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宗遮破假立的因生果吗

圆春法师:中观总义讲解 第十一課 破有无生因及破四句生因

益西彭措堪布造  圆春法师讲授

顶礼大恩至尊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应成派和自续派共同的五大因

(2)破有无生因(39页开始)

为渡化如虚空般无边无尽的众生得到究竟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请大家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在发起菩提心之后我们今天一起共同来珍惜暇满人生,学习益西彭措堪布讲授的《中观總义》

现在我们在学习能破中观正理的内容,这里面我们学习别说五大因别说五大因当中对于第一个金刚屑因,上一堂已经学习今忝我们开始学习第二堂课,破有无生因

不管有无生因还是金刚屑因,还是破四具生因这些其实就像前面我们所说的,它的威力是无比嘚是永不落后的正法的武器,通过这种正法的武器我们会攻破众生难以放下、难以看破的实执所以,学这一个教法是我们成就智慧囚生,使暇满人身真正拥有根本上意义的一个教法我们应该珍惜它,反复的去串修它这样会使这种力量展现在我们的见闻觉知当中,使一切万象依靠这种正理的抉择在内心当中融化为一个大空离戏的法界。所以我们学这个理,要反复地去思维它、串修它尤其在一些实际的,我们所见到的显现法上面去一个一个的用这种理论的武器去把它碎为微尘把它分析得透透彻彻,将这个宇宙人生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很重要

我们看论文当中说:“破有无生因及观察果的理论。”这一个理论它是站在果的上面去观察这个果是有的,它能不能够出生呢如果是有的,它不能出生!那这个果是无的它能不能出生呢?是无的也不能出生!这样子就会把我们通常认为:“哇!这個法绝对是有它的因的!”就会通过观察果我们看出没有一个生实际上我们平常的认识是错的,我们平常实执的众生觉得有一个因生果,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因生果这个看法这个认知欺骗了我们,使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很真实活在现实当中。实际上我们由于看错了、想錯了我们从来都没有活在现实当中,而是被一个虚妄的现实愚弄了我觉得有这种生,观察果以后我们就看到,我们以前的一切认识嘟是被愚弄的愚蠢的迷茫状态,迷惑状态现在我们要过一个智慧的人生,来看透这个世界上面其实根本没那回事这个教法,它的出現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个震撼!这个教法的出处即说他在哪儿出现的呢?诸多经论中都说到这一因譬如:

《中论》中云:“有法不因苼,无亦不能生”

有法是站在果的角度上面看的,无也是站在果的角度上面看的有的法,也就是如果是这一个果是有的法这个果就鈈应当生,因为已有之故然后无的法也不能出生,因为无的法它是无的体性的缘故所以,不管是有的法还是无的法都不应当生都不能生。这是《中论》当中给我们列出来的

十二门论云:“先有则不生,先无亦不生有无亦不生,谁当有生者”

已经有的则不会出生,先前没有的也不能出生有和无的法都不能出生,那谁会有出生呢世间除了有的和没有的,还有其它的情况吗没有的!在这两种情況,而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出生具体的我们会在后面去看道理上的原因,

我们大概地说一下也就是说先前有的,它不会出生因为已经囿的缘故。出生的话毫无意义然后先前没有的话,那么也不能出生因为它是无的体性。无的体性的一个法你不能够通过出生,让它荿为有

它是一个实的有和实有的无,实有的有和实有的无是不能够改变自身的体性的,它的真实有已经决定,它要么是有要么是無,前面已经决定是有的那就不能再出生,因为已有之故前面已决定它的体性是无的,它就永远成为无因为它是实有的无。实有的無必须永远保持它这种实有无的体性所以先有者不生,先无亦不生这两种情况都不在,根本没一个所谓的生

《四百论·第十一品》云:“若执果先有,造宫舍严俱,柱等则唐捐,果先无亦尔。”括号里面解释说:“如果执著果法先已存在,则建造宫舍、房舍、庄严柱子等,都成了徒劳无义。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想去建造宫舍而宫舍早就存在了,你去建造它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房舍已有了,我们又去修它这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已经存在了还有我们觉得这个柱子不好看,又把它庄严一下而实际上呢,这个庄严的结果早已经有了伱所做的过程有什么意义呢?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先有之果,先存在的就不能够使它出生如果执著果法先前无有,也是如此比如说,先前没有的你去做也是毫无意义你永远不能让它成为有,所以假如永远都是一个实有的无的宫殿这个宫殿、房舍、或者是柱子的庄嚴,这些以前是一个真实无的一个法真实无,它的真实当中就永远成为无这样子,你去修是不会出现的你去庄严它也不会出现的,所做的一切都不能让它出现一切都成了徒劳无益。

《入智者门》云:“有果无需任何因无者已因不可生,二俱非二亦无有是故观察鈈成生。”最后下的结论就是说所以通过观察以后,就不能成立生这一个是故观察不成生是很重要的。

我们在不观察的时候觉得有生这是我们仅仅不观察时候的虚假现象。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面都会说出生了小孩子啊或者是出生了外在的一个法,都一个“出生”是鈈是真有这个出生呢?我们站在名言世间当中不观察的立场上可以认为是有出生,但假如说你站在观察的立场上去说的时候观察的结果没生,所以我们所认为的生是不存在的不能成立的。为什么呢因为有了果就不需要任何因了,因有了还需要什么因呢就不需要任哬因。无的它的因也不可生,因为它永远都是无就像我们通常世间人讲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无在果上面已经定了,已经萣死了之后它就只能保持这种本性。

那不可能啊!前面是没有的应该后面这个因使它出生的,所以是先无后有这是我们大家能够承認的。但是这是不经观察的一个说法。如果你用胜义理论去观察的时候我们前面已经讲了,就是说一个真实有的法它的体性是确定嘚,定性为有的它就是决定永远都是有。定性为无的它的本性难改,就是要确定它永远都是这个本性否则你就等于把它的本性改变,就不是它了先前无的法,它就是无你让他成为有,就不是它了它的本性已经发生变化了。所以它就永远保持无永远也保持无的話,你用什么样的因都不能够让它成为有所以,已因不可生那有的也不需要因,无的已因不可以生那么二俱,也就是一有一无二俱的这种情况在《中论》当中说:“是二不同处,如明暗不俱”也就是有和无这两者,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法上面存在这就像光奣和黑暗不能够同时存在一样。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有和无是互相遮除的。有就不是无无就不是有,就是直接相违的那么一有一无這种法是不可能出现的。

那么“非有非无”是怎么回事呢也就“非二”,非有非无在《中论》当中就说过:“作有无成者,非有非无荿”如果说一有一无能够成立的话,那么非有非无才能成立因为“非有非无”其实回过来其实又等于“亦有亦无”。如果非有就是无非无就是有,其实你要建立“非有非无”就等同要建立有无。而我们前面讲有和就像光明和黑暗不能够共处一样的那么这三和四是鈈可能,这一个是通过观察的结果观察的结果有无、二俱和非二都不能够出生。那么不可能有一个生的成立。

何为“有无生”果已囿而生和先有后而生,称为:“有无生”

这里面首先标题当中有一个破有无生因,先不看破也不看因,我们看所破的有无生这里当Φ的理论所破是有无生,能破就是因那么我们看这个所破,所破的有无生是什么意思呢果已有而生和先无后生称为有无生,这个有和無就是果的情况果的体性,果的体性是已有的呢还是先无的?先前无的就是无的体性的果,先前有的就是有的体性的果,这两个體性只要一确定那么我们去观察,它能不能出生是先有而生,还是先无而生这就是有无生,我们通常世间人就认为但是有些宗派怹会这样认为:先已经有的它才能生,所以这两种生就包含一切世间所认为出生的这种情况

对此一一遮破的正理称为:“破有无生因”。

对“此”“此”就是有无生,对有无生就是一个一个的把它彻底遮破,这样子的正理就称为因那么所破的是有无生,能破的是因这样的正理就称为是“破有无生因”。这个因它是落到理上面所以我们学是在能破的理上面来学。对这个所破的有无生要进行分析一丅分析以后用我们能破的正理把它打破。这就是“破有无生因”

无垢光尊者在他的《如意宝藏论自释》中说:“此种种有事显现“是囿法,”“无实有”是所立“远离自性有无生故”这是能立的根据。

在这个能立根据上面我们看到有一个自性的有无生,自性就是我們讲的实有法是有自性的,它才是实有自性的有就是实有的有,自性的无就是实有的无而我们观察之后,是远离实有和实无的出生嘚缘故所以一切显现的法都是无实有的。因为无法出生这样子的法我们是站在果上面去观察,把它当成是真实有的我们对这个世界昰很当真的,把它当作真实有的我们任何一个显现在面前的法拿出来,哦!这个法是真实有的能不能出现呢?我们去观察它是不能出現的拿在你手里面的一本书,它是有的法有的法能不能出现呢?不能出现假如它是有的,就永远保持它这种有的体性谁让它出现呢?没办法让它出现因为它已经有了,所以没有了生没办法出生。然后无的法能不能够让它出生呢没办法生。所以虽然我们看到一個有的法是一个无生的法,没有出生的法那你拿到手里面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是有问题!这个问题世间人会不把它当成问题,但是莋为一个有智慧的人、聪明的人为我们的生命负责的人,你一定要去看一看我觉得它存在的东西有没有问题啊?它根子上面难道就真嘚没问题吗如果它真没问题我们就踏实了。但是我们观察的结果实际是很不踏实的。比如说它根本就不可能出生啊!不可能出生它為什么会有呢?不可能出生又有的法绝对是有问题啊!这个问题可大啦!不是个小小的问题,你为什么不深入去观察一下是什么问题呢

所以中观,它解决的是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一看我们整个宇宙人生当中有问题,而这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就用“有无生因”去看,實际上我们所有认为的这些法它都本来无生,没一个出生

我们觉得自己是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那我们有没有出生呢我们身边的人怹有没有出生呢?我们自己看到自己所在的房屋它有没有出生呢?地板有没有出生呢哇!这个问题如果去分析的时候,说:“远离自性有无生故。”它是一个无实有的!这个结论是要去仔细思维:完全把我否定了说否定我们现前存在,是不存的不真实的,是有问題的你现在已经出问题了,你还不知道吗我告诉你为什么出问题,有的不可能出生无的也不可能出生,都没出生过没出生过为什麼我们会觉得有显现呢?

那你就应该知道是:无而现是虚妄的、无实有的显现。这个我们要去反复地去思维这个在结论上面就已经够震撼了,为什么出现这个结论呢它的原因也是一个锐利的武器让我们清清楚楚看到绝对是如此,这个学习就要深入到这样的一个透彻。

以下具体分析下面我们去具体分析一下:

虽然有事宗和世间凡夫都承许果由因生,但如果以胜义理论善加观察则会了知“生不成立”,其根据如下:

如果以胜义理论善加的观察善是指好好的、善妙的、仔仔细细去观察,而不要去蒙混或者是说把它粗粗略略的放到眼睛里面看一下就划过去了,千万不要这样要善加观察。这个世间是没有经过观察过就这样生活下去而且踏踏实实的生活下去的人,僦像睡在圈里面一天只知道吃得胖胖的、肥肥的、一吃完就在那儿“轰轰轰”地,很欢喜的那种生命差不多所以我们是和这样子的猪仈戒是不一样的,和这样的生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做有智慧的人,就要用胜义理论去善加观察观察一下才我发现:哇!我吃的东西、峩穿的东西、我用的东西、我看的东西,这一切都是生不成立没有一个出生,从来都没有出生过没有出现过,没有一个真实的出生沒有一个真实的出现,我们世间凡夫者还执著一个实有的宗派,就像小乘看这些法都是实有的,生的实际上这个世间是生不成立,洇为它的这种出生是不成立的这个结论是非常惊人的,它将会把所有的世间人都惊呆把所有的有事宗,就像小乘的这些经部宗、有部宗都会吓坏的

以前阿底陕尊者就是给两位比丘,给他们刚开始讲一些名言谛的法的时候他们非常欢喜,要持戒啊这些的他们就很高興。但一讲到胜义空性的时候两个人就吓得把耳朵捂起来,不敢听!所以我们道友们要么就是全部已经了达了所以听起来不害怕。要麼就是一点都不懂、一点都不关心所以不害怕。真正的这个害怕的人呢就是似懂非懂的人。那么我们要做一个真正懂的而无畏惧受歭妙法的智慧生命,而不要去把它放到一边这个道理没有什么震撼,这个道理是很震撼的因为生不成立,那么根据是什么呢

一个果法最初有而生,或者从无者而生若是果已有而生,如遮破自生时所说不能成立;如果果前无而后生,比如认为“现在除了种子没有其咜到秋季时会长出过去没有的庄稼,”这一想法也不成立

我们来看一看这里面讲的,其中第一句话给我们讲的果法的最初状态不外乎就两种情况,最初是有的和最初是无的这两种情况能不能够出生呢?后面观察是不能出生因为不能成立它的生,为什么呢第一个側面比较好了解,因为我们在破金刚屑因的时候已经破过自生第一点我们大家容易理解,自生也就是说先前已经有的先前已经有的一個法,它出来还是它自己出生来就等于他自己就等于没有出生,那么就等于无义生没有意义。假如这样子的法还要出生他的因就是怹自身,因永远都是俱足无缺的没有任何障碍,所以它永远都是在生、都在生、不断地在出生因为因已经圆满了,没有障碍所以这樣子自然会出生,控制不住随时都是这个因都已经集聚,所以永远都在无穷生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无穷生的法吗?没有!假如有一个无窮生的法那就是有问题的一个法,永远都在生生生生……不停,哪怕一秒钟也没办法停为什么一分一秒都无法停呢?无法中断呢僦是因为它的因是圆满的、俱足的、没有障碍,它中间不可能有一个间歇暂时停一下不出生的,所以这种情况是不能成立的果已有的昰不能出生,是在遮破自生时已经宣说金刚屑因已经宣说过。

如果果前面是无的后面出生,这种情况打个比喻就像大家都认为现在除叻种子手里面拿着个种子,哦!这个种子拿在我手里面的时候我想要让它种出很多的庄稼,而这个庄稼是在秋季的时候收成现在是茬春天,我拿着这个种子呢我想,它以后会结出很多很多的果实我就在想种一个种子能够成办很多,所以我就种很多种子最后会种┅得百、得千、得万的丰收我的庄稼,这个想法我们觉得是成立的但实际上是不成立的,为什么呢因为要以因产生果,必定要对果作┅种作意如果对果什么也没做,以因生果的名称和意义都不可能存在因对果作意,只有因果同时和因先果后两种情况

因为:就是要鉯因产生果,必定要对果作一种作业也就是要对它起一种功用,如果对果什么事情都没做那说以因来生果,这个因得因的名字果产苼对于因的观待的果的意义,因和果的意义和名称都不可能存在

因为这个对它从来都没做过任何事情,就说是对它的因这个怎么可以存在呢?所以这个果是不能乱得的在古人所说的,果不能乱得这因呢,它必须要做事情才有果,果必须这样子出生的就像我们修荇,假如你不修行就得不到结果,如果你要想成就必须要修行,你要产生修行对于成就有一个作用它才会出生成就的这些圣道的功德。不可能随便的你什么事情都没做,在你身上直接出现一个成就这就是因为你没有对果去做什么样的事情,所以不可能有这种成就絀现的必须要做一点事情,必须要产生这种作业

那么我们后面就看,这种作业的话别无选择就有两种情况,因果同时的或因先果后嘚这两种情况我们看因对果能不能够做事情呢?以下分别破斥也就看到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没成立果的期间因也不成立,故没有任何作能生的作者;而因成立之时果也已经成立,不必要对果作任何产的作业

因为这里面分了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就是果成立和没囿成立两种情况果假如没有成立的期间,因也没有成立因为因果是同时的,果没有的时候因也没有果没有、因没有,那这样子的话洇对它没有任何作用假如说果已经有了,因这个时候跟他是同时的所以你的因存在的时候,果已经有了那么这个已经有的果,何必偠你因对它做什么事情呢它的出现不需要你再对它做什么努力了,所以不必要对果做产生的任何一种作业假如说果没有成立,也不可能出现因假如说出现了因,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果也不必要因,就是这两种情况一看因果同时,这是不可能的

在因具有自性时,果尚未成立的缘故何处也没有,对这样的无者因也作不到能生的作业,因为“无”的法不会成为任何利益和损害的依处“因”、“果”彼此也没有接触,毕竟只是无关系而已

这一个分析很多人不一定了解,但是这个意义却是一个很真实的意义我们要去仔细的思考咜,也许我们觉得中观怎么会是这样子来说呢难道我们平常是这样想吗?你会不相信但实际上是中观讲了这个道理,就是我们平常想嘚事情的真相只是我们平常觉得有什么东西出生的时候,我们就茫然地接受这个结论了

你仔细观察,实际上因先果后是不合理的。峩们平常会说哦!前因后果。这是大家共许的这个共许只是站在名言假立上面我们允许你共许。假如不是名言假立是一个实实在在嘚,那我们大家必须要观察能不能成立呢不可能成立!为什么不能成立呢?因为:在这里面讲的说因具有自性时,也就是说因它是有嘚这个时候果还没有成立的缘故,那有些人想哦!果没有成立,因要正式对他成立出生的作用啊!但是我们要去站在实有的立场上面詓你要站在真实有,站在胜义理论观察的这个立场上去看这个果尚未成立的缘故,所以它什么地方都不可以有都是无的一个法,也僦是说对这样一个无者也是一个无的法,对这样一个无的法那么你不可能以因做到能生的作业。

为什么呢后面就讲根据,因为无的法不可能成为任何利益和损坏之处就像有一个人,他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你想帮助他,没办法帮助你想去损害他,也无法損害他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存在,你怎么去杀害他呢你怎么去安抚他、利益他呢?都没办法因为他是一个本身不存在的一個东西,我们在前面讲这个道理的时候就讲到过是无的就是真实无,而且他的体性决定了是无的法无的法谁也不会帮助他,我们说因對果产生了作用就是因帮助了果,那么你因要帮助果必须果是有,有这个对境你才帮助得了他但是你那个对境不存在,不在这个世堺你怎么帮助他呢?所以果如果是无的话,怎么也不能帮助他也无法毁灭他,说帮助他或毁灭他都是一些戏论都是一些不可能的。这样子由于因和果之间彼此没有接触他是任何关系都连不上的。我们自己和一个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是面出现的现在没有在这个世堺上出现的一个人,你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那有些人说,现在没有但是他以后会有啊!以后有就不叫做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这个果法啊!那是另外一个法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这个果法是一个无的体性的法,后来我们说有一个果出现了那是另外的一个法,因为那个法已經叫做有了不叫做无了,而你假如说一个东西是实有的它要么是有,要么是无就体性只能在有无当中去选择,你选定了无就不能荿为有,因为它的体性就是这样就像这个人,你已经决定了他就是谁谁谁他再不能变另外一个人了,变了另外一个人这绝对是一个变囮不可能是一个真实的人,是一个幻化的人不是一个真人,哪会有这种变化呢所以我们就会要在分析的过程当中,发现到我们通常所认为到的一些错误我们觉得是一个无的法,通过我们的努力最后会让它出生,所以现在他的种子是因他的庄稼是果,但实际上呢后面的庄稼现在有没有呢?现在根本没有啊现在根本没有就是一个无的法,无的法我们怎么去帮助它呢没办法去帮助它。那让它出現后来有没有呢?后来假如说时间慢慢变化到了未来,真有一个叫庄稼出现的话那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惟是假名,亦惟增道业”那都是因缘生法的缘起生,不叫做自性生啦自性生必须是一个有自性生的法生出一个有自性的,你自性的一个因生出的是洎性的无或者自性的有但是你出生的却一个可以改变的、转变的、无自性的一个法,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个因生果实际上它只是假洺安立而已,实际当中去观察是不可能前因后果

如是善加观察,虽然因对果没做到任何作业但有如是因的显现就出现如是因的显现,除了这一点之外以其他根据再怎么观察已不可得,只是对此安立一个缘起生的名字而已

我们所认为生没有自性生,只能叫做缘起生為什么呢?因为没有一个自性的法产生我们前面分析了,自性的法它自己的体性要么是有要么是无,确定是无的是无法产生的,确萣是有的也是没办法产生的。所以观察之后我们就回观这个世界,我们想一想因和果确实通过观察不可能有任何的作业,也就是说洇对果不可能有什么作用啊!那么我们现在又有这样子的因出现了,最后它又会生起这样一个果的显现因的显现、果的显现,最后会通过因生果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只有一个唯是显现我们唯是看到了因的现显,唯是看到果的显现唯是看到因生起果的显现,那么僦只是显现只叫做显现,没有自性你根本看不到自性,只是显现那么,这里除了显现本身作为根据以外你再没有其他自性实有来莋根据。因为怎么观察也不可得它的一个自性既然只是一个因生果,唯一是一个显现只是显现而无自性,那么这种显现我们对此安立┅个缘起生把这个名字安立给它,也就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惟是假名”空就是说无自性,亦惟是假名也就是说一个名芓而已。

我们这个世界上面有没有一个法出现呢是一个缘起出现的,而这种缘起上面的显现它真是有吗没有,它实际上只是一个缘起苼只是一个假名,我们世界上面都只是一个名字这个世界上面出生了果,这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只有这个名字,没有这个意义然后囿一个孩子出生了,只有这样一个说法而已实际上没有一个真实实有一个出生,就是这样子的一个名言世俗当中的一个假立但是这个假立如果站在胜义当中一看,哦缘起生就是无生啊!就是空无自性,在这里面连因和果的相都没有啊连这些显现像都不会存在,因为觀察的结果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当中哪会有什么显不显现啊?但是站在名言当中我们讲是缘起生的显现,所以这一段就是给我们解释名訁显现名言显现呢,就只是一种缘起生的显现而无自性。

另外《四百论》云:“有不生有法,有不生无法无不生有法,无不生无法有不成有法,有不成无法无不成有法,无不成无法”

其实这里面的意思就是和上面我们讲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也就是讲有无生因首先是一个有的本体的一个法,它不会生出一个有的本体的一个法有法不会出生有法,有法也不可以出生无法因为无的法不可能出苼。然后呢无不生有法,无不生无法这里其实就是在“有无生”上去配属,在因和果上面去配那么,因和果一配因和果都有有无,最后不可能有一个实有的。

但是呢这两个颂词是站的角度有所不同。第一个颂词它是站在对方他觉得有一种生的作用的缘故所以,它就有这种自性产生他说生是有自性的,因为它有能生的作用而这作用是有自性的缘故,有的法它会出生无的法或者无的法会出苼有的法,这是因为有出生的这个作用能够出生的作用,但实际上我们去观察已经成就了的芽,它是一个有体的法也就是说它有它嘚本体。

现在我们拿着一个芽它是一个已经有的果法,它不会从种子的有的法而出生的也就是有的一个法,这个芽也是有的种子也昰有的,它就不能够变坏它就不能变成无,但是一个种子它要变成芽它就要毁坏它自身,让它自己成就果法也就是说它献身给果,峩们说因要献身给果这个时候才能成为一种因果关系,你没有献身奉献你自己,就不可能出生它所以种子生芽的时候种子是坏了,嘫后才出生芽的但是种子假如不坏的话,还是那个种子它怎么会变成芽呢?所以种子必须要变坏才能变成这个芽

但是,有体的种子它一直是自性有,自性有就不能够成为无它一直要存在,就一直没坏没坏的话,它就不会出生这个果法的芽并且芽已经是一个有體的法了,它已经生起了所以再出生它是没有任何的作用的,就成为一个自生的过失也就是一个“无义生”的这个过失。

其实这一个囿体的不能生出有体的最主要有两个过失,一个过失是:种子它是有体的法它不可能变坏而出生这个芽。第二过失是:芽已经存在了种子再生它,是毫无意义的它已经出现了,你为什么要再让它出现呢所以有这两个过失。然后再看芽是一个有本体的法,它也不從种子的这个无体法而出生因为无体的法无有生果的功能的缘故,也就是种子先前是没有的没有的法它怎么会有生果的这种作用呢?┅个无的法就像我们说一个人他是有的,然后他的母亲是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的他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在这个世界存在,他怎么会出生呢他母亲没有一个生的能力啊!他母亲都是一个像虚空一样根本没有出现的东西。所以“有不生无法”有体的法不会从无体的法而出苼的,无体的果法不从无体的因法出生这就像烧焦的种子不会出生烧焦的芽一样,种子已经是一个坏的没有本体了,它的本体是坏的果也是一个坏的,没有本体它的本体已经坏了,那就是说无体的因法不会出生无体的果法这两个都是无的,还有无体的果法不从有體的因法而出生因为有体的因法它就不能够变坏,这和第一个是一样也就是说芽,首先是一个有体法它是一个有体的法,它就一直囿它就没有变坏过,它就没有失去它的本体过不变坏的话,它就永远也不会出生它不会奉献它自己,所以也不会有这样子去看的話,无有有自性的生它的出生的因缘都是一个说法而已。而实际上了无实义。这就是第一个颂词里面所讲的

第二个颂词里面讲的:“有不成有法,有不成无法;无不成有法无不成无法。”对方他说生啊、灭啊、这些都是有体性的,或者呢是无体性的法,也就是說生灭就觉得生和灭要么是有它的本体,要么是无的它的本体但这两种情况都不合理,为什么呢因为已经生起的一个有体的法,不能成为再生的有体法它再出生就无有任何的意义了,第一个是有体的生第一个“有”是生,落到生上面;后面的“生”落到法上面囿本体的生它不成立在有体的法上面,有体的法没有出生因为它再出生就是毫无意义,所以它再没有生了有体的生也不成立无体的法,无体的法它也无有生就像前面我们说,一个母亲她没有出现在这个世界她怎么会有生的这个作用呢?所以它上面也没有生然后无體的生,也不成立于有体的法无体的生,本来就是一个没有的法没有的事情怎么再叫做在有体的法上面呢?然后说无体的生也不成竝于无体的法,就像石女儿不会出生再下面的一个石女儿一样的石女的女儿不可能存在这个世界,她不存在难道还会再出现一个石女的兒子吗石女的女儿,再出现一个石女的儿子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样子是不可能有这种生的,那么与此相同我们认为现在没有果,但未来会产生有事或者成为有事,实际这是不可能成立的

前面《四百颂》所讲的这些颂文,其实是把情况跟我们分得更细就是要讓我们认识,我们认为现在没有果但未来产生一个法,或者让它成为一个有的一个法这实际上呢,不可能成立的现在是无的不能把咜变成有,因为一个无者无论你任何因缘也不成为作业的对境,

如同《入行论》所说:“纵以亿万因无不变成有。”

《入行论》说纵嘫你已(积聚)成千上万、甚至上亿的因缘你想用这些因把一个无的果变成有,是没办法把它变成有的为什么没有办法把它变成有的呢?洇为它就一个无的体性我们前面讲到,这当中的有无生大家一定要把它放到一个实有上面去观察真实有上面。真实有的一个法它是一個无的体性它的体性就是无,体性是一个无的法你永远帮不了它。一个没有的法无事法就不能把它变成有事法。因为你不能够成为┅个对境什么因缘都不能够把它当成一种对境来帮助它,或者毁坏它就不可能让它出生,不能出生的话它就不能变成有所以,以亿萬因“无”不变成有“无”的一个法不会变成一个“有”的法。

下面说:“果不是已有而生也不是前有而新生。”那么这些明明显现嘚果法是如何出生的呢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结果是由什么让它出现的呢?下面解释:《宝蔓论》云:“譬如幻化象无来亦无去,唯惢愚痴尔实则无所住;世间如幻化,无来亦无去唯心愚痴尔,实则无所住”

人们都承认幻化的象、马完全是虚妄,这是根据什么说嘚呢幻化的象、马最初没有从任何地方产生,根本不见来处

一个象、马出现的时候,我们觉得“哇很大的一头大象,哇奔跑的很赽的一匹骏马”。骏马和大象都出现了我们去观察,咦它们从哪儿来的呢?哦原来幻化师在幻化,然而既然是幻化的就没有一个來的地方。它从哪里来呢假如是真的一匹马或者真的一头象,就有从什么地方走过来的但是幻化的象、马是没有一个地方走过来的,呮要幻化的因缘一具足当下就出现,根本不需要来处就是“无来而来”。最终也没去任何地方不见有去处。假如幻化师最后不再戏弄我们了不再演戏了,他一停下咒术的时候哎,这些大象、这些马就不见去处了不知道哪儿去了,你还能不能找回它们呢找不回,因为他们没有去处假如有去处,你就能找回它们但是由于它没有去处,你不可能找回它所以也是“无去而去”。而现在也是除了┅堆石头木块和念的咒语外也没有其他法,现在也没有象和马住在这个地方因为现在没有这些显现,其实只有石头、木块这些念咒的洇缘

古代的幻化师比现在的魔术师厉害惊人,以前做杂技做幻化的这些幻化师他们只要用一些木块、石块,然后再念一些咒语在把念过咒的药涂抹在你的眼睛上面,你当时看整个世界都变了前面有马,有象有人文,有美女呀有山河大地呀,这些景象都会出现“哎,我以前怎么没有看到这些呢”你就会觉得是这样子。这实际上是你的眼睛被这些咒药涂抹以后已经出乱子了!念咒加持过的石塊木块就变成了这样子了。变的时候你就看到景象全变了所以比现在的魔术厉害。现在的魔术你只是在戏台上看到一会儿变这样一会兒变那样,而古代幻化师能把整个情景全部彻底变了样那么这些彻底变样的这些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呢?是假的!是你出问题了就是仩面说的“唯心愚痴耳。”唯一只是内心产生了愚痴啊我们看到这些象、马的时候,唯一只是我们眼睛产生了迷惑是我们看错了,看婲了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些幻化出来的象、马,只有石块木块这些象、马看似住在这里,实际根们没有住所以是“无住而住”。

“对芽果来说生住灭等相也是如此”,

对芽和果来说就像演戏法一样的,一会儿发芽了这种出生实际上是无生;生出来的芽还在那个地方还没有坏,还是住在那里但实际上也是“无住而住”,根本没有这种幻相;最后这个芽果坏灭了其实也没有一个去处,它灭到哪儿詓了呢没有去处,是“无灭而灭”这些生住灭的相,唯一是幻化般的显现而已无始以来以无明而不认识这一点,也只是自己不认识洏已事实上,芽果和幻事没有什么不同这一句话给我们点出了要害,点出了我们的现实这是我们所有做生命的真现实。最真实的东覀就是这句话里面讲到我们众生无始劫以来,依靠无明而不认识这一点也就是我们有无明,看不到真相“明”就是明鉴真实,我们嘚无明没有明鉴真实的智慧所以我们没有认识的能力。由于我们自身的无能首先是无明,无明使我们无能我们自身的无能,使我们對宇宙人生失去明鉴的真实能力我们看不透着一点,其实只是我们自己不认识而已

不认识并不等于这个世界就听我们的,我们觉得它現实它就是现实的,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些芽果代表了宇宙万物的任何的显现,这些结果和幻化的事物是没有丝毫区别的我们就是看着幻化的世界,看着幻化的人看着幻化的电脑,看着幻化的大地看着幻化的房屋,我们穿的衣服是幻化的连我们自己人本身都是幻化的,幻化的人穿着幻化的衣服坐在幻化的地方,听着幻化的课我们在这么个幻化的世界,觉得在学一个幻化的佛法就是这样一個幻化的事情。所以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大幻化,只要对此深入思维就能对无生和缘起义生起定解。我们要多去想一想多去思维,深叺思维“噢确实是幻化的啊”。不要随便想一下就不去想了要去反复反复地思维。反复思维以后才能对无生的空性产生决定的信解,也才能对显现的缘起产生决定的信解对于无生的空性和缘起的显现,“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在内心产生定解

这就如《入中论》說:“由说诸法依缘生,非诸分别能观察是故以此缘起理,能破一切恶见王”我们其实就是对缘起生不了知,我们就用这种分别、那種分别建立了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建立了很多的生。而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一种自性生只有无生。那这个世界上出现的昰什么呢这些不是我们邪分别所能够思维的,它就是一个缘起的法理而已依靠这样的了达,生起定解以后我们就能够破除一切有无昰非的、恶见的网,把这些迷网全部打破这就要求我们去思维,而且要深深地思维才能够破除邪见,而生起对无生缘起的定解这是需要下功夫的,比如在有无生上面去分析会不会出生呢?哦不可能出生,那为什么有这些生呢这些生都是缘起生,没有一种自性生

反复思维“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你就会越来越有体会,越来越有感觉既然是缘起生就不会是自性生,没有自性生你就不会当真僦会把它看成是幻化的世界。一切都是幻化一切幻化的本质就是无生,最后观无生而入它的胜义本体最后把一切幻化全部泯灭,寂灭箌法界无生的本体当中

所以,我们一定要用深深的思维来度过中观的学习把这种思维带到日常生活当中,带到你身边的任何事任何法用这种观察最后你就看到,生住灭的现象都是幻化这个道理推广到林林总总的内外显现法上,无一不是如此我们观察这个道理,一個法上它是如此的换一个法还是如此,换了所有的法不管是内心的法还是外在的法,不管是有情界还是器世界这些显现法,没有哪個法不是这样子的没有哪个法是离开幻化般的无生缘起。这是我们学法当中遇到了佛法或者说遇到了一切所知中的精华。为什么呢洇为这是能够推广到林林总总一切万法上面的真实,这个终极的真实是贯通一切万法的你把这一法认识了,你就把所有法的本性都认识叻把无生、缘起、性空都认识了,所有诸法的本性你一下子就了达了

所以这是佛法中一个很殊胜的正见,是上根者或者有福报的人才會碰到的因为这种宇宙人生中的精华的义理,一般人是没有福份的因为一般人看到显现法,不会把它看成是幻化的、缘起的只会看荿是实有的,看成实有的生实有的显现,我们无始劫以来受着无明的欺骗诱惑,我们太当真这些林林总总的内外显现法了所以没有苼起无生缘起的机会。我们一直活在邪见当中甚至现在道友们还不深入去学习的话,只要不通达法义自心当中还会有自性实有的邪见,就会落到“常”“断”“有”“无”当中去过着虚妄的生活。一个假的生命有什么意义呢一点意义都没有。而我们就是活在假的中間以假为真。所以这就看出你只要把这个法义认识透,贯通万法的时候才能活到真实中去,活在真实里面的人才是一个有意义的囚,才是有意义的生命“

换言之,乃至存在能取所取分别习气之间将会显现种种的有事,这一切有事最初产生时并没有从任何地方噺地产生,现在显现时也只是以习气力显现故没有任何自性存在。最终消尽能所二取的习气而不再显现时也没有到任何地方去,仅仅昰在远离二取的无分别智的境界中不显现而已。

所以说一切法皆如幻化。为什么因为这一切法的显现都是观待能取所取的分别习气,只要有这个习气它就会出现习气成熟的时候,一切显现法就出现了就是靠我们的二取习气,它并不需要从任何地方产生出来我们內心有无明二取,它就自然会显现所以菩萨证悟,从入灭定境界中后出定由于他二取的种子习气没有断,出定时自然会让他看见种种②取的显现菩萨知道这是由于无明习气所显现的,不会当真他知道:噢,这是我的无明习气幻化的虽然他活在真实的认知当中,没囿我们众生实有的邪见

而我们却不把它当成一个幻化,以为有一个真实的生由于不知道是无明习气导致显现的缘故。刚开始出生的一個法是无明习气让它出生的出生以后无明习气的力量让它维持,就一直在显现这个显现“现而无”的,因为是无中生有的在这个世堺上没有的,但是只要你有这个习气它就会出现。这个世界即使是一个大虚空但是只要你内心有习气,马上什么事件都能出现完全昰二取习气幻化出来的。当能所二取的习气种子不再出现了也不会有这些显现了。就像我们面前的山河大地一旦我们把二取的种子习氣全部断尽以后,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连虚空都不存在那还有什么大地呢?所以一切万法完全是观待于二取的习气幻化的假如远离②取的无分别智的境界出现的话,这一切显现当时就荡荡无有一法存在一道清虚,这就是证悟的境界

这个世界上,我们依靠自己的业仂习气投生到某个地方以后我们总以为这个地方是真的,我们的身体是真的我们所受用的一切是真的,而实际上所有这一切出生的法显现的法,痛苦的法——很痛苦啊有些人离异啦,有些人钱丢啦东西丢啦……这些是不是有一个真正的失落呢没有任何失落,因为咜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它的去处也没有。都是无有生无有住,无有灭唯有幻化,这样子的一个无实有的显现我们要把生住灭的、是昰非非的、宇宙世界的一切万法看成幻化。我们今天学了这个法义以后应当知道,我唯一是一个幻化的世界唯一是一个幻化的人生。

“摄义:种种有事显现无实有远离自性有无生故。”

我们觉得有的种种的这些事物的显现实际上没有一个真实有。是什么原因呢因為远离自性有无生的缘故。自性的有自性的无,它的生都是没办法的一个自性有的法,是无法出生的;一个自性无的法也是无法出苼的,所以这个世界是一个无法出生的世界它不是幻化、不是无实有,又能是什么呢我们就要去用这句话:这个世界上面所有的东西嘟不可能出生,但它为什么显现呢这就是一个无明习气的幻化。没有出生的法却出现了就是无生而生。无生而生就是没有生没有生嘚法,从来没有的一个存在却显现生住灭。就像从来没有的一个人他却做了很多事情,那怎么可能呢就是以无明愚痴力所见的这一切二取显现,所以应当知道这就是幻化的我们再看幻化的事情,我们的幻化师是谁就是我们自己的无明二取的习气。

(大家在学习这部汾内容的时候都普遍感觉比较困难有些道友因为是最初接触中观,所以听得一头雾水或者有些道友没有接触过这样细致的理论观察,所以感觉很生疏也很费力。这些都没关系的我们前面讲过,学中观最初会感觉困难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在学院学习的时候刚开始聽上师们讲,也是不知道究竟为什么要讲那么多讲这么多究竟是要做什么?做了这些以后究竟对我修行有什么帮助或者这些连听都听鈈懂,那我这辈子是不是没希望学习它了没办法学习它还有办法用起它么?好像就觉得没办法而实际上,中观一方面来说是最难学嘚,一方面又是最好学的。而且学好中观以后对于所有的学科,所有的佛法都会形成一个根本上的意义你把最难攻破的攻破以后,洏它又是从最根本上攻破并抓到了佛法的根本以后,再回观一些教法的时候学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了。一个人学过中观经过中观的思辨,再去学因明、俱舍等你就会觉得太轻松了!你一下子就会觉得:“我面对的那些法是小事一桩。”都只是一些名相上面需要稍微確定的问题而中观是需要去思维、思辨的过程。养成了思辨能力以后不管学什么,都会产生一些殊胜的智慧的力量刚开始不熟,慢慢的就会越来越熟熟了以后思维就越来越深,就会越来越找到感觉越来越体会到“哇,我以前想错了这个世界原来是这个样子的!”你出现这句话,这个感叹的时候就预示着我们早就应该解决这个事情!我们作为一个生命,活在糊里糊涂当中从来也没有睁开眼睛看一下这个世界的真相,那你为什么不睁开眼睛去看一看这个世界呢即使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你也要用一点力气这个力气很值得。Φ观这个理讲的时候很枯燥第一次接触不一定很容易懂,所以我在讲的时候因为时间关系,只能粗浅地跟大家交流交流过程中,有些道友如果听不懂的话可以反复地听录音。下载下来反复听以前我们也是反复地听上师的录音,反复地去学反复地辨,有时候与身邊的道友一起辨析看看为什么是这样子宣说的。这样下功夫是值得的慢慢地你就会其乐无穷了。这里面充满着法喜学中观的人应该哽充满法喜,因为这是一个面对的是最根本最本质的大事情解决生命当中最大的事情。

《中观四百论》说:“对下根者给他讲布施;對中根者,对他讲持戒;而对上根者就要对他讲一切万法皆空的空性般若。我们唯一要寻求的是上上的智慧而下下的布施、持戒、安忍这些,在往上就是要修无我再往上就是修一切万法皆空,我们都是要往上上的智慧去寻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就是偠在智慧上越来越高,而不是在烦恼、我慢上面越来越高一定要在佛法智慧上去高。就像有些道友感叹的现在的人不求智慧啊。确实峩们很多人不求智慧就觉得这些智慧拿来干啥?而实际上佛法就是智慧离开智慧就没有佛法。闭着眼睛的无明那会出来这么智慧的佛法呢所以要求智慧,而且要求上上的智慧要做一个愿求智慧的人生。道友们如果上课没有听懂下课一定要反复听录音,有些道友听錄音连听10遍之后走到哪儿都能把音声感觉出来,好像任何时候都有法义在心相续中回荡所以当时没听懂,就下载下来听录音)

3,破四呴生因是同时观察因与果的理论,

把因和果配起来看:多因配多果多因配一果;一因配多果;一因配一果。配下来以后观察有没有這四种能生的情况呢?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破四句生因”要做的事情

出处:智藏论师的《二谛论》,(是自续派的论师)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入智者门》中都运用了这一理论。

这是应成派和自续派共同的理论智藏论师的《二谛论》中主要以自续的方式来运用,而应成派的论师主要以应成的方式来运用运用的方式不一样,产生的见地一则是自续的,一则是应成的这两种不同的见地,依靠它运用的方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但是这个因,从因的角度也可以把它归摄在金刚屑因中去侧重在因的角度可以这样归摄。

下面看释词:何謂四句生以实有因产生实有果的方式,只有多因生一果一因生多果,多因生多果一因生一果四种,所以叫四句生逐一遮破的正理稱为破四句生因。

“四句”就是多因生一果,一因生多果多因生多果,一因生一果因上面有多因和一因两种,然后每个因上面看果昰多果还是一果只有两种,两两成四就是四句生。这四种情况是否真的能生呢逐一去用正理观察的时候,就能遮破它也就是无法絀生,无法有自性生就叫做破四句生因。前面讲过“因”就是正理的意思,所破就是“四句生”能破是正理,以这种正理打破四句苼而显示无生。

以下按照《入智者门》具体解释:

①设若多因生一果应成一异体无因。

具体来分析一下每一个生假如第一种情况,哆因生一果能否成立呢?是不能成立的应成为一体的果无有因,异体的果也无有因了为什么呢?后面分析就知道确实这样一出来,就会产生无因生的过失怎么会无因生呢,就因为这种情况无法出生一体的果和异体的果一体和异体就包含了一切万法的认定。

首先看敌宗的观点:可以有多因生一果比如由所缘色法、眼根、作意心所(心所法之一)、光明(眼见色法的助缘)等,产生一个眼识

眼识只是一個果,这个果却有很多的因包括所缘色法、眼根、作意心所(心所法之一)、光明(眼见色法的助缘)等,这当中有因有缘都归入因里面去。這当中因是很多个法而果只有一个法。

我们会觉得这是很对的就是这样子的。我们生起眼识的时候就要看到有色法、有眼根、有作意心所,还要有光明这些聚合以后,自然有眼识生起来我们觉得会有这样子的情况出现。但是这是经不起观察的假如你在胜义中真實中还向承认它,就会遭到破斥

下面我们看破斥:异体的因也能产生非异体的一果之故,应成非异体的一果无因

为什么呢?我们举一個比喻:不可能两个妈同时生一个儿子每一个妈只能生她自己的儿子,不可能两个妈作为因生出一个儿子。所以说异体的因,就是兩个或多个别别不同的因也能产生一体的也就是同一个的果,这样就应成为非一体的因一果无因,因为不可能出现如果非要承认异體的因能生非异体的果的话,怎么也不能让三个妈生一个孩子三个妈都同时在生,结果生出来同一个孩子这个事情在这个世界上能出現的话,会是很奇怪的这样一看,这个孩子只能是无因的因为一个妈的作用,她只能生她自己的一个法每个妈都只能生她自己的儿孓,每个出来的儿子都不一样这同一个孩子是生不出来的。如果必须要求3个妈同时生同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无法出生的。这样非异體的一果就没有因了。找不到他的因具体在意义上去分析,就是说每一个因的作用是不同的。因为这一个法的异体的因是实有的因實有的因,每一个因都有它自己的作用它的作用就是在于它的自身上面。由于它在自身上有不同的因就有不同的作用。而不同作用对於果的影响方面也就不同所以果的各个侧面也就不同。合起来被称做一个果的话其实是多方面和合的一个情形。并非是真实的一个果

就像这个眼识,如果仔细去分析如果眼识是由色法所出生的,那应该是色法有色法的果眼根有眼根的果,做意心所有做意心所的果光明也有光明的果,他们每一个都会出生他们自己的果如果真能生出一个果的话,就绝对是一个和合体不可能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个果。实际上眼识是名言当中不经过观察的一个说法其实不可能有这样的出生。

同样以非异体的因,也不能产生非异体的果

也就昰说,必须要几个妈才能出生同一个儿子。这样的话就成了一个妈没有办法自己生孩子,必须和其他几个妈一起才能生孩子按对方嘚观点,一个妈就全无生孩子的能力了故同一个因,是一个非异体的一个单独非异体的因,是不能产生果的就像单独的因不能产生眼识一样,也等于是说一体的果是无因的。异体的果是由很多一体的果组成的故异体的果也是没办法有因的。

因此异体和非异体都應成无因,多体的果和一体的果都没有办法成立有因故有事不碍乎一体或多体。故一切有事都无因要么恒有,要么恒无

我们从因上詓看的话,就像前面所说的异体的因无法产生一个果,非异体的因也不能够产生一个果一体的果它找不出来一个因,异体的果是由一體的果所组成的也就是说,每一个果都找不到因所以零加零还是等于零。所以大家都没有因一切有事都无因,一切有事要么就是恒时有,无因的缘故要么就是无中生有,或者自然就有恒时有,不需要条件无条件地有,就永远有要么就是恒无,无条件地无詠远都是无。就只能是这样子的情况这是第一种破的情况。

②设若多因生多果不能成立一体果。

敌宗:可以由多个因产生多个果譬洳:以作意心所无间产生自性之识,以眼根产生能取外境的眼识缘色法的所境产生取种种相的眼识。

从第二个观点对方的观点他就转過来,明白每个因都是实有的实有的因都不是一个因,是异体的不同的因。而不同的因产生的果也应该不同。所以由因缘而生产的眼识应该是很多个不同的眼识,眼识的每个侧面都不同所以不是一个果,而是很多个果故眼识应该有很多侧面,一个是实的自性┅个是眼的实的自性,然后又有能取种种相的自性有这三个侧面。而这三个侧面是由什么来做为它的因呢自性之识,是由这个做意心所让他产生的所以做意心所是自性之识的因。取外境的眼识是由眼根产生的。取境的识是由做意心所产生的。这个识又是一个取境嘚眼识这个差别是由眼根所决定的。眼根是这一方面的因然后产生能取种种相的眼识,这个就是由色法的所境来决定色法有种种相,所以它决定了眼识是取种种相的眼识不同的结果,是由不同的因来决定的因有很多,果也有很多每一个因都对应不同的结果。这樣就形成了一个总体上的眼识这个总体上的眼识就像形成一队人马一样的,这队人马的每个人都有他的因。所以这一队的结果是由一連串的、很多的因一一决定特定的决定。

会不会这样子呢我们下面去摭破:啊,看起来一下子又变聪明了不可能吧!下面一摭破的時候,就明白这还是不聪明的。为什么说不聪明呢下面说,

遮破:如果是由多个因产生多个果则不是以这些因素产生一个眼识的果,因为以别别的因产生的是别别的差别分所以总体的眼识应成无因。

我们每个人都说啊,我生起了眼识我们分析对方的观点,这个眼识是怎么出生的呢就是很多个因产生很多个果。这些每一个因都决定了他各自的果这些因素形成的所谓一个眼识,这是不可能的沒有一个眼识,只能有很多个果没有这一个果。如果眼识只有一个那只有一个果,但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没有一个眼识,是因为别别嘚因产生别别的差别分所以只会有很多果的情况,而没有一个单独的眼识没有一个独一的眼识。也就是说通常我们认为的,对方所說的总体的眼识这就是独一的眼识,实际上这种总体的眼识独一的眼识是不可能的,这样就成为了一体、或总体的眼识没有因因为呮出生了很多眼识,很多果没有出现一个眼识的果,所以一个眼识的果是无因生找不到因。

对方听到我们这样去破就必须去维护这個一体的眼识了。否则的话就没有谁能生起一个眼识。那他怎么维护呢

敌宗:其实,这些差别分都只是一个识的不同反体此外并没囿和眼识他体的差别分。

他就说不可能,眼识还是一个只是它的反体不同,这些差别分只是在它的眼识的反体上有不同反体是什么,反体就是侧面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侧面,那个侧面有很多的侧面,这些差别分呢就是这些差别的支分,每一个支分影响它不同的侧媔结果上面有很多很多的差别分。那么这些差别分,是一个眼识果的不同的侧面这个差别分不是在因上,是在果上这个果上有很哆差别分,那么这些差别分每个都是一个侧面每一个侧面,它都是一个眼识的侧面所以,这很多个侧面组成了这一个眼识

就像一个杯子,有它的左面有它的右面,有它的前面有它的后面,有它的上面有它的下面,这是侧面不同侧面不同,差别分上面有一些侧媔的差别分但是眼识就是那么一个眼识,就像杯子就只是那一个杯子所以一个杯子有它不同的侧面,就像一个眼识有它不同的反体差别分一样的。

那么我们怎么去遮破呢我们以为,你看他举得这个比喻这么厉害那中观师这下子可惨了,哇人家举得这个比喻是一個杯子有很多侧面,这样子的话就像一个眼识它有很多侧面能够承认很多侧面,但是就是一个眼识就像杯子有很多侧面,就只有一个杯子哇,讲的太有道理了会不会呢?中观师一看你这个观点讲起来好像似乎有理,但是经不起观察一经观察,这是个歪理站不住脚。

下面遮破:那安立以多个因产生多个果毫无意义,应当安立以多个因产生一个果但这也是有上述的过失,

也就是说那这样子,你就不要承认有多个果了你就只承认多因产生一个果了,把多因产生一个果的话就把你最初的所立给破了,最初的所立就是多因生哆果这个时候呢,你又承认了是多因生一果那这样就把你最初的所立给破了。也就是你刚开始只成立的是多因生多果而没有说多因苼一果,所以就把你这样子的观点给打破了应当这样安立的话就把你的宗派给打破了,所以这样也是有上面的第一种过失也就是多因苼一果的过失,会有多因生一果的过失第一种已经被打破的过失。

敌宗一想你这么一讲那我咋办呢?敌中又马上开始来维护他自己了所以下面敌宗就觉得很聪明,

敌宗:觉得虽然本性是一体但是就不同的反体,可以有假立的一体因此没有过失,

他觉得现在观点可鉯天衣无缝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现在本性上面虽然是一体但是它不同的反体,也就是说它不同的侧面可以假立是一体,有异体的侧媔也有一体的侧面,果确实只有这么一个果但是它有不同的它体的侧面,所以这个时候他又开始维护他的多体了维护他的观点当中嘚多体,那么其实前面被打了一下现在还要被打,怎么被挨打的呢下面我们去看,中观师是让他怎么被挨打的

遮破:以多个因仅仅對假立的法起作用之后,不可能生起自相实有的识这样应成实有的识没有因,而且果的本性是一体,又有很多差别分应成法和有法昰异体,法是指差别法有法是指差别基,

第一句说“以多个因对假立的法起作用,不可能生起自相实有的识”为什么呢?你对假的法起作用最后出来的只是假的,假的就不能是真实的你对假立的法起作用,最后出生的是假立的果这样就不能出生实有的果。自相實有的果就不是假立的果,所以不可能生起自相实有的识这样应成实有的识就没有因,只有假立的果有因假果有因,真果没因实囿的果没有因。

对方说你看我的观点该多巧妙呀,我是从不同的反体而可以有假立的一体假立的一体是在果上面安立的,而这个假立嘚果如果对他起作用的话,那最多只能出一个假立的果你看,这一点中观师多么巧妙呀多么厉害呀!把他建立的所谓一体异体,前媔把一体给打了一下现在又把异体给打了一下,最后他觉得这下子不可能被打了,哪知道还是被挨打觉得说是,我的自性实有的识昰一体的但是它有不同的侧面是假立的,所以的话这是天衣无缝的但是的话,你的果是有不同的假立的侧面这些果是由不同的侧面組成的,就像杯子就是由各个侧面组成每个侧面都是假的,所以0+0=0假+假=假,所有的假加起来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所以的话,对于每一个側面都是假的侧面,假的侧面起作用呈现的一个结果只是一个假的结果。所以这样的话你的实有的识,他的因在哪里呢没有因了,因为你实有的识出生不了呀

而且,我们去看果的本性是一体的,它又有很多差别分这个差别分,和这个本体形成的这个关系是法和有法。也就是说差别基和差别法也就像一个人,他是长得美长得丑,这个人是一个差别基这个人长得美长得丑,这就是他的差別法这个人和他的美丑是一体的,不可能是它体但是现在呢,对方的观点当中这个法的本性是一体的,它有不同的侧面这些侧面昰具有差别的。这个法是具有差别的有法是不具差别的,有法和法就形成了一体的这个人是具有美丑的,这样才会形成这个人是差别基美丑是差别法,因为他本身具有美丑假如他没有美丑,就等于这个美丑和他没有什么关系

现在也是这样,一个有法是不具差别的这个法呢,又是有差别的无差别和有差别这是没办法放到一个法上面去的,所以就形成是异体的这是第二个。你看是第二环,中觀师一环一环多么善巧,中观师真的是让人享受把对方的观点破得是一点都没办法成立,确实中观的这种智慧是非常殊胜

敌宗,可鉯由一个因产生多个果比如以所缘境的蓝花,既可以产生后后的相续又产生其他人的眼识等。

他想哦,我们就在一个因上面可以产苼很多果为什么呢?就像所缘境是一朵兰花一朵兰花可以让一个人看着这多兰花的时候,一直在看着产生同类的相续也就是说这个眼识一直在不断不断地产生。然后不仅自己在看着这个兰花看着这个兰花产生了眼识,而且的话还能让别人看到这朵兰花的时候,也形成别人的眼识很多个人来看一朵花,就会形成很多个眼识就像我们所说的,一百个观众的心目当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所以你看一个因他就形成了很多结果是不是这样子呢?

下面遮破你不管出什么难题,中观师那里都是轻而易举,一掀就翻了:

遮破:诸果昰仅仅从一个因产生还是和其他法相连而引生呢,

你看中观宗只要提个问号呀,真的是让实有宗一下子胆战心惊一问的时候说,这些果是很多个果所以叫做诸果,很多个果这些果仅仅是从一个因产生,还是和其他法相连这里面什么意思呢?中观宗后面就露出来說如果只是从一个因产生,异体的果应成无因也就是假如说你出了很多果,这个果只是由一个因产生那么就等于很多果是没有因的,没有因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一个因,它特定的作用只能形成它特定的结果,它的因和果是特定的因为是一个实有的因,实有的因只能有它实有的果它不可能有这样子的情况。

我们举个比喻有些人说,一个妈是一个因一个妈可以生多胞胎呀,你一个妈可以生一个难道你就不能一个妈生双胞胎,甚至有些妈很厉害成为伟大的母亲,能生他个七八个同时生,那这样子伟大的妈是不是一因生多果呢

我们去看,实际上生出来的每一个子女的因都是各自不同的因,它的各自不同的因就是每个受精卵,每个受精卵成为她每个孩子嘚因每个因是特定执著她的果的。所以不能说一个妈出生了那么多孩子,实际上那是不经观察的真正观察,每个果都有它特定的因不可能说一个因去变生很多的果,不可能的所以,从一个因不可能产生很多个果所以假如说只能由一个因产生很多果的话,你让这個因它咋办呢这个因它就无法了,它就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能力,那这些果就无法出生了你死命地让这个因去出生,那它也无法絀生了所以,这是不可能的

而且以一因也不能生一果,这个和第一个破法是一样的这个一体和异体的果都应成没有能生之因,一因苼一果在第一个当中已经破了如上述一般,

这样的话一体的果和异体的果,也就是一体和他体的果一个果和他个果都没有它能生的洇了,那敌宗一看这三下两下又给我搞了,所以下面又想来救自己所以,敌宗又说

敌宗:所境的蓝色还要观待光明,眼根作意等才產生眼识因此需要连同其他法来产生眼识,

前面中观宗打问号说它仅仅是一个因产生的么?一个因产生的事被破了然后说是不是还鈳以和其它法连起来生呢?那不聪明的人以为中观宗在帮助自己说,啊是是是,就是和其它法连起来的和哪些呢?和光明眼根,莋意这些联系起来最后形成了产生眼识的作用。

中观宗确实很厉害你说什么我都准你说,但你说什么我一经观察你都是错,所以下媔中观宗就遮破说

这样所生的果不成为一体,因为具有己因的诸差别所产生的众多差别

这样子就和第二个破法是一样的,第二个破法就落到第二个破法,第二个破法就是说它以别别的因产生别别的差别分所以的话,就有众多的果众多的因产生众多的果,这样就不能成立一体的果了一体的果没有的话,那怎么可能产生多体的果呢所以不成立。

下面④设若一因生一果,应成勿需聚因缘

这里面僦是讲一因一果的关系,我们想哇,那上面都把这些情况破了那是不是说一个因生一个果,特定的因生特定的果呢其实那也是不观察的。不观察的时候我们说,啊有这样子的因,他的决定的侧面有这样子,实际上会不会呢不可能的。

敌宗说:可以以一个同类嘚因产生同类的一个果

那下面遮破,以眼根为例实际上只产生同类的一果,应成同类眼根之外不生起眼识,这样一切众生都成了盲囚等有很多的过失。

他说一个因要生同类的果,那么我们就以比喻来说以眼根为例子,眼根只产生它的同类的一个果那么它的同類是什么呢?同类就是眼根所以眼根只能产生眼根,除了眼根以外它不能产生眼识,因为因和果必须是同类的同类的眼根不能产生鈈同类的眼识。这样子的话人人都只能是有眼根,不能有眼识那没有眼识,我们就没办法见东西见色法,那这样子的话一切众生嘟成为盲人了,因为无法生起眼识之故有这样子的很多过失。所以你以同一个因生同类的果的话,其实这样子就没办法了

甚至还有潒标题上所说的,这样子的话“应成勿需聚因缘”,你眼根生眼识那好的,它不需要因缘不需要其它外缘。那为什么我们世间上的法都说,现在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呢?它聚集了很多的事万事都具备了,你看它聚集了很多因缘而且,只要缺个因缘这事情就办鈈了,所以它需要有多个法来成就那么,如果按照这样看一个因产生同类果的话,就有世间上面不需要去聚集因了一个法直接有生果的的能力了,一个因就能生果的话把一个种子放到虚空当中去,放到箱子里面去不需要阳光土壤就能够生果,哪有这种东西呢

下媔讲另外的一种破法,这种破法最主要是全知麦彭仁波切的破法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入智者门论》中,他最主要是以离一多因来给我们觀察然后去把四句生因破掉。他是以离一多因作为前提的

另外《入智者门》中说:“如果以多因生一果,则果不应有多体应成独一,以理观察并不成立无分的实有一体,

“以理”是以什么理呢就是以离一多因这个理。通过正理来观察没有一个不可分的实有的果,没有一个不可分的实有的一体的果那就找不到一个一体的果那多因生一果,那就等于是一个废话不可能有这种事情,所以独一的果是找不到的,因为是可分的缘故不会是独一。

如果以多因生多果则不成以多因生一果的作业,这样纵然集聚很多的因以应成无意義。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多因只能生多果,那其实它就不能生一个果不能生一果,你纵然拒绝很多的因它连一个果都生不出来,它怎麼会生出很多果呢0+0=0,我们前面经常说这句话也就是说你一个果都出生不了,又说能出生很多果这不是一句空话么?不可能的所以,多果是由一个一个的、很多个一果组成的那你连一个果都出生不了,那怎么能出生很多个一果呢所以是不可能。

如果以一因生多果由不存在无分的一因,故不成立而且不观待任何法的独一因素,永远不可能生果如果以一因生一果,也不成立因为它和‘众缘俱匼能生诸果’,直接相违

首先看一因生多果,一因生多果当中说由于不存在无分的一因,也就是和前面讲的你是一个因,就不是多體的而是独一的,独一的法能不能够找得到呢我们用离一多因去观察,绝对是可分的可分就不是独一,就不叫一因所以不能成立。而且假如独一的一因能够生其它法的话它不观待任何的一个法。以独一的因素可以去生果的话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因缘和合才能苼果那里会说独因生果呢?否则这个种子它是个独因,独因随时都可以生它就有恒时生,无穷生的过失

下面就说最后一种,也就昰说一因生一果一因生一果也不成立,因为它和我们的现量相违我们现量当中看到,是由众多因缘和合而出生种种的结果的所以不昰一个因生一个果,这和现量直接相违这是《入智者门论》当中破的,当中用了离一多因来作为前提观察一体的果无法成立的缘故,苐一个和第三个就是在这个离一多因来观察上面不成立然后第四个是和现量上面相违,第二个就是从一个果上面无法产生进而形成多果更无法产生的这个相违。

归纳:以无分的一体不存在没有一体的因和果,故一因生一果一因生多果,多因生一果都不成立

这里面僦是始终以离一多因作为前提,也就是说这个不可分的一体的法不存在,所以其他的都无法形成。只要是有个一因或者一果,这都無法形成因为没有一体的一个法的缘故。又由一体不成立多体也不成立,故不成立多因生多果一体都不成立的话,很多个一体组成嘚多体更不成立,所以多因生多果也不成立这就是归纳了把《入智者门论》当中破这四句生的时候,观察一体不成的你去周遍破破除以后也就无法建立因果上的一多配属,来把四句生破掉了

第⑤,其实这第五是从正面上来安立是故因果之缘起,离实一故无异体除一异体假立外,真实义中无有生

因果是一个缘起法,在这缘起法中离开实有的一体的话,你就没办法找到一个他体,因为他体都昰由每个一体互相之间不同组成很多个异体,但是这样子一体没有的话异体自然就没有了。一体和异体都没有那他们是怎么存在呢,实际上只是一种假立假立的话就是在真实意当中没有生,而在名言当中有个假立的生

所以无论因或果,都没有实有堪忍的一体性遠离实有一体之故,也没有实有的多体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意义。

实际上只有对多体按同类的根据假立为一体;对一体法按它的差別分假立为多体。

我们为什么会把这个法说是一体呢就是一个东西,一个杯子虽然一个杯子是把很多东西把它当成一个杯子,你仔细觀察呢又有很多上面下面很多个,就像把它分析成了很多成分以后这些每个成分都不一样,所以的话就是把很多的多体法把它混在一起的时候把这个同类当成一体,就像我们说有地球村实际上就是把每个国家这些组成,最后组成了一个地球村然后这个地球呢,和其他的月亮又是他体的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又把这个银河系,把很多个星球把它划到一个范围当中我们又叫做一个银河系,所以这一个銀河系实际上有很多个星球但是呢,我们却假立说一个银河系其实每个法都是按照这种方式来假立的,同样的就像对于这种一体的法,就像一个银河系一个银河系除了每个星球以外,哪有这一个银河系的法呢那么其实,都是把它的差别分假立的同样的,这些一體的法就像一个银河系中有很多个星球,那很多个星球就是我们笼统的执著的银河系中分出来的分出来后,这个一个地球上面他是個笼统的一体法。然后我们又在这上面说这个国家那个国家,每个国家都不一样其实的话这些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星球呀不同的杯孓呀,这些不同的法都是假立的你永远找不到一个真正不是假立的一个一体法。所以一体和多体都是假立的,

名言当中唯一是以这種方式安立因果法的,除了这假立的一体、异体以胜义理论观察时,无论是“多因生多果”“多因生一果”,“一因生一果”“一洇生多果”,都不成立能生与所生的因和果

这就是以胜义理论观察,它找不到实有的一体和异体既然找不到实有的一体和异体,那就找不到实有的多因生多果实有的多因生一果,实有的一因生一果一因生多果,因为找不到真正的实有的一体和异体的缘故

因此,诸法没有极微尘许的堪忍自体如梦境般,虚妄不实

所以,一切法都是梦呀没有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微尘的、可以观察、可以建立它实有夲体的,都是虚妄无实的我们面对这世界的时候,就要知道是一场梦没有能够出生的缘故,用四句生去观察都无法出生。

摄意:种種有事显现作为有法,无实有作为所立真实义中无四句生故,这是能立的根据我们今天学到这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嘚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唍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造 圆春法师讲授

顶禮大恩至尊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应成派和自续派共同的五大因

(2)破有无生因(39页开始)

为渡化如虚空般无边无尽的众生得到究竟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请大家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在發起菩提心之后我们今天一起共同来珍惜暇满人生,学习益西彭措堪布讲授的《中观总义》

现在我们在学习能破中观正理的内容,这裏面我们学习别说五大因别说五大因当中对于第一个金刚屑因,上一堂已经学习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二堂课,破有无生因

不管有无苼因还是金刚屑因,还是破四具生因这些其实就像前面我们所说的,它的威力是无比的是永不落后的正法的武器,通过这种正法的武器我们会攻破众生难以放下、难以看破的实执所以,学这一个教法是我们成就智慧人生,使暇满人身真正拥有根本上意义的一个教法我们应该珍惜它,反复的去串修它这样会使这种力量展现在我们的见闻觉知当中,使一切万象依靠这种正理的抉择在内心当中融化為一个大空离戏的法界。所以我们学这个理,要反复地去思维它、串修它尤其在一些实际的,我们所见到的显现法上面去一个一个的鼡这种理论的武器去把它碎为微尘把它分析得透透彻彻,将这个宇宙人生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很重要

我们看论文当中说:“破有无苼因及观察果的理论。”这一个理论它是站在果的上面去观察这个果是有的,它能不能够出生呢如果是有的,它不能出生!那这个果昰无的它能不能出生呢?是无的也不能出生!这样子就会把我们通常认为:“哇!这个法绝对是有它的因的!”就会通过观察果我们看絀没有一个生实际上我们平常的认识是错的,我们平常实执的众生觉得有一个因生果,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因生果这个看法这个认知欺骗了我们,使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很真实活在现实当中。实际上我们由于看错了、想错了我们从来都没有活在现实当中,而是被一个虛妄的现实愚弄了我觉得有这种生,观察果以后我们就看到,我们以前的一切认识都是被愚弄的愚蠢的迷茫状态,迷惑状态现在峩们要过一个智慧的人生,来看透这个世界上面其实根本没那回事这个教法,它的出现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个震撼!这个教法的出处即说他在哪儿出现的呢?诸多经论中都说到这一因譬如:

《中论》中云:“有法不因生,无亦不能生”

有法是站在果的角度上面看的,无也是站在果的角度上面看的有的法,也就是如果是这一个果是有的法这个果就不应当生,因为已有之故然后无的法也不能出生,因为无的法它是无的体性的缘故所以,不管是有的法还是无的法都不应当生都不能生。这是《中论》当中给我们列出来的

十二门論云:“先有则不生,先无亦不生有无亦不生,谁当有生者”

已经有的则不会出生,先前没有的也不能出生有和无的法都不能出生,那谁会有出生呢世间除了有的和没有的,还有其它的情况吗没有的!在这两种情况,而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出生具体的我们会在后媔去看道理上的原因,

我们大概地说一下也就是说先前有的,它不会出生因为已经有的缘故。出生的话毫无意义然后先前没有的话,那么也不能出生因为它是无的体性。无的体性的一个法你不能够通过出生,让它成为有

它是一个实的有和实有的无,实有的有和實有的无是不能够改变自身的体性的,它的真实有已经决定,它要么是有要么是无,前面已经决定是有的那就不能再出生,因为巳有之故前面已决定它的体性是无的,它就永远成为无因为它是实有的无。实有的无必须永远保持它这种实有无的体性所以先有者鈈生,先无亦不生这两种情况都不在,根本没一个所谓的生

《四百论·第十一品》云:“若执果先有,造宫舍严俱,柱等则唐捐,果先无亦尔。”括号里面解释说:“如果执著果法先已存在,则建造宫舍、房舍、庄严柱子等,都成了徒劳无义。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想去建造宫舍而宫舍早就存在了,你去建造它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房舍已有了,我们又去修它这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已经存在了还有我們觉得这个柱子不好看,又把它庄严一下而实际上呢,这个庄严的结果早已经有了你所做的过程有什么意义呢?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先有之果,先存在的就不能够使它出生如果执著果法先前无有,也是如此比如说,先前没有的你去做也是毫无意义你永远不能让咜成为有,所以假如永远都是一个实有的无的宫殿这个宫殿、房舍、或者是柱子的庄严,这些以前是一个真实无的一个法真实无,它嘚真实当中就永远成为无这样子,你去修是不会出现的你去庄严它也不会出现的,所做的一切都不能让它出现一切都成了徒劳无益。

《入智者门》云:“有果无需任何因无者已因不可生,二俱非二亦无有是故观察不成生。”最后下的结论就是说所以通过观察以後,就不能成立生这一个是故观察不成生是很重要的。

我们在不观察的时候觉得有生这是我们仅仅不观察时候的虚假现象。我们在这個世界上面都会说出生了小孩子啊或者是出生了外在的一个法,都一个“出生”是不是真有这个出生呢?我们站在名言世间当中不观察的立场上可以认为是有出生,但假如说你站在观察的立场上去说的时候观察的结果没生,所以我们所认为的生是不存在的不能成竝的。为什么呢因为有了果就不需要任何因了,因有了还需要什么因呢就不需要任何因。无的它的因也不可生,因为它永远都是无就像我们通常世间人讲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无在果上面已经定了,已经定死了之后它就只能保持这种本性。

那不可能啊!前面是没有的应该后面这个因使它出生的,所以是先无后有这是我们大家能够承认的。但是这是不经观察的一个说法。如果你用勝义理论去观察的时候我们前面已经讲了,就是说一个真实有的法它的体性是确定的,定性为有的它就是决定永远都是有。定性为無的它的本性难改,就是要确定它永远都是这个本性否则你就等于把它的本性改变,就不是它了先前无的法,它就是无你让他成為有,就不是它了它的本性已经发生变化了。所以它就永远保持无永远也保持无的话,你用什么样的因都不能够让它成为有所以,巳因不可生那有的也不需要因,无的已因不可以生那么二俱,也就是一有一无二俱的这种情况在《中论》当中说:“是二不同处,洳明暗不俱”也就是有和无这两者,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法上面存在这就像光明和黑暗不能够同时存在一样。这两者是不能并存嘚有和无是互相遮除的。有就不是无无就不是有,就是直接相违的那么一有一无这种法是不可能出现的。

那么“非有非无”是怎么囙事呢也就“非二”,非有非无在《中论》当中就说过:“作有无成者,非有非无成”如果说一有一无能够成立的话,那么非有非無才能成立因为“非有非无”其实回过来其实又等于“亦有亦无”。如果非有就是无非无就是有,其实你要建立“非有非无”就等哃要建立有无。而我们前面讲有和就像光明和黑暗不能够共处一样的那么这三和四是不可能,这一个是通过观察的结果观察的结果有無、二俱和非二都不能够出生。那么不可能有一个生的成立。

何为“有无生”果已有而生和先有后而生,称为:“有无生”

这里面艏先标题当中有一个破有无生因,先不看破也不看因,我们看所破的有无生这里当中的理论所破是有无生,能破就是因那么我们看這个所破,所破的有无生是什么意思呢果已有而生和先无后生称为有无生,这个有和无就是果的情况果的体性,果的体性是已有的呢还是先无的?先前无的就是无的体性的果,先前有的就是有的体性的果,这两个体性只要一确定那么我们去观察,它能不能出生是先有而生,还是先无而生这就是有无生,我们通常世间人就认为但是有些宗派他会这样认为:先已经有的它才能生,所以这两种苼就包含一切世间所认为出生的这种情况

对此一一遮破的正理称为:“破有无生因”。

对“此”“此”就是有无生,对有无生就是┅个一个的把它彻底遮破,这样子的正理就称为因那么所破的是有无生,能破的是因这样的正理就称为是“破有无生因”。这个因它昰落到理上面所以我们学是在能破的理上面来学。对这个所破的有无生要进行分析一下分析以后用我们能破的正理把它打破。这就是“破有无生因”

无垢光尊者在他的《如意宝藏论自释》中说:“此种种有事显现“是有法,”“无实有”是所立“远离自性有无生故”这是能立的根据。

在这个能立根据上面我们看到有一个自性的有无生,自性就是我们讲的实有法是有自性的,它才是实有自性的囿就是实有的有,自性的无就是实有的无而我们观察之后,是远离实有和实无的出生的缘故所以一切显现的法都是无实有的。因为无法出生这样子的法我们是站在果上面去观察,把它当成是真实有的我们对这个世界是很当真的,把它当作真实有的我们任何一个显現在面前的法拿出来,哦!这个法是真实有的能不能出现呢?我们去观察它是不能出现的拿在你手里面的一本书,它是有的法有的法能不能出现呢?不能出现假如它是有的,就永远保持它这种有的体性谁让它出现呢?没办法让它出现因为它已经有了,所以没有叻生没办法出生。然后无的法能不能够让它出生呢没办法生。所以虽然我们看到一个有的法是一个无生的法,没有出生的法那你拿到手里面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是有问题!这个问题世间人会不把它当成问题,但是作为一个有智慧的人、聪明的人为我们的生命负責的人,你一定要去看一看我觉得它存在的东西有没有问题啊?它根子上面难道就真的没问题吗如果它真没问题我们就踏实了。但是我们观察的结果实际是很不踏实的。比如说它根本就不可能出生啊!不可能出生它为什么会有呢?不可能出生又有的法绝对是有问題啊!这个问题可大啦!不是个小小的问题,你为什么不深入去观察一下是什么问题呢

所以中观,它解决的是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一看我们整个宇宙人生当中有问题,而这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就用“有无生因”去看,实际上我们所有认为的这些法它都本来无生,没┅个出生

我们觉得自己是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那我们有没有出生呢我们身边的人他有没有出生呢?我们自己看到自己所在的房屋咜有没有出生呢?地板有没有出生呢哇!这个问题如果去分析的时候,说:“远离自性有无生故。”它是一个无实有的!这个结论是偠去仔细思维:完全把我否定了说否定我们现前存在,是不存的不真实的,是有问题的你现在已经出问题了,你还不知道吗我告訴你为什么出问题,有的不可能出生无的也不可能出生,都没出生过没出生过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显现呢?

那你就应该知道是:无而現是虚妄的、无实有的显现。这个我们要去反复地去思维这个在结论上面就已经够震撼了,为什么出现这个结论呢它的原因也是一個锐利的武器让我们清清楚楚看到绝对是如此,这个学习就要深入到这样的一个透彻。

以下具体分析下面我们去具体分析一下:

虽然囿事宗和世间凡夫都承许果由因生,但如果以胜义理论善加观察则会了知“生不成立”,其根据如下:

如果以胜义理论善加的观察善昰指好好的、善妙的、仔仔细细去观察,而不要去蒙混或者是说把它粗粗略略的放到眼睛里面看一下就划过去了,千万不要这样要善加观察。这个世间是没有经过观察过就这样生活下去而且踏踏实实的生活下去的人,就像睡在圈里面一天只知道吃得胖胖的、肥肥的、一吃完就在那儿“轰轰轰”地,很欢喜的那种生命差不多所以我们是和这样子的猪八戒是不一样的,和这样的生命是不一样的我们偠做有智慧的人,就要用胜义理论去善加观察观察一下才我发现:哇!我吃的东西、我穿的东西、我用的东西、我看的东西,这一切都昰生不成立没有一个出生,从来都没有出生过没有出现过,没有一个真实的出生没有一个真实的出现,我们世间凡夫者还执著一個实有的宗派,就像小乘看这些法都是实有的,生的实际上这个世间是生不成立,因为它的这种出生是不成立的这个结论是非常惊囚的,它将会把所有的世间人都惊呆把所有的有事宗,就像小乘的这些经部宗、有部宗都会吓坏的

以前阿底陕尊者就是给两位比丘,給他们刚开始讲一些名言谛的法的时候他们非常欢喜,要持戒啊这些的他们就很高兴。但一讲到胜义空性的时候两个人就吓得把耳朵捂起来,不敢听!所以我们道友们要么就是全部已经了达了所以听起来不害怕。要么就是一点都不懂、一点都不关心所以不害怕。嫃正的这个害怕的人呢就是似懂非懂的人。那么我们要做一个真正懂的而无畏惧受持妙法的智慧生命,而不要去把它放到一边这个噵理没有什么震撼,这个道理是很震撼的因为生不成立,那么根据是什么呢

一个果法最初有而生,或者从无者而生若是果已有而生,如遮破自生时所说不能成立;如果果前无而后生,比如认为“现在除了种子没有其它到秋季时会长出过去没有的庄稼,”这一想法吔不成立

我们来看一看这里面讲的,其中第一句话给我们讲的果法的最初状态不外乎就两种情况,最初是有的和最初是无的这两种凊况能不能够出生呢?后面观察是不能出生因为不能成立它的生,为什么呢第一个侧面比较好了解,因为我们在破金刚屑因的时候已經破过自生第一点我们大家容易理解,自生也就是说先前已经有的先前已经有的一个法,它出来还是它自己出生来就等于他自己就等于没有出生,那么就等于无义生没有意义。假如这样子的法还要出生他的因就是他自身,因永远都是俱足无缺的没有任何障碍,所以它永远都是在生、都在生、不断地在出生因为因已经圆满了,没有障碍所以这样子自然会出生,控制不住随时都是这个因都已經集聚,所以永远都在无穷生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无穷生的法吗?没有!假如有一个无穷生的法那就是有问题的一个法,永远都在生苼生生……不停,哪怕一秒钟也没办法停为什么一分一秒都无法停呢?无法中断呢就是因为它的因是圆满的、俱足的、没有障碍,它Φ间不可能有一个间歇暂时停一下不出生的,所以这种情况是不能成立的果已有的是不能出生,是在遮破自生时已经宣说金刚屑因巳经宣说过。

如果果前面是无的后面出生,这种情况打个比喻就像大家都认为现在除了种子手里面拿着个种子,哦!这个种子拿在我掱里面的时候我想要让它种出很多的庄稼,而这个庄稼是在秋季的时候收成现在是在春天,我拿着这个种子呢我想,它以后会结出佷多很多的果实我就在想种一个种子能够成办很多,所以我就种很多种子最后会种一得百、得千、得万的丰收我的庄稼,这个想法我們觉得是成立的但实际上是不成立的,为什么呢因为要以因产生果,必定要对果作一种作意如果对果什么也没做,以因生果的名称囷意义都不可能存在因对果作意,只有因果同时和因先果后两种情况

因为:就是要以因产生果,必定要对果作一种作业也就是要对咜起一种功用,如果对果什么事情都没做那说以因来生果,这个因得因的名字果产生对于因的观待的果的意义,因和果的意义和名称嘟不可能存在

因为这个对它从来都没做过任何事情,就说是对它的因这个怎么可以存在呢?所以这个果是不能乱得的在古人所说的,果不能乱得这因呢,它必须要做事情才有果,果必须这样子出生的就像我们修行,假如你不修行就得不到结果,如果你要想成僦必须要修行,你要产生修行对于成就有一个作用它才会出生成就的这些圣道的功德。不可能随便的你什么事情都没做,在你身上矗接出现一个成就这就是因为你没有对果去做什么样的事情,所以不可能有这种成就出现的必须要做一点事情,必须要产生这种作业

那么我们后面就看,这种作业的话别无选择就有两种情况,因果同时的或因先果后的这两种情况我们看因对果能不能够做事情呢?鉯下分别破斥也就看到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没成立果的期间因也不成立,故没有任何作能生的作者;而因成立之时果也已经成立,不必要对果作任何产的作业

因为这里面分了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就是果成立和没有成立两种情况果假如没有成立的期间,因也没囿成立因为因果是同时的,果没有的时候因也没有果没有、因没有,那这样子的话因对它没有任何作用假如说果已经有了,因这个時候跟他是同时的所以你的因存在的时候,果已经有了那么这个已经有的果,何必要你因对它做什么事情呢它的出现不需要你再对咜做什么努力了,所以不必要对果做产生的任何一种作业假如说果没有成立,也不可能出现因假如说出现了因,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果也不必要因,就是这两种情况一看因果同时,这是不可能的

在因具有自性时,果尚未成立的缘故何处也没有,对这样的无者洇也作不到能生的作业,因为“无”的法不会成为任何利益和损害的依处“因”、“果”彼此也没有接触,毕竟只是无关系而已

这一個分析很多人不一定了解,但是这个意义却是一个很真实的意义我们要去仔细的思考它,也许我们觉得中观怎么会是这样子来说呢难噵我们平常是这样想吗?你会不相信但实际上是中观讲了这个道理,就是我们平常想的事情的真相只是我们平常觉得有什么东西出生嘚时候,我们就茫然地接受这个结论了

你仔细观察,实际上因先果后是不合理的。我们平常会说哦!前因后果。这是大家共许的這个共许只是站在名言假立上面我们允许你共许。假如不是名言假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那我们大家必须要观察能不能成立呢不可能荿立!为什么不能成立呢?因为:在这里面讲的说因具有自性时,也就是说因它是有的这个时候果还没有成立的缘故,那有些人想哦!果没有成立,因要正式对他成立出生的作用啊!但是我们要去站在实有的立场上面去你要站在真实有,站在胜义理论观察的这个立場上去看这个果尚未成立的缘故,所以它什么地方都不可以有都是无的一个法,也就是说对这样一个无者也是一个无的法,对这样┅个无的法那么你不可能以因做到能生的作业。

为什么呢后面就讲根据,因为无的法不可能成为任何利益和损坏之处就像有一个人,他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你想帮助他,没办法帮助你想去损害他,也无法损害他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存在,你怎麼去杀害他呢你怎么去安抚他、利益他呢?都没办法因为他是一个本身不存在的一个东西,我们在前面讲这个道理的时候就讲到过昰无的就是真实无,而且他的体性决定了是无的法无的法谁也不会帮助他,我们说因对果产生了作用就是因帮助了果,那么你因要帮助果必须果是有,有这个对境你才帮助得了他但是你那个对境不存在,不在这个世界你怎么帮助他呢?所以果如果是无的话,怎麼也不能帮助他也无法毁灭他,说帮助他或毁灭他都是一些戏论都是一些不可能的。这样子由于因和果之间彼此没有接触他是任何關系都连不上的。我们自己和一个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是面出现的现在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出现的一个人,你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那有些囚说,现在没有但是他以后会有啊!以后有就不叫做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这个果法啊!那是另外一个法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这个果法昰一个无的体性的法,后来我们说有一个果出现了那是另外的一个法,因为那个法已经叫做有了不叫做无了,而你假如说一个东西是實有的它要么是有,要么是无就体性只能在有无当中去选择,你选定了无就不能成为有,因为它的体性就是这样就像这个人,你巳经决定了他就是谁谁谁他再不能变另外一个人了,变了另外一个人这绝对是一个变化不可能是一个真实的人,是一个幻化的人不昰一个真人,哪会有这种变化呢所以我们就会要在分析的过程当中,发现到我们通常所认为到的一些错误我们觉得是一个无的法,通過我们的努力最后会让它出生,所以现在他的种子是因他的庄稼是果,但实际上呢后面的庄稼现在有没有呢?现在根本没有啊现茬根本没有就是一个无的法,无的法我们怎么去帮助它呢没办法去帮助它。那让它出现后来有没有呢?后来假如说时间慢慢变化到叻未来,真有一个叫庄稼出现的话那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惟是假名,亦惟增道业”那都是因缘生法的缘起生,不叫做自性生啦自性生必须是一个有自性生的法生出一个有自性的,你自性的一个因生出的是自性的无或者自性的有但是你出生的却一个可以妀变的、转变的、无自性的一个法,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个因生果实际上它只是假名安立而已,实际当中去观察是不可能前因后果

洳是善加观察,虽然因对果没做到任何作业但有如是因的显现就出现如是因的显现,除了这一点之外以其他根据再怎么观察已不可得,只是对此安立一个缘起生的名字而已

我们所认为生没有自性生,只能叫做缘起生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一个自性的法产生我们前面汾析了,自性的法它自己的体性要么是有要么是无,确定是无的是无法产生的,确定是有的也是没办法产生的。所以观察之后我們就回观这个世界,我们想一想因和果确实通过观察不可能有任何的作业,也就是说因对果不可能有什么作用啊!那么我们现在又有這样子的因出现了,最后它又会生起这样一个果的显现因的显现、果的显现,最后会通过因生果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只有一个唯是顯现我们唯是看到了因的现显,唯是看到果的显现唯是看到因生起果的显现,那么就只是显现只叫做显现,没有自性你根本看不箌自性,只是显现那么,这里除了显现本身作为根据以外你再没有其他自性实有来做根据。因为怎么观察也不可得它的一个自性既嘫只是一个因生果,唯一是一个显现只是显现而无自性,那么这种显现我们对此安立一个缘起生把这个名字安立给它,也就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惟是假名”空就是说无自性,亦惟是假名也就是说一个名字而已。

我们这个世界上面有没有一个法出现呢昰一个缘起出现的,而这种缘起上面的显现它真是有吗没有,它实际上只是一个缘起生只是一个假名,我们世界上面都只是一个名字这个世界上面出生了果,这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只有这个名字,没有这个意义然后有一个孩子出生了,只有这样一个说法而已实际仩没有一个真实实有一个出生,就是这样子的一个名言世俗当中的一个假立但是这个假立如果站在胜义当中一看,哦缘起生就是无生啊!就是空无自性,在这里面连因和果的相都没有啊连这些显现像都不会存在,因为观察的结果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当中哪会有什么显鈈显现啊?但是站在名言当中我们讲是缘起生的显现,所以这一段就是给我们解释名言显现名言显现呢,就只是一种缘起生的显现洏无自性。

另外《四百论》云:“有不生有法,有不生无法无不生有法,无不生无法有不成有法,有不成无法无不成有法,无不荿无法”

其实这里面的意思就是和上面我们讲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也就是讲有无生因首先是一个有的本体的一个法,它不会生出一个囿的本体的一个法有法不会出生有法,有法也不可以出生无法因为无的法不可能出生。然后呢无不生有法,无不生无法这里其实僦是在“有无生”上去配属,在因和果上面去配那么,因和果一配因和果都有有无,最后不可能有一个实有的。

但是呢这两个颂詞是站的角度有所不同。第一个颂词它是站在对方他觉得有一种生的作用的缘故所以,它就有这种自性产生他说生是有自性的,因为咜有能生的作用而这作用是有自性的缘故,有的法它会出生无的法或者无的法会出生有的法,这是因为有出生的这个作用能够出生嘚作用,但实际上我们去观察已经成就了的芽,它是一个有体的法也就是说它有它的本体。

现在我们拿着一个芽它是一个已经有的果法,它不会从种子的有的法而出生的也就是有的一个法,这个芽也是有的种子也是有的,它就不能够变坏它就不能变成无,但是┅个种子它要变成芽它就要毁坏它自身,让它自己成就果法也就是说它献身给果,我们说因要献身给果这个时候才能成为一种因果關系,你没有献身奉献你自己,就不可能出生它所以种子生芽的时候种子是坏了,然后才出生芽的但是种子假如不坏的话,还是那個种子它怎么会变成芽呢?所以种子必须要变坏才能变成这个芽

但是,有体的种子它一直是自性有,自性有就不能够成为无它一矗要存在,就一直没坏没坏的话,它就不会出生这个果法的芽并且芽已经是一个有体的法了,它已经生起了所以再出生它是没有任哬的作用的,就成为一个自生的过失也就是一个“无义生”的这个过失。

其实这一个有体的不能生出有体的最主要有两个过失,一个過失是:种子它是有体的法它不可能变坏而出生这个芽。第二过失是:芽已经存在了种子再生它,是毫无意义的它已经出现了,你為什么要再让它出现呢所以有这两个过失。然后再看芽是一个有本体的法,它也不从种子的这个无体法而出生因为无体的法无有生果的功能的缘故,也就是种子先前是没有的没有的法它怎么会有生果的这种作用呢?一个无的法就像我们说一个人他是有的,然后他嘚母亲是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的他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在这个世界存在,他怎么会出生呢他母亲没有一个生的能力啊!他母亲都是一个潒虚空一样根本没有出现的东西。所以“有不生无法”有体的法不会从无体的法而出生的,无体的果法不从无体的因法出生这就像烧焦的种子不会出生烧焦的芽一样,种子已经是一个坏的没有本体了,它的本体是坏的果也是一个坏的,没有本体它的本体已经坏了,那就是说无体的因法不会出生无体的果法这两个都是无的,还有无体的果法不从有体的因法而出生因为有体的因法它就不能够变坏,这和第一个是一样也就是说芽,首先是一个有体法它是一个有体的法,它就一直有它就没有变坏过,它就没有失去它的本体过鈈变坏的话,它就永远也不会出生它不会奉献它自己,所以也不会有这样子去看的话,无有有自性的生它的出生的因缘都是一个说法而已。而实际上了无实义。这就是第一个颂词里面所讲的

第二个颂词里面讲的:“有不成有法,有不成无法;无不成有法无不成無法。”对方他说生啊、灭啊、这些都是有体性的,或者呢是无体性的法,也就是说生灭就觉得生和灭要么是有它的本体,要么是無的它的本体但这两种情况都不合理,为什么呢因为已经生起的一个有体的法,不能成为再生的有体法它再出生就无有任何的意义叻,第一个是有体的生第一个“有”是生,落到生上面;后面的“生”落到法上面有本体的生它不成立在有体的法上面,有体的法没囿出生因为它再出生就是毫无意义,所以它再没有生了有体的生也不成立无体的法,无体的法它也无有生就像前面我们说,一个母親她没有出现在这个世界她怎么会有生的这个作用呢?所以它上面也没有生然后无体的生,也不成立于有体的法无体的生,本来就昰一个没有的法没有的事情怎么再叫做在有体的法上面呢?然后说无体的生也不成立于无体的法,就像石女儿不会出生再下面的一个石女儿一样的石女的女儿不可能存在这个世界,她不存在难道还会再出现一个石女的儿子吗石女的女儿,再出现一个石女的儿子这昰不可能的。所以这样子是不可能有这种生的,那么与此相同我们认为现在没有果,但未来会产生有事或者成为有事,实际这是不鈳能成立的

前面《四百颂》所讲的这些颂文,其实是把情况跟我们分得更细就是要让我们认识,我们认为现在没有果但未来产生一個法,或者让它成为一个有的一个法这实际上呢,不可能成立的现在是无的不能把它变成有,因为一个无者无论你任何因缘也不成為作业的对境,

如同《入行论》所说:“纵以亿万因无不变成有。”

《入行论》说纵然你已(积聚)成千上万、甚至上亿的因缘你想鼡这些因把一个无的果变成有,是没办法把它变成有的为什么没有办法把它变成有的呢?因为它就一个无的体性我们前面讲到,这当Φ的有无生大家一定要把它放到一个实有上面去观察真实有上面。真实有的一个法它是一个无的体性它的体性就是无,体性是一个无嘚法你永远帮不了它。一个没有的法无事法就不能把它变成有事法。因为你不能够成为一个对境什么因缘都不能够把它当成一种对境来帮助它,或者毁坏它就不可能让它出生,不能出生的话它就不能变成有所以,以亿万因“无”不变成有“无”的一个法不会变荿一个“有”的法。

下面说:“果不是已有而生也不是前有而新生。”那么这些明明显现的果法是如何出生的呢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结果是由什么让它出现的呢?下面解释:《宝蔓论》云:“譬如幻化象无来亦无去,唯心愚痴尔实则无所住;世间如幻化,无来亦無去唯心愚痴尔,实则无所住”

人们都承认幻化的象、马完全是虚妄,这是根据什么说的呢幻化的象、马最初没有从任何地方产生,根本不见来处

一个象、马出现的时候,我们觉得“哇很大的一头大象,哇奔跑的很快的一匹骏马”。骏马和大象都出现了我们詓观察,咦它们从哪儿来的呢?哦原来幻化师在幻化,然而既然是幻化的就没有一个来的地方。它从哪里来呢假如是真的一匹马戓者真的一头象,就有从什么地方走过来的但是幻化的象、马是没有一个地方走过来的,只要幻化的因缘一具足当下就出现,根本不需要来处就是“无来而来”。最终也没去任何地方不见有去处。假如幻化师最后不再戏弄我们了不再演戏了,他一停下咒术的时候哎,这些大象、这些马就不见去处了不知道哪儿去了,你还能不能找回它们呢找不回,因为他们没有去处假如有去处,你就能找囙它们但是由于它没有去处,你不可能找回它所以也是“无去而去”。而现在也是除了一堆石头木块和念的咒语外也没有其他法,現在也没有象和马住在这个地方因为现在没有这些显现,其实只有石头、木块这些念咒的因缘

古代的幻化师比现在的魔术师厉害惊人,以前做杂技做幻化的这些幻化师他们只要用一些木块、石块,然后再念一些咒语在把念过咒的药涂抹在你的眼睛上面,你当时看整個世界都变了前面有马,有象有人文,有美女呀有山河大地呀,这些景象都会出现“哎,我以前怎么没有看到这些呢”你就会覺得是这样子。这实际上是你的眼睛被这些咒药涂抹以后已经出乱子了!念咒加持过的石块木块就变成了这样子了。变的时候你就看到景象全变了所以比现在的魔术厉害。现在的魔术你只是在戏台上看到一会儿变这样一会儿变那样,而古代幻化师能把整个情景全部彻底变了样那么这些彻底变样的这些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呢?是假的!是你出问题了就是上面说的“唯心愚痴耳。”唯一只是内心产生叻愚痴啊我们看到这些象、马的时候,唯一只是我们眼睛产生了迷惑是我们看错了,看花了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些幻化出来的象、马,只有石块木块这些象、马看似住在这里,实际根们没有住所以是“无住而住”。

“对芽果来说生住灭等相也是如此”,

对芽和果來说就像演戏法一样的,一会儿发芽了这种出生实际上是无生;生出来的芽还在那个地方还没有坏,还是住在那里但实际上也是“無住而住”,根本没有这种幻相;最后这个芽果坏灭了其实也没有一个去处,它灭到哪儿去了呢没有去处,是“无灭而灭”这些生住灭的相,唯一是幻化般的显现而已无始以来以无明而不认识这一点,也只是自己不认识而已事实上,芽果和幻事没有什么不同这┅句话给我们点出了要害,点出了我们的现实这是我们所有做生命的真现实。最真实的东西就是这句话里面讲到我们众生无始劫以来,依靠无明而不认识这一点也就是我们有无明,看不到真相“明”就是明鉴真实,我们的无明没有明鉴真实的智慧所以我们没有认識的能力。由于我们自身的无能首先是无明,无明使我们无能我们自身的无能,使我们对宇宙人生失去明鉴的真实能力我们看不透著一点,其实只是我们自己不认识而已

不认识并不等于这个世界就听我们的,我们觉得它现实它就是现实的,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些芽果代表了宇宙万物的任何的显现,这些结果和幻化的事物是没有丝毫区别的我们就是看着幻化的世界,看着幻化的人看着幻化的電脑,看着幻化的大地看着幻化的房屋,我们穿的衣服是幻化的连我们自己人本身都是幻化的,幻化的人穿着幻化的衣服坐在幻化嘚地方,听着幻化的课我们在这么个幻化的世界,觉得在学一个幻化的佛法就是这样一个幻化的事情。所以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大幻囮,只要对此深入思维就能对无生和缘起义生起定解。我们要多去想一想多去思维,深入思维“噢确实是幻化的啊”。不要随便想┅下就不去想了要去反复反复地思维。反复思维以后才能对无生的空性产生决定的信解,也才能对显现的缘起产生决定的信解对于無生的空性和缘起的显现,“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在内心产生定解

这就如《入中论》说:“由说诸法依缘生,非诸分别能观察是故以此缘起理,能破一切恶见王”我们其实就是对缘起生不了知,我们就用这种分别、那种分别建立了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建竝了很多的生。而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一种自性生只有无生。那这个世界上出现的是什么呢这些不是我们邪分别所能够思维的,它就是一个缘起的法理而已依靠这样的了达,生起定解以后我们就能够破除一切有无是非的、恶见的网,把这些迷网全部打破这僦要求我们去思维,而且要深深地思维才能够破除邪见,而生起对无生缘起的定解这是需要下功夫的,比如在有无生上面去分析会鈈会出生呢?哦不可能出生,那为什么有这些生呢这些生都是缘起生,没有一种自性生

反复思维“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你就会樾来越有体会,越来越有感觉既然是缘起生就不会是自性生,没有自性生你就不会当真就会把它看成是幻化的世界。一切都是幻化┅切幻化的本质就是无生,最后观无生而入它的胜义本体最后把一切幻化全部泯灭,寂灭到法界无生的本体当中

所以,我们一定要用罙深的思维来度过中观的学习把这种思维带到日常生活当中,带到你身边的任何事任何法用这种观察最后你就看到,生住灭的现象都昰幻化这个道理推广到林林总总的内外显现法上,无一不是如此我们观察这个道理,一个法上它是如此的换一个法还是如此,换了所有的法不管是内心的法还是外在的法,不管是有情界还是器世界这些显现法,没有哪个法不是这样子的没有哪个法是离开幻化般嘚无生缘起。这是我们学法当中遇到了佛法或者说遇到了一切所知中的精华。为什么呢因为这是能够推广到林林总总一切万法上面的嫃实,这个终极的真实是贯通一切万法的你把这一法认识了,你就把所有法的本性都认识了把无生、缘起、性空都认识了,所有诸法嘚本性你一下子就了达了

所以这是佛法中一个很殊胜的正见,是上根者或者有福报的人才会碰到的因为这种宇宙人生中的精华的义理,一般人是没有福份的因为一般人看到显现法,不会把它看成是幻化的、缘起的只会看成是实有的,看成实有的生实有的显现,我們无始劫以来受着无明的欺骗诱惑,我们太当真这些林林总总的内外显现法了所以没有生起无生缘起的机会。我们一直活在邪见当中甚至现在道友们还不深入去学习的话,只要不通达法义自心当中还会有自性实有的邪见,就会落到“常”“断”“有”“无”当中去过着虚妄的生活。一个假的生命有什么意义呢一点意义都没有。而我们就是活在假的中间以假为真。所以这就看出你只要把这个法义认识透,贯通万法的时候才能活到真实中去,活在真实里面的人才是一个有意义的人,才是有意义的生命“

换言之,乃至存在能取所取分别习气之间将会显现种种的有事,这一切有事最初产生时并没有从任何地方新地产生,现在显现时也只是以习气力显现故没有任何自性存在。最终消尽能所二取的习气而不再显现时也没有到任何地方去,仅仅是在远离二取的无分别智的境界中不显现而巳。

所以说一切法皆如幻化。为什么因为这一切法的显现都是观待能取所取的分别习气,只要有这个习气它就会出现习气成熟的时候,一切显现法就出现了就是靠我们的二取习气,它并不需要从任何地方产生出来我们内心有无明二取,它就自然会显现所以菩萨證悟,从入灭定境界中后出定由于他二取的种子习气没有断,出定时自然会让他看见种种二取的显现菩萨知道这是由于无明习气所显現的,不会当真他知道:噢,这是我的无明习气幻化的虽然他活在真实的认知当中,没有我们众生实有的邪见

而我们却不把它当成┅个幻化,以为有一个真实的生由于不知道是无明习气导致显现的缘故。刚开始出生的一个法是无明习气让它出生的出生以后无明习氣的力量让它维持,就一直在显现这个显现“现而无”的,因为是无中生有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的,但是只要你有这个习气它就会絀现。这个世界即使是一个大虚空但是只要你内心有习气,马上什么事件都能出现完全是二取习气幻化出来的。当能所二取的习气种孓不再出现了也不会有这些显现了。就像我们面前的山河大地一旦我们把二取的种子习气全部断尽以后,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连虚涳都不存在那还有什么大地呢?所以一切万法完全是观待于二取的习气幻化的假如远离二取的无分别智的境界出现的话,这一切显现當时就荡荡无有一法存在一道清虚,这就是证悟的境界

这个世界上,我们依靠自己的业力习气投生到某个地方以后我们总以为这个哋方是真的,我们的身体是真的我们所受用的一切是真的,而实际上所有这一切出生的法显现的法,痛苦的法——很痛苦啊有些人離异啦,有些人钱丢啦东西丢啦……这些是不是有一个真正的失落呢没有任何失落,因为它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它的去处也没有。都是無有生无有住,无有灭唯有幻化,这样子的一个无实有的显现我们要把生住灭的、是是非非的、宇宙世界的一切万法看成幻化。我們今天学了这个法义以后应当知道,我唯一是一个幻化的世界唯一是一个幻化的人生。

“摄义:种种有事显现无实有远离自性有无苼故。”

我们觉得有的种种的这些事物的显现实际上没有一个真实有。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远离自性有无生的缘故。自性的有自性的無,它的生都是没办法的一个自性有的法,是无法出生的;一个自性无的法也是无法出生的,所以这个世界是一个无法出生的世界咜不是幻化、不是无实有,又能是什么呢我们就要去用这句话:这个世界上面所有的东西都不可能出生,但它为什么显现呢这就是一個无明习气的幻化。没有出生的法却出现了就是无生而生。无生而生就是没有生没有生的法,从来没有的一个存在却显现生住灭。僦像从来没有的一个人他却做了很多事情,那怎么可能呢就是以无明愚痴力所见的这一切二取显现,所以应当知道这就是幻化的我們再看幻化的事情,我们的幻化师是谁就是我们自己的无明二取的习气。

(大家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都普遍感觉比较困难有些道伖因为是最初接触中观,所以听得一头雾水或者有些道友没有接触过这样细致的理论观察,所以感觉很生疏也很费力。这些都没关系嘚我们前面讲过,学中观最初会感觉困难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在学院学习的时候刚开始听上师们讲,也是不知道究竟为什么要讲那麼多讲这么多究竟是要做什么?做了这些以后究竟对我修行有什么帮助或者这些连听都听不懂,那我这辈子是不是没希望学习它了沒办法学习它还有办法用起它么?好像就觉得没办法而实际上,中观一方面来说是最难学的,一方面又是最好学的。而且学好中观鉯后对于所有的学科,所有的佛法都会形成一个根本上的意义你把最难攻破的攻破以后,而它又是从最根本上攻破并抓到了佛法的根本以后,再回观一些教法的时候学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了。一个人学过中观经过中观的思辨,再去学因明、俱舍等你就会觉得太輕松了!你一下子就会觉得:“我面对的那些法是小事一桩。”都只是一些名相上面需要稍微确定的问题而中观是需要去思维、思辨的過程。养成了思辨能力以后不管学什么,都会产生一些殊胜的智慧的力量刚开始不熟,慢慢的就会越来越熟熟了以后思维就越来越罙,就会越来越找到感觉越来越体会到“哇,我以前想错了这个世界原来是这个样子的!”你出现这句话,这个感叹的时候就预示著我们早就应该解决这个事情!我们作为一个生命,活在糊里糊涂当中从来也没有睁开眼睛看一下这个世界的真相,那你为什么不睁开眼睛去看一看这个世界呢即使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你也要用一点力气这个力气很值得。中观这个理讲的时候很枯燥第一次接触不┅定很容易懂,所以我在讲的时候因为时间关系,只能粗浅地跟大家交流交流过程中,有些道友如果听不懂的话可以反复地听录音。下载下来反复听以前我们也是反复地听上师的录音,反复地去学反复地辨,有时候与身边的道友一起辨析看看为什么是这样子宣說的。这样下功夫是值得的慢慢地你就会其乐无穷了。这里面充满着法喜学中观的人应该更充满法喜,因为这是一个面对的是最根本朂本质的大事情解决生命当中最大的事情。

《中观四百论》说:“对下根者给他讲布施;对中根者,对他讲持戒;而对上根者就要對他讲一切万法皆空的空性般若。我们唯一要寻求的是上上的智慧而下下的布施、持戒、安忍这些,在往上就是要修无我再往上就是修一切万法皆空,我们都是要往上上的智慧去寻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就是要在智慧上越来越高,而不是在烦恼、我慢仩面越来越高一定要在佛法智慧上去高。就像有些道友感叹的现在的人不求智慧啊。确实我们很多人不求智慧就觉得这些智慧拿来幹啥?而实际上佛法就是智慧离开智慧就没有佛法。闭着眼睛的无明那会出来这么智慧的佛法呢所以要求智慧,而且要求上上的智慧要做一个愿求智慧的人生。道友们如果上课没有听懂下课一定要反复听录音,有些道友听录音连听10遍之后走到哪儿都能把音声感觉絀来,好像任何时候都有法义在心相续中回荡所以当时没听懂,就下载下来听录音)

3,破四句生因是同时观察因与果的理论,

把因囷果配起来看:多因配多果多因配一果;一因配多果;一因配一果。配下来以后观察有没有这四种能生的情况呢?这是不可能的!这僦是“破四句生因”要做的事情

出处:智藏论师的《二谛论》,(是自续派的论师)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入智者门》中都运用了这一悝论。

这是应成派和自续派共同的理论智藏论师的《二谛论》中主要以自续的方式来运用,而应成派的论师主要以应成的方式来运用運用的方式不一样,产生的见地一则是自续的,一则是应成的这两种不同的见地,依靠它运用的方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但是这個因,从因的角度也可以把它归摄在金刚屑因中去侧重在因的角度可以这样归摄。

下面看释词:何谓四句生以实有因产生实有果的方式,只有多因生一果一因生多果,多因生多果一因生一果四种,所以叫四句生逐一遮破的正理称为破四句生因。

“四句”就是多洇生一果,一因生多果多因生多果,一因生一果因上面有多因和一因两种,然后每个因上面看果是多果还是一果只有两种,两两成㈣就是四句生。这四种情况是否真的能生呢逐一去用正理观察的时候,就能遮破它也就是无法出生,无法有自性生就叫做破四句苼因。前面讲过“因”就是正理的意思,所破就是“四句生”能破是正理,以这种正理打破四句生而显示无生。

以下按照《入智者門》具体解释:

①设若多因生一果应成一异体无因。

具体来分析一下每一个生假如第一种情况,多因生一果能否成立呢?是不能成竝的应成为一体的果无有因,异体的果也无有因了为什么呢?后面分析就知道确实这样一出来,就会产生无因生的过失怎么会无洇生呢,就因为这种情况无法出生一体的果和异体的果一体和异体就包含了一切万法的认定。

首先看敌宗的观点:可以有多因生一果仳如由所缘色法、眼根、作意心所(心所法之一)、光明(眼见色法的助缘)等,产生一个眼识

眼识只是一个果,这个果却有很多的因包括所缘色法、眼根、作意心所(心所法之一)、光明(眼见色法的助缘)等,这当中有因有缘都归入因里面去。这当中因是很多个法而果只有一个法。

我们会觉得这是很对的就是这样子的。我们生起眼识的时候就要看到有色法、有眼根、有作意心所,还要有光奣这些聚合以后,自然有眼识生起来我们觉得会有这样子的情况出现。但是这是经不起观察的假如你在胜义中真实中还向承认它,僦会遭到破斥

下面我们看破斥:异体的因也能产生非异体的一果之故,应成非异体的一果无因

为什么呢?我们举一个比喻:不可能两個妈同时生一个儿子每一个妈只能生她自己的儿子,不可能两个妈作为因生出一个儿子。所以说异体的因,就是两个或多个别别不哃的因也能产生一体的也就是同一个的果,这样就应成为非一体的因一果无因,因为不可能出现如果非要承认异体的因能生非异体嘚果的话,怎么也不能让三个妈生一个孩子三个妈都同时在生,结果生出来同一个孩子这个事情在这个世界上能出现的话,会是很奇怪的这样一看,这个孩子只能是无因的因为一个妈的作用,她只能生她自己的一个法每个妈都只能生她自己的儿子,每个出来的儿孓都不一样这同一个孩子是生不出来的。如果必须要求3个妈同时生同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无法出生的。这样非异体的一果就没有因叻。找不到他的因具体在意义上去分析,就是说每一个因的作用是不同的。因为这一个法的异体的因是实有的因实有的因,每一个洇都有它自己的作用它的作用就是在于它的自身上面。由于它在自身上有不同的因就有不同的作用。而不同作用对于果的影响方面也僦不同所以果的各个侧面也就不同。合起来被称做一个果的话其实是多方面和合的一个情形。并非是真实的一个果

就像这个眼识,洳果仔细去分析如果眼识是由色法所出生的,那应该是色法有色法的果眼根有眼根的果,做意心所有做意心所的果光明也有光明的果,他们每一个都会出生他们自己的果如果真能生出一个果的话,就绝对是一个和合体不可能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一个果。实际上眼識是名言当中不经过观察的一个说法其实不可能有这样的出生。

同样以非异体的因,也不能产生非异体的果

也就是说,必须要几个媽才能出生同一个儿子。这样的话就成了一个妈没有办法自己生孩子,必须和其他几个妈一起才能生孩子按对方的观点,一个妈就铨无生孩子的能力了故同一个因,是一个非异体的一个单独非异体的因,是不能产生果的就像单独的因不能产生眼识一样,也等于昰说一体的果是无因的。异体的果是由很多一体的果组成的故异体的果也是没办法有因的。

因此异体和非异体都应成无因,多体的果和一体的果都没有办法成立有因故有事不碍乎一体或多体。故一切有事都无因要么恒有,要么恒无

我们从因上去看的话,就像前媔所说的异体的因无法产生一个果,非异体的因也不能够产生一个果一体的果它找不出来一个因,异体的果是由一体的果所组成的吔就是说,每一个果都找不到因所以零加零还是等于零。所以大家都没有因一切有事都无因,一切有事要么就是恒时有,无因的缘故要么就是无中生有,或者自然就有恒时有,不需要条件无条件地有,就永远有要么就是恒无,无条件地无永远都是无。就只能是这样子的情况这是第一种破的情况。

②设若多因生多果不能成立一体果。

敌宗:可以由多个因产生多个果譬如:以作意心所无間产生自性之识,以眼根产生能取外境的眼识缘色法的所境产生取种种相的眼识。

从第二个观点对方的观点他就转过来,明白每个因嘟是实有的实有的因都不是一个因,是异体的不同的因。而不同的因产生的果也应该不同。所以由因缘而生产的眼识应该是很多個不同的眼识,眼识的每个侧面都不同所以不是一个果,而是很多个果故眼识应该有很多侧面,一个是实的自性一个是眼的实的自性,然后又有能取种种相的自性有这三个侧面。而这三个侧面是由什么来做为它的因呢自性之识,是由这个做意心所让他产生的所鉯做意心所是自性之识的因。取外境的眼识是由眼根产生的。取境的识是由做意心所产生的。这个识又是一个取境的眼识这个差别昰由眼根所决定的。眼根是这一方面的因然后产生能取种种相的眼识,这个就是由色法的所境来决定色法有种种相,所以它决定了眼識是取种种相的眼识不同的结果,是由不同的因来决定的因有很多,果也有很多每一个因都对应不同的结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总體上的眼识这个总体上的眼识就像形成一队人马一样的,这队人马的每个人都有他的因。所以这一队的结果是由一连串的、很多的因┅一决定特定的决定。

会不会这样子呢我们下面去摭破:啊,看起来一下子又变聪明了不可能吧!下面一摭破的时候,就明白这還是不聪明的。为什么说不聪明呢下面说,

遮破:如果是由多个因产生多个果则不是以这些因素产生一个眼识的果,因为以别别的因產生的是别别的差别分所以总体的眼识应成无因。

我们每个人都说啊,我生起了眼识我们分析对方的观点,这个眼识是怎么出生的呢就是很多个因产生很多个果。这些每一个因都决定了他各自的果这些因素形成的所谓一个眼识,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一个眼识,只能有很多个果没有这一个果。如果眼识只有一个那只有一个果,但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没有一个眼识,是因为别别的因产生别别的差別分所以只会有很多果的情况,而没有一个单独的眼识没有一个独一的眼识。也就是说通常我们认为的,对方所说的总体的眼识這就是独一的眼识,实际上这种总体的眼识独一的眼识是不可能的,这样就成为了一体、或总体的眼识没有因因为只出生了很多眼识,很多果没有出现一个眼识的果,所以一个眼识的果是无因生找不到因。

对方听到我们这样去破就必须去维护这个一体的眼识了。否则的话就没有谁能生起一个眼识。那他怎么维护呢

敌宗:其实,这些差别分都只是一个识的不同反体此外并没有和眼识他体的差別分。

他就说不可能,眼识还是一个只是它的反体不同,这些差别分只是在它的眼识的反体上有不同反体是什么,反体就是侧面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侧面,那个侧面有很多的侧面,这些差别分呢就是这些差别的支分,每一个支分影响它不同的侧面结果上面有很哆很多的差别分。那么这些差别分,是一个眼识果的不同的侧面这个差别分不是在因上,是在果上这个果上有很多差别分,那么这些差别分每个都是一个侧面每一个侧面,它都是一个眼识的侧面所以,这很多个侧面组成了这一个眼识

就像一个杯子,有它的左面有它的右面,有它的前面有它的后面,有它的上面有它的下面,这是侧面不同侧面不同,差别分上面有一些侧面的差别分但是眼识就是那么一个眼识,就像杯子就只是那一个杯子所以一个杯子有它不同的侧面,就像一个眼识有它不同的反体差别分一样的。

那麼我们怎么去遮破呢我们以为,你看他举得这个比喻这么厉害那中观师这下子可惨了,哇人家举得这个比喻是一个杯子有很多侧面,这样子的话就像一个眼识它有很多侧面能够承认很多侧面,但是就是一个眼识就像杯子有很多侧面,就只有一个杯子哇,讲的太囿道理了会不会呢?中观师一看你这个观点讲起来好像似乎有理,但是经不起观察一经观察,这是个歪理站不住脚。

下面遮破:那安立以多个因产生多个果毫无意义,应当安立以多个因产生一个果但这也是有上述的过失,

也就是说那这样子,你就不要承认有哆个果了你就只承认多因产生一个果了,把多因产生一个果的话就把你最初的所立给破了,最初的所立就是多因生多果这个时候呢,你又承认了是多因生一果那这样就把你最初的所立给破了。也就是你刚开始只成立的是多因生多果而没有说多因生一果,所以就把伱这样子的观点给打破了应当这样安立的话就把你的宗派给打破了,所以这样也是有上面的第一种过失也就是多因生一果的过失,会囿多因生一果的过失第一种已经被打破的过失。

敌宗一想你这么一讲那我咋办呢?敌中又马上开始来维护他自己了所以下面敌宗就覺得很聪明,

敌宗:觉得虽然本性是一体但是就不同的反体,可以有假立的一体因此没有过失,

他觉得现在观点可以天衣无缝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现在本性上面虽然是一体但是它不同的反体,也就是说它不同的侧面可以假立是一体,有异体的侧面也有一体的侧媔,果确实只有这么一个果但是它有不同的它体的侧面,所以这个时候他又开始维护他的多体了维护他的观点当中的多体,那么其实湔面被打了一下现在还要被打,怎么被挨打的呢下面我们去看,中观师是让他怎么被挨打的

遮破:以多个因仅仅对假立的法起作用の后,不可能生起自相实有的识这样应成实有的识没有因,而且果的本性是一体,又有很多差别分应成法和有法是异体,法是指差別法有法是指差别基,

第一句说“以多个因对假立的法起作用,不可能生起自相实有的识”为什么呢?你对假的法起作用最后出來的只是假的,假的就不能是真实的你对假立的法起作用,最后出生的是假立的果这样就不能出生实有的果。自相实有的果就不是假立的果,所以不可能生起自相实有的识这样应成实有的识就没有因,只有假立的果有因假果有因,真果没因实有的果没有因。

对方说你看我的观点该多巧妙呀,我是从不同的反体而可以有假立的一体假立的一体是在果上面安立的,而这个假立的果如果对他起莋用的话,那最多只能出一个假立的果你看,这一点中观师多么巧妙呀多么厉害呀!把他建立的所谓一体异体,前面把一体给打了一丅现在又把异体给打了一下,最后他觉得这下子不可能被打了,哪知道还是被挨打觉得说是,我的自性实有的识是一体的但是它囿不同的侧面是假立的,所以的话这是天衣无缝的但是的话,你的果是有不同的假立的侧面这些果是由不同的侧面组成的,就像杯子僦是由各个侧面组成每个侧面都是假的,所以0+0=0假+假=假,所有的假加起来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所以的话,对于每一个侧面都是假的侧媔,假的侧面起作用呈现的一个结果只是一个假的结果。所以这样的话你的实有的识,他的因在哪里呢没有因了,因为你实有的识絀生不了呀

而且,我们去看果的本性是一体的,它又有很多差别分这个差别分,和这个本体形成的这个关系是法和有法。也就是說差别基和差别法也就像一个人,他是长得美长得丑,这个人是一个差别基这个人长得美长得丑,这就是他的差别法这个人和他嘚美丑是一体的,不可能是它体但是现在呢,对方的观点当中这个法的本性是一体的,它有不同的侧面这些侧面是具有差别的。这個法是具有差别的有法是不具差别的,有法和法就形成了一体的这个人是具有美丑的,这样才会形成这个人是差别基美丑是差别法,因为他本身具有美丑假如他没有美丑,就等于这个美丑和他没有什么关系

现在也是这样,一个有法是不具差别的这个法呢,又是囿差别的无差别和有差别这是没办法放到一个法上面去的,所以就形成是异体的这是第二个。你看是第二环,中观师一环一环多麼善巧,中观师真的是让人享受把对方的观点破得是一点都没办法成立,确实中观的这种智慧是非常殊胜

③ 设若一因生多果,不能成竝异体果

敌宗,可以由一个因产生多个果比如以所缘境的蓝花,既可以产生后后的相续又产生其他人的眼识等。

他想哦,我们就茬一个因上面可以产生很多果为什么呢?就像所缘境是一朵兰花一朵兰花可以让一个人看着这多兰花的时候,一直在看着产生同类的楿续也就是说这个眼识一直在不断不断地产生。然后不仅自己在看着这个兰花看着这个兰花产生了眼识,而且的话还能让别人看到這朵兰花的时候,也形成别人的眼识很多个人来看一朵花,就会形成很多个眼识就像我们所说的,一百个观众的心目当中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所以你看一个因他就形成了很多结果是不是这样子呢?

下面遮破你不管出什么难题,中观师那里都是轻而易举,一掀僦翻了:

遮破:诸果是仅仅从一个因产生还是和其他法相连而引生呢,

你看中观宗只要提个问号呀,真的是让实有宗一下子胆战心惊一问的时候说,这些果是很多个果所以叫做诸果,很多个果这些果仅仅是从一个因产生,还是和其他法相连这里面什么意思呢?Φ观宗后面就露出来说如果只是从一个因产生,异体的果应成无因也就是假如说你出了很多果,这个果只是由一个因产生那么就等於很多果是没有因的,没有因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一个因,它特定的作用只能形成它特定的结果,它的因和果是特定的因为是一个实囿的因,实有的因只能有它实有的果它不可能有这样子的情况。

我们举个比喻有些人说,一个妈是一个因一个妈可以生多胞胎呀,伱一个妈可以生一个难道你就不能一个妈生双胞胎,甚至有些妈很厉害成为伟大的母亲,能生他个七八个同时生,那这样子伟大的媽是不是一因生多果呢

我们去看,实际上生出来的每一个子女的因都是各自不同的因,它的各自不同的因就是每个受精卵,每个受精卵成为她每个孩子的因每个因是特定执著她的果的。所以不能说一个妈出生了那么多孩子,实际上那是不经观察的真正观察,每個果都有它特定的因不可能说一个因去变生很多的果,不可能的所以,从一个因不可能产生很多个果所以假如说只能由一个因产生佷多果的话,你让这个因它咋办呢这个因它就无法了,它就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能力,那这些果就无法出生了你死命地让这个因詓出生,那它也无法出生了所以,这是不可能的

而且以一因也不能生一果,这个和第一个破法是一样的这个一体和异体的果都应成沒有能生之因,一因生一果在第一个当中已经破了如上述一般,

这样的话一体的果和异体的果,也就是一体和他体的果一个果和他個果都没有它能生的因了,那敌宗一看这三下两下又给我搞了,所以下面又想来救自己所以,敌宗又说

敌宗:所境的蓝色还要观待咣明,眼根作意等才产生眼识因此需要连同其他法来产生眼识,

前面中观宗打问号说它仅仅是一个因产生的么?一个因产生的事被破叻然后说是不是还可以和其它法连起来生呢?那不聪明的人以为中观宗在帮助自己说,啊是是是,就是和其它法连起来的和哪些呢?和光明眼根,作意这些联系起来最后形成了产生眼识的作用。

中观宗确实很厉害你说什么我都准你说,但你说什么我一经观察你都是错,所以下面中观宗就遮破说

这样所生的果不成为一体,因为具有己因的诸差别所产生的众多差别

这样子就和第二个破法是┅样的,第二个破法就落到第二个破法,第二个破法就是说它以别别的因产生别别的差别分所以的话,就有众多的果众多的因产生眾多的果,这样就不能成立一体的果了一体的果没有的话,那怎么可能产生多体的果呢所以不成立。

下面④设若一因生一果,应成勿需聚因缘

这里面就是讲一因一果的关系,我们想哇,那上面都把这些情况破了那是不是说一个因生一个果,特定的因生特定的果呢其实那也是不观察的。不观察的时候我们说,啊有这样子的因,他的决定的侧面有这样子,实际上会不会呢不可能的。

敌宗說:可以以一个同类的因产生同类的一个果

那下面遮破,以眼根为例实际上只产生同类的一果,应成同类眼根之外不生起眼识,这樣一切众生都成了盲人等有很多的过失。

他说一个因要生同类的果,那么我们就以比喻来说以眼根为例子,眼根只产生它的同类的┅个果那么它的同类是什么呢?同类就是眼根所以眼根只能产生眼根,除了眼根以外它不能产生眼识,因为因和果必须是同类的哃类的眼根不能产生不同类的眼识。这样子的话人人都只能是有眼根,不能有眼识那没有眼识,我们就没办法见东西见色法,那这樣子的话一切众生都成为盲人了,因为无法生起眼识之故有这样子的很多过失。所以你以同一个因生同类的果的话,其实这样子就沒办法了

甚至还有像标题上所说的,这样子的话“应成勿需聚因缘”,你眼根生眼识那好的,它不需要因缘不需要其它外缘。那為什么我们世间上的法都说,现在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呢?它聚集了很多的事万事都具备了,你看它聚集了很多因缘而且,只要缺個因缘这事情就办不了,所以它需要有多个法来成就那么,如果按照这样看一个因产生同类果的话,就有世间上面不需要去聚集因叻一个法直接有生果的的能力了,一个因就能生果的话把一个种子放到虚空当中去,放到箱子里面去不需要阳光土壤就能够生果,哪有这种东西呢

下面讲另外的一种破法,这种破法最主要是全知麦彭仁波切的破法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入智者门论》中,他最主要是鉯离一多因来给我们观察然后去把四句生因破掉。他是以离一多因作为前提的

另外《入智者门》中说:“如果以多因生一果,则果不應有多体应成独一,以理观察并不成立无分的实有一体,

“以理”是以什么理呢就是以离一多因这个理。通过正理来观察没有一個不可分的实有的果,没有一个不可分的实有的一体的果那就找不到一个一体的果那多因生一果,那就等于是一个废话不可能有这种倳情,所以独一的果是找不到的,因为是可分的缘故不会是独一。

如果以多因生多果则不成以多因生一果的作业,这样纵然集聚很哆的因以应成无意义。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多因只能生多果,那其实它就不能生一个果不能生一果,你纵然拒绝很多的因它连一个果都生不出来,它怎么会生出很多果呢0+0=0,我们前面经常说这句话也就是说你一个果都出生不了,又说能出生很多果这不是一句空话麼?不可能的所以,多果是由一个一个的、很多个一果组成的那你连一个果都出生不了,那怎么能出生很多个一果呢所以是不可能。

如果以一因生多果由不存在无分的一因,故不成立而且不观待任何法的独一因素,永远不可能生果如果以一因生一果,也不成立因为它和‘众缘俱合能生诸果’,直接相违

首先看一因生多果,一因生多果当中说由于不存在无分的一因,也就是和前面讲的你昰一个因,就不是多体的而是独一的,独一的法能不能够找得到呢我们用离一多因去观察,绝对是可分的可分就不是独一,就不叫┅因所以不能成立。而且假如独一的一因能够生其它法的话它不观待任何的一个法。以独一的因素可以去生果的话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因缘和合才能生果那里会说独因生果呢?否则这个种子它是个独因,独因随时都可以生它就有恒时生,无穷生的过失

下面僦说最后一种,也就是说一因生一果一因生一果也不成立,因为它和我们的现量相违我们现量当中看到,是由众多因缘和合而出生种種的结果的所以不是一个因生一个果,这和现量直接相违这是《入智者门论》当中破的,当中用了离一多因来作为前提观察一体的果无法成立的缘故,第一个和第三个就是在这个离一多因来观察上面不成立然后第四个是和现量上面相违,第二个就是从一个果上面无法产生进而形成多果更无法产生的这个相违。

归纳:以无分的一体不存在没有一体的因和果,故一因生一果一因生多果,多因生一果都不成立

这里面就是始终以离一多因作为前提,也就是说这个不可分的一体的法不存在,所以其他的都无法形成。只要是有个一洇或者一果,这都无法形成因为没有一体的一个法的缘故。又由一体不成立多体也不成立,故不成立多因生多果一体都不成立的話,很多个一体组成的多体更不成立,所以多因生多果也不成立这就是归纳了把《入智者门论》当中破这四句生的时候,观察一体不荿的你去周遍破破除以后也就无法建立因果上的一多配属,来把四句生破掉了

第⑤,其实这第五是从正面上来安立是故因果之缘起,离实一故无异体除一异体假立外,真实义中无有生

因果是一个缘起法,在这缘起法中离开实有的一体的话,你就没办法找到一个怹体,因为他体都是由每个一体互相之间不同组成很多个异体,但是这样子一体没有的话异体自然就没有了。一体和异体都没有那他们是怎么存在呢,实际上只是一种假立假立的话就是在真实意当中没有生,而在名言当中有个假立的生

所以无论因或果,都没有實有堪忍的一体性远离实有一体之故,也没有实有的多体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意义。

实际上只有对多体按同类的根据假立为一体;对一体法按它的差别分假立为多体。

我们为什么会把这个法说是一体呢就是一个东西,一个杯子虽然一个杯子是把很多东西把它当荿一个杯子,你仔细观察呢又有很多上面下面很多个,就像把它分析成了很多成分以后这些每个成分都不一样,所以的话就是把很多嘚多体法把它混在一起的时候把这个同类当成一体,就像我们说有地球村实际上就是把每个国家这些组成,最后组成了一个地球村嘫后这个地球呢,和其他的月亮又是他体的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又把这个银河系,把很多个星球把它划到一个范围当中我们又叫做一个銀河系,所以这一个银河系实际上有很多个星球但是呢,我们却假立说一个银河系其实每个法都是按照这种方式来假立的,同样的僦像对于这种一体的法,就像一个银河系一个银河系除了每个星球以外,哪有这一个银河系的法呢那么其实,都是把它的差别分假立嘚同样的,这些一体的法就像一个银河系中有很多个星球,那很多个星球就是我们笼统的执著的银河系中分出来的分出来后,这个┅个地球上面他是个笼统的一体法。然后我们又在这上面说这个国家那个国家,每个国家都不一样其实的话这些不同的国家,不同嘚星球呀不同的杯子呀,这些不同的法都是假立的你永远找不到一个真正不是假立的一个一体法。所以一体和多体都是假立的,

名訁当中唯一是以这种方式安立因果法的,除了这假立的一体、异体以胜义理论观察时,无论是“多因生多果”“多因生一果”,“┅因生一果”“一因生多果”,都不成立能生与所生的因和果

这就是以胜义理论观察,它找不到实有的一体和异体既然找不到实有嘚一体和异体,那就找不到实有的多因生多果实有的多因生一果,实有的一因生一果一因生多果,因为找不到真正的实有的一体和异體的缘故

因此,诸法没有极微尘许的堪忍自体如梦境般,虚妄不实

所以,一切法都是梦呀没有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微尘的、可以观察、可以建立它实有本体的,都是虚妄无实的我们面对这世界的时候,就要知道是一场梦没有能够出生的缘故,用四句生去观察都無法出生。

摄意:种种有事显现作为有法,无实有作为所立真实义中无四句生故,这是能立的根据我们今天学到这儿。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 本地分中有尋囿伺等三地之三

0303c01] 由十六種異論差別顯不如理作意。應知何等十六一因中有果論。二從緣顯了論三去來論。四計我論五計常論。六宿作因論七計自在等為作者論。八害為正法論九有邊無邊論。十不死矯亂論十一無因見論。十二斷見論十三空見論。十四妄計最勝論十五妄計清淨論。十六妄計吉祥論

去來論者。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若在此法者。由不正思惟故起如是見立如是論。有過詓有未來其相成就猶如現在非假。問何因緣故彼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說又在此法者。於如來經不如理分別故謂如經言。一切有者即十二處此十二處實相是有。又薄伽梵說有過去業又說有過去色有未來色。廣說乃至識亦如是理者。謂如有一為性尋思為性觀察。廣說如前彼如是思。若法自相安住此法真實是有此若未來無者。爾時應未受相此若過去無者。爾時應失自相若如是者。諸法自相應不成就由此道理亦非真實故。不應理由是思惟起如是見。立如是論過去未來性相。

論曰世間聖教說有我法。但由假立非性我謂主宰。法謂軌持彼二俱有種種相轉。我種種相謂有情命者等。預流一來等法種種相。謂實德業等蘊處界等。轉謂隨緣施設有異如是諸相若由假說依何得成。彼相皆依識所轉變而假施設識謂了別此中識言亦攝心所。定相應故變謂識體轉姒二分。相見俱依自證起故依斯二分施設我法。彼二離此無所依故或復內識轉似外境。我法分別熏習力故諸識生時變似我法。此我法相雖在內識而由分別似外境現諸有情類無始時來。緣此執為實我實法如患夢者患夢力故心似種種外境相現。緣此執為外境愚夫所計實我實法都無所有。但隨妄情而施設故說之為假內識所變似我似法。雖有而非實我法性然似彼現故說為假。外境隨情而施設故非有洳識內識必依因緣生故非無如境。由此便遮增減二執境依內識而假立故唯世俗有。識是假境所依事故亦勝義有

[0001c20] 又諸所執我體。為有思慮為無思慮若有思慮應是無常。非一切時有思慮故若無思慮。應如虛空不能作業亦不受果故所執我理俱不成。 [0001c24] 又諸所執我體為囿作用為無作用。若有作用如手足等應是無常若無作用如[]兔角等。應非實我故所執我二俱不成。 [0001c28] 又諸所執我體為是我見所緣境不。若非我見所緣境者汝等云何知我。若是我見所緣境者應有我見非顛倒攝。如實知故若爾如何執有我者。所信至教皆毀我見稱讚無我言無我見能證涅槃。執著我見沈淪生死豈有[]邪見能證涅槃。正見翻令沈淪生死 [0002a06] 又諸我見不緣實我。有所緣故如緣餘心。我見所緣萣非實我是所緣故。如所餘法是故我見不緣實我。但緣內識變現諸蘊隨自妄情種種計度。然諸我執略有二種一者俱生。二者分別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內因力故恒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名俱生此復二種。一常相續在第七識緣第八識起洎心相執為實我。二有間斷在第六識緣識所變五取蘊相。或總或別起自心相執為實我此二我執細故難斷。後修道中數數修習勝生空觀方能除滅分別我執亦由現在外緣力故非與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別然後方起故名分別唯在第六意識中有。此亦二種一緣[]邪教所說蘊楿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我。二緣[]邪教所說我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我。此二我執麁故易斷初見道時觀一切法生空真如即能除滅。如是所說一切我執自心外蘊或有或無自心內蘊一切皆有。是故我執皆緣無常五取蘊相妄執為我。然諸蘊相從緣生故是如幻有妄所執我橫計度故決定非有故契經說。苾芻當知世間沙門婆羅門等所有我見一切皆緣五取蘊起。實我若無云何得有憶識誦習恩怨等事所執實我既常無變。後應如前是事非有前應如後是事非無。以後與前體無別故若謂我用前後變易非我體者。理亦不然用不離體應常有故。體不離用應非常故然諸有情各有本識。一類相續任持種子與一切法更互為因熏習力故。得有如是憶識等事故所設難於汝有失非於我宗。若無實我誰能造業誰受果耶所執實我既無變易。猶如虛空如何可能造業受果。若有變易應是無常然諸有情心心所法因緣力故。相續無斷造業受果。於理無違

中观根本慧论 S师 阿毗达磨

在和合以及个别的中,都得不到所求的果法既然中没有果,又怎么从因苼果呢

所谓略广因缘,略指因缘的和合;广指分开的因缘比如地水火风等各自分开的因缘。果如果存在就应该在因找得到,但略广兩种因缘中都得不到果法所以因缘无法生果。

在广的因缘中得不到果法对方认为毛线是氆氇的因缘,但在每根毛线中都找不到氆氇苗芽也同样,人们认为种子、地、水、火、风等都是它的因缘但在各个因缘上一一寻找都找不到苗芽。

如果认为每一根毛线上有氆氇那我们可以用可现不可得因来遮破。比如有人说“前面有一个瓶子”但当不可得的条件——远而不可得、近而不可得等都不具足时仍然沒有得到瓶子,这只能说明瓶子本来就不存在同理,如果每一根毛线上真的有氆氇那我们应该看得到,但根本得不到的缘故说明并没囿氆氇此外,还有众多果法的过失:如果每根毛线上都有一张氆氇那就会有很多氆氇,而且毛线上又有很多细毛那氆氇就更多了。

茬略的因缘中寻找也没有氆氇每一根毛线上没有氆氇,那毛线的和合中有没有氆氇呢也没有。人们认为和合中有氆氇但这只是分别念安立的假名,实际上和合中并不会出生氆氇比如人们认为每个指头不叫拳头,它们的聚合才叫拳头既然每个指头上都没有拳头,那咜们聚合的时候也不会有拳头

既然略和广的因缘中都没有果,所谓因缘生果也就不如果缘中没有果也可以生果,那么茅草等非缘也应能产生氆氇由此可知,所有因果关系都是假相在人们的相续中,由于长期熏习俱生、遍计的执着而形成了种种概念始终有“这是什麼什么”的计执,但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一个真正的实体法

因缘不存在,一切万法也就不存在慈诚罗珠堪布的讲记引用《中观宝鬘论》嘚教证说:就如糖的本性是甜的、火的本性是热的一样,一切万法的本性是离一切戏论的空性

虽然凡夫的根识不能现见这样的本性,但通过长期修习断除执着后就可以如实现见其实众生所见的生住灭、所分别的存在不存在全都是颠倒的假相,对这些假相我们不能执着偠断执着最重要的是对般若空性教法生起信心。本师释迦牟尼佛宣说了《般若经》龙猛菩萨、月称菩萨等大论师撰着了《中论》、《入Φ论》等论典。作为后学者要树立空性正见,学习这些经论非常有必要

癸一、(观察缘中无果之自性):

若谓缘无果,而从缘中出

昰果何不从,非缘中而出

如果说缘中没有果,而果却能从缘中产生那么该果法为何不从非缘中产生呢?

缘中没有果就不是缘因为缘Φ有果才可以说是果的因缘,缘中无果又怎能是果的因缘呢比如种子上没有芽,就不能说它是芽的因缘如果不是果的因缘,也能从这種“因缘”中生果那为什么不从非缘中生果呢?缘中没有果实际上就不是缘它和非缘一样,果从这样的缘中产生就是从非缘中产生雖然我们说瓶子、柱子是芽的非缘,种子是芽的缘但瓶子、柱子和种子同样都没有芽,为什么单单种子能生芽而瓶子、柱子却不能生呢?

这里是破斥实有的因缘生果并没有破名言中假立的因缘生果。假立的因缘生果是下至牧童上至班智达都承认的中观宗并不遮破。那不破是否表示这种因缘生果具有不能破斥的自性呢当然不是。因为在胜义中根本不会有因缘生果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入中论释》中說:世人所承认的他生和中观所承许的因缘生果,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

若果是缘性,诸缘非自性

从无自性生,岂得缘自性

如果说果就是缘的本性,但诸缘并没有自性那从无自性的缘中如何能产生果法呢?又怎能得到缘的自性呢

对方认为:如果缘和果是异体,则鈳以观察缘中有没有果但二者并不是异体,而是一体比如,灰色的种子变成绿色的芽的形象时种子的并没有改变。又如当毛线聚匼后形成氆氇的形象时,也并没有离开毛线的所以,果和缘的本体是一致的

如果毛线的本体,那可以说它变成了氆氇即二者是一体。但毛线的自性并不成立毛线只不过由许多细毛搓成,除细毛外并不存在毛线的本体;每根细毛无非是众多微尘的聚合除微尘外也不存在细毛的本体;微尘又是极微的聚合,极微也没有本体既然如此,依极微、微尘、细毛而成立的毛线也只能是空性而不会有自性。洳果毛线不成立那毛线织成的氆氇也不可能成立,即不能说毛线和氆氇是一个本体比如柱子,如果柱子的本体成立那么柱子的无常吔可以成立;但柱子只是假名的概念,其本体跟石女儿没有任何差别根本不存在。没有柱子也就不会有柱子的无常因为无常建立在柱孓之上。没有柱子却说柱子是无常法就如同描绘石女儿的相貌一样没有实义。同样毛线也不过是分别念假立而已,并无自性;没有毛線却说由毛线产生了氆氇即二者是一个本体,这也不合理

故缘非自性,非缘性成果

非有中无果,非缘岂成缘

所以,缘的自性不成竝;缘没有自性果和缘是一个本体也不成立。缘中没有果故不能生果非缘中也没有果又怎么能变成缘呢?

“故缘非自性”所以缘不具有自性。如云:“氆氇自因成因自他法成,其本体不成岂由他生成?”氆氇由毛线生成毛线又由微尘等他法生成,二者都依靠他法而生所以都没有本体既然因、果的本体都不成立,就无法成立他性没有他性哪里有他生呢?没有“非缘性成果,非有”因为缘沒有自性,所以说缘生果且果和缘是一个本体都不成立有人认为果是缘的自性,但缘本身都没有自性它也要依靠其他的法来成立,所鉯果和缘是一个本体不成立以上说明缘不能生果。

“中无果非缘岂成缘?”有人认为原来不是缘,后来变成了缘所以果由非缘产苼。中观宗回答:既然缘中没有果那非缘中更没有果。就像毛线中没有氆氇茅草中更不会有氆氇一样。茅草既然是非缘又怎么会变荿缘呢?实有的非缘是不可能转变的所以非缘也不能生果。

又有人认为:缘非缘应当存在如果缘非缘不存在,那怎么会有果法且在众哆经典中提到呢世人不也常说“非缘中不能生,因缘中可以生”吗比如,沙子不能生油芝麻能生油。既然经典及世人都有这种说法就说明缘非缘存在。

中观宗驳斥道:如果果法存在那么观待它的缘及非缘也可以存在。比如如果氆氇的本体存在,那么毛线的缘以忣茅草的非缘也可以存在然而,真正观察时果法并不存在它不从缘中产生,也不从非缘中产生既然果不存在,那么缘及非缘都不可能存在

虽然经典和世人都有缘非缘的说法,但这只是暂时的名言假立在胜义中缘和非缘都不成立。

没有缘非缘也就没有它们所生的果法。所以一切法全部是世人分别念的造作经云:“世间因缘悉如是,但彼凡夫妄分别”意思是说,世间的因缘都是如此并非真实存在,但凡夫却妄加分别宗喀巴大师也说:人们对因和缘的耽执根深蒂固,学过宗派的人执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名言正理,未學过宗派的农民对种子生庄稼的因果也有耽执正是为了对治这些耽执,龙猛菩萨才宣说了《观因缘品》

一般人们认为有业因果和前后卋,而这里却破了因缘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否也被一概否认了呢当然不是。因为这是在胜义中破并非在名言中破。在能取所取未消失之前名言中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无欺存在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四

雜蘊第一中愛敬納息第四之六

復次。為於歸依有愚惑者令得正解無猶豫故。[]謂或有謂歸依佛者。歸依如來頭項腹背及手足等所合成身。今顯此身父母生長是有漏法非所歸依所歸依者謂佛無學成菩提法即是法身。或復有謂歸依法者歸依三諦。或善不善無記等法或為苾芻所制學處。謂此應作不應作等今顯此法。有為有漏非所歸依所歸依者。謂[]唯滅諦愛盡涅槃或復有謂。歸依僧者歸依四姓出家之僧。今顯此僧威儀形相皆是有漏非所歸依。所歸依者謂成僧伽學無學法。由此因緣故作斯論諸歸依佛者。何所歸依答若法現有想等想施設言說。名為佛陀歸依彼所有無學成菩提法名歸依佛此中若法者。顯佛體以法為自性此言為遮。或有謂佛但名但想但假施設無有實體。現有者顯佛體如現非曾囿。等想者顯緣佛想等想者顯此想一切共起。施設者謂依想施設名言說者謂依名言說轉。問若彼無學成菩提法是真佛者契經所說當雲何通。如說長者何名為佛。謂有釋子剃除鬚髮披服袈裟正信出家具一切智是名為佛。答以所依身顯能依法故作是說於理無違。問若爾惡心出佛身血何故彼得無間罪耶。答壞所依身令能依法亦隨壞故。得無間罪復次彼緣無學成菩提法。起惡心故得無間罪謂彼憎惡無學法故損害佛身得無間罪。非但起心欲出[]身血諸歸依法者何所歸依。答若法現有想等想施設言說名為達磨歸依。如是愛盡離滅涅槃名歸依法。此中若法者顯涅槃。此言為遮有作是說唯眾苦滅說名涅槃非體。欲顯涅槃自體故作是說現有者。顯涅槃如現非假說有餘如前釋。有本但言歸依愛盡離滅涅槃名歸依法。不說現有等言斯有何義。謂涅槃體寂滅離相想名言說所不及故。無有於中執為非有此不應理。邪見撥無寂滅涅槃現可得故此但應說。誦者遺忘諸歸依僧者何所歸依。答若法現有想等想施設言說名為僧伽歸依。彼所有學無學成僧伽法名歸依僧。此中若法者顯僧體以法為自性。此言為遮或有謂僧但名但想但假施設無有實體。現有者顯僧體如現非曾有等。餘如前釋問何者所歸依。何者能歸依歸依是何義。答所歸依者謂滅諦全道諦少分。謂除菩薩二無漏道及除獨覺三無漏道。所餘道諦是所歸依能歸依者。有說是名等。有說是語業。有說亦身業。有說是信。應作是說是身語業及能起彼心心所法。并諸隨行如是善五蘊是能歸依體歸依義者。謂救護義是歸依義問若救護義是歸依義。天授亦曾歸依三寶云何復墮無間哋獄。答諸有歸依佛法僧寶不破學處。不犯律儀不越法則。便能救護彼破學處。毀犯律儀違越法則。雖歸依三寶而不為救護譬洳有人怖畏怨敵。依投國王請為救護王謂之曰汝若常能不違我法不越我界。我能為汝常作救護若違我法越我界者。我則不能眾生亦爾。怖畏惡趣及生死苦歸佛法僧若不毀戒。勤修道者便為救護餘則不爾復次隨歸依心上中下品。還蒙三寶爾所救護是故天授[]唯除地獄囚趣一生於餘惡趣善趣生死得非擇滅。豈非三寶救護彼耶故救護義是歸依義。問歸依佛者為歸依一佛為一切佛耶。設爾何失若歸依一佛者。如何不是少分歸依若歸依一切佛者。如何但言我歸依佛不言一切。契經所說復云何通如說。我是勝觀如來弟子我是頂髻如來弟子。乃至我是能寂如來弟子答應作是說。歸依佛者歸依一切過殑伽沙數量諸佛。問若爾何故但言我歸依佛不言一切。答佛訁總攝一切如來種類同故以一言說問契經所說復云何通。如說我是勝觀弟子。乃至廣說答。隨依彼佛出家見諦即說我為彼佛弟子。此說依止不說歸依問歸依法者。為歸依自相續諸蘊滅為歸依他相續諸蘊滅。為歸依無情數諸蘊滅耶設爾何失。若但歸依自相續諸蘊滅者如何不是少分歸依。若亦歸依他相續等諸蘊滅者如何但言我歸依法。不言一切又如何說救護義是歸依義。他相續等諸蘊滅於我無救護義故。答應作是說歸依自他相續及無情數一切蘊滅。問若爾何故但言我歸依法不言一切。答法言總攝一切法滅種類同故鉯一言說。問他相續等諸蘊滅於我無救護義何為歸依。答彼雖於我無救護義而彼於他有救護義。救護相等故亦歸依此依得說。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七十五

結蘊第二中十門納息第四之五

問以何緣故知有虛空尊者世友作如是說。以佛說故知有虛空謂契經中。佛處處說虛空虛空故知。問為但信教知有虛空為此虛空亦現量得。答亦現量得若無虛空一切有物應無容處。既有容受諸有物處知有虛空復作是說。以有往來聚集處故知有虛空若無彼因彼亦不有。言彼因者即是虛空虛空是彼容受因故。復作是說容有礙物知有虛空。若無虛空[]彼無容處復作是說若無虛空應一切處皆有障礙。既現見有無障礙處故知虛空決定。無障礙相是虛空故大德說曰。虛空不可知非所知事故所知事者色非色性虛空與彼俱不相應。所知事者謂此彼性虛空與彼俱不相應此虛空名。但是世間分別假立評曰應作是說。虛空非彼不知即謂非有由前教理虛空
[0389a01] 問若爾虛空有何作用。答虛空無為無有作用然此能與種種空界作近增上緣。彼種種空界能與種種大種作近增上緣彼種種大種能與有對造色等作近增上緣。彼有對造色能與心心所法作近增上緣若無虛空。如是展轉因果次第皆不荿立勿有此失。是故虛空體相不應撥無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九十三

智蘊第三中學支納息第一之一


如世尊說。學行迹成就學八支彼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解釋契經義故。如契經說學行迹成就學八支。漏盡阿羅漢成就十無學支契經雖作是說。而不說彼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契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未說者今應說之。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執。過去未來無實自性現在雖有而是無為。為遮彼意顯示過去未來可成就故若彼非有應不成就。如苐二頭第六蘊等既可成就故如。又為顯示現在世法定是有為有生滅故或復有執。無實成就不成就性如譬喻者。彼說有情不離諸法說洺成就離諸法時名不成就。俱假施設如五指合假說為拳。離即非拳此亦如是問彼何故作是執。答彼依契經故作是執謂契經說。有轉輪王成就七寶若成就性是者。成就輪寶神珠寶故應法性壞。所以者何亦是有情亦非情故。成就象寶及馬寶故復應趣壞。所以者哬亦是傍生亦是人故。成就女寶故復應身壞所以者何。亦是男身亦女身故成就主兵主藏臣故復應業壞。所以者何君臣雜故。勿有此失故成就性定非為遮彼意顯成就性定是。若不爾者便違契經如說。學行迹成就學八支漏盡阿羅漢成就十無學支。聖者現起有漏心時應不成就過去未來諸無漏法。云何成就八支十支復違餘經。如說如是補特伽羅。成就善法及不善法若彼善法現在前時。應不成僦不善法若不善法現在前時。應不成就善法若無記法現在前時。應不成就善不善法云何說成就善不善法耶。復違餘經如說。成就七善法者彼現法中多住喜樂如理勤修必能盡漏七善法者知法知義乃至廣說七中若一現在前時應不成就餘六善法。若起餘法現在前時應鈈成就七。云何成就七善法耶復違餘經。如說如來成就十力。若起一力現在前時應不成就九。若起餘法現在前時應不成就十。云哬如來成就十力復有餘失。謂諸異生不染污心現在前[]住應成無學。不成就三界一切煩惱故諸無學者起有漏心現在前位。應成異生鈈成就一切學無學法故。勿有此失故成就性決定。問若成就性是者前譬喻者所引契經當云何通。答輪王於彼有自在力隨[]意受用如成就故立成就名。若全撥無實成就性如何於彼立成就名。復有餘師許有成就撥不成就彼[]作是說。諸成就性有作用故可是不成就性既無莋用。云何為遮彼執顯不成就亦是。若不成就非者亦應非有實成就性相待立。故如影與光明暗晝夜寒熱等事相待而立闕一不成此亦洳是。復次不成就性與成就性近互相違故俱如貪無貪瞋無瞋癡無癡等近互相違故俱。復次若不成就非性應不施設煩惱斷法所以者何。非聖道生斷諸煩惱[]如刀斷物。如石磨香然諸聖道現在前時。令諸煩惱成就得滅亦令彼煩惱不成就得生。爾時說為斷諸煩惱有餘復執道是無為。如分別論者彼作是說。[]唯一無上正等菩提常住不滅隨彼彼佛出現世間能證者雖異而所證無別。如一龍象妙飾莊嚴雖有哆人次第乘御。而彼龍象前後是一問彼何故作此執。答彼依契經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證舊道故知聖道定是無為。為遮彼執欲顯聖噵墮三世故定是有為非無為法。墮三世故又執聖道體是無為。便違契經如契經說。有一近事名毘舍佉來詣法授苾芻尼所。問言聖道為是有為。為是無為苾芻尼言。聖道有為墮三世故問若聖道是有為分別論者所引契經當云何通。答由五事相似故說名舊道一地楿似。諸佛皆依第四靜慮得菩提故二加行相似。諸佛皆經三無數劫修習六種波羅蜜多得圓滿故三所緣相似。諸佛皆緣四聖諦理證菩提故四行相相似。諸佛皆以苦非常等十六行相修聖道故五所作相似。諸佛皆以無漏道力斷自身中一切煩惱亦令無量無邊有情得涅槃樂故。若不依此釋舊道名而執無為是舊義者。即彼經說舊城舊都豈舊城都是無為法又若經說。證舊聖道即執聖道是無為法契經亦說。蛇退舊皮豈蛇舊皮是無為法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五十七

定蘊第七中得納息第一之一


諸得過去法。彼得過去耶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應廣分別問何故作此論。答欲止他宗顯己義故謂或有執。過未是無而說現在是無為法為遮彼執顯過未有現非無為故作斯論。所以者何若無過去未來者。應無有情成就彼法及不成就如第二頭。第三手第六蘊。第十三處第十九界等。無有成就不成就鍺然有成就過去未來。及不成就故知或復有執。成就非法如譬喻者作如是論。諸有情類不離彼法說名成就此無實體。但是觀待分別假立如五指合名之為[]拳。離即非[]拳故非如是有情不離彼法說名成就。離即不成就故體非問彼何故立此論耶。答依契經故如契經說有轉輪王成就七寶。若此成就是者應成就他身及非有情數。謂彼輪王若成就輪寶神珠寶者則法壞亦是有情數法。亦是非有情數法若成就象寶馬寶者則[]趣壞。亦是人趣亦傍生趣若成就女寶者則身壞。亦是男身亦是女身若成就主藏臣寶兵將寶者則業壞。亦是王亦是臣勿有此過故成就非。為止彼宗顯成就體是故而作斯論若成就體非者便違經說。如說有學成就八支漏盡阿羅漢成就十支。若成就非實者彼聖者有漏心現前。及無心時便不成就三世聖道云何成就八支十支。以支皆是無漏法故又若成就非者。復違餘經如餘經說。此補特伽羅成就善法及不善法若成就非者。彼起善法時應不成就不善法起不善法時應不成就善法。起無記法時應俱不成就又若成就非者。復違餘經如說若苾芻成就七妙法者。於現法中多住喜樂彼應成就一妙法或不成就。謂七妙法隨一現前時彼苾芻但成就一。以七妙法皆慧為性尚無二慧俱起況當有七。若起餘法現在前時則七妙法皆不成就又若成就非者。復違餘經如說如來應正等覺成就十力。彼應但說成就一力或不成就。謂若隨起一力現前餘九離身便不成就。以十力皆慧為體無二慧俱起故。若起餘法現在前時是則十仂皆不成就。又若成就非者復有餘過異生應名離三界染。諸阿羅漢應名異生謂諸異。生起善無覆無記心及無心時身中現無煩惱。復鈈成就過去未來豈不名為離三界染。諸阿羅漢起有漏心及無心時現無聖道。復不成就過去未來豈非異生無聖法故若爾便為大過。是故成就決定問若成就是者。譬喻者所引經云何通答彼說自在名為成就。謂轉輪王於自七寶攝御自在假說成就非如成就學八支等。或復有執成就雖體。而不成就無有實體。為遮彼執顯不成就亦有實體故作斯論若不成就無實體者。成就亦無實體觀不成就說成就故。如觀夜立晝觀闇立明。皆體此。亦如是又不成就是成就近對治。更互相違如貪無貪瞋無瞋癡無癡定亂等。若無實體何所相違成菦對治又不成就若無體者。應不施設斷諸煩惱謂聖道起斷諸煩惱。非如以刀割物以石磨物但斷繫得證離繫得令諸煩惱不成就起說名為斷故知不成就性。或復為欲斷疑網故而作斯論謂雜蘊說過去法生老住無常當言過去。乃至廣說勿有生疑。如相與法不異世不異剎那。得與法亦爾如得與法有異世有異剎那。相與法亦爾為令此疑得決定故。明相與法定不異世不異剎那。而得與法有同有異謂三卋法一一各有三世得故。問何故相與所相世及剎那決定無異得與所得或同或異耶。答相與所相必同一果。相隨行不相離無前後。於哃聚法不能棄捨得與所得不同一果。非定相隨非不相離或有前後。於同聚法或能棄捨如諸樹皮性離於樹。是故為止他宗顯於己義及囹疑者得決定故設不止他顯己令疑決定。但於法相相應義中應顯所明故作斯論。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論曰且諸隨眠總有二種。┅者自相謂貪瞋慢。二者共相謂見疑癡。事雖有多此說所繫如應未斷流至後門。若此事中有貪瞋慢於過去世已生未斷。現在已生能繫此事以貪瞋慢是自相惑。非諸[]有情定遍起故若未來世意識相應貪瞋慢三遍於三世乃至未斷皆能繫縛。未來五識相應貪瞋若未斷可苼唯繫[]未來世未來五識相應貪瞋若未斷不生亦能繫三世。所餘一切見疑無明去來未斷遍縛三世由此三種是共相惑一切有情俱遍縛故。若現在世正緣境時隨其所應能繫此事。應辯諸事過去未來為無方可說繫。若實是有則一切行恒時有故應說為常若實是無如何可說有能所繫[]及離繫[]耶。毘婆沙師定立然彼諸行不名為常。由與有為諸相合故為此所立決定增明應略標宗顯其理趣。頌曰
三世有由說  ②有境果故
 說三世有故  許說一切有
論曰。三世所以者何。由契經中世尊說故謂世尊說。苾芻當知若過去色非有。不應多聞聖弚子眾於[]過去色勤脩厭捨以過去色是有故。應多聞聖弟子眾於過去色勤脩厭捨若未來色非有。不應多聞聖弟子眾於未來色勤斷欣求鉯未來色是有故。應多聞聖弟子眾於未來色勤斷欣求又具二緣識方生故。謂契經說識二緣生。其二者何謂眼及色。廣說乃至意及諸法若去來世非者。能緣彼識應闕二緣已依聖教證去來有。當依正理證有去來以識起時必有境故。謂必有境識乃得生無則不生。其悝決定若去來世境體實無。是則應有無所緣識所緣無故識亦應無。又已謝業有當果故謂若實無過去體者。善惡二業當果應無非果苼時有現因在。由此教理毘婆沙師。定立去來二世若自謂是說一切有宗決定應許去來世。以說三世皆定故許是說一切有宗。謂若有囚說三世方許彼是說一切有宗。若人唯說有現在世及過去世未與果業說無未來及過去世已與果業。彼可許為分別說部非此部攝。今此部中差別有幾誰所立世最善可依。頌曰
此中有四種  類相位待異
 第三約作用  立世最為善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四


論曰。六識意界及法界攝諸心所法。名有所緣有所緣故。如人有子所緣所行及與境界。名義差別餘十色界。及法界攝不相應法名無所緣。義准成故此中上座作如是言。五識依緣俱非極微一一不成所依所緣事故。眾微和合方成所依所緣事故。為成此義謬引聖言。佛告多聞諸聖弟子汝等今者應如是學。諸有過去未來現在眼所識色。此中都無常性恒性廣說乃至。無顛倒性出世聖諦。皆是虛偽妄夨之法乃至廣說。彼謂五識若緣實境不應聖智觀彼所緣。皆是虛偽妄失之法由此所依亦非。准所緣境不說而成又彼師徒[]串習世典。引眾盲喻證已義宗。傳說如盲一一各住。無見色用眾盲和集。見用亦無如是極微一一各住。無依緣用眾多和集。此用亦無故處是假。唯界是實彼部義宗略述如是。今謂彼論涉壞法宗故有智人不應欣慕。五識不緣非境和集極微為所緣故。又五識身無分別故不緣眾微和合為境。非和合名別目少法可離分別所見乃至所觸事成。以彼和合無別法故唯是計度分別所取。五識無有計度功能昰故不緣和合為境。即諸極微和集安布。恒為五識生起依緣無有極微不和集故。設有極微不和集者是彼類故。亦屬依緣然五識身。唯用和集為所緣故不緣彼起。猶如雖有過去未來色等境界以五識身唯現境故不緣彼起雖不緣彼而五境攝。又眼識不緣和合為境以圊等顯色應非實故。若眼識緣和合為境青黃等覺應決定無。青等不應是和合故若是和合應非。是則顯色亦假非真。無容眼識不取青等有意識能分別青等。若言青等如和合者其理不然。以就勝義非許和合是色性故。有諸師說和合亦非意識境故。或五識身唯緣勝義。世俗唯是意識所緣故無青等同和合過。如取未來不見滅色於何分位緣和合耶。於彼所依已滅分位豈不此位無和合耶。餘位亦無何獨責此。如青等有和合本無唯分別心計度而取。如於現世和集色等起總計度名和合覺。如是亦應由覺慧力於已滅位不集色等。起總計度名和合覺又如覺慧。雖集去來現在等色總為一聚名色蘊覺而去來等諸色不同。不可集為一和合聚雖彼一一各起蘊覺。而詓來等諸色不同應不總生一色蘊覺。然有如是總色蘊覺故知亦於已滅色等。彼雖離散不可和集而覺慧力。攝為一聚成和合覺。理鈈相違緣一合境名和合覺。如於已滅青色境界謂是青性覺相分明。復為他說我見如是如是青性。如是於彼已滅色等起和合覺明了現前。亦為他說我見如是如是和合若執意識亦不能緣和合為境。是則應許諸和合覺無有所緣若謂即緣所依為境。是則應名緣色等覺銫等一一非和合故。何得說名緣和合覺若謂施設理亦不然。不可無境有施設故非畢竟無可施設有。是故意識亦有能緣和合為境非五識身。以彼唯緣境故若執極微不可見故。眼識不緣為境此執不然。是可見故而不了者。由彼眼根取境麁故又彼眼識無分別故。諸囿殊勝智慧力者乃能了別細極微相。如遠近觀錦繡文像又如先說先何所說。謂無極微不和集故既常和集。非不可見有說。極微性楿安立彼於眼識為所緣定。眼識於彼非定現行不能一一別相見者。不和會故非非相故。以有諸法雖是可見有少因緣而不能見如不能見水中鹽色。及不能見壁等障色又不達義。妄引聖言若執彼經有此義者。意識所緣亦應非實同說虛偽妄失法故。若爾緣實覺慧應無是則分明崩壞法[]論。若言意識通無漏故無斯過者理亦不然。無漏意識亦以總法為所緣故。汝宗又許眼等五識通無漏故。不應妄執五識所緣唯假非世間智緣界為境。彼所緣界亦應非實然彼經說。六識所緣皆虛偽等無有差別。故說有漏所緣唯假但由貪著自所樂宗。若爾彼經復有何義愚夫長夜。於色等境妄執常等真實性相。是故如來教聖弟子如實觀彼離諸妄執。謂去來今六識所識如彼妄執常等都無。皆是虛偽妄失之法此顯妄執所取境虛。不顯所緣皆非是實故彼經後復作是言。有能如是如實觀者於去來今眼所識色。諸邪勝解想心見倒貪身繫等廣說乃至。彼皆永斷是故於中愚夫妄見所執常等。佛聖弟子觀為虛偽妄失之法。非觀境體為虛偽等昰謂契經不違理義。又如是釋其理必然由彼經說。於去來今眼所識色非有眼識能識去來。又非去來可有和合又非汝等許有去來。是故不應引彼聖教證成五識緣和合境此契經義。違汝所宗以說常等是虛等故。又彼經中不依眼等五識境說。由觀彼境遠離所執常等性故又說彼境三世別故。又說觀彼想心見倒貪身繫等皆永斷故又若如言。便起定執於深義趣不思求者受等亦應非勝義有。以於六境說虛等故又於諸處唯總說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如何得知以界和合為所依緣。生於眼識非界和集為所依緣。復如何知唯界和集悝如前說。復有聖言顯眼等識非緣妄境。故契經言於不見言見。於見言不見此非聖語。於見言見於不見言不見。此是聖語若眼等識緣妄境者。於見言見應非聖語。於見言不見應是聖語。若謂隨俗說如是言無斯過者則應意識說。緣實者亦隨俗言是即一切唯囿假說。便為安住壞法論宗或應[]辯析差別道理。又此聖語依何境說。若依和合眼識不緣和合為境。已廣成立若依和集即是勝義。哬謂見言隨世俗說又所見色唯是勝義於見見言可隨俗說。言於諸方不決定故非所見色是隨俗言。而契經說大母當知。於所見中唯有見語此就增益常等性相。說此唯言非於見境。又於色處說名有見及有對故。於聲等處別異說故處非假有。非於假有補特伽羅瓶等法上有差別說唯於色等法上。有自共相差別說故又於此中。觸法處界有何差別而言觸法處唯是假。界是實耶若言此二亦有差別。哆物和合方得處名一一別物。即得名界觸處可爾。法處云何汝宗法處雖有三法。而無積集法界何異。又彼建立處界不同都無正悝及所餘量。但彼上座隨意而立。傍觀鑒人不應信受又若處假界是勝義上座此論便違經說。如契經說喬答摩尊餘處說言。我覺一切依何一切言我覺耶。唯願為開勝義有法世尊告曰。梵志當知言一切者。謂十二處此勝義有。餘皆虛偽世尊不應依不實法說勝義囿。又亦不應唯證假有成等正覺空花論者可說此言。稱佛為師不應黨此。故十二處皆是非於假法可說勝義。如是上座諸有所言前後諦觀。多成違害信而無智。同所敬承具智信人。必無隨順又眾盲喻。違彼[]自宗一一極微非依緣體。眾微和合成依緣論彼對盲喻。極不相符和集極微為依緣論。此對盲喻理不相違許一一微是依緣故。執一一微非可見者眾微和合亦應不見。同盲喻故如非色匼。故五識身決定不用和合為境。然必有境故以實法為境義成。若五識身了勝義境。何緣五識不斷結耶了自相故。外門轉故無等引故。無分別故一墮境故。所緣少故雖了勝義而不斷結。故說七半有所緣中五界唯緣勝義為境。餘緣勝義亦緣世俗。如是已說囿所緣等十八界中九無執受。何等為九謂前所說七有所緣。并全法界此八及聲皆無執受。頌中及言具含二義。[]一顯總集謂八及聲總無執受。二顯異門謂餘師說。不離根聲亦有執受餘九通二。謂五色根色香味觸。云何通二眼等五根住現在世。名有執受過詓未來。名無執受色香味觸住現在世不離五根。名有執受過去未來及住現在。非不離根名無執受。是故九界各通二門何等名為有執受相。標之心首而說是言本論中說。己身所攝名有執受此復云何。謂心心所執為己有即心心所共所執持。攝為依處名有執受。損益展轉更相隨故若爾色等即應一向名無執受。心心所法不依彼故非根性故不爾。色等若不離根雖非所依。而是心等之所親附故無此失。毘婆沙說若諸色法逼迫斷壞。便能生苦與此相違即能生樂。是己身攝名有執受。有餘師說若諸有情執為自體。一切處時方便防護茅灰火[]刺霜雹等緣。是己身攝名有執受。若爾應違契經所說故契經言。若於是處識所執藏識所隨攝。名有執受雖有是說而不相違。有執受法略有二種一者有愛及有身見。執為己有名有執受。二者為因能生苦樂名有執受。宿業所引異熟果等分位相續。是名第二此中有愛及有身見。若正智生即便斷滅。異熟相續諸漏盡者。亦未斷滅是故若法。既執受已至般涅槃。隨轉不捨此法一向名有執受。是為經論二義差別如是已說有執受等。十八界中幾大種性。幾所造性幾可積集。幾非積集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十七


或復無為亦能生識。然識非果如前說故。非能生故便是無常。彼說能生後有識故由如是理。如有為法建立因果無為不嘫。是故擇滅是因無果。是果無因理極成立。此中多類誹謗涅槃彼誹謗因。紛競非一我今正破經主謗因。兼破餘師成立擇滅因茲亦辯餘二無為。此中經主引經部說一切無為。皆非如色受等別有實物。此所無故

又契經說。虛空無為有所作故。非不如樂如卋尊說。風依虛空無作有依非有心執又光明色是虛空相。故知虛空其體如契經說。然藉光明虛空顯了由此定顯虛空之相所謂光明。所以契經復說此語謂佛先說。風依虛空後說虛空無所依止。勿彼梵志生如是疑如何證知虛空是有。而世尊說風依虛空。為遣彼疑復說此語。若空非有何藉光明。光明有色有見有對若無虛空。誰能容受故世尊說然藉光明虛空顯者。顯光明色能與虛空為相

虛涳無對與空界殊。何容類彼有無常失又彼所言。若虛空體是物。應成有為此與空界。無差別故

是故決定別有涅槃。能持自相故洺為法。此於餘法其體殊勝。故涅槃體義成。又佛世尊定說[]為有。如契經說苾芻當知。定有無生此若無者。生死眾苦應無盡期。由有無生乃至廣說。我亦不說全無涅槃但應如我所說而有。如說此聲有先非有有後非有不可非有說為有故。

世尊既說離染涅槃。於諸法中最為殊勝。應如色等義成又若涅槃體非有者。豈令所化生厭生欣非有中無勝劣相故。又應大聖惑所化生於非有中如囿說故。

若不令無何名能治本依治道為令苦無故彼苦無說治便顯何離苦道別說苦滅。故若涅槃離於苦道無別有體。但有虛言何用說為第三聖諦。又汝應說於立涅槃為宗。見何過失而不信受。然許涅槃別物於佛聖教所有義利。片無違失雖彼所言若許朋虛妄計是洺為失。然不應理計畢竟無。亦名為有是虛妄故又彼更有餘虛妄計。謂未來法無而復無。計為涅槃

如契經說。定有無生又契經訁。有處有離復有經說我觀無為句義。所謂涅槃復有經言。由五取蘊滅故言滅

如是已破經主謗因。成立涅槃其體有餘師說。無實涅槃非因果故。如兔角等諸者。因果為證涅槃既非因果性攝。故定無有能證有因是故涅槃定非。彼言非理前已成立。虛空無為其體。非因果性此亦應然。又但有言彼宗許有是因果性。非故謂執涅槃非有論者。許未來是果過去是因而非許去來是性故因果性非證有因。若許去來是者許涅槃體是果是因。由許涅槃是沙門果故與正生法為無障因故。修正行者為辦涅槃果名所辦。所辦是果或應說辦非果者何。何有體常而是因果此不應責。且應自責何有果因。而體如一念起離同類因。彼一切處無同喻理。有餘師言涅槃雖有。而假非實此亦不然。假所依體不可得故。若謂諸行即是涅槃假所依者亦不應理。應成所斷染污有漏無常性故非離所依有假擇滅可執。雖以所斷染污有漏無常為其所依而非所斷。不染無漏常住為性又相違故。應非用彼為此所依如明與闇。曾無假法違自所依又許涅槃是諸行滅。如何可說諸行為依未見有明闇為依故又行有時滅未有故。未離欲者有貪等時。不應許彼有貪等滅貪等無位。方證涅槃故彼所說。非順正理有餘復言。智必有境涅槃無實。彼作是言緣涅槃慧。以名為境理必不然。邪正二見應楿成故。謂若正見覺了涅槃寂靜常住。應成見取以一切名皆無常故。若諸邪見誹謗涅槃為無常性。應成正見以稱實義。而生解故諸說涅槃無體論者。終不許說名即是無諸說涅槃有體論者。終不許說名即涅槃故彼所言亦違正理。又上座說如世尊言。如是句義甚為難見。謂一切依皆永棄捨。寂靜美妙乃至涅槃。如是涅槃如何難見。以其自性極難見故如何非有可說自性。自執涅槃非故若謂擇滅。雖非而薩迦耶[]是故。離彼得滅名為自性故契經言。如是滅界緣薩迦耶。而得顯了此違正理。所執滅界與薩迦耶。非即非離如何可言滅有自性。若有自性如何復言滅非。既許涅槃非故即無自性。何用誑惑信無智人書此前後相違言論。又經唯說如是滅界。緣薩迦耶而得顯了。如何定知滅非唯薩迦耶。是物然說緣他而顯了者。皆物世所極成。如緣闇等明等顯了緣物非實顯了曾無有處。是所極成故薩迦耶是物。謂滅非實但是虛言。緣薩迦耶滅顯了者說因彼滅建立此故。由五取蘊滅故言滅餘契經Φ。分明說故又彼所說雖諸經中有說。三界[]三涅槃界有為界無為界。有滅界有生有無生有苦滅聖諦我現了知。是安隱處諸如是等。亦不相違緣薩迦耶而建立故。此亦率爾作如是說。縱三界等緣薩迦耶。而得建立既無因證如何定知體非。又言緣彼此顯了故昰物。便為極成無體無容由他顯了如明等顯緣闇等故。又彼所言契經中說。有滅界者亦不相違。緣離有身而顯示故。有無生者亦不相違。於生不轉立故。即是有生相續斷義此亦非理如上所言。緣他顯者是故。生與無生體各異故。非有不應說為有故假外哽無別有。若執無生非假不應名有如前已說。生相續斷義有二種。謂離有身無別有別准前苦滅二義應知。如何定言唯生不轉名相續斷非別有物。許有別物有無生言。可成有義若無別物。不應名有說過如前。又薄伽梵於契經中。但應說言有生不轉。不應說此有無生言世尊不應於勝義諦作迷謬說。有實無實俱說有故。是迷謬言為生如無生說為有故。其體非實為無生如生說為有故。其體是實[]令生如是迷謬心故。又相續斷道未生無道生已有道退復無。以諸聖人退生惑故則相續斷。應非無為又說。涅槃非故即無苼者。理亦不然唯有立宗。無證因故謂何因證非故。涅槃無生非此無生由常住故。而體又許非實證無生故。則諸假法應無有生。又應假法亦即無生若爾汝宗剎那實法。不許生故相續是假。亦無生故是則汝曹。生之與滅都非。何期汝等[]甞厭空花而今乃成涳花差別。又彼所說如[]契經言。一切法者謂十二處又契經言。此十二處皆有戲論。皆是無常契經復言。眼色眼識廣說乃至。意法意識皆是無常若謂涅槃實而常住。世尊於此應有簡別如是所說。非審思求如言皆是有熱惱故。謂彼經言此十二處。皆有戲論皆昰無常皆有熱惱。非諸聖道體非處攝又彼定無貪等熱惱。何不簡別然彼契經。唯依有漏十二處體密意說言此十二處。皆有熱惱即就此說。皆有戲論皆是無常。不應由斯謗涅槃體言非是故定應離苦集道有涅槃體。常實義成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五十一


[0625b26] 論曰。過去未來現在了教正理俱極成故。若爾三世由何有別如是徵責起何非次。且應詰問何謂教理我引教理成立己宗。過去未來現在有義既顯別易思擇。既爾現在極成何教理證去來。

等亦說有去來世謂過去世曾有名有。未來當有有果因故依如是義說有去來。非謂去來如現故說彼有但據曾當因果二性非體。世尊為遮謗因果見據曾當義說有去來。有聲通顯有無法故如世間說。有燈先無有燈後無叒如有言。有燈已滅非我今滅說有去來其義亦應爾。若不爾者去來性不成。此釋有言定非善說不許去來世故。假有如前理不成故無容更有餘有義故。如何決判經中有言而言我說有去來世。雖言過去曾有名有未來當有有果因故。而實方便矯以異門說現在有何關過未故。彼所言我等亦說有去來者但有虛言竟不能伸去來有義。若去來世但是曾當法體實無不應名有。或若許有則不應說去來二世但昰曾當又若實無以曾有故。亦說過去為者則應現在雖性非曾有故。應執為無過去應通曾有非有即由此理類說未來。彼亦應通當有非囿然於過去體上。亦有少分可名曾有由此得成過去有性。如是未來體上亦有少分可名當有。由此得成未來有性世間現見於法可說缯當。曾不見於非法說曾當義如舍利子白世尊言。闡陀苾芻昔曾於一婆羅門邑往乞食家說此語時彼家現有。世尊亦說慶喜苾芻當為仩座。乃至廣說說此語時慶喜現有故。於過去未來說有曾當理善成立又若無實過去未來。則無所遮謗因果見謂若過去為因。能感未來為果

然彼所引勝義空經。如前通釋於彼非證又彼宗不許過去業。而經不說有已還無如何可引證成彼義。故率己情巧為謬釋不能違害去來上座於此釋前經言。若過去色非有不應多聞聖弟子眾於過去色勤修厭捨。乃至廣說此說意言若過去色非過去者。不應多聞聖弚子眾於過去色勤修厭捨。應如現在勤厭離滅或若過去色自他相續中非曾領納。不應多聞聖弟子眾勤修厭捨要曾領納方可厭捨。未缯領納何所厭捨以彼色是過去及過去曾領受故。應多聞聖弟子眾於過去色勤修厭捨。又釋第二杖髻經言彼過去業亦可說有。有因緣故有隨界故未有能遮彼相續故。彼異熟果未成熟故最後方能牽異熟故。然去來世非體可笑如是解釋經義。此豈能遮去來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卷第二十六

[0900a15] 論曰。若有情類於此事中隨眠隨增名繫此事

應言彼有。有相如何異畢竟無。及現在有為實為假應言是。實假相雲何應知為境生覺。是總有相若無所待於中生覺。是相如色受等。若有所待於中生覺是假有相。如瓶軍等不可定執。過去未來唯是假有無假依故又無所待。能生覺故謂緣去來現世三境。如次無待生宿住念求未來願了他心智。過去未來既有所說相故決定。嘫法復有二種一有作用。二唯有體有作用法復有二種。一有功能二功能闕。由此已釋唯有體者。諸假有法亦有二種一者依實。②者依假此二如次如瓶如軍。然有功能不名作用所有作用亦名功能。據別功能前說有闕以如是理蘊在心中。應固立宗去來定有由囿因果染[]離染事。自性非虛說為非如現在得名。現見世間有同時法體相雖一而有性殊。如地界等內外性異受等自他樂等性別。此性與有理定無差性既有殊。有必有別由是地等體相雖同而可說為內外性別。受等領等體相雖同而可說為樂等性別。又如眼等在一相續清淨所造色體相同。而於其中有性類別以見聞等功能別故。非於此中功能異有可有性等功能差別然見等功能即眼等有。由功能別故囿性定別故知諸法有同一時體相無差。有性類別既現見有法體同時。體相無差有性類別故知諸法歷三世時。體相無差有性類別故過未有與現有異。寧知三世容皆頌曰。
三世有由說  二有境果故
 說三世有故  許說一切有


[0901a04] 論曰過去未來現在。了教正理俱極成故現在諸法極成。何教理證去來
若未來世非者。能緣彼識應闕二緣既說二緣能生於識。此則唯說實及假依為根為境方能生識。二唯用彼為自性故非無可為二緣所攝。由此知佛已方便遮無為所緣識亦得起既緣過未識亦得生。故知去來體是又一切識必有境故。謂見有境識方得生如世尊言。各各了別彼彼境相名識取蘊所了者何。謂色至法非彼經說。有識無境由此應知。緣去來識定有境故詓來。又已謝業有當果故謂先所造善不善業。待緣招當愛非愛果思擇業處已廣成立。非業無間異熟果生非當果生時異熟因現在。若過去法其體已無則應無因有果生義。或應彼果畢竟不生由此應知去來。


[0032a10] 顛倒種種因緣破故墮在不生。彼貪著不生謂不生是顛倒實楿。是故偈說云何名不生為顛倒。乃至無漏法尚不名為不生相何況顛倒是不生相。顛倒無故何有顛倒者因顛倒有[]顛倒者。復次
  昰常我樂淨  則非是顛倒


[0032a17] 若常我樂淨是四性[]者。是常我樂淨則非顛倒何以故。定有實事故云何言顛倒。若謂常[]我樂淨[]倒是四無者無常苦無我不淨。是四應不名顛倒。顛倒相違故[]名不顛倒是事不然。何以故
若[]常我樂淨  而實無有者
 無常苦不淨  是則亦應無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