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汤普森陶瓷店看中了仿古瓷片,他们说这是柔光对眼睛好是吗

李云出生于景德镇自幼爱好绘畫,高中毕业以后进入科委旗下民间特种艺术研究所,跟老艺人学习陶瓷绘画八十年代末期,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室主攻瓷雕艺术。⑨十年代初转入仿古瓷的颜色釉制作与复制,至今三十余年在生产的过程中,恢复了许多失传的品种与技艺他为更多人呈现了极致景德镇陶瓷工艺的仿古瓷。

在外行眼中景德镇的仿古圈有几分神秘。樊家井是景德镇的仿古瓷销售地但普通人在樊家井,常见到的是Φ低端的仿古瓷而那些个高手都是神龙不见影,散布在景德镇的各个角落里他们不挂招牌,不营业没有熟人带路,根本不知道去哪找

但事实上,进入圈子后你又发现仿古圈并不大里面的人都是凭技术和口碑在圈里立足。所谓技术是因为模拟模拟古器物或者古艺術品,是一种高难度的技术活仿古瓷的那些真正的高手,也必定是民间古陶瓷研究专家

而口碑,则是因为仿古圈有仿古圈的规矩中國历史上,瓷器制作从古至今都有后代仿制前代老祖宗早已把规矩定好,做仿古就是追求极致工艺这些人并不造假,他们会告诉买方這是自己做的至于之后的流向,他们也不多过问并且因为他们做的是价值非常高的艺术品,买家并不希望过多曝光于是他们一件作品尽量少做,并且远离是非之地不挂招牌营业。

李云在仿古圈很有声望因为技术,口碑他都有他为人低调和善,常是穿一件黑色T恤他技术精湛,对清三代瓷器尤为熟悉除了巧夺天工的雕刻瓷,他擅长各种单色釉瓷其中以茶叶末釉最为出色。

圈子里大家不论年龄輩分都喜欢喊他“二哥”,二哥一出现常是有邀酒的,主动请客买单的他礼貌回应,也不过多花时间社交饭桌上不聊技术不做比較,就是单纯的找点好吃的李云是个吃客,说到吃的时候话忽然就多了起来

在李云的眼中,做仿古瓷其实没有那些玄乎它就像是在江湖修炼武功,一级一级往上练要看很多的书,要走很多的路做很多的尝试,比的是悟性和勤奋当他最后重现了那些江湖消失的精湛工艺,就会很兴奋

也就是这股兴奋劲,支撑了他一人走过漫长的岁月

李云年轻的时候喜欢画画。1984年他高中毕业来到父亲所在的塑料厂工作,但年轻的他看到工厂的大机器就觉得心烦当时,家中伯父正好是从事和陶瓷相关的工作于是,离开工厂后他在伯父的介紹下进入了科委民间艺术特种研究所。

当时的研究所聚集了五六十个退休后没有去处的陶瓷老艺人他们都身怀绝技。李云在这拜师学艺跟随老艺人学习陶瓷绘画,如青花粉彩。但他觉得画粉彩太单一了每天都只是对着固定的传统图样来画画,这并不能满足他

在研究所里,这些老艺人都专攻在自己的那个领域他们有做造型的,有做雕刻的……于是他一边绘画一边向老艺人请教。当时因为没有什麼利益上的冲突所以学习氛围很好,老艺人知无不言他也很快掌握了雕刻等其他的陶瓷工艺。

经过两年的训练学习1989年他离开了这。

茬景德镇很多人都是吃瓷器这碗饭的,“谁家还不用瓷器碗”当时他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入行,觉得可以以此谋生早期的时候他帮別人画瓷画,做一些素瓷雕刻因为这些基本一个人关上门就能操作,做完了就有人要

但在做素瓷的过程中,他发现雕刻可以做得非常細但却找不到合理的颜色来装饰,如果釉弄得不好就会盖住很多雕刻细节。可早年的景德镇并不像现在一样开放能够方便地买到各銫颜色釉。当时颜色釉的配方掌握在少部分技术人员和传承的家族手里如若没有人脉很难拿到。

他尝试过找人买一些现成的颜色釉但發现即便是技术员把现成配好的釉给他,他烧出来的瓷器仍然是毁的因为不懂上釉该上厚薄,不知道烧成温度不知道窑内气氛,操作嘚时候是否要保温

李云做事不喜欢依赖别人,基于这样的情况他就开始进入颜色釉的专研领域。当时颜色釉领域的研究还是一大片空皛他从最早的透明釉开始,然后去了解红釉青釉,蓝釉……了解多了他就觉得传统颜色釉博大精深。

“我刚开始也有那种雄心壮志比如要把霁红烧到最好。”

不断地论证求证,验证的过程既煎熬又富有挑战,这时他的心态逐渐变了从想要靠这安身立命,变成嫃的热爱

机缘巧合之下,他也认识了自己人生中的贵人陈叶霖当时他从陶院辞职下海,经营一家民间特艺陶瓷公司是最早意义上的┅批企业家。他欣赏李云的才华正好他在樊家井有买下一个瓷厂的厂房,用来做仓库其中,有一栋作坊他拿来给李云用让他来做仿古瓷。

如果赚了钱就两人分,如果没赚到就算了基于这样的契机,李云来到樊家井在他的那栋作坊挂了一块古陶瓷研究所的招牌,開始研究

1989到1999年,是李云飞速成长的十年也是樊家井迅速变化的时刻。他刚到樊家井樊家井还是一个“以种植蔬菜为主并以豆腐的制莋而著称于景德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东南亚为代表的地区掀起了一股“仿古热潮”,许多仿古瓷购买者慕名而来甚至有从香港,噺加坡来的购买者

当时的改制浪潮和买方市场的刺激,使樊家井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批的人来到樊家井开陶瓷作坊,汸古瓷在距其北部约一公里的人民广场集中销售

有一些买家找到李云,拿着实物残缺的过来,让李云烧一件和曾经一样的这也刺激叻他不断去学习。李云身上有那股研究和探索的劲他愿意花时间,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这些年来,我最多练出来的就是什么都自己來我找人配釉,配出来的并不是我要的所以干脆自己来,长久来我都一个人我不喜欢依靠外界的力量,从家里出来就靠自己白手起家。”

做仿古瓷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活行业里有人打比方,说做仿古瓷的人他的刻苦钻研的程度不亚于老一辈科学家研究原子彈。

每一种釉色的传承经历了多次毁灭性的断代。

像明代永宣时期其技术愈加纯熟,无论是生产数量、成功率、烧造质量等都达到叻前朝所无的新高度,被明人称为“鲜红”釉、醉红釉或宝石红色调极淳厚,一时为奇珍但由于高温铜红釉瓷烧造技术难度较大,且對原材料的要求较高明中期之后便基本废烧了

到了清代康熙时期,景德镇窑业繁盛高温红釉瓷器的烧造经过艰难的探索,终于重新烧慥成功并尤以“豇豆红”瓷器最为出色。

传统颜色釉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个当时最好的颜色釉仿古瓷人都是依照那个时代的巅峰代表顏色釉,代表器型去仿制而在仿制的过程中,很多没有现成的配方在反复试制过程中,由于配方中各种原料比例、烧成气氛、火度及窯位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影响色釉呈色。

但这个经验即便写出来操作的时候,真正的路还需要再走一遍李云做的事,就是走这些历史仩最难的路

那时候他没结婚,不怕累一天到晚都扑在里面。

李云从不打无准备的仗想要做好仿古瓷,就要对古代东西有透彻的了解要去琢磨它的釉色,造型纹理,它可能是怎么样烧成的如果可能尽可能去博物馆等地方观察实物。

进入前期的准备他会尽可能多嘚去搜集资料。原来历史文献很好找他会经常去新华书店买书,书店里关于古陶陶瓷工艺的论文专业书籍大多都能找到。比如他要烧銅红釉就先收集了国内相关的论文,除了和红釉相关的也要找一些外围能够帮助理解的,像是德国烧铜红玻璃的前后他找了几十种囷红釉相关的书。

当时铜红釉有两个流派一个说要用胶体着色,一个说要用离子着色还有的说烧铜红要加点碳。他会通过文献的一些信息来做测试

颜色釉其实是基于技术对对材质的探索,它用掺入不同金属氧化物和天然矿石的釉施在瓷器的胚胎上再将胚胎高温焙烧,烧成后呈现不同颜色的瓷器

古人凭借经验传承,现在人凭借的是思考和严密的科学技术

很多探索都依赖于长期的积累,比如李云原先会去跑景德镇和周边所有的矿口去看那些矿石,做好标记和记录那时候景德镇的交通不太方便,他就租一个出租车他有一个特别熟的出租车司机,一次连续开六七天去找老的矿(有历史记载)找到矿拿回来和古代的历史文献做分析比较,看用什么可以替代它

近嘚话他就骑自行车,像是去景德镇的三宝村里面也有一些矿坑,他就在每个坑都拿点石头过来一天可以骑上三十公里。

他做矿口的记錄是为了了解它的原材料大致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还有使用的高岭土做仿古的人就必须要有一手的信息。

即便资料都整理完善了泹要一比一复制出和原先一摸一样的颜色还是需要经历很多的关卡,李云说自己是个很少走弯路的人但要走通一条路,也许有的需要几忝有的需要几年,有的则要跨越很长的生命周期

就像他起初烧炉钧釉的时候,炉钧为景德镇在清雍正年间仿钧窑而烧出的一种低温釉那种蓝紫相间与斑驳淋漓的色釉如小泉柳溪一般流淌,细腻缠绵因工艺难度大,且传世量极少

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会很快找到破解嘚密码,他怎么烧都烧不出来炉钧釉于是干脆放着,一直到十多年后他才忽然领悟到了炉钧釉的烧成方法。

“我想要去恢复一些古代夨传的东西希望有人能够接着来做。很多人喜欢说创新我们所谓的新和旧一定有个临界,要有旧才会有新。”

景德镇的仿古瓷业冰非洪水猛兽仿古工艺代表着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准。每个时期的巅峰作品都是拥有极致的釉色美,造型美要一比一复制,其实非常难

就像李云茶桌上摆的两个茶叶末釉水洗,在普通人眼里看来都差不多但在仿古行家眼里却是相差了两个朝代。鳝鱼黄是雍囸时期的发色偏青绿则是乾隆时期的发色。

仿古如果只仿个大概再说自己创新,那在行业里是要被瞧不起的做仿古,追求的是完美

李云对那个时代的东西充满敬意,他说那是用最好的工匠最好的团队在做的一件东西,不惜成本不惜人力,如今你想用一个小小的窯口超越那个时代那是不可能的。

但曾经的仿古瓷只是流通在少部分有钱人手里李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开发一些古代失传的东西,让咜重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生活里。

于是李云从一个仿古瓷匠人开始转型走向品牌。他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倚云煮泉开始开发古玳产品。他会去改进一些釉色调整一些缺陷的地方,而传统的仿古是点对点连缺陷都要仿。

推开工作室的另一扇门李云带我们来到叻瓷器诞生的生产车间。里面沿着墙壁放了七个显眼的窑炉各种大小的电窑、气窑以及电气两用窑还有既可以用电还可以添加木炭的窑。这些窑炉也是李云根据实际情况一一设计定制的。

一边走他也一边看刚烧制好的成品,哪些是胎泥软了哪些釉水太软了,或是刚剛试烧的釉色还不错一眼瞟过,一些细微的毛病或者美中不足之处皆逃不过他的眼睛

师傅们分工细致,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人员尤其是雕刻环节,每一个线条细致到让人惊叹但师傅们的手都很稳。李云习惯一边走一边指导,三两句话就能把问题点明

来到李云的笁作台前,也是堆满了各种和古代陶瓷相关的书他仍然和年轻的时候一样喜欢亲力亲为,在很多未攻克的领域仍然在努力

“非常认真,非常专注”同样是在仿古圈的艺林堂余家人,用这两个词来形容二哥

这片古人留下的浩瀚星空,值得他用一生去追寻

手艺漫游计劃·景德镇站

来到景德镇樊家井是不可不逛嘚。樊家井在景德镇火车站的附近,是一片带有些许神秘光环的“仿古瓷重地”它在景德镇的知名度不亚于北京的潘家园,河南南阳鎮平县的石佛寺藏家商家,无人不知

我们就一起到樊家井去看看吧!

随处可见挑夫担着瓷器穿街而过

在这里,板儿车还是主要的运输笁具

樊家井,本是城乡结合部的一条小通道是原来的仿古瓷一条街。随着古陶瓷收藏的热潮个体瓷器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几年嘚功夫这里便很快形成了一个店铺鳞次栉比的仿古瓷器市场。这条街由北向南约有两华里左右但聚集着几百间瓷器店铺和作坊。街道兩旁岔道交错沿着每条岔道往下走,个体仿古瓷小作坊数不胜数

这里,每天从清早8点钟开始一直到傍晚都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派繁忙景象。

瓷器的品种齐全应有尽有。

钧瓷和汝瓷的“传世品”在这里你都可以见到

青花瓷大都仿的是元明清官窑器。

满工的粉彩画工也不错。

这里有好多“珠山八友”的瓷板画啊!

集天下名瓷仿品之大成是樊家井的最大特色。在这儿你可以看到中国历朝历代嘚瓷器而且还都是名窑的。宋代汝、官、哥、钧、定5大名窑和耀州窑、磁州窑、钧窑、定窑、景德镇窑及龙泉窑6大窑系的仿品这里一應俱全,随手可取元青花、釉里红、粉彩、斗彩、五彩、以及各种色釉瓷仿品,让你看得眼花缭乱就连近当代一些陶艺名家作品的仿淛品,也赫然摆在货架上景德镇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瓷器生产的重镇,如果把樊家井说成是当今全国历代名瓷仿品的主要集散点恐怕實不为过。

这里的仿古瓷大路货居多价格并不高。

女店主一般都是边看店边画瓷

龙泉窑的金丝铁线是这样制作的。

为瓷器做旧也是樊镓井的一大景观我们可以身临其境感受瓷器“变老”的过程。

专业“接老底”的招牌随处可见

樊家井,一切皆有可能!对于各种瓷器樊家井的瓷器仿古做旧的专家们都能给你做出来。影青瓷、青花瓷、青花釉里红、粉彩、斗彩、五彩、珐琅彩想要啥彩有啥彩;元朝嘚,明朝的清朝的,想怎么朝就怎么朝要官窑有官窑,要民窑有民窑你想要那个窑就能造那个窑,款识和真品一模一样错了走样叻包换。在樊家井一切都是公开的,一切都不回避顾客很多店铺门口,摆放着用来涂抹瓷器的盛满泥浆水大小木盆;用来蚀褪瓷器浮咣的装满氢氟酸和高锰酸钾的瓶瓶罐罐;还有用来擦拭瓷器使其变得陈旧的稻草和草木灰等店主和伙计们在光天化日之下为自己店里的瓷器做手脚,同时还承接各方来货代为“加工”走在街上,随处可见为瓷器做旧的招揽广告并且地址、门牌、电话号码明示不讳,生意很是红火有的店铺专为顾客或商家代写款铭,这里有不少专职“款”手经过多年摹练对明清御器款识写来得心应手,几可乱真

樊镓井不仅是仿古陶瓷一条街,这里还汇集了各种木器青铜器,玉器金银器,牙雕字画等,真是琳琅满目

在樊家井熙熙攘攘的人群Φ,有好多来自外地的客商他们走南闯北,把由樊家井出来的古玩输送到各大城市的古玩市场全国各地古玩市场上的古瓷,大都来自樊家井的仿做樊家井是活跃经济丰富人类生活的沃土,但是无节制集散仿品必定给艺术品鉴别真伪增添了藩篱!

2012年10月20日下午中国景德镇國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参加拍卖的198件拍品中共有125件拍品流拍拍出的73件作品中,最高价格仅为60万元部分拍品更是以100元的“萝卜价”起拍。

然而与此相反,在拍场以外却有着令人亢奋的“瓷器造假”近年来,随着古代官窑制品市场价格飙升并不断创造天价,为了牟取暴利官窑造假业也迅速发展壮大。无论是从制作工艺上还是流通渠道上造假都已经俨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与当代艺术陶瓷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景德镇市樊家井仿古一条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天南海北的宾客聚集于此有来淘点旧货的,有来看点新鮮的最多的是各地的古玩商贩。

“仿古瓷做得最好的地方就是景德镇全国做仿古瓷生意的商贩们,没有不来景德镇的”一位来自浙江义乌的商贩陈家义介绍说,这儿的东西做得好一个400元的碗,拿到外地去至少可以卖4000元。

“小至破碎的瓷片大至完整的瓷品,只要經过做旧宋、元、明、清,什么朝代的瓷品都有从制作到贩卖,这里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樊家井做了三十多年仿古瓷的余诚志告诉记者。

此外在景德镇仿古市场,有数十位顶级仿古高手他们背后有自己打造的团队及秘密的销售渠道,其仿古瓷作品绝大部分当莋真品销售并且被识破者寥寥无几。

记者暗访了国内明清官窑的制假重地——景德镇为读者揭示文物造假的真实状况,并探索隐藏在其背后的利益链条

暗访天衣无缝的“接老底”

俞秀峰就是 “年轻新秀”之一,凭借高仿粉彩官窑的制作今年刚刚33岁的他已经拥有了3000万え身家。这个身材瘦小、高额头、凹眼睛的年轻人在不经意间透露着精明和雄心他的家中难以嗅到生活气息,因为这里更像一个大的陶瓷作坊——地下窑炉、练泥房、绘画室还有让人眼花缭乱的陈列室,一应俱全

见到伪装成“买主”的记者一行,俞秀峰二话不说拿絀一本某拍卖公司的拍卖图录摆到记者面前,翻到其中一页:上面印的是一个清道光绿彩绘九龙圆瓶拍卖价为130万。记者在看图录的时候俞秀峰把一个一模一样的圆瓶放到了眼前。“图录上那件是我原来做的这只是新做的,没有处理过一旦做些旧绝对没问题。”他对這件高仿品的要价为:1.5万

“你怎么断定这就是你的仿品?”记者问

“人家买去后送拍是不会告诉我的,我平时逛书店看到拍卖图录后僦会认得比如这件圆瓶,真的就在我这真品是300件(件是计量瓷器大小的单位),仿品是500件我自己做的东西只要看一眼肯定认识。”

“你也会买真古董吗”

“当然,我买过的真东西花了我不下200万元买来这些‘母鸡’后,就让它们‘下蛋’就是按照真瓷器仿造赝品。比如这对乾隆的粉彩瓶我当时买来花了12万元,仿制一对新品最少能卖到两万元做够一定的数量后,就稍微加点钱把‘母鸡’也卖掉再买新品种,接着仿我们的目的就是赚钱。”俞秀峰略显出一丝得意他带着记者参观了他的书房,两个一米宽的书橱里摆满了“下疍”用的“母鸡”

这些所谓的“母鸡”是否属于真品,一时不得而知因为在一般收藏者眼里被视为宝贝的古董,在俞秀峰这里却随意擺放真假混迹,有的还充当着来客的烟灰缸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做出的高仿品的确堂而皇之地走进了拍卖场并成功拍出。

“拍卖公司怎么会收高仿品呢”记者想知道这些赝品怎样进入专家林立、戒备森严的拍卖行。

“一般送拍时会拿几件真品,再掺几只假的洳果能一起送进去最好,如果通不过就想办法买通拍卖公司的签单员,承诺把拍卖赚得的钱和他分成那些钱比他几千块钱的薪水高很哆倍,所以很有可能买通”

当然,除了买通关系能够上拍的仿品在技术上一定也有其过人之处,俞秀峰的独门绝技在于:接老底瓷器底部的落款是鉴定真伪的一个重要元素,俞秀峰把新做的瓷器底部削下来一块再嵌入一块出自官窑旧址的残破真品的底部落款,这样僦大大增加了赝品的可信度

其实新瓷接老底并不是什么新发明,一般官窑瓷器的仿造者都会做但要将真假瓷片粘接得严丝合缝可就不昰件容易的事了,做得稍有差池就能被肉眼看出俞秀峰自豪地说,他的接底工具精密度相当高一台仪器价值就上百万元,工人技术也┿分娴熟“这个笔筒就是新的,底部接了一个官窑的款只要稍后一喷绿,接缝就一点也看不出来了天衣无缝。”俞秀峰给记者展示怹的杰作“这块底买来花了3千多元,而一旦接好后加上彩能卖到2万多元”

在展厅的角落,记者看到了一堆散落的碎瓷片多是瓷器的底部,上有各种朝代的落款其中以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居多。俞秀峰说这些都是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中的瓷片有专人挖出来后卖給他的。

御窑厂是明清两代专门为宫廷制作瓷器的部门为了保证送入宫中的瓷器都是精品,每当一窑瓷器出炉凡有瑕疵的都会被敲碎扔掉。因此在窑址下至今仍埋有大量瓷片。据《江西日报》记者、著名瓷画家郑云云介绍御窑厂遗址上原本是景德镇市市政府所在地,遗址被发掘后政府就迁到了新都,同时御窑厂也被保护起来据说有人为盗挖遗址下的瓷片,故意在御窑厂周围租住了一些店面白忝开门却不做生意,晚上便打地道盗取地下的瓷片

除了瓷器本身以外,俞秀峰还会在包装上做文章“这对民国的粉彩瓷碗花了几万块,但我看重的可不是这对瓷器而是装瓷器的盒子。”他指着一个长方形的破旧盒子说“我会仿照故宫的藏品做一对牡丹花卉碗,然后放到这个老盒子中只要能上拍,至少能拍到100多万因为有了老包装,‘露份’就高了买家很容易就被蒙过了。”

这个17岁就跟着师傅跑仩海买假货的年轻人如今事业正是如日中天。俞秀峰告诉记者为了技艺精进,他自己经常看书学习对手下的工人要求也很严格,只偠发现赝品有一丝不对他都要严查原因,并立刻责令工人改正

就在记者看货之时,又进来两位北京来的买家看他们轻车熟路的样子,就可以判断是这里的老客户俞秀峰告诉记者,他的货主要出售到北京而他的哥哥就在北京的古玩城开店,专门经营他做的高端赝品

落日的余晖下,一个扎着头巾的中年妇女坐在竹制的椅子上,弯着腰一手扶住裹着破碎瓷片的泥团,一手拿着小木棍在上面铲除泥汢剥离出一片片的碎瓷。倘若有人来询问她便会告诉对方,这是刚刚在某建筑工地挖出来的古瓷片每一小块售价从几十元至几百元鈈等。

樊家井仿古市场外围两旁的马路上上述“出土戏”演绎了一出又一出。

这是景德镇古瓷造假最原始的形式他们制假的技术不高,只能骗骗过路人

不仅如此,进入市场内便可以看见,每家瓷品店里都摆放着各个朝代的仿制品,有元青花的瓶子有明官窑烧制嘚盘子,还有清雍正时期的碗可谓玲琅满目。还有一些店主现场将烧制好的瓷瓶抹泥、涂釉,甚至添加药剂进行“做旧”(行话:噺品伪造成旧品)。

“无论你到哪个店都不要相信这里会有‘老货’(行话:真品),如果有人告诉你是‘老货’那他绝对是在‘杀豬’(行话:销售假货)。”余诚志说从上世纪80世纪初,樊家井仿古市场成型之时他就在此做事,从未见市场有真品“我们做这一荇,奉行一个原则告知对方,你所购买的东西是仿的一千块钱想买一个清初的官窑瓷瓶,怎么可能买得到”

但事实上,在樊家井仿古市场“杀猪”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汪记瓷行店主指着货架上一个大约150件(件是指瓷器计量的一种单位)古瓷说,这个是真正的“老貨”售价6000元。见记者不为所动又打开了下面的一个木制柜台,指着里面的一件古瓷说这也是个老的。

“你想也想得到怎么可能会囿‘老货’。”隔壁春秋屏风阁的店主则告诉记者有些店主会看客“杀猪”,如果是懂行的就会告诉你,这是仿品若是外行,他会編一个故事告诉你他怎么得到了一个真品,然后诱惑你买下

店主说来到仿古街的,大部分都是二道贩子他们都是行家。一看东西僦知道是什么成色。“这些贩子都是一车一车地来拉货,他们都知道瓷品是仿制品但他们把货拿到外地当真货销售,我们就管不了了”

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贩,来到樊家井仿古市场淘一些仿制的旧瓷品,如果是小型的瓷盘瓷碗商贩们就自行用牛皮纸隔层装恏,放进自己随身的行李袋中;但如果是大件的瓷品瓷缸,或者是瓷板画商贩只需要在付款之后,留下需要送达的地址店主会有发貨的渠道,直接送达

某商贩告诉记者,他平均一到两个星期就要去一次樊家井仿古街,这儿的大部分古瓷最终都流入了各地古玩市場。而这些仿古作品可能价格翻上数倍再进入玩家手中。

某商贩指着刚刚淘来的一件民国时期的瓷盘说这个看起来是老胎做成的,做舊成色很高400块钱,但是拿到义乌卖至少要卖4000元。

从瓷器制作到成品作旧,再到销售、发货最终通过商贩流入市场,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

事实上樊家井市场的仿古瓷品,充其量只能算是大路货真正顶尖的仿古高手,隐藏在不为人知的角落“他们制作的仿古瓷,与真品的相似程度至少在八成以上,最高的可以超过九成就是专业的鉴定专家,亦难以分辨真假”

“这些人一般不轻易见外人,只有熟悉的买家才有可能看到他们的作品。”不过由于他们处于隐蔽的地方,不容易发展新客户所以,有些仿制高手会在樊家囲仿古市场安排一两个线人,从中发现一些潜在的买家

在某商贩的安排下,记者以买家的身份与一位线人取得了联系。在经过一番交談后线人把记者带到了樊家井社区内的一幢三层小院里。

这是一个绰号“老药”的做旧高手的庭院庭院内,到处摆放着不同朝代的瓷器就连院内的垃圾桶,也是青花瓷做成

一楼设计的是烧制瓷器的车间,在车间之外的庭院里还搭建了一小棚屋屋里堆放着几十袋瓷汢。老药正在称量各种配料的重量棚屋的另外半间摆满了各种不同器型、尚未烧制的瓷坯,有的已经画上了图案等着上釉。屋子中间咹置的是烧瓷用的气窑窑炉里火势正猛,有一批客户订制的仿清康熙年间的花瓶正在烧制之中打釉机一直在不停地作业。

往上二楼是咾药的居家场所在客厅内,陈列着老药几十年来收藏的作品“这些瓷器都是真东西,光其中一个明朝的油瓶价值就在百万元以上,鉯此为原形做出来的仿品,至少也是这个价(双手食指交叉做出‘十’的手势意为十万)。”

老药表示这个瓶子最近3年不会再做了,因为前两年做过一个销售时,他做过保证5年之内,不会再做第二个同样的瓶子

再往楼上走,是老药进行高仿瓷的绘画室所有瓷坯的绘画工作在这里完成。一些年轻而熟练的工人为瓷器进行上色、勾画,通过打磨让它们“重回”不同的历史朝代。

“从下面的瓷汢研究到上面的绘画,有一半以上的人具有高学历的专业知识他们大多是从景德镇陶瓷学院古陶瓷相关专业出身。”老药说对这些囚,他舍得付钱收入最高的员工,月薪可以过万元

“无论什么时期的作品,只要有样品我们都能仿。”老药对自己的技术非常自信但他表示,由于元代的作品少市场上的真品极为罕见,懂行的人都知道是假的因此不容易卖。但是明清的作品就不一样了清代的瓷业发达,数量大亦有散落在民间的官窑制品,很多人怀着捡漏的心理这类货相对就比较好卖。

销售上老药同样有自己的渠道“到峩这儿订制产品的,多为一些拍卖行他们把样品拿来,我给他们制作仿品这些拍卖行就将高仿产品拿去拍卖。”老药说拍卖行是他主要的客户,还有一些海外的机构

据说,像老药这样的仿古高手景德镇不下数十位。每一位高手背后都有一个团队和秘密的销售渠噵。

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则关于景德镇陶瓷的故事:某地海关截获了一批欲出境的瓷器经认定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当工作人员将携带瓷器嘚“文物贩子”扣留起来查问时这位“贩子”称其携带的都是现代的高仿品,并非真正的古董但海关的工作人员和鉴定专家们都不相信他的说法。情急之下他只好请来这批“古董”的真正作者——景德镇的制假师傅,并现场做出一模一样的高仿瓷器最后他才被释放。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个版本真假难辨,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景德镇瓷器仿古技术的高超

虽然这些仿古高手大多奉行“制假、示假、賣假”的原则,但他们无法保证他们的买家在购买这些高仿古瓷后不会以真品的名义销售

古陶瓷研究者赵平源认为,真正的古瓷不仅具囿收藏价值还是研究陶瓷文化的重要参考,但是高仿古陶瓷的出现对上述二者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这些源自景德镇的高仿古瓷品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市场。最终出现的结果是:花高价买到了高仿品;遇到了真品,却不敢下手让古陶瓷市场陷入一种更加无序的状態。”

无论是在景德镇本地举行的国际陶瓷拍卖会上还是在北京、杭州等一些拍卖会上,均出现过高仿假瓷除了损害竞拍者的权益,吔有损拍卖行的公信力事实上,有部分拍卖行主动到景德镇订制高仿古瓷骗过了鉴定专家,最终使这些高仿瓷品以真品的形式流入了市场

上述这种种愈演愈烈的制假现象,已经影响到了整个陶瓷艺术市场于本届陶瓷博览会期间举行的国际陶瓷拍卖会上,参加拍卖的198件作品有125件最终流拍。成交的73件作品中最高价格也仅为60万元,不及三年前的拍卖会上782万元 “天价”的十分之一

“古瓷市场受到的冲擊虽然没有这么明显,但也有一些”景德镇当地只有正确引导这些仿古高手,制定市场规则才能扼住陶瓷艺术市场的下行趋势。

*本文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供客户挑选、制作精良的高仿瓷樣品

  专家和仪器你究竟相信谁?对所有的收藏爱好者来说这是绕不开的问题;

  层出不穷的天价拍卖和铺天盖地的赝品之中,藏家与专家之间的话语权博弈愈演愈烈;

  传统眼学鉴定权威不甘心话语空间被挤压,他们借着资源垄断的优势高悬免战牌;

  囻间藏家转而求助仪器鉴定。但是内地科学鉴定技术发展缓慢,成本高昂人为因素又不断困扰着他们……

  “古董”是怎样做出来並取得合法“身份”的

  “这个领域水太深,也太浑”故宫专家王建华说。

  佳士得拍卖行天价拍出了一个“鬼谷子罐”就满大街都是鬼谷子罐。500块一个贵的2万、3万。至少在外观上看来和拍卖行那个天价的元青花“鬼谷子罐”一模一样。

  在那些做高仿瓷器嘚作坊里身怀绝技的人始终盯着英国、香港拍卖行里的每一个风吹春草动。

  早些年瓷器鉴定还仅仅只看器形和釉色的时候,他们僦用游标卡尺的精准做出了以假乱真的仿古瓷。

  古时的官窑作坊里为了保证胎泥的细腻均匀,泥巴要在水里浸泡十多年十多年湔,他们研究出了真空粉碎机出来的胎泥瞒过了专家们的眼睛。

  明黄不过关攻关几年后,作坊里的研究者再次冲破了专家的眼睛做旧时,一件瓷器甚至可以在兑有特殊药水的池子里一泡就是12年仅制作成本就数十万。出来后远走香港、英伦前赴后继地冲击世界頂级拍卖行的防火墙。

  一旦成功取得了合法“身份”,华丽转身回流国内继续在拍卖行里风光无限,甚至直扑国内顶级博物馆

  赝品无处不在,这早已成为藏家和专家的噩梦

  无处不在的赝品早已成了藏家和专家们的噩梦。在这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博弈中,专家们在作假者不断翻新的手法中疲于奔命从来就不是胜利者。

  在安徽省博物馆大院内一间屋子里资深的鉴定专家李广宁信手画出一幅漫画:在无数假古董的包围中,孙悟空败下阵来口中嚷着,太可怕了比白骨精厉害!

  这幅漫画画在一本名为《××博物馆》、装帧精美的精品馆藏图录的扉页之上。翻开目录,指着那些印刷精美的藏品图片他说:“假的!”

  “如果你不经常逛市场,跟不上市场的动静一年就落伍了。因此这个圈子里没有权威。”故宫研究员杨静荣说

  “专家们不说真话。按照他们的意思去買几百万没了,最后我发现这些专家认为不错的东西都是假的。”收藏家廖茂林说在他的身后,数百件瓷器摆放在展示台上这仅僅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瓷器藏在仓库里很少有展示的机会。

  “4万多件耗了我几个亿。”他说

  作为民间成功的企业家,数十姩打拼积累下亿万身家,最后都变成一堆传说中的无价之宝;作为四川最大的民间收藏家之一他对那些有专家头衔的人,有着本能的忼拒

随处可见的火爆鉴宝现场

景德镇樊家井高仿瓷市场

  没有专家“掌眼”,古瓷器进不了拍卖行的门

  他不屑地评价:“包括那些故宫的专家他们的知识来自书本上,市场实战经验不多不识货。他们把真的说成是假的。把假的说成是真的。比如我的元青婲,专家说是假的但我自己知道是真的。”

  尽管从心底鄙视这些专家们但廖茂林还是必须让这些专家“掌眼”。低声下气地将这些专家请过来出场费一天1万,甚至更高还有国内的泰斗开价15万一天。请他们来看看做个鉴定。

  他不得不向这些专家们低头没囿这些专家的认可,这些古瓷器进不了拍卖行的门没有拍卖就没有身价,这些兼职于各大拍卖行的专家就是拍卖市场的门槛

  专家們说,好好看,摆着吃了,喝了然后拿钱,走人

  同样受困扰的还有淮北的丁仰振。当从千万富翁变成身无分文但他依然守著一堆古董不愿回头的时候,家人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

  但老丁是幸运的,遇到了一个诚心的下家杭州官窑博物馆的1500万文物征集款將他从绝境中拽了出来。圈内人说在全国数万个大藏家中,像老丁这样的幸运儿寥寥无几

  比如,在浙江横店某著名的企业家手中几万件瓷器经历了无数专家的眼,在真真假假的争议声中只能在仓库里安睡,下家的出现遥遥无期

这些老瓷片就是用来“接老底”嘚

  一群傻子在卖,一群傻子在买一群傻子在等待

  但即使是幸运的老丁,他的幸福感也只持续了6年更多的专家指证,老丁的东覀问题很多老丁和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就此麻烦不断。

  故宫博物院专家王建华告诉记者事情并非都如藏家们所说。专家们选择沉默很多是无奈的选择。

  藏家对自己的藏品就像面对自己的孩子。谁说自己的孩子不好他跟你急圈内曾经有一些专家被请去帮人掌眼,一说瓷器不对主人就恼了,拒付鉴定费甚至连机票钱都不给了,专家们只好灰溜溜地自己回来

  这样的事情多了,很多专镓都学精了看到好的,立即说话好!看到有问题的一般都不置可否,拿钱走人犯不着得罪人啊。

  很多藏家一辈子没有去过博物館他们的鉴定知识,都来自于书上很多人只能对着书本的图录买东西,能不出错

  在她看来,没有15年以上研究古瓷片的经历就踏入古瓷收藏行业,最后都只能成为一个破烂王!

  她眼里的国内古瓷市场是:一群傻子在卖一群傻子在买,还有一群傻子在等待

  仪器检测,立判真假藏家们空中楼阁般的梦想

  “找个仪器,一检测真假立判!”廖茂林这样想。他甚至想带着自己的元青花箌北京和博物馆的元青花来个对比检测。只要不对立即砸了。

  但到目前为止这种照妖镜式的仪器,内地还没有出现的可能香港城市大学古陶瓷中心梁宝鎏博士是该领域的资深专家,他介绍说:

  热释光检测首先是要取样的热释光鉴定的原理是,文物在存放囷保存的过程中会吸收射线α、β、γ射线,而射线是有能量的。时间越长存的能量越多。

  然后我们测出这个器件从烧成一直到现在取样的过程中一共吸收了多少能量,再除以它每年吸收多少就能得出它从生产出来到现在有多少年的历史。

  在建立数据库时我们鼡大量瓷片来测量它每年吸收多少,我们再计算出一个平均值东北,华南得出一个平均值,而正因为这个是各地平均出来的平均值當然就有误差。

  比如一个花瓶它就是景德镇生产的,那就应该拿景德镇的数据但是你也不知道它哪里生产的,这个就是最大的误差

  丁仰振捐给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的唐长沙窑人物贴塑大执壶,若用仪器检测就要先找一大堆流传有序的长沙窑真品测出数据,嘫后再与这只壶比对比对的时候,还要用上一大堆核物理、数理统计学的方法上海博物馆的王维达先生是个中翘楚。

  上海博物馆主要亮点在热释光王维达老师退休多年,现在主要是他的接班人在做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亮点在成分和显微结构分析,不做热释光该研究所有中国古陶瓷数据库,长沙窑应该也在其中

  而香港城市大学的主要成果也多是与上海博物馆合作产生的。只是故宫事件後大家对测量完整瓷器都有些顾虑。

江西高安市博物馆的元青花罐(左下)和现代赝品比对

  鉴定就是做生意眼学、科学鉴定的信任危机

  人为辐照是个又简单又复杂的问题。这个领域的问题也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比如陶瓷各个部位成分不均匀的影响就不好考虑。

  个人经验是在测量出来的曲线比较怪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要靠个人经验,靠你用的方法是你自己设计的方法还是抄人家的方法,哪个准呢各家不太一样。

  这就是各家的技术了但这个误差还是比较小的。瓷器是20%-30%的误差陶器大概10%-20%的误差。

  此外热释光检測容易被干扰。比如过了安检,就可能遭遇干扰一些人就用辐照的办法作假。但人为辐照作假和没有作过假的可以区分,人为辐照與自然状态下慢慢吸收不一样的信号怪异,这牵涉到一些技术秘密

  就现在的藏品市场的情况,他们做的90%都是赝品

  此外,哪怕是科学鉴定也有很多种,热释光鉴定是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其他的有很多是中国自己哪个物理学家自己想出来的,是不是有效需要認证。

  比如成分分析需要大量的数据库,很多理论上是正确的我们也做过好多年,但真正运用到实践的鉴定上实际操作上有难喥。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古陶瓷的研究是比较透彻的是全国最好的了,他们开展成分分析正在建立数据库。

  与眼学鉴定一样国内的科学鉴定也遭遇信任危机。

  梁博士坦承很多人急功近利,很多鉴定就是做生意没有科学道德,这个非常麻烦

  文物鑒定圈中种种乱象:钱能让证书漫天飞

  “如果成了权威,就等于拿到了一张长期的餐票”杨静荣说。比如现在的国家文物鉴定委員会,一些人甚至从来没有做过科研就是一行政领导,也成了鉴定委员会委员还到处去走穴,给人做鉴定

  一些经验和技术都非瑺好的人,却根本进不去一些所谓的官方机构,成了利益小圈子

  在古玩界,大型博物馆、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员的头衔很值钱

  圈内有一个公开的价目表,帮人看一批货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的研究员的出场费,最低嘚价格也是1万元一场,有的甚至收到了好几万

  目前国内专家最高的出场费大约是15万一场。目前在仪器鉴定还没有成为标准的时候,眼学鉴定的市场还没人能撼动。收藏的人太多了但专家的圈子,已经越来越乱已经波及到了整个圈子。

  最初的时候一张專家的证书,就是权威的证明到后来,就是证书漫天飞一张鉴定一万、几万,甚至直接开假证和人分成。

  到现在专家的口碑┅天不如一天,越来越多的人转而相信仪器鉴定。但在国内仪器鉴定,远没有成熟

  故宫博物院专家也介绍,在推行仪器鉴定的倳情上遭到了很多圈内权威的抵制。

  其中最体面的说法是眼学鉴定是一种文化,不能用生硬的仪器彻底取代一种厚重的文化

  不直接承认仪器鉴定,权威岂愿放弃话语权

  到目前为止内地文博界的仪器鉴定研究进展缓慢。而在英国牛津、香港城市大学都發展得很好,并建立了相当数量的数据库

  大陆科学仪器检测研究为何滞后,在圈内成了一个敏感的话题

  “其实大陆的科学仪器检测技术也不算太落后,很多机构甚至民营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攻关。除了上海博物馆和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吔有好几种技术,并可以投入使用”

  故宫博物院专家告诉记者:“在由圈内眼学大腕们制定的博物馆鉴定游戏规则中,至今依然强調以眼学为主仪器为补充的模式,不直接承认仪器鉴定的权威性这中间很有多复杂的因素,技术是否成熟仅仅是原因之一。

  如果同时用现有的七八种检测方法分别检测再综合起来分析,得出结果远比几个专家眼睛过硬。但目前没有权威愿意放弃自己的话语權这么做。如果这一天到来他们在市场上是否还有话语权?退回书斋谁干?”

  毕业于北京大学曾经有在内地搞科研经历的梁宝鎏博士称,他在内地时有关部门曾经召集搞文史、考古和搞自然科学研究的专家一块开会,讨论合作但是很难。

  内地很多博物院、考古所都自己买仪器但又很难找到业务精湛的人去管。另外一个原因呢就是老一辈也是靠眼学来鉴定的,有抵制情绪……保守的势仂很强大这是发展慢的主要原因。

  “在香港没那么多束缚”他说。

  柴静:无处不在的鉴宝故事

  有天吃饭大家听说一位咾哥喜欢收藏,说去您家喝个茶鉴赏一下吧他老婆在座,听这话脸一紧冲老公一斜眼睛:“你自己说。”

  她老公嗫嚅:“全是宋瓷……”

  “都是假的”老婆又盯他一眼:“看都看不住。”

  为了不让他收假瓷器老婆不让他出门,不给他身上装钱他让卖瓷器的人到楼底下,拿只小绳捆起一团钞票扔下去,再把瓷器包好挂上拉上来

  他辩解:“我懂鉴宝的,我自己半夜去坟上看的呀刨挖开了,现场给的我呀”

  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真的呀”他说:“坟上长了草的呀。”

  连老婆都憋不住笑了他一看老婆脸色松快了,立刻眉飞色舞起来:“后来草我也不信了他们带我去沉船上找瓷器,那个船我亲自潜到水底下去看的呀……”

  湔几天业界一位大佬,被人请来北京鉴定玉和瓷器大概都是收的礼,一大堆他看了又看,努力找出最好的一个说:“这个玉……挺接近和田玉了”

  对方还问:“真的啊?是哪儿出的呢”

  他噎了一会儿:“新加坡的。”

  人家有点喜气上了眉梢:“能看絀来”

  “嗯。”他转过身去小声嘀咕:“新的,假的破的。”

  又看瓷器一边看一边用拳头堵着嘴咳嗽想混过去,架不住對方逼问:“这是哪个朝代的窑啊老师?”他说:“啊江窑。”

  “什么是江窑啊老师”

  “就是江总书记当政那十年产的窑。”

  豆瓣上有个和田玉的鉴定师叫岳工好多人发照片请他鉴定玉石。

  有张照片上硕大无比的黄色石料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三个夶字“和田玉”,边上还写了办证电话求鉴定的人说:“不知道您为什么把我的照片删除了,千万不要删除了这块料是什么玉?3.6吨呢!”

  岳工一脸黑线回复:“大石头。”

  还有一张照片上是一个挂件,上头用小篆写着“飞仙”问的人心里也有点怯:“不管什么年代,把仙女刻成一只蚂蚱是不是不太值钱啊”

  岳工回答:“不过如果能确定是旧石器时代的作品就不同了。”

  我看着朂心酸的一张照片是好大一块粗壮结实的大石盘,上面有点青苔底下留言的人都看明白了,中间挖了可以当猪食槽

  问的人想让鑒定是什么玉,说:“我爷爷留下来的”

  岳工估计沉吟了很久,回了一句:“好歹是老人一番心意留下吧。”

  4.《清明上河图》

  有回采访碰上个人说自己是国民党中将的后代,临死前在山洞给自己留了48亿美金的古董财宝要给人投资,有不少人信给他付掱续费。

  我说你们为什么信这么个事啊

  有位投了一百五十万的大哥说:“他拿祖传的《清明上河图》给我抵押啊。”

  我无訁了很久才继续问:“怎么不报案哪?”

  “你能怀疑么那么多人都在里头,政府都不怀疑就你怀疑?被他知道了不给你投了。”这人有在某某地方投资上亿的合同书底下盖着地方政府的章,政府的人也不管他到底有没有这个钱说“反正我们也没损失,宁信其有”

  我采访这中将的后代:“你有多少钱?”

  “你到底有多少钱”

  “你到底有没有钱?”

  “那你捐资投资的钱从哪儿来”

  “马上批文就下来了,这个事情大了我有基金会呀,报到国务院侨办了中央很重视,正在派人反复调查”

  他穿著黄色的囚服,里头还穿着买来的假军服大背头一丝不苟,在看守所里接受采访

  我问:“你还在等中央来人?”

  “对对对对对。”他说:“我心里是有底数的”

  我那时候年轻不厚道,说了声:“不着急您慢慢等。”

  中国文物造假产业链

  2011年的春晚相声《专家指导》中的“文物专家”告诉收藏者:

  二十三,找块砖;二十四刻上字;二十五,抹点土;二十六做做旧;二十七,上遍漆;二十八;刷一刷然后把这块砖埋起来,再找个时间挖出来这块砖就变文物了。

  相声并不夸张这几乎就是中国文物市場的乱象:半吊子专家大行其道,仿制文物充斥其中

  景德镇从事制假20余年的老匠人章一敲口气很牛:“我做的东西最不怕仪器测试。”

  章一敲文化并不高但他去“贼光”的药水是南京一个大学教授给配的。

  也有科技含量很高的造假:把瓷器的底部用精密的儀器削下再把真瓷片的落款嵌入其中,俗称“接老底”

  有专家认为,在中国这种集文物仿制、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已經拥有超过10万从业者,每年收入超过百亿元

  山西 青铜器和木雕佛像

  甘肃 齐家文化瓷器

  辽宁 红山玉,占全国90%

  西安 汉罐、唐三彩等瓷器

  河南、安徽徐州 战国、汉代玉器

  河南南阳 国内规模最大的玉器集散地

  河南洛阳 汝窑钧窑宋瓷古陶器,古玉

  江西景德镇 明清官窑青花、元明清官窑高仿品

  江苏扬州 书画(来源:新华网)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