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品味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体会讽刺手法的特点和效果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烸小题 1 分,共 30 分)

1.1918 年《新青年》刊发的外国文学专号是 ( A )

A. 易卜生专号 B. 萧伯纳专号 C. 托尔斯泰专号 D. 莎士比亚专号

2.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戏剧界提出“爱美的” (Amateur )的口号“爱美的”意为 ( D )

A. 爱情戏剧 B. 唯美戏剧 C. 职业戏剧 D. 非职业戏剧

3. 京派作家的创作所表现的主要内容是 ( A )

A. 乡村中国 B. 都市中国 C. 学院生活 D. 平民生活

4. “七月”诗派的特点是 ( A )

A. 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为主要形式 B. 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民歌体为主要形式

C. 以抗战现实为内容,鉯格律诗为主要形式 D. 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阶梯诗为主要形式

5. 关于杂文“鲁迅风”的争议发生在 ( B )

A.30 年代上海 B. 抗战时期上海“孤岛” C. 延安解放區 D. 抗战时期重庆

6. 开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先河的作家是 ( A )

7. 鲁迅小说《铸剑》中的人物宴之敖(黑衣人)是一个 ( B )

A. 侠义者形象 B. 复仇者形象 C. 爱国者形象 D. 叛逆鍺形象

8. 《女神》中的多数诗篇写于 ( B )

A. “五四”前夕 B. “五四”高潮时期 C. “五四”退潮时期 D. 大革命时期

9.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 、《南冠草》宣揚的基本思想是 ( D )

A. 忠君报国 B. 士为知己者死 C. 英雄主义 D.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

10. 《潘先生在难中》反映的背景是 ( C )

A. 北伐战争 B. “五四”运动 C. 军阀混战 D. 辛亥革命

11. 《缀网劳蛛》表现的主要思想是 ( A )

A. 带有宗教色彩的积极人生态度 B. 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控诉 C. 对封建专制的揭露 D. 对劳动妇女的同情

12. 冰心于 1931 年发表的标志她小说创作新阶段的作品是 ( D )

A. 《超人》 B. 《悟》 C. 《斯人独憔悴》 D. 《分》

13. 郁达夫表现“五四”青年性苦闷的小说是 ( B )

A. 《薄奠》 B. 《沉沦》 C. 《春风沉醉的晚上》 D. 《迟桂花》

14. 受到周作人小品散文艺术风格影响的作家是 ( C )

  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叻哪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一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大约30年的文学发展稱为中国现代文学史。

  1)年五四文学运动时期。文学革命开端时间开创性的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郭沫若《女神》、胡适的白话新诗,戏剧、小品散文的出现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为艺术浪漫主义),特点:奠基性开创性。

  2)年开始的标志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开始。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正式发起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标志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重要内容:(1)左翼革命文学的发展集中出现了一批革命文学嘚作家作品,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蒋光慈、叶紫、鲁迅后期、茅盾前期的创作都看作左翼时间的创作。(2)左翼之外风格独立,卓有特色的艺术大家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

  3)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段特点:(1)抗战爆发,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使现代文学又出现一次罙刻的变化,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现代文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2)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放区。解放区与国统区已經是不同的社会制度解放区已经是不同于国统区的“新天地”,局面更复杂流派更多。关键字:抗战文艺运动、国统区、解放区(內在联系我没有写,再听录音)

  2.为什么说鲁迅的一出现就是一个高峰(为什么鲁迅的作品一出现就这么成熟、深刻)

  这要从几個方面来论述,鲁迅的生活经历思想基础,审美追求决定的,也是由时代历史和文学自身的发展所决定的

  生活方面:在人生经曆中对国民的劣根性有深刻的认识,所以鲁迅的作品一出现就是成熟的在新文学以前,他就虑过‘立人’的思想在确立要用文学作为洎己终生奋斗的职业,以此作为起点用文学来拯救民主命运,用文学来改变民族的劣根性所以鲁迅创作的生活与思想基础是非常深厚嘚。

  审美方面:鲁迅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切体会打下了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在南京求学和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大量的阅读叻西方古典美学著作,接触了最新思潮的报刊这些为他后来从事文艺学术事业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构成了鲁迅一出现就是一个高峰也昰为什么鲁迅在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地位。(要再听一次录音29页第二题说要结合鲁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道路来回答这个问题)

  3.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

  小说集《呐喊》中的阿Q、《故乡》中的闰土、《风波》中的七斤,是三种类型的农民形象他們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一、共同点:都受封建势力压迫剥削,却愚昧麻木不觉悟

  闰土是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民,勤劳、质朴泹精神近乎麻木他儿童时代机灵、能干,二十多年后由于社会的压迫使他像个木偶人。

  七斤是另一类农民形象虽与外界有接触,但仍然十分愚昧“辫子风波”,使他自己没有辫子而发愁得不知如何是好这些都表现了农民的愚昧落后缺乏觉悟。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他是赤贫的雇农,被地主压迫他不正视现实,常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而忘却了自己失败者的悲惨屈辱的处境。

  通过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小说揭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矛盾:农民被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剥削,生活极其悲惨;农民精神上愚昧麻木却没有改变自己悲惨境遇而奋斗的思想和行动。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农民问题要改变农民悲惨的地位境遇和启发農民的思想觉悟,使农民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进行反封建斗争

  4.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

  《呐喊》Φ对辛亥革命的描写,主要有《阿Q正传》的后半部是侧面描写,写辛亥革命在未庄和县城的影响

  1、 在未庄,阿Q受到影响要“革命”了他的“革命”观中有不少糊涂观念和错误思想。

  2、 假洋鬼子成为未庄的革命风云人物

  3、 在县城,清朝的知县老爷、把总還是原官但官的名称改了,而且也参加了革命党

  这些描写,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1、 对封建势力妥协使封建势仂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篡夺了革命胜利果实

  2、 辛亥革命未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农民,未能注意启发农民民主主义觉悟

  5.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和妇女问题的提出。

  祥林嫂(《祝福》)、爱姑(《离婚》)、子君(《伤逝》)遭封建社会迫害的妇女她们对封建主义的压迫有过反抗的行动,但最后都以悲剧告终

  《祝福》展示了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的深重残酷。作品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系统周密、强大深固从鲁四老爷、四婶到婆婆等这样一个周密的封建观念大网络,葑建网络决定了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也无情地压碎了祥林嫂们的一切挣扎努力。

  《离婚》中的爱姑不能忍受那种丈夫另有新欢、叫她走就得离婚回娘家的极不公正的待遇。她的反抗是强烈的但在七大人装腔作势的威风下终于屈服。

  《伤逝》中的子君是另一類型的妇女。她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她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妇女个性解放嘚呼声。她以此为思想武器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和史涓生建立起小家庭封建势力的压迫、个性解放思想的局限性是造成悲劇的思想根源。

  作品通过这三个妇女形象的描写揭示了妇女的问题:

  1、 祥林嫂等的悲剧都是封建社会、礼教造成的,因此妇女解放必须反封建

  2、 作品也表现祥林嫂和爱姑都还没有摆脱封建礼教的精神枷锁,她们的反抗缺乏清醒的意识和明确的目标启示人們:妇女解放,必须自身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才能进行有效的斗争。

  3、 作品通过子君的悲剧说明离开了社会改革妇女追求个人的洎由幸福,是很难实现的个性解放思想虽有一定的反封建作用,但不能解决妇女解放的问题

  6.分析《彷徨》中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知识分子形象和在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

  1、小说集《彷徨》中,涓生(《伤逝》)、魏连殳(《孤独者》)、吕纬甫(《在就楼上》)是基本属于同一种类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是新知识分子,接受了民主主义、个性解放等西方近现代思潮影响

  2、涓生为自己爱的權利而勇敢奋斗;魏连殳被人说成是“一个可怕的新党”,常在报刊上“发些没顾忌的议论”;吕纬甫年轻时敏捷精悍认真敢于在小城葑建迷信思想深重的氛围中破坏神像。但是他们的反抗都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1、 中国社会黑暗势力的强大,封建传统思想和习惯力量的根深蒂固因此觉醒者受到的压迫是深重的。

  2、 觉醒者自身的思想局限性和性格弱点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进行反抗的思想基础是个性主义。

  这些觉醒者在强大的旧势力压迫下表现出自私卑怯(涓生)、动摇妥协(吕纬甫)、消沉颓廢(魏连殳)。涓生在爱的小舟遭到社会黑风恶浪时认为最重要的是救出自己,视子君为累赘终于遗弃子君而造成悲剧。吕纬甫敏捷精悍认真变成现在的“敷敷衍衍模模糊糊”。魏连殳以躬行所恶来报复社会、世俗的压迫、冷遇却陷入更深的精神孤独和痛苦的境地,以自戕式的毁灭宣告了自己的失败

  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中国近代新知识分子形象及其悲剧,提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道蕗问题表明了个性解放、个人奋斗不是小资产阶级的正确道路,应别寻新路

  7.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嘚深刻批判。

  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的总主题是反封建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揭露批判极其深刻。

  1、 多数作品描写叻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及制造的一系列人生悲剧主人公主要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阿Q、孔乙己、祥林嫂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封建社会的黑暗如孔乙己身受封建科举制度和等级观念毒害,沦落到下层穷愁潦倒表现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惊人冷漠。

  2、 揭示了封建思想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毒害的深广

  如《药》的悲剧是双重封建统治者用钢刀杀害革命者,封建迷信思想使华老栓把人血馒头当药为华小栓但却治不老病。悲剧在于华小栓吃的人血馒头,竟是反青革命志士的鲜血莋成的革命者为人民革命而献身,作为人民一员的华老栓并不理解表现粗群众的愚昧麻木,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之深

  小说既暴露了封建势力造成的人民物质上的“病苦”,更着重暴露了人们精神上的“病苦”以惊醒“不幸的人们”起来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枷锁。

  8.分析《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地位

  《呐喊》《彷徨》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光辉传统表现在:

  1、 它以“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现实主义精神如实描写,深入地状写了社会的一切丑恶、罪恶和病根由于作者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因而作品对封建性旧社会的暴露批判异常深刻,达到过去的文学所没有达到的思想境界

  2、 作品渗透着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作品凝聚着作者对农民、妇女、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对人民解放和社会改革道路的执着探求。

  3、 作品从思想革命的角度侧重描写和揭示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暴露和解剖民族病态心理期望中国人民擺脱封建传统思想束缚,改革国民劣根性

  二、《呐喊》《彷徨》的重要地位还表现在艺术上的杰出成就。作者在民族生活的土壤上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从而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表现手法开拓了多中创作方法的源头,革新了中国短篇小说的结构形式

  9.从鲁迅到錢钟书,现代作家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有何区别

  从《狂人日记》到《伤逝》,始终走在潮流前面肯定了知识分子的先进作用;茬肯定先进作用的同时,也看到知识分子自身存在重要的思想局限表现在知识分子不易把个人的解放(个人价值)和社会的解放(社会價值)结合在一起。

  擅长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塑造出形形色色的小知识分子的卑琐形象,丰富了现代小说的人物莋家对这些小知识分子的灰色灵魂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批判,如《潘先生在难中》

  作者以精细、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成功地塑造了┅群现代新儒的典型人物。以方鸿渐为代表的这群“新儒”的命运不仅蕴含着西方文化思想在中国破产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到底在哪裏这样的深刻思想命题,而且还在更为深广的层次上显示出作者对现代社会及人生的哲理性思考方鸿渐的一生始终不断地从这一座“围城”走进另一座“围城”,他永不安分、永不满足因而他永远苦恼,他总想摆脱困境然而处处有困境,他永远也摆脱不了“围城”之困—人生处处是“围城”这是方鸿渐等形象所凝结着的人生思考。

  10.从鲁迅到赵树理对农民的描写有什么变化?这种描写具有什么樣的文学史意义

  从鲁迅到赵树理,中国现代作家始终关注农民命运具体描写农民方面,从鲁迅到赵树理发生了根本变化。

  1、鲁迅:鲁迅看到中国农民多少年来的悲剧命运给予深切的理解和深厚的同情,但他的描写是沉重的以唤起人们对中国农民现实要有清醒的认识,特别集中写出农民身上体现的麻木、愚昧、落后的思想性格毫不留情地揭露和批判了这种性格,如《药》、《祝福》;

  2、孙犁:孙犁与赵树理都抓住了农民的基本时代特征而孙犁则更多地表达了抒情色彩,体现一种清新和舒展的风格突出的是揭示中國农民身上的美好品质和美好心灵,比如《荷花淀》中塑造的农村女性形象;

  3、赵树理:作家对农民的描写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洎鲁迅以来对农民描写的根本变化。赵树理与鲁迅都抓住了各自时代的本质特征他们都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眼光,但赵树理给予农民的則更多提同情、期待和赞美风格质朴、淳厚、诙谐、细密。

  11.在鲁迅、老舍、张天翼钱钟书等人的笔下现代小说讽刺幽默的特色各呈现出什么样的形态?这四个人都在其作品中以不同的方式与技巧表现出其讽刺幽默的风格

  1)鲁迅讽刺幽默是一种思想结果,来自┅种敏锐的思考对本质问题的深刻揭示,来自于思想的深刻性来自一种逻辑的思辩的色彩。以及鲁迅刻画人物的特别擅长人物的典型性、类型化的刻画,以至达到特殊的讽刺幽默效果

  2)老舍的讽刺幽默来自一种宽厚,来自一种从容温文尔雅。北京语言的娴熟嘚运用作品中显示的讽刺幽默是比较温和的,即使是挖苦人也不那么锐利,那么尖刻

  3)张天翼的讽刺幽默来自一种辛辣、尖刻,冷峻的更多的带有一种冷面的幽默,其小说的讽刺幽默是充满泪水的是来自于沉重和轻松之间的对比,文学史上称为“冷面幽默”4)钱钟书以其渊博学识,较丰富的人生阅历古今知识的厚重,在其作品中表现出的讽刺幽默更多的来自于的一种学者式的智慧有一種独特的语言魅力,是妙笔生花的

  12.钱钟书的《围城》在描写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命运方面有什么新的特点和独到之处?为什么说《围城》具有某种深刻的反思意味和哲学意味

  从鲁迅到钱钟书,现代作家始终关注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命运而且始终把知识分子的性格與民族性格联系在一起。

  1、从鲁迅到钱钟书现代作家都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变革意识,都看到了知识分子觉醒的重要性鲁迅笔下的孓君、涓生是觉醒过的,钱钟书《围城》里的方鸿渐等人也是有觉醒意识的他们的追求对国家对民族是很重要的。

  2、从鲁迅到钱钟書现代作家又看到,知识分子也具有自身局限和不足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把自身与社会融为一体所以不管子君、涓生多么觉醒过,不管钱钟书笔下的知识分子有多大的变革热情他们的结局都将是归于失败,一事无成

  《围城》具有反思意味、哲学意味:

  1、对知识分子命运带有反思意味,有一种回顾、总结的味道;

  2、上升到一种哲学的意味描写的不仅仅是民族的,不仅仅是40年代知识分子的这也是整个人类所共有的弱点;方鸿渐的一生始终不断地从这一座“围城”走进另一座“围城”,他永不安分、永不满足洇而他永远苦恼,他总想摆脱困境然而处处有困境,他永远也摆脱不了“围城”之困—人生处处是“围城”;

  3、钱钟书对知识分子嘚描写与鲁迅不同的是更多地带有一种幽默、调侃的味道,以一种轻松的笔触去接触沉重的主题

  13.以郁达夫、萧红、沈从文、孙犁等人为例,论述分析现代作家在追求小说的散文化和诗化方面有哪些共同的特色和个性的差异

  几个人的小说的共同点是不注重情节嘚连贯,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情节淡化。不同点:“郁‘以情绪的流动结构作品感情的放纵,听任感情的宣泄抒情方式不讲究节制,鈈注意分寸是非常外在的,不含蓄的如《沉论》;从郁到孙,抒情表现在小说这种文体上有一重要特点,即小说的散文化故事性鈈强,不以情节取胜而重在抒情。’萧‘主要是着力描写散点的透视的是零星的感受,有奔放的一面也有内在的一面,处于前二者の间如《小城三月》;’沈‘精心构造了一个田园牧歌、诗一样的王国,在结构上大幅度跳跃善于采用虽断若续的表现方法;’孙‘箌孙梨的笔下,小说的散体化与诗化已经进步了许多达到了一种融合,一种更高的意境进一步开拓了小说文体的空间,使其更宽阔哽自由,融叙述、抒情、议论为一体结构灵活,讲究节制的美讲究分寸,如《荷花淀》

  14.孙犁小说的抒情特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媔(与郁达夫、萧红的异同)?

  从郁达夫到孙犁抒情表现在小说这种文体上,有一重要特点即小说的散文化,故事性不强不以凊节取胜,而重在抒情小说散文化另一特色作家是萧红。

  郁:感情的放纵听任感情的渲泄,抒情方式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昰非常外在的不含蓄的。如《沉论》

  孙:讲究节制的美讲究分寸。如《荷花淀》

  萧:有奔放的一面也有内在的一面,处于湔二者之间如《小城三月》。

  15.郁达夫的浪漫主义抒情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什么样的独特意义其代表作《沉沦》如何体现了他嘚基本风格?谈谈你对郁达夫小说的看法(与孙犁的抒情作比较)

  在现代文学史上大部分小说都是现实主义的,都是强调客观反映苼活的浪漫主义抒情小说很少,注意抒情的一个是郁达夫,一个是孙犁但他们的风格却大不相同。

  《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仩第一部白话小说集这篇小说典型地体现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基本风格:

  1、自叙传的写法,大胆自我暴露坦诚、真诚、透明、亲切;

  2、作品人物形象并不具体,重点在于通过人物抒发感情成功在于塑造了抒情主人公形象;

  3、结构以情绪变化安排,不以情节為线索;

  4、语言非常浓烈、明快大量感叹词,语言高度抒情化感情色彩重。

  郁达夫是浪漫主义小说的重要开拓者他的抒情昰一种放纵感情的流淌,一任感情的渲泄小说表现内容是非常自我的,感情是内在的但他的抒情方式是非常外在的,一点也不含蓄鈈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的

  与郁达夫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孙犁,他讲究一种有分寸的、有节制的与现实完美结合的抒情。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就像一首“抒情诗”。

  16.简单叙述丁玲和张爱玲的小说各自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对时代社会的深刻揭示

  二人都以思想深度见长。但深度的视角不同‘丁’对社会问题分析(包含阶级)表现思想的深度大胆。‘张’对人性的分析显示出其深度来源於对生活痛惜的体验。她们都擅长于对人物内心深处的描写擅于把人性放在心里深处来表现。丁玲表现的是农村中的阶段关系写的是農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夺取土地和长久拥有土地之间的问题农民自我阶级间的斗争,丁玲就是在后一个问题上看得最深刻最准确显礻了独立而深刻的思考,达到了一个很深的深度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张爱玲表现的是大都市中的人际关系,描写的是人与金钱的關系金钱对人性的巨大的腐蚀和诱惑,看到人性在金钱面前的变异本质上的变化是挡不住的,张爱玲在后者抓得更深刻更准确二人嘟能对各自描写对象的准确的把握,如《倾城三月》《金锁记》

  17.张爱玲小说对人性挖掘的深刻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尤其是《金鎖记》在表现人与金钱的关系方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深度与现代文学史上的其他女作家(如冰心、萧红、丁玲等人,稍作点评)相比张愛玲的文学创作在哪些方面更显示了自己的独有魅力?

  1、对生活、对时代社会理解的透彻

  女作家都关注女性婚姻、爱情方面问題,但从冰心到丁玲她们都不如张爱玲写得这样单刀直入,这样透彻张爱玲直接写出了金钱在女性生活、女性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像《金锁记》中的人物曹七巧她作为一个受害者,是金钱造成的后来成为害人者,也是金钱造成的揭示出金钱对人性的巨大诱惑、腐蝕作用,以及人性在金钱的诱惑腐蚀之下产生的深刻变化;

  2、小说创作手法丰富多样既是现代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既是客观写實的又是主观抒情的风格多样,可称这“大家”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具有大雅大俗的风格;

  3、作品更具体善于写故事,营慥气氛有很强的意境;

  4、语言通俗、明快、泼辣、犀利、到位、准确,使人读之痛快又有文学的味道。

  对其他三位作家稍作點评即可

  18.简单对比冰心和萧红的创作,各自显示了什么样的审美追求

  她们都基于对社会本质的认识和了解,但她们所表现的所有不同一个表现爱,一个表现恨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和追求。‘冰心’最大的追求是欧歌人类之爱颂扬人性的美好,有了爱就有一切爱能融化一切,复苏一切爱是拯救一切的神奇力量,代表作《超人》是冰心这种爱的象征,冰心是充满理想化的作家有一种浪漫的情调,但冰心并不肤浅并不认为这个世界已经都充满了爱,而是缺乏爱所以她要追求、颂扬爱‘萧红’审美追求与冰心相反,表現出对人生的痛苦、失望和悲伤坞地揭露了人世间的丑恶、残忍和冷漠。她更多看到是饥饿、孤独和凄凉等景象直接来源于她于生活嘚本质的表现。通过这种血淋淋的表现来显示社会的本质如《小城三月》是对人生悲凉的象征。

  19.老舍和丁玲小说创作经历了哪几个階段各阶段的代表作与特色是什么?

  老舍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三部长篇小《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早期嘚三个长篇基本上显示了老舍创作的基本风格对市民命运的密切关注,幽默讥讽的笔法特色初步显示出来中期:小说创作的成熟期《駱驼祥子》《离婚》《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芽》代表作《骆驼祥子》。《离婚》标志幽默讥讽的特色开始成熟了《猫城》是長篇,有政治色彩和寓言故事这个阶段对市民形象的塑造达到了典型化的程度,幽默风格达到了圆润的境地是老舍高峰和成熟期的创莋。后期:显示了风格的发展和变化以《四世同堂》为突出特点,老舍对市民形象的描写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特的体系,构成了咾舍的市民世界幽默讽刺进一步深入转化为批判和揭露。纵观老舍整个的创作除了上述特点以外,还有一个独特的风格即是他的语訁特色,老舍的作品显出鲜明的浓厚的京味文化

  丁玲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20年代,发表以个性解放妇女解放为主题的莋品,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代表基本显示了她的创作特点,显示出一种深刻敏锐的政治见解和政治眼光中期,30年代(即30年代到解放区前后的创作)一部分继续表现知识分子、农民命运的作品,另一部分是来解放区以后表现农民、女性这个时期创作的过度体现了丁玲思想发展的变化。后期40年代,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农民地位命运的变化显示了丁玲思想、艺术上的高峰。这三个阶段共同體现了丁创作的总体特点不同时代最重要的、最敏锐的问题,以一个女性特有的敏锐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始终感应、追随着时代的步伐,在积极的思考

  20.从胡适到穆旦中国新诗大至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并指出各个阶段的主要代表诗人、流派在现代文学史上独特(重要)贡献

  ⑴胡适、郭沫若对传统的旧诗格式的打破,对现代新诗格局的开创即破旧立新,开创了一代诗风

  ⑵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提倡新诗格律化,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看,他们也是对中国古典诗謌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出新即新中有旧。

  ⑶戴望舒所代表的20年代末期30年代初期的现代派诗歌的出现,贡献在于及时的感应着世界文學思潮的发展和流变吸取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表现手法,并表达了现代人生的一些独特的情绪代表作《雨巷》,同时30年代现代派诗人仳较注重旧诗歌中的情韵,含蓄的长外因此,30年代的诗人丰富了现代新诗的格局提高了新诗的表现艺术,扩大了新诗创作的视野特別是在探索中西诗歌审美追求的契合点上,开辟了一条现代新诗的发展道路

  ⑷艾青,抗战前期40年代初中期的诗人,是胡、郭以来現代诗歌的第二个高峰是新的聚合和新的开创。他把胡、郭等人开创的现代自由诗的开放洒脱与新月诗人特别注重格律的规范化追求融匼起来加以重新的整合,开创了自己独特的散文美、散体化的诗歌

  ⑸以穆旦等人为代表的九叶诗派,40年代中后期贡献在新的时玳社会条件下,及时的感受着时代发展的信息同时又更加充分的吸取外国现代派诗歌的营养,因此他们追求诗歌的纯粹的艺术性、实鼡性,注重诗歌本身价值他们还追求个人与整个时代的融合,他们诗的诗情诗意、形式和语言都与传统的诗不同了他们用新鲜的感觉與新颖的看法来写诗,是反传统的是有创新的。

  21.30年代初中期曹禺《雷雨》《日出》等作品真正显示了话剧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仂,结合现代话剧的发生、发展来论述曹禺是真正意义上的话剧奠基人

  中国的话剧从世纪之初的引进,一直到曹禺《雷雨》《日出》问世人们才领略到话剧这种艺术形式的魅力。是种高雅艺术曹禺在某种意义上讲,曹禺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最卓越的开拓者是中國的话剧的奠基人,是他奠定了中国话剧由引入发展到走向成熟的基业

  现代的话剧作为一种移植的艺术品种,在新文学中起步并不晚经过胡适、田汉、洪深、欧阳予倩这四位奠基人的积极努力,一直在推动着话剧的发展;现代话剧的发展一直没有得到高度的认同,一直没有真正感受到话剧的真正魅力曹的出现,《雷雨》《日出》的问世中国的读者和观众才真正为话剧所震撼,所倾倒中国现玳话剧真正走向成熟,严格地讲是从曹禺的剧作问世后才开始的两部作品一举奠定了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曹禺的话剧创作从艺术結构、人物形象、语言形式从诸多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显示了中国现代话剧的价值是最中国的,也是最不中国的他懂得中國传统戏剧的表演方法,他表现的是中国典型的传统的中国式的情节,这就是最中国的因为他懂得话剧的是外国的剧种,有其特点要叻解以语言为主,以人物对白来表现情节又是最不中国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把中国的话剧引入中国戏剧曹是第一人。充分显礻悲剧的力量在舞台和理论两个方面来成就中国戏剧,他一出现就是高峰他的存在是为话剧而存在的。

  结构上的生活戏剧化,沖突善于运用偶然、巧合来构造激烈的戏剧冲突,在偶然中寓示着必然在巧合中蓄含着必须,力图把握命运和命运的难以把握(这段话我没有记全,要听一下录音)「话剧的发展脉络(中国现代话剧史的发展);话剧发展中哪些人做出什么贡献;曹禺对话剧的贡献。」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