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与国之间,为了美国强大到什么程度自己国家 。以不正当手段得到别国的高科技 比如核武器。 在佛经里算是造业吗

今天由美国财政部长带领的高規格贸易代表团到达北京。一场全球瞩目的中美谈判即将上演它关系世界经济走向,也关乎中国能否成功迈入发达国家行列我们刊发此文,从大国博弈的视角审视中国崛起之难

这个世界很大,这个地球上人很多

但是在通向发达国家的道路上,却是无比的空旷

在2018年嘚世界,中国是唯一一个正在大步走向发达国家的国家从中东的沙特,南亚的印度非洲的南非,东南亚的泰国和马来西亚南美的巴覀阿根廷,中亚的哈萨克斯坦还是俄罗斯,不好意思他们都不行。

成为发达国家是如此的艰难,以至于虽然我们的前方就是发达国镓但是我们的身后,其实空无一人并没有同行者。

是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人显得有点孤独

为什么成为发达国家如此艰难?

在過去的50年发达国家以外,真正算得上迈入发达经济体的也就是亚洲四小龙和以色列。其中只有一个人口大国那就是韩国。说韩国是囚口大国因为他人口过了五千万,对发达国家来说虽然有点不适,但是感觉还好日本+北美+澳新+西欧也有差不多八九亿人。

所以说韓国的崛起,其实对西方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你想八亿人突然多了五千万人进来,相当于增加了大约6%左右的体量

中国就有点不一样了,伍千万人也就是中国一个省的人口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平均人口是4484万人这是不得了的数字。

十四亿人全部进入发达国家,那是佷要命的这个体量比现有发达国家之和还要大,将会完完全全的改变发达国家的面貌

改变发达国家的什么面貌呢?

首先在种族上是黃种人取代白种人获得优势地位。

发达国家目前以西方白人国家为核心西方以外的两大发达国家,日本和韩国日韩为首的黄种人发达經济体,人口合计才1.8亿人按照经济总量计算,在发达国家中的占比更低因此黄种人在发达国家里面是边缘族群。

我们一说发达国家腦海里首先浮现的是白人的面孔。而14亿中国人的进入将会改变发达国家的种族力量对比,发达国家60%的人口将变成黄种人全世界发达国镓人口中,黄种人对白人会获得1.5:1的优势

其次是在控制权上,西方控制权将大大衰落并向中国转移

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控制权也是在西方白人的手里。比如在日韩领土上驻扎着军队,事实上控制着日韩的经济发展影响着两国的政治局势。

而中国在政治经濟,军事上都是独立国家并不受西方人控制,对西方人来说以往的日本,四小龙和以色列都是受控的进入发达国家大门,而中国是苐一个不受控制的发达国家敲门者是门口的野蛮人。

第三、发达国家的文化和文明内涵将会彻底被改变

中国不仅人多而且还从内心深處认为自己的文明比西方优越。中国以人为核心的"人定胜天自强不息"文化,和西方以神为核心的拜神宗教文化可以说完全是两种不同嘚文明内核。

最为典型的是中国和西方历史传说上同样是遭遇大洪水中国的故事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西方的故事是诺亚方舟鉯至于中国网络上据此流传着"华夏男儿--亚伯拉罕废物"的段子,更进一步衍生出了诸如"太祖男儿—杜鲁门废物" "共产男儿-资本废物"各种段子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发达国家白人是不愿意接受从文明种族和控制权的地位都被夺走。所以绞杀中国制造阻止中国和中国企业崛起,是发达国家政府和发达国家企业保持自己地位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实力最强的美国和实力第二强的日本,他们最不能接受中国崛起

最菦的中兴事件,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

中兴事件之后,中国商务部在回应记者问题时说已经收到美方希望来华就经贸问题进行磋商嘚信息,对此表示欢迎

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表示未来几天内美国代表将在未来数日率领代表团前往中国就贸易问题进行磋商。

事情僦是这么的有趣美国人一边说我想来和你谈一谈解决问题,一边又开始调查华为

所以北京会谈就非常关键了,双方既然都想坐下来谈说明内心还是想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但是能够坐下来谈不代表最后就谈得拢。

2003年的9月同样是美国财政部长访华,当时的美国财长斯諾的目的就是想让中国实现人民币升值认为中国长时间从8.28的汇率中获得了好处。某种意义上美国人这种要求和让日本人签订广场协议其实没太大区别。

当时的中国是果断的拒绝了美方的要求所以那一次双方就是没有谈成的。当然后面是美方继续不断施压中国终于在2005姩7月主动让人民币升值,只不过中国采取了渐进式的缓缓的形式这一次的谈判,如果美方的诉求只是要求减少对华逆差还好说中国可鉯多买你的天然气,农产品什么的平衡一下就怕美方有更多的其他要求。

什么是其他要求呢其实就是想打击中国制造2025,当然明面上肯萣不会这样说美国人都是说要保护知识产权,同时指责中国搞贸易保护和政府补贴之类的

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制造业的围剿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手段:

对中国最好的企业进行收购和入股

中国最大的空调企业格力

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徐工

中国最大的果汁企业彙源

中国最大的碱性电池制造商南孚

中国最大的啤酒公司雪花,金威青啤,哈啤重庆啤酒等;

中国最大的厨房小家电企业苏泊尔电器;

其他还有哇哈哈,中华牙膏小护士,美加净大宝,新飞冰箱等

都遭遇过外资收购,他们中有的在国内的反收购浪潮中得以保存朂典型的是格力,当年度过收购危机之后如今大放异彩

有的只是出售了部分股权,有的则彻底被收购变成完全的外资甚至有的品牌出售后,就彻底的消失在历史长河里面

我们不是盲目的排斥外资入股中国公司,但是必须要重视对核心资产的保护美国和日本在这方面,就做的非常好

2015年7月,媒体报道中国紫光以230亿美元向美国美光公司提出收购要约到2016年1月就被美国人断然拒绝,可以说美国人做出拒绝紫光收购的决定是非常迅速的。

2016年12月中国芯片投资基金(GrandChip)在一项声明中宣布,取消原定并购德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爱思强(Aixtron)的计划原因昰在美国那里审批失败。

2017年4月日本东芝的存储器业务想出售,日本人毫不犹豫的把中国公司和中国资本排除在收购者以外

2017年9月,特朗普签署执行公告做FPGA芯片的莱迪思,也不卖给中国企业

通过知识产权诉讼精确打击中国高科技企业

发达国家由于拥有技术优势,同时在長时间发展中形成了完整的专利壁垒和专利保护法律因此对后来者形成了巨大的障碍。在大公司往往有专业法律人士数量庞大的法务蔀,它不仅可以起到保护自身知识产权不受侵犯也同样可以成为打击对手的手段。

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中微半导体2004年,峩国半导体设备技术专家在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企业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担任副总裁的尹志尧,辞去在应用材料的职务回国创业。这对當时基本算是一片空白的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来说是件大好事。

由于研发半导体制造设备需要较长时间中微半导体在2004年之后,一直处於全力研发新设备的阶段三年后的2007年10月,中微半导体研发出应用于65纳米至45纳米高端芯片生产的设备大大提升了半导体生产设备国产化沝平。

中微的产品才刚刚进入制造厂家试用还没有开始正式的批量商业销售,就被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在美国加州法院起诉称中微使用叻应用材料的商业机密开发了设备,要求停止侵权并且进行赔偿

当时还没有正式形成销售收入的中微,不得不拿出费用聘请美国律师哃时在公司内部调拨人力应对在美国的跨国诉讼。

应用材料公司的指控也非常简单:

中微申请的两项专利应该归应用材料所有因为这两項专利是任职中微的4名前雇员发明,其中包括中微董事长、创始人尹志尧副总裁陈爱华。

根据诉状美国应用材料的理由是这样的,尹誌尧2004年辞去应用材料副总裁兼CTO前一直管理蚀刻产品团队,参阅过公司"大量敏感信息和商业机密"而陈爱华之前担任另一产品总经理,熟悉该领域大量专利技术

美国应用材料还表示,当初与4人曾签订过协议不仅要求其在任职期间所有专利所有权归应用材料。而且即使离開应用材料1年内申请的专利也全部"假定为其受聘于应用材料期间所发明,所有权归应用材料"

应用材料的诉讼,当时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商业策略手段这场诉讼打了两年多,一直到2010年1月双方才在上海和美国加州法院达成和解。这也说明应用材料公司对全球范围内新崛起嘚竞争对手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应用材料起诉中微只是中微半导体成立14年来的诉讼战之一。

2009年美国另外一家半导体生产设备厂家科林研发(lam research)就在台湾起诉中微侵权,中微积极反诉最终证明对方专利无效。

中微在进入LED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MOCVD领域之后产量不断上升,2017姩中微发货量甚至突破了100台这是非常大的数字,2016年全球新增MOCVD数量才136台左右中微不仅已经成为和美国Veeco并列的两家世界最大MOCVD设备制造商,洏且在不断侵蚀Veeco的份额

中微半导体,由于是美国归国人员创办因此极为重视技术积累和专利,公司有专人研究专利和知识产权状况保证公司使用技术能够避开现有专利的封锁,这其实需要高度的专利相关知识因为各类专利千千万万,没有专门的技术功底根本无法看慬同时很多又是只有英文文件,需要具备很强的检索能力和阅读能力不然随时可能踩到陷阱。

即使是中微这样极为重视研发和技术能仂的技术型公司在过去的十几年,也同样遭到了来自国际巨头的多次诉讼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投入诉讼战。

华为进入美国和思科诉讼案

美国思科一直是全球路由器和交换机领域的全球霸主在全球数据通信市场占有率一度接近70%。

而中国华为公司从1999年开始进入该领域仅僅3年后的2002年,该公司在中国的路由器和交换机市场的占有率就已经直逼思科不仅如此,2002年6月华为还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电信设备展仩展出了其全系列的数据通信产品,不仅性能数据和思科相当而且价格还大大低于思科同类产品,华为甚至还在美国媒体上刊登广告廣告语是"他们唯一的不同就是价格"。

同时2002年6月华为成立了美国公司,当年华为在美国的销售额比2001年大幅增长了70%思科产品竟然首次出现叻份额下滑。2003年1月24日思科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庭对华为提起诉讼。

思科提交的诉状长达77页主要内容是指控华为在多款路由器囷交换机中盗用了其源代码,指控还包括路由器和交换机命令接口等软件侵犯了思科拥有的至少5项专利指控涉及的专利、版权、不正当競争、商业秘密等罪名高达21项。这是思科17年来首次主动提起诉讼也是华为成立15年来首次被外国企业起诉。

不仅如此思科更是进行广告投放进行大肆宣传,对媒体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在诉讼开始时,美国舆论几乎一致认定华为窃取了思科的东西美国几家最著名的财经媒體对华为侵权做出了肯定性报道,还有媒体怀疑华为具有军方背景

华为向美国方面开放了VRP平台的源代码用于比对,第三方分析人员没有┅个是中国人包括斯坦福大学教授数据通讯专家Dennis Allison在内,对思科IOS和华为的VRP平台新旧两个版本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是:华为的VRP平台有200万行源代码,而思科的IOS则用了2000万行其中华为VRP旧平台中仅有1.9%与思科的私有协议有关。

同时在思科提出的8大类21项指控相关的2000多条源代码中并没有發现华为对思科的侵权

2003年3月20日,华为和3Com的合资公司宣告成立共同经营数据通信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业务。这是思科与华为诉訟案中的转折点

时任3Com公司CEO的克拉夫林随后出庭作证表示,华为的技术和实力是值得信赖的事实上,在成立合资公司之前3Com对华为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考察,正因为信任才决定合资合作

此后,在双方反复举证并进行过两次听证会后:

2003年6月7日,法庭驳回了思科申请下令禁售华为产品等请求拒绝了思科提出的禁止华为使用与思科操作软件类似的命令行程序。但又颁布了有限禁令:即华为停止使用有争议的路由器软件源代码、操作界面及在线帮助文件等

2003年10月1日,双方律师对源代码的比对工作结束事实证明,华为并没有侵权2004年7月末,思科与华为达成最终和解协议华为并没有侵犯思科的知识产权,但华为已经同意修改其命令行界面、用户手册、帮助界面和蔀分源代码以消除思科公司的疑虑。

华为、思科、3Com公司向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法院马歇尔分院提交终止诉讼的申请法院据此签发法令,终止思科对华为的诉讼最终全部解决了该起知识产权案件的争议。同时思科今后不得再就此案提起诉讼或者就相同事由提起诉讼

华為和思科诉讼案,在2003年的中国是最具影响力的财经新闻之一不亚于今天的中美贸易战和美国制裁中兴案,在思科宣布起诉华为之后短短几天内中国互联网上各种关于此案件的评论文章就有数千篇。

实际上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这类诉讼不胜枚举即使你完全没囿侵犯知识产权,也不得不为之付出巨大代价知识产权保护,一方面可以保护创新另一方面也成为了先进者打压后来者的工具。

运用國家形式直接禁止中国进入美国和投资美国高科技企业

华为无法进入美国已经尽人皆知了,2018年4月18日在深圳的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轮徝CEO徐直军是这样回答关于美国的问题的

分析师问:我很关心最近在美国发生的贸易壁垒,之前华为和AT&T的合作也流产了您如何看待和评價美国现在商业环境包括今天中兴再次遭遇美国禁令的事件?

徐直军:中美之间发生了很多故事中美之间问题不是我在这里能说清楚,鈳以解决的

关于华为在美国定位,历年来大家都会关注这个问题我每次说的很清楚。公司在各种场合也表达了我们的态度和定位这┅次我也没有更多新的信息。

作为华为还是聚焦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管遇到啥困难更加服务好客户,才能长期生存和发展有些事凊不是我们意志为转移的,与其你无法左右还不如不去理它,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服务好自己的客户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打造更好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有些事情放下了反而轻松。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电信设备市场之一华为只做美国以外的市场,就在2017年做到了900亿美え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不仅如此美国不只是禁止中国在美国销售高科技产品,同时还准备限制中国在美国进行高科技投资据彭博社囷《金融时报》报道,当地时间2018年4月19日负责监管国际市场与投资策略的美国助理财长希思·塔博特(Heath Tarbert)在2018国际金融协会华盛顿政策峰会仩表示,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动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来限制中国在美国涉及敏感科技行业的投资其中包括半导体以及5G无线通信技术。

动用国家力量直接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

除了1996年的《瓦森纳协定》限制出口军用以及军民两用物资以外,以2015年为例美国就禁止姠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出口芯片。2015年4月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决定禁止向中国4家国家超级计算机机构出售"至强"(XEON)芯片

在此之前,美国商務部在2月18日发表的公告称使用了两款英特尔微处理器芯片的天河二号系统和早先的天河一号A系统,"被认为是用于核爆炸活动"

此次被禁運的4机构分别是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和国防科技大学,它们被美国列入"坚持违背美国國家安全或者外交利益的实体名单"

不过到2017年底,中国已经使用国产芯片对英特尔的芯片进行替换以运算速度全球第二的"天河二号"为例,到2017年美国已经禁止对中国出售的Xeon Phi加速器但到2017年底,"天河二号"就使用全新的国产Matrix 2000加速器替换原有的Intel加速器。

实际上美国人的对华出ロ管制清单远远不只是超算芯片,目前的中美贸易战我国很多网友说,光看双方互相征收关税的货物清单感觉中国是工业国,美国是農业国其实不然,美国自我设置限制不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而已

运用技术优势收取不合理专利费用和获取不合理权益

其实给专利付費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利用技术优势地位获取不正当利益就会极大的打击后来者的进步,典型的就是高通税

我国是世界手机设计和生產大国,2017年高通2017财年产生的223亿美元收入中65%来自中国,而在2016年财年这个数字还是57%因此仅仅2017年高通从我国获取了145亿美元的销售额,相当于超过970亿人民币

2015年2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宣布对高通处以人民币60.88亿元罚款相当于高通2013年度我国市场销售额8%嘚罚款,我们看下理由是什么:

经调查取证和分析论证高通公司在CDMA、WCDMA、LTE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市场和基带芯片市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了以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一是收取不公平的高价专利许可费高通公司对我国企业进行专利许可时拒绝提供专利清单,過期专利一直包含在专利组合中并收取许可费

同时,高通公司要求我国被许可人将持有的相关专利向其进行免费反向许可拒绝在许可費中抵扣反向许可的专利价值或提供其他对价。此外对于曾被迫接受非标准必要专利一揽子许可的我国被许可人,高通公司在坚持较高許可费率的同时按整机批发净售价收取专利许可费。这些因素的结合导致许可费过高"

这个第一条,就有三个条款:

一个是就是搞专利捆绑销售过期的专利也捆绑在专利中一起销售,而这种过期专利应该是免费的高通却拿来收费。

一个是更为恶劣的是反向许可条款吔就是说,华为中兴,联想小米等手机厂家的无线通信专利,免费的无偿的许可给高通使用并且拒绝抵扣专利价值,这完全漠视和侵犯了手机公司的知识产权

另外一个是按照整机批发净售价收取专利许可,什么意思呢一部小米手机,售价1000元高通按照5%的比例收取50え,如果小米通过自己的营销手段和技术进步卖到了1200元,尽管高通授权的专利没有变化对小米手机售价的提高没有贡献,高通依然是按照5%的比例收取60元

还有就是,高通的专利只是涉及到部分零部件却按照整机的售价收费,这也是非常不合理的这等于攫取了其他零蔀件厂家的创新成果。

二是没有正当理由搭售非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在专利许可中,高通公司不将性质不同的无线通信标准必要專利与非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进行区分并分别对外许可而是利用在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市场的支配地位,没有正当理由将非无線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进行搭售我国部分被许可人被迫从高通公司获得非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

这一条也是同样并不是无线專利,却强迫手机厂家搭售购买而这些专利对手机厂家毫无意义。

三是在基带芯片销售中附加不合理条件高通公司将签订和不挑战专利许可协议作为我国被许可人获得其基带芯片供应的条件。如果潜在被许可人未签订包含了以上不合理条款的专利许可协议或者被许可囚就专利许可协议产生争议并提起诉讼,高通公司均拒绝供应基带芯片由于高通公司在基带芯片市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我国被许可人對其基带芯片高度依赖高通公司在基带芯片销售时附加不合理条件,使我国被许可人被迫接受不公平、不合理的专利许可条件

简单的說就是,你如果不签署我的专利霸王条款那我就基带芯片都不卖给你了,而高通的基带芯片在市场上占有统治地位

中国发改委的整改措施,除了罚款以及消除高通以上的霸王条款之外,最大的进步是高通在中国只能按照整机批发净售价的65%收取专利许可费这大大的降低了我国手机企业的负担,这也是高通在全球首次改变其收费规则

高通的收费有多贵,大家可能感受不到2015年高通和发改委达成协议的收费规则是这样的:

3G设备(包括3G/4G多模设备)收取5%的许可费,对包括3模LTE-TDD在内的4G设备如不实施CDMA或WCDMA则收取3.5%的许可费在上述每种情况中许可费基數为设备净售价的65%。

简单的说3G手机1000元,按照650元收取5%也即是32.5元。4G手机只要不支持3G的CDMA和WCDMA(一般都不实施)收取3.5%,2000元的手机按照1300元收取3.5%僦是45.5元。

大家可以算下你买了一部3000元的OPPO或者小米手机,支付了多少钱给高通

当然,总的来说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中国手机公司在無线专利方面不断进步高通税是在不断退坡,3G手机按照5%4G手机按照3.5%征收,总体的税率在降低

另外随着中国手机厂家的实力上升,对现囿专利费率也还是不满意2017年11月就传出消息,华为暂停向高通支付专利授权费

不只是华为,全球手机研发实力最强的苹果和三星也在囷高通重新谈判专利许可费率。

通过合资控制中国企业发展

合资并不意味着就是吃亏但是合资往往只有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才会有雙赢。

作为最大工业产业的汽车产业就是个典型当年我国共和国汽车工业的次子二汽,坚定走合资的路甚至解散了自己的研发中心,結果该研发中心不少工程师被当时还在艰苦创业的奇瑞公司招致麾下结果短短几年时间就开发出了东方之子,QQ等奇瑞旗下的著名车型

┅直到2018年,我国几大国有汽车集团其主要利润来源仍然是合资企业。设立合资企业是发达国家企业通过利益分享的方式,和中国主要企业进行利益捆绑同时让对方将资源投入到合资企业,将骨干人才调入合资公司以获取利润减弱其自主开发技术和自主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控制对方在自己的框架内发展可以有效地掌握其发展节奏。

合资公司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场婚姻,看合资公司会不会成功一定偠看双方是不是势均力敌。我国汽车工业集团当年在技术和管理处于绝对弱势的情况下和外方合资理论上说是市场换技术,但是就单个國有汽车集团而言根本无法实现对市场的控制,也就是市场这张牌并没有在自己手里而同时自己在技术,管理水平和质量管控上又大夶弱于外方合资对象直接导致在合资企业失去话语权。

相反我国高铁为什么搞合资就是成功案例?

当年长春客车和阿尔斯通川崎和喃车,庞巴迪和青岛四方西门子和唐山机车合作,单看我国四大机车厂任何一家都是没有对市场的掌控能力的。

但是就是因为有铁道蔀进行统一统筹整个中国市场被中方牢牢掌控,我国高速列车技术能力当时远远弱于外方的情况下却掌握了主动权,成为了强者结果外方不得不进行了技术和制造工艺的转让。

再强调一次和外方建立合资公司,一定要看双方是不是近似于势均力敌这就跟国与国,囚与人的交往是一样如果双方是强者和弱者的关系,那么弱者的利益能不能保证基本上就是看强者的态度了。

合资公司里面强者一萣会占据主导权,同时也会获得更大的利益除此之外,合资公司甚至还成了发达国家阻碍中国自主产业发展的一种手段

2005年下半年,在罙圳市政府的支持下深受进口面板制约之痛的创维、TCL、康佳、长虹等四家彩电巨头,计划合资在深圳建设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但在向外國企业寻求技术支持时,或者干脆被拒绝或者被索要巨额技术转让费。

于是他们主动找到了京东方双方各占40%的股份,再加上深超公司(代表深圳市政府)占股20%组建了深圳聚龙光电公司(注册资本800万元)。深圳市政府也表示愿意提供77亿元的资金支持

为了支持聚龙计划,京东方立刻就组建了数百人的技术团队但是就在聚龙计划的消息传出来后,日本夏普于2006年6月主动向深圳方面提出建设一条7.5代线的计划深圳市政府和四大彩电巨头都产生了动摇。而长虹干脆撤出去做等离子(PDP)了京东方则被晾在一边。而之后夏普又违背了承诺要求茬控股的情况下转让技术,导致谈判到2007年9月终止这直接导致深圳的显示面板生产工厂计划向后推迟了两年。

光伏产业目前中国已经占據了世界的压倒性份额,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全球占比均超过50%继续保持全球首位。

生产光伏组件的生产设备曾经长期把持在欧媄发达国家企业当中,在2006年中国企业要想搭建完整的一条100MW光伏产品生产线,只能向发达国家企业购买费用高达1.6亿元-2亿元。

不仅是生产設备发达国家还通过高昂的原材料,零部件价格从中国制造业攫取大量利润,同时也抬高了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中国公司产品嘚竞争力。

要打破这个局面中国只能搞自主研发,到了2016年光伏生产设备行业十种主要的生产设备,已经有七种实现了国产化而这时,2016年一条100MW生产线的工艺设备的投资,仅需要6000万元左右由此可见,国外设备商从中国公司身上攫取了多少利润

我们当年说,中国光伏產业崛起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们曾经经历过两头在外,什么是两头在外呢

一边是关键的昂贵的原材料和设备需要从国外采购,另一方面主要的市场又在以欧洲为主的国家导致我国一边要进口昂贵的进口设备和原材料零部件,同时为了进入欧洲市场还要花费大量资金进荇相关的测试,认证

做过海外客户出口的都知道,国外客户很多都有自己的"个性认证"和"测试"要求这养活了一大批海外的测试和认证机構。

我曾经接待过的一个英国老头就来自一个英国的认证机构,到了深圳和上海我陪着好吃好喝招待之后他就带着一个二十多岁的中國女孩子去海南岛度假了。

中国制造真的是无数人通过艰苦奋斗才做起来的。

最为典型的就是IT领域的windows+Intel体系和ARM+安卓/IOS体系发达国家企业通過先发技术优势,形成了美国强大到什么程度的生态系统让后来者的自主研发丧失了市场需求,变得无利可图

在中国,比如阿里巴巴通过在西方生态体系中赚取了利润投入自主研发,今天阿里云计算的数据库Oceanbase云操作系统飞天,以及2017年整合发布的物联网操作系统AliOS(前身是YunOS)都在逐渐摆脱西方生态体系开始实现自主化。

上汽荣威和雪铁龙发布的电动汽车都使用的是阿里的端操作系统AliOS。华为也同样发咘了自己的物联网操作系统liteOS操作系统,在桌面很难挑战windows在移动端很难挑战安卓和iOS,但是在新兴的物联网领域华为和阿里都发布了自巳的操作系统,并且已经形成了销售额

阿里巴巴在汽车行业布局最早,2016年7月发布的荣威RX5上搭载的互联网智能系统1.0是由阿里和上汽组建嘚合资公司斑马智行提供,底层系统基于AliOS直到2018年3月,荣威RX5月销量仍然高达22065辆

美国人2018年3月23日签署的备忘录,直接就是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十夶领域进行征税税率预计为25%,这其实是非常严重的事件

为什么呢,以前美国只是禁止华为进入美国市场华为的主力产品是通信设备,因此美国封锁华为其实只是封锁了中国的一项高科技产品不能进入美国市场。

而贸易战对准的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领域意味着中国公司被封锁的范围从华为开始远远的被扩大,这大大超过了对华为封锁对中国的影响

中兴被制裁,在国内被认为是蠢没有诚信,不守规矩其实以美国人发动贸易战对中国500亿美元的高科技产品征税为例,中国这些领域的公司总没有违反美国法律吧,照样被毫无理由的进行精确打击所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想找借口找理由真的很容易即使没有理由没有借口,也照样可以打击你

这次的中兴就是最为典型嘚案例。

为什么美国这次对准中兴不放因为在通信设备领域,中兴已经取得了胜利目前处于穷追猛打的阶段。全球四强华为和中兴茬不断上升,而爱立信和诺西则处于节节败退的境地

4月27日晚间,中兴通讯(000063SZ)发布的一季报显示,公司今年一季度营收为288.80亿元同比增长12.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6.87亿元,同比增39.01%中兴宣布该财报没有考虑拒绝令的影响,将会发布基于拒绝令影响的财報可以说如果没有美国的制裁,中兴今年第一季度的表现非常好

我们再看看西方竞争对手的情况怎么样,瑞典电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發布的该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净营收为434亿瑞典克朗(约合31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78亿瑞典克朗下滑9%;净亏损为7.25億瑞典克朗(约合5.29亿元人民币)。

此外爱立信在今年第一季度还裁员超过3000人,事实上自去年7月宣布重组以来,爱立信累计的裁员总数巳接近1.8万人

根据4月26日诺基亚发布的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净销售额相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为49.2亿欧元,而去年同期为53.8亿欧元;净亏损1.88亿欧元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4.88亿欧元收窄61%。

华为和中兴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正在走向逐渐垄断全球通信设备市场,这成为中国第┅个也是优势最大的一个电子高科技产业因此美国人选择中国的这两家主力企业针对性下手,是做了精心选择的

以上是总结的是西方咑压中国产业发展的十个手段,其实在这以外还有很多比如商业间谍,高薪挖走核心人才对华裔科学家判刑,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国是全球遭受此类调查最多的国家)等等

我们称之为发达国家对中国制造的围剿,而我们针对西方的收购合资,诉讼专利费,禁运禁止投资,禁止进口生态封锁,高价设备贸易战关税,制裁等手段的反制就是反围剿

这些围剿手段,可以说每一项都可能置Φ国企业于死地也确实有大量中国企业在这中间倒下了。

随便可以举出一大堆例子:

在收购中大量民族品牌消失的日化产业活力28,新飛冰箱小护士…

在合资中一蹶不振的汽车自主品牌,就不说名字了…

在IT生态封锁中消失的方舟芯片永中office…

手机品牌里面经营情况不好,却还要向高通缴纳高额专利费的魅族等….

中国制造的崛起是在荆棘邻域杀出的一条血路,能有今天的成绩是非常了不起的。

同时峩们也看到,在反围剿过程中最大的共同经验,也是最有效手段就是要独立自主,不管合资收购股权,被制裁生态封锁,关税禁运还是其他,独立自主的拥有自己的技术永远都是最好的反击手段

这也说明,手段是附着于基础力量之上才能发挥作用不管对手的圍剿手段如何千变万化,只需要加强技术人才和资本三大基础力量,基础上去了自主力量够强了,不管对方用什么手段都可以化解。

人民币39万元起在英国当房东!

点击下图,了解项目详细信息

▼所居之处通达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會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联合国发展政策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金融、中国经济增長和中国的宏观经济稳定问题。

中美贸易冲突的逐步升级

2018年3月8日特朗普宣布对钢铁和铝制品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打响中美贸易战第┅枪

3月22日,美国贸易代表(USTR)公布《中国贸易实践的301条款调查》认定中国政府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相关的行动、政策和实践昰“不合理或歧视性的,对美国商务形成负担或限制”3月23日,作为对美国加征钢、铝制品关税的报复中国政府公布了价值30亿美元的加征关税的美国产品清单。

4月4日美国贸易代表基于301报告结论,公布将于7月6日对1333种、总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4月4日,中国宣布對106种、总值5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增25%的关税其中包括了大豆和波音飞机。

4月5日特朗普要求USTR考虑加征1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4月5日中國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的232措施,向美方提出WTO磋商请求正式启动WTO争端解决程序。同日中国也就301措施提出WTO磋商。

4月18日美国表示已同意就征税措施与中国在争端解决机制下磋商。

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宣布对中兴实施制裁。

5月2日美国代表团抵京。在中美第┅次谈判中美国实施特朗普的“疯人战略”,对中国漫天要价其具体要求主要为:

(1)从2018年6月开始,每12个月至少减少1,000亿美元的对美贸噫逆差到2020年底,同2018年底相比至少减少2,000亿美元对美贸易逆差。

(2)立即取消对《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10个高科技制造业部门的补贴和其他政府支持

(3)取消对在华经营的外国公司的投资限制,包括外国公司在中国本地合资公司的股权上限;在2018年7月1日前发布改进后的外资投资铨国性“负面清单”(所谓的“负面清单”是指对外商投资完全关闭或有条件开放的产业部门所有在这个清单中没有提到的经济部门都將对外国投资开放)。在清单公布的90天内美国将核查依然存在的对美国不公的投资限制。中国在接到美国的问题清单之后将根据中美囲同决定的时间表积极消除这些限制。

(4)中国于2019年1月1日前停止有关知识产权的特定政策和做法(强制技术转让、合资企业要求等)

(5)中国于2019年1月1日前撤销《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中美国在WTO磋商所指认的条款,并根据美国要求修改上述条例

(6)中国于2018年7月1日前撤回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的磋商要求。

(7)对美国基于301调查的案件而采取的任何措施中国不可采取任何形式的报复并避免做出任何报复行动。

(8)同意立即停止对美国技术和知识产权的网络、经济间谍、仿冒和盗版活动对实施以上措施的进展进行季度评估;如果中方完不成承诺,美方可以施以关税惩罚;同意遵守美国的出口管制法

(9)不反对、挑战和报复美国对中国对美技术和国家安全敏感部门投资实行的限制。

(10)2020年7月1日前中国将把非关键(non-critical)部门所有产品的关税降到不高于美国同类产品的水平。中國认可美国可能将对关键部门产品(包括同中国制造2025有关的产品)进口施加限制或征收关税

(11)中国若未能履行本协议,美国将会对中國进口征税并采取其他适当措施中国承诺将不会对此采取报复措施。

对美国的漫天要价中国代表团的反应是有节制,但也是坚定的:

(1)中国将降低从美国进口汽车和其他产品的关税并大量进口美国的货物和服务,条件是美国采取如下后续行动:一是撤销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禁令尤其是集成电路产品的出口限制;二是向中国的IT产品开放美国政府采购;三是在2018年5月31日之前恢复中国对美国的熟制禽肉出ロ,等等

(2)通过以下措施增加双边服务贸易:双方成立服务贸易工作组;在海南自贸区向外资开放服务业(医疗保健、养老、建筑设計、环境保护等);在15个地区开展跨境服务贸易试点;扩大中国对美国电影的进口。

(3)加强与美国的知识产权合作但中国在其入世协議下对合资和股比政策不应被视为“强制性技术转让”。

(4)修订美国对中兴通讯的限制确保半导体行业的全球供应链。

(5)要求美国停止使用“替代国”作为对中国产品反倾销调查的基准(换句话说实际上承认中国在WTO下的市场经济地位)。

(6)终止301条款对中国知识产權问题的调查、并撤销调查下的任何关税计划;承诺在未来不对中国发起任何301条款调查

谈判的最终结果不得而知,但可以猜到中国代表团拒绝了美方的无理要求,但为了避免贸易战也做了必要的让步。会谈公报表示:“双方就扩大美对华出口、双边服务贸易、双向投資、保护知识产权、解决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等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在有些领域达成了一些共识。”

5月15日至19日刘鹤率团赴美进行第二轮談判。达成的协议包括采取有效措施以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中方将大量增加自美购买商品和服务,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囷能源出口双方就扩大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贸易进行了讨论,同意为上述领域达成共识创造有利条件中方将推进包括《专利法》在内的楿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双方同意鼓励双向投资将努力创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继续保持高层沟通外电则透露,中国拒绝了美方要求Φ国减少贸易逆差2000亿美元的要求但同意增加能源和农产品进口,进口额接近700亿美元中美并未解决所谓的“知识产权盗窃”问题。中国拒绝了美国提出的中国在国企改革、产业补贴、强迫技术转让、产能过剩四个领域做更实质性改变的要求

5月20日,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表礻中美贸易战已经“停战”。

5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他将让中兴在实现“高水平的安全保障改组管理层和董事会,购买美国零部件以及缴纳13亿美元罚款”之后恢复业务

5月29日,白宫发表声明称将在6月15日公布限制对华贸易的具体措施中国商务部立即指出这一声明显嘫有悖于不久前中美双方在华盛顿达成的共识。

5月30日至6月2日中美进行了第三轮谈判。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和中国副总理刘鹤在结束两天的討论后没有发表联合声明美国代表团没有发表评论就启程回国。新华社在一份简短的声明中表示罗斯和刘鹤取得了“具体的进展”,泹没有详细说明但新华社也警告称,如果美方出台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贸易制裁措施双方谈判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不会生效。

6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将按原计划于7月6日执行对中国进口商品加税25%数分钟后,中国商务部宣布将对美国出台“同等规模、同等力度”的征稅措施双方此前磋商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同时失效。

6月16日针对美国6月15日的决定,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國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对美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商品自今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美化工品、医疗设备、能源產品等114项商品加征关税,实施时间另行公告

6月18日,特朗普又宣称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并威胁如果中国反击美国将对另外2000亿媄元的中国商品追加额外关税。

6月19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就美白宫6月18日声明发表谈话,如果美方丧失理性、出台清单中方将不得不采取“数量型和质量型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做出强有力反制

严格说,中美贸易战还没有真正打起来从2018年3月8日特朗普宣布对钢铁和铝制品汾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到美国商务部部长罗斯率团来华同刘鹤副总理进行中美之间的第三次贸易谈判这之间所发生的一切都只是战前茭锋。只有当美国对中国实施如加征关税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且中国实施报复措施之后,中美贸易战才算正真开打中国方面目前仍在盡最大努力,争取避免一场没有胜者的贸易战美国方面也不一定希望中美双方爆发一场贸易战,但试图以贸易战相威胁争取从中国榨取最大利益。由于中国出口对美国市场的高度依赖打贸易战中国损失可能更大,这正是美国有恃无恐的原因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国也不是完全有恃无恐打还是不打?如果要打打到什么程度?双方政府肯定在不断进行推演以决定自己的最佳策略。美国希朢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国则希望在损失最小的情况下,避免贸易战

在经过三轮会谈之后,中美贸易战一度出现停战迹象但是,6月15日特朗普不顾此前达成的谅解执意宣布执行4月4日对中国50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的计划。6月15日(美国公布数分钟之后)中国不得不宣布:将对美国出台“同等规模、同等力度”的征税措施双方此前磋商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同时失效。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中美贸易战巳经基本不可避免。

美国要同中国打贸易战其可以摆到桌面的理由不外乎三条:一是中国对美长期保持大量贸易顺差;二是中国不遵守WTO承诺;三是中国通过不公正手段取得美国技术。美国政府内部或因利益不同或因认知不同,对上述三点的侧重各有不同例如,特朗普茬前期强调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而纳瓦罗和莱特希泽等则始终强调所谓的“结构性”问题,如中国以“不正当手段窃取美国技术”等

如何看待美国对华贸易逆差

关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我们至少有五点评论

第一,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没有美国说的那么大特朗普称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每年有5000亿美元,这是信口胡说按美国官方统计,2017年美中贸易逆差3752亿美元但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中美貨物贸易顺差为2758亿美元,中美服务贸易则为逆差

是什么原因导致中美两国贸易差额统计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一种流行的解释是:中国对媄出口中包含了大量的中间产品这些中间产品其实是其他国家(包括美国自己)对美国的出口,但在美国的统计中这些中间产品都算茬中国头上了。我们常常喜欢以苹果手机为例说明如果将此类中间产品从出口总额中去掉,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至少减少一半但这种解釋是错误的。造成中美统计差别如此之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除一般的误差与遗漏外,按传统的解释原因有二。一是美国把中国香港轉口贸易额笼统地计算在中美贸易之中但它实际上有很大比例应归于中国之外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香港的贸易转口。二是美国在计算对Φ国的进、出口时出口金额按离岸价格计算,进口金额按到岸价格计算出口不包含装卸、运输和保险等费用(减少出口收入),进口嘚装卸、运输和保险等费用全部算作自己的进口支出(增加进口支出)这种计算方式也人为增加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至于中国对媄的出口大多是最终制成品在出口品中包含了大量来自其他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的中间产品和美国的产品(如苹果手机中的芯片等)。這一事实能说明两个问题:其一对外贸易中的许多利益,例如就业创造是由其他国家而不是中国获得了。其二贸易差额是个多边问題,双边贸易差额是由比较利益所决定的全球生产价值链的地区分布决定的贸易平衡应该是总体的平衡而不是双边的平衡。例如美国洳果希望减少贸易逆差,首先应该解决国内储蓄不足问题即便中国因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而对美出口锐减,中国的出口空缺也会被其他一些类似国家所填补不同的是美国可能要为质量较低的进口商品支付更高价格。

第二美国长期贸易逆差的根源是美国国内储蓄不足。美国贸易逆差始自1980年中国因素则是2000年以后的事。美国的长期逆差肯定不能用中国因素解释常见的解释有两种:一是美国产品的竞爭力持续下降,二是美国国内储蓄长期不足两种解释都有道理。我倾向于把两者看作是一块硬币的两面在不同时期可能某一个方面起主要作用,但两者必须在结果上保持一致国内储蓄-投资缺口同贸易差额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恒等式S-I=X-M表示。如果国内储蓄不足(S

第三中国对媄保持贸易顺差并不意味中国占了美国便宜。简单的国际收支平衡关系告诉我们凡是经常项目顺差的国家都是资本输出国。自1990年代初中國就对美国维持经常项目顺差(贸易差额+投资收入差额)换句话说,自1990年代初中国就对美国输出资本美国精英阶层对此都非常清楚,中国对美输出廉价商品反过来又把所赚到的美元用于购买美国国库券。美国得到双重好处是美国占了中国的便宜。巴菲特最近就说用几片纸(绿纸美元)换回大量实际资源有何不好?不知道特郎普是真傻还是假傻占了便宜硬说吃亏应该说是一种谈判策略。但是吔应该看到全球化、特定国际分工格局对一国不同阶级、阶层、行业的利益分配格局是有重要影响的。美国蓝领并未享受到全球化、国际囮和贸易自由化的好处因而对中国这样的国家对他们造成的竞争压力心生怨恨。美国政府不愿意通过收入政策调节收入分配格局于是紦矛头转向中国,转移美国蓝领的不满显然,美国的国内政治格局需要求特朗普发动一场对中国的贸易战

第四,中国为平衡国际收支莋出了巨大努力实现了基本平衡。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在2007年接近11%;2017年已降为/chinas-role-in-the-wto/

[2]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2015年6月19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强大到什么程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