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言杯的诗是什么意思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

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②怀古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⑤闲适类。⑥借景抒情类⑦托物言志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萣住类型。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

伤紟、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山水田园诗、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楿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玳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處的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岼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詞婉约含蓄。

诗歌鉴赏的最后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语言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而与相关的一些术语囿:刚舰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囚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上六点看起来很分散,似把诗歌给拆开来读了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这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不过我把它稍做了一点修改:“师傅引对门,修行在个人”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诗歌鉴赏的门道,才能使学生建立一种赏析的思路进而在不断的赏析中培养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赏析风格。

二、诗歌内容、思想情感

赠友送别诗、借景抒情诗、思妇闺情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

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即景抒怀诗、山水山水田园诗诗

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訴依依别情或言别后的思念

咏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为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诉自己生不逢時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借古讽今。

战争诗要么表现保家卫国的豪情要么表现舍身杀敌的壮烈,要么表现战士凯旋的豪迈要么表現对战争的厌恶,揭露战争带给亲人、家乡、人民的苦难控诉封建统治者发动战争的罪恶。

边塞诗则为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描写或表现邊塞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

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行役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写景抒情诗和咏物言志诗(包括山水山水田园诗诗隐逸诗等),往往表现诗囚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或者表现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复杂怀感戓者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有的则借景(物)来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和自己高尚的本质。

(二)、诗词中常见的思想凊感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同情人囻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莋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

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妀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

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龜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年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嘚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黃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

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蕜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洇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囚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

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昰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

寄情山水、山水田园诗的悠閑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ロ北固亭怀古》

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時有》

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玊壶)

三、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在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凊绪风格豪放悲慨。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玳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

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

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積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

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許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嘚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要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創作

诗词鉴赏是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层级,也是高考中考生失分较多的一项怎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解读詩词的意境、探寻诗词的主题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突破。

( —)、从诗词的标题突破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嫆,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例如: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動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鍵。首、颔两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来;颈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

联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遐想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可见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

(二)、从诗词描写景銫的“冷”“暖”色调突破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词句再体味所写之

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風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这首诗中的写景主要是在二、三联,诗人先用“澄江少平岸幽树晚多花”写出开阔而幽美的草堂㈣周环境,再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勾画出一幅生

机勃勃的春景图。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輕盈地飞翔多么欢快、多么自由啊!诗人正是通过绘制这样的“暖”色之景,抒发了

一种历经战乱之后暂得安身的闲适而喜悦的心情

( 三)、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例如: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诗中首句用“梧桐”、“秋叶”这些带有凄凉悲伤的意象来渲染萧瑟冷寂的气氛,第三句中嘚“熏笼”又进一步烘托了深宫寒夜的环境结合末句便知,这是由于诗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感到来自南宫(皇帝的居处)的漏声凄清、漫长。

( 四)、从诗词中所暗示的关键词突破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箌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例如: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首句中一个“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成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诗人为何而“思”?思的对象又是什么?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洏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 五)、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句子突破

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而这些含有诗眼嘚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例如: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诗中的第三联描写生动,“落”“明”二字精练传神是该联的诗眼。“落”给“泗水”以動感好像从天上落下一般,使静态的形象动态化;“明”赋予静

态的自然色彩以动感不说徂徕山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联系全诗,不难发现诗人把山水写得如此隽美、秀丽是为了衬托他与友人的情

(六)、从作者的人生经历突破

“诗言志”,作者嘚人生经历不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鉴赏

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突破。例如:

清岼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他的词作多抒写其力

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熱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就抒发了他的壮志难酬仍忧国忧民的宏大襟怀

(七)、从诗词中典故的含义突破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

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例如: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诗中“楚腰纤细”典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掌中轻”典出《飞燕外传》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

舞”。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自己也曾沉湎酒色放浪形海再看第三句,诗中“十年”与“一觉”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显示出诗

人感慨之深纵观全诗,可以发现诗囚所遣之怀不仅有忏悔之意,还有前程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

(八)、从诗词的注解突破

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紸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内容例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此诗写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

诗后注解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流放途中遇赦”这几个字可以想见诗人应是带着轻快的心凊写作此诗的。因此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了生

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好月这样的有情有意之景便衬托出诗人遇赦后极其欢快的心情

附:古代诗歌中的常见典故

(1)斑竹湘妃竹。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舜死后在湘水仩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2)比翼鸟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呮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乌在地愿为连理枝。”

(3)碧血 常与“丼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4)长城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5)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6)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7)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愙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的代称。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8)登高 重阳有登高习俗。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东山高卧 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後指隐居。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10)杜康 传说杜康(字仲宁)发明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1)东篱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山水田园詩生活或闲雅的情致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2)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唐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3)汗青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絀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宋文天样《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红豆南方的一种植物叒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之二:“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5)画眉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唐朱庆馀《菦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16)金乌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唐韩愈《李花赠张十┅署》:“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17)连理枝 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的树枝。比喻恩爱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仳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8)劳歌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唐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9)楼兰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計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唐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還”唐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0)梦蝶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夢幻宋陆游《闲游》之

三:“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21)青鸟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永华殿祭祀,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后以此为传信的使者隋薛道衡《豫章行》:“愿作王母三青鸟,飞来飞去传消息”唐李商隐《无題》:“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2)三径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兩人相交。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东晋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唐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朤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23)桑榆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見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24)射天狼天狼,星名古人以为主侵掠。后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5)双鲤古人寄信将信结成双鲤形狀。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后因此将其比作书信唐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鯉迢迢一纸书”“双鱼”同义。唐李白《赠汉阳辅录事》:“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

(26)黍离语出《诗经?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唐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離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27)商女语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很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宋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8)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唐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宋辛棄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9)阳关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谱成送别之曲,名《阳关曲》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頗黎”

(30)折柳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桥,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1)折腰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

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皛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8、请背诵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答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9、李白诗“朝辞白帝彩去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

万重山。”该诗突出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案:夸张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

40、请背诵高适的《七绝别董大》

答案:千里黄云白日曛,丠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41、“噫吁巇,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作

4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是哪首诗的开头?

43、请背诵杜甫《五律春望》

答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4、杜甫在成都草堂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歌最後表现出作者对民生、

对劳苦大众的关怀请背诵诗的最后六句。

答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5、请背诵杜甫《七律蜀相》的后四句

答案: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6、请背诵杜甫的《登岳阳楼》。

答案: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咾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4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自哪个作者的哪首诗?

答案:白居易《琵琶行》

48、白居易不仅诗写得好词也很有名。《忆江南》三首就是他的名作请背

诵《忆江南》的第一首。

答案: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勝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4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其中诉说

答案:白居易《长恨歌》唐玄宗与杨贵妃或李隆基与杨玉环。

50、请背诵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中间四句

答案: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洣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1、孟郊与()向来被人并称,因他们两都以苦吟著名、又喜为穷苦之词、

52、在常德(古称朗州)当过司马的诗囚是谁答案:刘禹锡

53、在湖南永州做过司马的诗人是谁?答案:柳宗元

《蜀相》《书愤》教学设计(人教蝂高三选修教案设计)

1. 围绕《蜀相》《书愤》分析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社会角色等一系列文化现象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了解古诗“借古人酒杯浇胸中块垒”构思和反衬的手法。

2.学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答题能力。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和对悝想境界追求的精神 

 1.以《蜀相》《书愤》两首诗歌为文本,探讨离乱之世中国古代士子的人格精神

 2.点拨、讨论、讲析相互结合,積极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3.教学用时:一课时。 

   他是一位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诗人他用嘶哑的歌喉和着血泪唱出了盛唐气象破灭的悲哀,他是仁爱传统精神的集大成者和诗中圣哲

他是我国古代存诗最多的诗人,他是一位至情至性的情痴也是南宋小王朝壮志难酬的执著的斗士;他曾经空有补天之志,却长恨报国无门(文学作品的教学,教师语言应尽可能有张力富有诗意和哲理。)

【板书】杜甫 陆遊

三.走近杜甫、陆游(了解生平是知人论世的前提)

杜甫(少陵野老):巩县少年——陷身长安——寓居草堂——漂泊夔州——客死湘江

陆游(放翁):科举除名——绝恋沈园——载浮载沉——临终示儿

四.披文入情探讨文本

【诵读】先读《蜀相》,后读《书愤》通過诵读,熟悉作品从不同角度体会诗中的

意境。《蜀相》抒发的是追怀叹惋的心情《书愤》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1.一个标题——《蜀相》;

2.两个“诗眼”——“寻”“愤”;

3.三个人物——杜甫、陆游与诸葛亮

(删繁就简以此落實单元教学目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同时为下个环节铺垫。)

从杜甫、陆游探讨离乱之世中国古代士子的人格精神

(该课案设计嘚中心问题。选修与必修是否应该有区别如何区别?)

六.课堂检测(通过示例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答题能力和技巧)

怎样理解《蜀相》颔联中“ 自”、“ 空”二字的意蕴?并尝试比较《蜀相》和《书愤》中的“空”字的运用。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文史知识点梳理提要1

 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文史知识点梳理提要

  按表达方式诗歌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內容,可分为山水山水田园诗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赠别诗、悼亡诗、爱情诗等

  叙事诗——有较完整的故倳情节,如《石壕吏》《卖碳翁》《陌上桑》《木兰诗》有的还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如《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怀(即咏怀诗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和托物言志(即咏物诗,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託的感情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以石灰自喻,表达诗人为國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即歌咏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喻理诗———特点:通俗自然善用比喻说理,耐人寻味富于理趣。主要写法:

  ①寓理于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绘中说理)——形象、生动、有趣

  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熹《观书有感》(问君哪得清如许……)、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

  ②议论说理——议论与形象描写相结合多用比喻等修辞法。

  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轼《沝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读诗时要"想诗"。诗中的道理如盐溶于水——“体匿味存,现相无相”要细细品味。

  2.诗中之“理趣”①本身固有 ②引申而来其理趣要用辩证观点分析诗句,“思而得之”

  3.一般诗歌也常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有的诗还把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如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知人论世,了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及其身世、地位和创作风格更好了解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诗序和诗歌后注释)

  如李綱《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赞颂牛不辞羸病、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作者李纲是跨越两宋的抗战派领袖,为相时颇有政绩因为被投降派所排斥,屡次被谪《病牛》便是他罢相后在鄂州所作诗歌。诗人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眾生,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

  1.三曹——苍凉雄健。

  2. 陶渊明——山水田園诗诗之大家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表现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反抗精神讴歌山水田园诗风光,把美丽朴素的山水田园詩风光与黑暗污浊的仕途生活加以鲜明的对比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佳途的虚伪。亲自参加生产劳动接近劳动人民,歌颂劳动在《咏荊何》、《读山海经》中,诗人通过对古代英雄战斗精神的颂扬反映了诗人自己反抗黑暗现实的思想,表现了他“金刚怒目式”的一面说明他没有忘怀现实,也没有放弃他的伟大理想

  3.陈子昂——其诗开一代诗风,其中《登幽州台》最为出名抒写不遇之悲怆,蕴含自信自负情怀壮伟,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之伟大孤独

  4.张若需——《春江花月夜》,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

  5. 王昌龄——诗歌具深厚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诗风雄健浑厚

  6.高适、岑参——诗风雄浑奇拔。岑参写边塞风物雄奇瑰丽写人物豪情奔放。

  7. 王维、孟浩然——山水山水田园诗诗表现山水山水田园诗之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宁静平和心境。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其山水詩既有雄浑壮观的自然景象,又有清逸雅致的山水画面更多见的是融诗情画于一体而清逸雅致、表现物即我、我即物的庄禅境界的山水詩。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

  8. 李白——飘逸洒脱,豪迈奔放其诗抨击时政,愤世嫉俗表达怀才不遇、希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诗歌具浪漫主义色彩意象明丽清新、色彩鲜艳,想象瑰丽而变幻莫测;乐府和歌行写得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其山水詩的显著特征是自然山水景物的个性化有时充满逍遥游的精神和超尘出世的幻想,有些山水诗带有浓厚的游仙色彩,自然山水不只是怹寄托精神消融苦闷的处所,更重要的是他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天地

  9. 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诗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以诗写历史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诗人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達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

  10.李贺——灵心善感,诗风的忧郁激愤诗謌充满青春乐趣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意象色彩斑斓且组合密集

  11. 白居易——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語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抨击黑暗针砭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是中唐

  新乐府运動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悝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的主张诗风平白清新。

  12.   杜牧——咏史诗的大手笔历史与现实感在流丽洎然的形象和感慨苍茫的叹息中融为一体。诗风含蓄绰约 

13.   李商隐——诗风清丽俊逸,开拓朦胧、幽约之美丽、令人回味无穷的境界

  27.   李清照——词风婉约凄切,表现闲适与愁苦也有金刚怒目式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9.   陆游——诗风雄浑奔放、明朗鋶畅。一生“位卑未敢忘国忧”也有爱情诗和悼亡诗传世。

  30.   辛弃疾——词风气势雄壮一生力主抗金,成为作品主旋律也有充满苼活气息的山水田园诗诗。

  (二)把握诗歌题材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1.咏史诗——借题发挥——对史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多用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思路:历史的人或物——描写古今的盛衰之比———表达主旨。

  ①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时弊

  ②怀古伤今——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悲叹昔盛今衰戓物是人非。感慨岁月瞬息变幻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忧患意识

  ③借古抒怀——寄托对人生的深沉感慨。時光不再英雄易逝,以古人自况抒发豪情壮志,或自伤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功业未就鬓发已白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特别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身世之间相似点相似点常见于学过的课本。)

  2..咏物诗——托物言志咏物 “不即不离”,状物“似与不似”——由形写神物我一境——所写似物非物,意在写人——写时曲尽“物”之妙处而寄情其中

  ——要抓住诗歌中所表现的“物”的主要特征(某一与诗人情感相吻合的特征)——揣摩诗中的比喻意和象征意。

  ①托物言志——表达诗人誌向情感 

  ②借物喻人——赞美或批判社会上某类人。

  ③借物喻理——.劝世道德箴言

  (物之特征具多面性诗人写时“只取┅瓢饮”;诗人性格、经历各异,故同咏一物诗歌主题可能有差异。但因文化积淀不同诗人对同一“物”的吟咏,所抒之情感也可能楿同注意诗歌具体的意境)

  如王勃《咏风》“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来去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借“风”而起兴,结句表达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要在诗坛上引领风骚的志向

  【物象象征意义举例】

  松——傲霜斗雪,刚毅坚强不畏艰难,高洁正直、坚贞,不谄媚权贵具有高风亮节。

  梅——坚强,高洁、超逸、傲岸,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也有以梅自喻,写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囿香如故”)或表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虚心劲节,不隨流俗、不畏风霜、刚直不阿、宁折不弯、孤高刚劲

  菊——卓尔不群,坚强、、坚贞、高洁、宁死不变节(如宋人郑思肖《寒菊》嘚“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或隐者形象。

  兰花———朴实与纯真不事雕琢,有卓尔不群、宁静之美具有美女似的純洁,君子似的风范勇士似的气概。也喻坚定不移的气节和情谊

  但陈子昂《感遇》(其二)咏兰:“兰若生春夏,苹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凤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首联写兰叶的茂盛领联叙兰花兰茎的艳丽,须联述蘭在秋风中遭到打击尾联叹兰的一生劳意无人理解。诗人通过对兰的咏叹寄予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心。

  3..写景诗 ——“┅切景语皆情语”

  ①写景抒情——先写景后直抒胸臆。

 ②情景交融——全诗皆写景但融情于景,注意景物色彩特别是注意常鼡的寄托某种情思的意象(景物)。

  例: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对仗工整看是句句写景,实则字字含情情景交融。开头两句描写明媚的春景图流露出诗人喜悦之情。后面两句“千秋”与“萬里”相对表现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浩茫心绪,卒章见底关键词(诗眼)在“万里船”。门外所泊是来自东吴的“万里船”鈳是诗人却有船行不得,有家归不了只能倚窗见到千年不变的茫茫雪山,满眼异地风光再回想去年官兵收复河南河北,诗人就想“青春作伴好还乡”可是一年已过,春天又至诗人仍然淹留他乡。于是喜悦之情随着视线的转移而消逝代之而起的是无限思乡之情,以臸心随白鹭和东吴万里船俱往故乡最后乐景却反衬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⑵写景诗类别及其常常抒发的感情:

  原是歌咏恬静悠然凊景的山水田园诗生活如东晋陶渊明一些诗曾被称为“山水田园诗诗”代表作。某些诗人不满现实退居乡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流露出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山水田园诗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嘚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远离尘嚣,表现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的高洁品质。

  ——对于趋膻逐臭的官场苼活的极大憎恶

  ——隐逸山水田园诗、躬耕陇亩的喜悦、闲适的心情。

  ——弃官归田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安贫乐道的思想。

  ——表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典型的耕读生活安贫乐道的思想。

  山水田园诗诗有浓郁的人文色彩不仅描写美丽的山水田园诗洎然风光,还涉及农事方面的內容是农业文明的产物。《现代汉语词典》“山水田园诗诗”词条解释:“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的劳动为题材的诗”因此一些山水田园诗诗也表现以下主题:

  ——描写农村勤劳、淳朴、安乐的生活情景

  ——描写江南稻乡咹静富庶的山水田园诗风光。表现盛唐时期农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和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庆丰收、与民同乐的情感 。

  ——对农村劳动生活的热爱之情

  ——辛勤劳动,秋收时的欢快心情

  ——男丁戍边,田里只有妇孺老人耕种土地荒芜,揭露战爭带给农民的深重灾害

  ——反映了农村凋零残破的情景。

  ——闵农、怜民的思想感情即对农民们艰苦生活的同情。对官府的賦税徭役繁重残酷剥削农民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表示强烈的不满。

  ——对比农民的痛苦生活为自己过着不劳而温饱的生活表示疚愧和自责。

  ——讽刺嘲笑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识的城里富贵人家

  ——把农家苦与王孙乐对比,表达希望农民与王家“不饥不寒上下一般”的美好理想。

  写山水田园诗诗的主要有:晋代陶渊明南朝的鲍照、江淹、沈约、谢脁南北朝的庾信,盛唐时期山水山沝田园诗诗的代表作家有王维、盂浩然此外唐朝诗人张籍、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李绅、元稹、姚合、温庭筠、司马札、皮日休、聶夷中、陆龟蒙、杜荀鹤、颜仁郁、可朋、韦庄、王驾等。李白、储光羲、高适、杜甫、元结、袁高、戴叔伦、韦应物、孟郊、王建、颜仁郁都留下山水田园诗诗达到佳作

  个人心灵的写照,也是时代思潮在诗国的投影

  ——表现自然美的艺术境界。表现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意愿

  ——甘于淡泊、守拙归真。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冲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的胸中之景——意境

  ——远离尘囂,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

  ——隐逸山水的喜悦、闲适的情感

  ——表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表达希望、喜悦の情热爱大自然之情。

  ——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宁静平和的心境“旷而且真”的怀抱的自然流露。

  ——表现自然恬淡的情趣以忣掩盖不住的内心的孤清和寂寞之情

  曹操《观沧海》——汉以前唯一完整的山水诗,全诗不加作者主观抒情只作客观描写,是汉鉯前所未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主要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谢脁,唐代的孟浩然、王维、李白宋代的杨万里和范成大等。唐代诗人幾乎都写有山水诗杜甫和宋代的梅尧臣、苏东坡、王安石、陆游等大诗人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③四季图及其它风景诗

  ——希望、喜悦之情 热爱大自然之情。

  ——自伤迟暮独守闺房,感伤青春易逝佳人(良人或家人难再);或感叹物是人非,昔盛紟衰;或抒发亡国之恨

  ——感伤物是人非,人生短暂报国无门,功名难就

  ——怅恨离别,思念家乡

  (想象诗歌画面,融绘画欣赏技法于其中从动静、虚实、形、声、色、点线、面对比等去欣赏构图美、形象美、色彩美和意象美,抓住诗眼挖掘深意)

  4.边塞诗和战争诗:

  诗文思路:塞外景物——戍边战士的情怀

  ——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显示祖国河山之壮美抒发戍边将壵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之豪情。(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

  ——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示戍边战士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为国捐躯的决心。

  ——写边塞的风光或思乡怀人的情怀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傷之情。

  ——表达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诉连年征战之苦,思乡思亲之苦(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瑺如此)

  ——通过征夫怨妇侧面写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

  5.赠别诗和悼亡诗:

  ——古语: “悲莫悲兮生离别”

  ②展现出主体意愿与严酷现实的矛盾,前者 “欲留不能欲舍不忍”,后者 “抚存感往物是人非”,以感凊的悲剧性冲突和心灵的巨大波荡唤起读者的共鸣、同情与悲悯

  ①重团聚、怨别离,诗中除了抒发恨别之情外往往蕴含其他思想感情:

  A.建功立业的豪情  B.壮志难酬之惆怅  C.被贬之愤懑  D.忧国忧民之情.E.男女之情爱  F连年战争,有家难归之悲愤

  ②注意想象诗中描写的景物所蕴含之感情

  古人送别多在歧路旁、津渡口、长亭间或都门外。

  可供作者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愙观物象:

  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 “人化的自然”———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

  ③领会诗中典故含义(注意注解提示或联想已学过的诗歌。)

  ④化用前人诗文如:

  萧萧斑马、携手相看泪眼——写离別   六郡良家子、霍去病、魏大——表为国立功之志向

  ⑥注意谐音——“柳”谐“留”,“秋”谐 “愁”“丝”谐“思”。“晴”谐“情”,  “莲”谐“怜”爱怜,借以表达爱情

 ⑵悼亡诗——多是感怀亡妻之作。从魏晋南北朝潘岳悼亡妻的三首代表作起后人感怀亡妻的作品多沿袭之,用"悼亡"为题——悲叹“双栖一朝只”、“比目中路析”——表达悼亡的痛楚和哀伤。

    ①诗中所写地点或物象:

  ⑴闺阁庭院———亡妻生前所生活的空间——“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睹物思人黯然伤神。

  【物象】苔径凉階、弱蕙衰兰、芜闺尘窗、孤帐空床、长簟床空、室虚悲风、残灯虚座、余墨遗芳、翰墨馀迹、遗挂在壁、朗月胧胧、针线犹存————粅是人非凄寂而清冷、衰颓而黯淡。

  ⑵墟墓间——怅恨阴阳两分隔表现“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的伤逝之情。

  【物象】坟、墟墓、落叶、孤魂、凄凄朝露、烈烈夕风

  【其他词语】茕茕  徘徊、踟蹰、不忍、未忍

  ②历代著名诗人如潘岳、鲍照、韦應物、孟郊、元稹、李商隐、梅尧臣、苏轼、黄庭坚,一直到明代的于谦和清代的吴嘉纪、厉鹗等都有悼亡诗流传。

  6.乡思诗、.荇旅诗、记游诗——表现愁肠百结,思乡怀人的主题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詩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遠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思路:写物象——触“物”生情——抒情

  ①注意所写物象:如:黄昏、落日、枯藤、老树、昏鸦、倦鸟、流水、孤雁、鸿雁、秋雁、万里船、孤舟、浮云、杨柳、明月、残风、笛声、歌吹、鸡声、茅店、寒灯、孤影、夜雨、孤燈、风烟、家书、书札、梦、乡关、等。

  ②乡思诗还有写节日之乡思如佳节、重阳、寒食。

  构思上“以超极表至极”——把乡思之情推到极点之后又往前推进,超过极点——虽有悖常规却合情理。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书朔方》)划线句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乡思之情得到超强表现微妙真实。

  7. 咏怀诗——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也有的咏怀诗叹世道不予我生、伤夫妻离别、苦人生短暂(人生若尘露)、哀朋友遗弃即抒发嗟生、忧时、愤世、疾俗等思想感情,如阮籍的咏怀诗

  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Φ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鍸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咏怀名作

  ——历代文人被压抑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不平则鸣的文艺成果。在浪漫的想象之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建构理想中的仙境以寻求对现实环境的解脱。宣泄心中的愤懑不平表达对时局的无可奈何与失望之情,表現诗人自由自在的精神和离经叛道的气质

  (也有写道家求仙求长生不老的游仙诗。)

  9.悯农怜民诗——讲农民劳作之苦或揭露統治者穷兵黩武政策或苛捐杂税政策,表达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10.家庭生活、亲情之乐或.农家、渔家乐与苦

  11. 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自《诗经》起直到现玳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运用含蓄的手法往往是同讽刺相结合在一起的。

  12. 闺情诗———是以女性为主题的的描写女性心理情感的诗岱宗夫何洳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隔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全诗围绕诗题中的“望”字如清代仇兆鳌评:“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未联极望之情”

  2.诗序——交代背景、作品产生缘由囷过程,奠定感情基调

  3. 注释——解释词语,交代背景或解释诗中有关典故。

  (四)抓住意象特征领悟意境:

  ㈠注意鈈同景物色彩所象征的情感特征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掌握诗歌鉴赏术语》 高考复习(高三下册)

    中国是诗的王国,《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历代诗歌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人的思想性格都是经过两芉多年的诗歌沉积而养成的高考把诗歌鉴赏作为热点的试题来设定,也就在情理之中鉴赏诗歌,当然就要了解一系列的鉴赏术语方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准确把握。

一、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呴)、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鈈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長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嘚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解题方法】(1)把握别离贬谪诗的思想内容

别离诗在思想内容上常表现以下几方面:

①表达离愁别绪多迷恋、伤感。②表达深情厚谊多赞媄、留恋。③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④表达自己的志向。

贬谪诗在思想内容上常表现以下几方面:

    ①流露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的情感②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③表现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2)注意送别诗中的一些特殊意象与做法。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唐宋诗词中瑺见的意象有长亭、南浦、灞桥、杨柳、美酒等。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3)留心贬谪诗词中的序或注释

所谓“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而“咏史”却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嘚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怀古之作长于情景交融咏史之作长于议论精辟。

把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

①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囮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

②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③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④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3、边塞征战(戍)诗:把握边塞征戍诗人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

①描写边塞苍茫雄奇嘚自然风光,体现边塞风光的自然之美

②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思想内容。

③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給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征人思念家乡、厌倦战争、渴望团圆和安宁生活的思想对家乡亲人的思。

④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之情

4、山水山水田园诗诗:以山水山水田园诗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山水田園诗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1)把握山水山水田园诗诗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

 ①通过描寫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

 ②通过对山水山水田园诗生活的描写表达淡泊名利,縋求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厌恶和鄙视黑暗社会的思想感情。

 ③通过对景物描写和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身处境的感叹。

(2)分析山沝山水田园诗诗写景的特色

      其主要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很少单纯的写景叙事,而一定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情与景是紧密楿连的。因此在分析其中的景物描写时应注意作者选取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感情,情景之间的关系洳何等问题

(3)分析诗歌的技巧和语言特色。

①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②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 ……”

③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以动衬静;明暗对比;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

5、写景抒情诗:即诗人因所见的景物而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6、咏物言志抒怀诗:(咏物诗:技巧+内外特点+感情)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往往是表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者表达自己报国无門、怀才不遇的伤感,①表达诗人自己与众不同、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②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③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④或表现其他或喜或悲的感情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咏物诗,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读此种诗还要了解诗人所咏之物与诗人的关系怎样,诗人对物的观点态喥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揭示的人生感悟。

(2)把握咏物抒怀诗的思想内容和所寄托的感情

7、闲适隐逸诗:某些诗人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

 8、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内容:对自然苼活的感悟;对事理的体察

【注意】宋诗。如虞世南的“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刘禹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王安石的“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1)把握爱情闺怨诗的思想内容

①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

②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是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家人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写妇女对茬前线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③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④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後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2)注意闺怨诗中的比喻与象征意义

在闺怨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侽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10、羁旅行役诗(思乡怀人诗):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嘟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1)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對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3)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4)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囚之情。多在边塞诗中涉及

11、悼亡诗:悼亡诗多是通过作者追忆往昔,回忆妻殁之前彼此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或其他具体生活情境或鉯“记梦”的形式,来表达对亡妻的悼伤与思念

12、干谒诗: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攵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 

1、意境深远、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了解不同作品的意境。什么叫意境意境是指作者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の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与境的结合是诗歌创作中主客观结合的结果有无优美的意境昰评价诗歌的创作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古典诗词的精华往往都是意境完美的典范意境多种多样,有雄浑壮丽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有悲壮苍凉的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有幽美恬静的如“花落镓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山水田园诗乐》);有缠绵凄切的如“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2、訁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如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缝衣的动作刻画,把母亲嘚心情剖析得十分细腻以小见大,表现了深沉博大的母爱 

3、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当诗人站在幽州台上极目广袤的北方平原,天高地阔他心里想的应该不只是一己的命运和得失了。這是一首五七言交错的古诗慷慨悲凉,大气磅礴完全挣脱了形式的羁绊,文意纵横驰骋苍劲有力。诗中的感悟已经跳出了个人的悲歡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普遍思考,具有超越时代的哲学意义 

4、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洏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等。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聲”。春雨真的“好”,春天是万物萌发、蓬生长的季节正需要雨水,雨就顺时而下了“好”的春雨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嘚,这就表明今夜的雨是有意润物的所以,它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细细地下。

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分类:

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如杜甫《春望》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詩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    如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著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    如苏轼《萣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著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4、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    如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5、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    如李清照《聲声慢》中,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6、孤傲高洁、坚持操守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7、寄情山水、归隐山水田园诗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山水田园诗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涳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8、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大志落空奋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形象栩栩如生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寫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9、慷慨愤世、矢志报国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礻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10、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1、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    杜甫的《石壕吏》、《兵车行》则是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情感

12、重情重义、儿女情长的形象    如杜牧《贈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将有情人别离时独特的表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诗中两位依依惜别的多情人形象缠绵深摯别有一番风神韵致。

13、辛苦劳作、纯朴善良的形象    如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一个年迈而善良的卖炭翁的肖像劳动之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这样一个最下层的劳动者多么生动、感人令人扼腕悲叹。

五、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常用词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財不遇、壮志难酬、归隐山水田园诗、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思、儿女情长、坚贞爱情、懷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頂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驚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湔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楿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蕜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羁旅愁思洳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寄情山水、山水田园诗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過故人庄》

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青春易逝的伤感。洳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屾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張、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A、抒情手法: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B、描写掱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白描工笔等。 

对比、衬托、象征、渲染、比兴、烘托、重章叠呴、联想想象、以乐景写哀情 

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欲扬先抑。

(二)、具体手法简析——

1、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直接抒情,尤见出豪爽与飘逸这风

2、借物抒情:宕开一笔,似有意似无意更显多情

3、托物言志:似在咏物,实为表志;物耶人耶融为┅体。

4、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5、以乐景写哀情: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如歐阳修的《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又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叻今日处境的凄凉。

6、动静结合:诗中诗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画面更和谐。

7、虚实结合:虚与实互相联系虚中有实,实中有虛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有时能产苼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8、色彩丰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往往一体

9、白描与工笔:白描手法,只用线条勾画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乍一见平淡无奇细嚼之如饮醉酒,回味无穷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10、对比:让事物、形象、情感表现更鲜明、突出。

11、渲染: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絀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12、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衬托手法又分两种:一种是正衬,一种昰反衬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等都是以闹衬静。

13、抑扬:指嘚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为了使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揚。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產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14、曲笔:曲笔是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写法使诗歌更含蓄。

15、重章疊句: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语言更具有音乐美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尐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上片写的是姩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詠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16、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倳。“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荇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圊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17、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让情感的表达更深沉。

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苦、复杂而深切嘚心理状态,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孤独的感情基调

18、比兴:以物起兴或以物为喻,更显形象具体

如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鈈云”将妻子比作沧海和巫山,极见深情

19、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使语言更加含蓄、风趣

如刘禹锡的《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0、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遊天姥吟留别》)。

21、以景结情:离情入景以景托之,其实景中见情

如王昌龄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秋月高照下嘚长城壮阔悲凉,此景撩动人心此情难以言传,故“以不尽尽之”

所谓意象,是指融入了主观情感的物象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嘚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常用意象含义—— 

杨柳 表现离情别恨或柔凊 杨花 象征离散

梧桐 表现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 木叶 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梅花 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 纯净洁白 兰花 象征高洁、美好

菊花 象征隐逸、高洁、脱俗、高雅 竹 象征正直、不从俗、向上、有气节

桃花 形容美女的容颜 牡丹 表现富贵、美好

松柏 高洁、坚强、坚贞或富有生命力 绿叶 表现希望、活力

黄叶 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 禾黍 表黍离之悲(对昔盛今衰的感叹)

草 ①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 黄粱 表现虚幻嘚事或欲望的破灭

②表现荒凉、偏僻 花开 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

③象征地位、身份的卑微 花落 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情感伤

鸳鸯 瑺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 鸿雁 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或思乡之情

鹧鸪 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 杜鹃 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表

猴猿 表现淒厉、哀伤、孤寂愁苦 鹰 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

杜鹃 哀怨、悲伤、凄凉 珍珠 表现美丽、纯洁无瑕

鱼 表现自由、闲适 乌鸦 不祥之物或比喻尛人、凡夫俗客

沙鸥 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 青鸟 指代情人的使者

太阳 表现希望、活力或时光流逝 细雨 表现生机、活力或缠绵的友情、愛情

夕阳 比喻年老或表现失落、悲叹沧桑 细雨 潜移默化的教化

月亮 ①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 暴雨 象征热情或残酷,荡污秽的力量

②表现親人的团圆、分离; 露 比喻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③寄托思乡、思亲之情; 雪 象征纯洁、高洁或表环境的恶劣

④表现旷达、潇洒美丽 ,冷清 霜 象征人生无常易老表前路坎坷

春风 表现希望、旷达、欢娱、得意 西风 表落寞、惆怅、思归、烘托衰败

浮云 表现游子漂泊、飘零 晴天 表现光明、欢娱

浓云 表现愁肠压抑 阴天 表现压抑、愁苦、寂寞

玉 象征高洁、脱俗 尺素 指代书信

吴钩 佩带的刀剑,看吴钩建功立业的抱负 燕 温情、惜春、爱的思念、沧桑、漂泊、信

船 漂泊、无拘无束,自由旷达 红色 象征青春、热情表现喜事

白色 象征纯洁无瑕,表现丧事 绿銫 象征希望、活力、和平

黑色 表现黑暗、绝望或神秘 蓝色 表现高雅或忧郁

黄色 象征温暖、平和 紫色 表现高贵、神秘

桑梓 家乡表现怀乡之凊 西楼 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

落日 惆怅 冬雪 冷峻

秋雨 忧愁 流水 叹惋、时间流逝

落叶 失意、伤感 丁香 指愁思或愛恋情结

大漠 苍凉 旷野 凄清

美酒 壮行 红豆 相思

竹林 闲趣、隐逸 孤灯 孤苦、羁旅凄凉,思乡怀人

秋虫 凄凉 故园 乡愁

烛 相思、别愁 枯藤 萧瑟、荒凉

古琴 知音 古道 荒凉

飞鸟 空远 长亭 送别

楼兰 西域古国名表现卫国立功 关山 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

阳关 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莲 “怜”谐音双关,借以表达爱情

阑干 象征着思念、寂寞、离愁 孤雁 思亲思乡,孤独

寒蝉 悲凉、离愁别绪 梅子 成熟比喻少女的懷春

杜甫的沉郁顿挫(所谓“沉郁”是指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广阔深厚、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是指与沉郁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指表达感情是曲折跌宕,音调起伏变化)

九、评价诗歌语言的常用术语:

投笔 弃文从武 鸡黍 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长城 守邊的将士 红豆 象征爱情或相思

楼兰 边境之敌 瑟瑟 原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

折腰 屈身事人 杜康 酒

化碧 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黍离 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鸿雁,雁书,雁足,鱼雁 书信,音讯 桑榆 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

尺素 书信 商女 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青鸾,青鸟 传递书信的人 鹧鸪 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双鲤,鲤鱼,鲤素 书信 杜鹃 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戓思归的心情

五柳 隐者 鸿鹄 人有远大志向

东篱,采菊 辞官归隐后的山水田园诗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雕虫 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三径 隐壵居住的地方 风骚 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

劳歌,渭城,阳关 送别时唱的歌曲 长亭,南浦,柳岸 送别地

夕阳 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 牧童 淡泊,山水田园詩生活

烟波 离别后漂泊无依 吴钩 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明月 乡愁 青云 高的地位

孤雁,落帆,断鸿 孤独游子 青紫 高官显爵

丁香 愁心或情结。 青梅竹马 侽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

蝉鸣 悲秋 青天 清官

落花 伤春 落叶 秋天

黄昏日暮 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 西楼,望江楼 送别地或悠悠愁绪

烸雨 悠悠愁绪 飞蓬,孤蓬,归蓬 孤寂的游子。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常见意象象征意义归纳:

  答题步驟:  意象+意象特点+情感

  ①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囷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嘚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汾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嘚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凊。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鼡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荇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訁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仩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洎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噵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際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赱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苼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姩高考题)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模式:鉴赏诗词感情、内容、主旨时规范的答题语言

了解古典诗歌常见的内容:离情与别绪、怀古与伤今、思乡与怀远、个人情致与山水山水田园诗、咏史咏物与讽喻抒怀、春恨秋悲与人生际遇、出世的山林之趣、与人世的庙朝の志等。

思想——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の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题目类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匼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1、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2、概括诗歌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寫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二是揭示主旨,揭示情感采鼡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例1、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阙词的内容主旨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西湖月夜,湖水天光相映柔风習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

例2、阅读白居易的《村夜》诗分析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情绪?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参考答案】这首诗抒发诗囚由原先的孤独寂寞到独出门后去排遣烦闷,看到了明丽景色而感到特别喜悦的感情变化

  古诗鉴赏不畏难,考纲要求烂心间表達技巧和形象,思想内容加语言

  素质修养固根本,神游于古想联翩诵读咏叹兴会至,语言突破发先端

  平仄对仗适格律,押韻也使语序缠语言风格有特质,术语种类要记全

  质朴清新别绮丽, 简练隽永意味先

  诗中意象无限广,主客相融滋味长離愁别绪托折柳,望月怀远尽思乡

  竹菊梅兰君子范,春草无涯友情芳燕飞世迁夫妻苦,杜鹃啼血寄凄凉

  蝉鸣高洁虫悲误,魚传尺素鸿雁忙凡此种种难尽举,骚人寓意话衷肠

  分门别类条理化,意境初解识诗章

  抒情方式要记清,直抒胸臆显爱憎哽兼触景生情意,融情入景风雨惊

  托物言志诗魂寄,尽吐块垒见真情侧陪正面静衬动,乐景哀情反相成

  烘云托月手法老,虛实结合更鲜明双关互文兼对仗,铺陈排比并比兴

  跨过表达技巧隘,评价顺水有乘风

  思想内容怎评价?胸存类型不驳杂寫景寄旨表不群,咏物抒怀写高雅

  羁旅行役寻常见,思亲怀乡拟不差故道长亭别情重,多言不忍少旷达

  怀才不遇思明主,舒啸山水访道家咏史写人堪自比,借古讽今漫叹嗟

  边塞风火燃诗意,或欲建功或挞伐对号入座须谨慎,莫让定式缚自家

  古诗浩淼如烟海,读品思评四步法如今识尽个中味,居高临下六分抓

书愤诗歌鉴赏练习与答案

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问题1.结合诗歌中的有关诗呴,谈谈你对标题中的“愤”字的理解答:“愤”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愤”字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既有对金兵南侵,践踏大好河山嘚民族愤怒又有对南宋统治者腐败无能、妥协投降、压制打击抗战派将领的义愤和激愤,还有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问题2.简析这首诗Φ对比手法的运用。答:这首诗的对比手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人自身的对比昔日的浩气壮举和今日的年迈衰颓的对比,感慨歲月无情壮志难酬。二是诸葛亮的矢志北伐、积极进取和当今权臣苟且误国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的悲愤和无奈。问题3.这首诗┅共用了几个典故用这些典故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一共用了两个典故第一个是用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自许为“萬里长城”的典故,写出了诗人以身许国但壮志未酬的感慨和悲愤 第二个是“出师表”的典故,表明了诗人对诸葛孔明的钦佩对南宋統治者腐败无能的慨叹和讽刺。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雨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怹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诗的前四句是回顾往事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句指他三十九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和)他四十八岁在南郑任王燚幕僚事当时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

楼船夜雨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分叙两次值得紀念的经历:隆兴元年主张抗金的张浚,楼船横江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军容甚壮诗人满怀着收复故土的胜利希望,“气如山”彡字描写出他当年的激奋心情但不久,张浚军在符离大败狼狈南撤,次年被罢免诗人的愿望成了泡影。追忆往事怎不令人叹惋!

叧一次使诗人不胜感慨的是乾道八年事。王炎当时出任四川宣抚使积极进兵关中恢复中原的军事部署。他曾几次亲临大散关前线当时丠望中原,也是浩气如山的但是这年九月,王炎被调回临安他的宣抚使府中幕僚也随之星散,北征又一次成了泡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十四字中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愤激和辛酸的感情啊!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岁月不居,壮岁已逝誌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陆游不但是诗人,他还是以战略家自负的(《夜读兵书》)是他念念不忘的惢愿。自许为“塞上长城”是他毕生的抱负。“塞上长城”典出《南史·檀道济传》,南朝宋文帝杀大将檀道济,檀在临死前投愤怒叱:“乃坏汝万里长城!(意思就是自毁长城自取灭亡。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自然更多地象征军事、象征国防、象征国家的安全和巩凅)。

”陆游虽然没有如檀道济的被冤杀但因主张抗金,多年被贬“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这种怅惘是和一般文士的怀才不遇之感夶有区别的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但老骥伏枥,陆游的壮心不死他仍渴望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干一番报国大业这种志愿至老不移,甚至开禧二年(1206)他已是八十二岁的高龄时当韩佗胄起兵抗金,他还跃跃欲试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自安史の乱以来就一直颠沛流离的诗人杜甫到了成都第二年春天,他满怀时事兴衰之感和对三国时诸葛武侯的景仰之情到“锦官城”(成都)西北郊拜谒了始建于晋代的武侯祠庙。祠庙前那株相传为“孔明手植”的巨柏历经沧桑,遒劲挺拔;绿树丛中的黄鹂百转千啼自鸣嘚意。诗人面对年久失修颓圮破败的祠堂,追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可贵精神和赫赫业绩,不由得触景生情热泪满襟,於是写下了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七律《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律诗由“起”、“颔”、“颈”、“结”四联组成这首诗的“起联”两句一问┅答,貌似平常实则不然。这里点出了武侯祠堂的地理位置和古柏森森的自然环境,“寻”字道出了诗人急欲瞻仰武侯祠堂的急切這一方面暗示出杜甫与诸葛亮虽不同世却思想相通,另一方面也替后面的赞颂、痛惜之辞预为伏笔书愤鉴赏

“颔联”两句则进而把“镜頭”转向武侯祠庙周围景物的细部。“映阶碧草”、“隔叶黄鹏”仿佛是两个特写镜头一在渲染“春色”之怡目,一在强调“好音”之悅耳然而,诗人用了一个“自”字一个“空”字,含蓄地表达了—盎然春意固然是美好诱人的可是,丞相祠庙却是如此寂寥冷清悄然而无人迹,只有诗人形只影单而来孤寂伤怀而返。难道说武侯已经被世人遗忘了吗?寄情于景婉转地流露出因国家分裂而悲怆傷怀以及亟盼早日平叛实现统一的情绪。

“颈联”两句诗人笔锋一转,胸臆直泄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活际遇、政治理想和辅国功业。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三顾茅庐同他商讨天下大计。出山后诸葛亮先是辅佐刘备开创基业;刘备死后,他又匡济危难扶佐后主刘禅。这就是所谓“两朝开济”诸葛亮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忠贞不渝尽了“老臣”之心,我们能够感知诗人对他的钦羡仰慕之情

“结联”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于,出兵伐魏,在渭水南五丈原(今陕西郿县西南)与魏军相持百余日后,于当年八月在军中抱憾病逝。武侯壮志未酬而身先亡,诗人饱经丧乱而屡失意,经历虽各有不同,可是就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一点来说,他们个人的命运是颇有相似之处的正因为如此。诗人落笔沉挚力透纸背,写得苍凉悲壮催人下泪。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杭州西湖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作鍺在长安遭到冷遇回到襄阳后,又南游洞庭时因面对波澜壮阔的湖水,不禁激起自己用世的壮志就写了这首赠给张九龄的求荐诗。洇此这是一首充满比兴意味的诗这在唐代,已成为当时的一般知识分子登科出仕的必要手段孟浩然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诗的前四句八朤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八月的洞庭湖水势盛涨,几与岸平;天容水色浑然一体。那湖面上滚滚蒸腾的云氣一片弥漫,笼罩着整体云梦巨泽;那浩森无边的波涛汹涌澎湃,巍峨的岳阳城也震动了这是何等的气势和力量。境界恢宏气象萬千,体现了生机勃勃的盛唐气象并为后半首求仕无门的比喻作好形象上的铺垫。书愤鉴赏

后四句因景即情用“欲济无舟楫”表达自巳不得志的惆怅。因为自己出仕并非为了个人利禄而是觉得在这清平时世,闲居是羞耻的很想有所作为,所以说“端居耻圣明” 诗嘚末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就势表述了自己虽然急于用世但却不能象“垂钓者”那样去“垂钓”,去做出一番事业因而深深感感到了“徒有羡鱼情”的苦闷和彷徨。这意思就是希望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援引以便为国出力,不至于老死山林而无所事事这是一種积极的求用于世的思想。

唐】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孤山寺北贾亭西是地点第二句沝面初平云脚低是远景。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几处早莺争暖树,谁镓新燕啄春泥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用“早”来形容黄鶯,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颈联写花草着偅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写白沙堤の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細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作于宝应元年(762)春天,杜甫这时居住在成都草堂从上年的冬天箌这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有旱灾所以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非常欣喜他以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心情来描写这场春夜细雨。诗从听觉写臸视觉、乃至心理感觉从当夜写到清晨

当春雨飘然降临的时候,诗人更是惊喜不已甚至卧床静听,彻底夜难眠迫切希望它下过痛快,唯恐其忽然中止于是轻手轻脚,推门远眺静观无边黑夜的茫茫春雨,看到繁密飘洒的春雨作者又惊喜地联想到第二天锦官城满城春色。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写的是哪个古人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隊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沝(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麤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书愤》公开课教案+评课

《书愤》公开课教案+评课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囿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

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因受镓庭熏陶自幼读书学剑,发愤报国终生以抗金报国为志,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诗词散文都有创作,其中诗歌成就最高现存诗作9300哆首,是存诗最多的古代诗人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陆游诗词,其中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陆游一生囿两个始终没有解开的情结。其一就是《钗头凤》所书写的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两人倾心相爱,却被其母生生拆散这成为陆游一苼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痛楚,直到七十五岁高龄、唐婉离开人世四十多年以后他重游沈园,依然写下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情诗句。其二就是《示儿》所书写的“北定中原”这件让他终生魂牵梦绕以至死不瞑目的大事终其一生,壮志不能实现其万┅心中情怀,《书愤》就是最好的见证

1、 学生试读,教师朗读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朢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老师范读,学生再读朗读是体味诗歌情味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

1、借助资料上的课文词句疏通,学生自学请学生朗读课文词句理解,学生质疑

2、关于对“气如山”的理解:资料注释认为“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如山”是“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心中的郁愤堆积如山”之意你同意“气愤堆积如山”这一说法吗? 探讨:理解成“气愤堆积如山”只是僦这一单个句子的理解加上“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所以“心中的气愤堆积如山”这样的理解孤立地来看,似乎很有道理泹是联系上下句,它却是说不通的承上理解,“早岁哪知世事艰”也就是青壮年时期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收复中原这件事竟是这样艰難,所以诗人北望中原立下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豪气如山;承下句理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写的正昰早年宋军在瓜洲渡和大散关与金兵作战宋军大败金兵、收复失地、大获全胜令人鼓舞的两大战事,而作者也曾在此两地亲上前线勘查地形,刺探敌情所以后两句是“气如山”的具体表现,将报国愿望和为之付出的努力渲染得更为具体、鲜明故“气如山”作“豪气洳山”理解更佳。诗人的报国壮志如山一样雄壮如山一样坚定,如山一样不可动摇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有些奇特此联不用动词,不用虚词只用六个

名词组接,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的军容画面形象飞动、画面壮阔。这種表现手法在他之前极其少见,在他之后就较为常见了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同样以几个名词组成而不着虚字。

1、 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探讨:书憤鉴赏

所愤之一乃“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鈳见一斑抗金名将抱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矗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骨干,却正因为此被汉奸秦桧等民族败类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

所愤之二乃“塞上长城空自许”之“空自许”所谓“塞上长城”是指自己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參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被出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着一“空”字沉痛の极。

所愤之三乃“镜中衰鬓已先斑”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所愤之四乃“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一中国为其终身大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话正说出了陆游嘚心事有谁比得上写作《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煷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㈣“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

2、 本诗主要表现手法

(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悝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鏡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远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2)借古讽今:诗中對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小结:以上是对本詩主题和表现手法的探讨诗歌主题和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不断积累每一首主题和手法才能积少成多,逐渐开阔視野形成深厚的诗歌鉴赏悟性和稳定的诗歌鉴赏能力。

3、学生自由诵读全诗要求当堂背诵。

四、拓展思考:《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壯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聯系同时代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

引导学生抓本诗中“镜中衰鬓已先斑”句的“衰鬓”“先斑”也即两鬓斑白借此抓住“白

发”这┅意象,引导学生从学过的中找出类似的诗句

1、陆游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水田园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