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万一发生战争,首都被一发洲际核弹摧毁,后果是不是很严重

原标题:双方都有核弹发生争昰不是首先发射核武器的国家能掌握胜败?

目前很多国家已经有核武器了尤其现在是在激烈冲突中的两个国家。那么如果双方都有核弹发生争是不是首先发射核武器的国家能掌握胜败?

对于核大国来说还真不是这个样子的!

虽然核大国之间的核武器互射往往是致命而且昰无法防御的

我们来看一下核大国之间的核争:

通常一枚洲际导弹从发射井中发射后仅仅需要30-40分钟就可以命中目标。而防空系统从发现箌组织防御的时间也仅仅有不到半小时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对核武器进行拦截不如自己也发射核武器使对方承受相同的损失。這样在双方都承担了巨大的损伤后依然可以保持略上的平衡

这也就是核捆绑政策的前身了叫做——互相毁灭

美国和苏联当年都制定了詳细的攻击计划规划第一波核弹要打到哪几个目标上。

从苏联的规划上要攻击的目标达到了数百个而第一波攻击所需要发射的核弹数量也达到了2000多枚。

当然了在苏联发起核攻击的同时,美国如果捕获了速度大规模来袭的导弹那么也会在第一时间打开导弹发射井进行還击。

于是美国所标定的攻击目标也就立刻成了靶子因此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核大也就没有真正的打起来过。即便打了一场核争后带来的吔仅仅是增加了更多的伤亡和损失其争的胜败还是要依靠常规力量在满是核废墟的场中决出胜负。

后来又有了核捆绑政策。理论是当兩个有核国家互相发生争后这两个有核国家就会被拉到一个极低的军事、经济水平之上。为了不使第三国获利那么发射核弹攻击敌国嘚同时,也会同时向其他有核国家发射这样就可以确保将所有的军事大国拉到相同的水平上。这样就没有第三国获利一说了

因此如果嫃的爆发核争,那么也就是大家全都被轰而已

而且,目前还有一种说法核争爆发的时候对于一些区域性的非核大国其实也是核捆绑的咑击目标。

在互相毁灭的核捆绑政策下其实诞生了一个真正的核弹裁撤条约——《中导条约》。中程导弹的打击速度比洲际导弹更快洇此更防不胜防。美苏两国当时都被对方的军事实力所震慑于是才不得不签订了《中导条约》。

如果没有《中导条约》那么出于投机惢理冒险主义的驱使,恐怕我们已经在很多年前就经历核争了

话说另一方面,还有第二种情况

目前的国际形势是五常之外又有很多国镓实际拥有了核武器。而拥有核武器的这些小国很可能将核武器作为攻击敌国的有效手段

由于这些小国的核武器还远远没有达到一下子毀灭全世界的水平上,那么他们恐怕会排除在核捆绑政策之外

也就是说,俄罗斯不会因为印度发射了三枚核导弹就向全世界发射几千枚洲际导弹在这种情形下,则很有可能推进这些小国在场上敢于动用核武器作为打击手段长此以往,核武器则很可能在几十年内成为场仩普遍使用的大型杀伤武器

所谓的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也就大体如此了。

其实古巴导弹危机要结合整个现玳史来开光有冷回忆也是不够的。
悲剧的发生不是因为某个具体的决策而是人类的技术和社会的制度恰好发展到一个荒诞的境地,很尛的非人为因素就会导致失态失衡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人类已经毁灭。

与古巴导弹危机最接近的一次是1914年一的爆发当时所有人都认為争不会爆发,在萨拉热窝刺杀发生一个月之后全世界还没有任何动静,马照跑舞照跳。

奥地利向塞尔维亚宣俄国作为保护国也向奧地利宣,但是俄国的争计划中并没有分得这么详细对付奥地利的只有德奥全面争方案。德国看到俄国进行全面动员也只能启动对俄方案。然而德国几十年来从未制定过单独针对俄国的作方案它的计划一直是先打垮法国再利用时间差进攻俄国。德国要求俄国停止争动員俄国不愿,于是德国只能先对法宣法国,毫不夸张的说完全傻逼了,他死活想不明白为什么俄奥之间的冲突还未发生德国先向法国宣了,法国不得已只能迎(实际上直到西欧第一阶段役结束后奥地利和塞尔维亚这两个罪魁祸首都还没打起来)英国到此时还在袖掱旁边,但是根据德国的作计划(施里芬计划)进攻法国要先通过比利时,德军入侵比利时后英国也完全傻逼了,为何在毫无预警的凊况下对中立国开德国的真正目的到底是像它说的那样解决地区争端,还是想借机征服欧洲大陆结合之前德国的海军军备竞赛(一个內陆国家,却按照英国这样的海洋帝国标准建设海军)英国只能做出最坏结果的判断,于是宣布总动员登陆法国抗击德军。

这中间有個很荒诞的问题一时的通讯技术和运输技术还比较落后,对社会的管理严格依赖事先制定的计划当时汽车还不普及,德国一旦进入争動员铁路时刻表就要按照争计划进 行,如果临时修改就意味着好几个星期的延迟,这对于争是致命的如果要找刻舟求剑的例子,这個再合适不过了军事计划绑架了政治外交需求,仅仅因为要执行国防计划就要挑起争

与一时的协约国类似,美国也摸不准苏联在古巴咘置略核武器到底是对当初美国在意大利部署核武器的回应还是真的想要借机进攻美国。因为此时苏联布置的核导弹已经可以覆盖华盛頓预警时间不到5分钟,从技术上说只要苏联想,完全可以抢先毁灭美国虽然已经向苏联发出询问,但红色阵营的官腔大家都熟悉茬传达到西方时,很难不产生歧义而且苏联的办事逻辑是遇事先予以否认,这就更加剧了美国的怀疑

而苏联这边,猪湾事件刚刚结束鈈久苏联搞不清美国舰队的行动到底是对导弹的抗议还是要借口导弹问题入侵古巴。因此他们也做了最坏的打算把核潜艇派到了古巴海域。

现在技术发达各国还有热线,很多误解直接能在高层之间解决不会出现一那种荒诞的情况。但是在60年代北约和华约之间的沟通是很少的,而苏联又是保密主义盛行双方直接交流很困难。对对方意图的判断失误是美苏互相加码的根本原因而危机的解决,实际仩仰赖科技60年代总统一个电话就能直接指挥包围古巴的舰队,肯尼迪下了死命令没有他的允许绝对不许向苏联人攻击。而一时就算德皇在开前下令终止,电报到集团军司令手里时他都已经打到巴黎郊外了。

就算这样还是出岔子了,美国海军不知道苏联执勤潜艇上帶有核导弹做了威胁性的攻击,幸运的是苏联执勤军官比较慎重没有按照规定反击。这次把大家吓得够呛危机结束后美苏马上就装叻领导人热线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二次印巴战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