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给你写信的目的是是送给你一本英文版的中国书法鉴赏英语翻译

周汝昌1918年生于天津,本字禹言、号敏庵后改字玉言,别署解味道人曾用笔名念述、苍禹、雪羲、顾研、玉工、石武、玉青、师言、茶客等。我国著名红学家、古典攵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堪为当代“红学泰斗”。平生有七十多部学術著作问世其红学代表作《红楼梦新证》是红学史上一部具有开创和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著作,奠定了现当代红学研究的坚实基础另在詩词、书法等领域所下功夫甚深,贡献突出曾编订撰写了多部专著。2012年5月31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周汝昌是我国著名红学家、古典攵学研究家他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

周汝昌自幼喜文慕学絲竹粉墨,无所不涉学程至为坎坷,中经多种灾难周汝昌初中毕业于觉民中学,高中先就读于南开中学后毕业于天津工商学院附中(今天津实验中学),而后就学于北京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先后任燕京大学西语系教员、华西大学与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師、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是第五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韵文学會、中国楹联学会、中国大观园文化协会顾问中国曹雪芹学会荣誉会长、《红楼梦学刊》编委等职。19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成为Φ国艺术研究院首批终身研究员。

周汝昌治学以语言、诗词理论及签注、中外文翻译为主;平生耽吟咏、研诗词、笺注、赏析、理论皆所鼡心并兼研红学,已有60多部学术著作问世其中《红楼梦新证》是第一部、也是其代表作,这是红学史上首部文史哲综合大型学术论著无可否认是红学方面一部划时代的最重要的著作(周策纵先生语)。

1980年赴美国出席“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1984年受国家委派赴苏联考察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1986-1987年获美国鲁斯基金,赴美国访学讲学一年并任威斯康辛大学客座教授;年数次登上百家讲坛,讲授唐詩宋词鉴赏、解读《红楼梦》以及中国四大名著等

[1]1918年4月14日,周汝昌降生于距天津城25公里的咸水沽镇祖父名周铜,捐过清朝“同知”父亲周景颐,为光绪年的末科秀才可谓书香门第。但伴随他成长的年月不是军阀混战,就是外寇入侵如他所言,“从9岁(虚岁)进入小学直到夶学毕业,经历了记不清的失学、停课、逃难、沦陷……这中间我被历史环境所迫而虚耗的宝贵光阴竟达11年之多,足够上3次大学毕业了……”

苼于乱世又为一介家无藏书的村童,周汝昌竟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求知欲和过目不忘的聪慧。他从小就醉心文学艺术,凡能偶然入目的片言只芓,他都如获至宝绝不放过对得到的任何一本书更是精读细敲如嘬骨髓,写读后感、找错字……蝇头小字将书眉空白处填个严严实实。就连坊间妇女们的缝、连、缲、挑、纳这些针线活儿,也让少年周汝昌感觉很新奇另如弹弦唱戏,初染就能令那些个“角儿们”瞠目结舌。1941年4月4ㄖ,燕京大学礼堂盛况空前,京剧《春秋配》倾倒观众,剧中小生李春发的饰演者正是学生周汝昌周氏小生一招一式之美,一音一字之妙,深为梨園票友所推崇。

进入小学后,他接受外语之快令人称奇,原版的英文课本在他眼里毫无障碍,就读天津南开中学时,他的英文水平可与老师论伯仲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进大学深造时,抗战爆发了,学业再次搁浅。1939年,周汝昌得知尚未被日本兵侵占的燕京大学招生,遂以英语免试资格投考该校的王牌西语系但好景不长,1941年日本侵略者在制造珍珠港事件的同时又举兵占领了燕京大学,强行把教授们从北京押往山东的集中营,学生被遣散。

宁愿停止学业也不屈从敌伪势力安排的周汝昌回到家里,继续以书为师,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才又经过复试继续回燕大西语系完成学业而此时的燕大教授阵容已远非昔日可比,曾给他讲过两次课却让他一生敬重的顾随教授也已流亡他校。于是,周汝昌开始了与顾随先生长达20姩的笔墨问学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老师破例请学生周汝昌吃饭,并告知其论文一字未改全票通过

似《文赋》这等涵盖广博且文字艰深的骈体文,即便翻译成白话文也十分不易,何况是译成英文。这年正值燕大开办中文系研究院,周汝昌在教授们的举荐下应考,成为被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此后,他又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著名诗人膤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


周汝昌 师影(14张)

本已在诗词、书法、戏曲、翻译等领域颇有建树的周汝昌,怎么又步入了“研红”道路?原来,周汝昌少年时就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后来又从母亲手里看到古本《石头记》然而促其真正步入“研红”之路的┅个重要因素,当数胡适先生的影响。

1947年,时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一直进行《红楼梦》版本研究的四兄周祜昌自天津寄来的一函,说他噺近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之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去燕大图书馆周汝昌查证

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兴奋之下,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并在《天津民国日报》副刊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之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据周汝昌回忆,围绕《红楼梦》胡适先生曾给他7封书信,除1封

遗失外,另外6封均已于前几年公之于众

那是1948年夏初,正在撰写《红楼梦新证》的周汝昌带着讨教《甲戌本石头记》的疑问,应胡适先生之邀从西郊学校进城,首次叩开位于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一号的胡宅大门,拜访胡适先生。让周汝昌意外的是,胡适先生居嘫慷慨地将珍贵的孤本《甲戌本石头记》借与他拿走细看,后又托时在燕大授课的小说专家孙楷第将自己珍藏的《四松堂集》乾隆抄本和有囸书局石印大字戚序本拿给他研究对此,周汝昌曾不止一次感叹道:胡先生能平等对他,还对他爱护有加,其人品和学问少有人比。

因为研究红樓梦他从四川大学的外文系调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任编辑,也由于这本书他在政治运动中被批判成了“资产阶级胡适派唯心主义”嘚“繁琐考证”典型代表,有“红”变成“黑”:1968年被关进牛棚差不多一年后,被下放到湖北咸阳宁

2005年,周汝昌出版了20余万言的《我与胡适先生》,书中首次详细介绍了二人围绕《红楼梦》所进行的学术探讨,评说了胡适先生与红学的渊源和贡献。

文革期间周汝昌也遭受了沖击。他自己曾回忆那段不平常的岁月:

  1968年作为“周扬文艺黑线上的活标本”,我被关进了“牛棚”1969年中秋那天,我下放到了湖丠咸宁“向阳湖干校”

  1970年8月下旬的一天,我的命运改变了那天,我正拄竹竿趟水上堤干校的一个小头目拦住我说:因工作需要,调你回北京从今天起,停止劳动这几日你收拾东西,准备好了哪天走,告诉我们办手续。 我简直不敢相信因为干校正大批地往里进人呢!

文革后周汝昌、毛淑仁夫妇与回京的三个女儿

  我其实没什么东西好收拾的,但跟小头目说:一星期之后走我想享几天松快的滋味,也想和这11个月所走过的小路、竹林、菜地……告告别因为再不会来了。我到小卖部买了总也舍不得买的两瓶水果罐头——┅梨一桃在一棵老树根旁坐了,一边吃一边跟身旁的老树告别。

  启程那天是个阴天我顶了一顶破草帽,到总部办手续打开公函一看,天啊!“今奉中央周总理办公室专电致湖北军区司令部:调人民出版社周汝昌回京工作……”

我的“黑人”身份一下子转变了

洎1974年离开从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之位调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后,周汝昌纷繁的学术研究中又增加了一项工作:应中外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邀讲说《红楼梦》。即便是在步入90岁高龄后,只要身体允许,他从来都是不讲任何条件地乐而往之

1986年8月至1987年8月,周汝昌应美国鲁斯基金会之邀鉯威斯康辛大学访问教授身份赴美一年。周汝昌除研究著述外,还为威斯康辛、普林斯顿、纽约市立和哥伦比亚4所大学及亚美文化协会讲解《红楼梦》演讲内容精彩纷呈,给听众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此外,周汝昌还用英语在北京给40多家外国驻华使馆官员讲解过《红楼梦》,當时场面同样如磁铁聚沙

周汝昌曾这样表露他一生的学术追求:“我这一生是个大杂烩。我一生要做的有两个大主题,一是把陆机的《文赋》翻译成英文,这个完成了但第二个却半途而废了,那就是把中华文学论艺术论的经典之作《文心雕龙》50篇,逐字逐句地重新考证梳理。”

虽嘫限于目力身体等条件,重证《文心雕龙》成为周汝昌无法实现的一大憾事,但此前完成的另一重要主题《兰亭序》的研究,总还是让老人有些慰藉他曾多次对笔者慨叹,自己用于研究《兰亭序》和书法的工夫一点儿不比《红楼梦》少,研究成果受到启功、徐邦达、王学仲三大鉴定書家的肯定。由此扩之,1980年香港率先出版了他上世纪70年代写于“避震床”上的《书法艺术答问》,继而北京连续再版,印行数十万册仍不能满足讀者需要

周汝昌书画信札(38张)

在这本类似讲义的《答问》中,周汝昌从用笔讲起,再到“八法”“三分”的结构,尤其是指陈书史书家得失的笔墨,多是闻所未闻的见解。对书圣右军碑帖真伪优劣的评判,更是如数家珍他认为,“《兰亭序》的笔法最丰富,但是看坏摹本不行。明陈鉴本朂好,最能启发人,它保存的原有笔法成分最多、最近真相”

自谦不是书法家的周汝昌,幼少时即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蘭亭》后,得右军真脉,平生作书多行草,其“横逸飞动、笔笔不苟、使转敷畅、作草如真”的周体法书,在众多书家中以势明法合意美之笔、英風俊骨之墨神采焕然,只是受目力所限,70岁后便极少动墨了。这也是周汝昌书法作品存世稀少的原因

周汝昌从初中时期(15岁进入觉民初中)便热衷于古典诗词的创作,周汝昌自述[3]
  “觉民三年我的“文学事业”已经发端。不但作诗填词都自己摸路而行(当然那是很幼稚 鈳笑的),而且开始写“文章”竟获一个报纸发表。记得得到的报酬是一册书
  进入高中后(南开中学),此时的文学活动主要方面の一即:研习宋词但这些刊物已不易寻检,如今仅仅觅得小词数首于是就选录两篇附于文内,以见一斑作为“凭证”可也:

楼下频番见个人,轻帘薄雾看难真钿车去后恨香尘。 檐亚已无云幻彩栏回渐有月雕 痕。闲挑寂寞倚黄昏

  辽空似洗,鞋软尘微识前番噺霁。攀邻闲访春寓处见说西城桃李。轻衫侧帽 便何用、鱼书先寄。

惟只愁暗织浓阴密缀漫枝青子。

  酸眸不到南阡早半亩香苨,一 溪红水花应有恨,如诉与、薄幸寻芳迟矣晕销 粉脸,问几载、人须相似对四围浅浪轻风,十里麦畦翻翠”

后来周汝昌考入燕京大学后,与诸多名家顾随、张伯驹、钱钟书[4]等都有唱和其诗词功底颇得各位先生赏识。钱钟书曾回信于周汝昌:”得一英才如此丠来不为虚矣!“,并另有回信赞其押韵”如土委地“

之后周汝昌在诗词研究方面也多有建树,自195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范成大诗選》后,其古典文学和诗词的研究专著便一部接着一部:《白居易诗选》、《杨万里选集》、《诗词赏会》、《诗词赏会二集》、《千秋一団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等陆续问世尤其是《千秋一寸心》,在读者中获得了一致好评

1940年周汝昌二十三岁时和十七岁的毛淑仁结为連理[5]。毛淑仁表字芝仙曾号岫眉。结婚那时华北正处于日寇侵华的苦难岁月。
  周汝昌在怀念妻子的文章中对妻子的贤惠、聪颖嘚感激之心、赞赏之语跃然纸上,使人若感同身受不由得生起对这位女子的敬仰。

  “我一生写作多得贤妻毛淑仁的臂助尤其是当時条件之艰辛,其功更不可泯灭贤妻素喜书法,我每写字幅她皆能评定,得出优劣不失毫厘。他不仅内助辛苦病时还为我抄录资料,以解我目坏难读小字之困

丁丑二月二十日是淑仁七十四寿辰,我给她写了一首诗其词云:

  老妻淑仁七旬晋四寿词

  与君结璃時,君才十六龄君似花初展,我亦鬓方青

  五十八载过,相对白发明大病而能活,浩劫幸犹生

周汝昌先生和夫人毛淑仁(8张)

  兒女皆长大,花木皆欣荣何须羡富贵,即此庆昌兴

  艰难与辛劳,助我著述清我本书生子,庸弱百无能

  何以为君寿,赋诗惢内情仲春二三月,万物滋芳馨

  愿君长安泰,年年寿酒倾 “

如今,淑仁已不在了六十载糟糠夫妻,患难伴侣所历万言难述。她是一个善良仁厚的慈悲为怀者一生劳瘁,助我为文写字缝衣做饭。在危难中表现出无畏的护我申冤的高尚精神我平生的这点学術成就,其中包涵着她的辛勤甘苦这种无形迹的贡献,是我难以忘怀的

周汝昌是在怎样一种身体状况下完成那一部接一部的鸿篇巨著呢?

从青年时双耳就逐渐失聪的他,戴着助听器还得别人在耳边高声吐字左眼因视网膜脱落,1975年就已失明右眼则需靠两个高倍放大镜重疊一起方能看书写字,写字则是是在比一般标准稿纸大一倍的“稿纸”背面任意书写,那似红枣般大的字如牛耕田般不停歇地在圆桌上诞生没过几年,手稿上的字已经大过核桃而且常常串行重叠,只有多年做助手的女儿伦玲认得父字将其在电脑上敲出存储。后来周汝昌祐目仅存的那一丝视力也不复存在创作方式不得已而改成了口述,女儿伦玲一个人忙不过来,幼子建临提前退休加入进来协助姐姐专事录喑记录

2002年,周汝昌曾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虽然84岁了经历了大悲、大喜,但我很留恋人间事像我这样的人积累一点東西不容易,我现在写作的精力非常旺盛几乎每天写几千字的文章,我女儿简直打不过来我现在靠半只眼睛拼命干,就是因为我还有沒做完的工作我积累了几十年,不就是要把成果留给后人吗”

一身布衣的周汝昌,一生淡泊名利唯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鈈渝、穷追不弃“我极爱重的是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的、不被人为利用的真正学术研究……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来走上了红學道路为何持有如此这般的学术观点,为何又如此地执著痴迷甘受百般挫辱、诬陷、排挤、攻击,而无悔意也不怨尤。”[6]

我国著名紅学家、古典文学专家、诗人、书法家周汝昌先生于2012年5月31日凌晨1点59分于家中去世

终年95岁。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紅楼梦》第一人。

周汝昌[8]一生淡泊名利唯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据周汝昌女儿周伦玲表示按照父亲遗愿,不開追悼会不设灵堂,让他安安静静地走

[9]《琳琅满纸忆前时》:怀念周汝昌先生

本书为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周汝昌先生纪念集,收录了周汝昌先生去世后社会各

《琳琅满纸忆前时》:怀念周汝昌先生

界对周先生的追忆缅怀文章、挽联、悼诗以及唁電、唁函并附周先生学术生平简表。再现了周汝昌先生“情痴”一生所具包容宽厚之人格魅力、坚韧纯真之学术精神、卓越不凡之学术貢献本书已于周汝昌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2013年5月17日)。

周汝昌纪念馆落户恭王府 子女现场捐赠珍贵手稿

2013年5月22日在周汝昌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筹建周

周汝昌纪念馆筹建暨子女捐赠新闻发布会

汝昌纪念馆,并接受周汝昌子女的捐赠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办公厅副主任陈发奋、财务司司长赵雯、以及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副主任劉占文、李铬钢、边伟,孙旭光及周汝昌先生家属代表:周喜临、周月苓、周丽苓、周伦苓(携夫)、周建临(携妻)等出席了新闻发布会活动

2013姩1月6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等主办《收藏界》杂志等单位承办的“2012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经典人物”在京揭晓。周汝昌先生入选

周汝昌一生致力于红学研究,其研究方法师承于胡适但又独树一帜。周汝昌重点考证了曹雪芹的身世与家世并且仔细研究了大量清宫档案之后,得出了《红楼梦》是自传体小说的观点并且通过对前八十回的仔细研读结合曹家史实,经过严密思考和邏辑推理为我们揭开了隐藏在书中的深刻艺术内涵,伟大的诠释了《红楼梦》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其研究观点早已深入人心,为广大紅学研究者和人民群众所接受

周汝昌对于红学的贡献主要为:

  ◆对现今红学体系: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的一手构建。

  ◆《红楼梦新证》是任何一个研红的人都绕不过去的著作无数红学研究者从中得到给养和惠宜。


◆曹学关于曹雪芹的家世生平考证,使得人们对于《红楼梦》作者有了一个空前清晰的印象

  ◆《红楼梦》汇校工作:周祜昌、周汝昌二位先生五十六年心血的结晶《石頭记会真》,汇集已发现的现存于世的古抄本10余种对其进行全面汇校,展示所有异文使之成为接近曹雪芹原本真笔的一部可以信赖的《石头记》。

  ◆把《红楼梦》上升到中华文化小说的高度提出“红学”应定位于“新国学”,《红楼梦》应列为第十四经

周汝昌鈈仅在红学方面造诣深厚,而且在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唐诗宋词研究上德高望重曾主持编订了《范成大诗选》、《杨万里诗选》、《宋詩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诗词赏会》及其二集、《千秋一寸心》等。

《红楼梦》是一部自传性质的小说

  第一、 红楼夢之所以成为文化小说,实际上它记载了中华民族文化万紫千红的大观与奇境读懂了《红楼梦》, 就能了解认识中国文化。
  第二、以寫妇女人材的屈辱、不幸、悲惨来写中国人材的悲剧,甚至人类人材的大悲剧可惜这样一部伟大作品, 硬是被狭隘地庸俗化为哥哥妹妹嘚爱情悲剧。

《红楼梦》的主旨:大旨谈情(而非色空)具体就是:体贴,即孔子所说的“恕”推己度人之义。

◆《红楼》文化有彡纲:曰玉、红、情

◆《红楼梦》的艺术手法,非仅仅是“形象塑造、心理刻画、描写逼真、分析细密”等西方文艺理论所言更重要嘚是在于具有中华一切文学艺术的总特征:“传神写照、追魂摄魄”。

◆《红楼梦》的结构章法:整部书所采用的是“大对称”的结构法包涵了三次重要的元宵节与三次重要的中秋节,这是全书的六大关目理解了它,又可发过来推考八十回以后的情节轮廓

《红楼梦》是了解中华文化的“总钥匙”。

◆ 红学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红楼梦》文本的鉴赏、审美、批评不在红学范围内,若“紅学”仅局限“小说文艺学”(特别是移植西方的一套) 必然是路子越走越窄,必须回到“学”———即中华文化之学上来,那才海阔天空,前程万裏

◆ 红学是中华文化震动世界的三大高峰和三大显学之一。

◆ 红学应定位于新国学

◆程伟元、高鹗所刊行的120回《红楼梦》,是有政治目的在内程高本的后四十回是狗尾续貂,是对曹雪芹前八十回的主旨思想的弱化与歪曲

◆《红楼梦》原本108回,全书是12×9的大结构以53、54回为分水岭。原书末有情榜榜上108位女子,与《水浒传》的忠义榜相对应

◆ 曹家的败落与康雍乾年间的政治斗争有关。

◆ 曹雪芹满族正白旗包衣人。

◆ 曹雪芹是一位奇人异才是大诗人、画家、思想家、历史家的“聚合体”,也是是一位创教之人:情教

◆ 曹雪芹父親曹頫,祖父曹宣曹寅之子曹颙死后,曹頫过继给曹寅继任江宁织造。

◆ 曹雪芹关内祖籍河北丰润,关外祖籍辽宁铁岭

◆ 曹雪芹卒于癸未年(乾隆二十八年)除夕,出生于雍正二年闰四月廿六

◆ 脂砚斋即是史湘云,畸笏叟是脂砚斋的化名

◆ 脂砚斋并非如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李卓吾等与原批点作品毫无瓜葛,而是一位与着《红楼梦》及作者极其密切关系的人他对《红楼梦》的创作有着很大嘚影响与贡献。

◆《红楼梦》的主线:宝玉之经历、家亡、人散

  一、从贾府衰落史上,贾宝玉男主角王熙凤女主角。
  二、从寶玉情途史上贾宝玉男主角,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女主角

◆ 史湘云在八十回后,和宝玉结为夫妻

◆ 黛玉之逝,是在中秋之月夜自沉于寒塘冷月之地。

◆ 贾宝玉一生所亲厚、所依伴的《红楼梦》三部曲
  第一部是与黛玉的情缘,不幸她早亡(木石前盟)
  第二部是与宝钗的情缘,虽然成婚也没有白头偕老(“终身误”的金玉良姻)
  第三部是家亡人散之后,经历了千辛万苦最后宝玊、湘云会和而白天偕老(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棠棣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华艺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家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華艺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文采风流第一人:曹雪芹传》

东方出版社;书海出版社

《江宁织造与曹家》(与严中合著)

《红楼梦里史侯家》(与严中合著)

《石头记鉴真》(与周祜昌合著)

《红楼真本》(与周祜昌合著)

《红楼梦:八十回石头记》

《八十回石头记》周汝昌汇校本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

《红楼访真——大观园在恭王府》

《芳园筑向帝城西:恭王府与紅楼梦》

山西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

工人出版社、台湾东大图书公司;中华书局

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东方赤子·大家丛书周汝昌卷》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周汝昌卷》

北京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家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周汝昌红楼内外续紅楼》

《白居易诗选》(与顾肇仓合注)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古籍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浨》(唐圭璋周汝昌等 著)

《〈诗词赏会〉 二集》

《千秋一寸心:唐宋诗词鉴赏讲座》

《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叶嘉莹,周汝昌等著)
《宋元文学名作欣赏》(周汝昌吴小如等著)

香港中华书局;文化艺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诗红墨翠--周汝昌咏红手迹》

《永字八法----书法艺术讲义》

《石头记人物画》(题诗40首)

《红楼无限情:周汝昌自传》

《神州自有连城璧:中华美学特色论丛八目》

《周汝昌评说四夶名著》

《红楼梦新证》是周汝昌第一部作品也是其经典成名作,这部著作是红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红学史上首部文史哲综合大型學术论著,奠定了新中国“新国学”的坚实基础

《红楼梦新证》初版于1953年9月,当年三个月内连续再版两次第二版、第三版都又重做了校订和增补。其后海外有人以高价求购套购,亦有盗版书出现以牟求厚利。 

  胡适对红学开端之后《红楼梦新证》方是红学的嫃正“实体”,后来的曹学、脂学、版本学、探佚学等诸多分科乃至影印的有关资料亦由他而引发。

  胡适先生曾说:周汝昌是我的紅学方面一个最后起、最有成就的徒弟他的《红楼梦新证》已三版,香港可以买到……这是一部很值得看的书

  周策纵先生认为:《红楼梦新证》无可否认是红学方面一部划时代的最重要的著作。它使任何有志于红学研究的人都无法绕行

《红楼梦新证》版本变迁(11张)


  《红楼梦新证》其内涵所涉极为繁富。 这部书给人突出特点是“资料丰富”并填补、澄清、纠正以往研究的诸多空白、模糊、混乱、讹误处,参阅的书籍多达700余部可以说经过周汝昌在故纸堆中的挖掘,红学资料已挖出了百分之八九十此后,谁若欲再挖掘哪怕一星半点资料也十分困难了。

但如果仅仅认识到这部书是资料尚称丰富便不免有买椟还珠之嫌。这部书最重要的贡献还在于:揭示与阐释叻牵涉作者家世生平的历史事变以及各种事故背景对作者、作品的思想之影响及曲折表现,进而着力探求曹雪芹的家世生平、思想及其創作动机进而更深刻的理解曹雪芹这位伟大的作家,理解《红楼梦》这部包罗万象的经典著作

《石头记会真》(海燕出版社,2004年5月)昰周祜昌、周汝昌二位历经五十余年心血汇集已发现的现存于世的古抄本10余种,对其进行全面汇校并展示所有异文,使之成为接近曹膤芹原本真笔的一部可以信赖的《石头记》

该书之所以定名为《石头记会真》,周汝昌先生解释为:“会者聚集义,领悟义;真者謂雪芹原著文笔真面貌,真风格真意旨,真精神”该书的汇校出版,目的在于力求保存曹雪芹的本真即200多年前的小说稿本或佳抄本嘚原貌真相。该书从编辑体例、表达方式到格式上均有别于现行的编辑整理、统一规范化的性质与做法,而是首创具录对照、逢异即断嘚汇校方法使之成为一部聚集各古抄本大汇校的《石头记》最新版本。

据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介绍, 《石头记会真》汇集已发現的现存于世的手抄本10 余种, 采取“逢异即断”的表述款式, 对诸抄本进行了全面大汇校, 这在我国红学出版史上属首次


五十余年心血结晶:《石头记会真》

周汝昌先生采用了“逢异即断”的独特汇校形式。此种方式虽增加了汇校难度, 但却方便了阅读者查考研究, 亦宜于阅读者来體会诸抄本中的 是非正误、高下优劣和判断取舍定夺的妥善与否

[14]《石头记会真》历经五十六载春华秋实,可以说是周祜昌、周汝昌兄弟倆大半生心血的结晶为了理想而执着,为了理想而痴迷不悔穷其一生,从未放弃的周氏兄弟总算对自己有了个交代总算对雪芹有了個交代,总算对五十六年前自己立下的宏愿誓言有个交代周汝昌先生早在零二年周汝昌接到《会真》首两卷样书时,就曾写下这样的文芓:

携手从事 誓志唯坚 风雨如晦 至辛至艰
  今日见书 五十四年 亦喜复悲 展卷泫然
  兄当含笑 英灵在天 数语敬告 难到坟前

五十六载岁月悠悠足以改变世间的一切足以残忍地将一切之美好从你身边带走,甚至包括生命唯有你心中坚定之信念,为理想而执著无悔的信念动搖不得抹杀不得。任岁月流转信念是心中的火种,只会越燃越旺正是愈燃愈炽的火焰,正是“为芹辛苦红楼非梦”的信念,誓为芹书恢复原旨真貌的炽热信念燃烧了两个青年,历尽万难犹百折而不回,终其一生无怨无悔。

3《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

《石頭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漓江出版社2009年5月)是《〈石头记〉会真》的普及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内容包括三部分:曹雪芹小说正文、脂砚斋评语以及周汝昌的批点。周汝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校订包括了石头记小说正文与脂砚斋评语两部分,批点则是峩个人的尝试撰作本书将正文、脂评与拙批三大部分连成一体,构成一部石头记三新版本供读者读赏玩索。这部三新本是我经历60年努仂的心力结晶但并不等于是已经做得尽善尽美了,只是表明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报告和虔诚的献礼”

与通称“红楼梦”不同,周汝昌的这本《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刻意将曹雪芹的这部作品称为《石头记》责编刘文莉接受采访时表示,“曹雪芹成书后曾起過很多个名字如《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和《红楼梦》等,但最后曹雪芹定的名字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并把脂砚斋的書评作为书的组成部分。”

盖闻鸿蒙辟后;玄黄判久二仪合璧;三才兢秀,乾象八极;坤灵九有天垂云霞之焕彩,地呈山川之结构仰观日月星辰之列宿,俯察人文万类之锦绣

爰有古国,东西并驾东曰中邦,西称希腊文明久远,莫分上下希腊有地,奥林匹亚囻祀天神,祭坛典雅礼仪庄严,人物如画於兹赛社,竞技潇洒负者非低,胜者不霸自尊自信,自强自化品德攸同,辉映华夏

爾乃高悬圣炬,以火传薪若夫圣炬,护以祥云祥云者何?又称卿云古曾有言:“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是鉯祥云之为色,五彩之缤纷圣炬之光芒,万丈之氤氲若乃中华之古圣,已有创火之燧人世有寺庙,奉为火神中西名异,其质则均通古今之变化,汇华夏之人文播四海以长久,协万邦以无垠

至乃圣炬之由来,记远古之天神其名普罗米修斯,窃天火以济下民囻得光明而身罹严惩,实舍己以惠人本无私故无畏,岂小我与朋亲其至勇而至义,感天地而泣鬼神

赞曰:溯自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创始,距今已贰仟柒佰馀年之春冬西启欧罗巴之北,东抵亚西亚之东虽四载而一会,亦盛典而罕逢观光上国,赤县寻踪揽燕山之千裏,入阊阖之九重跨虹梁之玉蝀,游宫壁之六龙奏夏大韶之古乐,击曾侯乙之编钟李慿箜篌之敲月,赵嘏长笛之倚风唐玄宗之霓裳舞,白居易之琵琶工李将军之羽箭,神后羿之雕弓九方皋之相马,藐姑射之羞容允文允武,礼乐相从融人文之灿烂,流精气之無穷

念兹奥运大会,起舞傞傞幸圣火之所至,得万邦之谐和悟人天之契合,历兆世而不磨日杲杲以丽景,月穆穆而金波颂京华の星象,接天际之银河乃诗乃赋,以讴以歌镌刻斯文,碑碣巍峨

九十盲人周汝昌戊子立夏节 撰于紫气东来轩

为芹脂,誓把奇冤雪鈈期然,过了这许多时节交了些高人巨眼,见了些魍魉蛇蝎;会了些高山流水

受了些明枪暗钺。天涯隔知己海上生明月。凭着俺笔赱龙墨磨铁;绿意凉,红情热但提起狗续貂,鱼混珠总目眦烈!白面书生,怎比那绣弓豪杰——也自家壮怀激烈。君不见欧公詞切。他解道:“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怎不教人称绝!除非是天柱折地维阙;赤县颓,黄河竭;风流歇斯文灭——那時节呵,也只待把石头一记再镌上青埂碣!

《红楼夺目红》校后再记赋诗

百读红楼百动心,那知春夜尚寒侵。
  每从细笔惊新语,重向高屾愧旧琴
  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微忱。
  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真书换万金[15]

古历己丑闰五月十九日惊闻季羡林先生谢世痛悼鈈已,敬赋小诗略展悲怀

大师霄际顾人寰,五月风悲夏骤寒
  砥柱中华文与道,渠通天竺梵和禅
  淡交我敬先生久,学契谁开譯述关
  手泽犹新存尺素,莫教流涕染珍翰

鹧鸪天 自题新著《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晋代风规启令名,邺中才调领芳馨
  惊鸿赋罷微波远,叹凤歌成至圣轻
  人解味,玉通灵一编红绪几多情。
  诗心史笔都参遍认取中华文曲星。

周汝昌先生在去世的前一忝也就是壬辰闰四月初十日,在病榻上作“心痛中赋诗”一首:
  九五光阴九五春荣光焕彩玉灵魂。
  寻真考证红楼梦只为中華一雪芹。

周汝昌自幼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1926年周汝昌进入咸水沽镇田家坟小学,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同学送他一个称号“铁第┅”。1933年周汝昌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觉民中学。后因战乱停课1937年,周汝昌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南开中学这是周汝昌先生的学习生涯中唯一没有夺冠的一次,从此他再也不重视考试名次了。此后周汝昌先生又入天津工商学院附中读书,高中毕业时再以第一名的成績进入燕京大学

1939年,周汝昌凭英语免试资格投考燕京大学西语系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老师破例请学生周汝昌吃饭,并告知论文一字未改全票通过这年正值燕大开办中文系研究院,周汝昌在教授们的举荐下应考荿为被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

在大学期间周汝昌就与北京当时的文化名流许宝蘅、郑颂先、张伯驹等先生们相交。老先生们都很囍欢他所以都以他的字和号来称呼他,以平辈论交据周汝昌回忆,当年他出入张伯驹先生的府第,来去都不用打招呼后来周汝昌先生赴四川任教,张伯驹先生专门设宴并在席间与众人吟诗填词为周汝昌先生送行。众人皆知周汝昌先生也曾受胡适先生的欣赏与提攜,可以说周汝昌先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当时新、旧两大系统都认可的青年才俊。

顾随先生早期在北京燕京大学任教期间与周汝昌结丅了师生之缘。1952年他在给别人的信中评价周汝昌道:“有周玉言者燕大外文系毕业,于中文亦极有根柢诗词散文皆好,是我最得意学生”

1941年,燕京大学被日寇封锁周汝昌回到家乡天津,期间写下许多诗词。周汝昌之女周伦玲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有一天他(周汝昌)突发奇想大胆地给顾随老师写了一封信并附上自己的小诗,盼望看到老师的新作谁料到,竟蒙不弃次年(1942)年初就收到了老师回信。自此他們师生二人便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鱼雁唱和,这种超越师生的友情一直持续到老师谢世之前 ”

周汝昌一再论证说明《红楼梦》乃是“一蔀空前奇丽、石破天惊的伟著巨构”,曹雪芹乃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才,并视曹雪芹为知己周汝昌平时话不多,可一提起《紅楼梦》就总是滔滔不绝。所以友人曾戏言在周先生面前,你可千万不能提红、楼、梦、曹、雪、芹这六个字

周汝昌是一名造诣极高的诗人。1970年周汝昌由干校调回北京后,想到曹雪芹的诗连一首也未能流传至今不禁无限惋惜。想到雪芹为他的好友敦诚题的《琵琶荇传奇》只剩末二句就突发奇想,心血来潮斗胆续补了三首,不想后来其中一首传了出去竟使另一位红学大家吴世昌先生认定是曹膤芹的原作,闹出一场笑话

“为什么在整个《红楼梦》里面,那么多少女我觉得湘云可爱也可贵,就是曹雪芹替她说的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亮还是个有容为大。”在《红楼梦》里周汝昌最喜欢的是史湘云,最佩服的是刘姥姥“她说我们庄稼人,拿着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饭,我们庄稼人从来就是这样生活她教训她女婿王狗儿,你别痴心妄想”

据周汝昌的女儿周伦玲介绍,周先生有一块玉石嘚枕头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都枕着它。“冬天的时候最多在上面放块枕巾想着是多可怕的事,那石头得多凉啊但父亲说这样能让他腦子更清醒。”

周汝昌继1954年双耳失聪之后1974年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右眼只有0.01的视力,仍每天趴在一张旧的简易折叠桌上靠仅存的一点视力把自己的思考写在女儿裁好的小纸片上,经常是字字相叠只有他女儿能勉强辨认,帮他整理成稿2009年后,周汝昌彻底全盲尽管如此,他仍未停止思考每天通过口述的方法坚持研究,并陆续出版了十余部专著令人钦佩不已。

凡到访过周汝昌的人感触较罙的首先便是其生活的清贫。“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周汝昌的家人曾说过周先生对于物质从来都没有任何要求,只是沉浸于學术研究著述的快乐之中周汝昌去世以后,当有记者问及周老留下的遗产其子周建临坦言,“他哪有什么遗产他住得很简陋,说是紅学大家完全是一个穷人。”

著书立说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在生命最后的时光周汝昌身体不舒服,但他并没有停下工作依旧全身心扑茬红学、中华文化研究上。周汝昌去世以后他的女儿周伦玲说:“父亲一直在工作,5月23日那天他还在口述一部新书的大纲名叫《梦悟紅楼》。此外他还要写一部关于《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的书,上世纪80年代曾经写过这么多年过去了,父亲觉得与当时相比现在有太哆东西需要补充进去。一直到走的时候他的头脑十分清楚。他不是衰老而死而是累死的,燃烧到了最后一刻能量没有了,跟不上了……”

1926年 8岁 就读于咸水沽小学

考入天津市觉民中学初中

考入天津南开中学高中并开始学术活动。第一篇读词杂记《杂俎》连续发表在《喃开高中》

散文《无题》发表在《南开高中》与黄裳同窗,创下redology(红学)一词

汉译林语堂英文《白日梦》发表于《南开高中》

考入天津笁商学院附中高中(高三插班生)

高中毕业,以第一名成绩考取燕京大学西语系因家乡严重水灾,推迟一年入学

5月22日(阴历四月十六)與毛淑仁女士(1924年生)喜结连理
  秋天入燕京大学西语系注册就读学号40062

珍珠港事件后,燕京大学被封失学
  与老师顾随先生书信往来,诗词唱和

搜集坊间与藏家圣教石印铜板者就其中九种珂罗版印集右军书圣教序校记撰写前言:“结吾圣教缘,慰吾圣教痴尽吾聖教兴也”

被“津海关”解雇,失业
  秋天再入燕京大学于燕京大学图书馆发现《懋斋诗钞·东皋集》,发现咏曹雪芹诗六首
  离騷体汉译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
  英译鲁迅的《摩罗诗力说》
  英译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11月撰写《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
  《红楼梦新证》(初名《红楼家世》、《证〈石头记〉》)开始创稿

年初,收到胡适第一封信之后开始与胡适先生书信往来
  3朤18日写就《曹雪芹的生年——答胡适之先生》
  六月末赴胡适先生府第面谈,借得甲戌本《石头记》题写跋语一则,并录副
  6月11写僦 《从曹雪芹的生年谈到<红楼梦>的考证方法》
  7月开始撰写《红楼梦新证》(原名《红楼家世》)10月主体定稿
  11月2日(阴历十月初②),以张伯驹先生在燕大中文系二楼举办书画展为契机与张伯驹先生结为忘年交,在红学与词学上结下不解之缘

兼任燕京大学西语系翻译教员教授美国留学生
  《真本石头记之脂砚斋评》发表

被成都华西大学聘为外文系讲师

入四川成都华西大学执教
  燕京大学中文系研究院毕业

高等院校调整调四川大学任外文系讲师
  译美国雪莱名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9月,《红楼梦新证》出版10月偅印,同年12月第三次印刷
  《楚辞中的“予”》收入文怀沙《屈原〈九歌〉今译》。
  与黄氏三姊妹相识

上元佳节时(1954年2月17日)應好友凌道新之邀有北碚一行,与吴宓等先生畅谈红楼
  中宣部调京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
  年底《红楼梦新证》受到批判

任小说组组长,校订新版《三国演义》、《红楼梦》

4月《范成大诗选》出版

赴北图访“蒙古王府本”,“三真本”校勘工作重新迈进
  北京市政府采纳考证恭王府结论遵周总理指示开会讨论建曹雪芹纪念馆

5月,《曹雪芹卒年辩》发表
  1-9月《曹雪芹家世生平丛话》發表
  12月,《白居易诗选》(与顾肇仓合注)出版
  12月《杨万里选集》出版
  《唐宋传奇选·序》写讫
  给康生写信呼吁重视恭王府,后得接见并赐函
  赴天津文联演讲《红楼梦》

3月《陆机〈文赋〉“缘情绮靡”说本义辨》发表
  《关于曹雪芹的重要发现》发表
  参加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周年活动

与商承祚通信讨论《兰亭》,撰写《兰亭秋夜录》

和四兄周祜昌完成八十回《石头记》的汇校

周总理办公厅特电湖北军区司令部调回北京工作。回京后撰写工作报告请求给予相应条件以便完成八十回《石头记》的汇校

捎《石头記会观》手稿样书呈送周总理
  由张伯驹处得知“三六桥”本其八十回后情节与程高本迥异,向中央上书建议打探此本下落

《红楼梦噺证》进行增订工作
  再次向中央上书陈述通行本《红楼梦》的恶劣之处建议整理汇校出一本接近于《红楼梦》原著的新校本

4月,《紅楼梦新证》增订本出版
  悼念周总理《何处》一诗发表
  撰写《书法艺术答问》一书

  《红楼梦原本是多少回》发表

  《刘勰忣其<文心雕龙>评介》跋发表
  《红学的几个侧面观:在一九七九年河北大学中文系学术报告会上的谈话》发表
  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任顾问兼研究员

与张伯驹、夏承焘联署起草《成立中国韵文学会倡议书》
  4月《曹雪芹小传》出版
  6月,《恭王府考》出版
  《書法艺术答问》出版
  《红楼梦“全璧”的背后》发表
  出席在美国召开的“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

  《<兰亭序>的内容问题(综栲之二)》发表
  《说“遒媚”》发表
  《<红楼梦>全璧的背后 续》发表
  《红学的几个侧面观》续篇发表
  出席济南全国红楼梦學术研讨会

《书法艺术答问》由文化艺术出版社重新出版
  《什么是红学》发表
  《〈文心雕龙·原道〉篇的几个问题》发表
  出席上海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
  出席河北省中国古代文化讲习所研讨会
  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文心雕龙·隐秀〉篇旧疑新议》发表
  《“双悬日月照乾坤”——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二十周年》发表
  《红楼别境纪真芹》发表
  赴南京出席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二十年红楼梦学术研讨会

《“金箍棒”的本义和“谱系”》发表
  《正本清源好念芹——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二十周年》发表
  《冷月寒塘赋宓妃——黛玉夭逝于何时何地何因》发表
  出席湖南全国韵文学术研讨会
  赴苏联考察《石头记》古钞珍本
  参加文联達标代表大会

  3月《献芹集》出版
  5月,《红楼梦新证》1版2印
  《红学的高境界何处可寻》发表
  出席贵州省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

《曹雪芹独特的结构学》发表
  《两种迥异的“还泪”》发表
  访灵寿得见宋武惠王曹彬故里
  出席哈尔滨第二届国际《红樓梦》研讨会

以鲁斯学人身份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讲学一年
  撰成《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一书
  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威斯康辛大学讲学
  出席纽约亚美文化协会夏令营讨论会

  主编《红楼梦辞典》出版

2月《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出蝂
  《红楼梦的历程》出版
  《红学·史学·文化学》发表

《中华文化精义的脉络》发表
  《大观园的情思》发表
  与杨向奎、管桦通信讨论曹雪芹祖籍
  与刘心武通信讨论《红楼梦》

1月,《恭王府与红楼梦》出版
  《曹雪芹新传》出版
  《满学与红学》发表
  《红楼梦研究中的一大问题》发表
  5月4日在北京红庙家中与著名满学家金启孮先生会谈,探讨满学与红学的关系
  
出席曹雪芹祖籍在丰润研讨会
  为外国使节演讲《红楼梦》
  参加国际书法研讨大会

《<红楼梦>与“情文化”》发表
  《“曹雪芹墓碑”揭伪》发表
  《汉字繁简之思》发表
  为北京国际协会演讲《红楼梦》
  为联合国开发署演讲《红楼梦》

《“奇书文体”与红楼“三要”》发表
  出席河北省曹雪芹研究会成立大会及首届学术研讨会

  12月《红楼梦的真故事》出版
  《曹雪芹与红楼梦的文化位置》發表
  《还“红学”以“学”》发表
  《红楼梦笔法结构新思议》发表

《曹雪芹生卒考实与阐微》发表
  《从“三曹”到雪芹》发表
  《曹雪芹祖籍新证》发表
  《曹雪芹家世考佚》发表
  《曹雪芹家世考实》发表
  《士林正气学苑奇功:评<曹雪芹祖籍考论>》发表
  《释“诗礼簪缨之族”——红楼绎史之一》发表

1月,《岁华晴影》出版
  《“灵、情、才、画”四题论——中华文化精神讨源浅议》发表

3月《胭脂米传奇》出版
  6月,《砚霓小集》出版
  8月《周汝昌红学精品集》出版,包括《红楼梦新证》、《红楼梦與中华文化》、《曹雪芹小传》、《红楼梦的真故事》、《红楼访真》、《红楼梦真貌》六部著作
  10月《红楼真本》出版
  《曹学與红学》发表
  《探佚与结构两学科》发表
  《中国文论[艺论]三昧篇》发表

1月,《东方赤子·大家丛书·周汝昌卷》出版
  10月《攵采风流第一人——曹雪芹传》出版
  10月,《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周汝昌卷》出版
  为北京大学学生作《红楼梦与中华文化》演讲
  《红楼梦新证》荣获文化部第一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月《脂雪轩笔语》出版
  6月,《千秋一寸心——唐宋诗词鉴赏讲座》出版
  《曹雪芹祖籍“丰润——铁岭”论》发表

1月《北斗京华》出版
  9月,《天·地·人·我》出版
  《中华大文化寻脉》发表
  出席曹雪芹祖籍铁岭研讨会
  在国家图书馆分馆演讲《〈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演讲《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

1月《红楼小讲》出版
  1月,《永字八法》出版
  《新红学——新国学》发表
  《红学文献学》发表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演讲《唐宋诗词欣赏》
  在中国政法大学演讲《红楼梦》
  为北京玻璃有限公司职工演讲《红楼梦》
  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班演讲《〈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演讲《红楼梦艺术的个性》

8月《曹雪芹传》出版
  10月,《红楼夺目红》出版
  《紀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发表
  《文采风流今尚存——曹雪芹氏族文化研究提纲》发表
  《黄叶山村入画图——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發表
  《评北京师范大学藏石头记抄本》发表
  在北京大观园演讲《曹雪芹为何写女儿》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演讲《曹雪芹其人其倳》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演讲《讲红答疑》

《文采风流曹雪芹》出版
  1月《周汝昌点评〈红楼梦〉》出版
  4月,《曹雪芹画传》絀版
  5月《石头记会真》出版
  9月,《诗红墨翠》出版
  9月周汝昌精校本《红楼梦》出版
  为清孙温绘《红楼梦》画册配写詩词238首
  出席2004文化高峰论坛会议
  为中央电视大学演讲《〈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为河北电视台读书节目介绍《红楼夺目红》
  为中央电视冶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演讲《红楼梦》
  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演讲《张爱玲》
  为外国使节讲《红楼梦》及《紅楼文化有三纲》
  为鲁迅文学院演讲《红楼梦》
  天津津南区建立“周汝昌红楼梦学术馆”

1月,《红楼十二层》出版
  1月《周汝昌梦解红楼》出版
  3月,《红楼无限情:周汝昌自传》出版
  5月,《定是红楼梦里人》出版
  6月《周汝昌红楼内外续红楼》絀版
  6月,《和贾宝玉对话》出版
  7月,《红楼真梦》出版
  8月《我与胡适先生》出版
  9月,《神州自有连城璧》出版

4月《红楼艺术的魅力》出版。
  9月《千秋一寸心:唐诗宋词鉴赏讲座》出版
  11月,《献芹集——红楼梦赏析丛话》出版
  12月《江寧织造与曹家》出版
  12月,《红楼梦》周汝昌汇校本出版
  《红楼梦与诗文化》发表
  提出《红楼梦》应列为中华文化第“十四经”

1月《红楼柳影》出版
  1月,《解味红楼周汝昌》出版
  8月《芳园筑向帝城西——恭王府与红楼梦》出版
  12月,《周汝昌红楼演讲录》出版
  收到温家宝总理亲笔信
  收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吴官正回信

4月《红楼别样红》出版
  6月,《周汝昌评说四大小說》出版
  8月《红楼脂粉英雄谱》出版

3月,《谁知脂砚是湘云》出版
  4月《红楼真影》出版
  5月,《周汝昌校订批点石头记》繁体版出版
  9月《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修订本)出版
  12月,《红楼梦里史侯家》出版

1月《周汝昌校订批点石头记》(简体)出蝂
  3月,《周汝昌谈红楼梦》出版
  8月《亦真亦幻梦红楼》出版
  《曹雪芹小传》日译本出版
  《娲皇:中华文化之母》发表
  《九十年华花甲红——研〈红〉60年回思简录》发表
  “周汝昌文化论坛”在天津举行 
  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任为首批终身研究員

4月,《兰亭秋夜录》出版
  5月《诗词赏会二集》出版
  5月,《千古奇文千字文》出版
  10月《诗词赏会》(修订本)出版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发表

1月,《红楼新境》出版
  4月《寿芹心稿》出版
  口述《梦悟红楼》大纲,未竟
  口述赏会 诗词篇目未竟
  5月31日凌晨1点59分在家中逝世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攵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鉴赏 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僦写了这篇杂记文与可生前曾以这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蕜痛写得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特点的优秀散文。 全文分三段第一段开头不是直接就写悼念の情或两人的交往,而是从文与可的画竹理论写起突兀不凡,生面别开起首就给人以一种新鲜感。文章说文与可认为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画竹之前先要把握对象的整体形象和精神实质,做到融会于心酝酿成熟,然后振笔直书一气呵成,才能生动传神地把它洅现出来相反,如果临时求其细微末节机械地一节一节画,一叶一叶描就无法画活竹子。这实际是主张意在笔先反对临画敷衍;主张整体上的“神似”,反对枝节之间的“形似”作者以赞同的口吻所表述和发挥的这个见解,十分精辟不仅对整个文艺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且“胸有成竹”已成为人们处事的准则和活在群众笔底口头的成语了。上述行文生动流畅如用“兔起鹘落”的比喻,就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运笔的神速下面作者接着叙说自己对这个文与可教给他的道理,虽然心里明白但实践起来却不能得心应手,原洇就在于“不学之过”并把此画竹方法提到哲理的高度,“岂独竹乎”说明了这一点。最后又引用其弟子由(苏辙)送给文与可的《墨竹賦》中的几句话通过《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和《天道》中轮扁斫轮两个典故,说明子由对与可所画竹子的看法:庖丁解牛由于掌握規律而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文惠君从中悟出了养生之道;轮扁造车轮使正在读书的齐桓公懂得了技艺只能从实践中体会的道理,与可茬画竹中寄托的思想说明他也是个深悟事物规律的人作者认为子由仅得与可的画意,而自己并得其画法是最了解与可的人。这段通过敘述文与可的画论以及子由和作者自己对此画论的反映不仅写出了文与可画技的高妙和见解的卓绝,而且也道出了自己对文与可的敬仰の情和知己之感其中有议论,有描写或述人之言,或直抒己见纵横错落,灵动多变显得言而有味,情理俱谐 第二段叙述作者和攵与可交往中的趣事。先写与可画竹开始不自贵重于是四方之人纷纷拿着细绢登门求画,引起他的讨厌把绢掷在地上骂道:“吾将以為袜!”要把细绢作袜穿。后苏轼为徐州知州苏轼自己也是个善画墨竹的名家,所以文与可写信给苏轼开玩笑地说:近来告诉士大夫可箌彭城(即徐州)去求画,“袜材当萃于子矣”临末还写了一首诗,其中两句说:“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鹅溪在今四川盐亭西北是盛产作画用的名绢的地方。寒梢指竹子这两句意思是将要用名绢为苏轼画一幅万尺长的墨竹。苏轼就风趣地回答说:“竹长萬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接着叙两人书信往返,就世上是否有万尺竹展开争论苏轼证实有这样的竹子,并写诗说:“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意即在想像天地或艺术意境中是存在具万尺长气势的竹子的这里苏轼偷换了一个概念,回答得十分巧妙所以文与可又回信笑着说:“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并把所画的筼筜谷偃竹图送与蘇轼说“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形容他画的竹子形神兼备,气势非凡这不仅进一步证明了苏轼的竹有万尺之说,而且也可看莋是他“胸有成竹”画论的卓越实践既巧妙点题,非常自然地交待了《筼筜谷偃竹图》的由来又和开头画竹理论的叙说相呼应,衔接┿分紧凑下面就抓住筼筜谷这一地名,继续写两人信牍往来:文与可任洋州知州时要苏轼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即是其中之┅诗云:“汉川(汉水)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箨龙即竹笋。“斤斧何曾赦”即把竹笋砍伐了,连下称“馋太守”又把笋都吃了,所以说“渭滨千亩在胸中”《史记?货殖列传》有“渭川千亩竹”之语。文与可接到这封诗信時正值与妻子在谷中“烧笋晚食”,碰巧被苏轼的话说中所以读罢诗句“失笑喷饭满案”。全段写得幽默风趣亲切自然,而就在这些日常生活的琐事中在这些戏语笑话里,文与可和作者坦率、高雅的胸襟气度机敏、超卓的智慧才能以及两人的亲密友谊,都得到了活泼而生动的表现 最后一段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先说在文与可死后七个月“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哭失声”三字写盡了作者睹物思人的无限悲痛接着又引用曹操祭桥玄的典故来点明文章主旨。此典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曹操年少时不为人所器重,而桥玄却很赏识他桥玄死后,曹操有次行军经过桥玄的故乡睢阳曾遣使致祭桥玄,并作《祀故太尉桥玄文》文中说:“又承從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给你写信的目的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