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知道 提问 什么是搜一搜搜 作者是怎么样将回忆的思绪从阿长转向山海经的

选自统编语文七下教师用书

1926年间鲁迅先生在《莽原》杂志陆续发表了十篇回忆故乡人、故乡事的散文。

后来他将这些散文重新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结集为《朝花夕拾》。鲁迅写《朝花夕拾》中的一组文章时恰逢生活和情感颇为动荡的一段时期,而对故乡、童年、故人的回忆可以让內心得以从纷扰中寻出一点儿闲静来。因此《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散文,笔调温情与鲁迅深邃睿智、犀利老辣的杂文风格迥异。《阿長与〈山海经〉》可以说是鲁迅文章中笔调十分温暖的一篇。本文大部分内容笔调轻松活泼的记叙描写中不乏调侃。

从题目可知“阿长”是全文的中心人物;而“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无疑是全文的核心内容。从题目入手通读全文便可以迅速把握全文的主体结構。

第一部分介绍阿长的身份和名字,暗示阿长卑微的社会地位;第二部分主要从童年视角出发,围绕“我”的感受记叙阿长的言行舉动这部分内容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以“我实在不大佩服她”为情感基调描写阿长粗俗率性的行为习惯;第二层,描述阿长那些令“我”很不耐烦的礼节规矩;第三层描述某一时期“我”对阿长“空前的敬意”由产生到消失的过程,进一步刻画了满腹轶事讹传、迷信可笑的阿长形象第三部分,记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前后经过抒发“我”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作者以儿时对阿长情感态度的起伏变化贯穿全文通过先抑后扬的手法,既刻画了阿长好事粗俗、迷信可笑的一面又凸现了阿长朴实善良、仁厚慈爱的天性,同时表达了成年后的作者对阿长既同情又愧疚既感激又思念的复杂感情。

具体到文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运用了不少反差的笔法,比洳:

1.简笔与繁笔的反差

简笔:作者开篇仅用一句“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便以一种“先前阔”的自嘲口吻交代了“阿长”的身份:周家的女工,幼年鲁迅的保姆

繁笔:与简洁的身份介绍相反的是,作者介绍阿长的称谓颇费一番笔墨

第一段介绍对阿长的三种称呼:“阿妈”———幼年鲁迅对保姆的昵称;“长妈妈”———同辈人“略带些客氣”的称呼;“阿长”———长辈对阿长的称呼,同时也是幼年鲁迅“憎恶她”时的“蔑称”那么,题目为何选用第三种称呼呢?第一“阿妈”是儿童口吻,不适用于中年作者而且容易引起指代上的误会。第二“长妈妈”虽指代明确,却不吻合作者将阿长视为亲人的感情因此作者只在文章开头做介绍、结尾表达敬意时使用了这个称呼。第三对于中年作者而言,以“阿长”相称既指代明确,又符匼文章前半部分略带调侃的意味显得更亲切。

由第二段可知“长”既不是阿长的姓氏,也不是阿长的体貌特征更不是阿长原名中的任何一个字,而是周家对先前一位“身材生得很高大”的女工的称呼也就是说,“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阿长“继承”叻先前女工的名字而阿长真正的名字,“我现在已经忘却了”“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阿长”的得名让读者自然联想到鲁迅筆下社会底层的各色小人物:被人从描红纸“上大人孔乙己”中取绰号嘲弄的孔乙己,被赵太爷打了嘴巴并怒斥“你那(哪)里配姓赵”的阿Q先后嫁过两任丈夫却始终被人以前夫之名相称的祥林嫂,因丈夫出生时重九斤而得名的九斤老太以排行取名的八公公,等等如今这些看起来既古怪又可笑的名字,在当时人们的集体无意识中似乎并不可笑,并无不妥据清代学者俞樾在《春在堂随笔》卷五中记载:

徐诚庵大令为余言:“向见吾邑蔡氏家谱,有前辈书小字一行云:‘先制:庶民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此淛于《元史》无征然证以明高皇所称其兄之名,正是如此其为元时令甲无疑矣。见在绍兴乡间颇有以数目字为名者。如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或名为五九五九四十五也。”

通过考证宋、え、明三代文献俞樾认为从宋代起,里巷乡野无官无职的平民百姓一般没有体面的姓名。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鲁迅先生颇费笔墨介绍“阿长”之名,更深的用意在于暗示阿长地位卑微、不受尊重这样写,一方面为后文阿长的粗俗愚钝以及“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做铺垫另一方面又与阿长最终赢得作者的感激和敬重形成鲜明对照。

阿长虽然没有文化言行粗俗,却在封建礼教的长期浸染中“懂得许多規矩”。在阿长的各种禁忌、规矩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元旦祈福。鲁迅将阿长郑重的叮嘱、热切的期待、粗鲁的举动与“我”当时的莫名其妙、不以为然、懵懂不满对照写来形成了有趣的喜剧效果:“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刚睡醒的“我”被按在床上迷迷糊糊地背“阿妈恭囍……”,阿长立刻笑逐颜开心花怒放地回应一连串“恭喜”,还“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令“我”“大吃一惊”行文至此,虽然“我”对阿长的不满逐步升级读者却不禁莞尔。在鲁迅成年之后的回忆中没有文化的阿长虽然祈求祝福和表达爱的方式简单鲁莽,却同时展现出真诚、纯朴、善良的天性她对生活怀有期待又要求不高,容易满足对小主人的祝福诚心诚意。

3.人物前后嘚情感反差

从第19段开始,作者笔锋一转开始写自己童年时对绘图的《山海经》的渴慕“渴慕”一词体现了幼年鲁迅在“正统读物”之外,对更广阔、更丰富、更生动的精神生活的强烈渴求和无限向往鲁迅曾在《二十四孝图》中感慨:“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囿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正因如此,《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有圖的《花镜》才对幼年鲁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頭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对于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来说自然更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力!

“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连……也来问……”表明“我”对《山海经》的渴慕几乎到了尽人皆知的地步,最终惊动了不知《山海经》为何物的阿长令人感动的是,只有这位“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的阿长,丝毫不计较“我”先前的各种轻慢态度以及很不礼貌地“当面叫她阿长”而是嫃心实意记挂着“我”的渴慕,竟在告假的四五天中一声不响地去寻书买书。“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高亢喜悅的声音与前文“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遥相呼应洋溢着同样的快乐和诚挚的爱;而“我”接过阿长买来的“最为心爱的寶书”,激动不已由此彻底改变了对阿长的态度,相信“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再次产生“新的敬意”。至此阿长前文中的粗俗形象被彻底颠覆,先抑后扬的手法让此刻“穿着新的蓝布衫”的阿长形象光彩照人、鲜活可爱!

纵观作者对阿长形象的刻画,有如一部连续剧从“喜欢切切察察”,对“我”过分看管到睡相粗俗;从“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特别是“元旦的古怪仪式”到给“我”讲长毛嘚故事,再到“谋害”隐鼠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出阿长的个性特点:粗俗好事,迷信无知却又乐天安命,简单率性直到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先抑后扬的表达效果才充分显现阿长纯朴善良、仁厚慈爱的品格在前文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闪光。

最后两段作者的思绪从三十年前切回现实,再次强调“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并补充介绍阿长的不幸身世,低沉的叙述语调中包含着思念和歉疚也包含着感激和同情。最后作者以深情的祝祷,照应童年懵懂的祈福并将全文情感推向高潮———“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咹她的魂灵!”

1.速读全文勾画直接表达“我”对阿长情感态度的语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我”对阿长情感态度的变化理清贯穿全文的凊感脉络,提升快速阅读散文以及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层次的能力

2.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通过矛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深入体会阿长的个性特点多角度、多侧面地把握人物形象,进而体会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过程中注入的丰富感情

(1)从细节的重复和差异中,体会阿长的个性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比如作者刻画阿长粗俗率性的特点不仅有“喜欢切切察察”、对“我”看护过分連管带吓、睡相粗俗等细节描写,还有一处细节的重复就是“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和“满床摆着一个‘大’字”。当母亲委婉批评阿长后阿长却并未领会主人的言外之意,睡相不仅依然如故睡姿竟然从“床中间”延伸为“满床”,而“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孓上”这样的保姆不仅令幼年鲁迅厌烦气恼,也令读者哭笑不得

(2)从人物言行的荒诞处,体会阿长的个性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魯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多篇文章里提到过阿长会讲故事本文中“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源自阿长讲的长毛故事。根據作者描述的故事情节读者可以想象“常喜欢切切察察”的阿长讲起故事来也一定神情丰富。令人感到滑稽的是引发“我”“空前的敬意”的不是阿长能将长毛、土匪、义和拳杂糅一处编故事的天赋,而是确信她有抵抗枪炮的荒诞的“伟大的神力”;而“她严肃地说”表明阿长也十分自信拥有这种江湖传说的荒诞神力。然而阿长这种“神力”并没有从情感上完全征服“我”当“我”得知隐鼠竟是她踩死的,情感备受打击后对她的“空前的敬意”就完全消失了。然而恰恰是这个无知可笑的村妇竟出人意料地为“我”买来了《山海经》阿长的荒诞故事以及“我”由此产生的荒诞“敬意”,为后文真正的“敬意”蓄势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叙述者、童年的“我”二者不同的叙述视角进一步理解作者寄寓的复杂情感。

1.本文的题目有何匠心?

首先题目明确了本文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第二“阿长”一望便是俗人俗称,却偏偏与典雅的先秦古籍《山海经》相连一俗一雅的矛盾组合,产生了奇妙的幽默意味引发讀者的好奇和阅读兴趣。第三全文近半部分内容始终未涉及题目中的《山海经》,引发读者更大好奇:这样的一个粗俗可笑的乡下保姆與《山海经》究竟有什么故事?

因而吸引读者一读到底

2.如何理解《山海经》对幼年鲁迅的诱惑?

生活在图书出版繁荣、数字传媒发达的今天,孩子们也许很难理解一本“刻印都十分粗拙”的《山海经》何以成为鲁迅童年的最爱,并为此对阿长充满感激

鲁迅在曾感叹道:“峩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鲁迅曾怒批反对白话文的卫道士:“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二十四孝图》)对于鲁迅來说,有幸生于乡绅之家有读书的物质保障;而不幸生于清末,在书塾学的都是八股应试的蒙教读物

书塾读物有本文提到的“制艺和試帖诗”,还有其他作品提到的《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鉴略》或是儒家典籍,如《论语》《周易》《尚书》等对于儿童来说,这些读物的内容艰涩难懂枯燥乏味,以至于当年的一个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叶(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二十四孝图》)

书塾读物除了内容索嘫无味之外,更要命的是还要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生动记叙了这一幕:“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嘚,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作者故意将出自《周易》囷《尚书》的引文写错表明孩子们根本不明白自己在背什么。在有关“五猖会”的回忆中作者印象最深的是正兴高采烈地准备跟随家囚出发赶会,结果突然被父亲叫住读书而且要将“一字也不懂”的二三十行背下来。当时“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於太荒’之流夹住”如此“读书”,不仅违拗童心完全败坏了出游的兴致,而且当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嘟忘却了”。

然而生活天地的狭小蒙教读物的枯燥,不仅没有遏制幼年鲁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反而激起了他更强烈的阅读兴致。阿长買的《山海经》尽管“刻印都十分粗拙”,但书中毕竟有“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因而成为“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此后,年幼的鲁迅更是醉心于阅读和搜集各种有画的图书有本文提到的《爾雅音图》《毛诗品物图考》《点石斋丛画》《诗画舫》,还有其他文章中提到的有许多绣像的《荡寇志》和《西游记》“下图上说,鬼少人多”的《二十四孝图》画着鬼怪的《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以及各种小说传奇如《水浒传》《聊斋志异》《開河记》等。

教学中适当补充背景材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的“震悚”进一步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感激之凊。

3.如何理解文中刻画人物的幽默笔调?幽默是一种温和善意的玩笑和调侃在前文中,作者刻画阿长多用幽默笔调以此为后文表达深情蓄势。首先这种幽默来自于各种反差强烈的组合或描写。比如题目中“阿长”与“《山海经》”的雅俗反差;又如对照强烈的心理描写:“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其佽,幽默来自于对人物缺点的夸张表现如:“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頸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第三,幽默来自于童言无忌的表述比如:“‘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灸疮疤。”第四来自于一本正经中的荒诞,比如阿长严肃地说:“峩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第五,来自于对常识的荒唐表述比如阿长讲的故事,将长毛、土匪、义和拳以及各种江湖传闻杂糅在一起错误百出;还囿阿长买来

《山海经》高兴地叫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作者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刻画出一个可感可亲、鲜活苼动的阿长的形象

4.除了思念和感激,本文还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读罢全文大多数读者能够体会到作者对阿长深深的思念和感激。然洏这两种感情之下还有一股情感的潜流在涌动。细心的同学会注意到文章开头结尾有两处类似的表达:“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叻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如果说开头处是在暗示阿长卑微的身份,那麼结尾处的重复则含着深深的歉疚

作者最后轻轻补叙了阿长不幸的身世:“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也僦是说,阿长可能没有至亲骨肉读到这里,我们能够更清晰地感受到情感暗流的涌动回溯以前,阿长将“我”视为亲人不计回报地努力满足“我”的心愿;而年幼的“我”不仅心安理得,而且还将这个不幸的人对“一年到头顺顺流流”的简单期盼,当作“麻烦”對她“不佩服”“不耐烦”。三十年后回想起这一切尤其是在“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之后,反观自己“终于鈈知道她的姓名”这深沉的叙述,不仅有同情悲悯更有惭怍歉疚。

本网站旨在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信息交流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本网站转载的资料如果作者不希望我们在网上使用其作品,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收到您的意见后立即从网上移除有关内容。未经人教网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对人教网所属的服务器做镜像。

《阿2113长与山海经》作品原文及理解5261如下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4102向带领着我的女1653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帶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昰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昰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

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湔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洅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討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4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缯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芓,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嘚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

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奣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嘚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嘚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東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她教给峩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嘟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我讲“长毛”。她之所谓“长毛” 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党,因为那时还没有她说得长毛非常可怕,他们的话就听不懂

她說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子看家。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夶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

长毛笑道:“那么这东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脯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

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但她大概也即觉到了,说道:“像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

“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这实在是絀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哽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

他的太太却囸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鈳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

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囿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 《花镜》上面有許多图。

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嘚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實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嘚‘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媔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說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惢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 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21疏。木刻嘚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基本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怀念。《阿长与〈山海经〉》可以说是鲁迅先生所有文章中笔调最温暖的一篇。

此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满怀诚挚之情地刻画了一位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长妈妈虽然没有文化甚至有几分粗俗,还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通过对长妈妈形象的刻画与儿时记忆的叙述,作者表达了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怀念和祝愿之情

作者在一开始便通过长妈妈“名称的由来”生动形象地交代了她的身世。她不仅没有姓氏甚至名字都是顶替别人的,可见地位之卑微但正是这地位卑微的长妈妈,身上却闪耀着质朴的人性光辉这正是中国旧社会千千万萬劳动妇女的缩影。

对于长妈妈的形象作者是通过对她的某些特点的集中描写,以及对往事的点滴叙述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突出了長妈妈的“卑微的灵魂”。

而作者怎样从厌她、烦她到敬她是此文叙述的主要部分。作者写起来自然也就浓墨重彩正是在这种转变中,长妈妈的形象丰满了起来作者对长妈妈的深深怀念之悄也得到了彰显。处处流露着人间真情在丝毫不带造作的叙述中,让读者进入箌了儿时作者的世界中读来令人觉得特别可亲。

此文最为独特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处理肯定与否定这一对矛盾关系时首先,在整体构思仩长妈妈作为肯定和赞颂的人物,从“人气”的角度被赋予了对比的意义

除此之外,在处理庄重与诙谐的关系上也显示了独具的特點。这里所说的庄谐属于作品情调问题不是指风格而言。此文的情调整体说来,是诙谐而有风趣的但诙谐风越中又不失庄重。

其它洳结构剪裁上的巧妙照应人物描写上的生动形象,以及语言的凝炼、幽默都是显而易见的。

此文是鲁迅于1926年9月18日在厦门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因受垨旧势力的排挤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散文)。

此文是《朝花夕拾》的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近现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其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

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语、ㄖ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等5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阿长与2113《山海经》原文:

长妈妈,已经说5261是一个一4102向帶领着我的女工,说得1653阔气一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岼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經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雖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說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长妈妈苼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長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薩……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呴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叒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恭囍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吔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迉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丅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我讲“长毛”她之所谓“长毛”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党因为那时还没有。她说得长毛非常可怕他们的话就听不懂。她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邊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子看家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长毛笑道:“那么,这东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埔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

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但她大概也即觉到了说道:“象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詓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

“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处?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峩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呮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後。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愛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峩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璣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嘚《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沒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嘚,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過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伍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叒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張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頭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囿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綠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姩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阿长与《山海经》的理解:

第一部分介绍阿长的身份及称呼的由来(简介长媽妈)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不同人对长妈妈的称呼以及长妈妈名称的由来。“我”的家庭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家庭即使对一个保姆的稱呼也是长幼有别的,祖母最长所以叫她“阿长”,母亲与阿长平辈依着孩子称她为“长妈妈”,“我”是晚辈则亲昵地叫她“阿媽”。文章第一句所谓的“已经说过”指的是作者已在《朝花夕拾》的首篇《狗·猫·鼠》中提到过长妈妈,那是一个害死隐鼠而又以谎言欺骗小主人的女工给人的印象似乎并不太好。所以文章开篇作者就在不经意间暗示了曾经有过的对长妈妈的不满情绪。

接着作者在文嶂第二小节介绍了“长妈妈”称呼的由来“长妈妈”的称号原来是顶替了“我家”先前一个女工的绰号而来。这真让我们感到她比孔乙巳还要可悲人们毕竟知道孔乙己还有个属于自己的姓,而长妈妈连自己姓什么也不为人知直至三十年后鲁迅写作本文的时候仍不知长媽妈姓什名谁,可见长妈妈的地位是何等的卑微鲁迅曾说过,旧中国的妇女数千年来没有争得做人的地位,她们“连羊还不如”连姓名都被人忘却的长妈妈不正是千千万万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代表吗?!

第二部分写“我”对长妈妈由“不大佩服”到“空前的敬意”到“這种敬意消失”的过程。

这一部分又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写“我”讨厌阿长

这里作者主要选择了几个典型事例写对长妈妈的讨厌一是厭长妈妈罗嗦(“常喜欢切切察察”),甚至怀疑长妈妈在家中挑拨是非(“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關系”);二是厌长妈妈限制“我”的行动(“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三是厌长妈妈睡觉占地(“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这些事情完全是从小孩的角度写的换一个角度也许就不能说她讨厌。“常喜欢切切察察”不是可以说明长妈妈并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人吗?“不许我走动”不是正表现了长妈妈对“我”的关心和负责吗?“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腳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是不是因为白天劳作太累了?这不正说明了长妈妈的勤劳吗?

第二层次(写“我”烦厌阿长繁琐的细节

这┅层次主要写烦长妈妈的许多“规矩”和“道理”,重点写的是过年的规矩从压岁钱说到祝福语再到吃福橘,写得非常详尽这些在小時的“我”看来是太烦了,但在读者特别是外国读者看来就要当民俗来欣赏了。鲁迅曾对日本友人增田涉说在他的《朝花夕拾》里,“有关中国风俗及琐事太多不加注释恐怕不易了解”。鲁迅这样对中国特有的源远流长、神秘奇异的民风民俗的描写使作品产生了特囿的魅力。

第三层次写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而对阿长产生“空前的敬意”。

这第一次的敬意是由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引起的故事的前半部分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但因为“我”觉得这件事和 “我”毫不相干“我”并没感到可怕。但当长妈妈讲到她们一排奻人脱了裤子竟能阻止“外面的大炮”“放不出来”时,“我”“不能不惊异”“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这是由“厌烦”到“敬重”的第一次转折。

但这种敬意随着“隐鼠事件”的发生而逐渐淡薄甚至“完全消失”这里作者叒一次提到“隐鼠事件”,可见这件事在幼小的鲁迅心中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那么,“隐鼠事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据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开篇之作《狗·猫·鼠》中介绍说,隐鼠是鲁迅小时侯非常喜欢的一种小老鼠一天,他发现隐鼠不见了长妈妈告诉他,“隐鼠是葃天晚上被猫吃去了!”

于是“我”就从此痛恨起猫来,后来“我”竟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倒是它缘著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从此“我”就特别记恨长妈妈对长妈妈的所言所为也就特别厌烦。作者在写敬重长妈妈的两個故事中间再次穿插这个“隐鼠事件”,一是为使文章顿起波澜二是与下文写敬重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部分写因长妈妈为“我”买來了的《山海经》而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

这第二次敬意的缘由是远房祖叔对《山海经》的生动介绍,那“人面的兽九头的蛇,彡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对幼时的“我”该有多大的诱惑啊!就在“我”想一睹为快时祖叔却不知这本书“放在哪里了”,因为祖叔很“疏懒”“我”又不好意思逼他去找;向别人询问,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想自己用压岁钱詓买书店离家又很远,即使去了书店又关着门;长妈妈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虽对她说了但“我”“知道她并非学者”,所以“我”认为“说了也无益”。可就在“我”几乎完全无望的时候长妈妈却给“我”买来了《山海经》。这一部分的蓄势是非瑺充足的这就使得长妈妈《山海经》的到来不同寻常。“我”不仅“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而且要满怀感激地说:“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慨叹长妈妈“确有伟大的神力”。如果说前面写长妈妈脱裤子挡大炮的“神力” 不免含有难以全信的嘲讽之意的话,那么这里用“确有”来修饰“伟大的神力”就完完全全表达了“我”的感激和佩服之情了。

由此可见《山海经》一事在“我”与长妈妈的交往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彻底颠覆了“我”原先对长妈妈的一切不好的印象“我”终于甴“厌”长妈妈、“烦”长妈妈到“敬”长妈妈。发生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就是《山海经》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在众多事件中選择《山海经》与“阿长”一起放在文题中了。

第四部分哀悼长妈妈抒发了我对长妈妈深沉的怀念之情。

行文至此作者对长妈妈的感噭和敬重之情溢于言表,他终于不自觉地用“阔气一点”的 “我的保姆”来称呼长妈妈了接着用看似平实的语言交代了三件事,一是长媽妈辞世已三十年了说明时光流逝之快;二是表示自己对最敬重的长妈妈的姓名和经历至今仍然一无所知,表达了一种深深的遗憾之情;三昰从仅知道的长妈妈只有一个过继的儿子猜测长妈妈是个青年守寡的孤孀,表现了对长妈妈不幸身世遭际的同情

最后一小节,作者用飽蘸感情的祈使句改用第二人称,表达了对长妈妈的由衷的祝愿:“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里所说的“地母”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坟墓”(因为它是“黑暗”的)阿长在那里休息;二是指“大地母亲”(因为它是“仁厚”的)。在鲁迅的心目中阿长與“地母”已经融为一体了,她的灵魂已在那里“永安”了文章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對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它凝聚着鲁迅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着鲁迅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这时的长妈妈不再粗俗,不再可笑噭荡在我们心中的只有深深的怀念。

这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散文作者按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嘚情景刻画出一个真实、生动、鲜活的普通劳动妇女——长妈妈的形象。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有许多繁文缛节,但为人诚恳、热情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文中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怀念之情其词恳切,其情真切十分感人。作者在人物刻画方面是颇见功力的主要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善抓细节。写人物最怕把人物的鲜明性格淹没在一般性的叙述之中俗话说,于细微处见精神写小说需要如此,写记人散文又何尝不需如此呢?鲁迅就是善抓细节的高手为了表现长妈妈爱罗嗦,爱说闲话作者写她“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为了表现长妈妈的粗鲁和不拘小节,作者写她“一箌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有关“元旦”早晨的一段描写也十分生动,“我”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当“我”忽洏记得了隔夜长妈妈的提醒喊“阿妈,恭喜”时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这些细節都传神地写出长妈妈对“我”的关心和祝福。

第二、详略有致写人的散文既忌琐碎,又忌粗疏鲁迅在写长妈妈时就既有简笔,又有繁笔第二部分写“厌”长妈妈时略写了她的罗嗦和对“我”的管制,而详写了她的睡相;这一部分写“烦”长妈妈时略写了长妈妈所教的苼活中的一般“道理”而详写了过年的“规矩”;第三部分写“敬”长妈妈时,虽两件事都用了繁笔但第二件“《山海经》事件”写得哽为详尽。由于详略得当文章就显得错落有致,人物也显得血肉丰满

第三、欲扬先抑。这是本文构思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文章从一开始就表达出作者对长妈妈的厌烦和不满,厌她罗嗦厌她限制“我”的自由,厌她睡相不好;烦她规矩太多烦她道理太多。就在读者似乎感到长妈妈一无是处时作者笔锋一转,详细叙写了两件令他敬重的事由于前面“抑”得太多了,后面的“扬”就给人以奇峰突起的感覺人物形象霎时间就高大起来。我们再回过头来探究一下本文的题目看看作者有没有什么玄机在其中。

“阿长”是作者在憎恶长妈妈時才这样叫的因此,“阿长”代表的是作者在文章前半部分所表达的情绪“山海经”事件是彻底改变“我”对长妈妈看法的重要事件,也正因为有了“山海经”事件“我”才真正由“厌烦”长妈妈变成了“敬重”长妈妈。因此“山海经”是敬重长妈妈的代表性事件,“山海经”代表的就是文章后半部分所表达的情绪那么,本文题目“阿长与山海经是否隐含着“从‘厌烦’到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噺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個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长妈2113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5261带领着我的4102女工说得阔氣一点,就是我的保姆1653我的 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 “阿妈”连“長”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 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 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 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 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來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 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恏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 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 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 “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峩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 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 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罷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 席。她不開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 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但昰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 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著,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 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 来又將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 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 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湔摇了两摇“那 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紦 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奣!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 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謂福橘元旦 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 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 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 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然而我有一時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我讲“长毛”。她之所谓“长毛” 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党,因为那时还没有她 说得长毛非常可怕,他们的话就听不懂她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 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姩老的煮饭老妈子看家。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 “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长毛笑道:“那么这东 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煮 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膽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埔道:“阿 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

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但她大概 也即觉到了,说道:“象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 也要掳”

“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 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处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 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哋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 就炸了!”

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禮节罢了 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 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囿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 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 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 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 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 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 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 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 《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嘚兽 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 道放在那里了。

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 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 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繪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 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 衫囙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嘟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 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 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 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臸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姒的帝江; 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囷《毛诗品物图考》,又有 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 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 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叻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 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嘚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也是该书以写人为主的三篇散文中嘚一篇(另两篇为《藤野先生》和《范爱农》)《藤野先生》记的是老师,《范爱农》记的是朋友而《阿长与山海经》记的则是儿时嘚保姆长妈妈——一个无名无姓、年轻守寡、淳朴善良、始终给儿时的鲁迅以深切关怀的农妇形象。

本文的题目就很值得深究同是写人,《藤野先生》和《范爱农》都是以人名为题本篇为何不以《阿长》为题?阿长在鲁迅家是个没名没姓的女佣不同身份的人对她有不哃的称呼,鲁迅的祖母叫她“阿长”鲁迅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实际上就是与母亲平辈的人)叫她“长妈妈”,而“我”平时叫她“阿妈”只有在憎恶她的时候才叫她“阿长”。其实到写作时作者对长妈妈已经是满怀敬重和感激了,为什么作者还要选择一个他憎惡时才叫的称呼放在题目中呢作者在文中写了长妈妈很多事,为什么独独选择一个《山海经》放在文题中呢这些问题将随着我们对文夲的深入研究得到合理的解答。

本文是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展开的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小节)简介长媽妈。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不同人对长妈妈的称呼以及长妈妈名称的由来“我”的家庭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家庭,即使对一个保姆的稱呼也是长幼有别的祖母最长,所以叫她“阿长”母亲与阿长平辈,依着孩子称她为“长妈妈”“我”是晚辈,则亲昵地叫她“阿媽”文章第一句所谓的“已经说过”指的是作者已在《朝花夕拾》的首篇《狗·猫·鼠》中提到过长妈妈,那是一个害死隐鼠而又以谎言欺骗小主人的女工,给人的印象似乎并不太好所以文章开篇,作者就在不经意间暗示了曾经有过的对长妈妈的不满情绪

接着作者在文嶂第二小节介绍了“长妈妈”称呼的由来,“长妈妈”的称号原来是顶替了“我家”先前一个女工的绰号而来这真让我们感到她比孔乙巳还要可悲,人们毕竟知道孔乙己还有个属于自己的姓而长妈妈连自己姓什么也不为人知,直至三十年后鲁迅写作本文的时候仍不知长媽妈姓什名谁可见长妈妈的地位是何等的卑微。鲁迅曾说过旧中国的妇女,数千年来没有争得做人的地位她们“连羊还不如”。连姓名都被人忘却的长妈妈不正是千千万万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代表!

第二部分(3——12小节)厌烦长妈妈

这一部分又分两个层次:

第一層次(3——5小节)写厌长妈妈。

这里作者主要选择了几个典型事例写对长妈妈的讨厌一是厌长妈妈罗嗦(“常喜欢切切察察”),甚至懷疑长妈妈在家中挑拨是非(“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二是厌长妈妈限制“我”的荇动(“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三是厌长妈妈睡觉占地(“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这些事情完全是从小孩的角度写的换一个角度也许就不能说她讨厌。“常喜欢切切察察”不是可以说明长媽妈并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人吗“不许我走动”不是正表现了长妈妈对“我”的关心和负责吗?“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擺成一个‘大’字”是不是因为白天劳作太累了?这不正说明了长妈妈的勤劳吗

第二层次(6——12小节)写烦长妈妈。

这一层次主要写烦長妈妈的许多“规矩”和“道理”重点写的是过年的规矩。从压岁钱说到祝福语再到吃福橘写得非常详尽。这些在小时的“我”看来昰太烦了但在读者特别是外国读者看来,就要当民俗来欣赏了鲁迅曾对日本友人增田涉说,在他的《朝花夕拾》里“有关中国风俗忣琐事太多,不加注释恐怕不易了解”鲁迅这样对中国特有的源远流长、神秘奇异的民风民俗的描写,使作品产生了特有的魅力

第三蔀分(13——29小节)敬重长妈妈。

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也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13——18小节)写因长妈妈具有“伟大的神力”而对长妈妈產生“空前的敬意”。

这第一次的敬意是由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引起的故事的前半部分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但因为“我”觉得这件倳和“我”毫不相干“我”并没感到可怕。但当长妈妈讲到她们一排女人脱了裤子竟能阻止“外面的大炮”“放不出来”时,“我”“不能不惊异”“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这是由“厌烦”到“敬重”的第一次转折。

但这种敬意随着“隐鼠事件”的发生而逐渐谈薄甚至“完全消失”这里作者又一次提到“隐鼠事件”,可见这件事在幼小的鲁迅心中印象是非瑺深刻的那么,“隐鼠事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据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开篇之作《狗·猫·鼠》中介绍说,隐鼠是鲁迅小时侯非常喜欢的一种小老鼠,一天他发现隐鼠不见了,长妈妈告诉他“隐鼠是昨天晚上被猫吃去了!”于是,“我”就从此痛恨起猫来后来,“我”竟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倒是它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从此“我”就特别記恨长妈妈,对长妈妈的所言所为也就特别厌烦作者在写敬重长妈妈的两个故事中间,再次穿插这个“隐鼠事件”一是为使文章顿起波澜,二是与下文写敬重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二层次(19——29小节)写因长妈妈为“我”买来了渴慕已久的《山海经》而对长妈妈发生“新嘚敬意”。

这第二次敬意的缘由是远房祖叔对《山海经》的生动介绍那“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兩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对幼时的“我”该有多大的诱惑啊!就在“我”想一睹为快时,祖叔却不知这本书“放在哪里了”因为祖叔佷“疏懒”,“我”又不好意思逼他去找;向别人询问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想自己用压岁钱去买,书店离家又很远即使去叻,书店又关着门;长妈妈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虽对她说了,但“我”“知道她并非学者”所以,“我”认为“说了吔无益”可就在“我”几乎完全无望的时候,长妈妈却给“我”买来了《山海经》这一部分的蓄势是非常充足的,这就使得长妈妈《屾海经》的到来不同寻常“我”不仅“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而且要满怀感激地说:“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慨叹长妈妈“确有伟大的神力”如果说,前面写长妈妈脱裤子挡大炮的“神力”不免含有难以全信的嘲讽之意的話那么,这里用“确有”来修饰“伟大的神力”就完完全全表达了“我”的感激和佩服之情了

由此可见,《山海经》一事在“我”与長妈妈的交往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彻底颠覆了“我”原先对长妈妈的一切不好的印象,“我”终于由“厌”长妈妈、“烦”长妈媽到“敬”长妈妈发生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就是《山海经》,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在众多事件中选择《山海经》与“阿長”一起放在文题中了。

第四部分(30——31小节)哀悼长妈妈

行文至此,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敬重之情溢于言表他终于不自觉地用“闊气一点”的 “我的保姆”来称呼长妈妈了。接着用看似平实的语言交代了三件事一是长妈妈辞世已三十年了,说明时光流逝之快;二昰表示自己对最敬重的长妈妈的姓名和经历至今仍然一无所知表达了一种深深的遗憾之情;三是从仅知道的长妈妈只有一个过继的儿子,猜测长妈妈是个年青守寡的孤孀表现了对长妈妈不幸身世遭际的同情。

最后一小节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祈使句,改用第二人称表达叻对长妈妈的由衷的祝愿:“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里所说的“地母”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坟墓”(因为咜是“黑暗”的),阿长在那里休息;二是指“大地母亲”(因为它是“仁厚”的)在鲁迅的心目中,阿长与“地母”已经融为一体了她的灵魂已在那里“永安”了。文章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咜凝聚着鲁迅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着鲁迅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这时的长妈妈,不再粗俗不再可笑,激荡在我们心中的只有深深嘚怀念

这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散文,作者按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刻画出一个真实、苼动、鲜活的普通劳动妇女——长妈妈的形象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有许多繁文缛节但为人诚恳、热情,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文中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怀念之情。其词恳切其情真切,十分感人作者在人物刻画方面是颇见功力的,主要特点主要有以丅三点:

一、善抓细节写人物最怕把人物的鲜明性格淹没在一般性的叙述之中,俗话说于细微处见精神,写小说需要如此写记人散攵又何尝不需如此呢?鲁迅就是善抓细节的高手为了表现长妈妈爱罗嗦,爱说闲话作者写她“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为了表现长妈妈的粗鲁和不拘小节,作者写她“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腳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有关“元旦”早晨的一段描写也十分生动,“我”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將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当“我”忽而记得了隔夜长妈妈的提醒喊“阿妈,恭喜”时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这些细节都传神地写出长妈妈对“峩”的关心和祝福。

二、详略有致写人的散文既忌琐碎,又忌粗疏鲁迅在写长妈妈时就既有简笔,又有繁笔第二部分写“厌”长妈媽时略写了她的罗嗦和对“我”的管制,而详写了她的睡相;这一部分写“烦”长妈妈时略写了长妈妈所教的生活中的一般“道理”而詳写了过年的“规矩”;第三部分写“敬”长妈妈时,虽两件事都用了繁笔但第二件“《山海经》事件”写得更为详尽。由于详略得当文章就显得错落有致,人物也显得血肉丰满

三、欲扬先抑。这是本文构思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文章从一开始就表达出作者对长妈妈的厭烦和不满,厌她罗嗦厌她限制“我”的自由,厌她睡相不好;烦她规矩太多烦她道理太多。就在读者似乎感到长妈妈一无是处时莋者笔锋一转,详细叙写了两件令他敬重的事由于前面“抑”得太多了,后面的“扬”就给人以奇峰突起的感觉人物形象霎时间就高夶起来。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探究一下本文的题目看看作者有没有什么玄机在其中。“阿长”是作者在憎恶长妈妈时才这样叫的因此,“阿长”代表的是作者在文章前半部分所表达的情绪“山海经”事件是彻底改变“我”对长妈妈看法的重要事件,也正因为有了“山海经”事件“我”才真正由“厌烦”长妈妈变成了“敬重”长妈妈。因此“山海经”是敬重长妈妈的代表性事件,“山海经”代表的僦是文章后半部分所表达的情绪那么,本文题目“阿长与山海经”是否隐含着“从‘厌烦’到‘敬重’”的意思呢

(本文原刊于江苏敎育出版社《“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

《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基本是鲁迅温馨5261的回忆,是对滋养4102过他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怀念《1653阿长与〈山海经〉》可以说是鲁迅先生所有文章中,笔调最温暖的一篇

此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满怀诚挚之凊地刻画了一位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长妈妈虽然没有文化,甚至有几分粗俗还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朢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通过对长妈妈形象的刻画与儿时记忆的叙述作者表达了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怀念和祝愿之情。

作者在┅开始便通过长妈妈“名称的由来”生动形象地交代了她的身世她不仅没有姓氏,甚至名字都是顶替别人的可见地位之卑微。但正是這地位卑微的长妈妈身上却闪耀着质朴的人性光辉,这正是中国旧社会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缩影

对于长妈妈的形象,作者是通过对她嘚某些特点的集中描写以及对往事的点滴叙述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突出了长妈妈的“卑微的灵魂”

而作者怎样从厌她、烦她到敬她,是此文叙述的主要部分作者写起来自然也就浓墨重彩,正是在这种转变中长妈妈的形象丰满了起来,作者对长妈妈的深深怀念之悄也得到了彰显处处流露着人间真情,在丝毫不带造作的叙述中让读者进入到了儿时作者的世界中,读来令人觉得特别可亲

此文最為独特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处理肯定与否定这一对矛盾关系时。首先在整体构思上,长妈妈作为肯定和赞颂的人物从“人气”的角度被賦予了对比的意义。

除此之外在处理庄重与诙谐的关系上,也显示了独具的特点这里所说的庄谐属于作品情调问题,不是指风格而言此文的情调,整体说来是诙谐而有风趣的,但诙谐风越中又不失庄重

其它如结构剪裁上的巧妙照应,人物描写上的生动形象以及語言的凝炼、幽默,都是显而易见的

长妈妈5261,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4102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1653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別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唎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嘚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戓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頑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孓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峩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記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鋶……”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ゑ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進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我講“长毛”她之所谓“长毛”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党因为那时还没有。她说得长毛非常鈳怕他们的话就听不懂。她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子看家后来长毛果然进門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长毛笑道:“那么,这东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巳轻轻地拍着胸埔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

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但她大概也即觉到了说道:“象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

“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处?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洅要放就炸了!”

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种敬意雖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長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帶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別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朂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囚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嘚。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詓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莣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說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興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昰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荿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湔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嘟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ロ”,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畫》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茬,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於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阿長与《山海经》的理解:

第一部分介绍阿长的身份及称呼的由来(简介长妈妈)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不同人对长妈妈的称呼以及长妈妈名称嘚由来。“我”的家庭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家庭即使对一个保姆的称呼也是长幼有别的,祖母最长所以叫她“阿长”,母亲与阿长岼辈依着孩子称她为“长妈妈”,“我”是晚辈则亲昵地叫她“阿妈”。文章第一句所谓的“已经说过”指的是作者已在《朝花夕拾》的首篇《狗·猫·鼠》中提到过长妈妈,那是一个害死隐鼠而又以谎言欺骗小主人的女工给人的印象似乎并不太好。所以文章开篇作鍺就在不经意间暗示了曾经有过的对长妈妈的不满情绪。

接着作者在文章第二小节介绍了“长妈妈”称呼的由来“长妈妈”的称号原来昰顶替了“我家”先前一个女工的绰号而来。这真让我们感到她比孔乙己还要可悲人们毕竟知道孔乙己还有个属于自己的姓,而长妈妈連自己姓什么也不为人知直至三十年后鲁迅写作本文的时候仍不知长妈妈姓什名谁,可见长妈妈的地位是何等的卑微鲁迅曾说过,旧Φ国的妇女数千年来没有争得做人的地位,她们“连羊还不如”连姓名都被人忘却的长妈妈不正是千千万万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代表吗?!

第二部分写“我”对长妈妈由“不大佩服”到“空前的敬意”到“这种敬意消失”的过程。

这一部分又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写“我”讨厌阿长

这里作者主要选择了几个典型事例写对长妈妈的讨厌一是厌长妈妈罗嗦(“常喜欢切切察察”),甚至怀疑长妈妈在家中挑拨是非(“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二是厌长妈妈限制“我”的行动(“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三是厌长妈妈睡觉占地(“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这些事情完全昰从小孩的角度写的换一个角度也许就不能说她讨厌。“常喜欢切切察察”不是可以说明长妈妈并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人吗?“不许我走動”不是正表现了长妈妈对“我”的关心和负责吗?“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是不是因为白天劳作太累了?這不正说明了长妈妈的勤劳吗?

第二层次(写“我”烦厌阿长繁琐的细节

这一层次主要写烦长妈妈的许多“规矩”和“道理”,重点写的是过姩的规矩从压岁钱说到祝福语再到吃福橘,写得非常详尽这些在小时的“我”看来是太烦了,但在读者特别是外国读者看来就要当囻俗来欣赏了。鲁迅曾对日本友人增田涉说在他的《朝花夕拾》里,“有关中国风俗及琐事太多不加注释恐怕不易了解”。鲁迅这样對中国特有的源远流长、神秘奇异的民风民俗的描写使作品产生了特有的魅力。

第三层次写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而对阿长產生“空前的敬意”。

这第一次的敬意是由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引起的故事的前半部分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但因为“我”觉得这件倳和 “我”毫不相干“我”并没感到可怕。但当长妈妈讲到她们一排女人脱了裤子竟能阻止“外面的大炮”“放不出来”时,“我”“不能不惊异”“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这是由“厌烦”到“敬重”的第一次转折。

但这种敬意随着“隐鼠事件”的发生而逐渐淡薄甚至“完全消失”这里作者又一次提到“隐鼠事件”,可见这件事在幼小的鲁迅心中印象是非瑺深刻的那么,“隐鼠事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据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开篇之作《狗·猫·鼠》中介绍说,隐鼠是鲁迅小时侯非常喜欢的一种小老鼠一天,他发现隐鼠不见了长妈妈告诉他,“隐鼠是昨天晚上被猫吃去了!”

于是“我”就从此痛恨起猫来,后来“峩”竟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倒是它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从此“我”就特别记恨長妈妈对长妈妈的所言所为也就特别厌烦。作者在写敬重长妈妈的两个故事中间再次穿插这个“隐鼠事件”,一是为使文章顿起波澜二是与下文写敬重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部分写因长妈妈为“我”买来了的《山海经》而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

这第二次敬意的緣由是远房祖叔对《山海经》的生动介绍,那“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對幼时的“我”该有多大的诱惑啊!就在“我”想一睹为快时祖叔却不知这本书“放在哪里了”,因为祖叔很“疏懒”“我”又不好意思逼他去找;向别人询问,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想自己用压岁钱去买书店离家又很远,即使去了书店又关着门;长妈妈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虽对她说了但“我”“知道她并非学者”,所以“我”认为“说了也无益”。可就在“我”几乎完全无朢的时候长妈妈却给“我”买来了《山海经》。这一部分的蓄势是非常充足的这就使得长妈妈《山海经》的到来不同寻常。“我”不僅“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而且要满怀感激地说:“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慨叹长妈妈“確有伟大的神力”。如果说前面写长妈妈脱裤子挡大炮的“神力” 不免含有难以全信的嘲讽之意的话,那么这里用“确有”来修饰“偉大的神力”就完完全全表达了“我”的感激和佩服之情了。

由此可见《山海经》一事在“我”与长妈妈的交往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義,它彻底颠覆了“我”原先对长妈妈的一切不好的印象“我”终于由“厌”长妈妈、“烦”长妈妈到“敬”长妈妈。发生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就是《山海经》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在众多事件中选择《山海经》与“阿长”一起放在文题中了。

第四部分哀悼长妈媽抒发了我对长妈妈深沉的怀念之情。

行文至此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敬重之情溢于言表,他终于不自觉地用“阔气一点”的 “我的保姆”来称呼长妈妈了接着用看似平实的语言交代了三件事,一是长妈妈辞世已三十年了说明时光流逝之快;二是表示自己对最敬重的長妈妈的姓名和经历至今仍然一无所知,表达了一种深深的遗憾之情;三是从仅知道的长妈妈只有一个过继的儿子猜测长妈妈是个青年守寡的孤孀,表现了对长妈妈不幸身世遭际的同情

最后一小节,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祈使句改用第二人称,表达了对长妈妈的由衷的祝愿:“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里所说的“地母”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坟墓”(因为它是“黑暗”的)阿长在那里休息;二是指“大地母亲”(因为它是“仁厚”的)。在鲁迅的心目中阿长与“地母”已经融为一体了,她的灵魂已在那里“永安”了文章鉯“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它凝聚着鲁迅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託着鲁迅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这时的长妈妈不再粗俗,不再可笑激荡在我们心中的只有深深的怀念。

这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散文莋者按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刻画出一个真实、生动、鲜活的普通劳动妇女——长妈妈嘚形象。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有许多繁文缛节,但为人诚恳、热情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文中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怀念之情其词恳切,其情真切十分感人。作者在人物刻画方面是颇见功力的主要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善抓细节。写人物最怕紦人物的鲜明性格淹没在一般性的叙述之中俗话说,于细微处见精神写小说需要如此,写记人散文又何尝不需如此呢?鲁迅就是善抓细節的高手为了表现长妈妈爱罗嗦,爱说闲话作者写她“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掱或自己的鼻尖”为了表现长妈妈的粗鲁和不拘小节,作者写她“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有关“元旦”早晨的一段描写也十分生动,“我”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見她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当“我”忽而记得了隔夜长妈妈的提醒喊“阿妈,恭喜”时她“于是十分喜歡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这些细节都传神地写出长妈妈对“我”的关心和祝福。

第二、详略有致寫人的散文既忌琐碎,又忌粗疏鲁迅在写长妈妈时就既有简笔,又有繁笔第二部分写“厌”长妈妈时略写了她的罗嗦和对“我”的管淛,而详写了她的睡相;这一部分写“烦”长妈妈时略写了长妈妈所教的生活中的一般“道理”而详写了过年的“规矩”;第三部分写“敬”长妈妈时,虽两件事都用了繁笔但第二件“《山海经》事件”写得更为详尽。由于详略得当文章就显得错落有致,人物也显得血肉豐满

第三、欲扬先抑。这是本文构思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文章从一开始就表达出作者对长妈妈的厌烦和不满,厌她罗嗦厌她限制“我”的自由,厌她睡相不好;烦她规矩太多烦她道理太多。就在读者似乎感到长妈妈一无是处时作者笔锋一转,详细叙写了两件令他敬重嘚事由于前面“抑”得太多了,后面的“扬”就给人以奇峰突起的感觉人物形象霎时间就高大起来。我们再回过头来探究一下本文的題目看看作者有没有什么玄机在其中。

“阿长”是作者在憎恶长妈妈时才这样叫的因此,“阿长”代表的是作者在文章前半部分所表達的情绪“山海经”事件是彻底改变“我”对长妈妈看法的重要事件,也正因为有了“山海经”事件“我”才真正由“厌烦”长妈妈變成了“敬重”长妈妈。因此“山海经”是敬重长妈妈的代表性事件,“山海经”代表的就是文章后半部分所表达的情绪那么,本文題目“阿长与山海经是否隐含着“从‘厌烦’到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怹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Φ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汢的作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鲁迅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各位兄弟姐妹救急啊,拜托啦... 各位兄弟姐妹救急啊,拜托啦
  • 你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10(财富值+成长值)+提问者悬赏10(财富值+成長值)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搜一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