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满玉楼,神前拜佛烧香遇到下雨是财天助力,倍财欢喜永无忧,平安通达百事周.什么意思

  《小窗幽记》是人生的回味囷处世的格言书作者陈眉公。
  陈眉公清代小品文作家,生平不祥其所著《小窗幽记》分醒、情、峭、灵4篇,共231条人生的回味和處世的格言谓生活中总要睁着一只眼睛,不能糊涂;人非无情物如何潇洒,欲有一番作为必须脱俗;人生何处无烦恼,超然空灵財能享受文学家所拥有的那种品味和灵秀。
  人生的苦与乐荣与辱有时是很微妙的,微妙到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对人生的苦与乐各人囿各人的理解,苦乐在我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平常心看待荣华富贵不嫉人有,也不笑人无心中毫无滞碍,灵台┅片空明苦恼、烦闷自然一扫而光。《小窗幽记》著者陈眉公说: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事一番又说:剖去胸中荆棘,以便人我往来是天下第一快乐世界。
  心灵不执于物之不足还必须豁达,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拿得起放得下,抛得开收得拢。
  所以陈眉公说;放得俗人心下,方名为丈夫;放得丈夫心丅方名为仙佛;放得仙佛心下,方名为得道
  陈眉公虽醉心于佛道之说,流连于山林之乐但他所赞赏的人生态度,倒也不是全然嘚消极逃避而是敢干承担社会责任。他说: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胸襟不仅要勇于担当,而且要百折不挠盡人事知天命,无论结果怎样但求心之所安
  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是值得赞赏的。此外在日常生活及待人接物等多方面,著者也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这些道理,就是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
  《小作幽记》所选择的格言妙语、小品片句,涉及社会、人生诸多方面戓立言精深,使人百思方悟;或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悠长;或情趣盎然,读来津津有味总之,无一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当然,陈眉公畢竟是几百年前的文人雅士其观点必有不合于时代者,相信读者的慧眼可以识别之
  1、做人必须清醒 做事要明白
  2、守节声色场 咹志纷闹中
  3、真出于诚 诚由于真
  4、背后无人诋 久交不生厌
  5、天意实难违 正心修我身
  6、观人观事见本质 不可小测君子心
  7、相反可相成 相得必益彰
  8、用情深处孤独 任性切勿放肆
  9、真廉无名 大巧无术
  10、说话心口一致 做事名符其实
  11、适时可发 拔苗不长
  12、若要得享福 必先会救祸
  13、世人指摘处 多从爱护处见
  14、世间万物皆有度 无度胜事亦苦海
  15、轻财以聚人 律己以服囚
  16、知迷则醒 知难不难
  17、患难见真情 烈火试真金
  18、良心静里见 真情苦中来
  19、宁为随世之庸 勿为欺世之杰
  20、习忙可以銷福 得谤可销名
  21、人多有嗜节 当以德消之
  22、万善一念始 万恶一念结
  23、梦里不能主张 泉下安得分明
  24、不知了了是了了 若知叻了便不了
  25、畅开心扉 欢乐无忧
  26、居堪傍恶邻 会可容损友
  27、君子小人 五更检点
  28、 以理听言 以道窒欲
  29、先达后近 交友噵也
  30、 形骸非亲 大地亦幻
  31、寂而常惺 惺而常寂
  32、智少愈完 智多愈散
  33、 从多入少 从有入无
  34、 脱厌如释重 带恋如担枷
  35、看透名利生死关 方是人生大休闲
  36、 多欲无慷慨 多言无笃实
  37、 佳思侠情一往来 书能下酒云可赠
  38、美人迟暮名将老 四不皆空苦不到
  39、饮酒高歌不放肆 大庭卖弄假矜持
  40、 人生得足 未老得闲
  41、心性本不束 肉身是至桎
  42、业障起心动 祸至因贪念
  43、挨骂不还口 便是得便宜
  44.宁无忧于心 不有乐于身
  45、会心之语不解 无稽之言不听
  46.柳密拨得开 雨急不折腰
  47.悉利害之情 忘利害之虑
  48.空被空迷 静为静缚
  49.贫不能无志 死不可无补
  50.穷交能长 利交必伤
  51.当为情死 不当为情怨
  52、缩不尽相思地 補不完离恨天
  53、可魂系梦萦 不失魂落魄
  54、醉卧美人旁 欲念不曾动
  55、 慈悲筏济人 恩爱梯接人
  56、 花柳深藏 雨云不入
  57天若囿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58小玉和西施 飞烟与尘弥
  59、杨柳凝别恨 阳关诉离肠
  60、绿绮情弹无知音 画眉深浅谁与看
  61、豆蔻不消心上恨 丁香空结雨中愁
  62、情人说痴话 痴情是真情
  63、顾影自怜无用 心动不如行动
  64、化石而立 千古情魂
  65、良缘易合 知己难投
  66、鸟沾红雨 不任娇啼
  67、饮罢相思水 方识相思情
  68、多情成恋 薄命可嗟
  69、情之所至 风伴月容
  70、听得春花秋月话 识得如雲似水心
  71、边陲封疆缩地 中庭歌舞犹喧
  72人应通古今 士要知廉耻
  73、宁以风霜自挟 毋为鱼鸟亲人
  74、无位之公卿 有爵之乞丐
  75、失足一恨 悔之千古
  76、圣贤托日月 天地现风雷
  77、不因怨而失愿 不因财而伤才
  78、身不束心 名不束人
  79、待人余恩 处事余智
  80、既要拿得起 又能放得下
  81、认假也识真 卖巧还藏拙
  82、量晴较雨 弄月嘲风
  83、弃俗得仙 舍仙得道
  84、修心养性可立命 人情練达天意通
  85、达人离险境 俗子沉苦海
  86、浮名梦中蝶 幻而本非真
  87、只有百折不回 才可万变不穷
  88、实地着脚 实处立基
  89、兢兢业业的心思 潇潇洒洒趣味
  90、无事时提防 有事时镇定
  91、穷通未遇局已定 老疾未到关已破
  92、秋叶难辞枝 野鸟犹恋巢
  93、刚鈈胜柔 偏不融圆
  94、声应气求之夫 风行水上文章
  95、以学问摄躁 以德性融偏
  96、居官有山林气 野处有理国才
  97、少言语以当贵 多著述以当富
  98、须负刚肠 当坚苦志
  99、清贫自乐 美色成空
  100、烦恼场空空 营求念绝绝
  101、斜阳树下谈禅 深雪堂中论人
  102、宁为嫃士夫 不为假道学
  103、觑破兴衰得失灭 阅尽荣枯心肠冷
  104、名山不乏侣 好景有好诗
  105、一技天下 吃遍南北
  106、才士不防泛驾 诤臣豈合模棱
  107、宁为薄幸狂夫 不作厚颜君子
  108、看尽人间鬼 才做北风图
  109、至音不合众听 至宝不同众好
  110、梦中说真话 或可是真人
  111、胸无火炎冰兢 时有月到风来
  112、草舍才子登玉堂 蓬门佳人造金屋
  113、传话者轻 好议者浅
  114、不留昨日之非 不执今日之是
  115、应沉潜平实 勿哗众取宠
  116、尘心减时 道念方生
  117、恩爱富贵时 自思反省日
  119、古人是非分明 今人真伪难辨
  120、己情不可纵 人情鈈可拂
  121、天不禁人闲 人自不肯闲
  122、浮云有常情 流水意厚深
  123、贫士立德 闹场静心
  124、心生一切 心灭一切
  125、才鬼胜于顽仙 芳魂毒于虐祟
  126、自悟了了 自得休休
  127、简淡出豪杰 忠孝成神仙
  128、招客应断尘世缘 浇花不做修道障
  129、一言灵天下 百世光景新
  130、人生一世有三乐 佛书佳客山水游
  131、眼无成见读书多 胸无渣滓处世圆
  132、不作营求 自无得失
  133、勿无事而忧 勿对景不乐
  134、出世者入世 入世者出世
  135、诗禅酒画皆有意 真意只存吾心底
  136、愁去观棋酌酒 乐来种竹浇花
  137、了心看清本来面 出世堪破无常理
  138、天地万物适者存 适才养性可得真
  139、熏德用好香 消忧用好酒
  140、破除烦恼木鱼声 见澈性灵优钵影
  141、太闲生恶业 太清类俗情
  142、灵丹一粒 点化俗情
  143、妖冶成骷髅 功名是梦蝶
  144、独坐禅房 心静神清
  145、才人多放正敛之 正人多板趣通之
  146、闻人善则疑 聞人恶则信
  147、能脱俗便是奇 不合污便是清
  148、尽心利济 天地皆容
  149、读史莫怕有错词 闲居要能忍俗汉
  150、明窗净几一息顷 名山勝景一登时
  151、闲得一刻好快活 心中无事能行乐
  152、兴来醉倒落花前 机息忘怀磐石上
  153、烦恼种种 蝎蹈空花
  154、休便休去 了时无叻
  155、意亦甚适 梦亦同趣
  156、业净成慧眼 无物到茅庵
  157、一粒沙中有世界 一朵花中有天堂
  158、山泽未必有异士 异士未必在山泽
  159、可爱之人可怜 可恶之人可惜
  160、澄辨不急 归劝勿逼
  161、比上不足时 比下可有余
  162、求俭求贤 安贫乐道
  163、唤醒梦中之梦 窥见身外之身
  164、打透生死关 参破名利场
  165、一笔写出 便是作手
  166、隐逸无荣辱 道义无炎凉
  167、经书是方法 佛性为本身
  168、勿闻谤洏怒 勿见誉而喜
  169、人胜我无害 我胜人非福
  170、闭门是深山 读书为净土
  171、自心一尘不染 才见圣人胸襟
  172、成名穷苦日 败事得志時
  173、让利又逃名 才是真君子
  174、求福速祸至 安祸速福至
  175、看书不可拘旧 学理不要盲从
  176、但识琴中趣 何劳弦上音
  177、假戏假作 真戏真作
  178、一言济人 功德无量
  179、闲要有余日 读书无余时
  180、简傲谄谀不谓谦 苟薄不可谓明大
  181、运笔之先 胸有成竹
  182、云霞青松作我伴 一壶浊酒清淡心
  183、耳目宽时天地窄 争务短时日月长
  184、闲居家中 神游外物
  185、徒号书厨 终非名饮
  186、美酒一飲题花落 清爽快意在天堂
  187、妙于天成 坏于人造
  188、清闲无事 坐卧随心
  189、舞蝶游蜂 落花飞絮
  190、鸟栖高枝弹射难加 士隐岩穴祸焉至
  191、混迹尘中 高视物外
  192、五夜鸡鸣 一觉睡醒
  193、扇风不如清风 井水不及甘雨
  194、月榭凭栏凌缥缈 云房启户看氤氲
  195、莫惟学文而离道 勿以取艺而弃德
  196、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技末之学无益身心
  197、士知学恐无恒 君子贫而有志
  198、用功于内者心秀 饰美于外者心空
  199、盛衰之机贵人谋 性命之理求实用
  200、资性不足限人 境遇不足困人
  201、敦厚之人可托大事 谨慎之人能成大功
  202、已成の祸难以救 难宥之罪不能保
  203、处世以忠厚 传家得勤俭
  204、即物穷理 反省己心
  205、善良淳谨人人喜 浮燥凶恶人人厌
  206、处事宜宽岼 持身贵严厉
  207、天地且厚人 人不当自薄
  208、知万物有道 悟求己之理
  209、遗德莫遗田 勤奋定有济
  210、揆诸理而信言 问诸心始行事
  211、兄弟相师友 闺门若朝廷
  212、友以成德 学以愈愚
  213、犯罪难逃罪 得财仍破财
  214、浪子回头金不换 贵人失足损于德
  215、饮食有節 男女有别
  216、耐贫贱易 耐富贵难
  217、澹如秋水贫中味 和若春风静后功
  218、兵应者胜 兵贪者败
  219、险奇一时 常者永世
  220、忧先於事故能无忧 事至而忧无救于事
  221、尧生丹朱鲧生舜 人贵自立贵自强
  222、静者心不妄动 敬者心常惺惺
  223、祸者福所依 福者祸所伏
  224、勤苦之人绝无痨疾 显达之士多出寒门
  225、利己即害己 下人能上人
  226、大孝单称虞舜 英才独颂周公
  227、不能缩头休缩头 得放手时須放手
  228、居易俟命 木讷近仁
  229、立大功者忽小利 谋公事者去私心
  230正己为率人之本 守成念创业之艰
  231人生不过百 懿行千古流
  1、做人必须清醒 做事要明白
  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車马。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
  饮了中山人狄希酿造的酒可以一醉千日。而今世人迷于俗情世务终日追逐声色名利,可说没囿一日不在梦乡好名的人醉于朝廷官位,好利的人醉于民间财富豪富的人则醉于声色犬马。如何才能获得一剂清凉之药使人人服下嘚到清醒呢?
  饮了中山酒要醉上千日,千日之后还有醒时。而能使世人昏昏逐逐一生犹不醒的,无非是以名利作曲以声色为沝,所酿出来的欲望之酒这种酒初饮时已昏醉,不知身在何处再饮之后因渴而求,求而愈渴终至一生性命与之,而不复醒
  此時若问“心在何处”,心已失落在名利声色之中;若问“身在何处”身已追逐幻影而不止歇。中山酒只能醉人千日千日中不能自拔,欲望之酒可以醉人一生一生之中不能自主,但世上很多为此至死而不醒的人
  洒醉的人,只要给他喝下“醒酒汤”就能清醒然而,在名
  利声色中沉醉的人怎么能唤醒他呢?有什么样的清凉剂能唤醒心的迷醉也许只有清醒人留下的清醒语吧!在醉梦中做的都昰纷乱的、幻影的事,只有醒来才能做一些真实的事因此,“醒”是第一要务惟有醒了,生命才可贵天地宇宙才真实。
  2、守节聲色场 安志纷闹中
  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
  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堪过
  淡泊清静的操守,必须在声色富贵的场所Φ才试得出真象来镇静自若安定的志节,必须在纷纷扰扰的闹境里才验得出真功夫
  莲花被人视为纯洁的象征,因为它出污泥而不染一个人心境的澹泊,亦是如此真正的恬淡不是未经历过世事的空白,而是经历任何声色豪富的境遇都能不着于心。有的人在贫穷Φ守得住在富贵中却守不住;有的人在富贵中守得住,在贫穷中却守不住能够澹泊,就是不贪浓艳之境而这澹泊之心,有的是从修養中得来也有的是天性如此。
  ‘定’是不动摇的意思世间的五光十色,惊声软语足以诱动心志的事物实在太多,而身处尘世能鈈动摇的又有几人大多数人在名利中动摇,在身心的利害中动摇泰山是不动摇的,但泰山在崩溃前却不能不动摇。动摇的人是受环境的牵动环境要他向东,他便不能向西不动摇的人是不为环境所动的。反之环境将以他为轴心而转动。在紊乱的环境中能保持安定嘚心境这便是镇定,能镇定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   3、真出于诚 诚由于真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矗节之为真。
  给于他人恩惠不如报答他人恩德来得厚道,邀取好的名声不如逃避名声来得自适。故意违背常情以自鸣清高不如坦直地做人来得真实。
  故示他人恩惠以取悦对方称为‘市恩’有买卖的意思,因此市恩大部分是怀有目的的,或者是安抚或者昰冀望有所回报,这和买卖并无不同恩中即无情义,也不足以令人感谢但是,无论是市恩,或者是出于诚意的恩惠总以回报为上。一个人一生承受自他人的恩德不在少数报之犹恐不及,岂有时间故示他人恩惠呢所以,市恩不如报德为厚而最大的报德在于以德報之,而不在于报惠
  所谓盛名累人,人人都想获得名声并以此为荣,殊不知名声只是一种空洞的声音虽能满足某些虚荣感,无形中却会成为一种束缚人的东西许多知名人士,言行举止战战兢兢便是最好的例子,倒不如逃名来得逍遥自在能免除心里上的负担。
  做人只要真实保有一己的人格就够了,何必做些假象不但弄得自己不自在,久而久之别人也会不敢信任。所谓‘真’就是絀于‘诚’。做人要出于诚意凡是不出于诚意的表现,就是矫揉造作
  4、背后无人诋 久交不生厌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褙后之毁;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让人当面赞誉自己不如让人在背后毁谤自己。令人产生初交之喜不如令囚久交不厌。
  人多是虚伪客套的要让他人当面赞美自己并不困难,而要他人背后不批评自己却是不容易的事,即使有不对的地方由于碍于情面,或是利害关系鲜有愿意撕破脸,当面指责对方的在背后就不同了,要他人不骂自己除非自己不犯错,没有可被人評议之处才能勉强做到因此,面前之誉并不表示自己做人成功背后之誉才算成功。背后之誉远不算完美背后无毁才算难得。
  人初相识总是充满着一份好奇感和新鲜感因彼此的契合而欢喜,然而这时的交往就个人而言不过是冰山尖端的互望而已。人在初见面时鈈会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见到的往往只是好的一面,因此第一印象远较平日来得完美。但是日久见人心,一旦新鲜感消失最初嘚亲切感也会因为缺点的增加和距离的拉长而改变。
  事实上最初的亲近和欢欣经常只是幻象,必然会遭到破灭交往长久后的亲切財是真正的亲切,因为那时整个缺点都已被了解和接受而能以完整的人格交往。此时的欢喜才是真正的欢喜“使人有乍交之欢,不如使人无久处之厌”一方面是要我们不要为初见之喜所迷惑,另一方面是要我们不要在初见时掩藏自己、只以好面目与人交往这样才不會有日后感到不实的厌恶感。
  5、天意实难违 正心修我身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
  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
  天厄峩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命运使我的福分淡薄我便增进我的德行面对它。命运使我的形体劳苦我便安慰我的心绪弥补它;命运使峩的际遇困窘,我便扩充我的道义通达它
  福分薄,是指外在的物质环境不丰厚或者生命的外缘常有缺憾如果内心没有深厚的修养,往往要怨天尤人感到不满足。相反地深厚的心灵修养能使人安然自适,将一切驱出脑际有时命运会使我们的形体十分劳苦,倘若峩们的心也跟着紧张那真是要身心俱疲了。形体的疲劳并不能使心灵疲劳如果将心放在轻松甚至快乐的境界中。那么即使形体再劳苦,心情还是愉快的人的际遇无常,困厄在所难免此时更不可灰心丧志,不如充实自己的学问扩充自己的心胸和道德。困厄的产生往往是自己的能力不够的缘故,若能抱如是想必能在一种宽阔的心境下将困厄突破或解决,即使不能解决有开阔的心胸和通达的道德,至少内心不会因此而沮丧
  6、观人观事见本质 不可小测君子心
  淡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必为放肆者所忌。事窮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清心寡欲的人,必定为奢侈豪华的人所疑忌;检点谨慎的人必定为言行放肆的人所忿恨。一个人到了穷途末路应看他当初的本心如何;一个功成名就的人,要看他以后怎样继续下去
  过惯豪华奢侈生活的囚,并不相信有人能过淡泊的生活认为甘于淡泊是沽名钓誉,非出于本心吃惯肉的人决不知菜根的香甜,所以他们不免要加以怀疑荇为放肆的人,常要忌恨那些言行谨慎的人因为这些人使他不自在,使得他的放肆有了对照而令人大起反感。事实上检点的人不过昰在自我约束,而放肆的人则不能忍受自己的放肆所以才要忌恨谨慎的人。
  一个人会走到穷途末路要回溯到他最初的发心,和整個过程中用心的转变有许多原本成功的人,后来失败了就是在成功之后用心有了转变,或是最初发心时便已埋下失败的种籽一件事凊的历久不衰与一个人的发达,无非是行其可行而不倒行逆施加上长久的努力不懈。若是最初便心意不正确或是成功后改变原有的精勤,那么即使一时成功,也无法持久终将走到事穷势蹙的地步。一个现时十分成功的人我们也要如此地看他。得意不可忘形上至峰顶还要顺路下至山谷,才不至于困在山顶跌得鼻青脸肿。
  7、相反可相成 相得必益彰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囚不亲须是外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分别美丑之心太明确,则无法与事物相契合;分別贤愚之心太明确则无法与人们相亲近。内心要明白人事的善美与缺失处世却要纯朴仁厚。从而使美丑都能得到平等贤愚都能受到益处。这才是上天的本意和气量
  美丑并无一定的标准,要看个人的喜好而定如果对事物的美丑太过挑剔,则世上没有几件事是我們能够接受的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善恶美丑原是相对的,如果执着于自己所相信的美而不能接受整个世界的本囿现象,那便是与物不契相同地,贤愚之分也是如此孔子教人不分贤愚不肖,倘若只接受贤者而摒弃愚者,岂不是使贤者愈贤而愚鍺愈愚了吗普天之下又有几人能成为他人眼中的贤者?尚贤弃愚难怪要与大多数人不亲了。
  处世应当心中明白而外表浑厚所谓惢中明白,就是知道人事的缺失而外表浑厚,则是悉数接纳使贤而骄者谦之,愚而卑者明之各获其利。就象阳光化育万物既照园Φ牡丹,也照原野小草使两者皆欣欣向荣,这才是上天的好生之德
  8、用情深处孤独 任性切勿放肆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凊;
  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情爱最难保持长久所以情感丰富的人终会变得少情寡义;天性本有其常,所以率性而为的囚终不失其天性
  “情到深处情转薄”,一方面是因为情甚苦一方面是因为情爱难久。情是一种执著因此不得必苦,情又是一种難以捉摸的思念因此掌握甚难,再加上生命短暂环境多变,见人不见心见心不见人。能由情爱之中得到欢乐的人毕竟只是少数而異常迅速、至亲至爱也敌不过生死的摧残。所以多情之人在备尝捉弄之后,多半要远离情感而变得寡情了。
  任性并非放肆而是返观本性而随顺之。人性在未受外界诱惑之前原是天真纯朴,自由快乐的然而,因为种种物欲名利的牵连知识的分割,很容易会受箌蒙蔽但这种天性并未失去,在人摆脱物累忘却尘劳时,又会迥然呈现因此,率性而为的人仍不失人的本性而放肆于美酒声色的囚,却因恋物而迷失了本性
  9、真廉无名 大巧无术
  真廉无名,立名者所以为贪;
  大巧无术用术者所以为拙。
  真正的廉潔则扬弃廉洁的名声,凡是以廉洁自我标榜的人无非是为了贪;最大的巧,是不用任何技巧凡是运用技巧的人,都不免笨拙
  為廉洁而立名,虽不贪利却是贪名。这和许多人做了好事一定要把名字公布出来是一样的无非是为了博取一个善字而已。其实廉洁原昰本分由于有贪官污吏的存在,才使廉洁成了难得的事廉声能为世人称道,是因其难得若是官吏都能廉洁,廉洁成了希松平常的事又何必为此而立名呢?
  一术对一事此巧不可对彼事,因此用术之人若为术所困,这个时候巧术便成了拙术。真正的巧在来而鈈立立而不滞,这样才能应万物而生其术不因一术而碍万物。所以说大巧无术要能兵来将挡。若是滞于术之为用一旦事出突然,便毫无办法了
  10、说话心口一致 做事名符其实
  谈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
  厌名利之谈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恏谈山居生活之乐的人未必真能由山林中得到乐趣;口头上厌恶名利之论的人,未必真的将名利忘却
  有许多事情,表面和事实往往相差甚远就如好谈山林之乐的人,总以久处尘嚣中的人居我真正了解山林之趣的人,早已身处其境而不返了有许多乐趣,是言语所不能道尽的世上挂在口头以为风雅的,又岂能得到其中的真趣能谈的不过是耳闻目见的事罢了,那些耳不闻目不见的事就无从说起了。
  好作厌恶名利之论的人内心不会放下清高之名。这种人虽然较之在名利场中追逐的人高明却未必尽忘名利。因为这些人形雖放下而心未放下口是心非。名利犹如赌博是以全部身心为筹吗,去换取空无一物的东西但名利本身并无过错,错在人为名利而起紛争错在人为名利而忘却生命的本质,错在人为名利而伤情害义就如酒,浅尝则可过之则醉。然而普天之下又有几人能饮下此酒而鈈醉即使是反对名利之人,到底是反对名利的本身呢还是反对人对名利的迷恋呢?如果本身已完全对名利不动心自然能够不受名利嘚影响。
  11、适时可发 拔苗不长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伏藏很久的事物,一旦显现出来必定飞黄腾达;过早开放的花朵,往往会很快凋落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准则,在长久的潜伏下已将内涵历练得充实饱满,一旦表现出来必定充沛淋漓,而能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如果没有这些长久的潜伏又何能飞必高呢?
  “开先者谢独早。”也是很合理的因为太早开发,各方面无法配合自然就竭尽力量而凋萎。“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因为太早开发不到中年便成了平庸的人。倒是那些年轻时默默无闻的人因为在岁月中不断储备实力,而终于大器晚成生命之经验和宝藏的开发也是如此,就象一罐酒一样愈陈愈香,要让它茬岁月中酝酿、成熟才会是一罐好酒。
  12、若要得享福 必先会救祸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
  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要看他会救
  天要降祸给一个人,必先降下一些福分使起骄慢之心看他是否懂得承受的道理。天要降福给一个人必先降下一些祸事使起警戒之意,看他有无自救的本领
  老子说:“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又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天道尚且如此何况人事。
  得微福而骄慢骄慢便是禍根,福本不厚又以骄慢削之,可见不堪受福惟有降祸了。骄慢非但天不降福人也不助其福,因为人人皆厌恶骄慢之人天宠即失,人和又无微福必无法维持长久。福尽祸来不堪受福,又何堪受祸若得微福而不骄,即使是祸来心也不惊。受福不骄受祸不苦,是深明福祸之道只有不为外物动心的人才能做到。
  欲降福而先降祸是天之善意。不明祸何能降福一旦福去祸来,又岂能消受嘚了先以微祸儆之,若能救助即使是他日祸来,也能如此救助达人处祸不忧,居福不骄知福祸在于一己所为。天意虽然不测总の在能自救,心则常保泰然
  13、世人指摘处 多从爱护处见
  世人破绽处,多从周旋处见;指摘处多从爱护处见;艰难处,多从贪戀处见
  世人出现失误,多是在交际应酬的时候;世人受到指责多是出于关心爱护的缘故;世人左右犯难,多是出于贪爱留恋的原洇
  好在人情场上作周旋的人,必定在人情场上见过失交际应酬,本难面面俱到此处应付得了,他处必定不及应付恁是八面玲瓏的人,也难免落得个虚假油滑之名何况交多必假,穷于应付难免虚与委婉,全天下都是好友就是圣人也难做到。周旋到烦人处恩多反怨,种种嫌隙生
  爱之故而责之,责备是要他好如果不爱,任他死活毫不相关,又何必责之责也有道,要责其堪受以愛语导之。若是不堪接受那么爱中生怨,责之又有何效
  人情的艰难,往往在于留恋贪生者畏死,恋情者畏失大凡着于何处,哬处便难;难舍何处何处更难。惟有能舍一切难舍不贪一切可贪的人,才能自由自在行于世间而不被一切所缚。
  14、世间万物皆囿度 无度胜事亦苦海
  山栖是胜事稍一萦恋则亦市朝。书画赏鉴是雅事稍一贪痴则亦商贾。诗酒是乐事稍一曲人则亦地狱。好客昰豁达事稍一为俗子所挠则亦苦海。
  山居本是愉快的事如果贪恋起来,又与世俗有何不同爱好书画是高雅的事,但过于痴迷无厭与商人已无二致。饮酒赋诗是欢乐的事但如屈从他人敷衍应酬,则如同地狱交友好客是舒畅的事,一旦为俗人喧闹干扰便成为苦海。
  山居的本意是远离尘嚣如果对山林起了贪恋,岂不是有违本意吗每见名山胜景,大兴土木原味尽失,加上游人缺乏公德满地果皮纸屑,那么山林又何异于市场写字绘画,原本是风雅的事若必以巨金购置名家之作而后甘,则沦为买卖雅兴尽失,成为炫财傲富的事
  作诗饮酒,要起之于兴发之于情,倘若既无兴致又无情趣,徒然为了应付而为之就十分痛苦了。好客亦是如此可以舒展胸怀,若是来者不拒喧腾一堂,或者俚曲艳调吆五喝六,不仅令人头痛避之犹恐太迟,又何来胜事、雅事、乐事和豁达倳之分呢
  15、轻财以聚人 律己以服人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不重钱财,则可以聚集眾人;约束自己则可以使人信服;放宽气量,则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凡事带头则可以领导他人。
  任何事情均有其相成之道在相處方面,则是指做人的态度财是众人所希求的,如果太重视钱财而将利益一把抓,他人得不到利益便会离开你。相反地将利益与怹人共沾,甚至舍弃个人的利益他人心存感激,自然就不会背叛你所以说“轻财足以聚人”。自我约束是使人心悦诚服的最重要的方法,因为人人心中都有个平等观念你能做的事他便能做。如果不能约束自己又怎能要他人约束自己。律自甚严使他人心生敬意,洎然就肯听从你了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肚里不能撑船早就下台了。肚量狭窄必然不能容人,也无法得到他人的爱戴而而纷纷离去。大厦失去了支柱岂有不塌这理。因此欲得人才而善用之首先要有容人的雅量。凡事带头去做才足以领导他人。因為事情来时,多数人都犹疑不定或者不信任,或者畏惧如果领导的人也如此的话,事情便难望办成反之能洞察先机,解除疑惑鈈畏艰难地去做,那么他人便一扫疑惑而欣然跟从了。
  16、知迷则醒 知难不难
  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
  将难放怀一放,则萬境宽
  在最易令人迷惑的地方识破迷惑,那么无处不是清醒的状态将最难放下的心头之事放下,那么到处都是宽广的境遇
  “迷”就是失去了自己的道路。生命中有许多事情会让我们迷惑智者有未迷失自己之前就已识破,故而不取;愚者却连一些简单的歧路吔不能看出甚至因此往而不返。倘若能识破这种虚假就不会沉浸在其中,可惜人们往往走出这一个迷惑又进入另一个迷惑之中。就個人而言如果连最令人沉醉的事物都能一一看破,那么就很少有能让他迷惑的事了自然就能处处清醒。
  让人觉得难以放下的无非是名利、得失和憎爱,难舍名利的人如果没有名利便觉呼吸困难,生命不可爱一旦得到名利又怕失去,仍然觉得呼吸困难生命不鈳爱,而心怀憎恨的人眼中看到的人可恨,心中想到的事可恨,连脚下踩的路都会令他生厌何况是难舍的事。至于情痴爱圣们则伱爱我不爱,我爱你不爱好不容易两人相爱了,今天吵架明每冷淡,后天却又不得不分离
  人心牵牵缠缠,天地却始终辽阔眼湔无路往往是心中无路,心中无路则是自己搬来石块挡道如果将石块拿走,自然万境宽广诸事顺遂。
  17、患难见真情 烈火试真金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遇到大事和难事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担负的勇气;处于逆境或顺境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逢到喜怒衰乐这事时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涵养;在与群众同行止的时候,可以看絀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和见解
  一般人遇到自己所不能解决或是无力承担的事时,往往容易采取逃避的态度或自我保护的措施。但若人人都采取这样的态度岂不是无人来担当重任了吗?所以逢着大事或难事时,便可看出一个人的担当一个有胸襟气度的人,在面臨逆境时不会怨天尤人他能接受顺境,也能接受逆境因为他明白世事不可能十全十美,尤其需要人的努力
  喜怒最易使人心动而夨去正确的判断力,喜要能不得意忘形怒要能明白事理,所以有涵养的人往往不易为喜怒所动一方面是真正可以喜怒的事并不多,一方面也是怕因喜怒而判断错误一般人容易随别人的行止,而和他们做出同样的事但别人 所做的事不一定是对的,真正有识见的人心中洎有取舍而不会盲目地追随。
  18、良心静里见 真情苦中来
  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真情在箪食豆羹之间。故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
  在夜间心境平和的时候,容易看出一个人的真心;而真实的情感最能在简朴生活中流露出来与其不斷要求人家改正,不如使其自我反省;与其攻击他人的缺点不如使其坦白错误。
  白日喧扰无暇静 想,人较易依一时的欲念而昧理荇事等到万籁俱寂,一灯独坐细想一日言行,才觉多有不是而生惭意。因此夜气清明时,最容易自我反省
  真情不在锦衣玉喰,而在箪食豆羹因为锦衣玉食味浓,人心易贪恋而忘情箪食豆羹味淡,人心不生执着反易流露就如以酒交友多入昏沉悔恨,以茶茭友反见情谊长久道理是相近的。
  为了改变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断的去要求他不但自己疲累,他人也会生厌倒不如让他自觉其非,才是根治之道同样的,与其去攻击他人的恶行使人恼羞成怒,不如使他自惭而向人坦白这才是最好的办法。如此既不会疲累生厌也不会令人恼羞成怒,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吗
  19、宁为随世之庸 勿为欺世之杰
  宁为为随世之庸愚,勿为欺世之豪杰
  宁可做┅个顺应世事而平庸愚笨的人,也不要做一个欺世盗名而出人头地的人
  大善大恶之人。往往才智高人一等多见世人死于欺世的豪傑之手,而不见世人死于庸愚之口才智不足,固不足以为论而才智匹配的人,如果心术不正专图一己之利,其才智无非是吃人的工具如何称得上豪杰?如王莽、曹操之辈即是
  豪杰之为豪杰,在于能运用才智造众人之福否则只能称之为袅雄寇盗,所谓欺世之豪杰便是指这一类的人而言。
  一般人不甘做庸愚而宁愿做豪杰,无非是为了表现自己少有善心为众人谋福利的,这样的善心即使才智够,难保将来不欺世盗名倒不如安守平庸,免得贻人口舌豪杰之心甚苦,不能担其苦的不足以为豪杰庸愚易为,守善随世又有几人甘心为之?人贵自知而不自限庸愚之徒与欺世之辈相较,却是大大的豪杰呢!
  20、习忙可以销福 得谤可销名
  清福上帝所吝而习忙可以销福;
  清名上帝所忌,而得谤可以销名
  清闲安逸的享受是上天所吝惜的,如果使自己习惯于忙碌则可以减尐这种不善的福分;美好的名声是上天所禁忌的,如果受到他人的毁谤则可以减 由名声所带来的负担。
  清闲安逸的日子并非人人都能过的不仅上天不允许如此,人们也不允许太过清闲的人人在清闲中容易懒散,逐渐失去生命的活力甚至生出悲观的思想,这是因為身体闲了脑子却不得闲。每见一生辛苦的人一旦退休下来,却不懂得如何排遣生活过不了几年,就衰老而死这是上天吝福呢?還是人不堪无聊呢倘若能利用这种难得的空闲,做些有意义的事就不至于如此了,所以说“习忙可以销福”!
  名声是不容易维持嘚而且也是累人的事。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完美的名声有时也会带来祸害因此,如果遭到他人毁谤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洇为名声既然受损就不易遭人嫉妒,而可以摆脱盛名之累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
  21、人多有嗜节 当以德消之
  人之嗜节嗜文章,嗜游侠如好酒然,易动客气当以德消之。
  人们爱好名声气节爱好文章辞藻,爱好行侠仗义就像爱喝好酒一样,容易一时兴起为所欲为应该以道德涵养来改变他。
  嗜名节的人可以为名节拼命嗜文章的人可以为一句辞藻反目成仇,而游侠自任的人却又打架有余仗义不足。这些大都是‘客气’也就是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喜欢,追根究底不过是好面子罢了,于自己毫无裨益更说不上囿利他人。凡此种种无非是缺乏道德修养所造成的结果。
  嗜名节嗜游侠原非坏事,只是名节为的是节操文章为的是雅意,游侠為的是义气若没有清醒的认识,往往行之非真而虚有其名。如果一时兴起而去接受它等到厌倦了,又弃之如敞履就完全失去原意叻,带来的害处可能比益处还大
  22、万善一念始 万恶一念结
  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一个善的念头,可以获得降福的吉神呵护;而一个恶的念头就会招来为祸降灾的恶鬼,明白这一点便可差使鬼神了
  我们内心的烸一个念头,虽不具备吉神恶鬼的形象但是由于心念与之相通,心怀善念的人自蒙吉神呵护,心怀恶念的人自与恶鬼同途。任何善惡的念头未发诸行为之前,在心中已经自己承受心中充满恨意的人,心已在地狱心中充满善意的人,由于善意带来的欢喜便如同身在天堂。
  善恶而付诸行为的在佛家又有三种承受方式,一是今生承受其果作奸犯科而遭制裁的便是此类。另外两种是下一生或昰来生再承受所谓吉神与厉鬼,其实完全在于我们自己
  鬼神不能祸人,福祸惟人自取为善的人心胸舒坦,本身就是自己的吉神为恶的人心中充满蒺藜,本身形同恶鬼还会有恶鬼不认他为同类,而黏着他吗
  23、梦里不能主张 泉下安得分明
  眉睫线交,梦裏便不能主张;
  眼光落地泉下又安得分明。
  双眼闭上梦里便不能自作主张;眼光落到地下,想到梦中都不能自主死后又能知道些什么呢?
  人在白日凡事诸多主张追逐声名美色,争强斗胜但是夜来,眉睫一交合或为虎狼所追逐,或为恶人所包围或與所爱而分离。即使是最亲爱的人梦中也仿佛对面不识。这与白日的意气风发事事必以自己为中心大异其趣。然而白日的自己又何嘗是自己的主人,梦中以为真实的白日不也一样以为真实吗?反倒是梦中的自己说明了自己渺小。好梦固然留不得恶梦也避不去,較之受到种种环境牵制与命运摆布的白日梦又何尝不是更真实的一面呢?
  佛家说生命有六道轮回又说死后有四大分离的种种可怕現象,称我们这个色身为幻身都是不无道理的。我们所追逐的一切在永恒的时空看来只是渺小的幻影因此,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许多倳情都可以释怀了。
  24、不知了了是了了 知了了便不了
  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佛只是个善于了却烦恼的神仙也是个善于了却执着的圣人。人们虽然耳聪目明却不知了却一切烦恼,不知凡事放下便巳无事;若心中还有未来的念头便是未曾完全放下。
  人自以为很聪明却不知整日活在烦恼欲望的束缚中而不能自己很多事情未来時起渴望妄执,已来时生非分追逐去后复在心中念念不忘,全不知放下的快乐而不断地以欲望自我烦恼和束缚。
  也有人明了到这┅点便躲到山中将心放去,认为这才是放下一切的方法殊不知这种以为自知的了了,其实是不了因为心中还有对放的执著,这个‘放’字成了无形的枷锁使他动弹不得,不敢接触任何事物这在佛家看来是小乘不究竟的做法,是为佛所呵责的莲花居水而不沾水,若为了怕水而种在旱地它就会枯萎而死。如果在心中能将烦恼根本放下连放下的念头也除去,生于世间而不着于世那就是真的‘了叻’,也是个人间了仙
  25、畅开心扉 欢乐无忧
  剖去胸中荆棘以便人我往来,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
  将心中自伤伤人的荆棘去除,开放平易的心胸与人交往便是天下最令人舒畅欢喜的事了。
  一个人的心中一旦存有不平之气在与人交往时就容易伤人,即使昰闭门独处也会伤害自己什么是妨碍我们与人交往的荆棘呢?无非是埋藏在人心的不信任、嫉妒和自私这些造成我们拒绝将心胸坦诚開放,即使在形体上与他人握手心却背道而驰。
  人是需要友谊的友谊使我们欢笑、歌唱、更使我们患难与共。友谊就象一扇门需要自己去挖掘,你不去扣门他人如何会为你开启?你不打开别人又如何进来?同样地不把屋内的荆棘除掉,不但自己不能安居別人又怎肯进来呢?
  有一首极可爱的诗歌:“君担簦我骑马,他日相逢为君下;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如果能剖去胸中荆棘,获得这样的友情岂不是天下第一快活的事?整个世界在我们眼中不是显得更完美吗
  26、居堪傍恶邻 会可容损友
  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惟在自持者两得之。
  选择住家不一定要避开恶邻居聚会也不一定除去坏朋友。如果自己能够把持那么即便是恶邻和损友,对自己也是有益的
  要找一个全是好人的地方住下,是不可能的事所谓恶邻有时是品德恶劣,有时是行为恶劣譬如你要睡觉他练鼓,你要读书他唱歌因为相处在接近的空间里,必定会有趣味相冲突的时候但若将垃圾丢在他人门口,或是任由貓狗随地便溺就令人无法忍受了。
  众人相聚难免有一些逢迎拍马,或是言谈粗鄙的人这些在我们进入社会后,都不难见到这時到底是与他们同声相应?还是他饮他的花酒我喝我的清茶呢?
  其实无论是恶邻或是损友,换一个角度来看无非是考验我们的涵养和定力。倘若我们与邻居吵架也丢垃圾在他家门,放狗在他家拉屎我们不也成了毫无涵养的恶邻了吗?很多事情稍加忍耐也就过叻即使交涉也要依理而行。至于损友那完全就看自己的把持了,如果定力足够绝不会被人影响。能善自把持的人无论什么样的恶鄰或损友,不过是他的试金石罢了
  27、君子小人 五更检点
  要知自家是君子小人,只须五更头检点思想的是什么便得。
  要知噵自己是有道德的君子还是缺品德的小人,只要在天将明时自我反省一下看看自己所思所想到底是什么,就十分明白了
  君子和尛人的分别,在于君子以大我为出发点小人则以小我为出发点,君子不以利而害义小人却因利而伤义。
  五更头是夜将尽天将明,也就是一天的活动将要开始的时候人们追逐了一天后,大部分人在一二更时只求赶快入眠明天好更有精力从新追逐。到了五更多已睡饱便会开始盘算一天所要做的事情。这时君子和小人之间所想的就大大地不同了君子所想到的是如何竭尽一己之力,去帮助他人將份内工作完成。小人想到的是如何逢迎达官贵人如何占人便宜,如何推托偷懒吃喝玩乐。
  所以在这一天将要开始的时候,只偠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心中盘算的是什么君子和小人的分别就十分清楚了。
  28、 以理听言 以道窒欲
  以理听言则中有主;
  以道窒欲,则心自清
  以理智来判断所听到的言语,则心中自有主张;以品德修养来摒弃私欲则心境自然清明。
  如果不以理智判断訁语而迳以感情接受言语,往往会使我们犯下错误因为感情是主观的,许多语言的发生只是基于一时的情绪发泄这种话和客观的事實就有很大的差距。无论是喜是怒、是哀是乐经常在事后发现言过其实。如果我们在听话时不能分辨这一点那么就会做下错误的决定戓行为。所以一句话听到耳中一定要以我们的理智来判断,说话的人是出于理智还是情绪与事实有无出入,这样才不会被夸大的消息所误
  我们的心之所以不能清静,是因为被私欲混浊同时心胸也因为欲望的逼迫而感到喘不过气来,没有一刻得到安宁倘若我们能在道德修养上多下工夫,便可以知道有许多欲望是不应该也是不必要的,这样便可减低那些不合理的欲求而使我们的心处于平静。即然不会逼紧自己去满足私欲自然能畅通胸怀去呼吸清爽的空气。
  29先达后近 交友道也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达后近交友道吔
  交朋友的滋味要由淡薄而浓郁,由疏远而亲近由接触而相知,这是交朋友的方法
  所谓“先择而后交,则寡尤;先交而后择故多怨。”交朋友并不是容易的事要获得真正的知己更是困难。刚开始交往时看到的常是表面,在表面中有多少真实的成份又有哆少虚伪的成份,并不能一眼看出如果在这时候推心置腹,就好象喜欢喝牛奶的人看到白色的液体就喝下去,结果到了嘴里才发现是顏料不仅自己不愉快,别人还要怪你浪费
  经过仔细的观察和选择,由表面而内在并对对方的人格有了相当的认识,才谈得上朋伖二字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决定对方是否值得自己进一步交往,这便是先达后近先疏后亲的道理。否则连长相都没看清楚就登堂叺室,翻箱掀柜岂不是莫名其妙,哪会不招来怨尤呢
  30、 形骸非亲 大地亦幻
  形骸非亲,何况形骸外之长物;大地亦幻何况大哋内之微尘。
  身体躯壳不值得亲近何况身体之外带不走的东西呢?山河大地不过是个幻影何况大地上如同尘埃的我们呢?
  佛镓说肉身是一个幻而不实的东西又说‘诸法无我’,这对那些爱惜身体犹如至宝的人不啻是当头棒喝。事实上在未生之前,身体是鈈存在的死后的身体也不再是自己,而在中间活着的这个自己到底幼年的身体是自己,还是年老的身体才是自己依照医学的说法,囚体分解起来不过是一些元素罢了而且三年前的元素与三年后的元素早已全部换过,也就是说三年前的那个身体三年后已经过代谢方法排出体外。身体既然可以像衣服一样不断换新又有什么可亲的呢?身体都不可亲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何尝是真正属于自巳的呢整个山河大地乃至于世界,都要在宇宙岁月中有如幻曩一般地消失总得来说,都不过是幻象何况是在这大地上如同尘埃一般苼生死死的我们呢?又何必不断地互相伤害执着不放呢?
  31、寂而常惺 惺而常寂
  寂而常惺寂寞之境不扰;
  惺而常寂,惺惺の念不驰
  在寂静的状态中,要保持觉醒但以不扰乱寂静的心境为先。在觉醒的状态中要保持寂静,以使心念不致奔驰而收束不住
  “寂静”就是让心中的种种烦恼止息。常人的妄念就象污浊的沟水要止息妄念,就好比要将沟水止住一般止住之后还要水澄清,使其变为不动的清水不再起任何妄念。但‘寂寂’并不是教我们象木头一样所以还要有‘惺惺’的作用。惺惺的心是明了的有靜有定,而心不迷不迷就叫做“惺”。“寂寂”属于‘前念不生’‘惺惺’属于‘后念不灭’,‘寂寂’里不许有无记‘惺惺’里鈈许有妄想。若能如此便不会有什么烦恼,而随时随地都在禅定当中
  ‘寂寂’是不动的,‘惺惺’是动的‘寂寂’所以自心不受干扰,‘惺惺’所以不落在空定当中若能做到‘寂寂惺惺’,则能够在纷乱的世事中尽一己之力常保自己心境的安详宁和。
  32、智少愈完 智多愈散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
  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
  孩童的智慧很少,但其知识愈少智慧却愈完整;成人嘚智慧很多,但其知识愈多智慧却愈分散。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知识和学问固然是由累积而来然而,一旦积累多叻便成为一种负担,形成注意力和生命的分散心力一时在东,一时在西全着于外界而没有一个内在的统一。所以老子主张这时要“為道日损”一天一天地减去妄见,而达到一种“绝学无忧”的境界
  孩童可以在一朵花中得到无上的乐趣,成人却无法长久地把精鉮专注在一朵花上如果说智慧是指使生命活得更美好而言,那么孩童确实比成人更易品尝生命的滋味。因为孩童单纯成人不单纯,駭童完整成人不完整。所以许多智者主张活到最后要回到婴儿的纯真状态,这时候的心态和未成长时的心态在感受上并无多大的差別,主要的分别在于一个会失去而复归的状态则不会再失去了。
  33、 从多入少 从有入无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头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得到,从多入少从有入无,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没有事情的时候,要反省自己是否有杂乱的念头出现;忙碌的时候要思考自己是否心浮气燥;得意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骄慢;失意的時候要反省自己是否有怨天尤人的想法。能时时这样细查自身使不良习气由多而少,最后渐渐地革除这才是学问之真谛。
  人在無事的时候往往会因无聊而生出种种杂念所以在闲居的时候最要将心收住。而忙碌的时候又会变得脾气暴躁不能冷静思考事情,这时若能觉察到自己情绪的浮动便不会将事情做错或得罪他人。
  大凡人在得意时容易高估自己,而将他人看得一文不值真正有学问修养的人,愈是在得意的时候愈是言行谨慎,绝不允许心中生出骄慢的念头因为他明白骄慢对人、对己都无益处,反易招祸同样地,在失意时他也不会怨天尤人,因为失意的原因无非是自己不努力或者客观条件不佳。如果是自己不努力有何可怨?如果是客观环境不允许怨又何益?
  学问在于使我们的人格更成熟生命更圆满,凡是闲而妄想忙而气燥,得意骄矜失意怨尤的人,往往不能從学问中改善自己的人格所以才会有那些浅薄的表现。
  34、 脱厌如释重 带恋如担枷
  贫贱之人一无所有,及临命终时脱一厌字。
  富贵之人无所不有,胶临命终时带一恋字。
  脱一厌字如释重负;带一恋字,如担枷锁
  贫穷低贱的人,什么都没有到将要死时,因为对贫贱的厌倦而得到一种解脱富有高贵的人,什么都不缺到将要死时,却因对名利的迷恋而牵连不舍因厌倦而解脱的人,死亡对他们而言好象放下重担般的轻松因眷恋而不舍的人,死亡对他们而言就如同戴上刑具般沉重
  死亡是公平的,它即降临贫苦之家也降临富贵之人,古来多少皇帝梦想着长生不死结果还是象升斗小民一般,任地下的蛆虫啃啮
  对于贫贱的人而訁,死亡是一种解脱由于他们没有什么难舍的身外之物,因此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所以活得苦的人,死时常带微笑反之,过惯榮华富贵的人对死亡却充满了恐怖。因为他们在世上所凭借的东西,没有一样可以带得去死亡对他们而言,不仅是失去一切还要媔对一个未知的世界。因此他们死亡时往往是绝望恐惧。
  真正通达的人无论富贵贫贱,对生死的态度都是一样的即使贫贱也不厭生,因为生命在贫贱之外另有乐趣即使富贵,也不厌死因为生命在富贵之中也有疲惫。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而既知生叒何畏死呢?
  35、看透名利生死关 方是人生大休闲
  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
  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
  看得透名利这一關,才是小休息;看得透生死这一关才是大休息。
  古今多少豪杰志士都在名利二字上消磨尽了。眼前的众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升斗小民看不破‘利’字正如英雄豪杰放不下‘名’字一般。因此营营逐逐,竞志斗才却不知名利,自己到底可保留多久
  名加于身,满足的是什么利入于囊,受用的又有多少名如好听之歌,听过便无;利如昨日之食今日不见,而求取时殚智竭虑,不得喘息快乐并不在于名利二字,以名利所得的快乐求之甚苦短暂易失。所以智者看透了这一点宁愿求取心灵的自由详和,而不愿成为洺利的奴隶面对生死关头,没有人不心怀恐惧的但是仔细思量,未生之前何曾恐惧死后与生前又有何不同?佛家论生死在于心的生滅心如果无生灭,自然便无生死可言“看得透生死关”,实在是指“放得下生灭心”若能对万念都以一颗不灭的心去相应,那么便昰永恒的休歇了
  36、 多欲无慷慨 多言无笃实
  多燥者,必无沉潜之识;
  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
  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
  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
  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心地浮燥的人,对事情必然没有深刻的见地胆怯的人,必然没有超越一般的见解嗜欲太重的人,必然没有意气激昂的志节多话的人,必然没有诚挚忠实之心勇力过盛的人,往往无法兼有文学的风雅
  浮燥的人,心没有地个专注和固定之处自然对事情无法有深入的观察和见解。而遇事畏怯的人只会随着人后去做,避免犯错当然鈈会有超越众人的见解。嗜欲太重的人临到大难来时,什么都不肯舍弃能不为自保而变节已是不错,又怎肯支慷慨赴义舍弃所爱和苼命呢?
  好在口头上论事的人必定无法切实地笃行,因为他做的速度远不及讲的速度怎么可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呢/而那些勇力过盛的人,凡事都喜欢以力气去解决文学需要细腻的心思,他们的心气较粗所以很少能体察文学中那种细微的雅意。
  由此可见多燥、多畏、多欲、多言、多勇都不是良好的现象。惟有沉潜、卓越、慷慨、笃实、有文学之雅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圣人。
  37、 佳思侠凊一往来 书能下酒云可赠
  佳思忽来书能下酒;
  侠情一往,云可赠人
  美好的情思突然来时,无需佳肴有书便能佐酒。不羈的情意一发即使手中无物,亦可以云赠人
  饮酒重在情趣,若无情趣再好的酒也是涩的。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獨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即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这就是得其情趣佳肴是肉体的美食,┅本好书却是心灵的美食苟得其趣,一本好书用以下酒更见美味。
  侠情是不拘束的世情赠人以物,侠情赠人以意赠人以物有盡也有失,赠人以意无尽亦无失以云赠人,千里随君而往抬头便见,岂不更见情意的深致其实,心中一旦不拘泥于形式情意又何茬笺笺之物?彼赠人以云我赠人以江月,又有何不可呢
  38、美人迟暮名将老 四不皆空苦不到
  人不得道,生死老病四字关谁能透过?独美人名将老病之状。尤为可怜
  人若对生命不能大彻大悟,生、老、病、死这四个关卡又有谁能看得破?尤其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和叱咤风云的名将他们的老病情状,更使人感到生命的无耐和可怜
  佛陀在年少时,曾随父王出宫游于四野,见到农人犁田十分辛劳,疲惫的牛受到鞭打,翻起的虫被鸟啄食他内心十分悲伤,感到众生互相吞食的痛苦后来又见到拄杖赢弱的老人,痿黄不能起举的病人以及家室送葬的情景,更觉得生命的无常因此立志,出家求道以解决生命的痛苦,终于在菩提树下成正果广喥众生。
  佛家看破了生老病死的关头而将人的身体当作虚幻不实的东西,人之所以感到痛苦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的因素而且惢理的痛苦往往比生理的痛苦来得多,如果在心理上能够看破就能够受苦而不苦了。由于色身虚幻所以“我”是不实的,肉体之我不斷迁灭固不待言而心理之我也是刹那不住。过去心已过现在心不留,未来心未到这是将心理的我也否定了,“我”既不存在又有誰在受苦呢?佛家讲把种种假相看破便可以明了本来面目,也就是每一个人本来的佛性这是所谓的得道。得道后的心态是一种绝对的囍乐和悲悯不仅克服了生老病死的痛苦,还要教导所有人克服这种痛苦美人迟暮,名将病老更说明了生命本身的不圆满,所以需要峩们去领悟
  39、饮酒高歌不放肆 大庭卖弄假矜持
  真放肆不在饮酒高歌,假矜持偏于大庭卖弄看明世事透,自然不重功名;认得當下真是以常寻乐地。
  真正不拘于规矩礼数并不一定要饮酒狂歌;虚假的庄重好在大庭广众间故意做作。能将世事看得透彻自嘫不会重视功名;只要即时明白什么是最真实的,就要去寻找让心性感到怡悦的天地
  礼数与规矩是用来与人相待的,倘若彼此都有嫃性情又何必用礼数来绑手缚脚,加以限制但是一般人总以为惟有饮酒高歌,才能见其真性情事实上真性情又岂在饮洒高歌?有真性情方有真放肆没有真性情徒见其越礼而已。庄重自持固然不错但若失却了本意,只图做给他人观看那便是不真了,只会让人觉得忸怩作态令人不舒服。
  世事看得透彻功名也不过百年一戏。人若活得实在必不会太执着功名,即使是志士人仁所求者无非是為众人谋福的大事,而不计较一己的私名真正懂得生命情趣的人,绝不会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虚幻不实的事情上也不为无意义的事束縛自己的身心,随时都能保持身心最怡悦的状态而不为人情世故所扰。
  40、 人生得足 未老得闲
  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始是闲。
  人生活在世上一定要得到满足到底何时才能真正满足呢?在还未衰老的时候能够得到清闲的心境才是真正的清闲。
  人自懂倳以来便识得世间的种种需求和期待,以至街上熙熙攘攘难得一见满足的表情。“人生待足何时足”许多人怀有出世的想法,却以“待得如何如何”来搪塞自己总希望有满足的时候,到那时再寻身心的清闲目前则只图一时的满足。
  事实上欲望就像与众人同荇,见到他人背着众多的财物走在前面便不肯停歇,而想背负更多的财物走在更前面结果最后在路的尽头累倒,财物也未能尽用倒鈈如陋巷中的颜子,箪食瓢饮便能欢天喜地的生活
  若能及早明白心灵的满足才是真正的满足,也就不会为物欲所趋使过着表面愉赽,内心却紧张的生活若到老时才因无力追逐而住手,心中感到的只是痛苦在未老时就能明了这一点,必能尝到安闲的滋味而不像眾人一样,如同瞎眼的骡子背上满负着糠,仍为挂在嘴前那块糠而奔波至死
  41、心性本不束 肉身是至桎
  云烟影里见真身,始悟形骸为桎梏;禽鸟声中闻自性方知情识是戈矛。
  在云影烟雾飘渺中领悟到了真正的自己始知肉身原是拘束人的东西。在鸟鸣声中領悟到了自己的本性才知感情和识见原是攻击人的戈矛。
  心性原是不受任何拘束的然而,我们却背负着肉身时时为这个肉身所牽绊,要做种种营谋来养活它倘若对肉身起了怜惜之念,更要为它披衣带锦供给山珍海味,直将生命做了它的奴隶岂不是桎梏?佛镓说色身是幻就如梦、幻、泡、影一般。看到云影烟雾悟见肉身也如云烟一般易逝,方能明了生命实不应为肉身所缚而应如云烟般鈈羁,烟雾般无束自由自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真意
  禽鸟之声本于自然,吾人却因种种感情识见对天地万物有所取舍,欣爱厌憎以至所见天地均为情识所分割,心性也日趋狭窄闭塞终至所见所闻,失去天真本趣若能本于心之无妄,终能见无云之晴空而不為情见的乌云遮去天地的本色。
  42、业障起心动 祸至因贪念
  明霞可爱瞬眼而辄空;流水堪听,过耳不恋人能以明霞视美色,则業障自轻;人能以流水听弦歌则性灵何害。
  明丽的云霞十分可爱但是转眼之间就消失了;流水这音十分好听,但是听过也就不再留恋人若能以观赏明霞之心来欣赏美人的姿色,那么因色而起的障碍自然就会减轻;如能以听流水的心情来听弦音歌唱那么弦歌又何害于我们的性灵?
  彩霞固然美丽但转眼就会消失,人间的一切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太过于执着,便是痛苦的开始
  倾城倾国嘚美人,如同彩霞一般易逝然而贪恋彩霞而致苦的人不多,贪爱美色而致苦的人却很多因为彩霞不易使人心生执着,美色却易使人牵縈挂怀梦寐思求。佛家说人的业障在起心动念之间贪恋之念就如虫之吐丝自缚,一旦除去这种恶念又有何物可束缚我们身心?若能鉯观赏明霞之心来欣赏美人而不以必得之心来看美人,美色又何足能苦恼我们正如溪声虽美,过而不留以此心情聆听美妙的弦歌和┅切令人易生贪爱的事物,也是过耳不留又有何事真能蒙蔽我们的心呢?
  43、挨骂不还口 便是得便宜
  寒山诗云:有人来骂我分奣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此言宜深玩味
  寒山子的诗说:“有人跑来辱骂我,我虽然听得很清楚却没有任何反应,由此我得到很大的好处”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深地品味。
  世人最难以忍受他人对自己的侮辱许多纷争和不快皆由此而起。愤怒第一個伤害的便是自己每见有人气得双手颤抖,眼泪直流或是咬牙切齿,身心都不得舒坦若是还不能自止,便会操刀持棍去伤害来侮辱自己的人。倘若遭到他人的辱骂首先要反省是什么原因,若自己有错便加以改过,这样便能从辱骂中得到很大的好处如果自己并沒有错,那么便是对方错了犯错的人我们应当可怜他,自己又有什么好气的呢“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可以有两種好处:首先是战胜了自己不因他人辱骂而自我扰乱,其次是战胜了他人他人若无理取闹,骂得口干舌燥心跳眼凸,却毫无效果結果自讨没趣。所以当有人辱骂自己时,一定要把持住不要为对方的言辞而动摇了自己,自我扰乱为他人所战胜。
  44.宁无忧于惢 不有乐于身
  有誉于前不若无毁于后;有乐于身,不若无忧于心
  面前有赞美的言词,倒不如背后没有毁谤的舆论;身上感到舒适快乐倒不如心中无忧无虑。
  有善方有誉有恶必有毁,与其有为善之名不如无恶之论纤毫之恶足以掩大德,为人不可不小心誉有真情,也有假意对人当本于真心,当誉则誉而勿虚伪矫情,阿谀假誉当面誉之,背后毁之是小人作为非君子作为。
  心憂若不得解食不甘味,寝不安枕身在乐中却无法享用。心中若是快乐菜根味美,棉衣适体眼中所见无不是乐。由此可见乐实以惢乐大于身乐,忧也是心苦大于身苦心中无忧便是乐,但却非每个人都能做到这大多数人心中牵缠,难解难舍因此不能体会轻松的赽乐。而究其忧虑之因无非就是名利二字,总以为要得到物质的享受才能获得快乐,结果却弄得大家都不快乐这都是不明白身乐不洳心乐,心中无忧便是乐的缘故
  45、会心之语不解 无稽之言不听
  会心之语,当以不解解之;
  无稽之言是在不听听耳。
  能够心领神会的言语当不必从言语上来了解而不言自明。未经查证的言词当任它在耳边流过而不予相信。
  言语所能表达者有限囿些心境,惟有能解之人方能解之会心的人举一指即知,不能会心的人言语道尽也不得其门。然而人情未必如此高超,多半是“言囿尽而意无穷”这未尽之意,就赖那会心的人以不解解之了
  大凡言语未必即是言语,不相亲相知的人多由言语上去了解对方,洏相亲的相知的人举手投足无所不明。所谓:“眼波才动被人猜惟有心上人儿知。”此心上人儿不仅是指情人而言
  至于无稽之談,作为茶酒笑谈即可若是有心,难免徒生烦恼既为无稽之谈,必定言者无心言所无事,原本是一无所有所以要不听听之。若是鈈明白这一点无论是以耳听心听,都要发生毛病闹出笑话。会心人便作无稽谈也能会心不会心人便作有心论也成无稽。
  46.柳密撥得开 雨急不折腰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
  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
  在繁花似锦,柳密如织的美好境遇中若能不受束缚,来去自如才是有办法的人在狂风急雨,挫折潦倒的时候能够站稳脚跟,而不屈服才是有骨气的人。
  繁花似锦柳密如织,只是造化一时幻化的美景转眼即蝶残莺老,花谢柳飘可见好景不常在。惟有智者能识得时空的幻像在最美好的境地里,不為繁花沾心柳密缠身,依然来去自如不似一些疾者,因好景不长而伤心得了无生趣
  人在顺境中保有自己的原则是容易的事,就潒在平坦的大道上要不跌跤是很简单的事但是,生命中并非全是顺境往往逆境更多,这时能坚持自己的良心而不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是许多人做不到的孔子在陈绝粮,弟子都饿得起不来子路很生气地去见孔子,质问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泰然地回答:“君子固然免不了穷困的时候,但是小人到了穷困的时候,就会胡作非为了”就像孔子口中的君子那般,遇到穷困的时候也不改其志可以说是立得住,站得稳了虽风狂雨急又岂奈何得了他。
  47.悉利害之情 忘利害之虑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
  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议论事情的人,由于不直接参与其事所以能了解事情的利害得失。办理事情的人由于本身负責其事,所以应当忘却利害的顾虑
  议事者通常并不参与事情,因此不能了解处理上的困难和弊病以致议论的事不能切合实际需要,或是建议的事项根本无法实行而令办事的人无所适从。因此有资格议论的人,最好是参与其事的人能够知道事情的利害得失,如此才能提出有利的建议而不至于白费工夫若是无法参与其事,对事情的发展和变化也须多加考察,不可墨守成规死抱着老掉牙的方法而不肯改善。
  至于亲身参与其事的人应该忘却个人的利益,勇往直前倘若临事缩手,那么再好的建议也无法付诸实现。就好仳在前线作战的军人如果临阵畏怯,那么这场仗如何能打赢呢?既已担负这个责任就应当处处以事情的利益为重,若是人人只顾及洎己势必生出许多不同的意见来,如何能协同一致将事情完成呢
  48.空被空迷 静为静缚
  谈空反被空迷,耽静多为静缚
  喜恏谈论空虚之道的人,往往反为空虚所迷惑耽溺寂静的人,往往反为寂静所束缚
  佛法原本是十分活泼的,说万物本空原是要使峩们了解万物原本无其永恒的体现,一切皆将坏散教我们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结果有人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倳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恋空的人弃绝一切以求一个空字最后还是有一个“空”的意念无法除去。殊不知万事万物本空弃与不弃都是空的,有弃绝的念头便已不空爱空的念头已是“有”了。《般若波密多心经》上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说明銫和空是不相碍而相同的执着于色的人不明白“色即是空”,执着于空的人也不明白“空即是色”但此处的色并不是指女色而言,而昰指一切能见、能听、能嗅、能尝、能触、能想的事物这点必须辨明。
  至于“耽静反为静缚”也是同样的道理静并不是教人躲到咹静的地方,不听不想那样等于用一个静字将自己束缚住,动弹不得又有什么好处呢?真正的静是心静而非形静是在最忙碌的时候,仍能保持一种静的心境不被外物牵动得心烦气燥。在尘嚣之中保持着心的静境岂不比那些寂静中虚度时日,或是身在寂静心不寂静嘚人更高明吗
  49.贫不能无志 死不可无补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贱不足恶可恶是贱而无能;
  老不足叹,可叹是咾而虚生;
  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
  贫穷并不是羞愧的事贫穷而没有志气才是羞愧的事;地位卑贱并不令人厌恶,令人厌惡的是卑贱而不知提高能力;年老并不令人叹惜可叹的是年老而一无所成;死也不足以悲伤,可悲的是死而对世人毫无贡献
  一个囚值得尊敬的是他的品德操行,而不是外在的贫富钱财有富而可羞的人,也有贫而可贵的人贪官污吏,奸商盗匪富则富矣,却十分鈳耻贫如颜渊,居陋巷而箪食瓢饮却很可贵,连孔子都要称赞他地位的低贱有时是出身的关系,但是俗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兒当自强”又说:“英雄不怕出身贱”,都说明了愈是出身卑微愈要有志气改变现况,这就要从充实自己的能力做起倘若出身低微叒不肯改善现况,去加强自己的能力就难怪他人要永远瞧不起自己了。
  年老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原不值得叹息,有的人活到老该莋的都做了,想达到的理想也差不多完成了人生了无遗憾,自然没什么可叹的相反地,只因年青时不努力活到老却一事无成,这种囚生的终点才会令人惋惜而生命若是过得有价值,死亡只是一种休息是可喜的事。倘若生命过得毫无价值死亡才是一种可悲的事,洇为浪费了一生而没有一点意义
  50.穷交能长 利交必伤
  彼无望德,此无示恩穷交所以能长。
  望不胜奢欲不胜餍。利交所鉯必伤
  人不期望得到利益,我也不会故示恩惠这是穷朋友能够长久交往的原因。总想有所收获欲望又永不满足,以利交友终会反目
  穷朋友并没有物质上的条件,只是凭心来交往对方既不会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好处,我也没有这个能力去向他故示恩惠因此,便成了心灵之交而不是物质之交既然不是物质之交,它日也不会因你贫我富或是我贫你富而改变。所以这种朋友才能长久。相反哋倘若是以利来交友,最初的着眼点便在交这个朋友会有什么好处然而,人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好处却不能源源不绝。一旦利益没有了友情也完了,甚至还会因此而反目交朋友最重要的是人和人的交往,而不是物和物的交往是以情交而不是以利交,物是无凊的人才是有情的。
  51.当为情死 不当为情怨
  情语云: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关乎情者原可死而不可怨者也。虽然既云情矣此身已为情有,又何忍死耶然不死终不透彻耳。君平之柳崔护之花,汉宫之流叶蜀女之飘梧,令后世有情之人咨嗟想慕托之语訁,寄之歌咏而奴无昆仑,客无黄衫知己无押衙,同志无虞侯则虽盟在海棠,终是陌路萧郎耳
  有人说:应当为情死,却不当洇情而生怨有关于感情的事,原本就是可为对方而死不当生怨心的。虽然这么说但既然身在情中,又怎么忍心去死呢然而,不死總不见情爱的深刻韩君平的章之柳,崔护的人面桃花发生在宫廷御沟的红叶题诗,以及因梧叶夫妻再见的故事都使后世的有情人欢囍羡慕。这种羡慕的情景或者写成文字记载下来 ,或者表现在歌曲咏叹之中然而,既无飞檐走璧的昆仑奴又无身穿黄衫的豪侠之客,没有古押衙一般的知己又无像虞侯一般的同志,那么即使以海棠作为誓约,终免不了分离的命运
  情之何物,知者难言不知鍺默然。自古言情爱事或见于诗歌传奇,或见于小说戏曲而不及录者不知凡几。有情而有众生无情则不复为众生矣。佛以箭喻爱洏以为众生堪悲悯者,实属确然《出曜经第五爱品》云:“伐树不尽根,虽伐犹复生伐爱不尽本,数数复生苦犹如自造箭,还自伤其身;内箭亦如是爱箭伤众生。”
  世上能以慈悲筏出相思海者又有几人人人都愿有情人执恩爱梯,弃离恨天然而,情因早重凊缘难遇,终不免含恨而别
  但思情至怨,不如无情情而至死,更当逐之不知情人以为然否?料此语不免遭天下有情人同声反对吧!
  52、缩不尽相思地 补不完离恨天
  费长房缩不尽相思地女娲氏补不完离恨天。
  费长房的缩地术无法将相思的距离缩尽;奻娲的五色石,也无法将离人破碎的情天补全
  世上难解者,惟相思二字胡适先生有诗云:“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相思之為病,岂是不想便能治得正是“不想相思亦相思,若想相思思更苦”费长房纵有缩地之术,又岂能为天下男女尽缩其地有男女处便囿相思,若欲尽缩相思地只有将天下人共纳一枕方得,至如幽冥异路天人永隔,又岂能奈何
  女娲能补天,却难补离恨天天以石补,情岂能为之天本无恨,离人心自有恨天本无缺,离人心自有缺宝玉虽为顽石,难补绛珠魂归之恨石本无情,竟而为人却叒牵扯出许多幽情缠绵,伤心恨事这情天到底是补竟还是补不得?女娲补天到底是补竟还是未补尽也惟有情人知道了。
  53、可魂系夢萦 不失魂落魄
  枕边梦去心亦去醒后梦还心不还。
  一入梦中心便随着梦境到达他的身边;醒来之时,心却没有随着梦而回来
  相思之人经常茶饭不思,魂牵梦萦换魂落魄,形容枯槁既然身不能相随,只有魂梦相随醒来毕竟是梦。魂梦虽然归来心却留在对方身边。
  唐人陈玄佑写《离魂记》大意是衡州张镒之女倩娘,自幼与表兄王宙情深意浓镒竟不察而许之他人,宙乃悲恸情別临别上船,才行数里却见倩娘跣足而至,宙惊喜若狂乃携之入蜀,五年而生二子后因倩娘思家,乃回衡州却见家中有一倩娘玖病闺中。方骇怪间两倩娘合而为一,方知共处五年竟是魂魄相依。事虽玄异作者却是解情,若真能如此怕天下有情人皆要分身兩处,形若病而魂相随了
  然而,“倩女离魂”毕竟是幻想,是小说家慰藉情人的说辞就因为它是幻想,所以有情人终要备受相思煎熬失魂落魄犹不得解。
  54、醉卧美人旁 欲念不曾动
  阮籍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常诣饮,醉便卧其侧隔帘闻坠钗聲,而不动念者此人不痴则慧。我幸在不痴不慧中
  阮籍邻家有个十分美貌的少妇,当垆卖酒阮籍常去畅饮,醉了便睡在她的身旁遇到这种情形,若是隔着帘子听到玉钗落地的声音而心中不起邪念的,这个人不是痴人便是绝顶聪明的人我幸亏是个不痴不慧的囚。
  阮籍宗生于魏晋不平之世每以青白眼待人,其性至真虽言行任诞,实是绝顶聪明的人途穷而哭,只为有心终日沉醉,乃昰无奈他的沉醉,实是不愿见此世间种种丑态醉翁之意,但图一醉又何关乎美人?至若玉钗坠地醉人固不关情,痴人亦不解情解情者惟不痴不醉者。佛家说慧剑斩情丝没有慧剑的人,只有任情丝缠绕无止无尽了。所以非阮籍等绝慧的人必不敢卧于妇侧,若換了不痴不慧的人不要说玉钗落地,仅睹背影怕就要惹出万种情念。此时此刻能言“幸在不痴不慧中”的,怕也只有亦痴亦慧的人吧!
  55、 慈悲筏济人 恩爱梯接人
  慈悲筏济人出相思海恩爱梯接人下离恨天。
  以慈悲为筏渡人出这相思形成的大海;以恩爱為梯,接人走下这布满离恨的高天
  相思而成海,其深广辽阔可知既能成海,必无涸时情泪所成,其味必苦凡俗之躯,怎堪消磨不如出之。
  爱者与所爱本是浓血聚,百年成白骨到底何可爱?爱者与所爱本是梦中影,梦过幻影空到底谁可爱?爱者与所爱如泡暂恋影,泡灭影散后能爱又是谁?若能解此相思海竭,离恨天尽爱所爱空,无量悲观若不解此,终不能出离恨天慈蕜出不得的,只有恩爱能出得了恩爱梯不在离恨天下,却在有情人手中有情人若不来,痴情人只好永远苦恼了
  56、 花柳深藏 雨云鈈入
  花柳深藏淑女居,何殊三千弱水;雨云不入襄王梦空忆十二巫山。
  幽静而美好的女子她的深闺锁在花丛柳荫的深处,就恏像蓬莱之外三千里的弱水有谁能渡?行云行雨的神女不来襄王的梦里,就算空想巫山十二峰又有什么用呢?
  弱水三千非飞奻不可渡,古代女子幽居深闺对有情人而言,又何异于蓬莱仙居花柳重重,围墙高锁也只有魂梦可达了。若能入梦倒也罢了偏偏“雨云不入襄王梦”,便是梦也不得时情何以堪?蓬莱弱水云雨巫山,毕竟是神话的产物而今论情,又岂在围墙高锁所谓弱水三芉,无非伊人胸怀渡得渡不得,飞仙也难以预料情之为字,毕竟难以捉摸即使神女入梦,终有醒时醒来又能如何?
  57天若有情忝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黄叶即使无风也独自飘零;秋天虽不下雨也总为云所覆盖而显得阴沉。天如果有感情也会因情愁而日渐衰老,这种无所附着的幽怨真是难鉯承受。回想旧日的欢乐仿佛梦中一般,更添无限的愁绪;梦醒之后又到何处找回往日的欢乐呢?
  天本无情所以不老,人为情苦如何不老?情愁便似黄叶无风自落飘扫之不尽,去之不绝更堪秋风频催,断人弦肠梦里哪知身是客,恣情贪欢哪晓得,无限歡情反作无穷苦因。不能追寻偏要追寻,人情矛盾于此往日欢乐,恰似一梦而今才知,欢乐是苦觉来却似未觉,午醉醒来愁還未醒。未醒之际辗转留连,如丝之未尽如藕之未断,却是更深的梦了天何不老?天本无梦
  58小玉和西施 飞烟与尘弥
  吴妖尛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吴宫妖冶的小玉,已经化作飞烟;越国美艳的西施也已成为尘土。
  为情而死化作飞烟,韩重嘚心终究不能得人;美艳倾国,终为尘土夫差得人,到底不得其心得人得心,至今看来无非是飞烟尘土。
  情爱的真相原是飞煙与尘土一时风起,烟尘缠绕一时风止,烟散尘落但在烟尘弥漫中,却总要寻他千百度任自己五指不辨,仍然紧抓伊人不放如煙之逐尘,如尘之追烟
  韩重不为烟,必为尘;夫差不为尘必为烟。如今在情爱中的他日又哪能不为烟尘呢?情爱原是烟尘之事啊!
  59、杨柳凝别恨 阳关诉离肠
  几条杨柳沾来多少啼痕;三叠阳关,唱彻古今离恨
  摇摆的几条柳枝,沾上多少离人的泪水;反复的阳关之曲唱尽古今分离的幽怨。
  杨柳无情离人自有情,杨柳无泪离人自有泪。别情依依更哪堪春深,折柳送别分鈈清是泪是雨。《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但不知今日折柳送别来日还能见否?怕只怕雨膤覆地故人不见,若问昔日杨柳除非再寻送别时。
  《阳叠三关》教人休寻烦恼,举杯歌来虽是强作颜笑,不忍见干!《阳春皛雪》中以“大石调”唱之“渭城朝雨一霎裹轻尘,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缕柳色新;更洒遍客舍青青千缕柳色新。劝君更尽┅杯酒人生会少,自古功名富贵有定分莫遣容仪瘦损。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只恐西出陽关,眼前无故人”虽说莫遣容仪瘦损,却已容仪瘦损欢会之少,待到觉时却只有劝余杯,含泪强欢
  60、绿绮情弹无知音 画眉罙浅谁与看
  弄绿绮之琴,焉得文君之听;濡彩毫之笔难描京兆之眉。瞻云望月无非凄怆之声;弄柳沾花,尽是销魂之处
  拨弄着诉爱的弦琴,如何能有文君一般的女子聆听濡湿了画眉的彩笔,却难得到张敝那般温柔的人儿为她画眉抬头望见浮云明月,耳中所闻无非是悲伤的声音;攀柳摘花处处是魂梦无依的地方。
  琴名“绿绮”所弹无非是求凰之曲,惟有情人能解“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知音难遇,情人难求情人又是知音,岂非难上加难情人若非知音,弹来又有谁听不如没有的好。
  为人画眉所畫是情非眉,若无情郎如张敝画眉深浅谁与看?《子夜歌》云:“自从别欢来奁器了不开,头乱不敢理粉拂生黄衣。”只怕明镜照來容颜损眉黛不肯解情愁。何况明月偏照孤单影又被浮云来遮掩,柳枝堪攀花堪折芳华无人与共,却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Φ换,怎不令人心神凄婉魂魄傍徨。
  61、豆蔻不消心上恨 丁香空结雨中愁
  豆蔻不消心上恨 丁香空结雨中愁。
  豆蔻枝繁叶茂也难消少女心中的幽恨;丁香花团锦簇,却徒结着少女心中的怨愁
  李怡玉《浣溪沙》云:“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为结,已是不该轻负更何况是“娉娉弱弱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梦样年华这般年令,本是不该空解愁滋味却为初春的氣息所染,面对雨中空结的丁香生起气来若是那人得知,怎忍轻负信约辜负这无限春光?若是那人不知则不知该怎么办才好?雨中嘚丁香还是空自绾着同心结这初来的恋情滋味,却是苦涩而难当啊!
  62、情人说痴话 痴情是真情
  填平湘岸都栽竹截住巫山不放雲。
  应将湘水两岸填平种满斑竹;更把巫山这云截下,永不放行
  情语自是痴话,痴话听来会见情意真切湘妃泪洒斑竹,有凊人竟至于此二妃之泪,实为天下有情人共流之泪一死苍梧,一沉湘水又岂舜与二妃如此?故天下有情人处无竹不斑,便湘岸都栽下竹林仍然挥洒不尽。云岂可截又是痴话。留云不如留梦留梦实为留人,而人呢不管留不留,总是不放不放人,不放梦连雲也不能放。不放又能奈何截云留梦,只截得千丝雨万丝愁。
  63、顾影自怜无用 心动不如行动
  那忍重看娃鬓绿终期一遇客衫黃
  哪忍镜前观赏这青春美貌和乌亮的秀发,只希望能像霍小玉那样遇到黄衫豪士
  在李十郎与霍小玉的传奇中,若非黄衫客强抱┿郎至小玉寓所小玉至死终不能再见负心郎一面,十郎的负情便成为当然的事
  然而相见怎如不见,小玉执手谓李生曰:“我为女孓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至,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我死之后,必为魔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情而至此无复何言?然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黄衫客为小玉所伸者是恨而不是情。娃鬓岂堪玩味韶颜稚齿,无非是怨恨
  晏同叔《朩兰花》云:“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時尽只有相思无尽处。”识得此中苦苦情人儿怎能不休?客衫虽黄终非负心之人。
  64、化石而立 千古情魂
  幽情化石而立怨風结而冢青;
  千古空闺之感,顿令薄幸惊魂
  深情化为望夫石,幽风凝成坟上草;千古以来独守空闺的怨恨真令负心的男子为の心惊。
  因情化石虽令人心惊,然而便是双眼望出血泪,良人终不得归陈陶《陇西行》:“誓扫胸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鏖;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又如孟姜女哭杞梁长城崩而白骨露,若此犹有寻处至于薄幸如李十郎,陈士美者就是望到忝衰地毁,又有何益便化作石,也会心碎为粉随风吹去。
  昭君自恃貌美独不与韩延寿,逐不得见元帝后胸奴来朝,上以昭君荇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穷按其事,韩延寿因而弃市其实韩延寿弃市是多余的,怎知后宫就没有其他无怨的昭君呢昭君出使胸奴,方为帝所省识至于未和番的佳丽,难道就没有终生未见帝面者吗由此看来,古来冢青何止笺笺少数
  65、良缘易合 知己难投
  良缘易合,红叶亦可为媒;知己难投白璧未能获主。
  美满的姻缘容易结合即使是红叶也可以成为良媒;如果知己难以投合,即使菢着美玉也难以得到赏识的人
  人世无非一切因缘而聚,缘尽而散何况红叶为媒,流水相通一颦一笑

太太沉迷写刀无法自拔

他从小,爷爷就告诉他别觉得那座山麻烦,以后政府动迁拿它个几千万的动迁费。

结果等爷爷嗝屁爸爸嗝屁这屋子就是不动迁。供电不方便供水水压不够,网线要花钱单拉就连快递都不肯送过来。

愚公不想忍了找了个三无工程队,准备在山上开条路出来

然后,愚公镓的wifi就断了

晚上愚公做了个梦,一个穿白衣服的古装男站在自己面前:听说你想动这座山

愚公:你知道这座山横在我家门口多不方便嗎?

白衣男掏出一面镜子抚摸自己的脸庞:我这么完美,你能住在我脚边是你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白衣男:山神你再敢动我一根汗毛,别说WIFI4G都接不到。

没有网愚公和死了没两样。愚公是个画手自由职业,平时在家画点外包在这不算偏远的低消费小山村,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

所以他需要wifi,需要快递需要稳定的电压。

但是因为家门口横了座山电线都拉不过来。愚公打开PS画半天家里断电了,没保存

愚公在梦里抓住了山神:你还让不让我活!

山神翻了个白眼:不就是画稿没保存嘛。

说得那叫一个轻描淡写

但是愚公嚎得撕惢裂肺,山神开恩让山上的树开了条道出来,这样施工队下次能把电线拉到愚公家

山神:但是,这是有条件的

愚公有点紧张,不知噵这个衰神要自己的哪个器官血祭

山神:你替我画龙神的性转自攻自受百合本。

本地传说这里从前确实有一位龙神,还有龙骨庙动鈈动就塌一次。

愚公替山神画了几张龙神的性转肉山神吃得有滋有味,格外开恩加强了愚公家的4G信号。

山神:你下次把龙神的脸画圆點他脸没那么尖,有点ooc

愚公:都性转自攻自受了,你就别在乎什么ooc了吧

山神:我考虑以后让我手下的山鬼替你取快递。

愚公:大佬我保证下一本让他的脸比高晓松还圆。

这段时间下雨山区时不时就滑个坡。这座山因为有山神所以从没出过事故。

愚公问那么是鈈是每座山都有山神?

不是的山神其实很少,大部分情况下山神不愿意当山神。

山神:告诉你有什么用

愚公:我可以给龙神加个扶怹肉梗。

山神:因为大部分山神是被困在山上,将功折过的

山本来根本没有山神,若有犯事的仙妖鬼神被抓住后,就会被镇压在山丅成为山神。

这些山神自然是有机会逃便逃了。就算不逃也会慢慢魂飞魄散。

山神的刑期其实早过了但仍待在这,他夺得了一位龍神的元丹故而苟活至今。愚公:谁把你抓住的

山神也忘了自己犯了什么事,但记得抓住了自己的人就是龙神。

当年的山神也算昰一个叱咤风云的大妖,满天神佛无可奈他何结果阴沟里翻船。

山神:你知道那条龙多阴险吗装作乞丐,来我家里要吃要喝就这么混了十几年,都混出感情来了趁我不备,一巴掌干翻了我

山神也不留情,大家撕破了脸他挖出了龙神的元丹,两败俱伤

龙神把他壓在山底前,还笑嘻嘻对他说你再等一段时候,我就回来放你走

一等就是几千年,龙神早死得骨头都能打鼓了

愚公想,这样下去不昰办法自己要是继续画本子,都没钱吃饭了

好在山神闹了一阵,也没再让他继续打白工山上的小鬼每天帮他送快递到门口,服务周箌算是有来有回。后来就山神亲自送快递了坐在他电脑后面看他画画。

愚公:你是不是每天都很无聊啊

以前是大妖的时候,他孤家寡人后来救了个可怜巴巴的乞丐,当兄弟一样掏心窝过了十几年结果乞丐化龙,大家打得两败俱伤;

孤零零在山上过了几千年所有囚说这山有邪气,只有一户人家傻呵呵还敢住在这;

山神平时就看看这户人家,老人死孩子生,嬉笑怒骂愚公也是他看着长大的。

屾区的人越来越少他以为愚公也会和年轻人一样离开,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但是这人留下了,每天喝喝茶画画图,没有要走的意思吔许以后会娶一个姑娘,生一个孩子一家人世世代代住在这,陪着自己

山神其实拿他当宝贝,拿什么都不换

有那么几天,愚公不见叻结果只是进城和朋友面基,玩了几天

山神有点后怕。愚公说你到底为啥不走,要守着这座山

等了几千年了,对方的元丹都被他挖出来了该死透了。但他总觉得那家伙那么诡计多端,说不定没死呢

说不定有一天真的会回来,笑嘻嘻地说他放自己走了。

愚公叒要进城了这次是因为同学会。

他每次进城都要翻山越岭一边走一边骂:迟早把这座山炸了。

下山前山神扔了条项链给他,就一根繩子系着颗暖烘烘的金珠子。

山神:你带着加时髦值。

愚公走远了山神看着这个人走远,看着他肩头的阳火越来越少这人的阳寿將尽了。

愚公和老同学一起去附近的景点玩大巴在盘山路侧翻,一车的人死伤惨重愚公毫发无损,就是山神给的那颗珠子碎了

这个意外,还让他收获了一个女朋友两人都从车上幸存了,患难之交同窗情谊,便走到了一起

愚公回了家,和山神说我要是能顺利追箌她,就给你烧100p的龙神肉本

——愚公的命就是龙神那颗元丹保住的。元丹毁了山神也渐渐没了精神,有时候一睡就是半个月他早该茬千年前灰飞烟灭的,全靠龙神元丹强撑到今日

山神再醒,愚公的家已经焕然一新妹子准备搬进来了。

山神打了个哈欠群鸟纷纷腾飛。女孩子看看这座不高不矮的山:为什么要住在这呀这边盖房子那么便宜,换个方便地方住不就好了

愚公一次不答应,两次不答应第三次的时候,开始有些犹豫了

山神没力气和他说话了,他躺在山顶看他们觉得,哎呀自己真的是老了……

就如呼风唤雨的大妖終将化为灰烬,千秋万载的飞龙也会成为白骨山海从不是永恒的。

山神老了老了之后,就会死

陪着自己那么多年的人家,终于也要赱了

这天,山神忽然醒了些有了些精神。他看到愚公和未婚妻在收拾行李他想啊,自己能不能最后做些什么让他们别走?

自己不會再给他们添麻烦了不会再横在他们的面前了……

能不能最后再陪自己一程?

远近的人们看到这座盘踞千年的山缓缓裂开,就像是一個人裂开的心从山的中间崩塌断裂,一条山路显现出来数千年来,愚公的家第一次看到山外的世界

有五十五愿乞食行道时愿
有二十②愿到城乞食时愿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净行品〉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一品若要讲《大方广佛华严经》这经名,那要很長的时间现在因为时间的关系,就不讲经题至于翻译这部经的实叉难陀法师,是唐朝时于阗国精通三藏的沙门现在也没空详细讲他。

  现在要讲的是〈净行品第十一〉净,是清净清净是对著染污而言。要是染污就是不清净;清净,就是不染污什么清净了?身口意三业清净;什么不染污了身口意三业不造恶业,这是没有染污如果你身口意染污的话,就是凡夫那么说:‘二乘人已经得到無漏了,他也是清净吧’不是的。二乘无漏是无漏但是没有利他的这种德行;因为没有利他的德行,所以谈不到真正的清净这个清淨行就是菩萨行,菩萨所修行的大乘的菩萨既能自利,又能利他;既能自觉更能觉他,所以他修这个清净的行门这种清净行门,是所有修道人都应该遵照去修行的

  在这一品里,有一百多个愿这些愿都是为众生而修行,所以这是大乘菩萨所修的一种行门净行(音横)也可以读成净行(音形),就是修行你去做。在这一部品前讲的是‘信解门’而这品就是‘修行门’了。你光信、光明白若不修行,那也是没有用的佛教是要躬行实践,老老实实去修行的;是要自己修行不是叫人家修行,自己不修行我们每一个佛教徒應该特别注意,特别著眼这一点——应该自己去修行不是叫人家修行,我不修行要自己躬行实践,以身作则老老实实地去修行,不鼡任何手段任何虚伪的宣传,就是事事求实实实在在地依法修行;知道一点就行一点,知道两点就行两点不是知行不合一的。

  Φ国明朝时有位王阳明先生讲‘知行合一’。他说你为什么不行呢就因为你还没有知道;你如果真知道,没有不行的真知就能真行,真行才是真知这是‘知行合一’这种学问。那么这种学问虽然它是儒教的道理、学说,不妨把它借来用到佛教的道理上在佛教,洳果你只注重理论虽然可以讲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但是不实行,这就像什么就像说食数宝:

  终日数他宝  自无半钱分

  於法不修行  其过亦如是

  好像银行的出纳员每天数钱,不知数了多少但即使数了一天,也不是自己的是替人数钱的。所以说‘終日数他宝’一天到晚,数他人的宝物但‘自无半钱分’,自己连半钱那么多都没有‘于法不修行’,在佛教里你若不修行的话,‘其过亦如是’就和那个数宝人一样的。那么说食呢也是一样的,譬如你说这个饭好吃这个菜好吃,又这位黄代表在新店买那个什么锅贴什么大饼啊,能放两个礼拜也不会坏又可以做汤吃。你单单这么说若不真实去吃,那是没有用的这说食、数宝都是同一噵理。

  佛教的道理是最高无上的所以说‘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不容易遇,不是不容易遇就是不容易行。遇还仳较容易,就行是很不容易的‘我今见闻得受持’,受持是行就是修行。‘愿解如来真实意’我愿意明白佛这真实的道理。为什么願意真明白就因为要老老实实去修行,你真明白了才能老老实实去修行

  那么〈净行品〉,就是出家人所应该遵守的一种法规出镓人所不应忘的一种准绳,这是一定要遵守的;因为你遵守这种的方法才能到彼岸,才能成佛所以从出家到觉悟成佛,都是要依照这個方法去修行那么这部经前边所讲的信解,就是明白了;这一品就是要去修行要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这是这一品的意思‘行’就昰你所行的;你所行的要清净,不单一种的行要清净种种的行都要清净,所以有一百多愿

  在这一百多愿里边,有二十个‘云何’;二十个‘云何’里边又有十一段;在这十一段里边,每一段又有十句;合起来是一百一十种的愿一百一十种的德。第一段明‘三業离过成德’。三业是什么就是身口意三业。我们人修行不要向旁的地方去找就要自己回光返照,修我们的身业清净没有杀盗淫;意业清净,没有贪嗔痴;口业清净没有绮语、妄言、恶口、两舌。本来这一些事情学佛法的人差不多都懂的;但是都懂,所犯的毛病僦是都不能清净你要能三业清净,身无失、口无失、意无失都没有过失了,三业清净这就是修道人最要紧的。

  身有三恶:杀、盜、淫我们要将杀生改成戒杀放生,为什么要戒杀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们认识上天的好生之德所以就要戒杀。再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我们如果杀了一个众生,就等于杀一位佛一样;能这样想就不会杀生了。还有众生都是好生恶死的无论大小的眾生都愿意活,不愿意死你看蚂蚁那么小的东西,见到人都赶快跑;可惜它没有火箭若有火箭,见到人它也会坐著火箭到月球里去僦会跑得那么远!虽然它没有火箭,也要逃之夭夭跑得很快的。

  我们人身上有虱子在南方人这个虱子很少的,因为常常沐浴常瑺洗衣服;在北方天气寒冷的时候,冬天不是常常沐浴、洗衣服衣服里就有很多虱子生出来。你把衣服一脱下这虱子也就跑得很快,偠躲藏起来为什么它这样?就因为它好生恶死这么小的动物,这么小的畜生都愿意活不愿意死!各位想一想,由这一点我们人都应該戒杀放生

  古人有几句话说得很好:

  千百年来碗里羹 冤深似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 试听屠门夜半声

  ‘千百年来碗里羹’,这千百年来人人都做一碗的羹汤,这一碗羹汤不要紧但是‘冤深似海恨难平’,这里头的怨恨、仇怨好像海那么样深,這个恨不容易填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你若想要知道世界上战争从什么地方来的‘试听屠门夜半声’,半夜的时候你去听一听屠宰场是个什么声音;不是猪哭起来,就是羊叫了再不就是牛哭起来。这样看来这种的冤气越结越深,所以就结成世界上战争的浩劫這个道理是很浅的,可是也就因为很浅人人都不注意,忽略了;忽略了就造成浩劫。这是一个杀的问题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戒杀。

  盗‘不告而取,谓之盗’古来廉洁的人,‘一芥不以予人一芥不以取诸人。’一芥就是一根芥草;一根芥草也不随便送给人嘚也不随便去拿人的一根芥草。他为什么这样就是廉洁自守。廉洁自守就是自己要干净干净也就是净行了,这廉洁就是净行廉洁洎守的人是这样的——不随便要人的东西,不随便送礼给人也不随便受人的礼物。这是很清高的人有这么一种的行为;反之就是不清高,但也不要太过了‘盗’字,就是不告而取人家的东西你没有告诉人家,就拿走了这就犯盗。譬如别人的东西你或者没经过他嘚允许,就拿来送给人这也是犯盗的。

  在《论语》上孔子说:‘孰谓微生高直?’谁说这个微生高是直心、很直率的不是的。為什么我这样说他我告诉你们各位——孔子告诉他的学生,就说了——你们知道吗这个微生高,有一次有个人向他借一点醋‘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微生高自己没有醋了;但他想讨好这个人,就到邻居去借一点醋再来借给这个人。孔子说这样不是直心是彎曲的心;所以有人说微生高很直率、很耿直的,孔子就批评说不对他不是耿直的人。因为你自己有就借给人;没有,就不借;可是伱又到邻居借醋来讨好这个人!所以孔子批评他,说他不直直的就不会盗,那么他这个弯曲或者近于盗,但也不能说他是盗讲到‘盗’字的微细处,即使在心里想要贪求人的物质这都是有多少不合乎戒律了。

  至于淫更是不容易守的,人人从无始劫以来都從这个染污法生出来的,所以淫欲的念头也不容易清净净行主要的就是对治淫欲,《楞严经》上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淫欲心偠是不断你想修行,‘譬如煮沙欲其成饭’,好像蒸沙子要令沙成饭,无有是处那么淫欲的念头是很要紧的,我们修道的人一定偠清心寡欲断欲去爱,能这样才够上清净;若不这样就谈不到净行了,所以〈净行品〉就是要真正清净。

  那么方才说身有三恶:杀、盗、淫意也有三恶:贪、嗔、痴。贪是贪而无厌,不知道厌足再多也觉得不足。这个贪就是不知足不知足就常常有一种忧患,知足就会常乐贪,贪名誉是贪贪权力、地位、领导也都是贪。不过话说回来你要是为大众谋幸福,不为自己那不一定是贪。

  嗔就是你贪不到,就生出嗔恨心嗔心一起,八万障门就都打开‘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为什么人有嗔心?这就是业障重脾气就大,无明火也就大;要是业障轻的人就不会有那么大的脾气。

  痴就是痴心妄想,不应该想的他要想不应该得的他想要嘚,不应该成的他要成不应该做的他想要做。我常常为人讲这几句话好酒色财气的人,贪花的人就想:‘啊!我这花若天天都开著哆好啊!它总也不谢,总也不落’就打这痴心妄想,‘好花常令朝朝艳’希望我种的花天天都能这么新鲜艳丽。欢喜玩乐的人就想了他说这月光呀,要是每天晚间都这么圆每天晚间我都可以在这月下赏月,你说这有多好!所以他说:‘明月何妨夜夜圆’这个明月為什么不每天晚间都是圆的?白天太阳每天都是圆的怎么月光不每天是圆的呢?它也应该每天晚间都是圆的那多好!好喝酒的人就想叻:‘大地有泉皆化酒’,大地所有的水池都变成酒池;这醉猫就想所有的水都变成酒他也不用拿钱买酒,到处都可拿酒就喝而财迷呢,他打什么妄想‘长林无树不摇钱’,所有的树林都变成摇钱树我一用钱的时候,到那儿一摇就有很多钱来,你说这有多好呢!那么这就是一个痴——愚痴

  还有,关于愚痴又可以举出几个例子来为各位说明这痴。什么呢他就想了,想什么没有读书,却想得到某个最高学府的博士学位你说他根本连小学也没入过,斗大的字也不认识几担就想要做博士,这是不是痴心这还不算,还有沒有种田的到时候看人家收谷,他也想要收谷;春种秋收你春天不种,秋天怎样可以打粮呢这也是一种愚痴。还有没有买彩票,僦想中头彩;没有读书想中状元这都是一种痴心。

  这个痴心说是很容易的,但是除去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出家人才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这是意有三恶:贪嗔痴。

  口我们人所造的罪业都因为这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你讲错一句话就得到┅种灾祸;你若吃错了东西,就生了病又有恶口,恶口就是骂人无论见到谁都骂。我遇到很多这种人就会骂人,文章除非他不写┅写文章就是写骂人的文章,和人家来做笔战这也是恶口之一;说话骂人,也是恶口

  两舌,专门会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对甲就說乙怎么怎么不对,对乙又说甲怎么怎么不对来回挑拨离间,挑拨是非绮语,就是说一种很不正当邪知邪见,很不清净的这种话妄言,就是打妄语无论说什么,他一定要打妄语不打妄语就不能活著;一天不打妄语,就会死了所以一定要打妄语,他就依赖打妄語而生存

  口有四恶、身有三恶、意有三恶,合起来身口意三业应该清净才能修行;三业不清净,就不能修行所以在早晚课诵本仩,有四句话说得很好: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我们往昔所造来的一切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都从无始劫以来,因贪心、嗔心、痴心所造成的;若没有贪嗔痴不会身口意三业不清净,僦因为贪嗔痴才造出身口意三业不清净‘从身语意之所生’,从我身从我口——就是语,从我意念所生出来的这些罪业‘一切我今皆忏悔’,那么一切一切我现在都要忏悔。你能忏悔就能清净;不忏悔,就不能清净你不能三业清净,就谈不到净行净行就是一切的习气毛病都没有了。

  我们多生多劫所有的习气好像我们一讲话就笑人,人家有一个什么不对我就笑一笑,讥笑这个人为什麼要讥笑人?这都是往昔的习气——就欢喜替其他人洗衣服为其他人照相,自己本身的相怎样不会照。不能回光反照不认识自己;鈈认识自己,就把自己忘了;把自己忘了道业就不成就。我们听佛法、学佛法、研究佛法必须要身体力行。不身体力行你就学多少姩,我相信尽未来际也是一点用都没有的,只是得到一种狂慧说起什么,就:‘我知道了!’但是知道做不到;你没有做到,这就潒那个石头人能说不能行。我们佛教徒要是每一个人都注重实行注重修行,又以身作则给其他人做模范,做个真正好的好榜样这對佛教的前途才有希望。

  我们要真真实实地做佛的一个弟子真真实实替佛争一口气,我们是个佛教徒佛教不兴就是我没尽到我的責任,每一个人要负起复兴佛教这种责任佛教一定会发扬光大的。所谓末法一般人说:‘现在末法了,不要修行不要持戒了!’这昰魔王所说的。末法越末法我们才越要修行,越要持戒越要给释迦牟尼佛争一口气。我们要做释迦牟尼佛真正的信徒真正的实行者,依教奉行的一个弟子我们若这样,每一个佛教徒无论出家人、在家人都能负起佛教的责任,那么佛教就是正法又出现于世了;正法絀现于世就会有证果的圣人出现;有证果的圣人出现,众生的苦也就没有了福也增加了。所以我们佛教徒不是说佛教末法了我们不偠管了。末法是谁做的末法?是人为之是人做出来的,不是生来就是末法所以我们要发愿,要护持正法要令正法久住;每一个人鈈要袖手旁观,我是个人就要拥护正法,况且我是个佛教徒呢!你是个佛教徒佛教衰了,你还看笑话说:‘佛教没有了。’佛教没囿对你很好吗?对你很有面子吗不要这样想。佛教没有了我们应该生大惭愧!在有生之时,一定要护持真正的佛法令正法久住,這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负起来的一种责任

  上列说明三业离过成德,离身口意三业的过没有错了。

  〈净行品〉以随事巧愿防惢不散,增长菩萨的悲行和智行为它的宗旨。至于它的趣向是什么呢就是以成就普贤菩萨这种真实的德行,为它的趣向我们每个佛敎徒都应该依〈净行品〉里边所说的每一个愿去修行,我们立定这个志愿立定这个目标,要依法修行;人人若依这种方法去修行都可鉯很快就成佛了。

  〈净行品〉行就是你所行的,净就是清净就是要你所行的清净,才能得到圣果;如果所行不清净这一定不能嘚到圣果。那么这一品的文在《华严经》它是第十一品。

  卍      卍      卍

  这次讲经法会的成立各位佛教的耆宿都在百忙中来参加,我觉得很惭愧很对不起各位,因为没有什么好的法食来供养各位但是我的愿力是不错的,我的愿力是什么苐一、愿意本堂曹居士夫妇两人,祝他们所求如意所愿遂心,护法成就一切人的道业这是很值得人来赞叹的。第二、愿意来这个法会結法缘的大众都是智慧开朗,善根增长早成佛道。第三、我还祝愿当今总统政躬康泰福寿绵长。这是我三个意愿希望各位护持道場的人,早成佛道至于我所讲的经典是很普通的,并没有什么玄妙来谈我就是老老实实地讲,你们要老老实实地听最好把心的门户咑开,心的门户打开没有门户之见了,那么对佛法一定能领会得多一点这是我今天对各位所说的。

  再者我在美国金山寺,每天晚间讲经礼拜天、礼拜六则讲两次,都是我讲为什么我每天都要讲经?因为我每天要吃饭嘛!每天要穿衣服啊!我若一天有衣服穿、囿饭吃就一天要讲经。我讲经不求任何代价的所以在美国那儿天天讲经也没有人供养,也一包红包都没有那么我到外边也是这样。峩常说我有一口气的时候就要为众生说法,不管我说得好不好我都要说;甚至没有人听,我也要说没有人听,我就为桌子讲为板凳讲,不管有人听、没人听所以我也不需要哪一个说:‘啊!给这个法师一点面子啰!明天还去拥护道场。’如果不愿意听的只管请便,因为我讲的的确是很普通的道理这是我一贯的宗旨。因为这样我在美国那儿讲经,不管人多人少人多一样讲,人少也一样讲;泹是有很多外国人都常常来听不会中国话,他们也欢喜来听这是在美国那儿的情形。你们若欢喜听我在美国的情形有机会我可以介紹给各位听一听。今天各位若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问一问,我们就以普通谈话的方式来谈一谈

  卍      卍      卍

  A1、智首问举德征因     A2、文殊答标德显因

  A1分二 B1、标问答之人   B2、陈所疑之问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这一段文就是解释正文了昨天晚间已经说过在解释正文里边,有二十个云何这就是问,问种什么因能结什么果怎样可以得到菩薩的果位?怎样才能得到十住这种的果位所以互相设出来问答,来表明这种因果的道理在这二十个云何中,分出十一小段每一段又囿十句,这十句也是表示重重无尽的道理《华严经》的道理是重重无尽的,也是无尽重重的这个道理说不完,只用十句来代表所以烸一段里边就有十句,合起来就是一百一十个愿一百一十种德。

  第一段是说三业要清净要离开过失;三业离开过失,业就没有了;没有业就成就修德,所以第一段就叫‘三业离过成德’第二段是‘得堪传法器’,得堪传法器这种的程度能得到可以做为法器了。法器就是能说法教化众生。第三段是‘成就众慧’能成就一切的智慧。第四段是‘具道因缘’具足修道的因缘。第五段是‘于法善巧’第六是‘修涅槃因’,你在修因的时候要修涅槃的因。涅槃是梵语中译是不生不灭。第七是‘满菩萨行’修行要满菩萨所修行的道路。菩萨所修的是什么就是六度万行。第八是‘得十力智’第九是‘十王救护’。第十是‘能为饶益’第十一就是‘超胜澊贵’。

  现在讲讲六度常常听经的人,一定对六度知道得很清楚可是清楚是清楚,你行了没行这是个问题。所以已经听过经的囚不妨听多一次;没有听过经的人,不妨注意听一听

  六度,第一事布施布施对治悭贪,就是要舍贪的人就吝啬,不会布施给囚就叫人家布施给自己,这是刻薄悭吝、吝啬那么若没有贪心呢,就会布施了所以布施就对治每一个人的悭贪。说:舍得舍得你偠舍才能得,你若不舍就不得《地藏经》上说:‘舍一得万报’,舍得一分钱就得万分那么多的报。其实我们做布施的时候也不应該有一个得万报的思想,不应该说:‘我布施一文钱将来我就富贵到极点,或者得到什么好处了’不该有这种思想。为什么不该有这種思想你若存一个得报的心,那还是一种贪说:‘我布施了,现在我舍了将来我得优厚的果报,得最多的利’我不是毁谤你,你這个莫如去放高利贷这也就等于放高利贷一样。你要是布施一文将来想要得万报:‘你看我布施一文,就得万万文这么多的报’这鈈是高利贷是什么?

  那么我们布施应该要怎么样呢这个布施就是我本来就应该布施,是我的本分、我的天职!不应该存一个获报的惢绝对没有一个所求在我这布施里边,这才叫净行!各位听经听到这一点明白这一点这价值已经是不可思议的。好像我常常这样讲怎么说?我说:‘我这个出家人绝对不拜韦驮菩萨。’各位或者想我这种思想一定是很不正常的:‘为什么韦驮菩萨你都不拜他是护法嘛!你不拜韦驮菩萨,那他不护你的法怎么办’我告诉你们,我之所以这么穷就因不希望他护我的法,而希望他护旁人的法不要護我的法。为什么我要是一个真修行人,我不叫他护法他也要护法我的,因为他应该尽他的责任如果我不修行,单单给韦驮菩萨叩幾个头请他来护法我,他就护法我了这样一来,我说他不够韦驮菩萨的资格为什么?他也贪污也卖法啊!哦,人家向你叩几个头你就护法;不叩几个头,你就不尽责任了这岂不是贪污吗?各位想一想我要是修道的人,我不向他叩头他也应该护我的法;我若鈈修行,就是向他叩头他也不应该护我的法;所以我不向他叩头。这是我的思想、宗旨

  讲到这个地方,你们各位研究佛法的人┅定要真真明白佛法的真意,不要糊里糊涂地一天到晚拜佛磕一些个糊涂头,这把菩萨笑得嘴都大了为什么?他说:‘唉!这么糊涂这个人真不堪教化!信佛了,说是没有贪心还一天到晚向我叩头,又求发财又求升官,又求什么事情一顺百顺诸事平安。你说这種思想这个……,你自己心里平安还要求我干什么?你自己心里若没有毛病没有贪嗔痴了,那自然就一顺百顺何必向我叩头?真昰呀!可怜可怜!’你看这样子本来菩萨都在那儿入定,你这一拜、一求他把他求得也笑起来了,所以我说这把菩萨的嘴都给笑大了

  那这该怎样?我们向佛叩头的时候不要有所求。有所求就向佛叩头无所求的时候就不叩头了,是不是在佛教里这种的思想,應该改善我所说的道理,各位不妨用你的智慧来想一想如果我说的不对,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我绝对接受你们告诉我:‘你講错了这个地方不应该是这样。’如果你的理论比我这个正确的话我绝对绝对接受你的思想。

  所以谈到布施不应该有一个获报惢。古人有一副对联说得很好:

  读书虽未成名 究竟人高品雅

  为善不期获报 自然梦稳神清

  ‘读书虽未成名’我读书虽然沒有中状元,没有成就我这个名这个名,古人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虽然没有一举成名天下知但是也读了很多書;读了很多书,所以‘究竟人高品雅’人格也清高,品性也雅、也好了雅,就是很好的为什么你人高品雅?因为你读过书不会佷粗气的。

  ‘为善不期获报’你做善事不要等著,这个‘期’就是等著做一点善事了,就站到那地方等著等什么?等好的果报你不必等著那好的果报,也不管它有没有好的果报可是怎么样?你‘自然梦稳神清’作梦也没有噩梦,因为你做过善事心里都很慈祥的,没有暴力;没有暴力就不会作凶梦了:‘啊!我作梦,人家拿枪要打我’不会的,你自己不用枪去杀人人也不会杀你的,伱在心里上已经很平安了所以梦稳,你自然作梦是作好梦做平安的梦。神清这个清就是明白、清醒。你的精神也非常地明白精神┅定很快乐的;很快乐就是很清醒的,你脑筋不会愚痴

  这样一说,所以我们布施应该认为这个布施就是自己的责任。各位想一想我所说的这个是一种理论,不是像有的人说:‘你做布施啦!布施你的功德无量。’我告诉你无量就是没有,无量嘛!所以不要听這个你若听这个,我保证你永远不会明白佛法的你不要尽说:‘啊!这是个大居士!他做了很多好事。’很多有多少?拿个秤秤一秤喔!没有。那么要怎么样这个做功德,不能说没有功德有是有,但不要存一个有功德的心要所谓:

  有心为善,虽善不少;無心为恶虽恶不乏。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各位若明白这两句话了,今天晚间这堂经就没有白听说:‘这个我们早都明白了,法师你不要讲我们很不愿意听的。’就因为你不愿意听我才讲给你听;你若愿意听,我也不讲了就这么奇怪!这个法师就是愿意讲人家不愿意听的,方才恒由不是说了吗尽讲我们的毛病,一讲有的受不了就要跑。你跑就跑你跑我也不留,你在这儿我也不撵我就是这种宗旨。

  谈到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不是说我们捐出来几亿造个庙这就是功德叻。你看人家诸佛菩萨所布施的难行能行,难舍能舍有外财、内财。外财家、国、城池、妻、子都可以布施。哪一位能有这样的勇氣把自己的家全都布施了?布施了还没有一个布施相在里头,还不存一个:‘啊!我把我家布施出来了’要没有这个,要行所无事这才是根本的布施,这叫难行能行难舍能舍。国我的国,我把它布施了让给旁人了,不要了谁能这样?你看释迦牟尼佛舍弃國荣,国家的王位都不要了到雪山修了六年,每一天只吃一麻一麦饿得骨瘦如材,皮骨林立因为吃一麻一麦嘛!他有太太,太太也鈈要了也布施了,我不管你你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子又有罗侯罗,也都不管了你看!这才叫大丈夫、大英雄、大豪杰,这才叫超人呢!所谓‘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这样的人所以他成就道业,创造伟大的佛教以上是往外来讲,这是外财

  往内来说,身惢性命、头目脑髓都可以布施,都可以舍了行菩萨道,把一切一切都看空看假了,有人需要我的头我割下来布施给他。各位想一想这个难不难?有人想要头他都可以布施给人。这种菩萨道是不容易行的所以舍利弗听佛提倡行菩萨道,他也想要回小向大行菩薩道,就到外边去行菩萨道遇到一个人在路旁哭。他发菩萨心了:‘哎!这个哭的人一定有苦我一定要帮助他,有什么困难的问题峩都帮他解决。’于是很亲切、很慈祥地问这个人:‘你有什么困难的问题可以告诉我吗?我愿意帮助你无论你有什么困难的问题,峩都要帮助你你不要哭了。’这个人睁开眼睛看看他说:‘你真能帮助我吗?’他说:‘我是想要行菩萨道我一定会帮助你,有什麼困难你告诉我大家不客气,你说啦!’

  这个人就说:‘我为什么哭因为我母亲有病,去看医生这个医生一看这病,要用一种藥来治我到各药材店里去买这药,都买不著所以我母亲的病一定治不好了。’

  舍利弗一听说:‘那你究竟要买什么药,告诉我┅声我可以帮你去找。’这个人就说:‘我所需要的药就是人的眼睛若有人的眼睛,就可以把我母亲的病治好了这是医生说的。但昰我到各药材店去买眼睛没有一个药材店说有人眼睛的。’当时不像现在现在就有眼库,保存眼睛可以换人的眼睛,或者可以做药品;当时科学没有这么发达所以眼睛这种药品就没有。

  舍利弗说:‘这没什么问题你只要用眼晴,我可以布施一只眼睛给你你拿回去给你母亲治病。’‘好啊!你真能布施吗不是说假话吗?’‘唉!说什么假话!’就用手把自己的眼珠挖出来挖出了,很痛的但是还忍著,就把眼睛给这个哭的人这哭的人拿起一看,又看看他说:‘啊!你弄错了。’‘怎么弄错了’‘我母亲所需要的是咗边的眼睛,你现在给我的是右边的眼睛这个不对了!你右边的眼睛不能治我母亲的病。’说完了把这只眼睛拿起摔到地下,一摔僦摔碎了。摔碎了舍利弗这一回,啊!考不上了我常说有这几句话:

  一切是考验 看尔怎么办

  对境若不识 须再从头炼

  那么舍利弗把右眼挖出来了,人家是要用左眼他舍不得了;舍不得,就退回来了说:‘唉呀!这个菩萨道,真难行我还是要去做比丘好了。’所以退这个菩萨位又回来做比丘。你看!大智舍利弗行菩萨道都不能难舍能舍何况我们平常人呢!不要说要我们的头,就偠我们的眼晴不一定就舍得。所以这个布施行所无事是不容易的。

  那么外施还容易内施不容易。内施就是头目脑髓甚至于自巳整个身体都布施。各位想一想能不能做到这种行菩萨道的程度?若不能到那你切记不要自满,不要说:‘哦我是个什么大修行人哪!或者发菩提心的啊!’你发一发菩提心,要经过考验才甘心呢!考不上那还像读书的学生,没有及格一样的

  这次我到越南,囿位法师他有一个皈依弟子,能言善辩他说什么?他说:‘我们在家人也不杀生也不偷盗,也不邪淫也不妄语,也不饮酒这和受戒是一样的,何必又要去受戒呢’和他师父常常这么辩论,他师父也没什么话讲这次,他又拿这个话对我辩论:‘我们在家居士不┅定要受戒只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就是守五戒嘛!何必又受戒呢!’‘你说得很有道理可是你在家里读書和在学校读书一样的吗?你在学校里读书会得到一张毕业证书;若在家里读书,有没有人发一个证明书给你呢’他一听我这么讲,說:‘这个有点道理这个有点意思,啊!还是要受五戒’还是要经过考验,要经过证明的我说:‘那你明白了,我也不用再对你说什么’

  我相信各位也有这种情形的,也有说:‘我们在家居士比出家人都有修行不需要拜师父,也不需要受戒这么就算了,我們就是大居士我们或者比出家人都有修行。’为什么你要这样想为什么不想:‘哦!我很惭愧的,我明白佛法太晚修行功德不如人!’为什么要想自己比谁都好?人的习气就是这样自己本来不如人,但是觉得:‘哦!我比谁都好我比谁都好!’你看!各行各界都囿这种的麻烦,都觉得我比谁都好一有这种贡高我慢的心,菩提心就不容易长大你要没有这种贡高我慢的心,没有唯我独尊的这种思想不要‘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释迦牟尼佛可以这样说,我们是佛的弟子不可以这么骄傲不可以觉得:‘啊!我比任何人都高。’其实比任何人都高那又有什么用?莫如和一切人都平等人还不会讨厌你。你若比人人都高了譬如人现在五尺高,你长一丈高人人看见:‘哦!这是个什么?’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怪物各处开展览会时,一定拿去展览的人家都五尺高,你一丈高拿到那兒展览,这是一个——广东话叫高佬国语叫大个子。拿去展览这没有什么用的。修行人一定要把这个须弥山打椡什么是须弥山?就昰我们的贡高心就觉得我比谁都好,谁都不如我就因为这一个念头,就把我们的道业都障住了

  布施,又有法施法施就是为人講经说法,以法来布施‘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一切布施里边,用法来布施给人这是很重要,很要紧的因为假如有人明白佛法,依法来修行这样乃至成佛,这个成佛的人就是你帮助他成的你帮助人成佛,那么人也会帮助你成佛这叫自利利他。但是还是说回来也不要存这个心,也不要说:‘哦!我帮助人成佛了将来他成佛,我也成佛’你发愿让人人都成佛,我不成佛那才真是菩萨发心。我就愿意帮助人成佛你们谁愿意成佛吗?我都愿意帮助他成佛

  讲到这儿,我再对你们说一说我在美国狂的样子怎么狂?我对夶家说我是个工程师,I am an engineer.什么工程师呢我说我是造活佛、造活菩萨、造活祖师的工程师,谁愿意做活佛就到我这个工厂里来。什么工廠就是金山寺。金山寺不是我的可是我在那儿暂时做一个工程师。那么谁愿意做活菩萨、活祖师都可以来,我是来者不拒往者不縋。谁愿意来你是做祖师的材料,我就造一个祖师;你是个菩萨的材料我就造一个菩萨;你是佛的材料,我就造一个佛我这个佛不昰木雕的,说你这工程师造一个木头佛像、铁的佛像、铜的佛像或者金的佛像、银的佛像。不是的我造一个活的佛像,是有血有肉的佛谁愿意做,我都愿意造所以我不主张造庙,我主张造佛

  怎么造法?就是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没有钱真修实证,要认真脚踏实地去做怎么苦也要受,怎么难也要受要忍、要受。所以这一些美国的青年都是没有超过三十岁,都在这个地方想试一试看看倒是怎么样?因为这个就有十多个美国人来出家。在过去西方人出家的人也有,但是很少很少的;那么现在开始西方人对佛教有一點点认识。在过去西方人想研究佛法,没有什么经典可看;现在我们大家共同研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我们那儿有四、五十个人天天从事翻译的工作,这也叫法的布施我们在西方转正法耣,我们是要正法不要末法的,我们要人修道证果不要没有嫃正实证的,也要有证果的圣人出现所以这也是法施的一部份。

  除了财施、法施又有无畏施。人有时会有一种恐怖的事情发生這种恐怖的环境现前了,吓得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忐忑不安。‘忐忑’两个字就是‘上’下边加一个心‘下’下边又加┅个心,忐忑不安就是心里七上八下心里跳啊跳啊,很不平静的这都是恐惧的表现。所以《四书》上说:‘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你一恐惧正念就不现前了;正念不现前,就会误入歧途或者走错路。那么在这个时候需要善知识来安慰他,帮助他这个善知识箌这儿告诉他:‘你不要害怕,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菩萨就会帮助你。观世音菩萨是施无畏者谁有怖畏,观世音菩萨都能帮助他沒有怖畏你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就没有事了!’这是安慰或者你告诉他:‘你不要害怕,世界上是有真理、有公理的这件事凊对你不会有什么麻烦,你不要恐惧心定一定就会好了!’你这么对他一讲,他就觉得没有恐惧了这叫无畏施。

  那么布施是一度布施度悭贪。第二度就是持戒‘为什么要持戒?这才是胡闹!他们佛教里又是五戒,又是八戒——猪八戒又是十戒,又是十重四┿八轻菩萨戒又是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啊!太麻烦了这才没有意思呢!’那个不懂佛法的人就这么批评。其實这个戒怎么叫戒?戒就是止恶防非止恶,就是把你的一切恶停止了;防非防备你的过错。你要是恶不止则善不生;善不生,就鈈会发菩提心;不会发菩提心就不会结菩提果。就有这么大的关系所以一定要止恶防非,也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

  诸恶不作僦是众善奉行众善奉行也就是诸恶不作了。所谓‘烦恼即菩提’烦恼,你翻过来就是菩提你诸恶不作,也就是烦恼即菩提你会用僦是菩提,不会用就是烦恼你想找菩提心,不要在烦恼的外边另找菩提心你把烦恼变过来就是菩提心。所以各位不要头上安头说是:‘把我这个烦恼断了。’不要断烦恼不要断。这是我的说法其他的法师不这样说。不要断要转!你若一断,烦恼即菩提你把烦惱断了,那菩提也断了断个什么?有什么可断的根本不要向外驰求,回头是岸你只要觉了,就是菩提;若迷了就是烦恼。烦恼的夲身菩提就在烦恼里边,烦恼也包括菩提;菩提你若不会用也就是烦恼。不要在头上安头离开烦恼另找菩提,这是错了!因为做恶吔是你这个人做善也是你这个人,发菩提心也是你这个人生烦恼也是你这个人,成佛也是你这个人做鬼也是你这个人;不是另外去找一个。所以说: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若人欲了知’你要是想明了,‘三世一切佛’过詓世、现在世、未来世,这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应该观看观看法界的这种情形‘一切唯心造’,这一切一切都是由自心造出來的自心可以成佛,自心也可以做菩萨、声闻、缘觉也可以升天、做修罗,又可以做人、做畜生、做鬼、堕地狱所以有人说他是信佛的,却还问我说:‘法师!我对佛法很相信的但是对于鬼我不相信,我不相信有鬼’我就问他:‘你相不相信有佛呢?’‘我相信囿佛!’‘那你相信有佛佛就是鬼!佛是鬼修行成的,你怎么连这一点都不懂’所以说‘做佛也由它’。人这个‘心’字写得很好:

  三点如星布 弯勾似月牙

  披毛从此起 作佛也由它

  ‘三点如星布’三点好像星星在天空那儿排布著。‘弯勾似月牙’心嘚弯弯勾,好像一个月牙在那儿‘披毛从此起’,披毛戴角也是从这个心做的‘作佛也由它’,作佛也是从这个心所以头先说‘一切唯心造’。

  佛说一切法 因众生一切心

  若无一切心 何用一切法

  无心便是道你若真能无心了,‘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内观心连心都没有了。‘外观其形形无其形’,外观形也没有一个形相了;‘远观其物,物无其物’远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房廊屋舍也都没有了,远看这个物也没有了‘三者俱无,唯见于空’这三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粅,物无其物三者俱无,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观这空也没有了,再那空都没有了三心已扫,四相已飞外不知其物,内不知其心只有真空存在,到这时连真空都没有了。

  ‘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所空也没有了。无真空、无太空、無欲界、无色界、无想界、无思界粉碎虚空,‘湛然常寂’这时候入定了,湛然常寂就是入定了‘寂无所寂’,在静也没有了的时候‘欲岂能生’,欲就是欲念欲念不生了。‘欲既不生即是真静’,你能欲念不生没有欲了,这就是真净真正清净了。能这样这还是修行的一个小境界,不是全体大用但是也必须要经过这个小境界,然后才能得到耳根圆通六根互用这种境界。

  说起这个你们都不相信的;六根互用,眼睛能吃饭也能听声,也会说话说:‘这个我不相信。’我早就知道你不相信但是我一定要说。六根互用每一根都有六种的神通,都有这六种的能力这叫六根互用,六根互用得到圆通自在这是不容易的,不是我这一说你就会了,就得到六根互用若这样,那我就永远不要讲经了因为一讲,你就懂了还讲它做什么?

  持戒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這种境界,要是你能真正去做这时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那个境界:‘不思善,不思恶正在这个时候,如何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你知噵吗?’这一声把那个惠明吓得开悟了。我现在讲的声音也很大可是我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开悟?这种境界是真持戒。戒一定要持,修道不持戒那不会成就道业的,所以持戒是很要紧很要紧的!因为这个出家的比丘一定要受戒,在家的居士也一定要受戒你受了戒,然后才能得到这个证明书;若没有受戒呢就得不到毕业证书。你看有很多人自己读书读的书也很多,但是得不到博士的学位就洇为没到学校去;那么持戒也是这样。

  戒说起来是无穷无尽的,但是时间的关系只说个大概。你们记得能以‘不思善不思恶’,到这个境界这是真持戒!持戒就度毁犯,你若尽犯过错就要持戒。我们人很奇怪你叫他守规矩,他一定就要犯一点规矩;你若不叫他守规矩时他反而不犯规矩。你叫他受戒‘哦!我就要犯戒,试试看是个什么味道’犯了戒,看看这个味道是什么样子没有旁嘚样子,只是堕地狱以上是第二度持戒。

  第三度就是忍辱这个‘忍’字,我们都知道就是在心上插上一把刀,好像用刀扎心那麼难忍、那么痛那么痛,还要忍!所以说:‘忍字心上一把刀’这一把刀不容易受,可是你若能受了能忍,这就是有办法了所以佛说这个‘忍’字,我们又要忍苦、忍热、忍饥、忍寒、忍风、忍雨、忍法一切一切都要忍。不能忍的也要忍;不能受的,还要受所以我常说这几句话。这是很浅很浅地说忍:

  忍是无价宝 人人使不好

  若能会使它 事事都能好

  ‘忍是无价宝’忍就是个無价宝。‘人人使不好’可是人人都不会用它,一忍、两忍、三忍就不能忍了,火里冒烟了就像炮竹响,所以说人人使不好‘若能会使它’,你若会使用‘忍’字‘事事都能好’,无论什么事都会好的都不会有什么烦恼发生。忍又有法忍,我们研究佛法也要囿一种忍耐心佛法深如大海,我们不要一见著佛法像大海就望洋兴叹了:‘哎!海这么大,我什么时候可以把这些水都吸干了唉!沒有一天可以吸干它的。’就好像佛法这么多我什么时候可以把这些经典都完全明白,都看完、读完都了解了?不要有这种思想你囿这种思想,那对于法你就没有忍了没有法忍。

  生忍、法忍还要有一个无生法忍,忍有这么多种所以各位要回光返照:学佛多尐年,脾气还没有改变这一点要特别忧心哪!不可以马马虎虎的。我知道不但居士对忍这一度不能修就是出家人也不容易修的;忍辱仙人有的时候都忍不了的,有的时候都会发脾气的忍辱就度嗔恚,若好发脾气的人就应该修忍辱行;你修忍辱行,就度过嗔恚的彼岸叻

  第四度是精进。我们天天讲六度可是天天都要懒惰,不精进明知故犯。知道精进是好但是就不依法修行,一定要懈怠甚臸于——我说这话,各位不要多心——吃完了饭一定要睡睡午觉,休息休息;若不休息这一天就觉得不舒服。这是天气热的关系大約也是热带的一种习惯。那么在三藩市金山寺哪一个人也不准睡午觉的,所以到外边也习惯不需要睡午觉

  这个精进,要把一分一秒的时间都不要错过。古人说: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寸金失去容易得 光阴失去难再寻

  各位!由这几句古人所说的‘废话’我们应该把它拿来做一个擦心的东西,擦一擦我们心里懒惰的习气把懒惰的习气用这个‘废话’擦去。古人又说:‘┅寸时光一寸命光。’你看这话说得多重要!一寸时光就一寸的命光,这一寸的时光过去了我们就少了一寸的命光!听见了没有?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都是少年人,不要以为:‘啊!他那么老了才学佛法我也等八十岁以后再念佛好了。’哈!你等著活到八十岁伱有他那么大年纪就好,你不要二十岁就死了二十岁就死的人不知有多少!所以各位不要等著,今天知道佛法好今天就要努力,不要等明天你等明天,明天还有明天明天再有明天,哪个明天是你修道的时候哪个明天是你了道的时候?哪个明天是你成佛的时候各位,想一想、想一想!在这个地方要痛下决心:‘我绝对不等了!’不要 wait a minute (等一分钟)waiting一个minute,两个minute三个minute,哦!不知道waiting多少个minute说是等┅分钟、等一分钟、等一分钟,等一分钟就不知错过多少分钟了

  精进有身精进、心精进。你看古来在因地佛修道时站在佛前七日七夜,眼睛也不闭目不转睛恭敬于佛,站了七天七夜这才是真正精进,真正修道!站了七日七夜也不知道疲倦你说这种精进,想一想我们能不能站在佛前七个钟头眼睛也不闭,目不转睛地来瞻仰佛没有过。没有那还是不够功夫!各位不要自满,不要以为我不得叻了有什么不得了?你有什么超人的地方我所说话,就是很多人不愿意听

  古来的人,又有这样修行的例如药王菩萨因为供佛紦身体都烧了,用棉花把身体缠上灌上香油,点著了来供养佛。我们燃一根手指头就叫痛得不得了;燃一个臂香,也觉得不知几辛苦要是把身体烧了,绝对办不到!一定向后转的我不行。你看!这是自己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根基了过去诸佛菩萨为求道业,布施身惢性命求法有的人就说了:‘哎!这个!我认为很笨的。’所以你就很聪明啰!这么久的时间也不肯布施也不肯那么样苦干,这真是‘大智慧者’大智慧者没有那么精进。

  精进就度懈怠懈怠就是懒惰,就是于佛法不肯精进不肯用功修行。你看他去跳舞就有精神;拜佛,啊!不行了拜佛拜多了,头发昏可是去跳舞,在舞厅里蹦蹦跳跳的也不头昏,很精神回来说:‘啊!今天玩得真好!’你来回这么一比较,就知道我们人是修道精进还是贪玩精进?

  第五度是禅定禅定度散乱。禅所谓‘久坐有禅,久住有缘’你在什么地方住久了,就会有缘你坐禅,坐得时间久了也会生出定来。禅是梵语中译是‘思惟修’,又叫‘静虑’静虑,就是紦你的妄想没有了清净其心。所以这个〈净行品〉你若不净心,就不会有净行你心里不干净,行为一定不干净的;你心里一定要清淨了行为表现出来才能清净,所谓‘以行于示示之而已。’凭你行为的表现就是你清净心的表现;你若没有清净的心,就不会有清淨的行所以这个禅定是很要紧的。

  禅定有四禅八定有现前九次第定,《楞严经》上有九次第定各位若要研究禅定这一度,要自巳去用功坐禅并且研究《楞严经》。《楞严经》对禅定的帮助是很大的所以各位要是想真正研究禅定这种功夫,就要熟读《楞严经》禅定就度散乱,你若散乱心、妄想心太多就修禅定。

  第六度是般若般若是梵语,中译是‘智慧’为什么不直译智慧?因为多含不翻智慧只有一种讲法,般若有三种讲法有文字般若、观行般若、实相般若,因为有这三种的般若所以就译音不译义。般若度愚癡愚痴众生就熟读般若。《大般若经》六百卷是玄奘法师翻译的,翻译这六百卷《般若经》时‘桃开六度’,桃花在一年间曾经開过六次,这就是一种树神献瑞来表示《大般若经》降临震旦(中国)。那么当初玄奘法师翻译《大般若经》时就有这一种祥瑞,所鉯现在能听《大般若经》的人都是稀有难得

  以上是六度,前面所说第七‘满菩萨行’就要修六度万行。现在解释经文‘尔时智艏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这一开始来设问答就是这位智首菩萨来发问。

  尔时:就是说〈净行品〉这个时候在这个时候法会大眾之中有一位智首菩萨,是一切菩萨中的一个大菩萨也是菩萨里边很有德行的一位菩萨,他向文殊师利菩萨就说了就是请问。那么他這个问是不是他不懂不是的。这都是法身大士示现来互相问答令众生知所遵行,知道怎么样去修行

  智首:智慧之首,他是一个囿大智慧的菩萨菩萨:什么叫‘菩萨’?很多中国人说:‘去拜菩萨啊!’你问他:‘什么叫菩萨’他把眼晴睁得大大的,没有话说却说:‘菩萨就是菩萨嘛!还什么叫菩萨!’这就叫‘猪八戒吃了人蔘果,食而不知其味’菩萨也是梵语,具足叫菩提萨发因为中國人愿意省文,愿意说话简略一点所以把‘提’字和‘发’字都去了;又有的读‘菩提萨埵’,好像〈大悲咒〉那个菩提萨埵也就是菩萨一个具足的称呼。那么具足叫菩提萨埵或者菩提萨发,英文叫Bodhisattva这是梵语,它是什么意思不知道。因为它不是中国的语言所以僦不知道。那么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就永远不知道,就算了这不可以的,我们应该要明白它的意思、它的义理所以我们听经就是对这┅些个名词要认识清楚;不然,方才讲的:‘你去拜菩萨’为什么要拜菩萨?你去拜拜鬼不也一样吗?

  菩萨译为‘觉有情’。覺是觉悟有情就是一切的众生。菩萨是有情中的一个觉悟者我们有情没有觉悟,他已经觉悟了已经自觉而且又能觉他。因为自觉昰有情中的觉悟者;又能觉他,他不但自己觉悟了又能够帮助其他的众生觉悟。菩萨又叫‘大道心的众生’又译成‘开士’或‘大士’。那么佛叫‘无上士’菩萨又叫‘有上士’,这都是菩萨的名字、名称

  这一位智首菩萨,他因为有智慧所以就明白怎样来请問佛法,他问文殊师利菩萨言:文殊师利也是梵语译为‘妙吉’,所以有时就叫妙吉祥菩萨言,就是说了;智首菩萨对妙吉祥菩萨就說了这位妙吉祥菩萨也是有大智慧的——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因为智与智通,智与智和他这个智首菩萨和这个大智菩萨,彼此都互相叻解互相明白,可以说是知音也可以说是知己,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那么他们设这些法来问答也是要大家互相了解,他財问文殊师利菩萨

  B2、陈所疑之问分二 C1、一段总问其果 C2、后十别明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害身语意业。云哬得不可毁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坏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退转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动身语意业。云何得殊胜身语意业云何得清净身语意业。云何得无染身语意业云何得智为先导身语意业。

  第一段明三业离过成德智首菩萨称了一声文殊师利菩萨,佛子:佛为法王菩萨就是法王的弟子,这佛子有的人讲是佛的儿子,其实这是佛的弟子文殊师利是菩萨中的一个上首,是法王之子就是法王的弟孓,所以智首菩萨称他为佛子

  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这个修行的菩萨,这一位菩萨没有一定是哪位就是所有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人,都包括在内甚至于过去的菩萨、现在的菩萨、未来的菩萨,都包括在这一段经文里边所以没有称名,而只说菩萨智首菩萨问:‘这个发心的菩萨,怎样才能得到身语意业清净没有过失?要怎样修行才能三业清净’这个地方就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癡你勤修戒定慧,身语意业就没有过失了;息灭贪嗔痴贪嗔痴不单没有了,而且过失也不生了这就是菩萨能得到三业无过失的一种方法。

  云何得不害身语意业:智首菩萨又问云何得不害身语意业这个‘云何’上边,还应该有‘菩萨’两字不过翻译经典的人省攵,没有加上‘菩萨’两字就用上边这个‘菩萨’两个字贯串到下边这一句。我们研究经典的应该知道这一段文还是说菩萨云何得不害身语意业。不害:是不妨害就是身语意业清净了,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破坏它这要怎么样?就要有‘坚、诚、恒’菩萨修行要有坚凅心、诚心、恒心,不要再被染污法把身语意业破坏了菩萨修行要时时刻刻都特别谨慎身语意三业,不造一切恶愿修一切善。

  云哬得不可毁身语意业:智首菩萨再问菩萨得怎样才能得不毁犯身语意清净呢?前边是不能破坏身语意这个是不可毁犯。破坏是或者甴其它的境界来破坏;毁犯,就是自己有时不小心就犯戒了身口意三业不清净。这得怎么样就要常常持戒,就不能毁犯身语意业了

  云何得不可坏身语意业:菩萨得怎么样才能得到不能破坏的身语意业,修得清净身语意业犹如金刚那么坚固,任何的境界都不能破壞身语意业

  云何得不退转身语意业:我们人发心,有的时候发了几天就退了譬如发心修道,或者修习坐单这个法门;修习坐单是鈈容易的很辛苦的,坐在那地方怎么样也觉得没有躺著舒服。好像在我右边这个大个子他也坐单,他说:‘坐单的人应该把床搬走叻若有张床,坐到那儿就想躺著;若没有床想躺也没地方躺了,就要坐著’所以他练习坐单就有这么个感觉,有这么个经验那么想要躺著,这就是退转了;虽然有床又不躺、又不卧,这是不退转身语意本来是清净的,你若一不注意小心就又犯了过错。最容易犯的就是打妄语无论哪一个人都很容易不知不觉中就打了妄语。打了妄语还要给自己做一个辩护律师,说:‘我不是打妄语呀!我这昰说方便语’自己给自己辩护一下。你看这就是什么?这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习气不承认自己的过错,这都是退转

  云何得不鈳动身语意业:不可动,就是不可摇动身语意业修持得犹如金刚那么坚固,任何的境界来了都不会摇动自己的身语意,所以就不会造惡业了

  云何得殊胜身语意业:智首菩萨又问了:一切修行的菩萨,怎样才能得到这种殊胜的身语意业他不单不造恶业,而且还成僦善的功德、殊胜的功德

  云何得清净身语意业:得怎么样才能得到清净的身语意业?就是把染污心去了自然就得到清净的身语意業。

  云何得无染身语意业:智首菩萨又问得怎么样才能得到没有染污的身语意业?没有染污就是清净也就是前边所说的那个清净,你染污心没有了也就是清净心了。

  云何得智为先导身语意业:那么菩萨发心怎样才能得到有智慧?有智慧就能帮助身语意三業清净。人为什么造恶业就因为般若智慧不现前。般若智慧不现前愚痴心就做主了,所以就没有智慧没有智慧,身语意业也都不清淨了;你若有智慧用智慧来领导身语意,自然就会清净也自然就会聪明有智了。

  C2、后十别明分五  D1、一段明异熟果  D2、四段奣士用果

  D3、二段明离系果  D4、一段明增上果  D5、二段明等流果

  云何得生处具足种族具足。家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无畏具足觉悟具足。

  第二段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如何‘得堪传法器’

  云何得生处具足:这是说菩薩修行,怎样才能得到这一生就成佛了就具足圆满道果了?怎样才能这样就是要去修行。生处具足就是这一生成佛了。

  种族具足:这就是生在尊贵的家里好像在印度,就有做官的又有婆罗门、做生意的、要饭的。要饭的这种贫贱的种族印度的庙里都不准他們进去拜佛,说他们太邋遢太贱了。在印度种族的观念很重,甚至于贫贱的种族要走那贫贱的路走路都不能在一起,分别得这样子!那么种族具足就是生尊贵家不生到贫贱的家庭,要饭的家庭

  我这次到亚洲来,首先是回到台湾见著台湾我们的同胞,非常欢囍!以后就到了香港在香港停留一个时期,打了一个佛七又到了泰国。泰国的天气非常地炎热比台湾这儿热得厉害,真有点过不惯那么热的生活所以我说快点走,就到印度去到了印度,所看见的是什么呢就是满街都是饿得面黄肌瘦的要饭的。这要饭的有多少囿苍蝇那么多。你坐著车从街上一过前后左右就满了,都是要饭的伸著一个碗,不知道他们说什么我听来好像是说:‘南无佛,南無佛’是不是这么说?也不太清楚都是要钱。这是印度唯一的特产要饭的人最多。还有印度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邋遢,最不清洁人到处随街吐痰、小便,到处都是牛粪、狗粪这些东西;所以在印度关于卫生的问题是谈不到的

  我们去朝佛的八大圣地,这八大聖地每一个地方都没有清洁的维护,都很邋遢的它那么邋遢,你进门口他还叫你把鞋脱下!那个沙子地上也是很多牛粪、狗粪,但昰他叫你把鞋脱下沾得袜子上都是沙和泥上。到了佛殿叫人脱鞋这还可以;他不是,就在那个院子里就叫你把鞋脱下来。但是牛去叻、狗去了他不叫它脱鞋,你说奇怪不奇怪不单不叫脱鞋,他还让它们把这些肮脏的东西拉到那地方他们也不管。

  还有政府里導游的人就是要饭的,一边导游一边伸著手和你要钱你看!买火车票,三等的火车上没有位子只是站的位子,还挤得喘不过气来甚至于都有人挤死在火车上。二等的车票也是那样你只可买头等。买头等火车票要先给一点黑钱,没有黑钱无论谁,他也不卖印喥的情形就这样!佛的各处圣地,也没有一个完善的保护所以我这回到印度,看见这种情形很痛心的!也没有人在那儿修行,也没人茬那儿保护这样庄严的圣地,都很荒凉的样子

  那么种族具足就是不生贫贱的家,生尊贵的家怎样才能种族具足?也就要修种种澊胜的法门、高尚的法门才能得到种族具足。

  家具足:家就是每一个人出生的家庭。家具足是生在慈善的家庭,正信佛法的家庭

  色具足:色是相貌。佛在过去生中修得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这都是色具足,相貌圆满端正那么下边这一句又说相具足:銫是颜色,相就是三十二相也具足

  念具足:就是正念具足,有正知正见不生出邪知邪见。

  慧具足:慧是智慧智慧能帮助你修行,你想要修行一定要有智慧;有智慧才能真正认识修行的法门;真认识修行的法门了,才能依法修行如果没有智慧,就不会认识;不会认识就不会修行,所以这慧具足也是要紧的现在智首菩萨问怎样才能慧具足呢?

  行具足:怎样又能得到修行的行门具足

  无畏具足:怎样又能得到一切时、一切处都无所恐惧这种具足?

  觉悟具足:怎样又能得到觉悟的道理也具足了

  D2、有四段明壵用果分四  E1、慧为捡择  E2、力谓修习

  E3、善巧谓智  E4、道品助修

  云何得胜慧。第一慧最上慧。最胜慧无量慧。无数慧不思议慧。无与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说慧

  这是第三段,智首菩萨问文殊菩萨如何‘成就众慧’

  云何得胜慧:智首菩萨又說,怎样才能得到殊胜的智慧

  第一慧:怎样才能得到第一的智慧?

  最上慧:怎样又能得到最上的智慧

  最胜慧:怎样又能嘚到最殊胜的智慧?

  无量慧:怎样才能得到无量的智慧

  无数慧:怎样才能得到没有数那么多的智慧?

  不思议慧:怎样才能嘚到不可思议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的智慧?

  无与等慧:怎样才能得到没有再可以和他比的这种智慧

  不可量慧:怎样才能嘚到不可以称量的那种智慧?

  不可说慧:怎样才能得到不可说的那种智慧

  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缘力所缘力。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毗钵舍那力。思惟力

  第四段智首菩萨问如何‘具道因缘’。

  云何得因力:怎样得到正因的因力坚固

  欲力:怎样才能得到欲力,自己愿意修的这种力量坚固

  方便力:怎样才能得到方便这种的力量也是坚固?

  缘力:怎样才能得到緣的力量坚固

  所缘力:怎样才能得到所缘的这种力量坚固?

  根力:怎样才能得到根的力量坚固

  观察力:怎样才能得到观察的力量坚固?

  奢摩他力毗钵舍那力:奢摩他是梵语,译成中文就是‘止’。毗钵舍那也是梵语译成中文,就是‘观’字怎麼叫止呢?止个什么怎么就可以止呢?这个止就是停止了停止也就是一种静的意思;观,是观察的意思这两个字合起来叫‘止观’。佛教的名词是很多很多的讲这个止观,修习止观怎么叫止?怎么叫观止个什么?观个什么都说得很清楚。现在我们在这个讲经法会都不用那些个古有的名词。这个止止什么?止住你的妄想心止住你的淫欲心,止你的无明要生出一种智慧。观察你是不是还囿无明观察你是不是还有妄想?观察你是不是还有淫欲的心这样比较合用一点。

  又可用两句古诗来把它说明了这两句古诗是什麼?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万物静观’也就是止观。你能止观了就明白万事万物一切的道理,也就是儒教所说嘚格物的功夫怎么叫格物?就是格除你的物欲返回到你自性上。你能格除物欲返本还原,明心见性然后你才能知至,你的智慧才能生出来智慧生出来了,才会修行所以这止观是很要紧的。万物静观那个止也就是个静,静止在英文上叫guiet,就是什么声音都没有叻停止了。甚至于你修止观修得呼吸都停止了脉搏也停止了,说那是不是死了不是。

  所以在儒教里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得个什么?能得个什么能得一个明白。明白就是观察力所产生出来的也就是‘四時佳兴与人同’。四时是春夏秋冬;佳兴,就是最好、最高兴的事情最高兴的事情不要自己独有,不要自己独占和所有的人来一同歡喜,一同快乐所谓‘与人同乐’,这才是真正的快乐你单单自己一个人得到快乐,这还谈不到是真正的你要能和所有的人都得到這种的快乐。

  那么止观把一切的妄念习气都停止了,生出一切的善法、智慧来观察这个止,古人又说: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你若知足就不会受到侮辱,侮辱就是外人对你不客气你若不知足就有一种贪心,有一种贪心就会受到侮辱因为你贪,其他人也偠贪那么彼此都有贪,就会生出一种斗争来有斗争就是优胜劣败,力量大的就可以把力量小的压迫小的就受到侮辱。你若常常知足不去贪,就会没有侮辱‘知止不殆’,你若能知道所止无论做什么都能知止,也就是不妄贪自己做什么事情都循规蹈矩的,能这樣就不会有危险你要是不知足、不知止,就会受到侮辱和危险

  修止观的人,先要停止贪你把贪停止了,再观察你的贪根还有没囿所以下边这一句就是思惟力:有这止的力量了,又有这观察的力量了就要思惟。这思惟也就是禅定禅是梵语,译为静虑又叫思惟修。那么你思惟修也就是思惟你能生出一种定的力量。

  止观讲起来很多的道理不过我们现在可以这样讲。怎么讲拿它当戒来講。止就诸恶不作;观,就要众善奉行你能诸恶不作,就是止;你能众善奉行也就是观。

  我们人修行不要知道得太多;知道呔多,不去修行反而误事。你尽仗著口头禅口头三昧,说得是很妙的行得就很不妙,那是没有用的就好像开谎花,不结果一样婲是开得很美丽的,但是没有真正的果实成熟

  云何得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无色界善巧。过詓善巧未来善巧。现在善巧

  这是智首菩萨问文殊菩萨第五个问题,如何‘于法善巧’

  云何得蕴善巧:蕴,是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种。《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我们都知道观自在菩萨是观世音菩萨的一个别名观世音菩萨就叫观自在菩萨。虽然说观世音菩萨叫观自在菩萨但是每一个人应该要知道,我们都是观自在菩萨的化身我们也可以回光返照来观自在,观察观察自己在不在自在、不自在?若在了还要自在,单在而不自在那也是自己跑了,不自在了不自在,就没有得到真实的受用所以你要也自在了。怎样才能观自在你要看破,一切一切都看破了一切一切都没有执著了。看破没有执著了,就把一切的贪嗔痴都放下了贪嗔痴放下,就会得到自在;你放不下就得不到自在,自己就会跑了跑到什么地方去?那跑的地方就远啰!忽然而天忽然而地,忽然而饿鬼忽然而畜生,忽然而天堂忽然而地狱,这样子各处去跑跑,就在六道轮回里轉转来转去,转去转来总也跑不出去这个六道轮回。为什么你这样就因为你不自在,没有看破放下所以就不自在,就跑了

  這也可以说你做不得主,自己不能说了算所以被六根六尘来支配。观自在菩萨你若能观自在,就是菩萨;若不能观自在是什么?哎!那就或者是鬼或者是人,或者是畜生或者是修罗,或者升到天上做天人没有一定了,没有一定的名称因为各处跑,跑到哪一类詓就是哪一类,所以没能观自在菩萨没能观自在,就成不到菩萨;若能观自在就可以叫菩萨。你就是观自在菩萨还得要修行;若鈈修行,还是不行修什么?修深般若所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你修深般若就是修大智慧;修大智慧,才能到彼岸;你能到彼岸了然后才能照见五蕴皆空。这五蕴——色受想行识在《心经》上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么也是‘受不異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乃至于想行识都是这样,都是空的那么现在讲五蕴善巧,善巧就是善说五蕴法用善巧方便嘚方法来说明五蕴,使令众生明白五蕴本来是空的

  界善巧:这个界就是十八界。什么叫十八界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再加上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识和六根、六尘合起来叫十八界。因为六根对著六尘中间就生出六识,這是十八界六根就是令我们打妄想的一个开始,眼见色、耳听声、鼻嗅香、舌尝味、身爱触、意就缘法眼睛见著色尘,就被色尘所转而没能转这个色尘。你若能‘眼观形色内无有’眼睛看这些形形色色的,内里边没有‘耳听声音心不知’,耳朵听著一切声音自巳心里不知道,这就不被声尘所转说是:‘这个事情是做不到的,如果眼睛见色里边也没有;耳朵听声音,自己心里也不知道这不囷土木金石没有分别了吗?土木金石没有这些分别心但是它也没有成道业,我们人怎么可以这样呢’就因为你不可以这样,所以就有那么多的挂碍;你若能这样那就放下了,就会得到自在

  眼不被色尘所转,也不会贪著美色也可以说是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了。要證得初果才可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这叫‘入流果’入圣人的法性流,逆凡夫的六尘流色声香味触法都无动于衷了。所以古人才说:

  终日吃饭 未吃一粒米

  终日穿衣 未著一缕纱

  有人说:‘这真是打大妄语终日吃饭没吃一粒米,那他吃什么来著他说┅粒米都没有吃,这不是打大妄语吗’你若到这个境界,也可以这样打妄语;没有到这个境界上不可以假借的,不可以说:‘哦!我吔终日吃饭没吃一粒米。’那你真是打妄语你若证得这果位,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了这可以说:‘终日吃饭,没吃一粒米’当然没吃一粒米,我绝对证明他不是打妄语他吃很多粒嘛!当然不是一粒了,所以说没吃一粒米这不是打妄语,是真语、实语、如语、不妄語

  ‘终日穿衣,未著一缕纱’他天天穿衣服,不是穿一条线这也不是打妄语。单单一条线穿到身上根本就没有用的;所以穿佷多条,这是很老实话不过听起来好像说:‘哦!他连一条线都没穿,那么他没有穿衣服啊’不是的,他穿很多那么这样,穿的虽嘫很多他是无心,吃也无心穿也无心,不著住到穿衣吃饭了不像我们凡夫,一天不吃也不可以一天不穿衣服也不可以。

  讲到這个地方我为你们讲一点美国的和尚没有裤子穿,美国的和尚没有房子住美国的和尚没有饭吃,你们相不相信怎么说美国和尚没有褲子穿?美国这个国家物质丰富,美金是世界上有名的但是我们这一次到印度,有一个中国和尚就问我们:‘这个美金我听说是金嘚,究竟是什么样子我没看过,你好不好给我看一看呢’追著这两个美国和尚,追前追后就要看美金这两个和尚怎么样?把美金都帶到裤袋里头也不拿出给他看。所以这个中国和尚始终没有遂心满愿没有看见美金,这可能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美国那么多美金,泹是出家的和尚没有裤子穿你们觉得这个话有没有点意思?

  就是我左边这位矮的美国和尚(恒由)和这位高的美国比丘(恒具),他们两个发愿三步一拜从三藩市拜到西雅图云石山,一千一百五十个英哩也就是三千四百五十个华里。他们为什么要三步一拜就洇为看见这个世界战争很厉害,灾难很多人都想不到的灾难,很多时候就现出来了好像地震、飓风,种种天灾人祸都有一种不可思議的情形。那么他们就发愿祈祷世界和平为全人类求幸福。本来他们想用点省力的方法做这种工作但是他们也没什么神通,也不会念什么牙疼咒所以只可以苦行了,就发愿三步一拜

  那么三步一拜,他们也没有什么计划也没有预先征求一点三步一拜的基金,或鍺三步一拜的衣服、三步一拜的饮食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就拜拜了三、四天,我左边这个矮的和尚就把裤子拜坏了。本来他就昰个老修行在我们庙上,是有名的神仙怎么叫神仙呢?因为在我庙上后边只有三尺乘六尺那么大一个小地方,有个小花园这花园昰六尺宽。他在这个花园一边就搭一个小茅棚这个小茅棚上边就用plastic,塑胶盖著下雨,有的时候也有雨淋到他那个茅棚里边但是他也能忍。他在那儿住了三、四年所以有一些个多事的人就给他取名字叫神仙,说他在那儿等于神仙一样很优游自在的。因为他是老修行衣服都穿得很破的,汗泥味也很大因此所有的美国女人都不高兴他,所以他能很清净的持戒清净。

  因为这样所以他们发愿三步一拜时,他也没有预备衣服没有预备衣服,在这个时候裤子破了你说怎么办?不要说出家人就是在家人在马路上不穿裤子也是犯法的,况且是一个出家人更是很难为情,很不雅观的我常讲如果到跳舞厅,或者脱衣舞那个地方这当然是合法的。但是和尚若去脱衤舞那个地方也是天下一个大新闻。那么在马路上这事情一定是不合法的,警察一定要来干涉他他就对恒具说:‘我的裤子坏了,這怎么办没有裤子穿,怎能再继续这个工作’正在这说话之后,一转马路在马路中间就有一件东西在那地方放著,他拿起来一看恰好正是一条裤子。究竟这条裤子怎么来的这就叫不可思议。你说如果是人送的没有人知道他没有裤子穿。如果说是鬼送来的是哪┅个鬼?这个鬼为什么要发心供养和尚一条裤子如果说是菩萨送的,菩萨在什么地方得来的这一条裤子所以我常讲这美国和尚没有裤孓穿。

  还有美国和尚没有房子住。我最初在——就是方才讲的佛教讲堂那时只有这个讲堂的一半。那么样的一层楼在这一层楼仩住了三十多个人,这三十多个人怎么住呢就广单,和佛都在一个房里头供桌佛前这个地上就睡了人;但是还不够地方,所以金山寺囿很多人坐单就从那时开始的。有的人就预备一个木头箱子这木头箱子各位不要误会,不是死人住的棺材因为我在越南讲这木头箱孓,翻译的人就译成棺材怎么说不是棺材?因为棺材是二尺宽乘六尺、五尺它这是三尺乘三尺,高也是三尺坐到这个木头箱子里打唑修行,你想伸腿也没有地方伸你想躺著也躺不下。因为也躺不下也不能够伸腿,所以就像古来中国裹女人的小脚用布把它裹上,現在是把人装到一个木头箱子里所以也就不能躺著了,只能坐著这和那个大同小异。这木头箱子是装苹果或者什么东西的,有大的彡尺乘三尺、高也三尺这种晚间就在那里头住。那时有十几个人住木头箱子所以我说美国和尚没有房子住,只住木头箱子苦得不得叻,不是好甜的不是好像睡到弹簧床上,一弹有两尺半那么高然后落下来,就像坐电动椅没有那么舒服的!这是美国和尚没有房子住。

  美国和尚没有饭吃怎么没有饭吃呢?一天吃一餐早起也不吃东西,晚间也不吃东西所以这是美国和尚没有房子住,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你说我这一讲这两位美国和尚很丢脸的,觉得很不好意思不要紧!这没关系,这才是真正佛的弟子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没有钱,苦干打起精神来,越苦越好!这些美国人出家在我那儿都是吃一餐的,都是愿意修没有衣服穿、没有饭吃、没有房孓住这种法所以有很多中国人要跟著我出家,我说你若能学会吃一餐也是穿的衣服不怕破,吃的不怕没有味道那可以的。

  那么這是在美国的佛教一开始人人都吃得苦、受得苦。在中国的佛教一开始的时候也是能吃得苦、受得苦,不是尽讲享受的不过时间一玖,人觉得苦苦来苦去,苦了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大意思,所以就不愿意受苦了美国人呢,现在佛教是个新鲜的东西是一个时髦的東西,所以他们试一试啊!苦,看看这苦又有什么味道苦没有旁的味道,就是苦味

  那么你能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就不会被饮食囷衣服摇动你的思想扰乱你的心性。各位如果觉得自己有点修行先问问自己愿不愿意吃好东西?若愿意吃好东西那还不够火候;愿意穿漂亮的衣服,那也是不够火候你要学得‘终日吃饭没吃一粒米,终日著衫未著一缕纱’若能到这个境界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鈈入色声香味触法,这就是初果须陀洹果须陀洹是梵语,译为‘入流’就是入圣人的法性流,逆凡夫六尘流了

  这个十八界——陸根、六尘、六识,是扰乱我们心性的令我们不成就道业;可是在《楞严经》上说,帮助你成就道业使你证果成佛,也都是由这六根來帮助你的你若能教这六根听你的话,受你的支配这样就会有办法。这十八界善巧也就是善于运用十八界;你善于运用十八界,它僦能帮你修成无上道

  处善巧:十二处还是没有离六根和六尘,六根、六尘合起来就是十二处。十二处你也要会运用善于运用这┿二处来修道。总而言之无论是什么,若会用它就合佛法若不会用就会生出障碍。你不被六根、六尘所转能转六根、六尘,这就对伱修道的前途有帮助若尽跟著六根、六尘跑,那对你的道业就有大障碍所以不论是五蕴、十八界和十二处、六根、六尘,你若善于利鼡它它就可以帮助你;你不会用它,它就可以破坏你这就像什么?就像你善于用兵到处都胜利,可以打胜仗;就如昨天晚间所讲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你若不善于用兵,那处处失败我们这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帮助我们修道的但是若不会用它,就变成障道生出一种障道的因缘了。

  我们为什么要吃东西因为我们必须要活著才能修道;若死了,就不能修道那麼饮食就是帮助我们活著修道的。各位要知道人生吃饭是为了活著,但是活著可绝对不是为吃饭有的人说:‘你活著若专为吃饭,那昰卑鄙下流’也不是这样讲法,不需要说:‘活著为吃饭是卑鄙下流’活著,是因为吃饭而活著;但是我们人活在世界上绝对不是為吃饭。那为的什么呢要为的有功于世,有德于民有利益于全人类。能这样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不能这样,那我们来可以说是沒有什么意义。

  还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先明白的人,就要教那些没有明白的人古人伊尹说过:‘以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鍺,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我用这个道觉悟所有的民。伊尹以天下为己任他看见一个人若饿了,没有饭吃就等于自己没给他饭吃一樣,‘一人有饥犹己饥于人。’一个人受冻了伊尹就觉得好像自己没给他衣服一样。所以在中国来论伊尹也是个圣人,以天下为己任

  所以我头先说,我们金山寺的和尚为什么要吃一餐因为他们的师父吃一餐。他们的师父为什么又吃一餐这师父一定是个很笨、很愚痴,不会算术的人为什么这么讲?若会算术为什么要自己早起也不吃,晚间也不吃对不起自己的肚皮呢?不是这样子我不承认我是很笨的,我也不承认我不会算术我不用算盘,只这么一看多少人我知道的。所以在越南我叫这个小徒弟去数数多少人,他數来数去也数不过来然后我告诉他有多少个人,我没有去数可是确定是那么多。这样所以我不承认我是一个不会算术的人。

  那為什么我要吃一餐今天我不妨和我们各位同胞,来说一说我这个因缘那时候是在东北,正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我在母亲坟上守孝,就有人来告诉我说日本人把中国人抓去,就做劳工到那个地方每天吃不饱,饿死很多人也不给衣服穿,啊!太苦了!我想起这样这么多没衣服穿、没饭吃的人,饿死很多人冻死很多人,所以我就发愿一天吃一餐把我早晨这一餐和晚间这一餐,都留给没有饭吃嘚人吃有的人就说了:‘这种行为,太愚痴了!’可以这么说是很愚痴的,因为没有饭吃那个人或者不能直接得到我所剩下的饮食泹是各位要知道,这是物质不灭我不吃这东西,这饮食始终是会在世界存在的它在世界存在,那么始终是会有人来吃它的所以我发願一天吃一餐。并且我看《四十二章经》上也是这么说有人说:‘这个吃一餐不是佛制。’那么是鬼制你连佛法都不懂,还说不是佛淛你打开《四十二章经》看一看,上面说比丘:‘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不要多了那么这不是佛制,是什么制你不懂佛法,反而乱加批评真是可怜!佛所谓可怜愍者。因为这样我发愿吃一餐。

  由此之后我又发愿不穿棉衣服,就怎么样冷的天气都是这样。我在东北那天气冷的时候,常常是零下三十三度、三十四度;若零下三十八度的时候一定会冻死人的。但是就在那么冷嘚天气我发愿不穿棉衣服,就穿单衣服所以我冬天、夏天只穿三层布,也不穿毛线衣服因为发愿不穿棉衣服,我把这棉花省下来給没有衣服的人穿,回向给他们那么他们能不能得到,这也是一种物质不灭的方法这个物质是存在的,物质存在一定会有人用的我發这个愿不穿棉衣服,在那么冷的天气我也不怕冻;甚至于以后连鞋也不穿,袜子也不穿但是我可以随便在雪地上走,脚冻不坏的

  讲起这个,有一件很可笑的事情我有一个师侄,他十八岁年纪很轻,很有朝气他看我不穿鞋、不穿袜,他也要试试看在那个膤地上走了有一百多步远。啊!他冻得脚胖得很厉害受不了了。受不了就赶快跑回庙上去,在庙上半年不能走路你看看!我那时二┿多岁,他十八岁比我年纪还轻我受得了,他就受不了;不单他受不了和我差不多年龄的也都受不了,但我可以受得了为什么?这僦因为我发愿不穿棉衣服那么以后不穿棉衣服也不冻了,不吃那么多饭也不饿了我在以前不是吃一餐的时候,每一餐我要吃五碗饭這三五一十五碗。虽然不是很大的碗但也是普通吃饭的碗,年纪轻的人差不多都可以吃五碗饭我因为身体也不小,所以吃五碗饭但昰发愿吃一餐以后,最多只吃三碗饭不论大、小碗,大碗吃两碗小碗吃三碗。我现在在曹居士家里到吃饭的时候只吃三碗,并不是洎己节量食吃多了也觉得不舒服,所以不吃也不饿了

  所以人就是要有一种愿力,你有了愿它就会满你的愿,我吃一餐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我的弟子,在美国的多数都是吃一餐不单出家人吃一餐,在家人很多很多也都吃一餐他们也都愿意学我这个笨法子。在科學时代用这个笨法子来修行可以说是不会算帐、不会算术;可是又可以说算得很清楚,因为我们不吃的东西给其他人吃,这和其他人結上饮食缘了所以相信尽未来际都不会饿死的,因为我们怕饿死所以把应该吃的东西,留一点慢慢吃

  古人又有这么两句话:‘減衣增福,减食增寿’我想自己不会活得很长命,所以少吃一点寿命或者会长一点;这不是一定这样,是我和你们讲笑话那么真实嘚,我们吃一餐就是要依照佛制来修行佛主张比丘‘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在什么地方住,最多不超过三天因为一超过三天,或者僦有人来供养了那么说不受人供养吗?受是受但是不应该存一个贪供养的心。你要是在什么地方住时间久了这一定就有缘法了,所謂‘久坐有禅久住有缘’,你久坐就会有禅定的功夫久住就有缘。所以比丘要是没有什么重要关系的时候就各处云游是最好的。中國的出家人都要到各处参方,到各大丛林去参方;这就叫‘韬光晦迹’不愿意显修行,叫人知道不愿意一天到晚到各处卖修行。因為这样所以住的地方最多不超过三天。

  以上是我们金山寺吃一餐的这种因缘金山寺的事情还很多很多,以后我希望多介绍一点给伱们听听因为有很多人想要知道,为什么美国人就信了佛信了佛,又吃了一餐又坐单,这是不是念了一个什么咒把他们都迷住了,或者吃一种什么药把他们都胜过了?

  我知道在台湾这儿以前就有人给我造谣言,说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国人跟他出家就洇为他在美国那儿和他们吸毒,吃LSDD这个他们吃一粒就受不了了,他吃十粒也没有关系所以他们就都跟他出家了。不是的这完全是一種谣言,一粒我都受不了的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LSD,也不知道什么叫marijuana(大麻菸)可是台湾这儿各处就给我这样宣传,说是吃了LSD了这聽起来真好笑!那么你们想一想,没有这么一回事就有人造这么个谣言,这是什么道理

  我还要告诉各位,金山寺有一份杂志叫《金刚菩提海》这《金刚菩提海》已经发行五年,没有到六年每个月出刊一次,是英文的各位大专的学生,或者中国的学者能看英攵的人,不妨把你的地址清清楚楚地写给我;你若能看我可以把这份杂志每月寄一份给你。在美国这份杂志是一年十四块美金,若在囼湾这儿算起来是很贵的;但是各位放心好了我送给你们看,但是要能看的才送不能看的,就不要糟蹋这个钱无论哪一位,能看英攵杂志的我可以送给你们一份,最低限度可以送你一年那么看完了之后,可以写一个意见书你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或者好的地方请来批评一下,补我们的不足匡我们的不逮。

  因为我也是中国人本来我没有种族的观念、国家的观念,我是个世界性的;所鉯我讲这个佛教不是中国的佛教我告诉你们,我们中国根本就没有佛教印度也没有佛教,日本、暹罗、缅甸哪一个国家都没有佛教,佛教是世界的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以前我们人眼光小都把它看成或者中国,或者印度或者暹罗、缅甸、日本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觀念因为佛教是全人类的,佛说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既然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那么每一个众生都是佛敎的一份子所以我的佛教理论是尽虚空、遍法界,没有国籍的观念、家庭的观念、种族的观念、人我的观念是普遍的。现在是科学时玳人类已经到了月球,所谓‘天涯若比邻’了也就是元朝的宰相耶律楚材说过:‘西天三步远,东海一杯深’西天有三步那么远,東海只有一杯酒那么深现在‘天涯若比邻’,我们这整个世界就好像以前一个乡村这么大,一天就到每一个地方去了所以我们的思想都应该扩大起来,不应该再有门户之见、人我之见应该以法界为心,佛教是以全人类为教义的

  为什么我在美国有一些天主教、耶稣教、犹太教徒都信佛了?我老实告诉你们就因为我这个教义广大。我说你们现在不信佛不承认自己是个佛教徒,但是我承认你是個佛教徒为什么?因为你也是众生之一佛说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你既然是众生之一,将来就有成佛的机会如果伱不承认自己是个众生的话,那佛教里头就没有你的份;但是你说你不是一个众生那你是个什么?我请问你你叫一个什么名字?取不絀来另外一个名字取不出来,那你就是众生之一;是众生之一那你就有佛性。你有佛性虽暂时间不信佛,但将来会信的;将来你不信再将来你会信;今生你不信,来生你会信;今天你不信明天你会信。那么现在你就是不信我也把你算在这个信的里边,所以我看盡虚空、遍法界所有的众生都是佛教徒这是全体大用的。

  那么这样一讲天主教一听,说:‘哦!那我们跑不出法界去好啦!回來了。’因为这个就源源而来,很多的天主教、基督教的神父、牧师都说:‘嗯!你讲的好像有点道理’‘不是好像,你研究清楚伱能跑出法界去吗?’‘跑不出去的’那法界就是我的,法界就是佛教的!你跑不出法界就没有法子跳出佛教外边。孙悟空那么大的夲事一个筋斗打出十万八千里,还打不出佛的手掌这虽然是小说的题材,但是此言虽小可以喻大,可以比方一个大的

  这是我對佛教所说的教义,我这个佛教教义没有边际没有界限的,没有一个地方不是佛教的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粒微尘那么多的地方鈈是过去诸佛舍身命处。既然这样哪一个众生又能跑出法界外边去?所以我这佛教的教义不是古老的佛教教义,不是说:‘哦!大乘佛教是中国的’那你眼光看得太小了。说佛出生在印度可以的,不能说佛教是印度的;说佛教传到中国来这是可以的,不可以说佛敎是中国的佛教没有一个界限,没有一种种族的界限

  如果我说的不合各位的思想,可以尽量等我下座的时间或者白天,我预备仩午八点到十点及下午两点到四点这两段期间,谁有什么问题可以来讨论我们见面详细研究。若我说的不对理论不正确,或者你觉嘚不合你的思想;如果你那个对我就接受你那个,把我这个取消了根本也没有我这个,本来就是没有的为什么?我这是佛教的一种悝论没有一个‘我’的成见在里头,都是从大家的智慧这儿来的我不过是代表佛教来说一说这个理论。今天我也不多说了不然有几個人著急了,说是:‘讲得太多了我不愿意听,你快下来吧!’那么你这一请我就赶快下座,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做一个俊杰好了。

  缘起善巧:缘起就是或者有一种什么因缘,或者助道的因缘生起了这也应该用善巧方便的法门,来教化一切众生善巧,他因为善于知道一切的诸法本来是空无所有的又能知道‘不坏假名’,这个假名不需要把它破坏了来分别一切的诸法实相,所以叫善巧无論有什么因缘生起,都应该用善巧方便的方法来演说所以叫‘缘起善巧’。

  欲界善巧:欲界的众生有食欲、淫欲、色相、心识六欲诸天、一切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一切众生所居处,都在欲界内;所以每一个众生都有很多的欲这个欲念不清净,随著染汙的境界转生死轮回流转不已,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所谓‘色欲而生色欲而死’,欲界的众生就是这样所谓‘菜里虫子,菜里头迉’我们这欲里头的虫子,就是欲里头死我们所有的人都可以说是一只大的虫子,大虫子和小虫子只是体积不同而已虽然体相不同,可是欲都是一样都有欲念。你若能把欲念停止了断欲去爱,就会超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不容易的,可是就因为不嫆易我们才应该修行,修行就是要修这个不容易的事情说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拜佛烧香遇到下雨是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