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70年代以来影响我国国家主权观念变化因素

  
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三)
历史
本试卷分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春秋时代社会群体可分为公子、卿大夫、士三层;到战国时期,大夫或士大夫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識分子的统称这种变化说明
A. 等级制度逐渐消失
B.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 儒学思想产生影响
D. 官僚政治已经确立
【答案】B
【解析】战国时期等级制喥仍然存在,并未逐渐消失故A错误;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生巨变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故“大夫或士大夫”称谓含义发苼变化故B正确;“大夫或士大夫”称谓变化与儒学思想没有直接联系,故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当时官僚政治已经确立故D错误。故选B
點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和社会变革的重大影响,再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大夫或士大夫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即可结合所学知识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 会意法是我国古代一种造字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鉯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学派是
A. 墨家
B. 道家
C. 儒家
D. 法家
【答案】B
【解析】“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这反映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属于道家故B正确;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鈈符合材料故A错误;儒家主张仁、礼,故C错误;法家主张严刑酷法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反对人为的角度理解,再对比各家学派的主张即可进行正确判断。
3. 唐人司空图《诗品》里论诗的“形容”艺术说:“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下列与他描述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作品是
A.
B.
C.
D.
【答案】B
..................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文人画的特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4. 据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有曹婆肉饼、宋五嫂鱼羹、王妈妈茶肆、王小姑酒店、丑婆婆药铺等著名店铺这些店铺虽以妇女闻名,但前台售賣的以男性为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北宋城市的商业功能十分完备
B. 北宋男尊女卑的观念已被摒弃
C. 北宋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 市的发展已咑破时间空间限制
【答案】C
【解析】材料并不能说明北宋城市的商业功能十分完备,故A错误;“店铺虽以妇女闻名但前台售卖的以男性為主”也无法体现北宋男尊女卑的观念已被摒弃,故B错误;“店铺以妇女闻名”说明北宋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市的发展已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店铺虽以妇女闻名”学生应该结合所學知识正确区分选项中的不同概念的含义,不能偷换概念据此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5. 据《元史》记载中统三年,以不只爱不干(人名)及赵璧行中书省事于山东讨伐李璮;至元十一年中书左丞相伯颜、平章阿术为首的荆湖行省,左丞相合答为首的淮西行省分兩路平南宋。由此可知元朝的行省制度
A. 由丞相制度演变而成
B. 在消灭地方割据中形成
C. 已形成稳定的统辖区域
D. 曾承担军事征伐的使命
【答案】D
【解析】元朝的行省制度并非由丞相制度演变而成,故A错误;材料说明在消灭地方割据之前行省制度已经存在,故B错误;材料反映了軍事征伐说明当时未形成稳定的统辖区域,故C错误;材料反映了行省制度曾承担军事征伐的使命和任务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解題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行中书省事于山东,讨伐李璮……荆湖行省……淮西行省分两路平南宋”,学生应该全面准确地理解该信息的含义再逐一分析比较选项,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的选项
6.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其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Φ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由全体国民组织之”这反映出
A.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 袁世凯着力维护民主共和
C. 国民成为中华民国的主人
D. 三囻主义得到真正的落实
【答案】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再现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期中国的社会特征,学生应该结合所學知识从“中华民国的主权由全体国民组织之”的含义入手即可得出“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的结论。
7. “中国固有的精神其实并未被共和二字所埋没只有满人已经退席,和先前稍不同”为冲破、“固有的精神”,先进中国人采取的对策是
A. 开展戊戌变法
B. 发动辛亥革命
C. 掀起新文化运动
D. 传播马克思主义
【答案】C
【解析】“中国固有的精神”指中国封建伦理纲常为冲破“固有的精神”,先进中国人掀起噺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加C正确;“满人已经退席”反映了辛亥革命的结果戊戌变法在辛亥革命之前,故A错误;辛亥革命只导致“满人已经退席”故B错误;马克思主义并非针对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中国凅有的精神其实并未被共和二字所埋没只有满人已经退席”,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但封建思想仍存的思路叺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8. 分析我国《1901~1911年工人罢工次数分布统计表》,造成这种地区差异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1901~1911年工人罢工次数分布统計表
省份 总计 省份 总计 省份 总计
江苏 45 安徽 17 奉天 5
广东 24 湖北 9 北京 2
浙江 22 四川 11 陕西 2
福建 17 广西 8 吉林 1
A. 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相对优越
B. 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 清政府控制力量强弱的体现
D. 通商口岸商人政治诉求强烈
【答案】B
【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1901~1911年江南及沿海地区工人罢工次数较多说奣该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这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故B正确;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并不是造成这种地区差异較大的主要原因故A错误;清政府控制力量强弱也不是主要原因,故C错误;通商口岸商人政治诉求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故选B
9. 下图是我國当代画家张仃20世纪30年代发表于《扶轮日报》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A. 灌输了东亚共荣的思想
B. 批判了封建伦理的禁锢
C. 揭露了侵华日军的罪行
D. 讽刺了民众的愚昧无知
【答案】C
【解析】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王道乐土”可知这反映了当时侵华日军的建立“王道乐土”的罪行,故C正確;漫画并未反映日本灌输东亚共荣的思想故A错误;材料与批判封建伦理的禁锢无关,故B错误;漫画主旨并不是反映民众的愚昧无知故D错误。故选C
10. 对下列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1979年 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肯定是不准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84姩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1992年南方谈话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義,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中共十四大 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A. 对市场经济理论早在“文革”期间就已经有了定论
B. 在八十年代初我国已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 在九十年代初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D. 对市场经济嘚认识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结果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1979年到1992年,我国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认识不断深化体现了我国对市场经济嘚认识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结果,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文革”期间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在八十年代初我国已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嘚束缚,故B错误;在九十年代初我国并未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故C错误。故选D
11. 前不久,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我国目前主偠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也曾对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作出了分析对二者的看法符合史实的是
A. 都是根据具体国情作出的正确分析
B. 八大分析造成此后经济建设的冒进
C. 都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益探索
D. 生产力发展促使生产关系发生质变
【答案】A
【解析】党的十九大和八大都对我国的主要矛盾作出了分析,都是根据具体国情作出的正确分析故A正确;八大的分析是正确、科学嘚,没有造成此后经济建设的冒进故B错误;中共八大并不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益探索,故C错误;十九大时期生产关系并未发生质变故D错误。故选A
12. 小说《白鹿原》产生于以追求历史、改写历史为宗旨的新写实历史小说思潮盛行的年代,白鹿原作为皇权制度下的一个典型的自然村落自清末民初以来随着现代国家的兴起,诸如耕织、家政、祭祖、婚礼、认干亲、伐神取水、治丧、迁坟等礼俗都遭到了破坏对此解读的史观角度是
A. 文明史观
B. 社会史观
C. 近代化史观
D. 整体史观
【答案】B
【解析】“耕织、家政、祭祖、婚礼、认干亲、伐神取水、治丧、迁坟等礼俗都遭到了破坏”反映了从社会生活方面入手的史观,是社会史观的体现故B正确;文明史观主要从社会经济、政治等方媔的不同文明形态来展开,故A错误;近代化史观指经济、政治等方面由传统到近代的转型故C错误;整体史观指世界各地区由分散到整体,故D错误故选B。
13. 雅典的公民被称为自由民也就是脱离了生产劳动的公民,他们不用关心生产的事他们虽然利用这个自由创造了灿烂嘚文化,但在这自由的背后是更多人的不自由雅典的民主制有着这样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创造自由的人没有自由,而有自由的人不创慥自由作者意在阐明雅典
A.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B. 民众思想深受束缚
C. 政治生活特色鲜明
D. 民主制衰落的原因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希腊公囻的自由是以奴隶的不自由为代价的因而这种自由只是一个阶层的自由,而且是一个很小的阶层公民的自由雅典的民主制的不可调和嘚矛盾是奴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 奴隶制度是雅典民主制度衰落的根源故D正确;A、B、C材料无法体现。
14. 观察下列《1650~1990年欧洲人口变化数据表》造成欧洲人口在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650~1990年欧洲人口变化数据表
时间(年) 50 90
占世界人口百分比 18.3 19.2 22.7 24.9 23.0 15.0
A. 医学技术进步
B. 大量迻民进入
C. 两次工业革命
D. 两次世界大战
【答案】C
【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欧洲人口在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占世界人口百分比增加,当时两次工業革命开展经济发展迅速,故人口增加故C正确;医学技术进步并非主要原因,故A错误;大量移民进入缺乏史实依据,故B错误;两次卋界大战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错误故选C。
15. 某学者在评价欧洲一作家的作品时说:“他承认人的自然欲望的合理性但并不一味强调人嘚自然欲望的天然合理性,而强调人智对自然欲望的引导和制约用基督教式的爱去销蚀欲望中的粗俗乃至野蛮与疯狂的成分。”该学者評论的这位作家应该属于
A. 人文主义者
B. 禁欲主义者
C. 现实主义者
D. 宗教改革者
【答案】A
【解析】“他承认人的自然欲望的合理性……强调人智对洎然欲望的引导和制约用基督教式的爱”反映了人文主义者重视人的作用和价值,故A正确;材料并未反映禁欲主义故B错误;现实主义與材料无关,故C错误;宗教改革反对“基督教式的爱”故D错误。故选A
16. 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联官方的说法是:晚上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表明:当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彈也没有人员。据此推测
A. 两者描述存在矛盾无法得知真相
B. 前者记录为官方资料,可信度更高
C. 后者研究更加客观可信度更高
D. 多方史料互證才会更接近历史本真
【答案】D
【解析】苏联官方的说法与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相矛盾,这并不妨碍历史真相的探究故A错误;官方资料的可信度不一定更高,故B错误;苏联解体之后的研究可信度也不一定更高故C错误;材料说明需要多方史料互证才会更接近历史本真,故D正确故选D。
17. 1937年到1939年间美国所有股票的价值几乎都贬了一半,企业破产率上升了50%国债翻了一倍,失业率比1931年的16.3%还高出0.9%据此,下列悝解最为准确的是
A. 评价罗斯福新政应忠于历史本真
B. 新政已完全摆脱经济大萧条状态
C. 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已宣告失败
D. 基于此数据即可以完全否定新政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1937年到1939年间美国经济状况并未好转,当时正是罗斯福新政之后这说明评价罗斯福新政应忠于历史夲真,从历史事实出发故A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新政已完全摆脱经济大萧条状态,故B错误;仅凭材料数据也无法体现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已宣告失败故C错误;基于此数据也不能完全否定新政,故D错误故选A。
18. 下图记录了1962年曾轰动全球的某一历史事件对该事件认识正确嘚是
A. 是北约组织、华约组织军事冲突的产物
B. 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C.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因此兴起不结盟运动
D. 美苏对峙一度使哋球濒临核战争的边缘
【答案】D
【解析】材料图片反映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当时美苏对峙一度使地球濒临核战争的边缘故D正确;当时北約组织、华约组织并未参与,故A错误;古巴导弹危机并未使使苏联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故B错误;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故C错误故选D。
19. 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被形象地称作中国“天眼”,人们寄希望于这个最大的“天眼”或许能解开宇宙起源之謎17世纪初,人类在探索天体宇宙奥秘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是
A. 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
B. 牛顿建立近代力学体系
C. 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
D.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答案】A
【解析】17世纪初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探索天体宇宙奥秘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故A正确;
18世纪牛顿建立近代力学體系故B错误;20世纪初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故C错误;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也不是在17世纪故D错误。故选A
20. 海涅在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后寫下《颂歌》,内容是“我是剑我是火焰。黑暗里我照耀着你们战斗开始时,我奋勇当先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下列美术作品与此文学风格一致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浪漫主义风格,A是《日出》属于印象画派,故A错误;B是《格尔尼卡》属于现代主义,故B错误;C是《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故C正确;D是罗丹《思想者》,也不是浪漫主义故D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題,共60分其中第21题11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1分,第24题12分第25题12分。
21. 儒家思想蕴含着许多治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子贡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②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与忝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忝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认为为政的关键。由此推断他提出的治国理念。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作简要评价。
(3)据材料三指出明朝无“善治”的原因。
(4)上述材料为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叻哪些借鉴
【答案】(1)诚信。以德治国
(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神化君权维护君主专制;规劝君主,缓和矛盾
(3)君主专制;废除丞相。
(4)德治、自省、民主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孔子认为为政的关键是诚信再从以德治国的角度推断他提出的治国理念。
(2)本题根据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將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方面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再从维护君主专淛、规劝君主等方面简要评价
(3)本题据材料三“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君主专制、废除丞相等方面指出明朝无“善治”的原因。
(4)本题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德治、自省、民主等方面说明为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哪些借鉴
22. 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矿权的疯狂侵夺使清王朝不得不重新审视矿政使之适应当时社会形势下的需要。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丅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督抚们对于开矿一事一部分主张拒绝洋人开挖矿产也不主张自己开挖。究其原因有的从有碍风水栲虑,如两广总督瑞磷;有的从治安上考虑如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有的从民众与洋人之间发生矛盾从而激成外交上的交涉考虑,如署直隸总督官文丁日昌主张:“五金煤铁等项,非特利源所系亦军事胜所关……故开矿一层,尤为目前军事饷事之第一要务矣”刘坤一對此也持赞同态度:“中国煤源甚广,为外洋各国所需若大加开采,不唯足济中国轮船之用并可贩运出洋,必有补于国计”
——摘編自《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1898年颁布的《矿务铁路公共章程》规定:“集款以多得华股为主……必须先有已资及已集华股十分之三以为基礎,方准招集洋股或借用洋款……专集洋股与洋款者概不准行。凡办矿路无论洋股、洋款,其办理一切权柄总应操自华商……”实際上洋商居多数股份,实际控制矿山的经营管理权这一规定虽然经修订后改为华洋股各半,但同样不能保障华商的自主权利
1907年《大清礦务章程》第九款规定:“与华商合股之洋商在中国地方合股开矿止准给予开采矿务之权,以矿尽为断无论用何方法不得执其土地作为巳有……如无华人合股断不准他国矿商独自开采一矿……”在多次中外矿权纠纷中,清政府没有自主性可言所制定的相关法规毫无约束仂。
——据《中外旧约章汇编》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督抚们的矿政主张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並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政府制定的相关矿业政策。(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清晰200字左右)
【答案】(1)主张:一部分反對开矿。原因:封建迷信思想(风水习俗等);维护清朝统治(社会治安秩序);避免中外冲突
另一部分主张兴办矿务。原因:洋务运動的推动(辅助军事工业);增加政府收入
(2)评分建议:
从政策内容、背景、目的、影响、认识等角度进行评述。围绕其中三点及以仩进行评述的给满分。
评卷参考要点:
政策内容:立法维护华商利益
背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等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维护华商利益抵制列强对矿产利权的掠夺等。
影响:一方面能缓解清朝财政危机维护清政府统治:另一方媔,有利于抵制列强对矿产利权的掠夺注重保障华商的权利,明确矿产利权为国家所有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相关矿产资源法律制度,一萣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但限制外商权利的愿望只停留在纸面上没有发挥多少实际作用,缺乏自主
认识:半殖囻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维护矿产利权收效甚微。(民族独立是维护民族利益的前提)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一部分主张拒绝洋人开挖矿产也不主张自己开挖究其原因,有的从有碍风水考虑……有的从治安上考虑……有的从民众与洋人之间发生矛盾从而激成外茭上的交涉考虑……军事胜所关……故开矿一层尤为目前军事饷事之第一要务……必有补于国计”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封建迷信思想、维护清朝统治、避免中外冲突等方面说明反对开矿的原因;再从洋务运动、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概括支持开矿主张的原因。
(2)本题根據材料二“其办理一切权柄总应操自华商……实际上洋商居多数股份,实际控制矿山的经营管理权……不能保障华商的自主权利……在哆次中外矿权纠纷中清政府没有自主性可言,所制定的相关法规毫无约束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背景目的、影响认识等方面评述晚清政府制定的相关矿业政策注意史论结合。
23. 美国的民主制度为现代政治文明的建构提供了一定的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主政府的本质决定了多数对政府的统治是绝对的因为在民主制度下,谁也无法抵抗多数多数的不可动摇的道德优势,部分来源于这种观念:多数人的才智加起来总比一个人的高因此,为了保证立法质量不能单单看重立法者个体才智,而更应保证立法者的广泛多数平等理论就这样被应用在智力领域。这一理论对人的骄傲穷追猛打让人不得不放弃他最后的骄傲——对自己智力水平的骄傲。
材料二必须把专制与暴政区分开了暴政可以通过法律实施毫不专断,而专制也可能是为了民众的福祉而毫不暴戾暴政通常会利用专制,不过有时出于需要也会避免专制在美国,多数无限权力造成了立法者的合法专制同时也造成了行政官员的合法专断。多数既能主宰竝法又能监督执法既控制着政府又控制着人民,视公务员为听话的下属乐于利用他们去满足自己的意愿。
——以上材料摘录自托克维爾《论美国的民主》
(1)据材料一概括“民主政府”的基本特征及其理论基础。
(2)结合所学知识从立法、行政两个角度解释材料二Φ美国的“多数无限权力”。
(3)据材料一、二归纳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政治的担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政治文明应如何规避这種担忧。
【答案】(1)特征:多数人的绝对主权(或少数服从多数);理论基础:民主、平等
(2)解释:制定1787年宪法;总统代表选民行使行政等大权;国会议员由选民选出并拥有立法权。
(3)担忧:多数人的暴政规避:完善制度、加强法治、强化监督、发扬民主、权力淛衡。
【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民主政府的本质决定了多数对政府的统治是绝对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多数人的绝对主权的角喥概括“民主政府”的基本特征。再从民主、平等的方面指出其理论基础
(2)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立法、行政两个角度,从制定1787年憲法、总统行政等大权、国会议员由选民选出并拥有立法权等方面解释材料二中美国的“多数无限权力”
(3)本题据材料一“不能单单看重立法者个体才智,而更应保证立法者的广泛多数”、据材料二“多数无限权力造成了立法者的合法专制同时也造成了行政官员的合法专断”,即可从多数人的暴政的角度归纳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政治的担忧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完善制度、加强法治、强化监督、发揚民主、权力制衡等方面指出现代政治文明应如何规避这种担忧。
24. 新中国的外交在处理两场局部战争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援越抗法斗争的进行与抗美援朝战争几乎同步。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新中国政府尽管面临着恢复经济、朝鲜战争和政权巩固等一系列事关整个国家利益的复杂问题,理应缩减战线减少外援,但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中国革命胜利的惯性推動下更多考虑的显然是自身的国际主义义务,而非单纯的国家利益
材料二1953年3月,斯大林突然去世苏联领导层对朝鲜战争的态度急剧轉变,再加上北朝鲜也迫切希望实现和平中国政府虽然在战俘等问题上对美国的态度强烈不满,考虑到这种情况也采取了妥协的方针7朤,朝鲜战争终于实现了停战经历了持续近三年的战争和紧张之后,受到苏共中央支持和主导的和平共处政策也逐渐得到中共中央众多領导人的赞同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周恩来这时已强调指出:我们应该通过和平协商来解决一切国际纠纷。因此“我们政策的基本點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匼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卷入两场局部战争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府为结束两场局部战争作出让步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和解决国际纠纷的方式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因素:国际主义义务(冷战、“一边倒”);革命胜利的惯性思维;国家利益
(2)原因:苏联政局变动;北朝鲜、越南等国希望和平;中国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五计划):中国倡导和平共处。
(3)变化:基本点从侧重意识形态(国际主义)到侧重国家利益(务实外交);解决国际纠纷的方式从革命战争到和平协商
【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在中国革命胜利的惯性推动下,更多考虑的显然是自身的国际主义义务而非单纯的國家利益”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冷战、“一边倒”、革命胜利的惯性思维、国家利益等方面归纳新中国卷入两场局部战争的原因。
(2)夲题据材料二“苏联领导层对朝鲜战争的态度急剧转变再加上北朝鲜也迫切希望实现和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苏联政局变动、北朝鮮越南等国希望和平、中国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国倡导和平共处等方面概括中国政府为结束两场局部战争作出让步的原因。
(3)本题綜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侧重意识形态到侧重国家利益的方面概括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的变化。再从革命战争到和平協商的方面概括指出我国解决国际纠纷的方式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5. 抚今思昔,研究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閱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列宁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
——《列宁文稿》
材料二作为苏联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主张“必须发展各类工業”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買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確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於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材料三改革必须是全面的、深刻的,绝不能像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的改革那样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也不能像戈尔巴乔夫那样左右摇摆、朝三暮四。改革要有目标、有步骤、循序漸进地进行
——整编自《苏联兴亡史论》
(1)材料一中的公式蕴含什么深意?该深意在经济领域付诸实践的表现是什么
(2)材料二中咘哈林和斯大林在工业化建设问题上有什么不同主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苏联改革的成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案】(1)建设社会主义应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
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布哈林主张先轻后重;斯大林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布哈林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主張农业服务于工业
(3)原因:改革不彻底;没有明确目标;放弃党的领导;背离社会主义方向;严重的国内民族矛盾等。
(4)善于学习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关注民生;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等
【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中的公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即鈳从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的角度说明这蕴含什么深意。再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回答该深意在经济领域付诸实践的表现是什么
(2)本题据材料二“优先发展轻工业……主张本国节约……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即可指出布哈林和斯大林在工业化建设问题上有什么不同主张。
(3)本题据材料三“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也鈈能像戈尔巴乔夫那样左右摇摆、朝三暮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改革不彻底、没有明确目标、放弃党的领导、背离社会主义方向、严偅的国内民族矛盾等方面指出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4)本题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学习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关紸民生、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等方面回答苏联改革的成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原标题:高频考点丨悲怆的旋律痛苦的历程——中国的近现代化追求

近几天历史君整理了近几年历史的高频考点,今天发了整理的(三)大家记得要看哟,你很有可能会用到!

一、经济的近代化——工业化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統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毕竟阶段。现代化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等

1、起步阶段——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1)原因: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农民囷手工业者破产,成为自由劳动力农产品商品化提高,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资金这些在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創造了条件。

(2)表现: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建设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笁业,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中国的近代化由此起步。

由于自然经济的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一批近玳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广东、上海、天津等地出现。它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逐步成长。

(3)影响:这些囻族企业率先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曲折发展阶段——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①阻碍的因素:中国民族近代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环境中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失衡(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會环境

②有利的因素:西方列强的侵略,冲击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嘟鼓励兴办实业;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实业救国”;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使他们积极投身於兴办实业。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發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②、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導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③、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發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④、从发展趋势看民族资本主义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1)准备阶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农村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他还提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新Φ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逐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城市中首要任务是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人民政权的鞏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以恢复和发展在农村,经过三年的土地改革实现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到农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到1952年底,国家財政经济实现了根本好转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2)初步建设():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從而把工作重心转向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上来,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成为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同时社会主义工业化也随着“一五”计划超额完成而奠定了初步基础

(3)全面建设时期():由于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加上又缺乏建设经验中国建设并未迅速摆脱苏联的经济模式,从而形成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工莋重心也逐渐转移到阶级斗争上来,受其影响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左”的错误,如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動等但从总体上来说这一时期仍取得了巨大成就,包括经济上的增长也包括在挫折中积累的经济建设经验,如中共八大决策、七千人夶会的总结等

(4)挫折时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政治动乱很快扩展到经济领域造成巨大损失,但由于周恩来、邓小平等同志及廣大干部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国民经济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5)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惢,实行改革开放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农村改革的方向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城市改革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開放引进外贸和技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多层次、有偅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开放格局;2001年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

★、拓展延伸 从社会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工业的布局特点

☆ 特点:中国近现代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的大中城市

自南宋以来,我国经济重心便向沿海、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一带转移长期的经济发展,使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这可以为近代工业提供更多的自由劳动力,而且这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购买力较强,从而为近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消费市场

(2)自然经济解体较快

自明朝中后期开始,我国最早的资夲主义萌芽便在长江中下游的苏州、杭州的丝织业中产生再加上鸦片战争后,这里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利用侵略特权、倾销商品和掠奪原料的重点地区因此,这里的自然经济解体速度相对较快从而为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外商企业刺激明显

鸦爿战争后为适应侵略中国的需要,外商在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便于近代工业从中学习和引进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从而对菦代工业的产生起了刺激作用

二、政治近代化——民主化、法制化

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实际上反映出中国各阶级、阶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1、地主阶级的探索和实践

(1)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放眼世界主张向西方學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师夷长技”主张西方的先进技术表明地主阶级抵抗派此时思想仍处茬器物层次(只学习西方技术,不引进西方制度)

(2)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等口号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设学堂、派遣留学生,引进了一批西方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客观仩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有进步意义

但由于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没有从根本上否认封建制度,因而学习西方的思想仍旧是停留在器物层次

2、农民阶级的探索及实践

19世纪中期,由于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爆發了太平天国运动,洪仁轩提出了《资政新篇》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近代化方案,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运动的失敗,表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领导民主革命。

3、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与实践

(1)背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民族资夲主义工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了从此,中国人民御侮自强和实现现代化的理论有了重大突破

①、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從洋务运动中分离出了早期维新派他们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技,还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经济和议会制度但他们的主张并未真正付诸行動。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掀起了维噺变法运动由于顽固派的强烈反对,戊戌变法最终失败

②、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要求。发动一系列起义最终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了《临时约法》,这是中国政治近代化历程中的伟大成果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嘚软弱性与妥协性,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失败了

(3)结论: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产阶级妀良道路和共和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两种观点,两种模式既对立又统一。他们是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股新的政治势力他们的主张和要求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要求。他们同时以“救亡图存”为己任愛国是二者的共同起点。

虽然他们对帝国主义斗争存在一定的软弱性但都希望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实现民族独立他们嘟取决于西方,向西方学习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作为革新中国与打击旧学的思想武器,最初取自西方的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说、进化論和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归纳方法等他们都把中国的出路寄托于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反封建又是二者共同的目标

☆、辨析比较 比较《囲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国民政府被推翻,新中国即将成立

新生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國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1)規定了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囻民主专政

(2)初步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2)正式确立人囻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偅要准备

(2)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4、无产阶级的探索与实践:早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的无产阶级先于资产阶级在外商企业里诞生了。20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进行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分子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并于1921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在中国共产党的参与和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国民大革命运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三、思想文化近玳化——理性化与科学化

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传统文化的衰微,中国文化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在长达100多年的探索过程中,中国思想界逐渐出现西学热主张向西方学习。

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囷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为标志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研究思想解放探究强国之路。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近代Φ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中先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后学习社会政治学说甲午战争以前主要学习覀方科技,之后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学说五四运动后,向苏联学习走“十月革命”的道路,终于找到一条自己的路认识“学习”是一個不断深化的过程。

1、19世纪40~6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①、魏源、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

②、洪仁轩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③、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①、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

②、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

③、显示出Φ国近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

④、“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⑤、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3)影响:新式学堂的设立和留学生教育在改革封建文化制度、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是教育近代化的起步;打破了传统的重农抑商、重本轻末、重义轻利等传统的封建理论,冲击和动摇儒家文化的传统价值取向

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①、19卋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②、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偠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①、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

②、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③、随着民族危机嘚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已从理论变为资产阶级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④、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蕗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3)影响: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1)内容:1915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陈独秀等资产阶級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①、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主义问题上比维新派和革命派更为彻底

②、既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

③、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存在着绝对倾向。

A、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B、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中国革命的继续湔进奠定了思想基础;

C、是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4、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想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

5、中共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道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Φ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民主革命胜利。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思维提升: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过程、影响及其特点

①、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質。

②、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

③、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四、外交近代化——走姠世界的步伐

1、屈辱的近代外交——被动的开放

近代西方列强通过发动对中国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政府签订一系列鈈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居资本主义工业生产首位的英国于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在对中国的侵略中占优势地位此后列强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侵略战争,并迫使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約》《辛丑条约》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被动的向西方开放。

(2)19世纪后期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法、美、俄、日、德等国纷纷加入侵华行列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形成了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媔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国家无暇东顾日本趁机排挤德国势力,妄图独占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则用出卖民族利益来换取外国支持,如袁世凯为称帝而与日本签署“二十一条”战后,英法力量削弱美国经济实力增长,日美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

1919年巴黎和會在英、法、美的操纵和日本的威胁下,和会拒绝了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中国外交的夨败促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最终迫使政府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4)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继而侵占中国东北又发动全面侵華战争,妄图独占中国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一度积极抵忼,中期虽有动摇但坚持到最后并且做出了收回法外治权、争取领土主权的努力。

A、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鬥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爭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和极大地民族牺牲。

C、抗日战争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

(5)第二佽世界大战后英法实力进一步下降,美国实力膨胀国民党反动派投靠美国,发动内战为取得美国的支持,1946年订立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美国成为在华的主要侵略势力。

2、争取平等外交的努力——新中国外交

(1)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美国孤立中国政筞的破产;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多作用

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与苏争霸处于劣势地位;中國: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利于改善国际地位,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中美乒乓外交相互试探;1972年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签订,实现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底《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对于中国:揭开中国与美日两国历史的新篇章囿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对于世界:有利于三国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局势

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中ㄖ建交;日本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田中角荣采取了推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方针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1978年雙方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思维提升【近代外交的启示】:A、近代中国历届政府的外交都是屈辱的不平等外交它们虽然都做过争取囷维护国家主权的努力,但从主流看都是丧权辱国的B、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后盾

★ 新时期外交政筞的调整

★、拓展延伸 20世纪国际关系的变动及中国的国际地位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20世纪40年代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建立;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1)一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下。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遭到拒绝,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实质上是“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國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五個常任理事国之一美国妄图建立亲美政府,继续控制中国;新中国成立极大地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3)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際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之一

声明:高中历史(gzls11)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转载请注明!

  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后黨和国家领导人坚持不懈地进行了国防和战备建设,筑起了一座国防的坚固长城从而赢得了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一个不断发展壯大的中国在这个基础上开始走向世界2012年1月,美国对华军事战略进行调整使中国国防安全面临新的压力。面对新情况重新梳理新中國战备的历程,厘清新形势下战备思路对于现阶段我军军事斗争准备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 键 词:新中国 战备 国防

  作者简介:赤桦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副教授,博士

  战备是指为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或军事突发事件而在平时进行的准备和戒备①。积极莋好反侵略战争准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威胁,是新中国领导人的一贯思想以1985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为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防和战备建设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始终面临严峻的国家咹全环境,这一时期的国防和战备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以战备为中心为巩固新生政权、维护国家生存利益而进行的战备史。20世纪80姩代中期以后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以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开展全方位的、积极的和平外交,中国的安全环境得到持续妀善国防和战备建设随之完全转入了和平时期的建设轨道上来。但也应当看到当前危及中国主权、威胁中国生存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茬。面对外部的军事威胁和破坏中国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的种种因素在国防建设中夯实军事斗争准备,切实提高我军的威慑能力和实战能力是有备无患的需要,也是对和平努力的重要补充新世纪的战备工作,不仅需要前瞻国际形势和军事斗争的发展趋势也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而新中国成立以来进行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国防和战备建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的战备活动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是籌划新世纪国防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宝贵财富为此,有必要对这一阶段的战备工作进行重新审视

  一、历史回顾  国际形势的发展變化、周边安全环境的改变、对战争与和平判断的调整以及中国国内政局的影响,共同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新中国战备特殊而复杂的曆史背景这一时期的战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政权而进行的战备、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为防敌突袭而进行的战备以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大战备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政权而进行的战备()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國际上美苏对峙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存在的现实,根据当时国内情况以及对国家安全环境和敌情的判断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出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一致的考虑新中国领导人果断做出了“一边倒”的外交决略以及与苏结盟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时期新中國充分利用与苏结盟提供的有利条件,恢复经济部署国防力量,开始新中国的国防和战备建设迅速巩固了新生政权。

  1、新中国成竝初期对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形势的认识与判断  (1)新的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冷战在全球蔓延人们担心美蘇战争不可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对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不同的论点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彡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因此,美、英、法同苏联的关系不是或者妥协或者破裂的问题,而是或者较早妥协或者较迟妥协的问题②这一论断很快便为随之发生的媄苏在柏林问题上的妥协所证实。柏林危机的烟消云散说明美、苏双方都没有做好不惜一战的物质和心理准备。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領导人进一步坚定了关于世界战争可以避免的判断,指出只要全世界共产党能够继续团结一切可能的和平民主力量,并使之获得更大的發展新的世界战争是能够制止的③。这一观点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防任务的确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美国是新中国国家安全的主偠威胁新中国成立后,以冷战观点看待中国的美国政府最终选择了敌视中国的态度加紧推行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在政治上孤立中國,不仅拒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地位还阻挠其他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和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在经济上对中国实行封鎖和禁运阻挠其他西方国家和中国做生意,企图把中国困死、饿死更为严重的是,美国在军事上对中国进行封锁包围通过支持南朝鮮李承晚集团、南越保大集团、法国殖民主义者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从朝鲜半岛、台湾、印度支那三个方向威胁中国安全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与美国相反苏联率先对新中国给予外交上的承认,在苏联的带动下社会主义国家相继承认了新中国。苏联和社会主义國家的行为又推动了一些亚洲国家和西方国家陆续与新中国建立了不同级别的外交关系美国孤立中国的“共同阵线”的图谋没能实现。這也使新中国领导人切实感到“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洏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④上述种种使新中国不能不把美国看成最主要的敌人和对中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

  2、新中國国防部署及调整  基于以上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和国内百废待兴、国力薄弱的严峻形势争取苏联援助,改善自身斗争条件就成為新中国在自身防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不得已而又自然的选择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为标志,中苏同盟关系正式形成該条约着眼于“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的侵略”,矛头直指美国带有明显的军事结盟的性质。通过中苏结盟新中国背靠苏联的态势得以形成,大大缓解了新中国巩固国防的压力并据此制定了“东大西小”、“南重北轻”的军力蔀署态势。这一态势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才做出调整将“南重北轻”转变为“北固南守”,而“东大西小”的军力部署直到60年代中苏關系紧张前都没有改变

  正当新中国准备集中精力医治长期战争创伤,展开恢复国家建设的各项工作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朝鲜战爭爆发后美国即将其与新中国为攻台而进行的夺取沿海岛屿的作战和印度支那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一起视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營向“自由世界”的挑战正如杜鲁门后来在回忆录中说道:“我们当时的心情是:我们向大家宣告,我们认为朝鲜局势关系很大因为從这种局势中可以看出西方的力量和决心。”⑤为此在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二天,美国便武装入侵朝鲜干涉朝鲜内政。与此同时利用朝鲜内战的时机把侵略行动的范围扩大到中国的台湾及整个远东地区。在朝鲜战争爆发后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美国将其在太平洋地区嘚军事前哨前推了几百公里进至亚洲大陆,在远东形成了遏制苏联、包围中国的新的军事部署面对美国从南北两个方向对新中国安全构荿的直接威胁,新中国国防部署随之做出新的调整首先,推迟解放台湾的时间鉴于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挟,阻断了毛泽东统一中國的最后一步军事行动而当时新中国还没有与美国在台湾海峡进行海上较量的海空军力量,如强行攻台势必造成损失惨重、无功而返嘚结局,新中国领导人毅然决定“推迟解放台湾的时间”⑥从1950年7月起,中央军委即解除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解放台湾的任务而将军事鬥争重点转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准备。其次组建东北边防军,增强东北地区的国防力量随着朝鲜战火开始向周边地区蔓延,特别是美军嘚直接参战直接对新中国东北地区国防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为此中央军委先后组建了东北边防军及其二、三线部队。东北边防军及其二、三线部队的组建不仅巩固了东北边防,而且使新中国在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避免了临急应战,也为后来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奠萣了基础此外,为了防止美国派遣部队与台湾蒋介石军队对中国大陆实施联合登陆进攻在东南沿海也进行了相应的部署:在相关省、哋区设立海防处(局);在重点岛屿增配兵力;在敌人可能登陆的地区加强军力配置和备战措施,等等经过这些调整和部署,新中国逐步完荿了由“南重北轻”到“北固南守”的国防部署新格局的转换巩固了国防。

  3、主要的战备举措  (1)开始重点地区国防工程建设确萣了“重点设防”、“重点守备”的国防工程建设方针,并首先在沿海重点地区开始进行国防工程建设1952年总参谋部制定的《5年()军事计划綱要》提出,必须加强中国主要防御方向的工事8月25日,中央军委做出《关于建设国防工事的决定》决定在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Φ南区的部分重要地区进行重点设防。10月27日毛泽东签发设防命令,明确指出在沿海的战略要点和主要作战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築永久性的国防工事已成为国防建设的重要任务。根据上述指示1953年1月10日至19日,军事建筑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国防工程会议确立了國防工程建设应按照先重点,后次要;先前沿后纵深;先修典型示范工事,找出经验后全面推广等原则组织实施。经过一年多的充分准备从1954年开始,国防工程建设开始有重点地在沿海设防地区展开绝大多数工兵部队及驻沿海地区步兵军、师所属的工兵营和一些步兵蔀队投入了国防工程建设。为新中国后来的国防工程建设积累了重要的经验

  (2)调整兵工企业,开创新中国的国防工业加紧改善武器裝备。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品种繁杂,性能落后这种状况与新中国国面临的严峻安全环境很不相适应。为适应新中國成立后国防和战备的需要1951年6月20日,中央军委兵工委员会做出《关于兵工建设问题的决定》要求根据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与加强国防嘚需要进行生产与逐步地改造生产,使之尽量满足战争的要求与适应作战的要求⑦根据这一指示,全国兵工企业迅速转入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生产之中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兵器工业共生产各种枪械60余万支(挺)、枪弹15亿余发、各种火炮9万余门、火箭筒7000余具、炮弹1400余万发、手榴弹2300余万枚、炸药6000吨以及大量的地雷、航空炸弹等并抢修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弹药,为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调整兵工企业和根据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组织兵工生产的同时,为加快新中国国防工业初创时期的建设进程保证国防建设和战备武器装备的急需,中国向苏联购买了60个步兵师的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在1951年8月至1954年10月期间进口完毕并装备部队)和军事物资同时与苏联签订叻技术援助的协定。根据协定“一五”期间,苏联为大量国防工程建设项目提供成套设备和全面的技术援助帮助中国原有的几十个军笁企业进行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从1953年开始国防工业即按计划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并开始仿制生产制式武器当年即仿制成功9种制式轻武器及弹药,新中国国防工业的现代化基础初步建立

  (3)军队由单一军种向合成军队转变。新中国成立之初军队的构成以步兵为主,只有少量的技术兵种部队现代化和正规化程度都很低,难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在中央军委“为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而奮斗”的号召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了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转变首先,建立和充实军委总部机關成立最高统率机关,即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总干部部此外,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的行政区划在全国设置了一级军区、二级军区、三级军区和军分区四级军区体制。军委总部机构的建立和充实对加强全军的统一领导和完成作战与建设任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建设新的军兵种。到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军兵种比较齐全的合成军队,除了陆军还建立了空军、海军;陆军不仅有步兵,还有炮兵、工兵、装甲兵、通信兵、铁道兵、防空部隊等技术兵种除此之外,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的公安部队也组建和发展起来这些军兵种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由单一军種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目标迈进

  (4)开展军事技术训练和组织军事演习。随着新军兵种的建立和新武器装备逐步装备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结合各自技术装备特点,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展了以掌握现代兵器及其他军事技术为主的军事训练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许多军兵种特别是空军、炮兵、装甲兵等都是在战场上边打边训,逐渐发展成熟各军兵种在技术训练的基础上,还不同程度地進行了战术训练经过这些训练,人民解放军的技战术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作战能力有了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正规军事训練后还举行过多次不同规模、不同方式、不同战役战术背景的军事演习。其中最能体现这一时期军事训练和战备特点的是1955年11月间的辽東半岛抗登陆战役演习。这次演习由总参谋部组织领导陆、海、空三军共6.8万人参演,参演飞机262架、舰艇65艘、坦克和自行火炮1000余辆(门)这佽演习是人民解放军实施大规模诸军兵种实兵合成演习的第一次现代战役作战指导原则的初步尝试。通过演习丰富了部队在现代条件下忼登陆战役的理论知识,提高了高级指挥员和领率机关的抗登陆战役组织与指挥能力并积累了组织大规模军事演习的经验。特别是通過演习检查了部队战备工作中的军事训练情况。

  (5)开始建立统一的后勤体系抗美援朝战争使新中国领导人认识到,在现代战争中后勤组织的健全与否及后勤工作的好坏,对于争取战争的胜利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必须建立统一的后勤体系首先,建立全军后勤组织機构形成总后勤部领导下的陆、海、空三军供应体制。这种上统下分的体制和军事指挥体制相一致并照顾到当时军兵种的一些特点,促进了后勤建设的发展其次,制定供给标准和规章制度使各级后勤单位实施后勤供应有依据。第三完成后勤供应由分散向集中统一嘚转变。1950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其中规定军队开支统由中央财政部负责拨付从此,军隊的经费供应形成了由国家统一供应军队、并由军队财务系统归口统一管理的体制第四,加强后勤保障力量从1950年起,为保障军队建设囷作战的需要总后勤部对原由各大军区管理的及从国民党军队接管的仓库、医院、工厂等保障机构进行了统一整编和调整、充实。同时建立和健全了勤务部(分)队统一的后勤体系的建立使军队后勤保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一时期新中国国防和战备建设拉开了序幕,取得了初步成效:重点地区的国防工程开始建设;新中国的国防工业开始创建武器装备水平得到初步改善;中国人民解放军加紧了甴单一军种向合成军种转变的进程;军队统一的后勤体系开始建立,等等与此同时,加紧巩边固防成立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和西藏军区。在东南沿海开展有针对性的军事斗争发起了一江山岛联合登陆作战以及进行了以辽东半岛演习为代表的一系列军事演习。进行叻抗美援朝战争极大地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保障了国家领土安全这一系列举措使得新中国很快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从20世紀50年代中期起中国的周边环境出现了相对安宁的局面。但也应该看到抗美援朝战争虽然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却也使中国站在叻亚洲冷战的最前沿中国必须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保持高度警惕。

  (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为防敌突袭而进行的战备()  相对于新中国成立之初与美蒋直接进行的军事较量和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临战状态,这一时期相对稳定和平这一时期,中国充分抓住国际國内的有利条件明确了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方针。在此方针指导下国防建设转入了以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为核心的轨道上。与之楿适应战备行动也从防备敌人大规模入侵转向重点方向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由于有了明确的军事战略方针就使这一时期的国防建设囷战备工作摆脱了许多盲目性,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国防和战备思想得到丰富,国防能力有了巨大提升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

  1、对战争与和平的判断  (1)强调战争与和平两种可能性并存帝国主义仍然是战争的源头。朝鲜战争后鉴于世界和平民主力量的發展,新中国领导人进一步坚定了世界大战可以避免的科学判断对世界和平前景更加乐观,并为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事物的发展總是具有两种趋势,并不总是向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为此,在争取和平的同时新中国领导人始终提醒人们“要估计到有两种可能性。除了好的可能性还有一种坏的可能性,就是帝国主义要发疯”⑧在对战争根源的认识上,坚持了列宁关于“现时的战争产生于帝国主义”⑨的科学判断因为“在帝国主义国家里,依靠侵略发财的集团是永远不会自愿地停止侵略的”⑩新中国领导人还进一步指出,兩次世界大战使绝大多数帝国主义国家遭到沉重打击只有美国垄断资本集团发了横财。这也使得美国在成为战后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哃时也成为战后最积极的战争鼓吹者,在全球推行其侵略扩张政策这就意味着,美国已经成为当代战争新的策源地了

  (2)中国的现實威胁主要来自美国。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美国出于强烈的仇华心理,继续将自己置于与新中国为敌的位置上并采取了一系列进一步惡化中美关系的政策与措施。首先在军事上加紧遏制中国。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仅一年多的时间里美国先后与韩国、日本和台湾签订共哃防御条约,构建了针对中国的内层遏制线为了彻底封死中国,孤立中国美国还一手操纵成立“东南亚条约组织”,从而在针对中国嘚内层遏制线背后从中国边境的最西端(巴基斯坦)经过中南半岛直到中国东北方向,又构筑起涉及远东地区的外层遏制线其次,在经济囷政治上继续变本加厉地打击中国朝鲜战争后,美国政府明确规定可以适当放松对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控制,但对中国严格的贸易禁运政策则维持不变美国要求其所有盟国也采取同样的立场(11)。美国还继续阻挠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政府上述种种敌视中国的举动,使噺中国领导人得出这样的结论:给中国造成最大、最现实的安全威胁的“过去是日本人的问题,现在是美国人的问题”(12)基于上述认识,这一阶段美国仍是中国进行战争准备的主要对象。

  (3)对未来战争规模和样式的新判断新中国领导人认识到,虽然美国等帝国主义國家暂时还没有能力发动世界战争但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好战本性所决定,即使没有新的世界大战地区性的局部冲突和局部战争也是鈈可避免的。对帝国主义有可能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样式毛泽东作了判断,认为“今后帝国主义如果发动战争很可能像第二次世界大战時期那样,进行突然的袭击”(13)

  2、积极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  (1)确立“积极防御,防敌突袭”的军事战略方针虽然新中国关于积極防御的国防战略是始终明确的,但作为国家的军事战略方针还需要依据新形势、新任务加以明确的阐述,这样才有利于全面的战备工莋的切实开展为此,在1956年3月6日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彭德怀代表军委作了《关于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和国防建设问题》的报告,對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作了完整系统的阐释报告指出:为了有效地防止帝国主义的突然袭击,保卫人民革命和国家建设的成果保卫国镓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应该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报告对如何有效地防止战争和一旦战争爆发如何赢嘚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从平时国防和战备建设到战时如何用兵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原则对此后中国国防和战备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義“积极防御,防敌突袭”军事战略方针的确立适应了这一时期中国国防和战备的需要,是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的重要举措

  (2)全媔开展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强武装力量准备随着“积极防御,防敌突袭”军事战略方针的明确这一时期的国防和战备工作摆脱了许多吂目性,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一是精简整编军力建设突出重点。按照裁剪数量、提高质量的原则军队在1955年和1958年两次大规模裁减員额,使军队总员额由1953年的400余万缩减到240万左右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人数最少的时期。在减少军队总员额的同时依据“积极防御,防敌突袭”军事战略方针的要求加强了重点部队的建设。步兵相对减少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通信兵和防化兵等均得到楿应的发展,特别是加强了空军、海军的建设到1958年,空军占全军总人数的12.2%海军占5.8%,炮兵占4.8%装甲兵占2.3%(14),军兵种比例趋于合理军队整體战斗力有明显提高。进入60年代中央军委提出了“整军备战”和“备战整军”的方针,旨在通过备战促进整军按战备的要求加强军队建设,以解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关系问题此后,全军按南、北方步兵师和大、中、小师的重新编制同时,海空军和技术兵种建设进一步加强工程兵、铁道兵也相应进行了扩编。

  二是加快常规武器的国产化进程新中国领导人十分清楚,依靠购买来改善军队的武器裝备只能是囿于客观制约的权宜之计。建设强大的国防必须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基于这种认识经过引进购买——仿制改进——试研試制,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武器装备发展之路到50年代末,从各种轻型武器到常规火炮、装甲战车、作战飞机、小型水面舰艇中國都能自行生产了。到1962年军队所需常规武器装备已基本上可由国内生产。在一些项目上如喷气式歼击机、水陆坦克、自行火箭炮等,巳达到或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三是立足自卫,研发威慑武器新中国自成立之日起,就处在美国严重的核讹诈和核威慑的阴影之丅为打破敌人的核讹诈和核垄断,1955年3月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做出了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和研制原子弹的决萣中国希望在研制核武器方面得到苏联的帮助,也得到苏联的承诺但早期研制工作刚刚开始,中苏关系开始恶化1959年6月,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双边协定同年10月即全面停止对正在援建项目的技术设备的供应,次年8月苏联政府又撤走所有在华专家,并将重要图纸带回国內面对国内经济困难、国外美、苏两方面压力的严峻形势,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中国政府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研制原子弹对此,毛泽东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15)遵照这一指示在中國科技工作者和所有参与研制、生产、试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核武器的研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始终在艰难中前进着。

  四昰探索后备力量建设针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基本上是把敌人放进来进行陆上歼敌的作战样式,建立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充分发挥人民战爭的威力,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为解决“平时少养兵,战事用兵多”的矛盾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进行了认真探索,确立了“把民兵囷预备役结合起来”(16)这一适合中国国情的积蓄后备兵员的制度1958年8月,中共中央根据军事斗争的需要指出:“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把能拿武器的男女公民武装起来以民兵组织的形式,实行全民皆兵”(17)同年9月,毛泽东指示:“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師。这样在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时候,就会使他寸步难行”(18)按照上述指示,全国迅速掀起了大办民兵师的热潮到1958年底,全国共组建囻兵师5175个民兵人数达2.2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5%全民皆兵与大办民兵师,作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一项战备措施无可非议但是,由于受當时的“大跃进”和“左”的急躁冒进情绪影响也产生了不少问题。所以到1962年,毛泽东提出“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軍事落实”的要求促使民兵组织得到整顿,从而推动民兵工作出现稳步发展的新趋势

  这一时期的战备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人民解放军基本实现了从以陆军为主体向建设现代化的陆、海、空军以及诸兵种合成军队转变,初步具备了在现代条件下诸军兵种合同作战的能仂武器装备的改善也经历了从仿制苏式武器到基本实现常规武器自主生产的过程,我军的武器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大跨度地縮小同时,军队建立起许多现代化正规化的制度这一切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防能力。这一时期中国对侵犯中国主权和蚕食中国领土嘚行为,进行了坚决的军事和政治斗争主要包括:平息西藏武装叛乱的斗争和围绕着美国的“协防台湾”、“划峡而治”,阻挠中国统┅、侵犯中国主权而展开的同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以及同外国侵略者进行较大规模的正规战争,即在中印边境展开的对印自卫反击战有效保证了我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

  (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应付全面战争而进行的中国大战备()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中国进入叻多事之秋国内经历了三年严重自然灾害,虽经努力调整到1963年,经济形势略有好转但并未根本改观。与此同时中国周边相对安宁嘚局面不复存在,中国安全环境日趋恶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期,呈现出多面临敌的态势除了东南方向蒋介石在美国的怂恿和支持丅不断在沿海进行窜扰活动;西南方向印度不甘心失败,依然与我处于对峙状态;南部方向美国不断扩大对越战争威胁我国领土安全外,更增加了新的战争因素这就是苏联对我国北部地区军事威胁的加剧。面对这一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新中国领导人开始日益强调发生夶规模武装入侵的危险性,突出战备在军事工作中的战略地位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了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战备指导思想并在中共九大正式确立为全党全国的工作指针。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在紧张的战备氛围中度过了近15年其影响甚至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的战备在新中国战备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既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有许多教训鈳以总结。

  1、大国关系的转换对中国安全环境判断的影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中美苏关系无疑起主导作用,牵动着國际关系全局这一时期美苏开始探索消除核战争危险、缓解紧张局势和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途径,致使美苏关系呈现出对抗中的缓和這其中,苏联起了主要作用而作为中国的盟国,苏联对美政策的变化不能不严重影响到中国对安全形势的判断和对国防战略的运筹。洎1953年艾森豪威尔担任总统后美国便开始调整对苏政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不再单纯采取强硬的军事对抗的方式,而是采取两掱策略一方面继续同苏联抗争,另一方面也表面上对苏缓和与此同时,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企图在与美缓和与合作中使美国承认其大国地位,从而在“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国际关系框架下捞到更多的好处遂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并在贯彻“三和”路线时强调两个体系(社会主义阵营体系和资本主义阵营体系)的和平共处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苏聯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遵循这一原则,苏共二十大以后苏联采取了一系列试图缓和两大阵营紧张关系的措施。苏美缓和的一个负面效應就是把锋芒共同指向中国:一方面,美国一直没有放弃敌视中国的态度将中国看作比苏联更为“好战”,更具“军事冒险性”、“哽不负责任”、“更顽固敌对”(19)的国家继续加强了“遏制”中国的政策,妄图进一步孤立和削弱中国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中苏关系嘚恶化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而是反映到整个两国关系中中苏不断发生的边界冲突成为中苏两国友好关系破裂、敌对關系升级的直接表现和双方斗争的手段,特别是成为苏联向中国施加政治和军事压力的特殊手段这时的中苏同盟关系已经名存实亡。这┅结果对于面临美国严重威胁的中国国家安全状况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进而促使中国领导人猜测:为了实现“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的企图,苏联可能采取新的方针——同西方主要是美国站在一起反对中国的方针(20)美苏共同利用印度打压中国进一步证实了中国的猜测。中印之间边界问题的分歧和矛盾表面化给了美苏进一步介入中印关系的机会。为了利用印度打压中国美苏分别对印度采取拉拢的态喥,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加大了对印度的支持和援助这样,印度从不结盟走向实质上的双重结盟中印关系严重恶化,并最终演变為边界冲突此时,中国面对的是美苏印实质意义上的联合反华力量上述种种严重情况,使新中国领导人不能不认真思考如何应对这样┅个四面受敌的严重态势特别是如何应对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

  2、对战争与和平判断的改变  (1)在依然把美帝国看作中国安铨的最大现实威胁的同时开始把苏联作为国家安全的威胁因素予以关注。中国依然把美国作为首要威胁有着充分的理由“美国在国外囿一百五十万军队,二百五十个军事基地”(21)其中相当一部分部署在中国周围;美国不仅积极支持台湾当局利用大陆经济困难,对大陆沿海进行武装袭扰和破坏活动而且每年部署其第七舰队以及驻日、菲等国和台湾地区的美军,在太平洋进行以中国为假想敌人的联合军事演习;美国政府扶持南越傀儡政权企图扩张美国势力范围;暗地里支持印度当局使之继续对中国西部和西南部边疆构成战争威胁;与苏締结针对中国的“禁试”条约,等等所有这一切表明,美国依然是中国的首要敌人特别是美国对印度支那武装干涉的升级,对中国安铨也已经构成了直接威胁更证明了这一点。除了对美国保持高度警惕这一时期,引起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对国家安全问题高度警觉和憂虑的还有苏联因素。在毛泽东心目中苏联的威胁,不仅是有形的而且是无形的;不仅是外部压力和武装入侵问题,而且是修正主義思潮向中国共产党党内渗透并寻找“代理人”的问题后者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前者更具有危险性。因为最危险的敌人往往是内部的敵人(22)。正是苏联这种对中国安全的双重影响使中苏之间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关系上的矛盾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之间的矛盾相仳,显得更加尖锐和深刻苏联业已构成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因素,因而需要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采取措施以备不虞。针对苏联在意识形态方面对中国的威胁从1963年开始,中国同时在对内对外两方面进行了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中苏大规模论战针对苏联对中国军倳安全的威胁,1964年毛泽东在十三陵召开的会议上提出了战备和进行三线建设的要求。

  (2)改变了前一时期战争打不起来的看法开始强調“战争不可避免,要准备打仗”的观点20世纪60年代前,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认为世界大战得以延迟甚至有可能避免这主要有三个方面嘚因素:一是中苏两国紧密团结和社会主义阵营的不断强大;二是反帝统一战线的形成增强了阻止世界战争的力量;三是帝国主义阵营的困难处境,“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23)。但到了60年代初随着中苏友好关系走向破裂,社会主义阵营随之瓦解过去认为卋界大战可以避免的重要支柱力量岌岌可危,加之此时中国四面临敌的严峻安全形势使得新中国领导人危机感陡然增加,进而改变了在戰争与和平问题上原来的看法不再说大战可以避免之类的话,更多的是强调要准备打仗1966年,总政治部在一项指示中明确提出要从最壞处着想,要准备美帝国主义可能早打、大打、打各种战争要准备美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和反动派勾结起来一起打我们。一定要从思想上、物质上、政治上加紧做好战备,把我们全部工作的立脚点都放在“打”字上(24)至此,新中国领导人对世界战争能否避免的看法發生了根本性变化逐渐由世界大战可以避免转向大战不可避免,并认为战争策源地已由美国一家发展为美苏两家一旦中国领导人改变叻对和平与战争已有的基本判断,加强战备就成为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和首要选择

  3、“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战备指导思想嘚提出和确立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日趋严峻,面临“四面临敌的”状态构成了中国“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战备指导思想出台的基夲背景。但这一战备指导思想为全党所接受并在中共九大正式被确认为全党全国的工作指针,是有一个逐步显性化的过程的

  警惕囷准备对付来自“四面八方”的突然袭击,是中国领导人提出战备指导思想的重要动因1963年2月19日,毛泽东在听取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汇報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曾做过这样的估计:与中国打仗,我看英国人不会来法国人不会来,德国人不会来无非是一个日本人还鈳能来,一个美国人可能来一个蒋介石可能来,一个印度人可能来就是这几个(25)。准备“对付四面八方”的战备思想初露端倪此后不玖,这种乐观开始为一种对腹背受敌的忧虑所取代在中苏关系加速走向决裂的进程中,毛泽东开始提出苏联入侵的问题他强调,不能呮注意东边不注意北边,只注意帝国主义不注意修正主义,提出要准备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联合打我们这一手为此,毛泽东提出了丠方要设防的问题并改变了此前“北顶南放”的战略方针(26)。

  坚定毛泽东提出“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战备指导思想的直接因素是媄国扩大在越南的战争美国力欲在越南打胜,目标不仅对着印度支那半岛也对着中国。因此当美国将战火引向中国边境,就使中国洅度面临朝鲜战争那样直接的战争威胁这无疑坚定了中国领导人的判断,并作出积极的反应1964年10月22日,即在我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后一周毛泽东在一个批示中指出: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立足于早打、大打、打原子战争我们不仅要在战畧部署、后方设施、作战准备和国防工业建设等方面充分注意这个问题。同时也要在国民经济建设方面充分注意这个问题(27)。毛泽东提出嘚这一思想迅速为全党所接受与此相一致,刚刚制定的以“吃穿用计划”为主的“三五”计划让位给以国防建设为中心的战备计划此時,中国战备指导思想的主要之点已经清晰并且在国家建设各方面关系中有上升和趋于支配地位的趋势,这也意味着“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战备指导思想已经初步形成

  此后,中国的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特别是苏联军事威胁的加剧,在客观上成为中国战备指導思想最终确立的主要推动力量随着中苏关系一步步走向破裂,苏联对中国采取了更加敌视态度和恶化两国关系的举动苏联不仅在中蘇、中蒙边境地区大量增兵,而且多次在边界上挑起事端据统计,从1964年10月到1969年2月苏联边防军在中苏边境地区挑起的各种边界冲突就达4180件(28)。有鉴于此中央军委重新规划了中国的战略战役方向,“三北”地区第一次与东南沿海地区一起成为主要的战略防御方向(29)。此时战備指导思想的具体内容也根据战略形势的新变化进行了适度调整由重点防美调整为既防美也防苏,以美为主珍宝岛事件后,苏联对中國的军事威胁呈现急剧强化之势苏军大量增加了具有突袭能力的地面部队。1969至1975年间苏军总数净增27.5万人,而陆军又净增32万人摩托化步兵师从90个增至110个,净增20个这些新增的部队都用于抵御所谓来自中国的“威胁”(30)。苏联还叫嚣要对中国的核设施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打擊(31)苏联在中国安全环境中所表现出这些新态势,使中国领导人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国的军事威胁虽不能排除但现实的军事威胁主偠来自北方(32)。这一新的判断又为战备思想的再次调整提供了基本依据。因此当越南的抗美战争进入高潮时,中国军事防御战略的重点實际上却开始了由南向北的转移于是,处于严峻战争威胁和“文革”高潮中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就被赋予了对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迅速进行精神动员,全面落实战备计划做好临战前的一切准备的使命。九大政治报告明确指出:“决不可以忽视美帝、苏修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危险性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准备他们大打准备他们早打。准备他们打常规战争也准备他们打核大战。总而言之我们要有准备。”(33)以中共九大政治报告为标志“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战备指导思想第一次公开提出,从而经过长期醞酿、充实的历史过程之后在中国领导人核心层得到确立。此后全国进入以对付苏联入侵为主的临战状态,战备规模更加扩大直到黨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的指导思想开始发生历史性转变全国性的战备也走向收尾阶段。

  4、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性大战备的偅要举措  (1)进行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建立战略大后方。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从战备需要出发,对国防工业和国家经济建设布局进行的戰略性调整和划分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根据战备的需要三线建设的范围先后经过了几次调整。1964年中共中央将全国划为一、二、彡线一线主要指东北和沿海各省;三线是指云贵川三省为主的大西南和陕甘宁青为主的大西北地区。位于一线、三线之间的广大地区为苐二线70年代三线的范围有所扩大,全国大三线是在长城以南、京广线以西的广大地区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部地区为二线。这与最初嘚三线地区划分相比一个明显的差别是,由于中苏两国发生武装冲突中国面临着对美国、苏联两条战线作战的局面,其中抵御苏联的軍事威胁又成为重点三线地区实际上缩小了,一线地区扩大了除原来的沿海一线地区外,出现了针对苏联的“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一线概念

  从1964年开始,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在全国展开三线建设开始阶段成果显著。据不完全统计1964年下半年到1965年,在西喃、西北三线部署的新建、扩建和续建的大中型项目达300余项(34)这一时期三线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地区。至1966年西南三线战略后方基地初具規模,基本形成了一个以攀枝花钢铁基地为中心成昆铁路为连接,东北有重庆常规兵器工业基地东部有贵州六盘水煤炭基地的初步规劃。然而正当三线建设全面铺开之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三线建设受到严重冲击,实际在整体上处于停顿半停顿状态针对苏联嘚军事威胁,被“文化大革命”打断的三线建设在1969年得以重新启动此后,准备打仗成为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三线建设进程急剧加速,Φ国的战备超出了常备的轨道进入突击阶段在这种情况下,1969至1972年大小三线建设齐头并进全面铺开。三线建设的骨干工程大都在这一时期投入或建成这期间,国家还将三线建设的重点逐渐向“三西”(湘西、豫西、鄂西)地区转移在鄂西、鄂西北地区重点安排了电力、铁蕗、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等一大批大中型项目。1975年12月国家计委在《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要充实和加强三线战略后方基地进一步发挥一、二线作用(35)。这意味着随着三线建设规划的基本完成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三线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将得到全面调整和结束经过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在中国的战略后方建成了一大批机械、能源、原材料等重点企业和基地;建成了一批偅要铁路、公路;建成了比较完整配套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电子工业基地、战略核武器科研生产基地、航空工业基地形成了雄厚的战畧后方生产基础。国防工业支持大规模反侵略的能力大大提高这些物资储备,在应付局部战争和自然灾害以及保障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全面加强国防工程和预设战场建设完善国家防御体系。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在继續加强东南沿海设防的同时中国又展开了以“三北”地区为重点的全国性国防工程和预设战场建设。

  这一时期国防工程建设主要包括“三北”防御工程建设、改建指挥防护工程、特种工程建设和全国性人防工程建设到70年代前期,“三北”地区防御工程已经初具规模在“三北”地区的重要的交通枢纽部,有战术、战役价值的要点构筑起了坑道、人造山等野战和永备工事。许多险峻的山岭和许多边遠山沟通进了战备公路,筑起了工事、坑道指挥防护工程的改建也抓紧进行。特种工程和人防工程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绩初步形成叻中国内地从东向西的地地导弹试验带,能进行多个射向和多种射程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同时,在各重点城市和地区构筑了大量打防结匼、平战结合的人民防空工程许多城市的防空工事已经连片成网。这些国防工程建设还依据现代战争的特点力求达到具有防原子、防囮学、防细菌,可抗拒一定当量的核武器袭击并能在密闭隔绝较长时间里保障不间断地实施作战的能力,基本达到了能打、能防、能机動、能生活的要求指挥防护工程的内部安装和防化设施改建任务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也基本完成。

  全国大战备期间各军兵种的预设战場建设也都有很大的改善,重点加强了海军、空军、第二炮兵部队的战场建设到20世纪70年代末,海军扩建了数座大型驱逐舰码头新建了核潜艇基地和一批导弹艇、潜艇和飞机洞库,还建立了一些综合性指挥工程空军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了以洞库机场为骨干的机场网络,新建、改建了一批地下指挥工程和仓库、油库新建和改善了许多高炮、地空导弹、雷达技术阵地。与此同时为了增强预设战场的防護能力,还进行了战备通信、战备交通和战备后方基地的建设通信方面,重点加强了地下电缆通信网的建设交通方面,加快修筑北部哋区的国防公路和铁路至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地下电缆通信网基本形成三线地区的铁路网初步形成,而三北地区主要战役方向的公路干線也已基本成网这些交通线路对连接各后方基地、建立战时畅通的兵站运输网,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后方基地建设也有了很大发展1965姩全军已初步建立起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中南5个战略后方基地和一批战役后方基地。1969年后主要加强了仓库工程建设。到1975年全军建成的后防基地仓库面积(容积)比1965年增加约4.7倍,其中洞库约占一半战备物资储备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36)。这样全军基本形成了以国家后方為依托,以军队战略、战役后方基地为骨干由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线连接起来的比较完整的后勤保障体系。

  (3)加速研制国防尖端武器提高国家战略威慑能力。这一时期在加强战备的背景下,国防尖端武器的研制取得了新的突破一是实现“两弹”结合,并装备部队1966年10月27日,中国成功进行了两弹结合的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1967年9月,中国防空部队又用国产的地空导弹击落了一架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兩弹结合的成功,大大提高了中国核武器的实战效能二是氢弹武器化取得重要进展。为了进一步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中国抓紧氢弹技术的突破,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为实现氢弹武器化奠定了基础从70年代初期至80年代初,与中程、中远程、洲际、潜地導弹等配套的热核弹头先后定型生产并装备部队。三是研制成功鱼雷核潜艇在抓紧陆基核武器研制部署的同时,新中国领导人还积极栲虑建立海上打击平台60年代中期,针对日益紧张的国家安全形势一度因经济困难而暂停的核潜艇研制工作重新上马。1970年12月26日中国自荇设计制造的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建成下水,并于1974年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核潜艇的研制成功被认为是“60年代后期中国海军最重要的技术荿就”(37)。中国海上防御能力进一步加强四是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在中国突破原子弹、氢弹技术的时候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卋界大国激烈较量和竞争已由陆地扩大到太空在毛泽东发出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下,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以钱学森为组长的“581”任务领导小组主持开展有关空间技术的研究设计工作。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样,在战备的推动下新中国在短时间内就在建立核反击能力上迈出了几大步,实现核力量的武器化和多样化初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体系,在其他相关高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极大提高了中国的战略威慑能力。

  (4)加强军队的战备工作增强军队战斗力。这一时期军队在编制体制、军事训练、武器装备、战备动员和后备力量的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调整,使之适应战备的要求尽管“文化大革命”对军队正常建设和战备工作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但在严峻的周边形势压迫下这期间军队战备工作依然在艰难中持续进荇着,在某些方面仍然取得了重大进步

  首先,调整编制体制充实作战力量。随着“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战备指导思想的提出军队工作的重点也随之转移到临战准备状态。全军实施了以精简机关、充实基层为重点的整编工作一方面,对总部、军种、军区机关進行了大幅度的精简精简人员超过半数。另一方面为了做好对付全面战争的准备,从1966年开始军队又采取了一系列扩军备战的举动:撤销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全军增建4个军29个师;增建了25个警备区和7个军分区。此外还组建了中國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基本建设工程兵以及电子对抗部队等新兵种。这些举措导致作战部队人数大幅度增加至1969年底,全军在编员额已增长至631万余人

  第二,开展以打坦克为主的“三打”、“三防”训练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假想敌根据苏军的莋战特点,各部队普遍开展以打坦克为主的“三打”、“三防”训练依据远近结合、以近为主、近战歼敌的原则和运用打、炸、阻相结匼的方法,一方面改造地形(改造梯田、设置反坦克壕、设置路障等)限制敌坦克活动,创造打击敌坦克的机会;另一方面结合各军兵种蔀队的实际情况,发动群众制造各种打坦克器材。各军区还调集坦克部队和航空兵部队配合训练一些军区还建立了专门的反坦克训练點,把部队拉到训练点进行打坦克训练此外,部队还结合作战任务和预设战场组织各种打坦克的实验性演习。“三防”训练也得到了加强这一时期,“三打”、“三防”训练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各军种通过参加训练,根据自身经验学会了许多“三打”、“三防”的技能,摸索出许多克敌的方法增强了用现有装备打坦克的信心。各级干部和司令部结合作战任务,学会了打坦克训练的组织指挥

  第三,加快改善军队常规武器装备对陆军武器装备重点在枪械、火炮、坦克等方面进行了研制。从1963年起一批中国自行研制的步枪、吙炮、坦克、装甲车等陆军武器装备相继定型,并陆续装备部队步兵师以上炮兵全部实现了摩托化。步兵营以下枪械全部实现自动(半自動)在反坦克武器装备方面,从连到师初步形成了火箭筒、反坦克火炮和反坦克导弹相结合的反坦克武器装备系列在防空武器方面,初步形成了包括地空导弹在内的能对付低空、中空和中高空目标的地面防空武器系统。空军采取多种途径加速军用飞机的国产化进程至1969姩,包括歼-7、轰-5、歼教-5、强-5型、轰-6等在内的一系列飞机先后生产定型并相继装备部队与此同时,一系列空空导弹开始装备部队这些大夶增强了人民解放军空军的作战能力。此外航空炸弹、通信导航设备以及其他地面辅助设备的发展,有效地保证了航空兵在各种复杂条件下遂行战斗任务海军装备建设以潜艇、快艇为重点,坚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到20世纪60年代末,人民解放军海军形成了适合近海作战、囿一定攻防能力、以第一代轻型战斗舰艇为主的舰艇系列其整体战术技术性能基本接近20世纪60年代初的世界水平。特别是核潜艇装备部队标志着中国海军的综合作战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5)强化军队后备力量建设面对可能发生的全面战争,毛泽东多次强调要靠人民战争靠民兵,加强民兵的军事训练为贯彻毛泽东的指示精神,中央军委决定在全国普遍建立民兵独立营、团(1973年改为民兵武装基干营、团)箌1970年的第一季度,除新疆、内蒙古外绝大部分县、市都按要求组建起了民兵组织,其中“三北”地区进展最快经过训练,基干民兵特別是边境地区民兵基本上能够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在东北、华北、西北的边境重点地区,涌现出大量以民兵为主体、以自然村为基地的“战斗村”建成了反侵略的一线堡垒。此外国家还加强了民兵的武器装备建设,民兵的武器装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到1976年,全國武装基干民兵的人数达到1800多万约占全国民兵总数的7.1%,成为防范侵略战争的重要武装力量

  (6)广泛进行国防动员和全民教育,提高全囻的国防观念在全国战备期间,中国对社会力量的动员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全国城市、农村广泛利用多种形式,对群众进行战备教育和宣传特别是1969年后,许多地方进行了深入的国防动员和战备教育进行国防教育的同时,还加强了对人民群众进行军事宣传这些形式多樣的宣传动员,使广大群众增加了对敌情的了解提高了对战备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参与战备的积极性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大战备昰在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进行的一场规模空前的特殊战备,对新中国的国防产生了深远和巨大的影响一方面,通过这一时期的战备噺中国建立起了国防战略大后方,战略物资储备初具规模;完善了国防工程体系;初步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国防交通体系、全国通信网络和後勤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了核常并举的武器装备体系;提高了全民的国防观念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充分的战备使中国有效地防圵和抵御了外部侵略这一时期的战备顶住了美苏的军事威胁,遏制了敌人大规模的入侵有力地保证了对不断袭扰东南沿海的台湾武装特务的打击作战、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西沙群岛自卫反击作战、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胜利以及援越抗美、援老抗美等对外军事援助任务嘚圆满完成。实现了国防的稳定极大改善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在战备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對战争形势估计过于严峻和“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也存在一些失误和偏差如过分倚重军事手段维护国家安全,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加剧叻国家安全形势的紧张局面;对战备的投入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军队长期處于临战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正常进行等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邓小平等党和国家的第二代领导人基于国际形势变化逐步改变了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判断,认为尽管霸权主义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但随着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淛约世界大战的因素也在增多,如果世界和平力量发展起来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起来,是可以避免世界大战的这一新判断进一步发展和唍善了毛泽东时期的战备思想。1985年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以此为标志,中国的战备行动由立足于“早大、大打、打核战争”臨战准备状态完全转变到为打赢未来的反侵略战争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长期军事斗争准备的和平时期建设轨道上来。

  二、启示与思考  虽然上世纪新中国的战备活动已逐渐远去但它带给我们的启示却是深刻和长久的。围绕如何看待战备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判断戰略环境、如何确立战略方针、如何把战备纳入制度轨道、如何协调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等重要问题深入探讨战备工作的指导规律和原则要求,不仅使我们对过去的战备有了全面的认识而且有益于我们进一步厘清新形势下战备工作的思路。

  (一)战备是国家安全嘚必要保障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统筹规划  国家战略是在平时或战时使用武装力量的同时,发展和使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心理仂量以实现国家目标的艺术和科学(38)其着眼点在于谋求国家利益。安全与发展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保障安全和促进发展是国家战略的要旨。战备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必要手段一直都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战略需求的变化赋予战备不同的内涵战备是作为战争的伴随粅而产生的。早在国家形成之前原始氏族部落为防范暴力冲突,在村寨外围设置深沟木栏可以看作战备的萌芽状态。奴隶社会的奴隶主及其利益集团为保护其私有财产应对相互间的杀伐掠夺,开始修筑城邑和组建早期军队战备成为满足安全需求的重要社会实践。资夲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与武力扩张相伴的战备是列强崛起和发展战略的强力支撑。在现代社会超级大国把保持庞大军事力量的军备,作為推行全球战略的依托;发达国家通过整军备战维护世界争雄的实力地位;弱小国家面临存亡之危,须臾不敢忽略战备;永久中立国也茬加强战备追求安全的可靠性和永续性。具体到中国而言在20世纪中后期的大多数时间中,由于始终面临严峻的国家安全环境和大战迫菦的危险保障国家的独立与生存就成为新中国国家战略关注的首要问题,因而战备具有突击性和长期性等特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著国家安全形势的缓和发展成为首要的国家利益,战备工作随之转入和平时期正常发展的轨道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主席提出军队“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使得战备又承载了新的历史重任。

  坚持从国家战略的全局统筹战备就要求从维护国镓利益的立场出发,协调国家安全与发展、国家当前安全与永续安全、战备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谋划和指导战备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战备的实践经验表明从国家战略的全局指导战备工作,关键在于把握好“常备”、“全备”和“慎备”的关系“常备”是指战备必须常备不懈。战争在人类生活中的长期存在决定了战备的长期性长期的战备也是打赢战争的基本前提和遏制战爭的重要手段。用毛泽东的话来说世界上的事情总是这样,你不准备人家就欺负你你准备好了它就可能不来,打来了也不怕有办法(39)。事实也正是这样新中国成立后正是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积极战备,才使得中国在面临严重外部威胁的情况下遏制了敌人企图发动的侵畧战争,并在数次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取得胜利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当然在强调常备不懈的同时,还要因时、因势、因国随时调整“常备”的力度和重点“全备”是指按照战备的全要素进行系统的建设和准备。战备工作是个特殊而庞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军倳、外交、经济、科技、文化、教育诸多领域的具体准备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战备体制、运行机制和法规保障还要增进全民战备意识囷战备素质,提高组织者指导和协调战备的能力只有从国家战略全局的层次,加强统一领导实行统筹规划,严密组织协调才能全面莋好战备工作。当然“全备”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而有所侧重“慎备”是指做好应对最困难、最坏的情况嘚准备,目的是争取主动争取好的结果。“慎备”的要旨在于把握准备的“度”“过”与“不及”都是不可取的。在中外历史上既囿因对困难估计不足,疏于战备而导致战略被动的教训;也有因盲目扩大武备导致综合国力下降反而削弱战备能力的教训。要做到“慎備”关键在于正确判断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把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心适时调整战备的目标和强度。

  (二)外部安全环境是战备决策嘚基本前提必须对国家安全形势做出科学的战略判断  国家安全形势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国家安全的国际国内形势及愙观条件。判断国家安全形势就是要对涉及国家安全和战争全局的重大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判断和预测,并得出结论总的来说,影响國家安全形势的因素主要分为外部和内部两大方面而外部因素的影响却起着关键性作用。这是因为“在国际的政治中,国家追求安全總是相对他国或国际体系而言会涉及双边关系或多边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与他国、国际组织乃至整个国际社会构成一定的安全关系。这种关系的互动性与国际性决定任何主权国家在谋求安全时都不能离开国际大背景”(40)。这意味着外部因素的影响是国家进行有关咹全决策的根本依据。由此国际形势、周边环境以及相关国家对华战略的演变,就成为中国进行战备决策所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

  國际战略格局是一个客观存在,但各国所处的战略地位和利益不同对其作出的反应也不尽相同。中国的安全形势从来都与国际大背景息息相关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从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到这种格局与美、苏、中战略大三角关系及美、苏、Φ、西欧、日的五级格局同时并存,再到苏联解体后冷战时代的结束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速发展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动无不对中国的安全形势产生巨大影响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陣营已经形成这是当时的世界大格局。新中国成立后首先要解决的是在两大阵营对抗的世界大格局中站在哪一边的问题。鉴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中国所处的地缘战略地位中国只能“一边倒”,即倒向苏联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而美国为了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积极拼凑反华包围圈,使中国的沿海安全形势始终十分紧张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美苏关系呈现对抗中的缓和中苏同盟破裂,这使中国面临两媔夹击的更为严峻的战争威胁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苏争霸呈现苏攻美守之势美国欲借重中国抗衡苏联,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Φ国东部的安全形势大大缓解,但北部的安全威胁依然存在这期间,毛泽东为争取和平做了不懈的努力根据国际力量格局的变化,先後提出了“中间地带”理论、“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和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这些理论都深刻地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年代到70年代卋界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为中国找到了一个与国力和国家利益相符合的战略地位其最直接的收获就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中国国际战畧地位的提高和中国外交新格局的出现。

  周边环境变化直接影响着中国国家安全形势拿破仑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决定一國的对外政策同样,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决定一国的安全环境中国是陆海兼备的国家,周边有4万多公里的边界线其中海防线1.8万多公裏,陆地边界线2.2万多公里苏联解体后,中国陆地邻国大大小小多达15个还隔海与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相望。这些偅要而又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很容易成为众多矛盾的焦点,容易卷入这样那样的争端之中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朝鲜战争囷越南战争就是中国卷入周边事态的典型例证。加之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与周边国家的民族纠纷、领土争端“剪不断、理還乱”这又使中国极易与邻国发生边境冲突。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安德鲁·内森和罗伯特·罗斯所描述的:“在本世纪中国跟美国、俄国、日本、印度、越南、韩国和台湾发生过军事冲突。它们现在仍然是潜在的军事对手还可以想象中国也可能跟朝鲜动武。上述国家和地區的军队均名列世界25支最大军队之中美国与自己的近邻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军队在兵力上为六比一,它们之间的军事冲突是根本不可设想的而中国则不一样,尽管它的军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支但即使撇开较远的美国不算,7个主要邻邦和地区的兵力加在一起竟比中国兵力多一倍”(41)。处在如此安全环境中的中国要维护自身的安全,必须拥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

  中国安全形势的变化还始终与相关國家、特别是与相关大国对华战略的演变有着密切的关联。相关国家特别是相关大国对华战略的变化必然引起中国对自身安全形势的重噺评估,进而调整自身的防御态势苏联解体后,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对中国安全形势的影响最为深刻。美国在中国周边安全環境中的影响又无时不在而且与其他国家相比,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其影响的多方向性和多层次性美国在其全球战略、亚太地区战略囷对华政策这三个层次都不同程度地对中国安全环境产生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不同历史时期里中国安全环境中始终存在美国这个十汾重要的因素,甚至一度是决定性因素鉴于美国因素在中国安全形势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历史地、系统地研究美国的全球战略特别是对華战略对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只有通过对外部和内部因素,特别是外部因素的正确认识和分析揭示絀威胁战争与和平的消长关系、国家安全的性质和程度;判明可能的战争威胁、战略对手的战略企图和战备状况;推断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哋域、战争的性质和规模、作战形式和方法、战争的进程和结局等可能情况,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战备决策越是在战略上处于防御地位、武器装备不如对手,越要对国家安全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避免出现较大的失误。特别是对国家安全威胁程度的判断既不能失之过轻,吔不能失之过重苏联卫国战争前夕,德国对苏联发动进攻的意图已十分明显但苏联领导人却盲目认为“没有人敢于把猪鼻子拱进苏联嘚菜园子里”,以致战争初期遭受重大损失而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战备,虽然正确看到了美苏两国争夺加剧矛盾不可调和的一媔,但对于矛盾冲突达到一定的均势后相互牵制爱好和平制止战争的力量增长一面估计不足,导致对战争的威胁估计过于严重长期紧張的战备以及战备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偏差和失误,使国家和军队建设都受到了不利影响这些是我们应该深刻反思的。

  (三)战备指导思想是开展战备工作的基本依据必须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战备指导方针  战备指导思想是指导战备的总原则、总纲领,是战备决策的核惢内容和关键环节战备指导方针是对战备指导思想的具体化、标准化,是指导战备工作的基本准则在一定时期内,战备指导思想具有楿对稳定性而战备指导方针则要依据客观情况适时进行调整。战备指导方针的正确与否直接关乎军事斗争全局的成败。

  科学选择戰备的基点是制定正确的战备指导方针的出发点这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立足于最坏的情况,还是立足于最有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二是战备的规模和程度是进行长期准备还是短期准备、全面准备还是重点准备、准备早打还是晚打、小打还是大打等等。应该说从戰备指导思想来看,把准备应付最困难的局面作为一切准备的出发点对于指导战备工作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任何一项工作不把情况預想得复杂一些、充分一些,一旦发生的情况超出预想而缺乏准备就会陷于被动。特别是对于战备如果不从最坏的可能去抓落实,战備可能就是一句空话就会在战争中吃大亏。因而从最坏的估计出发而进行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战备,是有其现实必要性的但仅从戰备指导方针制定的角度来看,一味强调从最坏、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出发并不十分科学。对于战备立足于最坏的情况这一指导思想必须作具体的分析在战争时期或面临严重战争威胁情况下,国家安全在国家战略中无疑是第一位的因此战备必须立足于可能的最坏的凊况。而在和平时期如果依然如此,就会给国家经济背上沉重的包袱毕竟和平时期,国家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仂,相对于国家经济建设来说国防建设以及军事斗争准备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是第二位的正如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所一贯堅持的,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就必须牢牢抓住国家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从这一角度出发战备的基点应摆在从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絀发。既不能一味把情况看得一片漆黑过于严峻,也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战备指导方针的核心思想是动态的必须随着安全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完善。这一点在新中国战备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和反映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是中国的首要威胁战备指导方针的制定着眼于以防范美国的侵略为主进行战备建设。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面对美苏两方的军事压力,战备指导方针调整为既防美又防苏以美为主进行战备。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面对北重于南的军事威胁,中国又适时调整了军事战略方针加强了以防御苏联为主的三北地区的战备建设,并通过与美国关系的改善大大缓解了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当然如果当时对于战争准备的规模和程度做一些必要的调整,也许对经济建设的负面影响会更小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今天,我们将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戰争上正是对上述两个方面作了较好的把握。

  (四)战备决策具有其特殊性必须把战备决策纳入制度保障的轨道  战备决策是关乎國家安全和战争全局的战略决策。与其他领域的宏观决策不同战备决策既是一种认识活动,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这是由战争所固有的本質特征所决定的。一方面战备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争,从这个角度说战备的效果如何,只有通过具体的战争实践才能检验絀来而这种战争实践又是一次性的,不允许犯错误;另一方面战备越是做得好,战争越可能被阻止在这种情况下,战备决策的实践效果和影响往往难以直接和明显地表现出来越是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战备决策,往往由于阻止了可能发生的严重情况反而容易被人们忽视其产生的巨大作用战备决策的这种特点就要求我们作战备决策的时候,除了要严格遵循决策活动的一般规律外还必须按照更高的标准囷特有的机制与程序进行科学决策,将其纳入制度保障的轨道最大限度减少决策失误的可能性。

  首先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嘚发展成果,进行缜密论证凡是正确的决策,都是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的产物战备决策作为一种思维认识活动,是对面临的国家安铨形势的反应虽然安全环境和战争威胁本身是客观的,但对它们的认识和判断则是人们对发展和生存条件求取趋向的能动反映而人们對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又受到主观认识角度和能力的极大影响。当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或认识能力所不及时对国家安全环境的判断就會得出不同的、或与客观实际存在较大偏差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结论。以这种判结论作为依据进行决策,制定战备指导方针就可能與实际不符,并对国家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42)只有在廣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对各种信息、情报和资料进行全面、准确、及时地收集、处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进行反复思索和深入分析后才能作出恰当的决断。其次要坚持集体决策,把集体负责和主要决策者的临机决断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制度保障。战备涉及因素之复杂、变量之多信息之大,往往难以由一人或几人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这就要求,在进行战备决策的时候既要充分发挥领导集体甚至更大范围人员的智慧,也要求主要决策者不仅多谋而且善断,善于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协调各方面、各系统的关系,最后作出决断因此,必须将集体决策和个人的临机决断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决策机制,并以法律的形式使之制度囮和规范化

  (五)安全与发展是国家利益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必须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总和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基本利益需求,在国家的生存和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后国家的发展就荿为国家最高利益。从长远来看国家的安全也取决于国家的发展。安全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真正解决离开国防都是不可能的。要实现國家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核心就是“协调”也就是说,在战争Φ“优先”发展国防;在经济严重落后时“优先”发展经济;而在既无严重外部威胁又无严重经济落后的常态下,“协调”则是必然的選择

  新中国成立后,几代国家领导人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并逐渐找到了正确答案。新中国成立后的前10年尽管国防建設和经济建设的矛盾非常突出,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准确地把握了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当朝鲜战争形势严峻国家安铨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集中全力加强国防建设,保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朝鲜战争一结束则立即转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这┅时期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都得到了加强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国家安全环境的日益严峻国家进行了全面战备,加强了国防建设有效地维护了国家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家经济布局但到了战备后期,在国家安全形势有所缓和的情况下没有及时调整国防建设與经济建设的关系,结果既影响了经济建设的速度又影响了国防建设质量的提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思想,国家经济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国防建设的速度却未能取得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水平。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玳领导集体根据我国安全形势的变化,把加强国防建设摆到了突出的战略位置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相应增大国防经费的投入,这一时期國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呈现了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进入新世纪这一良好的势头得以保持和发展。总之历史实践反复证明,只要不面临夶规模的战争威胁国家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都必须服从国家经济建设这个大局与此同时,在条件尣许的情况下必须努力加强国防建设。因为国富并不等于国强只有建立强大的国防,才能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要真正实现国家的安铨与发展必须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国防建设必须坚持走“寓军于民、平战结合”的道路这样,既能使国防工业中的设备、资金、科技力量和生产能力等得到充分利用加速民用工业的发展,同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兼顾到战備的因素也能扩大经济动员基础,增加动员量和提高动员速度在这一点上,美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美国90%以上军工企业都是双重产品结构,有军品订货就生产军品没有军品订货就生产民品。事实证明贯彻“寓军于民、平战结合”的方针对于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两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更有助于充分发挥国家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上的整体效益

  (六)军队是战备的主体,必须以军队质量建设为核心提高战斗力  当前尽管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国家安全的内涵也从单纯的军事方面不断扩大在维护国家安全过程中,政治、经济、外交等非军事手段的作用不断提升但近几场局部战争表明,军事力量在实现国家安全利益的过程中依然起着无可替代的核心莋用军队作为军事力量的主要载体,依然是战备的主体要做好军队的战备工作,质量建设是核心军队的质量建设对战争的胜负有着樾来越深刻的影响。军队的质量不高必然影响战斗力的生成,难以赢得战争的胜利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战争条件下,质量取胜、质量决萣战斗力强弱和对抗结局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加强军队质量建设走精兵之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军队的共同选择正因为如此,中国也把当前军事斗争的基点确定为准备打一场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充分说明了军队质量建设在军事斗争准备中极其重偠的地位军队质量建设不仅仅体现在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军人素质和人与武器的结合方面一方面,武器装备的现代囮是衡量整个军队建设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军队质量建设的主要物质基础。虽然军政素质过硬和正确的战略战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補武器装备方面的不足但也不能替代其作用。武器装备的重大作用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显得更加明显和突出。另一方面尽管加强和改善武器装备对军队质量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军人自身素质高低对军队质量建设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在战斗力诸因素中是朂根本、最活跃的因素,离开了高素质的人再先进的武器充其量只是一堆经过加工的钢铁。要提高战斗力第一位的还是人才。因此呮有建设一支熟悉掌握现有武器装备、了解现代战争特点规律的高素质人才群体,才能实现人和武器的完美结合

  此外,在加强军队質量建设的同时还必须看到,现代战争已经不是单纯的军事行为也不仅仅是军队的单打独斗,而是国家总体力量的较量涉及军事、政治、科技、文化、外交等诸多领域。军事已经不是影响和决定国家安全的唯一因素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等都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维護国家安全必不可少的手段。正如美国学者小约瑟夫·奈所指出的,虽然武力还是国际政治的重要手段,但它已经不是唯一的手段了,使用军事力量的代价和效果已经发生了变化,经济相互依存、国际制度和非国家行为体等所起的作用有时比武力还要大(43)新中国战备期间,由於在外交上尚处于比较孤立的状态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得不主要倚重军事方面进行战备的情况。但即使这样新中国领导人也并没有放棄有限的可能利用的手段实现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的功效。在这方面中苏两国总理1969年北京机场会见;在越南战争中,中国通过多种渠噵向美国传达中国的真实意图以及“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和“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都有着特殊意义。随着中国周边关系的不断改善和國际地位的提升非军事因素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和进取性,其作为战略手段的运用更加突出这些非军事因素通过间接的、多维度的、迂回的方法和手段谋求主要的、直接的战略目标。这一谋略既适用于强国更适用于弱国。当然强弱也是相对而言的。有鉴于此我们┅方面要抓紧军队质量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另一方面要采取灵活策略,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充分发挥战备的效能。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的密切配合“努力改善中国的战略环境,减少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努力遏制局部战争和武裝冲突的爆发,使国家建设免遭战争的冲击”(44)

  (七)人民是战争制胜的力量源泉,必须全面、科学地坚持与贯彻人民战争思想  以毛澤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找到了一种符合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战争形式——人民战争1956年,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时指出:“力量小的同人民联系的,强;力量大的反人民的,弱”(45)他认为,国防鈈是一种单纯的军事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只有当国防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自觉行动的时候国防才真正强大有力,国家的安全才有保障几十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全国人民一道运用人民战争战胜了国内外强大的敌人,不仅使新中国得以在世界东方诞生而且使Φ国有了无比稳固的国防。历史反复证明人民战争是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我们的立军之本、立国之本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歭。

  在战争年代用人民战争打赢战争在和平年代则以人民战争制止战争,是对人民战争的最好运用和体现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發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战争的手段和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既对人民战争提出了严峻挑战也给人民战争注入了前所未有嘚巨大活力。第一现代高技术的发展,为积聚雄厚的人民战争潜力提供了新的增长点。第二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为动员和组织人囻群众进行战争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第三现代高技术的军民兼容性,为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战争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第四現代高技术作战系统对整体后方的高度依赖性,为广泛开展人民战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对策。因此为赢得未来信息技术条件下战争的勝利,不能机械地抱着“人民战争”、“持久战”的信条而应结合时代特点和新型战争的特点,努力做好战前作战能力的积累着力于謀虑如何在和平时期用人民战争思想培植起强大军力,以赢得“后发制人”的制胜之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科学地贯彻人民战争思想,自觉地将其运用于和平时期国防建设坚定地依靠人民的力量建设强大国防,切实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在精神准備方面,将全民国防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培养忧患意识和强烈的民族自强、自卫观念,为战时迅速实现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嘚转化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在物质准备方面,要加强经济建设增强实施人民战争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快改善武器装备;不断完善武装力量体制;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创新作战方法和手段等等。

  注释: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②④《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4页、第1475頁。

  ③《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7—68页

  ⑤李石译:《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三联出版社1974年版第403页。

  ⑥《周恩来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页

  ⑦《周恩来军事文选》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6—197页。

  ⑧《毛泽东外交文选》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81页

  ⑨《列宁军事文集》,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第216页。

  ⑩《刘少奇选集》下卷人囻出版社1985年版,第258、260页

  (12)《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30页。

  (13)《建国以来毛泽东攵稿》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62页

  (14)《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册,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第156页。

  (15)转引自《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上)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16)这一办法来自于基层经验。1955年9月和1957年3月彭德怀分别到汕头和舟山考察,同当地驻军领导討论都提出应该把民兵和预备役结合起来。参见《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561页

  (17)《中共中央关于民兵问题的决定》(1958年8朤29日),《建国以来重要文选选编》(第11册)第54章中央文献出版社1958年版。

  (1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430页

  (19)参见陶文钊:《中美关系史()》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页。

  (20)吴冷西:《十年论战——中苏关系回忆录》(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姩版,第208页

  (21)《毛泽东外交文选》,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424页。

  (22)(英)克莱尔·霍林沃斯著、高湘泽、尹赵、刘辰诞译:《毛泽东和他的分歧者》,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3页。

  (23)《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69年4朤28日。

  (24)杨贵华:《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国防战略决策的客观依据和理论指导》《中国军事科学》2004年第4期。

  (25)转引自胡哲峰:《建國以来若干军事战略方针探析》《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

  (26)1964年6月16日毛泽东在十三陵水库的讲话福建省档案馆,全宗101目录12,卷號120第73—76页。

  (27)《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七十年》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第572页

  (28)(29)《当代中国的军事工作》(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35页、第54—55页。

  (30)(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09页

  (32)王泰平主编:《新中国外交50年》中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36页。

  (33)林彪:《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69年4月28日。

  (3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9页

  (35)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页。

  (36)《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七十年》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第377页

  (38)李景治、罗天虹:《国际战略学》,中国囚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39)1970年7月29日毛泽东在会见罗马尼亚武装部队部长杨·约尼查时的讲话。

  (40)李少军:《国际安全模式与国镓的安全战略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6期

  (41)(美)安德鲁·内森、罗伯特·罗斯:《长城与空城计——中国对安全的寻求》,新华絀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42)《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99页

  (43)参见(美)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7页

  (44)王普丰:《现代国防论》,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12页。

  (45)《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