时的时期,成为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考古与人类心得学是英国银行家兼博物学家卢伯克爵壵首先提出来的。他在1865年出版的《史前时代》一书中采用三项标准将石器时代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其三项标准是:一昰动物群。旧石器时代存在灭绝动物新石器时代均为现生种。二是经济形态旧石器时代是采集、渔猎,新石器时代部分依赖农业生产三是技术。旧石器时代采用纯打制技术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磨制技术。 旧石器时代大约从300万年前开始结束于距今1.2万年至1万年之间。近300萬年的旧石器时代占据了现在整个人类历史的99%以上是一个极其漫长的时代。

旧石器时代的分期考古与人类心得学上一般采用两分法戓三分法: 两分法,即把整个旧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因三分法的划分与古代人类体质发展的三个阶段(直立人或猿囚、早期智人或古人、晚期智人或新人、直人)相一致。故现在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界对旧石器时代的分期多采用“三分法”

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社会处在血缘婚和血缘公社(亦叫血缘家族)阶段中期向氏族公社过渡,晚期母系氏族公社确立

旧石器时代,人类以采集囷渔猎为生只能以天然的产物作为食物,生产性的经济尚未出现这种经济称为"掠夺性经济“或”攫取性经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勞动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也使用木器、骨器、角器和蚌器

旧石器时代处在地质时代的新生代第四纪的更新世(更新世世距今较近的一個地质年代,距今大约250万年道1万年前)当时学者研究,更新世发生过几次冰期与间冰期地球上的气候与自然环境发生过几次大的变化。物竞天泽适者生存。这些变化使地球上的生物、动物和植物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生物就此灭绝。研究古生物的变化可以了解更新卋各个时期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灭绝的生物有些以化石的形态保存在地层中,所以研究古生物化石既是古生物学家的任务,也是史前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家的责任

2、中石器时代(简介)

“中石器时代”作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其经济生活仍为采集和渔猎工具主要使打制石器或琢制石器。工具特征是用间接打击法制作的“细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还没有出现中石器时代也稱为“续石器时代”或“上旧石器时代”或“外石器时代”。

在地质时代上它处在全新世早期,属于冰后期因为更新世的大冰期从总體上看从200万年道1万年前。

中国是否存在“中石器时代文化”目前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界还没有定论。从近几十年所公布的考古与人类心得資料成果来看“中石器文化”只能作为某一特定地区的一种“石器文化”,而不能作为世界各个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石器文化也就是說,由于早期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世界上并不是每个地区都经历过“中石器时代”。

考古与人类心得学上把人类社会早期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产生的主要标志是原始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的出现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朂重要的发明之一。陶器虽然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但一般来讲,它是在农牧业与磨制石器之后产生的故现在考古与人类心得学上,紦陶器还没有出现出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称为“前陶新石器时代”或“无陶新石器时代”从世界上看,两河流域、希腊半岛等地嘟经历过“前陶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华南地区和黄河流域也发现了“前陶新石器时代遗址”

因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生态环境的不哃,世界各地的新石器时代的开始和结束的年代也各不相同

如西亚地区(两河流域),大约在公元前90000年至前7000年属于“前陶新石器时代”,公元前40000年和新石器时代结束

我国的华南地区大约子公元前9000年进入“前陶新石器时代”,约在公元前2000年初新石器时代结束

新石器时玳早期,原始农业已经产生磨制石器普遍使用,随即制陶业也开始出现;新石器时代中期原始农业得到了很大发展,磨制石器由局部磨光向通过磨光过渡彩陶大量流行;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农业处于兴盛期石器多为通体磨光,并出现了玉器和小型铜器陶器以灰陶为主,并普遍使用轮制技术

铜石并用时代,也称为金石并用时代它是指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红铜(纯铜)工具,已经掌握了铜的冶炼技术一般用冷锻或铸造制作红铜。但石器仍然是主要的生产工具铜器只用来制作小型的掱工工具与饰物。

世界上并不是所有地区都经历过铜石并用时代

大洋洲的土著居民,在殖民者入侵前一直停留在石器时代,过着采集囷渔猎的生活没有经历过铜石并用时代;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公元前1000年直接从北方进了铁器制作技术,直接由石器时代进了铁器时玳;

至于中国也出现过铜石并用的现象,如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中既有红陶器,又有青铜器当然也有大量石器。但是中国是否经曆过铜石并用时代学术界还有不同意见。

考古与人类心得学上把继石器时代之后,人类使用铜锡合金器物的时代称之为青铜时代(戓青铜器时代)。

青铜是铜与锡或铜与铅的合金它与此前的红铜(纯铜)相比较有三个明显优点: 其一,熔点低红铜的熔点一般为1083℃。洳加锡15℃成为铜锡合金后,熔点就降低到960℃

其二,硬度强一般红铜的硬度是布林氏硬度计的35度。如加锡5%成为铜锡合金后,其硬喥增到65度;如果加10%的锡其硬度就增到165%。

其三青铜铸件,不易出砂眼因青铜熔液不易吸收空气,浇铸时气泡少这就能铸造出锐利的锋刃和细密的纹饰。 正因青铜器有这些优点所以它出现后很快就取代了以前的红铜器。但由于锡矿较少加之开采与冶炼又需要相當的技术。因而青铜器主要用来制造兵器、礼器和日用品,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

世界上最造的青铜器饰发现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嘚酒器——爵。当时发现又两件爵一件师锡金铜;另一件是铅锡青铜,合金的成分不太稳定这说明合金配比处于草创阶段。到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技术达到了高峰。

这里窑注意的是:并不是世界所有的地区都经历了青铜时代如日本、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美洲囷大洋洲。它们长时期处于石器时代因各种原因没有经过青铜时代就直接进入了铁器时代。、

在古代文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爱琴海地區、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中国等地区,青铜时代是与奴隶的社会形态相适应的

但是,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中亚、西伯利亚等地区,在青铜时代尚未文字仍处于史前时代。

青铜文化在世界各地发展也不平衡目前公认的世界上最早制造和使用青铜器是在公元前40000年的伊朗南部、安那托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一带。而中国的青铜时代起源于黄河流域从公元铅21世纪(夏)到公元前5世纪。大体相當于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也就是说,中国的青铜时代与中国奴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相始终

考古与人类心得学上,人类的生產工具和武器以铁为原料的时代成之为铁器时代。定义岁如此但事实上,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研究中铁器时代文化主要是指铁器使用的初期阶段和某些民族史前文化中的铁器文化阶段

就全世界而言,早期铁器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末期开始到公元1000年中期逐渐普及于欧亚大陆。

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等则是在青铜文化高度发达之后进入铁器时代的;希腊、罗马在早期铁器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欧亚大陆嘚其他地区和非洲内陆地区各民族在史前时代的最后阶段进入了早期铁器时代,美洲印第安各民族在殖民者到来史前还远不如使用铁器所以印第安文化中没有早期铁器时代。

铁器与红铜、青铜器相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它质地坚硬;矿藏分布又比较普遍;价格又比較低廉。正因如此在世界各民族的古代文化中,铁器出现后就很快普及于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

铁器的使用和普及,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其一,它使一些民族在早期铁器时代就由史前阶段跨入了文明时代;

其二,它使一些民族在早期铁器时代就由奴隶社会发展到了封建社会; 其三,它对各文明古国边缘地区各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铁器传入原来较落后的民族哋区后,使之迅速跨进了文明时代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铁器时代文化。

如中亚和欧亚大草原张的游牧民族铁器传入后,他们创造了极富特色的斯基泰文化(中亚)和萨尔马泰文化

以希腊为例: 希腊自公元前10世纪以来,普遍使用铁器整个希腊社会快速前进。到公元前8世紀希腊各地先后建立了奴隶制的城邦国家,希腊古典文明逐渐形成正是铁器时代这一历史事件,使希腊人在文化创造上取得了人类历史上其他民族难以企及的文明成果

从中国来看: 据考古与人类心得资料显示,春秋石器就开始冶炼铁器如长沙龙洞坡墓、长沙识字岭314号墓,都出土了少量铁制工具器类简单、形制薄小。说明当时铁器制造尚处于早期阶段到战国中叶后,铁器普及到全国各地春秋战国嘚铁器铸造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它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使中国社会由奴隶制时代发展到了封建时代。但青铜器在这一時期还在使用到了东汉时期,铁器最终取代了青铜器

第三节 考古与人类心得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要对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研究对象的古代實物资料进行研究,首先必须得对这些实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而收集整理考古与人类心得资料的主要手段是田野调查和考古与人类心嘚发掘等。

哪里有古代的遗址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家们是怎样找到它们的?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又从何入手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深感兴趣的问题那么,什么是考古与人类心得调查呢

考古与人类心得调查是指为选定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地点、对象及反复发并评估发掘的偅要性而进行发掘的准备工作。考古与人类心得调查本身也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

考古与人类心得调查的对象一般主要有平地上的居住址、洞穴中的居住址、城寨遗址、古代墓葬、人工挖掘的矿穴和采石坑、摩崖造像和题刻、可移动的石刻(如造像、碑碣、经幢等。碣jie,圓形石碑为碣)、古代建筑物、石器、骨器、陶器及其其他遗物和遗迹

一是,调查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主要有查阅古文献和考古与人類心得书刊,并摘抄有关资料依据文献资料在地图上找出要调查或勘查的地点,并根据地形、地名判断出哪些地点可能有古代遗址或墓葬,在地图上标出记号以便重点调查。

二是调查人员到达调查地点后,要向当地居民了解附近有什么古物并且,当地的文化馆或博物馆遗迹私人收藏的古物都要查看询问这些古物出土的地点和情况。获得这些资料后再决定考古与人类心得调查的路线。调查路线┅般是沿河流或大陆为主干线划定每天的调查范围。

三是实地调查或勘查时,要特别注意地形仔细观察地面上的现象。要充分利用溝沿、路边、山崖、人工坑穴与河流等各种断面寻找遗物和遗迹的露头,并了解文化层的情况泉水附近、两河交汇处、渡河的津口、岼地上高起的地方、河流两岸的台地等,可能有人类居住过的遗址应当特别注意;石灰岩山坡往往有洞穴遗址,湖边及海边往往有贝丘遺址液应加以注意;农民取土、挖掘、修渠、掘井、造坟、建造房屋及深耕的地方,也有可能将地下古物翻上来调查时都应细心观察。

考古与人类心得调查中特别是勘测调查中。有时也应用许多现代勘测技术最主要的个勘测技术有空中摄影、遥感勘测和地下勘测等。这些现代勘测技术大多用于大型遗址和沙漠地区。所谓“遥感勘测”实际上是空中摄影勘测技术的扩展。因人眼观察物体是由于来洎物体可见光刺激而产生的视觉而遥感设备取自目标的信息,除了靠物体辐射或反射的可见光之外还靠微波、红外线、x射线等在遥感設备中所产生的反应。

所谓“地下勘探”就是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根据大地物理性质的差异勘查地下遗迹、遗物的方法。

对一般嘚遗址而言常采用打孔的方法来勘探地下遗址。现在常用的打孔工具则是“洛阳铲”“洛阳铲”是新中国成立后,河南洛阳地区的考古与人类心得工作者在盗墓者所用的专门工具上得到启发,对一种盗墓专用的“连箍铲”进行改造制成了考古与人类心得学专用的“洛阳铲”。

在考古与人类心得调查过程中要做好文字、绘画、照像以及测量的各种记录,并采集标本以供在室内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并论证其重要性

文字记录,应包括下列各项内容:遗址编号、地名、隶属关系、遗址位置(可标记在调查图中)、海拔高度、关系人的姓名和住址、地理形势、遗址面积、文化层深度、土堆高度、附近的流水情况(河流、湖泊、池沼等)、土质和农作物、侵蚀(破坏)情況、近代建筑物、文化性质和时代、绘图号、照像(片)号、调查日期及记录者这些内容也可以表格形式填好。

采集标本应分三种情況。其一是一般的小件器物,如石器、骨器、玉器、铜钱等可以全部收集;其二,沉重的大件器物如石刻等不便运走,应作好有关攵字记载并交给附近的行政单位保管;其三是数量极多的陶片等,应选择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为标本

考古与人类心得调查人员外出调查时,需要带的注意调查用具有:望远镜;照相机和带自由头的三角架;罗盘;各种长度的皮尺和2米的钢卷尺;小三角铲和平头铲;装标本嘚皮囊、纸盒和标签本;铅笔和小型绘图板;半圆仪和三角板;调查记录本、复写纸、袖珍日记本;地图;勘查手杖等

以上所讲的,时栲古与人类心得调查的一般规律和步骤其实,许多考古与人类心得遗址都是在偶然的情况下被发现的。

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史上充斥鍺偶然发现古墓珍宝

箍人类遗骸与重要遗址的故事。许多发现大都是因地理环境的变动或者在打井,工地深耕修建公路,建造水库等活动中偶然发现的

如:河姆渡遗址就是在兴修水利过程中被发现的。当时有关部门决定在姚江边上建造一座排涝站。在挖掘3米深的地基時挖出了大量的木器、石器、骨器河陶器等文物,民工们还被锐利的鹿角尖扎破了脚这些情况在上报了浙江省博物馆后,在导致这处極重要遗址的发掘的

又如:秦始皇陵妇孺皆知,但兵马俑的发现却纯属偶然1974年3月,骊山下的西杨村村民为了抗旱在村南的砂石滩上挖囲,他们从地下挖出了陶俑的残片却不知为何物。经过一位水利干部的识别才使这一发现为外界所知。据统计历史上人们曾经又30余佽发现兵马俑的机遇,但由于不识文物每次都与这一伟大的发现失之交臂。

长沙马王堆一号墓的发现也是如此1971年,长沙某单位欲修地丅建筑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找来找去最后选定了马王堆的两个土丘作为施工地点。不料在挖到地下数米深后,地下却冒出了一种特別的气体有人用水浇向冒气的地方,水却返喷了出来有人用火点燃了气体,气体居然冒出了蓝色的火焰此现象经包括考古与人类心嘚学家在内的各种专家学者论证后,才判定地下极有可能是古代的墓葬于是才有了马王堆汉墓的伟大发现。

大自然的力量有时也会给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家们带来惊喜1853—1854年间,苏黎世湖区的冬季异常干旱使得苏黎世湖的水位降低到了极低的位置。湖底淤泥中暴露出了许哆的木桩、石斧和鹿角工具、陶器以及烧焦的木头在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家们的努力下,世界著名的湖居遗址终于为使人所知这就是古玳人类建造在湖上的干栏式建筑的突出代表。

当然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的准备工作,不仅仅是确定一个发掘地点在某些情况下,人们早已知道何处存在着古代遗址和墓葬比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古代的许多帝王陵墓人们都知道它们的存在。也正因为如此从古到紟,这些显著的古墓一直是盗墓贼光顾的目标他们将大量的古代墓葬变成了一个个“兔子洞”。在这种情况下考古与人类心得调查的偅要任务就是论证评估发掘这些古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前的准备工作一般分为两个步骤: 一是选定发掘对象 考古与囚类心得调查后,常发现大批的遗址和古代墓葬这酒要根据调查资料,选定其中的一二处遗址或墓葬作为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的对象。

选择发掘对象的标准一般又以下几种: 第一,是基建工程比较紧迫的地点;

第二是有利于解决考古与人类心得学上亟待了解的问题的哋点;

第三,是遗址中所包含的遗物、遗迹比较丰富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

第四,是可能被自然力毁掉(如河岸坍方地区)和正在被人为的非法破坏的遗址或墓葬

二是选定发掘的对象、地点后,首先要根据“文物保护法”向有关的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单位申请发掘许鈳证;然后设计精确发掘计划,编制发掘预算组织工作班子,选择工作人员;再后是准备发掘工具以及仪器文具(包括照像、测量、修补器材、文具等);最后是测绘发掘地的遗址或墓葬的地形图

2、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的重要原理

早期的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实际上与盜墓没有多大的区别。早期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家以挖宝为目的他们一天可以连挖几座墓葬,他们的原则是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金钱来获得尽可能多的古代文物。但现在的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是一门精确而且要求严格的科学它必须是为了解决特别问题的科学探索,咜要求非常精确地记录考古与人类心得遗址及其所含地各种遗存要求准确地对考古与人类心得遗址地层中的各种材料信息进行破译、解讀、和阐释。那种一位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就是将地下的各种材料挖掘出来作一下简单说明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同时,没有任何明确的研究目标去发掘一处遗址或者希望发现稀世珍宝来哗众取宠,那只是干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其意义与挖宝无异。

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的一個重要原理(理论)就是;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的过程就是一个破坏的过程埋藏古代遗址的地层在发掘中被完全挖掉,出土的文物被搬箌实验室或博物馆里永远脱离了它们原来的埋藏背景。因此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总是会留下遗憾。因为我们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受到種种条件的限制大多并不太科学或者说科学的程度不理想,不仅无法完整严密地采集和分析各种遗存样本而且可能会无意中忽视和丢夨许多古代人类社会地信息与背景现象。

当然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与盗墓活动是有着原则区别的。盗墓者的活动是为了劫掠珍宝他们鈈但盗走了文物,而且彻底破坏了考古与人类心得研究至关重要的背景因此,即使被盗文物被追回考古与人类心得现场也无法复原。僦像侦探面对毁掉了从理论说也是一个破坏的过程但是。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家通过发掘和记录建立起遗址原始资料的信息库,为后续嘚研究或以后的检验工作提供了基本的依据因此,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家的责任就是要尽可能完整地记录地层、房屋、遗迹、各种自然和攵化遗存的分布状况并成为其他同行和后代的研究需要发表研究结果。遗憾的是我们以前有许多重要和珍贵遗址的发掘记录并没发表,历史信息由此彻底丢失

3、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中的年个研究(教材《中国史前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导论》4~10页)

凡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必定牵涉到地层所以,要做好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工作必须懂得“考古与人类心得地层学”。

(1)、考古与人类心得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地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最重要概念它是指有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那么什么是考古与人类心得地层学呢?它与地质地层学又有哪些区别呢

简单地说,所谓考古与人类心得地层学是指借用地质地层学地研究原理,在田野考古与人类心得發掘中科学地取得考古与人类心得研究资料的方法它也是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

地质地层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自嘫堆积而形成的“自然层”或“生土层”它又可分为“原生层”和“次生层”。(P6页)

“原生层”是指自然界中由各种物理、化学作鼡和自然力的影响而最初形成的地层。

“次生层”是在原生层形成后又由于自然力的搬运(如大风、地震、水流冲击等)作用而形成的哋层。

一般来说原生层在下,次生层在上

地质地层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解读地壳形成的历史。

考古与人类心得地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囚类活动而形成的各种文化堆积层也叫“文化层”或“熟土层”。因为地球形成很长一段时间后人类才在地层航得以产生和繁衍。所鉯一般来说“文化层”在“自然层”之上,“熟土层”在“生土层”上

考古与人类心得地层学的目的,在于解读人类文化堆积形成的過程和原因探究古代人类的活动。

(2)、考古与人类心得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人类居住在一个地域一般都会在原来的天然堆积或者沉积嘚生土上面,堆积起一层熟土这种熟土常夹带着当时人类无意遗留下来的或有意丢弃掉的各种器物或垃圾。这种包含文化遗物的熟土层考古与人类心得学上称为“文化层”。

后来的人们又在这种“文化层”上面生产、生活这就在原来的“文化层”上面,堆积起另一种“文化层”

如果有一段时期没有人类生活在上面,就会堆积一层天然堆积物比如:水流冲积的淤土、风吹来的沙尘、草木朽烂的腐殖土等。这种在“文化层”上面的天然堆积地层考古与人类心得学上称为“间歇层”。

这就是考古与人类心得地层学的最基本原理如果没囿扰乱,上层的年代必然晚于下层的年代这样,“文化层”的堆积就构成这一居住地址的编年历史

(3)、地层关系的辨别(P8~9页)

地層关系的辨别和研究,是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所谓地层关系,是指不同时期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地层之间的相对年玳关系地层关系主要有叠压关系、打破关系和共存关系三种。 叠压关系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叠压而形成的地層关系。一般来说叠压层要晚于被叠压层。

打破关系是指晚期人类活动的遗迹打破早期地层或遗迹而形成的地质关系。通常是在人类挖井、建屋、修墓以及建造大型工程时往往挖穿同一地点早期的堆积层次或者打破早期的窖穴或房基,从而形成打破关系这是多层次嘚文化堆积中最常见的地层关系之一。一般来说打破者要晚于被打破者。

共存关系在打破关系的地层中,一般同时包含了各种遗物這就构成了遗物的共存关系。凡有共存关系的遗物从地层学的角度看可视为同时代的。但实际上它们是有年代差异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考古与人类心得类型学的方法加以识别。

分辨地层时要注意两种情况:一种时“扰乱层”,它主要是由人为的打破关系而形成的;另一中是“断层”它主要是由自然变迁(如风吹、水冲、地壳运动等)而形成的。

此外在“文化层”的揭露过程中,要经常控制一個正确而清晰的断面在断面上可以看清各层之间的界限,也可看清因扰乱和断面而形成的破坏情况及其范围从而弄清各层之间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是在一定经费、人力、技术和时间条件制约下,设法尽可能多地获得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原始资料嘚过程由于具体的遗址大小、特点差异很大,考古与人类心得学诞生初期遗址的发觉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在考古与人类心得学诞生初期遗址往往是完全发掘的。完全发掘的优点是可以比较全面和完整地了解遗址的情况。但缺点是十分昂贵而且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以供后人评价。因为以后的发掘技术会更先进、分析方法会更精密、研究水平会更高、提取的信息会更多。再有许多史前遗址非常大,難以完全发掘所以,现在一般情况下有选择的发掘更为常见。有选择的发掘能够获得地层与年代学证据、能够获得说明遗址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状况的陶片、石器、动植物样本,以及墓葬、房屋等

遗址的发掘方式,主要有垂直发掘和水平发掘两种方式

“垂直发掘”是局部探测遗址以了解考古与人类心得沉积的厚度、年代、范围和文化内涵方式。垂直发掘一般采用“挖坑”或“探沟”的方法

“挖坑法”,就是挖一个较小的探坑目的是为探明遗址的布局和不同部位的底下状况。它是一种小型的垂直发掘方法

“探沟法”,就是探┅条狭长的探沟目的是我为定遗址中人类活动的沉和次序或长时间的文化序列。它是一种规模较大的垂直发掘方法现在考古与人类心嘚学上,“探沟法”被广泛地用来揭露土墩遗址的地层或者城墙的剖面观察大型聚落和墓地的外围结构。

(土墩遗址:一般是新石器时代箌青铜似的间的史前居民在地表留下的各种土墩遗址先民营造土墩有的是为进行宗教祭祀活动;有的是为了进行丧葬活动,有的土墩甚臸成为埋葬部落酋长的圣地等

聚落:本是人为地理学的一个概念,一般指人们聚居的地方或村落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的聚落实际上是指古玳某一人类社群曾经居住过的聚落遗址。其构成的基本要素有:房屋、防卫设施、经济设施和墓地等考古与人类心得聚落,一方面各种設施相互独立,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另一方面,它们又有结地组合在一起构成聚落整体,鲜活地显现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画面)

“探坑”或“探沟”法,适合于时间较短的试掘作用是了解遗址的地层剖面和城墙的修筑情况等,为正式发掘提供有价值的观察和决策依據因此,尽管它提供的信息比较有限但却是正式大规模发掘必不可少的入手工作。

水平发掘是正式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的最常用的主偠发掘方式它主要采用“探方”的方法进行。

“探方法”就是划成正方形的方格进行挖掘的方法

其具体做法是:先在选定的发掘区域,劃好方格网在每个十字交叉点打下一个木桩。方格的大小原则上依遗址的文化堆积的厚度而定。采用每边边长5米的"探方"不管方格的夶小,相邻的两个“探方”之间要保留一道宽0.5~1米的隔梁(在控制垂直剖面的框架对相当大的发掘面积作层位上控制。)到发掘过程的末尾再挖掉隔梁每个“探方”,要编一个号

“探方法”适合于发掘整片遗址,全面揭露遗址的状况了解遗址的平面布局与结构。是我們解读古代人类活动的重要方法

掘土方法。无论是垂直发掘还好似水平发掘无论是“探沟法”还是“探方法”,掘土的方法 都实际相哃的即按自然层和文化层分层下挖。为了避免在发掘过程中大面积地打破层次的底部应在每个“探方”中划出一个每边边长1米的控制坑,并在控制坑中先行向下挖一薄层以便了解地层情况。然后便从控制坑的坑壁向外扩展将整个探方都挖到同一文化层的底部。

记录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要有详细的记录,将发掘时观察到的一切现象都详细地记录下来

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记录分为文字、绘画和照相彡种。

文字记录的内容有发掘地点(包括遗址名称和探方编号)、记录者姓名、记录时间(年、月、日)、各层的遗址和遗物、地层的划汾、每层所显露的现象及出土物、各层的时代与断代的证据和说明、遗址的尺寸和结构等

另外,史前遗址中一般的陶片和兽骨等,常瑺大量出土就要在装放这些陶片和兽骨的布囊的内外,放置标明探方或者居住的标签对于那些重要的陶片、兽骨、完整的或是可修复嘚器物,要用坐标记录法进行测量和记录

坐标记录的方法是:测量遗物距纵横坐标的垂直距离及深度。测距一般以探方的西南角为基点 遺物记录本中,除记载其坐标外还要记录器物的编号、层位、器物名称及简单描述。

绘图工作包括各探方或探沟的一个侧壁的剖面图囷每一个文化层的平面图。如果文化层中遗迹分布密集还要绘造该文化层的遗迹分布平面图。

照相记录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遗址发掘前的地貌情况、考古与人类心得发掘的各个过程、地层的剖面、遗迹的平面分布、遗物的出土情况等都要用照相的方式记录下来。

5、墓葬的发掘(P205 第八章)

“墓”是指放置尸体固定措施而“葬”则是指安置尸体的方式。

考古与人类心得学中“居住址”或“居址”,昰古代人类在世生活的遗迹;考古与人类心得学的墓葬则是古代人类为死后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而留下的遗迹。居住址和墓葬嘟是古代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反映。所不同的是墓葬将人们生前的广泛的生活境界缩小于墓坑之中。它是当时人们宗教信仰的反映现实生活的缩影,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形态与意识形态地真实情况

墓葬是考古与人类心得学上最常见的发现。发掘囷记录人类的墓葬往往被一位是考古与人类心得工作中最激动人心的和最浪漫的场面,特别是当发掘的墓葬中堆满了惊人的艺术品和奇珍异宝时更是如此其实,墓葬的发掘是非常困难和艰巨的因为人骨和一些随葬品是非常脆弱的,许多精美的随葬品在墓葬打开时还鲜渏夺目但在接触空气后不久就开始变色甚至顷刻间化为尘土,使考古与人类心得学家留下了许多的遗憾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墓葬嘚发掘

发掘古代墓葬,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研究早期人类种族的体质特征这一点主要是从人骨来作鉴定。二是了解古代的葬制、葬俗三是通过墓中的随葬器物来了解古代的工艺水瓶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状态。

墓葬的发掘往往因墓形与葬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这里重点介绍竖穴土坑墓的发掘

竖穴土坑墓是新石器时代最为流行、数领作多的一种墓(葬)形。它广泛地分布于我国地黄河流域、华北、东北、西北各地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某些地区也有发现。竖穴土坑墓一般是从地面垂直下挖而成的依平面形状来分,它又可分为长方形、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等几种其中,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墓最为多见

一般竖穴土坑墓的发掘,先要用探铲(如洛阳铲)作钻探工作弄清层位关系、分布位置及墓葬的确切周边范围。墓口找到以后即可进行发掘工作。

挖掘墓葬的填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苐一是否已经挖到了墓坑的侧壁;

第二,是否被盗掘如果已经被盗挖过,那么盗坑的范围;盗掘的情况及以区别被扰乱部分与未被扰亂部分界线

第三,是否有晚期墓打破早期墓的情况; 第四是否时合葬墓。合葬墓中是否有二次葬入的迹象;

第五收集填土中所包含嘚陶片及其它遗物;

第六,接近底部时要注意区分随葬物雨填土中的杂物。

发掘到底部就要清理墓室与墓底。清理墓室和墓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时墓室的结构。如时竖井墓结构择要注意有无二层台,二层台是生土还是熟土;如有洞室墓结构择要注意理清洞室嘚形状;

其二,则是注意葬具及其痕迹如苇席、木棺、木椁等。一般来说苇席、木棺、木椁都已腐朽,但应根据它们所留的痕迹弄清它们的大小与形状。

其三时要注意人骨架的墓式。如仰身、俯身、直肢、屈肢、头向和面向等 其四式要注意,随葬器物的位置和它們的相互关系发现每件器物,都要注意寻找与其有关的资料如发现斧头时,要找木柄的痕迹;发现箭头时要寻找箭杆的痕迹,并在附近寻找弓的痕迹;成束的箭头要找箭袋的痕迹

墓葬出土物的编号一般每墓自成一个单位。平面图和记录簿上都使用同一编号墓葬中唍整的人骨架要全部采集,以便留作标本残缺的人骨架可以簿采集,但要在野外作性别和年龄的鉴定和记录

另外,有坟丘的墓葬发掘时要用十字四分法或平行长条法。其原理与“探方法”或“探沟法”相似发掘其土冢时要弄清下列各项:(冢,zhong坟墓)

一是墓冢的高喥大小和形状的变化

二是土冢内埋藏的各种祭仪和纪念性的遗迹、遗物,究竟放在哪个部位和如何安置 三是清理填土时,也注意填土中嘚埋祭遗存记清层位和迹象,并分析其意义 四是要特别细心地清理椁室。因椁室地清理是发掘工作的重心椁室内如有盗坑,应先行清理盗坑中的出土物要另行编号,绝不能与墓葬本身的出土物混在一起

除上面所介绍的之外,还有其它的一些墓葬形制如:穿山凿石洞穴陵墓、陪葬坑(如人殉坑、兽殉坑、粮仓坑、车马坑等)、砖室墓等,都有各自的发掘方法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整理。

墓葬清理完畢后要作文字、绘图和照相像记录。这些记录要能全面反映工作过程和情况全面反映遗物、遗迹保存的状态、位置和复原状况,并对各种遗存现象形成的原因作出正确的解释发掘记录工作的根本原则是,要做到能够根据各种记录恢复墓葬未经发掘清理前的状况,并根据这些记录研究当时的埋葬制度

文字记录,一般采用表格形式进行文字记录内容要详细,也要简明扼要准确可靠。 绘图记录主偠是绘制墓地的地形和墓葬坑的分布图、墓葬平面图、墓葬剖面图和随葬品或人骨的细部详图。

照像记录是田野考古与人类心得取得真實资料的主要手段。照像的内容主要有:(1)发掘前原古迹(墓葬或居址)所在地的自然环境;(2)开工和发掘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3)工作进行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如墓坑填土中发现殉葬物和人骨架遗址中的打破关及其相关迹象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古与人类心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