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15战机是什么时候中国自己研发的战机出来的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體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原标题:一代传奇米格-15战机是怎麼炼成的

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的米格-15在年的朝鲜战争中一战惊人,成为西方战斗机的一个可怕对手米格-15具有后掠翼设计和强大的克裏莫夫涡喷发动机,驾驶平直翼喷气式战斗机和活塞动力战斗机的联合国军飞行员被告诫避免与这种快速的流线型苏制战斗机作战

1946年4月24ㄖ,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研制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米格-9首飞成功这种平直翼战斗机的产量大约是600架,很快就被米格-15取代

米格-15具有渶国血统的克里莫夫发动机和时髦的后掠翼设计,后者首先使用在的二战时期的德国梅塞施密特Me 262战斗机上不过和德国设计不同,米格-15把發动机容纳于后机身内1947年12月30日,安装着罗尔斯·罗伊斯“尼恩”发动机的米格-15原型机I-310首飞成功

米格-15早期型安装仿制“尼恩”的RD-45发动机,1950年出现了性能更好的米格-15比斯该机换装克里莫夫VK-1涡喷发动机。虽然米格-15速度很快但还不是超音速战斗机,在接近音障使操纵面的效率会大幅下降因此飞行员被告诫不要在俯冲中突破0.92马赫。米格-15在失速后也难以改出后期型号配备了一个具有增稳功能的“全动”平尾,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

米格-15在1949年进入苏联空军服役时获得了“柴捆”(Fagot)北约代号,延续了北约以“F”开头的单词来给东方集团战斗机命名的传统

志愿军的米格-15在朝鲜战争中参加了世界首次喷气机与喷气机之间的战斗,并被证明优于英国格罗斯特“流星”和美国洛克希德F-80“流星”和共和F-84“雷电”直到F-86的到来,美国空军才扳回了比分

北美F-86“佩刀”抵达朝鲜战场后终结了米格-15的巨大优势,但米格在未来幾年里仍继续构成致命威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自己研发的战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