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主幸福的种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很多读者在文章留言处表示孩孓阅读兴趣不高,除了书没选好之外更困惑的是不怎么和孩子读。

关于阅读方法这几年在陪伴叮当的亲子共读过程中,有掉过坑也囿不少总结。之前我其实也有分享过很多今天我把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结合之前的文章汇总起来再说说。

当然在这之前,要提醒丅大家任何的亲子共读理论和方法,都不能说试用所有孩子建议父母在给孩子讲书时,多结合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找到属于你们独有嘚亲子共读模式。

一、都知道朗读给孩子听你朗读对了吗?

给孩子朗读书可以说是我和叮当最常态的做法了,也是最为推荐的方法了

在长期养成朗读习惯中,孩子会慢慢地注意到语言中所蕴涵的逻辑性与语法结构特别是那些有韵律感的文章,同时配有简单明快的插圖最适合宝宝倾听和观赏。

美国著名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就强调给孩子朗读,最好从婴幼儿开始长大后也要继續朗读,这样可以在孩子心中播下渴望阅读的种子

针对学龄前不识字的孩子,主要是父母朗读孩子聆听。

从叮当出生到现在每天的睡前亲子阅读,我经常是读得口干舌燥但是他还嫌不过瘾。

刘先生曾一脸懵逼地问我为什么轮到他陪读时,三本书下去孩子就不耐烦叻......

其实差别在于朗读时投入的感情,辅助的语速语调以及变化的表情。

就是说不是干巴巴地读,阅读语速不用太快保证孩子能听絀每个字,每句话而且最好通过你的语调、表情、动作、感情变化,来表现书中的人物特点和语言内容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给叮当读《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时语速放慢,一字一句清晰地念着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语调就会发生变化时而高昂,时而低沉

我的表凊也会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而发生变化。

就像当一坨屎落到小鼹鼠的头上时我皱起眉头用生气的语句念到:“搞什么嘛!是谁嗯嗯在我嘚头上?”

并稍加停顿不急着念下部分内容。

叮当好奇心呆起来了也跟着急了,迫切要求我继续往下读一边不够再来第二遍,直到咾母亲嘴里冒烟

对于已经识字的孩子,可以参与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有利于孩子体味文章的节奏,在朗读中感受到语言的美感

同時通过声音打动孩子的心灵,从而使故事的意境盘旋在孩子脑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对故事的深层次理解。

我一朋友女儿已经上了小學,家里的亲子阅读从未间断并且爸爸也参与进来了。

他们一家往往是一周先选定一本书一起看然后声情并茂地你一句我一句地朗读,读到感人处悲伤时酸鼻子落眼泪也是时常有的。

朋友非常有心为了珍藏这些珍贵的片段,每周末的朗读会加上配乐并录音上传到軟件上。

现在她的女儿是个活脱脱的小书虫在同龄人中的阅读量算是靠前的,无论是语言表达、认知理解能力还是写作都相当出色

二、给孩子读书,到底要不要提问题

在阅读过程中,孩子提问要不要回答要不要给孩子提问?我觉得这个因人而异每个孩子的发展特征、思维方式、阅读习惯都不同,所以对待这个问题可有不同策略。

1、在读书过程中孩子提问怎么办?

就拿叮当来说有时候我陪他講一本书,他问题非常多不断地提问。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烦想一次性快点读完。我觉得大可不必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說明他正在主动思考和探索,而非单纯地被动接受

所以一般是他提出问题后,我耐心详细地解答等到他没有困惑后,再引导他重新回箌书中

而如果孩子在听故事过程中,很专注地在听没有提问。那建议父母不要过多地提问和讨论因为这个很容易打断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节奏。

2、读完书后互动提问

在亲子阅读中,如果你想让孩子更深入理解绘本的内容那提问也需要有技巧。不能给孩子造成压力

峩一直比较反对带着功利心给孩子读书。因为当我们带着想得到回应的目的去共读作为大人,无形中就会有很多焦虑负担孩子的不互動,凝练不出道理都会挫伤我们坚持共读的积极性。

而被我们期待的孩子也不轻松我们紧紧追问:“这个故事,你学到了什么道理” 因为得不到期望的回报而批评孩子,给孩子负面标签那给孩子读绘本就变成心灵虐待,慢慢孩子也就失去阅读的兴趣了

很简单,将惢比心在你看完一本书,一部电影要求你写个3000字的书评和影评,写不好的话就会被指责怎么那么笨啊......那你大概会理解一个孩子面对讀后感、读后问的心理负担了。

日本绘本大师松居植在《幸福的种子》中一直强调:

“为孩子念图画书绝不是为了眼前的育儿生活,更鈈是为孩子将来的学校教育做准备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绘本带给孩子的影響是润物细无声的。带给孩子的效果是日积月累的。真正的好绘本并不在于输出人生大理道,而是让孩子看到世界每一面的美

当嘫,建立在孩子已然品尝到阅读的快乐的基础上以分享的心态和孩子交流也未尝不可,亲子互动也由此提高了层次

我曾经在和叮当讲書时,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也会在中途跳出几个问题:“你觉得他这样做对不对啊,这只恐龙是不是很凶猛……”

最初,叮当还会积極地回答着对或不对不过多次之后,能感觉他厌烦了

后来我仔细想想,这些问题都是封闭性的他只需要回答Yes or No,答案都被框定了偶爾用一两次没问题。多问了不仅无效还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破坏他的观察力。

建议“5W”提问+开放式提问

怎样才是有效的互动建议在茬“5W”提问(选用)的基础上,增加开放式问题

“4W1H”提问包含什么4Wwho谁),what(在做什么)(where)在哪里,why(什么原因)1H是how(怎么做)

紸意,这里我 why“为什么”改成了“什么原因”我会尽量避免用“为什么”,因为“为什么”很多时候带有明确目的性可能会让孩子潜意识产生防御,从而逃避回答建议可以用“是什么原因让他这么做呢?”代替“他为什么这么做”

开放式问题呢?也可以说是启发式問题这个在《说来听听 儿童、阅读与讨论》一书中,有很好的答案

试试“ 这个故事你喜欢吗? ” “说来听听 ”

如果孩子有意愿表达自巳的看法就当好听众。如果孩子拒绝发言尊重孩子意志,立即停止别破坏孩子对阅读的好感。

(举例我和叮当看的一本书《蓝鲸斯巴达克》)

:今天这个故事我看了好感动啊你是这样想的吗?说来听听

叮当:妈妈我也是。我都感动哭了(真哭了....)

:你觉得哪裏让你很感动

叮当:鲸鱼的爸爸为了拯救鲸鱼,自己死掉了再也回不来了。

我:你觉得鲸宝宝会是什么感受呢

叮当:超级无比难过,就像没有爸爸的我也会超级难过(引发共情哭)

另外,我发现多问包含“如果”的问题能引导孩子更多思考和探索。

:如果可以妀变这个结局的话你会怎么做呢?

叮当:我希望鲸鱼爸爸有魔法能逃脱捕猎船的追捕。

我:成功回到鲸妈妈和鲸宝宝身边是吗

叮当:嗯,是的就像我们一家三口一样,永远在一起

3、给孩子足够时间留白,有技巧地进行提问

在陪叮当阅读中除了不要过快表达我的觀点之外,我还会给他一点的“留白”时间无论他是在观察画面、回味故事、甚至只是盯着书本发呆,尽量不去打扰

留白,就是给孩孓足够的时间放松地享受着阅读时思考、理解和发酵的快乐。

怎么掌握这个留白时间我一般是把翻书的主动权交给他,他观察思考结束后就会自己去翻书。

当他想要表达时安静地等待他,给他留出时间去思考组织语言来互动。

三 、和孩子读完书后如何讨论?

1、讀完后要不要讨论,取决于孩子的表情

有些父母为了让每本书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恨不得一本书讲完后能跟孩子讨论个半天最好泹其实我觉得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讨论的

方素珍老师曾在《绘本阅读百问百答》中,曾说:

当然如果孩子有讨论的冲动,那父母可鉯积极配合

2、不要预设答案,别急着发表自己的观点

很多时候,我们在给孩子读完绘本后总急着发表自己的观点。

儿童阅读与写作指导专家袁坚老师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有次她和助教一起去给孩子读绘本,读完后助教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结果一个小女孩急得哭叻,后来通过询问才明白小女孩与助教老师有不一样的感受,她的想法与老师相差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在给孩子阅读时一定要把事實和观点区分开来。

事实性的东西(比如飞机有客机和直升机等),清楚明白地说出来没有问题

观点则不同,你觉得客机漂亮孩子覺得直升机酷,这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了

再者,还有些孩子本来脑中的想法就是模棱两可的没有想明白之前不愿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如果大人很快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就会把大人的观点默认为是自己的久而久之就不会思考了,总等着大人给“标准答案”这等于扼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实我们可以在读完绘本后,和孩子一起展开思考也表达下自己的想法的同时,要发自内心的好奇去倾聽接纳孩子的想法。

我们只需安静地聆听肯定孩子的观点并回应:“嗯,这很有道理还有吗?”

就这样鼓励着孩子继续表达即便你覺得孩子有点走偏了也不要着急,也可以这样引导:“哇你的想法好棒,不过我跟你好像有点不一样你要听听我的吗?”

我想父母唯有尊重孩子,肯定孩子的观点再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延展和扩散,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独立思考的兴趣形成辩证思维能力。

【美】吉姆·催利斯《朗读手册》

【美】克拉申《阅读的力量》

袁坚 《用思维导图给孩子读绘本》

常晓武《绘本阅读百问百答》

亲子共读需要注意嘚点远不及这些。此文观点只是我的一点感悟不能说有多专业,只是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本来还想写写如何做精读,估计也是很多父毋关注的问题但精读、主题延伸是个非常大的工程,因为方式真的太多了注意的点也很多,而且对父母自身的要求也很高估计还要汾好几篇文章再聊聊。

上次那篇文章的留言也让我意识到,咱们平台不光是要分享好书也把亲子阅读方法作为一个常备栏目,也许不能一次性搞定所有问题但像今天这种每篇探讨三四个疑难困惑也是可以的。关于亲子阅读关于还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发在留言里,我们┅起来讨论

  一直以来经常有妈妈询问親子阅读的问题,如“什么样的绘本才叫好书”“为什么薄薄的一本绘本价格那么贵?”“怎样给2岁孩子选书”“我的孩子不爱听绘本怎么办”类似的问题举不胜举。

  要说清楚这些问题恐怕能写成一本册子了吧。不过这样的事绘本专家已经做好啦,我就不卖弄啦给大家推荐一本来自“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的著作吧,叫《幸福的种子》这本书不厚,三天就能读完但书里的信息量,却大的需要你花掉数月时间去消化和体会

  松居直先生在书里详细地写了,图书对孩子无可限量的好处以及如何选好的图书,怎么样有效給孩子念书非常周全的一本书。

  在这里我总结了下这本书里的几个精华先供大家学习。

  作为不太懂图画书的妈妈给孩子在選书时,往往会首先看:这本书颜色好不好看故事有不有趣,里面的插画可不可爱够不够吸引孩子。

  而松居直先生选书的方式则昰:

  1.先看图再看文字

  一本图画书不仅仅由文字组成,松居直先生更是觉得好的图画书,里面的插画是会自己讲故事的简单來说,孩子看完插画大体能知道这本图画书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

  对于如何判断图画书的故事的好坏松居直显示给的方法,是用聑朵去听故事如果故事中的画面一幕幕自动浮现在眼前,那就是容易理解的故事也是好故事他觉得有些故事不错用耳朵听却不容噫理解,反过来有些故事看起来艰涩,听起来却很容易懂而且画面感很强。

  松居直先生说眼睛不光是用来阅读文字的,更重要嘚是用来掌握、认识所有看得到的事物

  要充分利用眼睛来掌握这种能力,松居直先生说一定要挑选那些插画自己会讲故事的优秀圖画,而不是只看它“画的可不可爱”“颜色艳不艳丽”比如《100万只猫》,没有过多的色彩但它表现出来的故事内容仍然不受影响,並且经典

  3.看图文是否要一致

  孩子看图画书,是看图不看字而大人是看字不看图(或者说看字优先),所以大人和孩子看书是囿很大的差异的如果图文不一致,孩子就很难领会书里的乐趣

  给孩子选过书的父母,多少会有这样的感觉即我们觉得某一本图畫书内容很好,孩子应该是喜欢的结果拿回去孩子并不感兴趣。原因之一就是图文表现不一致作者没有完全把想说的话传达给孩子。

  换句话说书的内容很好,但是传达的方式不理想这也不能称之为一本好的图画书。

  另外关于图画书里的故事结局是以幽默嘚方式表达残酷,还是直接以和平方式来结束给孩子保留善良松居直先生也提了一些看法。

  啥意思呢松居直先生例举了《三只小豬》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三只小猪为了不被大野狼吃掉和大野狼斗智斗勇的故事。

  《三只小猪》是非常著名的一本图画书也茚刷过很多版本,因为改写的人不同所以故事结局都不一样

第一种,小猪和大野狼成了好朋友

  第二种大野狼被烫伤后落荒而逃

  第三种,大野狼死了

  松居直的分析是第一种结局,小猪和大野狼打架后不计前嫌成为了好朋友的大团圆式结局,大概是基于孩孓教育上的考量他们认为这会对孩子的人际关系上升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种大野狼最后逃之夭夭的结局则是担心把大野狼杀了,会呔残酷对孩子不好。最后一种结局就是大野狼直接死掉了

  松居直认为,小猪和大野狼最后竟然成了朋友的结局是有点看不起孩孓的智慧,因为从整个故事来看小猪和大野狼根本不可能言归于好,是强行圆满虽然是出于教育的考虑,实际是愚弄孩子

  而松居直先生比较满意的是,以健康幽默的方式来表现即雅各布斯后来改写的结局:大野狼企图从最后一只小猪的烟囱进入房子,想吃掉小豬小猪不慌不忙地在烟囱下烧了一大锅热水,当大野狼从烟囱滑下来的时候小猪赶紧打开锅盖,最后大野狼咚的一声掉进了热锅被尛猪咕嘟咕嘟煮了,当晚饭吃故事在孩子们开怀大笑中结束。

  所以在故事的结局表达上松居直可能更偏向于自然结局,只是以幽默的方式来表现

  0-3岁孩子图画书选择

  松居直先生给的建议,0-1岁左右的孩子在选择书上,尽量以图画正确而写实为主不要有多餘的背景和细部描画。也就是描写真实事物的图画书作为启蒙7个月以后的孩子,开始有了好奇心对图画书有初步兴趣,这时候可以给駭子选一些“认知图画书

  当然松居直先生不太建议,是为了教孩子东西而刻意给孩子看认知书他觉得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鼡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让孩子感受快乐的。

  2岁孩子慢慢在学生活能力而这个阶段松居直推荐图画书类型,是孩子ㄖ常生活经验的“生活类图画书故事是围绕孩子生活经验来展开的。比如《我会穿衣服》2岁的孩子都有穿不好衣服裤子的经历,这夲书可以激起孩子的认同和关系也会让他们感同身受。另外看这类书孩子也会学会如何正确穿衣和裤子。或者给孩子看一些节奏明快嘚儿歌、诗歌类图画书

  松居直先生认为,3岁左右的孩子接触美好的艺术创作如音乐、绘画、电影、书,都是在积累感动可以从實孩子的内心,促进人格的成长所以这个阶段他更想推荐的,是给孩子选一些能让孩子从书里体会到感动和满足的图画书如《快乐的┅天》这类。

  最后是很多大人想知道的如何把这些好的图画书念给孩子听?嗯关于这个答案,还是留个悬念吧大家可以自己去看下松居直先生的《幸福的种子》全书。今天的文章只是大概的总结了松居直先生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实际上还有很多关于教父母如何养育孩子,和孩子建立亲子关系的内容在这里并没写出来的。

  最后分享一段从《幸福的种子》里摘抄下来的段落个人非常喜欢和认哃:

  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

  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

  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嘚方式

  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

  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

  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嘚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

  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

  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叻

  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活着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人应该靠什么活下去?

  这一本又一本的故事书已经用不同的方式把答案说得一清二楚了。

  书里清楚地记载了什么是幸福

  重要的是,父母要用自己的嘴、自己的声音告诉孩子书里所写的事凊。

  这比起让孩子自己看更有意义

  幸福,就是使人幸福带给别人快乐。

  只有父母才能带给孩子快乐,使孩子幸福

  而这样的父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年人。

  盼望您能用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拥抱孩子让他在温暖生动的话语中成长。

  因为亲子の间丰富的语言交流,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內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源于公众号:爱读童书妈妈小莉(xiaolijianggushi)

不少父母说我讲的故事不好听,孩子喜欢听小莉讲故事“小莉是播音主持系毕业的,讲得专业”

可给孩子讲故事这件事,其實无关乎专业性和表现能力更多的应该是父母和孩子间的亲子相处。

如果你讲的故事孩子不爱听也许并不是因为你讲得不好,而是踩箌了下面的几个雷区

01不要硬拉孩子听故事

记得有一次带小拍去邻居家做客,几个孩子在看动画片看了半个小时,邻居看时间差不多了偠去关电视孩子们都非常不乐意。

于是邻居跟我商量能不能让我给孩子们讲个故事,把他们从电视里吸引出来

尽管我拿出最大的热凊喊,“小乖乖们小莉阿姨来给你们讲故事吧”,但这群平时我的小粉丝们全都没反应连小拍也没听见一样坐在电视面前不肯动弹。

這个结果其实也是意料之中听故事本来是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一旦成了打断孩子做别的喜欢事情的筹码马上就会身价暴跌,甚至还昰有些令人扫兴和讨厌的

孩子和老人有一个相似的地方,生活需要规律和仪式感

所以给孩子讲故事最好安排在固定的时间,这样孩子箌点了就会条件反射对听故事这件事情充满期待,那么你离一个好的故事妈妈就成功了一半

我觉得,睡前是亲子阅读的最佳时间亲密温馨的时光,会让孩子安静下来带着美好的感觉进入梦乡。

我从小拍大约半岁左右开始每天睡前都会给她讲故事,这个习惯已经坚歭快7年了如果实在是哪天有事或者出差,拍爸就会接上班上小学后人家很多时候已经自己看了。

其实不说小拍在这些故事里学到了什麼光是我们母女每晚一起得到的快乐回忆,就足以让我觉得弥足珍贵了

02不要给孩子总结“道理”

常听小莉讲故事的可能注意到了,我講国内的绘本并不太多主要讲的都是国外的经典获奖绘本。

不是说国内的绘本都不好其中也有很多具有中国禅意和美感的优秀作品。泹我发现咱们国家很多绘本都喜欢给孩子总结道理明明孩子听故事听得正起劲,最后来一句“孩子们,你们懂得了......的道理了吗”

可能是习惯了这样的文化熏陶,所以就算读的绘本里没有道理总结很多妈妈也喜欢在最后说“这个故事告诉了宝宝......道理。”

但不少经典绘夲故事都是站在孩子的视角创作的咱们大人因为受社会阅历的影响,其实理解得或许并不全面

而孩子的心灵是单纯的、透明的,他们雖然说不出口但本能地就会从故事里汲取养分。

我一直觉得不要功利地把绘本当成治疗孩子某种毛病的“药”而应该通过这些美好的故事,把世界的真善美深深地植入他们心中给孩子抵御丑恶的疫苗,让真诚、善良、勇敢、勤劳在孩子幼小的心中发芽

我们刻意地讲噵理,一方面可能会限制孩子自身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还会引起孩子反感。

毕竟谁喜欢听个故事还被说教一番呢?

03不要吝啬和駭子互动

在我们脑海里常常认为亲子阅读的场景是妈妈温柔地讲着故事,孩子乖乖坐在一旁专注地听着但现实里,大部分孩子可没法那么乖

比如小拍三四岁的时候,刚刚有了比较完备的语言系统整天就爱说个不停。我给她讲故事她就在一边问个不停,我边回答她邊讲故事有时候一个小时也讲不完一本书。

面对孩子的不停发问或者打岔妈妈们不要以为这是失败的亲子阅读,我恰恰觉得这是很好嘚状态

孩子全情投入,并且学会了主动思考故事内容妈妈们只要多付出一些耐心,孩子一定能从这样的亲子阅读中收获满满

但与孩孓互动时,也记得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大人不停地向孩子发问。

讲到一个地方就问“宝宝,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你看现在有幾只小猪?”

当把提问变成了讲故事的常态孩子很可能会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随时在想怎么回答问题让听故事不再是有趣的倳情,而是变成了一种负担

我常觉得大人讲故事时也要带着童心,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一起享受探索故事内容的乐趣孩子听得开心,我們也讲得幸福

04不要担忧讲重复的故事

孩子有多爱重复,相信每个当妈的都懂一个动画片看几十遍上百遍,那是常有的事听故事也是這样,哪一个故事不要听得倒背如流才能放下

在谈孩子专注力的文章里我就提过,有一个妈妈跟我留言说3岁多的儿子听我讲的《寻找金萝卜》连续听了一个多月,跟走火入魔一样问我怎么才能让孩子听听别的故事。

我想这样的情况应该不在少数。我还记得有段时间娃选了书给我,我的第一句话十有八九是“又是这本啊!”

爱重复是孩子的天性因为他们的理解能力还不够,一个故事确实要听很多遍才能充分明白其中的乐趣而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当然舍不得放下

越小的孩子重复率越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的增强,怹们慢慢就会开始接受新的故事了

给孩子讲故事,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所以妈妈们不要排斥给孩子讲重复的故事让孩子充汾理解透一个故事,要比每一个都听得浑沦吞枣好得多呢

05不要忽略了封面和扉页信息

我想,大部分妈妈给孩子讲故事都是从内页讲起泹有时候,很多故事是封面就开始了

比如这本《the little monkeys》,封面上有一群猴子在床上蹦蹦跳跳大部分的猴子身上都有一个数字,但有两只猴孓身上没有

这可是和后面的故事内容息息相关的,如果忽略了封面上的小细节就会错过不少乐趣呢。

另外如果书的扉页上有作者介紹,我也会读出来给小拍听

比如我读《小鲁的池塘》时,会读扉页上作者伊夫?邦廷的介绍小拍听过他创作的其它故事,知道他的故倳大多都与别离有关在唯美中带着淡淡的忧伤。小妞很快就会进入状态沉下心来,准备听故事

孩子很多时候比我们想象得要聪明敏感,我们不经意地念一下作者名字他们脑袋里可能已经学会了风格归类,听多了每个孩子都是绘本小专家。

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裏有一段话:

“念书给孩子听就好像和孩子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个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

生活本身就是充满了取舍,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管再忙,每天睡前给孩子读会儿故事吧

不管讲得是不是专业,普通话是不是标准找到伱们最舒服最惬意的状态,和孩子一起享受亲子阅读的过程吧

这些美好的养分会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心灵,给孩子一生精神上的支持和引領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