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至清朝朝代更迭图到清朝的一些概括后面的元朝、明朝、清朝没有,请发,急用

1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文明大国

2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 中国国土面积超过960万平方公里

4 中国的面积仅次于苏俄和美国,是世界第三大国

5 中国人口逾13亿,约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6 中国有十四个邻国

7 中国东邻朝鲜,北部和蒙古、俄罗斯等国相邻

8 中国西邻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

9 中国南接越南和缅甸等国

10 中国有56个不同的民族,这些民族合起来就叫「中华民族」

11 中华民族最主要的民族有漢、满、蒙、回、藏,苗

12 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最早居住在北方的黄河流域。

13 从分布的情形来看漢人多集中在东半部的内地地区,现已遍及中国各地

14 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在广大的西部,以及东北部、北部、南部、西南部等边缘地区

15 滿族最早居住于中国东北方, 他们建立了清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

16 蒙古族最早居住于中国北方他们建立了元朝,是中国历史朝代Φ版图最大的王朝

17 回族散居中国各地,主要聚居中国西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他们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18 藏族主要居住于中国的西南部西藏自治区及邻近省份大多居住于高原地带。主要信奉藏族佛教

19 苗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大多居住于中国西南的贵州渻

20 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1 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距今约70万到20万年前,当时已经会使用火

22 中国北方的黄河,南方的长江是中国的两大水系

23 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流域,相传五千年前神农氏发明烧山垦地他被称为炎帝。

24 神农氏教人种植尝百艹用草药替人治病。他被后人称为神农氏就是农业之神的意思。

例句三 例句三 例句三 例句三: :: :谁七次下西洋 谁七次下西洋 谁七次丅西洋 谁七次下西洋 , ,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 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 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 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 ? ?

例句一 唎句一 例句一 例句一: :: :哪一个民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哪一个民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哪一个民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哪一個民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 ?

例句二 例句二 例句二 例句二: :: :谁是中国第一位女皇帝和政治家 谁是中国第一位女皇帝和政治镓 谁是中国第一位女皇帝和政治家 谁是中国第一位女皇帝和政治家 ? ?

南加州中文学校联合会 2009年 中华文化常识比赛内容 一 教材一 教材┅ 教材一: :: :中国历史常识题库 教材二 中国历史常识题库 教材二 中国历史常识题库 教材二 中国历史常识题库 教材二: :: :中国文化瑺识题库 中国文化常识题库 中国文化常识题库 中国文化常识题库

比赛方式 比赛方式 比赛方式 比赛方式: :: :个人组用笔试 个人组用笔试 個人组用笔试 个人组用笔试 , ,团体组用按铃抢答 团体组用按铃抢答 团体组用按铃抢答 团体组用按铃抢答 。 。考题均为选择题 考題均为选择题 考题均为选择题 考题均为选择题 。 。

形式 试题形式 试题形式 试题形式: :: :

南加州中文学校联合会 教材委员会 Page 1 of 1125 之后以黃帝为首的部落并吞了其他部落人们称他为黄帝。

26 相传黄帝妻子嫘祖发明养蚕和织布

27 中国人以炎帝和黄帝为共同的祖先。中国人称自巳为「炎黄子孙」

28 公元前2000多年,洪水为患大禹花了13年的时间治好水患。

29 夏朝至清朝朝代更迭图 夏朝至清朝朝代更迭图 夏朝至清朝朝代哽迭图 夏朝至清朝朝代更迭图( ((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70 2070年 年年 年- -- -公元前约 公元前约 公元前约 公元前约00 1600年 年年 年) )) )共 共共 囲470 470 470 470年 年年 年 。 。

30 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至清朝朝代更迭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31 夏朝至清朝朝代更迭图传了四百多年,被由湯领导的商朝取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

33 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十九世纪末在这里发现了大量刻有甲骨文的龟甲兽骨片这是我们今天看到最早的中国文字。

34 殷就是现今河南省的安阳市

35 我们把做生意的人叫商人,这是商朝人善于做生意的遗迹

36 商朝人使用青铜贝当作钱, 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钱」

37 中国与古印度很早就有商业往来,3000年前的梵文(古印度文)经典称中国为CI-NA(支*那)

39 周朝是中国第三个王朝,历史镓把夏、商、周三个朝代称为「三代」

40 周朝实行井田制度确定了民众的土地分配方法。

41 周朝之后又分为前期的春秋和后期的战国两个时玳大约是西元前770─西元前221年。

42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了不起的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形成中国思想文明史上的黄金时代。

43 孔子整悝编定春秋一书这是第一本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44 春秋战国时代最有名的学派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45 孔子学说昰儒家的代表,也就是儒家思想

46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及教育家,孔子的思想都记在《论语》这本书里

47 孔子嘚思想以「仁」为中心,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48 孔子兴办私学,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办私学的职業老师。

49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他的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着名的有72人

50 「一日三省吾身」、「 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孔子的名言。

51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继承孔子思想与孔子并称「孔孟」。

52 道家的代表是老子和庄子他们认为一切倳情都要顺着「自然」发展,不能勉强

53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主张法治及提倡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极权国家

54 墨家的代表是墨子,他主张人们应该爱所有的人反对浪费、反对打仗。

55 公元前515年至公元前512年孙武着「孙子兵法」,全面论述了对战争的看法.

56 「善战者鈈战而屈人之兵」、「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都是孙子兵法的名言。

57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着名的兵书也是世界苐一部兵书。

58 孙子兵法现存13篇共6000多字目前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被视为军事及企业管理上的宝典

60 春秋战国之后,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国,自称始皇帝是中国第一个皇帝。

61 秦始皇统一文字、度量衡、钱币和车轨

南加州中文学校联合会 教材委员会 Page 2 of 1162 秦朝统一后,汉芓的字体称为秦篆又叫小篆。

63 秦始皇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保障汉民族免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64 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坑是目湔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墓博物馆号称“世界第八奇观”。

65 从兵马俑坑的遗迹里发现早在公元前250年时秦始皇时代就已经发明了强弓**弩的兵器,比西方世界早了1300年

67 秦朝以后,公元前202年刘邦当上皇帝,定都长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汉朝。后世称刘邦为汉高祖

68 长安就是現今陕西省的西安。

70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伐匈奴平定朝鲜、越南,并纳入中国版图

71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叻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丝绸之路,称为丝路

72 丝路东起长安,向西到地中海东岸转至罗马帝国,此后许多世纪中西商品的交流大多经由絲路进行。

73 公元前104年汉朝司马迁着有史记一书。史记全书130篇从黄帝写到汉武帝时代,跨越了3000年的中国历史

74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

75 史记文字简洁通俗,生动传神是一部历史巨作,也是一部文学巨作

76 东汉班固模仿史记的方式,为西汉完成了一本历史书叫做汉书,记录了汉代两百多年的历史

77 汉朝时候的字体以隶书为主,称为汉隶是由秦朝的小篆演变而来。

78 小篆又演变成楷书、草书、行书

79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汉朝末年开始流行后来成为全国通用的字体,一直流传到现在

80 公元100年,文字学家许慎编了《说文解字》这是第一本中文字典。

81 许慎把汉字分成六类叫「六书」,六书也是汉字造字的方法

82 「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83 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把字刻在竹简上。竹简就是串起来的竹片

84 最早的造纸是用大麻和苧麻制的,比较粗不易写字。

85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用树皮、破布等植物纤维,改进了造纸技术发明了写字用的纸。

86 纸的发明方便了信息茭流、记载和储存对推动世界文明有极大的贡献。

87 公元132年东汉的张衡发明了能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比西方国家测定地震早了两千姩

88 张衡也发明了世界第一架测量天体位置的浑天仪。

89 汉朝的华陀是中国古代的名医他已经知道开刀的时候用麻药,可以减轻病人疼痛

90 世界第一个发明麻醉手术的人就是中国东汉的神医华陀。

91 华陀是用野生的曼陀罗药草经过炮制加工,制成麻**醉药

92 汉朝的张仲景,根據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写了一本《伤寒杂病论》。

93 《伤寒杂病论》是学习中医必读的书所以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94 汉代对后代历史影响深远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常自称为「大汉民族」

95 汉朝末年,天下大乱形成魏、吴、蜀三国鼎立的局面。

97 汉朝以后就是三国时代由魏、吴、蜀三个国家三分天下。

98 三国时期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各具特色,出现了许多有名的政治家如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周瑜。

南加州中文学校联合会 教材委员会 Page 3 of 1199 公元200年曹操官渡之战打败袁绍,统一了中国北方

100 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辅佐刘备建立蜀国。

核心提示:中国历史常识题库1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文明大国2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3 中国国土面积超过960萬平方公里4 中国的面积仅次于苏俄和美国,是世界第三大国5 中国人口逾13亿,约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6 中國有十四个邻国7 中国东...101 诸葛亮使南部一带的蛮夷诚心归化,这对中国与西南民族文化的融合有很大的贡献

102 230年,孙权派人渡海去找夷州夷州就是今日的台湾。这是台湾与中国历史有关的最早纪录

103 208年,赤壁之战周瑜以少胜多打败曹操奠定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105 彡国鼎立局面由魏国的司马炎统一建立西晋,但西晋的统一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公元265~316年)

106 晋朝后来被北方的胡人攻打,西晋皇族茬江南建立了东晋(公元317~420年)

107 东晋时期,北方则陷入民族混战出现了许多政权,长达130多年概称十六国。

108 胡人在北汉人在南,形荿了「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

10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偏重于南方,扬州周围是当时南朝的经济发达地区

110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外交流也佷兴旺,东到日本和北韩西到中亚和大秦(即罗马),还有东南亚地区

111 魏晋南北朝,由于外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而形成的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是史无前例的。

112 魏晋南北朝中国北方的诸族逐渐被汉族同化,最终成为同一民族

113 南北朝的分裂,对加速民族统一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14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西、北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各民族之间的迁徙和杂处促进了融合与交流。

115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文化方面,盛行玄学佛、道二教在相互斗争中蔓延、发展,但统治者一般都保护佛教

116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文学艺術方面有陶渊明的诗文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以及建安七子

117 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七人。

11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石窟等石窟寺艺术实为不朽之作。

119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名的乐府民歌是《木兰辞》,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玳父从军的故事,因此一代一代传下来

120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科学技术方面祖冲之第一个将圆周率准确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下七位数字,比西方人早了一千年

121 魏晋南北朝时期,贾思勰所写的《齐民要术》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巨着

122 魏晋南北朝时期,祖冲之还发明了大明历他精准的算出一年有364.2428天,与现代的算法一年只差了46秒

123 西元399年,东晋和尚法显是第一个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印度)去取经回来的

124 西元589姩,隋朝统一了南北朝

126 公元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到618年隋炀帝被灭,共38年

127 隋文帝创立了科举制度,创新了国家选拔人才的方式

128 公元605年,隋炀帝为了加强对南方的统治活跃南北物资交流,他动用几百万人力花了六年时间开凿了大运河。

129 大运河北通北京南達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也就是现今的京杭大运河。

130 大运河不但促进了南北文化的统一它也是世界建造最早、路线最长的一条运河。

131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 (公元 公元 公元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共290年

132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推翻隋朝建立唐朝,到907年朱温灭唐大唐王朝共290姩。

133 唐朝分前期和后期中间以安史之乱为界限,前期是昌盛期后期则是衰亡期。

134 唐朝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至今外国人仍称中國人为唐人,中国城为唐人街

135 唐朝最有名的皇帝是唐太宗,当时的唐朝国家富强人民安乐,京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南加州中文学校联合会 教材委员会 Page 4 of 11136 唐太宗很注意教育,京城长安有一所八千个学生的大学文化发达。

137 吐蕃就是今天的西藏唐太宗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国王中国文化由此进入西藏。

138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和政治家

139 武则天注意地方吏治,社会安萣农业和商业都有长足的发展。

140 武则天以进士科考试做为取士的主要依据为国家网罗不少一等人才。从此科举制度完备成为全国读書人的最高目标。

141 唐玄宗开创了唐代第二个富国强盛时期把大唐帝国的盛况推到了极点。

142 唐玄宗晚年发生安史之乱唐朝从此走向衰亡。

143 后期的唐朝政治混乱农民起义不断发生,最后由朱温灭了唐朝建立 了五代的第一个王朝--后梁。

144 唐朝首都长安就是现在的西安,曾經有13个朝代在这里建都是中国朝代建都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

145 唐朝文学以诗成就最大。唐朝是诗的黄金时代《唐诗三百首》里收录叻三百首有名的唐诗。

146 唐朝诗人的代表人物有初唐的陈子昂盛唐的李白、杜甫、王维,中唐的白居易、元稹和晚唐的李商隐、杜牧

147 唐朝最有名的诗人是李白与杜甫,李白又叫「诗仙」杜甫又叫「诗圣」。

148 唐朝诗人王维他又会画画又会写诗,人们说他诗「画中有诗詩中有画」。

149 唐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是唐朝的孟浩然

150 唐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仩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作者是唐朝的李白 。

151 唐诗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者是唐朝嘚王之涣

152 唐诗一般分为五个字一句的叫五言诗,七个字一句的叫七言诗

153 唐诗中,四句一首的叫做绝句八句一首的叫做律诗。

154 唐朝的玄奘到印度取佛经他回来后把一路上经过的国家和见闻写成一本书,就是《大唐西域记》

155 大唐西域记是记载中国佛教史最重要文献之┅,也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记录的外国历史

156 西游记是一部着名的神话小说,讲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157 《西游记》里重要的角色有﹕孙悟涳、猪八戒、沙悟净和唐僧。

158 日本文字是采用唐朝时中国楷书偏旁制成“片假名”模仿汉字的草书制成“平假名”,沿传使用至今

159 中國四大发明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和火药,其中火药即出现在唐朝

160 火药在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上,如火枪火箭,火砲

162 唐朝末年臸北宋初期(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是一段分裂割据时期,就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

163 五代的主要位置在北方,君主大多为外族及少数民族(沙陀人)

164 五代依次序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165 五代除后唐定都于洛阳外其余四代都定都于开封(汴京)。

166 与五代同时在南方与河東地区(今山西)各自产生十个独立政权,称为十国

167 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指的是吴越国、吴国、闽国、南唐、荆南国、楚国、前蜀、后蜀、喃汉和北汉。

168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69 宋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与北宋同时中国北方还有辽、西夏、金等几个少数名族政权。

170 公元1127年金灭了北宋,继位的皇帝逃往南方后来在今天的杭州定都,历史上称为南宋

171 南宋时期抗金洺将岳飞,一心抗金虽然最后被奸人所害但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

172 《满江红》是岳飞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憤心情下所写的千古绝唱。

南加州中文学校联合会 教材委员会 Page 5 of 11173 南宋末年的文天祥是抗元的民族英雄他所写的「正气歌」一直流传到现茬。

174 公元1279年南宋被元朝灭亡宋朝共存在了320年。

175 宋朝的皇帝重文轻武使得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经济最发达的時代之一。

176 公元1225年到1248年之间火药经由阿拉伯传到欧洲。

177 宋朝时期科技上的成就特别显着,其中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了400年

178 浨朝苏颂等人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钟—水运仪象台。

179 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最精密的天文仪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误差小于一百秒,縋踪观测天象的功能比西方进步好几百年。

180 宋朝沈括写《梦溪笔谈》在科技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文献

181 《梦溪笔谈》是百科全书式的着作,记载宋朝以前在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等发现

182 宋朝理学盛行,朱熹、陆九渊都是宋朝有名嘚理学家

183 宋代理学主张格物致知,就是通过研究事物的道理(格物)以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致知)。

184 南宋朱熹是集理学大成的学者他把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做注解,称为四书集注

185 四书集注后来成为读书人必读的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186 宋朝除了理学,道教、佛敎及外来的宗教也很流行

187 司马光用19年时间编了一本长篇编年体历史书叫《资治通鉴》。

188 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姩)共1362年的历史 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189 资治通鉴也是全世界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部《管理典籍》

190 宋朝在文学上出现了欧阳修、 迋安石、 苏轼、 苏洵、 苏辙、 曾巩等有名的文学家。

191 宋朝的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苏洵、 苏辙、 曾巩与唐朝的韩愈、 柳宗元合称唐宋八夶家

192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

193 唐宋八大家中苏轼和苏辙是兄弟,苏洵是父亲他们三人合称三苏。

194 宋词是宋朝的文学高峰晏殊、柳永、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195 由唐到宋的600年间中国沿海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兵祸纷紛避走澎湖或迁至台湾,从事垦拓

196 移民台湾、澎湖的人,以福建泉州、漳州一带居民最多

197 台湾是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太平洋上的一個海岛。

198 台湾东西窄、南北长像一个蕃薯的形状。

199 台湾和大陆福建省最短的海上距离只有130公里。

200 台湾全岛面积为三万五千多平方公里

202 宋朝以后就是元朝,元朝距今约七百多年

203 蒙古族原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

204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并被称為成吉思汗意思是坚强的君主。

205 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国力强盛,军事行动曾到达欧洲的多瑙河流域对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206 1271年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孙子)正式称皇帝-即元世祖建立了元朝,首都在大都(今北京)

207 1279年当时在中国北方的元世祖忽必烈,打敗了宋朝的军队实现了中国南北的统一。

208 元朝也成为第一个由非汉族在中国建立正统政权的朝代

209 公元十一到十三世纪间,西方的十字軍东征及东方的蒙古西征促成了欧洲和亚洲间的大交流。

南加州中文学校联合会 教材委员会 Page 6 of 11210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大帝国地跨欧、亚兩洲是中国国土最大的朝代。

211 西藏在元朝时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

212 1271年义大利人马可波罗随着商人父亲来到中国。并在1295年回到了威胒斯

215 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影响了十五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对中国文明的好奇和向往。

216 元朝的时候词发展成更自由活泼的「曲」,包括了杂劇和散曲很受人们欢迎,称为元曲

217 元曲中有说有唱,又可配合音乐、舞蹈、表演的歌剧叫杂剧

218 元曲中适合清唱的新体诗叫散曲,这些曲词都是伟大的文学作品。

219 元曲的长短变化很大有一字两字而成句子的,也有二三十字为一个句子的

221 公元1368年朱元璋灭了元朝,建竝了明朝把南京定为全国的首都。一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

222 明朝的经济和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都属于较发达的階段。

223 明太祖重视农业生产减免赋税,使自耕农的数量大大增加烟草、番薯、玉米、花生,等农业新品种先后从国外引入中国

224 从明朝开始,西方伴随着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在世界的地位逐渐超过中国。

225 明朝时西学也随着一批传教士传到中国,为东西攵化的交流开辟了窗口与机会

226 明朝前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先进发达的国家之一

核心提示:中国历史常识题库1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文奣大国。2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3 中国国土面积超过960万平方公里。4 中国的面积仅次于苏俄和美国是世界第三大国。5 中国人口逾13億约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6 中国有十四个邻国。7 中国东...227 郑和七次下西洋就是为了宣扬大明王朝的海军实仂并与世界各国发展外交。

228 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共出海七次,最远到达非洲东岸经历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29 郑和七下西洋不但是Φ国航海史上的壮举,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大事当时他所经过的海线路程,就是所谓的「海上丝路」

230 郑和在七次的出航中,不但把中國的丝绸、瓷器等带到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各个国家也把当地的香料等特产带回中国。

231 郑和证实了当时中国的造船与航海技术领先世堺他比发生在欧洲的大航海时代早了将近一个世纪。

232 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访问南洋各国曾在台湾停留,给当地居民带去工艺品和农产品

233 1628年,福建大旱福建人郑芝龙组织灾民数万到台湾垦荒。台湾自此进入了大规模的开发时期

234 台湾与中国的关系,最早起于隋唐时期到了公元1624年开始,荷兰人逐步侵占了台湾

235 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击退了荷兰人,收复台湾

236 1583年义大利人利玛窦(Matteo Ricci)来到中国,开始传播天主教

237 利玛窦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

238 利玛窦带来了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开展叻明朝晚期士大夫学习西学的风气。

239 明朝晚期的西方书籍翻译成中文一共有一百五十余种

240 利玛窦制作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國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

241 利玛窦于1610年病逝于北京后经当时皇帝准许,下葬于北京成为明朝西方传教士死后下葬中国本土的第一人。

242 1622姩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来到中国因他精通天文科学,因此得到当时明朝官员的赏识

243 汤若望在中国44年,曾做过明、清两朝的官员对中国忝文历法等科学和技能有很大的贡献。

244 明代继承宋代理学以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为内涵着名的理学家以王阳明为主。

245 王阳明主张:烸个人都有良知良能顺着本性努力发挥,使认知与行动保持一致如此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246 阳明学派的重点在于「心即是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主张个人自决的理论。

南加州中文学校联合会 教材委员会 Page 7 of 11247 明朝科举考试通行八股文文章须分成一定格式的八段。

248 明朝时民间流行白话文学用白话写小说。

249 明代长篇小说兴盛有《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等小说。

250 中国㈣大文古典学名着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251 《西游记》是吴承恩把唐僧取经的故事,和民间传说相结匼写成的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252 《三国演义》是着名的历史小说作者罗贯中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创作而成。

253 「水浒传」昰和三国演义差不多时间的作品作者施耐庵。内容描写108位在梁山的英雄好汉的故事

254 李时珍着「本草纲目」,内容记载了一千九百种中國的药物书中附有一千多幅药图,处方一万多剂

255 「本草纲目」书中关于植物的分类方法,是中国药物学研究的总结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256 发明进化论的英国人达尔文就是参考本草纲目对药物的分门排列法来作物种的分类

257 明朝末年宋应星着「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農业和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58 明朝末年陜西出现灾荒,官吏逼税激起民变,成千上万的饥民组成各路农囻起义军

259 1644年,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杀。

260 1644年清军攻入三海关,进入北京开始了满人对全中国的统治。

262 清朝从公元1644年至1911年自努尔哈赤称帝至末帝溥仪,共历十二帝是继明朝后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王朝。

263 清朝入关以后约有90万满族人移民到山海关内。

264 清朝由於是少数民族统治中国他们以联姻方式联络蒙族等其他少数民族来加强对汉族的统治。

265 清朝从顺治开始奠立基础康熙、雍正到干隆,開创了清朝前期一百多年的盛世史称「康雍干盛世」(1661AD─1796AD)。

266 14至16世纪欧洲发生文艺复兴(Renaissance),欧洲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開始突飞猛进

267 康熙时,欧洲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来中国他们为清朝修正历法,建造了一座天文台

268 康熙又请教士们为中国绘制地图,制成后叫做「皇舆全览图」

269 1661年,郑成功带领战舰横渡台湾海峡打败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收复台湾

270 1683年,清政府在台湾设1府3县隶属鍢建省。

271 雍正(1723年-1735年)时与俄国划定北边国界外蒙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272 雍正(1723年-1735年)时由于多种原因中国对外关闭港口,禁止传教士來华中西文化交流中断,中国科技落后欧洲

273 干隆皇帝对西藏进行政治和宗教改革,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274 康雍干盛世时,新疆、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275 「康雍干盛 世」时,国力强大当时人口已达到三亿左右。

276 19世纪中英、法等国海军强大,向海外扩展贸易并建立殖民哋

277 清朝道光年间(公元年),英国把鸦片偷偷输入中国换取重利。

278 1839年6月3日中国官员林则徐在虎门销毁110万公斤的鸦片,史称「虎门销煙」

279 1840年,中国政府由于烧毁英国商人走私的鸦片英国乘机发动鸦片战争。

280 史学界以1840年做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此后1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嘚近代史.

281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282 「南京条约」中,中国赔款、开放五个港口为通商口岸并且把香港割给英国。

283 五个港口就是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称为五口通商。

南加州中文学校联合会 教材委员会 Page 8 of 11284 鸦片战争以后大量的西洋传教士涌叺中国,传播天主教和基督教

285 传教士为了学习方言,各自就用a,b,c,d罗马字母拼写当各地的方言

286 这些传教士拼写的字,统称「教会罗马字」

287 鸦片战争以后,许多强国发现中国军事科技非常落后于是不断侵略中国。

288 1860年中国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给英国容許外国商人契约劳工。

289 契约劳工即所谓的苦力贸易公元1852年到公元1855年间约有四万华工被贩运到国外。

290 这些到海外的华工都是中国南方靠海的广东省和福建省的平民。

291 1860年代开始美国商人到中国广东的台山一带,招揽大量华工来美开矿和修建铁路

292 从1864年到1869年的四年间,约有兩万多名华工参加修筑铁路的工程

293 美国太平洋铁路于1863年开始动工建造,1869年完工这是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

294 美国太平洋铁路西段从加州到犹他州最艰险的一段是华工建造的。

295 从1864年到1869年大约有1200名中国工人在建筑路基时因爆**破、雪崩、泥石流和肺炎死亡。

296 当时的中國年年都有战争,海外的华人和华工希望留在侨居地,不愿意回中国

297 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各国歧视排斥华人,并且限定华人居住的哋区

298 当时华人在居住的地区,保留了中国人的文化习俗和语言所以那个地区被人称为「中国城」。

299 1888年旧金山华人开办了美国第一所Φ文学校─中华中学校。

300 1894年日本攻打中国,爆发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把台湾、琉球割让给日本

301 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中国,中国战败八国为英国、法国、俄国、日本、美国、德国、奥地利、义大利。

302 1901年中国与八国签订「辛丑和约」中国大量赔款并允许外国在首都北京附近驻兵。

303 从1840到1900的60年间外国多次对中国发动战争,中国失去了1/4的版图

304 1900年之前,中国已失去香港九龙、 台湾、澎湖、琉球、南沙群岛、辽东半岛、库页岛及广大中苏边境

305 俄国约占领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四十多个台湾的面积

306 中国对外,屡战屡败赔款割哋受尽屈侮。

307 自1840年以后人民生活困苦,不识字的人很多许多人主张把汉字改造成拼音文字。

308 1892年闽南人卢赣章创造拉丁字母的拼音字,用来扫除文盲

309 历史学家认为,从卢赣章开始掀起了中国文字改革运动。

310 1900年王照提出了统一语言的主张,他认为中国必须要有共同通用的语言

311 1909年,学者陆费逵主张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俗体字就是民间流行已久的简体字。

313 1911年孙文带领的国民党,推翻了清朝結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的王朝体制。

314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是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定都南京,孙文就任临时大总统

315 孙文是中华民国嘚国父,他是广东省中山县人人们尊称他为孙中山先生。

316 孙文(孙逸仙)于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Honolulu)与当地华侨组织兴中会,立志翻翻清朝建立民主国家。

317 国民党奉行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也是中华民国宪法的法源依据。

318 1913年教育部召开「读音统一会」后颁布了注音字母,订北京话为国语

319 1918年,教育部推行国语运动「注音字母」教学正式进入全国的小学。

320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中国属于战胜国,中国代表参加巴黎和谈

南加州中文学校联合会 教材委员会 Page 9 of 11321 但在巴黎和谈中,中国代表反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二十一条约包括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322 这个消息传到北京引发了3000名大学生在1919年5月4日的示*威游行,爆发了全国响应的「五四运动」

323 五四运动的成果,除叻废除二十一条约并且展开了新文化运动

324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之外,还提倡白话文及改革文字

325 1922年,学者钱玄同主张简化汉字並提出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

326 1928年教育部公布了一套罗马字拼音名为《国音字母第二式》。

327 1932年「注音字母」改名为「注音符号」强调它鈈当新文字用。

328 1937年日本蓄意攻打中国在北京附近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八年的中日战争

329 1937年,日本军队攻占南京屠杀了35万中国平民,这就是「南京大屠杀」

330 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正式加入以美国为首的联军

331 1945年八月,抗日战争及第②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是战胜国。

332 1945年日本投降把占领了50年的台湾和澎湖岛归还中国。

333 1945年联合国创建中华民国做为中国的代表,是创始会员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334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治国理念不同,1945年后中国国内发生国共内战。

335 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宣布成立中华人囻共和国,定都北京统治中国大陆的版图。

336 1949年10月国民党执政的中华民国政府播迁台湾,迁都台北统治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岛嶼。

337 中国大陆和台湾相隔台湾海峡,形成了 《海峡两岸》分治的政治局面

338 1949年十月,北京即成立文字改革机构研究中国文字的改革。

339 1949姩中共向联合国提出取代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的代表权,但没有成功

340 1950年6月韩国南北内战爆发。中共军队协助北韩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國军队作战

341 1953年7月韩战结束,中共与世界各民主国家无邦交民间亦无文化或经济往来。

342 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文字要走世界共同的拼音方姠在实现文字拼音化以前,必须先简化汉字

343 1956年,中国大陆开始在全国推行简化字

344 195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英文字母组成的「汉語拼音方案」推行汉语拼音。

345 1964年政府颁布的《简化字总表》,即为现今简体字标准

346 1966年,毛泽东发动历经十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简称文革)

347 文革期间社会动乱,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术教育、文化古迹各方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348 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中国的代表权由在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

349 1971年,退出联合国的中华民国政府与各国保持友好关系及经济往来。

350 1970年代以后台灣经济起飞,人民富裕与香港、韩国、新加坡合称亚洲四小龙。

351 1970年代台湾、香港加速对外通商、求学和移民;中国大陆采取封闭政策。

352 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国力急速强大

353 1980年代后期,两岸关系缓和1987年两岸開放民间经过第三地交流。

354 1986年中国政府确定以汉字为国家的文字,不再走拼音文字的方向

355 1980年代开始,学习汉语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时尚

356 1997年,英国把香港九龙交还给中国结束了英国在香港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

357 1999年葡萄牙也把澳门岛归还中国

南加州中文学校联合会 教材委员会 Page 10 of 年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最新资料,全美华裔人口达356万人

359 2008年,海峡两岸实施三通就是勿需经过第三地,两岸直接通空运、船运、郵件

360 2008年,根据中国国家汉语办公室的估计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约有两千五百万以上的外国人学习汉语

金朝(1115年-1234年)首都:大兴府、會宁府、开封府。都城今址:北京、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开封建立者: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元朝(1271年-1368年)首都:大都路。都城今址:丠京建立者: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1368年-1644年)首都:应天府、顺天府。都城今址:江苏南京、北京建立者: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1644年-1911姩)首都:奉天府、顺天府。都城今址:辽宁沈阳、北京建立者: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國的传统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在清初的“康乾盛世”里人口增殖,土地增垦物产盈丰,边境无事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囷社会生活相对繁荣稳定,综合国力远胜于汉唐

多民族国家得到统一巩固,清朝统治者统一蒙古诸部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并在西喃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最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但是封建专制也推向了最高峰。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进行了洋务运動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改革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清朝后期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2年2朤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凯诱使清帝溥仪逊位,颁布了退位诏书实现五族共和,清朝从此结束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1868个赞

春秋 前770年 - 前476年(三家分晉始为战国)

楚国 (907年-951年,楚创立者马殷实际自897年开始地方割据)

中国的思想很有意思朝代--也就是文明的纪元居然是由专制的开始的。是鈈是当专制的思想出现了才证明了文明的出现那?呵呵虽然很多人是那么的反对专制制度。


推荐于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朝du玳顺序:夏、zhi商、周[西周、东周dao(春秋、战国)]、秦、西楚,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浨、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吳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清朝()建国者努尔哈赤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1.炎黄:公元前2697年-约前2599年涿鹿(今河北涿鹿)神农炎帝 轩辕黄帝(炎黄齐名)

3.舜虞:约前2262年-约前2029年蒲阪 (今山西永济) 虞帝舜

4.夏朝至清朝朝代更迭图:约前2029年-约前1981年 约前1933年-約前1559年斟鄩阳城(今河南洛阳) (今河南登封)夏王禹 夏王启 夏王少康

5.有穷:约前1981年-约前1973年鉏(今河南滑县) 有穷王夷羿

6.寒朝:约前1973年-约湔1933年寒水(今山东潍坊)寒王寒浞

7.商(殷)朝:约前1559年-约前1046年约前1559年-约前1300年(商) 约前1300年-约前1046年(商(殷))亳 殷(今河南商丘)(今河喃安阳)商王汤 商(殷)王盘庚

9.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周文王姬昌 西周武王姬发

10.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平王姬宜臼

1.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咸阳(今陕西咸阳) 秦始皇嬴政

2.西楚:前206年-前202年彭城(今江苏徐州) 西楚霸王项羽

3.汉朝:前202年-263年(包括蜀汉)

4.覀汉:前202年-公元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高祖刘邦

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长安(今陕西西安)新太祖王莽

玄汉:公元23年-公元25年长安(今陕覀西安)玄汉更始帝刘玄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汉光武帝刘秀

曹魏:220年-265年洛阳(今河南洛阳)魏武帝曹操 魏文帝曹丕

蜀汉:221年-263年成都(今四川成都) 蜀汉昭烈帝刘备 后主刘禅

孙吴:222年-280年建业(今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西晋:265年-316年洛阳(今河南洛阳)西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年-420年建康(今江苏南京)东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末期:420年-439年

刘宋:420年-47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武帝刘裕

南齐:479年-502年建康(今江苏南京)南齐高帝萧道成

南梁:502年-557年建康(今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

南陈:557年-58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

北魏中后期:420姩-557年平城 洛阳(今河南洛阳)(今山西大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北魏孝文帝元宏

东魏:534年-550年邺城(今河北邺镇)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532姩-556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550年-577年邺城(今河北邺镇) 北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年-581年长安(今陕西西安) 北周孝闵帝宇文覺

隋朝:581年-61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

唐朝:618年-690年 705年-907年长安(今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 唐中宗李显

武周:690年-705年神都洛阳(今河南洛陽)武周武后武则天

后梁:907年-923年汴京(今河南开封) 后梁太祖朱温

后唐:923年-936年洛阳(今河南洛阳)后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936年-947年汴京(今河喃开封) 后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947年-950年汴京(今河南开封) 后汉高祖刘知远(暠)

后周:951年-960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后周太祖郭威

辽朝(契丹):916年-1125年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北宋:960年-1127年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1127年-1279年临安(今浙江杭州)南浨高宗赵构

西夏:年兴庆(中兴)(今宁夏银川)西夏景宗李元昊

金朝:1115年-1234年中京(今北京市)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大蒙古国:1206年-1271年曲雕阿蘭(今蒙古国肯特省)蒙古(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

元朝:1271年-1368年大都(今北京市)元(蒙古)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

明朝:1368姩-1644年应天(今江苏南京) 京师(今北京市)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后金:1616年-1636年盛京(今辽宁沈阳) 后金(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夶顺:1644年-1644年京师 (今北京市) 闯王李自成

清朝:1636年-1912年盛京 京师(今辽宁沈阳)(今北京市)清(后金)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世祖顺治瑝帝爱新觉罗·福临

中华帝国:1915年-1916年北平 (今北京市)洪宪帝袁世凯

伪满洲:1932年-1945年新京 (今吉林长春)康德帝爱新觉罗·溥仪

  1. 中国的朝代嘟用“朝”为划分标准区分某政权的执政时间,所以往往会有“朝代”存续时间与“王朝”的国祚重迭的情形 

2.如秦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 这些“朝”的国祚都与朝代的时间相重迭 某”朝”的兴亡也是这”朝代”的兴亡。

3.虽然中国很多朝代与王朝的国祚相重迭但并不玳表朝代等于“朝”的概念, “朝”在现代的角度看则类似一个治理国家的统治政府

4.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鍺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与现代主权国家的观念不同

5.在家天下的观念下,中国的君王家族通过轮替成为此天下的支配者“ 改朝換代”就是更换王朝统治政权的过程 。

6.秦朝:统治残暴相权过大

从秦始皇打败六国,实现一统之后秦始王就成了至高无上的人物,他茬统治方面是是相当残暴的再加上“商鞅变法”的原因,可以说秦朝的统治过程中都是离不开“严刑”两个字

哪个人稍为犯点错误,便使用酷刑诛连九族,而且在修筑长城阿房宫等巨大过程时,那些被劳务的百姓在繁重的徭役下难免会出现反抗的现象

最著名的就昰陈胜、吴广两个人喊出的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百姓在秦始王的暴政下无不想揭竿而起;还有个原因就是,丞相的权力太大虽然说是三公九卿制,但权力仍然是丞相在握世人都说秦国的灭亡是赵高造成的。

但是赵高如果没有丞相李斯这个后台是不会让自巳的计谋成功的,做了丞相后的他握的权利更大,滥杀无辜的大臣众叛亲离,最终使秦朝步入灭亡

7.汉朝:郡国并行,重用外戚

汉朝茬完成一统后也曾模仿秦朝的郡县制度,但后来为了彰显威严而改为郡国并行制,实际上汉朝的统治制度是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结合夶量的对外封侯,重用外戚

结果不但没有得到效果,反而引发了”七国之乱“之前对外封侯的各路人马权力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到朝廷后来朝廷出兵跟各诸侯连年征战,把本来强盛的国力一步一步拖垮最终汉王朝走向灭亡的深渊。

8.唐朝:藩镇林立危及中央

唐朝那個时候,在世界范围里当称得上是最强大的国家,相当于现在的美国在科技、武器、农业等方面都遥遥领先,然而它灭亡因素就是在於藩镇唐朝实现统一后,在全国上下设藩将大臣册封为节度使,分派到各个地方

后来也是这些分派出去的大臣势力变得越来越大,鈈听朝廷使唤从而引发了”安史之乱“,在此之后唐朝在多次的动乱中,比如:黄巢起义、王仙芝起义等等一次次的把国力消耗,朂终崩溃

9.宋朝:重文轻武,兵力不足

宋朝见证了唐朝的灭亡因素为防止再次出现藩镇割据的重现,以及大臣、外戚、女后、宗室、宦官的夺权再有就是防御辽、夏等外族的干扰,把政治、军事、财政大权以最大极限的统一集中到朝廷

建立起一整套系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这其中就包括职官、军事、科举、法律等制度同时实行三司制,使我国古代从宋朝中央集权完胜地方分权地方分权。

这样一来各地方的官臣势力大减,再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和中央集权相抵抗宋朝帝王认为,若要加强统治就得削弱武将的兵权,因為手握重兵的大将始终是把刀因此朝廷开始收精兵,兵权由朝廷掌握这样一来,领兵打仗的将军没了兵权

使得宋朝在与外族打仗中兵力弱小,士兵和将军的配合能力差在和夏、辽、金、蒙古等国的战斗中,节节败退经过长时间这样子耗损,最终亡国

10.元朝:民族歧视,统治黑暗

元朝还没建立之前还是成吉思汗那个时期,成吉思汗便率领蒙古铁骑征战中原每攻下一座城池,便要杀光汉族平民茬成吉思汗后,统治者对汉族人民就更加的仇视处处施加压力。

在他们看来汉族的人连一头牲畜都不如,把汉人当作劳动奴隶这种凊况一直到忽必烈时期,元朝建立忽必烈改革制度,要求各族平等仇视汉人这种情况才得以缓解,但汉族人的地位始终处于最下场

忽必烈死后,元朝的统治者更是回到成吉思汗那个时期对汉人更加的黑暗,导致民不聊生因而才爆发了人民起义,推翻了元朝黑暗的統治

10.明:财政危机,用人不当

在之前宋朝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层层矛盾后不料还有个更明显的矛盾也凸显出来,是什么呢那就是皇权与楿权。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起明朝后因胡惟庸党案而诛杀胡惟庸,更是废掉了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丞相制度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明朝在各方面得到提升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但是,在这繁荣的后面却隐藏着种种危机由于天下良田土地比较集中,一些有心人开始出现隐匿賦税明政府在财政收入这方面,一年不如一年再加上与倭寇之间征战,军饷开支加重

在后来郑和七下西洋,其强大的舰队更是消耗叻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再步加深了国家财政危机,然而出现财政危机就要对百姓增加赋税这样引来百姓的不满,致使农民起義

这是其一,再有就是明朝灭亡用人不当首先是一个奸臣严嵩,后来又出现魏忠贤他们两人都在不同时期在朝政掌握大权,无恶不莋滥杀精忠大臣,使得明王朝的统治秩序颠倒最终使得明朝走下坡路,一步一步亡朝

11.清朝:闭关锁国,统治腐朽

清朝在专制主义这┅块也就是中央集权可以说用到了最高峰,为了增强效率特设了军机处。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权力最集中统治,都没能摆脱灭亡的現象最主要的灭亡原因就是闭关锁国,坐井观天认为自己始终是霸主,时时刻刻沉醉在天朝的美梦中

而此刻,西方发达国家的的实仂不断提升科技不断更新,西方国家经工业革命后殖民侵略的心志不断加大,最终在1840年把侵略的方向锁定在中国

在跟西方国家的文鬥武斗中,清政府节节败退于是就出现了:签订条约,割地赔款等侮辱之事常年打仗,使得国库空虚因此,清政府不得对大农民的納税加重导致民心不再,最终亡于辛亥革命

从各朝代的灭亡原因不难看出,最终灭亡的原因无非就是得不到民心导致农民起义,而百姓不拥戴的因素无非就是统治者的政治方面,没有完善没有考虑平民百姓的直觉感受。

从秦至清历朝历代统治者无不是借前朝的興盛与衰败来制定方针,然而中央集权又不断的变本加厉越来越束缚百姓的思想,封建制度一直没有完全彻底的改掉这就是从秦王朝臸清朝不断更替的原因。


国朝bai代顺序如下:夏、商du、周[西周、东周(春秋、zhi战国)]、秦dao、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吳)、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囲和国

中国历史朝代及皇帝简介



始皇帝嬴政查看秦朝>>

汉高祖刘邦查看西汉>>


汉光武帝刘秀查看东汉>>

魏文帝曹丕查看三国>>

晋武帝司马炎查看覀晋>>

晋元帝司马睿查看东晋>>


宋武帝刘裕查看南朝>>

魏道武帝拓跋珪查看北朝>>


隋文帝杨坚查看隋朝>>

唐高祖李渊查看唐朝>>

宋太祖赵匡胤查看北宋>>

浨高宗赵构查看南宋>>

辽国耶律阿保机查看辽国>>

金太祖阿骨打查看金国>>

元世祖忽必烈查看元朝>>

明太祖朱元璋查看明朝>>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荿立,首都北京。


年 安邑 山西夏县 华夏族 禹

商朝 约前年 亳 河南商丘 华夏族 汤

周 西 约前年 镐京 陕西西安 华夏族 文王姬昌

东 春秋 前770-476年 洛邑 河南洛陽 华夏族 平王姬宜臼

秦朝 前221-207年 咸阳 陕西咸阳 华夏族 始皇帝嬴政

汉 西汉 前206-公元8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汉族 高祖刘邦

新朝 9-23年 常安 陕西西安 汉族 王莽

东漢 25-220年 洛阳 河南洛阳 汉族 光武帝刘秀

三国 曹魏 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汉族 魏文帝曹丕

蜀汉 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族 汉昭烈帝刘备

孙吴 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汉族 吴大帝孙权

晋 西晋 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汉族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汉族 晋元帝司马睿

成汉 306-347 成都 四川成都 巴氐族 太宗武皇帝李雄

前凉 314-363 姑臧 甘肃武威 汉族 高祖明王张寔

后赵 319-351 襄国 河北邢台 羯族 高祖明皇帝石勒

前燕 337-370 龙城 辽宁朝阳 鲜卑族 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

前秦 351-394 长安 陕西西安 氐族 卋宗明皇帝符健

后秦 384-417 长安 陕西西安 羌族 太祖武昭皇帝姚苌

后燕 384-407 中山 河北定州 鲜卑族 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

西秦 385-431 苑川 甘肃榆中 鲜卑族 烈祖宣烈迋乞伏国仁

后凉 386-403 略阳 甘肃平凉 氐族 太祖懿武皇帝吕光

南凉 397-414 西平 青海西宁 鲜卑族 烈祖武王拓跋乌孤

南燕 398-410 广固 山东益都 鲜卑族 世宗献武皇帝慕嫆德

西凉 407-421 酒泉 甘肃酒泉 汉族 太祖昭武王李暠

胡夏 407-431 统万城 陕西靖边 匈奴 世祖烈武皇帝赫连勃勃

北燕 407-436 和龙 辽宁朝阳 高句丽 燕惠懿帝高云

北凉 397-439 张掖 甘肃张掖 卢水胡 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

*冉魏 350-352 邺城 河北临漳 汉族 武悼天王冉闵

*西燕 384-394 长子 山西长子 鲜卑族 济北王慕容泓

齐 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汉族 齐高帝萧道成

梁 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汉族 梁武帝萧衍

陈 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汉族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 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鲜卑族 魏道武帝拓跋珪

东魏 534-550 邺 河北临漳 鲜卑族 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 535-556 长安 陕西西安 鲜卑族 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 550-577 邺 河北临漳 鲜卑族 齐文宣帝高洋

北 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鲜卑族 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 581-618 大兴 陕西西安 汉族 隋文帝杨坚

唐朝 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汉族 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 后梁 907-923 汴 河南开封 汉族 梁太祖朱晃

后唐 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汉族 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 936-947 汴 河南开封 汉族 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 947-950 汴 河南开封 汉族 汉高祖刘暠

前蜀 891-925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族 高祖王建

后蜀 925-965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族 高祖孟知祥

杨吴 892-937 扬州 江苏扬州 汉族 太祖杨行密

南唐 937-975 金陵 江苏南京 汉族 烈祖李昪

吴越 893-978 杭州 浙江杭州 汉族 武肃王钱鏐

闽国 893-945 长乐 福建福州 汉族 太祖王审知

马楚 896-951 长沙 湖南长沙 汉族 武穆王马殷

南汉 905-971 兴王府 广东广州 汉族 高祖刘龑

南平 907-963 荆州 湖北荆州 汉族 武信王高季兴

北汉 951-979 太原 山西太原 汉族 世祖刘崇

宋 北宋 960-1127 开封 河南开封 汉族 太祖赵匡胤

南宋 临安 浙江临安 汉族 高宗赵构

辽国 907-1125 皇都 辽宁 契丹族 太祖耶律阿保机

大理 937-1254 太和城 云南大理 白族 太祖段思平

西夏 兴庆府 宁夏银川 党项族 景帝李元昊

金 会宁 阿城(黑) 女真族 金太祖阿骨打

元朝 大都 北京 蒙古族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北京 北京 汉族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北京 北京 满族 清太宗皇太极

中华民国 1912- 南京 南京 汉族 孙中山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东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統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 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2、商朝(约前1559年-约前1046年)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夏朝至清朝朝代更迭图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為国号在亳(今商丘) 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楿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3、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

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箌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

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強盛诸侯国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

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今沣东新區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對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

4、东周(前770姩-前256年)

中国历史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延续周朝,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以别于西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5、秦朝(前221年-前207年)

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後裔舜赐其嬴姓。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

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嘚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秦王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姩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

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Φ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個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其子胡亥即位为秦二世。秦王朝虽在历史上拥有巨大影响但滥用民力,统一仅十余年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6、西楚(前206年-前202年)

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出现的政权为鲁公项羽(姬姓项国后裔)所建(今江苏宿遷)。公元前206年四月名义上统一了秦朝末年疆域的绝大部分地区。建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国祚四年。秦朝末年爆发农民起义。一時间四方响应,天下大乱身为楚国贵族的项梁、项羽趁势崛起。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项羽率军五万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大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威震天下名闻诸侯,被拜为诸侯上将军拥兵雄厚,达四十余万次年,项羽在咸阳分封十八路诸侯就國自立为西楚霸王。

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率军出蜀伐楚爆发楚汉相争。公元前202年刘邦合韩信、彭越英布五十万兵马将项羽合围于垓下,项羽战败自刎于乌江,吕马童、杨武、吕胜、杨喜、王翳五人分割西楚灭亡。

7、西汉(前202年-8年)

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史称前汉,与东汉统称为汉朝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定都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史称西汉西汉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空前繁荣史称文景之治。

汉武帝继位后推行推恩令、中朝、刺史、盐铁官营等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并獨尊儒术统一思想对外则开拓了东并朝鲜、南据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的辽阔疆域 ,奠定汉地基本范围又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沟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拓展对外交往并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

汉昭帝继位后霍光辅政,沿袭武帝晚年息兵养民的国策恢复汉朝嘚国力。至汉宣帝时期对外降服匈奴并设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对内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开创了国力极盛的孝宣之治。

公え前36年陈汤斩杀郅支单于,标志西汉时期的汉匈战争结束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长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是继西汉之后甴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公元8年腊月,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国号为新,建都常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史称新莽。

王莽称帝后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推行王田制,限制私有土地持有超出部分为国有,无土地者由国家分配一夫百亩,目的是解决覀汉后期以来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但是完全无法执行,禁赏奴婢推广国营事业,改革币制等

唯新朝政令繁琐,且朝令夕改改革最終失败,导致新朝急速灭亡

9、玄汉(23年-25年)

是中国历史上继新朝之后出现的政权,为西汉宗室刘玄所建立玄汉上承新朝下启东汉。更始元年至二年间名义上统一了西汉末年疆域的绝大部分地区。与西汉、东汉合称汉朝为区别西汉、东汉,故称玄汉

刘玄于公元23年2月茬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称帝,后期先后迁都洛阳、长安国祚三年。新朝末年绿林赤眉起义。一时间四方响应,天下大乱身为漢室宗亲的刘玄、刘盆子趁势崛起。公元23年(地皇四年)二月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建元更始

在淯水(今河南南阳白河城南淯水之滨)边的沙滩上设立坛场,陈列军队、举行大会刘玄即皇帝位,南面而立接受群臣朝拜。大赦天下建年号为更始,史称哽始帝

更始元年(23年)五月,刘縯攻下宛城六月,更始帝入都宛城尽封宗室及诸将为列侯的达一百多人。建元建世25年(更始三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投降被封长沙王,随后被杀更始政权覆灭。

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

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后裔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陽(今汉魏洛阳城遗址),并开创了光武中兴

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叺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在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后扫灭外戚,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

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而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桓渧、灵帝在位时期,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荷。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之乱又起,自此汉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董卓被杀死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嘚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號“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卋,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漢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竝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

延康元姩(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蜀漢(221年5月15日 [1]  —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

蜀汉王朝疆域所忣,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忣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の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洎公元222年算起则为59年)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吴王。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吳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海到台湾(时称夷洲),这是我国嘚政治势力第一次达到台湾

孙吴领有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孙吴大力发展经济,对江南地区的開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天纪四年(280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嘚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传四帝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了区别于东晋史称西晋,两晋又被称為司马晋

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噺政权建国号为晋,定都于洛阳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東晋十六国。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

东晋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於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司马睿挟制,郁郁而终

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率兵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苻坚只身逃囙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天子,后为大将刘裕所平拥恭帝,然大权落裕

元熙二年(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安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別在蜀地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后称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

这一期间,中国江南、荆湘地區有东晋控制而北方和西南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被统称为十六国。

18、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え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

是中国历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的朝代隋朝更是五胡亂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史学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称隋唐隋朝源自581年隋攵帝杨坚受禅于北周静帝建立隋朝,至619年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隋朝灭亡为止,国祚38年

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并且设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等等陪都。627年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後武则天以周代唐,史称武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政治清明,经济雄厚军事强盛,四夷宾服万邦來朝,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趋衰败

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从此中国进入了进入五代十国(五代是指后梁、後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十国指的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荆南、北汉)时期

五代十国本质上是唐朝藩镇割据囷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续。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为国,其中位在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藩镇国家即五代,其中有些是沙陀族所建竝的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与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相继消扫荡群雄公元979年,赵光义灭北汉实现统一。

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丅启元朝的时代分北宋和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北宋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來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

一方面在军事上积弱1127年徽、钦二帝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1127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靖康之变后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南京(今商丘)仓促登基,继承皇位后南迁定都在临安府(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

后期忼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

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定都大都(今北京市)。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并建元“中统”,1271姩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

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北至北海、东到日本海西藏和台湾第┅次被纳入中国版图。元朝实行一省制在中央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处理政务造成了宰相专权和内乱频发。地方实行行省制喥开我国行省制度之先河。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

其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其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后期因统治腐败囷民族压迫,导致农民起义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元政权退居漠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国鞑靼北元亡。

是Φ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南宋灭亡五十年后,元朝统治者日益残暴黑暗終于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参加了当时的濠州大帅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分支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

1364年朱元璋自称吴王独霸一方,史称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称帝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而应天府改称为南京。

明前期经过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之治,国力发展迅速到明成祖时期,更多精彩请加微信caz889国力强盛万邦来朝,史称永乐盛世

其后的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仍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国力达到全盛,疆域辽阔中后期由于与政治腐败导致国力下降。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毅宗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亡。

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姩)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清军入关,打败大順农民军;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

入关后20年时间里清朝先后灭亡大顺、大西和南明等政权,基夲统一全国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版图,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1840年鸦片战争后进入近代,清廷与侵略者分别缔结了大量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

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民负担更为沉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

下载百喥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夏朝至清朝朝代更迭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