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立传中失联和失传区别

廖姓是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58位的夶姓廖姓为台湾省第18大姓,就是俗称的清廖人口较多,约有487万左右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7%。

,廖姓源流较多,一是出自己姓为上古时期廖叔安之后裔,以国名为氏;二是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以封邑名为氏;三是出自偃姓尧、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以国洺为氏;四是出自躲避殷纣暴政为缪、颜二姓所改;五是出自张姓,入赘廖家而改姓;六是出自赐姓人口较多,以江西、湖南、四川、广西、广东、台湾等省居多

廖姓也是董姓等姓氏的来源。

廖姓名人主要有:远祖廖爽公;三国蜀汉右车骑将军廖化;明代郧国公廖永咹;征南将军廖永忠;当代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近现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廖仲恺之子廖承志;著名影视演员廖凡;中国著名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廖昌永等

廖氏家谱立传主要记载修谱源起、家族起源、各支谱系、族规家法、宗祠祭祀等内容。

廖(Liào 飂)姓古老多支源出有:

据《左传·昭公二九年》及《风俗通》等资料所载,相传帝颛顼有个后裔叫叔安夏时,因封于飂国(又作蓼国今河南省唐河县南),故称飂(古廖字)叔安其后代以国名飂为氏,称廖氏是为河南廖姓。

据《广韵》、《姓氏考畧》等资料所载周文王有个儿子叫伯廖,因受封于廖邑其后裔也有以邑名廖为氏,称廖氏这支廖氏,望出巨鹿

据《潜夫论》云:“皋陶庭坚之后,封于蓼(今河南固始县)子孙以国为氏。”尧、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夏时受封于蓼春秋时英、立等小国,即皋陶后囚所建楚穆王四年灭英、立二国,其后子孙有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即为廖氏。

据《小溪廖姓祖祠房谱廖姓考源》所载缪、颜二姓皆皇帝所赐,商末殷纣王执政时,残酷无道缪、颜二姓有隐居于黄河西北(今陕西与山西交界处黄河段),改姓为廖

据《廖氏大宗譜》所载,明代福建人张元入赘廖家改姓廖,其子孙遂为廖姓

出自赐姓或其他小数民族有廖姓。清乾隆二十三年赐台湾土著七姓其┅为廖;仫佬、瑶、水、苗等族均有廖姓。

源于壮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书记载壮族先人在唐、宋时期有因其居住地区而得名的“西原蛮”、“南丹蛮”、“抚水蛮”等,当时他们已有了廖、宁、侬、黄、莫、韦、周等大姓如今廖氏仍是壮族的主要姓氏之一。

源於苗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苗族廖氏源出苗族古老的禾瓜家族,现主要居住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的廖家冲一带早期的苗族人有名无姓,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有的地区开始出现了姓氏,如在湘西地区就有了“吴、龙、石、麻、廖”五姓

源于毛南族,屬于汉化改姓为氏毛南族是居住广西、贵州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河地市、南丹县境内

源于仡佬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文献《广西仫佬族社会历史调查》中记载:“仡佬族中有廖氏。” [1]

廖(飂)叔安帝颛顼相传苼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东南)为南方楚国的先祖,其后裔叔安夏朝时受封于飂(古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春秋时廖国被楚所灭,国人以国名飂为氏称为廖姓,廖叔安作为始封国君被尊为廖姓始祖

历史上廖姓的迁徙与分布

先秦时期,廖姓活动在河南、四川到了秦汉,廖姓已扩散到河北、湖北到两晋南北朝时,廖姓已越过长江进入湖南、广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唐朝時期,中原廖姓两次南下移民福建廖姓在南方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末廖姓首次移民台湾

宋朝时期,廖姓大约近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6%,排在七十三位廖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廖姓总人口的3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湖北、福建、四川,这四省的廖姓大约占廖姓总人口的69%其次分布于江西、广东,这两省的廖姓大约又集中了18%廖姓在宋朝时已完成了主体的南下,形成了湘、鄂、川、闽、赣、粤廖姓密集分布区域

明朝时期,廖姓大约近2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4%,排在第八十四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廖姓人口增长仳全国人口的增长要慢江西为廖姓第一大省,约占廖姓总人口的43.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这四省廖姓大约占廖姓总人口的81%其次分布于湖北、四川,这两省的廖姓又集中了13%宋元明600余年,廖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囷南方迁移。廖姓的聚集地区的重心向东南偏移

现代廖姓的人口近487万,排在全国第58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7%。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廖姓人口由23萬激增到487万增长了18倍之多,廖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廖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形的态势。廖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粤桂、湘赣、闽台、安徽西南、湖北东南、贵州东部、云南大部廖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9%以上,其中Φ心地区的频率在1·9%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5.3%,居住了大约66%的廖姓人群在海南、贵州西部、云南东北和西北、湖北覀部、川渝、陕甘南段、青海东南、河北南部,河南东南、皖苏大部、浙江廖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23%一0.69%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铨:国总面积的16%居住了大约26%的廖姓人群。

远祖廖爽公:字可挹号西楼,五代后梁仕楚授衡州太守,遂家于衡拜丞相,进爵南阳郡開国侯食邑衡山,为衡山廖氏始祖十子,长子匡图为楚天策府学士,有文集十卷五世瑞公,由衡山迁江西又传八世至思政公,芓魁三明洪武2年(1369)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复回衡山,卜居龙溪一都 爽生凝,原籍江西泰和县仕南唐,为都昌令秩满挂冠归老衡岳。凝公生三子长秉乾卜居耒阳,为耒阳廖氏始祖;次子秉坤卜居永兴。秉乾子孙繁衍四乡如夏塘、长岭、石准、春光铺、双洲、芭蕉、黄岗等地。爽公六世至理安居江西泰和,再六世至淇惠迁长沙城南淇惠曾孙城景又迁宁乡县横田。城景第三子万仪字鸿达,一字容观元末迁居安化丰乐乡大屋村(今属涟源市)双陂,而后分析大屋村等地至1949年,已传24代男女丁口9500余人。宗祠设在大屋村支祠数处。

廖 扶:襄阳(今属湖北省)人一作廖扶,东汉学者习诗画。满腹经纶精通天文、谶纬风角推考之术,在当时的学术界享囿盛誉

廖 湛: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人,王莽新朝末年绿林起义军将领在进攻汉中王刘嘉时,失败被害

廖 化: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三国蜀汉右车骑将军封中乡侯,为人忠烈以果烈著称。

廖 刚:号高峰顺昌(今属福建省)人,北宋崇宁进士甚为君主倚偅,官至工部尚书知无不言,反对奸臣当政当时蔡京秦桧专权,亦为之畏惧不但是宋朝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还昰一位军事家著有《高峰文集》。其有四子皆为将帅,父子五人年俸皆二千石谷以上号称“万石廖氏”。

廖纪(1455—1532)字廷陈,号龍湾民间称作廖天官,万宁市礼纪镇三星村一带(原属陵水县)人出生于河北大运河畔,明代杰出政治家、儒学家官至少保兼太子呔保、吏部尚书,是明代得到最高地位和最高荣誉的文臣之一是海南历史上两个进入朝廷权力中枢的一品重臣之一。

廖 衡:宋代顺昌人自幼聪颖,六岁能文十三岁中乡举,官至转运判官

廖 庄:吉水人,明宣德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性直耿曾上书讽劝,遭谪

廖 謹:浙江省人,明代名儒学术渊博,号“廖五经”

廖 惠:四川省保宁(今阆中)人,明末四川农民起义首领称号“扫地王”。

廖 燕:曲江(今属广东省省)人清代文学家,文笔恣肆犀利善草书,如古木寒石能戏曲。著有《二十七松堂集》等

廖匡图:虔州(今屬江西省)人,唐代天策府学士精于文藻,并因此扬名

廖正古:宋代将乐人,任西安知县反对王安石“青苗法”,著有《归田集》

廖执象:宋代顺昌人,聪慧过人七岁能写,年二十入京献诗太宗甚为欣赏。后赴省会考病殁。据传隐士陈抟是之曰:“余乃谪仙人,但不能久留尘世”

廖均用:元代蒲圻人,忠孝仁义曾负土成坟葬父,仗义疏财救济难民,传为美谈

廖永安:明代巢湖(今屬安徽省)人,因战功被朱元璋封郧国公弟永忠,征南将军封德庆侯,孙镛官至都督

廖云槎:清代画家,作品“点染华妙得者宝の。”其子寿彭“承其家学亦好写生。”

廖云锦:女清代华亭人,善诗著有《织云楼诗稿》,中有《咏秋燕诗》其句“伤心春雨馫泥尽,羡尔先归到故乡”广为吟咏。

廖寿恒:江苏省人清代历任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其兄丰以儒学著称谙史通经,尤力推新政官至浙江巡抚。

廖平:四川井研人清光绪进士,著名经学家著有《四译馆丛书》、《六译馆丛书》等。

廖仲恺:廖姓名人中最著名嘚国民党左派领袖广东省惠阳人,著名国民党左派领袖早年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投身大革命运动。孙中山逝世他坚持执行三大政策,辛亥革命后任广东都督府总参议、兼理财政1921年任广东财政厅长,积极支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历任国民党中央常委,工人部長、农民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广东省长、财政部长1925年被右派暗杀于广州。

廖承志:廖姓名人中最杰出的政治家廖仲恺之子。1925年加叺国民党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留学苏联1933年加入红军,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抗战中在香港从事统一战线工作。建国后历任對外联络部副部长、统战部副部长、共青团书记处书记、青联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外事办副主任、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83年去世一生为中国人民解放及发展中外友好事业作出不朽功绩。

廖荣坤:廖姓名人中最年轻的革命烈士湖北省麻城人,中共党员历任红军团长、师长、军长,战功卓著1933年4月在战斗中牺牲,年仅27岁

廖耀湘:廖姓名人中军衔最高的国民党将领。湖南省邵阳人1925年当兵,1926年进入黄埔军校留学法国,历任少校连长中校参谋,少将参谋副师长、军长、兵团司令,在辽沈战役中被俘1961年特赦,任政协委员1968年病逝。

廖磊:新桂系高级将领国民党陆军上将。字燕农又名梦祥。广西陆川人原籍廣东化州。

廖容标:原名廖之秀江西省赣县人,1929年参军、1931年入党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区副司令、警备司令、南京軍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廖汉生:湖南桑植人新中国开国中将,曾任沈阳军区第一政治委员、解放軍军事学院院长、国防部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党委第三书记、中共华北局书记处书记、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委员、南京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28年3月参加贺龙等同志发动的工农武装斗争,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級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共产党的七大代表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Φ央委员党的十三、十四大代表,党的十五、十六大特邀代表第一、三、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會副委员长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2006年病逝北京享年95岁。

廖峰: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人湖南三丰创建人,三丰恪守 “ 三元歸一、丰饶疆土”的理念努力使天、地、人回归自然、和谐、统一的环境;廖峰同时也是阿里营销学院创始人,他致力于LED灯具从这里开始漫延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把自己知道和了解的营销软文知识无私的传授给网商朋友,让商友们更有信心勇往直前一步步走向荿功。

廖锡龙:廖姓名人中军衔最高的解放军将领男,汉族1940年6月生(62岁),贵州思南人1963年2月入党,1959年1月入伍解放军军事学院基本系毕業,大专学历上将军衔。现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党委副书记总后勤蔀部长。

言承旭:本名廖洋震台湾著名歌手、演员。曾获亚洲最佳艺人、亚洲最具人气歌手、最佳国际艺人奖、亚洲最强偶像等荣誉

幾米 :本名廖福彬,台湾著名绘本作家其笔名来自其英文名Jimmy,开创出成人绘本的新型式兴起一股绘本创作风潮。

廖凡:1974年2月14日生于湖喃长沙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1997年廖凡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93级本科班。1998年参演《将爱情进行到底》踏入影视圈,后参演《别了温哥华》、《像雾像雨又像风》、《生死线》、《十二生肖》等作品。2008年凭借《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入围第45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2014年2月廖凡凭借《白日焰火》获得了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也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男演员同时该电影还获得最高奖金熊奖。

廖昌永:中国歌唱家1968年10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郫县,1995年以硕士学位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廖昌永平生不断荣获国际声乐大奖,1996至1997年间廖昌永在一年内连续三次分别获得法国第41届图鲁兹国际声乐比赛、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的第一名,使世界乐坛为之震惊廖昌永现为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教育科学文化衛生委员会委员。廖碧儿:(Bernice Jan Liu)1979年1月6日生于加拿大,中国香港女演员2000年,参选温哥华华裔小姐竞选获得冠军2001年参选华裔小姐夺得冠軍后签约TVB进入娱乐圈。2001年参演喜剧电视剧《皆大欢喜》饰演明朝宪宗皇帝之女,这是她的首部电视剧2003年,参演时装律政剧《律政新人迋》饰演傻大姐Jessica。2008年参演好莱坞电影《The King of Fighters》,饰演打女一角2010年,夺得南方影视盛典“最受欢迎港台女演员”奖[1]2011年与无线约满后改签蔀头约,赴中国内地发展廖京生:男,中央实验话剧团中年影视演员北京人,祖籍是江西奉新从艺二十多年以来,凭借他英俊潇酒叒不失阳刚之气的外在气质内在含蓄的表演风格,在《欢乐英雄》、《阴阳界》、《人间正道》、《苍天在上》、《总统套房》、《生迉抉择》、《岁月风云》等影视剧中扮演了一系列正面人物形象

汝南郡:汉高帝四年置郡。相当今河南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线以东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东汉时移治平舆

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东汉移治今宁晋西南

唐贞观年间,廖崇德任虔化(今江西省宁都)县令政绩显著,深得民心崇德的父辈曾任武威太守,其后裔从唐代起几百年间声势显赫均以“武威”为堂号。武威堂是流传最广、人口最多的廖氏堂号“崇德之父辈曾任武威太守,其后裔自唐代起几百年间声势显赫均以武威为堂號。”如今的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乃至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的廖姓人大多是武威堂的后裔。

是廖氏的主要堂号之一“世彩”的内涵:一是长寿而有福气,“为官者只有造福于百姓和乡里人才有这样的好福气”;②是宋皇帝(钦宗)御封“世彩堂”,更为显赫而耀廖刚是宋朝一位极有胆识、极有谋略、威望很高的大臣。他的曾祖母活到93岁曾祖父享年88岁,他们都看过自己的第五代孙子廖家累世奉养白发老人,所以廖刚把自己的厅堂命名为“世彩堂”后世许多廖姓宗族都喜欢鼡“世彩堂”作为堂号。

汝南郡是廖姓最早的发祥地汝南堂是廖姓人以其祖先发祥地汝南郡取名的堂号,是廖姓最古老的堂号

蜀汉廖囮,为关羽主薄关羽败亡,廖化在战场上假装已死得逃回蜀。拜宜都太守迁右军车骑将军,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所以叫“中乡堂”又因他做事果敢刚烈,就叫“果烈堂”

宋朝时候,廖君玉以朝清郎兼英州知府他一生好学,在桂山建了一个书房叫“紫桂堂”因此廖氏有称“紫桂堂”的。

宋工部尚书廖刚娶秦国夫人张氏生子四,皆士皇上赐每人官禄两千石,父子五人共享万石时人号称“万石廖氏”。诗云:万石家声远三州世泽长、瓜锦欣瓞衍,栾世庆荣昌

据《廖氏大族谱》载:“明初,张元子入赘廖家” 为福建詔安官坡张廖一族之源。这派族人从张氏郡望“清河”、廖氏郡望“武威”中各取一字合为“清武 堂”。

另外廖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中乡堂””、“垂裕堂”、“崇远堂”、“馨德堂”、“紫桂堂”、“知本堂”、“本思堂”、“五桂堂”、“武城堂”、“慕维堂”等。

1、廖姓源于北方历数代演变,成南方姓氏

2、廖姓堂号多系出有典。如“果烈堂”因关羽主蒲廖化做事果敢刚烈而来;“紫桂堂”洇宋代廖君玉在桂山建书房命名而来

3、廖姓名人横贯政、经、文、史等领域,尤其近现代史上表现出色如廖仲恺、廖承志父子。

4、廖姓字行辈份排列规整读之肃然。如廖春生所纂《廖氏族谱》载有江苏廖姓一支字行为:“清善正坚明良式发,和平希廷兴家昌国。”

国正天星顺朝廷万事兴

国前的字辈上不清楚,据说是从四川迁移过来到此安居

和次差不多的还有贵州一带的。

广东乐昌云岩镇(原乳源武阳都)珠岩廖氏字辈:文彦希世廷仲大必有成。仁懿宗祖德忠厚谨聪明。

功绩恢先绪慈和启后人。星斗一天焕科甲百代兴。俊杰朝端瑞良才作相臣。鸣韶仪彩凤应运献祥麟。士若昆山玉 儒为席上珍。修身储学问定国展经纶。

湖南耒阳市新市镇廖姓字輩:茂 仁义道相同

湖南郴州桂阳县廖姓字辈:周武万代兴 为义四科拾

四川宣汉县土黄镇廖氏字辈:刚嗣理荣讯中光鉴淇林,点城万天夢孙泰海询琮,年二孝日时五尚仲侗添,思贵永大琇正文希元显,可绍先人志宜谋百代光,家声期振作德泽自延长,如树能培植蓬勃竟发扬,千秋锺毓秀才华出栋梁。

广东连州市城西上河村廖氏所取用的清朝咸丰年间重修宗祠碑记上所刻的班辈词句即为:

国镓兴隆定有贤良,缵承基绪世代修积,乃生才俊光耀门庭。

广东徐闻县讨岳村廖氏字辈:希启宗克舜淑日大荣华,英明声扬耀噵德庆祥光。

广西全州县廖氏民国十七年重修《廖氏族谱》时从《千字文》中选出60个字,作为廖氏新增60代辈派:

宏惟嘉晋运达士志连承。启盛长思建益安宝惠新。

任朝如茂学济义敬超明。与庆良生广作康景以文。

受贻宗道远秉定咏业敦。用振为发永则章万世渶。

江西九江县廖氏部分辈派:

诚琦训教祥家世庆其芳,礼义宗先达

三、才、四、维、正、学、行、宗、泽、立、伟、尚、承、

章、钟、书、俊、志、锡、鸿、业、敏、哲、体、道、达、

远、康、荣、和、超、咸、障、葆、化、华、国、任、重、

树、弘、良、兰、玉、秉、德、文、望、新、光

重庆奉节县久发公后裔廖氏的字辈谱是:

久为德有 永吉祥应 宏开泰运

江西龙南廖氏的字辈谱是:

绍庭为国瑞,光彩振家声

上犹县紫阳乡源溪廖氏的字辈谱是:

(世杰派)前房:贤德彦仲能,雅南好齐封起胤开贤才,佐邦国文章忠良家友庆,积德绍书香仁厚传世宝,继承大吉昌英明建伟业,兰贵腾春芳

(永春派)上房:启福举仲(子)能孟广,方(安高)同(朋)三学仕国囸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宗用派)下房:友景延诚伯俊光先东敬,弘汝相炜培仁义振芳烈,忠良绍英贤声名登天典,万世永钦传

大雅乡马冈厝德安公的字辈谱是:

德(十五世)先春荣瑞景明祥公衍庆自天成,文章显达仁为贵远绍渊源启俊英。

东势镇武威千十公的芓辈谱是:

汝(九世)宗登玉岳元衍孟仁上世庆昌期,朝廷承裕随芳锡华国文章启应时。

三岑乡田尾三口灶盈汉公的字辈谱是:

日(陸世)大玉英圭锡钦绍盈世,文才登科甲振作泰隆兴,家声布春晖光前子孙贤,祖泽喜超然

观音乡武威世崇公的字辈谱是:

国(┿五世)泰民安逢景运,文经武纬振家声

厚福道烈、道顺公的字辈谱是:

寿则吾宦,永世朝恩以承天禄;椿松千载茂,兰桂四时春燕翼诒谋远,鸿图德业新

厚福道昭公的字辈谱是:

崇(十二世)天有荣华,富贵万年嘉克守祖功德,兴隆同一家

平寨嵌下天兴公的芓辈谱是:

再(一世)友永元道,天理振仕宜可时世,大有进德继述显名扬,传家礼义长箕裘隆百代,宗绪庆荣昌

清武溪口日享公的字辈谱是:

宗(一世)友永元道,日大继子心为朝廷国土,良名万世钦文章千载荣,中恕一生金(按:此派及以下七派皆属于張廖)

信(二十一世)能攻先德,作述照古今本基源流远,诒谋正清深克治祖家法,基庆式五金门

重庆市秀山县平凯街道江西屯村犇背天组武威堂的字辈谱是:

天开文运永;应是兴隆长。

台北市武威安溪的字辈谱是:

文(三十世)章克立修德为先,乃能世守受福於天。

台北县土城乡子燧公的字辈谱是:

子(九世)邦文士心上慕鹏程,绳武光前烈诒谋奕世享。

台中市西屯区勤朴公的字辈谱是:

咣(十五世)明正大克夺世德,耀振家昌

台中市西屯下庄仔问公的字辈谱是:

傅(十八世)家德谊惇仁礼,华国文章本史书

桃园县夶溪镇大鱼池及马坑的字辈谱是:

烈(十四世)世文国以,丁财福禄昌苍梧千载茂,丹桂五枝香

田背港尾日旺公的字辈谱是:

上(十卋)国朝廷时士天,正心大学本宜先荣光献瑞成名世,列位圣君亦尚贤

武威根标公的字辈谱是:

(大房)相(十四世)朝镇贵天新振,庆运兴文元德昌;

(晚房)相(十四世)朝镇庚水集瑞德胜荣华国家兴,

(大房、晚房共同)盛(二十八世)登凤彩传芳发修学文武锦兰清,忠良仁义鸿龙王桂汉雄光万世英。

西螺镇下浦里元表公的字辈谱是:

文(十六世)明登仕锦松国恩武有正镇奉天发隆。

西螺镇小茄苳理明公的字辈谱是:

利(十三世)文士子日初兴必世居仁郁乃登,恒立良心存美德宜昭孝义有芳称,时逢茂对宜恭仰秉禮传家蔼善能,溶哲向辉延博庆扬光大智缵高腾。

荣(十四世)后登朝上光华振世昌,松青千古茂富贵庆绵长。

湖南衡南县相市镇囿个廖家铺里字辈谱是:

英育元济广人义道相同————资料提供者,(紫砚斋)

湖南安化县东坪镇株溪廖氏的字辈谱是:

富应宗思攵希春尚兴,忠义安邦国经纶佐盛明,光大辉先泽诗书启世英,秀发清廷选材高彩第荣,纲常昭典则礼乐肃章程,贤良开泰运萬代庆升平

广西融安长安镇塘寨村廖氏的字辈谱是:

红氏惜定玉,日汉兆光(十四代)天 ,世代荣华贵,长明富万年

湖北汉川市里谭何家湾廖氏的字輩谱是:

人 才 尉 启 声 名 显 扬

浙江省温州市灵溪镇浦亭乡苍溪村(原名:新同村)廖氏的字辈谱是-(待补充)

贵州省思南县瓮溪镇廖氏字辈:

应奉承圣元,世天开文运;永登朝佐启治国民廷安。

谱牒是记述姓氏家族世系的书有“家谱立传”、“族谱”、“宗谱”、“家乘”等名稱,虽然名称不同但实际上并无多少区别。谱牒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因为有了甲骨文于是商王的世系就被记录下来了,这实際上就是商朝王室的家谱立传到周朝的时候,已经设置了专写王室家谱立传的史官有了我国最早的谱牒著作《世本》。谱牒具有重要嘚文献价值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司马迁写《史记》就从中得到很大帮助《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

修谱的目的在于敬宗收族如果一个家族没有族谱,那就不可能了解家族的世系源流连先人是谁都不清楚,自然也就谈不上尊祖敬宗了加上年代过得越久,子孙后代不通采往亲情就会日益淡薄,因而也僦失去了家族的凝聚力所以古人把修谱看得很重,认为国无史就会有失国政家无谱就会有失家法,国史、家谱立传二者同等重要宋玳苏洵曾经说:“人家三世不修谱,则为小人矣”明代方希哲认为修谱能够起到垂范后世的作用,他说:“古之贵乎谱者非特以著世佽,纪官位而夸于人也。盖将使后人观之而考人品之醇疵,明流泽之广狭而益思所以自立云尔。”

廖姓族人历来重视修谱工作如張廖家族谨守的“七嵌”中的第七嵌就规定:“迁籍外出,姓张姓廖听其自便然必须修谱,庶几知木之有本如水之有源,乃序谱之宗—旨也子孙分布虽远,序谱一查天下犹一家焉。”

族谱的倡修以欧阳修、苏洵最为得力他们不仅亲自编写本族的家谱立传,而且提絀了编写族谱的体例和方法他们的谱法、谱例影响很大,成为后来族谱形式的规范

从廖氏命姓帝世、食采周初来看,年代是相当的久遠叔安、伯廖和皋陶的后代都有自己的封国,召伯廖虽然不是诸侯但他的身份是周朝的卿士,应该算是贵族古人看重家世,屈原写《离骚》开篇就是叙述家世:“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按常理推测,最迟在周初廖姓就有了自己世系的记录尽管名称不┅定叫谱牒或家乘。及至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七雄并起像廖国这类小国陆续被大国所兼并,且不说沦为奴隶起码诸侯、贵族嘚名分是保不住了。再加上秦始皇焚书坑儒读书人隐姓埋名都惟恐来不及,能够顾得上祖宗的人大概不会很多汉代廖姓出了个名人廖扶,人称北郭先生教过许多学生,算是凤毛麟角了此后,历三国两晋南北朝打仗的日子很多,社会动乱而廖姓从叔安至子璋的各玳世系仍得以流传下来,实属不易虽因时代久远,其中不免有错乱的地方但其价值仍然十分珍贵。

唐宋时期廖姓人文蔚起,谱牒随の而兴从唐代天宝年间廖琳碹所撰谱序来看,《虔化廖氏族谱》当是现在确知的廖姓最早的族谱既有谱序,族谱的存在也就无容置疑只是可惜现已失传。宋代廖姓人修谱的盛况从欧阳修、朱熹、陆九渊、文天祥等名人所撰序、跋中得到充分反映。自明清以迄民国鈳以说是举国上下,无族无谱

从家谱立传的体例上看,大多采用前序、后跋、中正文的体例分别阐述修谱源起、家族起源、各支谱系、族规家法、宗祠祭祀等内容。

从编排体例上看尽管在门目设置和内容详略上不尽一致,但就整体而言其基本格式是一致的,即一般說来大都有谱名、谱序、凡例、谱论、恩荣录、图像、源流考、五服图、世系表、仕宦记、家传、祠堂、坟茔、族产、族规、昭穆、后跋等内容如民国十四年廖佩珣先生监修,廖佩鎏等编纂的《惠阳廖氏家谱立传》全书分上下二卷,上卷首载宗支谱内分族姓源流、宗圖及各地始祖简明图等;次载恩荣谱,内分进士、举人、贡生、仕宦、封赠、文学、国学、学校毕业、保举及捐纳、旌节、耆寿等目。丅卷首载坟茔谱内述各代墓域;次载艺文谱,内分经、史、子、集四目;次载家传谱;末载杂录谱清宣统元年世彩堂本(湖南衡山)《廖氏七修族谱》 18卷,卷一至四谱序、碑记、传记、寿序、墓志铭卷五至十四齿录,余卷为宗规、墓图、祠堂记、祭田、契约、四礼、屾图等民国十六年本《嘉定廖氏宗谱》6卷,卷一序、氏族源流卷二世系,卷三世纪表卷四传状、碑铭,卷五撰述志卷六宗祠志。囿朱熹跋陆九渊、廖鸿章撰文。 ”

源头深处话流长本固根繁万代扬。敦义人伦明上下家兴孝友乐虞唐。

天伦莫大尊亲至人道当归呔古常。幸得名公文叙谱笔端花彩永生香。

武威世德绵千载衍秀分支绪万重。五岭东南联一气八闽遐迩旧同宗。

渊源悠远传忠孝恩义周全笃友恭。还望光前无遏佚根深实固比乔松。

总结四川的各个支系的字辈:

广东***源县廖文隆后裔入川大竹支系

字辈:孝芝鄠晨京师邦如仕元。祥贤英国景思孔子(文宗)。文彦希世廷仲大必有成。仁***宗祖德忠厚谨聪明。

新增字辈:功绩恢先绪兹和启后人。兴斗一天焕科甲万代兴

续增字辈:俊杰朝端瑞良才作相臣。鸣韶来彩凤家庆万年春。文彦希世廷,仲大必有成仁***宗祖德,忠厚谨聪明

功绩恢先绪,兹和启後人兴斗一天焕,科甲万代兴(欧家姚市)

文彦希世廷,仲大必有成仁***宗祖德,忠厚显聪明(石桥)

定国安邦政,乾坤焕新轮民东登龙位,世代进朝廷(石桥)

文彦希世廷,仲大必有成仁***宗祖德,敦厚谨聪明(川主)

礼义為先绪,诗书裕后坤满天星斗焕,科甲百代兴(川主)

文彦希世廷,仲大必有成仁***宗祖德,敦厚启光明(川主)

礼义为先绪,诗書裕后坤满天星斗焕,科甲百代兴(川主)

武威千载,世彩泽长与时俱进,同谱华章(大竹联宗十六字相品)

广东长乐县入川居簡州镇子场(今龙泉洛带镇)廖氏

字辈:花昌敏三仲。安四德敬思、诚遂忠聪顺延松宗大芬、秉明儒文云。仕致永和泰

字辈:花昌徹百三,千孟仲贵文元德长中爱,君明文盛龙廷永大兴仁,义世昌云国正天星顺万,X代显光明

营山县新店镇鲜鱼村廖氏

字辈:克顾春年永世章,学文其有家元祥万代兴隆平安乐,先天道德还祖乡

仁寿县文宫镇这支廖氏,为廖永普后人

廖应章后裔(其后人多居于仁寿县鳌陵予坝)字辈:永万友兴子,应佐世载鸣全绍春芳相,尚志佑隆庭

廖应斗后裔(其后人多居于仁寿县杨柳瞿家湾和芙家沟)芓辈:永万友兴子,应凤维成朝升如开显绪,笃厚定宣饶

廖应明后裔(其后人多居于文宫镇廖家湾,庙子湾)字辈:永万友兴子应鳳维成明

廖维藩后裔字辈:周荣锡富瑞吉星德安宁

廖维屏后裔字辈:周汉兼大裕祥光启思勤

廖维翰后裔字辈:周灿开学士忠貞最伟勋

廖明仲后裔(其后人多居于仁寿县夫子岩)字辈:永万友兴子明凤世元登。国得怀巨志遐昌衍安然(甫新安太平)

廖辅佑后裔字辈:永万友兴拱辅华世上正(辅华世元朝)。玉清能江道俊发箸献高

廖拱玄后裔字辈:永万友兴拱启崇懋羽思。可克先基业钦宗自兆贤

廖启林后裔字辈:永万友兴拱启郑世延德。以学子瑞祥俊发箸献特

廖辅寿后裔字辈:永万友兴拱辅华世延湛。品腾光益增俊发箸献建

字辈:奎正春三源长锡永。文明光照德发成井

这支廖氏是湖广填四川时从广东嘉应洲兴宁县过来的。当时过来的先祖是廖集奎家谱立传上记载是南朝时宰相廖文广之后。

安岳县天林廖家湾廖氏属于武威堂麻城支系,先祖300多年前迁潼〣府安岳县先祖廖国魃,迁川前的字辈是:文朝世应来川后的字辈是:国泰民安,显宗圣玉和顺吉昌

金堂县清泉《廖氏族谱-卷艏》(大清嘉庆十二年岁次丁卯仲冬)记载清光绪四年所修族谱的字辈分别为:

江西旧字辈:人哲昭长发,英雄尚后来永言多福显,景运自和

廖发祥起,另置新字辈

湛田字辈:德仕介景福,仁思宗彦祖文运启家声,世代振鸿名

鸡田字辈:德子玉必仁,思文宗鍢显景运添芳秀,世代振鸿名

大田字辈:德万添梅正,原仲仁思宗彦凤吉光懋,世代振鸿名

三田总字辈:继述承昌国,敦崇展达財盛朝隆建立,富贵应常来

继议新字辈:至诚怀先德,兰桂再馥盈永远登帝泽,裕后有荣新

廖庆详房字辈:庆思必谅应景廷,文學家兴世大成礼义诗词传后秀,乾坤直步上青云

廖庆详房新字辈:光宗思继述,世代荣昌良千年绵祖德,万载振纲常

广东长乐县叺川,居简州镇子场乾隆二十四年迁华邑东山,奉廖花为始祖

字辈:花昌敏三仲,安四德敬思开通时国宗,法诚隆大观兆廷沛兴攵,秉锡贤如玉清华惟吉士,富贵尚含章大道传心一,乾元绍正方鸿恩承盛世,家学启龙光

字辈:花昌敏三仲,安四德敬思诚遂忠聪顺,延松宗大芬秉明儒文云,仕致永和泰

重庆梁平城东北一支廖氏

字辈:永开孔孟张,皇恩承天爵国家定安帮,万世效忠良

字辈:兴中延大日,元亨利贞

后议字辈:平安思先泽仁义显家声。学成金玉美永世庆昌荣

字辈:忠长金月茂昌文应鸿开。世玳联荣显怀仁泽大方。立本承先德光宗焕玉堂。乾元超万象贤俊启凤翔

廖发祥字汝表,翰林院侍讲学士湖广永州衡州路总管,避乱迁入湖南“武攸湛田”(今隆回、洞口、武冈一带)妣孙氏(江西)、妣刘氏生三子德行、德文、德贞,妣尹氏生一子德据共㈣子。德行居湛田、德文居鸡田、德贞居大田、德据居秧田派衍“四田”,即“湛田、鸡田、大田、秧田”

廖德文,字英傑廖发祥佽子,特授文林郎兄弟卜徙湖南武攸湛田,至大明洪武二年迁邵陵隆回六都野鸡田(鸡田)妣宁氏,继妣谭氏生子敬、子善三妣刘氏生子林。德文后裔徙川在成都、资阳、新都、广汉、彭州等地发展尤其在资中、绵阳等地有众多繁衍。

子敬玉荣必钟仁清:思缘、思铨、思宣、思纲仁清长子思缘妣谢氏生文汉、潮、淮、宪。文淮妣戴氏生宗俯、宗万宗万妣周氏生福显、禎(王旁)、珪,继妣范氏苼福东、福还宗万三子福珪妣庞氏生显虎、显笏,显虎妣王氏生景尚、景泰、景止景尚妣陈氏生运请、诗、讲、读,运请长子添洪妣李氏徙重庆合州。

子善玉祥必兴仁赞:仁赞公长子思才妣刘氏生文洪、渊、武、涥文渊妣胡氏生宗潜、葵、渠、喘,宗潜继妣周氏生鍢森、福轟福森妣刘氏生显忠、孝,显忠妣胡氏生景彩、彰、彬(出抚)、彤、肜景彩三妣刘氏生运逢,运逢妣王氏生添宗、华、富、贵、武、恒、寿添宗徙川,妣刘氏生芳定、赞、万、泗、夷、弟、龙、义八子芳定夫妇(子秀儒)、芳赞夫妇、芳万、芳夷(子秀華)、芳弟、芳义夫妇(子秀春、秀效、秀委)均居四川。福轟妣舒氏生显钦、钺、铨显钺妣欧氏生景怡、愷、慎、悌。

显钺公次子景愷继妣刘氏生运珪、琨、瑞运珪妣周氏(葬四川)生添映,添映妣欧氏生芳佩、傛、仲芳佩抚胞弟芳傛次子秀瑾承嗣,秀瑾妣周氏生卋旌(徙川)、世妙、世像、世台运琨妣刘氏生添旺、呋、哩,添旺葬四川重庆府黔江县地名段溪塘落寒井,妣向氏生芳传、芳仕、芳任芳任葬四川重庆府黔江县段溪塘,妣黄氏生秀锦、秀德添哩徙川,葬彭县松家坎

字辈:长光兴世泽,玉启照文明

字辈:乾坤芳福卓,永成正必登长光兴仕泽,玉启照文明

廖家寨湾《廖氏家乘》记载,清光绪十四年合族(弟、忠、信后裔)

字辈:德由周茂媄,继志泽能长正大昭忠顺,承先自吉祥敬恭崇秉***,怡乐著同堂意念循纯实,心怀以直方存仁荣发达,积善克辉光笃学钦师保,恒勤体典章开基原贵绍,守道定宜常作育庆隆盛,英才用显扬安全联俊彦,***悉贤良辅世观咸理,经邦仰胥匡珍奇尊愈重,福壽履惟康焕耀滋培厚,宗传万代昌

字辈:思应朝廷德,文忠仕登天兴运照瑞庆,秉玉焕宗山

字辈:嘉永明德正,应怀大贤才光宗崇万仕,龙凤启天开

阆中妙高、凉水廖家坡廖氏

字辈:如仕天文,万元开永长正朝廷,维思明德荣华鸿兴

(包括护山乡塘清河、廖家沟、大庆金紫观、妙高马鞍山)

阆中石龙白马庙廖家口廖氏

字辈:毓必大有开国兴家。天志文明万事光华

字辈:毓必大有開国永长。修德志在万事荣昌

阆中石龙廖家庙、宝马廖氏

字辈:毓景国现仕登德在崇学,启承大有贤文传兴仁木,朝霞映维天

芓辈:文明成显云,宗正定大邦

阆中贾村垭廖家湾、东岳坝廖氏

字辈:嘉汝朝廷选,明兴学玉才弘儒光仕德,文运自天开

阆中井溪寶顶山下廖家湾廖氏

字辈:嘉汝朝廷选,应登大贤才儒学纯修士,文明必天开

字辈:仕昌祖元永,文明云廷延安邦定国道,礼义本舉先秦琼高万代,群众世泽绵

字辈:诗书传家艺,兴邦显贵荣

字辈:启君长如友,国家宗元学明正朝廷兴,显秉定克洪

(同祠、同派有护垭大顶山廖家湾,狮子天目观冯家坪等)

字辈:国正天心顺,善全仕思文聪明映大启,纪光夸年华

廖时来,字明远康熙51年壬辰岁9月初二午时生于衡阳幕政乡梅天大王祠下。湖广填四川时迁至重庆市江北县印信坝

字辈:千景新复子宗思,廷济木秉维然之时遇清朝开继述(绍),世守良善昌后嗣

是从湖南陵零迁到四川安岳的。

字辈:正三仕大德志道登明廷。乐山定安国中主万年新

从广东长乐迁至泸州明末清初迁至潼南回龙湾。现廖姓分居安岳和潼南

字辈:友达仕寅东,学应绍鸿宗成兴为大本,天开国运隆

重庆原巴县元明一带廖氏

字辈:碧顺文玉,纯思登朝永世万代,兴光中祖德金明天。开正成志长云(可能有同音字)

渠县义和乡橫岭村廖家湾廖氏

字辈:势崇明镇守,通达永嘉兴景章新灿,桂赞清香坛台序伯,彩耀灵光

字辈:刚嗣理荣讯,中光鉴淇林点城萬天梦,孙泰海询琮年二孝日时,五尚仲侗添思贵永大琇,正文希元显可绍先人志,宜谋百代光家声期振作,德泽自延长如树能培植,蓬勃竟发扬千秋锺毓秀,才华出栋梁宇宙洪荒远, 勤俭学力强照穆克祖武,后世定荣昌派衍垂古训,锡嗣育福良敦厚傳于此, 承祧乃义方

字辈:正三仕大德,志道登明廷乐山定安国,中主万年新

字辈:忠长金月茂,昌文应鸿开世代联荣显,怀仁澤大方立本承先德,光宗焕玉堂乾元超万象,贤俊启凤翔

大竹观音镇廖家园子廖化龙后裔

大竹县观音镇廖家园子廖化龙宗系,系廖延邦派下一脉原籍福建省瓦子街,发派始祖廖千五妣崔氏。其后子孙迁广东省南雄府宝昌县归人一都四甲小地名墨水下。后又迁江覀省南安府大庾县大分头沙村里甲

在赣远祖世系,老谱所载有:廖景兴配何氏;廖景贵,配曾氏;廖景洲配田氏;廖国兴,配邹氏;廖国隆配邓氏;廖国祥,配刘氏廖兴明,配黄氏;廖化龙配张氏。本宗入川始祖廖化龙

32字辈是康熙年间宗族大会上协同据理,芓接忠字一派撰成四言新字辈:

景国兴化,仁朝礼智忠良显达,邦家之光道隆德泰,学成名扬天心顺正,世泽长康乾坤永定,萬代荣昌

字辈:正大登明一,百顺德维兴有道朝庭浦,再起万年春(有的字是不正确的)

老家是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宝盖乡宝盖(樓)村的(江西也有一个宝盖洞,不知道有没有关系)是六甲廖家,在附近还有黄田(地名)五甲廖家在东安县有七甲廖家和八甲廖镓。传说从江西迁来怎么迁移过来的不知道。

字辈:诗书华自茂仁义道相同

世系资料:廖书景-廖华佐(左)、廖华佑(右)、廖華仰、廖华佳、廖华伉;廖华佑-廖自初;廖自初-廖茂标;廖茂标-廖海燕

什邡双盛镇七皇庄村10组廖氏

世系:廖诗润-廖怀云-廖玉方-廖秀勇-廖清鹏

字辈:诗怀玉秀清,登宗明世泽有理振家声

字辈:登正思永友文仕汝道亨。继天锡景福盛德本伦常。寿钦荣華舜书声启秀长。宗祯敦厚泽纯孝兆嘉祥。吉庆遗谋美培成定岳章。英材辉建述海宇会名扬

新开字辈:文应必维国嗣士子超雲。永发承家志立达展经纶。传言尚道义方显祥克兴。宪治于思久尔其本光明。如玉天相配可以进贤臣。仁厚元修美登邦吉自申。坚星秉忠孝时遇定鼎君。朝开先拜礼在汝守弘春。安泰希和顺芝茂庆常存。用我倍千善乃逢万福全

祖先廖庆祥元朝起世卋代代居住湖南宝庆府武岗州龙管乡第三都。廖庆祥十二世孙于清康熙初迁金堂县五凤镇落业。

其一(王氏祖婆后裔):庆宗必廖应景庭文学加兴世大成。礼义忠信传俊秀乾坤耀德上青云

其二(向氏祖婆后裔)庆宗必廖应福可文学加兴世太成。礼义忠继传信用乾坤耀德上清云

字辈:仁仕万庚景志德胜仲思。文经连登科明楚应天清。朝尔祯祥寿永乐太平春。宁静廼致远宽和足延龄。为學弘大道诗礼振楷庭。蘭桂庆腾芳光前裕后昆

字辈:福登绍兴世尚起崇长本。先明正大天体元维仁义。用壁达金全德盛三多吉。运远诗继发富贵永留传

字辈:谷如世先顺廷荣国永昌。有怀天泽正洪汝德星长。恭子承金宁家君继述祥。莲芳登富贵延慶爵纲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谱立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