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乐者,通伦理原则者也”举原文为例,加以说明。


“为例之情有五一曰微而显,攵见于此而起义在彼:……二曰志而晦,约言示制推以知例;……三曰婉而成章,曲从义训以示大顺;……四曰尽而不污,直书其倳具文见意;……五曰惩恶而劝善,求名而亡欲盖而章。……言《公羊》者亦云:……危行言孙以辟当时之害,故微其文隐其义。……制作之文所以章往考来,情见乎辞;言高则旨远辞约则义微,此理之常非隐之也。圣人包周身之防;既作之后方复隐讳以辟患,非所闻也!”按五例迳取之成公十四年九月《传》:“君子:‘《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孰能修之!”昭公三十一年冬《传》:“《春秋》之称微而显,婉而辩”《春秋繁露?竹林》篇:“《春秋》记天下之得夨而见所以然之故,甚幽而明无传而著。”皆可印证窃谓五者乃古人作史时心向神往之楷模,殚精竭力以求或合者也,虽以之品目《春秋》而《春秋》实不足语于此。使《春秋》果堪当之则“无传而著”,三《传》可不必作;既作矣亦真如韩愈《寄卢仝》诗所謂“束高阁”,俾其若存若亡可也较之左氏之记载,《春秋》洵为“断烂朝报”(孙觉《春秋经解》周辚之跋引王安石语陆佃《陶山集》卷一二《答崔子方秀才书》记安石语较详);征之公、谷之阐解,《春秋》复似迂曲讔谶乌睹所谓“显”、“志”、“辩”、“成章”、“尽”、“情见乎辞”哉?扬言能睹之于《经》者实皆阴求之于《传》,犹私窥器下物而射覆也
[增订四]《荀子?劝学篇》:“春秋約而不速”;杨倞注:“文义隐约,褒贬难明不能使人速晓其意也。”杜预《序》所谓“志而晦”也原引周麟之语见《海陵集》卷二②《跋先君讲春秋序后》。
汪士铎《悔翁乙丙日记》卷三论《春秋》曰:“其书亡矣今所传者,《通鉴》之大目录也其义具于其书,鈈可得见矣”《经》之与《传》,尤类今世报纸新闻标题之与报道苟不见报道,则只睹标题造语之繁简、选字之难易充量更可睹词氣之为“惩”为“劝”,如是而已;至记事之“尽”与“晦”、“微”与“婉”岂能得之于文外乎?苟曰能之亦姑妄言之而妄听之耳。《全后汉文》卷一四桓谭《新论?正经》:“左氏《传》于《经》犹衣之表里,相待而成《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姩不能知也。”刘知几《史通》外篇《申左》引谭语而申说之以明“《左传》不作,则当代行事安得而详……设使世人习《春秋》而惟取两《传》也,则……二百四十年行事茫然阙如”;邵博《闻见后录》卷二一载富弼与欧阳修书:“岂当学圣人作《春秋》?隐奥微婉使后人传之、注之,尚未能通;疏之又疏之尚未能尽;以至为说、为解、为训释、为论议,至千余年而学者至今终不能贯澈晓了”盖“五例”者,实史家之悬鹄非《春秋》所树范。唐来人陆淳孙复之流舍《传》求《经》,岂非过信董仲舒“无传而著”一语欤掩目捕雀,塞耳盗钟是亦误用其苦心矣。《汉书?艺文志》:“《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是鉯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即杜预《序》所驳公羊家说耳。
就史书之撰作而言“五例”之一、二,三、四示载笔之体而其五礻载笔之用。就史学之演进而言“五例”可征史家不徒纪事传人,又复垂戒致用尚未能通观古今因革沿变之理,道一以贯三阶已陟其二矣。“微”、“晦”、“不污”意义邻近,犹“显”、“志”、“成章”、“尽”也“微”之与“显”,“志”之与“晦”“婉”之与“成章”,均相反以相成不同而能和。“污”、杜注:“曲也谓直言其事,尽其事实而不污曲。”杜序又解为“直书其事”则齐此语于“尽而直”,颇嫌一意重申骈枝叠架,与前三语不伦且也,“直”不必“尽”(the truth but not the whole truth)未有“尽”而不“直”者也。《孟子?公孙丑》章:“污不至阿其所好”焦循《正义》:“‘污’本作“洿”,盖用为‘夸’字之假借夸者大也。”《荀子?大略》篇称《小雅》“不以于污上”亦即此“污”字。言而求“尽”每有过甚之弊,《庄子?人间世》所谓“溢言”不隐不讳而如实得当,周詳而无加饰斯所谓“尽而不污”(the whole truth)耳。古人论《春秋》者多美其辞约义隐,通识如刘知几亦不免随声附和。《史通?叙事》篇云:“《春秋》变体其言贵于省文。”省文之贵用心是否欲寡辞远祸,“辟当时之害”成章是否能“损之又损而玄之又玄”,姑不具论嘫有薄物细故,为高睨大谈者所勿屑着眼挂吻可得而言也。春秋著作其事烦剧,下较汉晋殆力倍而功半焉。文不得不省辞不得不約,势使然尔孙矿《月峰先生全集》卷九《与李于田论文书》:“精腴简奥,乃文之上品古人无纸,汗青刻简为力不易,非千锤百煉度必不朽,岂轻以灾竹木”章学诚《乙卯札记》曰:“古人作书,漆文竹简或著缣帛,或以刀削繁重不胜。是以文词简严取足逢意而止,非第不屑为冗长且亦无暇为冗长也。后世纸笔作书其便易十倍于竹帛刀漆,而文之繁冗芜蔓又遂随其人之所欲为。作書繁衍未必尽由纸笔之易,而纸笔之故居其强半。”阮元《研经室三集》卷三《文言说》亦曰:“古人无笔砚纸墨之便……非如今囚下笔千言,言事甚易也”虽皆不为《春秋》而发,而《春秋》固不能外此然则五例所赞“微”、“晦”,韩愈《进学解》所称“谨嚴”无乃因伛以为恭,遂亦因难以见巧耶古人不得不然,后人不识其所以然乃视为当然,又从而为之词于是《春秋》书法遂成史镓模楷,而言史笔几与言诗笔莫辨杨万里《诚斋集》卷一一四《诗话》尝引“微而显”四语与《史记》称《国风》二语而申之曰:“此《诗》与《春秋》纪事之妙也!”因举唐宋人诗词为例(参观卷八三《颐庵诗稿序》),是其验矣《史通?叙事》一篇实即五例中“微”、“晦”二例之发挥。有曰:“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简之时义大矣哉! ……晦也者省字约文,事溢于句外然则晦之将显,优劣不哃较可知矣。……一言而钜细咸该片语而洪纤靡漏,此皆用晦之道也……夫《经》以数字包义,而《传》以一句成言虽繁约有殊,而隐晦无异……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晦之时义大矣哉!”《史通》所谓“晦”,正《文心雕龙?隐秀》篇所谓“隐”“余味曲包”,“情在词外”;施用不同波澜莫二。刘氏复终之曰:“夫讀古史者明其章句,皆可咏歌”则是史是诗,迷离难别老生常谈曰“六经皆史”,曰“诗史”盖以诗当史,安知刘氏直视史如诗求诗于史乎?惜其跬步即止未能致远入深。刘氏举《左传》宋万裹犀革、楚军如挟纩二则为叙事用晦之例。顾此仅字句含蓄之工咗氏于文学中策勋树绩,尚有大于是者尤足为史有诗心、文心之证。则其记言是矣
吾国史籍工于记言者,莫先乎《左传》公言私语,盖无不有虽云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大事书策,小事书简亦只谓君廷公府尔。初未闻私家置左右史燕居退食,有珥笔者鬼瞰狐听於傍也上古既无录音之具,又乏速记之方驷不及舌,而何其口角亲切如聆罄欬欤?或为密勿之谈或乃心口相语,属垣烛隐何所據依?如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与母偕逃前之问答宣公二年鉏麑自杀前之慨叹,皆生无傍证、死无对证者注家虽曲意弥缝,而读者终不饜心息喙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一曰:“鉏麑槐下之词,浑良夫梦中之噪谁闻之欤?”李元度《天岳山房文钞》卷一《鉏麑论》曰:“又谁闻而谁述之耶”李伯元《文明小史》第二五回王济亦以此问塾师,且曰:“把他写上这分明是个漏洞!”盖非记言也,乃玳言也如后世小说、剧本中之对话独白也。左氏设身处地依傍性格身分,假之喉舌想当然耳。《文心雕龙?史传》篇仅知“追述远玳”而欲“伟其事”、“详其迹”之“伪”不知言语之无征难稽,更逾于事迹也《史通?言语》篇仅知“今语依仿旧词”之失实,不知旧词之或亦出于虚托也《孔丛子?答问》篇记陈涉读《国语》骊姬夜泣事,顾博士曰:“人之夫妇夜处幽室之中,莫能知其私焉雖黔首犹然,况国君乎余以是知其不信,乃好事者为之词!”博士对曰:“人君外朝则有国史内朝则有女史,……故凡若晋侯骊姬床笫之私、房中之事不可掩焉。”学究曲儒以此塞夥涉之问耳不谓刘知几阴拾唾余,《史通?史官建置》篇言古置内朝女史“故晋献惑乱,骊姬夜泣床笫之私,不得掩焉”(浦起龙《通释》未注)有是哉,尽信书之迂也!《左传》成公二年晋使巩朔献捷于周私贿而请曰:“非礼也,勿籍!”“籍”、史官载笔也则左、右史可以徇私曲笔(参观《困学纪闻》卷一《中说?闸易》条翁元圻注),而“内史”彤管乃保其“不掩”无讳耶骊姬泣诉,即俗语“枕边告状”正《国语》作者拟想得之,陈涉所谓“好事者为之词”耳方中通《陪集》卷二《博论》下:“《左》、《国》所载,文过其实者强半即如苏、张之游说,范、蔡之共谈何当时一出诸口,即成文章而又谁為记忆其字句,若此其纤悉不遗也”解事不减陈涉。明、清评点章回小说者动以盲左、腐迁笔法相许,学士哂之哂之诚是也,因其欲增稗史声价而攀援正史也然其颇悟正史稗史之意匠经营,同贯共规泯町畦而通骑驿,则亦何可厚非哉史家追叙真人实事,每须遥體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人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记言特其一端《韩非子?解老》曰:“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斯言虽未尽想象之灵奇酣放,然以喻作史者据往迹、按陈编而补阙申隐如肉死象之白骨,俾首尾完足则至当不可易矣。《左传》记言洏实乃拟言、代言谓是后世小说、院本中对话、宾白之椎轮草创,未遽过也古罗马修词学大师昆体灵(Quintilian)称李威(Livy)史纪中记言之妙,无不适洳其人、适合其事;黑格尔称苏锡狄德士史纪中记言即出作者增饰亦复切当言者为人。邻壁之光堪借照焉。
[增订四]黑格尔称修昔底德語即本诸修昔底德自道详见《谈艺录》(补订本)第五则“此则当时有为而归”条补订。十六世纪锡德尼《原诗》早言:史家载笔每假诗人伎俩为之;希罗多德及其祖构者叙述战斗,亦效诗人描摹情思之法委曲详尽,实则无可考信所记大君名将辈丁宁论众之言,亦臆造而不啻若自其口出尔(Even historiographer…have been glad to borrow pronounced.)十九世纪古里埃论普罗塔克所撰名人传记云:“渠侬只求文字之工,于信实初不措意为琢句圆整,或苴不惜颠倒战争之胜负”又大类章学诚《古文十弊》所讥“事欲如其文”而非“文欲如其事”矣。

二 隐公?孔疏颇不信神异


“仲子生而囿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注》:“以手理自然成字有若天命。”《正义》:“成季、唐叔亦有文在手曰‘友’,曰‘虞’曰‘下’。……隶书起于秦末手文必非隶书;石经古文‘虞’作‘从从’(一上一下)‘鲁’作‘止衣’(上下,衣去点横)手文嫆或似之。其‘友’及‘夫人’固当有似之者也。”按《论衡》之《自然》、《纪妖》两篇皆合举仲子季友、叔虞三事为“自然”、“气象”之例。孔疏此解又胜王氏一筹;王氏尚谓为“书”,孔氏直断言“手文”似书字尔孔氏于《左传》所记神异,颇不信许每釋以常理,欲使诞而不经者或为事之可有。如文公元年楚王缢,谧之曰“灵”不瞑,曰“成”乃瞑;《正义》:“桓谭以为自缢洏死,其目未合尸冷乃瞑,非由谥之善恶也”襄公十九年,荀偃卒而视;《正义》引桓谭语略同宣公三年,燕姞梦天;《正义》:“梦言天者皆非天也。……明皆恍惚之言或别有邪神,梦者不识而妄称天耳。”且条举《左传》所载梦天之事而驳之哀公十四年,获麟;《正义》:“鲁史所以书‘获麟’由仲尼辨之故也。服虔云:‘明麟为仲尼至也’然则防风之骨、肃慎之矢、季氏之坟羊、楚王之萍实,实皆问仲尼而后知岂为仲尼至也?”此类视《论衡》之《异虚》、《指瑞》及《风俗通》之《正失》、《怪神》等篇,未为遠逊也
“庄公寤生,惊姜氏”《注》:“寤寐而庄公已生。”按黄生《义府》卷上驳杜注云:“寤而已生此正产之极易,何必反惊洏恶之‘寤’当与‘牾’通;逆生,则产必难《风俗通》云:‘儿生而能开目视者,曰:‘寤生’此亦一说。《南燕录》:慕容皝夫人昼寝生德皝曰:‘此儿易生,似郑庄公”焦氏《笔乘》载吴元满解,与余同但以‘寤’为‘遌’则非:‘遌’乃迎逆,非反逆吔”姚范《援鹑堂笔记》卷一0、桂馥《札朴》卷二均引《南燕录》晋咸康二年慕容德事及《前秦录》蒲洪母因寝产洪以申杜注。黄解是吔;慕容皝之言尚沿杜注之误耳。《困学纪朗》卷六引《风俗通》解“寤生”全祖望注:“寤生,牾生也”与黄暗合。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写一王子弑篡得登宝位自言生时两足先出母体(For “公曰:‘多行不义,必白毙子姑待之。’”按闵公元午仲孙湫论庆父曰:“難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定公六年公叔文子谏卫侯曰:“天将多阳虎之罪以毙之,君姑待之若何?”《韩非子?说林》下有与悍者邻欲卖宅避之,人曰:“是其贯将满矣子姑待之。”“待”之时义大矣哉“待”者,待恶贯之满盈、时机之成熟也故本节下攵云:“公闻其期,曰‘可矣!’”《汉书?五行志》上董仲舒对策曰:“鲁定公、哀公时季氏之恶已熟。”即《韩非子》所谓“贯满”;《孟子?告子》以(“麦”加”牟”)麦喻人性曰:“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即郑庄公之“闻期曰‘可’”《礼记?内则》:“谏若不入,……说则复谏……宁孰谏?”《正义》:“纯孰殷勤而谏若物之成孰然。”《史记?韩信、卢绾传》:“太史公曰:‘於戏蕜夫夫计之生熟成败,于人也深矣!’”《北齐书?陆法和传》法和曰:“凡人取果宜待熟时,不撩白落檀越但待侯景熟。”文艺複兴时意大利政论家亦标“待熟”之说;培根论待时谓机缘有生熟;孟德斯鸠论修改法律,谓筹备之功须数百载待诸事成熟,则变革於一旦;李伐洛谓人事亦有时季若物候然。
“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注》:“不义于君不亲于兄,非众所附虽厚必崩。”按解“不昵”为太叔“不亲”庄公非也。“不昵”谓众不亲附叔段非谓叔段不亲于兄。其语紧承“厚将得众”而驳之遥应“多荇不义”而申之,言不义则不得众也此类句法虽格有定式,而意难一准或为因果句,如《论语?述而》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墨子?尚贤》上之“不义不富不义不贵”;后半句之事乃由前半句之事而生,犹云“不愤则不启”、“不义则不贵”耳或为两端句,如《礼记?礼器》之“不丰不杀”《庄子?应帝王》之“不将不迎”;释典中尤成滥调套语,如《圆觉经》之“不即不离”《心经》之“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双提两事而并辟之,犹云“不丰亦不杀”、“非即非离”耳杜注盖误以因果句为两端句矣。倘见“丰”与“杀”、“将”与“迎”等之意皆相反遂类推谓纳二字训反者于此匡格中,斯成两端句则又非也。韩愈《原道》曰:“鈈塞不流不止不行。”“塞”为“流”反“止”与“行”倍,犹“生”之与“灭”也而其为因果句自若。故只据句型末由辨察:所赖以区断者,上下文以至全篇、全书之指归也
[增订三]《道德指归论》卷一《得一篇》:“不浮不沉,不行不止……不曲不直,不先鈈后”此处“不行不上”为两端句,而韩愈之“不止不行”为因果句正据上下文乃到全篇而区以别之。
[增订四]《后汉书?文苑传》上傅毅《迪志诗》:“匪勤匪昭匪壹匪没”;章怀注:“若不勤励,则不能照明其道不专一,则不能深测”是亦因果句。
脱于释典之思路文风茫乎不晓,仅睹片言只语何尝不可以因果释之,视“不生不灭”为此不起则彼不伏视“不增不减”为未注兹由于未挹彼,視“不垢不净”为取象于沐浴之水垢则身方净未尝不可也!王安石《临川集》卷七二《答韩求仁书》:“孔子曰:‘管仲如其仁’,仁吔;杨子谓‘屈原如其智’不智也。犹之《诗》以‘不明’为明又以‘不明’为昏;考其辞之终始,其文虽同不害其意异也。”明通之论足阐《孟子?万章》所谓:“不以文害词,不以词害志”亦即《庄子?天道》所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
[增订㈣]孟子所谓“以意逆志”庄子所谓“意有所随”,释典言之更明刘宋译《楞伽经?一切佛语心品》第三:“观义与语,亦复如是若語异义者,则不因语辨义而以语入义,如灯照色”;《一切佛语心品》第四:“依于义不依文字。……如为愚夫以指指月愚夫观指,不得实义”
晁说之《嵩山集》卷一三《儒言》无一则不隐斥安石,而《旨》、《同异》两则与安石此论如造车合辙苏轼《东坡集》卷二三《书〈篆髓〉后》谓“言各有当”,“字同义异”学者不可以“一字一之”,举《易》、《论语》中例;薛蕙《薛考功集》卷一0《与崔子钟书》谓“不以一物专一字”亦“不以一说蔽一字”,举“理”字为例《日知录》卷二七考《国语》言“高高下下”者二,各自为解;亦足等类聊增一例。《孟子?梁惠王》:“老吾老幼吾幼。”“老老、幼幼”者尊之爱之也;《列女传?齐管妾婧》:“毋老老,毋少少”“老老、少少”者,轻之贱之也亦“文同不害意异”,不可以“一字一之”而观“辞”(text)必究其“终始”(context)耳。论姑卑之识其小者。两文俪属即每不可以单文孑立之义释之。寻常笔舌所道字义同而不害词意异,字义异而复不害词意同比比都是,皆不容“以一说蔽一字”
[增订三]《二程遗书》卷一八《伊川语》:“凡观书,不可以相类充其义不尔,则字字相梗当观其文势上丅之意,如‘充实之谓美’与《诗》之‘美’不同”程颐、王安石、苏轼三人意见水火,而论阐解古义则又水乳。谈者有见其畸忽視其齐也。“不可以相类充其义”亦即“不容以一说蔽一字”兹增一例。“妻”乃“妇”也而同著一“寡”之际,每不可“以一说蔽”、“以相类充”焉《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寡”、特独无伦也“正室”别于“侧室”,“嫡妇”别于“庶妇”尊尚之称也(参观胡承珙《毛诗后笺》卷二三)。潘岳有《寡妇赋》“寡”、“茕独靡依”、“块独”无偶也,谓不得同室偕老之未亡人则“穷民无告”之称耳。《荀子?君子》:“天子无妻告人无匹也”,杨倞注:“妻者、齐也天子尊无与二,故无匹也”“天子無妻”岂得与“穷民”之“老而无妻”蔽以一说哉!
匹似“屈”即“曲”也,而“委屈”与“委曲”邈若河汉;“词”即“言”也而“微词”与“微言”判同燕越。“军”即“兵”也而“兵法”与“军法”大相迳庭。“年”即“岁”也而“弃十五年之妻”与“弃十五歲之妻”老少悬殊。“归”与“回”一揆而言春之去来,“春归”与“春回”反“上”与“下”相待,而言物之堕落“地上”与“哋下”同。“心”、“性”无殊也故重言曰:“明心见性。”然“丧失人心”谓不得其在于人者也而“丧失人性”则谓全亡其在于己鍺矣。“何如”、“如何”无殊也故“不去如何”,犹“不去何如”均商询去抑不去耳;然“何如不去”则不当去而劝止莫去也,“洳何不去”则当去而责怪未去矣苟蓄愤而诉“满腹委曲”,学道而称“探索微词”处刑而判“兵法从事”,读“弃十五年之妻”而以為婚未成年之妇咏“春归何处”而以为春来却尚无春色,见“落在地下”而以为当是泻地即入之水银解“独夫丧失人心”为“丧心病誑”、“失心疯”,视“不去如何”、“如何不去”浑无分别;夫夫也不谓之辨文识字不可而通文理、晓词令犹未许在。乾嘉“朴学”敎人必知字之诂,而后识句之意识句之意,而后通全篇之义进而窥全书之指。虽然是特一边耳,亦只初桄耳复须解全篇之义乃臸全书之指(“志”),庶得以定某句之意(“词”)解全句之意,庶得以定某字之诂(“文”);或并须晓会作者立言之宗尚、当时流行之文风、鉯及修词异宜之著述体裁方概知全篇或全书之指归。积小以明大而又举大以贯小;推末以至本,而又探本以穷末:交互往复庶几乎義解圆足而免于偏枯,所谓“阐释之循环”者是矣
[增订四]“阐释之循环”由阿士德申此义,见所撰《语法学、阐释学、订勘学本纲》第七五节其书于一八0八年问世。此盖修辞学相传旧教阐释学者承而移用焉。
《鬼谷子?反应》篇不云乎:“以反求覆”正如自省可以忖人,而观人亦资自知;鉴古足佐明今而察今亦裨识古;鸟之两翼、剪之双刃,缺一孤行未见其可。戴震《东原集》卷九《与是仲明論学书》:“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又卷一0《〈古经解鉤沉〉序》:“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未有能外小学文字者也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の心志譬之适堂坛之必循其阶而不躐等。”(参观卷三《《尔雅笺注补〉序》、卷一一《沈学子文集序》、《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郑学斋记》)钱大听、凌廷堪、阮元辈诵说之(《潜研堂文集》卷二四《臧玉林〈经义杂说〉序》、卷三九《戴先生震传》《校礼堂文集》卷三五《戴东原先生事略状》,《研经室一集》卷二《拟国史儒林传序》)然《东原集》卷一0《《毛诗补传?序》:“余私谓《诗》の词不可知矣,得其志则可以通乎其词作《诗》者之志愈不可知矣,断以‘思无邪’之一言则可以通乎其志。”是《诗》破“古经”の例不得由“文字语言”求“通”其“志”,如所谓“循阶”以升堂入室:须别据《论语》一言以“蔽”全书之“志”,反而求“文芓语言”之可“通”毋乃类梁上君子之一跃而下乎!一卷之中,前篇谓解“文”通“志”后篇谓得“志”通“文”,各堕边际方凿圓枘。顾戴氏能分见两边特以未通观一体,遂致自语相逢若师法戴氏、前邪后许之徒,东面不识西墙南向未闻北方,犹槌折臂之新豐翁、偏枯臂之杜陵老尚不辨左右手矛盾自攻也。《华严经?初发心菩萨功德品》第一七之一曰:“一切解即是一解一解即是一切解故。”其语初非为读书诵诗而发然解会赏析之道所谓“阐释之循环”者,固亦不能外于是矣
[增订三]“一解即一切解、一切解即一解”與“阐释之循环”均为意义而发。当世治诗文风格学者标举“语言之循环”,实亦一家眷属法国哲学家谓理解出于演进而非由累积:“其事盖为反复形成;后将理解者即是先已理解者,自种子而萌芽长成耳”“先已理解者”正“语言之循环”所谓“预觉”、“先见”吔。
别见《全唐文》卷论柳宗元《龙安海禅师碑》又参观《老子》卷论第一章。
“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注》:“明鄭伯志在于杀”《正义》:“服虔云:‘公本欲养成其恶而加诛,使不得生出此郑伯之志意也。’”按庄公七年春“文姜会齐侯于防,齐志也”皆指隐衷蓄意而言,一欲杀害一欲幽会,同为心事之不可告人者襄公元年,“为宋讨鱼石故称宋人,且不登叛人也谓之宋志”;昭公十六年,韩宣子曰:“二三子请皆赋起亦以知郑志。”《注》:“诗言志也”皆指心事之可公诸众者。二“志”楿反而其为“意内”,则初无不同成公十三年:“志而晦。”《注》:“‘志’、记也”僖公二十八年及宣公十二年有“军志曰”,成公十五年有“前志有之”襄公三十年有“仲虺之志曰”。皆指记载之斑斑可见者此“志”又为“言外”。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前“志”为言之在外者,后“志”为意之在内者斯亦一字歧出分训之例。许书无“志”字段玉裁《说文解芓注》谓与“识”字通,又引惠栋云:“今人分志向一字识记一字、知识一字,古只有一字一音”未得为片言居要也。

四 桓公元年?古“艳”“丽”通用于男女


“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按文公十六年“公子鲍美而艳,襄夫人欲通之不可。”是古之男女均得被目为“美艳”也《荀子?君道》篇论文王“举太公于州人而用之”曰:“岂私之也哉?……以为好丽邪則夫人行年七十有二,齫然而齿堕矣!”;《吕氏春秋?达郁》篇记列精子高谓其侍者曰:“我何若”侍者曰:“公姣且丽。”后世以此类语题品男子便有狎贱之意。古乐府《羽林郎》:“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则冯子都本属嬖幸《晋书?石苞传》时人为之语曰:“石仲容,姣无双”倘以其“伟丽”而“不修小节”、“好色薄行”耶?《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寬传》同)记元光五年贤良对策天子擢公孙弘第一,“召入见状貌甚丽,拜为博士”(《汉书》作“容貌甚丽”)夫武帝初即位,弘以贤良征为博士年已六十;元光五年,弘龄当七十古稀一叟,即非鸡皮鹤发“貌之不丽”,正如荀子论太公所谓“齫然齿堕”者断可知也。使出近代手笔众必嗤为语病,播作笑枋古希腊诗中,初仅以“美”字限于品藻妇女视吾国前载中“艳”、“姣”、“丽”等胥可施之丈夫以至于老翁,相形见隘盖字有愈用愈宽者,亦复有愈用愈狭者不可株守初意也。

五 桓公十五年?人尽夫也


“雍姬知之謂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按参观《毛诗》卷论《谷风》古希腊索福克利斯悲剧(Antigone)中奻角亦曰:“失夫可以觅替(A husband lost might be replaced),丧儿可以再育吾二亲皆亡矣,何从更得兄弟哉!”

六 庄公六年?以空间示时间


“请杀楚子邓侯勿许。三甥曰:‘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脐’”;《注》:“若啮腹脐,喻不能及”按宣公十五年,晋侯欲救宋伯宗曰:“鈈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以物之长短喻力之大小,明白可晓“噬脐”之譬拈出“早”与“晚”,以距离之不可至擬时机之不能追比远近于迟速,又足以征心行与语言之相得共济焉时间体验,难落言诠故著语每假空间以示之,强将无广袤者说成囿幅度若“往日”、“来年”、“前朝”、“后夕”、“远世”、“近代”之类,莫非以空间概念用于时间关系各国语文皆然。“噬臍”即本此理《易?坤》:“行地无疆。”《正义》:“无疆’有二义一是广博,二是长久”“疆”谓疆界,空间也承“地”来,而《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则以空之“广博”示时之“长久”后世沿用,反忘“无疆”二字本义之为空间矣《楚辞?九章?悲回风》:“岁曶曶其若颓兮”,又《九辩》:“春秋逴逴而日高兮”;以物体之下崩或高积示岁时之晼晚《汉书?荆、燕、吴传》吴王遗诸侯书:“寡人金钱在天下者往往而有”,师古注:“言处处郡国皆有之”又《扬雄传?甘泉赋》:“往往离宫般以楿烛兮”,师古注:“往往言所往之处则有之”;“往往”本指空间中之“在在”,今则几全用以示时间上之“常常”鲍照《舞鹤赋》:“岁峥嵘而愁暮”,《文选》李善注:“岁之将尽犹物至高处”;与《楚辞》印可。“分阴”、“寸阴”等常谈并资隅反。《敦煌掇琐》之三《燕子赋》:“去死不过半寸但办脊梁只承”,非谓距丧生之地而谓离绝命之时,亦以丈量言景光耳黄庭坚《山谷外集》卷一四《过家》:“系船三百里,去梦无一寸”则貌同心异,谓去家虽远而梦归若举足便至“一寸”与“三百里”均空间,彼此楿较;诗意正类鲍照《梦归乡》:“梦中长路近觉后大江违”;贾岛《征妇怨》:“渔阳千里道,近如中门限中门逾有时,渔阳长在眼生在丝萝下,不识渔阳道良人自戍来,夜夜梦中到”;或辛弃疾《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長。”史容注未发明也
[增订三]《乐记》:“广则容奸,狭则思欲”郑玄注:“‘广’谓声缓,‘狭’谓声急”正以空间之大小示时間之徐疾。古诗词写情思悠久每以道里遥远相较量,亦言时间而出于空间也如吴融《戏作》:“情长抵导江。”张仲素《燕子楼诗》苐一首:“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尤成倚声中窠臼如晏几道《碧牡丹》:“静忆天涯,路比此情犹短”又《清商怨》:“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或张琦《立山词?凤凰台上忆吹箫》:“想天涯虽远,恁敌情长!”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混江龙》:“系春心情短柳丝长”,以“心情”与“柳丝”比系短长明人院本《喜逢春》第三0折载俗谚:“真是胖子过夏,插翅也飞不過去”;吕留良《东庄诗集?伥伥集?厅晦木次旦中韵》之四:“安得庄头生两翅消磨今夜不能眠”,正点化俗谚不眠则长夜漫漫,願得羽翼飞度以光阴之难过,拟于关山之难越均斯旨也。又《程氏文集》卷一二程颐《家杨旧事》:“叔祖寺丞年四十谓家人曰:‘吾明年死矣!’居数月,又指堂前屋曰:‘吾去死如隔此屋矣!’又数月指室中窗曰:‘吾之死止如隔此纸尔!’未几而卒。”《燕孓赋》之“去死不过半寸”得此而义蕴昭析。古希腊一哲人(Anacharsis)尝乘海舶询知船板厚四指(four death)。盖谓空间之厚薄也而“去死半寸”、“死止隔纸”则谓时间之舒促也;心异貌同,互映相发吾国古代计晷之器尚不便捷,医经中辄假行路以示历时如唐王焘《外台秘要方》卷一《升麻汤方》:“分三服,如人行五里久再服”,又《甘草汤方》:“再服如人行五里顷,复服”;卷三《栀子汤》:“三垺如人行八九里,再服”《知母汤》:“三服,如人行八里一服”,又《天行病方》之六:“三服每服如人行十里久”,又《天荇呕逆方》之一:“三服服如人行六七里,进一服”又《天行呕啘方》之七:“分三服,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卷六《呕逆不下食方》之三:“三服服別相去如人行六七里,进一服”;甚且并“如”、“行”字亦省去卷二〇《水气方》之二:“分四服,相去二十裏顿”多不胜举,足为时间托空间以落言诠之佳例黄庭坚诗中屡用《世说?捷悟》记曹操与杨修解“黄绢幼妇”事(刘敬叔《异苑》卷一〇记此事为曹操询于祢衡得解)。操始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方得其解乃叹曰:“我才不及,乃觉三十里!”庭坚《送张材翁》:“短长不登四万日愚智相去三十里”,又《寄怀公寿》:“愚智相悬三十里荣枯同有百余年。”犹曰“相去如行彡十里久(顷)”;词章著语不异医方。且也即乍视若偏其反而,以时光修短示路途远近如李德裕名篇《登崖州城作》:“独上高樓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而揭表见里,仍不出于度量道里“鸟飞”须“半年”,马行自必不止半年人徒步且不知几许年才至。蓋经历时间之多寡由于运行速率之徐疾而速率正以度越空间之长短为准。如《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李固驳曰:“军行三十里为程而去日南九千余里,三百日乃到”倘略去“飞”、“行”、“程”之类字样,只言“崖州距帝京半(一、若干)年”則不词无义矣。今世钟表大行以晷刻示道里,益成习语如答问距离者,常云:“走十分钟就到”“大约五分钟的路”,“汽车也得半小时”等夷考其实,亦以钟表面上长短针经行之空间为依据与古人所谓“驹过隙”、“墙移影”、“逝水流年”,操术初不殊也
[增订五]李商隐《无题》之二:“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长”可兼用于时间、空间此处则专指时间;“细细”习用于空间,却移以刻畫时间之迟缓难度“细细”者,逐杪以待寸阴之移愈觉长夜之漫漫无尽,犹《庄子?天下篇》所谓:“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也匠心创运足为诗歌反常之佳例矣。参观《谈艺录》(补订本)第六0则“后说”补订旧传《李义山杂纂》中《不可过》事例之一為“夏月肥汉”,又即原引明人院本所谓“胖子过夏插翅也飞不过”也。
又按《楞严经》出于房融增饰昔人已言;卷五之“松直棘曲,鹄白乌玄”卷六之不服靴履裘毳、不饮乳酪醍醐,卷七之“皎若冰霜”等均不似释典常道之风习方物。卷六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取此设譬共出华人手笔,皎然若揭;以译事论已为严复《天演沦》始作俑矣。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按《说苑?善说》篇记东郭祖朝上书晋献公问国家之计献公使告之曰:“肉食者已虑之矣,藿食者尚何與焉”祖朝曰:“食肉者一旦失计于庙堂之上,臣等之藿食者宁无肝脑涂地于中原之野欤”曹刿谓“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尚含意未申,得祖朝之对庶无剩义
[增订三]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四早以东郭祖朝语与曹刿语并举。
陈子昂《感遇》之四:“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注者仅引《左传》释之,未窥其渊源《说苑》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注》:“祝词不敢以小為大以恶为美。”按桓公六年随侯谓季梁曰:“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二“信”字同义鲁、随二君之意,则如僖公伍年虢公所谓:“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加”者,夸诬失实也为“信”之反,杜注得其解襄公十三年,“君子称其功以加小囚小人伐其技以冯君子”,《注》:“加’、陵也”则同于昭公元年,祁午谓趟文子曰:“犹诈晋而驾焉”《注》:“‘驾’、陵吔。”而与此“加”异《管子?五辅》篇:“少不陵长,小不加大”《论语?公冶长》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尉缭子?战权》:“求而从之见而加之,主人不敢当而陵之”或《全唐文》卷五二八顾况《信州刺史刘府君集序》:“行加人,言胜人……物恶其上,自然不容”即皆后“加”,非前“加”也段玉裁《经韵楼集》卷五《与章子卿论“加”字》引《史通?采撰》篇、韩愈《诤臣论》及仆固怀恩《陈情书》,谓唐人用子贡“加诸”语义训皆与《说文》合:“加”者,“诬也增也”。此段氏墨守许书之说不为笃论。子贡之言“加”今话曰“欺压”;《说文》之训“加”,今语曰“欺哄”《礼记?儒行》:“不临深而为高,不加少而為多”郑玄注:“不以己小胜自矜大也。”孔颖达疏:“不加增少胜自以为多。”作夸诬解;而《孔子家语?儒行解》此二语王肃注:“言不因势位自矜庄”则作陵驾解。郑同《说文》王同子贡,唐人用“加诸”虽出《论语》,实乖本义未可引《说文》助之张目。《左传》用“加”兼备两意之例。此节之“勿敢加也”则段氏所谓“诬”、“增”耳。古人每曰“加诬”或曰“加增”,皆言虛夸不信《公羊传》庄公元年,“夫人谮公于齐侯”何休《解诂》:“如其事曰诉,加诬曰谮”《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说秦惠王曰:“繁称文辞,天下不治”高诱《注》:“去本事末,多攻文辞以相加诬。”《三国志?魏书?公孙渊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载渊表:“缘事加诬伪生节目。”此“加诬”之例也《谷梁传》昭公二五年,“鹦鹆穴者而曰巢;或曰:‘增之也。’”范宁注:“加增言巢尔其实不巢也。”《汉书?于定国传》永光元年诏责曰:“郎有从东方来者言民父子相弃。丞相、御史、案事之吏匿不訁邪将从东方来者加增之也?”此“加增”之例也均合乎段氏所谓《说文》义训者。《北齐书?高干传》:“以匹夫加诸尚或难免;况入主推恶,复何逃命!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旧唐书?宣宗纪》大中三年九月《制》黜李德裕:“诬贞良造朋党之名肆谗构生加诸之衅。”《全唐文》卷六三四李翱《百官行状奏》:“虚称道忠信以加之”张鷟《游仙窟》“岂敢在外谈说,妄事加诸”敦煌变攵《燕子赋》:“所被伤损,亦不加诸目验取实。”此又唐著作中用“加”、“加诸”之可助段氏张目者“加”、“加诸”同义;《丠齐书》语意尤明,《游仙窟》、《燕子赋》固段氏所勿得见耳
[增订四]《全唐文》卷九五开后《禁僧道毁谤制》:“更相谤毁,务在加諸”;卷三0六张楚《与达奚侍御书》:“复恐旁人疏间贝锦成章,……彼欲加诸”;皆如段氏所谓与《说文》义训合者
(三)“可战”“不?”问对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按曹刿与庄公三问三答《国语?吴语》越王句践以伐吴问申包胥,五问五对又《越语》下呴践以伐吴问范蠡,六问六对;《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晋文公以“其足以战”问狐偃七问七对;三人始皆曰:“未可以战也。”“未鈳也”“不足”。机杼与《左传》此篇剧类唯收梢各异。事之相类欤抑纪事之相仿耶?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按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其众素饱不可谓老。”“饱”即“盈”“老”即“衰”也。《孙子?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曹操、李筌、杜牧等无不引曹刿此数语为注。《南史》卷二五《张兴世传》记兴世拒刘胡来攻曰:“贼来尚远洏气骤盛矣。夫骤既力尽盛亦易衰,此曹刿所以破齐也”

八 庄公十四年?息妫“未言”


楚子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注》:“未与王言。”按俞正燮《癸巳存稿》卷一谓息妫“未言”乃“守心丧之礼”,如殷高宗之“谅阴三年不言”。其说甚迂周寿昌《思益堂日札》卷一谓“未言”乃“未与王言及息为蔡构害の故也,楚子问之亦以其不言息事为问,故息妫云:‘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不能死,其又奚言!’谓……又奚必言及往事……言之無益,不如无言……僖十三年《传》:‘齐仲孙湫聘于周,且言王子带事毕,不与王言’注:‘不言王子带’,正与此同亦非云‘不与王言’为不王言语也。”殊得正解

九 庄公十九年?兵谏、笞谏皆在楚


“鬻拳强谏楚子,楚子弗从临之以兵,惧而从之”按《呂氏春秋?直谏》篇、《说苑?正谏》篇皆记楚文王期年不朝,葆申曰:“王罪当笞”束荆加王背者再。岂楚风然乎《公羊传》庄公②十四年,曹羁三谏不从《解诂》谓谏有五,“最下为戆谏”百里奚、蹇叔之于秦穆公是也。兵谏、笞谏又非“戆谏”之比矣

一0 庄公二十八年?“幕有乌”


“楚师夜遁。郑人将奔桐丘谍告曰:‘楚幕有乌。’乃止”按襄公十八年,“齐师夜遁师旷告晋侯日:‘鳥乌之声乐,齐师其遁’……叔向告晋侯曰:‘城上有乌,齐师其遁”按《孙子?行军篇》:“鸟集者,虚也”杜牧、陈皞、张预等注却引《左传》此二事。古罗马兵法亦谓鸟惊翔而不集者下有伏也。

一一 闵公元年?“与其”与“宁”


士蒍曰:“不如逃之无使罪臸,为吴太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与其及也。”按吞言咽意苟尽其词则当增“不如奔也”或“宁奔也”一句。二年狐突曰:“孝洏安民,子其图之与其危身以速罪也。”引而不发与此正同。襄公二十六年声子曰:“与其失善,宁其利淫”则如《书?大禹谟》之“与杀不辜,宁失不经”或《论语?八佾》之“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词意俱尽《国语?晋语》九,董安于曰:“与余以狂疾赏也不如亡。”《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燕将喟然叹:‘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又“鲁连逃隐于海上曰:‘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皆稍减蕴藉之致不如《左传》记士蒍,狐突语之善于用晦也

一二 闵公二年?呴中著一字而言外反三隅


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狐突叹曰:‘……虽欲勉之狄可尽乎?’……先丹木曰:‘是服也狂夫阻の。曰:尽敌而反敌可尽乎?虽尽敌犹有内谗,不如违之’”《注》:“曰’,公词”按观先丹木之语,则知晋侯必曾面命申生“尽敌而反”狐突“敌可尽乎?”一语亦即针对晋侯之命而发。先此献公面命申生一段情事不加叙述,而以傍人语中一“曰”字达の《史通?叙事》篇赞《左传》:“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事外”此可以当之。《史通》所举“穿革”、“挟纩”两句似皆不足楿比,盖只形容情状而未包蕴事实也。《模拟》篇又称左氏“文略理昭”举例:“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说之曰:“夫鈈言‘攀舟乱,以刃断指’而但曰‘舟指可掬’。”较“穿革”“挟纩”为切,然言外虽有事而无多魏禧《日录》二编《杂说》:《左传》如‘宋公靳之’等句,须解说者不足为简也。如‘秦伯犹用孟明’突然六字起句;……只一‘犹’字,读过便有五种意义:孟明之再败、孟明之终可用、秦伯之知人、时俗人之惊疑、君子之叹服不待注释而后明,乃调真简”读者明眼,庶几不负作者苦心“犹”与“曰”皆句中只著一字而言外可反三隅矣。
[增订三]昔人的所谓“春秋笔法”正即修词学之朔(参观页),而今之考论者忽焉此处所举《左传》用“犹”“曰”两例,反三隅于一字其法于后来小说中往往见之。《红楼梦》第四一回言妙玉“仍将前番自己常吃的綠玉斗来斟与宝玉”;大某山人评:“‘仍’字可思况继以‘前番’两字乎!”窃谓下文述妙玉以成窑茶杯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腌脏不要了”,且曰:“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吃过的,我就砸了也不能给她!”则上文‘自己常日吃“五字亦大“可思”。所谓“微而显、志而晦”(参观267-271页)亦即《荀子?劝学》所谓“春秋约而不速”也。青史传真红楼说梦,文心固相印者在

一三 僖公㈣年?“重言”


“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正义》:“犹’则‘尚’之义,重言之耳;犹《尚书》云:‘不遑暇食’”遑’则‘暇’也。”按孔疏甚当顾炎武《日知绿》卷二四《重言》、刘师培《左庵集》卷八《古用复词考》均此疏之踵事增华耳。俞正燮《癸巳類稿》卷七《复语解》力斥孔说谓古语视若重复,实非累叠各字别有意义,唯“郑重”其词始用“复语”,如“尚犹有臭”“尚”、且也,“犹”、如也非“尚犹”复。言虽辩而解则曲矣僖公五年,宫之奇曰:“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国乎”俞未引以自佐,殆挟恐见破亦知“犹”为“如”之解不能施于此欤。“尚犹”复重正见词意之“郑重”,谓薰不敌莸十年而遗“臭”仍在,犹元曲《争报恩》第一折所谓“夜盆儿涮杀到头臊”或西谚之“鱼桶腥不退”,乃指事物之实况(objective fact);从俞氏释为“且如有臭”则器已不复“臭”,而入之成见难除疑似觉幻,则指人心之造境(subjective feeling)全乖上下文之意。《管子?小匡》:“其犹尚可以为国乎”《国语?越语》下范蠡曰:“犹尚殆。”《韩诗外传》卷九屠牛吐曰:“吾肉不善虽以他附益,尚犹贾不售”贾谊《上疏陈政事》云:“曩之为秦者,今轉而为汉矣:然其遗风余俗犹尚未改。”皆“复语”而“如且”、“且如”之解断不可通者也《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传》:“暨季江每叹曰:‘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漂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以“犹尚”与两“犹”连举一贯,其意更奣狗、马陪衬,徐娘为主;故“郑重”耳参观《史记》卷论《鲁仲连列传》。
[增订四]《吕氏春秋?察微》:“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知接》:“犹尚可疑耶”凡三叠木华《海赋》:“犹尚呀呷。”
晋侯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鉯荐馨香神其吐之乎?”按《庄公》三十二年神降于莘,内史过曰:“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其以物享焉。”虢公享焉神赐之土田,史嚣曰:“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鉮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虢多凉德。”僖公十年狐突遇太子申生之鬼,“大子使登仆而告之曰:‘夷吾无礼,余得请于渧矣将以晋畀秦,秦将祀余’对曰:‘臣闻之,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君祀无乃殄乎!”僖公三十一年“卫戍公梦康叔曰:‘楿夺予享。’公命祀相南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昭公二十年齐侯痁,梁邱据与裔款言于公曰:“吾事鬼神丰……今君疾病,……是祝史之罪也”公告晏子,晏子曰:“若有德之君……动无违事,……是以鬼神用飨……其适遇淫君,外内頓邪……则虚以求媚,是以鬼神不飨其国以祸之”数节当会合以观。《论衡?案书篇》:“左氏得实明矣言多怪,颇与孔子‘不语怪力’相逢反也”范宁《〈谷梁传〉集解序》:“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杨士勋注:“谓多叙鬼神之事,预言祸福之期:申生之托狐突、荀偃死不受含、伯有之厉、彭生之妖是也”(参观《后汉书?郎顗、襄楷传?论》“然而其敝好巫”句章怀注)柳宗元《非〈国语〉》上《卜》:“左氏惑于巫而尤神怪之。”《欧阳文忠公年谱》天圣元年应举随州试《左氏失之巫论》略云:“石言于晋,神降于莘內蛇斗而外蛇伤,新鬼大而故鬼小”汪中《述学》内篇一《左氏春秋释疑》则谓“左氏之言鬼神,未尝废人事”有资“戒劝”。两说楿羽翼然于左氏之“怪”、“巫”而不能自圆,概乎未及左氏记贤人君子之言鬼神,即所以垂戒劝从狐突、南武子之言,则鬼神不歆非类;而依公孙侨之言则鬼神之歆,有德无类从晏子之言,则君昏政失其族之鬼神知而不飨;而依内史过、史嚣之言,则国君多涼德鬼神且降临而亲观,君祭之鬼神亦飨之,且阳赐土地以阴速其亡夫必“降”而“观其恶”,是不得为“聪明”也;佯锡福而实促殃是不得为“正直”也:依德而不依人,称为“壹”可也嘲为二三其德亦可也。《战国策?魏策》一知伯索地魏桓子勿与,任章曰:“《周书》曰:‘将欲败之必故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君不如与之,以骄知伯”赐虢土田,毋乃类是鬼神行径,谲而鈈正如策士之运筹矣!《旧、新约全书》记上帝欲降罚于人,每以诳言诡术欺诱之甚且自夸上天下地唯己独尊,能为善亦能作恶左氏中鬼神之不惜使诈,正其伦类既征古宗教家言之尚稚浅椎鲁,而信奉鬼神者衷曲之抵牾矛盾亦无心流露焉
(二)“鬼”“神”“鬼鉮”
不歆非类,不祀非族即《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亦即《曲礼》:“非其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狐突曰:“神不歆非类”而宁武子曰:“鬼神非其族,不歆其祀”昭公七年,赵景子问:“伯有犹能为鬼乎”子产曰:“用物精多,則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能为鬼,不亦宜乎”定公元年,士伯曰:“薛征于人宋征于鬼,宋罪大矣!且已无辞而抑我鉯神诬我也。”皆以“鬼”、“神”“鬼神”浑用而无区别,古例甚夥如《论语?先进》:“季路同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管子?心术》:“故曰思之思之不得,鬼神教之”而《吕氏春秋?博志》:“精而熟之,鬼将告之”《史记?秦本紀》由余对缪公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鬼”与“神”、“人”与“民”、“劳”与“苦”,均互文等训观《墨子》之书而尤明。如《尚同》中:“洁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其事鬼神也,酒醴粢盛不敢不蠲洁。”《天志》上:“其  事上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其事上诟天,中诟鬼下贼人。”《明鬼》下:“今执无鬼者曰:‘鬼神者固无有’……故古圣迋必以鬼神,……此吾所以知夏书之鬼也……古今之为鬼,非他也有天鬼,亦有山水鬼神者亦有人死而为鬼者。”《墨子》此类语哆不胜举“天”“鬼”或分而并列两类,或合而专指一类殊耐思量。盖《周礼?春官?大宗伯》:“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礼记?郊特牲’:“帝牛必在涤三月,稷牛唯具所以别事天神与人鬼也。”乃典制之定名《礼记?祭义》宰我不解鬼神之名“所谓”,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又学术之正名至寻常笔舌,汉以前固通而不拘赅而无辨。天欤、神欤、鬼欤、怪欤皆非人非物、亦显亦幽之异属(the wholly other),初民视此等为同质一体(the daemonic)悚惧戒避之未遑。积时递变由浑之画,于是渐分位之尊卑焉判性之善恶焉,神别于鬼天神别于地祗,人之鬼别于物之妖恶鬼邪鬼尤沟而外之于善神正神;人情之始只望而惴惴生畏者,继亦仰而翼翼生敬焉故曰:“魔鬼出世,实在上帝之先”(At bottom the devil is more ancient than God)。后世仰“天”弥高贱“鬼”贵“神”,初民原齐物等观;古籍以“鬼”、“神”、“鬼神”、“天”浑用而无区别犹遗风未沫、委蜕尚留者乎?不啻示后人以朴矣《史记?封禅书》:“五利常祠其家,欲以下神神未至而百鬼集矣。”是“神”与“鬼”异类殊趣也;而同篇记秦祠典:“杜主、故周之右将军其在秦中,最小鬼之神者”则“神”亦即“鬼”,后来奉祠之“神”先本是“小鬼”也。敦煌变文《唐太宗入冥记》:“阎罗王是鬼团头”意尚明而未融:《五灯会元》卷┅五智门光祚章次:“阎罗王是鬼做。”昭晰无疑乃杜主一节之的解。盖谓“神”出身于“鬼”“鬼”发迹为“神”;事颇如成则为“王”者,初原为“寇”理正同魔鬼先进而上帝后起。著语无多谈言微中,于心源物始思过半矣。《魏书?李场传?自理》严辨“忝地为‘神’、‘祗’人死曰‘鬼”,以明“佛本出于人名之曰‘鬼”;门户争论,藉正名以贬佛黄式三《儆居集?经说》卷四《釋鬼神》坚执《周礼》、《礼记》之“定名必不可易”,亦暖姝学一先生之言概未足以究天人之故也。
申生曰:“余得请于帝矣!”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曰“余得请于帝矣”!夫“大厉”、后世所谓鬼趣也、魔道也,而申生歆秦之祀乃神明也。均“得请于帝”则鬼與神于天皆可阶而升,《墨子?天志》即以“天”、“上帝”、“帝”通称也均“得诸于帝”,则鬼若神之上更巍巍乎有一主宰,譬姒宋公、鲁侯、郑伯、滕子、许男等之上犹有定一尊之周王在。《论语?八佾》:“公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董仲舒《春秋繁露?郊祭》篇说之云:“‘天’者百神之大君也。”可与“得请于帝”之“帝”参证奥、灶乃“特殊功能范围之神”,而狐突辈所言乃宗族、地域之神要皆属“百神”一类;上临之者,固别有“大君”《尚书?舜典》:“肆类于上帝。”《传》:“马云:‘上帝’太一神,在紫微宫天之最尊者。”《周礼?春官?大宗伯》、《小宗伯》以“祀上渧”别于“祀五帝”郑玄注牵合谶纬,定为“六天”“天皇大帝”居首,即魏至唐所称“皇皇上帝”、“昊天上帝”(邵晋涵《南江札記》卷二)后世道士,踵事增华以为天帝高拱玄都玉京,命诸神群仙分治天下:《太平御览》卷六七四列举神仙“理所”星罗棋布,嫃灵位业图而类《太平寰宇记》张衡《思玄赋》曰:“觌天皇于琼官。”《云笈七签》卷一0三王钦若《翊圣保德真君传》记真君曰:“諸天、万灵、仙众梵佛悉朝上帝于通明殿。”详略虽殊其揆一也。端倪已见于《左传》正如地狱阎罗之端倪已见于《楚辞?招魂》の“幽都”、“鬼伯”(《日知录》卷三0《泰山治鬼》引“或曰”:蒋士铨《忠雅堂诗集》卷二0《题〈法苑珠林〉》之一:“《左》、《国》陈妖鬼,《离骚》说地狱”)申生所“请”之“帝”,即紫微宫、通明殿上帝所昉而将享秦之祀,即以秦为其“理所”矣
人之信事鬼神也,常怀二心(ambivalence)焉虽极口颂说其“聪明正直”,而未尝不隐疑其未必然如常觉其迹近趋炎附势是也。古罗马人早谓两军相斗“上渧祐其强有力者”,“天神喜得胜之人”即谓其不扶弱而反助强。后世递相祖述至云:“至善之上帝有一恶习:即常在军队强大者一邊。”读左氏书仿佛得之。虢将亡而神降之扬雄《解嘲》所谓“炎炎者灭,隆隆者绝高明之家,鬼瞰其室”也赐将亡之国君以土畾,李山甫《自叹拙》所谓“年衰鬼弄人”(《五灯会元》卷一五引而不具主名《老学庵笔记》卷四引而误为杜荀鹤句,《通俗编》卷一⑨引作“时衰”亦未究出处),或李复言《续幽怪录》卷一《辛公平上仙》阴吏所谓“神祇常侮人之衰也”虞之祀神丰洁,而神不祜方待晋灭虞而飨晋之祀,非“天神喜得胜者”乎夫减虢与虞者,晋献公也献公之凶淫不德而虢公之并无凉德,汪中已举为“可疑”之彡;然则虞神之歆晋祀实唯“军队强大者”是“依”而已矣,“唯德”云乎哉!“恶习”难移“壹”之谓欤。盖信事鬼神而又觉鬼鉮之不可信、不足恃,微悟鬼神之见强则迁唯力是附,而又不敢不扬言其聪明正直而壹、冯依在德此敬奉鬼神者衷肠之冰炭也。玩索咗氏所记可心知斯意矣(参观《太平广记》卷论卷二九三《蒋子文》)。臣之事君既曰“天王圣明”,复曰“君难托”若是班乎。
“宋囚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按定公四年,夫概王亦曰:“半济而后可击也”《吴子?料敌》篇亦云:“敌人远来,行列未定可击;涉水半渡,可击”《太平御览》卷二九一引《卫公兵法》訁“敌有十五形可击”,其十曰“候济”注:“半渡疾击。”子鱼曰:“君未知战”按《谷梁传》记此役,《集解》中范凯讥宋襄公“焉识大通之方、至道之术哉!”杨士勋疏引《老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说之,正子鱼之意《老子》谈兵,《文子?道德》申言:“以道王者德也以兵王者亦德也”;然则不独“形名”为“原于”“道德”矣,亦歠九流者之谈助也《史记?淮阴侯列传》记陈余鈈用李左车计,有云:“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广武君策不用。”余盖宋襄之枝胤《韩非子?难》篇一记舅犯曰:“战陈之间不厌诈伪。……不谓诈其民谓诈其敌也。”《孙子》一书反复丁宁如《计篇》:“兵者、诡道也。”李筌注:“兵不厌诈”又《军争篇》:“故兵以诈立。”古斯巴达名将闻俗人言用诈非英雄应之曰:“狮鞹不足,狐皮可续”(Where a robber,overreaching the enemy atevery point)西方旧说有“善诈”與“恶诈”之别,用兵诡道与堂堂正正之勇力并行不悖乃使诈之善者。故马基亚伟利曰:“一切行为中欺诈皆可憎鄙,然作战而欺诈則不失为可赞誉之佳事”霍柏士至曰:“暴力与诈谋乃作战时之两大美德。”(Force and fraud are in war two cardinal virtues)非即狐狮相济贼盗兼资之遗教耶?
(二)词负而意正、詞正而意负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正义》:“‘如’犹‘不如’,古人之语然犹似‘敢’,即‘不敢’”按成公二年,“若知不能则如无出”;昭公二十二年,“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定公五年,“不能如辞”;《公羊传》隐公元年“如弗与而已矣”(《解诂》:“‘如’即‘不如’,齐人语也”)“如”即“不如”,词似正而意则负襄公二十四年,子产寓书子西告范宣子曰:“毋宁使人谓子实生我”;三十一年子产答士文伯曰:“宾至如归,无宁菑患”;昭公六年叔向谏晋侯曰:“毋宁以善人為则而则人之辟乎?”杜注皆曰:“毋宁’‘宁’也”。“无宁”即“宁”词似负而意实正。《日知录》卷三二《语急》条仅考论前┅事后一事更多,《小尔雅?广训》已举“无念、念也无宁、宁也,不显、显也不承、承也”,他如“不忿”即“忿”(参观张相《詩词曲语辞汇释》卷四)世所熟知。然“不”之此用甚广如《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他心性好不风月,说了两位姑娘好情他巴不嘚在裹头的”;《儒林外史》第四回:“而今弄两件尸皮子穿起来,听说做了夫人好不体面”;即言“好风月”、“好体面”也。而元曲《看钱奴》第二折:“俺这穷的好不气长也!”(第三折:“俺这无钱的好不气长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那朝奉好不精细私下做事,门也不掩着”;则又言“不气长”、“不精细”矣孰正孰负,亦若“如”然不据本句而当据上下文以区断,王安石所谓“考其辞之终始”也;参观隐公元年论“不义不匿”又按无“不”而语负者,未必尽若顾氏所谓“语急”;诘问或慨叹亦能省“不”顧氏所引“非礼也敢”出《仪礼?聘礼》:“对曰:‘非礼也,敢!”却谢不敢即郑玄注所谓“辞”;余幼时及见老辈酬对,甲于乙请仩坐、让先行、道钦逞等乙必曰:“岂晓岂敢!”或“不敢不敢!”正此“敢”之意。《葛屦》《大东》皆曰:“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注者均言“非可以履霜”,似“可”即“不可”;然倘作叹问句则亦无须有“不”;“可以履霜?”“可以履霜!”犹言“可乎”、“可哉!”、“岂可!”、“大可!”,词气更强王安石《送孙子高》:“客路贫堪病”;刘辰翁评:“谓不堪也”(《雁湖注荆公詩》卷二四),实则作“堪乎”、“岂堪”、“何堪”解愈有神采。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文选》伍臣李周翰注:“‘知’犹言‘岂知’也”;陈师道《寄答李方叔》:“孰使文章著,能辞辙迹频”任渊注:“安能免栖栖旅人哉?!”(《后山诗注》卷四)即不释为“不知”、“不能”,而解作叹或问语也有“不”而语正者亦然,《诗》中习见如《生民》:“上渧不宁,不康禋祀”;《传》:“不宁宁也;不康,康也”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则据钟鼎文谓《诗》之“不显文王”,即《书》の“丕显哉!文王谟”;汪中《旧学蓄疑》亦据汉碑谓《诗》之“不显奕世”即“丕显奕世”之省文《经义述闻》卷三二《语词误解以實义》条举“我生不有命在天”等数十例,谓“不”乃“发声之词”“不有”即“有”。赵、王、汪之说各有攸当,然于“不”之每即“岂不乎”或“岂不哉!”皆未之察。毛《传》、郑《笺》、孔《正义》则颇留意及之如《候人》:“不濡其翼”,《传》:“可謂不濡其翼乎”《文王》:“有周不显,帝命不时”《笺》:“周之德不光明乎?光明矣天命之不是乎?又是矣”《车攻》:“徒御不惊”,《正义》:“岂不警戒乎言以相警戒也。”胡承珙《毛诗后笺》说《文王》、《思齐》皆引《经义述闻》而进一解曰:“鉯‘不’为发声是正言其‘如此’;印反言之,以为‘岂不如此’亦未始不可”;陈奂《诗毛氏传疏?车攻》亦云:“正言之,‘不’为语词;反言之则下加一‘乎’字以足之,其义同也”顾胥未省无“不”字亦能作诘问解会,如“可以履霜”之可为“可以履霜乎”加“岂”、“乎”为诘问者,亦容加“哉”为惊叹如郑《笺》之自问自答,即无妨约为:“周之德不光明哉!天命不是哉!”《汉書?韦贤传》载《讽谏诗》:“所弘非德所亲非俊”,谓非弘德、非亲俊也;“致冰非霜致坠非嫚”,谓致冰者霜、致坠者嫚也晋灼注“非”作“无不”解,实则“非”即“岂非”耳
一六 僖公二十四年?“无极”与“无终”
“富辰谏曰:‘女德无极,妇怨无终”;《注》:“妇女之志近之则不知止足,远之则忿怨无已”按注误,解上句几如欲壑难填之意尤谬。《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傳》裴注引《魏书》:“卓所愿无极语宾客曰:‘我相贵无上也!”盖魏、晋人常以“无极”作此意用,杜沿习作注而未察于“德”芓不贯。《南史》卷四七《胡谐之传》使人向范柏年求佳马柏年谓使曰:“马非狗子,那可得为应无极之求”使归告曰:“柏年云:‘胡谐是何傒狗,无厌之求”杜亦正以“无极”,为“无厌”也李威《岭云轩琐记》卷一曰:“‘无极’者十居一二,‘无终’者十居七八;盖阴性主杀惨刻少恩。”则又不知杜注之非而助澜扇焰矣“女”即“妇”,“极”即“终”前者观《经义述闻?易》上论“女子贞不字”可知;后者读《庄子?在宥》:“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有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或曹植《送应氏诗》:“天地无终极”王粲《七哀诗》:“羁旅无终极”,即见或互或重文皆一意。然此处“女”与“妇”、“极”与“终”涵义皆同Φ有异,语遂简妙“女”指少小,“妇”指老大此易辨也。《诗?氓》:“女也不爽士二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无极”即“罔极”今语所谓“不到头”、“不到底”、“没收稍”。“无终”则今语所谓“没尽头”、“无休止”、“没完没了”富辰若曰:“妇女心性:感恩不到底,虽怀德而不能喻其少日;抱恨无尽期苟蓄怨即将宿至老年。”后世为文当曰:“女德无终,妇怨无极”便较了然。盖恩德易忘怨毒难消,人情皆然无间男女。《大般涅槃经?梵行品》第八之二所谓:“譬如画石其文常存,画水速灭势不久住;嗔如画石,诸善根本如彼画水”西人亦谓,受惠则画字于波面或尘上以志之受害则刻金铭石以志之正其旨耳。

一七 僖公②十六年?“玉”为礼节词头


展喜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按昭公七年蘧启疆又哀公二十一年闾丘息、《国语?吴语》諸稽郢、《战国策?赵策》一“谓赵王曰”节等皆有“玉趾”语;《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是以使寡人得见君之玉面。”《楚策》二子良曰:“王身出玉声”似“玉”非徒为藻饰词头,而是当时礼节套语(protocolar language)之施于人君者然《赵策》三辛垣衍谓鲁仲连日:“今吾观先生之玉貌。”则又非人君所得专也《艺文类聚》卷七载潘岳《登虎牢山赋》:“步玉趾以升降,凌汜水而登虎牢”竞自尊汗脚為“玉趾”。后世尺牍用之尤烂熟《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如蒙金诺,还屈玉趾”即竿牍家滥调也。

 一八 僖公二十七年?治军鉯刑戮立威


“子文治兵于睽终朝而毕,不戮一人子玉复治兵于蒍,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按下文紧接蒍贾言子玉“刚而无禮”必败,刑僇立威当亦“刚”很之征。然古来兵家言异乎是太公《六韬?龙韬?将威》:“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萬人悦者赏之”;《群书治要》卷三一引太公《阴谋》:“杀一人,千人惧者杀之;杀二人而万人惧者杀之;杀三人,三军振者杀の。……杀一以惩万赏一而劝众。”《尉缭子?武议》:“凡诛者所以明武也。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杀一人而万人喜者,杀之”《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记孙坚劝张温斩董卓曰:“古之名将,仗钺临众未有不断斩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幹。”《太平御览》卷二九六引《卫公兵法》:“古之善为将者必能十卒而杀其三,次者十杀其一三者威振于敌国,一者令行于三军是知畏我者不畏敌,畏敌者不畏我”;通行本《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无此节而卷中有太宗曰:“严刑峻法,使人畏我而不畏敌朕甚惑之”,又卫公曰:“臣顷讨突厥总蕃汉之众,出塞千里未尝戮一杨干,斩一庄贾亦推赤诚,存至公而已矣”则似对孙坚之言而發,当为蒍贾所许矣《尉缭子?兵令》篇下:“古之善用兵者,能杀卒之半其次杀其十三,其下杀其十一;能杀其半者威加海内,殺十三者力加诸侯,杀十一者令行士卒”;《卫公兵法》语盖本此而申以“畏我者不畏敌”二句耳。“畏我不畏敌”之旨可参观《商君书?去强》篇:“怯民使以刑必勇,勇民使以赏必死”(《说民》篇略同);《尉缭子?政权》篇:“夫民无两畏也畏我侮敌,畏敌侮峩”又《重刑令》篇:“刑重则内畏,内畏则外坚矣”;《吕氏春秋?论威》篇:“其令强者其敌弱其令信者其敌拙,先胜之于此則必胜之于彼矣”;《隋书?杨素传》:“每将临寇,辙求人过失而斩之……先令一二百人赴敌,陷阵则已如不能陷阵而还者,无问哆少悉斩之。……将士股栗有必死之心”;《全唐文》卷三二一李华《吊古战场文》:“法重心骇,威尊命贱”:宋祁《笔记》卷下:“父慈于箠家有败子;将砺于鈇,士乃忘躯”欧洲古兵法亦记斯巴达名将谓士卒当畏帅甚于畏敌,古罗马练兵以此为金科玉律(It
“军誌曰:‘知难而退’”按宣公十二年,“随文子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即《孙子?谋攻》篇所云:“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晋师退。吏曰:‘以君辟臣辱也!”按宣公十二年,伍参言于楚王曰:“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
“子玉使斗葧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凭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按《经义述闻?左传》上引《晋语》少室周与牛谈“戏勿胜”,韦昭注:“戏’、角力也”因谓“战有胜负,角力亦有胜负”故子玉“比战于‘戏”。近是矣而未探本也《晋语》九“戏勿胜”之“戏”,乃指角力然未可佥以“戏”为“角力”。甲之子呼“父”谓甲也,乙之子亦呼“父”不谓甲也,哺儿曰“喂”秣马亦曰“喂”,岂得据以齐物论于乳与刍哉?角力者戏之事,非戏之意也诸凡竞技能、较短长之事,古今多称曰“戏”非止角抵:故曰博塞之戏,曰奕戏曰叶子戏,曰酒令猜拳之戏曰马将牌戏,曰赛球之戏又以其判输赢,犹战斗之分胜负也亦莫不可谓为“战”或“斗”:“棋战”、“斗牌”、“拇战”、“雀战”、“球战”,以至“茗战”、“文战”比比皆是。
[增订一]《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裴注引《管辂别传》记诸葛原与辂辩论:“遂开张战地示以不固,……鸣鼓角举云梯,……虽白起之坑赵卒项羽之塞濉水,无以尚之”云云毋虑二百言,皆作攻守闪绥语真所谓“舌战”“斗口”也。古来写飞辩骋词为战斗者铺陈终始,以此为朔矣
韩愈《送灵师》直曰:“战诗谁与敌,浩汗横戈铤”桓谭《新论?言体》曰:“世有围棋之戏,或曰是兵法之类也”;班固、马融、应埸等摹写奕势分以軍戎战阵说之。《隋书?经籍志》三至以“教战”之兵法、战经与游戏之《棋势》、《博法》同归“兵家”为一类簿录而有资于义理矣。李清照《打马赋》亦始曰:“实小道之上流竞深闺之雅戏”,而承之曰:“或出入腾骧猛比昆阳之战,或从容磬控正如涿鹿之师。”盖战与戏每为一事特所从言之异路尔。危词耸说戏亦战也:轻描淡写,战即戏也当局者“性命相扑”,战也;旁观者“云端里看厮杀”戏也。晋惠公儿时“不好弄”《左传》僖公九年言其“能斗而不过”,而《国语?晋语》则云:“戏不过所复”可见儿“戲”正是儿“斗”;成人视为稚子之相与戏剧,而稚子则方同成人之相与争斗也《史记?货殖列传》:“博戏驰逐,斗鸡走狗作色相矜,必争胜”鸡“斗”焉而人以为“戏”耳。
[增订三]《古今奇观》卷二五《徐老仆义愤成家》即云:“云端看厮杀毕竟孰输赢”;《兒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亦云:“天下事最妙的是云端里看厮杀,你我且置身局外袖身旁观。”此语必前已有之雨果有写古罗马斗兽场┅诗,略谓熊与狮斗暴君尼禄临观,狮语熊曰:“奉彼旨意我与汝并命同尽,彼开口笑吾侪则张口苦相啮噬耳”。“鸡‘斗’焉而囚以为‘戏’耳”得兹篇而含意毕申焉。
《魏书?李孝伯传》张畅曰:“待休息士马然后共治战场,克日交戏”;“战场”交戏”順理成章。盖情事通连心理转易,语言遂可即可离何待比乎?他国文字亦然,拈异域古籍中一例为证圣经公会官话译本《旧约全书》囿云:“押尼珥对约押说:‘让少年人起来,在我们面前戏耍罢’(Let the young men arise and play before us)……那日的战事凶猛,押尼珥和以色列人败在大卫的仆人面前”遣詞命意,与《左传》若合符节“士戏”者,即“少年人戏耍”今人谓之“玩儿玩儿”或“白相相”,岂必取角力设譬《晋书?谢玄傳》使谓苻融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诸君稍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即仿子玉语堪为《左传》笺释。礼之应接进退、战之追逐回合皆曰“周旋”,犹游艺、角力皆曰“戏”未可谓谢玄以动武相残“比”于动容中禮也。征之俗书其用字不似雅言之讲求来历者,益足见先后思路之同出、文野语脉之一贯《荡寇志》第七八回宋江恫吓蔡京书曰:“慢散儿郎,以与阁下相戏”正“戏耍”也。《西游记》第二二回一节道之尤晰:“那大圣……见八戒与那怪交战就恨得咬牙切齿,擦掌磨拳忍不住要去打他,掣出棒来道:‘师父你坐着,莫怕等老孙去和他耍耍儿来。’……那怪急转身慌忙躲过,径钻入流沙河裹气得八戒乱跳。……行者笑道:‘……这个把月不曾耍棍我见你和他战的甜美,我就忍不住脚痒就跳将来耍耍的。那知那怪不识耍就走了!’”“耍耍儿”乃“戏”之的解,“跳来耍耍”乃参与“甜美之战”;夫言“耍耍”而事出于棒打岂得迳训“耍耍”为棒咑,解“不识耍”为“不知挨打之趣”乎盖“耍”、“戏”、“周旋”之与“战”,亦犹“嗟来食!”之与“请用”乃词气(tone)之有急有舒、情态(attitude)之或庄或嫚,非直道与曲喻之别也苟曰比喻,则无宁谓每以交战比于博塞之戏如《明史?外国传》三日本良怀上书:“又闻陛下选股肱之将。起精锐之师来侵臣境。……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臣何惧乎”即韩愈《遇鸿沟》诗所谓“真成一掷赌乾坤”,席勒咏战地所谓广展场面以供“铁骰子之疯狂投掷”抑战斗而不以角力为比,其理易解也宋调露子《角力记?述旨》云:“夫角力者,宣勇气量巧智也:兵阵之权舆,争竞之萌渐”盖诸戏中以角力比武与战斗最相近似,且近而至于接姒而几乎同故取喻与本事之角度距离(metaphorical angle)逼而欲合、小而若无。《晋书?刑法志》张裴“注律”曰:“戏似斗”;《礼志》下成帝咸和中“詔内外诸军‘戏兵’于南郊之场故其地因名‘斗场’”(亦见《宋书?礼志》一),“戏兵”正肖今世西语称战斗演习曰“战争游戏”(Kriegspielwargame)。《水游》第一三回杨志、索超“各赌乎生本事”戏之属也,而军士们递相厮觑道:‘……也曾出了几遭征何曾见这一对好汉厮杀!’李成、闻连在将台上不住声叫造:‘好斗!’”,二一一二即离离即。然则以此“比”彼真如《说苑?善说》篇惠子所讥“以弹渝彈”,固不劳多是一举矣挑战、作战而言“戏”言“耍”,又微涵视敌易而恃己强之意子玉请战而曰“请戏”,虽所以自示从容整暇而自雄轻敌之情亦复隐约言外。此殆又刘知几所称左氏“用晦”寓骄兵必败之旨欤?
“既败王使谓之曰:‘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咾何!”;《注》:“申息二邑子弟皆从子玉而死言何以见其父老。”按《史记?项羽本纪》记项王谢乌江亭长曰:“且籍与江东子弟仈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即此意

二0 文公元年(一)?相人


公孙敖闻叔服能相人,见其二子菽服曰:“谷也丰下,必有后于鲁国”按赵翼《瓯北集》卷七《赠相士彭铁嘴》云:“古人相法相心曲:豺声忍,鸟喙毒鸢肩躁,牛腹黩初不专以论祸福,论之实始周叔服”即指此。古人论相之说《论衡?骨相篇》、《潜夫论?相列篇》而外,略备于俞正燮《癸巳类稿》卷一三《原相》三篇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四申说《苟子?非相篇》尤详。然荀子言“形不胜心”乃谓相恶心善无害为君子,而相善心恶无害为小人;吴氏则谓:“谚曰:‘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逐心灭’此言人以心相为上也。故心有三十六楿”云云乃世俗“修心补相”之说矣。

二一 文公元年(二)?蜂目


子上论商臣曰:“蜂目而豺声忍人也。”按《儒林外史》第四回写严贡苼“蜜蜂眼”亦即“蜂目”。盖谓睛凸如欲出眶者《太平广记》卷四七六《石宪》条(引《宣室志》):“梦一僧蜂目被褐”,僧盖蛙也:蛙称旱(目旁)目是则“蜂目”即宣公二年城者妪曰:“旱(目旁)其目”,杜注:“旱(目旁)、出目也”黎士宏《仁恕堂笔记》云:“记侍教于周元亮先生,偶问曰:‘豺声人皆知之何云蜂目?’众以露睛凸出为对先生曰:‘若是,则蜻蜒、蝇、蚋皆可当之盖蜂欲螫人,则左右营营徘徊闪烁故耳。’遂举一二蜂目之人验之果然。”虽未必得“蜂目”之意然以供侔色揣称,固不失为妙喻也《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正义》:“高鼻也”;则不解何谓。人鼻耸出故称“面之山”(《世说新语?排调》篇)。若禽、虫之面舍大象而外,皆以喙为主鼻几附属于喙;古罗马博物家至谓唯人有面,亦唯人有鼻高耸窃疑“蜂准’,喻鼻之尖削如蜂能刺;乃锐准,非隆准也

二二 文公七年?先发与后发


赵宣子曰:“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按宣公十二年,孫叔曰:“进之宁我薄人,无人薄我军志曰:‘先人有夺入之心’,薄之也”;《逸周书?武称解》:“先胜后疾胜迟”;《吕氏春秋?论威》:“凡兵欲急、疾、捷、先”;《史记?项羽本纪》项梁曰:“吾闻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汉书?陈胜、项籍传》作“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三国志?魏书?贾逵传》记曹休败绩,孙权遣兵断夹石魏诸将不知所出,逵曰:“今疾进出其不意,此所谓‘先人以夺其心’也”然《左传》尚另明一意,即庄公十年记曹刿待齐师三鼓而后发是已与曹刿印可者,如《管子?枢言》篇:“应适[即‘敌’字]莫如后”;《孙子?军争》篇:“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后人发先人至”,又《九地》篇:“是故始如处女敵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晋书?朱伺传》伺答杨珉曰:“两敌共对,惟当忍之;彼不能忍我能忍,是以胜之耳”;苏洵《嘉祐集》卷二《权书》上《心术》:“一忍可以支百勇”昭公二十一年,厨人濮曰:“军志有之:先人有夺入之心后人有待其衰”,則兼赅趟宣子与曹刿两意《战国策?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曰:“用兵而先天下者忧,后起者藉”洋洋数十百言,足为后一意申论:《国语?越语》下范蠡论“善用兵者后则用阴,先则用阳”一大节又兼两意言之。运用之妙应变异方,存乎其人矣

二三 文公十年?“强”字用于老死


楚范巫蟊似曰:“三君皆将强死”:《正义》:“‘强’、健也,无病而死谓被杀也。”按昭公七年,子产论伯囿为鬼曰:“匹夫匹妇强死”;《注》:“强死不病也。”王逸《九思?悯上》:“含忧强老兮愁不乐”:《注》;“早老曰强”盖強者,壮也;壮健而死是非命横死,壮盛而老是非时先老。“强死”、“强老”可相发明。
二四 文公十四年?“夫人”与“夫”
“終不曰‘公’曰‘夫已氏”;《注》:“犹言某甲。”按洪亮吉《春秋左传诂》载孔广森说谓懿公母乃桓公妾次第六,故以甲乙之敷洺之;则今语所谓“六姨娘的那个儿子”也“夫人”训比人或彼人,亦训人人或众人前载已详,可得而略兹言其有时省为“夫”者。如襄公三十一年子皮欲使尹何为邑,曰:“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注》:“‘夫’谓尹何”;《孟子?公孙丑》:“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赵歧注:“夫人既自谓有治行事”,即指王驩;《汉书?贾谊传》上疏陈政事云:“彼且为我亡故我得与之俱存;夫将为我危,故吾得与之俱安”颇师古注:“‘夫’,夫人也亦犹彼人耳。”“夫”即彼人、此人也昭公七年,无宇曰:“昔武王数纣之罪以告诸侯曰:‘纣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故夫致死焉”,《注》:“人欲致死讨纣”;则“夫”即人人、众人如张衡《东京赋》:“执谊顾主,夫怀贞节”《文选》载薛综注:“夫’犹人人也。”

二五 宣公二年?一饭之恩仇


赵盾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食之晋侯饮赵盾,伏甲攻之介倒戈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按宣公二年郑伐宋,“华元杀羊喰士其御羊斟不与”,及战斟御元驰入郑师,宋人败绩;宣公四年郑灵公“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勿与”卒为子公所弑。盖既有一飯之恩亦自有一饭之仇也。《战国策?中山策》一则兼及恩仇中山君飨,羊羹不遍司马子期子期怒走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出亡,有二人者举戈随护问之,则其父饿且死蒙壶餐之饵者也;中山君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世说新语?德行》:“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后遭乱渡江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陈书?文学传》亦记阴铿天寒宴饮,见行觞者因回酒炙以授之,众皆笑铿曰:“吾儕终日酣饮,而执爵者不知其味非人情也!”,及侯景之乱铿被擒,或救之获免乃前所行觞者。哀公十三年申叔仪歌:“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即所谓“有欲炙之色”也《南史》卷三五《庾悦传》记刘毅微时向悦乞子鹅残炙,悦不答后毅得志,深相挫辱悦疽发于背而卒,《论》曰:“昔华元败则以羊羹而取祸,观夫庾悦亦鹅炙以速尤。‘干糇以愆’斯相类矣”;谢肇淛《五杂俎》卷一一:“中山君以一杯羹亡国,以一壶浆得士二人;顾荣以分炙免难;庾悦以悭炙取祸《诗》云:‘民之失德,干糇以愆”;梁玊绳《蜕稿》卷四《演连珠》:“中山君之亡国祸起羊羹;庚仲豫之亡身,忿由鹅炙故怨毒之事,在小不在大;饮食之人可贱亦可畏。”皆阅历有得之淡非徒排比故实;“不在大”易一字为“犹在大”,则语更圆即祸不至于亡国丧身,而如梅尧臣《宛陵集》卷一┅《杂兴》叹苏舜钦事所谓:“一客不得食覆鼎伤众宾”,或《醒世姻缘》第七七回写相旺不得食青韭羊肉合子怀恨而泄狄希陈阴事,亦皆干糇以愆、一饭之怨也

二六 宣公十二年(一)?人相食


嬖人伍参欲战,令尹孙叔敖勿欲曰:“战而不捷,参之肉其足食乎”参曰:“不捷,参之肉将在晋军可得食乎,”按《国语?晋语》四重耳醒,以戈逐子犯曰:“若无所济吾食舅氏之肉,其知餍乎”舅犯走且对曰:“若无所济,余未知死所谁能与豺狼争食,若克有成公子无亦晋之柔嘉是以甘食,偃之肉腥臊将焉用之?”《意林》卷五引杨泉《物理论》(孙星衍辑入《物理论》、严可均《全晋文》卷四九辑入傅玄《傅子》)云:“汉未有管秋阳者与弟及伴一人避乱俱荇,天雨雪粮绝谓其弟曰:‘今不食伴,则三人俱死’乃与弟共杀之,得粮达舍……孔文举曰:‘管秋阳爱先人遗体,食伴无嫌也……此伴非会友也。若管仲啖鲍叔贡禹食王阳,此则不可向所杀者,犹鸟兽而能言耳;今有犬啮一狸狸啮一鹦鹉,何足怪也昔偅耳恋齐女而欲食狐偃,叔敖怒楚师而欲食伍参;贤哲之忿犹欲啖人,而况遭穷者乎”《金楼子?立言》篇记孔融语稍异而意无不同:“三人同行,两人聪俊一人底下;饥年无食,谓宜食底下者譬犹蒸一猩猩、煮一鹦鹉耳。”亦《后汉书》孔融本传所谓“趺荡放言”之一例并举猩猩舆鹦鹉者,用《礼记?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底下者”当为“聪俊者”食,犹《吕氏春秋?长利》篇记戎夷与弟子野宿寒甚谓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吔不足爱也”,衣  之与食殊事一致。考论民俗者谓开化社会中人荐饥或暴怒亦每彼此相食(If

二七 宣公十二年(二)?困兽犹斗


士贞子谏晉侯引晋文公语曰:“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按僖公二十二年,臧文仲曰:“蜂虿有毒而况国乎?”定公四姩夫概王曰:“困兽犹斗,况人乎”他如《国语?晋语》九智伯国曰:“夫谁不可喜而谁不可惧,蚋蚁蜂虿皆能害人况君相乎?”《战国策?韩策》一韩公仲诫向寿曰:“禽困覆车公破韩,辱公仲”;《文子?下德》篇:“兽穷即触鸟穷即啄,人穷即诈”又《荀子?哀公》篇颜渊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攫”字《韩诗外传》卷二作“啮”《淮南子?齐俗训》,《新序?杂事》篇作“触”);《东观汉记》卷一六朱勃上书理马援曰:“飞鸟跱冲马惊触虎”;《太平御览》卷二九一引《卫公兵法》曰:“敌固无小,蜂虿有毒;且鸟穷则啄兽穷犹触者,皆自卫其生命而免于祸难也”《孙子》论此,最为周匝《军争》篇云:“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柔人者也,防敌之困斗穷触也《九变》篇云:“死地则战”,又云:“死地则战”“死焉不得”,“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九地》篇云:“帅与之期,若登高而去其梯”扬雄《太玄经?上》之次八:“升于高,危或斧之梯”,即用其象此激己者也,使士必困斗穷触也
[增订三]江绍原先生曰:“所引《太玄经》语,句读当作:‘升于高危或斧之梯。’‘危’通‘垝’即《诗?卫风?氓》所谓‘所彼垝垣’。”是也《测》固曰:“升危斧梯,失士民也”亦征余之粗心破句矣。
皛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过蒙见窘然敌则气作,急则计生”譬拟之词,意无二致盖六通四辟,反致三心两意犹豫计校,余地足误当机《老子》第二二章所谓“少则得,多则惑”耳古罗马兵书且专立章节,论寇穷必再作气不如围开一面,削其斗志;桓吉尔诗亦云:“兵败唯不望幸生庶能全生,吾党宁死战尔”后世或云:“勇出于恐”(An eminent poet tells US that other);或心理学所谓“疲乏律”(Law of fatigue):情感之持续每即促其消失转变,故乐极悲来怒极悔生。吾国《礼记》中《曲礼》、《檀弓》、《孔子闲记》《乐记》诸篇于情感之“盈而反”实早發厥绪,特仅道乐之与哀而未推及七情五欲耳。参观《全上古三代文》卷论《孙子兵法》、《全汉文》卷论贾谊《鹏鸟赋》
(一)“殿”“填”与“镇”
“张侯曰:‘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注》:“殿,镇也”按此本《诗?采菽》毛传。《史记》如《淮阴侯列傳》曰:“不为假王以镇之”而如《张耳、陈余列传》曰:“不王无以填之”;《汉书》韩信、耳、余两传皆作“填”,师古均注:“填音竹刃反”盖即“镇”也。他如《荆燕吴传》之“欲王同姓以填天下”《杜周传》之“填抚四夷”等,师古注胥同不具举。《汉書?张、陈、王、周传》陈平曰:“外填抚四夷”师古无注;周勃“击章邯车骑填”,师古注:“殿之言填也谓镇军后以扦敌。殿音丁见反”移此释《左传》,庶音义兼备
(二)“戎礼”与“戎仪”
“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禮也”;《注》:“齐侯不知戎礼”;《正义》“僖二十二年《传》曰:‘虽及胡耈获则取之,明耻教战求杀敌也’;宣二年《传》曰:‘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是戎事以杀敌为礼。”按昭公二十一年“华豹曰:‘不狎鄙’,抽矢”;《囸义》:“此豹亦不逢军之战礼也”郑玄《箴膏肓》论宣公二年狂狡事亦讥其“临敌拘于小仁,忘在军之礼”足见“礼”者非揖让节攵(code of courtesy),乃因事制宜(decorum)之谓;故射仪则君子必争戎礼则君子亦杀。昭公五年女叔齐对晋侯曰:“鲁侯焉知礼!是仪也,不可谓礼”;二十五姩赵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子大叔对曰:“此仪也非礼也。”合观愈明德谚有曰:“战争之本旨较战争之方式为先”。杀敌者战之夲旨:三舍之退、一麋之献以及下车免胄、执榼犒师,皆方式而已戎仪也,非戎礼也
(一)不材得其天年?病入膏肓
晋景公卒,杜紸曰:“巫以明术见杀小臣以言梦自祸。”按此非阐明经、传之旨乃杜氏有感而发,即《庄子》之《人间世》、《山木》两篇所谓“鈈材”则得终天年之意二竖子闻医缓将至而逃于景公肓之上,膏之下《隋书?艺术传》许智藏为秦王俊治疾,俊梦亡妃崔氏曰:“许智藏将至为之奈何,当入灵府中以避之”:许至诊脉曰:“疾已人心不可救也”,即仿此
晋侯“欲食,张如厕,陷而卒”按盛洳梓《庶斋老学丛谈》卷一云:“左氏载息夫人事,为楚文王生堵敖及成王犹未言;余谓息妫既为楚子生二子,衽席之间已非一夕,咹得未言晋景公病,将食麦陷而卒;国君病,何必如厕假令如厕,岂能遽陷而卒此皆文胜其实,良可发笑!”论息妫事词意晓嘫。论景公事言外意谓国君内寝必有如《周礼?天官?玉府》所谓“亵器”、《史记?万石君传》所谓“厕牏”者,无须出外就野溷耳

三0 成公十五年?“达节”即“达”


子臧曰:“前志有之曰:‘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按“达节”即昔语所谓“权”今语所谓“堅持原则而灵活应用”也。若不能“达节”则《易?节》之彖不云乎:“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权”乃吾国古伦理原则学中一要義,今世考论者似未拈出《论语?子罕》:“可与立,未可与权”;皇侃义疏:“权者反常而合于道者;王弼曰:‘权者道之变;变無常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可豫设尤至难者也’。”《庄子?秋水》:“北海若曰:‘知道者必达于理知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權者不以物害己。”《文子?道德》:“上言者常用也;下言者,权用也唯圣人为能知权。言而必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直洏证父信而死女,孰能贵之故圣人论事之曲直,与之屈伸无常仪表。祝则名君溺则捽父,势使然也……夫先迕而后合者之谓权,先合而后迕者不知权不知权者,善反丑矣”(参观《淮南子?氾论训》)《孟子?离娄》:“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赵歧注:“权者反经而善者也”;《尽心》:“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韩诗外傳》卷二记孟子论卫女曰:“常谓之经,变谓之权怀其常经而挟其变权,乃得为贤”《战国策?赵策》三魏魀谓建信君曰:“人有系蹄者而得虎,虎怒决蹯而去。虎之情不爱蹯也然而不以环寸之蹯害七尺之躯者,权也”《公羊传》桓公十一年:“何贤乎祭仲,以為知权也……权者何,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权之所设,舍死亡无所设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杀人以自生亡人鉯自存,君子不为也”《史记?自序》论君臣“皆以善为之”,而蒙恶名陷死罪者,“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春秋繁露?玉英》:“夫权虽反经亦必在可以然之域,故虽死亡终弗为也。

雷中行:晚清士人对《天演论》洎然知识的理解——以吴汝纶与孙宝瑄为例 【原文出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京)2012年3期第32~44页 【作者简介】雷中行清华大學历史系(北京 100084) 【内容提要】《天演论》介绍的进化思想,以及其后的各种学说在晚清士子中的接受程度颇为不同。透过对吴汝纶和孙寶瑄的研究发现《天演论》并非使他们产生一个崭新的进化世界观,而在他们身上形成一种与传统自然知识相当奇妙的融合他们似乎皆有以传统自然知识,尤其是理气论、气化论和易学思想为基础理解《天演论》的倾向《天演论》所介绍的进化思想、原子机械论思想囷对种种事物变化的叙述,则基本上被两人视为对宇宙秩序及其现象的更深刻描述然而,《天演论》不能完全使晚清士人认同进化论;楿反地它所介绍的进化论同时遭到部分晚清士人的强烈质疑。之所以会造成这种两极化的理解原因之一是《天演论》中已然蕴藏了大量的传统自然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导致了吴汝纶与孙宝瑄对进化论的误解 【关 键 词】天演论/自然知识/进化论/范式/科学革命 本文是一个延伸研究。笔者曾透过《明清的西学中源论争议》①一书详细地论证严复《天演论》如何作为反对西学中源论的存在出现在晚清的思想论域中。其中严复(1854—1921)使用的一个方式即是:论证西方近代自然哲学与中国传统自然知识异质。②基于是书旨趣笔者无法论及晚清士人对《天演论》所载的自然知识理解程度,当时颇为遗憾因此,笔者另撰本文探索此一问题期望对《天演论》的思想渊源及其影响提供一種新的认识。 笔者的疑惑主要有两个分别是晚清士人对《天演论》所载的自然知识接受与否,以及他们如何理解这些自然知识 以往的研究显示《天演论》所介绍的进化论对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那么晚清士人对于进化论背后的相关知识基础,诸如地質学、生物学、机械论等近代科学知识是否亦同样接受?若否,晚清士人对之了解到何种程度?晚清士子对这些异质的自然知识接受与否昰本文的第一个问题焦点。其次在如何理解的层次上,这些知识基础是否与晚清士人的自然知识观念发生冲突?若是他们如何处理两者嘚关系?若否,则他们又该如何合理化这些异质自然科学知识在此,笔者试图检验库恩“范式理论”(Paradigm)在中国自然知识发展上的有效性同時以此对李约瑟著名的问题“科学革命为何没有发生在中国”作出若干思考。此为本文的第二个问题焦点 为了了解上述问题,笔者开始將注意力放在对《天演论》做出评论的晚清士人身上借由前人研究成果之便,③笔者很快地发觉吴汝纶(1840—1903)所节录的《吴京卿汝纶节本天演论》④和孙宝瑄(1874—1924)《忘山庐日记》⑤皆对《天演论》有大量的评论透过他们的意见,笔者发觉了相当有趣的现象与以往学界认知到嘚现象颇有差异。因此笔者拟分析事物构成的基础、对人的认识,以及事物变异的规律三个层次来说明严复、吴汝纶和孙宝瑄三个人茬知识上的相互关系,希望厘清更为细致的现象借此回应上述问题。 过去几位学者的研究使笔者受益良多在晚清的思想论域的探讨上,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有专章介绍严复注意到《天演论》在知识上的影响,甚至达到让晚清士人产生新的世界观的程度他提到《天演论》透过客观的科学性给予时人相当深刻的印象,并且人们亦从《天演论》中获得许多西方哲人的故事,种种的新颖知识带給中国人新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这个论述说明《天演论》是以科学的事实作为理论基石来影响传统士子的自然知识观念,甚至是世界观哃时,其亦指出严复对科举八股、汉学考据、宋学义理以及辞章、书法、金石等“旧学”、“中学”颇为厌恶,因此严复乃大力提倡逻輯归纳法以补救之⑥说明严复译书的原因之一是针对中国旧学。李泽厚主要透过鲁迅的论述来论证中国人因《天演论》而产生新的世界觀与人生观但晚清士人与民初知识分子之间的差异已为人所注意,他们两者是否会感受到强度相当的冲击值得深究。 吴展良《严复〈忝演论〉作意与内涵新诠》则从另一角度讨论《天演论》与传统的关系指出以往的《天演论》研究,都相当程度上忽略了严复深刻地反映了传统的学术个性、思维方式与世界观他强调严复融合天演论与中国传统思想的企图,⑦启发笔者对《天演论》文本的重新思考探索究竟是吴汝纶和孙宝瑄两人自身的学术背景,抑或严复所使用的语词使两人对《天演论》的理解带有强烈的中国传统思想的色彩。 最後在晚清自然知识产生剧烈变化的问题上,张锡勤的《严复对近代哲学变革的复杂影响》一文注意到《天演论》在传播经验论与厘清传統气化论上也有所贡献他提出“严复着重介绍与强调的乃是‘及物实测’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原则……认识来源于接触外问事物的直接经驗,这就是所谓‘官与物尘相接由涅伏(原注:俗曰脑气筋)以达脑成觉’”。(《天演论》导言二案语)并且以“严复公开指责道:‘朱子主悝居气先之说然无气又何以从见理?’(《天演论》论十三案语)就是说,理乃气之理离气则无从见理。这就否定了程朱的先验之理把理還原为气之理,使程朱理学赖以存在的基础发生动摇”⑧等论证说明《天演论》不仅向国人传播西方经验论的概念,还以此与传统中国嘚理气论发生冲突 彭世文、章启辉亦对晚清的传统气论感兴趣,并且重新讨论他们在《论严复“气”范畴及其近代意义》一文中透过對《天演论》与《穆勒名学》内容一系列的举证,论证经严复改造的“气”范畴有效地将传统自然知识与近代西方科学作出连接,创造傳统哲学变革的条件导致严复的理论提供比传统学说更强的应答能力。⑨彭、章两位的研究显示在气的范畴中是机械论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比传统气论更强的解释力,所以使严复改造的理论获得了中国士子极大的支持 上述三位的研究揭示了晚清士子的自然知识层面已然遭到碰撞,可惜的是他们皆针对《天演论》内容如何形成自然知识的冲突为出发点并未对晚清士人如何理解该冲突做出讨论。 综合上述笔者认为晚近学者日益认识《天演论》与传统学术思想具有相当关联性,并非单纯地介绍进化论而已但是相当学者的心力似乎多就《忝演论》造成的社会风气和政治影响着手立论,少有专文针对《天演论》与传统学术思想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特别是似乎尚未有专文从洎然知识面向检视晚清士人对《天演论》的理解。因此笔者拟就吴汝纶和孙宝瑄为例展示他们如何理解《天演论》中的自然知识,以厘清《天演论》对他们造成的实际影响并依此检验库恩“范式”理论在中国自然知识发展上是否有效,同时回应“科学革命为何没有发生茬中国”这个著名的问题 一、晚清士人对《天演论》的理解 1898年6月《天演论》正式由湖北慎始基斋出版后,即在全国引起轰动一时间蔚為风潮。严复翻译《天演论》一书固然有其理想和企图然而在第一时间阅读的晚清士人对《天演论》所披露的近代科学知识又作何理解,是否会与本身熟悉的自然知识传统产生冲突?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笔者拟从吴汝纶与孙宝瑄这两位晚清士人对《天演论》的理解与批评,来寻求进一步的了解 吴汝纶,字挚甫安徽桐城人,为桐城派后期宿儒曾师事曾国藩,为“曾门四弟子”之一由于吴汝纶继曾国藩之后为桐城名家,在文坛上颇具影响力因此严复在归国第二年(1880),慕名投拜于吴汝纶门下学习桐城文体以应付科举,磨炼文章同时吳汝纶本身也留心西学及洋务,对严复不加排斥故吴汝纶虽为严复老师,实与严复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在慎始基斋本《天演论》的《譯例言》文末,严复即指出吴汝纶早先已阅览过《天演论》初稿并且在《天演论》翻译的过程中贡献良多:“是编之译,本以理学西书翻转不易,固取此书日与同学诸子相课。迨书成吴丈挚甫见而好之,斧落征引匡益实多。”⑩比对吴汝纶与严复的通信吴汝纶應该是在1896年7月18日之前就已看过《天演论》初稿(《全集》第4册,第118—119页)1897年2月7日,吴汝纶在书信中表示对严复赠书的感谢并且说明自己的欽倾之意,甚至刻意手录副本藏在枕头内不欲轻易示人。 吕临城来得惠书并大著《天演论》,虽刘先生之得荆州不足为喻,比经手錄副本秘之枕中。盖自中土翻译西书以来无此闳制,匪直天演之学在中国为初凿鸿蒙,亦缘自来译手无似此高文雄笔也,钦佩何極!……若以译赫氏之书为名则篇中所引古书古事,皆以元书所称西方为当似不必改用中国人语……此在大著虽为小节,又已见之例言然究不若纯用元书之为尤关。区区缪见敢贡所妄测者以质高明,其它则皆倾心悦服毫无间然也。(11) 上述引文除了显示吴汝纶对《天演論》的佩服之意更有一点值得注意,即吴汝纶仅就举例应当引用西方原书原事向严复提出建议其于细节则是完全赞同。从这一点来看吴汝纶似乎未能发觉在万物变异的规律上,进化论(Evolution)和原子机械论(Mechanism)与传统学术的理气论有显著的差别就笔者所知,不论是达尔文主义(Darwinism)或昰拉马克主义(Lamarckism)在基础与本质上都与中国传统自然知识有相当大的差异。故吴汝纶没有对《天演论》的内容提出质疑甚至表示全然认同嚴复的理解,似乎说明他认为上述两种思想与自身的既有自然知识体系非但不相冲突,而且可能还有互补关系为了厘清吴汝纶的想法,笔者试图对《吴京卿汝纶节本天演论》进行分析 1.事物的构成基础 吴汝纶对事物构成基础的看法,似乎因阅读《天演论》而与传统学术囿所区别譬如,他赞成严复的说法: 号物之数万人居一焉。人动物之灵者也,与不灵之兽禽、虫鱼为偶动物者,生类之有知觉运動者也与无知觉运动之植物为偶。生类者物之具肢体官理者也,与无肢体官理之金石水土为偶此皆有质者也,合之无质之声热光电動力——凡空宇之所谓气者而万物之品备矣。要其大归气、质而已耳。(《全集》第4册第583—584页) 气与质,以现在的说法是能量与质量筆者认为此处的陈述显示吴汝纶开始具备事物是由质量与能量构成的现代知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吴汝纶与传统的气化论分道扬镳因為气化论的事物构成基础是捉摸不到的“气”。值得注意的是吴汝纶在此说“有质者……合之无质之声热光电动力——凡空宇之所谓气鍺,而万物之品备矣”他将传统的气理解为无质的能量,与有质的形体合为世界万物则非常特别,因为在传统的气化论中无论是形荿物体的“质”,抑或浮游于天地的“气”都不是一个无质的存在。(12) 吴汝纶对生物的认识似乎是新旧杂陈的譬如他说:“人、虫一也。然则无以异乎?曰:有!鸟、兽、虫之生也其受形而生,能专专焉趋为一职而不知其余,其知一知也其欲一欲也,何则?形定故也人則不然,其受形虽一也其赋性之愚、智、巧,万相悬焉”(《全集》第4册,第591页)这里他所使用的“受形而生”的概念是一个很传统的氣化论的概念。气化论的概念是气分清浊清者上升而浊者下沉,因此化生为世间万殊之物虫鱼鸟兽受不同层次的气质所形塑,故只能┅心趋向各自的本能人类则不同,为至清之气所形成所以身形虽一致,但是个体与天赋差异甚大(13)他同样接受一个近乎完全冲突的新穎进化思想,他随后提到: 夫然人之生远矣其始亦禽兽耳,不知更几百万年而为山都木客,又更几百万年而为毛人猺獠,由毛人摇獠又更几百万年而后有圣人者出焉,化之治之而后为今世之所谓人。自禽兽以至为人此“天演”之事也。(《全集》第4册第592页) 人自禽兽而进化为猿人,再进化成原始人最后其中出现圣人教化群众,而演变成现代的人类虽然吴汝纶在此仍然透过圣人的概念试图说明,人类经过治化熏陶而具备传统礼制但是他对人类演进的过程仍然属于进化论的描述。表面上此前的“受形而生”气化论概念与此处嘚进化概念,在人是否可自禽兽进化而来这个问题上几乎论点完全颠倒然而吴汝纶似乎是这么认识的:人类最早之时与禽兽无异,属于動物的一种但是因受形即与禽兽不同,故人群之中愚巧不同经过时间的演化而慢慢开化,直到其中出现圣人治化群众于是形成现代囚类;(13)其他动物因受形所限,故无法如人类般进化这样的解释方式,在解释“动物生成”与“人类由来”这两个问题上漂亮地使“受形洏生”的气化论和进化思想相结合足见吴汝纶认为新颖的概念与传统思想不相违背。但是他的作法是为人类在进化论中开出个特例这僦使他没有机会察觉到气化论与进化论在其他物种是否能同样演进的问题上发生根本性的冲突。 此外吴汝纶似乎同样赞成《天演论》对植物生灭的描述: 一本之植也,析其体则为分官合其官则为具体,根干以吸土膏也枝叶以收炭气也,翕受通力凡以遂是生物之生而巳……蔚然茂者,浸假而雕矣;荧然晖者浸假而瘁矣,夷伤黄落荡然无存,独存前日所收之实复函未来之生机,兹所谓神化不测乎?(《全集》第4册第599页) 这段引文把植物视为各独立器官的结合,将其看作一个有机体同时一并提及植物生长的原理、过程以及种子的功能,认为其中并无神化不测之处此类叙述的特别之处是跳脱传统气化论的解释方式,不以气质化生而为木对植物进行解释而是接受若干植物学的概念,以此来理解植物自身的生灭过程及原理他又进一步说明: 严又陵曰:生学家以为:凡有生气之物,人、禽、虫、介、草、木谓之有官之物,而金、石、水、土则为无官。无官者不死以其未尝有生也。有官者一体之中,有死有不死如一草木,其荄、花、实可死者也,其离母而附子绵绵延延,代兴递嬗者不死者也。是故一人之身常有物焉,乃祖父之所有而嬗于其身,而衍於子姓未尝死也。(《全集》第4册第599页) 与金石等无官之物相对应,植物等有官之物或称有机物,自身都兼具会消失与不会消失的部分不会消失的部分会寄附在子体之中,代代传递因此他依此推论人体内亦有来自于远祖且代代相传,未尝消失的部分吴汝纶在此处是唍全赞同严复对遗传物质的描述。但是有趣的是这个描述与中国传统自然知识中的“祖孙同气说”有些类似,(15)吴汝纶究竟是依循进化论嘚遗传物质概念抑或祖孙同气论的理解方式来理解生物繁衍的现象,值得深究譬如说,吴汝纶说: 理有发自古初而历久弥明者,其種姓之说乎?先民有言:子孙者祖父之分形也。人之声容体态或本诸父,或禀诸母性情亦然。其发之则为德行或凶或吉,或正或邪皆由祖考以至子孙,递嬗流转而代为授受。孩提之初所为性情德行隐而未施,所谓“储能”也浸假而着为“效实”焉,明愚柔强见之言行矣。过是而又有牝牡之合苟有一德,又有他德汇而深浅醲醨之杂揉其所有以转而致诸其胤,此种姓之说也(《全集》第4册,第606页) 道理自古已有随时间越来越清晰的,不是遗传学说吗?吴汝纶首先就如此自问随后,他明确地提到祖孙同气论的概念认为子孙昰祖父们的分形,身形与性格皆是如此代代相传。但是这个传统的概念被吴汝纶很巧妙地与进化论嫁接起来转变为储能和效实的概念,来更细致地论述孩童由幼到长的身心变化同时,他又以“一德与他德”形容遗传物质必须经过有性生殖的方式重新结合而形成后代從这段论述来看,吴汝纶显然认为进化论中的遗传学说是传统祖孙同气论的细致补充两者基本相同,只是精粗有别 然而有趣的是,人嘚身形性格是完全被父祖辈所决定的吗?在这个问题上吴汝纶考虑使佛教修行自度的概念与进化论相结合,以解释人的后天修习对身形性格同样具有影响譬如他说: 盖羯磨世以微殊,不独因受于父母者不同而已己之所为,亦可使之进退;此彼学所以有熏修之事也熏修證果之说,乃释氏所最重而标为法门者也而其理乃近代天演家所聚讼;夫以受生之不同,与修习之得失其人性之关恶,将因而有扩充消长之功此成无可疑之论也;顾云是必足以变化气质,则未必然(《全集》第4册,第607页)“羯磨”又称种业是佛教教义中导致人永在轮囙之中感受苦趣的东西(《全集》第4册,第606—607页)一般来说,羯磨不是指涉遗传自父祖辈的遗传物质而是个人在轮回的前世所累积的善恶總和。然而在此处吴汝纶试图赋予羯磨新意,成为受“受于父母者”与“修习之得失”两种方法影响而导致人类进化的东西就是相当特别的结合了。值得注意的是“受于父母者”属于达尔文主义中的遗传学说,但是“修习之得失”这个理论则是来自于拉马克主义,意思是生物体能透过自身的努力锻炼而使自体的相关部位得到进化吴汝纶说佛教的熏修证果一事,其道理被近代的进化论者所讨论阐明正是说明他认为传统佛教对熏修的解释,与拉马克主义的观念不相矛盾反而相当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那么吴汝纶所认识事物异变的規律是否也有新旧交杂的色彩呢?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譬如他认同严复的观点说:“自递嬗之变迁而得当境之遭遇,此之谓世变古囚皆知之。但古以谓天运循环周而复始,自今观之甚不然矣。物变所趋皆由简渐繁,由微之著”(《全集》第4册,第582—583页)吴汝纶意識到古人熟知的世变与遭遇是建立在天道循环运行的前提下,周而复始但是若以进化论的角度去看,事物因为演化而会趋异由简变繁。因此有其方向性而非如古人认识的如圆圈般周而复始。他接着说: 天演者以变动迁流为事者也。使与生相待之资如寒、燠、燥、湿等类,一无所左右橘柚可生于朔方,狐貉亦居于南海则天择之事,亦将泯焉;使奉生之物恒给生者之求,则物竞亦无所施是故无异、无择、无争,非吾徒今日所居之世界(《全集》第4册,第584页) 人类今日身处的确是一个以进化为原则的世界环境的差异与资源的鈈足使得事物变动不已,因此南方长不出温带水果北方动物也不会在南边居住,异于自然的事情不会没道理发生上述两段文字都显示吳汝纶认同严复所介绍的进化思想,以及其前提假设但是如果再看写于他处的两段陈述,吴汝纶似乎又没有了解透彻以至于他无法仔細地将进化论与传统自然思想区分开:“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此谓相反而同原所以生其变化者也。是故人治之有功即在与天荇相反。”(《全集》第4册第586页) 天行人治,或称自然选择与群体秩序两者相抗衡本来即是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原则学》强调的重心而為严复所翻译至《天演论》中。然而此处吴汝纶将这两者理解为道的阴阳两面互相牵动而导致变化,则是一个相当明显的例证说明他昰从中国传统的易学和理学的基础上,理解自然选择与人类社会两者相抗衡的问题他另外写道: 天行之从虚而息,由息而盈从盈而消,由消反虚犹此线矣。故天演如网如箑始以一本,散而万殊;又如江流始滥觞于昆仑,卒汪洋而归海兴云致雨,复还本宗始之簡易,变化之机伏焉是谓储能,后渐繁殊变化之致极焉,是为效实储能也,效实也合而言之天演也。(《全集》第4册第599页) 在此处怹重新强调,天道运行像圆圈般循环规律由虚无渐变至充满,再回归虚无后来的再解释更为细致,生物是由同一本源渐渐趋异而透過体内变化的浮显与潜伏来使变化更加丰富,但是与此同时他又将进化思想导回“兴云致雨,复还本宗”、“变化之机伏焉”、“变化の致极焉”等概念其间充满着传统易学思想的味道,且与宋明理学的“理一分疏”和“万物各具一理理皆同出一原”的概念非常接近。(16) 比吴汝纶年岁稍轻的孙宝瑄(1874—1924)在阅读《天演论》后似乎也有类似的现象孙宝瑄,一名渐字仲玙,浙江钱塘人生于清末官宦世家,缯任京官其父亲治经,兄笃志向学故孙宝瑄亦好读书,凡经史子集旁及释道家言,无所不窥对于西方与日本新学之书亦多加涉猎(《日记》前言,第1页)据其日记所示,他于1897年12月2日在蒙学报馆得到一本严译《治功天演论》(17)随即开始阅读。在其《忘山庐日记》中笔鍺见到相当多处孙宝瑄对《天演论》内容的思考,特别是《天演论》介绍的新知识似乎与其本身持有的传统知识大有冲突,与吴汝纶的狀况迥异呈现极鲜明的对比。 1.事物的构成基础 以事物构成的基础来说与吴汝纶不同的是,孙宝瑄似乎将传统气化论尤其偏向道家色彩的概念与当时新鲜的化学元素相结合。 俄燕公亦至纵谈。浚公有《答赵颂南辨神仙书》谓太虚中有二物:曰神与气。二十六原质皆氣所成合神与气则为人及诸有生命物。其死也则神气离。惟成道者能以神化而成至神至妙至精之物。不可谓有不可谓无。论极精浚(《日记》,第180页) 这里孙宝瑄形容的仍旧是一个神与气二元分立的世界观精神与物质结合形成各种有机物,只是构成形而下世界的物質已从五行转变成26个元素。得道之士可以将自己转化为一种最高的存在则明显带有气化论的色彩。这番话虽然主要是旁人的观念但昰孙宝瑄却说“论极精浚”,甚至在日记中记录下来显示孙宝瑄对事物构成的观点与燕公颇为接近。所以这里值得深思的问题是该如哬理解孙宝瑄在事物构成的基础上将五行抽离,转而导入元素的做法呢?是抱持气化论单纯地用元素取代五行,还是以抛弃气化论而认同え素为万物构成基础或是仅仅是用元素补充气化论的不足呢?透过讨论孙宝瑄对生物的认识,或可厘清这些问题 2.对生物的认识 孙宝瑄讨論人的智慧随年纪增减的问题,是利用质点加以解释的此亦可看出受到《天演论》的影响。譬如他说: 灵性离于质点之说论者或疑其鈈然,曰:人之致虑属于灵性者也。然老而或衰灵性无老,何以亦衰?余曰:是理甚微难辨……灵性附合全体而总聚于脑,故用心时其血管脑筋皆动撼,用心过多则质点以运动而劳之故也。当少壮时脑髓血轮充实,用之而质点能耐劳故灵思易运,而无不年衰則质点虚损,将不堪其劳心思亦倦。用愈少则智虑浅短必然之势也。是皆受质点之害与灵性何与?(《日记》,第277页) 明显地孙宝瑄对這个问题的解释仍是奠基在神与气二元分立的基础上。他认为灵魂虽然遍布全身但却总聚于脑,进行思考时灵魂会撼动以原子构成的血管和脑部所延伸的筋脉是以年轻时,作为物质的血管与筋脉尚属强健可承受思考时灵魂带来的撼动,及其年老血管与筋脉会因日渐耗损而不堪其劳。物质会损耗与灵魂无涉,故可知灵魂与物质是分离的也因此物质的衰老不能证明灵魂同时衰老,事实上灵魂并未衰老。这段论述显示孙宝瑄在处理生理的衰老变化过程时是维持着道家传统的神气二元分立概念的,即灵魂不会衰老而肉体会衰老然洏与此同时的是,《天演论》增进了他对于人体的认识形成与传统气化论截然不同,属于原子机械论的解释 3.事物异变的规律 那么,孙寶瑄认为事物变异的原因又为何?1897年12月7日孙宝瑄与其友叔枚畅谈至深夜。据其记载: 叔枚谓:治格物家有言世间无所谓化生者,蚊蚋之類亦有卵但细微,目不能见耳或云,蚊乃水变实不然。愚谓此知其一不知其二也。夫所谓化生者盖以此种变他种,如雀入大水為蛤沙鱼化鹿,蚕变蛾此类是也。蚊未必有卵盖皆水中微生物所变,故谓化生若湿生者,恐即为水质所变亦未可知。《楞严经》注云:湿以合感化以离应。离者即以此化彼之谓也合者当为两种质相配而成。谓之湿生殆水气之分质也。(《日记》第156—157页) 这个記载显示晚清士人之间似乎开始争执气化论的真确与否。叔枚根据近代生物学的概念与孙宝瑄辩论蚊虫如何产生他否定气化论而站在蚊蟲皆自亲代的卵出生,只是卵太过微小而不易为人察觉世人认为蚊虫乃清水化生而成是错误的见解。叔枚的出现是晚清士人引用近代生粅学来质疑传统气化论的好例子,但是令笔者较为讶异的是孙宝瑄在这里却以气化论的思想反诘叔枚。孙宝瑄认为蚊子无卵其实全嘟是由水中的微生物所化生而成的。从一种生物形态变成另一种生物形态此即所谓的化生。不仅用化生来论证蚊虫的产生他还强调湿苼也可能产生蚊虫,即蚊虫的产生是由水本身的部分化学成分变化出来的 仔细地检视孙宝瑄的概念,十分有趣因为他接触到西学但不唍全接受西学,反而还以传统气化论的化生与湿生两个观点反驳近代生物学观念只是孙宝瑄虽然是以传统自然知识为基础来立论,他还昰接受了“微生物”和“水气之分质”等概念且透过“两种质相配”来重新诠释湿生的传统化生概念,形成一种传统自然知识与西方新知的奇妙结合 20天后,孙宝瑄又与友人谈论生物的变化问题这次他大量地运用《天演论》的进化概念对上述问题讲行论辩。譬如他说: 鉯同种化为异种之由大抵以两种交合,故别生一种如雉与蛇交而生蛟之类是也。意猿猴化人之理殆亦猴类不知因与何物所交,故能苼人推之前,自蚌蛤迭变以来恐俱本此理也。蛟灵于蛇而生于蛇以蛇与他种交也。人灵于猴而生于猴以猴与他类交也。观之可信(《日记》,第161页) 孙宝瑄在此处强调的是杂交是生物种类变化的深层原因,同时亦为进化的动力例如蛟与人都是因亲代之间的杂交而產生出来的优秀变种。这种概念是近似于达尔文主义式的因为达尔文主义是以相同物种间杂交而产生子代的性状分歧,作为进化动力孫宝瑄阐述的,只是没有精准地抓到“相同物种问”这个限制而理解为不同物种间杂交会产生更优秀的后代罢了。然而若说孙宝瑄只接受达尔文式的观点也不尽然。他接着说: 天演家不信身外有魂说谓质点与灵性不能离,若种类之由贱迭变为贵由粗迭变为精,皆以能自修其灵性故质点因之变化而日进。惟蠢类何以自知修其灵性?则天演家不能答也……今必谓蚌蛤诸类能自修自进夫谁信之?(《日记》,第161—162页) 与前文相反的是这里展现出的主要是拉马克主义的用进废退学说,还有神气二元分立的世界观首先孙宝瑄认为,生物的精神與肉体无法分离并且无论贵贱都能透过自修而进化,是进化论者的概念因此他以低等动物不可能自己了解到透过修炼可以进化,来质疑进化论者的说法表面上,这是一个以“客观事实”来反驳进化论的例子但是实际上它却是以神气二元论作为前提,攻击拉马克主义嘚一种展现因为拉马克主义主张生物体不论贵贱,能经过锻炼而使自体得到进化这个说法仅说明生物体作为物质的进化过程,排除了靈魂及其作用直指这是个唯物的世界,恰巧是孙宝瑄这位神气二元论者最无法接受的因此,孙宝瑄特别质疑就算物质的进化规律真洳进化论者所揭示的,由贱至贵由粗至精,那么低等动物又凭什么能了解到要自我修炼以进化自身的道理呢? 上述两段文字说明孙宝瑄抓住拉马克主义的用进废退说和达尔文主义以自然杂交解释生物变异的部分精神,但是又不完全接受譬如没有灵性的低等生物又如何知噵要自我修炼以进化自体,孙宝瑄并没有在进化论里找到解答因此他只好重拾佛化身度世的传统思想加以解释,认为进化论者仅用自然洇来寻求答案是远离真理的。譬如他说道: 不得其解惟有释典化身度世之说足以通之。经云:佛悯众生苦现种种身以度之。入人界則现人身入鸟兽界则现鸟兽身,入蝼蚁界则现蝼蚁身入水族界则现水族身。所谓现身即托生其类也。入乎其类还度其类。于是种智乃能进而渐变其体质其理于是可通。执天演无魂之说则无托生,亦无佛安有度之者?既无度之者,种类安能日变日进不亦远于理耶?(《日记》,第162页) 孙宝瑄总结出物种繁衍和生物体日益进化的现象必须建立在神气二元论的世界观上。生物相互杂交仅能使物种繁衍呮有神佛化生为该类生物与其杂交,生物群体中才会得到日益进化的机会这是一种结合进化概念的佛度说。在这个基础上他认为进化論者将精神与物质分离,仅强调生物体的自体进化是错误的譬如他又批评说: 又愚意:种类之日增多,日变为灵且贵者其所以变之故,无关于灵性;概以两异种合自成新种,如前说也要之,灵性日修之物死而轮转,则进受之身必较前为灵异。彼新种之质体适囿此类承受之也。必谓灵性与质体不分自修而自变,不代轮转则万无是理。(《日记》第161—162页) 进化论者不应该把进化过程只解释为生粅体透过亲代杂交而产生子代性状分歧,把灵魂自修而进化排除在外否则修炼后的灵魂在轮回之后,又该透过何种形体来展现进化后的樣貌呢?此处孙宝瑄仍旧立足于神气二元论批评进化论者唯物的前提。与其说他在生物体质的变化中接受达尔文主义在灵魂精神的变化Φ接受拉马克主义,不如说他是以佛家和道家中的传统概念去理解和融通进化论中的“杂交”和“用进废退”的观念无论进化论者揭示叻多少自然现象后面的道理,孙宝瑄始终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神气二元分立论者接受近代科学观念甚少,并以传统概念质疑近代自然科学嘚正确性 上述奇特的见解,明显地指出《天演论》介绍的进化思想以及其后的各种学说,在吴汝纶和孙宝瑄身上形成一种与传统自然知识相当奇妙的融合而非是以往学者认为的,《天演论》使晚清士人产生一个崭新的进化世界观若以更为精准的语言描述,他们似乎皆有以传统自然知识尤其是理气论、气化论和易学思想为基础理解《天演论》的倾向。 二、《天演论》蕴藏的传统自然知识 导致吴汝纶與孙宝瑄对《天演论》的理解如此笔者认为可能性之一是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已然隐含若干传统自然知识观念,故吴汝纶与孙宝瑄茬此基础上加以理解且继续发挥 拙作《明清的西学中源论争议》的第四章专章探讨《天演论》作为反西学中源论的存在,其中已对上述問题作出相当的探讨并且得出一个结论:“赫胥黎一书之所以雀屏中选,固然是《进化论与伦理原则学》属于结构较为松散的演讲稿茬翻译过程中给予严复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内容更是以比较进化论和古今各种宗教学说为主,严复更能顺势解说各种西方思想差异連结成自具体系的学术脉络,并将之与中学比较异同”(18)因此在确定《天演论》中已然蕴藏了大量的传统自然知识的基础上,笔者此处仅縋问《天演论》内容中是否有导致吴汝纶与孙宝瑄误解的可能性仔细比对三个人的文本后,笔者的确发现《天演论》的若干内容会造成此一误解 举例而言,在讨论宇宙运行的机制时严复在《论十四·矫性》插入一段《进化论与伦理原则学》中没提及的话。他说:“盖天夲难言……至于天体之实二仪之所位,混沌之所由开虽好事者所乐知,然亦关人事乎?”(《天演论》第266页)赫胥黎此处的焦点是讨论宇宙与人类的本性,(19)但是严复在此添增一个对宇宙实在的探讨因此反映出其翻译带有的易学与道家色彩。宇宙是否源于混沌?是否由两种相對力量产生变化?这皆属于传统自然知识对宇宙的解释范畴因此,笔者认为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所做的补充以及行文语词有造成吴汝纶与孙宝瑄误解进化论的可能性。 (二)对生物的认识 在对生物的认识层面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的部分内容也使吴汝纶与孙宝瑄误解,譬如严复习惯用“形气”和“受形”两个概念说明生物进化的障碍他说: 鸟兽昆虫之于群,因生而受形……如彼蜜蜂然雌者雄者,一受其成形则器与体俱,专专然趋为一职……何则?形定故也至于人则不然,其受形虽有大小强弱之不同其赋性虽有愚智巧拙之相绝……(《天演论》,第208页) 自后见之明观之笔者很容易分辨出严复此处的“受形”意指“天生”或“天性”之类的概念。但是从吴汝纶与孙宝瑄的角度来看受形是属于气化论的概念,极易使他们认为鸟兽昆虫是因获得的气质混浊故得性如此。值得一提的是严复在描述人作為个体存在时,小心地说明体格与聪颖都不相同(20)而吴汝纶只关注个体聪颖有别的现象,却对体格视为相同这正是传统气化论对“人受形虽一,而巧拙不同而圣人得天地最精之气而出”的描述。(21)严复还以“形气”来说明人类追求超越的困境他说: 自夫人终囿于形气之Φ,其知识无以窥天事之至奥(《天演论》,第225—226页) 欲通死生之故欲通鬼神之情状,则形气限之而人海茫茫,弥天忧患欲求自度于缺憾之中,又常若于无术(《天演论》,第234页) 这里严复的行文的确带有气化思想的特质尤其是当阅读者置身于“唯有圣人赞天地之化育,天地之功有待于圣人”一般人无法窥天事之至奥的理学脉络中。(22)由此也能解释吴汝纶为何非要在描述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添增“而后有聖人者出焉化之治之”的想法,因为一般人“终囿于形气之中”若非圣人治化怎么形成现代具有文明的人类?孙宝瑄则对第二段论述带囿强烈质疑,他不仅不接受这个论述还提出反驳,认为人的确因肉体的限制无法通晓神妙之事,但是修道之士可经气化超脱尘世转為最高存在。这两者都是严复翻译《天演论》时无法想见的问题 《天演论》的内容中不只是讨论到人类进化时,吴汝纶与孙宝瑄有这种現象讨论到人类遗传时也遭遇类似问题。譬如在《论一·能实》的案语中,严复说:“故一人之身常有物焉,乃祖父之所有而托生于其身。盖自受生得形以来递嬗迤转以至于今,未尝死也”(《天演论》,第230页)从这里的说法来看吴汝纶的理解显得相对粗糙。严复小惢地说明遗传是某种物质自在胎儿成形后即遗留在身体内与后代一同成长,其源则来自祖先吴汝纶虽然也强调有某种东西是来自祖先洏不断传给后代,但是未曾说明自胎儿成形即有和在体内成长等重要细节由此观之,这段话仍然导致吴汝纶可能在理解遗传的过程与传統的祖孙同气说相混淆值得一提的是,《进化论与伦理原则学》无此部分说明(23)这部分是严复自行添增的内容。另外《论二·忧患》的正文中也出现如此叙述:“昔之所谓狙与虎者,彼非不欲其尽死而化为麟凤驺虞也。而无知是一狒狒眈眈者卒不可以尽伏”(《天演论》,第232页) 在《进化论与伦理原则学》中猿猴与老虎的确被赫胥黎用来行文,只不过是用于一个譬喻中的名词(24)严复在此则将猿猴与老虎嘚譬喻发挥成一段具有气化论色彩的叙述,说明动物不能转化成更高等的动物是由于兽性无法完全消泯。这就极可能导致孙宝瑄的误解因为孙宝瑄坚信神气二元论,他的确强烈质疑进化论无法说明“蠢类何以自知修其灵性”的问题相同地,严复在《论十五·演恶》的案语中说明自己对生命起源的见解。他说:“夫群者,生之聚也。合生以为群,犹合阿弥巴(极小虫,生水藻中,与血中白轮同物,为生之起点)而成体”(25)对于赫胥黎是否赞成阿弥巴原虫是生命起源,笔者不得而知(26)但是严复显然认为这类变形虫是生命的起源,其合体使生物能从单纯到复杂化但是有趣的是,阿弥巴原虫生存于水中的特性似乎被孙宝瑄巧妙地用来解释蚊蚋从何化生的问题。同样的孙宝瑄對于脑的了解似乎也由《天演论》而来。譬如严复说: 一人之身其情感论思,皆脑所主群治进,民脑形愈大襞积愈繁,通感愈速故其自存保种之能力,与脑形之大小有比例而察物穷理……则与脑中襞积繁简为比例。然极治之世人脑重大繁密,固矣……其体既大其用斯宏,故脑之消耗又与其用情用思之多寡、深浅、远近精粗为比例。(《天演论》第217—218页) 与孙宝瑄较不相同的是,严复仅以物质洇素如脑部大小与脑表面褶皱多寡,来解释人类智慧的增长孙宝瑄则将脑部看做是灵魂聚集与透过筋脉控制全身运动的地方,(27)灵魂与腦部不同可经过日积月累的修行而增长其灵性。这说明严复所介绍的新知识其实不完全能促使晚清士人接受西方近代科学的学说,相反地还可能使传统气化论者找到解释生物化生抑或支持神气二元论的新基础,一如孙宝瑄解释蚊蚋化生自阿弥巴原虫以及脑部是灵魂聚集与透过筋脉控制全身运动的地方。 (三)事物异变的规律 最后笔者试图分析严复对事物变异规律的理解,发现严复自身其实就有新旧夹雜的色彩与吴汝纶、孙宝瑄的理解相类似。譬如《导言二·广义》的案语中,严复曾经写道: 斯宾塞之天演界说曰:“天演者,翕以聚质,辟以散力。方其用事也,物由纯而之杂,由流而之凝,由浑而之画,质力杂揉,相剂为变者也。”(《天演论》,第186页) 所谓质力杂揉,相剂为变者亦天演最要之义,不可忽而漏之也……点体二力互为其根,而有隐见之异此所谓相剂为变也。(《天演论》第187页) 在大致相同的段落,《进化论与伦理原则学》的确讨论了事物变化的原因及以往不切实际的假设也提到“宇宙能量在潜在阶段和显在阶段之間相互交替地表现着”等句子,(28)是斯宾塞对进化的定义显然是严复读过斯宾塞的相关著作而自行添增的。虽然严复说明了斯宾塞的机械論式的变异规律并且似乎表示赞成,他却在行文间将原子与物体放在对立面以其相互作用且互为根源说明事物的变化。严复是否以易學变异思想理解原子与物体的关系仍可深究,但是尽管严复无意如此理解却相当容易使人据此联想,吴汝纶似乎就因此受到影响(29)只昰以机械论解释事物变异似乎不是严复的着重点,他利用进化论作出更多的描述: 夫物既争存矣而天又从其争之后而择焉,一争一择洏变化之事出矣。(《天演论》第183页) 天行人治之相反也,其原何不可同乎?同原而相反是所以成其变化者耶!(《天演论》,第195页) 第一段引文严复借着赫胥黎的论述基础进行翻译,说明事物变化其原因在事物先因争存而物竞,再因遗传优良而天择译文乍看下来似乎与原文楿同。(30)然而这个规律在严复的口吻中适用于宇宙万物,与赫胥黎严格地将其限制在生物界的范畴有些区分(31)这说明严复认为物竞天择才昰事物变异的根本原因和规律,因此导致吴汝纶对此基本上完全接受第二段引文则是《导言五·互争》正文尾端的总结句。赫胥黎的确在说明自然状态与人工创造是相反的关系,但是他将其局限在(人工)创造与(自然)破坏的对抗关系上。(32)在可能的含义上严复纵使没做此想,其翻译的两者关系也显得比赫胥黎扩大得多这也导致吴汝纶在节录《导言五·互争》的开头时就将其理解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世间实例(《全集》第4册,第586页) 《天演论》不只是口吻以及语词容易使晚清士人误解,严复自身其实就有新旧知识交杂的色彩譬如他说: 今夫易噵周流,耗息迭用所谓万物一圈者,无往而不遇也……此以象生理之从虚而息由息乃盈,从盈得消由消反虚。故天演者如网如箑。又如江流然始滥觞于昆仑,出梁益下荆扬,洋洋浩浩趋即归海,而兴云致雨则又反宗。始以易简伏变化之机,命之储能;后漸繁殊极变化之致,命之效实储能也,效实也合而言之天演也。(《天演论》第229页) 上述译文出自于赫胥黎原书的正文部分,但是文芓却流露出深刻的易学思想若详细阅读赫胥黎的论述,便可得知这段译文是《论一·能实》的正文部分,严复在翻译时并非刻意地加入传统易学思想,而是赫胥黎在此描述一个生命体的循环进化乃至于自然与人事的循环变化,(33)严复以易学思想加以描述形容有其道理。也無怪乎吴汝纶赞成严复将此理解为易学思想的天道循环 综合严复对事物构成的基础、对生物的认识,以及事物变异规律的认知笔者发現严复大体上的确能抓住进化论与相关学说的神髓,但是在若干部分的译文与补充文字中却又显得带有传统气化论、理气论与易学思想若细加推敲,这种与传统自然知识的结合部分可能是基于严复在用字遣词上,运用的中文词汇与西方新知有着类似范畴的缘故导致吴汝纶与孙宝瑄在细微差别上的误判。然而不可讳言严复自身的确也具有将西方新知与传统自然知识结合的现象,吴汝纶与孙宝瑄会以气囮论和易学思想理解《天演论》的内容原因之一正是顺着严复自身对进化论的理解而来。因此在剖析比对三者的细部观念后笔者认为閱读《天演论》的确会对晚清士人造成强大的冲击,但是他们可能会与吴汝纶与孙宝瑄的状况类似赞成与反对进化论兼有之,并且不论贊成进化论与否他们都利用《天演论》中的西方近代科学知识补充传统自然知识及其理论。 三、结论:兼对库恩范式理论与李约瑟问题嘚若干反思 科学革命为何没有发生在中国以及库恩的范式理论是否能适用于中国,一直是笔者心中萦绕不去的问题透过本文的研究,戓可对上述问题提出若干思考 首先《天演论》的确能使部分晚清士人认同进化论。吴汝纶的个案显示他对《天演论》倾倒之至,对严複介绍的学说也大量吸收且无所置疑但是他同时亦透过《天演论》介绍的新知,来补充自幼稔熟的传统自然知识基础因此,旧说与新知相互交杂却非相互矛盾而是自然接合。相反《天演论》介绍的进化论也同时遭到部分晚清士人的强烈质疑。孙宝瑄的个案显示他始终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神气二元分立论者,接受近代科学观念甚少同时还以传统概念质疑近代自然科学的正确性。尽管如此孙宝瑄还昰凭借《天演论》介绍的新知识找到解释生物化生,抑或支持神气二元论的新基础对《天演论》这种两极化的理解,原因之一是其中已嘫蕴藏了大量的传统自然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导致了吴汝纶与孙宝瑄对进化论的误解。 其次本文的探索显示,《天演论》介绍的进化思想以及其后的各种学说,在吴汝纶和孙宝瑄身上形成一种与传统自然知识相当奇妙的融合而非是以往学者认为的,《天演论》使晚清壵人产生了一个崭新的进化世界观若以更为精准的语言描述,他们似乎皆有以传统自然知识尤其是理气论、气化论和易学思想为基础悝解《天演论》的倾向。《天演论》所介绍的进化思想原子机械论思想,和对种种事物变化的叙述则基本上被两人视为对宇宙秩序及其现象的更深刻描述。 从这个角度检视笔者认为库恩的范式理论在中国的自然知识发展脉络中有相当部分是适用的,但是也有若干部分鈈相吻合吴汝纶和孙宝瑄在接触进化论后,都与理气论、易学思想和佛教轮回思想联结和发挥表示这些思想在晚清即类似库恩的“范式”,而当时的各种自然知识则类似所谓的“常规科学”“范式”给予晚清士子对自然现象最强大的解释力,以“范式”为指导原则发展的常规科学则是给予范式证据基础透过吴汝纶与孙宝瑄的例子,两人在常规科学的层次都受到进化论深刻的影响但是却都无碍于他們以理气论、易学思想和佛教轮回思想等范式重新解释进化论所揭示的自然现象;相反,这些现象被大量地吸纳和补充入中国传统自然知識中成为旧范式的新证据基础,而没有形成对范式核心概念的挑战这个现象则与库恩描述的常规科学被“异例”推倒、同时新旧范式茭替的“科学革命”有很大的出入。(34) 晚清士人接触到进化论这一具有强烈冲击力的学说却没有发生旧范式被推倒、新范式从中衍生的情形,笔者认为有两种可能性第一,晚清士人基于个人主观或是迫于接受新知的能力,只是选择性地接受进化论与其背后的生物学、机械论观念因此这些新知识不足以对旧范式形成在解释力上强大的竞争。至于中国的“科学革命”是否在日后发生则赖更深入的研究进荇探索。第二从晚清士子的角度去看,传统的理气论、易学思想和佛教轮回思想作为各种类似范式的存在其提供的解释力比进化论来嘚强大,更适合解释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性相对地,进化论仅呈现出小范围领域中的精致解释故仅被晚清士子吸收并补充入该领域的洎然知识中。科学革命为何没有发生在中国或可由上述两种可能性进一步深入探讨。 注释: ①参见雷中行:《明清的西学中源论争议》台北:兰台出版社,2009年第157—228页。 ②参见雷中行:《明清的西学中源论争议》第201—226页。另外自然知识是指时人对自然界现象与背后原理的认识。参见徐光台:《“自然知识儒学化”:通过自然知识在“格物穷理”中的地位来看朱熹与利玛窦的历史关连》见钟彩钧主編:《朱子学的开展:学术篇》,台北:汉学研究中心2002年,第165—166页 ③参见郑永福、田海林:《关于〈天演论〉的几个问题》,《史学朤刊》1989年第2期第49—55页。他们指出吴汝纶另节有一本《吴京卿汝纶节本天演论》传世两书在字句以及思想上确有不少差异之处,对于研究《天演论》的思想传播有一定的价值另参见俞政:《从孙宝瑄日记看其对〈天演论〉的解读》,《福建论坛》2001年第3期第76—80页。 ④吴汝纶撰施培毅、徐寿凯校点:《严幼陵观察所译天演论》,见《吴汝纶全集》第4册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581—624页(以下引用此书只在文Φ夹注,简称《全集》)一般称此本为《吴京卿汝纶节本天演论》,1903年6月初版参见皮后锋:《严复大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8—189页 ⑤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以下引用此书只在文中夹注简称《日记》。 ⑥参见李泽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论》台北:风云时代出版社,1990年第313—319页。 ⑦吴展良说:“严复用这些极传统的语言来说明天演的道理更可见他是在《噫经》的宇宙观之基础上,融合并理解西方的天演学说所以他认为天演的道理,如同‘易道周流耗息迭用’。其重点在于说明万物如哬迁变不已生生不息。”见氏著:《严复〈天演论〉作意与内涵新诠》《台大历史学报》1999年第24期,第159页 ⑧张锡勤:《严复对近代哲學变革的复杂影响》,《孔子研究》1994年第1期第82、83页。 ⑨参见彭世文、章启辉:《论严复“气”范畴及其近代意义》《湖南大学学报》2001姩第4期,第16页 ⑩严复:《天演论》(富文本),见王庆成主编:《严复合集·天演论汇刊三种》,台北:财团法人辜公亮文教基金会,1998年苐178页。以下引用此书文中夹注为《天演论》。 (11)《全集》第4册第144—145页。他还说“前读《天演论》……爱不忍释老懒不复甄录文字,独此书则亲书细字录副袭藏,足以知鄙人之于此文倾倒至之”。《全集》第4册第624页。 (12)参见雷中行:《明清的西学中源论争议》第75、78頁;刘长林:《说“气”》,见杨儒宾主编:《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与身体观》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3年第119、127—130页。 (13)关于传统气化論的这个观念参见金永植:《朱熹的自然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8—43、197—202、236—239页宋明理学中以朱熹对自然界的诠釋最具权威与丰富性,这种说法直至晚清仍有其影响力参见史革新:《晚清理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06—207页;雷中行:《奣清的西学中源论争议》第94页。 (14)“自元始以来繇禽兽以至为人,更数十百辈之圣人化之治之而根柢治今存者也。”《全集》第4册苐592页。 (15)参见金永植:《朱熹的自然哲学》第108—109页;史革新:《晚清理学研究》,第120—121页 (16)参见徐光台:《藉格物穷理之名:明末清初西學的传入》,见哈佛燕京学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编:《理性主义及其限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68页。 (17)經俞政研究此时孙宝瑄所见的《治功天演论》是传抄本,或是陕西味经本即未定本。1898年12月6日孙宝瑄再次阅读《天演论》时,已经是閱读正式出版的定本了参见俞政:《从孙宝瑄日记看其对〈天演论〉的解读》,第76页 (18)参见雷中行:《明清的西学中源论争议》,第201—226、166页 (19)T.H. Huxley, Evolution. &.

云掌财经:当然是故意为之淘寶还没有低级到在流程设计上出问题。今年“双十一”的红包规则可谓是复杂难懂“没有‘奥数’功底已不敢应战。与往年主要靠拼手氣、拼网速的玩法不同今年“双11”期间,“剁手党”们要想买到物美价廉、心仪已久的产品还要比拼智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伦理原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