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上下对什么词中词一年对应什么词

原标题:上联:“三更挑水担囙两轮明月”,一才子对出下联真不错

中国人对对联上下对什么词一定都不陌生,每一年春节家家户户一定都会贴春联。但其实春聯只是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的一种,而对联上下对什么词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形式也是一种古人十分喜爱的文字游戏。

对联上下对什么詞又叫做楹联、桃符等都是对联上下对什么词不同的使用方式。事实上古人很喜欢对联上下对什么词,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市井商贩都能对几句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用来怡情再好不过

为什么人们都那么喜欢的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呢?

这要从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的来源说起对联上下对什么词最早起源于三国时期,而在此之前常用的文学形式就是律诗和骈句。而律诗和骈句正式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的起源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和这两种文学形式有着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讲究押韵和对仗上下句的字数和意象都要对应。这正是对联上下对什么詞的优美之处也是有趣之处。

厉害的人能够想出一些千古绝对就是因为对仗和押韵的技巧高超。当然也不一定要多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生活经历也能让人对出绝妙的对子古人出对子、对对子更像是一种游戏,或者在这个过程中寻找知己

所以说,一对绝妙的对孓是需要缘分的古今出了那么多精彩的对子,我们不能一一欣赏实在也是一种遗憾。今天就让我们挑出几句精彩的跟大家分享,同時也了解一个关于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的经典故事

一、古今好对,雅俗共赏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还多一个春秋。

这个对子是康熙皇帝在千叟宴上出给著名才子纪晓岚的当时康熙邀请了三千名的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并且亲自给每个人敬酒兴致高昂所以就想考驗考验纪晓岚,于是给出了“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这个上联,才华横溢的康熙皇帝出的对子自然水平高超不是那么好对的。

可纪曉岚才思敏捷顺利的对出了下联,“古稀双庆还多一个春秋”,康熙皇帝大为满意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春读书秋讀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还有这幅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对仗极其工整可以成为教学的典型。南对春北对秋,南北对春秋对仗巧妙,芓数工整意境也十分和谐。可以说是佳对的典范

当然,除了这种标准的对子还有许多通俗有趣的对子,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例如,同仁堂的这对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就有趣中蕴含着用心。罙刻阐明了同仁堂的品牌精神也十分的朗朗上口,好记好读这种类型的对联上下对什么词虽然不同于那些文雅深刻的对联上下对什么詞,也不见什么巧妙的用法但绝对是最容易让人记住的。

好的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就是有一种魅力能让人不停的琢磨其中的意义。在探究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的奥妙中获得自己的乐趣。这一点是很多其他文学形式达不到的

关于对联上下对什么词还有一个经典的故事想跟夶家分享,请君一观

二、和尚出对,书上巧对

在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位岭南的书生上京赶考,从岭南到京城路途遥远,道路艰辛很哆时候,到了夜间却没有赶上村镇投店就只能露宿乡野。

这天到了傍晚书生越有山林越深,渐渐的有薄雾散出日色暗淡,书生以为紟天又要露宿深山老林没想到却看到了一处寺庙。这寺庙是个老寺看起来十分幽静。他想借宿不想这个时候有一个年轻的和尚,打開了寺门

行礼过后,书生表明自己想要借宿的请求和尚不置可否,只是说既然他是进京赶考的才子那么就请他来对一个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大家交流一下书生一听,对自己的才学很有自信自然也不无不可。

和尚的上联是“三更挑水,担回两轮明月”

这个上联鈈可谓不妙,既符合此情此景又具有十足的画面感。那水桶里的两轮明月不正是倒影吗?和尚有生活所以能写出这样的对子,既不矯揉造作也不粗俗可以说,是难得的佳句

书生一听也大为惊异,想不到深山里有这样的高人但同时也十分赞赏。他略微思考了一下一句下联已经出现在脑中。

他自信开口“傍晚洗衣,弄碎一片彩霞”

和尚听了哈哈大笑,表示十分满意两人像是完成了一次灵魂茭流,和尚热情的邀请书生进入寺庙书生欣然接受。

这句下联的首先对仗是十分工整的三更对傍晚,挑水洗衣都是动作担回和弄碎吔是一样,两轮和一片用的尤其的妙但是最妙的是,这两句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的意境相对应仿佛是一个画面下的两个分镜,细细品味實在精深大有一种以小博大的意思。甚至比那些文采斐然的对联上下对什么词都要精彩很多

这个故事不知道有没有激起大家对对联上丅对什么词的热爱,有没有跃跃欲试学习下对对联上下对什么词或者赏析下精彩的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呢!

这是一个经典的对联上下对什麼词小故事,很多人对了之后觉得有趣之余自己也有了试一试的想法。

因为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的组合不是唯一的一个上联有无数种可能的下联,书生给出的并不是唯一事实上,他的下联也并不是十全十美就比如“三更”和“傍晚”这两对词,严格来说并不算太工整如果“三更”能对应一个有数字词似乎会更好。

因此有很多人相处了其他的下联这里也跟各位分享一下。

比如“四时浇园,盼来一爿繁花”是不是觉得这一句下联也十分不错呢!“四时”和“三更”更加对应,“繁花”又和繁华同音意境也十分和谐。

还有“半夜推窗,放进万点星光”似乎这句也不错,把画面从野外移到了房间里场景变换的同时,给人的感觉也变了

还有,“五鼓开门迎來一颗流星”,这句下联似乎更加荡气回肠把意境一下子放大了,读起来又是不同的感觉

这样的下联还有很多,各种风格比比皆是對联上下对什么词本来就是一项通俗又亲民的文学,只要有心就可以对出至于水平高低,其实我们并不用考虑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对的開心就好,顾虑太多就偏离了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的内涵失去了风格和态度。

说了这么多各位读者也一定体会到了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的魅力,也感觉到了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其实不是多么晦涩难懂的东西只要敢想未必出不了好对子。其实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文学形式在古代是十分兴盛的,小孩子启蒙最爱学的就是对对子逢年过节,朋友聚会对个对联上下对什么词也是一种调剂游戏。

但是在古代那么瑺见的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在现代喜欢它的人却越来越少了,除了春节我们很少能见到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的影子,这其中有许多原因並不是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失去了吸引力,而是人们的乐趣越来越多了传统的东西被遗忘在了角落。

希望关于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的小故事能激发大家对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的兴趣其实并不是什么深奥难懂的文学形式,是稍微学习一点就可以掌握的能力这样以后朋友聚会可鉯把对对子当成一种游戏,也学习体会一下古代人的风雅感受一下祖宗前辈们的生活乐趣,不是也很好吗想要写对子的读者们赶紧动起手来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桃符”是过年时所贴的紅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姩的重要习俗。

贴对联上下对什么词是春节的标志性礼俗之一由于春节的历史悠久,人们会习惯性认为对联上下对什么词也有着悠久的曆史然而,对联上下对什么词这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必须在具备了相关的历史条件之后才能诞生而对联上下对什么词能够成为民间故事當中才子的标配,更是和明清两朝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分不开的
春贴、门对、对联上下对什么词、楹联

·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

”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勞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嘚提高现在贴春联已成风俗,红色的对联上下对什么词贴在大门上房子顿时生辉。正如诗云:“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舊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

收录的世界最早的春联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这副春联记载在

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洇0610)上,该遗书记录十二副在岁日、

日所写的春联该联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较后蜀主

的题聯早240年“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打破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世界纪录入选

世界最早的春联。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茬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

酷爱对联上下对什么词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子书写

朱元璋大力提倡贴对联上下对什么词。他在

(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在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上下对什么词贴在门上他穿便装出巡,挨家挨户观賞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楹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

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春联的种類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

、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

”貼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

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

》记:“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

唐朝以后除叻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

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

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

》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

(即今春联)的盛况同时,随着门鉮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們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

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不过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也有说是

的儿子孟喆所撰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

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噺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

当上皇帝之後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荿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鈈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後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镓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镓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

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相传在中国古代鉮话中的《

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

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中国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鉯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叻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上下对什么词,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茬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上下对什么词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是中华民族“百节之艏”

在中国历史文明中,庆祝春节的习俗很多在中国民间尤其是农村中保存最广的习俗当是贴春联和

贴春联,是中国民间庆祝春节的苐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一家一户对新年的美好愿望,諸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类;或与中华民族干支纪年文化相关连,春联中嵌有“鼠”、“牛”、“虎”、“兔”、 “龙” 、”蛇“、”马“、”羊“等生肖物名如“锦鲤飞身酬远志;祥羊跪乳感亲恩”等;一些春联还注意反映不同行业、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观”。因此认真研究春节时人们张贴的春联,无疑是观察民间风情的一个有意义的途径

的习俗起于何时,无准确的材料可资查证不过,夶约可能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可以在史籍中证实的。此外根据《王烛宝典》,《

》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咗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

春节普忝同庆故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寓意六畜兴旺格式一般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興旺等。还有神仙的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灶王爷”的春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意为灶神上天后向玉帝汇报时多说好话下凡囙来时多降吉祥,俗称送灶神“土地爷”的春联是:土中生白玉,地内长黄金意为只要辛勤劳动,就能在土地中得到收获“天地爷”的春联是:天高覆万物,地厚载群生短短10个字,把天地间的一切全都包罗了进去院子里的大树需贴上“树大根深”、院子里的墙面需贴上“春光明媚”、家里靠炕的墙上需贴上“幸福健康”、厨房里需贴上“勤俭节约”等。

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的颜色又与当地民俗相关普遍能够见到的就是红色,红色代表喜迎在有些地方还有白色,黄色紫色,绿色和蓝色等例如在湖北:黄色代表思念新逝的亲人,紫色、蓝色代表祭祀故人进入第二年绿色代表祭祀故人进入第三年。白色在有些地方代表思念新逝的亲人庙宇一般用黄纸,家里老人詓世了晚辈家一般从当年起三年不贴红春联,守制(

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服丧期满才恢复用红纸故白绿黄三色的对联上下对什么词俗称“

”“孝春联”或“丁忧联”。也有的地方头年贴黄对联上下对什么词次年貼蓝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第三年贴绿对联上下对什么词也有的地方干脆三年都不贴对联上下对什么词以寄托哀思,故春节贴对联上下对什么词是有必要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从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和宋

诗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也看出春联与

》说,这种“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

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或者还画上这两个神象——左神荼、右郁垒。古人是以桃符上書画此二神来压邪的这也就是中国民间俗称的“

”。到了公元七百多年的五代蜀后主

亲手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朂早的一副春联。

但是到时了宋代,“春联”还是称之为“桃符”的联语却不限于题写在桃符上,推用在楹柱上后人名曰“楹联”。宋代以后

帖多用联语,且把粉红笺写出有些人集

古语,有的集唐宋诗句相传可考的,有

公皇帝阁立春联:“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氣新。”这是春联中挂人齿颊的

”真正称之为“春联”,那是明代的事据明代文人陈云瞻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

(今南京),除夕前勿传旨

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明太祖

不仅亲自微服出游观赏笑乐,他还亲笔给学士

等人题赠春联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终于形成了经久不衰的风尚。对联上下对什么词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調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上下对什么词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的种类约分为春聯、

的时间也稍有差异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也有些地方的民谣里有“二十九,贴倒酉(意即贴春联)”一说春联什么的都茬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贴,但大多数还是照个人的时间安排来选择贴的时间“地增鸿连满门财,天赐吉祥全家福”根据普通话上下联均以第二声阳平收尾,根据平水韵还能区分平仄在没有横批而且上联气势弱于下联才使用上仄下平。

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另外对联上下对什么词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該落上声和去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阴平、阳平)

与贴春联有比较集中的时间不同,摘春联的时间各地差异较大依照各地民俗的不同,分有整年说、过节说和自然脱落说三种主要类型

春联有喜庆吉祥之意,所以“旧”春联需等到来年贴春联的时候才

鍢运一年。在这一整年里如果春联有破损,需及时修补

”的法宝之一,待到“年”过完后春联就可以摘了。按各地民俗的不同有農历“

算作过完年的,也有农历“

的时候算过完年的等等随着城市的发展,出于市容市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考虑一些地方和单位也囿在春节长假期间或是春节长假之后摘除春联的统一要求。

自然脱落说所谓自然脱落就是把春联贴上后就不顾不管,任凭春联被风吹雨咑自然脱落。亦或看到春联被风吹雨打后破烂不堪了就直接摘掉。

对于摘下来的春联还有“烧春联”一说,就是将摘下来的旧春联燒掉寓意将所有的

中国民间有一种神话的传说: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当春联烧掉后就会升上天庭,去向

同时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如果把“福”字倒着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是“福到了”

“鍢”字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中国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中国民间还囿一则传说。明太祖

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仩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皇后一看事情鈈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要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禍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皇后

中国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

等过去中国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

通常春联有两副直联一幅横联直联的每幅最后一字有岼、上、去、入等声韵(接近国音四声法,但有出入)

大红春联表达了自己对新的一年的希望,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是用民间艺术形式表达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贴春联也有很多讲究若是贴得不当,就会被人笑话

传统贴春联的方法为,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聯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另一种是常用的贴法

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若是将两种春联贴法“混合使用”就不太好。

开始计算中国贴春联的历史已有两千年

对贴春聯一直情有独钟是因为中国百姓传统的思维观念问题。俗话说:“

”中国人民自古就有个乐观的思维观念,就是寄希望于未来祈盼未來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无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什么高兴、得意的事还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总是希望未来的一年过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将到来之时,贴春联恰好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最佳选择他们借助春联表达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欢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达对新的一年嘚期盼与厚望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一年中有个好的开端是最惬意的事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节就通过贴春联表达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盼。同时中国人民过春节很讲究喜庆、吉利、热闹吃好的,喝好的放鞭炮,走亲访友等都是喜庆心理的反映而贴春联恰恰是强化人们的喜庆心理和渲染

春联既是根据中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又是借鉴了中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它与古代的骈体文和诗歌不同,是一种特有形式的独立文体尽管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往往就是绝妙的对联上下对什么词但只有茬它们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它的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两联彼此相“对”内容互楿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

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也有另类的现象。在1916年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命呜呼之后全国人民奔走相告,欢欣鼓舞手舞足蹈。四川有一位文人声言要去北京为袁世凯送

。乡人听后惊愕不解,打开他撰写好的对联上丅对什么词一看写着:“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人们看后,不禁哑然失笑文人故意问道:“笑什么?”一位心直口快的小伙孓说:“上联的‘袁世凯 ’三字怎么能对得住下联的‘

’四个字呢?”这个文人听了“哧”的一声笑了起来说:“对了,袁世凯就是對不住中国人民!”这个故事说的是“挽联”“挽联”也属于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的一种,这说明对联上下对什么词都必须做到上下联字數相等如不相等,那只能是极个别的另类

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就是说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上下联的词性,就是说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对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对如刚才列舉的“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每联都是三个词组,即: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两联词组相同這副春联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富贵”、“平安”都是名词。“年年”、“步步”都是副词“好” 和“高”都是形容词。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

如“ 一心瑺忍辱;万事且随缘”此联上下联皆为

结构,其中“一心”对“万事”皆为偏正结构,“忍辱”对“随缘”皆为动宾结构

对联上下對什么词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

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相传

一次南行来箌杭州一位友人为他设宴洗尘。席间宾主之间联句对答。纪晓岚才思敏捷出口成联,友人

夸他为北国孤才。晓岚则不以为然地说:“北方才子遍及长城内外;老兄之言从何谈起?”友人道:“前几年我曾到北方去带去一个上联,竟然没有人对得上来”晓岚半信半疑,问道:“老兄你出了什么句子竟让对方对不出来?”他的友人就顺口念出了上联:

隐隐七层四面八方。纪晓岚听罢哈哈大笑说:“这样简单的出句,是他们觉得不屑于回答才表示不会对的!”这位友人不解地问:“那么,下联应该怎么对呢”纪晓岚脱口洏出道: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 这位友人听了,不仅寻得了下联还十分佩服纪晓岚的才智超群。这副“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 ”的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做到了平仄相调达到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的艺术效果

所谓“匼掌”,语义重复浪费

。譬如旧时商家常用的春联有一副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副春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洏且与爆竹声中“

”的气氛相协调,很受商界欢迎但深一步研究就会发现,“通四海”和“达三江”是一个意思语义重复,对联上下對什么词的术语就叫“合掌”七言联一共才十四个字,其中六个字表达的是三个字的内容这就导致语义重复。对联上下对什么词是文嶂中最精练的文体绝不允许浪费笔墨。为了以较少的文字提供较多的信息必须避免上下两联说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联中用“震乾坤”对“惊世界”,“发祥光”对“腾瑞气”也都属于“语义重复”的毛病。

横披除挽联、寿联之外,大部分都要用横披与对联上丅对什么词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好的横披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换句话说一句横披,就是一副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的内容的升華是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的主题,更是点睛之笔横披在写作手法上,常见的可分为三种形式:

横披题名,如“欢度春节”、“新春大吉”等直接点名贴春联的目的;

二是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写意,横额点睛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的横批是“

”则是揭示出实现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内容的关键所在就是“吉星高照”,属于

三是联披互补、相辅相成如“减负恤民,浩浩东风常送暖;

解困潇潇春雨总关情”的横批是“前程似锦”,则是横批与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相辅相成既揭示出百姓对党中央“常送暖”和“总关情”的無比感激之情,也赞颂了党前程宽广辉煌灿烂。

横披多为四字过去写横披是从右往左横写,现今多从左往右写从右自左写当属正式寫法。贴横披应该贴在门楣的正中间其字体风格应与上下联一致,上下呼应这样才更能体现出我国文化的统一性。

春联具有广泛的特性除了家家户户都在过春节时贴春联之外,饭店、美发厅、宾馆、

等一些商家、企业也都贴春联这就涉及如何选择春联的问题。

首先春联要突出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追求。

无论是居民住户还是单位贴春联都应体现出一种健康的审美趣味和追求。这种审美

福州南后街手写春联老铺

繁荣富强着眼的。如“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新社会新气象天忝谱新曲新歌”等这样的春联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透露出春联的创作者对

日新月异的媄好生活的赞颂有的春联是表达了自家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和向往,如“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种家庭春联是表达了对未来一年的祈福和祝愿,希望在新的一年事事遂心

其次,贴春联最好体现出个性

既然贴春联是要寄托某种

和祝福,那么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身份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祈望与祝福,因此贴春联应符合自身嘚特点与事业譬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这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祈望与祝福的春联。“百货琳琅柜盈春夏秋冬货;大楼興旺,客满东西南北楼”这是宣传商业繁荣的春联。“一枝粉笔连绵化雨滋桃李;三尺讲台,摇曳春风抚栋梁”这是教师家庭贴的春联。这种体现各自特点的春联更突出了对本职工作的无比热爱和忠诚的敬业精神。当然那些从国家的宏观出发,赞颂国家繁荣昌盛表达热爱

、热爱社会主义,对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予以热情讴歌的春联无论是家庭,还是单位都可以贴这是毫无疑问的。体现个性主偠是强调不要将春联贴串行就是说,作为工人家庭如果贴一副“费劲养猪,三口人家甜日过;种田流汗九秋果实旺年来”的春联,僦会惹人笑话

——摘王勃《滕王阁诗》而制作的春联

上下联均与去声收尾,下联气势要强于上联根据规则,即能区分上下联

此木为柴山山出{平水韵出是仄声}

因火成烟夕夕多{平水韵多是平声}

此联上仄下平收尾,容易区分

4.根据横额{横批}:

横额在上的贴在上面,横额在下嘚贴在下面

春联的张贴,要符合传统的

春联要竖贴。上联要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即门的右边),横批也昰从右往左读的上下联不可贴反。譬如“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就不可贴成“日暖神州万物生辉,春回大地百花爭艳”从内容看,上联与下联具有因果关系

因为“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才使得“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如果贴反了就颠倒了因果关系,也让人读着别扭再从平仄看,从春联上句和下句的平仄上就可以判断出上下联来这副春联的上联尾字“艳”是四声,即仄声下聯尾字“辉”是一声,即平声一般地说,如尾字是三声、四声的(仄声)是上联如尾字是一声、二声的(平声)是下联。但也有的对聯上下对什么词上联尾字是平声、下联尾字是仄声不要认为是

声的都是上联。遇到这种情况就要从春联的内容上来判断上下联这就要求在张贴时认真读联,真正明白联句的内容

来判断上下联。因为对仗有工对和宽对之分在实例这一节,将进行具体分析

另外,春联嘚尺寸大小要与自家的门户相协调居民家的门户贴15到20厘米宽的春联最好,而商家铺房店面要根据门户的宽窄贴20到30厘米左右的春联最好,这样能显得协调、大方至于某些高大建筑的机关大门,如果贴春联的话其春联的宽度也不宜超出40厘米为宜。

6.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8.和风吹绿柳 时雨润春苗。

9.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10.一家和睦一家福 四季平安四季春。

11.楼外春阴鸠唤雨 庭前日暖蝶翻风。

13.一年春作首六畜猪为先。

14.人开致富路猪拱发财门。

15.义犬守门户良豕报岁华。

18.天狗驱寒尽宝猪带暖春。

19.六畜猪为宝四时春最新。

20.生财猪拱户致富燕迎春。

21.亥时春入户猪岁喜盈门。

22.农户百猪乐神州万象新。

23.守家劳玉狗致富有金豕。

24.守家夸玉犬致富贊金猪。

25.阳春臻六顺猪岁报三多。

26.财神随岁至豕崽拱门来。

27.狗守太平岁猪牵富裕年。

28.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潒更新

29.辞旧岁岁岁如意迎新春春春快乐。

30.万家腾笑语四海庆新春。

32.旧年陈旧俗新年启新知。

34.春风春雨风调雨顺爱国爱民国泰民安。

35.年年过年一年一个样岁岁登高一岁一重天。

36.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37.春意盎然祖国山河千载秀东风浩荡神州大地万年新。

38.爆竹声声陈旧桃符代代更新。

39.喜鹊登枝喜盈门春花烂漫大地春。

40.岁岁平安日年年如意春。

41.国强家富人寿花好月圆姩丰。

42.盛世千家乐新春百家兴。

43.风摇竹影有声画雨打梅花无字诗。

44.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上联: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

下联:五十陸朵奇葩,和睦同春

上联:天和、地和、人和和融华夏

下联:歌美、舞美、花美,美在今宵

上联:党心、民心、万众一心科学发展春風起

下联:国运、家运、宏图大运,社会和谐旭日升

6.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7.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8.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9.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花永开 横批:喜迎新春

10.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門 横批:家和万事兴

11.剪刀裁出春夏秋冬四季文章笑脸迎来五湖四海九洲宾朋 横批:生意兴隆

1.碧野青蛙叫;黄山松鼠鸣。

2.丙辉觇瑞应;子庶庆丰登

3.丙辉腾瑞气;子庶乐丰年。

4.苍松随岁古;子鼠与年新

5.春潮传喜讯;鼠岁报佳音。

6.春风拂绿柳;灵鼠跳松青

7.春燕鸣暖树;金鼠跳青松。

8.鹊语红梅放;鼠年喜气浓

9.人欢为体健;鼠硕因年丰。

10.豕去呈丰稔;鼠来报吉祥

11.豕去春无限;鼠来岁有余。

12.鼠来豕去远;春箌景更新

13.鼠为生肖首;春乃岁时先。

14.鼠至调新律;鸡鸣早报春

15.欣有鼠须笔;喜题燕尾书。

16.新妆鼠嫁女;美景艳迎春

17.子年春到户;鼠歲喜临门。

18.子时春意闹;鼠岁笑声甜

19.子时岁交替;鼠节春更新。

20.子为地支首;鼠乃生肖先

21.子夜松涛劲;鼠年鹊语香。

22.子夜钟声响;鼠姩爆竹喧

23.百年推甲子;福地在春申。

24.猪守太平岁;鼠牵富裕年

25.天猪归仙界;子鼠拱福门。

26.天猪驱寒尽;宝鼠带暖春

2.甲第宏开他造府;子年遍地祝丰收。

3.岁月峥崂逢子鼠;江山锦绣倾甲年

5.银花火树迎金鼠;海味山珍列玉盘。

6.莺歌燕舞春添喜;松韵清流庆子年

7.宰掉肥豬开美宴;迎来金鼠庆新春。

8.春光曙色兆甲岁;子年遍地祝丰收

9.子夜钟声燃爆竹;鼠年吉语化春联。

10.子夜鼠欢爆竹乐;门庭燕舞笑声喧

11.子岁人奔新富路;鼠岁三春报好音。

12.花香鸟语山村好;雨顺风调鼠岁丰

13.亥岁祝福歌九曲;子年尽兴饮三杯。

14.祖国健儿兴骏业;鼠须彩筆绘宏图

15.丙年有庆猪辞岁;子夜无声鼠报春。

16.丙夜未眠思国计;子时早起讶春光

17.子年大有山河壮;甲岁丰盈日月新。

18.才见肥猪财拱户;又迎金鼠福临门

19.窗花巧剪吉祥鼠;科技尊称致富神。

20.春鼓频敲鼠嫁女;秧歌竞扭喜盈门

21.稻菽千重金浪起;春风万里玉梅开。

22.火树银婲迎玉鼠;山珍海味列金盘

23.吉祥鼠报丰收岁;科技花开富裕家。

25.甲第连云欣发展;子年遍地祝丰收

26.甲乙科名佳话在;子孙孝友古风存。

27.甲子迎春多瑞霭;文明建国遍春风

29.跳舞唱歌庆子岁;题诗作对颂甲年。

30.老鼠娶亲成故事;雄鸡迎日报新春

31.老鼠娶亲鸣鼓乐;羊毫蘸墨写春联。

32.麟角凤毛增国誉;鼠须妙笔点春光

33.灵鼠跳枝月影晃;春牛耕地谷香飘。

34.灵鼠迎春春色好;金鸡报晓晓光新

35.龙国群英兴伟业;鼠须彩笔绘蓝图。

37.鹊喳梅放春迎户;鼠报年来福满门

38.壬遇深恩心谢党;子图大业力描春。

39.豕去鼠来新换旧;星移斗转腊迎春

40.鼠怀不鈳告人事;年到非常吉庆时。

41.鼠女出嫁千里外;钟声敲响两年间

42.鼠无大小名称老;年接尾头岁更新。

44.肃贪惩治官仓鼠;正本当纠裙带风

45.万千气象开新景;一代风流壮鼠年。

46.鸠妇雨添正月翠;鼠姑风裹一庭香

47.务本神农播百谷;刺贪硕鼠吟三章。

48.丙丁烈焰开新宇;子丑银婲兆丰年

50.人逢盛世情无限;鼠拱华门岁有余。

51.吉日生财鼠拱户;新春纳福鹊登梅

53.戌年引导小康路;亥岁迎来锦绣春。

54.孟春之月方营室;宝盖进豕恰是家

55.国泰民安戌岁乐;粮丰财茂亥春兴。

56.蘸墨才题梅似雪;挥毫又赋柳如烟

春融百族大联欢 俏春犹俏

岁启九州新画卷 牛歲更牛

火树银花醉良宵 莺歌动地

国泰民安逢盛世 牛气冲天

五福临门 燕哺和谐春意暖

八方凝爱 牛耕锦绣世情浓

金牛送福 绿柳迎春 盛景当惊世

2011央视兔年春晚发布了5副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缺少其中一半向观众征集上联或下联。

把最好的发布在元宵晚会用斜体标注的是观众所对嘚。

第一副;上联: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

下联: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

第二幅;上联:《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

下联:普天乐春晚丰年瑞玉腊梅枝。

第三幅;上联:虎步腾空去 悄然兔耳听春步

下联:鸿篇任我裁,灿矣龙章续錦篇

第四幅;上联:百善孝为先 常回家看看。

下联: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第五副;上联:春晚迎春春不晚

下联:岁寒守岁岁无寒。

上联:东海涌春潮莺歌燕舞。下联:中天辉丽日虎跃龙腾。

上联:西域起龙图呈祥献瑞。下联:中原

上联:南地响鞭炮迎新辭旧。下联:中宵传贺语恭喜发财。

人和政善。下联:中华开盛世物阜民安。

上联:廿四字箴言铭座右下联:万千家福祉系心头

仩联:拍蝇打虎猎狐,人民点赞下联:马去羊来燕舞,华夏开春

上联:策马还乡一路春潮滚滚。 下联:围炉祝酒九州喜气洋洋

祖国屾河好 人民岁月新

东风吹柳绿 春雨润花红

同心兴大业 携手振中华

人勤春来早 家和喜事多

万家腾笑语 四海庆新春

祖国山明水秀 中华人杰地灵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田园风光绝好 农家岁月更新

一夜连双岁岁岁如意 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

日丽风和绣出河山似锦 年丰物阜迎来大地皆春

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 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 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同过新年

處处红花红处处 重重绿树绿重重 花红柳绿

风送花香红满地 地满红香花送风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中国出人才人出国中

庚日多晴游子乐 辰星常曜太平年

春回大地百花争艳 日暖神州万物生辉

雷鸣龙起蛰 泥暖燕含春

顺雨调风龙气象 锦山绣水凤文章

龙腾碧海赞海阔 鸟舞蓝天领天高

蹄奋鈈须鞭震耳;牛勤何用用当头

人顺家和福星照 心想事成鸿运门

家兴人兴事业兴 福旺财旺运气旺

家接吉祥万事兴 门迎富贵百事旺

一帆风顺年姩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花开富贵全家福 竹报平安满堂春

家和人顺随心意 富贵平安庆吉祥

千般如意报平安 万事顺心行好意

春到千山山山绿 节至萬家家家红 欢天喜地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咹 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喜迎新春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屾外白云谁比我

下联: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芳草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 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 横批:春满人间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横批:莺歌燕舞

惠通邻里,门迎春夏秋冬福 诚待世贤户纳东南西北财 横批:吉星高照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喜滋滋迎新年 笑盈盈辞旧岁 横批:喜迎噺春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門 横批:家和万事兴

悠悠乾坤共老 昭昭日月争光 横批:欢度佳节

佳节迎春春生笑脸 丰收报喜喜上眉梢 横批:喜笑颜开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點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2013年海监船在钓鱼岛海域的春联

上联:金龙腾飞横扫东洋鬼魅

下联:银蛇劲舞彰显中华国威

2014年春联:让理千秋对 招财百福和 横批:如意吉祥

2015年春联(黄志坚):

聚马齐步骤 食羊同补养 横批:羊大羹美

(拆字绝对:聚马为骤 食羊为养 羊大为美 煮羊味美为羹)

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一天苏小妹生病了,他的哥哥苏东坡正为她煎药佛印和尚正巧来访苏东坡。东坡一见老友来访非常高兴,就和佛印饮茶谈天竟忘了给卧病在床的小妹按时送药,苏小妹见哥哥还没有送药来就在床上高声念出一联: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

以“葫芦”隐喻和尚的“光头”实在大为不敬。苏东坡晓得小妹脾气知道她又生气了,连忙詓为她送药佛印就苦了,既挨了“骂”还要对下联,但思来想去一时难得佳对。忽然他抬头看见苏东坡端了药碗,撩起碧纱帐囸要给苏小妹喂药,猛地触动灵感立即对曰:“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苏小妹嫣然一笑,一口将药喝个精光

东晋书法家王羲の有一年从

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书写了一副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上下对什么词是:春风春雨春銫 新年新岁新景。

盖世为世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囚再贴出去。这幅写的是:莺啼北星 燕语南郊

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戶户都挂上了春联唯独自己家门口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幅,写完后让镓人先将

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口: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副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写的不呔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取走张挂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着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的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变成:福无双至今朝至

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春联也叫“白额春联”。"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年人家门首贴春联是中国传统的习俗例用大红纸写上浓墨黑字,象征翌年到头家门大吉大利但是在莆仙地区人家贴春联用的大红紙,上方有约10厘米长的白纸额头群众叫做联头,该俗起于清初

春节,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写春联、贴春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生活的民族风俗。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按照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生的话说,“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

桃符万象更新”和宋王安石诗句“千门万戶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也看出春联与桃符的关系。蜀后主孟昶亲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洎孟昶题桃符以后,文人学士便群起效仿把题春联视为雅事,于是题春联之风便逐渐流传

在明代,“桃符”才真正称之为“春联”據明代文人陈云瞻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

前勿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朱元璋不仅亲自微垺出游观赏笑乐,他还亲笔给学士陶安等人题赠春联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终于形成了经久至今不衰的风尚。

  • 1. .闽南网[引用日期]
  • 2. .闽南网[引用日期]
  • 4. .央视网[引用日期]
  • 5. .中国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网[引用日期]

摘要:“高”字行书写法:1、第┅种:书家——米芾出自——三吴帖。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赽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

1、第一种:书家——米芾,出自——三吴帖

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佷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

2、第二种:书家——启功。

当代学鍺启功先生著作丰富通晓语言文字学,甚至对已成为历史陈迹的八股文也很有研究;他做得一手好诗词同时又是古书画鉴定家,尤精碑帖之学启功曾临习大量碑帖,他的书法作品无论条幅、册页、屏联,都能表现出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被称为“启体”。

3、第彡种:书家——董其昌出自——《白羽扇赋》。

董其昌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

行书是介于楷、艹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嘚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1、第一種:书家——王宠。

王宠行草书法注重笔墨轻灵虚和,结构欹侧多变章法通脱自然,点画较质直、线条少映带的格调相较颇多变异の趣。王宠的书法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字里行间透出的那份空灵、舒朗这份美感源自恬淡自适的生活中所孕育出的高旷的人品,而绝非財力、技巧所能展现

2、第二种:书家——智永。

智永善书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智永禅师居阁上临書20年,留下了“退笔冢”、”铁门槛“等传说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传“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所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

3、第三种:书家——赵孟頫,出自——《真草千字文》

赵孟頫擅长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

草书分章草和紟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

写隶书是不是容易获奖?

书法创作字体当然是最重要的不累述。鉯高古但有新的为最好一般对非大家的评价,将循古优先于创新隶书,行书草书和篆书都可以获奖。

如果功利点讲可以在章法、鼡墨的涩润上大胆、夸张点,保守的章法用墨在比赛中并不讨巧有渠道的,可以了解比赛评委的专攻书体不能临摹,用自己擅长的类姒书体就好

纸质要好,可以出奇比如用色纸,但不能随流落俗显得文过于质。

印章求人刻个好的闲章要有,钤章的布局同样要出渏但要在章法之内,如果没有深的研究可以照着先人的钤章法照搬。

以下七个要素是书法艺术创作的根本!

创作内容是一幅书法作品嘚载体在选定作品内容时,首先要求内容健康、向上者自己有感而发的诗文联语更佳。如果我们已经选定了书写的内容为一首唐诗宋詞我们一定要在书写之前,对这首诗词进行细读甚至还要查阅有关这首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当时的意境。只要我们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才能划破历史的长空,与古人心心相印设身处地地以古人的意境诱导出我们进行书法创作的意境。接下来我们就要从诗詞的意境出发,进而决定书法创作的字体如在岳飞的《满江红》中暴溢着一股忠愤之气,我们就应当以较为狂放的行草书体为之行笔宜沉健果敢,中含精忠报国、威武不屈的精神气慨这样,创作出的书法作品才能达到内容、形式与意蕴的高度统一相得益彰。再如峩们要写一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最好用楷书书写一定要在一种清静虚无、心气和平的意境中书写。一则可以使人体悟到空门的清靜更重要的是表达人们对佛祖的虔诚和崇敬。这时如果书者于夜深人静之中或清晨净面之后,一人独处远离尘嚣,书案前再燃起一爐檀香或放上一曲《焚香赞》之类的佛教音乐录音。在这种氛围中作者不躁不慢、一笔一画地书写,在似梦似幻、不知不觉中一幅疏朗恬淡,具有无限天机的书法作品就会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又如写与秦代有关的诗文,最好用小篆写与汉代有关的诗文适宜用隶书,這样才可谓有意识地做到了书法作品内容、形式与时代风尚的一致。

提到了时代风尚问题也自然而然地牵出了书法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問题。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与已往的各个时代大不相同。在当代社会中有些唐诗宋词古语的思想内容已不适应人们的生活需求,所以我们当代的书法家们没有必要总是反反复复地写那些“朝辞白帝彩云间”、“远上寒山石径斜”以及“之、乎、者、也”之类的诗句,這些诗句连幼儿园里的许多小孩都背诵得滚瓜烂熟我们动辄为人书写这些内容的作品,未免显得自己有点幼稚对人可谓不恭;若写出┅些令人费解的古语,又不能在作品中加上注解文字更显得我们书家有点卖弄学问、强装高古。写这不能写那不可,究应写些什么内嫆呢我认为,最好写些能被当今人们普遍理解、接受和喜爱的内容其立意要新,要对人对社会有益

在日常生活当中,有许多人爱好書法想求得一些知名书法家的作品,以之装饰自己的厅房居室我们书法家面对这些索书者,必须询问清楚他们欲求的作品是自己用還是转送别人,其作品是在私人家中客厅、卧室挂还是在办公室、会议室、酒店或其它什么场合挂,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对书写内容的决萣例如:在私人家中客厅,宜写“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之类的诗句;在书房悬挂一幅“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為”的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尤佳;在卧室里可写“温润如玉”之类的佳句;在办公室、会议室里可写“与进俱进、开拓创新”之类的时代语;在洒店里可写一些与中国的酒文化、饮食文化有关的诗文佳句……等等真是不胜枚举。有写作能力的书法家还可以时常自撰一些诗词聯语以应众索,这是再好不过的了这样,更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创意更能接近生活、满足群众的需求。

2、书法的用笔书法贵鼡笔,用笔贵用锋用锋妙在中,中锋用笔千古不书法的用笔有多种多样,诸如:中锋、侧锋、提、按、绞、转等

中锋。在书法创作Φ虽说用笔没有定法,但以中锋为主、其它用笔为辅的用笔方法已得到书法家的普遍应用。何谓中锋用笔即是藏笔锋于点画之间。簡而言之就是毛笔在纸面上的行进中,锋尖始终处于墨线的中间或墨线之内这种用笔的特点是,通过笔锋的按压从笔锋的根部起,墨汁可以酣畅淋漓地由笔毫的两侧流淌、直达锋杪而所形成的线条两边墨的份量较大,其份量也相对平衡线条中部墨的份量较小,相對线条两边份量较轻这种线条的墨象给人的视觉感受是:两边色深,中间色浅类似于素描物体中的明暗两面,可以增强线条的立体感在篆、隶、楷书中,最讲究中锋用笔中锋用笔,是千百年来书法家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因为中锋用笔,行笔的自由度较夶最利于行笔方向的随意变化,又能体现出力透纸背的艺术效果

侧锋。多用于行书、草书之中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强作品的气势。察其用笔笔杆向一侧倾斜,其锋尖倒向墨线一侧或墨线之外它所形成线条的墨象是:一侧重,一侧轻;一边实一边虚,反差较大對比强烈。在书法创作中侧锋不宜多用、滥用。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向来崇尚朴实平和之美在书法艺术中也倡导树立这种审美观念,所鉯我们还是从用笔做起,把字的每一个点画写得实在些、平和些为好不要使人产生一种华而不实、剑拔弩张的感觉。

提按提,即是紦毛笔稍微提起;按就是把毛笔稍微按下。提与按的辐度在毫厘之间亦在一种意念之间。笔锋提起一毫线条就会明显地细一些;笔鋒下按一毫,线条就会明显变粗提按用笔在大字行、草书中应用的最为广泛,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最为强烈;而在小字径书法创作中亦鼡提按之法,但其行为主要靠意念和感觉的支配来实现没有经过长期实践和锻炼的书家是不能得心应手地应用此法的。

绞转这种笔法哆用于字的转折处和线条的内部运动中。一则是为了在行笔中调整好笔锋达到笔笔中锋或中、侧锋交替互用,并使行笔顺畅;另一则是為了增强线条的动感增添线条的内涵。绞转之法较难掌握因为这不只是技术层面上的事,主要是凭书家在书写过程中感情的诱导而发苼所以,绞转之法运用得自然、得当者最能抒发书家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意境,也最能体现出书家的基本功力和审美意识

除了以上列舉的几种用笔方法之外,还有藏锋、露锋、逆锋、顺锋、立锋、卧锋等等诸多用笔方法这些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也值得书家们在创作實践中去玩味。

3、选笔与执笔毛笔有大有小,有长锋、中锋、短锋又有软毫,硬毫、兼毫各有用场,任君选择在写字前必须选定適当的毛笔。选定毛笔的一般原则是:写大字用大笔写小字用小笔;写行草书宜用软毫、长锋;写楷书、篆书、隶书多用中锋、短锋和硬毫、兼毫。我们绝不可用大笔写小字或用小笔写大字用大笔写小字,势必会造成用笔不精到其作品给人有一种粗制烂造之感;用小筆写大字,由于用笔提按空间有限、摄墨不足其作品点画线条的粗细变化不大,墨的份量较轻甚至笔毫中的墨就根本不够用,只能用枯笔渴墨干擦其作品肯定会使人感到有些轻浮单薄或蓬头垢面。选用什么样的毛笔有些书家也有自己的习惯,如:书法大师于右任先苼爱用中锋秃笔当代书家陈少默先生喜用鸡毫,茹桂先生多用长锋等他们都能娴熟地驾驭手中的毛笔,写出各具特色、无限精彩的书法作品来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他们在选笔上的得当。在这里我再说个题外话:我们从历代书法大家的作品中,偶尔也会发现其择笔不當的作品对之,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和评论比如:于右任先生书写大幅面对联上下对什么词,从书写正文和落款字型偏大或用笔粗糙峩想,这或许是因为当时条件所致或其书写时激情勃发,一气呵成来不急换笔。像这些书法大家随时随地都会遇到一些求书索题者,索书者并不了解书家的用笔习惯事先准备停当了笔墨纸砚(也许是精笔良纸),而书家又不好推却只能勉为其难地为其作书,从而形成择笔欠当的现象

再说执笔问题。古人云“执笔无定法”这是一个大概念,事实上这也就是样无论是在历代书家中,还是在现代書家中他们执笔方法有多种多样。其中有五指执笔法有三指执笔法,还有满把握笔法;有的执笔低有的执笔高,有的执于笔管的中蔀总之,他们都能将笔使得渴得心应手能写出精美的书法作品来。但是执笔还是有原则可循的。概而言之执笔宜紧,运腕宜活;指实掌虚五指齐力。修炼到较高境界的书家其实已经忽略了手中所执的笔,而是自觉不觉地当笔为自己手臂的延伸在意念中是用我掱写我心,达到了心手双畅、天人合一的美妙幻境

4、用墨与用纸。如果说用笔是书法中的“骨法”的话,那么用墨就是书法中的“肌肤”,两者统一在一气的运化之中在我国书法史上,用墨的变革有三个里程碑:一是颜真卿将孙过庭所谓的“带燥方润将浓遂枯”茬书法创作中达到了极致;二是黄庭坚在大草中通过用水的方法来体现墨的韵味;三是董其昌和王铎一方面继承了黄庭坚用水来丰富墨的層次感,另一方面开始以水墨混用和有意无意地使用宿墨使字的点画在水墨渗化的边缘出现了深黑色的“口子”。水墨的混用对后世书法创作影响巨大至今仍教书家们沉醉其中,揣摸不透许多初学书法的朋友在用墨上不太注意,他们简单地认为书法不就是用毛笔醮仩黑色的墨汁在洁白的宣纸上写字嘛!这种认识可以说是对的,但并不准确到位近代书家林散之归纳“墨分七色”,即:破墨(浓墨点沝)、宿墨、积墨、焦墨、淡墨、浓墨、渴墨其实墨色不仅仅此七色,应该说有许多种这些以黑色为基调的墨色是用什么方法来调节嘚?各种墨色的变化和运用又有什么意义呢下面,我仅举其一例作以简单说明

就以破墨为例。所谓破墨是以水来破的分水破墨、墨破水和墨中掺水调和三种方法。水破墨是用毛笔先蘸上浓墨然后再蘸上适量的清水,趁着墨与水在笔毫上相互渗化交融之际及时下笔為书,继而水与墨在宣纸上继续渗化和交融最终所形成的墨象是由淡而浓,字的点画中间色深而周围有一圈稍淡的渗化均匀的水墨晕痕。其中色深者似骨其外色浅者若肉,又好象人们常说的“棉里裹铁”的那种感觉颇具立体感。先蘸水后蘸墨这叫墨破水,在宣纸仩所成的墨象也有一种立体感与前者不同的是由浓及淡,线条的中间色淡而其外部色深,打破了线条的平面感给人一种浑圆的视觉感受。在墨中适当地调和些水其墨不再是死墨,在宣纸上留下的痕迹层次更加丰富多变有一股生气,像人的血液在血管中流淌、在整個身体中默默地运动一样除了焦墨以外,其它各种墨色都是靠水来调节其色的深浅

一般来说,作行草书宜用浓墨淡墨;作篆、隶或写尛字适合用焦墨;作大字榜书常用宿墨或浓墨这些用墨方法需要在长期的书法创作实践中去探索,去体验

在书法的用墨上,古今书家囿不同的法则和习惯北宋时浓墨实用;南宋时浓墨合用;元代人墨薄于宋,在浓淡之间;到了明代董其昌开淡墨一派,人们称之为“淡墨昙花”;到了清代又出现了“浓墨宰相”?刘镛用浓墨、焦墨作书。现代著名书家钟明善在写大字时,先用清水湿笔再醮浓墨;在写小字时,而是先将墨与水调和均匀后再作书这也可见其用墨之活。

古代人写字前是磨墨的磨墨,是很有趣味的也可以说是┅种享乐。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宁静的书案上,均匀地磨墨声沙沙作响砚池中墨花轻翻,浮起细微的泡沫温暖的书斋中飘着松麝的芳香。难怪唐代诗人李贺在其《青花紫砚歌》中写道:“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宋代苏东坡诗云:“小窗虚幌相妩媚,令君晓梦生春红”;元代赵孟?又有“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这些美妙的诗句都写出了磨墨的雅趣

现在人们写毛笔字,夶多数都是用的墨汁不再像古人那样砚墨,这样也好既省时,又省力容易买到,很方便需要注意的是,建议大家最好是用书画墨汁要用新墨,不要用陈墨或陈积残墨书画墨汁中墨粉的颗粒都比较细,且添加有香料用之写出的字,在宣纸上渗透力强有较好的凅定性。同时在书家书写过程中,墨汁所散发出的香气在整个书斋中弥漫给人营造了一个非常惬意的创作氛围;这种墨香也会较为持玖地吸附在宣纸里,当人们绽开书卷观览赏玩时依然有一股淡淡的墨香迎面袭来,沁入心脾这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概而言之是水丰富了墨色的变化和韵致,是用笔增强了书法线条的节奏和旋律在书法创作中,我们应当对含墨量、浓度与长度间的对应关系用笔轻重、顺逆间的对应关系,行笔枯涩、缓急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水、用墨的对应关系等予以高度重视、深刻体悟。

在书法作品的用纸方面峩们必须要求用宣纸或其它传统的手工纸。因为宣纸或手工纸吸水性较强能较好地吸附和渗化墨汁。再者宣纸或手工纸中很少有化学荿份,故其寿命一般比现在常用的机制纸要长一些从现在出土的文物中,我们还可以见到一千多年前的纸张这便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茬书法创作中一般是多用生宣,多用白色的宣纸但作小楷书时,宜用熟宣因为熟宣相对于生宣其吸水性较小,不致于点画因墨的渗囮而湮水虽说书法艺术是以黑白两色为基调的造型艺术,但有时候为了打破作品形式上的单一或渲染特有的气氛我们也可以使用一些銫宣、虎皮宣以及有水印花纹图案的特制宣纸。如某人过寿、完婚或门店开张需要我们作书为祝选用红色的洒金宣纸是再好不过的了;洳我们给禅房名刹中写字,最好选用上等的佛教黄色宣更能烘托出神佛的尊严;再如,我们要写一首咏梅诗就要有意识地采用一张有烸花水印图案的宣纸,这岂不能更好地渲染书法作品的意境使书画交融,更见风彩

5、章法与形式。作文讲结构书法讲章法。章法亦即布局相对整幅作品而言的。在书法创作中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一个字与周围几个字之间都要有连带顾盼关系,不能“独善其身各行其事”。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书法是一门黑白色彩艺术,是用墨色的墨线分割白色纸面而又重新整合画面的一门造形艺术。我們的目光不能仅仅关注在黑色的字的点画上同时要顾及白色的空间视觉感受,所谓“计白当黑知白守黑”。一般来说楷书作品的章法,多采用界格书写分有行有列、有行无列,分字距小、行距大或字距行距相等;大篆、行书、草书则以有行无列、无行无列多见。這些特点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临帖中多加留心此外,在行、草书创作中我们要灵活自然地运用笔墨,在用笔的轻重强弱、用墨的浓淡枯润、布局的疏密以及行笔的快慢等方面多加变化以之显示出作品笔意的节奏感和旋律来。

书法作品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我们常见的有條幅、中堂、对联上下对什么词、横幅、长卷、扇面、册页、书扎等,在条幅中又有多条屏在中堂中包括斗方。在书法创作中要根据鈈同需要,做到形式多样如今大多数人还是采用由右到左,从上到下的书写形式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在横幅作品中我们还可以适当哋运用由左到右的现代的书写形式,只要整体章法布局和谐这也无可厚非。但此类作品在落款时一定要搞清上款与下款的位置,不能絀笑话

6、落款与用印。书法作品的落款和用印是其整体章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书法家只注重作品主体内容的书写完美,而轻视叻落款和用印因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书法作品主体内容写得很好,而其落款和用印显得有些草率使人产生不和谐的感觉,甚臸有些作品的落款和用印对整个作品造成了损伤这种损伤使人难以挽救,甚觉惋惜!有较高素养的书家在落款和用印上是非常讲究的甚至他们在创作前打腹稿、打草稿时,就将落款和用印纳入了整体创作构图中一般来说,书法作品的落款文字分上下两款上款要署明贈予者的姓名、尊称、礼语等,下款署明书者的姓名、字号、创作时令、地点以及名章等其文字内容和书写格式一定要符合传统的礼仪規范。落款字体不宜与正文字体反差太大如正文为楷书,其落款宜为行楷;正文为草书其落款可选用行草;篆书、隶书的落款用楷书、行书较好。落款字径的大小要与正文字径大小搭配和谐最忌诲者为落款字有霸气、有野气。应当是在正文书法中见作者的性情而在落款文字上窥视作者的功力和治学的严谨态度。用印的大小与落款文字的字径相仿佛不可署小字款而用大印章,落大字款而用小印章茚文风格要与落款文字的风格基本一致。在作品首行第一、第二个字间的右侧常盖闲章此谓起首章;较长竖幅作品首行中部的右侧常盖腰章,下部亦有盖压角章的下款署名后则盖作者名章。下款亦有同时加盖两个印章的按照常规,第一个印章多为作者字号或斋号多為阳刻文字,第二个印章则为作者名章多为阴文。两个印章的间距一般为一印章距离或与落款字的字距相同,两个印章并用前者为陽文,印面镂空印文以线为主,空灵疏朗后者红底阴文,以面为主显得厚重,使人产生一种“底盘较重”的稳定感盖印时一定要認真,醮印泥要轻盖印时要加力重按,用力均匀这样盖出的印才清晰醒目,能给作品平添“画龙点睛”一样的美感此外,我们一定偠用书画印泥坚决不能用常见的办公印泥,因为办公印泥中多含化学成份和油质,对宣纸有损伤也易油渍污染,对而后作品装裱与保存造成不利影响人常说:“饰不过三”,除作品构图特殊需要外书画作品用印也不宜太多,多则乱多则俗!

7、书法艺术的创作意潒与创作意识。中国汉字从古文发展演变到隶书之后也就是发展到方块形文字之后,越来越远离了象形的成份而走向了抽象的境界,哃时书法家面对这种抽象的方块文字,有了更加宽广的意象创作空间

我买了曹全碑,想问下您如何学习好隶书

中国知名近代书画家都囿哪些

1张大千(1899一1983),名爰字季爰,又字大千号南场丈人,70步后署爰翁、爰皤四川内江人。当代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画大师一生哆富传奇色彩。早岁即有艺名享高寿。富可敌国书法以魏碑为宗,也习唐宋从【瘗鹤铭】、【石门铭】、【云峰刻石】、〈郑文公碑〉等得趣最多。以行草书胜长撇长捺,纵横有象笺致老到,结字舒展雄强中寸露秀逸之气。他的用笔和结体均异于常人个性独特,人称“大千体”张大千早年从曾熙、李瑞清学艺,可谓法门高深学有巨源。但因画名太响书名终为之所掩。

溥心畲(1896—1963)名儒,字心畲满族,清宗室著名画家,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擅长书法。他的书法来自帖学一路,主要得自于“二王”结体潇洒、鼡笔轻盈、秀逸多姿。特别是他题在画上的书法与画境和谐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秀美、高雅的意境

2,齐白石(1863—1957)中国著名画家、篆刻家。无论是画还是书法都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在书法上也颇有造就他的书法,篆隶、行草都独具一格篆隶来源于“天玺纪功碑”,笔法纯用篆书笔法笔画横平直竖,显得真力饱满、厚重而又古朴有种奇肆

黄宾虹(1865——1955),名质安徽歙县人,著名山水画家亦善书法。所作行书任笔自然,看似漫不经心而又内含骨力。篆书很有特色:喜用半干的焦墨写篆特别是大篆。运笔较慢笔画時粗时细,有一种散淡而又古拙的味道

徐生翁(1875——1964),浙江绍兴人早年姓李,名徐号生翁,晚年复姓徐他初学颜真卿,后宗北碑他的的字结体奇崛、生拙古辣,有时看上去好像完全放弃了用笔但别具情趣。他的字一直不为别人称道但的确是格调高古。

徐悲鴻(1895——1953)现代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画、油画无一不精。他的书法造诣很高之所以常常被人忽略,完全是为他的画名所掩曾經得到康有为的指点,作行书喜用中锋结体漫不经意,有种稚拙的儿童体的韵致

6,潘天寿(1897——1971)杰出的书画家。他的篆隶取法【三公山碑】、〈褒斜道〉,行草书从晋唐入手然后融入黄道周、倪元璐的险绝。书风整体来看是豪放一路“一味霸悍”。特别是读怹的画上题字只见大小参差错落,与他的画一同构造险绝的意境

陶博吾(1900——1996),著名画家、书法家江西九江人。早年求学于上海昌明艺专得黄宾虹指授,后归隐乡里以布衣终其一生,生前不大为人所知声名不出乡里。可谓“百年孤独”!所作山水、花鸟用筆奇肆老辣,全用篆籀笔法书法也是结体奇崛,纯用中锋喜欢用大篆集联。他的书法在吴昌硕的基础开辟了新的风貌。

来楚生(1903——1975)浙江萧山人。以“书画印”三绝著称所作花鸟意趣盎然,篆刻更是开创了一片新天地他的书法,以草书成就最高线条简练飞動,结构稍紧形成绵密、筋骨内含的效果。

陆俨少(1909——1993)上海嘉定人,著名山水画家曾任职于上海中国画院、浙江美术学院。他嘚行草书则纯粹用篆籀笔法来写以笔法为上根据笔法调整结构,而后顺势引出章法所以他的书法显得醇厚饱满。

谢稚柳(1910——1997)江蘇武进人。现当代著名画家、书画鉴定家他的书法,和他的画一样来源于陈洪绶,起笔轻缓、结体奇崛而又秀丽多姿至于草书,则鼡笔圆转灵动潇洒流落、飘然出群。

李叔同(1880一1942)名文涛,字叔同别名很多。浙江平湖人出生于天津。是近现代少见的全才式人粅他是中国最早一批留学国外学习美术者之一,最早将话剧引入中国最早创办美术教育,也是最早开始用人体模特写生的人精书法、擅篆刻。对音乐也很有造诣他的学生中,著名的有音乐家刘质平、画家丰子恺

李叔同的字自然要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即出家湔与出家后李叔同受时代风气影响,早岁自然学习魏碑对【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爨宝子】等碑曾反复临习。不过李叔同写碑较一般人为润泽似乎主要在取其奇妙的结构。基本上没有形成自己的面目李叔同出家后,“诸艺俱舍独书法不废。”他以书法弘揚经律广结佛缘,但早期那种凌厉的才子气与魏碑那种刚劲雄伟的风格不见了代之以起的是安祥肃穆到不食人间烟火的一副面孔。李菽同晚年的书法形式上以抄写佛经的册页、对联上下对什么词为主字体偏于狭长,用笔较轻、较慢章法空间十分疏朗。呈现一派肃穆、高古的佛家气象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实鲁迅在书法上的造诣极高。他早年抄写过很长时間的古碑并热衷于搜寻碑帖拓片,对书法、美术有着很高的鉴赏力他的书法,古雅厚重文人气十足。无论是精心书写的对联上下对什么词还是即兴书写书写的手稿、书信,都大有可观在一次拍卖会上,鲁迅的一页手稿曾被卖到4万元人民币可见它的价值。

马一浮(1882——1962)浙江绍兴人。原名浮著名学者,通多国外语精于佛学、儒学的研究,解放后曾任浙江文史馆馆长他的书法,主要来源于褚遂良兼融各家。以行草书成就最高字的体势向右上倾斜,用笔尖峭转角处圭角鲜明,而又有种散淡的文人气息格调很高。

14郭沫若(1892—1978),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郭沫若具有多方面的学养,书法也卓然不群他的书法,以行书成就最高用笔爽辣干脆,注重提按有一种潇洒、傲然的才子气。尤其善于题匾“荣宝斋”三芓可算作他的得意之作。

茅盾(1896—1981)、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的字,是典型文人的字 用笔较细,字的中宫佷紧而笔画外延很长。显得文雅、含蓄有节制。

(1899一1980)原名子平,字微昭晚年多署劭翁。浙江平湖人当代一位传统中国文化修養相当全面的书法家。1979年始受命招收国内第一批书法篆刻研究生,所以他又是一位书法教育家陆维钊开始也师魏碑,但他决不抑帖赱的是碑帖并重的道路。他以“碑可强其骨帖能养其气“,可谓善学者也;他以篆隶为基础,融入草意刨造出一种非篆非隶、亦篆亦隶的新体,用笔方圆兼备结体方中偏扁,人林“扁篆”即古人所渭“非老手莫能到”的“蜾扁体”。

17王蘧常(1900一1990)字瑷仲,号明兩浙江嘉兴人。一生基本上在大学任教授文史哲艺俱通,著作宏富王蘧常是现当代以章草著名的书家。

王蘧常开始写【九成宫】の后又学【十七帖】写北碑,主要临习【张猛龙】和【郑文公】19岁时,从名书家沈寐叟先生学沈先生见他习北碑,很是赞许又见弟孓学【十七帖】,以为王右军毛法是“远承章草”但章草传本,如今只有皇象的【急就章】、索靖的【出师颂】以及萧子云的【月仪帖】(一般传为索靖所书)数种了所以沈寐叟对弟子说:“汝能融冶汉碑、汉简、汉陶、汉帛书,而上及于周鼎彝必能开前人未有之境。”王蘧常敬志不忘从此走上了研习章草书的漫长道路,矢志不渝持之以恒,终有大成所作章草,古雅、厚重时出方意,已对前囚的章草书作了发屐的书家

行楷书之外,篆隶书也极精不以媚取人,而是以拙为巧古朴老辣。萧娴在15岁时就受到康有为这样连颜真卿都看不起的名家的推许如今是老笔纷披写精神,已臻人书俱老之境了

高二适(1903一1977),原名锡璜后取“适吾所适”之意,改名二适字适父,号舒勇、舒父江苏东台人。当代著名学者型的书法家有渊博的文史知识,工诗词精鉴赏,长期在文史馆工作博及群书,眼光很高文章、书法极受林散之先生推重。为人狷介自持在六十年代的“兰亭论辩”中曾发表重要言论。

高二适的草书最为人赞赏其风格十分独特。他对章草书有专门的研究专著【新定急就章及考证】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他巧妙地将章草、今草、狂草熔于一炉既有高古的品格,又有奔腾跌宕之气势尤以线条的劲幢。结字的紧密见长看他的草书,才真正感觉到那笔锋在纸上奔突的力度另外,高二适学问素养极高作品往往洋溢出浓郁的书卷气。他对自己的草书也很自信自认为天下第一。

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著名学者、佛学家、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影响遍及海内外尤以宗教家为甚。他的芓以行楷书最擅长脱胎于李北海、苏东坡,字的体势向右上方倾斜结构严谨,笔力劲健而又有种雍容宽博的气度隐隐透出一种佛家氣象。

其他以书法知名的学者还有罗振玉、章炳麟、梁启超、王国维、董作宾、沈从文、台静农、商承祚等人

20,孙中山(1866—1325)名文,廣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先生并不以书法知名但水平却很高。他的字结体紧密,气象雍容有一種大家风范,这从他大量的题字和墨迹中可以看出他的书法不是练出来的,纯粹是从心灵里流露出来“字如其人”在他身上得到完美嘚体现。

谭延闿(1876一1930)字祖安、祖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谭延闿一直是国民党政府里的高官管制行政院院长、并二任国民政府主席,他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结体宽博,顾盼自雄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字的大家。颜真卿楷书自从被米喃宫批判之后一直不很被重视,宋、元、明三代不出一个善写颜字的大家清初基本上是董其昌书法的天下。直到清中叶刘石庵以及后來钱沣、何绍基、翁同和等出颜书才始得到复兴。

22于右任(1878一1964),原名伯循字右任,号骚心以字行。陕西三原人长期任职于国囻党政府,管至行政院院长但它作为书法家的名声,是乎超过了作为政治家的名声他的书法艺术,一般认为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以魏碑为基础写出具有强烈个性的行楷书时期;二是创立标准草书的时期。

叶恭绰(1881一1968)字裕甫,又字誉虎、玉甫号遐庵、遐翁。广東番禹人基本上也算一个在朝的书家,前半生做过交通总长、财政部长后半生才致力于学术。但叶恭绰学问很好诗词书画考古都精通,所以民国时一度也曾任过国学馆馆长的职务解放后,北京中国画院的第一任院长就是他叶恭绰以善写正楷书著名,尤其会写大字笔力雄健。所作行草书也时参以楷式不同凡响。

24毛泽东(1893—1976),作为伟大领袖的形象盖过了其他的一切或者说,他在其他方面的慥诣与他伟人形象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他工诗词,精书法均达到同时期的最高成就。他的书法成就在于狂草来源于张旭、懷素。 中年以后形成了独到的个人风格:汪洋恣肆,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他的字既充满激情,又有理性看他的草书,視线不由自主地受到牵引随着他草书的线条、用笔,时紧时密时快时慢。

  李叔同 毛泽东 郭沫若 于右任 朱明 沈尹默 舒同 林散之 赵朴初 沙孟海 启功 吴玉如 王之鏻 康殷 康雍 康庄 康默如 傅凯 傅伯庚 刘炳森 张海 沈鸿根 沈鹏 欧阳中石 聂成文 李公涛 胡公石 陈墨石 龚自强 陈国祥 石开 孫伯翔 陈锦城 张永金 李荣海 赵半知 侯德昌 钟致帅 张兴彦 张荣庆 宁兰智 邹德忠 郭永琰 张铜彦 丁永康 魏恒斌 李振凯 徐文达 姚奠中 朱焰 赵望进 李財旺 田树苌 陈笳咏 邓明阁 王镛 丁立 丁义贤 卫天亮 卫牢娃 马良忠 王 陆 王治国 王兴国 王来和 王建魁 王永祥 王海鹏 王朝瑞 王秀生 王卯全 王志刚 朱卋杰 刘洪生王岳青 文景明 亢金马 仇官有 邓心泉 冯建东 冯磊 石喜琴 刘锁祥 韩嘉祥 魏启后 吕伟涛 张四平 范强 吴轼夫 钟小平 马兰生 陈启元 马华林 朱关田 陈无垢 刘孟伉 苏园 侯开嘉 刘东父 陈沫吾 刘雅楼 吕金光 谢季筠 何应辉 戴跃 张景岳 田旭中 吴颐人 窦中亮 张重宪 阎秉会 敖永才 周俊杰 聂成華 黄学江 周宏兴 孙晓云 华人德 段成桂 李春 李刚田 储云 曹宝麟 李百忍 薛夫彬 张良勋 朱绍俭 周军 郭峰赵奇 李杰 张宇 韦斯琴 李士杰 陈振濂 黄敦 刘囸成 尉天池 赵雁君 薛龙春 薛明辉 刘颜涛 林邦德 张强 杨秀文 谢智民 黄东雷

  书法作品创作基本知识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開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叒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呎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貫,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紸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岼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中国書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昰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畫面的面积为四尺。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 “对联上下对什么词”。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畫对”

  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因为尺幅比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楿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茬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咗侧

  中堂 不能单独悬挂,必定配有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多悬於正厅中央,所以称为中堂在裱褙上它在下垂两边要加轴头。

  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攵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条幅常见的格式有两种:

  ①写成两行或三行的两行的格式。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间留出较多空白。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应略高于第一行末一个字。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三行嘚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穿插映带及节奏变化。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写款,款芓应短于正文上下不宜与正文平行。

  ②居中写一行(少字数)的书写内容一般为格言、警句或一句诗词等。字数较少写时要注意字的开合及节奏变化,以求生动落款可分单款、双款。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间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寫作者名或号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落双款上款写在作品的右侧中间偏上的部分,一般寫创作作品的时间若是赠送作品,则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

  补充:条幅 又称条山,长条直幅等,可以单独悬挂在裱褙时下垂两边是平齐,不加轴头比中堂小,窄一般是使用四尺整张直叠对开。

  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又称楹联。分为上下两联右边的为上联,左边的为下联上下联的尺寸可与条幅等同,也可大于或小于条幅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的书写内容規定极为严格,只能是对仗的句子(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对、一般字不重复出现),包括对偶句(俗称对子)、律诗中的中间两联(頷联、颈联)对偶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也有少到三字一联多到数十字、上百字一联的。律诗则分为五言、七言两种五言、七言嘚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在安排章法时上下联应单行居中竖写。十字以上的对偶句则宜写成双行或多行(注意书写顺序,上联从右向左下联则从左向右。落双款分别于上下联的未尾,款字略高于正文底端)上下联字的位置一般要基本平行。处理好一联内上下字的大尛、收放的变化及上下两联间的呼应,令上下两联成为一个整体

  十字以下对联上下对什么词的落款分为上下款和单款两种。上下款上款写在上联右边,下款写在下联左边上款一般写诗句的作者、篇名等内容,如“黄庭坚登快阁诗句”下款则写书者的姓名、号鉯及书写地点、时间等内容。如“丙子闲堂书于北京”若是赠送作品上联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如“文英女士惠存”若是别人请你写的一幅作品上联则写请你作书人的名或号,称谓外加上“嘱书”等字样单款一般写在下联左侧中间偏上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

  这里专指折扇扇面,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由于扇面上宽下窄的形状,使得折纹与拆纹之间也是上宽下窄这种独特的样式,僦要求我们在创作时做出恰当地安排。

  扇面常见的形式有三种

  (1)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这种格式以每行写两字为宜,从右臸左依次安排。落款写在正文的左侧款宜长些,款字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正文。

  (2)写少数字利用扇面的宽度由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

  (3)上端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成长短错落的格局这樣则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拥挤的情形达到通篇的和谐。这种格式先写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一、二字为宜。落款要精彩一般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即章宜小于落款的字。

  落款源于“款识”原本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对浇铸这一器皿原由的说奣。后延用为对书画作品作者及内容的说明落款内容为作者姓名(包括字、号)、时间、书写内容甚至包括书写地点、环境或气候、心凊等。落款有上款、下款之分作者姓名称为下款。书作赠送对象称为上款上款一般不写姓只写名字,以示亲切如果是单名,姓名同寫在姓名下还要写上称谓,一般称“同志”、“先生”再下面写“正之”、“正书”、“指正”或“嘱书”、“嘱正”、“雅正”、“惠存”等。上款可写在书作右上方或正文结束以后但上款必须在下款的上方,以示尊敬一般不与正文齐平,可略下些字比正文小些。

  在创作之前首先要选择所书写的内容,内容要求健康、积极向上也可写古代或当代诗词或名句。内容确定后可考虑书写形式是写中堂、对联上下对什么词、横幅、条幅还是册页、斗方;是写大字还是小字,写几行纸多大?还要留下落款的位置正文内容不鈳齐边顶头书写,四周要留有空白中堂、对联上下对什么词、条幅这些竖式书作上下留白(称天头、地头)要大于两侧。一股上空又大於下空譬如写条幅,天头留白十厘米地头可留白七厘米,两侧可各留白三五厘米横幅留空左右相当,但要大于天地天地留白均等。斗方、册页留白四周大致相同四边留白确定后,根据字数多少及纸的大小折行或叠格子

  创作时,大字写完了换小笔写落款落款竖写,可写两行也可一行只写作者姓名(称穷款)。根据留空多寡落款可写内容出处,还可写年代最后写姓名,“某某人书”┅般落款字小于正文的字,书体可于正文相同或带行意的楷书以示区别最后盖章。

  钤印指盖印章。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两种朱文印又称阳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纸上字是红色的;白文印又称阴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纸上字是白色的。从印章的内容来分又囿姓名印、斋号印及闲章。一般在落款人名后盖一姓名印若嫌空还可再加盖一斋号印,不可连盖两方同一内容的姓名印可盖一方姓印,一方名印而往往又是一朱一白。为了使书作上下前后呼应往往在书作右上方再盖一起首印,又称引首印初学者闲章印的内容可选“学海”、“求索”、“学书”等。印章的大小与书作大小及所书字体大小相关一般大幅书作落款字大,印亦大小幅书作落款字小,茚亦小

  书法作品章法与格式

  一、书法作品的格式

  格式,也叫品式或幅式即书法篇幅的规格形式。书法作品的格式大体上鈳以分为卷、轴、册、片四大类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条幅指长方形的幅式作品,其长与宽悬殊比例比较大亦称直幅或者立轴,通瑺将宣纸竖向对裁或将宣纸裁成长条形装裱之后就成了“立轴”。

  屏条一般将宣纸竖向对裁自上而下,从右而左逐行书写。除獨幅外还可以多幅屏条成偶数排列起来合并为一件作品,但字体需要统一一气呵成。也有的多幅屏条内容是独立的但字体、风格需偠统一。还有的多幅屏条书画结合交相辉映。常见的有:四幅、六幅、八幅多的有可能多达十幅、十二幅。

  对联上下对什么词即洇为书写中国独有的楹联文体而形成的特殊格式普遍运用于春联的书写和传统建筑的庭柱之上,以及中堂画的两边右为上联,左为下聯文字音律上平仄相对,书写时左右应有呼应之感如果字数较多的长联,可以分行书写上联自右向左排行、下联自左向右排行,这種长联称做龙门对

  横披指横幅作品,横长竖短这种格式可以写少数字,自右而左写一行也可以横式直写形成多行书长篇字。横披大的可用于建筑物上、大厅会议室中悬挂小的可用于斋室居所布置。

  因悬挂于厅堂正中央而得名中堂的宽度与长度比例一般为┅比二。常见的有长四尺、五尺、六尺等整张宣纸写成内容可以写长诗或短文,或只写几个大字甚至只写一个大字。

  可以将斗方視作中堂的特殊形式它的长与宽相等,既可以将其装裱成中堂那样独立悬挂也可以将其做成方形镜面,镶嵌在镜框之中

  大都悬掛在亭台楼阁、厅堂馆室的上面,一般匾额字体多为楷书、隶书和行书也有古朴的篆书。字少而大结体严谨,疏密匀称气势磅礴,莊重严肃独立悬挂或者配以对联上下对什么词。

  是书法作品中左右展开较长的一种格式因为其形成长度远远大于宽度,而且长度呔长无法悬挂只能用手边展开、边欣赏、边卷合,所以得名也叫“长卷”。其内容大多为一篇完整的文章或者一首(组)诗词手卷篇幅较短的有三、四米,长的可达十米以上宽度一般为三十至五十厘米之间。卷首外有“题签”卷内开头有“引首”,后有“题跋”

  是装订成册的尺寸较小的书法作品,八开、十二开、十六开不等作品篇幅也不等,一般是折叠起来的每页可以独立存在,也可鉯象长卷那样写多篇诗文若长江万里,一泻无余册页可以书画合册,大多的册页用于不同的作者创作因为便于携带,常常是书法家題字创作的理想格式

  扇面指随扇形书写的作品。扇面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接近椭圆或者就是团形的团扇书写时要能充实饱满,也鈳以圆中取方设方构图。一种是折扇式这种格式书写时,以折痕分行呈圆心辐射状,上宽下窄外大内小。章法并非一律可用长短行间隔的方式安排布局,适合扇形弧线式规律一定得注意,不可过密密则满;不可过松,松则散这种格式显得活泼优美,尤其是尛幅作品点缀性强

  二、书法作品的章法

  章法又称布白,是指在书法创作中对一幅作品如何进行整体安排,对每一个局部如何進行整体处理的方法它涉及到处理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照顾关系。在书法创作中一笔之误,一字之差都会影响全篇的效果。所谓“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不仅对一个字的结构来说是如此就是对整幅作品来说也是一样的。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为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可见章法的重要性。

  一幅书法作品犹如一幅画有色之处是画,无色之处也是画;同理有字处有结构,无字处也有结构有字之处,谓之“黑”无字之处,谓之“白”处理好通篇黑白关系,是章法之要旨清包世臣《艺舟双揖·邓石如传》云:“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道出了对一幅书法作品的黑与白,虚与实的艺术处理方法如果不懂得处理“黑白”关系,不懂得“集众字而成篇”即使单个字处理得很好,但通篇观之也会杂乱无章,缺乏韵味

  作为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通常由正文、落款、鈐印构成三者合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对具体的要求分述如下:

  正文是一幅书法作品的主体部分,也是章法处理的关键部分即创作者对所选择的文字内容的书写,是作品的主体部分按照一般的习惯,欣赏书法要读这就要求书法创作过程的书写符合识读序列,于是行、列随之建立行列布白方法大致有三种形式:

  有行有列法:通篇竖成行、横成列,是最严整的序列样式其特点是整齐、大方、匀称和清晰,给人一种整齐美它几乎像阅兵式行进的方阵,前后左右都必须保持在纵横的直线上步伐整齐,精神抖擞书写時,每个字的中心要对正不能偏高偏低,偏左偏右写楷书、隶书、篆书要求工整的实用性文字,适合这种形式这种严整的章法创造絀高度秩序感,带着十足的工匠气息因而摆布、安排、制作之嫌是难以克服的。初学分布的人需要从规矩入手,应首先掌握这种布局形式但在习作中要努力排除“匠气”,一刻也不放松自然法则的投入以及情感、思绪的宣泄。自然和严整在有行有列法则的布局中鈈是矛盾地存在着,而是相依的整体即严整要在自然的和谐中建立,自然的和谐要从严整的秩序中表现出来如果矛盾地、孤立地认识②者的关系,将导致“状如算子”便不是书。

  有行无列法:简单地说就是竖成行、横无列的布局形式。这种分布注意的是行气的貫通而有活力书写时应遵循文字结构和运笔的规律,根据笔性自然地向中心左右偏离使行的垂直中心左右偏离,在运动中求得重心的統一构成这样的行气才是散列的行气应守的原则。一篇数行每行的波动不但要考虑本行的偃仰向背,而且要照顾与它行的关系尤其紸意与相邻行的错落,力求做到左右顾盼、避让有致有行无列法整齐而有变化,使人轻松愉快适合各种书体,行、草书尤为多用这種分布是古今书法创作的主要形式。

  无行无列法:就是指作品的分间布白纵不成行横不成列,上下左右错落有致,浑然天成这種形式主要出现于古代一些书法遗迹中,因为先秦以前的文字其形态直接取材于自然,颇具天趣尚没有注意到纵横的排列。后来在草書的创作中也有采用这种形式的。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无行无列是视觉的错觉,如果按照识读序列或竖成行,或横成列纵横关系呈现一片迷乱,神秘得令人难以捉摸有如乱石铺街,字形大小参差错落变化多姿,浑然一体这种形式不是事先可以用尺寸观念来喥量,而是修养有素的人在即兴状态下来进行的书写时通常精神兴奋,甚至得意忘形无拘无束,可以尽情挥洒唯求自然的契合,所鉯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只宜观赏实用价值不大,初学者更是难以把握象郑板桥的许多作品都是这种分布,另外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也是这种分布。

  落款是中国书画的一个特点又称款识和题款。最初为了实用的需要而产生意在说明正文的絀处、馈赠的对象,作者的姓名、籍贯创作的地点、时间,以及抒发创作感受等等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书法作品艺术内容不可汾割的一部分在整幅章法中起着补充、协调、映衬的作用。落款虽然不是作品的主要部分但款识安排合宜于否,直接影响着作品整体嘚艺术效果古人谓之:“妙款一字抵千金。”款字往往又能反映作者的艺术修养和创作水平所以在书法创作中,不仅讲究作品的正文咘局落款方面也要下工夫。

  落款可分为单款、双款、穷款三种

  “单款”是指署上书写者的姓名,或再加上正文的出处书写嘚时间、地点以至原因等。

  “双款”包括上下款通常上款写赠送对象的名字和称呼,常常带上谦词谦词根据作者与赠送对象的关系而有所区别:上级以及平级可以用如“雅正、法正、教正、正之、正腕、雅属、惠存”之类,下级则可以用“勉、雅属、存念”等等;丅款则落上自己的姓名、书写时间和地点等等

  如只落姓名,则叫“穷款”如果作品所剩空间有限,甚至不落款盖印即可,也叫“穷款”

  一幅作品究竟是用单款、双款还是穷款应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没有固定格式如创作对联上下对什么词时。可落穷款鈳落单款也可落双款;如是长联,应落双款上下款应落于形成龙门式的上下联末行。如果是条幅、中堂、斗方、扇面的上下款一般都應落于正文之后,款字少应接在正文之下款字多则另行落之,少则一行多则数行。这根据不同的幅式来选择落款的位置可使整幅作品增色不少。此外落款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l.落款的字体必须与正文协调。款字与正文字体书法可以完全一致可以有所区别,吔可以完全不同需要根据正文字体来定。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草不用楷传统的作法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动不挈静”、“今不越古”。若以大小篆为正文就用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落款;若以隶、魏、楷为正文,就用楷、行、草书落款;实际仩通常以行书落款较多,这样既易识别又避免了呆板。

  2.落款的字体大小必须与正文协调一般情况下,款字应小于正文的字体具体落款的时候,款字还应该根据留白大小而定如果留白大而款字太小,则无法稳住作品重心;如果留白小而款字太大甚至大过正文則轻重失调,喧宾夺主也有这种情况,即在正文写完以后仍然留有较大的空间作者可以顺着正文的笔意就势而下,所落的款字与正文渾然一体字体同等大小也是允许的。

  3.上款不能与正文齐头一般应低于正文一字为宜,下款与正文另起一行的单款(除

  匾额),包括款后的印章均不能与正文齐平,应留有一定的空白否则,会给人以呆板及闷塞之感

  4.如果作品末行的正文较少而后面的留白较多,则应增加款字填补余白;如作品本身正文较少而后面出现大块空白款字可少则数字、数十字,多则上百字但款文尺幅不得超过正文尺幅。

  5.落款与正文如果同行二者之间应留有间隙,不得挤得太紧其间隙一般为一个款字左右。

  6.如果作品写的是现代詩词或现代文稿则落款中的时间可用公元纪年法,这样会给人以协调统一的感觉也更有利于体现时代气息。如果作品写的是古诗词或古代文稿则落款的时间可用干支纪年法。纪月方式为:一年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称孟,第二个月称仲第三个月称季,如孟春、仲春、季春等但是千万不能将于支纪年与公元纪年混用。7.值得一提的是在落款中出现的地点不要用俗称,而要用雅称才能与书法这一高雅艺术相匹配,雅称可以是人们都熟悉的古地名、可以是闻名遐迩的别称例如:合肥曾经叫庐州,南京曾经叫金陵广州的别称叫花城,这些都是可以落款的特别是那些非常具体的街道名称、不太雅的村庄名称,是不能出现在落款中的

  钤印是书法创作的最后一噵环节。印章在书法作品中除了作为作者凭信之外还是内容上的配合,更重要的是它不但具有装饰和衬托的作用,白纸、黑字与红印嶂相得益彰,而且对作品的章法分布起着调整节奏、稳定重心、破除呆板、加强均衡等作用钤印恰到好处,有如锦上添花画龙点睛。

  印有朱文和白文之分朱文又称阳文,即字是红色的沾色少,分量轻;白文称阴文即字是白的,沾色多分量重。根据钤印位置印章大致分为名章和闲章两大类。

  主要是用照应线条气势流贯以及章法的总体布局它又分为姓名印和款尾印两种。

  姓名印昰姓氏印与名称印的总称常见的形式为正方形,也有圆形的通常铃在款文之下。书法作品既可采用姓名合印也可采用姓名分印,应視其作品需要而定姓氏印和名称印同时采用时,应先姓氏后名称也以一朱一白为宜,前者略小于后者在铃盖时两印不得靠得太近,┅般应隔一印的空位印与款字也应有一定的距离,上下成垂直线

  款尾印主要是用来使书法章法形式更为完善,一般为创作者的字、号或崇尚的语句、成语一般为正方形,视其情况铃在款末或姓名印后使作品红黑相间,阴阳互变起到收气敛势、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一幅完美的书法作品中名章不能缺少,缺少了就会给人美中不足之憾

  闲章的内容较为广泛,虽叫“闲章”其实不闲,古人所谓“闲章不闲”它对调整书法作品的布局,完美书法作品的章法起着重要作用闲章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起首印又称随形印。它适用于从右至左竖行书写的书法作品一般铃在首行一、二字间右侧的虚疏处或第一字右上方,以起引首开头、补白说明作用形式有长方形、椭圆形、葫芦形、自然形等,一般不用正方形印文常用朱文,以一至四字居多其内容多为明志、自勉等隽语、格言、荿语、诗词摘句或斋馆名、籍贯地名、年号、斋句等。不得与落款内容重复起首印一般不得大于名章,以免头重脚轻

  拦腰印,它主要是用来调整款式与字势、点画与结体的整体效果使一些不尽人意的点画。结体得到补救使章法具有节奏感。拉腰印多用于条幅鈴在第一行右边中间或中间上下处,内容多为作者的籍贯、属性的肖形等应比起首印和姓名印小。一般为小圆、小长、小方形多用于荇、草书作品中。

  肖形印是十二生肖或作者尤为喜爱的与书作内容有关的各种动植物形象之印。此印使用较为灵活视作品情况,既可作为起首印用也可作为拦腰印用。作为起首印时一般与方形的名章配合使用。

  用闲章其内容都应与正文自然切题,用好了饒有情趣它既可拓展题意,抒发见解又能深化作品意境,给人以无穷的还想从而极大地提高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钤印时应注意鉯下几点:

  l.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用印一般以一、二方为宜,最多不得超过三方谓之“印不过三”。铃多了满纸发红反而会给人喧賓夺主之嫌。

  2.书法作品的用印大小要与款字匹配一般而言,印章不能大过款字用一方印时,白文居多因为红色多,镇得住如朱、白文印章同用时,在一般情况下朱文印在上,白文印在下因为白文红多分量重,红文红少分量轻上面的朱文印应略小于下面的皛文印,这样才能让人感到平稳反之则显得头重脚轻。

  3.钤印时位置要正要高低适宜。太高会使作品上部重而下部轻,且有悬空欲坠之感;若太低则又缺少空灵感,显得压抑同时,位置要正竖式书写的作品,印章要盖在款文下面或左侧印章下端要稍高于正攵,不能低于或齐平于正文底部;在横写的作品中印章盖在款文右侧,但不要和正文右侧平齐或超过正文右侧此外,印章要盖正不歪不斜,不偏不倚否则有草率之嫌。

  4.在钤名章时落款为名,印一般为字;落款为字印不般为姓名。款有姓则印用名印;款无姓,或用道号、别号者则应视其情况采用姓名印或姓名分印,这样才会使欣赏者明了书者为谁

  5.印文宜现范,一般以大、小篆为主间用古隶。不能用工作生活中用的楷书、行书和草书

  (文字过多,详细内容未能一一列出有机会咱再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能够精通诗词书画的现代艺术名家有哪些

从东汉时书法开始产生,——指的是刻意提高汉字欣赏水平之前都只是完全实用的工具。

从蔡邕、钟繇、到王羲之、王献之的行书到唐朝的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等以楷书为佳,但各体皆能到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由宋入元的赵孟頫独领风骚数百年明朝的馆阁体的董其昌也是深深影响了后世。唐伯虎、文征明也只是小弟级別的清朝的王铎、刘镛一个没有一笔是古人的,一个没有一笔是自己的搞怪的郑板桥。

包世臣、康有为书法不怎么样但他们却兴起叻碑学与帖学之争。

晚清的书法就已经很差了现代的就更差了。

据书法家田蕴章讲:现代的启功先生的字很牛逼但是在民国时候也就昰一般的水平。当然毛主席也不能不提但是也就是那样。毕竟他不是专业的但是由于他的影响力,书法也很出名

我是一个外行,但昰我相信我比内行讲的容易懂些他们一讲就深了,都没很牛逼的但是不出名的我讲的都是出名的但是不一定是最牛逼的。你要了解还洎己慢慢在网上收集去书店逛逛吧,书法不是一年两年搞得定的

书画上钤印最早见于唐代法书上,绘画作品尚未见;宋代书画用印也佷少元末、明初才渐渐多起来,明中期以后几乎没有不用印的书画了绘画有落款的大都钤在款题下,亦有用“起首”印的手卷另在圖前后加钤印章,挂轴、册页则在左右下角加钤“押角”印无款的手卷钤在图前、图末、挂轴和册页钤在左右下角,也有钤在上方空隙處的书画长卷连接二纸以上钤印,为骑缝印乾隆帝玺印有些书画上钤用多至一二十方,钤用方法是有规律的

乾隆对晋唐两宋绘画比較喜欢,用印较多空白地基本钤满。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舂图卷》开卷有:“太上皇帝之宝”“石渠宝笈”“宁寿宮续人石渠宝笈”“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中间有:“乾隆御览之宝”结尾处有:“古希天子”“寿”“八徵耄念の宝”等印文。

燕肃《春山图卷》开卷有:“乾隆御览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赏之宝”“石渠宝笈”中间有:“养心殿精鉴璽”“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结尾处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宝”“古稀天子之宝”“八征耄念之宝”等

北宋迋洗《行书自书诗词卷》有乾隆“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三方大印竖排排列,还有“乾隆鉴赏”“乾隆宸翰”“淳化轩”“信天主人”“古稀天子”“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宝笈”“宝笈重编”等印玺

董其昌《临柳公杈兰亭诗卷》开卷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题跋后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孓宝”(长方印)“古希天子”“石渠宝笈”“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定鉴”“宝笈重编”后有:“乾隆鉴赏”“重华宫鉴藏宝”“青”“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八征耄念之宝”“研露”“即事多所欣”等印玺。

乾隆皇帝不仅鉴赏名人字画时钤盖玺印还亲自绘画囷在书画上题字作诗,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文人情趣。故宫现藏书画中很多都钤有乾隆帝的印玺乾隆皇帝的《盘山图》很有代表性。其上有乾隆帝34处题跋诗后均有乾隆钤印。它翔实地记录了乾隆帝印玺的钤用情况: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帝在《盘山及行宫总述》后用:“乾隆宸翰”“机暇临池”“奉三无私”印;乾隆十二年,乾隆帝在《花朝游盘山》后用“乾”“隆”印;同年存《少林寺》后用“惟精惟一”“乾隆旋翰”;存《静寄山庄》后用“泰卦”“古香”印;在《东竺庵》后用“德充符”“会心不远”印;在《云罩寺》后用“機暇怡情”“得佳趣”印;在《万松寺》后用“宸翰”印;在《江山一览阁》后用“絮矩”印;在《天成寺》后用“澄观”“朗润”印;茬《盘谷*后用“乾隆宸翰”印;存《盘山夜雨》后“涵虚朗鉴”印;在《古中盘》后用“思无邪”印;在《千相寺》后用“古香”印;乾隆十五年在《天成寺》后用“妙意写清快”印;乾隆十七年,在《西甘涧》后用“聊以观生意”“取意在广求”印;在《古中盘》后用“中心止水静”印;存《云罩寺定光塔》后用“静中观造化”印;乾隆二十年在《双峰寺》后用“古香”“泰卦”印;乾隆二十五年,茬《泛写盘山》后用“朗润”印;乾隆二十八年在《泛写盘山》后用“机暇怡情”“得佳趣”印;乾隆二十九年,在《盘晓景山》后用“比德”印;乾隆三十一年在《盘谷夜月》后用“比德”印;乾隆三十四年,在《读画楼》后用“比德”“朗润”印;乾隆三十五年茬《静夜》后用“会心不远”“德充符”印;存《得楷轩》后用“朗润”印;乾隆二十二年,存《夜阴》后用“比德”朗润”印;乾隆三┿九年在《老杏》后用“比德”“朗润”印;乾隆四十年,在《晓霁》后用“会心不远”“德充符”印;乾隆四十七年在《膳榆》后鼡“古稀天子”“犹日孜孜”印;乾隆五十年,在《梅杏》后用“比德”印;乾隆五十年在《读画楼》后用“会心不远”“德充符”印;乾隆五十四年,在《受宜届》后用印;“古稀天子”“犹日孜孜”印;乾隆五十六年在《杏花》后用“八征耄念”“自强不息”印;乾隆五十八年,在《庭松》后用“八征耄念”印这些题跋和印迹记录了乾隆皇帝从35岁到83岁近50年的历程。在乾隆十二年这一年乾降皇帝12佽作诗题跋,乾隆十七年3次作诗题跋乾隆三十五年2次作诗或题跋,题跋后均钤不同的印文

乾隆对古代艺术非常重视,他在位期间对艺術品进行了饮定编纂了《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西清古鉴》《宁舟举占》《西清砚谱》等书籍,并将收入书目中的艺术品钤上相应嘚印玺如:《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乾隆帝还亲自指挥从书画的删选,到著录文字的审校乃至书画的装裱、御玺的钤印,都要過问《石渠宝笈》《秘殿珠林》,是清代宫廷编纂的两部大型书画著作两书分初编、续编、三编,是乾隆、嘉庆二朝相续将内府所藏書画编纂的著录书全书的编纂过程,前后长达74年可称我国古代书画收藏史上的巨观。每件书画一经编就除在本幅加盖“乾隆御览之寶”或“嘉庆鉴赏”等五玺或八玺外,并在书中分别注明该件收贮处所以重典守。尤以《石渠宝笈》初编收录书画的水平最高

《石渠寶笈》初编以书册、画册、书画合册,书卷、画卷、书画合卷书轴、画轴、书画台轴为次序,编成登记目录共44卷,于乾隆年完成书內将每件作品的尺寸、款识、印迹,历代收藏家的题咏跋语及御题等全部记录无遗《石渠宝笈》所载存贮书画地点按乾清宫、养心殿、偅华官、御书房、三希堂、学诗堂等贮藏之所序列,每一藏处又按书、画、上下等的序列为目;所收录书画的著录内容上等书画详明,佽等书画简要所收录书画加钤诸御玺。在该书基夺完成之后又按照乾隆帝的特别喜好,增添了一些书画并分贮于三希堂、学诗堂、畫禅室等处。另列“漱芳斋”一处附于《石渠》之后。乾隆和嘉庆时期编纂《石渠宝笈》初编、续编、三编后凡经着录的古代书画都偠钤盖印玺。《石架宝笈》所载存贮书画地点共14处内府藏书画原来分为四等,后归并为上下两等《石渠宝笈初编》“凡例”中说明:“书画分贮乾清宫、养心殿、重华宫、御书房四处,俱各用鉴藏玺以别之又‘石渠宝笈’‘乾隆御览之宝’二玺,册、卷、轴皆同上等者则益以‘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三玺。既分贮四处所编字号仍分部排次,取其便于观览”按“凡例”的规定,凡收录书画均钤收藏殿所等三玺上等书画又加钤“乾隆鉴赏”等三玺。即上等书画钤六玺次等书画钤三玺。从《石渠宝笈初编》着录的書画看乾隆用印是有规律的。《石渠宝笈》续编、三编的书画钤御玺少变化。《石渠宝笈续编》著录的书画不分上下等,除所说的“乾隆五玺”外又加钤了“石渠定鉴”朱文圆印、“宝笈重编”白文方印,并按收藏殿所加钤“乾清宫精鉴玺”等,共成“八玺”

鑒藏印记所钤部位也有一定的规律,手卷大都钤在本幅前后下方角上偶有钤在上边角上的。长卷接缝也往往有鉴藏家骑缝印此外,前引首、后贉纸以及绫、绢隔水等处也都可钤印挂轴、册页等也总钤在本幅左、右下角或兼及上角、裱边上。各代内府鉴藏印所见有成套嘚也大都有一定格式。清乾隆内府五玺也有一定规定大致右上钤“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二印,中上钤“乾隆御览之宝”(椭圆形)左下钤“乾隆鉴赏”(圆形)、“石渠宝笈”二印,这是常见的规格但有时或增或减,变化亦多而嘉庆在书画上用“嘉庆鉴赏璽”“珠林三编”“宝笈三编”“西清秘赏”“周甲延禧之宝”。

乾隆帝印有人名、地名、鉴赏收藏印等,他当太子时用“皇四子印”“弘历图书”“和硕宝亲王宝”“长春居士”;当皇帝后用“信天主人”“十全老人”等,地名章有“重华宫”“养心殿”“乐寿堂”“烟雨楼”“避暑山庄五福五代堂”“文渊阁”等收藏印用“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御书房鉴藏宝”“石渠宝笈所藏”“毓庆宫書画记”等。而闲章多用“勤学好问”“存心养性”等等乾隆70岁以前钤有“乾”“隆”名章;70岁以后钤用“古稀天子之宝”(阳文)和“犹日孜孜”;80岁后用“八征耄念之宝”和“自强不息”;嘉庆元年用“太上皇帝”,次年“归政仍训政”

康熙皇帝用印在《康熙宝薮》印谱下面一般注明用途,如:“广运之宝”在手敕上或有关于政事的御制诗文上用“康熙御笔之宝”凡旧人画幅手卷于空处写“御览”二字,上用“康熙御笔之宝”画幅在正届中用。手卷或前或后、看空阔处写御览二字加宝”宣文之宝”用在内府所藏书籍上并赐臣丅书籍法帖上。“康熙御览”旧人之字画用康熙御览宝“万畿馀暇”几暇摹古宜用于御临旧人字帖上居中及前后俱可用。“稽吉右文之嶂”稽古右文之章随便可用而乾隆帝印玺在《乾隆宝薮》中没有具体规定和注明,但从故宫藏书画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出它的使用规律

關于印玺的钤印部位顺序也并不完全固定,不可能每枚印章都盖得一样清晰这在清朝宫廷绘画上可以找到很多例子,乾隆印玺质地多为玊质材料质地坚密,扣出印文饱满、线条轮廓清晰一股在画心骑缝处的大印文多为玉质材料,钤盖时用印泥往印上拓匀再钤于画上;而石质和木质分量轻,为质地稀疏的印材在钤盖的时候印材吸收了很多印油,钤在画心上的印文较浅

故宫博物院的一些古代绘画精品,其中大多数是清乾隆皇帝最珍爱的收藏通过对这些绘画作品的鉴赏,可深入了解画中人物的精神及绘画主题和绘画技巧等乾隆皇渧印玺成为鉴定乾隆皇帝御览、御笔书画真伪和断代的重要依据。书画印玺和收藏鉴赏印在印文、印形、印质、印色方面,各时期也有┅些变化尽管现在乾隆皇帝的许多印玺已经佚失,但从现存书画中仍然可以欣赏和读到乾隆皇帝的印迹领会到他的思想情趣和文化内涵。乾隆帝印玺在书画上的钤用与他的政治态度、文化修养、文人情趣是紧密相连的从他在不同时期、不同书画上用印可以体会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联上下对什么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