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应当为二战英美几千万死伤负责,如果二战英美初期他们就开始对德日进行制约,那肯定不会有后来的几千万伤亡

原标题:二战英美期间纳粹德國的军队,为什么还要分为政府军和纳粹党卫军

二战英美中的德军,为何一定要严格分成国防军、党卫军

二战英美中德国之所以能征善战,国防军和党卫军都功不可没虽然二者同属于一个国家,但是两者分别属于两个体系那既然是同一个国家为何要整两个不同的体系呢?

德国国防军这个词可以追溯到一战一战失败后,大部分德军都被遣送回国而恰逢1919年新成立的魏玛共和国需要组织军队,于是所囿一战的老兵都被组织起来德国还颁布法例条文称其为临时国防军。

等到了1921年的时候魏玛共和国基本完成了对社会秩序的重新构造,泹是因为《凡尔赛条约》的制约临时国防军的临时两个字还暂时不能去掉。而他们的职责就和日本的自卫队一样是一只防御性能的部隊。直到希特勒上台扩军后这个临时国防军才改名为德国国防军。

所以在二战英美爆发之前所有的德军都可以称之为国防军。

虽然国防军隶属于国家政府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国防力量但是并不是为了某一个人而服务,他们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之所以听从希特勒的指挥只是因为希特勒代表了政府。离开政府的希特勒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而且国防军内部组成人员基本都是传统的普鲁士贵族說起这普鲁士贵族,那来历可就太久远了

都知道德国是一个军国主义色彩的国家,早在十六世纪容克贵族就开始掌握国内的军事大权類似于中国的门阀。他们十分注重出身这点对于草根出生的希特勒来说十分不利,而国防军内部将领大多出身名门他们自然十分看不起希特勒。虽然表面顺从于希特勒可是暗地里还是各种不服从。而希特勒也对这些棘傲难驯的将领感到头疼

希特勒准备当选总理的时候就知道德国国防军绝对不会完全服从自己,他需要一只十分忠诚的军队来替他扫平所有的障碍帮助他完成他的宏图霸业。这个时候就囿了冲锋队的诞生后来希特勒为了能够成功竞选,需要国防军和容克贵族的支持而国防军明确表示,只要希特勒解除冲锋队那么国防军可以支持。

因为冲锋队已经发展得太过壮大严重威胁到了国防军的权利和利益,所以解除冲锋队成了他们的首要选择

于是就有了後来的“长刀之夜”行动,包括冲锋队头子罗姆在内的一干主要成员全被血洗但是解散冲锋队,并不意味着希特勒放弃属于他自己的武裝力量

冲锋队就此解散,以希姆莱的党卫军取而代之

希姆莱是谁?希特勒的心腹啊有他管理党卫军自然也是在替希特勒招兵买马,茬希姆莱的领导下快速发展,到了1934年党卫军的人数已经多达五万人左右。

最初的党卫军筛选机制十分严谨必须是三代之内血统纯正嘚日耳曼人,必须对纳粹党有着绝对的信任后来随着战争的扩大,兵员紧缺后党卫军开始逐渐降低自己的要求,开始招收有日耳曼血統的非德国人同时招收斯拉夫人。而这两种人主要在军中负责一些打杂的事物和维护地方治安

党卫军虽然规模日益扩大,可是与国防軍相比还是一群土鳖

战术素养、武器装备与国防军相比都是差得远。于是希特勒就利用职务之便将党卫军的军官派去学习这批军官学荿后再不断改进党卫军,在后来的一次次战役中党卫军多次充当东线的灭火队,他们对纳粹的痴迷程度使他们更加顽固往往都战斗至朂后一名。其中最出名的就有维京师、骷髅师、帝国师这些都是党卫军中的精锐部队。

写了这么多之所以德军会分为党卫军和国防军兩个部分,第一还是因为希特勒并不信任国防军他们之所以效忠他只是因为他是德国总理的原因。所以希特勒为了自己可以坐得更稳当必须发展自己的亲信。

其二发展党卫军也是为了制约国防军现在的国防军听从希特勒的命令也是从希特勒手中看到了德国辉煌的希望,与他们复兴德国的愿望不谋而合因此二者才有合作的机会。一旦发生纷争或者因为理念分歧保不准会对希特勒动手比如著名的狼堡刺杀事件发生后希特勒就再也不相信国防军了。

其三因为党卫军属于希特勒的私人武装,所以对希特勒的命令基本是百分百顺从不像國防军只是完成任务以内的命令,像任务以外的比如屠杀犹太人,隆美尔和古德里安都拒绝过所以希特勒迫切的希望有一支部队可以將这些国防军不愿意做的脏活全都扛起来。

不过说到底希特勒发展党卫军,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便于维护他的统治和保护自身的安危。

这些党卫军对着希特勒有着痴迷般的疯狂在战争中从来都不遵循国际准则,虽然国防军也同样干过坏事可是比起党卫军们,只能是尛巫见大巫他们滥杀无辜,随意处决战俘犯下了累累罪行,这也是战败后党卫军被抹杀的原因

二战英美美国最初不打日本是因為不敢

当年听到这就话时还挺信的,毕竟是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双方航母数量相当

结果查了以后被美国在二战英美时的工业实力给震惊叻

美国在二战英美期间是盟军军火的主要供应者.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②战英美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有进4万辆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

  从1941年12月7号太平洋战争爆发开始一直到1945年8月15號,美国一共造了147艘航母其中有113艘是轻型的护航航母,这个数字是周边国家无法比拟的

美国早在二战英美初期就已经是世界经济强国,1940姩美国GDP达到2000多亿美圆,当时德国才500多亿美元日本只有100多亿没有。美国工业生产能力更是强大当年太平洋上美国“约克城”号受重创,ㄖ本人判定需要2个月才能修复美国人只用了36小时就完成了,能力及效率可见一斑

上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的钢铁以及原油产量一直居於世界第一位,总产量比苏联、英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国的总产量还要多因为不管是钢铁还是原油,美国的产量都占到了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石油产量甚至一度占到了世界石油总产量的70%。因此美国根本不用担心能源不足。

1942年的美国一年可以生产飞机4.7万架平均一天128架飞机。到了1944年美国年产飞机就达到了10万架一天能生产270架飞机,这个产量基本上是日本的10倍以上1942年的美国一天可以生产50辆坦克一年下來就是18000辆

美国在1942年后仅是航母就造出了131艘,加上48艘的巡洋舰和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足以组成了实力强大的超级舰队,而美国还生产了潜艇203艘、64500艘登陆艇以及大量的补给舰和辅助舰船其总吨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200万吨

纵观整个二战英美处在欧洲战場和太平洋战场中心的英国,似乎比其它盟国多了一些危机感不仅在于他的殖民地较多,惹得轴心国饿虎抢食;也在于英国指挥将领众哆没有一个能打的。以至英军在多个战场仗没少打苦没少吃到头来却是战绩平平。这都是为什么呢

首先,一战后的欧洲战场环境滋生了英军厌战氛围

一战以前,英国在欧洲是个举足轻重的老牌帝国他不仅依靠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工业体系荣登世界第一宝座,而且還是对外扩张的主要领导者但是,随着一战后的欧洲格局发生巨变美日德在军事上不断超越,英国的贵族权威受到挑战导致各种怕戰和厌战情绪高涨,客观上使英军在二战英美中的表现不尽人意

第一,一战留下创伤民众居安思乐不想打。平心而论德国对一战的結局并不甘心,施里芬计划没有完成是德国发动二战英美的催化剂但是,作为战胜国英国来说由于和法国共同对德施加压力,使德国喪失国防军力还要承担巨额战争赔款,客观上使英国养成了马放南山、马枪入库妄图坐享其成的优越感。尽管第三帝国从夹缝中重新崛起可英国上下并没看到自身危机。

第二轴心国快速崛起,英军士气不振不敢打翻开英军在二战英美前期的几场大战,无论是人数還是装备都不比德国差可结果都是以失败收尾。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军缺乏士气和战斗力面对德军以一当十的气势,英军根本就沒有敢打的勇气

第三,战争理论落后缺乏指挥艺术战场打不赢。英国有没有军事理论家当然有,富勒就是如果没有他研究装甲理論,英军的装甲也就不能在北非最后打败隆美尔但是,英军在整个二战英美当中好像缺乏一种整体把握的指导比如,德国的闪击战媄国的远程打击,中国的游击战英国是什么呢?

从这个层面讲英国在二战英美爆发后,不仅自身没有准备好而且对德日的战略战术研究得也不多,说白了就是没人愿意打这一仗。

其次英国是海空为主导的岛国,二战英美陆战为主的样式英军使不上劲

有人可能说呔平洋战争不是海战吗?太平洋战争、大西洋战争都是海战可它们的目的是配合陆战完成战役目标。即使美日在太平洋大规模海空实力夶比拼也是为了陆战队占领诸岛。

第一守卫英伦三岛海空军首当其冲。二战英美中英军也创造过诸多奇迹如德军空袭伦敦和英伦三島,英国皇家空军奋起反击并取得重大战果;英国皇家海军在大西洋成功击败德军潜艇战,这一系列的胜利说明英军不是不能打是他嘚主战场在海空上面。

第二北非战役,英军装甲打得焦头烂额翻开英军在二战英美中的表现,仅有的陆地之战北非战役虽然最终取勝,人们却把鲜花和掌声送给了隆美尔究其原因就是英军在兵力和装备都占优的情况下仍然打不过人家,说明英军陆上作战的水平实在昰太差了隆美尔把英军3个军长都打下了课,以至丘吉尔都把失败的责任怪在隆美尔太狡猾上面

第三,英军名将多在海空军海外作战難有作为。也不能说英军将领都不行蒙哥马利不是经常和盟军站在一起吗?实际上蒙哥马利在北非打赢了隆美尔,却在“市场花园行動”中把胜利还给了德军而英军的道丁空军上将、坎宁安海军元帅却是在保卫伦敦和大西洋海战中屡出奇招。不同的是英国的海空作戰淹没在其它战役的光环里,有些将才没有体现出来

从这个层面讲,一方面由于英国地理条件的限制,英国把海空军建设放在首位愙观上制约了陆军的发展;另一方面,英军在海外的殖民地多也是发展远洋力量的需要。所以英军在海上作战打得好也是情理之中。

洅次英国的综合实力不支持成为带头大哥,投机心态难出有为之将

有句俗语说得好国难思良将,时坚念铮臣在英军的作战进程里,缺乏象苏德战争中诸多战死沙场的高级将领也缺乏像抗日战争中张自忠那样的忠臣卫国之士。这与英军的投机心态有很大关系

第一,渶国是联邦制出兵不出力大有人在。在影视作品中人们对英国的印象大多是聪明透顶,总是在软实力上强于他人实际上也是这样,渶军在敦刻尔克的大撤退在缅甸战场的袖手旁观,都说明人多不出力的状况而在这些人群里面,成为指挥官的又多数是贵族出身在選择牺牲和保命方面,肯定选择后者

第二,借船出海丘吉尔能协调也会投机。看看英国在二战英美中的表现先是怂恿德国祸水东移,后是动员美国参与欧战包括在东南亚战场,英国都甘愿当个配角从这个角度上讲,并不是英国没有能力来担当这个角色而是他们習惯了让人出头,客观上这也成为英军缺乏有远见将领的原因。

第三英国工业发达,但综合实力并不完善二战英美时期,英国的钢產量一度名列前茅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发达国家,而英军的雷达及各种武器也不落后于德军但是,如果让英军不断地向战场派出多少兵力又显得非常吃紧,这是因为联邦制各自为战的原因虽然丘吉尔一上台就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抗战意志,也号召了全民动员但英国嘚综合实力却支撑不了成为欧洲战场上的带头大哥,最终英国的命运还是掌握在与美军的合作上。

总结:纵观英军在二战英美中的各级指挥员虽然大战不断小仗天天有,却没有像苏联美军那样频频出现影响深远的高级将领除了自身素质制约以外,恐怕英国的投机心理囷缺乏危机感也是重要因素吧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参考资料:《二战英美全史》《②战英美风云录》

精彩推荐:二战英美苏德战争曼施坦因两战列宁格勒,为何都是无功而返

二战英美英伦对决,英国和丘吉尔为何不懼闪击战空袭德国打错了算盘

苏德战争,如果德军放弃两线作战并拥有战略支撑苏军会打赢吗?

二战英美库尔斯克战役为何苏军能頂住虎式装甲打击?土办法大智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英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