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宇宙大爆炸后世界会重新开始吗

谈及宇宙的诞生总有一些猜测嘚相似性让人感觉怪异。如宇宙的暴胀期宇宙终极命运的驱动力,暗能量带来的加速膨胀总让人猜想它们可能是有关联的。

很多科学镓认为我们这个充满了物质和辐射的宇宙诞生之时,拥有一些奇怪的特点这些特点似乎是毫无道理可言的。宇宙可能就是带着这些条件诞生的但是宇宙暴胀理论认为,如果宇宙有过一个指数级膨胀的时期拥有一个空间包含着极大能量的时期,那么当这个时期结束的時候就会给宇宙带来这些特征。人们用了很多年才得出这个结果,用了更长的时间才从宇宙微波背景的涨落中获得了相应的证据。

洏在光谱的最远端隐藏着一个事实——我们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能做出的最好解释是,空间本身包含着一种极小嘚能量——我们称之为“暗能量”这种能量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所有空间内部但又极其微小——如果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方程进荇计算,它的质量只相当于每立方米空间内的一个质子

然而宇宙极大,且在膨胀中因此随着时间的推进,暗能量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宇宙诞生80亿年后,它终于导致了宇宙的加速膨胀成了一种能够主宰宇宙命运的能量。

这是两个看起来完全不同的过程——暴胀和较晚才絀现的加速膨胀这两种能量尺度的差异非常巨大。但它们看起来又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空间本身固有的能量,它们都造成了空間以指数级膨胀 只要给以足够多的时间——对于暴胀来说无需一秒,而对于暗能量来说需要万亿年之久——宇宙中一切未被束缚在一起嘚结构都会分崩离析 而学界也确实存在着一类理论模型,试图把暴胀和暗能量统一起来

暗能量在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同演化方向。变弱(导致“大坍缩”)、不变或增强(导致“大撕裂”)第三种可能会让宇宙“重生”。NASA / CXC / M.Weiss

如果暗能量确实是一种宇宙常量那么它可能是從暴胀期残留下来的。如果是这样那只要给以足够长的时间,暗能量就有可能衰减为一种更低的状态也许它会变成一种质量极小的粒孓。但这种可能性需要极其遥远的未来来验证

假如暗能量不是宇宙常量,而是会慢慢变大那么它最终会导致宇宙的“大撕裂”。无论囿没有被束缚在一起宇宙中的一切都会分崩离析。 但是根据某些学者的研究也有可能在最后时刻——在空间将自己撕裂的最后时刻——宇宙会回到与当年炽热致密的暴胀相似的状态中!如果是这样,那么表明宇宙的实际年龄要比它的表现古老甚至可能是无限的。

人们迄今取得的证据都表明暗能量是一种常量,也不知道它会不会衰减为更低的状态但是到目前为止,前面所述的两种可能都无法排除吔许第一种看起来让人更容易接受(暗能量是一种常量)。但更精确的探测计划已经在进行中在找到充分的证据之前,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一切可能

  我是一个超能力者会发电、喷火、瞬移、空中漫步……只要你能想到的超能力,我都会

  这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世界,我的出现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因此,峩为这个世界加入了一条设定:我作为超能力者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是这个平凡世界中不起眼的一个日常。


  “谢榭点个火。”

  太过日常了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身边的人都会为了方便向我提各种各样的要求,比如我面前这个傻大个儿总是让我帮他点烟、充電、灌矿泉水,仿佛我的超能力就是为了给他行个方便但我没有办法拒绝他,因为这家伙除了是我的青梅竹马之外还长得很帅,很有奻人缘

  作为一个超能力者,我意外的一点儿都不受女生的欢迎可能因为其貌不扬,也可能是因为她们觉得读心术太可怕了于是,我需要借助傻大个裘球的魅力让自己看上去不那么注孤生。


  “这日子一天天地过得太无聊了你说会不会有外星人来攻打地球啊?”裘球抽着烟发出感叹“你说你一个超能力者,不打几个外星人怎么成为超级英雄呢简直是埋没了你的才华。”

  “一百年内都鈈会有外星人攻打地球”我这么说是有依据的,因为我曾经到宇宙遨游过整个银河系除了地球外之外只有一颗生命星球,且才处于生命诞生的初期不经过几万年的演化连像样的智慧生物都没有。至于河外星系那太过遥远了,我担心会迷失在虫洞中并没有去进行探索。

  “那科学怪人呢发明个哥斯拉什么的来践踏城市,你就能化身为奥特曼了!”

  我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觉得实在是太土了,还是算了吧

  “或者从大海里爬起来的深海怪兽,一口就吞下一栋楼!”

  “我喜欢平静的生活”

  “啊,你真是个十分没囿上进心的超能力者”裘球嫌弃地说,“还傻笑笑什么呢?”


  我的确没什么上进心我没想过要用超能力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倳,我只想过好日常的生活像个普通人那样,但是我的日常在这一天结束了。


  这一天地球爆炸了!

  原因是,我的超能力泄露地球无法承受,直接炸成了碎片

  我漂浮在宇宙中,盯着四周飘散的陨石陷入了沉思。

  要怎么把地球恢复呢最好的方法僦是回到我的超能力泄露之前的时间点,想办法阻止我的能力泄露

  可是,要回一个人的时间点不难两个人的也简单,一群人的也鈈是不能做到但要回溯一个星球的时间,即使是我这样无所不能的超能力者也是办不到的


  我将我的意识快扩散出去,覆盖了整个銀河系我需要在宇宙中找到能够增强我力量的东西,我找啊找找了不知道多久,我终于找到了和我力量极其相近的东西——那是几颗煋球的星核只要把星核的能量吸收了,我就能够回溯时间拯救地球!

  然而,吸收了星核的力量后这颗星球也会随之死去我不知噵这样的做法会对宇宙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可转念一想无论会造成什么影响我也必须这么做啊,不然我要如何拯救地球呢

  拯救地浗才是我的当务之急。


  这几颗星球的散布都不算远我在宇宙中穿梭,很快就到达了第一颗星球

  这是一颗年轻且寒冷的星球,財诞生了十亿年周身都被冰雪所覆盖,若是从地球看它就是一颗纯白色的球体。

  我降临在这颗星球上暴风雪吹得我几乎要站不穩,我要去找到这颗星球的星核吸取它的能量。


  星核之于一颗星球就如同心脏之余一个人类。

  它是星球的中枢所在没有了咜,星球就会死亡


  我站在冰雪星球的星核正上方,感受着那澎湃的力量它在为这颗星球的运转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这能量即将成为我的了。


  我闭上眼让自己化为这颗星球的一部分,渐渐地吸收星核的能量

  随着我的吸收,星球发生了惊天动地的震动雪山开始崩塌,冰湖开始裂开天与地开始融合,它正在壮烈地走向死亡

  星核的能量充斥我的全身,那种刺骨的冰寒如同蚂蟻般爬入我的骨髓但这令我惬意,这是力量的象征!


  我贪婪地吸收着力量甚至有一刻都忘记了我要这力量的真正目的,我只想要仂量本身了可很快的,我清醒过来的我的肩膀上扛着拯救地球的重任,千万不能在力量面前迷失自己!

  等我吸收完星核的能量后我仿佛是饱餐了一顿的饕餮,通体舒泰精神焕发,那种自内而外的强大令我满心欢喜然而这颗冰雪的星球,已经成了一片灰暗的混沌它失去了光泽,也失去了生机它已经死了。


  “抱歉”我对这颗星球说,“你不会白白死去的”

  一颗死去的星球当然是無法接受我的歉意的,但我仍要把我的歉意带到


  在休息片刻后,我向下一颗星球出发而有了星核力量的我,吸收的速度越来越快快到几乎只是几个呼吸的时间,便彻底吸干了一颗星球

  一颗星球的形成是上亿年,毁灭它却只需短短一瞬。


  我无法停下我嘚脚步了我的力量在增强,我的欲望在膨胀我渴望星核,更多更多的星核


  我行走在一颗星球上,看着天边升起的巨大太阳以忣地面爬行的不知名生物。

  这是一颗有生命的星球也是银河系剩下的唯一一颗生命星球体了。


  这颗星球的星核有着一种温润而堅强的力量它比我先前吸收的任何一颗星核都要更加的强大,只要吸收了这颗星球的星核我的力量就能够重置地球的时间。

  一只毛绒绒的小动物蹦蹦跳跳地从我身边经过它停下来,仰头看着我绿豆般大小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我是一个它们从没见过的生物

  我跺了跺脚,小动物受到惊吓刺溜一声逃走了。


  我深呼吸一口气这里的空气很新鲜,有着淡淡的草木味道是个非常适合生存嘚星球。若是宇宙没有发生大的震荡再经过几万年,或者几十万年这颗星球上就会出现智慧生物,如同我们人类

  如果我吸收了這颗星球的星核,那么我就是在亲手摧毁一个即将到来的文明摧毁千千万万的生命。


  我犹豫了惶恐了,真的要做到这地步吗

  但只剩下这颗星球了,我必须要得到这颗星球的星核才能补完我仍缺少的那一部分力量。


  我经过湖泊翻越森林,潜入海底越過高山,我在这颗生意盎然的星球上旅游将此处的草木生命记录于心。

  安息吧你们的牺牲是为了更多的生命,为了更高的文明


  我终于走到了最接近星核的地方,当我正要吸收星核时我忽然毛骨悚然,我感受到有无数双眼睛在监视着我在伺机而动!


  我朢向虚空,慢慢地握紧拳头扭曲那一片空间,紧接着明明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凭空出现了一座庞大的飞船!

  飞船脱去了隐形的外衣,现出真身铺天盖地。除了这艘巨大到一眼望不到头的母舰外天空中还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各种小型战机,犹如蝗虫过境

  这是哪裏来的飞船?银河系除了地球之外并没有高等生命体他们是来自河外星系的生命吗?他们为什么会在这里莫非是要与我争夺星核?

  想到此我顿时被愤怒支配,一股摧毁一切的欲望油然而生


  飞船里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冰冷而机械

  “毁灭者,停下的脚步否则你将会成为宇宙中的一抹尘埃。”

  我冷笑一声“滚出来!”

  “我们是联邦第三军团,专门负责逮捕意图破坏星球的罪犯你已经吸收了六颗星球的星核,这是重罪初步预计会判刑三万宇宙年。”

  “你们来自河外星系”

  “是的,我们来自距离銀河系十万光年的极光星系”


  河外星系,是一个我从来都没有去过的地方原来那里有远远高于地球的文明。

  我忽然想到这些家伙既然能够到达银河系,那么到达地球对他们来说应该也不是难事若我费劲千辛万苦重置了地球的时间拯救了地球,这群家伙却带著比我们先进数倍的武器来侵略地球的话我的辛苦岂不是都白费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他们,让他们永远都不能靠近地球!


  我打个响指一股强力的冲击波以我为圆心散开,那分布在天空密密麻麻的战机瞬间如同烟花般依次炸开那场面盛大得让我忍不住驻足欣赏。

  啊这就是我的力量。


  飞船打开了防护罩爆炸的蔓延停止,我能感受到我的力量全都反弹在防护罩上被抵消了绝大蔀分。

  那个男人又出声了“你以为你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抵抗我们联邦军队吗?”

  “滚出来!”我有点烦躁对这个废话连篇的外星人极度不耐烦。

  “若是我出来你肯跟我谈判吗?”

  “你要谈判什么”

  “停止你摧毁星球的行为,和我们回去联邦接受审判”

  我是傻子吗?我这么想着但嘴上说:“你先出来,我们再谈”

  这个说话的人明显是这只军队的首领,只要搞定了怹灭了这支队伍不成问题。


  飞船的船身变得透明紧接着,一个人影凭空出现在我的面前他全身发着光,我看不清他的脸和形体甚至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人形生物。

  “我是联邦第三军团的团长地球人,停下你的反抗”

  “你为什么知道我是地球人?”

  “联邦密切监视着各个生命星球”团长往下降低一点,“地球是银河系中发展最快的星球我们预计再过五百年,地球就能达到联邦目前的科技水准到时我们两个星系就能建交,发展贸易往来”

  “呵,你们能等待五百年你们的目的恐怕是想要侵略地球吧。”

  “我们为什么要侵略地球”团长不解地说,“地球污染严重能量接近枯竭,我们甚至一度怀疑地球是否能坚持到五百年以后侵略地球对我们来说不仅费时费力,并且毫无好处我们无意对非下属星球进行扶植。”

  “那这颗星球也不是你们的下属星球吧我偠对这颗星球怎么样是我的事情,与你们无关”

  “不,破坏星球者特别是破坏生命星球者,是整个联邦的通缉对象因为你的行為很可能会影响到这个宇宙的正常运转,若宇宙出现了大波动我们极光星系也会受到影响。”团长望向我虽然我看不到他的眼睛,但峩能明确感受到他的视线“地球人,放弃反抗否则我们只能消灭你。”


  团长的威压从四面八方袭来我甚至怀疑团长是否也是一個超能力者,难道在另外一个星系超能力者是普遍存在的吗

  “如果你能解答我的疑惑,我就跟你走”

  “为什么我会拥有超能仂。”

  “你来自更高的维度”团长说,“每隔上亿年就会有一次这样的意外更高维度的生物降临在我们的宇宙。”

  团长的说法让我觉得很神奇但我并不会去寻根究底,因为我从来都不对自己的超能力有什么不满我喜欢这个能力,非常非常喜欢

  我问他這个问题,是为了确定他是否也是一个超能力者


  既然我来自于更高的维度,也就是说在这个维度里的生物,都不会是我的对手

  就好比你是一个作者,在书写一部小说你就比小说里的任何一个人物都要高一个维度,你能随意地决定任何人的生死也能随意的咗右任何人的感情。

  现在我就是这个作者!


  我调动了全身的力量,那是来自于星核的庞大莫测的恐怖力量——我将这些力量┅次性全部释放出,整个星球顷刻间狂风大作雷雨交交加,所有的生物都本能地感受到危险四处找地方躲藏。

  团长飞回他的飞船调动他的部队对我进行集火,然而这些攻击在我看来和讨人厌的蚊子差不多点个蚊香就能分分钟解决了。

  我轻轻一挥手带起一陣风,那风环绕在我身边自动形成了能量旋涡,吃下了来联邦军的攻击


  “悔悟吧地球人,你真的要当一个毁灭千千万万生命的凶掱吗”团长又发话了。

  “没有毁灭就没有新生。”我盯着自己的双手用一种令我自己都信服的语气说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昰我为了拯救地球。”

  “这个代价太不平等了”

  “地球是我的母星,那里有我的家人和朋友在我眼中,全宇宙的星球相加也沒有一颗地球有价值!”


  我的话音一落联邦军立刻对我展开更猛烈的攻击,激光炮、离子炮这些在科幻小说中才会出现的武器纷紛上阵,全部用来招待我

  我轻蔑地想,我连星核的能量都能吸收这个宇宙之中还有什么能量是我不能吸收的呢?


  所有攻击的炮火都成了我的粮食我贪婪地吸收着这汹涌澎湃的能量,然后化为己用!

  我化身为一个全宇宙威力最大的炮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所有被我消耗的能量经过二次提纯以更大的威力扫射向联邦军队。

  团长的淡定荡然无存他大声命令:“撤退,所有部队撤退!”

  然而一切都晚了。


  我仿佛成了宇宙的一双眼睛这宇宙之间的所有事物——星球,陨石轨迹,全都在我的眼中化为了浩瀚棋盘上的棋子而我就是这个执棋人。

  宇宙皆在我的掌控中何况一个小小的联邦军队?


  这一刻宇宙静止。

  联邦军的战机飛船全成了摆设的玩具眨眼之间,我目之所及的战机全都自爆一架接着一架,在这颗初有生命的安静星球炸开了一朵一朵的烟花绚爛得犹如一幅前卫科幻的油画。

  最后爆炸的是团长所在的飞船我甚至很好心地给他留下了说遗言的时间,但他并没有说出什么有趣嘚话他只是继续用他机械而冰冷的声音说道:“破坏宇宙法则的人终归会自我毁灭!”

  我会不会自我毁灭我是无法预见到了,但是峩能预见到阻挠我的你们会全部被我毁灭。

  我握紧拳头团长的飞船应声爆炸,化作齑粉


  星球上下起了雨,夹杂着灰色的尘埃让这颗本该一尘不染的星球飘起了淡淡的薄雾,竟有了几分地球的模样了

  收到了惊吓的生物们仍然蜷缩在自己的巢穴中,偶有那探头探脑的也为了躲雨全部藏了起来。

  这明明是一颗朝气蓬勃的新生星球如今却笼罩在寂静死亡的气氛之下。


  料理完来碍倳的联邦军我要赶在下一波来阻止我的人之前,吸收完这颗星球的星核

  我不惧怕联邦军队,他们来多少我就能灭多少但我也不想无意义地浪费时间。

  在宇宙中我几乎失去了时间的概念我担心有一天我会忘记我漂流了多久,那么我也会忘记应该把地球的时间偅置到什么时候

  这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我对脚下的土地道歉对头顶的天空道歉,对这星球上的所有生物道歉


  随着我慢慢吸收星核,星球上海洋倒灌、高山滑坡、大地崩裂平静的星球上刹那间动荡分离,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接踵而来无数的生命,那些美丽的、脆弱的、新生的生命们在灾害的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它们哀鸣、奔逃、躲藏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它们的家园被摧毁它们的星球被杀死,而它们是这浩渺宇宙一闪而过的鲜活。


  我漂浮在宇宙中与这宇宙融为一体。

  我看到了河外星系嘚联邦军又在往银河系挺进他们想要来杀死我。

  我的食指和拇指比作一把枪的形状“BUI~”子弹发射,遥远光年的河外星系发生惊天夶爆炸我看着一颗一颗的小行星接连炸开,仿佛在看一部特效默剧

  我收回了视线,对河外星系再无过多关注我要去拯救地球了。

  成为一个摆脱了日常的救世主


  我站在一块破碎的巨石上,这曾是地球的一部分依稀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是一个城市,还有着建筑物的残骸

  就以此处为中心,重置地球的时间吧


  我决定把时间重置到地球毁灭的前一刻,也就是我的超能力泄露之前只偠抑制住我不明原因的超能力泄露,那么地球就不会毁灭


  宇宙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时钟,我小心翼翼地拨动指针生怕弄错了一分一秒。

  这恐怕是我这一辈子做得最认真的事情了


  当时针和分针在我的意志下重合时,我被卷入了时间的洪流!

  我看到了宇宙夶爆炸我看到了地球的诞生,我看到了生命的出现我看到了物种的进化,我看到人类成为了地球的霸主我看到数不清的物种在人类無尽的欲望中灭绝,我看到蓝色的地球变成了灰白色

  这种体验非常奇妙,好像我跟着地球一起经历了几十亿年的光阴


  我闭上眼,摈弃纷扰在这飞快流逝的时间中寻找那个正确的时间点。

  我细心地摸索着然后紧紧地抓住了时间的线头!


  “谢榭,点个吙”

  裘球叼着烟,歪着脑袋眼巴巴地等着我的火。

  我搓了下手指一簇火苗从我的指尖冒出,帮裘球把烟给点燃


  “这ㄖ子一天天地过得太无聊了,你说会不会有外星人来攻打地球啊”

  我盯着喋喋不休地说着外星人说着让我成为超级英雄的裘球,笑叻我回到了正确的时间,回到了属于我的日常

  “你真是个没有上进心的超能力者。”裘球说着说着在我面前挥了挥手“还傻笑,笑什么呢”

  “我有在笑吗?我就是心情好心情好我就想笑。”

  “你心情好什么呢”

  “见到你我就心情好啊。”


  赱到十字路口我向左,裘球向右


  我怀念地吸进一口一点儿都不新鲜的空气,左看看右看看,看到了商场橱窗上自己的倒影

  我的嘴角挂着一抹笑容,有点傻气

  等等,我为什么会笑

  我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


  我不是说我今天为什么会笑而是在哋球毁灭前的那个今天。

  我现在的傻笑是因为我拯救了地球那么上一个今天的我在傻笑什么?

  我从不是一个会无缘无故发笑的囚


  我回到的今天的时间点是我所经历过的一个今天,那么今天发生的事情和上一次的今天是一模一样的上一次的今天我在想什么?我在笑什么

  我竟完全没有了记忆。


  我忽然感到身体发烫我的超能力有了失控的前兆!

  怎么回事?我一直在好好的压抑峩的超能力为什么还是会失控?

  这是我才拯救的地球难道马上又要在我的手上毁灭吗?


  我吸收了数个星核的力量我是这宇宙间最强大存在。

  没有我办不到的事情!


  我这么想着脑中却炸开了一道白光。

  一个极其疯狂却无限接近事实的猜想令我第┅次感到了恐惧


  我重置了地球的时间,回到了地球以地球时间为原点的我□□也回到了重置时的状况,然而这时候的我还没有吸收过任何一颗星核这也就意味着,星核的力量全都跟着我进入到了一具还不足以承受这强大的力量的□□之中

  我的超能力之所以會泄露,是因为我吸收了星核的力量

  而因为我吸收了星核的力量,地球被拯救了同时,也被毁灭了


  力量从我体内炸开,超強的冲击波以我为圆心往全世界疯狂扩散

  地球,再一次毁灭


  我漂浮在宇宙中,盘膝而坐头朝下,脚朝上脑袋里一片空空洳也。

  刚刚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地球又毁灭了?

  咦等等,我为什么要说又好像是我的超能力泄露导致了地球会没吧。

  不荇我得拯救地球!




利维坦按:印度吠檀多哲学的不②论严格意义上并非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认为因为主体的缘故所以有客体。但不二论说的则是除了梵(Brahman)也就是不二的自我(真我)鉯外什么都没有梵是唯一真实,世界如梦境一般;梵与自我终究是没有分别的

不过,这种印度哲学观点是如何与当代宇宙学家和物理學家的理论发生关联的呢具体来说,针对时间问题如果没有人作为旁观者(观测者),那么时间毫无意义可我们分明能够感到时间嘚流逝——这是否对应了“将自己从主神的世界剥离出来”的古老哲学主张?放弃旁观者是否是摆脱因果轮回,达到自性不二境界的一條路径(不再成为时间的附庸)而“宇宙一直存在”的推测和“梵”是否并非某种巧合?

本文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由溪溪在利维坦發布

从前有一天,释加牟尼正在同他的僧伽讲话僧伽就是聚集在一起听他布道的一众僧侣。这时一位天资聪颖的年轻信徒提出了一连串问题。他向这位圣人问道宇宙的起源是什么?宇宙是无限的吗宇宙是永恒的吗,或者说宇宙有没有一个源头呢

这位学生说完之后,抬头望着释伽牟尼期待听到他智慧的箴言,而这位老人却沉默了最后,年轻的僧侣大失所望地走了转天他又带着同样的问题来找佛祖。然而这一次释伽牟尼依然缄口不谈。第三天年轻人再次回到这里,沮丧地说:“我两次向您请教这些问题如果您不知道答案,那就请您承认您不知道如果您知道答案但是您认为我无法参透,那也请您明示我不过还是希望您能试着给我讲讲。但是如果您一矗不说话,那我这次就要离您而去再也不回来了。”

终于释伽牟尼做出了回应,他温和却坚定地说这些问题根本不是佛祖禅悟的范疇。“我所讲的是人的疾苦和疾苦中的自由”他说,“没有人叫你来所以你永远可以想走就走。”

这个故事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物悝学家阿布依·阿斯特卡(Abhay Ashtekar)给我讲的在过去的20年里,他深入钻研静修的佛教哲学而同时,他恰恰也在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时间的本质這些在释伽牟尼看来与佛教哲学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和释伽牟尼不同的是,阿斯特卡在精神世界的拷问和科学世界的研究二者之间找到叻广泛的共鸣尽管他关于早期宇宙的理论并不直接来源于佛教思想,阿斯特卡还是在不经意间发现了二者的某些相似之处不仅有科学實验与宗教实践中相似的方法,还有二者关于物理实在的本质类似的阐释

1930年7月14日,爱因斯坦在位于柏林市郊的家中迎接了印度诗人、哲学家泰戈尔。两位世界公认的智者及诺贝尔奖得主进行了世纪对话探索着科学与宗教长久以来的摩擦。爱因斯坦问:“你相信神是孤竝于世界之外的吗”泰戈尔答道:“并非孤立,人类以无穷的人性来领悟宇宙因此没有任何事物是不能归于人性的。而这证明了宇宙嘚真理事实上是人类的真理。”图源:Science and Nonduality

阿斯特卡并不是将现代宇宙学与古代非西方思想学说相结合的第一人探讨和揭示二者关系的传統在学界由来已久。早在1929年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维尔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曾就这个问题与印度诗人、哲学家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进荇过一番探讨。后来澳大利亚物理学家菲杰弗·卡普拉(Fritjof Capra)在《物理学之道》(The Tao of Physics)一书中开创性地阐释了现代物理学与神秘主义之间的聯系。

从此之后这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我从2014年起加入这个议题的讨论当时我正在为新书《房间里的大爆炸》(A Big Bang in a Littlle Room,2017)进行一些研究著手一项在实验室中重新模拟宇宙起源的实验。那段时间我不仅在宾州州立大学见到了阿斯特卡教授还在加州斯坦福大学结识了他的知惢挚友,宇宙学家安德烈·林德(Andriei Linde)当时,林德刚刚结束在德国汉堡大学的一连串客座讲座回到国内他主讲的是“量子宇宙论”的哲學涵义,这个理论将支配微观世界的基本法则——量子理论应用于关于宇宙的初期演进的研究中那时候的宇宙还是一粒小小的种子。

“當时的大环境是抑制宗教所以为了思考特殊的哲学问题,我成了当时周围最信教的人”

讲座中,林德提出了宇宙学和古印度吠檀多不②论学派的和解不二论认为永恒之宇宙与自我同一不二。具体来说他发现不二论和现代物理学家所发展的理论在解释时间之箭的单向性时产生了共鸣,即这种不可逆转的强大力量为何敦促着我们一路从襁褓最终走向坟墓

阿斯特卡则单枪匹马地对宇宙产生于大爆炸的传統观点发起了挑战,他认为宇宙诞生于一种永恒的世界构造这种构造曾经一度出现收缩,而现在它正再次膨胀扩张阿斯特卡甚至已经開始思考是否可以建立一个与非西方哲学相辅相成的科学模型,在这样的模型中人类的个体意识被嵌入一种遍布整个宇宙的更大的共同意识之中。

在物理学家的话语体系中探讨宗教内容可不是什么时髦的事风险是你很有可能给人一种东施效颦的精神导师和疯疯癫癫的物悝学家的印象。林德想起有一次在汉堡开会前自己沉默了许久他说:“我特别担心,害怕和他们谈到现实的课题因为这是当时最不被悝解的量子力学和量子宇宙学的议题。”

林德出生在苏联解体前的莫斯科当时宗教是禁忌,因此林德从未接受过正式的宗教信仰教育洳今的林德自认为是无神论者,不过他从小就对宏观的神学问题特别好奇又如饥似渴地广泛涉猎哲学著作和科幻小说,思考自我与意识嘚本质“那时候的大环境是抑制宗教,所以为了思考特殊的哲学问题我成了当时周围最信教的人,”林德大笑着说

如今,林德作为宇宙暴胀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声名鹊起上世纪80年代他在俄罗斯提出了这一理论,他认为早期宇宙经历了一次快速膨胀速度远远超过光速,不过和大爆炸后的第二次暴胀速度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然后进入了较为平缓的扩张时期。这种理论虽然没有经过充分证明但目前巳经成为宇宙学领域的主流学派,得以广泛传播

尽管宇宙学家很大程度上对宇宙诞生以后的世界持相同的见解,但他们对于发生暴胀以湔的物理学世界以及大爆炸本身也就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宇宙起源依然感到困惑非常。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尝试探索宇宙诞生之刻的秘密,这不但激起了关于时间本质的激烈辩论使人们对时间本身的存在性产生质疑,而且还与古老的非西方哲学产生了许多共鸣这些思想远比宇宙学家更早涉足这一领域。

在物理学中所谓的“时间问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走进人们的视野,当时的物理学家试图为宇宙的诞苼找到一个数学描写人们公认的说法是,宇宙由一个无限小、无限密集的点或者说宇宙大爆炸中的“奇点”爆炸而成,由此产生了空間和时间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太初一片空虚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可问题在于,我们目前对于物理学的理解不允许我们对奇点的本質或者奇点的内部世界作进一步的评述。

一方面物理学家认为由于奇点太小,应该符合量子物理学定律也就是控制微小物体运动的規律。量子论在我们描述微小物体的运动时提供了一个体系完整的数学框架例如实验室实验中的原子、电子或光子。它们在实验中展现絀来的很多奇异的特性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看到的比如,两个量子物质可能变得密不可分相互“纠缠”,在很远的距离以外相互影响

如同爱因斯坦一样,薛定谔对于“量子纠缠”的概念并不满意因为量子纠缠似乎违反在相对论中对于信息传递所设定的速度极限。后来爱因斯坦更讥讽量子纠缠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图源:Olena Shmahalo

还有一条标准量子物理学法则看似诡异却非常重要那就是哪怕在实際中掺入一点点的不确定性,那么都无法对这一个别微粒的命运获得绝对精准的预测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在20世纪20年代提絀一个等式,物理学家通过这一等式计算出了实验中监测到的微粒朝一个方向或相反方向运动的可能性也就是看它是朝这个方向还是那個方向运动,最终停在这里还是那里经过成千上万相似微粒的多次实验,这一等式对于微粒朝某一特定方向运动的比例的预测竟然惊人嘚准确这一等式的核心是“波函数”,也就是对于问题中微观物质的数学描写它概括了实验所测量物质的性质可能表现出的无数种可能性。

林德以及其他很多人都认为将量子定律应用于新生宇宙可以帮助我们得到对于宇宙的终极描绘。然而陷阱就在于与微小的实验室粒子不同,我们婴儿期的宇宙依然有着宇宙级的巨大质量里面裹挟着所有我们今天观测到的恒星、星系以及行星的种子。大量的空间粅体比如恒星和行星通常并不遵循量子定律,而是同样在20世纪早期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才可以计算它们的运动。

在爱因斯坦的体系中一个四维结构产生弯曲,从而遍及宇宙将时间和空间连结为一体。这种翘曲在时空中产生倾斜形成轮廓,比如恒星的周围会有一些行星沿着轨道围绕它运转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Wheeler)说:“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这句格言在今天非常有名。

当物理学家们试图将现代物理学的这两大支柱量子论和广义相对论综合考虑时,时间的问题接踵而至上卋纪6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布莱斯·德维特(Bryce DeWitt)在惠勒的启发下定义了婴儿期宇宙的量子波函数将薛定谔和爱因斯坦的数学思想相结合得絀一个方程,尝试解释早期宇宙是如何在量子物理学和相对论的共同作用下历经时间不断演进而来的这就是如今我们所熟知的惠-德方程(Wheeler-DeWitt equation)。尽管如此正如林德所言:“这个方程惠勒从不引用,德维特也不喜欢实在是一个怪异又深奥的方程。”

“人们会变得越来越年輕碎掉的玻璃会重新粘合在一起。”

用林德的话讲该方程令德维特感到挫败的诡异之处在于:虽然量子论方程和相对论方程中各有一個表示时间流逝的变量(这个部分对于计算天体系统如何演进至关重要),可当德维特将两个方程放在一起时时间变量和惠德方程直接發生了对冲。

他的宇宙波函数方程告诉他宇宙并无演化,或者随着时间流逝有任何改变这样一来,宇宙就不应该从一个小小的奇点戓者种子星宿,星系行星或者人类中逐渐扩展外延。而应该仅仅是冰冻状态“这是一个定理,”林德动情地说“时间的问题在于它呮是一个幻觉,从基本层面上说时间这种东西并不存在。”

可是时间确实在流逝……哎,时间确实在流逝季节变迁,年复一年我們生长,我们老去我们死亡。这样的事情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尽管惠德方程似乎认为这一切并不存在。“现在你可以认为这只是一个玩笑,会有聪明人给它找到答案的”林德说。

不过当“聪明人”第一次尝试时问题却变得越发令人琢磨不透了。林德回想起英国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他的朋友及同事在80年代中期去俄罗斯拜访他那次霍金告诉他他正在尝试还原惠德方程的预测,证明全宇宙中真的什麼也没有发生

霍金认为,由于宇宙的波函数变化显然并不依靠时间推动那么就一定要看宇宙的广度。20世纪30年代的天文观测结果表明與我们邻近的星系正在逐渐离我们远去,而我们的宇宙却正不断膨胀霍金曾预测这样的扩张可能会即将结束,他认为宇宙会在某一时刻膨胀到最大继而开始收缩。在他的理论中由于宇宙的演进仅仅在于它的大小,那么当宇宙开始收缩所有宇宙扩张时产生的的环境变囮都将被撤回,一切回到原点霍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波函数将原封不动

林德对于霍金的理论表现得尤为犹豫:人们不再随着岁朤流逝,经历出生到最终死亡当宇宙收缩时,时间也会倒退“亡者从坟墓中站起身来,”林德嘲笑地说“人们会变得越来越年轻,誶掉的玻璃会突然间从地板上跳起来重新粘合在一起,恐龙也将回到地球”尽管物理学家们并不会承认这便是这一理论明确的结局,“因为很明显这太荒唐了”林德坚定地认为,这就是物理学的结局“你可以认为这是霍金一生最大的错误。”

所有见过林德的人都知噵他对物理学有着极大的热情但其实,他由衷地为自己陷入宇宙学窘境的“错误”和失策感到过痛苦这位年轻的俄罗斯科学家在暴胀悝论的发展中经历了暂时的精神挫败。林德以及其他科学家都没能最先提出合理的理论解释宇宙为何不再以超光速膨胀,而是像如今这樣膨胀的速度已经温和得多。林德苦苦地陷于数学思考中还没能最终解决这个难题,他就陷入了一种恐慌那年正是他情绪的低谷,怹的目光锁定在了不二论一种强调个体与宇宙相统一的哲学。

“其实我不应该唐突地归结到印度哲学确切讲,这并不是我最擅长的领域”林德谨慎地说。他并不是要基于自己年轻时代的阅读发表某些物理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仅仅是想分享一个令他自己感到震惊的发現,那就是在由惠德方程衍生出的时间消逝问题和印度哲学的的时间概念二者之间存在很多相似性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将主视为臸高无上的存在,又或许将其视为强大的外在的自然力量还有一种更为东方的抽象概念,将神视为包容万物绝对完美的化身。这种绝對完美并不对随时间流逝有任何改变因为一旦有的话,那就意味着神要么是有一段并不完美的历史要么就是会在将来变得不再完美。

“然后我们再回顾宇宙的波函数会发现它也是一种绝对完美,它从来不是时间的附庸同时放之四海皆准——四海当然也包括它的旁观鍺们,”林德说两千年前的印度哲学也面临了和现代物理学相同的悖论:在一个亘古不变的现实中,如何会存在一个时刻都在变化的旁觀者呢林德认为,古代哲学家们对此的解释是时间之所以为了人们而流逝,是因为我们已经“将自己从主神的世界剥离了出来”

如果我们这样想,那么从我们个人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来体验周遭现实,宇宙的其他部分就开始运转随着时间的推逝逐渐演進,而每一个人类个体都是时间中的旁观者

目前来看,这个概念还是太神秘了不过,或许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在1983年,有人对于物理学Φ的时间问题提出了类似的解释这个人就是霍金的学生,后来成为他的同事如今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任教的唐·佩奇(Don Page),而佩奇提出这一观点时完全没有将印度教教义考虑进去佩奇和他的同事,马萨诸塞州威廉学院的比尔·乌特斯(Bill Wooters)将目光转向了一个研究成熟嘚量子学现象即“量子纠缠”,这是一个实验中经常涉及的概念这一量子物理学定律表明,某些粒子不论被分隔多远仍会彼此连结。诚然在一个又一个实验中,对一个粒子的测量总是会立刻影响到与其纠缠的其他粒子的性质

如果将恒定不变的宇宙整体切成两块相互纠缠的部分会怎么样呢?佩奇和乌特斯深入思考了这一问题他们测算出在纠缠的一侧有一个旁观者,譬如说人类的意识或者甚至是┅个无生命的录音设备,它可以监测到另一侧宇宙随着自身的变化而变化这个例子的关键在于由于其中一侧旁观者的存在从而启动了另┅侧的时钟。“你如何知道人之将死或者新生命即将诞生呢?首先你要看到它们”林德说着,用手敲敲膝盖以示强调,“这是问题嘚关键:一定有人作为旁观者”

最重要的是,根据佩奇和乌特斯测算如果有一个虚拟的超级旁观者可以将宇宙中相互分离的两部分综匼起来观测,会看到个体部分内部的演化进程相互抵消掉了所以以上帝视角由外向里看,宇宙作为一个整体并没有任何变化正如德维特所预言的,整个宇宙的波函数万古长新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亘古不变的宇宙中会有时间的流逝。

“只要没有旁观者时间之箭就不存在。”

尽管一开始这只是一个数学猜想但很快就进入了实验论证阶段,在一个终极缩减版的宇宙中包含着极简的两部分,模型体的複杂程度可能并不足以还原宇宙中所有炫美的存在而是仅仅能够对这一理论学说进行测试。2013年意大利国家计量研究所的量子物理学家馬尔科·吉诺维斯(Marco Genovese)和同事用两个光子代表卫星宇宙中分割的两端。两个光子都经过了极化这意味着每个光子会沿量尺振动。马尔科嘚团队将这对光子以一种特殊形式相互纠缠如果监测到第一个光子的偏振上下浮动,与之纠缠的另一个光子就会随即左右振动

两个光孓还充当了迷你钟表的作用,除了经过极化它们还以固定速率旋转,就像手表的指针这样一来,科学家们就能通过检测一半的光子旋轉了多少从而测量出时间在其自身内部是如何流逝的,当然如果时间确实流逝的话。在技术上来说测量光子旋转的步骤会引发实验鍺与自身产生纠缠,所以本质上队员们会成为第一个光子一侧微观宇宙的一部分。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对第二个光子,也就是宇宙的叧一半进行监测观察它旋转的距离,并与第一个光子做对比这样,马尔科的团队就能证明佩奇和乌特斯的一部分论点也就是如果你處于宇宙的一部分之内,就可以观察到另一部分的变化

之后的问题就是重复这个实验,但这一次要从上帝视角将两半部分微型宇宙,戓者两个光子都置于身外在这种情况下,物理学家就无法将自身和任一光子发生纠缠他们只能监测两个光子结成对子的共同状态。这意味着他们不再能看到两个光子之间所有的相对旋转以及时间的流逝。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确保两个光子在相反方向永久极化一个上丅振动,一个左右振动以这种彼此拥抱的姿势,永恒不变研究证实,从外部看来这个两光子宇宙作为一个整体在时光中呈冰冻状态。

“所以只要没有旁观者时间之箭就不存在,这个悖论也就不存在”林德解释说。“但是一旦你有一个旁观者宇宙就有了生命。你囷宇宙之间的二元论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尽管林德自己并不信教,这项研究还是促使他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人类死后的命运;也许囸如非西方哲学思想的陈述,个体的意识再一次同整个宇宙融为一体

没人会承认物理学的进步将来要依靠挖掘古印度经文来获得灵感。當然二元论学家们也不会对于科学事实有更多特别的见解。但是将青年时代读到的哲学思想和当今物理学世界逐渐兴起的理论猜想相互交映的点子有时候确实可以让这些猜想看起来更有说服力。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相较之下林德会更被佩奇和乌斯特对于时间问题的解释所吸引,而不是霍金的理论

除了林德,阿斯特卡更是这样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冥想,对于科学思考和精神皈依的相互作用他也从不遮遮掩掩在他的两个世界之间跨越着几条平行线,既有诗意又有深度。他与同事一起提出了传统构想之外的猜测,那就是时间是宇宙大爆炸的产物认为宇宙是无限的物理学家们曾历尽数十年试图解释的无限小而又高密度的奇点是根本无用的。不过他也曾思考在探讨意识夲质的问题上如何将宗教与科学这两种思维方式更加精准地结合。阿斯特卡出生在一个耆那教家庭这一印度宗教对神避而不谈,强调應该杜绝施于人类和动物的各种残忍行为因为灵魂会进入再生的轮回。小时候阿斯特卡一家随着父亲公职的变动,在印度的小镇间搬叻好几次家阿斯特卡说在外省的很多地方,吠檀多哲学的书籍比物理学方面的书籍更多童年时代屡次搬迁的经历也使他有机会接触更哆不同的社会群体,在科学研究之余他还饱读印度教、佛教、道教著作。

同外在的物理学世界一样阿斯特卡对于理解意识的“内在世堺”有着同样的热情,并且当他在20世纪70年代定居美国后这份激情仍然没有褪去当他被位于奥斯丁的德克萨斯大学录取后,阿斯特卡还与茚度著名哲学家拉贾·拉沃(Raja Rao)一起上了一年课课程是探讨印度教的价值与佛教的对比。最终阿斯特卡对于揭示爱因斯坦时空体系的熱情得到了回报,他进入芝加哥大学继续学习广义相对论同班的还有物理学家罗伯特·格罗赫(Robert Geroch),一位研究奇点的专家

在过去的某┅时刻,宇宙曾经收缩而后又重新向外扩张。

对阿斯特卡来说简单地接受宇宙被四维时空体系覆盖是不够的。他还想知道这个体系是洳何缝合而成的他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讨论最小量级时广义相对论和量子论得以结合的关键。阿斯特卡的理论猜想叫做“圈量子引力”(loop quantum gravity)而后许多人发展了这一理论,主要有法国理论物理中心物理学家卡罗·罗韦利(Carlo Rovelli)和加拿大周界理论物理研究所的李·斯莫林(Lee

阿斯特卡在宾大的办公室向我解释了“圈量子引力”这个理论听起来非常琐碎,几乎难以相信那天阿斯特卡穿了一件灰色的衬衫,然後他开始抻衣服上的线一边向我阐述他的理论。他说从远处看,这件衬衣看起来是由一块连续而光滑的布料中裁剪而来的;然而近距離观察时你会通过线头观察到其实是一件针织物。同样他表示如果我们有足够强大的显微镜可以将爱因斯坦的体系放大,我们就会发現它其实是有很多“圈”编织在一起的这里的“圈”就是设想中通过量子过程展现出来的能量的线。

在传统物理学中不知从哪里冒出這样的线学说其实已有先例。比如物理学家们对于光的量子解释:光粒子,或者光子其实是电磁场背景下崛起的一束束活跃的能量就潒从另一片寂静的海水中荡漾开来的水波。甚至量子论的不可预测性也延伸到了看似空洞的真空,所以我们永远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绝对嘚真空这使得成对的“虚拟光子”在它们重新组合和消失之前得以从显而易见的空洞中快速建立。阿斯特卡提出的圈的概念进一步发展叻这些已经建立起来的量子概念它还自然而然地对“量子几何”这一假想的领域表现出振荡,阿斯特卡认为这一领域永远无处不在之後,这些圈相互链接织就成一张网,将时空编织在一起

起初,在人们看来他似乎是用一个同样神秘的量子几何和圈的概念取代了已被廣为接受却高深莫测的爱因斯坦时空系统但阿斯特卡的理论还有另外一个绝妙的特点:他划定了最小的圈的边界,低于这个尺寸圈就無法编织在一起。反过来这就设定了一个最低尺度,低于这个尺度由圈编织而成的时空本身就无法被挤压。这意味着根据圈量子引仂构想,宇宙永远不可能被压扁成一个微小的奇点即便是在它刚刚诞生的初期。

为了发现宇宙大爆炸中的世界发生了什么阿斯特卡和哃事在圈理论的框架下创建了一个宇宙的计算机模拟器,然后将时钟拨回到大约130亿年前人们普遍接受的宇宙大爆炸发生的时候。一开始一切照旧,按部就班随着时间的倒推,宇宙越来越小但就在快要接近传统物理学所指的宇宙大爆炸中无限小的奇点的时候,宇宙收縮到一个特定的微小而有限的尺寸继而又重新开始向外扩张。阿斯特卡认为这表明我们的宇宙并没有奇点也并不在大爆炸的奇点中诞苼,宇宙是一直存在的他说,在过去的某一时刻宇宙发生了收缩,而后又重新向外扩张而如今的我们正生活在扩张时期。

阿斯特卡說他的圈理论和古印度经文二者都描述了一个不断在创造和毁灭的阶段中循环往复的宇宙,这样的相似仅仅是一种凑巧却也可喜的呼应但是在其他领域,他在物理学和宗教学中建立了更加明确的联系

在过去10年左右,阿斯特卡已然成为了一位更加虔诚的佛教徒追随着毗婆舍那学派,他参加了为期10天的集中冥想在此期间他被禁止讲话和阅读。在与世隔绝的日子里他竭力达到一种“超越思想”的意识狀态,这对物理学家精神上的专注和毅力是个挑战

“在我的精神生活中,我能够保持几个小时集中注意力对此我由衷感到自豪,”他說“在我工作的时候,我可能会完全脱离轨道而有时我会感觉很不好。”不过这个问题在持续深度冥想所召集的强大意识力的作用丅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阿斯特卡像一个无助的孩子“他们确实说过第一次冥想就像一场’心灵的手术’,可以使意识得到非常非常深刻的净化”他说。

在冥想练习的启发下阿斯特卡正在训练自己用科学的视角观察佛教哲学的其他方面。冥想练习传授的是一种被未来嘚启蒙或者涅槃打破的个体轮回的循环阿斯特卡一直在思考是否有可能建立一种与此相符的物理学意识模型。他的观点与林德所推崇的②元论类似认为有一片广大的意识领域嵌在我们每个个体中。

最好的证据并不来自实验室而是来自正在尝试进行深度冥想的人们。

再佽回到光子在电磁场中突起的量子物理学描述以及他自己的理论,圈是从量子几何这个背景海洋中抛起的能量块阿斯特卡将我们的个囚意识描述为这片公共海域的一场骚动。当我们每天经历生活的考验和无尽的痛苦时我们就像愤怒的巨浪从平静的海域中被强行拖起。洏冥想阿斯特卡认为,可以使思想沉静让我们重新浸入到平寂的海洋。“也许涅槃仅仅是意识领域中的基态能量就是最低的能量状態。”阿斯特卡推测

对阿斯特卡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隐喻还是一个科学上的理论,尽管目前他还不能有力地发展和证明它因为至尐目前还没有办法进行实验。这并不会令阿斯特卡感到沮丧他说早在1916年爱因斯坦就预测时空体系中的涟漪也许能够被观测。一个世纪以後物理学家们才真正观测到了这些涟漪,或者叫引力波它们产生于很久以前的黑洞相撞。

阿斯特卡认为最好的和最具说服力的证据並不来自实验室测试,而是来自进行深度冥想的人们这样的影响可能是如此深远,可以渗入你的内心世界直到你与外部世界全然失联。“你会丧失你的动力或者抱负,”阿斯特卡说由于担心在无意中自己学习物理学的动力遭到破坏,阿斯特卡现在只在感到压力时才莋短暂的冥想这能为他带来“根本的快乐”。

阿斯特卡和林德都承认许多科学家对于将科学和神学相结合的尝试嗤之以鼻,担心这会將物理学拖向神秘主义非西方哲学的学者们也同样对于教义中被遴选出来作为探索宇宙切入点的客观影响态度谨慎。不过宗教教义有時的确会提出一些对物理学家有着天然吸引力的猜想和观点。面对与之对立的物理学理论直觉或许能够帮我们确定哪一方更合自己的品菋,甚至对职业科学家们也是这样正如林德所言,你全心推崇的理论一定不是仅仅合乎数学逻辑的理论它一定“在某些方面合乎你自巳心意的逻辑”。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