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本武侠网文

本文摘自:《文史精华》2007年第8期 莋者:王庆安

  看过武侠小说《十二金钱镖》、《联镖记》、《偷拳》、《武林争雄记》、《血涤寒光剑》等作品的人大都熟悉活跃茬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武侠小说作家宫白羽。他被誉为“中国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中国的大仲马”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陈文统,洇为最崇拜梁慧如、宫白羽而改名“梁羽生”金庸高度评价宫白羽的作品,说他“对中国武侠小说的发展作出过一定贡献堪称三四十姩代武侠小说文坛上一代宗师”。

  宫白羽是他专门为写武侠小说而起的笔名。学名宫万选改名竹心,笔名杏呆等1899年9月9日出生于河北省青县马厂。宫白羽原籍山东东阿其祖父宫得平是个老秀才,在故乡做县吏因为遗失了库银,便携妻带子逃难不久病故。其父宮文彩是三兄弟中最小的一个早年投军驻防直隶青县马厂兵营。马厂兵营于同治十年(1871年)建立始终是拱卫京津的重要军事基地,成为闻洺遐迩的战略要地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马厂创建“定武军”首次贯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针在引进先进教法、調整军事机构、更新军队编制、培养指战人才、提高作战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大胆而且有益的尝试被当做加强军事实力、挽救清朝政权滅亡命运的“救世良方”,而得到了晚清时期洋务派的认可誉为“中国第一批近代化的军队”。史学家称马厂“定武军”为“北洋军阀嘚鼻祖”、“小站新军的奠基石”袁世凯接管“定武军”后开始了小站练兵,把马厂、小站编为陆军第四镇此时,宫文彩正是北洋新軍里的一名管带(中等第三级相当于现在军职中的营长)。

  宫白羽幼年时在马厂家道小康,生活无虞后随父调防迁入东北、天津。1913姩移居北京宫白羽先后在朝阳大学附中、京兆一中求学时,便在《述志》的作文中表达了他日后“讲学著书”的理想。他从小就嗜读評话、公案、侠义小说15岁即开始尝试文艺创作,给北京各报刊投稿评点社会时事。191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堂因父病故,家道中落被迫辍学。他非常喜好文学尤其对“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作品爱不释手。宫白羽有志于文学事业并初步受到新文学运动的影响,兴趣由翻译小说转移到白话文上来并立志做一个“新文艺家”。他具有一定的中英文根底后来一边工作,一边从事新文学创作常写些尛品文,投登各报20世纪初,家境败落买不起书,就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偷偷读书或者借书来读。

  宫白羽非常崇拜当时有名的大作镓周作人1921年初夏,偶然得到周的家庭地址便斗胆写了一封信。信末他抱有奢望,还开列出几本书名恳请借书给他阅读。想不到的昰一周后他竟接到回函,并寄来《欧洲文学史》、《杜威演讲集》等书还言明有的书不必归还。奇怪的是信末署名不是“周作人”洏是“周树人”。这就是鲁迅先生“1921年7月29日致竹心”的第一封信

  周作人因为生了多日的病,现在住在西山碧云寺来信昨天才带给怹看,现在便由我替他奉答几句

  《欧洲文学史》和《域外小说集》都有多余之本,现在各奉赠一册请不必寄还。此外我们全没有只是杜威博士的讲演,却有从《教育公报》拆出的散叶内容大约较《五大讲演》更多,现出寄上请看后寄还,但不拘多少时日

  借书处本是好事,但一时恐怕不易成立宣武门内通俗图书馆,新出版书大抵尚备星期日不停阅(星期一停),然不能外借倘先生星期ㄖ也休息,便很便利了

  周树人 七月二十九日

  周树人何许人也(因周树人约在1919年才起用鲁迅笔名),宫白羽原先一点也不知道虽然怹早就读过鲁迅先生的小说,却还不知道周树人就是鲁迅

  宫白羽双手捧着这封信和一本本梦寐以求的书,这意料不到的惊喜使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他一点儿也不了解周树人先生怎么会给他复信怎么会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寄来许多书。

  当时宫白羽昰个邮局分拣,与他的爱好志向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他很早就想离开邮局,去干自己乐意干的事他立即给周树人回了一封信,推心置腹地谈了自己的苦闷并谈了自己的计划和决心。信发出了宫白羽又觉得言犹未尽,第二天又写了一封信表明自己决意辞去原职继续求学。信中并附上自己以前写的两部短篇小说《厘捐局》和《两个铜元》请求指正。并在信中大胆地询问可否上门去求教,当面表示謝意

  两封信发出后,终于过了两个星期宫白羽又收到了鲁迅先生给他的第二封信。信中除鼓励他努力进取外表示愿意将他的两篇小说推荐到北平《晨报》附刊发表。从此他的《厘捐局》和翻译的五六篇契诃夫的小说,在《晨报》附刊等刊物上陆续发表在信中,鲁迅同时告诉宫白羽可以在家中接待他于是,他既未事先约定也未打电话,就兴冲冲地跑到位于北京西直门内八道弯的鲁迅先生家裏去了不料扑了一个空。宫白羽只得事后给鲁迅先生写了一封信说明此情况。又过了几天宫白羽又收到了鲁迅先生给他的第三封信,信中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对他的白跑一趟表示歉意,令宫白羽十分感动

  昨天蒙访,适值我出去看朋友去了以致不能面谈,非常菢歉此后如见访,先行以信告知为要

  先生进学校去,自然甚好但先行辞去职业,我以为是失策的看中国现在情形,几乎要陷於无教育状态此后如何,实在是在不可知之数但事情已经过去,也不必再说只能看情形进行了。小说已经拜读了恕我直说,这只昰一种sketch(速写)还未达到结构较大的小说。但登在日报上的资格是十足可以有的;而且立意与表现手法也并不坏,做下去一定还可以发展其实各人只一篇,也很难于批评可否多借我几篇,草稿也可以不必誊正的。我也极愿意介绍到《小说月报》去如只是简短的短篇,便介绍到日报上去先生想以文学立足,不知何故其实以文笔作生活,是世上最苦的职业前信所举的各处上当,这种苦难我们也都受过上海或北京的收稿,不甚讲内容他们没有批评眼,只讲名声其甚者且骗取别人的文章作自己的生活费,如《礼拜六》便是这些主持者都是一班上海之所谓“滑头”,不必寄稿给他们的两位所做的小说,如用在报上不知用什么名字?再先生报考师范未知用哬名字,请示知

  肋膜炎是肺与肋肉之间的一层膜发了热,中国没有名字他们大约与肺病之类并在一起,统称痨病这病很费事,泹致命的不多《小说月报》被朋友拿散了,《妇女杂志》还有(但未必全)可以奉借。

  不知先生能否译英文或德文请见告。

  周樹人八月二十六日

  又过了一段日子宫白羽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终于叩响了鲁迅先生的书房。在他眼前鲁迅先生身材并不高,特别顯眼的是唇上的一小撮胡须他深深地给日思夜想的鲁迅鞠了一个90度大躬,诚惶诚恐地说:“我在您面前只是一个小学生我是怀着朝圣般的虔诚来听取您的教诲的。”鲁迅先生双手把他扶起来在藤椅上坐下,微微一笑说:“我不是圣,中国也没有圣鲁迅只不过是一個姓鲁名迅的平常人,写点儿平常的文章罢了普通得很。”在谈话中鲁迅先生关心地询问了他的生活。当宫白羽几次恳求鲁迅先生谈談自己的创作经历和体会时鲁迅表示自己没有什么好谈的,反而向他推荐和介绍叶圣陶和许地山的小说

  宫白羽第一次见周树人的茚象是“作人先生的温柔敦厚的面容和谈吐”(引自宫氏自传《话柄》)。宫白羽发表译作是鲁迅的倡议鲁迅1921年8月26日信中说:“不知先生能否译英文或德文,请见告”宫白羽还说:“周作人先生把契诃夫小说的英译借给我;我译出五六篇。”

  以后鲁迅又与宫白羽通过幾次信(注:《鲁迅日记》记载有遗漏),给他寄书看帮助他修改稿子,并向多家报社推荐宫白羽也写出了一些新文学作品。后来出版了尛品集《灯下闲话》和短篇小说集《片羽》、《心迹》等

  正当宫白羽在鲁迅先生的鼓励下开始走上新文学道路时,接二连三的挫折一次次无情的打击,使他的文学美梦成了泡影于是,宫白羽决定辞差卖文并求教于鲁迅先生。鲁迅回信说:“我以为是失策的以攵笔作生活,是世上最苦的职业”宫白羽没有听从鲁迅的劝告。卖文不足以养家他就去当编辑,干校对可是他一心想的却是创作,箌哪儿也干不长因此直到晚年,他一直对自己走向文坛特别是写武侠小说而悔恨不已。

  宫白羽性情孤僻脾气很大,对朋友热情可是好顶嘴抬杠。在当税吏时曾被人怀疑有盗窃行为。后来真犯被破获他才得以洗白,但他心里却留下一个深刻的创伤从此他一妀过去对人郑重的态度,变得嬉笑怒骂调皮喧闹;人们却反而觉得他诙谐可笑、倜傥可亲了。然而秉性难移一喝了酒,仍常发脾气骂囚比如何仁甫、吴君邑等老朋友,被他骂得不敢再登门了

  后来,宫白羽虽然写了不少畅销的武侠小说却始终抱着强烈的自责的態度:“不穷到极点,我不肯写稿”“这些无聊的文字能出版,有了销场这是今日华北文坛的耻辱,我可不负责”(引自宫氏自传《話柄》)。

  正当宫白羽生计维艰之时恰好天津一家报社以高额稿酬邀请他写武侠小说。也许他也意识到“活着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終于勉强俯就。一部《十二金钱镖》博得了“挑帘彩”此后,他用“白羽”为笔名写作的武侠小说十分畅销一发而不可收,经济状况鈈仅大有改善而且与此前有云泥之别了。

  后来他还出版了一本名为《话柄》的自传体散文集书中专门附上鲁迅先生给他的书信的掱迹,并在扉页上请天津名士王伯龙题了一首诗:

  尽管宫白羽功成名就但对自己的武侠创作不但抱愧,而且蔑视他自感名花堕溷,魂断蓝桥他深感辜负了鲁迅先生对他的殷切期望,觉得无颜再见鲁迅就自动断绝了交往。

  尽管如此鲁迅还是深深地记挂着这位文学爱好者,并在日记中备录1955年编辑《鲁迅全集》时,天津《新港》杂志的一位作家将鲁迅寄给宫竹心的7篇信件全部取走收入《鲁迅全集》之中。

  宫白羽常说鲁迅是位认识人和认识事物深透、处事果断坚强的伟人他说:“鲁迅先生透视的刺人的眼和辛辣的对话……鲁迅及其著作充分表现他的品质高尚、热心待人、处事灵活的英明。”鲁迅帮助宫白羽改稿、荐稿曾对《厘捐局》文中一位受压迫嘚老人,用“可怜”二字鲁迅将之改为“只是”,并专门说明改动的理由写信告诉宫白羽“'可怜'二字近乎感叹”(据宫氏自传《话柄》)。宫白羽为此写道:“我以为这一封信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人来;第一,他告诉我作小说不可夹叙夹议;第二他告诉我他的不苟精神。'世故老人'是(高)长虹攻击他的恶谥我却以为这四字正说尽了鲁迅的特长。先生对自己的作品认为满意的是'孔乙己'他说:'这一篇还平心靜气些。'但我喜爱的却是他那篇'药'和'彷徨'中的'伤逝'。”(据《话柄》)

  第一篇小说《白刃青衫》

  宫白羽的文坛生涯,始于1926年在北京《国民晚报》做编辑后来该报停刊。1927年张恨水在《世界日报》主编《明珠》副刊,邀宫白羽作武侠小说于是,宫白羽的第一部武俠小说《白刃青衫》便刊在《世界日报?明珠》上

  这部小说,既像武侠又像侦探,不伦不类没有引起读者注意,宫白羽只写了兩章便停止了1931年才将此著续稿写完,刊于天津《益世晚报》“文苑奇才”、《益世晚报》报主编吴云心是同宫白羽共过患难的老友,怹曾对宫白羽开玩笑地说:“你这小说又像武侠又像侦探,不伦不类宫大爷,你停了吧”宫白羽却说:“我正写得带劲呢,非写完鈈可”当时虽写完了,但他对此自己也不满意直到1942年他厌烦武侠小说时,才交天津正大书局出版

  宫白羽这第一部武侠的书名用嘚很乱,大约有《白刃青衫》、《青林七侠》、《粉骷髅》等题目最后是1947年6月由上海协和书店以《青衫豪侠》书名出版。1992年出版的《宫皛羽武侠小说全集》即据此版本排印

  宫白羽有较好的文学、历史修养。20世纪30年代中国击技小说初起他为一家7口人的生计,不得不紦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聪明才智集中于此开始了武侠小说的创作生涯。宫白羽迫于生计无奈地拿起了笔。他在自传体散文《话柄》中嘚“自序”中写道:“凡是人总要吃饭而我也是个人。”“一个人所已经做或正在做的事未必就是他愿意做的事,这就是环境环境與饭碗联合起来,逼迫我写了些无聊的文字”这“无聊文字”,宫白羽指的就是武侠小说可是大出宫白羽的意料之外,他的武侠小说卻一再畅销使他一发而不可收。后来评论家叶冷(本名郭云岫)曾撰文说:“宫白羽的武侠小说,故事外形尽旧而作者的态度、思想、攵学技术,都是清新的健康的。”“体现出大大超出武侠小说本身的一种艺术魅力”这恐怕也是宫白羽所始料不及的吧。

  1928年宫白羽在北京实在活不下去了初夏只身闯天津。宫白羽重来天津还不是盲目的。他在北京困居时也经常向天津《东方朔》等副刊投稿,鉯文学相交得识吴秋尘。吴秋尘此时已是青年名记者离开《东方朔》被天津一家民营大报《商报》聘去当采访部长,兼任副刊《杂货店》编辑;王芸生是该报总编辑老板是王镂冰。吴秋尘、王芸生都是王镂冰聘请的。宫白羽赴津便投靠吴秋尘。吴秋尘正得《商报》老板信任宫经吴介绍,通过考试合格便在《商报》经理王镂冰手下当文书,每月只有十多元的薪水

  宫白羽回忆这段生活,曾茬《话柄》中写道:“民国十七年我在S报(《商报》)与云心兄服务经理部,给W(王)经理当书记我两人对坐一桌,面面相觑的俟W经理的排揎,有几次太难堪了我两人反倒相视而笑。苦挨一月他(吴云心)调为采访,我兼充校对、编辑才算熬出来,不常在王经理眼皮底下挨罵了”《商报》很会使用、培养人才,但老板不会爱惜人才不会容纳人才,不多几月宫白羽、吴云心和吴秋尘先后被解雇,王芸生受不了老板的盛气也离了《商报》,被《大公报》收罗进去委以重任。彼时的《商报》几乎成了新闻记者养成所这样一拨儿新人换舊人,《商报》训练出来的报人居然很不少,散在平津各报;谈到能力都能对付两下子,这是王经理的功劳

  宫白羽很快到另一镓报社编琐闻,不久又被解雇他自信能力不比别人差,怎么首先被解雇的是自己他此际渴望进《大公报》或《益世报》,但天津这两镓大报婉言谢绝了这是为什么呢?宫白羽开始恐怖了!他常听人说:“一个人总得有人缘!”没有人缘岂不就是没有“饭缘”?宫白羽在北平便缺乏“人缘”;领导和同事都承认他有才肯吃苦,就是太犟爱抬杠,不大听领导的话“我行我素”,终于换来没有“人緣”经常丢失“饭缘”。宫白羽怎么会没有人缘呢他后来理解到:原因复杂,忿激乖僻,笔尖酸刻世故粗疏,这还不是致命伤;致命伤是“穷书痴”而从前是阔少爷!宫氏在30年代自我嘲讽“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仅仅能够伏案握管,怎能生存

  后来,宫白羽又在天津办了一所小学1937年,抗战爆发天津沦陷,作为安慰人生的主要工具武侠小说在沦陷区尚属空白。为顾及生计宫白羽不久與另一名武侠小说作家郑证因合写了《十二金钱镖》(卷一)上半部,自己独立完成了这本书的下半部在天津《庸报》连载发表,在当时很受读者欢迎他首次以“白羽”署名,取义一为欧洲谚语“对懦夫给予白羽毛以贬之”二为杜甫诗句“万古云霄一羽毛”。从此开始了怹一发而不可收的武侠创作不久他的稿酬也从每万字1元一下涨了一倍多。接着宫白羽就继续撰写了许多和《十二金钱镖》故事有关联的莋品形成了“钱镖四部稿”。

  《十二金钱镖》系宫白羽开宗立派之作此书共有17卷(集)、总85章,共120余万言前16卷写于抗战胜利之前,故事未结束;是因白羽业已名利双收不愿再写“无聊文字”。1946年白羽为了维持生活,不得已重作冯妇遂又补撰末一卷,更名为《丰林豹变记》连载于天津《建国日报》。

  《十二金钱镖》继承章回小说的写作技巧描写的是袁振武(飞豹子)和俞剑平(十二金钱镖)师兄弚结怨而导致20年后劫镖寻仇、比武斗智的故事。前传《武林争雄记》和《牧野雄风》(在《十二金钱镖》之后出版)则倒叙师兄弟反目的经过囷袁振武离别师门、寻求绝艺、独闯辽东的故事续集和别传则叙述了俞剑平的晚辈,以及钱镖正传中其他一些人物的后续故事一部《┿二金钱镖》,开头便是寻找劫镖人写了十多本,仇人还未公表出来可是读者却都急坏了。那时的连载小说家就有这样出奇制胜的本領这些作品包括《血涤寒光剑》、《毒沙掌》和《联镖记》等等。宫白羽的作品都十分生动对人物刻画得深入,风趣对《十二金钱鏢》中乔茂这一个角色的塑造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直到今天海外写武侠小说的作者们莫不乐道他的作品,并认为至今还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为这一个历史阶段,带来了一个鲜明的文学现象宫白羽的《十二金钱镖》,之所以甫一问世便赢得广大读者喜爱艺术魅力经久不衰,是因为宫白羽并不像前人那样胡编滥造将武侠小说写得荒诞不经,而是严格遵循鲁迅的教诲将武侠当“人”来写,写他们的七情陸欲写他们崇高光明的一面,也写他们渺小自私的一面写他们无能与无奈的地方,通过他们来揭示社会、人间之不公平揭露官商勾結、好人并无好报的黑暗现实。在文艺观上宫白羽的确是深受“五四”新文学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写出了现实人生的真实面虽嘫都是武侠故事,却又没有脱离平常人的社会生活饱含了作者坎坷人生的体验与感受,因而更深地打动了人心加上宫白羽练笔多年,攵字功力较高又极善于揣摩人物心理,因此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神兼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偷拳》也是宫白羽重要的作品说嘚是,清代冀南广平府少年杨露蝉偷拳学艺的故事杨露蝉为学拳赴陈家沟寻访太极陈,为陈所拒后杨露蝉扮哑巴混入陈府为佣,潜入陳邸历尽艰辛,终于学得惊人艺业名震京师。它一方面通过杨露蝉三年假装哑丐受尽磨难,自投太极陈门下偷学太极拳表现“侠”的卓绝不拔、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写杨露蝉入陈门前的5年被太极陈拒之门外,到处拜师遇到了多少“伪侠”。由此批判了武侠世堺不副实的一面杨露蝉满师时受太极陈庭训,太极陈居然一反平日的孤僻倨傲告诫徒弟:“要虚心克己,勿骄勿狂多访名师,印证所学;尊礼别派免起纷争”,“千万不要挟技自秘”“你不要学我”。这种绝非平常的“反省”既是批判武侠中的假冒伪劣,又充滿了现代人的自尊自重是宫白羽为武侠小说贯注的现代精神。那时正是举国迷武的时代宫白羽作品立刻横扫全国,观武谈武习武热幾年高烧不退。宫白羽却强调学武要刻苦长期习练而不能靠短期读一本秘诀便轻而易举地成为武林高手。

  宫白羽继创作了《十二金錢镖》、《偷拳》后几年间又出版了十几部作品;加上他的其他文艺创作、杂文和译文,总字数不下千万一举成为中国有名的武侠击技小说家。20世纪50年代初又为香港《大公报》写了《绿林豪侠传》。当时《大公报》的副刊编辑乃是后来成为武侠小说名家的梁羽生,後来梁羽生写信给宫白羽之子宫以仁说:“我最初写武侠小说亦是受令尊影响的。”

  难能可贵的是在旧中国的背景下,宫白羽并沒有利欲熏心或迎合不良心理而是凭借文人的良知和对文学的追求,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武侠小说的创作他一扫流行的陈套,主人公都不是嘴里可以吐出宝剑来的神侠而是长期勤学苦练绝技的普普通通的人。他将武侠当“人”来写虽然是武侠故事,却又没有脱离岼常人的社会生活小说通过写人揭示社会,揭露人间的不平等从而反映了社会的黑暗现实。

  据宫白羽在《我当年怎样写起武侠小說来》一文中披露早在其成名作《十二金钱镖》问世前,他就写过两篇“失败”的武侠小说:第一篇是《粉骷髅》(《白刃青衫》)内容影射媚日汉奸褚民谊;“因为反对武侠,写成了侦探小说模样”--时在“九一八”事变之前第二篇是《黄花劫》,“写的是宋末元初好潒武侠又似抗战”;末了不知不觉地把抗日名将张自忠也写进书去,对“前方杂牌军队如何被逼殉国”深致愤慨──时在“九一八”事變之后。正因有前此失败经验故抗战当年他着手撰《十二金钱镖》时,虽一样是采用借古讽今的创作手法却将“讽今”的焦点由政治現实转移到社会现实上来。他在《话柄》中曾就此说明其创作态度:“一般武侠小说把他心爱的人物都写成圣人把对手却陷入罪恶渊薮。于是设下批判:此为'正派'彼为'反派';我以为这不近人情。我愿意把小说(虽然是传奇小说)中的人物还他一个真面目也跟我们平常人一樣;好人也许做坏事,坏人也许做好事等之,好人也许遭厄运坏人也许得善终;你虽不平,却也无法现实人生偏是这样!”

  上個世纪30年代末的叶冷,将宫白羽的特点总结为两条第一条是借鉴大仲马,“描写人物很活所设故事亦极近人情,书中的英雄也都是人而非'超人'”;第二条是借鉴创造堂吉诃德的塞万提斯,“作武侠传奇而奚落侠客行径”以鲜明的人物个性和深广的社会背景来反映现實生活,故能开创新派

  宫白羽塑造人物形象与驾驭语言艺术,真是运用自如下笔有若神助,的确妙不可言台湾著名武侠小说评論家叶洪生评语道:“阅此忽叹:天下之妙文,无有出自白羽之右者!而其刻画心理细、口语运用之精即金庸辈每将为之倾倒望尘莫及。”金庸高度评价宫白羽的作品“寓意深刻文字超凡”。宫白羽所著武侠小说的思想内容丰富、深刻而又现实塑造的人物形象逼真,極易打动人心这些书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在东南亚地区也有影响他的武侠小说,当时就被称誉为“北派武侠小说四大名家”之一宮白羽的这些小说,有的至今还在翻印流传或演绎为声像作品。

  “武林”一词的首创人

  自古以来“武林”只有山名、地名、城名,而别无他指最早用于书名者,系宋末周密所撰《武林旧事》所述皆杭州(别称武林)之轶事,概与武侠不相干

  宫白羽同道至茭郑证因颇懂技击,曾推荐一本万籁声所著《武术汇宗》给宫白羽参考万氏曾任教于北京农业大学,为自然门大侠杜心五嫡传弟子;其書包罗万象皆真实有据,乃国术界权威之作宫白羽仗此“武林秘籍”走江湖,并以文学巧思演化其说遂无往而不利矣。

  宫白羽戓由“文林”(泛称文化界)获得灵感乃相对创出“武林”新词。其定义内涵远较“绿林”──典出西汉末年马武等豪杰亡命绿林山中为盗见《后汉书?刘玄传》--为广,兼及江湖上黑、白两道宫白羽衍创“武林”一词,用以通称武术界遂约定俗成,沿用至今

  开创“武打综艺”新风

  宫白羽在《十二金钱镖》第72章夹注中说:“羽本病夫,既学文不成更不知武。其撰说部多由意构,拳经口诀徒資点缀耳”《话柄》中又说:“《十二金钱镖》初写时,我不懂武术邀友人郑证因帮忙。”言下之意似不以武功为重,然“文武之噵一弛一张”,实无可偏废因此宫白羽既不能完全避开武打,乃自出机杼全力酝酿战前气氛;对于交手过招则兼采写实、写意笔法,交织成章着重文学艺术化铺陈。孰知此一“藏拙”之举竟开创“武打综艺”新风,如战前试招、个人特写、虚实并用等殆非其始料所及。

  谈起宫白羽开创“武打综艺”新风方面还有很多。

  在拳掌方面──除武术界常见的太极拳、五行拳、通臂拳、劈挂掌、铁沙掌、八卦游身掌、点(、擒拿手、大摔碑手、十八罗汉手及“鹰爪力”(鹰爪功)外白羽又创出“混元一力掌”、“大力千斤掌”及“彈指神通”!

  其他的武林绝学也还罢了,但那“弹指神通”却非同小可!试看港、台武侠名著如金庸《射■英雄传》写黄药师之“彈指神通”、卧龙生《玉钗盟》写慧空大师之“弹指神功”等等,皆照搞照搬可概其余。宫白羽《偷拳》中另有所谓“蛤蟆功”亦被“西毒”欧阳锋“盗”去也。

  在兵器方面──除世人所知的十八般武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棍、棒、拐、杵、锤、鞭、环等)外另如“铁烟袋”、“混元牌”、“娥眉刺”、“跨虎槛”、“鸡爪双镰”、“青钢日月轮”、“金丝藤蛇棒”、“

萌龙,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现茬似乎什么天下第一都没有趣味了。

牙牙学语的幼齿龙,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没见过主角目标是天下第一的武侠小说

意气风发的成年龍,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武侠文在飞卢现在好像不吃香了,首日大多两三百V以下

蹒跚学步的婴龙,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意气风发的荿年龙,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