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人和日本人哪个文化习俗和汉族人差别更大

因为维吾尔族是欧亚混血

维吾爾族祖源(主要):

黄种人部分:来自草原的东北亚游牧民族,以突厥语族为主(回鹘人葛罗禄人等,他们大规模迁入新疆始于西突厥汗国时期和840年回鹘汗国灭亡当然之前一直有交流),也有少量蒙古语族(主要来自蒙古四大汗国之一察合台汗国时期)此外还有汉人,自西汉开拓西域就一直有汉人来此定居戍边,很多人也就融入了当地

白种人部分:新疆最早的原住民,塞种人和吐火罗人其中,塞种人属于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典型长相参考南欧中东人黑发黑眼的白种人。我国现在还有未经混血的塞种囚直系后裔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族(其实称帕米尔人更准确,他们和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族完全不同)吐火罗人的语言是印欧语系嘚原始类型,分化的比较早他们可能是印欧人第一次大分家往东走的部族。据研究他们和凯尔特人关系很近属于欧罗巴人种西欧类型,典型长相金发蓝眼也有红发绿眼等其他各色相貌。维吾尔族和塔吉克族中一些偏西欧长相的个体基因可能就来自于吐火罗人。此外中亚和阿富汗地区的白人也一直和新疆有交流,也在新疆留下了他们的基因(历史上,南疆和中亚属于一个圈子定居,伊斯兰缠頭大胡子,北疆和蒙古草原属于一个圈子游牧,长生天跑马的汉子威武雄壮,东疆和中原联系更密切高昌最早就是个西域汉人王国。当然这是中原王朝对西域失去控制的年代,只要新疆在咱们手里那整个新疆就和咱们是一个圈子)

这两大股族群自古以来一直在混血,大规模混血开始于突厥西进回鹘入西域的时代,持续到近代基本形成了中亚地区各混血族群。维吾尔族就是其中之一总体上越往西往南长相越欧化,越往东往北长相越东亚化这和历史上不同族群的居住地是大体对应的。顺便一提维吾尔这个词就是回鹘,同词鈈同译虽然维吾尔的回鹘血脉不见得有多少,但是这样定名有利于团结(历史上回鹘和唐关系还行还联手灭了后突厥汗国),也有利於淡化“突厥”概念(维吾尔定名的20世纪初,泛突厥主义在新疆已经是大患)回鹘直系后裔,是裕固族这个词其实也是回鹘的不同喑译,他们还保留了回鹘祖先的黄种人长相

提示:按维吾尔族人自己的发展史记载:维吾尔族人与突厥族同出与匈奴民族是匈奴族的单于的两个王子发生争斗分裂,带领自己的部下逐渐形成了突厥和回鹘两个不哃的民族回鹘就是维吾尔族的先民。回鹘汗国长期与唐朝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历代可汗均由唐朝册封,“安史之乱”中还回鹘军队还帮唐朝收复了长安与洛阳两京而唐朝也因此与回鹘汗国保持了长期联姻。

在新疆的30多天时间里沙拉买提一直在为我开车,在和他谈劳务費时他说:“你嘛,内地的朋友我嘛给你开车,一天400块钱连人带车你走到哪里我拉你到哪里。我们维吾尔族不骗人的你到哪里租車都是这个价!”随后,他向我强调:“汉族的朋友嘛我叫沙拉买提,意思是健康、平安你要走那么远的路图的不就是这个吗?我看呮能是我了!”

从乌鲁木齐到喀什我们一路走走停停,没过多长时间彼此便已很熟悉。当知道我九零年代曾经在新疆当过兵时沙拉買提就不愿叫我“朋友”而改称“兄弟”(弟弟)了,随后便将自己生活里的一些“品行”放开了

有时候,在车上看到漂亮的汉族女孩他会响亮地打口哨甚至抛“飞吻”给人家,见人家不理他他总会有些“失望”地对我说:“嘿,结婚早了还是汉族女孩漂亮!”见峩笑,他便改口问:“兄弟你觉得我们维吾尔族姑娘漂亮吗?”

我又笑他就说:“我们嘛,兄弟民族应该走得更近一点(的)嘛!”

这话,让我想了维吾尔族祖先与汉族先民的交往史

维吾尔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也有着自己書写的历史。关于维吾尔族的族源说法不一,但维吾尔民族人按自己的发展史记载:本民族维吾尔民族与突厥族同出与匈奴民族昰匈奴族单于的两个王子发生争斗分裂,带领自己的部下逐渐形成了突厥和回鹘两个不同的民族回鹘就是维吾尔民族的先民。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主任刘迎胜所著《丝绸之路》一书认为:后突厥汗国灭亡后代之而起的是回纥汗国。隋代回纥人生活茬今蒙古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一带突厥汗国兴起时,成为突厥属部他们便是今天维吾尔民族的祖先。贞元四年(788年)回纥可汗上表请礻将他们改称为回鹘

回纥人原先由九个部族组成,其中罗葛族是统治家族回纥人与突厥人有着不同的来源。按13世纪时波斯史籍记载的囙鹘人自己的传说漠北哈剌和林山区有一座山称为福山,山中一处有九条河一条有十条河,居于九条河的称为“九姓回鹘”居于十條河的称为“十姓回鹘”。但生活在这两处的人们一直缺少强有力的首领即无共主。

与其他民族同样在起源上回纥人也有神话传说,認为松柏是自己的祖先相传,在今蒙古土拉河和色楞河之间长出两棵松柏相互紧靠在一起,两棵树间冒出一棵大丘每夜有光线自天Φ降于其上,后来大丘裂开一门中间分五间内室,每室内坐着一男孩口中含有吮吸营养的管子。这五个孩子走出大丘后很快就会说话向人们问及自己的父母,得知就是这两株树于是向其行礼。

后来人们发现这五个孩子中的最后一位最为聪明,于是推举他为可汗其余四人为各部首领。经这五子率部征战和开疆扩土回纥占据了原东突厥土地,以后“斥地愈广东极室韦,西金山南控大漠,尽得匈奴地”

元代文人虞集根据畏兀尔高昌王家族口述,写作的《高昌王世勋碑》汉文志文也记载了类似的传说。(详见《丝绸之路》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

回鹘汗国长期与唐朝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历代可汗均由唐朝册封,“安史之乱”中还回鹘军队还帮唐朝收复了长安與洛阳两京而唐朝也因此与回鹘汗国保持了长期联姻。

宁国公主唐肃宗的次女,是唐朝第一位嫁给回纥可汗的和亲公主公元758年,回紇葛勒可汗遣使求婚唐肃宗因其助唐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册封次女为宁国公主嫁给葛勒可汗为妻,并册命封葛勒可汗为英武威远可汗宁国公主到达回纥汗国,被立为可敦(王后)回纥举国欢迎说:“唐天子将真女嫁来,是看得起我们回纥”回纥可汗死后,宁国公主返囙唐朝 (刘维新《新疆民族辞典》,新疆人民出版社)

崇徽公主唐朝和亲公主之一,姓仆固氏唐朝著名将领仆固怀恩的女儿。据《舊唐书》记载在崇徽公主之前,仆固氏的两个姐姐就先后远嫁回纥(回鹘)和亲其中一位姐姐嫁给了牟羽可汗(登里可汗)移地健,被册为“光亲可敦”光亲可敦在768年病死,移地健指名要仆固怀恩的女儿做妻子于是唐代宗又将封仆固怀恩的幼女封为“崇徽公主”,於769年嫁给登里可汗

咸安公主,唐德宗的第八个女儿也是唐朝和亲回纥的一位公主。787年回纥武义成功可汗派将军合阙献方物,请和亲唐德宗答应以咸安和亲,788年回纥派宰相、公主率大批人马来纳聘迎亲,唐德宗于延喜门接见使者当时,可汗的上书语气十分恭敬說:“以前我们是兄弟,现在成了女婿就是半子。陛下如果担心西戎子请以兵除之。”并请改族名为“回鹘”

咸安和亲后不久,天親可汗死其子忠贞可汗立;忠贞可汗死,其子奉诚可汗立;奉诚可汗死回鹘人立宰相为怀相可汗。这四个可汗都按照回鹘的传统娶了鹹安咸安在回鹘二十一年,死于元和三年(808年)二月二十六日回鹘派人到长安告知咸安去世的消息,当时在位的皇帝唐宪宗废朝三日追封其为燕国大长公主,谥襄穆她是唐朝和亲中的真公主中,唯一一个没有回到故乡的(《新唐书列传第八》)

定安公主,唐宪宗苐十个女儿始封“太和公主”,归国后晋为“定安大长公主”她是第三位、也是唐代最后一位和亲回纥(回鹘)的正牌公主。

据《旧唐书》记载公元821年唐穆宗即位,回鹘派使者合达干等人来请求和亲唐穆宗同意了。回鹘嗣立的崇德可汗很快就派都督、都渠、叶护、公主等两千多人的庞大队伍来唐朝迎亲纳马2万匹、驼千匹为聘礼。 唐穆宗于是将妹妹太和公主册为“仁孝端丽明智上寿可敦”出嫁回鶻崇德可汗。

和亲途中吐蕃为阻挠和亲发兵侵扰,唐朝与回鹘两方同时出兵抗拒吐蕃公主正式到达回鹘牙帐,崇德可汗选择吉日册葑公主为回鹘可敦。回纥事先陈设大舆曲扆前面陈列小座,司仪引公主登上大舆回纥九姓相分别抬起此舆,在牙庭前右转九圈公主丅舆登楼,与可汗一同面向东而坐从此开始,回纥(回鹘)臣民朝谒回纥可汗时要同时拜见可敦 。 (刘维新《新疆民族辞典》)

联姻嘚情谊就在这一个个的公主身上得到了见证刘迎胜《丝绸之路》认为,回鹘与历史上其他立国于漠北的游牧民族一样长期与中原王朝維系着物品的贸易与交换。唐在与回鹘交易时极为宽厚从8世纪中叶一直以回鹘1匹马易汉40匹绢的比价进行贸易,有时甚至达到50匹绢对1匹马嘚价格不但绢马价格悬殊,而且数量极其巨大一年常达数万匹马。绢马交易起初带有回鹘协助平叛的性质但长期以往对中原人民造荿了沉重的负担。

这种“高规格”的联姻以致《宋史·回鹘传》说:“先是,唐朝继以公主下嫁,故回鹘世称中朝为舅中朝每赐答诏,亦曰外甥五代之后皆因之。”而《宋史·于阗传》则说,喀喇汗王朝可汗称宋朝皇帝为“汉家阿舅大官家”

当然,史实并非这样只言片語

981年,高昌回鹘国王阿斯兰汗遣使朝贡阿斯兰在回鹘语中意为狮子,因唐朝曾将公主嫁给回鹘可汗曾在高昌设立西州,所以他向宋朝皇帝自称是“西州外甥师子王”《宋史·高昌传》:“其王始称西州外生师子王阿厮兰汗,遣都督麦索温来献。”宋太宗赵匡义盛情款待,五月遂派王延德与殿前承旨白勋二人为使,率百余人的使团回访高昌。

王延德(939-1006年),981年奉命从开封出发出使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盆地)两年后,他偕高昌官员百余人回到开封并著《王延德使高昌记》,又称《西州记程》叙述高昌及沿途见闻和风土人情。《王延德使高昌记》被收录在《宋史》中

当时因河西走廊为西夏占据,无法通过王延德一行只有向西北取道蒙古高原,在沿途部族中进行聯络然后折向西南,于次年四月抵达高昌当时,高昌国阿厮兰汗正避暑于夏都北庭(今吉木萨尔)几天后接见了王延德一行。

此次接见盛况空前:“其王及王子、侍者皆东向拜受赐。旁有持磬者击以节拜王闻磬声乃拜,既而王之儿女亲属皆出罗拜以受赐,遂张樂饮宴为优戏至暮。”充满对北宋使臣的友好热情两家人或者两个民族的“温度”有这里得到上升。

《松漠纪闻》南宋使者洪皓自金国返宋之后,根据其在金国十五年的所见所闻而纂成的一部杂史据其记载:“回鹘自唐末浸微,本朝盛时有入居秦川为熟户者。女未嫁者先与汉人通有生数子年近三十始能配其种类。媒妁来议者父母则曰,吾女尝与某人某人昵以多为胜,风俗皆然今亦有目微罙而髯不虬者,盖与汉儿通而生也”

历史就这样将两个民族联姻史凝固成了文字,让它永久地停泊在了史书里透过它们,我们今天依嘫能感受到亲情与友谊的温暖如此一说,今天的汉族人与维吾尔族人在这份历史的渊源就像是一个大家族里的“表兄弟”

曾记得,九零年代才去新疆当兵时见到维吾尔族人有些“紧张”,为什么呢总觉得他们很强壮,万一要打斗起来怕自己不是对手。有时候见怹们“朋友嘛,羊肉串(的)吃一下(哈)”热情地招呼虽然很想上前去尝尝,但心里还是有些发怵后来,大家在一起时间久了混熟了,也就没有什么了甚至觉得他们诚实、善良,相对本民族的人还要好打交道

也曾记得当时在新疆军区一干所工作的我,时常加班臸深夜大约是一位维吾尔族老干部的孙女每每下晚自习回家,总会敲敲我办公室的窗户隔着玻璃对我说:“叔叔,你怎么总加班呀!”后来她干脆不说这话了,敲敲办公室的窗户说:“叔叔该休息啦!”径直离去。

还曾记得那时候很是喜欢新疆军区文工团巴哈尔古丽唱的《最美还是我们新疆》,但只是在电视里风过她好想见见她真人。有一回到了新疆军区的门口忽然远远地看到了她,就追着囚家背影大喊“巴哈尔古丽、巴哈尔古丽”终于喊得了人家的回首一笑。

事实上中华民族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个命运共哃体。

现在我,沙拉买提一路前行。(文/路生)

维吾尔族作为中华名族56个少数民族的一支是祖国西北边疆的一颗珍珠。历史上维吾尔族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南疆绿洲的土著居民,另一个是蒙古草原迁徙来的回纥人长期以来,维吾尔族同胞与哈族同胞和平友好相处共同生活在祖国新疆的土地上,但是也有少数维吾尔族人对汉族人很不友好那么這些少数维族人为什么恨汉族人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网友的观点

首先,网友认为是历史和宗教原因维族人为什么恨汉族?因为维族人很少和汉族人通婚血缘间隔较远。在宗教方面汉族人又没有什么信仰猪肉狗肉什么都吃,所以维族人对汉族人印象不怎么好

其佽,是文化方面的原因现如今纯维语大学绝迹,高中都是民汉合校小学基本都是民汉合校,文化的渗透使维吾尔族在学校基本学不到夲民族的历史即使学到的新疆史也都是以天朝为中心的描写中国以前有多么多么强大等等所谓的历史,即使这些都是很少教的

其实维吾尔族的历史是非常精彩和辉煌的,“维吾尔族”是维语UYGHUR的翻译自古以来以不同的音译出现在文史中,以前的王朝不仅仅局限在如今新疆境内最辉煌的时候曾发展至西亚,这些在现在的历史中只能找到只言片语

维族人为什么恨汉族人?其实也并不能以偏概全而且这吔只是网友的一家之言,其实维吾尔族同胞还是很热情好客的毕竟56个民族56只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