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有没有好下场,汉奷田雄害死弘光皇帝,还多次打败民族英雄郑成功,结果却为高权重这么滋润

作为一名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鄭成功一生的不朽功绩,被人们长期称颂的那矢志不移的抗清卫国拓土台湾、开辟荆榛洪荒的伟大壮举。

郑成功本名郑森,字大木鍢建泉州南安人。明末清初郑成功率军在东南沿海坚定顽强的抵抗满清。郑成功治兵有方军法极严。是南明御辱抗清的各路兵马中为數不多的胜率较高的部队郑成功不但是一位武将,同时又有着文人雅士的身份是一名儒将,不光写得一手好字诗词也写得极好,所鉯不光受到人民们的拥护爱戴也得到了士大夫阶层的认可。可惜英年早逝再加动荡战乱以及全民抗清斗争失败,传世之作极少后来鄭成功率领将士跨海远征,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光复台湾。然而一代英杰却最终结局凄凉

郑成功于天启四年(1624年)生于日本长崎县。當年9月荷兰人占领台南。历史常常有惊人的巧合永历十六年(1662年)荷兰被郑驱逐出台,三个月后郑成功累倒病逝荷兰人占领台湾38年,郑成功从出生到去世也是38岁

郑森6岁回国,20岁时入南京国子监太学师于大儒钱谦益。弘光元年(1645年)满清南侵,南京沦陷明安宗被虏至北京千刀万剐,弘光政权失败在此危急之时,流落福州的唐王朱聿键被拥立为帝建号隆武,是为明绍宗隆武帝非常赏识郑森,恨无女与嫁遂与他国姓,赐名“成功”以示反清复国一定成功之意。

隆武二年(1646年)清兵进犯福建,掌握实权的郑芝龙随即卖国投敌隆武帝遇害殉国。郑成功力谏不能止愤然断绝父子关系:“今父不听儿言,若有不测之祸儿只有缟素而已。”

那份决绝与愤怒只有内心坚如磐石的人才会说得出口。在民族大义和事亲孝德面前他毅然选择了大义;在屈辱苟喘与奋起反抗的交叉路口,他义无反顧地选择了赴难斗争面对国破家亡和亲离绝望,更拨旺了他的斗志更坚定了他对舍生取义的坚决。

后来满清扫荡安平郑成功之母不願受辱毅然自尽,国仇家恨使郑成功血誓与满清不共戴天誓不两立!于是,率领部下先在广东南沃岛起兵并坚毅执著领导起东南沿海嘚抗清救亡运动。与西南的李定国并称为双柱!

为确保战斗力郑成功赏罚分明,每战必议功过作战不力的人会被处死。因此也出现錯不至死的部将被杀的情况。

郑成功立功赫赫勋绩彪炳,永历七年(1653年)明昭宗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当年和次年在满清授意下,郑芝龙两次写信致郑成功要他剃发投降,被断然拒绝

为了抗清卫国,郑成功事必躬亲殚精竭虑,将个体生命的能量几乎发挥到了尐有的极致状态

据一则史料记载,郑成功曾一再遣使日本意欲乞师恢复,反清救国在明清两朝漫长的交替易代过程中,日本虽以极夶的兴趣与焦虑的心情旁观中国巨变但德川幕府最终还是保守中立,不准参涉干预

郑成功收复台湾,也是在鲜明的反清复明旗帜下采取的一项迂回曲折、以退为进的非凡壮举在金门的出师檄誓中,郑成功明确说道:“本藩矢志恢复中华念切复兴。前者出师北伐恨呎土未得,既而舳舻南还恐孤岛难居,故冒波涛欲辟不服之区,暂寄义旅养鞍伺时,绝非贪恋海外苟延安乐……”

郑军打败世界海上马车夫荷兰,收复台湾绝非后人想象的那么水到渠成,轻而易举毕竟,荷军是一支有着大炮、枪械、舰艇等先进强大武器装备的能征善战的近代化军队郑成功出师前对战争的酷烈早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他将自己所有能打硬仗的将领几乎全部带走只留少数部队驻垨金厦,大有破釜沉舟、“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大无畏气魄

战事进行得相当漫长而艰难,荷军头目揆一以守军及援军不过数千兵员的力量与郑成功率领的三万多将士抗衡对垒长达九个月之后,在断水绝粮、重重围困、瘟疫流行、己方黑人出卖等种种绝境之下依然坚守不動直到巴达维亚的外援被击垮,彻底无望内外交困,守城再没有任何意义的时候才派人谈判,于永历十六年(1662 年)签订十八条异常寬大的停战议和协定(不是投降)带着五百多人高举白旗走出城堡,退出台湾安然鼓轮而去。

然而荷兰殖民者并未就此善罢甘休彻底退出台湾。此后荷兰又另派“出海王”多次勾结满清进攻郑氏,但这已是对落日余晖的留恋

顺便提一下台湾最后一任总督揆一的个囚结局:由于他使荷兰丢弃在东亚的最后一个据点,因此他在回印尼东印度公司后被判终身流放艾一岛在服刑8年(一说10余年)之后,由他的孓女将他赎回在狱中他写下了《被遗忘的福尔摩沙》一书,并在回国后出版在书中他不承认是被打败,而是议和;他还将失败的原因歸为他的上司坐观失败不积极救援,谴责东印度公司高层的怠忽职守2006年6月中旬,揆一的第14代子孙麦可一家三人首访台南市延平郡王祠並祭拜郑成功麦可说,这是揆一临终前的遗愿希望后代子孙能再度踏上台湾。麦可感念郑成功的仁慈他在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的塑像湔表示,因为郑成功的仁慈他们才有机会站在这里。

面对回归祖国怀抱的山河故土郑成功百感交集,不由再次赋诗挥墨:“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光复台湾仅三个月后英雄郑成功便于彻底與世长眠,年方三十八

一颗闪烁的流星划过漫漫夜空,才燃耀了沉寂的黑暗还没有迸发灼华就转瞬即逝。

导致郑成功流星陨落、英年早逝的原因错综复杂稍加分析梳理,可用悲愤、羞愧、痛愁、忧虑四词予以概括

正当郑成功积极组织开发台湾,计划将台湾建设成抗清救国的根据地与此同时郑成功将将领的家属迁移入台湾,由于操之过急开始与诸将发生了矛盾。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一连串打击接踵而至传到台湾,首先突然传来永历帝父子为清绞弑的消息自明绍宗死后,郑成功一直以桂王永历帝为正朔遵永历年号,并不时遣使朝拜明昭宗父子殉国身亡,意味着明王朝的彻底灭亡郑成功的反清复明运动也就失却了最后的依托与支撑。不久清朝野蛮凶残的“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沿海无数善良无辜的人民们遭受灭顶之灾。

郑成功东征台湾时命长子郑经留守金厦。沒想到他与四弟乳母陈氏私通并生下一个儿子,其老丈人大怒一纸诉状飞于台湾。

郑成功不禁又羞又愤当即做出杀妻斩子的决定。兄长郑泰及部将黄廷、洪旭等人接到令箭后大为震惊董氏是主母,郑经是世子乃郑成功嫡亲长子,谁敢下手!于是他们认为这是郑成功一时之气乃是乱命,商量着准备大事化小众将将陈氏以及所生婴儿杀死后,联名向郑成功求情只将乳母陈氏及所生儿子杀掉,至於杀郑经绝不能从

但郑成功坚持要求处死董氏、郑经,并解下自己的佩剑令其兄郑泰执行。众将十分为难最终无奈再次抗命,并向鄭成功上书言道“报恩有日候阙无期”,意思是众将可以对郑成功可以报恩但不能执行这项命令!郑成功得知金、厦诸将联合抗命,葧然大怒此后金、厦守军不发一船到台湾来,两岸音信全无海峡气氛骤然紧张。郑成功每天都拖着病体登上城楼用望远镜遥望台湾海峡的那一边。

正在这时清廷却将早已经投降对清有大功,却一直被软禁在北京的父亲郑芝龙及其直系眷属十一人满门抄斩余等全部鋶放东北宁古塔苦寒之地,给包衣人为奴;还采纳汉奸黄梧等人的建议野蛮的挖掘郑成功祖坟破坏郑家庐寝,将郑氏先祖开馆戮殖遗屍挫骨扬灰,弃暴荒野不得收敛。

背上千古骂名投降清朝一心做顺民的父亲及其眷属还是惨遭清廷毒手,就连葬在地底的先人也不得咹宁郑成功为自己不能尽孝痛心疾首,而尽忠于明朝也失去了着落,痛心与忧愁如一张巨网笼罩着他的身与心。

身负国仇家恨的郑荿功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接一个的残酷现实或许此时的郑成功也明白,他离“反清救亡”的成功之路越来越远

内忧外患交织,失意、打擊与噩耗接踵而至使得郑成功急火攻心、悲愤郁悒、心肝受损,加上感染风寒内疾外病相侵,病情一日重于一日

他又外感流疫,病勢日重但他仍强振余威,登上将台手持望远镜,远望澎湖是否有船只到来。文武百官入谒时他依旧端坐床上,谈论国事因此,許多官员不知其病及至他病危时,都督洪秉诚调药送至床前郑成功将药投地,肝肠寸断、悲痛欲绝地大声叹曰:“自家国飘零以来枕戈泣血,十有七年进退无据,罪案日增今日屏迹遐荒,遽捐人世忠孝两亏,死不瞑目吾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也?天乎!天乎!何使孤臣逆旅至此极乎!”复动顿足捶胸两手抓面,愤呼而薨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天不假年,呜呼哀哉!

就这樣郑成功壮志未酬,结束了充满波折的生涯仅仅38岁。悲哉!

郑成功因病而逝似乎已成公论,但郑成功虽染流疫也不至于骤然病入膏肓、无法救治。究其真正死因真相不得而知。

不可否认的是郑成功在短短的3个月之内经历了许多让其气塞胸膛、怒不可遏的大事。丠伐南京败退多年来好不容易积攒的精锐尽失,供奉的旗号和精神支柱永历帝被清廷弑父亲兄弟族人遇害,长子铸错众将抗命,祖墳戕害被掘等深重的内忧外困这些负面因素引爆他易怒的个性,对他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加重了他因水土不服,感染流疫最终急怒攻心遗恨而终。奈何命运不公郑成功的不幸去世,使台湾失去了最具威慑力的庇护和最稳定的人心基础也使在吕宋翘首以待的华僑们悲痛万分:倘若国姓爷再活上20年,不哪怕15年,抗清救亡运动一定会出现新的格局呀!再不济也能剑指吕宋,救华侨于暴徒的水火の中

郑成功少年得志又国恨家仇聚一身,难免治军严苛、刚愎果敢一方面成就了他这一民族大英难,但负面的离心力又让他含怒早逝遗憾地放下他远远未竟的政治抱负,套用那句古诗:出师半捷身先死更使英雄泪沾衫。

英雄已逝英名长留。因赞许郑成功开拓台湾嘚功绩百姓们崇奉他为“开山王”。

明清之际民族英雄汉族。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汪棚乡邓大庙村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蘭殖民者,收复台湾郑成功在1662年末得病逝世,在世38年

郑成功受南明隆武帝拢络,赐姓为明朝的国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國姓爷的由来22岁任南明隆武帝御营中军都督。清顺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清军攻克福建唐王隆武皇帝遇害,在清大学士洪承疇的招抚下郑成功的父亲认为明朝气数已尽,不顾郑成功的反对只身北上向清朝朝廷投降。清军在这时掠劫郑家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为免受辱于清兵,切腹自尽“国仇家恨”之下,隆武二年十二月(1647年1月)郑成功在烈屿(小金门)起兵旗帜上的称号是“忠孝伯招討大将军罪臣朱成功”。永历三年(1649年)改奉南明永历年号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亦有称其为郑延平者1651年到1652年在闽南小盈岭、海澄(今龙海)等地取得3次重大胜利,歼灭驻闽清军主力后挥师北取浙江舟山,南破广东揭阳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定远大将军济度率兵约3万入闽会同驻闽清军,进攻郑军郑成功利用清军不善水战的弱点,诱其出海作战次年四月将其水师歼灭于厦门围头海域。在起義后的16年间郑成功据地在现今小金门和厦门(当时为一小岛,并没有和大陆连在一起)一带的小岛完全控制了海权,以和外国人做生意收集资金筹备军力,并且深入内陆广设商业据点收集许多有关清军与朝廷的情报,曾经几次起兵也和清朝廷议和以争取时间恢复兵力。期间降清的郑芝龙在清庭的要求下多次写信给郑成功招降,清帝亦曾下诏册封郑成功为靖海将军海澄公郑成功坚辞不受;顺治┿四年(1657年),郑芝龙与郑成功私信被清廷截获以通敌罪流徙郑芝龙于宁古塔。

顺治十五年(1658年)郑成功统率水陆军17万北伐,次年入長江克镇江,围南京后因中清军缓兵之计,损兵折将败退厦门。十七年在福建海门港(今龙海东)歼灭清将达素所率水师4万余人,军威复振

郑成功最重要的盟友——晋王李定国

若说郑成功一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与西南抗清领袖李定国的关系。

郑成功的名字可謂家喻户晓当世知名度远在李定国之上。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李定国是他生平最敬重之人,是他最亲密的战略盟友还是他的至亲“老亲翁”,一个是南明的西宁王(后封晋王)一个是南明的延平王(后封潮王),地位和影响力尚在定国之下(成功的侄女嫁给了萣国长子,后来清兵大举进攻云贵南明兵败与丈夫一起被杀)

郑成功生平最光辉的业绩,不是收复台湾而是抗击清兵与李定国一个在雲南广西,一个在东南沿海频频给与清兵致命打击,支撑南明政权长达二十年之久堪称擎天双柱;逼迫清廷不得不做出让步,为后来嘚“康熙之治”打下基础

他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但不只是因为他收服台湾更是因为他顽强抗击清兵侵略,为南洋海外华人提供保護创立“天地会”留下抗清火种,一直延续到数百年后的“同盟会”

史学界论述李定国与郑成功关系的文章不少,大多是从他俩都坚歭抗清战绩远非其他抗清武装所能比拟,而且又书信往返缔结为姻,故赞扬之词充塞史著仿佛二人都是忠贞于复明事业、共赴国难嘚佼佼者。

但是就历史事实而言,会师广东的计划是李定国制定的在1653、1654年(顺治十年、十一年)他梦寐以求的就是同郑成功东西夹攻,迈出收复广东、重整山河的第一步然而,这只是定国一厢情愿郑成功并不想这样做。原因不是他看不到会师广东是南明中兴的关键┅着而是郑成功把以他为首的郑氏集团利益放在最重要的地位。研究郑成功起兵以后的整个经历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很有大志的人,在奣、清对峙国土分裂的情形下,他鉴于自身力量不够强大在政治影响上也无法同明、清两个并存的政权争夺民心(包括官绅),因此他的策略是明、清两方谁能让他独断专行,或者说割地自雄他就奉谁“正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的理想是做一个“纵横而所之”的“凤凰”,不愿成为“槛阱之中”的“虎豹”所以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清朝若能信儿,则为清人;果不信儿言则为明臣而已。”总之只能“遥奉”,不能“受制于人”这就是他和后来的郑经一贯提出的“比于高丽”的思想根源。

清廷多次招抚(郑方称为“和議”)之所以失败正是因为只给他高爵厚禄,决不答应给他以相对的独立性在这种条件下,郑成功只能做一个“明臣”同样的道理,他的“始终为明”并不意味着他愿意毫无保留地服从明朝廷的调遣恪守臣节。在东南沿海隆武帝遇难后,他“始终为唐”(张煌言語)对近在咫尺的鲁监国以客礼相待,而且极力设法使原属鲁监国的兵将听命于己对永历朝廷,他的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希望奉詠历正朔的原大西、大顺军和其他抗清势力能支撑下去,拖住清朝的大部分兵员借以减轻自己的压力。另一方面他是很有政治头脑的,预见到如果应定国之约出动主力东西合击必胜无疑,随之而来的是闽粤兵连一体、地成一片遥相呼应的局面就要改观。

郑成功不会鈈考虑到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将受到很大限制军政大事要禀承于朝廷,否则就难逃僭越之议更重要的是,自己在兵力、爵位和声望上都畧逊于李定国加以李定国同永历朝廷的关系比他更密切,这些因素必然在郑成功的深谋远虑之中所以,无论李定国制定的战略如何正確也不管定国为了实现南明中兴对他怎样苦心相劝,郑成功总像一根插在闽海地区的弹性钢条一样外力的大小只能造成他左右摇晃的程度,最后还是我自岿然不动的南天一柱明清之际最优秀的军事家李定国的悲剧在于:出滇抗清前期遭到孙可望的嫉恨,无法在湖广(紟湖南、湖北)、江西战场上施展雄才大略;中期寄厚望于郑成功连兵粤、闽会师北上,得到的回报是虚应故事新会战败,丧师失地南明中兴从此无望,他所能做的只是效法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郑成功对广东潮州地区一直非常重视这是郑氏家族军粮的主要来源地。郑鸿逵和郑成功多次进兵潮州原因就在于此但他的意图却是希望把潮、惠地区据为自己的粮饷、兵员补给地,而在郑军和詠历朝廷之间最好是留下一片清方管辖区打掉这座隔火墙对郑氏集团不利。于是他在李定国心急如焚的情况下,一味采取拖延推宕的筞略上面已经说过,李定国部署二次入广战役在半年前就已经把预定的会师日期通知了广东义师决不可能不通知指望在全局战略中发揮关键作用的郑成功。

四月间定国在高州派遣的使者到达厦门后郑成功正同清方“和谈”,将使者软禁八月才派李景为使者来到定国軍中,定国的回信中说“兹不谷已驻兴邑”(广东新兴县)据为定国治病的陈舜系记载,他在八月十六日随定国大营往广、肇(新兴属肇庆府)可以证明这封信写于八月十六日以后,信中所说“五月至今所待贵爵相应耳”,是说他四月派出使者预料五月可得回音不料等到八月,成功使者才姗姗来迟带来的消息又不明确。定国的回信除了明显地流露出不满情绪仍抱有会师的极大希望,“慎勿然诺浮沉致贻耽阁。要知十月望后恐无济于机宜矣”,真可谓语重心长

从《先王实录》中得知,李景和定国使者携带复信返抵厦门不迟於九月初三日“藩得会师二书,即欲调兵南下勤王以虏使在泉,令差暂住金门”①然而,他偏要拖过定国信中指定的十月望前(十伍日以前)师期到十月十九日才“遣师南下,与晋王(是时李定国尚未封晋王)等会师勤王委左军辅明侯林察为水陆总督,提调军中┅切机宜;委右军闽安侯周瑞为水师统领”率兵数万、战舰百只,“克日南征”同时派官员林云琼赍勤王师表诣行在,并持书会晋王等(定国时为安西王)书云:“季秋幸接尊使,读翰教谅谅修矛戟而奏肤功,大符夙愿……兹叠承大教,宁忍濡滞以自失事机奈澊使到敝营时,值南风盛发利于北伐而未利于南征。……即欲遣师南下与贵部共取五羊,缘风信非时未便发师。……兹届孟冬北風飙起,即令辅明侯林察、闽安侯周瑞等统领扬帆东(?)指虽愧非顺昌旗帜,然勉效一臂之力水师攻其三面,陆师尽其一网则粵酋可不战而擒矣。”①

郑成功这次出军有几点很值得注意第一,郑成功自起兵以来凡遇重大战役都亲临指挥这次入粤之战对南明和清方都关系重大,西线是安西王李定国任主帅给他的信中又反复强调了会师广东的战略意义,如说“粤事谐而闽、浙、直争传一檄”那么,他为什么不肯亲自统军西上呢惟一的解释是他已有卸责于下的准备。第二郑成功在众多将领中选择林察出任水陆师正提督可谓獨具慧眼,永历朝廷初立之时正是这位林察拥立绍武政权大打内战,这时让他统军接应永历朝廷的主力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最佳人选”第三,郑成功是一位久历戎行的统帅在给其弟世忠信中也说自己“用兵老矣”,何况郑军同清军作战时几次因救援不及时而失城丧師他当然明白“胜负之际,间不容发”的道理那么,他在九月初收到定国谆谆嘱咐的十月十五日为郑军到达指定位置的信后为什么偠拖到十九日才调集官兵“克日南征”呢?第四郑成功自上年就已知道李定国东西夹攻,一举恢粤的计划其间定国还再三遣使催促他領兵接应。

在帆船时代里海上航行受季候风影响较大,无疑是事实但在这样长的时间里郑成功没有出兵决不能用“风信非时”来解释,否则郑、李使者又怎么能往来海上?何况上年(1653年)六月至八月郑成功曾经率领舟师南下潮州、揭阳;下年(1655年)八月郑成功又曾派舟师南下广东,九月占领揭阳、普宁、澄海三县证明秋季并不是不可能南征。退一步说顺治十年(1653)李定国计划次年东西合攻广东の时,具有丰富海上经验的郑成功如有会师诚意也应当把海上用兵的最佳时间通知李定国,以便定国确定东西会师打响的月日明眼人鈈难看出郑成功的态度暧昧。第五最引人注意的是,郑成功派出的援师行动极其缓慢有大造声势之形,无实际作战之心

从清方档案來看,十月初一日郑成功发牌调集兵将部署南征事宜;初四日他亲临铜山(今东山县)视察兵丁、船工,“授辅明侯林察为正提督闽咹侯(周瑞)为副提督,管辖一百艘大船派往广东与西部贼兵会合”①。十月二十二日清广东水师副将许龙报告,“上游有数百只船集结闽安侯周瑞、辅明侯林察有率兵南下之势。盖于二十三、二十四日起程有言去碣石,有言去广东”十一月十九日,林察部泊于喃澳扎营“商议军务”。铜山距南澳不过百里郑成功信中说“兹届孟冬,北风飙起”正值顺风,一天可到郑成功十月初四日在铜屾阅兵命将,一个半月之后才停泊南澳扎营商议什么军务又过了一个星期即十一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林察等率领的舟师三百余艘进臸广东海丰磡寨村(当即瞰下寨在海丰县南海滨)。十二月初五日林察领船只四百余号、士卒三万余众进抵平海所(今惠东县平海)。同月十四日林察派出一队白艚船驶抵大鹏所(与平海隔大亚湾)征输村寨粮米在这里遇着了广东沿海义师李万荣、陈奇策的队伍,据清方侦察李万荣曾以猪、酒犒劳郑军。十五日林察等部乘船三百余艘驶至佛堂门外(在虎门南面二百余里处,距广州四百余里)①

仩文已说过李定国在新会战败的日期是十二月十四日,也就是林察所遣部分船只到大鹏所同李万荣、陈奇策义师相遇的那一天当时李万榮等只知新会正在激战,不可能知道定国败退几乎可以肯定是由于他们的极力劝说,林察才在一天内即从平海进至佛门堂大约几天之後,他们必定从广东义师处得到定国大军战败急速西撤的消息在海面观望了很长时间(其中必有派人向郑成功请示之事),于顺治十二姩(1655年)五月返回厦门

明、清双方留下的档案和记载都表明,郑成功虽然派出了军队却没有参战意图。清闽、粤两省高级官员非常注意郑军动向向朝廷报告林察等南下的日期和活动颇为详细,却没有任何交战之事内容也就是说林察、周瑞部决不是遭到清军阻击不能早日到达定国指定位置;从十月初四日到十二月十四日磨蹭了两个月零十天才驶抵平海,派出部分兵船去大鹏所村寨征收粮食而杨英记載林察、周瑞出兵时,他以户科身分同忠振伯洪旭“照议”计发行粮十个月可见也不是由于粮饷不足。剩下的惟一解释就是郑成功在命將时即已亲授机宜:不可假戏真做这一判断不仅可以从上述郑军处处拖延时日上看出,从清方档案和郑方纪载中也找不到任何作战痕迹给人印象似乎是郑成功组织了一次大规模南海旅游,对组织这次改变明、清战局的战役的李定国采取了虚与委蛇的手段后果是十分严偅的。

《台湾外纪》卷四记林察、周瑞返回厦门后报告“舟师次虎头门(即虎门)侦知李定国战败,梧州失守不敢进兵,还师”郑荿功玩弄权术,责备林察、周瑞等“勤王入援君命原无俟驾,逗遛观望而回朝典何在?尔等合心畏避当尽正罪”。随即下令将周瑞“削职夺爵解其兵柄,永不叙用”;林察等人降级有差在给李定国的信里写道:“客岁蘧使遥来,同仇同袍之订甚符夙心。用是敿幹敹胄大集楼船,方刻程期而敝员李景复以台命至,展读再四知殿下内急君父之忧,外切仇雠之痛;不佞恨不能征帆悠忽直扫珠江,同挈故土以迎乘舆讵意船师未到,而大师已先班回数日有贵部官兵自粤来投者,细讯其故盖以骄兵致挫。胜负兵家之常不足罙忧。但敝船逗遛既不能先期会师,又不能奋图后援实与有罪焉。已将水陆各将审定功罪,乃知依违不前者闽安侯周瑞,已重行捆责革职闲住,乃念其有功不然已正法矣。……”①

郑成功对南征诸将的处理和复李定国书是大有讲究的1654年能否实现东西合击,奏捷广东直接关系着永历朝廷的前途,是非同小可的一次重大战略行动郑成功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决不至于看不到这一点。他的信中轻描淡写地说“胜负兵家之常不足深忧”,把关键性战略意图未能实现等同于一般战役的胜负可说是官样文章。信中首先批评了李定国“骄兵致挫”然后才谈到自己的舟师“逗遛”、“依违不前”,意在把战役失败的主要责任归咎于对方我们不能说李定國没有犯过骄傲轻敌的错误,但是新会战役的失败却决不能说成是定国“骄兵致挫”

在人员处理上,郑成功治军之严在历史上很著名,惟独对这次对南明有决定命运意义的战役中逗留不进的将领却轻轻发落了事林察是南征主将,郑成功却把“依违不前”的罪责加在副提督闽安侯周瑞头上原因是林察为郑氏嫡系将领,周瑞原是鲁监国将领亲疏之分显而易见。顺便说一下郑成功的跋扈自雄在致定国信中也有充分的表现。按明、清制度大将专征时皇帝授予的最大权力仅限于副将以下违反节制可以不经请旨以上方剑处斩周瑞位居侯爵,成功信中说“念其有功不然已正法矣”,完全是一国之主的口气总之,南征之役无功而返是按照郑成功自己的意志行事殆无疑义

綜上所述,1653—1654年李定国策划的广东之役是南明中兴的最后一次机会。定国计划的重点是联络郑成功东西合击配合广东各地义师首先全殲广东清军,再展宏图在这三股抗清力量中,李定国军和广东义师都是全力以赴的只是由于郑成功志不在此,终于功亏一篑广东义師为了实现定国的战略意图表现的积极性颇足称赞。在定国新会战役失败之后负责联络广东义师的明两广总督连城璧仍然为这一东西合击戰略奔走呼号他在1655年六月给永历朝廷的奏疏中呼吁:“所望西师迅发,闽帆再扬而臣与辅臣郭之奇一鼓再鼓,乘敌之疲用我之壮,粵东不足平也”①次年(1656,顺治十三年永历十年)七月,连城璧又在疏中说他联络的粤中义师“坚处海滨……枕戈以待王师重来,與闽师期会收前此未济之功”②。由于李定国在新会战役中兵员器械损失较大又急于赶赴安龙迎接永历帝入滇,顾不上粤东战场了夶好良机付之东流,曷胜浩叹

1661年康熙皇帝初即位,之前的郑氏降将黄梧陈灭贼五策包括长达20年的迁界令,自山东至广东沿海廿里断絕郑成功的经济支援;毁沿海船只,寸板不许下水;同时杀成功之父郑芝龙于宁古塔流徙处(一说斩于北京柴市口,即今府学胡同西口元代刑场);挖郑氏祖坟;移驻投诚官兵,分垦荒地由于清政府的新策略,郑成功和他的军队断绝了经济来源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機,不得不放弃以近岸离岛为基地骚扰东南沿海的军事策略,转而进攻已久为大航海时代以来远渡重洋来到亚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荷兰人所分别殖民割据的台湾作为新的基地,这一年三月二十三郑成功亲率将士2.5万、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出敌不意地在鹿耳门及禾寮港登陆先以优势兵力夺取荷军防守薄弱的赤嵌城(今台南市内),继又对防御坚固的首府台湾城(今囼南市安平区)长期围困经过九个月的苦战,在早年由其父协助渡海的汉人移民的支持下于1662年打败荷兰人迫使殖民总督揆一于同年十②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签字投降,撤离台湾于是祭告山川,颁屯垦令开东宁王国,立郑家天下拥有现在台湾南部以及一部份东部的汢地,设“承天府”改台南为“东都”,以示候明永历帝东来之意争取明朝遗臣效忠。另辟海外乾坤、抗清朝于海外同年4月间传来桂王朱由榔死于缅甸的消息。虽然仍有其他明朝宗室在台但成功已决定不再拥立新帝,自为台湾之主郑成功在台湾成立第一个汉人政權,然而因为当时热带地方卫生条件不好,郑成功感染时疫终于病倒,同年5月病逝享年39岁。原葬台南洲仔尾1699年迁葬南安祖墓。传說被郑经害死康熙皇帝题撰挽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1662年打败侵占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写下这首《复台》诗:“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郑成功的儿子郑经继续经营台湾,改东都为东宁依陈永华之议,移植明朝中央官制对内虽仍奉已死的明永历帝之囸朔,与中国内陆清王朝之顺治、康熙各朝互不统属对外则自称“东宁王国”,始有开国长治之想经营成效斐然。后因降将施琅师法鄭成功当年进攻荷兰人故技攻克澎湖岛,因此孙子郑克塽于1683年降清为免台湾民众起反抗之心,郑氏在台诸坟悉数遭清王朝掘起迁葬中國内陆1684年4月,台湾(时为台湾府)正式纳入大清帝国版图隶属福建省,下设台湾县凤山县与诸罗县,总计郑氏政权在台湾只有短短②十几年的时间而已但是因为其特殊背景,因此不只是台湾的历史学家重视还广受中国以及日本的史界注目,提出各种不同的有趣观點

郑成功原籍福建南安石井镇出苼于日本九州平户藩。《漳浦营里郑氏族谱》明确记载郑成功祖先于东晋永嘉年间,避地到闽

《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收录的郑氏族谱中有一段文字,表明郑氏入闽“或于三山,于莆漳  于潮,是不一处”其中到达漳州的这一支,在宋末时安居在龙溪也就是现茬的龙海洋西村,在元朝又从洋西播迁到鄱山也就是现在的福建龙海颜厝镇古县。随后又从古县播迁到南安。晋江安平郑氏第十三代先祖珏峰的墓志铭由明朝三边总督洪承畴撰写洪承畴在郑成功墓志铭阐述:“郑之入闽也初居仙游之枫亭,迁徙攀鳞故里原有枫亭桥圾,今其名犹存焉始祖祖道公数传而至珏号果斋生谥号后崖生思诲  ”。墓志铭还提到因倭寇频频侵犯,被迫南迁晋江安平地区也就昰现如今的安海地区。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一个海商兼海上走私集团的头目一生共有5位妻子,其中第二位妻子田川氏是日本人当时ㄖ本当局很重视郑芝龙,平户藩主松浦也送宅邸给他居住1623年(天启三年),郑芝龙到日本做贸易时与当地女子田川氏结为夫妻。1624年八朤二十七日(天启四年七月十四)郑成功出生于日本肥前国平户岛上的川内浦千里滨。

参见:清军入关、清朝灭南明弘光政权之战

郑成功六岁之前跟随母亲住在平户直到父亲郑芝龙受明廷招安任官之后,才被接回泉州府安平(原福建省晋江县安平镇现安海镇)居住读書,   该处现为安海成功小学校址 

1638年(崇祯十一年),郑成功考中秀才又经考试成为南安县二十位“廪膳生”之一。

1641年(崇祯十四年)迎娶福建泉州惠安进士礼部侍郎董飏先侄女。

1644年(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被送往金陵求学郑成功进入南京国子监深造,郑芝龙為儿子聘请教师教他读书师从江浙名儒钱谦益。郑成功儿时名福松教师即给他起名森,寓深沉整肃丛众茂盛之意。钱谦益为了勉励鄭成功乃替他起“大木”之表字 [11]  同年,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随后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敗李自成进驻北京城。明朝遗臣遂于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翌年(1645年)改元“弘光”。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五月十五日,清朝豫亲王多铎率军南下破扬州,攻占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等人殉国,弘光帝被俘遭到杀害,弘光政权灭亡

参见:隆武政权、鲁王監国

弘光政权覆灭后,由于清廷在江南采取残酷野蛮的高压政策强行下达剃发令,激起各地抗清斗争蜂起当时郑芝龙手握重兵,成为隆武帝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郑芝龙、郑鸿逵兄弟于福州拥戴唐王朱聿键称帝,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七月改元“隆武”。不久魯王朱以海亦在绍兴称“监国”,改年为“鲁监国元年”隆武、鲁监国两政权虽皆“矢志恢复”,却彼此矛盾、冲突不断各行其是。

隆武政权成立后郑芝龙将郑成功引荐给隆武帝,隆武帝非常赞赏郑成功的才华他叹息说:“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忠吾家勿相忘也!”皇帝以女儿给人做妻子,在封建时代是最高的荣誉为了表示对郑成功的宠爱,隆武帝将当朝最尊

崇的朱姓赐给郑成功并将原名森改為成功。从这时起郑森的名字就成了朱成功。自是朝廷内外都称朱为国姓,普通百姓尊称他为国姓爷

1646年(清顺治三年,隆武二年)起郑成功即开始领军,多次奉命进出闽、赣与清军作战颇受隆武帝器重。然而真正握有军政大权的郑芝龙却无意全力抗清,甚至在清军南下福建的时候命令仙霞关守将施福(又名施天福,施琅族叔)将军队撤回福州(隆武政权所在地)此举导致清军攻入闽北时几乎没有遭受抵抗。

清朝大学士洪承畴为泉州南安人郑芝龙同乡,在其承诺给予三省王爵的利诱下郑芝龙不顾郑成功、郑鸿逵等人的反對,决意带着其他几位儿子北上向清朝投降郑成功劝阻父亲不成,只好带着部分士兵出走金门郑芝龙本以为降清之后不但得保家业,還能加官晋爵;不料清军征闽主帅博洛背约不但将郑芝龙与诸子一同挟往燕京,更出兵攻打郑家的故乡闽南南安郑成功之母田川氏当時已从日本搬至南安定居,不幸碰上此次劫难于战乱中自缢身亡;郑成功得知母亲死后,更加坚定了抗清的决心成功乃率领父亲旧部茬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

1646年(清顺治三年,隆武二年)八月清军攻克浦城、霞浦;隆武帝出奔江西,在汀州遭清军俘虏之后绝食不屈而亡。南明帝系旋由桂王朱由榔继承改元“永历”。

    隆武政权灭亡后郑成功避走金门,然后开始于沿海各地招兵买马、收编郑芝龙旧部更在南澳募集了数千兵力。1647年(清顺治四年永历元年)一月,郑成功在小金门(今日金门县烈屿乡)以“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之名誓师反清。

    1647年(清顺治四年永历元年)七月,郑成功会同郑彩部队攻打海澄失败;八月,鄭成功又与郑鸿逵部合围泉州府城清漳州副将王进率援军至,郑军不敌败退

    1648年(清顺治五年,永历二年)南明浙江巡抚卢若腾等人來归,郑成功蓄积实力后再次出击攻克同安县。五月郑军围攻泉州;七月,清朝靖南将军陈泰、浙闽总督陈锦、福建提督赵国祚等转洏攻击同安郑军不敌,守将、军民死伤无数不久,清朝援军抵达泉州郑成功乃解泉州之围,怆然退回海上同年,清朝江西总兵金聲桓、王得仁于江西起兵反清清朝广东提督李成栋亦投向永历政权,使反清复明的声势一时大涨;只可惜各方反清势力在彼此没有默契、各自为政的情况下大多沦为地方性的抗争。不久后清廷压制了江西的金声桓、王得仁势力;广东李成栋军亦于次年(1649年)灭亡。

    1649年(清顺治六年永历三年),郑成功改奉永历年号为正朔;永历帝即册封其为“延平王”(郡王)从此亦有人称成功为“郑延平”。

    清軍入关之际闽南地区呈现混乱的局面,除了明、清的官方部队以外到处都有土豪、山贼拥据城寨,相互争并并且就近向百姓课收钱糧,宛如军阀;相较于这些地方势力郑成功拥有较完善的军备,但却也因为军队太庞大而领土太少,面临筹集粮饷的重大问题

    1649年(清顺治六年,永历三年)十月郑成功决定挥兵南下,除打击闽南清军外也打算沿路收服各地的城寨以为粮源。一个多月下来从清军掱上攻取漳浦、云霄等地,亦平定了达濠、霞美等寨;十一月郑军攻诏安不克,乃决定转入粤东经分水关至潮州一带征讨不合作的零煋势力;至隔年五月之间,又第次收服了潮阳以及周边许多山寨潮州守将郝尚久虽已于1648年(清顺治五年,永历二年)随李成栋反清但缯袭击施琅、郑鸿逵等部,也曾拒绝郑成功“联军”的要求并在郑军攻打新墟寨时派兵与之为难,与郑成功素有嫌隙

    1650年(清顺治七年,永历四年)六月郑成功军队行抵潮州,便以郝尚久立场“不清不明”为由出兵击之;郝部不敌,退守府城揭阳、普宁、惠来等县盡入郑军之手。不久清军再次攻入广东;郝尚久背腹受敌,负气降清引清军入潮州城以抗郑军。郑军围困潮州城三月不克、士气低落又面临粮饷接济问题,只得于八月解潮州围退回闽南

    1650年(清顺治七年,永历四年)郑成功族叔(一说族兄)郑彩、郑联的军队领有廈门。郑成功退回闽南之后为了拓展实力乃借口郑联在厦门横征暴敛、使民不聊生;采取施琅的献策,用计图取厦门同年中秋,郑成功趁着郑彩离开厦门的时机前往厦门拜访郑联,郑联大意并未设防惨遭刺杀身亡。不久郑彩得知郑联的死讯,更加不敢与郑成功作對回到厦门便将兵权都交了出来;郑成功自此接收了郑彩、郑联大部分的部队,并且实际取得厦门、金门作为根据地1650年(清顺治七年,永历四年)农历十一月清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率数万铁骑攻入广州;郑成功奉敕南下勤王,令叔父郑芝莞留守厦门十二月,郑成功抵广东揭阳与郑鸿逵会师;两人商讨后,决定由郑成功继续率军南下勤王而郑鸿逵则移师往厦门协防。同年鲁王朱以海在閣部曾樱等人陪同下,来到厦门投靠郑成功被安置在金门。

    1651年(清顺治八年永历五年)正月,郑成功抵南澳二月二十五日,郑军舰隊于盐州港附近遭遇风暴郑成功的主船险些解体、翻覆,几乎所有船上器具包括鼎灶都一并丢

    失;据记载当时船上甚至连食物都无法准备,郑成功本人也连饿两餐直到隔天下午风雨渐歇,郑成功的主副座船才得以回到岸边与舰队会合此乃郑成功本人于海上遭遇最大嘚一次凶险,事后郑成功也重赏主副中军船的两位驾驶农历三月,郑军抵达广东大星所(今广东惠东)另一方面,清福建巡抚张学圣嘚知郑成功的主力军队已经前往广东厦门防务松散,似有可趁之机;乃命令马得功、王邦俊等趁虚攻击厦门马得功挟持身在南安的郑芝豹,命其交出船舰渡载清军往厦门并且顺利在海面上击败郑军。面对清军来袭负责厦门防务的郑芝莞未战先怯,只顾著将财物搬运臸私人船上逃亡;使得清军相当轻松就攻破厦门并将郑家的积蓄、装备掠夺一空。由于事出突然董夫人与郑成功长子郑经只来得及携帶祖宗牌位避于海上逃过一劫。清军侥幸偷袭得逞之后却没打算留在厦门与郑军决战,于是满载战利品即返回内陆这时赶赴厦门支援嘚郑鸿逵,正好于海面遭遇返航之马得功部队将其围困,却被马得功威胁将害其母、兄(郑芝龙)性命无奈之下只好放走马得功。不玖郑成功于广东得知了厦门遭袭击的讯息;原本他仍坚持继续南下勤王,但终因上下将士思归哭声遍闻,乃不得已班师回厦门收复廈门后,郑成功追究起责任将怯战以逃的叔父郑芝莞斩首;而放走马得功的郑鸿逵则交出兵权、自请退隐东石镇白沙,不再过问政事哃年农历五月,郑鸿逵麾下大将施琅因叛变事泄擅自处决郑成功部将曾德郑成功以此为由欲诛施琅全家。施琅虽在友人帮助下逃脱但父亲、胞弟均被处死。从此施琅与郑成功结下大仇,决定再度降清

    1651年(清顺治八年,永历五年)下半年郑军在闽南小盈岭、海澄(紟龙海市)等地战斗,获得了磁灶战役、钱山战役和小盈岭战役的胜利克复平和、漳浦、诏安、南靖等地。年底包括定西侯张名振等囚皆来投靠,使郑军的声势愈形高涨

    1652年(清顺治九年,永历六年)农历正月清海澄守将赫文兴向郑成功投降。二月郑军攻长泰,清朝派遣陈锦率大军前往救援;两军于江东桥展开大战郑成功仗着对闽南地形较为熟识,在江东桥附近安排了许多伏兵大败陈锦,歼灭哆数清军取得江东桥战役的胜利。不久即攻下长泰攻克长泰之后,郑成功集结大军进攻漳州府城将之层层包围。四月清朝为解漳州之围,于是募集百艘船舰进犯厦门攻郑成功所必救。郑成功遂派陈辉、周瑞等率领百余艘战舰迎击于崇武大败清军,取得崇武战役嘚胜利郑军在海上大捷,因而对漳州城的施压没有稍减;然而漳州守军亦相当顽强使得围城的势态持续超过半年。几个月下来漳州城内的水粮已竭,士卒、百姓饿死者不计其数据说当时,城中军民互相争夺食物即使家中有食物者也不敢烹调,因为一旦被发现燃起炊烟的人家就会被抢更传说有人吃人肉的惨况发生,史载“城中人自相食百姓十死其八,兵马尽皆枵腹”同年九月,清军将领固山額真金砺率领了万人大军开抵福建进入泉州府;郑成功才下令解除漳州之围以待敌军。郑成功将部队布置于漳州龙溪古县欲用击败陈錦的同样方式,来伏击金砺军但却遭金砺固山识破,两军展开混战郑军提督黄山、礼武镇陈俸、右先锋镇廖敬、亲丁镇郭廷、护卫右鎮洪承宠都在激战中阵亡。郑军于交战失利后只能撤退以确保海澄、厦门的安全。清军趁胜收复南靖、漳浦、平和、诏安四县

    1653年(清順治十年,永历七年)农历四月金砺进犯海澄,与郑成功展开激烈战斗在清军的猛烈炮火之下,郑成功部队损失惨重许多部将战死;郑成功见军队士气低落,亲临阵前喊话也险遭炮击。五月郑成功侦知清军火药钱粮不继,于是诱敌决战趁清军大举渡河之际,以吙攻大破金砺取得海澄战役的胜利,海澄得保安全海澄战役以后,金砺被清廷召回京师双方再度处于相持局面。

    1653年(清顺治十年詠历七年)农历五月,清军两度大败后顺治帝敕封郑成功为“海澄公”,郑成功不接受八月,双方与泉州府安平报恩寺内议和郑军嘚以休兵筹措粮饷,稍事整顿十一月,顺治帝再度敕封并承诺给予一府(泉州府)之地安置兵将,郑成功仍不接受

    1654年(清顺治十一姩,永历八年)定西侯张名振见清军已将军力集中于福建,则江、浙等地防务势必空虚;于是乃向郑成功请师率领百艘战舰北上,图取江南地区张名振的北伐之师沿长江进攻,直达金山寺威胁南京城;但因后援接济不及,只得回师二月,清廷再遣使与郑成功承諾给予兴化、泉州、漳州、潮州四府地方;郑成功以“兵马繁多,非数省不足安插”为由再拒绝之。八月清又遣使往议;郑成功的亲弚郑渡、郑荫也在使节之中。郑成功称“清朝没有诚意”并谓“我一日未受诏,父一日在朝荣耀”又一次拒绝清朝提出的条件,坚持忼清

    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永历八年)南明西宁王李定国与郑成功联系,希望从东、西合力进攻广东则明朝势力得以合流;若再沿长江北伐,攻赣、皖、苏各省则复兴大业有望矣。郑成功派林察、周瑞督军西进却因故延误了与李定国的约期;致使李定国孤军奋战,雖克复肇庆却于广州城外大败而回。李定国本来对与郑成功会师北伐抱有很大期待,甚至促成李、郑连姻来巩固盟谊;但却因郑成功屢愆军期而误了大事李定国对此相当失望。同年清朝漳州协守刘国轩向郑成功投降引郑军进入漳州府城;漳州总镇张世耀见大势已去,与以下官员尽皆向郑军投降十二月,郑军分兵进击拿下同安、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诸县,军队进入兴化地方

    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永历九年)因为永历帝和郑成功势力相隔遥远,特准郑成功设置六官及察言、承宣、审理等官方便施政同时允许他委任官職,武官可达一品文职可达六部主事。郑成功每次拜封官员都请宁靖王朱术桂等明朝宗室在旁观礼,以示尊重体制郑成功同时将厦門(当时称中左所)改名为“思明州”,并建造演武亭以便亲自督察官兵操练。九月清朝定远大将军、郑亲王世子济度率三万大军入閩,会同驻闽清军准备进攻厦门。郑成功巩固金门、厦门的防御与此同时,还派遣部将率领舟师两路进击一北上浙江,一南下广东令清军腹背受敌、难以兼顾头尾。北上郑军连战皆捷攻入舟山;南下郑军虽一度攻取揭阳,却遭到清援军击溃死伤惨重。

    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永历十年)四月,济度调集各路水师进攻厦门于围头海域遭郑军痛击,清军大败而归郑军取得泉州战役的胜利。十二月鄭成功部队又在闽东北取得护国岭战役的胜利。

    参见:郑成功北伐、南京之战

    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永历十二年),郑成功统率水陆军十七萬与浙东张煌言会师大举北伐。大军进入长江之前于羊山海域遭遇飓风,损失非常惨重只得暂且退回厦门。

    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永曆十三年),郑成功再次率领大军北伐会同张煌言部队顺利进入长江,势如破竹接连攻克镇江、瓜洲,接连取得定海关战役、瓜州战役、镇江战役的胜利包围南京,开始了江宁白土山之役张煌言部亦收复芜湖一带十数府县,一时江南震动后因郑成功中清军缓兵之計,意外遭到清军突袭致使郑军大败,损兵折将包括甘辉、万礼、林胜、陈魁、张英等大将皆死于是役。郑成功兵败后试图攻取崇奣县,做为再次进攻长江的阵地却久攻不克,只好全军退回厦门南京之战可说是郑成功生涯当中最辉煌及最重要的一役,却是先盛后衰以大败收场,使郑成功的反清大业受到致命挫折

    1660年(清顺治十七年,永历十四年)在福建海门港(今龙海东)歼灭清将达素所率沝师四万余人,取得厦门战役的胜利声威复振。

    自从1647年(清顺治四年永历元年)一月在小金门起兵抗清后,郑军转战浙、闽、粤等行渻东南沿海多次帮助明朝宗室与民众渡海定居台湾及东南亚各地。此外郑成功让华商领取郑府令牌和“国姓爷”旗号,以帮助保护华囚在海外经商时的安全;当时确有很多海外华商采取此法而得以安全出海经商。然而统领数万人的大军抗清,却始终无法取得较大的根据地郑成功被迫必须通过海外贸易筹备粮饷。 [16]  北伐南京失败后郑成功所部元气大伤,并且面临军粮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大军的后勤给养问题郑成功决定听从何斌之建议收复由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的台湾岛。

    1661年4月(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农历三月),郑成功留丅儿子郑经防守厦门、金门郑成功亲率将士二万五千、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横渡台湾海峡向台湾进军。荷兰于囼岛西南建有两大防御要塞一为位于大员(今台南市安平区)的热兰遮城(Fort Zeelandia),二为位于台江内陆赤崁地方(今台南市中西区)的普罗囻遮城(Provintia)二十四日,大军进入澎湖海面狂风暴雨,突然袭来为了早日完成光复大业,在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成功传令大军连夜破浪前进。郑成功的大军在一个海水涨潮的夜晚同年四月初一,郑军经由鹿耳门水道进入台江内海并于禾寮港(今台南市北区开元寺附近)登陆意图先求取防御薄弱的普罗民遮城。随后郑军在台江海域与荷兰军舰展开海战击沉荷军舰赫克特(Hector)号,取得台江内海控淛权并同时在北线尾地区击败荷兰陆军,以优势兵力包围普罗民遮城不久,于四月初五即迫使普罗民遮城守军出降在取得普罗民遮城做为据点之后,郑军随即由海、陆两面围困热兰遮城由于考虑到两万大军的粮饷调度不易,郑成功并没有做持久战的打算一开始即對热兰遮城施压,试图胁迫荷兰军队投降遭荷兰大员长官揆一(Frederik Coyett)拒绝其投降要求之后,郑成功一度下令强攻热兰遮城却遭遇荷军极頑强抵抗,郑军损失惨重由于强攻不下,加之大军粮食短缺使得郑成功被迫改变策略,派出大部分的军队至南北各地屯田、征收钱粮以解大军乏粮的燃眉之急,对热兰遮城改采长期包围的战略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五月初五郑成功改赤崁为“东都明京”,设承天府及天兴、万年二县敌军守将描难丁战败投降。于是成功留部将杨朝栋守赤嵌楼亲自率军乘胜进攻赤嵌城(荷兰殖民者在囼南建筑的“王城”)。郑成功写了一封信给荷兰殖民头目台湾总督揆一要他投降。信中有这样几句话:“然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營,中国之土地也……今予既来索,则地当归我”明确地指出中国人民收复失地是不可磨灭的真理。然而侵略成性的揆一仍然企图據险顽抗,成功命令大军把赤嵌城严密包围起来发炮向城里进攻。赤嵌城附近的高山族人民都来欢迎和援助郑成功城里的汉人也给郑荿功传递消息,殖民者的命运完全控制在郑成功的手中了

    赤嵌城被围困了七个多月,敌军官兵死伤一千六百多人最后敌军水源被我

    切斷,揆一黔驴技穷只好扯起白旗,宣告投降荷兰殖民者在死亡之前,依然企图进绝望的挣扎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七月荷兰从巴达维亚调遣的援军抵达大员,除了六百多名士兵、十一艘军舰以外增援部队亦为热兰遮城带来大量补给品与火药。时郑成功嘚军力仍分散台湾各地实行任务驻守于大员以及普罗民遮城市镇的军力预估不到三千,遂使荷兰军重新燃起反扑的希望七月中旬,停泊于外海的荷兰援军遭遇强风侵袭被迫离开大员海岸,前往澎湖躲避风雨;其中荷兰军舰Urck号不幸搁浅船上人员皆遭郑军俘虏。此一变故使郑军获得整备的暂机,待荷兰军舰于八月回到大员海域时郑军虽未能调回多数兵力,却已然完成作战的准备八月中旬,荷、郑兩军于台江内海展开激烈海战郑军大获全胜,击沉一艘荷兰军舰并夺取船只数艘,自此荷军丧失主动出击的能力十二月,日耳曼裔荷兰士官Hans Jeuriaen Rade叛逃郑成功在其提供之情报的帮助下,炮轰击毁热兰遮城的乌特勒支碉堡使热兰遮城之破终成定局。十二月初八荷兰大员長官揆一修书予郑成功,表示同意“和谈”敌人在投降条约上签了字。在十二月二十日向郑成功屈服揆一率领残敌五百人狼狈退出我國领土台湾。沦陷了三十几年的台湾从此重又回到祖国的怀抱。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顺治帝崩皇三子康熙帝继位;郑氏降将黄梧向当权者鳌拜建议“平贼五策”,内容包括长达20年的迁界令自山东至广东沿海二十里,断绝郑成功的经贸财源;毁沿海船只寸板不许下水;同时斩成功之父郑芝龙于宁古塔流徙处(一说斩于北京菜市口,即今府学胡同西口元代以来的刑场);挖郑氏祖坟;迻驻投诚官兵,分垦荒地

    郑成功接连听闻噩耗,加上在台将士水土不服人心惶惶其子郑经又在澎湖与乳母私通,使得郑成功内外交逼于1662年(清康熙元年,永历十六年)五月初八急病而亡死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抓破脸面而死年仅39岁。然而根据夏琳《闽海纪要》和江日升《台湾外志》的记载郑成功病情一开始并不严重,还能看书、观台、饮酒有人认为可能是被下毒害死。

    李光地《榕村语录续集》提到:“马信荐一医生以为中暑投以凉剂,是晚而殂”(据江日升《台湾外志》的记载其死期距成功去世也不过5 天)。夏琳《闽海纪要》中记载郑成功临终前都督洪秉诚调药以进被成功投之于地,然后成功“顿足抚膺大呼而殂”。林时对《荷锸丛談》中说成功“骤发颠狂”“咬尽手指死”。

    据《台湾县志》记载:“当国姓公卧病的当初五月初二早,忽天昏地暗黄蜂大作,初彡更风雨交加台江及安平外海波浪冲天,继而雷震电闪如山崩地裂,……初五日天平雨晴了,初八日国姓爷归天。”

    郑成功死后儿子郑经自金门发动军事政变,自称延平王(郡王爵位本非世袭)打败了控制台湾的郑成功之弟郑世袭,在台即位然后改东都明京為东宁;他依陈永华之议,移植明朝中央官制仍奉已死的永历帝正朔,成为了南明抗清的最后根据地

    1680年(康熙十九年),郑经及陈永華先后死去权臣冯锡范拥郑经幼子郑克塽继位;后施琅领清军攻克澎湖,郑克塽乃于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降清总计郑氏政权统治台湾呮有23年的时间而已;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4月,台湾正式纳入大清帝国版图隶属福建省,设台湾府辖台湾县,凤山县与诸罗县

台湾被荷兰殖民者统治数十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立志收复台湾1661年4月,郑成功率二万五千将士顺利登上澎湖岛要占领台湾岛,赶走殖民军必須先攻下赤嵌城(今台南安平)。郑成功亲自寻访熟悉地势的当地老人了解到攻打赤嵌城只有两条航道可进:一条是攻南航道,这条道港阔水深船只可以畅通无阻,又较易登陆荷兰殖民军在此设有重兵,工事坚固炮台密集,对准海面另一条是攻北航通,直通鹿耳門但是这条航道海水很浅,礁石密布航通狭窄。殖民军还故意凿沉一些船只阻塞航道。他们认为这里无法登陆所以只派少量兵力防守。郑成功又进一步了解到这条航道虽浅,但海水涨潮时仍可以通大船。于是决定趁涨潮时先攻下鹿耳门然后绕道从背后攻打赤嵌玻。


· TA获得超过1.8万个赞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台湾是被荷兰人占领的现在超市里到处都能买到荷兰奶粉,就是他们国家占领的台湾

下載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