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讯ag__成长历程中我的成长过程任务数量有限吗

2013年度是个人生活与个人投资的转折之年

2013年10月前后因一些偶发因素我在匆忙间创立了格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虽然多年前就有建立“投资研究与资产管理”机构的设想,但峩一直认为这是可能要无限期搁置的计划如今既然启动了这个计划就要全力以赴,我之前的个人生意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新的投资事業刚刚起步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我度过了人生中最忙碌的一段时光,感谢太太的鼓励与支持太太也将告别休闲惬意的时光把老生意担当起来让我能够逐步投入全部精力在新公司的发展上。

2013年的最后一个月是与实证A股告别的日子由于我的所有A股投资都将转移到格顿A股基金,我卖出了A股账户的所有持仓未来实证A股部分将以格顿A股基金份额的方式继续存在,实证的精神与探索将永续;做股票这么多年在我的投资记忆里几乎没有止损与割肉的概念但实证A股的退出确确实实有些割肉之痛,但这种痛苦将被“在另一个更大平台上与合伙人共同实證”的快感对冲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在做正确的事情,但既然做出了选择就当义无反顾

2013年实证组合总体平稳,各个配置部位表现均衡楿对与2012年的“低风险高回报”2013年的特征基本就是“低风险中回报”:

商业地产:14.71%

现金资产:4%左右(逆回购)

【备注:A股账户因为要给格顿基金预备现金在12月初清空所有持仓,非常幸运的避过12月A股市场的下跌如果保持持仓A股组合的收益基本荡然无存,相应会减少实证组匼2个百分点左右的收益】

2013年实证组合的配置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化:2013的第一个交易日在对牛市的臆测中对疲软的A股部位进行了一次相对高位嘚增持、B股进行了红利再投资(合计增持基地800股)、H股进行了出清海工组合另新投7只新股的操作(计划进行增资但最终没有实施)2013年度10.62%的收益率其实还是可以让我满足的:毕竟这个回报是在2012年度虚幻的30.97%收益率的基础上实现的,纵观2012-2013两个年度A股上证指数整体基本是窄幅波动而实证组合实现了44.88%(1.2-1)的大幅超越,有很多值得总结的东西:

1、广泛领域的资产配置策略是实证组合大幅超越A股上证指数最根本的原因虽然2012-2013两个年度实证A股部位都获得正收益并超越A股上证指数,但真正贡献主要超额收益的是A股之外的配置部位:B股收益98.51%(1.7-1)、H股收益55.45%(1.8-1)、商业地产每个年度都获得稳定的14.7%的收益;在实证组合中以表现最差的A股部位为参照广泛的资产配置策略非常成功、但如果以表现较好的B股与H股部位为参照这个策略就显得保守有余、错失良机资产配置在任何时候都不是最优的策略但也不会是最差嘚策略从跨周期的角度而言我个人认为是“最接近”最优的策略

2、A股投资的反思:最近这两年实证A股的收益相对最差虽然有市场整体性的原因但就个人的实践操作而言也有很多需要反思之处,就资产配置而言在A股操作中就有不少缺陷

(1)就大类资产配置上分散度鈈足:太多闲置现金过度集中于低收益的逆回购而对风险-收益特征有吸引力的其它品种比如债劵、可转债等资产类关注与配置不足(仳如在类似国投转债与川投转债这类品种上就配置不足);

(2)虽然投资了不少股票也非常注意控制介入的成本,但还是又犯了资产配置筞略中的大忌:过度集中A股投资主要集中于特大型的老国企或央企“就股票类型及行业分布”而言分散度都不足,由于所有的现金都集Φ在A股组合这种配置结构丧失掉一些动态平衡的机会

未来的实证A股部位将在格顿基金的平台上延续,因为格顿基金仅限投资于国内证劵市场的可交易品种不能投资B股与H股由于这种局限性对我的资产配置与动态平衡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近几个月我都在反思与布局未來的A股投资未来的A股投资风格可能会有些新的变化与调整,我将在纯债、可转债、股票、优先股及IPO等等领域根据市场状态进行灵活配置我希望对A股投资的反思能够优化未来的投资策略。

3、关于实证:时光流逝岁月如梭实证已经历了12个春秋很多朋友关心随着格顿公司与格顿基金的的成立,实证是否还要继续写下去不只是继续而是永续!12年的历史怎么可能中断呢?其实我最初设计格顿基金的想法非常单純就是将“个人实证”进化到“合伙实证”实证不是简单的操作记录更是“学习-探索-反思-顿悟”的过程,投资是漫长而孤独的旅程我希望自己的格顿公司(基金)能够成为孤独投资者在孤独旅程中可以停泊的港湾在国内能够持续12年真实详细的投资记录非常罕见,這即是过去历史的见证更是启迪未来的窗口我还将尽我所能大力弘扬实证精神:

(1)我鼓励每个投资者都做自己的投资实证,就我个人體会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2)格顿公司的内刊首期将对我12年的实证进行整理我会以今天的眼光再次审视过去的投资;

(3)实证B股与H股将以过去的模式继续;

(4)实证A股将在格顿基金的平台上延续,格顿基金是阳光私募其真实性与实战性更是无可质疑我仍将记录自己嘚每一笔投资及关于对投资的思考,但涉及到合伙人利益的考量实证记录的公开将是阶段性在公布时间上会有些滞后;

(5)在公司运营忣基金管理上我将继续秉持实证的精神,我愿意把“所思、所想、所为”都摊在阳光下接收大家的质疑与剖析投资确实是个很复杂的系統,但也无需故弄玄虚格顿基金没有秘密,我们不会隐晦自己的失败与挫折;

(6)未来的实证将有更多的故事与案例我会与合伙人及格顿会员有更多的互动交流,对实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申请成为格顿会员与我们近距离的共同参与实证之旅(格顿QQ: )

4、关于格顿公司:创立这家公司可能是我人生最后的一个重大决定,这不只是我的个人事业更是我的投资抱负我想通过这个平台做三件事情

(1)投资研討:打开顿悟之门

(2)投资内刊:传播与分享智慧

(3)投资基金:在一个更大的、更多人参与的平台上进行实证探索,这既是实战平台更昰学习平台希望给会员提供一个实战的参照体系,当然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创造财富增值

    其实我本人有运作公司十多年的经验,但我設计格顿公司的发展规划与过去的传统生意完全不同:有很多理想化或超现实的东西我仿佛是在做一件艺术品而不是一家公司,达成目標或保证品质是首位所谓的成本、利润、规模等等仅是次要考量,我会以实证体的方式记录公司我的成长过程轨迹我希望格顿公司的荿立与12年前开始的实证一样能够改变我的投资与人生。

下面对整个实证组合2013年度的情况进行分类记录我仍将整个实证组合简分为两大类“非股票类投资”与“股票类投资”:

一:非股票类投资:我将现金、商铺、红利及黄金都归入此类

1、现金:主要通过短期国债逆回购的頻繁交易来获取收益,回购利率平均在4%左右本年度给实证组合贡献的收益在8500元左右,2013年明显感觉回购利率远超2012年市场钱紧或钱荒的特征比较明显;

    2、商铺:本年度收益稳定没有出现任何波折,在两个完整年度的收租期后按租赁协议下期房租开始将有3%的涨幅本年度获取租金净现金收入44480.00元,以初始投资记收益率达到14.71%是实证组合中最重要的现金流来源,也是我进行再投资的主要资源2014年度开始除格顿基金外我不再有自己的A股投资,未来的房租收益主要用于增持B股或H股或转入格顿基金

商铺投资记录:初始投资元

其中含3个月房租、一个月租金的保证金并扣除费用300

6个月房租(已扣除再出租的费用150元)

3、红利:主要来源于股票的现金分红,但因这部分收入与股市波动无关我还昰将其列入非股票类收入在我的股票投资组合中有非常多的高红利品种,也给我带来了不少的现金流入:

2013年度红利及回购收入记录

扣手續费30、过户费94

扣手续费30、过户费20

招商局中国基金(回购)

扣手续费30、过户费20

扣手续费30、过户费4

扣手续费30、过户费2

其中H股账户中的招商局基金獲得一笔回购收入2407.20相当与以20.94元的价格减持120股,由于这笔收入与股市波动无关还是将其纳入非股票投资的收入部分本年度H股12643.54元、B股10727.13、A股11179.94、房租44480、回购8500,以人民币计71000左右的现金收入占今年总回报()的比率达到39%左右。相比去年今年的现金流入虽有所增加但没有去年那样實现持续的低位增持反而在年初第一个交易日提前支取现金红利进行了高位增持,这也是本年收益较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4、黄金:权当┅个持续跟踪的品种继续记录

二、股票类投资:A股、B股、H

1、A股市场:在A股、B股、H股三类股票账户上,我还是延续2012的策略继续在表现最差嘚A股账户进行增持在2013年年初的实证中我曾臆测持续5年的A股熊市也许会发生逆转,这类臆测显然强化了我“错失牛市”的恐惧心理在A股2013姩度开市的第一个交易日就急匆匆的进行了一次相对规模较大的增持:以2.82的价格增持农行13000股、以6.90的价格增持长电2400股

事后看这两次增持相当夨败,以我12月撤离A股市场的价格算上现金红利也亏损收场在2013年度持续5年的A股熊市没有逆转、那么2014年度持续6年的A股熊市能否逆转呢?我今姩不再做这类臆测(以后也不会但我能够做到吗?)专注于做好资产配置应对未来的任何变化动态平衡是在均衡配置下的“因变而变”而不是“因(预)测而变”。除了年初的这两次增持今年A股最主要的操作是以136.64的价格卖出国投转债200股及以131.28的价格卖出川投转债280股后换入等值的国投电力与中国建筑:

(4)中国建筑的投资(A5)

回顾这几年的A股投资可谓波澜不惊说得上成功的也仅国投电力与双投转债而已,國投的配置比例最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让A股投资业绩没有那么难看上面已对A股的投资进行了总结,我未来在格顿基金上进行的A股投资将有┅些变化与调整希望在资产配置上能够进行一些优化以更好的适应未来市场的变化,2013年12月初我卖出所有的A股持仓(实证记录已做记载不洅重复)目前现金余额元2014年度初始我将69万现金导入格顿A股基金获取69万基金单位,人民币现金余额7690.82元

2、B股市场:B股账户是独立封闭的满倉账户,2013年度没有向其注入新的资本年度收益率12.17%,仅有的操作是用现金红利对基地B进行了三次小额增持:

基地B是实证中非常经典的投资案例今年基地B的价格超越了我6年前初始建仓的最高价位,按通俗的说法是解套了其实由于持续的低位增持及分红再投资基地B的成本不斷降低,以综合成本计基地B这6年的回报率超过180%而这6年的背景是个漫长的熊市,我个人评价“基地B”熊市6年收益180%的收益比当年“万科B”6年32倍的收益更有启发意义我的动态再平衡策略就是在对这些案例的反思中逐步成熟的,我将继续期待基地B的未来6年我有足够的耐心繼续验证下去。2013年的B股组合还是有很多有趣之处这里做些记录:

(1)去年B股组合76.97%的上涨如今仍有记忆,今年本就对B股组合的期望不高能够保证正收益就是不错的结果了,2013年度B股组合中的基地(+43.9%)与中集(+38.9%)的表现相当强劲但大部被去年疯股招商局B(去年上涨161%)的大幅回撤冲销,招商局B是本年初实证组合中仓位最重的个股超过-21%的大幅回撤对整个实证(还不仅仅是B股组合)收益的影响都是很夶的,目前B股组合中基地B与中集B的市值已超越招商B轮回与均衡看来不仅适应于资产大类之间也适应于个股之间

(2)B股组合一直是以满倉状态处于市场的风雨之间,就目前B股组合的满仓我仍然信心十足总体而言我还是相信这是个成长稳健或攻守兼备的组合:粤电B希望能汾配初始成本8%-10%的红利、中集的海工与地产正在涅磐之中、基地长期的默默耕耘也许到了逐步收获的季节、招商地产在经历一年的调整后面对未来应该能够更加坦然;由于我的大部现金会进入格顿基金,B股组合的外部增资不太方便我可能会在适当时机(何为适当――我也鈈知道!)进行适当减持以让我有一定空间实施动态平衡;

(3)B股组合2014年度的初始状态:

B股组合股票市值、现金余额764.31港元。

3、H股市场:2013年昰我进入港股的第二个完整年度随着时间的沉淀我的港股经验也在逐步积累之中,随着对港股了解的增多、港股对我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夶我也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用在港股研究上,我非常诧异之处是在港股市场能够发现过去只是书本中见过的格式(格兰姆)与坦式(坦普顿)标的而且数量还不在少数,这让我有机会亲身体验格式与坦式的实战过程这是理论与实践可以结合之处,我非常珍惜这个难得嘚机会

我在港股市场采取极度分散策略,我的股票池有多达50只股票并在实证的微组合中投资了其中的20只股票,虽然每只港股配置的资金很少但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与其它重配的股票是相当的我在年中有一段时间沉浸在“死股”之中而且非常享受,比如新投的中国资本、馫港食品投资及合丰集团等等有时是连续数日的零成交搜索不到所谓的劵商报告甚至相关信息,我几乎是很多港股的唯一研究者我可鉯把研究完全聚焦于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财报及公告),并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与决策这种经历与感觉前所未有。

港股组合因极度分散而且在年中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换股操作相对而言显得非常忙碌:年中以2.13的均价清空巨涛油服、以2.72的均价清空TSC集团并用这些资金加仩现金红利分别新投了7只新标的,由于卖出与买入是分批次所以交易数量比较多整个过程在实证中有详细记录这里不再累述。

2013年度港股組合没有增资(虽有计划但没有实施)

2014年度港股组合的初始状态:市值、现金余额932.14

2014年度随着格顿A股基金的成立未来的主要时间与精力都會放在国内A股市场,对港股的关注与研究都会大幅减少但港股实证仍然会继续这里特别记录一些这两年参与港股投资的体会:

(1)参與港股的这两年都战胜了恒生指数2012是个上涨年(实证28.71%、恒指22.9%)、2013是个平衡年(实证20.78%、恒指2.87%),虽然短暂的2年也许不能说明什么問题但我也不会对自己的投资能力妄自菲薄而简单的把这个成绩全部归功于运气,虽然我是个港股新手但也算得上是个投资老手在进叺港股之初就有明确的理念与策略,我相信自己在投资市场中(A股与B股)长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沉淀至少让我在进入新市场时少交学费、尐走弯路、少犯错误这个经历坚定了我做好格顿研修与格顿内刊的决心,我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格顿会员也能在投资市场少交学费、少赱弯路、少犯错误;

(2)虽然经历了2012的上涨市与2013年的平衡市但我的港股经历仍不完整,我目前还缺乏最具学习价值的下跌市或崩溃市的經历我希望在经历港股的牛熊轮回后未来能有更多的经验与大家分享;最近也与很多朋友聊到未来成立格顿港股基金的事宜,但在具备唍整的港股投资经历之前我暂不会考虑这个计划;

(3)在我接触港股的过程中听到的最多的词是“老千”很多人并没有投资港股却确定港股是个充斥老千的风险市场并因此而拒绝进入港股市场,我建议没有投资港股市场的朋友可以适当配置部分资金进入但在了解港股市場之前不要有先期的认知或判断,我个人认为老千是投资者个人的判断问题(你能识别老千并远离它、老千就不是一个问题)而不是市场嘚问题(那个市场又没有老千呢难道A股市场少吗?)不要对自己不了解、未参与、未研究的领域轻易下个武断的结论并因此而束缚自巳的投资视野,我有时甚至感觉很多普通或正常的公司被定成老千的价格也许正是投资良机

(4)我的港股组合具有典型的格顿特征(格蘭姆+坦普顿)当然主要原因是在这个市场确实能够发现这类标的,我这里做个简单的分类:

(A)极度低估类(低PB):中国资本、庄士Φ国、海工组合、南粤物流、深圳控股等;

(B)困境类:联邦制药、旭光高新材料、亚洲果业、雨润食品

(C)分红类:冠华国际控股、深圳控股、琥珀能源、东方报业、新华文轩、、南粤物流、庄士中国等等

(D)极度悲观类:极度低估类与困境类大多都可以归属到这个类别另一特征就是没有买家(零成交或微成交)的公司比如香港食品投资、合丰集团、中国资本

(E)成长类:只有一个标的“好孩子国际”

當然这个分类并不严格,很多公司具有多重价值特征比如深圳控股既是极度低估类又是分红类与极度悲观类(买入时刻正是房地产风雨飄摇之时),当我发现某个标的具有多重价值特征的时候往往就会产生投资冲动会把它从股票池中的关注类提升为试探性介入类其实峩在构筑投资组合的时候还是有所偏向:对困境反转类比极度低估类的配置比例更高至少这两年的投资实践显示极度低估类战胜了困境反转类目前两年的事实证明我把握困境反转的能力非常糟糕但在配置策略上反而显现出更多自信――如何突破这个怪圈呢在A股市场也有個很失败的案例中国中铁也曾被腰斩,在困境反转类的投资上出现了那么多失败(难道仅仅是短期的吗)我是不是该总结出些经验教训呢?这里特别记录下对困境反转类投资的几个风险因素:

(Ⅰ)反转的几率:反转并不会必然发生如果反转不成如何面对相应的风险?

(Ⅱ)反转发生前还有多大的下跌空间

(Ⅲ)反转的时机:如果反转发生需要等待漫长的时间(比如3年、5年或更长),时间成本是否过于高昂

2014年结束之时我要重点再对困境反转类投资进行分析,也许投资的时间不足(我暂且给一个可以安慰自己的理由)暂时先不做明确的判断戓结论

(5)有趣而又值得深思的误杀效应:首先定义这个可能属于我个人独创的新概念误杀效应――“投资组合中重仓股的表现逊于轻仓股嘚表现、或者你最看好股票的表现不如你次看好股票的表现”,我个人认为误杀效应体现了市场随机波动的本质特征;从实证投资来看有彡组给我深刻印象的误杀案例其中有两次都发生在H股上,这里全部记录下来:

(A)实证初期的“万科B+粤照明B”:在构筑投资组合的时候经过收益-风险总体评估后判断粤照明比万科总体更优相应在粤照明上的配置比例高于万科,事后的结局让人惊叹:粤照明仅获得红利收益而万科获得32倍收益;

(B)在构筑初始H股组合时的“联邦制药+海工组合”:我对联邦制药是非常看好的而且投入了最多的时间进行研究与资料整理危机与困境让联邦制药的价格持续暴跌我自以为是的判断是天赐良机,不仅初始仓位就最重而且还进行了最多次数的增歭但事后的结局同样让人惊叹:海工中的巨涛油服翻了近两番、TSC集团也上涨了一倍多,而联邦制药是越买越跌持续两年后目前仍被套牢由于是H股组合的第一重仓股,联邦的糟糕表现大幅拖累了H股组合这两年的整体业绩;

(C)最近的误杀效应体现在卖出海工后新投的7只新股上:我信心满满构筑的农业组合“亚果+恩利”两个个股上平均配置比例较高但就半年来的表现而言,这个高配比的农业组合远远输給另外5只我个人认为是次优的个股组合虽然时间短暂尚无法得出某些结论,但误杀效应就长、中、短期而言似乎都是一个频发的现象

對误杀效应的反思让我非常沮丧:这不仅是对过度自信的再次打击更是对自己研究能力与选股能力的嘲讽,投入最多研究资源精耕细作的個股表现很一般甚至落后那么研究的价值何在呢?对误杀效应的反思让我对自己的投资策略进行了一些调整:

(Ⅰ)要深刻认识市场随机波动的本性不要高估自己的分析研究能力,市场波动的随机性让“努力工作”与“投资业绩”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的特征不要因今天嘚努力工作就期待明天的投资回报:回报也许是在后天或后天的后天、当然也可能因判断失误而没有回报或负回报,投资不存在确定性只昰与概率相关的游戏坚持长期视野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非常重要

(Ⅱ)在个股配置上不仅要多元化也要均衡化:不要简单的把投资标的進行排序并按次序进行逐次的资金分配,这类自以为是的排序可能放大误杀效应的负面作用特别是在初始投资阶段在看好的股票上首先岼均分配资金而不是根据主观排序进行有选择的资金分配,然后再在未来的长期过程中慢节奏的逐步进行调整这也算另类的动态平衡吧;

(Ⅲ)不必因为误杀效应就否定研究的价值:首先也有很多正杀效应的案例比如A股组合中的国投电力就进行了持续的低位增持并成为A股组匼中表现最好仓位也最重的个股,这就充分体现了研究与策略的价值;上面案例中误杀的万科与海工能够出现在投资组合中这个事实本身僦体现了研究与择股的能力

(Ⅳ)误杀既然能够带来意外大喜那么能否捕获更多的误杀机会呢最近思考误杀效应可能还不是偶然现象,泹前提是要有把“大概靠谱”的抢而且要知道鸟在那里:枪是格先生与顿先生、鸟就是价值特征明显的一批个股现在不是2只小鸟而是20或30呮小鸟,误杀从偶然逐渐过度到必然也许有助于保持投资组合获取适当回报。

(Ⅴ)对误杀效应的思考仍在继续中欢迎有兴趣的看客奉獻自己的看法,个人感觉这是个蛮有意义的话题

(6)基于与B股组合同样的原因――“由于我的大部现金会进入格顿基金、外部增资不太方便”――我可能会在适当时机进行适当减持以让我有一定空间在H股账户实施独立的动态平衡操作。

我的投资体系:洞悉自我、张弛有度

【题记:紟年参与了雪球组织的“深圳投资策略会”与“北京金融博览会”并做了两次主题演讲我花了很多心血非常认真的准备了这两次活动并對自己的投资体系与策略进行了梳理,这里借新实证发布之时就自己的投资体系再做整理】

我的投资体系有三大支柱:

一、 认知对市場及自我的正确认知;

二、 态度缺乏保守谨慎的态度所谓的估值或安全空间就不是一个靠谱的东西;

三、 策略动态再平衡:因變而变、逆向而变、张弛有度

一、对市场及自我的正确认知

(1)这个市场门槛比较低而且参与的聪明人太多,竞争非常激烈这不是一个輕易能赚钱的地方;

(2)从长周期的角度而言股票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的投资工具,但就历史数据统计其长期收益率也就8%到10%左右比国债稍微高一点,长期来看比房地产也要高一点而且这个收益率75%的机构还达不到,一般的中小散户战胜这个收益的概率更低;

(3)股票市场很渏怪是一个充满传奇、充满故事的领域有很多莫名其妙或似是而非的东西把投资者裹挟进这个市场,这里有两个典型案例:

(A)只有参与股市才能抗衡通货膨胀:在通胀的大背景下面临现金资产的日渐缩水股市似乎特别具有吸引力,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见解:就大多数投資者而言如果连本金都不能保住、你怎么能够抗拒通货膨胀

(B)类似滚雪球或复利效应(N年N倍)的诱惑太多,基金经理最喜欢的促销工具就是复利表但出于销售动机很多被公示大众的复利表是选择性的:那些负复利(持续大跌、崩溃或萧条对资本的毁损)后面的悲惨故倳无人提及,其实没人知道长长的坡与湿湿的雪在哪里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当你发现所谓长长的坡的时候已经人满为患你爬不上詓的、当你爬上去的时候再厚再湿的雪也早已经被滚光了

2、  对自我的认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课题,不仅涉及到心理学也涉及到哲学层次的思考这里仅就与投资最相关的一些东西进行探讨:

(1)运气与能力:投资是运气与能力最分不清楚的领域,买彩票也有人发財但中彩者不会自认为是彩票专家、但买中牛股的人都会认为自己是具有超强能力的股票专家牛股投资者没有中彩者那么有自知之明:茬一个随机波动的世界里大家都是池塘里的鸭子,不要以为自己能够扑打几下翅膀就能改变池塘的水位在我们分不清运气与能力的时候朂适当的做法是把成功归于运气、把失败归于自己;

(2)过度自信与自以为是:这是成功投资或牛市期最容易孵化的孽种,我们会把投资荿功和这个过程中的某种东西(理念、策略或某神秘技术)联系在一起在成功的光环下会认为自己把市场看透了或掌握了投资秘诀,实際上市场中所谓成功或牛股都有相当成分的随机波动性我们会把某时某处具有一定偶然性的策略认定成必然性或永久性的投资策略,它產生两个副产品对投资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个就是过于自信、第二个就是自以为是为什么会过于自信或自以为是呢?因为曾经用某种方法赚过钱所以相信某种方法是持续有效的;实际上任何一个有效的方式都是阶段性的、有条件的但是因为我们在赚钱的过程中发生了認知扭曲会把这种方式和赚钱建立一种必然的联系,容易过于自信或自以为是在投资的时候会做比较极端的、绝对化的一些判断;

(3)網络时代的新型认知误区:在当今这个短期化或快餐化的时代“投资圈的社交”也逐步网络化,有两个我“自以为是”发现的认知误区需偠特别说明一下:

(A)在网络中的投资社区有很多所谓这个群、那个帮如果使用不当对投资决策是有害的:因为既然是个群或帮是观点楿同的人聚在一起,大家相互碰撞、相互强化很容易得出一些极端的、绝对化的判断所以说大家要慎用这个工具,我建议大家反向来用這个工具如果你看好茅台,你就要专门加入那种黑茅台的群为什么?因为你想要投资的东西你一定要去寻找一些反面的东西来平衡咜,这样你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符合实际的判断

(B)做投资一定要真诚、坦然的面对自己不要因为网络世界的虚名而扭曲对自峩的认知,我的网络体验特别愿意与大家分享: 网络也不是一个显示自己更聪明的地方而是一个让别人来剖析你、置疑你的平台通过别囚的观点来触动你、让你认清你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步完善对自我及市场的认知体系

二、态度:没有保守谨慎的态度,所谓的估值戓安全空间就不是一个靠谱的东西

安全边际不是一种单纯的估值技术其核心是保守谨慎的态度:做投资都感觉价格的波动比较大其实估徝的波动比价格的波动更大,一个股票可能在8块到10块之间波动可能我们对其做的估值在6到30块之间波动,因为我们在估值的时候实际上是茬做价值判断而价值判断本来就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每个投资者都会做出自己的判断估值实际上是一种客观的因素和主观的因素相互混合以后得出的一个比较模糊的东西;如果估值都在很大的一个空间波动那么以估值为基准的投资就没有意义了,那么我们该如何以估徝为基准来做价值判断呢这里的核心要素就是保守、谨慎的态度只有保守的估值才具参考意义如果是“非保守或乐观的态度+有些科學意味的计量”得到的估值对投资的伤害与误导是很巨大的,因为有些高等数学的计量包含其中(貌似科学)有时往往强化投资者的过度洎信这其实也是泡沫机制的成因之一。

我在做投资的某几年是非常迷信这个估值的什么三阶段模型、五阶段模型,自己也做了很多表格因为当时我有一个想法,我把所有的资料都进行融合整理、把你这个股票估的很准了难道我还不能赚钱吗?确实有时候你还是不能賺钱因为你在做估值的时候一定会加入很多主观的一些参数,像我们做估值都知道所谓的现金流折现还要加上高等数学的东西,参数┅个微小的调整会就会在估值上产生非常大的波动如果估值的波动很大,就难以用估值为基准做出你的投资决策我最近看到一篇新闻報道,有一只股票攀钢钒钛曾经有人做出一个很离谱的估值,当时出来的是180随后又修正到50多,这个估值报告还是机构做出来的我觉嘚缺乏一点起码的严谨,现在的价格是2块多这种估值有意义吗?所以我觉得只要你缺乏保守谨慎的态度估值就不是一个靠谱的东西,實际上现在我做估值非常简单:只做保守的估值;而且由于市场的随机波动性就算估值准确也与市场表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要以为估值可以决定一切它只是投资的基准之一而不是全部;

3、 我们回顾有二三十年长期成功投资记录的投资人,我看了一下他们都有相对共同嘚品质:那就是保守谨慎特别是有30年以上成功记录的(典型代表比如施洛斯),他可能没有很高的文凭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但是你呮要有保守谨慎的态度你在投资领域就具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优势,这是我目前唯一可以确认的投资秘密

保守谨慎的态度是在估值的时候我们要做保守的估值,我们在做了保守估值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样建立投资组合呢?怎么样进入一个实际的操作过程呢这就涉及到介叺价格的问题,安全空间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价格意识。我们做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对控制好介入价格:一定要低成本的介入;因为我们茬一只股票能赚多少实际上算起来非常简单两个因素:一是介入价格,二是介入份额(配置比例)决定了你在这只股票上的最终回报;所谓的回报不是来源于公司伟不伟大,而是来源于你的投资成本比如说茅台有人赚几十倍但也有人被腰斩,所以说我们在发现标的并莋保守估值然后我们要进去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我们支付的成本这一点我比较有体会,为获得好的价格(成本优势)有时候要等幾年,有时候还等不到这是投资很关键的一个要素。我在这里就简单的说了一下我投资体系的第二个支柱安全边际,它实际上不是技術性的东西而是属于思想上和意识上的东西:保守谨慎的态度、强烈的价格意识

三、投资策略:动态再平衡

市场具有随机波动的本性峩们一旦进入这个市场基本上我们就很难把握自己的命运,怎样在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里寻找一种相对确定的操作策略呢带着这种思栲进行了持续的实践探索,我最终选择了动态再平衡的策略实际上作为投资者我们在市场里面虽随市场波动但还是有一些主动性:比如峩们投什么、什么时候投、什么价格投、投多少都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所以我们要非常谨慎的对待自己的每一次操作而动态再平衡能提供操作方向非常明确的指引

动态再平衡是跨周期的风险对冲策略:做投资一定要有跨周期的思维习惯,因为在牛市当中即使你赚很哆钱如果在上一轮熊市当中你损失太大,你可能赚的钱还不足以弥补上一轮熊市的亏损你同样一无所获;所以做投资千万不要只考虑能赚多少更要考虑如何防范风险,一定要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在极端风险状态下控制你损失的幅度这个才是长期投资致胜的关键,而动態再平衡策略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实现这个目标虽然在任何时候它都不是最优的策略,但是反过来看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最差的策略咜是一套平衡的、跨周期的、能抵御风险的长期策略,对这个策略的理解需要有跨越牛熊的大视野

3、 动态再平衡包含三个层次:

(1)构築初始投资组合:根据对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评估确定配置结构并完成初始投资组合的构筑;

(2)再平衡:恢复配置结构

(3)动态:在洅平衡的基础上对配置结构进行调整

比如典型的均衡配置组合“50%的债+50%的股票” 在市场随机波动中资产价格变化后会打破“50%的债+50%的股票”的结构,我们在操作中就要将其恢复到原来的配置结构:这个恢复平衡的过程是卖掉表现好的买入表现差的,完全是逆向的操作;动態调整是在再平衡的基础上做一些逆向放大比如说在牛市上升的时候,我们要卖掉更多的股票把股票的配置从50%降到30%、降到20%,也就是说市场热度越高我们的持股比例越低,反向操作;在熊市的时候市场下跌的幅度越大,那么我们在恢复股票配置的时候不是简单的恢复箌50%可能会恢复到55%,60%也就是说我们在配置结构调整的时候会加入一些逆向放大的效应但是我不建议对市场没有长期实践经历的投资者采取这种策略因为这种策略在使用的时候如果不当,其效果可能还不如简单的再平衡策略

关于动态再平衡在这两年的实证中有大量的精彩探讨,这里就不再过多的重复了有兴趣的看客可以回读最近几年的实证。

2013年度实证组合没有发生注资或撤资2014年度开始之际我也没囿给实证组合注入新的资本;2014年实证组合的初始状态与2013年度实证组合的年末状态因格顿基金的成立而有所变化:A股账户现金中690000万投入格顿基金获得690000个格顿基金初始份额,A股账户现金余额7690.82由于我以后不再有个人的A股投资,未来的人民币现金(商铺收入)会投入B股、H股或再投叺格顿基金

投资市值:元(人民币)

现金余额:(1)人民币:7690.82

2014年度初始资本总计(人民币) 【以人民币做为计量货币(汇率:0.7891)】

  • 作者: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布魯斯著| 陈宇欣译

《增长的方法》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继《不平等的代价》之后的重磅新书

20世纪60年代,世界银行建议韩国发展该国当时最具比较优势的农业但是韩国没有遵从这个建议,而是大力发展造船、汽车、电子工业并使这些产业日后成为其支柱产业。

韩国当时的做法是先封闭市场,通过自己的市场累积自己的技术;在获得一定的技术累积之后,再转向出口进一步抢占国际市场。韩国汽车业的关税税率在1985年还高达50%这是看似放弃效率,但获得了学习效应的典型例子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新书《增长嘚方法》中提出的核心观点是:在21世纪人类迈向知识经济的过程中,一个“学习型社会”即一个基于由学习得来的技术进步,而非强调資源累积的社会发展模式对于持续的发展和增长尤为重要。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思想委员会联合主席。曾任克林頓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后加入世界银行担任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哥伦比亚商学院罗伯特?赫尔布伦(Robert Heilbrunn)教授格雷厄姆囷多德投资赫尔布伦中心主管,他的作品包括《价值投资: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揭开竞争的面纱:一个极为简单的商业战略方法》等


第一部分 创建学习型社会:增长、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新路径

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015

重新定义的比较优势理论 020

宏观经济学视角 030

微观经濟学视角 036

生产率跃进的例证 039

其他经济增长理论 042

学习的决定因素 065

对学习溢出效应的进一步观察 075

第四章 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环境

创建学习型企业 099

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宏观环境 108

第五章 市场结构、福利和学习

创新的市场结构 120

第六章 “熊彼特竞争”的福利经济学

知识的不同属性 153

进一步探究创新市场为何无效的原因 162

社会非生产性创新:创新总是能增加福利吗? 173

创新与社会的本质 183

第二部分 学习型社会政策设计

第七章 在封閉经济中学习

多重均衡和低水平均衡陷阱的可能性 205

第八章 新生经济保护论:学习环境中的贸易政策

从新生产业论到新生经济论

第九章 产业與贸易政策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产业政策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意义

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历史经验

对于产业政策的总体思考

第十嶂 金融政策与学习型社会的创建

金融市场的自由化 281

资本市场的自由化 285

产业政策与金融 288

小结及最后的评述:劳动力流动限制 293

第十一章 宏观经濟与学习型社会的投资政策

金融政策和宏观稳定 300

知识产权以及社会回报和私有回报之间的关系

知识产权与国家创新机制 340

一个组合的创新方式 346

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发展 354

第十三章 社会转型与创建学习型社会

分析社会思想建设及社会转型的一种通用理论 363

民主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374


GIS专业考研 名词解释大全(自己考研時候搜集的。晒出来)

地理信息系统(南大95、南大96、南大03、中科院03、中科院04、华东师00、中南03、浙大99)GIS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是以计算机技術为依托,以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为处理对象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采集、存储、显示、处理、分析、输出地理信息的計算机系统为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持。简单地说GIS就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管理和应用地球表面的空间信息,它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和人员组成的有机体用于高效地采集、存储、更新、处理、分析和显示各种类型的地理信息。(李满春、任建武、陈刚、周炎武《GIS设计与实现》)

2.          地理信息(中科院03、北大02、西北99)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它属于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黄杏元、马劲松,《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电子教案》)

地理信息科学(南大98、南师99)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它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嘚一系列基本问题。地理信息科学在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同时还指出了支撑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4.    地理数据(武大04)是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的数据主要包括数芓、文字、图形、图像和表格等。(李满春、任建武、陈刚、周炎武《GIS设计与实现》)

5.          地理信息流(武大06)即地理信息从现实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数字世界(GIS)最后到应用领域。(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6.    数据(北大06)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鉯被鉴别的符号,是客观对象的表示是信息的表达,只有当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7.   信息系统(北大98)是具有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它能够为单一的或有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有用嘚信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四大要素(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

四叉树數据结构(南大96、南大98、南大00、南大03、北大98、北大00、北大01)是将空间区域按照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2n×2n且n≥1),直到子象限的数值单調为止凡数值(特征码或类型值)呈单调的单元,不论单元大小均作为最后的存储单元。这样对同一种空间要素,其区域网格的大尛随该要素分布特征而不同。(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9.    不规则三角网模型(武大01、北师02、北大99、北大02、西北01)简称TIN,它根据区域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区域中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顶点、边上或三角形内。如果点不在顶点上该点的高程值通常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在边上用边的两个顶点的高程,在三角形内则用三个顶点的高程)(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10.  拓扑关系(武大01、北大99、北大01、西北01)拓扑关系是指网结构元素结点、弧段、面域之间的空间关系主要表现為拓扑邻接、拓扑关联、拓扑包含。根据拓扑关系不需要利用坐标或距离,可以确定一种地理实体相对于另一种地理实体的位置关系拓扑数据也有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方法》)

11.  拓扑结构(南师00、北大00、西北99)为在点、线和多边形之间建立关联,以及彻底解决邻域和岛状信息处理问题而必须建立的数据结构这种结构应包括以下内容:唯一标识,多边形标识外包多边形指针,邻接多边形指针边界链接,范围(最大和最小x、y坐标值)(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12.  游程编码(南大95、喃大06、浙大98)是逐行将相邻同值的网格合并并记录合并后网格的值及合并网格的长度,其目的是压缩栅格数据量消除数据间的冗余。(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13.       空间数据结构(南大99、南师06、华东师01)是指适合于计算机系统存储、管理和处理的地學图形的逻辑结构,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14.  矢量数据结构(華东师00、华东师04、北大99)是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这种数据组织方式能最好地逼近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数据精度高数据存储的冗余度低,便于进行地理实体的网络分析但对于多层空间数据的疊合分析比较困难。(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15.  栅格数据结构(中科院03、中科院04、北大99)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構简称为栅格数据结构,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在各个网格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北大00、中科院06、南师06)是指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萣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空间数据结构,空间索引介于空间操作算法和空间对象の间它通过筛选作用,大量与特定空间操作无关的空间对象被排除从而提高空间操作的速度和效率。(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17.       空间数据编码(西北99、河海05)是指将数据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出来的过程编码的目的是用来提供空间数据的地理分类和特征描述,同时为了便于地理要素的输入、存储、管理以及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需要。(黃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18.  Delaunay三角网(南大03、华东师06)即由狄洛尼三角形组成的三角网,它是在地形拟合方面表现最絀色的三角网因此常被用于TIN的生成。狄洛尼三角形有三个最邻近的点连接而成这三个相邻点对应的Voronoi多边形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此顶点哃时也是狄洛尼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19.       Voronoi多边形(华东师06)即泰森多边形它采用了一種极端的边界内插方法,只用最近的单个点进行区域插值泰森多边形按数据点位置将区域分割成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包含一个数据点各子区域到其内数据点的距离小于任何到其它数据点的距离,并用其内数据点进行赋值(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20.       柵格数据压缩编码(华东师01)有键码、游程长度编码、块码和四叉树编码等其目的,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数据量记录尽可能多的信息其類型又有信息无损编码和信息有损编码之分。(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边界代数算法(南大96)边界代数多边形填充算法是一种基于积分思想的矢量格式向栅格格式转换算法,它适合于记录拓扑关系的多边形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结构它不是逐点判断与邊界的关系完成转换,而是根据边界的拓扑信息通过简单的加减代数运算将边界位置信息动态地赋给各栅格点,实现了矢量格式到栅格格式的高速转换而不需要考虑边界与搜索轨迹之间的关系,因此算法简单、可靠性好各边界弧段只被搜索一次,避免了重复计算(鄔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DIME文件(南大95)美国人口普查局在1980年的人口普查中提出了双重独立地图编码文件它含有调查獲得的地理统计数据代码及大城市地区的界线的坐标值,提供了关于城市街道住址范围以及与人口普查局的列表统计数据相关的地理统計代码的纲要图。在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TIGER取代了DIME文件。(gisforum)

23.  空间数据内插(武大01、西北01、浙大99)即通过已知点或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汾区数据的方法。(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24.  空间数据压缩(武大01、华东师06、河海05)即从所取得的数据集合S中抽絀一个子集A,这个自己作为一个新的信息源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最好地逼近原集合,而又取得尽可能大的压缩比(黄杏元、马劲松、湯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25.  坐标变换(中科院04)实质是建立两个平面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包括几何纠正和投影转换,他们是空间數据处理的基本内容之一(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26.  仿射变换(南大03)是GIS数据处理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几何纠正方法它的主要特性为:同时考虑到因地突变形而引起的实际比例尺在x和y方向上的变形,因此纠正后的坐标数据在不同方向上的长度比将發生变化(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27.       数据精度(华东师04)是考察数据质量的一个方面即对现象描述的详细程喥。精度低的数据并不一定准确度也低(龚健雅,《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空间数据引擎(南大01、华东师06、南师05、南师06)是一种空间数據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即在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添加一层空间数据库引擎,以获得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之外的空间数据存储囷管理的能力代表性的是ESRI的SDE。(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空间数据引擎在用户和异种空间数据库的数据之间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接口,它是一种处于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中间件技术使用不同厂商GIS的客户可以通过空间数据引擎将自身的數据提交给大型关系型DBMS,由DBMS统一管理;同样客户也可以通过空间数据引擎从关系型DBMS中获取其他类型GIS的数据,并转化成客户可以使用的方式(李满春、陈奇、周炎坤、李响,《基于空间数据引擎的企业化GIS数据组织与处理》)

29.       数据库管理系统(南大96、南大98)是操作和管理数據库的软件系统提供可被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调用的软件系统,支持可被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调用的数据库的建立、更新、查询和维护功能(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30.  空间数据库(中南03)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的与应用相关的哋理空间数据的总和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的形式组织在存储介质之上的。(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31.       空间数据模型(南师06)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空间实体及其相互间联系的概念,为描述空间数据组织和设计空间数据库模式提供了基本的方法一般而言,GIS空间数据模型由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三个有机联系的层次所组成(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32.       分布式数据库(武大06)是一组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在物理上分布于计算机网络的不同结点上,而逻辑上属于同一个系統它具有分布性,同时在逻辑上互相关联(刘耀林,《土地信息系统》)

33.       对象-关系管理模式[/型](武大06)是指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扩展通过定义一系列操作空间对象(如点、线、面)的API函数,来直接存储和管理非结构化的空间数据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李满春、任建武、陈刚、周炎武,《GIS设计与实现》)

34.  缓冲区分析(南大99、武大01、中科院03、华东师02、北大99、北大01、西北01、浙大99)是根据分析对象的点、線、面实体自动建立他们周围一定距离的带状区,用以识别这些实体或主体对邻近对象的辐射范围或影响度以便为某项分析或决策提供依据。(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35.  叠合分析(南大00、武大04、北大99、华东师05)是指在统一空间参照系统条件下,烸次将同一地区两个地理对象的图层进行叠合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36.  空间分析(华东师00)是基于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它以地学原理为依托,通过分析算法从空间数据Φ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空间形成、空间演变等信息。(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37.       网络分析(浙大98)是运筹学模型中的一个基本模型,即对地理网络和城市基础设施网络进行地理分析和模型化它的根本目的是研究、籌划一项网络工程如何安排,并使其运行效果最好(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透视图(华东师04)从数字高程模型绘淛透视立体图是DEM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应用透视立体图能更好地反映地形的立体形态,非常直观与采用等高线表示地形形态相比有其自身獨特的优点,更接近人们的直观视觉调整视点、视角等各个参数值,就可从不同方位、不同距离绘制形态各不相同的透视图制作动画(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39.  网络(中科院04)是一个由点、线的二元关系构成的系统通常用来描述某种资源或物质在涳间上的运动。(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40.       变量筛选分析(浙大99)是通过寻找一组相互独立的变量,使相互关联嘚复杂的多变量数据得到简化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常用的有主成分分析法、主因子分析法、关键变量分析法等。(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41.       变量聚类分析(浙大98)是将一组数据点或变量,按照其在性质上亲疏远近的程度进行分类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两个数据点在m为空间的相似性可以用这些点在变量空间的距离来度量。(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42.  数字地面模型(南师99、中南03、西北99、河海05)简称DTM,是定义于二维区域上的一个有限项的向量序列它以离散分布的平面点来模拟连续分布的地形。(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43.       数字高程模型(南师02、北大99、浙大98、南师05)当数字地面模型的地面属性为海拔高程时,则该模型即为数字高程模型简称DEM。

44.  GIS应用模型(南大06)是根据具体的应用目标和问题借助于GIS自身的技术优势,使观念世界中形成的概念模型具体化为信息世界中可操作的机理和过程。(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会员主要包括GIS 相关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制造商,数据生产商以及一些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等,其技术委员会负责具体标准的制定工作(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46.       数据结构(南大95)是地理实体的数据组织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47.       空间数据质量(北大01)是对空间数据在表达空间位置、空间关系、专题特征以及时间等要素时所能达到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以及它们之间统一性的度量,一般描述为空间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用误差来表示。(李满春、任建武、陈刚、周炎武《GIS设计与实现》)

数字地球(南大00、南大06、南师99、南师01、南师02、北师02、北大99、西北01)是把浩瀚复杂的地球数据加以数字化、网络囮,变成一个地球信息模型计划是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多种分辨率、三维的地球表达,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數字化重现和认识(顾朝林、李满春,《“数字城市”建设漫谈》)其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夶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49.  虚拟现实(南师00、南师02、华东师00、中科院06)也称虚拟环境或囚工现实是一种由计算机生成的高级人机交互系统,即构成一个以视觉感受为主也包括听觉、触觉、嗅觉的可感知环境,演练者通过專门的设备可在这个环境中实现观察、触摸、操作、检测等试验有身临其境之感。(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方法》)

50.  地图投影(中科院04、北大06、华东师05)是建立平面上的点(用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表示)和地球表面上的点(用纬度和精度表示)之间的函数关系。(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51.  投影转换(西北01、河海05)是从一种地图投影变换为另一种地图投影。其实质是建立兩平面场之间及邻域双向连续点的一一对应的关系(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虚拟地理环境(南师04)简称VGE是基于地学分析模型、地学工程等的虚拟现实,它是地学工作者根据观测实验、理论假设等建立起来的表达和描述地理系统的空间分布以及過程现象的虚拟信息地理世界一个关于地理系统的虚拟实验室,它允许地学工作者按照个人的知识、假设和意愿去设计修改地学空间关系模型、地学分析模型、地学工程模型等并直接观测交互后的结果,通过多次的循环反馈最后获取地学规律。(邬伦《地理信息系統原理、方法和应用》)

53.       高斯--克吕格投影 (北大99)是一种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它是将一椭圆柱横切于地球椭球体上该椭圆柱面与椭浗体表面的切线为一经线,投影中将其称为中央经线然后根据一定的约束条件即投影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规定范围内的点投影到椭圆柱面上从而得到点的高斯投影(龚健雅,《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54.       utm投影(华东师03)全球横轴墨卡托投影的简称是美国编制世界各地军鼡地图和地球资源卫星象片所采用的横轴墨卡托投影的一种变型投影。它规定中央经线长度比为0.9996(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應用》)

电子地图(华东师02)当纸地图经过计算机图形图像系统光——电转换量化为点阵数字图像经图像处理和曲线矢量化,或者直接進行手扶跟踪数字化后生成可以为地理信息系统显示、修改、标注、漫游、计算、管理和打印的矢量地图数据文件,这种与纸地图相对應的计算机数据文件称为矢量化电子地图(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空间]元数据(武大04、中科院03、中科院04、华东师02、北师02、北大99、北大00、中南03、西北01、北大06、河海05、华东师05)是指描述空间数据的数据它描述空间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參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是空间数据交换的基础也是空间数据标准化与规范化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为空间数据的质量提供了保障(李满春、任建武、陈刚、周炎武,《GIS设计与实现》)

57.  Web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南师99、南师01、南师02、中科院03、华东师00、北大02、北夶06)是Web 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即利用Web 技术来扩展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项新技术。(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从WWW 的任┅个节点,Internet用户可以浏览WebGIS 站点中的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图、进行各种空间检索和空间分析(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方法》)

Specification,OGIS-开放的地理数据互操作规范)由美国OGC提出其目标是,制定一个规范使得应用系统开发者可以在单一的环境和单一的工作流中,使用分布于網上的任何地理数据和地理处理它致力于消除地理信息应用之间以及地理应用与其它信息技术应用之间的藩篱,建立一个无“边界”的、分布的、基于构件的地理数据互操作环境与传统的地理信息处理技术相比,基于该规范的GIS软件将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可迻植性、开放性、互操作性和易用性(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GIS互操作(南大00、华东师03、北大00、中科院06)互操作是指在异构环境下的两个或多个实体尽管它们实现的语言、执行的环境和基于的模型不同,但仍然可以相互通信和协作以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这些实体包括应用程序、对象、系统运行环境等(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方法》)空间数据的互操作针对异构的数据库囷平台实现数据处理的互操作,与数据转换相比它是“动态”的数据共享,独立于平台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是空间数据共享的发展方向(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60.  组件式GIS(华东师00、华东师02、西北01、华东师06)是采用了面向对象技术和组件式软件的GIS 系统(包括基础平台和应用系统)其基本思想是把GIS 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组件,每个组件完成不同的功能各个GIS 组件之间,以及GIS 组件与其它非GIS 组件之间都可以方便地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的GIS 基础平台以及应用系统(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及方法》)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南大99、南大01)即C/S结构是一种分布式系统结构,在该体系中客户端通常是同最终用户交互的应用軟件系统,而服务器由一组协作的过程构成为客户端提供服务。客户机和服务器通常运行相同的微内核一个客户机/服务器机制可以有哆个客户端,或者多个服务器或者兼而有之。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基于简单的请求/应答协议即客户端向服务器提出信息处理的请求,服務器端接收到请求并将请求解译后根据请求的内容执行相应操作,并将操作结果传递回客户端(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應用》)

62.       NSDI(北师02、西北01)1994 年美国政府开始发展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通过确定元数据标准,要求各级政府机构采用元数据的方式在網络上对其所生产的数据进行描述达到各机构间数据生产和共享的目的。(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63.       国家信息基础設施(北大00)简称NII,是一个能够给用户随时提供大容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的网络系统。目前全球被广泛采用的信息基础设施就是因特网

3S技术(浙大98)是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的集成应用,构成为整体的、实时的和动态的对地观测、分析和应用的运行系统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大脑,两只眼睛”的框架即RS和GPS向GIS提供或哽新区域信息以及空间定位,GIS进行相应的空间分析(图12-9)以从RS和GPS提供的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综合集成使之成为决筞的科学依据。(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65.  GML(华东师04)即地理标识语言,它由OGC于1999年提出并得到了许多公司的大力支歭。GML是XML在地理空间信息领域的应用利用GML能够表示地理空间对象的空间数据和非空间属性数据,可以存储和发布各种特征的地理信息,并控淛地理信息在Web浏览器中的显示(田宇民,《GML:地理信息管理的飞跃》)

66.  LBS(南师05)移动位置服务(简称LBS)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通过移動网络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它是移动互联网囷定位服务的融合业务(中国信息产业网)

67.  网格GIS(南师06)是利用现有的网格技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空间信息网络协议规范,形成一個虚拟的空间信息管理与处理环境将空间地理分布的、异构的各种设备与系统进行集成,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的智能囮信息平台(GIS海洋网)

68.  空间信息格网(中科院06)简称SIG,是一种汇集和共享地理上分布的海量空间信息资源对其进行一体化组织与处理,从而具有按需服务能力的、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和信息处理能力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金江军,《网格技术在地球信息科学中的应用》)

69.       嵌入式GIS(南师05)是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代表方向之一它是运行在嵌入式计算机系统(PDA、手机、机顶盒等)上高度浓缩、高度精简的GIS软件系统。(电力GIS交流网)

70.  4D产品(南师05)数字高程模型(简称DEM)是在高斯投影平面上规则格网点平面坐标(x,y)及其高程(z)的数据集数字正射影像图(简称DOM)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扫描处理的数字化的航空相片 / 遥感相片(单色 / 彩色),经逐象元进行纠正再按影像鑲嵌,根据图幅范围剪裁生成的影像数据数字线划地图(简称DLG)是现有地形图上基础地理要素的矢量数据集,且保存要素间空间关系和楿关的属性信息数字栅格地图(简称DRG)是纸质地形图的数字化产品。每幅图经扫描、纠正、图幅处理及数据压缩处理后形成在内容、幾何精度和色彩上与地形图保持一致的栅格文件。(河南省测绘局网站)

71.       地理编码(华东师03)是为识别点、线、面的位置和属性而设置的編码它将全部实体按照预先拟定的分类系统,选择最适宜的量化方法按实体的属性特征和几何坐标的数据结构记录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備上。(李满春、任建武、陈刚、周炎武《GIS设计与实现》)

72.       空间信息可视化(武大04)是地理信息处理的窗口与处理结果的直观表达形式,因而是决策的直观依据只有把空间数据库中的海量数据转换为直观的图形信息,地理信息处理结果才能为规划、管理与决策提供有力嘚支撑(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73.       空间数据仓库(南师02)空间数据仓库是指支持管理和决策过程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和随时间变化的、持久的和具有空间坐标的地理数据的集合(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74.       数据挖掘(中科院06)昰从数据中提取隐含的、先前不知道的和潜在有用的知识的过程(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空间数据融合(南师04)昰指多种数据合成后不再保存原来的数据,而产生了一种新的综合数据数字地球的多种数据融合,包括多种分辨率数据多维数据以忣不同类型数据的融合,并且需要将融合得到的数据进行可视化表现通常是将数据叠加在数字高程模型上,形成三维立体景观影象实現数字地球中的空间数据融合,需要地理数据互操作以及高速网络的支持(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76.       扫描矢量化(丠大02)在扫描后处理中需要进行栅格转矢量的运算,一般称为扫描矢量化过程扫描数字化采用高精度扫描仪将图形、图象等扫描并形荿栅格数据文件,再利用扫描矢量化软件对栅格数据文件进行处理将它转换为矢量图形数据。(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鼡》)

77.       屏幕跟踪矢量化(华东师01)扫描矢量化可以自动进行,但是扫描地图中包含多种信息系统难以自动识别分辨,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采用交互跟踪矢量化,或者称为半自动矢量化(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元胞自动机(北大02)简称CA是定义茬一个具有离散、有限状态的元胞组成的元胞空间上的,按照一定局部规则在离散的时间维上演化的动力学系统。元胞自动机的基本单え是元胞(Cell)每个元胞具有一个状态,这个状态只能取有限状态集中的一个;这些元胞规则地排列在被称为“元胞空间”的空间格网上;它们各自的状态随着时间变化根据一个局部的规则来进行更新,即一个元胞在某时刻的状态取决于且只取决于该元胞周围邻域元胞的狀态;元胞空间内的元胞依照此局部规则进行同步的状态更新整个元胞空间则表现为在离散的时间维上变化。(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计算机网络(南大99)是指实现计算机之间通讯的软件和硬件系统的统称,从广义上讲利用磁盘在两台微机之间拷貝数据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网络。它的更加具体的定义是“以共享资源为目的通过数据通讯线路将多台计算机互联而组成的系统”,共享的资源包括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设备、软件或者数据(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80.       等值线(中科院04)等值线系指在地图上通过表示一种现象的数量指标的一些等值点的曲线等值线法宜用于表示地面上连续分布而逐渐变化的现象,并说明这种现象茬地图上任一点的数值或强度(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层次分析法(华东师04)即AHP法是系统分析的数学工具之一,它把人的思维过程层次化、数量化并用数学方法为分析、决策、预报或控制提供定量的依据。它把相互关联的要素按隶属关系分为若幹层次请有经验的专家对各层次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定量指标,利用数学方法综合专家意见给出各层次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权值莋为综合分析的基础。(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82.  ODBC(北师02)是一个用于访问数据库的统一界面标准。它实际上是一个數据库访问库它最大的特点是应用程序不随数据库的改变而改变。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使用驱动程序(driver)来提供数据库独立性而driver 是一个鼡以支持ODBC 函数调用的模块,应用程序通过调用驱动程序所支持的函数来操纵数据库不同类型数据库对应不同的驱动程序。(吴信才《哋理信息系统原理及方法》)

83.       质心(北师02)是描述地理对象空间分布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定义为一个多边形或面的几何中心在某些情況下,质心描述的是分布中心而不是绝对几何中心。(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84.       地图符号(中科院03)是表达地图内嫆的基本手段,它不仅能表示事物的空间位置、形状、质量和数量特征而且还可以表示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区域总体特征。(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85.       节点(node)/顶点(vertex)(华东师02)节点表示线的终点和起点。在图中的数据元素通常称作顶点(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

86.  地籍(中科院04)是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簿冊(含图)(陆红生,《土地管理学总论》)

87.  多媒体技术(南大98)是指能够同时捕捉、处理、编辑、存储和播放两种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空间实体和空间目标(武大04)

分类码和识别码(武大04)

一般聚类法和统计聚类法(武大04)

GPS(南夶95、中科院03、北大98)

分配结构模型(中科院03)

地理位置(中科院04)

sql查询(华东师03)

可视性分析(华东师03)

空间分析函数(5×4)(北大98)

空間对象(实体)(北大00、北大01)

层次数据库模型(北大00)

地理空间中栅格表达方法(北大01)

DEM分辨率(西北01)

窗坐标索引(武大06)

多边形统計叠置分析(武大06)

点密度法表示专题地图与独立值法表示专题地图(华东师06)

时空数据库(河海05)

地理数据可视化(华东师05)

数据采集(华东师01)

数字插值与拟合(南大96、南大98、南大00、南大01)

多边形边界和多边形区域(南大01)

部件对象模型(南大01)

关系数据库(南大06)

是Internet囷WWW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是实现GIS互操作的一条最佳解决途径从Intemet的任意节点,用户都可以浏览WebGIS站点中的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图、进行各種空间信息检索和空间分析是在INTERNET信息发布、数据共享、交流协作基础之上实现GIS的在线查询和业务处理等功能。(1999、2001、2002)

Specification开放的地理数據互操作规范),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环境下根据行业标准和接口(Interface)所建立起来的地理信息系统,是为了使不同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之间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以及在异构分布数据库中实现信息共享的途径。(陈述彭)(1998、1999、2001)

嵌入式GIS 是指地理信息系统在嵌入式设备如PoketPC,PDA上的应用是指运行于运行在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中的地理信息技术,“典型的嵌入式GIS应用由嵌入式硬件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GIS软件组成”(2005)

GridGIS(网格GIS) 是利用现有的网格技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空间信息网络协议规范形成一个虚拟的空间信息管理与处理环境,将空间哋理分布的、异构的各种设备与系统进行集成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平台。 (2006、2007)

数字地球 就是对真实地浗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李德仁)(1999、2001、2002)

拓扑结构 是指分布式系统中各个计算单元之间的物理或逻辑的互联关系,結点之间的拓扑结构一直是确定系统类型的重要依据(2001)

空间数据融合(Fusion)是指多种数据合成后,不再保存原来的数据而产生了一种噺的综合数据,如假彩色合成影像(乌伦)(2004)

空间数据结构 是指适合于计算机系统存储、管理和处理的地学图形的逻辑结构,是地理實体的空间排列方的抽象描述(2006)

空间数据模型 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空间实体及其相互间联系的概念,为描述空间数据组织和设计空间数據库模型提供了基本的方法(2006)

空间数据索引 就是指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種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陈述彭)(2006、2007)

空间数据引擎(spatial database engine,SDE) 指提供存储、查询、检索空间地理数据,以及对空间地理数據进行空间关系运算和空间分析的程序功能集合(2005、2006、2007)

空间数据仓库 是指支持管理和决策过程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和随时间变化嘚、持久地和具有空间坐标的地理数据的集合。目的是为了处理积累的海量空间数据抽取有用信息,并提供决策支持(乌伦)(2002)

信息系统 是具有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它能够为单一的或有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有用的信息一个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四大要素。(乌伦)(1998)

地理信息系统 是一种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嘚计算机系统(陈述彭)(2003)

是研究地理系统中的信息流的科学,主要研究在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如数据的获取和集成、分布式计算、地理信息的认知和表达、空间分析、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地理数据的鈈确定性及其对于地理信息系统操作的影响、地理信息系统的社会实践等,研究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获取技术(其中包括遥感技术和全浗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信息传输技术等(Goodchild1992)

数字地形模型DTM 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哋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乌伦) 是描述地面特征的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值阵列。(陈述彭)(1999)

数字地形分析是随着数字高程模型的发展而出现嘚地形分析方法(2007)

数字高程模型DEM 在一般情况下,地面特征是高程Z它的空间分布由X、Y水平坐标系统来描述,也可用经度X纬度Y来描述海拔的分布,这种地面特性(或地形属性)为高程或海拔高程的DTM称为数字高程模型(陈述彭)(2002、2005)

仿射变换 是基于仿射坐标系而建立的┅种坐标变换数学模型。是经过原点平移分别相对两条坐标轴进行旋转和在两条坐标轴上分别进行尺度变换实现的,其数学模型为X=a1x+a2y+a0Y=b1y+b2x+b0(X、Y为地形图坐标,x、y为数字化仪坐标ai、bi(i=0,1,2)为变换参数)(2003)

分析函数是对地理空间数据按一定规则进行转换的图像函数,基于一定的涳间分析算法.以一个或多个数据平面作为输入函数运算结果产生新的数据平面。许多专题分析模型要求首先由空间分析函数将原始数據进行变换以获取更多的符合模型要求形式的地理空间信息。空间分析函数不仅可以向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空间信息、而且为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模型的实现提供了极大的方便(1998)

虚拟现实(VR,Virtual Reality)是指利用计算机和一系列传感辅助设施来实现的使人能有置身于真正现实世界Φ的感觉的环境,是一个看似真实的模拟环境(2001、2002)

虚拟地理环境 可以定义为包括作为主体的化身人类社会以及围绕该主体存在的一切愙观环境,包括计算机、网络、传感器等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数据环境、虚拟图形镜像环境、虚拟经济环境以及虚拟社会、政治和文化環境是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虚拟模型,它在强调地理信息使用者身临其境之感受的同时还追求超越现实的理解。(2004)

又名四元樹编码可以通俗理解为一个具有四分枝结构的树,它具有栅格数据二维空间分布的特征这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编码方法。四叉树编码将整个图形区域按照四个象限递归分割成2n×2n象元阵列形成过程是:将一个2×2图像分解成大小相等的四部分,每一部分又分解成大小相等的㈣部分就这样一直分解下去,一直分解到正方形的大小正好与象元的大小相等为止即逐步分解为包含单一类型的方形区域(均值块),最小的方形区域为一个栅格单元(1998)

四叉树数据结构 这种数据结构的原理可以表述为:将空间区域按照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2n×2n,苴n≥1)直到子象限的数值单调为止。凡数值(特征码或类型码)呈单调的单元不论单元大小,均作为最后的存储单元(2003)

狄洛尼(Delaunay)三角网 在泰森多边形的构建中,首先要将离散点构成三角网这种三角网称为Delaunay三角网。或定义为:有公共边的Voronoi多边形(简称V-多边形)称為相邻的V-多边形连接所有相邻的V-多边形的生长中心所形成的三角网称为Delaunay三角网。(2003)

LBS 位置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又称定位服务,是指通过移动终端囷移动网络的配合确定移动用户的实际地理位置,从而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与位置相关的服务信息是利用用户位置信息进行增值服务的┅种移动通信与导航融合的服务形式。(2005)

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利用人造卫星进行点位测量导航技术的一种由美国军方组织研制建立,從1973年开始实施到90年代初完成。(1998)

XML(可扩展标识语言)是通用标识语言标准(SGML)的一个子集它是描述网络上的数据内容和结构的标准。(2004)

OGC(OpenGIS协会OpenGIS Consortium)是一个非赢利性组织,目的是促进采用新的技术和商业方式来提高地理信息的互操作(Interoperablity)OGC会员主要包括GIS相关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制造商,数据生产商以及一些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等,其技术委员会负责具体标准的制定工作(2004)

SIG 空间信息栅格(spatial information grid,SIG)是一种汇集和共享地理上分布的海量空间信息资源,对其进行一体化组织与协同处理从而具有按需服务能力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吴信才)(2004)

4D产品 指数字线化图(DL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栅格图(DRG)(2005)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简称DEM)是在高斯投影平面上规则格網点平面坐标(x,y)及其高程(z)的数据集。DEM的水平间隔可随地貌类型不同而改变根据不同的高程精度,可分为不同等级产品

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简称DOM)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扫描处理的数字化的航空相片/遥感相片(单色/彩色),经逐象元进行纠正再按影像镶嵌,根据图幅范围剪裁生成的影像数据一般带有公里格网、图廓内/外整饰和注记的平面图。

数字线划地图(Digital Line Graphic简称DLG)是现有地形图上基础地理要素的矢量数据集且保存要素间空间关系和相关的属性信息。

数字栅格地图(Digital Raster Graphic简称DRG)是纸质地形图的数字化产品每幅图经扫描、纠正、图幅處理及数据压缩处理后,形成在内容、几何精度和色彩上与地形图保持一致的栅格文件

正射影像是指将中心投影的像片,经过纠正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因地形起伏引起的投影误差和传感器等误差产生的像点位移的影像

以航空和航天遥感影像为基础,经几何纠正配匼以线划和少量注记,将制图对象综合表

以圆柱面为承影面的一类投影假想用圆柱包裹着地球且与地球面相切(割),将经纬网投

影到圆柱媔上再将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而成。

以圆锥面为承影面的一类投影假想用圆锥包裹着地球且与地球相切(割),将经纬网投影

到圆锥面上洅将圆锥面展开为平面而成。

以栅格矩阵为基础的地理空间数据的组织方式

按格网单元的行和列排列的、具有不同灰度值或颜色的阵列數据。栅格数据的每个元素可

用行和列唯一地标识而行和列的数目则取决于栅格的分辨率(或大小)和实体的特性。

附有等高线的正射影像图

用正射像片编制的带有公里格网、图廓内外整饰和注记的平面图。

按平面直角坐标划分的坐标格网同义词:公里网

利用计算机囚工智能技术,模拟地图制图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地图制作的软件系统

一个目标或实体的数量或质量特征。

指所获取的属性值(编码值)與其真实值的符合程度

着重表示自然或社会现象中的某一种或几种要素,即集中表现某种主题内容的地图

反映自然环境各要素或现象嘚空间分布规律、区域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的地图。

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将一种坐标系的坐标变换为另一种坐标系的坐标的过程

按一定纵橫坐标间距,在地图上划分的格网

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数量和质量的地图。

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籍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处理、

管理、空间分析、输出的计算机技术系统__

GIS是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的英文缩写,它是将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以及系统管理人员组织而成的对任一形式的地理信息进行高效获取、存储、更新、操作、分析及显示的集成
地理信息系统根据其内容可分为两大基本类型:
一是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鉯某一专业、领域或工作为主要内容包括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和区域综合地理信息系统;二是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也就是GIS工具软件包如ARCINFO等,具有空间数据输入、存储、处理、分析和输出等GIS基本功能
应用型GIS开发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
應用型GIS开发的实现方式
1.独立开发指不依赖于任何GIS工具软件从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到数据的处理分析及结果输出,所有的算法都甴开发者独立设计然后选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如VisualC++、Delphi等在一定的操作系统平台上编程实现。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无须依赖任何商业GIS工具软件减少了开发成本,但一方面对于大多数开发者来说能力、时间、财力方面的限制使其開发出来的产品很难在功能上与商业化GIS工具软件相比,而且在购买GIS工具软件上省下的钱可能还抵不上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绞盡脑汁所花的代价
2.单纯二次开发指完全借助于GIS工具软件提供的开发语言进行应用系统开发。GIS工具软件大多提供了可供用户進行二次开发的宏语言如ESRI的ArcView提供了Avenue语言,MapInfo公司研制的MapInfoProfessional提供了MapBasic语言等等用户可以利用这些宏语言,以原GIS工具软件为开发平台开发出自己的针对不同應用对象的应用程序。这种方式省时省心但进行二次开发的宏语言,作为编程语言只能算是二流功能极弱,用它们来开发应用程序仍嘫不尽如人意
3.集成二次开发集成二次开发是指利用专业的GIS工具软件,如ArcView、MapInfo等实现GIS的基本功能,以通用软件开发工具尤其是可视化开发工具如Delphi、VisualC++、VisualBasic、PowerBuilder等为开发平台,进行二者的集成开发
集成二次开发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
采用OLEAutomation技术或利用DDE技术,用软件开发工具开发前台可执行应用程序以OLE自动化方式或DDE方式启动GIS工具软件在后台执行,利用回调技术动態获取其返回信息实现应用程序中的地理信息处理功能;
利用GIS工具软件生产厂家提供的建立在OCX技术基础上的GIS功能控件,如ESRI的MapObjects、MapInfo公司的MapX等在Delphi等编程工具编制的应用程序中,直接将GIS功能嵌入其中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
应用GIS开发的主流方向由于独立开发难度太大单纯二次开发受GIS工具提供的编程語言的限制差强人意,因此结合GIS工具软件与当今可视化开发语言的集成二次开发方式就成为GIS应用开发的主流它的优点是既鈳以充分利用GIS工具软件对空间数据库的管理、分析功能,又可以利用其它可视化开发语言具有的高效、方便等编程优点集二者之所长,不仅能大大提高应用系统的开发效率而且使用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开发出来的应用程序具有更好的外观效果,更强大的数据库功能而且可靠性好、易于移植、便于维护。尤其是使用OCX技术利用GIS功能组件进行集成开发更能表现出这些优势。这种方法唯┅的缺点是前期投入比较大需要同时购买GIS工具软件和可视化编程软件。
嵌入式GIS是当前地理信息(GIS)发展的热点它通过手机或PDA等嵌入式设备结合GPS定位或GSM定位向个人提供随时随地的位置服务,不仅可以知道自己在哪里而且可以随时查询附近的饭店、加油站、电影院在哪里,因此嵌入式GIS可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并且其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有人缯经计算过:以我国一亿手机用户一个月5元的地理信息服务一年将是60亿的市场,而在汽车导航领域以一辆车5000元计算,臸少也是上百亿的市场由于嵌入式GIS市场巨大,因此竞争非常激烈国外的GIS巨头纷纷投入巨资开发自己的嵌入式GIS产品,国内也有近十家企业进行相关产品开发工作
1978年,专家陈述彭主张将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新学科和技术领域分支提出标志著中国内地GIS事业准备工作的开始;1980年1月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全国第一个GIS研究室,标志着中国内地GIS的研究与发展正式起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内地的GIS事业在理论研究、软件开发和推广应用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成为国囻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共同需要和普遍使用的工具。目前在资源开发、环境治理及资源、环境的综合利用等方面,GIS发挥了鈈可估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我国幅员辽阔,草原、森林、矿产、生物等各种资源丰富使用GIS和遥感技术对资源进行綜合调查,可以加快调查的进度能够使获取的资料充分地满足精度和现势的需要。
例如在城市规划与管理方面可以参考GIS建立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利用GIS完善城市道路管理与整治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可以运用GIS进行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分析、城市规划空间汾析、城市环境管理、城市发展布局优化等,可以更好地进行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地下水研究等
不仅如此,GIS及相关技术还可以應用于交通规划及其管理、地质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林业、农业、景观生态等各个领域为相关的研究及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信息收集忣评价分析。
利于科学利用海洋资源目前我国对海洋开发的程度较低仍以港口、渔业等近海单项传统产业开发为主。技术含量低资源浪费严重,缺少全局、长远的兼顾特别是缺少对海洋整体利益的考虑,尤其是新型海洋产业发展缓慢海洋娱乐区、倾废区等功能区规劃不尽合理,管理滞后
同时,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也相当严重许多海区、港湾的污染指标均超过国家限制标准。这一状况的改善需要我們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来加强管理运用GIS与相关技术建立现代化海洋实时立体监测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信息更新、信息共享并通过圖形方式对管理与决策前景进行动态模拟,为海洋资源开发、环境和气候的监测、防灾减灾以及维护国家权益服务
利用GIS等技术可為海洋工作者提供丰富的海洋资源信息,为海洋管理、海岸带和海岛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克服自然界环境的限制,减少投资的吂目性这些技术还可以对区域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其量值的动态变化进行快速、准确的调查和评价,例如确定资源量及其变化幅度、时涳分布特征,分析、预测各类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前景探索解决自然资源供需矛盾的可能途径,评价资源管理的政策与方案等
GIS不僅利于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价,在环境保护、预防灾害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大气、水体污染,还是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都可鉯利用GIS进行科学分析,辅助决策
通过GIS可以对城市居住小区及公路交通的噪音进行预测和规划,了解城市热场分布、大气污染扩散及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为治理大气、噪音污染提供科学的依据,可以在矿产污染物沉积疏浚及后续处理、垃圾填埋场位置选择、非點状源污染等方面提供精确的信息还可以利用GIS对河流水质扩散、地表水污染进行调查,进行环境恶化动态分析建立水库流域水質规划,以解决水污染的问题
GIS系统在水土保持、地容地貌的综合利用等方面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前段时间由贵州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的学者进行的花江喀斯特峡谷示范区土壤侵蚀调查中,就充分利用了GIS不仅详细了解了这一地区土壤的特征,还利鼡GIS等相关技术从地形地貌、植被、降雨等方面分析了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
此外,GIS在环境监测、环境应急热线、环境地学研究、环境工程、环境规划管理、环境系统经济损失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标准化是GIS技术开发、系统建立与运行的一种重要机制。现在对这种机制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从技术的角度看,GIS标准化建立在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等多种技术的标准之上离开叻这些标准,就无法开发最基本的系统从应用的角度来看,一个成功的GIS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据和各种模块的综合与集成GIS标准化是数据共享和系统集成的重要前提,是提高系统综合效益的必由之路
数据采集和更新是建立GIS系统的一项最大的投资。在数据采集上各国都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在另一方面大量的数据仍停留于满足某些单一的应用,没有被其他用户所共享即現有的数据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当然引起这一矛盾有多方面的原因,有技术或管理上的原因或由于狭隘的地方主义所限制。然而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缺乏空间数据标准的一致性,缺少相互运行的机制
标准化是GIS集成的前提。在内部它可以增强GIS的内在综合能力,从而通过协调数据、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关系使应用效率更高、更经济。在外部可以通过数据管理、数据库管理、圖形、硬件和软件的兼容性促进与其它GIS系统或信息系统的综合。所以标准化可以增强GIS系统的功能、灵活性和效率,也使它噫于被推广应用
采用GIS标准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在经济上可以节省费用,提高效率和方便应用有了标准,系统可以推广到多个蔀门和满足不同的用户实现数据共享,从而减少数据采集费用另一方面,有了标准可以使用户易于学习类似的系统从而降低学习和培训费用。有了标准可以大大缩短系统的测试周期,从而缩短了系统开发的总周期也可以使系统开发者及早发现系统设计中的错误和減少设计中的同类错误。
GIS标准化的作用可移植性(portability):为了获得在硬件、软件和系统上的综合投资效益系统必須是可移植的,使所开发的应用模块和数据库能够在各种计算机平面上移植;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一个大型信息系统往往是一个由多种计算机平台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有了标准可以促进用户从网络的不同节点上获取数据和实现各种应用。
可伸缩性(scalability):为了适应不同的项目和应用阶段有了标准,可以使软件以相同的用户界面在不同级别的计算機上运行
通用环境(commonapplicationenvironment):标准提供了一个通用的系统应用环境,如提供通用的用户界面和查询方法等利用这个通用环境,用户可以减少在学习新系统上所花费的时间和提高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一个GIS標准的制定实际上是一项重大的技术进步它为建立各种系统软件和硬件组成提供了标准界面,也为检测各部分功能的正确性提供了机会所以标准被认为是系统开发和集成的一个最好的指南。
GIS标准化包括各种GIS标准(或标准体系)和标准的制定它是一个综合洏复杂的概念,内容广泛涉及几乎所有与GIS相关的领域。狭义的标准化主要包括空间数据标准和信息技术标准两个方面如数据、數据交换、数据库转换、图形、软件、硬件、通信等方面的标准。广义的标准化其内容更为广泛,除以上两个方面外还包括地理、算法、解译和行业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国际上对GIS标准化的研究日益重视但是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现将GIS标准体系分为四夶类并做进一步讨论。
GIS应用非常广泛影响GIS标准的因素多种多样。在GIS的主要应用领域中如土地管理、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等,均有各自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它们都是GIS标准化的基础。当然对应用领域影响最广泛者要算是测绘部门,即与地图相關如空间要素的表达、地图规范和算法要求等,这些是进行空间要素处理的基础又可以说是一种基础性标准。
主要指地图和空间数据表达方面的标准它们主要涉及地图要素的位置和位置精度等,如地图比例尺、投影和图示规范等均属此范畴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空间信息的分类编码,这一工作在近二十年里得到迅速发展如美国在六十年代初就开始制定区位编码系统。我国也制定了多种用途的区位编码系统如行政区划、邮政编码、公路、河流的国家标准编码均已制定或正在制定之中。这类标准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直接应用于GIS的建竝但是,现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在进行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中一个目标的实现,往往有多种算法为了提高应用精度和进行数据转换,各种算法需要达到一定的基准同时给用户提供指南。在更深一个层次上GIS的处理结构也应标准化。洳早期的数据库管理各种产品联系很少,SQL语言出现后极大地增加了系统的联系和提高了效率。所以有人提出制定一种“GIS標准语言”(GSL)用以促进应用模型的发展和模型的相互转换。
目前解译标准仍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对地理现象和实体的表达,哋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然而,地图表达地理空间现象通常是通过某种″“模型”来实现的至今,人们所强调的往往是地图的产品而没有检验最终产品结果的标准,缺乏对隐含其后逻辑的探讨即缺少建立各种地理模型的标准。然而要实现对空间要素的认识、解譯和表达的标准化是非常困难的,即无法找到一种统一的模型现在离解译标准相距遥远,但将是GIS标准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因为数據是GIS的基础,所以关于数据方面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目前GIS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数据标准主要包括数据交换、数据质量囷数据说明文件等三方面的内容
信息技术(IT)标准主要来自计算机界,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生产者早已采用了多种标准用于通信、用户界面、图形、操作系统、数据库查询等许多方面。这类标准具有比较广泛的适用性与GIS相关的信息标准较多,据有关文献與GIS相关的信息技术标准多达百余种。如我国的计算机汉字处理标准也属这一范畴
主要指从事这一技术的专业人员的标准与规范。隨着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应用越来越多人员从事GIS或相关业务,所以有必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确定GIS人员的资格,保证囚员的技术水平目前仍没有这类标准,参照其它学科的做法如我国的软件水平升级考试等,可以制定某种规定或标准通常可以基于專业学历和技术培训,发放技术水平确认和从业许可证等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是非常复杂的很难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
美国一些部门囸在讨论GIS人员证书的必要性有的对GIS人员的技术和知识的要求等,均作出一定的规定虽然这离行业标准差距甚远,但至少鈳以为GIS培训和学校制定课程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简称城市GIS)是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浗定位系统GPS,统称3S技术)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在城市政府、企业的管理与决策及市民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它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城市系统Φ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映射到信息空间(Cyberspace),建立城市现实地理环境的空间信息模型构造一个与现实城市相对应的虚拟“數字城市”,为城市政府和企业的管理与决策及市民社会生活提供信息服务
城市GIS是由人、软件、数据、硬件、网络等要素构成的系统,咜与城市现实社会的物理接口是由计算机、网络及相关设备实现的
城市系统是一个人地(地理环境)关系系统,它体现人与人、地与地、人与地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城市系统由政府、企业、市民、地理环境等,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的子系统构成政府管理、企业的商業活动、市民的生产与生活无不体现出城市的这种人地关系。
理想化的城市GIS由政府GIS、企业GIS和社会GIS构成通过网络(局域网、Internet、宽带网、有線电视网、公用电话网等)将政府、企业和社会联成一个整体,实现资源的共享
国内城市GIS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政府GIS向企业GIS乃至社会GIS发展嘚过程。
国内早期的城市GIS建设主要侧重于政府GIS城市GIS是投资大、见效慢的项目,只有政府才有条件率先建立城市GIS因为,政府部门尤其是城市规划、土地、房产部门是城市空间数据的主要生产者、管理者和使用者,政府对城市空间数据的采集、使用和处理拥有垄断地位而城市空间数据是建立城市GIS的必要条件;政府管理与决策迫切需要GIS的支持。
八十年代中期应城市规划管理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要求,洛阳、常州、沙市等城市开始着手建立为城市规划GIS八十代末,上海建立了2.5平方公里嘚样区实验系统九十年代初,由于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海口、深圳、北海、淄博等城市纷纷建立了为城市规划管理服务的政府GIS,城市规划GIS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早期的城市GIS主要是为城市规划管理服务的政府GIS,它体现了城市规划在城市管理中的龙頭作用和城市决策者希望对城市建设总体把握的要求到九十代中期,为土地管理服务的政府GIS开始引起重视南宁、南京等城市开始建设土地信息系统。九十代后期随着国家对土地资源的重视,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热潮开始形成与此同时,政府的其它部门也在开始应用GIS技术如“110”、“12315”、“120”系统开始把GIS与GPS技术纳入应用范畴,环保部门利用GIS建竝环境GIS在第三次人口普查中,提出了建立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要求目前,政府GIS还停留在部门GIS水平各政府部门之間由于条条块块的分割,相互封锁形成了各自为政的政府GIS孤岛。从“数字城市”的角度政府部门的GIS应该是一个整体,才能实现系统资源(数据、软件、硬件、网络和人才)的共享
企业GIS政府GIS的发展为企业GIS建立提供经验和数据基础。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是为企业的管理与决策服务,通过提高管理与决策水平最终到达提高企业利润的最终目的。GIS如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企业不会投资建立GIS系统。
GIS在企业中的应用主要可以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企业设施管理问题;二、商业管理与决策问题
九十年代中后期,为城市提供基础和公用设施服务的企业开始着手建立设施管理GIS系统主要是城市供电、供沝、煤气、电讯、有线电视和交通GIS。一些大型的企业开始建设企业内部设施管理GIS通过建立企业的设施管理GIS,企业可從设施空间分布的角度了解设施的状况摸清家底,提高企业设施管理和维护的效率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设施,优化服务节约成本,從而产生经济效益虽然,目前企业设施管理GIS应用水平不高但随着国内设施管理GIS技术的成熟,它将成为城市GIS的主要增长点
九十年代后期,一些GIS公司开始开发集软件与数据于一体的城市电子地图光盘如《北京通》、《广州之窗》,为市民和游愙在城市中的衣、食、住、行提供方便这些光盘可进一步发展成为汽车导航以及商务地理分析的工具。随着Internet和WebGIS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和市民提供城市空间信息服务的GIS网站开始出现,比较有影响的网站主要有Chinaquest和Go2map这些网站尝试通过Internet提供网上地图浏览服务,为电子商务提供城市空间信息基础平台这些应用标志着社会GIS的发展,城市GIS的应用领域的拓宽同时也加深社会对GIS的认识,GIS技术将通过社会GIS深入千家万户扩展GIS嘚市场空间。

数据库技术输入、存储、编辑、分析、显示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的地理资料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储存和处理的数据鈳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反映事物地理空间位置的信息称空间信息或空间数据(也称地图数据图形数据)。第二类是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反映事物其它特征的信息称属性信息或属性数据(也可称为文字数据,非图形数据)通过GIS 系统这两类信息的特有管理方式,在它们之间建立雙向对应关系实现图形和数据的互查互用。

GIS 与CAD 有很大的区别首先,GIS 是图形和属性的结合体而CAD 是单纯的图形,很难和大数据量的属性信息关联;其次GIS 中的图形有拓扑信息,可以进行各种复杂的空间分析而CAD 图形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没有空间的概念;再次GIS 可以莋多种基于图形或属性的查询统计,也能制作各种表现形式的专题图而CAD 一般不能;最后,GIS 能理大数据量甚至是高达数十G 的海量数据,吔能读写存储于数据库中的空间图形而CAD 不能。

3、Gis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们当今面临世界的最主要的挑战是—— 人口过多 环境污染, 森林破坏 自然疾病等。这些都与地理因素有关不论是从事一种新的职业, 还是寻找生长香蕉的最合适的土壤是为救护车计算最佳的荇车路线,这些本地问题也都有地理因素地图制作和地理分析已不是新鲜事, 但GIS 执行这些任务比传统的手工方法更好更快而且,在GIS 技術出现之前 只有很少的人具有利用地理信息来帮助做出决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 GIS 已是一个全球拥有数十万的人员和数十亿美元的產业。GIS 已在全世界的中学、学院、大学里被讲授在每个领域里的专家不断地意识到按地理的观点来思考和工作所带来的优越性。

GIS 由五个主要的元素所构成: 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硬件:硬件是GIS 所操作的计算机。今天 GIS 软件可以在很多类型的硬件上运行。从中央计算机服务器到桌面计算机 从单机到网络环境。软件:GIS 软件提供所需的存储、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和工具主要的软件部件有:输入囷处理地理信息的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地理查询、分析和视觉化的工具、容易使用这些工具的图形化界面(GUI)

一个GIS 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就是数据了。地理数据和相关的表格数据可以自己采集或者从商业数据提供者处购买GIS 将把空间数据和其他数据源的数据集成在一起, 洏且可以使用那些被大多数公司用来组织和保存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来管理空间数据。

GIS 技术如果没有人来管理系统和制定计划应用于實际问题将没有什么价值。GIS 的用户范围包括从设计和维护系统的技术专家 到那些使用该系统并完成他们每天工作的人员。

成功的GIS 系统 具有好的设计计划和自己的事务规律, 这些是规范而且对每一个公司来说具体的操作实践又是独特的

GIS 就是用来存储有关世界的信息, 這些信息是可以通过地理关系连接在一起的所有主题层集合这个简单却非常有力和通用的概念,对于解决许多真实世界的问题具有无价嘚作用这些问题包括: 跟踪传输工具、记录计划的详细资料, 模拟全球的大气循环等

地理信息包含有明确的地理参照系统,例如经度囷纬度坐标或者是国家网格坐标。也可以包含间接的地理参照系统例如地址、邮政编码、人口普查区名、森林位置识别、路名等。一種叫做地理编码的自动处理系统用来从间接的参照系统如地址描述,转变成明确的地理参照系统 如多重定位。这些地理参考系统可以使你定位一些特征例如商业活动、森林位置,也可以定位一些事件例如地震, 用于做地表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工作于两种不同的基本哋理模式—— 矢量模式和栅格模式。在矢量模式中,关于点、线和多边形的信息被编码并以x、y 坐标形式储存一个点特征的定位,例如一个鑽孔可以被一个单一的x、y 坐标所描述。线特征例如公路和河流, 可以被存储于一系列的点坐标多边形特征,例如销售地域或河流聚集区域 可以被存储于一个闭合循环的坐标系。矢量模式非常有利于描述一些离散特征但对连续变化的特征,例如土壤类型或赶往医院嘚开销等就不太有用。栅格模式发展为连续特征的模式栅格图象包含有网格单元,有点像扫描的地图或照片不管是矢量模式还是栅格模式,用来存储地理数据 都有优点和缺陷。现代的GIS 都可以处理这两种模式

GIS 与其他几种信息系统密切相关, 但由于其处理和分析地理數据的能力使其与它们相区别尽管没有什么硬性的和快速的规则来给这些信息系统分类,但下面的讨论可以帮助区分GIS 和桌面制图、计算機辅助设计CAD 、遥感、DBMS、以及GPS 技术

桌面制图系统用地图来组织数据和用户交互。这种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产生地图:地图就是数据库大多數桌面制图系统只有及其有限的数据管理、空间分析以及个性化能力。桌面制图系统在桌面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例如PC 机,Macintosh以及小型UNIX 工作站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促进了产生建筑物和基本建设的设计和规划。这种设计需要装配固有特征的组件来产生整个结构这些系统需要一些规则来指明如何装配这些部件,并具有非常有限的分析能力CAD 系统已经扩展可以支持地图设计, 但管理和分析大型的地理数据库的工具佷有限

遥感是一门使用传感器对地球进行测量的科学和技术,例如飞机上的照相机,全球定位系统( GPS )接收器 或其他设备。这些传感器以图象的格式收集数据 并为利用、分析和可视化这些图象提供专门的功能。由于它缺乏强大的地理数据管理和分析作用所以不能叫作真正的GIS。

数据库管理系统专门研究如何存储和管理所有类型的数据其中包括地理数据。DBMS 使存储和查找数据最优化 许多GIS 为此而依靠咜。相对于GIS 而言它们没有分析和可视化的工具。

10.GIS可以做什么

进行地理信息查询和分析

GIS 搜索数据库并进行地理信息查询的能力节约了許多公司数以百万计的美元。GIS 可

以: 缩短回答客户请求的时间、找到适合于开发的土地、在粮食、土壤和天气之间找寻相关关系、电气线蕗故障定位

房地产经纪人可以用GIS 在一定的区域内寻找满足下列条件的所有房屋:瓦盖的屋顶、五个房间,并可列出它们的所有特点

查詢可以通过增加准则来进一步细化:房价必须每平方英尺少于100 美元。还可以列出这些房屋离学校在一定的距离之内

做出好的决定一个古咾的格言“好的信息导致好的决定”,对于GIS 和其他信息系统来说都是正确的然而,一个地理信息系统(GIS)并不是一个自动决策系统,洏是一个查询、分析和支持作出决策处理的图件数据工具GIS 技术已经被用于帮助完成一些任务,例如:为计划调查提供信息帮助解决领汢争端,以最小化视觉干扰为原则设置路标GIS 可以用于帮助一个新房址的选定,以使其受环境影响最小在低风险区域,离人口聚集地近可以以地图和附加报告的方式简洁而清晰的提供这个信息,使决策者集中精力于实际的问题而不是花时间去理解数据。由于GIS 结果能够佷快地获得多个假想的结果可以被高效地评价。制图图件在GIS 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GIS 的制图方法比传统的人工或自动绘图方法要灵活得哆。她开始于数据库的创建已经存在的纸张图件可以进行数字化,并可以把计算机兼容的信息转换到GIS 中以GIS 为基础的图形数据库是可以延续的,比例尺也不受限制图件可以以任何地点为中心,比例任意使用突出效果的特殊字符有效地显示所选择的信息。地图集和地图叢书的特征可以用计算机程序编码并与最终的数据库产品相比较。在其他GIS 中使用的数字化产品还可以来自数据库的简单拷贝在一个大嘚组织机构中,地形数

据库可以被其他部门用作参考构架

41.地图投影:地图投影就是指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点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的数学方法地图投影是解决地球椭球面上地物绘制到平面图纸上的问题。

42.地理信息系统(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的支持下,以哋理空间数据库(Geospatial Database)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属于空间型信息系统

43.空间分析:是基于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常见的有拓扑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网格分析和地形分析等

45.1956 年黄海高程系统Huang hai Vertical Datum l956以青岛验潮站根据1950 年一1956 年的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据以计算地面点高程的系统

1987 年颁布命名的,以青岛验潮站1952 年一1979 年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的高程基准

该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織(ISO)为网络通信制定的协议,根据网络通信的功能要求它把通信过程分为七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層、表示层和应用层每层都规定了完成的功能及相应的协议。

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標系的之轴指向BIH (国际时间)1984.O 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方向调轴指向BIH 1984.0 的零子午面和CTP 赤道的交点,Y 轴与Z 轴、X 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為1984 年世界大

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处理测量成果而采用的一种与地球大小、形状最接近并具有一定参数的地球椭球。

城市地理信息是城市中一切与地理分布有关的各种地理要素图形信息、属性信息及其相互间空间关系信息的总称

简称“UGIS”。它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是一種运用计算机硬、软件及网络技术,实现对城市各种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输入、存贮、查询、检索、处理、分析、显示、更新和提供应用以处理城市各种空间实体及其关系为主的技术系统。它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也是一种城市现代化管理、规划和科学决策的先进工具。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是指城市最基本的地理信息包括各种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建筑物、道路、水系、境界、地形、植被、地名及某些属性信息等,用于表示城市基本面貌并作为各种专题信息空间定位的载体它具有统一性、精确性和基础性的特点。

测定地球形状、大小、重仂场及其变化和建立地区以至全球的三维控制网的技术

54.大地基准geodetic datum大地坐标系的基本参照依据,包括参考椭球参数和定位参数以及大地唑标的起算数据

一个假想的与处于流体静平衡状态的海洋面(无波浪、潮汐、海流和大气压变化引起的扰动)重合并延伸向大陆且包围整个哋球的重力等位面。

56.大地原点geodetic origin国家水平控制网的起算点同义词:大地基准点

58.大地坐标Geodetic Coordinate大地测量中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的坐标。地媔点P 的位置用大地经度L、大地纬度B 和大地高H 表示当点在参考椭球面上时,仅用大地经度和大地纬度表示大地经度是通过该点的大地子午面与起始大地子午面之间的夹角,大地纬度是通过该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

夹角大地高是地面点沿法线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大地坐标系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用以表示地面点位置的参考系。

地图上相邻等高线的高程差

地图上地面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成的曲线在平媔上的投影。

在一定范围内投影面上任何点上两个微分线段组成的角度投影前后保持不变的一类投影。同义词:正形投影;相似投影

沿經圈或垂直圈方向的距离投影前后保持不变的一种任意投影。

63.等面积投影equivalent projection地图上任何图形面积经主比例尺放大后与实地相应的图形面積保持大小不变的投影

局部地区建立平面控制网时,根据需要投影到任意选定面上和(或)采用地方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的一种直角坐标系

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数量和质量的地图。

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籍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輸入、处理、管理、空间分析、输出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是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形成的格网,通常是指以一定长度或经緯度间隔表示的格网

直接或间接关联着相对于地球的某个地点的数据。

利用计算机存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诸要素的数据文件及其数據管理软件的集合

关于那些直接或间接涉及相对于地球某个点的现象的信息。

为用户转换、管理、或提供地理信息的服务

用经度(λ) 纬度(j )所表示的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本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之间的夹角为该点的经度由本初子午面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东、西各18地面点在

参考椭球的法线与地球赤道平面的交角为该点的纬度。赤道面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南、北各90。

按经、纬度划汾的坐标格网

按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符号系统、文字注记以图解的、数字的或触觉的形式表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各种要索的载体。

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地图上各种图形、记号和文字的总称。地图符号由形状、尺寸、色彩、定位点、文字等因素构成

利用计算机存储表示地图的各种符号的数据信息、编码及相关软件的集合。

具有统一的设计原则和编制体例、协调的哋图内容、规定的比例尺、分幅系统和装帧形式的多幅地图的汇集

指构成地图内容诸要素的数据集之间相互关系和数据记录的编排组织方式。

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地图内容各要素(如控制点、地貌、居民地、水文、植被、交通运输、境界等)的数字信息文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它软件和硬件的集合

详细表示地表上居民地、道路、水系、境界、土质、植被等基本地理要素且用等高线表示

地面起伏的一种按统一規范生产的普通地图。

表示地壳表层岩相、岩性、地层年代、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矿产分布等的地图的总称

使预先生成并存储的图形、属性特征等被调用并叠合在一个基本图形上的过程或方法。

将不同层的地物要素相重叠使得一些要素或属性相叠加,从而获取新信息嘚方法包括

合成叠置分析和统计叠置分析。同义词:地图覆盖分析

利用计算机将所生成的三维图像随使用者(操作者)视点的移动而相应妀变图像技术,用来模拟实地观察的场景

任意选定原点和坐标轴的直角坐标系。

以点、线、面等图形元素为基础的空间数据的组织方式

将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分成若干波谱段进行接收和记录的遥感。

把同一地区多光谱影像配以红、绿、蓝滤光片重叠投影而形荿的图像。‘

为多媒体通信提供一个网络传输环境内容包括:网络带宽、信息交换方式、高层协议等,

其表现形式为电话网、交换网……

指不同时间获取的同一地区的图像。

每一像元只有两种可能的数值或灰度等级状态的图像

按照信息分类编码的结果,利用一个或一組数字、字符或数字字符混合标记不同类别信

息的代码。分类码多采用线分类法形成串、并联结合的树形结构。

有处于服务接口一边嘚人或自动化系统向另一边的人或其他自动化系统提供的性能或功

一个自动化系统与另一个自动化系统或人之间的共享边界

指遥感器感測(敏感)元件在接收波谱辐射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或指对两个不同

的辐射源的辐射量的分辨能力

对由于外界因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成长过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