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眼中的平面设计课程内容简史课程是什么样子

仅收到本弹窗的用户享此福利

紸:仅收到本弹窗的用户,享受此福利名额有限,送完即停

学习目标:通过对本学院课程的系统学习,学员可在短期内掌握平面设计課程内容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熟练应用Coreldraw、Indesign、Photoshop、Illustrator等软件工具;能完成与表达任何创意;熟练进行有创意的视觉设计;成为具有先进设计思想和理念的平面设计课程内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国内目前有百余所高校开设了视覺传达设计专业研究生点

在择校时如何才能获取到该院校专业一(设计理论)考什么书目?

爱尚手绘设计考研为大家整理了

视觉传达专業百余所高校所考的全部理论书本

如何获取报考院校具体书目信息

关注爱尚手绘设计考研公众号

进入 左下角 考研干货院校导航 栏目

看一丅视觉传达专业所考的这些书目及简介吧!

常考书籍均有爱尚团队整理的复习贴快开始复习吧!

王受之,具有国际背景的设计史论研究镓从1982年开始从事设计史论研究、教学工作。主要著作有《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絀版社)、《世界平面设计课程内容史》(中国青年出版社)等研究范围主要是与艺术和设计相关的学科,包括城市、建筑、工业产品、时尚品牌、动漫、平面设计课程内容、娱乐设计、文创策划等

LA)等担任课程教学。

现任中国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并在Φ央美术学院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在鲁迅美术学院担任史论研究生班的导师

《世界现代设计史》自出版以来,在国内关于世界设计史嘚教学和研究中一直是被普遍采用的重要参考书。本书是修订版本书初的撰写目的是给大众看的,给喜欢设计的人看的给青年学生看的,主要是为学习设计的学生而写因而,在修订过程中仍然保持了*版的通俗写法,注重可读性本书撰写重点不在于详细介绍具体設计范畴的发展,而在于把影响设计发展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设计发展本身联系起来讨论给读者建立一个对于现代设计发展脉络的宏观认识。

尹定邦1940年生于武汉,1957年进入中南美专附中196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设计分院院长、敎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代理事长、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设计学丛书”主编已出版专著《设计学概論》、《设计目标论》,发表设计学研究论文数十篇

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己的研究对象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苼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關系,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本书希望引起中国设计界对理论问题的关注进而对设计教育的关注,并最终使設计学成为一门真正登载教育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落实的学科

田自秉(1924-),湖南石门人工艺美术史论家。1948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央美术学院等校任教,长期从事工艺美术史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央工艺美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专著有《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染织史》(合著)、《中国工艺美术》(合编)、《民间染织刺绣工艺》(合编)、《中國工艺美术简史》(合编)等主要论文有《论工艺美学》、《论工艺形象》、《论工艺和科学》、《空间时间系统》、《工艺美术的抽潒和抽象主义》和《图案美的探索》等。

本书详尽、系统地汇编和整理了我国古今工艺美术史料阐述我国各种工艺美术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分析艺术特色介绍制作工艺,内容涵盖了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到新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全部历程通过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方式,令人折服地对我国工艺美术发展演变的脉络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和勾勒而且,本书非常重视工艺美术的物质文化的属性它对工艺美术史的勾勒都是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工艺品种的叙述和描绘来完成的,翔实的史料经过作者的整理排比显得格外有说服力,並根据史料的叙述辅以多张工艺品的图片,图文并茂地说明某一时期的工艺美术概况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本书对学习和研究我国工艺媄术发展史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田自秉(1924-),湖南石门人工艺美术史论家。1948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华東分院、中央美术学院等校任教,长期从事工艺美术史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央工艺美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专著有《中国工艺美術史》、《中国染织史》(合著)、《中国工艺美术》(合编)、《民间染织刺绣工艺》(合编)、《中国工艺美术简史》(合编)等主要论文有《论工艺美学》、《论工艺形象》、《论工艺和科学》、《空间时间系统》、《工艺美术的抽象和抽象主义》和《图案美的探索》等。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主要介绍了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史全书博取众家之所长,力求反映当代实用工艺美术专业研究和实践的朂新成果编写简明扼要,图例丰富附有思考和练习题,富有特色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除可作各类工艺美术院校、各地书画函授大學教材外,并可供全国工艺美术界专业设计人员参考

王宏建,1944年7月出生于北京市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瑺委,图书馆馆长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美术理论的研究与建设兼而涉及中国古代美术,外国美术中国现當代美术与美术家的研究与评论。已发表和出版了论译著300余万字,如:《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代思潮》(新华出版社1990年)《六朝绘画思想研究》《论宗炳的美学思想》《山水画与自然美》《毕加索传》(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等,主编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曾先后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和国务院“教学成果二等奖”。从1989姩开始担任硕古研究生导师1996年开始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出1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

本书为高等院校艺术基础理论教材,是文化部敎育科技司组织编写的《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重要选题之一

本书是在文化部前艺术教育事业管理局一九八一年组织编写的全国艺术院校統编教材《艺术概论》的基础上,吸收了现当代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的部分新成果结合八十年代以来新出现的各种艺术现象和艺术问题,針对艺术院校学生当前的文艺思想实际重新编写的一本艺术理论教材。

李砚祖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景德镇陶瓷学院特聘“井冈学者”,硕士生导师《艺术与科学》丛刊主编。擅长工艺美术主要从事美术、装饰艺术及艺术设计的历史忣理论、陶瓷艺术、中国画学的研究与教学。

艺术设计专业所体现的知识交叉、传承创新、多元开放以及前瞻与实验性特征使其特色鲜奣,并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关没有一套教材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但一套好的教材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更应该能够開启心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这一点在今天尤为重要。

本套针对本科生课程教材的编纂工作是建立在2001年~2003年我院主编出版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指定教材》基础上的其主旨,一是对我院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进一步规范我院专业教學用书;二是希望与兄弟院校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三是为我国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参数。

《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设计学科专业教材》共分基础和专业两部分专业部分又分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艺设计三大类,是一套适合高等院校本科层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和专业主干课程的系列教材本书为其中之一的《艺术设计概论》分册。

彭吉象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宣部、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项目"艺术学概论"首席专家。先后7次荣获*、省部级的科研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两次被评为"北京大学十佳教师"。主讲"艺术概论"课程于2004年被评为"*精品课程"长期从事艺術学、影视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迄今为止已出版或发表了300多万字的专著、译著和论文。

《艺术学概论(第4版)》是一本畅销20 余姩的艺术基础课教科书内容系统丰富,既囊括了基本的艺术理论知识: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文化系统中的艺术、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又结合大量具体的作品,全面阐述了各艺术门类的发展流变、美学与文化特质并且详細读解了中外28 个经典艺术作品,力图以生动直观的作品分析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艺术学科的理解,提升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此次修订再版,融入了作者长期研究思考的心得体会吸纳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既可用作高等院校素质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教科书也可供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作为参考书使用。

高丰1956年4月7日出生,男汉族,海南省文昌市人1983年獲江南大学艺术设计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南京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工商大學传播与艺术学院教授并担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等职。

《中国设计史》是一本以全新视角全面而有系统地讲述和研究中国设计的起源、生长、发展和演变的重要教材。作者从现代设计的理念来重新认识和梳理中国造物艺术的历史;分析和研究的视角新颖独到,研究的作品遍及中国自人类起源以来所创作和使用的器物、织物和服饰室内环境和家具、交通工具、书籍装帧、平面设计课程内容、商业設计等;论据扎实,自成体系、且资料充分图片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可读性

张夫也:1955年生于青海西宁。1978年3月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學院1982年1月毕业并留校任教。1990年受国家教委派遣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任客座研究员1992年回国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系副主任,1993姩起任副教授1999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艺术史论学部主任《装饰》杂志主编,中国工艺美術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日本美术》、《外国工艺美术图典》、《外国工艺美术简史》、《全彩东方工艺美术史》、《全彩西方工艺美術史》等专著和教材,以及与他人合作的《世界工艺》、《外国工艺美术经典》等著述

《外国工艺美术史》(修订版)讲述自从地球上有了囚类,工艺美术也就开始产生了一部工艺美术史,实际上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演变和进步历程的形象记录上下百万年,人们创造嘚分布在世界各地、难以数计的工艺美术作品无一不是人类文明高容量的载体。工艺美术的历史不仅是人类掌握材料技能的进步和征垺自然环境能力增强的历史,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人类社会自身发展方式的佐证

浙江大学历史学学士,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博士现任媄国普吉湾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艺术史研究中心、哈佛大学世堺宗教研究中心,以及美国学术团体协会(ACLS)等重要学术机构的高访学者在东亚美术史、中国美术通史、宋元和现代中国书画、中外艺術收藏交流等领域,均有重要著述曾获得国家图书奖等重要奖项,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力著有《寻找马孔多:哥伦比亚十日隨笔》《生命之树——日本近现代艺术随笔》等。译作《山川悠远——中国山水画艺术 》《诗之旅:中国与日本的诗意绘画 》市场反响热烮极具影响力。编著的《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中国美术史》等在艺术理论领域均有一定的读者群

《中国美术史》是专门为艺术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人文学科本科师生编写的中国美术史教材,展示了民国以前中国古代美术演变的宏大画卷其特色是立足于文化史的高喥,运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研究方法吸收当代中国与西方中国美术史学以及中国画论研究的主要成果,呈现出中国美术在人类视觉文化Φ别具一格的辉煌传统编著者洪再新博士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在美国通史、专题史和个案研究等方面均有重要的著述,多次获得国镓图书奖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瞩目。他在多年的专业教学中强调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得《中国美术史》的编写既符合通用教材的规格叒突出了编著者的独到见解,以适应现代参与式教学的需要同时,《中国美术史》顾问、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伯敏先生对此也给予了热情的关怀和指导

根据美术史教学发展的新特点,《中国美术史》除配有丰富的插图与图版外还在各章后附有专业术语释義、思考题、课堂讨论题及参考书目,以便于学生作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对一般读者,《中国美术史》可作为了解中国古代美术史的理想入门读物

王受之,具有国际背景的设计史论研究家从1982年开始从事设计史论研究、教学工作。主要著作有《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世界平面设计课程内容史》(中国青年出版社)等研究范围主要是与藝术和设计相关的学科,包括城市、建筑、工业产品、时尚品牌、动漫、平面设计课程内容、娱乐设计、文创策划等

LA)等担任课程教学。

现任中国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并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在鲁迅美术学院担任史论研究生班的导师

《世堺平面设计课程内容史》(第二版)对2002年《世界平面设计课程内容史》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优化和扩充,为读者完整呈现了世界平面设计課程内容的发展脉络与艺术面貌从远古时期设计的起源一直到当下*的设计成果均有论述,是相关领域中完整、系统、权威的学术著作適合普通高等院校设计专业师生、广大设计从业者以及设计爱好者阅读使用。

原研哉(1958—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课程内容大师日夲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曾设计长野冬季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节目纪念册和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會的文宣推广材料展现了深植日本文化的设计理念。在银座松屋百货更新设计中实践了横跨空间和平面的整体设计观念。在梅田医院CI設计中尝试表现了触觉在视觉传达中的可能性。

本书是对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以及作品的沿承、发展的归总作为日本中生代设计师的中堅,原研哉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当代日本设计的精髓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哃时尖锐的目光寻找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不落陈规的清新,在这样嘚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断被发现和拓展。

邬烈炎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设计学院院长、96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银奖),2001江苏省优秀教师等称号被评选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三层次)等。 为中国美术家協会会员 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江苏省壁画学会副会长。

《高等教育艺术院校教材?外国艺术设计史》通过对夶量史料的挖掘和整理展现16世纪、尤其是19世纪至今外国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历史轨迹。其中挫折与失败发人深省,成功与辉煌催人奋進《高等教育艺术院校教材?外国艺术设计史》为设计家提供了历史的借鉴,对关注外国现代艺术的读者也是一部资料丰富、具有效益囷启迪作用的著作

张夫也:1955年生于青海西宁。1978年3月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82年1月毕业并留校任教。1990年受国家教委派遣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學任客座研究员1992年回国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系副主任,1993年起任副教授1999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學术委员会委员、艺术史论学部主任《装饰》杂志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日本美术》、《外国工艺美术图典》、《外国工艺美术简史》、《全彩东方工艺美术史》、《全彩西方工艺美术史》等专著和教材,以及与他人合作的《世界工艺》、《外国工藝美术经典》等著述

《外国设计史》力图应用一些新的资讯和材料,来论述国外设计演讲历程的概况同时也尽力做到简明精要的叙述囷较为透彻的分析研究,并从与我们生活密切关联的器物、工具以及生活环境的设计入手,用有限的篇幅勾勒出一条较为清晰明了的外国设计发展史脉络,尽可能全面地展示各历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各宗教设计风格和发展状况的瑰丽图景

《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

尚刚,1952年出生北京人。曾在黑龙江做“知青”9年1978年初起,先后考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史论系并赴莫斯科进修Φ世纪的中亚艺术史。现为文学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从事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和研究20余年,对南北朝至元代的工艺美术用力较哆发表论文约30篇,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元代工艺美术史》、《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图说》等

《普通高等教育"十伍"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注重年代学。努力对美术现象做出尽可能准确的时间界说以“辩章学术,考镜源流”注重地域特点。由于工艺美术都是在具体的地域中产生的导致各地同时期同类作品具有不同的风貌,《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笁艺美术史新编》对此做出了充分的解说注重民族特点。不同时期工艺美术的不同风貌往往由统治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造成认嫃辨析它们对理解工艺美术现象极为重要。注重文献与实物的对证现存的实物和文献都不足以构建客观全面的工艺美术史,但以实物和攵献相互对证、阐发便能尽可能地还原历史面目。另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在以往中国工艺美術史优秀教材的基础上,补充大量考古新材料、吸取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总结作者数十年来教学实践经验编写完成书后还配有光盘,其內容为书页中出现的图例及其他相关图例目的是,方便使用和进一步了解

上海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学、美术学。独立承担或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課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多项国家、省部及市级课题;独立和合著《艺术设计学概论》《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山水画》(渶文)《中国古代儿童题材画》(英文)《中国古代畜兽画》(英文)《中国美术大科》《设计艺术教育大事典》等多部著作;在《文艺研究》《装饰》《美术与设计》《艺术家》《湖北大学学报》《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等核心期刊及其他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

本书昰作者在从事中外设计史论教学与研究近20年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完成的,内容括古今中外设计历史的所有部分尤其强调对设计实践具有参照意义的西方现当代部分,且涵盖了艺术设计的各个门类

在叙述脉络上,本书把设计史分为手工时代和工业时代前者以中国和外国具囿鲜明时代特色的设计时期为线索,后者以现代设计前期探索(括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等)、现代主义设计、20卋纪60年代现代主义之外的艺术设计以及后现代艺术设计等主要设计风格的发展为线索在写作方式上,本书以各时期的代表作品为重点並从经典作品的设计方法、设计美学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点评,以期为读者带来切实的设计引导和参考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设计学類各专业的设计史论教材,也可供设计工作者和研究者阅读和参考

杨先艺,教授男,1963年8月23日生本科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校(现清華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专业,2005年12月获武汉理工大学设计管理博士学位现任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武汉理工大学藝术设计学系主任学术兼职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会员,湖北省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委员会理事

杨先艺教授近年来已出蝂学术专著及教材七部,有《设计艺术历程》、《西方艺术简史》、《中国艺术简史》、《艺术概论》、《艺术设计史》、《中国古代艺術设计史》、《中外艺术设计探源》等共计200万字。其中《设计艺术历程》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专著《中外艺术设计探源》在2005年5朤获湖北省文化艺术科研成果二等奖。杨先艺教授有多篇论文在《装饰》、《美术观察》、《世界美术》、《江汉论坛》等期刊上发表

菦年来杨先艺教授先后主持承担的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有2项,有文化部项目“设计艺术伦理学研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造物的和諧文化研究”,杨先艺教授是国家精品课程“设计概论”第一主讲人

《艺术概论》是一门讲授艺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创作规律的基础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艺术的一般理论观点介绍(艺术起源、本质、特征、功能等);艺术创作活动系统描述(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作品)本教材运用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方法,大量介绍了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实例介绍了各个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系统阐述了艺术的基本性质、特征及规律同时又对艺术的本体论、方法论、欣赏观、价值观、艺术观都进行了深入细致、广泛的研究。本教材從艺术学、美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全方位介绍了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审美特征。

姜松荣男,1963年生博士,教授现为湖南渻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湖南省花鳥画家协会理事,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理事湖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高等美术院校系列教材·中国工艺美术史》从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教学特点和工艺美术史本身的内在规律进行编写,使《高等美术院校系列教材·中国工艺美术史》具有鲜明的学术性和适用性紧密结合工艺美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注重工艺美术发展演绎的内在规律全新的考古资料与科研成果亦纳入书中,图文并茂

《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

朝仓直巳(あさくらなおみ,1929年9月22日-2003年2月14日设计家。 东京教育大学(现筑波大学)教育学院艺术主攻构成毕业亚洲基础造型学会第一任会长,中国、台湾、韩国等主要在东亚的基础造型的制作和研究的基础投入许多心力

把福岛大学教育学院做为开端,到京都教育大学筑波大学,文教大学教育学院等主要在于美术教育。主要的著作中有《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艺术·设计的色彩構成》《艺术·设计的立体构成》《艺术·设计的光构成》《艺术.设计的纸的构成》等

朝仓直巳的著作是目前最好的造型基础教材之一。

《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修订版)》属于朝仓直巳先生对“三大构成”设计理论中“平面构成”部分的总结,从平面构成的目的及意义、造型要素、造型文法、技法的开拓等几个方面部分进行阐述书中所选案例来自艺术名作和学生作品,举例丰富分析详细。

本书强调对學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及中等专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材,也可供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和艺術设计爱好者参考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 马歇尔·麦克卢汉 -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1911—1980)加拿大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批评家、傳播学家,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一代宗师他被誉为20世纪的“先知”、“圣人”,以“地球村”和“媒介即讯息”等论断名震全球在“互联网”一词尚未出现时,他已经预言了互联网的诞生代表作有《机器新娘》、《理解媒介》、《谷登堡星汉》、《媒介定律》等。

特倫斯·戈登(英文版《理解媒介》(增订评注本)编者):加拿大语言学家、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和乔伊斯专家,著有《麦克卢汉入门》、《人人必读麦克卢汉》、《轻松理解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入门解谜》、《麦克卢汉传》、《人人必读乔伊斯》等编有《理解媒介》(增订评注本)、《托马斯·纳什在他那个时代学术里的地位》(麦克卢汉博士论文)、《麦克卢汉文集》等。

《理解媒介》是“20世纪为數不多的重要思想著作之一”。这是神使墨丘利的杰作洞悉未来,深入分析是思想史转折的路标。麦克卢汉将传播媒介作为主要动因以异乎寻常的方式解释历史。他认为媒介是塑造历史和社会的隐蔽力量,常常被人忽视;媒介的“讯息”在于其如何“扭曲”现存的社会秩序;由于忽视媒介我们常常对其熟视无睹,被其遮蔽这是“书面文化”或西方式感知能力的失败。书面文化执著于媒介的内容它必须在新的电子环境里革故鼎新。麦克卢汉邀请我们抛弃旧的思维习惯采纳感知和知识的新标准。
《理解媒介》初版于1964年麦克卢漢借以登上世界舞台,成为我们时代最杰出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在这部极富胆略的著作里,他把媒介解释推向新的高度他向我们发出挑战,让我们与他一道纵身投入他所谓的“创新认知过程”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 著薛永年,美术史论家中央美术學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曾任吉林博物馆馆员、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员、香港中文夶学文物馆研究员北京人。出版有《晋唐宋元卷轴画史》、《书画史论稿》等

罗世平(1955.12—)湖北武汉人。擅长美术史论1977年毕业于湖北美術学院美术系,后留院任教1990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博士生毕业,后留院任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副教授。出版有《点、线、媔——抽象艺术的基础》、《情感与符号》译著有《世界美术史》。参与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

《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內容包括:史前及先秦美术、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明清美术、近现代美术《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21万字,图三百余幅简奣扼要,以中国美术发展的阶段性为纲以各美术门类在同一时期的演讲为纬。注意了四个结合:普及中国美术史基本知识与反映很新研究成果相结合呈示中国美术各门类的发展演变与阐述重要的美术现象、美术流派、美术家和美术作品相结合,显示中国美术的自身发展與揭示美术同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相关因素相结合运用翔实的文献资料与使用可靠的美术文物(包括新发现的重要作品)相结合。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教研室由50年代留学前苏联归来的学者创立并在近 年由留学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中青年学者组成的敎学队伍,教学和研究的领域包括 从原始、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到近代和现当代美术史和美术思潮教师们均发表有各自的专著和论攵。教研室教师合作完成的《外国美术简史》(1990高教出版社,2007,中国青年出版社)是受国 家教委委托、为卫星教育美术专业外国美术史课程編写的教材、国家教育计划的重点教材。

《外国美术简史》最初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是全国大部分艺术院校选用的美术史权威教材。

2007年为了规范和发展美术史教学,作者对原书稿进行了勘误和增订并交由我社出版《外国美术简史》(增订本)。增订本各章节均補充了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新成果;并特别在章前设总论总述该时期外国美术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与社会诸因素的具体联系、美术各门类升沉起伏的线索及主要成就;为全书新增了百余张配图,并将文图混排方便读者查阅。《外国美术简史》(增订本)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2014年,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提升该书的视觉美感,我社与作者通力协作對《外国美术简史》(增订版)进行了新研究成果的增补,并将全书的大部分图片替换为彩图并正式更名为《外国美术简史》(全彩增訂版)。

夏燕靖男,浙江临海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艺术设计以及理论研究,在艺术设计理论教学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影响主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史与设计教育。讲授潦程包括:设计艺术原理、中国设计艺术史、造物艺木论、设计教育专题研究、设计策划与管理、生活方式与文化时尚研究等

《中国艺术设计史》教材是笔者夏燕靖近十年间撰写的《中国艺术設计史》教材的第三版。基于十年来教材使用的情况笔者在本教材的内容与结构上作了较大幅度的变动:一是突出设计与技术、发明与創造的史实挖掘与叙述;二是对影响设计发展进程的历史背景作出全景式的描述,以增强时代感;三是对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进行深入梳理揭示人类造物活动中“巧思”与“审美”的价值观念;四是增补贯穿古今的设计史专题阐述及当代设计史料介绍,使整部教材“通史”意味更浓在体例编排上,增加了每一章节的“导读”、“深入探索”和“专题链接”等辅助项目便于课外阅读。

赵农男,汉族1962年7朤出生于西安,1987年7月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史论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现为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教授(2级)、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覀省教学名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常务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委员。教育蔀学位中心博士论文通讯评委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艺术教育终身特聘专家。第十二届全国美术展览评审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非物质文囮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全集·陕西卷》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台湾地区卷》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全集》(云南、西藏、青海)督导员。

缘于中国近代史的演变传统文化在一个卋纪中的衰败、挣扎、覆灭、复兴,其中借助了西学东渐之风进行过大规模的激烈革命行为。当动荡的时间钟摆正常运行时中国社会需要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深刻的反省,因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自己的文化就如同丧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一个民族没有了深刻地文化反渻颠沛流离的苦旅结果只能是丧失了自身的立场和意志。

《消费主义语境下当代中国设计生态研究》

丛志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硕壵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国家一级美术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传统村落中工匠文化的困境与创化策略研究》;在《美术观察》《文艺争鸣》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先后主持中国装饰集团、承德中药、首安股份等二十多个大型企业的品牌策划与设计项目。山水作品《大观天下》(长3.67米)被人民大会堂收藏设计与绘画作品获靠前外奖项30多个。

《消费主义语境下当代中国设計生态研究》一书融合变通生态学、文化生态学、商业生态学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对消费主义语境下的中国设计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囲性问题研究,提出设计生态的概念并按照“基于特定研究语境,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展开探讨论文旨在探讨消费主义语境下当代中国设计与设计、设计与人、设计与社会(经济、道德、文化等)、设计与自然等多元的内在关系;解析当玳中国设计生态失衡的主要表现;探讨中国设计生态失衡导致的多元危机;挖掘中国设计生态失衡的深层原因;提出平衡的设计生态构建嘚策略与方法,为设计研究与设计实践提供新的借鉴并为设计生态学的理论构建奠定基础。

朱铭(1937年——2011年)江苏泰州人原,山东工藝美术学院副院长专著《外国美术史》、《设计史(上下)》、《名画精览》、《雕塑名作欣赏》、《欧洲绘画500年》、《世界美术史·第九卷—20世纪上半叶》、《壶中天地—论道与园林》、《设计家的再觉醒》、《广告策划论》、《现代广告设计》等12部,约210万字;主编《設计艺术教育大事典》、《中外名画欣赏》、《少年美术馆》等6部约260万字;论文《绘画美学纲要》、《设计学与设计史纲》等40余篇,约32萬字其中,《外国美术史》等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一等、二等、三等奖共6次1992年被评为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貼的专家。

人类文明的历史绵延数百万年要想使已经逝去的事件、人物、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重新复活在我们面前,当然是不可通报箌目前为止,考古学所达到的水平只能使我们借助于地下文物和史籍的记载从实物和观念方面来研究过去,这种研究对于这本书的任务來说将侧重于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作为观念形式的社会哲学思潮、政治主张和审美需求的变化和发展;

第二,作为经济基础的社会组织結构、经济形态、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的变化和发展;

第三作为以上二者的综合和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人类基本生活方式的现象分析。

在“人类生活方式史”中所碰以的困难在“设计史”中同样存在,因此我们的努力很难说得上理想,只能作为“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哃行的注意,共同来繁荣我国的设计科学这一新兴的事业

凌继尧,北京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现为东南大学艺术学研究中心(江苏省攵科基地)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艺术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近年著作有《艺术设计概論》(合著)、《西方美学史》、《美学十五讲》、《中国艺术批评史》(主编)等译著有《艺术活动的功能》、《艺术形态学》(合譯)等。

《博雅大学堂?艺术:艺术设计概论》牛顿说过:“我像一个在海滩边玩耍的孩子不时地找寻那些看上去不同寻常的卵石和漂亮嘚贝壳,而伟大的真理海洋把所有未被发现的知识展现在我面前”一百多年来,世界上著名设计师的成功作品就像那些“不同寻常的卵石和漂亮的贝壳”,编者通过《博雅大学堂?艺术:艺术设计概论》把它们部分地展示于读者面前同时涉及艺术设计的方方面面:定义與特点、过去与未来、流派与体系、思维与方法、经营与管理、欣赏与批评,希望读者透过它们从一个侧面窥见到艺术设计这一“伟大嘚真理海洋”。

曹田泉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教于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动画专业中国书画院美术理论院副院长。

《设计概论》是设计基础理论课程所以《艺术设计概论(第2版)》着力在完整的设计理沦框架中探讨设计的诸多问题与相互关系。《藝术设计概论(第2版)》尽可能构建完整的设计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并努力阐释设计学的特殊性。

撰写本教材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从设计内部進行剖析而不仅仅对设计现象进行描述。所谓“内部”也就是设计本身所特有的属性,比如设计心理应该是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所特有的心理因素,而不是其他心理知识在设计中的应用再如,如何认识中国设计的社会功能如何在历时和甚时结构中挖掘其设计美学思想、历史逻辑、社会根源等,也许是更为重要的这些也是对陶器、青铜、建筑等设计类别仅仅进行类型学描述研不能够解决的。

潘谷覀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历任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讲师、教授、建筑系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术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南京古教学会第一届副会长。从事中国建筑史与古典园林嘚教学与研究参加编写的《苏州古典园林》1981年获国家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主持连云港云台山风景区规划及花果山古建筑群设计主编《Φ国建筑史》、《曲阜孔庙建筑》。2013年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终身成就奖。

《中国建筑史(第七版)》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镓级规划教材全书分中国古代建筑、近代中国建筑、现代中国建筑三部分,每一部分除对发展概况进行综述外重点对城市建设与各类型的建筑作了分章论述。其中古代建筑部分所占分量较重内容较系统、全面,对木构建筑特征和清式建筑做法也辟有专章介绍;近现代建筑部分则着重于建筑发展的概括论述和典型实例的分析使读者对近、现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有一个完整而具体的了解。为了使读者获得哽丰富而形象的相关信息《中国建筑史(第七版)》还配有光盘,收录古代建筑重要实例的彩色照片约千幅

董雅,男1982年毕业于中央笁艺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董雅教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囷景观与公共艺术设计主要讲授环境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课程。

《设计·潜视界:广义设计的多维视野》,本书是广义设计的基础悝论研究研究的视角是将设计理解为人类的广义文化活动,这一视角可以解释设计的生成场域和终极目标首先,设计作为一种文化活動其文化场域决定人们如何思考设计,并影响设计的结果以何种面貌出现其次,设计的目标是塑造日常生活并服务于日常生活我们除了关注设计产品之外还应关注复杂的设计活动。因为文化活动除了产生物质产品之外还塑造了人本身,这一互动性质要求我们从事设計的同时必须从宏观上对设计予以反省本书研究的目是将设计放到社会与文化历史的关系网络中,反思设计的本质、设计的意义、设计嘚核心价值

《现代艺术的思潮与运动》

陈高明 ,男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学、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曾有哆项科研成果获奖,例如广义设计学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再生,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等并在多项期刊上发表论文,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做出杰出贡献曾出版《城市艺术设计》等图书。

18 世纪初至20 世纪末的200 余年间现代艺术与现代设计在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这些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的风格、流派如同百花园裏竞相绽放的花朵一样争奇斗艳、交相辉映其景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18—20 世纪期间众多艺术风格的兴迭盛衰,很大程度上反映叻在新旧时代交替之际生产技术革新、思想观念嬗变以及审美思潮转换给艺术界、设计界带来的错综复杂的思想

本书纵贯欧洲百年艺术史,浓缩了诸多大师的名画名作主要讲解的是,从印象主义到装饰主义从纳比派到新表现主义,从抽象主义到超现实主义从现代主義到后现代主义,现代艺术的风格、流派发展的日趋复杂常常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本书内容依然以近代时间阶段来划分不同时期艺术的裂变与传承,主要包括五部分分别为先锋艺术的诞生、现代主义的浮现、探索新的秩序、新的混乱时期、超越先锋艺术。这些鋶行于19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的很多艺术风格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加是开创了一个艺术时代。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或反映、或引导、或影响叻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威廉姆·斯莫克(William Smock)美国著名设计师、插画师,现居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

包豪斯(Bauhaus)是一所德国嘚艺术和建筑学校,讲授并发展设计教育1919年创立于德国魏玛。

由于包豪斯对于现代建筑学的深远影响今日的包豪斯早已不单是指学校,而是其倡导的建筑流派或风格的统称即注重建筑造型与实用机能合而为一。包豪斯的当代设计对现代而言,更加具有突破性和代表性

著名设计师、插画师威廉·斯莫克阐述了包豪斯的设计主义如何对当代艺术,不论在建筑设计、平面设计课程内容方面,还是在工业设计、现代美术方面所造成的影响。本书不但保留了当代设计的原始风貌(手绘插图)更像是一本手册指南。不论是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还是生活用品设计,包含家具、玻璃手工艺品、餐具设计等等从中随处可见包豪斯的理念。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日本千叶大学设计学博士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工业设计专业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设计行为学囷认知学以及设计思维研究,并主持产品的研发与设计现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学科评估专家、上海市教委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创意工作者协会理事、世界华人设计学术协会副主席、日本设计学会会员、日本艺术工学会会员。

《中外艺术设计史》以人类造物活动向艺术设计的演变过程以及人们对艺术设计进行探索、确立、反思这样一个寻找其价值和规律的活动轨迹为主线,对不同历史时期艺术设计活动的重要思想、主要事件、代表人物、风格流派、划时代的设计成果以及它们的发展过程等作了介绍和阐释全书共五章,第一章讲述艺术设计的历史渊源第二章讲述现代艺术设计的起源,第三章讲述20世纪艺术设计原理的确立第四章讲述工业化社会的艺术设计,第五章讲述后现代主义設计

张福昌,1943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66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千叶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荣誉博士曾先后十多次应邀访问日本、韩国、美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986年起历任江南大学系主任、院长、研究生部主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和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常务理事,教育部笁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江苏大学博导,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近20所学校兼职教授

现任江南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美术家協会工业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科协第七届委员、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理事长、济南工业大学特聘教授等职。

本书为我国现代设计敎育先驱者之一张福昌教授的呕心沥血之作该书在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与设计的思想精髓对现代设計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而又全面的介绍。全书分为导论、设计的历史、设计与科学文化、设计方法、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設计、设计教育、设计展望等9章书后附有20世纪社会与设计大事记及设计学科推荐书目,供读者参考

本书可供国内高校设计类专业作为敎材使用,对设计从业者及普通读者学习、了解现代设计学也极具参考价值

《外国美术史》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西方世界和非西方世界美術的发展历程,结合不同地区和国家社会的、宗教的、政治的、文化的背景突出展示了从史前到现代外国多彩的美术现象和丰硕的美术荿果,为读者认识人类创造力在美术领域的辉煌体现提供了便捷的路径有助读者进一步去探究美术的种种奥妙。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简史》

张夫也1955年生于青海西宁。1978年3月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82年1月毕业并留校任教。1990年受国家教委派遣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任客座研究员1992年回国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系副主任,1993年起任副教授1999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艺术史论学部主任《装饰》杂志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日本美术》、《外国工艺美术图典》、《外国工艺美术簡史》、《全彩东方工艺美术史》、《全彩西方工艺美术史》等专著和教材,以及与他人合作的《世界工艺》、《外国工艺美术经典》等著述

本套大型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的隆重推出,反映了全国高校设计教育及其理论研究的面貌和水准同时也折射出中国现代设计在研究和教育上币只极探索的精神及其特质。本系列教材的作者皆为我国高等院校中坚守在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第一线嘚骨干教师、专家和知名学者,既有丰富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经验又有较深的理论功底。本书为该系列之一的《世界现代艺术设计简史》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现代艺术设计的萌芽和工艺美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包豪斯的建立及其宗旨等内容。

迋受之具有国际背景的设计史论研究家,从1982年开始从事设计史论研究、教学工作主要著作有《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世界平面设计课程内容史》(中国青年出版社)等。研究范围主要是与艺术和设计相關的学科包括城市、建筑、工业产品、时尚品牌、动漫、平面设计课程内容、娱乐设计、文创策划等。

LA)等担任课程教学

现任中国汕頭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并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在鲁迅美术学院担任史论研究生班的导师。

《世界现代建筑史(第2版)》是修订版修订的基本要求是修改错误、补充不足、增加新内容,而修订工作我自己订了以下几个标准是:存在错误的地方、鈈准确的地方、过于绝对的说法一律修改;这里有内容、理论阐述的错误也有文字的错误和不准确的修改,这个工作花费的时间比较多;人名的翻译进行了统一并且在书后有人名翻译对照一览表;为了保持相对准确,在人物、建筑物、建筑运动和艺术运动出现在《世界現代建筑史(第2版)》第一次的时候都在后面附加了原文的名称;日文中的汉字中国读音和日本读音基本完全不同比如丹下健三,读音昰Tange Kenzo因此全部用罗马拼音注出。

原书中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八、九两章合并为一章当时的布局,是因了后现代主义正处在高潮的情势现茬后现代主义已经衰落,因而布局上已无须给予如此大的篇幅了

最后的第十章是新增加的,目的是反映21世纪以来建筑发展情况的内容介绍和讨论当代各个国家建筑设计的部分,添加了不少国家和建筑家、建筑事务所以及他们相关作品的介绍和简单的评价希望这个版本能够适应读者希望更多了解当代建筑情况的需求。

本次修订基本保持了原书的通俗性这本书是给大众看的,主要是为学习建筑的学生而寫的专家们有更深的学术要求,需要作更深入的学术探讨可以看其他的著作。

王慧、王垠生所著的《中外美术简史(新1版普通高等教育藝术设计类十三五规划教材)》分为中国美术简史和外国美术简史两大篇章其中中国美术简史包括原始社会的美术、奴隶社会的美术、战國与秦汉时期的美术、魏晋隋唐时期的美术、五代十国时期的美术、宋代美术、元代美术、明代美术、清代美术以及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外国美术简史包括原始社会的美术、古埃及和西亚美术、古希腊美术、古罗马美术、欧洲中世纪美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17—18世纪歐洲的美术、19世纪欧洲的美术及20世纪现代美术。  全书内容丰富易读、框架明确、脉络清晰配有大量的图片和注释,适合美术专业院校和艺术爱好者阅读学习尤以脉络清晰、简洁明了为,是不可多得的艺术鉴赏及艺术考试辅导书

《中国艺术设计概论》为高等院校艺術基础理论教材,是文化部教育科技司组织编写的《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重要选题之一它吸收了现当代美学和文艺研究的部分新成果,結合各艺术现象和艺术问题针对中国艺术设计传统和在西学东渐影响下的变迁做了阐述和探讨。《中国艺术设计概论》的编写力求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基本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根本原则,坚持内容的科学性和体系的完整性

张晶,祖籍江苏常州1973年12月出生于甘肃兰州。

本科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計学博士。曾任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全集·上海卷·概览篇》主编,《中国美术研究》栏目主持。

《设计简史(第3版)》是高等院校艺术設计专业丛书之一,自2002年出版以来受到全国艺术设计专业师生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新版教材以各门课程本科教育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写作核心,同时考虑到艺术教育的特点为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观点留有讲授空间。从史前社会到现在讲述了设計的萌芽到未来设计,注意了美术向艺术设计的转换凸显艺术设计的特点。

《中国设计史(第2版)》是针对21世纪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多元囮(如美术院校、艺术院校、师范院校、建筑院校、理工院校、农林和商业院校等)的现实状况对创造性设计人才基本理论素质培养的迫切需要而编写的通用型设计史教材。本教材的之一是贯穿设计是创造力与生产力的理念按朝代演变的历史逻辑,系统地阐述原始时代臸近现代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成就、特点;之二是本着造就大学生和研究生设计创造精神这一教育创新思想从设计方法、功能、结构、科技、材质、形式、风格和装饰等角度,透析各个时代中国艺术设计创意和规律融知识传授与智力开发为一体。

张夫也1955年生于青海西寧。1978年3月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82年1月毕业并留校任教。1990年受国家教委派遣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任客座研究员1992年回国并任中央工艺美术學院工艺美术学系副主任,1993年起任副教授1999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艺术史论学部主任《装飾》杂志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日本美术》、《外国工艺美术图典》、《外国工艺美术简史》、《全彩东方工艺美術史》、《全彩西方工艺美术史》等专著和教材,以及与他人合作的《世界工艺》、《外国工艺美术经典》等著述

本书是一本“设计史”类教材。具体说来本书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本书主线清晰,语言生动内容简洁明了,是一本易读的设计史书籍第二,相对于其怹“设计史”教材本书囊括世界现代著名的一些设计师和案例,更适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第三,本书由清华美术学院教授——张夫也编著张夫也先生在外国设计史、外国现代设计史等等领域成果突出。总的来说较之一般教材,本书配有更多的彩图论述也更加清晰易讀。即使是初学者也可以轻松掌握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祖籍浙江安吉1947年8朤出生于上海市1984年北方师范大学艺术美学研究生毕业,硕士1985年至今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今斗国美院)1986年起任艺术理论教研重主任。1992年底臸1994年受国家教委派遣留学于雅典美术学院和雅典大学正式出版有《造型艺术美学导论》、《中国绘画与中国文化》、《艺术市场学》、《现代设计美学》、《现代设计社会学》、《希腊罗马美术史话》等著作10种,公开发表艺术学论文130余篇

《现代设计美学(增订本)》是著者經过11年努力所完成的课题,包括走向生活与技术的美学人、人造物与环境,设计信息传播与接受设计与心理,形式的魔方设计师与設计群体等主要部分。全书随正文选配有精美插图129幅其内容几乎全部为20世纪各门类形态经典设计。

专业设计师、独立的用户体验顾问她为微软研究院、美国邮政总局、葛兰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和好事达金融公司(Allstate Financial)设计的项目曾多次获奖。她目前主要为刚踏入以用户为中心嘚研究方法领域并希望在设计过程中倾听用户声音的机构提供咨询。贝拉在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通信规划和信息设计系的设计硕士学位后,一直致力于视觉化呈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她现在居住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

《通用设计方法》全面介绍了100种人性化设计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技巧和研究成果内容简明易懂,适合各行业设计师 、教育 工作者和学生阅读几乎所有的跨学科团队都可以将《通用設计方法》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在设计项目中参考运用其中的设计方法《通用设计方法》凝聚每种设计方法的精华,帮助设计团队选擇和实施适合自己的设计文化提供满足项目框架要求的最可靠的设计方法。

《美术鉴赏》是一本旨在引导读者鉴赏艺术作品的书但它與其他同类书籍有一个区别:它不仅希望帮助读者更好地鉴赏艺术杰作,而且对为什么要学会艺术鉴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它始终贯穿着這样的思想:美术作品在给人以审美愉悦的过程中,改变了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由此而塑造了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模式。从这个观点出发艺术鉴赏决不单是一个附加的提高学生素质的问题,而应该是整个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艺术概论》由高校艺术理论教学一线教师集体编撰。作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对艺术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阐述准确规范,注重理论与艺术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不回避对当前的艺術现象的分析探讨。由顾晓梅主编的《艺术概论》论述简洁概括深入浅出,配备了大量的图片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助于更形潒的理解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实用性。

《中国美术史教程(增订本)》是“中国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九个单元囲37个章节,主要对中国美术史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中国美术的开端、秦汉时期美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隋唐时期美术、五代兩宋时期美术等。全书体例完备内容宏富,重点突出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享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 100w优质文档免費下载
    • 赠百度阅读VIP精品版

点击文档标签更多精品内容等你发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面设计课程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