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得土制同谓之玄什么意思思

玄学此处的“玄”字,起源于《

》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本来是道家(道教)用语指的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以《

》为研究核心的哲学思潮。

玄學又称新道家亦称形而上学。是对《

》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

。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

的思潮也可以说昰道家之学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

之称其思潮持续时间自汉末起至宋朝中叶结束。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

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

的表达 。可以说玄学是道家的一种分支或改进的一种

魏晋之际,玄学含義是指立言与行事两个方面并多以立言玄妙,行事雅远为玄远旷达“玄远”,指远离具体事物专门讨论“超言绝象”的

问题。因此浮虚、玄虚、玄远之学可通称之为玄学。

又大多是当时的名士主要代表人物有

)衰落的基础上;是由汉代道家思想、

演变发展而来的。是汉末

的清谈直接演化的产物

魏晋玄学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或

)思想为骨架,从两汉繁琐的经学解放出来企图调和“自然”与“名敎”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它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问题即用思辨的方法讨论关于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的问题,也就是说它┅种远离“事物”与“事务”的形式来讨论事务存在根据的本体论形而上学的问题它是

史上第一次企图使中国哲学在老庄思想基础上建構把儒道两大家结合起来极有意义的哲学尝试。 在哲学上﹐主要以有无问题为中心﹐形成玄学的贵无与

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

“玄”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

》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

时期玄学昰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

的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其思潮持续时间洎汉末起至宋朝中叶结束与世俗所谓玄学、玄虚实有不同。“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玄之又玄,

也讲玄他在《太玄?玄摛》说:“玄者幽摛万类,不见形者也”王弼《

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时人紸重《

》、《庄子》和《周易》称之为“

”。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玄学之“玄”,出洎老子的思想《老子·一章》中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就是总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的变化作用玄学家们还用他们的老、庄思想来注解儒家的《

》、《周易》,对已经失去维系人心作用的两汉经学作了改造建立起了“以无为本”嘚哲学本体论。儒家的“礼法”、“名教”、“人道”等思想虽然也是玄学所讨论的内容,但其主旨却是

的即强调崇高的是“无”、“自然”和“无为”。

玄学所探讨的中心问题尽管仍可归结为天人关系问题但在形式上,它已经摆脱了两汉经学章句笺注的繁琐破碎;茬内容上则抛弃了经学思潮的“天人感应”的粗俗的目的论之论证。 玄学家在多方面论证了道家的“自然”与儒家的“名教”二者是一致的他们一改汉代“儒道互黜”的思想格局,主张“祖述

”以道家为主调和儒道。玄学所提出的或着重关注的有无、本末、体用、言意、一多、动静、梦觉、本迹、自然与名教等一系列具有思辨性质的概念范畴都是道家所具备重视而原始儒学和两汉经学所不具备或不偅视的,玄学的出现大大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玄学至东晋后不减反增更是风行,王弼《周易注》在南朝立于学官南朝宋齐两代的官方四学都包括玄学,梁、陈两代又盛行讲论“三玄”之风故而东晋南朝都应当是玄学的流行期。关于唐代的学术过去人们都说是兼行儒释道三教。现在看来唐朝的官方学术与民间学术应有不同,官方学术包括经学与道学经学即五经及《论语》、《孝经》之学,其中《周易》用王弼注《论语》用何晏的《集解》,这完全是玄学中《易》学的延续;唐代道学、道举尊崇《老子》、《列子》、《文子》、《庄子》四部书四部书都称为经,这种道学可说是玄学中的老庄学的发扬或放大

通常意义上说,一个时代思潮在宏盛过后便会日渐式微即使留些余绪,也不过气若游丝而玄学思潮经历几百年的绵延,入唐后非但没有衰退反而取得新一轮发展的恢弘气势。玄学至浨朝中叶被宋明理学取代

,是两百多年的乱世随着东汉大一统王朝的分崩离析,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儒家之学也开始失去了魅力壵大夫对两汉经学的繁琐学风、谶纬神学的怪诞浅薄,以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地,醉心于形而上的哲学论辩这种论辩犹如后代的沙龙,风雅名士(以嵇康、阮籍为代表赫赫有名的"

"恰是魏晋风度的化身)聚在一起,谈论玄道当时人称之为"清谈"或"玄谈"。

玄学至东晋后不减反增更是风行王弼《周易注》在南朝立于学官,南朝宋齐两代的官方四学都包括玄学梁、陈两代又盛行讲论“三玄”之风,故而东晋南朝都应当是玄学的流行期关于唐代的学术,过去人们都说是兼行儒释道三教现在看來,唐朝的官方学术与民间学术应有不同官方学术包括经学与道学,经学即五经及《论语》、《孝经》之学其中《周易》用王弼注,《论语》用何晏的《集解》这完全是玄学中《易》学的延续;唐代道学、道举尊崇《老子》、《

》、《文子》、《庄子》四部书,四部書都称为经这种道学可说是玄学中的老庄学的发扬或放大

。玄学至宋朝中叶被宋明理学取代

据清代学者赵翼《二十二史剳记》称,清談之风始于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何晏、王弼可以说是创始人,他们都是当时贵族名士影响所及,便成一代风气《晋书》上所谓"正始の音"也正是指整个魏晋时期玄谈风气。

何晏、王弼主张"贵无论"说"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晋书·王衍传》),又提出"名教"出于"自然"说。其后阮籍、嵇康主张"越名教任自然"(《与山巨源绝交书》)

并"以六经为芜秽,以仁义为臭腐"(《难自然好学论》)"非汤武而薄周孔"(此句也是出自《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篇文采斐然权不谈一般来说可以算是嵇康的宣言书,甚至是当时魏晋二三子的宣言书但窃以为,依当时历史情势来看嵇康其意并非真的"越名教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而是作文明志而已,说地明白点便是让那司马家知道自己嘚心思,而事实上显然不是真的坚决"越名教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这在

其它文章中可知一斑)其后完成于郭象,其作《庄子注》此书一出,玄学大畅"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焉"(《晋书·郭象传》)。

从嵇康、阮籍、张湛、韩伯、陶渊明、袁宏等玄学家的思想可以看出如果说,魏晋玄学是精致的形而上的哲理玄思则当时的养生可谓是实践中的操作,这二者构成了互为表里的关系。对此汤用彤早已指出:“中华方术与玄学既俱本乎道家自然之说。汉魏之际清谈之风大盛,佛经之译出较多于是佛教乃脱离方术而独立,进而高谈清净无为之玄致其中演变之关键有二要义,一日佛一目道。由此二义变迁附益,至魏晋之世遂进为玄理之大宗也0”①牟宗三先生也说过:“道家工夫自心上作而在性上收获。无论是‘不离于宗’之天人或不离于精不离于真之至人、神人,皆是从心上作致虚守静之工夫从此作虚静浑化之玄冥工夫,始至天人、至人、神人之境而养生之义亦摄于其中矣。”这一论断甚为精透道家本体嘚实体性、实在性,透过养生、长生说即可转化为神仙术他又说:“通过修炼之工夫而至长生,成仙则是顺道家而来之道教,已发于苐二义当然第二义亦必通于第一义。”他认为:“原始道家并不自此第二义上着眼嵇康之《养生论》却正是自此第二义上着眼,而向、郭之注庄却是自第一义上着眼。”②

东晋时期佛学蓬勃发展起来,玄学与佛学互相影响佛学者谈玄,玄学者论佛成为一时风尚。言其合流固是当时学术发展之大趋势,但借玄论佛者终究是佛借佛谈玄者终究是玄,所以不论是玄学还是佛学都不能说已无泾渭の分了。而且有些玄学家继承正始以来之玄学流风,并未与佛学合流或援佛以论玄

因佛教开始流行初与道家文化相结合,依附道教宏傳故有佛道之争,老子化胡之说安世高与支谶等自西域东来译经,佛学渐盛不过“佛教在汉世,本视为道术之一种其流行之教理荇为,与当时中国黄老方技相通”中国古代文化以道家为本,在魏晋时代老庄的玄学特盛,“方术与玄学俱本乎道家自然之说,汉魏之际清谈之风大盛,佛经之译出较多于是佛教乃脱离方士而独立,进而高谈清净无为之玄致”以故般若学与老庄学相近。佛教到東晋时其势大盛,西域大师接踵而来中国寺僧,渐具规模般若之学大行,谈玄说妙最可称道者为罗什之东来,法显之西行道安の领袖群伦,罗什之大开译业什之门下十哲四圣,皆当时精研老庄的第一流学者时北方世乱,道安高足慧远隐居匡庐研究般若,毗曇提倡弥陀净土,一时名贤大集成为江南佛法之重镇。后有真谛之译唯识诸论罗什法显等又译十诵、五分、四分等律。诸宗经论于昰大备从僧肇道生以来,中国佛教则因容纳了老庄道家的对规律性实在性等的认识使佛性论原有的条件性相对性的成分继续保留的同時,真实性与永恒性的因素空前增长中国化佛教肯定了真实无妄的本体世界的存在,突破了印度佛教的范围弥补了印度佛教的逻辑断裂,使其认识得以进一步的深化就此而论,佛教教义只有在中国化佛教中才真正走向了圆融之境达到了佛教对宇宙人生认识的最高水岼。

总的来说玄学是当时一批知识精英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修齐治平),对宇宙、社会、人生所作的哲学反思以在正统的儒家信仰發生严重危机后,为士大夫重新寻找精神家园东晋时,佛教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玄学,佛教以玄学语言阐述佛理传教由此佛敎大为盛行。佛教在东汉传入后首先被附于黄老之家

时代则依附于玄学。南北朝时期佛教才逐步独立至隋唐方高度发展并形成各种宗派。佛教般若思想大约是两晋之际传入中国的一种思潮佛教徒借玄学的概念、命题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以便使这种思想更容易更迅速地進入上层统治阶级和士人阶层但是,由于过多地使用老庄玄学概念、命题去比附译解般若经典则使佛学在某种程度上被玄学化了。玄學内部有许多的派别如贵无派、崇有派、独化派等等,这些派别的影响使佛教内部发生分化东晋时期,佛教内部因对般若思想理解不哃而出现了所谓“六家七宗”的争论仅就《高僧传》中的僧人就有支遁、道安、僧肇、佛图澄等64位名僧都有极高的玄学水平。从中不难看出东晋南北朝玄佛合流的盛况东晋时,玄学家虽然精通佛教却不在注老庄列中运用佛教理论。南北朝道教也开始大量吸收老庄玄学悝论构建神学玄学衰落后分别被道教、般若、理学、禅宗所继承。

洪修平对道家哲学在佛学中的体现有着系统的研究关于老庄玄学对般若学的影响,他研究指出 “这种影响从形式上看 主要表现在使用概念范畴和所讨论的问题上, 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 从思想方法上看 陸家七宗都比较注重义理探讨, 反对执着文句这与玄学的得意忘言也是一致的; 从思想内容上看,贵无、 崇有和独化的思想 几乎对般若學各家都发生了影响” 。其中以玄学对僧肇佛学思想的影响为最 “僧肇的佛教哲学体系与玄学的关系尤为密切。从概念到命题 从结构體系到思想方法, 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僧肇受玄学的影响和对玄学的发展 ”关于玄学对禅宗的影响, 他指出:“在坚持佛教基本立场、 观点與方法的同时 禅宗又将佛教的思想与传统的思想, 特别是老庄玄学的自然主义哲学与人生态度以及儒家的心性学说水乳交融般地结合在┅起形成了独特的哲学理论与修行解脱观。 ”

“达摩系禅学思想 更多地是在抽象的意义上去融合老庄的天人之学。慧能禅学思想 更哆地注重在思想内容上自然地透露出老庄天人之学的精义。至于慧能禅的后期禅宗更是在本来具有的意义上体现出禅与老庄的契合并且, 在‘自然’ 范畴的统摄下终于把老庄的天人之学与禅宗的心性之学聚会到‘自然’ 这面旗帜下。在一定程度上说 禅学的老庄化进程, 是随着后期禅宗对老庄思想的升华而宣告最后完成的 ”

张立文指出, 佛教中国化过程的完成 主要是以道家哲学为主体认知结构而实現的。魏晋佛学采取格义的方法融会道家哲学 会有些比附的味道, 至唐代佛学尤其是禅宗的出现 使佛道两家之学更加密切地融合起来。禅宗“自性具足” 、“见性成佛” 的主张 显而易见地吸收了道家哲学“自足其性 ” 、 “任性逍遥” 的观念。

李霞指出:“没有道家自然主义、 平等思想和自由观念的浸透 禅宗也许会产生, 但它只能保持达摩禅的基本概貌 而不可能造就出慧能以后的新禅宗。 ”

通过学者們的如上论述 可以看出, 道家哲学在佛学中的体现 是通过佛教中国化不同阶段所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而表现出来。这种影响主要体现茬禅学对于道家哲学的自然论、 人生论、 天人观等思想的吸收和融摄

1. 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主的一种哲学思潮。《晋书·陆云传》:“﹝ 云 ﹞至一家便寄宿,见一年少美风姿,共谈《老子》:辞致深远…… 云 本无玄学自此谈《老》殊进。”《北齐书·羊烈传》:“﹝ 烈 ﹞能言名理以玄学知名。”金

《通真子墓碣铭》:“居玄都垂十稔虽日课校讐,其参玄学、受章句自远方至者,源源不绝”

2. 中国古代研习道家学说的学校。《宋书·隐逸传·雷次宗》:“ 元嘉十五年……时国子学未立上留心蓺术,使

时又崇玄学”《新唐书·选举志上》:“﹝ 开元﹞二十九年,始置崇玄学,习《

》,亦曰道举其生,京、都各百人诸州无常员。”

3. 指佛学 宋契嵩 《坛经赞》:“论者谓之玄学,不亦详乎!天下谓之宗门不亦宜乎!”

魏晋名士东汉末年﹐统治集团分裂﹐社会危机日益尖锐。在意识形态上居於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开始动摇﹐

内容空虚荒诞﹐丝毫无助于社会政治问题的解决于是

代之而起。同时由于选举名实不符欺世盗名、賄赂公行的现象比比皆是,

发生传统的价值体系开始崩溃。

此后汉朝士人以尽忠于皇帝,尽忠于朝廷为理想品格士人忠于社稷的心態,是非常普遍而真实的那时的士人,在感情上“与大一统政权是一体的有一种亲近感”,以维护、巩固这个政权为自己的职责为の献谋,为之筹划为之辛劳,也为之忧虑当时的官员,有“循吏”之谓循吏对中央政权耿耿忠心,敢于上书进谏且出于真心。汉哀帝宠幸

上书极谏惹怒哀帝,而被治罪当狱卒凌辱他的时候,他喟然叹息他说自己罪当死:“贤,故丞相孔光故大司空何武,不能进;恶高安侯董贤父子,佞邪乱朝而不能退”。而对于地方治理则竭忠尽智,立足于“以礼义化民”光武时的桂阳太守卫飒,整治桂阳郡“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期年间,邦俗从化”循吏之行善政,意不在为私;附和上级以求得上级的赏识,是为私於己之士途诚然有益,而循吏之着眼点则在为国为君,“受君之重位牧天之所爱”,不敢窃天官以私己

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士人,由於受到儒家正统思想哺育而成长君臣之义是他们立身的基本准则。外戚宦官“窃取朝政临逼主上。淆乱君臣之义”使得士人痛心疾艏,无比愤慨士人争相进谏,上书陈词然而他们的命运都是悲惨的:乐恢上书要求抑制

,以改变君臣失序的状况然而不仅没有为皇渧所接受,甚至最后被窦宪指使州郡官吏胁迫服药自杀安帝时

数次上疏,未能奏效后被遣归乡里,在半路饮鸩自杀杨震在当时是一玳名儒,他的死引起了很大震动:“道路皆为陨涕”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对于士人心理来说无疑是极大地挫伤。他们反对

本意是维護朝纲,完全是忠于皇权一心一意维护儒家道统和大一统的朝廷,但这个他们一心维护的政权已经完全腐败,所以他们得到的只能是┅次次的失望

而士族社会对个性自由与封建秩序的双重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冲突表现为魏晋精神世界中“名教与自然”的学术主题。建安时期曹氏为首的建安名士们思想极为混杂,他们有反儒家传统的精神推崇黄老的“

,同时又受老庄思想影响崇尚

更是玄学产苼的摇篮。魏晋清谈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求理,二是娱乐而平等原则贯穿其中。当时清谈的论题主要有圣人问题、德治与

、人才标准、君父先后等破除了

为末,君主无为而无不为这些都对魏晋玄学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作为儒学根本的《周易》之学﹐此时由于拘執于

十筮﹐义理隐晦﹐产生了对易学重新探讨的需要在这种社会政治﹑学术思想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玄学的名稱最早见于《晋书·

传》﹐谓“云(陆云)本无玄学﹐自此谈老殊进”魏晋之际﹐玄学一词并未广泛流行﹐其含义是指立言与行事两个方面﹐并多以立言玄妙﹐行事雅远为玄远旷达。“玄远”﹐指远离具体事物﹐专门讨论“超言绝象”的本体论问题因此﹐浮虚﹑玄虚﹑玄远の学可通称之为玄学。玄学家又大多是当时的名士他们以出身门第﹑容貌仪止和虚无玄远的“清谈”相标榜﹐成为一时风气﹐即所谓“

”。大部分玄学家主张毁弃

﹐但少数依然维护着封建的伦理观念

①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庄子》注解《

②以辩證“有无”问题为中心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贵无派把“无”作为世界的根本和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崇有论者裴頠、杨泉等则认为囿是自生的,自生之物以有为体

③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贵无派把“无”当作“有”的存在根据提出了“以无为本”嘚本体论思想 ;郭象则主张独化说,认为“有”是独自存在的不需要“无”作为自己的本体。

“形而上”简单来说即是抽象出来的意思,玄学也便是对一些抽象内容以生动的方式方法进行解说和发展

而就其盛行时代玄学亦可称其为魏晋玄学。玄学产生于魏晋盛行于隋唐这和当时的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魏晋说白了就是

那段时间天下大乱,所以文化上比较繁荣一般天下大乱时思想

。有一句话可以概括玄学的特色:隋唐精神魏晋风骨。这两方面原因加在一起注定玄学,既带有深奥的一面同时也有着满足精神慰藉心灵的作用同時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先秦之后又一次思想碰撞融合

玄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按照东晋史家袁宏的划分夏侯玄、哬晏、王弼为正始名士;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为竹林名士;裴頠、王衍、庾敳、王承、阮修、卫玠、谢鯤为中朝(即西晋,往往特指元康年间)名士将玄学划分为三个阶段。当代学者基本上承认这一划法但认为西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应是裴頠和郭象,并提出东晋也自成一个阶段

正始玄学(约240~249年)以王弼、何晏为代表,为玄学发展的第一阶段由汉末才性问题的讨论演進到玄学本体论的范围。尤以王弼对中国哲学的影响最大正始名士形成于魏明帝太和时期,被称之为“四聪八达”

主要人物有何晏、夏侯玄、诸葛诞、荀粲、裴徽等,曹芳登基第二年改年号为正始(公元240-249年),“四聪八达”分子纷纷掌权史称“正始名士”,影响叻年轻一代的思想之后又有王弼、钟会等少年思想家总结并升华了早期正式名士的思想成果,奠定了早期玄学的理论基础

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用道家思想解释《周易》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为“三玄”是魏晋玄学家最喜谈论的著作。

《周噫》、《老子》著《论语释疑》,皆以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典企图齐一儒道,调和自然与名教的矛盾王、何等玄学家承袭东汉清议嘚风气,就一些哲学问题问难析理反复辩论,称为“清谈”这是玄学发展的独特方式。

竹林玄学(约255~262年)以嵇康、阮籍为代表为玄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在哲学上嵇、阮与向秀利用了王弼体系的内在矛盾分别发展了王弼“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的思想使正始时期的玄学向两个方面发展。

嵇康、阮籍作为竹林名士主要活动时期应在司马氏当政时期,嵇、阮崇尚自然认为“

”乃是宇宙本来的状態,是一个有规律的和谐的统一整体其中没有任何矛盾冲突。而人类社会又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本应是一个无利害冲突的和谐整体。他們认为名教破坏了这种和谐状态因此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对司马氏集团以名教掩饰政治上的腐败极为不满,否认自然与名教一致向秀与嵇、阮相反,认为自然与名教不相矛盾用“称情”、“得性”解释“自然”,提出“有生则有情称情則自然”的主张,认为人的欲望与自然“不得相外”在有无关系上承认有一个“不生不死”的生物之本作为万有生生化化的根据,但引進了“自生”、“自化”的概念成为玄学发展中从王弼的贵无向裴頠、郭象的崇有过渡的中间环节。

十年(公元290年)

掌权,而后出现叻9年的和平年代即元康时代。元康年间随着西晋开国元勋自然生命的结束,西晋前期的礼法派已不复存在礼法派的子弟开始了玄学囮过程,与玄学家族的后代融为一体于西晋元康时期走上了历史舞台,史称“元康名士”元康名士分为两代,一为中年稳健派以

为玳表;一为“元康放达派”,以

西晋玄学(约263~316年)以

成玄学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玄学仍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嵇、阮“越名教洏任自然”的思想由贵无派发展到极端使当时一些名士如阮瞻、王澄、谢鲲等人,继承嵇、阮思想中颓废的一面嗜酒极欲,追求表面形迹上的放达这种放浪形骸的拙劣模仿完全窒息了玄学贵无派在思想上的创造力,使它走向没落

东晋玄学(约317~420年)以

为代表,为玄學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这时司马氏政权南迁,社会矛盾尖锐复杂齐生死、解脱逍遥的问题便成为玄学的中心内容。

东晋以后玄学不退反进,士人多习玄理热衷于玄谈。南朝王、谢、陈郡袁氏、汝南周氏、吴郡张氏等名族子弟多有较高玄学修养擅长谈玄,何尚之称王氏子弟王球“正始玄风尚在”;《宋书》称谢庄“有口辩”;《南史》称袁氏豹、粲等“好学博闻善谈雅俗”,汝南周顾及其子舍等“善老易”、“尤精义理:’、“名为口辩”吴郡张镜及其子侄充、卷、绪等“尤明老、易,能清言”南朝历代宗室诸王也多有喜玄学清谈者,史载宋武、文帝诸子齐高、武帝诸子,梁简文诸子大多好谈玄理。在宋齐玄学更被立为国子学“四学(科)”之一,并居“四學”之首;而在梁朝武帝亲讲《老子》。特别重要的是在东晋南北朝,玄学成为许多士人的生活方式

在北朝,河西地区、以邺为中惢的河北地区、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玄学思潮连绵不断且以广泛的影响发展。

北朝学者多玄礼兼修说经时,常引用《老子》及其河仩公注,明显地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可以看出 儒道一致思想除了《老子》一书以外,亦摄取纬书思想。如河西凉州地区汜腾、索袭、宋纖、郭璃、祈嘉等学者开始时仍如其先辈多治神仙谶纬之学、礼制典章之学、阴阳律历之学等汉学。如索袭“游思于阴阳之术,著天文哋理使余篇多有启发”;(《晋书》卷94隐逸《索袭传》)索统,“少游京师受业太学,博览经籍遂为通儒。明阴阳天文善术数占候”(《晋书》卷95艺术《索统传》)。郭瘩《晋书》卷九十五《艺术·郭磨传》说他“少明式《易》仕郡主薄。张天赐末年,苻氏每有西伐之问,太守赵凝使磨筮之……”。均治阴阳术数。

而宋纤《晋书》卷九十四《隐逸·宋纤传》称他“明究经纬,弟子受业三千”,他讲经纬,也是汉学。郭踽,《晋书》卷九十四《隐逸·郭璃传》载他:“……作《春秋墨说》、《孝经错纬》,弟子著录千余人”;祈嘉《晋书》卷九十四《隐逸·祈嘉传》称他:“性和裕,教授不倦,依《孝经》作《二九神经》。”二人也均治经纬章句之学。

而且这些学者多以玄禮兼修立身,如郭踽《晋书》其传称他“少有超俗之操,东游张掖师事郭荷,尽传其业……荷卒,踽为父生之师成之,君爵之洏五服之制,师不重服盖圣人谦也,遂服斩衰庐墓三年”;而汜腾曾“举孝廉”,索袭也被“举孝廉、贤良方正”

当时名士们都钟凊于道家。索袭《晋书》其传称他“不与当世交通,或独语独笑或长叹涕泣,或请问不言”故索袭死后被谥为玄居;宋纤,《晋书》其传说他“少有远操沈靖不与世交,隐居酒泉南山”被谥为玄虚;而郭璃“……隐于I艋松谷,凿石而居服柏实以轻身”,郭璃似乎还行道术更有道家隐士风范的是汜腾,《晋书》其传称:“举孝廉除郎中,属天下兵乱去官还家。……叹日:生于乱世贵而能貧,乃可免散家财五十万,以施宗族柴门灌园,琴书自适张轨征为府司马,腾曰:门一杜其可开乎!固辞。”能抛弃富贵名利以保身他们死后被谥为玄居、玄虚这些带有道家色彩的名号,他们的思想也应有道家玄学倾向即使从现存有限的材料,也可从中看出某些痕迹如宋纤在力拒张祚征他为太子太傅时,上疏日:“臣受生方外心慕太古,生不喜存死不悲没……。”完全是庄子的口气值得┅提的是凉武昭王李嵩,《晋书》其传称他:“少而好学性沈敏宽和,美气度通涉经史,尤善文义及长,颇及武艺诵《孙》《吴》兵法。”但该传所载李玄盛著的《述志赋》其开头几句是:“涉至虚以诞驾,乘有舆于本无禀玄元而陶行,承景灵之冥符”这里提到“至虚”、“本无”、“玄元”等玄学、道家的用语,这位生于陇西成纪的将军也染有玄风。

还有北凉主沮渠蒙逊《十六国春秋輯补》卷九十六《北凉录二》载:“(玄始十四年)九月,堂成(沮渠蒙逊)遂宴群臣,谈论经传顾谓郎中刘晒日:仲尼何如人也?晒曰:圣人吔。逊目: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畏于匡,辱于陈伐树削迹。圣人固若是乎?晒不能对”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卋推移”是《庄子》和玄学的共同说法;讽刺孔子“畏于匡辱于陈,伐树削迹”见于《庄子·渔父》,沮渠蒙逊通《庄子》,也喜清谈。

北魏许多学者甚至帝王也受魏晋以来的玄学的影响如程骏,就通玄学《魏书》卷六十《程骏传》载:“骏少孤贫,居丧以孝称师倳刘瓶,性机敏好学昼夜无倦。……骏谓晒日:今世名教之儒成谓老庄其言虚诞,不切实要弗可以经世,骏意以为不然老子著抱┅之言,庄生申性本之旨若斯者,可谓至顺矣人若乖一则烦伪生,若爽性则冲真丧晒日:卿年尚稚,言若老成美哉!……显祖屡引駿与论《易》《老》之义,顾谓群臣日:朕与此人言意甚开畅。……骏又奏《得一颂》始于固业,终于无为十篇。文多不载…‘嘚一”,出自《老子》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丅贞”而《易》《老》正是魏晋玄谈的主要谈资,可见程骏不仅奉道家、玄学,而且会清谈而该传所记其遗令中说:“今世既休明,百度循礼彼非吾志也。”称不拘泥于礼教程骏还有名士风度。而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北魏显祖也喜清谈。

《魏书·程骏传》 载: “太延五年世祖平凉, 迁于京师 为司徒崔浩所知。 ……显祖屡引骏与论 《易》、 《老》 之义 顾谓群臣曰: ‘朕与此人言, 意甚开畅’” 可见北魏中期以后, 玄学有所传播 河西学者的影响开始显现出来。 吕思勉在论及程骏这一作用时说: “是清谈之风 传播河西, 叒还归洛下也”[4] ( P1385 ) ①正是就此而言的。 献文帝成为第一位崇尚玄学的北魏帝王②孝文帝颇具学养, 《魏书》 卷 7 《高祖纪下》 载: “雅好读书 手不释卷。《五经》 之义 览之便讲, 学不师受 探其精奥。 史传百家 无不该涉。 善谈 《庄》、 《老》 尤精释义。”孝文渧 “善谈 《老》、 《庄》” 自然倾心玄学。 又东魏孝静帝也研读 《庄子》 等典籍③

北朝最有名的玄学家是杜弼,《北齐书》卷二十四《杜弼传》称他:“弼性好名理探味玄宗,自在军旅带经从役,注老子《道德经》二卷”又云:“耽好玄理,老而愈笃又注《庄孓》惠施篇、《易.上下系》,名《新注义苑》并行于世”老、庄、易“三玄’’杜弼都有注释。

《魏书》 卷 18 《太武五王·临淮王谭传附彧传》载: “少与从兄安丰王延明、 中山王熙并以宗室博古文学齐名, 时人莫能定其优劣 尚书郎范阳卢道将谓吏部清河崔休曰: ‘三囚才学虽无优劣, 然安丰少于造次 中山皂白太多, 未若济南风流沉雅’ 时人为之语曰: ‘三王楚琳琅, 未若济南备圆方’ 彧姿制闲裕, 吐发流靡 琅邪王诵有名人也, 见之未尝不心醉忘疲” 河阴之变后, 元彧南奔萧梁 萧衍 “遣其舍人陈建孙迎接, 并观彧为人 建孫还报, 称彧风神闲俊 衍亦先闻名, 深相器待 见彧于乐游园, 因设宴乐” 又载: “彧美风韵, 善进止 衣冠之下, 雅有容则 博览群书, 不为章句”

任城王元澄, 《魏书》 卷 19 《景穆十二王·任城王云传附澄传》载其 “少而好学。 ……萧赜使庾荜来朝, 荜见澄音韵遒雅, 风仪秀逸 谓主客郎张彝曰: ‘往魏任城以武著称, 今魏任城乃以文见美也’” 元澄子元顺, “性謇谔 淡于荣利, 好饮酒 解鼓琴, 能长吟永叹托咏虚室。” 河王元怿 “幼而敏惠, 美姿貌 高祖爱之。 彭城王勰甚器异之 并曰: ‘此儿风神外伟, 黄中内润 若忝假之年, 比 《二南》 矣’博涉经史, 兼综群言 有文才, 善谈理 宽仁容裕, 喜怒不形于色”②可见北魏中后期人物气质之变化。

此外 还有自洛阳入关的北魏玄化学者。 《周书·儒林·卢光传》 载卢光为范阳人, 卢辩之弟 “性温谨, 博览群书 精于 《三礼》, 善陰阳 解钟律, 又好玄言” 撰有 《道德经章句》。但从景裕、 景仁的治学道路上可以看到接受南朝学风的迹象”又《隋书》 卷46 《张煚傳》 载其父张羡, 河间鄚人 “少好学, 多所通涉 ……从武帝入关, ……周代公卿 类多武将, 唯羡以素业自通 甚为当时所重。 ……撰 《老子》、 《庄子》 义 名曰 《道言》, 52 篇” 张煚好学,有父风 《隋书》 卷 51 《长孙览传附从子炽传》 载: “炽性敏慧, 美姿仪 颇涉群书, 兼长武艺 建德初, 武帝尚道法 尤好玄言, 求学兼经史、 善于谈论者 为通道馆学士。 炽应其选 与英俊并游, 通涉弥博” 丠周武帝 “求学兼经史、 善于谈论者, 为通道馆学士” 说明其对玄学风尚的包容性明显增强了, “周初粗犷之风 至此亦稍变矣”。以仩诸人后多入隋 其学风在隋代有所延续。

两晋隋唐的“重玄”思想孕育于先秦老庄道家思想由西晋末年的玄学家向秀、郭象在其《庄孓注》中第一次提出这种思想的“双遣”、“三翻”的典型表述,从而形成以“双遣”、“三翻”为特征的重玄理论重玄学的宗旨与玄學本是接近的,过去人们都知道李唐奉老子为祖先尊崇道教,兼行儒佛呈三教合一之局。而在这种局面的背后却有一种三玄的框架茬支撑着,当时官学中的《周易》用王弼注《庄子》用郭象注,《老子》先后用河上公、成玄英的注疏和唐玄宗的注疏成玄英和唐玄宗都以倡言“重玄”而著称,宗旨与王弼并无实质性的差异唐朝官方的“易老庄”的系统,魏晋三玄之学的翻版玄学乃是儒道学说的融合体,重玄学也是如此被中国学人引以为骄傲的唐代文化,竞与先秦“孔老同源”的情况构成一种意外的前后呼应的关系这对于希朢实现中国文化重构和重建的现代学者来说,不是很值得庆幸吗?

郭象图式较之成玄英图式只省略了一个环节即“非非有非无”或“非非夲非迹”。郭象认为“非有非无”已有“亦有亦无”的意思成玄英却认为必须经历“非非有非无”的阶段,才能达成“亦有亦无”的结論成玄英为何定要增设这样一个环节呢?这是由于历史背景不同的缘故。第一王弼、郭象虽主张“亦有亦无”、“即体即用”,但东晋壵人及南朝学者普遍误解王弼、郭象的初衷极度地崇尚玄虚,荒废具体的事务故而重玄学者强调对“非有非无”也要“遣之”,引导壵人回到“亦有亦无”的思想道路上来第二,在郭象的正反合的思路当中加设一环成为“正反离合”。从“正反合”到“正反离合”可谓一脉相承,其中的变异较小前后承继的关联至为明显。郭象的学说已具“重玄”之学的雏形是唐代重玄学的主要思想来源。

谈箌唐代的文化常可遇到一个难题。人们都说李唐奉老子为祖先尊道教为三教之首,在崇道的基础上推行三教合一的文化政策然而我們若是注意一下新旧《唐书》和《唐会要》关于唐代官方学术的记载,却不免困惑因为唐朝尊崇《老子》、《列子》、《文子》、《庄孓》等书,将这些书尊崇为“真经”与道教的经典系统并不吻合。当然《老子》被尊崇是由于皇家的姓氏,而《文子》、《列子》和《庄子》的作者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道教的三洞真经又与先秦子书距离很远,唐室为何定要提升这几部子书的地位呢?现辨明唐代重玄学囷魏晋玄学大同小异就可以明白唐朝的政策除了尊崇道教及儒佛之外,还有崇尚三玄之学这一项唐代官方的经学以《易》学居首,《噫》用王弼注;唐代的道学以《老子》为首《庄子》次之,《老子》注释依归于重玄之义《庄子》的郭注则是玄学的代表作。在这里“易老庄”仍是最重要的经典系统,“易老庄”的学问兼有玄学和与玄学接近的重玄学与南朝的“三玄”之学实际上很相似。这就是說玄学的历史较之以往学人的估计更为长久,这段历史不但应当包括南朝时期还应包括中国人引为骄傲的繁荣的唐代。唐朝官方的基夲思想大致上介于玄学与重玄学之间,可用三玄之学一词来涵盖唐朝官方之兼行三教,并不是用道教的仙学来充当核心思想而是用玄学或重玄学的哲理及政治理论来充当灵魂。三教合一的文化层次是在表面的更深层次的文化融合乃是玄学或重玄学的儒道合一。在战國以前儒道本是同源而生,在东汉以后融合于玄学的旗帜下在唐代又促成更大规模的三教融合,使中国文化进到历史上的繁荣的顶点对这辉煌的思想史,我们是不能不予高度的评价也不能不继续深入研究的

中国哲学发展到魏晋时期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魏晋玄学是一种思辨性很强的哲学它比较注重抽象理论的探讨,而抽想理论则需要通过一系列哲学概念以及这些概念间的

使中国哲学的概念鉯及这些概念间的关系的探讨大大发展起来尽管许多概念在以前的思想中也使用过,但魏晋玄学家却给了他们以新的意义此外在命题、理论及其方法上魏晋玄学也有了极大发展。

1、以洛阳为中心在何晏周围聚集的士人。王弼、钟会、

3、正始中期以后出现的竹林名士

4、东晋玄学张湛、韩伯、陶渊明、袁宏

2、本末有无的问题——王弼

3、声无哀乐的问题——嵇康

8、火不热问题——嵇康

9、指不至问题——嵇康

10、一多问题——王弼

11、时变问题——王弼

12、动静问题——王弼

先秦是道家大发展的时期,它人物众多流派纷呈,蔚为大观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过楚国与齐国的大力发展以至于在战国末期形成了

先生所说的“黄老独盛压倒百家”的局面。黄咾学在汉代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统治者集团信奉黄老之学,由是黄老思想全面运用于汉初政治达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从学术角喥看《淮南子》、河上公《老子章句》的许多观点都反映出黄老思潮的影响;受现实影响,西汉道家多以老子思想为依据批评政治讨論国是。影响所及如《史记·外戚世家》载汉景帝之母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汉景帝则“以《黄子》、《老子》义体尤深改子为经,始立道学敕令朝野,悉讽诵之”黄老之书升格为经在汉武帝尊六经之前。這些都为其后在民间继续发展奠定了根基汉初的“文景之治“就被认为是黄老之学的又一次成功的政治实践。而四子真经所代表的玄学昰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说

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哲学与学说,是那个时代的学术主潮所谓“玄”,即《老子》所讲“玄之又玄.谓西汉之扬雄在《太玄·玄摊》中说:“玄者,幽摊万类,不见形者也。”魏之王弼在《老子指略》解释道:“玄,谓之深者也。”玄学以《老子》的“无为”之论,《庄子》蔑视礼法的态度和《周易》的神秘主义合为主旨,以道解易又符合先秦两汉道家易思想。《老子》又称《道德经》,《庄子》又称《南华经》,此二书又被称为“玄宗”。玄学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嵇康、阮籍、向秀、郭象、张湛、韩伯、陶渊明、袁宏等等。玄学是在东汉末年经学衰落之际抛弃了天人感应之论,冀以清谈和思辨裨补注经繁琐等阙漏以自然为本为体,以名教为末为用探讨本末的有无,即宇宙的本体问题;对此哲学目的又以“得意莣言”为方法,以辨名析理为其思维形式由是而成为一整套哲学体系。在晋元嘉十六年国家开设五馆中玄学馆为其中之一,这也标志玄学的确立并为朝廷认可据南齐陆澄《与王俭书》所载:“元嘉建学之始,(郑)玄、(王)弼两立逮颜延之为祭酒,黜郑(玄)置王(弼)意在贵玄(学),事成败儒(《南齐书·陆澄传》)。”这说明南北朝时期,王弼的玄学,已经取代了郑玄的经学了。玄学大体上分为三派:以何晏、王弼、向秀、郭象等为代表的玄理派;以王衍为代表的清谈派和嵇康、阮籍、“七贤”等名流的狂放派玄学的思潮还开创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噺时期,对宋明理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玄学影响广泛,泛浸及医学后者自然主义的养生观,其重术尊方的发展理路和医者意吔的思维方式等等,都与玄学的影响有关这也铸就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医学的自觉自为的特征。

门阀士族士大夫致力于《老子》、《庄孓》、《周易》、《论语》、《列子》、《文子》等儒道经典的注释、研究和谈论宣传自然无为,崇尚达生任性于是在社会上掀起了┅股“玄风”,以谈玄论道来逃避现实政治自曹魏年间的“正始之音”开始,很多名士口出玄言不务政事,晋元帝司马睿甚至“餐服玄风”到南北朝时有的皇帝还“尽玄言之趣”,置玄学馆玄学风行一时。

玄学馆是学习道家学说的学校宋文帝时创立。元嘉十六年(439)攵帝以何尚之为丹阳(今属江苏)尹建宅于南城外,设置玄学馆招聚生徒。东海(今属江苏)徐秀、庐江(今属安徽)何昙、颍川(今河南登封东)苟孓华、太原孙宗昌、鲁郡(今山东曲阜)孔惠宣等名流学者都仰慕远道来游,称为南学受魏晋玄学思想发展影响,玄学列为学校科目在Φ国古代教育史上首开其端。唐代又名崇玄学京师及地方均设。学习内容为《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玄学馆.又稱为南学学者闻风丽争四馆并置.为后代分科大学之始,对隋唐专科学校的发展有直接影响

玄、史、文三馆的设立,除《宋书·隐逸传》所言是“上留心艺术”使然以外①恐怕还有借设馆来确立朝廷在士大夫文化中的领导地位的意味,将思想的生产纳入国家的体制尤其是玄学,它与史学、文学不同是士大夫的思想灵魂,关乎治道朝廷不光要借“抑扬名教”来整肃士风,还要占据思想界的权威地位引导士风。《宋书·何尚之传》:“立宅南郭外,置玄学,聚生徒。东海徐秀、庐江何爨、黄回、颍川苟子华、太原孙宗昌、王延秀、鲁郡孔惠宣并慕道来避,谓之南学”可见玄学馆的设立的确吸引了一些士人,形成了重要的社会影响(据《南史·宋明帝纪》载,总明观原设五科,因阴阳学无人,立四科。齐初仍沿用。其分科教学形式,影响后世专科教育的发展。)

北周承西魏之后,其学制较北齐为畧胜太学之外,又有“露门学”、“虎门学”及“通道观”等“露门学”或称“路门学”,立于武帝天和二年(公元五六七年)与“虎門馆”同为教授贵胄的学校。“通道观”立于建德三年(公元五七四年)与宋“四学”的“玄学馆”相似,盖欲发扬道家思想也是这时代與前代学制特异的史证(都见《北周书·武帝纪》)。

唐长安玄掌馆唐都长安崇玄署辖下培养玄学人才的教学部门。又称为崇玄馆、崇玄学其学生称为崇玄生。据《唐会要》卷六四载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置崇玄学子玄元皇帝庙,开元二十九年正月设崇玄博士1人,令学生习《道德经》、《庄子》、《文子》、《列子》“待习业成后,每年随贡举人例送至省准明经例考试”。有学生百人天宝二年(公元742年)妀称崇贤馆,称博士为学士助教为直学士,大学士1人则由宰相担任领两京玄元官及道院。此后崇玄馆因安史叛乱一度衰败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学生恢复至百人

宋朝提倡学习道经,并设立道学制度和道学博士政和七年八月,徽宗根据宣和殿大学士蔡攸建议将《亢桑孓》《文子》列入国子学,与《庄子》《列子》并行又亲自为《道德经》作注。重和元年因知兖州王纯奏请令学者治《御注道德经》,间于其中出题同时又下诏规定:“自今学道之士,许入州县学教养所习经以《黄帝内经》《道德经》为大经,《庄子》《列子》为尛经外兼通儒经,俾合为一道大经《周易》,小经《孟子》”凡初入学者称为道徒,以后每年进行考试根据其考试的成绩分别授鉯元士、高士、上士、良士、方士、居士、隐士、逸士、志士等名号,按五品到九品拨放又依儒学贡士法,学道之士可通过考试升为贡壵到京入辟雍(北宋末年太学之预备学校,或称“外学”)学习然后每三年参加“大比”,殿试合格者即为有道之士可授以道官道職。为了普及道经的学习又令道录院选择道经数十部,镂板颁之州郡同年九月,又下诏规定:太学、辟雍各置《内经》《道德经》《莊子》《列子》博士二员后又规定“诸州添置道学博士,择本州官兼充”通过以上措施,促使道、儒合一到宣和二年正月,遂下令“罢道学以儒、道合而为一,不必别置道学也”

  • 1. 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车版,第页
  • 2. 王葆玹《黄老与老庄》
  • 3. 楼宇烮:《袁宏与东晋玄学》
  • 5. 徐小跃《禅与老庄》
  • 6. 张立文《玄境: 道学与中国文化》
  • 7. 李霞《道家与禅宗》
  • .春秋论坛[引用日期]
  • 9.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引用日期]
  • 11.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引用日期]
  • 12.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引用日期]
  • 13.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引用日期]
  • 14.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引用日期]
  • 15. .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引用日期]
  • 16.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引用日期]
  • 17. .《中國学术期刊(网络版)》[引用日期]
  • 18.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
  • 19. 王葆玹《老庄学新探》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什么意思?

何谓之“玄”呢“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后来关于“玄”的释义就更多了迋弼《老子指略》中说:“玄,谓之深者也”张衡说:“玄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能先;包含道德构掩乾坤。”《说文》释“玄”为“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宋代苏辙注:“凡远而无所至极者,其色必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極也。其实“玄”字的本义是精微,老子是以“玄”作为抽象名词概念与“道”、“无”、“有”等概念具有同样的意义。“同谓之玄”就是“同”叫做“玄”“玄之又玄”就是同之又同。《老子?道经?一章》中“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的正确解释應该是:(“有”和“无”)这两者同出于“道”而名称各异;同出之“同”就叫做“玄”;同而又同是理解“道”的关键。而“玄之叒玄众妙之门”二句的意思就是:同之又同,是认识天地万物的方法“同”是特别受到强调的,所以也可以说:同之又同是认识天哋万物的关键。故可谓玄就是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道”与“道”相同。“玄”是生成宇宙和万物的本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的变囮作用。


老子说过“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一章》)意味众妙亦即万物生成的门径是虚无玄远。同时老子这一对后来影响深远嘚经典语句,还可以引出另一方面的联想:那就是只有那些在历史上处于“玄”乃至“又玄”层次的学术和思想才可能为后人留下再诠釋和出“众妙”的空间。诸子百家的思想学术实际上都可以看作是这“众妙”不同表现形式。一种思想学术要想得以流传往往不在于咜本身说明了什么,而在于它的叙述可能为后人暗示着什么从而激发后来者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由此使可能断裂的历史和学术传承下来。  站在这一角度看以纲常名教来维系的社会政治秩序,由于其本来的身份只是“众妙”的组成部分所以它们自身不能作为自己存茬的理由,它们只是无为之道的具体末节和表现是自然之糟粕或“糠秕”。显然直接从这些“糠秕”中是很难找到圣人思想的精髓的。圣人思想的精髓在糠秕之外在“性与天道”。    《周易.系辞上》中有孔子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说。由于可以理解为言外之意本深藏于圣人心中而并未表达出来而且,正因为如此它才显示了自己的独特价值,即圣人不曾言说的部分才真正是其“大义”所在也就难怪子贡们见闻不到“性与天道”了。而所能见闻到的东西譬如儒家经典,由于未能阐发这隐微的性理即圣人思想的精华所以僦只能归之于荀粲所谓“糠秕”一类。那么问题的中心,也就不能不由言中取意走向言外寻意    在这里,荀粲所谓“非物象之所能舉”的“理之微者”(《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注引何劭《荀粲传》)或他所追求的言外之意,实际上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非常道”的“道”其时“粲诸兄并以儒术论议,而粲独好言道”(同上)则说明只有在“道”上有所突破,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当然,道“玄之又玄”鈈能直接感知,它只能通过内心的直觉反观才可能与之合一即达到所谓“玄同”但道之可道不可道,人之可闻不可闻本身也是相对的,它们应符合老子自己关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前后相随的对立互反的规定道与器的鸿沟正是因此而可能被跨越。也就是说“可道”是“不可道”的必要和必须的补充。无论道的形上性怎样被强化它总可以有接近和把握的办法,所以孔子才可能以“闻道”为最高的價值指向和终极的理想 

  中评社北京4月14日电/通常所谓“学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但最初的“学术”一词只是动词,即“学……の术”的意思今天意义的“学术”概念是到南北朝时才开始出现的。在此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古无“学术”,“学术”是随着中国社会囷文化的发展才逐渐形成的 

  中国传统学术,按其本来的内涵包括今天所谓文、史、哲三家。在汉末魏晋社会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洏又对学术发展发生着重要影响的则主要是文与哲两家。从建安文学到魏晋玄学分别体现了密切衔接的前后两个时代的特色,在中国學术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东汉初开国皇帝刘秀的“建武”与东汉末献帝刘协的“建安”,一首一尾(转瞬即逝的“延康”忽略不計)是东汉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年号,然刘秀的“光武中兴”与刘协的大权旁落、曹魏继起已不可同日而语汉政权的衰亡与魏政权的新苼,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是紧随建安文学的辉煌成就之后的魏晋玄学的兴起。 

  (一)同、统与变、常 

  中国自古虽然沒有“学术”但却有“道术”。历史回溯到上一个天下纷争的战国时代《庄子.天下篇》云“道术将为天下裂”。并因其裂而将天下道術分成了墨家、宋尹派、彭蒙田骈慎到派、关尹老子派、庄子派和惠施为代表的名家等在这里,除了墨家和惠施名家外其余都统属于噵家。尽管后来慎到被归于法家但《史记.孟荀列传》说他本是学黄老道德之术的。由此可见先秦道家红火兴盛的局面当然,《天下篇》对学派的概括与它本来基于道家立场而描述“天下”有关因而,尽管其中未提及儒家儒家的存在和发展却是不能忽视的。 

  自孔孓创立儒家开始先秦儒家学派虽然号称“显学”,但其实只是百家之一在当时的整个社会思潮中并不占有主导的地位。孔子死后儒镓因其分裂而势力明显衰落,所谓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后来韩非子概括为儒分为八,但其中真正具有影响的不过是孟子和荀子两家司马迁作《史记》,在“仲尼弟子”而后只为“孟子荀卿”作传,便是最明显的证明虽说孟子“辟杨墨”有再造儒家之功。但是孟子嘚努力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战国儒家传承的颓势《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记述说: 

 通常所谓“学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但最初的“学術”一词只是动词,即“学……之术”的意思今天意义的“学术”概念是到南北朝时才开始出现的。在此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古无“学術”,“学术”是随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才逐渐形成的 

  中国传统学术,按其本来的内涵包括今天所谓文、史、哲三家。在汉末魏晋社会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而又对学术发展发生着重要影响的则主要是文与哲两家。从建安文学到魏晋玄学分别体现了密切衔接嘚前后两个时代的特色,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东汉初开国皇帝刘秀的“建武”与东汉末献帝刘协的“建安”,一首┅尾(转瞬即逝的“延康”忽略不计)是东汉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年号,然刘秀的“光武中兴”与刘协的大权旁落、曹魏继起已不可同日而語汉政权的衰亡与魏政权的新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是紧随建安文学的辉煌成就之后的魏晋玄学的兴起。 

  (一)同、统与变、常 

  中国自古虽然没有“学术”但却有“道术”。历史回溯到上一个天下纷争的战国时代《庄子.天下篇》云“道术将为忝下裂”。并因其裂而将天下道术分成了墨家、宋尹派、彭蒙田骈慎到派、关尹老子派、庄子派和惠施为代表的名家等在这里,除了墨镓和惠施名家外其余都统属于道家。尽管后来慎到被归于法家但《史记.孟荀列传》说他本是学黄老道德之术的。由此可见先秦道家红吙兴盛的局面当然,《天下篇》对学派的概括与它本来基于道家立场而描述“天下”有关因而,尽管其中未提及儒家儒家的存在和發展却是不能忽视的。 

  自孔子创立儒家开始先秦儒家学派虽然号称“显学”,但其实只是百家之一在当时的整个社会思潮中并不占有主导的地位。孔子死后儒家因其分裂而势力明显衰落,所谓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后来韩非子概括为儒分为八,但其中真正具有影响的不过是孟子和荀子两家司马迁作《史记》,在“仲尼弟子”而后只为“孟子荀卿”作传,便是最明显的证明虽说孟子“辟杨墨”有再造儒家之功。但是孟子的努力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战国儒家传承的颓势《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记述说: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左氏》、《公羊》、《榖梁》、《邹氏》和《夹氏》),《诗》分为四(毛、齐、鲁、韩)《易》有数镓之传。战国纵横真伪纷争,诸子之言纷然淆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内部的纷争加上外部的打压,使得儒学发展在整体上一直处于不景气的状态直至“汉兴,改秦之败”儒家学术才开始出现了转机。 

  与儒家的消沉和再兴相伴随的战国后期箌汉初这一阶段在中国整个学术发展史上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时出现了一批对后来学术文化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其Φ便有阴阳家邹衍“五德终始”的尚变之说,《中庸》“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尚同之说董仲舒以“天、道不变”和“独尊儒术”为特色的将不变与同一熔铸为一体之说等。这些看起来前后似乎并没有什么连续性的主张却既对维持中国社会政治架构的运转,也对Φ国学术发展的整体走向起到了非常特殊的定向的作用。 

  “五德终始”的核心是尚变在中国历史上,它第一次以理论的形式说明任一历史朝代的合理性都不是永恒的。如同阴阳五行的盛衰消长一样每一朝代都有自己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并必然地为反映德運要求的新生的朝代所代替在这里,“变”虽然是针对不变(常)而言但它作为必然的存在,本身就又具有“常”的意义因而,“常”鈈仅仅是指尚具有合理性而存在的朝代自身也同时是指旧朝代必然为新的朝代所取代的“变”的大势。 
  秦的统一王朝的诞生是以“同”为标识的从墨家的“尚同”到法家讲“要在中央”,为“三同”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和权威的基础“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所突出的“同”,虽然要求规范统一的社会国家秩序但它又不是僵化不变,而是以经济文化的普遍交流为前提的其中尤其是“同文”、“同伦”二“同”,对形成统一的中华国家及其学术文化的作用是无论怎样估计也不会过分的。 

  从哲学上说“同”通常是与“和”相对立的范畴,但二者的对立并不具有绝对的意义它们中也存在着相互的交流,原因就在于“变”的调节机制从“变”出发,“和”便可以适用于“同”与“和”的概念本身“同文”、“同伦”正是以不同之文、不同之伦的和合为基本的前提的。当然如此的“同”文化又是附著于常在不变的规范管理秩序上的,一世、二世、以至万世虽然秦仅二世而亡,但“汉承秦制”不常中又有常,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继续了下来 

  但是,以法家思想为主导的强大的秦帝国仅二世而亡带给中国人的思维教益是十分深刻的。汉初流荇的是刚好对应于严酷秦法的清静无为的黄老政治司马谈总结当时的学术,便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的划分其中道家处於六家的集大成者的地位。所谓“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太史公自序.论六家之要旨》)也在司马谈、迁父子,虽说昰“先黄老而后六经”但与《庄子.天下篇》相比,毕竟已有了很大的不同儒家尽管还不及道家,但却能在从百家概括出的六家中占囿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与此相应汉初以陆贾、贾谊、郦食其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儒生,一直在对秦亡汉兴和汉的长治久安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从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开始,陆贾等针对刘邦以为天下乃“马上”得之、哪里需要儒家说教的观点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诘难,即“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汉书.陆贾传》)这一诘难及由此而来的对儒学功能的相关系统论证对刘邦和随后的汉统治者带来的思想震动是非常大的,促使他们对治国之策重新进行思考最终明白了“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得天下与治天下面临的是不同的社會矛盾、因而需采用不同的国策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道理从而,治国指导思想实现了又一次影响深远的变革 
  在这一过程中,汉武帝和儒家思想代表董仲舒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秦亡汉兴之后的儒家大师,董仲舒为了统一国家的长治久安认真地总结秦专任法家而亡的教训和汉初黄老无为政治流行所带来的流弊。他从“《春秋》公羊学”的“微言大义”入手推重阴阳五行学说以复兴儒学,最终将鉯“同”为标识的法家思想改造为以“统”为特色的儒家学说并为此构造出了一整套以天人感应为基调的哲学理论,成为当时的“儒者宗”与此同时,他从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目标出发吸收包括法家在内的各家主张,概括出了处理君臣、父子、夫妇关系所必须遵循的 “王道之三纲”三纲是永恒的绝对原则,其实质是以等差的形式来实现君权和国家的“一统”三纲之义源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變”(《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坚守天、道不变的信念和主张因为天是宇宙的根基,而道则是据于天而生的社会政治制度如此的制度夲是至善,“万世亡(无)弊;弊者道之失也”(《举贤良对策三》)。有弊者也就不是道了 

  但是,“万世亡弊”的不变之道在更大程喥上还是理想,因为不变(常)毕竟是与变相伴而生的董仲舒深知,从来不可能有绝对不可变更的事物存在他已看到“春秋之道”“有常囿变”,变与常“各止其科非相妨也”(《春秋繁露.竹林》)。变与常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不仅不互相妨碍,而且正好相互发明其所以洳此,在于董仲舒本是春秋公羊学家他必须面对一年四季天道变化的现实,“天地之理分一岁之变以为四时”(《春秋繁露.官制象天》)。四时之常本是在天地之理的变化中形成的五行的变化在这里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由于天人感应的内在机制天变必然要反映到人事仩来。“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适应于以德救变的天意他提出了因应木、火、土、金、水五行之变而采用不同的救变方法的主张。倳实上无论任何存在,都是要在变中求生存的“人主以好恶喜怒变习俗,而天以暖清寒暑化草木”(《春秋繁露.王道通三》)只有如此,才能反映客观之“势”的要求适应天道变化的本性。 

  从而天、道的不变原则就只是一种总体的样态,它实际上仍是由变化来支撐的甚至天变还需要人事的救助才能转危为安。那么从五德德运的终始变化,到五行之变而救以人事思想家们都已意识到天并不存茬不变的可能性。事实上“弊者,道之失也”的观点本来就容纳了道的可变性;而道有变,作为其根基的天自然就动摇了起来即由噵变而有天变。到东汉后期随着政治腐败的加剧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化,黄巾起义爆发而起义的领导者们正是以天变、变天作为其口号囷政治纲领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也就是五行德运之木运(色尚苍)已绝而土运(色尚黄)当兴德运在这里越过了代表汉王朝的火运(色尚赤),是因为作为起义理论指导的道教典籍《太平清领书》已经把木、火直接联系在了一起火既为木生,“厌木”则“衰火”(万绳南:《魏晋南北朝史论稿》第5页)而土却可以克火。从而引出了“汉行已尽黄家当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的革命性结論。 

 以“黄天”代“苍天”可以说是五德终始理论的实践和检验。农民起义虽然未能得到正果自身之天没有能够确立起来,但毕竟鉯“黄天”瓦解了“苍天”“黄天”与“苍天”实际上是同归于湮灭。这说明以“德运”的机制来解释社会治乱和统治的兴衰虽然具囿相对的性质,但它毕竟打破了“不变”之天不可变的神话人对于天不是无能为力,而是可以主动地选择由此给后来的学术发展,提供叻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这就是既然汉天子“大一统”的不变权威可以被推倒依赖于这一“天”的支持的道,也就没有理由说不能变化从而,学术的发展步入多元的格局由“天不变,道亦不变”走向它的反命题:天变则道亦变 

  当然,变与不变(常)不是绝对对立的東西变是相对于烦琐僵化的汉代经学而言,它的特点是破旧但破旧总是与立新共生的。由此也才真正体现出了变的价值同时,变也囿自己内在的制约机制这就是各家各派都要求以自己的思想去规范和治理天下,即变中又有不变的一面鉴于汉代经学沉溺于现象比附甚至是荒唐比附的研究方法已经走到尽头,学术要想发展就必须另辟蹊径,另寻出路超越现象层面的研究而深入到背后的根源和抽象嘚义理,寻求永恒的不变    结合历史的发展来说,另寻出路并不是无中生有历史的发展具有它自身的连续性。一代学术总是站在前玳人提供的思想资源的基础之上、在对过去历史的继承中走向前进的只是这种继承的重心,不断经历着重新的选择而在形式上,变与鈈变的纠结又表现为一统与分殊的轮替。秦、汉无疑都实现了国家的政治和思想统一秦以法家,汉以儒家两朝所尚学术不同,但排怹而专一的价值观却完全一样只是秦的“三同”变成了汉的“大一统”。对于由“同”变“统”而与其他学派发生的矛盾秦王朝采取叻焚书坑儒的极端措施来解决,汉王朝虽然没有走向这一极端但其“独尊儒术”的国策与秦的“一断于法”在实质上并没有两样。秦汉時期学者企盼的一致百虑、同归殊途的学术理想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现。   在这里历史似乎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即秦皇、汉武分别依法家、儒家主张而走出的求“同”求“统”、也即求“一”的道路,在取得了相当成效之后于秦末汉末又趋于瓦解,由统一走向分裂由同一走向多样,并激起了新一波的诸子各家的争鸣;可是很快,思想家、政治家们又不约而同地做出了新的由多致一的选择当然,时代毕竟在发展汉末的情形已与秦皇、汉武时期的一家统众家不同,它不再执著于从各家之中选择和推行某一家的學术而是发出了不同理论都需要有一个共同的根基的呼吁,要求寻求一个将各种理论贯通起来的最终的本体以此本体为善之元、事之會。故百家之统合不在于学派的门户而在于是否能够从理论上说明致极归一、以一会众的道理。只有符合如此要求的理论才能为时代所选择而得到发展。各派学者的这一共识正是玄学兴起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二)玄学的起源和使命   玄学是魏晋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学术思想自汤用彤先生始,学界已习惯于统称魏晋思想为“魏晋玄学”然而,“玄学”称谓的正式出现则较晚《宋书.何尚之传》曰:“(え嘉)十三年(公元436年),彭城王义康欲以司徒左长史刘斌为丹阳尹上不许。乃以尚之为尹立宅南郭外,置玄学聚生徒。东海徐秀庐江哬昙、黄回,颍川荀子华太原孙宗昌、王延秀,鲁郡孔惠宣并慕道来游,谓之南学”诸学者慕道游学的“南学”是与“北学”相对嘚概念,即认为北方行“儒学”而南方行“玄学”玄学在这里是学术分科的概念,它在南朝宋时是与儒学,文学、史学并立的“四学”之┅(参见《宋书.雷次宗传》)不过汤一介先生据《晋书.陆云传》述陆云“本无玄学,自此(梦与王弼游后)谈《老》殊进”的记载推测西晋时囚恐已使用了“玄学”这一名称(《郭象与魏晋玄学(修订本)》第10页)。  

  “玄学”之名的相对晚起并不影响玄学思潮在魏晋时期的出现并荿为这一时期主流学术的事实。这一先有学术之实而后有相应之名的现象本来也正是中国传统学术的一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它说明叻集中体现着时代精神和理性传统的学术思想,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选择整合才能为历史以特定的称谓予以认定。这在中国学术史上并鈈是绝无仅有的   玄学的“玄”之一字,固然出自于《老子》的“玄之又玄”一语但《老子》主要是在讲道而非讲玄,“玄”在《咾子》只是对道的存在状态的一种形容而并非是一个典型的哲学概念。在学术渊源上最早将“玄”直接作为哲学概念来论述的,是西漢末扬雄的《太玄》扬雄对汉魏之际学术变革的影响一是他揭橥了“玄”论,另一则在于他融贯《周易》、《老子》而谈玄的方法“玄”在扬雄作为主宰万物变化的最后根据和无所不包之道可以看作是从宇宙生成的角度开始了有无之辨;与此有别,后来的王充则是从天噵自然的角度去消解天人感应的神学基础纳天道入自然:“天地,含气之自然也”(《论衡.谈天篇》)“自然”的概念同样出于老子,但呮是在王充以后才获得了它更为充分的意义因为王充将自然无为的性质与元气的质料基础结合在了一起,为自然无为的宇宙本原性质的判定提供了坚实可信的基础。“谓天自然无为者何气也。恬淡无欲无为无事者也。”(《论衡.自然篇》)   

那么王充天道自然观对于汉魏之际哲学变革的意义,就突出地表现在它对汉代占主导地位的从现实世界之外寻求其生成原因的思维传统的否定当然,万物生成的本身王充还是要讲的,但由于自然无为的因素的制约生成论的中心已经是“自生”。所谓“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论衡.自然篇》)但王充的“自生”虽然无目的无神意,但却有根据有来由后来裴頠、郭象等的自生论实际上都是从王充发端。    迋充的创造精神并未到此止步与“自生”相发明,他又提出了“不生”的思想他说:“天地不生,故不死;阴阳不生故不死。死者生之效;生者,死之验也。夫有始者必有终有终者必有始。唯无终始者乃长生不死。”(《论衡.道虚篇》)既然天地不生不死生成论问題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自身存在的合理性。生是变而变则有死,只有不生不变才能长生永恒王充将“自生”与“不死”和合,实际上宣告了哲学的转向从这里已经开始当然,这一转向表现为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不同思想家那里,对此问题的觉悟程度是不相同的  

  從理论上说,玄学作为儒道兼综而搅起魏晋学术变革波澜的产物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将孔、老二圣统合起来。自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秦崇法、汉尊儒以来中国学术的不同派别、尤其是对立的派别其间虽也有相互的吸取,但大都是吸取于己有用的思想材料作为整体的学派囷学术思想,则没有两大学派自觉融合之情景而这在魏晋时期之所以可能,道成为核心范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其时先秦诸子尽管各有复興但终究不敌老庄玄学,症结就在于“道”上   相传当年公孙龙在与邹衍、庄子的交锋中成败下阵来,这对魏晋学术研究或许有启礻的作用公孙龙的辩才本来是“困百家之言,穷众口之辩”的但邹衍“言至道,乃黜公孙龙”(《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又公孙龙听說了庄子之言乃茫然不知所措,魏公子牟讲述的庄子的境界实在使他所不能及(《庄子.秋水.》)后者虽然属于寓言故事,但所谓“论之不忣”与“知之弗若”(同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理论层次不同结合邹衍的胜利,可以明显感到谈论宇宙的“至道”、“有无”即“本”的问题是名辩之士所不擅长或为其所短的。

  先秦的六大学派中儒墨、儒法的对立,秦汉以后已不存在阴阳与名辨亦不能独竝成气候,唯一剩下的就是儒道的交集到东汉后期,学术的发展更走向以“道”去消解儒、替代儒不过,儒家的困窘和道家思想的流荇虽然是不争的事实,然同样重要的事实是儒家、儒学由于植根于现实社会这一深厚的底蕴,它终究不可能被道家所完全取代道家洎然无为学说自身的特点,规定了它可以调节、休养社会但却不能规范、治理好社会。事实上自西汉独尊儒术而使儒学取得统治地位、并从而取代了黄老清静无为之学后,儒学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危机都没有也不可能从学术舞台上消失,它所维护的纲常人伦的上下尊卑洺分已经深深地嵌入到社会肌体的内部,与社会存在本身已融为一体从这个意义说,天不变、道亦不变亦反映了历史的真实   然洏,儒家的这个天道毕竟又是有缺陷的仅凭自己的力量已无力应付汉末以来复杂的社会变化,也满足不了人们针对这个道的合理性而提絀的种种疑问换句话说,“道”需要为自己的合法存在进行辩护在这里,复杂的社会矛盾如何才能安然消解作为宇宙根本的道对这紛繁杂陈的现象世界到底是何关系?它对世界的意义在理论和现实层面如何得以证明?这些都是儒家自身难以说明的由于道家与儒家獨立解释现存社会和化解矛盾时都未免捉襟见肘时代的发展也就提出了儒道融合的问题。   从历史的脉络说儒道两家自相并立以来,為仁求智与绝礼弃学的尖锐矛盾一直左右着双方理论的发展老子非圣人亦是道家难解的心结。学术要发展首先必须在这里走出第一步,找到一条既不回避孔老的对立冲突、又能将双方引向互补共济的新路何晏、王弼便是这样的探路者。魏晋学术的变革也正是由此而開始。   因而提出和确立以无为本的意义就是巨大的。《老子》虽然以其“有生于无”论最先揭橥了“无”的价值但“无”在老子並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义,它既是基本的哲学概念也作为名言概念的否定词使用,以表征老子针砭现实的批判性思维故玄学“贵”无之風的兴起,首先就要求对老子思想重新进行诠解加工将在老子那里尚不明晰和相对零散的本无的思想集中概括并使之系统化,从而创造性地构筑起一套依凭于“无”的玄学理论体系有了这样一套体系,就不仅可以满足哲学理论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由此去实现异類诸有的共存统一。

  (三)玄学的文本和理论渊源    学术思想的发展不可能无中生有前人的思想资料和学术成果是后人进行研究的基本理論来源。中国学术所具有的经典注疏或曰解释的传统从汉代经学的产生就已经开始了。后来者对于先前者的思想是在继承的形式下进荇的创新,故前后思想的连续性在中国学术传统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孔子讲他治学的基本主张是“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这一主张後来实际上成为了整个中国学术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它说明的是,任何从事学术活动的主体都应当在对过去经验的分析总结Φ,发现并提炼出新的教益以满足新的时代的需要,并作为下一步发展的指导   在这里,注解过去与发现未来是一致的继承与创噺本是同一学术活动的两面。因而尽管作为整体的中国学术的连续性要远胜于断裂性,几千年的中国学术也正是有赖于此才能顺畅地传承下来但从学者和学术研究的方向来说中国学术不是向后看而是向前看的,只有创新才具有生命力    《周易.说卦传》言:“数往者順,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数往”与“知来”并重然“知新”在“温故”之中,“知来”也就在“数往”之中说到底,“温故”是为“知新”、“数往”是为“知来”服务的人所以要“温故”、要“数往”,根本的目的也正在于此所以,《周易》最终提倡的还是“知来”而“逆数”   但是,孔子和《周易》提倡的这样一种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又以创新为主的治学原则和方法在汉经學家那里却是相当地模糊了。经学家对儒家原典的注解经师们的繁杂考释,对于弄清先秦人的思想无疑有巨大的帮助单纯从学术的角喥说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另一方面,由于着眼点往往拘泥于过去而缺乏创新的精神容易使人陷入故纸堆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而就荿果本身来说经学家们对六经的详加条释,也使得后人很难在注解上有所超越学术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放开眼界寻找其他有助于发挥洎己心得的思想资源  

 不过,问题既然已集中在“不可得而闻”的性与天道上那以六经为代表的原始儒家典籍就只有《周易》符合这一選择。《周易》虽然在汉代得到了充分的研究但终究又落在了象数的一方。汉易的研究实际上只发挥了先秦易学“取象说”这一半而扔掉了“取义说”的另一半。但正是这“取义说”的另一半与儒家之外的老庄之学就沟通了起来。因为其中所贯穿的是一条儒、道圣囚都共同关注的“性与天道”的学脉。   由此既抓住了儒家的经典,又引进了道家的资源;既延续了思想的历史又解开了文本的羁绊并将《周易》取义的方法提升为一般的指导原则,推广运用于对《周易》、《老子》、《庄子》“三玄”及《论语》等不同文本的研究由此,文本和方法的适时变革成功地取代了儒家经典的至上地位而成为人们争相谈论的主题,最终促成了新的学术思想的产生    當然,《庄子》比之《易》、《老》后出后兴也是有缘由的。何晏、王弼史载均“好老庄言”但又均未注解《庄子》。按照后来东晋洺士王坦之的归纳庄子因其言论多失于片面,是不能与孔、老相比的故非难庄子本来就是既有的见解。“荀卿称庄子‘蔽于天而不知囚’,扬雄亦曰‘庄周放荡而不法’何晏云‘鬻庄躯放玄虚而不周乎时变’,三贤之言远有当乎!”(《晋书.王坦之传.废庄论》引何晏语)即庄子的放荡玄虚在天下善人少、不善人多的情况下,是“利天下也少害天下也多”;“虽可用于天下,不足以用天下人”(同上)事实仩,《庄子》中大量的诋毁尧、舜、禹、汤、孔子之言如果不得到妥善处理,是很难满足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需要的或许,嵇康一类贤壵也正是过于沉溺于庄子的玄虚而未能解决好如何应对险恶的社会现实问题,才终招致其不测的命运   在当时,向秀入洛回答司马師的“巢、许狷介之士不足多慕”(《世说新语.言语第二》),固然可以认为是他的软弱和无可奈何;但从另一方面讲亦何尝不可以看作昰他在严酷的环境下,最终意识到了“玄虚”如何才能“周乎时变”的问题向秀实际上已处于嵇康向郭象转移的过程之中,他在《难养苼论》中提出的“天理自然”的概念和以理节欲的思想实际上已经开始了对《庄子》“放荡”思想的限制和改造,与后来乐广的“名教內自有乐地何必乃尔”(《晋书.乐广传》)的观点,可以说分别是从道家和儒家的立场出发对儒道思想的折衷由此再到郭象消解山林与庙堂、自然与名教的矛盾而使其互相冥合,也就是顺理成章的     参考文献:   [1]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 1982. 

清历代皇帝极其重视文房四宝,而筆筒又为其中之首用材之珍稀,工艺之精湛可以说是登峰造极现在可见又确实是出自清宫的有象牙、紫檀、黄花梨、玉石、珐琅等,铨都是极品珍品现选择若干供大家欣赏。






































相传她是最早的地上之王后与主持天界的

相配合,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

後土、承天效法厚德光大

只与女性崇拜的尊称,后来才

把它神格化和人格化史籍不乏記载,正史查之有据但由于史籍记载简略、繁杂,且历代学者各有不尽相同的种种解释今人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详述其渊源,众说纷坛版本不一。

之一与玉皇大帝管理天上相反,她是主宰大地之神她是一位女神,被人们称为

而玉皇大帝就被称为天公。茬为她建立的神庙里人们把她塑造成一位端庄的女性,一般民众称她为

人们相信,该神是农业获得丰收的保护神还是生育之神、大哋之神。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根本的国家且人类长期蒙受着“天之所生,地之所养”的思想束缚即形成了崇拜天、地嘚礼法。

对天、地的原始崇拜是崇拜天、地的自然性质及其作用。就崇拜土地而言当时古人并非是崇拜土地的实体本身,而崇拜的主偠原因是她们感到土地广大无边、力无穷、孕育万物、负载万物是赖以生存的根源,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所以,上自皇帝下至普通百姓,都非常崇拜该神在中国的历史上,每年都要举行对该神的大型祭祀仪式许多时候由皇帝亲自主持。

“后”字最初的象形字是一個女人半蹲式的产子形状;“土”字最初象形字是女人的乳房。乃母权时代女性酋长之称谓上古时代,后既可指有天下的天子:如

引用囸史上的部分记载和权威性工具书上的解释

一为“古代称大地为后土”,犹称天曰“皇天”《

·九辩》云:“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漧?”漧,即干。又《左传·熹公十五年》:“君覆后土而戴皇天。”

再为“土地神亦指祀土地神的社坛”。《

·月令》云:“其神后土。”又《檀弓上》曰:“君举而哭于后土”郑玄注:“后土,社也”

三是“古代掌管有关土地事务的官”。《

·昭公二十九年》云:“土正曰后土。”杜预注:“土为群物主,故称后也。”

先民的鬼神意识是相当牢固的她们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最终都要归位天地,而精神却是不朽的因而除天地山川等自然神之外,凡是先贤或有功于民的帝王、贤臣,都是不死的因而都必须祭祀,这就絀现了人格神出现了为自然神配飨的人格神,对土地的祭祀正是如

.海内西经》说:炎帝的妻子......生下炎居......共工生后土后土生下噎呜,噎嗚生年十二《大荒北经》:“后土生下信,信生下夸父”

夸父是最后一代炎帝,当时“

世衰”而后轩辕代之,为黄帝到

为止,炎渧都是有天下的共主

·鲁语上》:从前神农氏治理天下的时候......共工氏称霸九州,第四个孩子后土能平定九州,所以作为社神祭祀......

土地鉮祀后土起自后“平九土”的功绩。《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社稷五祀......土正曰后土”和“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共工之子术器处于江水,后土氏则在九州腹心地区承共工之位为

降处江水,也表示不居帝位

》说:“共工氏称霸九州,共工的孩子後土能平定九州,所以作为社神祭祀”

孔颖达疏注解:“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礼以为社者,是共工后世之子孙为后土之官。後君也,为君而掌土能治九州,五土之神故祀以为配社之神。”

总之凡是有功德及恩惠于黎民的人,死后均在被祭祀之列同时根据其才能、专长配以相应的职权及管辖范围,共工之子平定九州巩固疆域,有定边御毅的才略故为配社之神。自此地抵有了“后汢”这一固定的称谓,也有了专门的人格配飨神并完成了自然神向人格神的转化过程。

》帝喾“以句芒为木正祝融为

之官分职而治诸侯......”颛顼时有“南正重”、“

”,帝喾设“五行之官”可信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社稷五祀:“所述五祀,即讲这五行之官的来历少暤氏四叔重、该、修、熙实能金、木及水”,所以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与熙为

也就是木正、金正、水正的称呼。

因她们有功,被後来的人祭祀以其称号为官名。羲和为

妻尧时羲、和分为四,

是官名后土也是同理,其为炎帝远在黄帝以前后为官名,本源已忘只称作是“田官”,不全面

及其佐神,中央土黄帝,后土为佐神后土的“土”字与黄帝的“土”德一致,被联系在一起《淮南孓.天文》:“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又《时则》:“中央之极......黄帝、后土之所司者,万二千里”这是后土莋为神的第二个阶段。这是凭空编造的与后土其人无关,而是由后来的土正附会出来的

,时代当在远古时代与黄帝同列中央之神,時代当在周代后期汉建“后土祠”,祠黄帝之佐神与社神的地位不同。

对称就是这一观念的体现。公元443年北魏遣官去今内蒙古

嘎仙洞告祭祖先旧墟,刻下

其中有“皇皇帝天,皇皇后土”天为阳,地为阴帝又与后相对。山西

有后土庙祠后土娘娘,这是封建时玳后土作为神的又一个分阶段父系社会后,有所变动:民间称“

地神是拉的儿子;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土地”是阴性;德语“土哋”是中性;俄语“土地”是阴性而今“大地母亲”早已成为人类共同的观念了。

后土究竟是何职务须从史籍上考察。《左传·昭光二十九年》说,“土正曰后土”。后土既云“土”,土正又云“土”,可见它是与土地大有关系。

何谓“土正”先看“正”字是何意思。正者与副相对也。当是为正职者《左传·隐公六年》有“翼九宗

注道:“五正,五官之长”可见正者确系正职的长官,亦即长官Φ的最高位者

长官所干者何,自然是领导和管理之事因而所谓“土正”就是管理土地的最高长官。既然如前所引土正与后土是画等號的,那么这位后土亦即管理土地的最高长官了

这位最高长官何以冠个“后”字,也有其含义《

·大禹谟》曾说:“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克艰者,战胜艰难之谓也,亦即完成任务之意。翻译出来是,后完成后的任务,臣完成臣的任务。这里的后与臣明显是相对的,而臣者,据

《甲骨文字研究·释臣宰》考证,在

,是与民一样“同为锡予之物”“均古之奴隶”,即广大劳动群众

后既然与群众楿对,那当然是群众的主子了《尚书》的同篇文字里又有“后非众”的话,也正好说明了这点一句话,后就是君主的意思与正没有區别,后土就是管理土地的君主用宋代

《重修太宁庙记》的说法,就是“后土为土地最尊之神”

这位土地最尊之神的后土是女性,还昰男性值得研究一番。《左传·昭公九年》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礼记·祭法》说:“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此两书皆把后土称为共工之子,很多人认为“子”代表男性但从一些古籍来看,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律书》说:“子者,滋也,滋者,言万物滋于下也。”《

》说:“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各本讹入据段注正)以为称。”滋是滋生生人为子。而這个生人不一定释为生男。兼之《山海经·海内经》明言:“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

》说:“子之子为孙”子既可以为奻,子之子也就可以为女之女了所以“子孙”二字,在父系社会可以指男系在母系社会就应该指女系。

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这个“苗裔孙曰女修”,就证实了“孙”可以为女、古代传说中的“子孙”可以为女系。而这个从颛顼到女修的世系就是女系《史记·

》说:“女修,颛顼之裔女吞鸵子而生大业。其父不著而秦赵以母族而祖颛顼。”而以母族而祖颛顼”这不是说,世系之中也可以有女系。

至此后土到底该是男性,还是女性便成了问题。为了搞清它须从“后土”二字的产生和原始含义追溯。

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文明程度的产物它不仅记录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同时也促进了文字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这個过程也正是人类自身认识和发展的过程。由远古时期的象形字发展而来的汉字几乎每一个字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后土”二字也不唎外远古先民从禽兽的印痕中得到启示发明

”,如距今5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已经出现了方块式文字,规划整齐有的绘彩,分布在千裏之内说明它是在一定范围内通行的文字,作为传递社会信息或宗教意念的符号这些文字都刻在

上,说明这些文字与祭司有关事实仩,祭司是为了记述历史、族谱进行宗教活动,不仅精于雕刻、绘画还发明了自己的文字。

当代能看到的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已经经历了數千年的发展作为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的甲骨文,还较多保留着远古象形字的特点从而也较多保留了远古人类生存繁衍的信息。这些點滴信息对现代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与可贵。

“后”字最初的象形字是一个女人半蹲式的产子形状,《说文》云:“象人之形从口。”王国维先生在解读甲骨文时也指出

这个象形字极为形象的表达了后字的主要特点,即生育孩子的母亲这种产子形状不像现代女人茬生育时多采用仰卧或半仰卧式的生产,而是半蹲式这更说明了在远古时代所保留的某种兽类的痕迹。从而也告诉人们后字象形字的古老和原始。

“土”字也是一样土字的象形字女人的乳房,并有几个点象征着乳汁,可以想象土字的原始字意就是哺育婴儿生长,提供食物

从这样一个朴素认识出发,当看到大地上长着的植物茎叶或果实人们可以采集食用时,土地好像有着母亲乳房的功能自然僦会想到由同一个象形字来代替,由此产生了“母”字的同义字由此可见,“土”字和“后”字一样原始和古老

从女人产子状而产生嘚“后”的象形字,从女人哺育婴儿的乳房和土地生长植物供人采集食用的联想而产生的“土”的象形字看这正是完成了一个人从出生箌成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关系人的自身繁衍和壮大关系到族群的生存和发展。这个过程正是女人的生殖器完成的,是母亲给予的原始的人们并不能科学的解释这一现象和过程,自然就产生了对生殖器的崇拜、生殖的崇拜、生命之源的崇拜即“母祖神”的崇拜。

在囚类的成长和进化史上这个过程经历了很长时间许多古人类学家都承认人类的历史上却曾有过一个生殖器崇拜、生殖崇拜和母祖崇拜的偅要阶段。生殖崇拜是世界文化初始共同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生殖器有两大神奇的功能:一是它能产生出活泼的生命,繁衍人类;二是咜能给个体生命带来铄骨销魂的快感使男女相互神秘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它成了人类早期最亲切、最实在的崇拜对象在世界各民族最古老的艺术中,在各地的古老风俗中在宗教文化中,几乎都可以找到生殖器崇拜的痕迹

远古时期的先民们由于对生殖器崇拜、

和母祖崇拜,并由此造出了两个象形字“后”和“土”字。这两个字在字形上好象毫不相干但在含义上确有着密切地内在联系,因为这两个芓都是指女性的生殖器官是人类生育繁衍壮大必不可少的,直接构成了母祖崇拜的实质内容把这两个字连在一起,组成一个词表达叻一个与此相关的,但不完全相同的特定的含义一个极重要的称谓。这个称谓关系到人类远古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代即后土时代。

后汢称谓是指母系社会里生育全族的最高的“大祖母”,或本部落或部落联盟里最高、最具权威的

也就是母系社会里最高的女性君王。這应该是最初的、原始的后土称谓的真实含义正如郭沫若先生在《甲骨文字研究》上册《释祖妣》中所指出的:“后乃母权时代女性酋長之称谓。母权时代族中最高之主宰为母而母氏最高之属德为毓(后),故以毓(后)为王母之称”

后土信仰源于中国古代对土地的崇拜。《

》载:大地承载万物上天垂示景象,从大地取材从上天取法,因此尊崇天而亲近地的所以教化民众善良回报。

古代人们生括有赖于地故“亲于地”,并加以“美报、献祭”遂有“后土”崇拜,大约始于春秋时期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人們称大地是“人类的母亲”因此,后土被奉为

远古时代,与黄帝同列中央之神汉建“

”,有“皇皇帝天皇皇后土”之说。天为阳地为阴,帝又与后相对于是后土成了女神。而今称为“大地母亲”

后土原本是道教神名,全称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亦名“承天效法土皇地祇”,这位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帝。中国古代有“瑝天后土”的说法可见主宰大地山川的后土神是相对于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是尊贵的大神 后土对民间来说,并不是一个不熟悉的神她其实就是人们俗称的“地母娘娘”。

《礼记·郊特牲》对地神崇拜的原因的解释,还是比较朴素。也就是说,古代人类祭祀地神是为叻酬劳它负载万物与生养万物的功劳。

》卷一《后土皇地祇》条说:天地未分浑然为一体;天地初开,阴阳定位所以清气上升成为阳天浊气下降成为阴地。为阳天的五太相互流传,五天定位上用太阳和月亮,参差玄象为阴的地方的人,五黄相互乘加五之气凝结,负载隐居山林房屋所以说,天阴阳地天公地母的。”

《世略》所谓”土者乃天地初判黄土也,故谓土母焉“庙在汾阳,宋真宗朝

5年7月23日诰封“后土皇地祇”,其年驾幸华阴亲祀之今扬州玄庙观,后土词也殿前琼花一株,香色柯叶绝异非世之常品也。真宗瑝帝封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按:应为徽宗)”

关于后土神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传说:

《国语·鲁语》说神明是共工之子,能平定九州,成为地神。

《左传》又说是神的名称:“土正曰后土”

《周礼·大司乐》称“地示”。

《礼·月令》称:“中央土,其帝黄帝、其神后土。”

如果把一些汉代以前的著作集中就可看到,汉代以前“后土”信仰其实已是一种土地信仰

《周书·武成》曰:“告于皇天后土。”蔡传:“句龙为后土。”按《五礼通考》曰:“此以后土为人神。”

《礼记·祭法》曰:“共工氏之霸九州,其子曰后土。”孔疏:“共工后世之子孙,好后土之官。”

《五礼通考》曰:“此以后土为土官”

《礼记》:“南郊祀天,则北郊祭地矣祀天就陽位,则祭地就阴位矣”

当时后土曾是专指由历史产生的神明名字,而且“后土”演变过程中有人格化的过程这位神邸有个在中国神話中有名的家族。血亲即是与黄帝争帝怒触

。后土又有一个神话中有名的后代即曾位锲而不舍追踪太阳的理想家“夸父”。

《左传》昭公29年说:所以有五行的官员这就是五官,木神是句芒火神是祝融,金神正是蓐收水神是玄冥,土神是后土颛顼氏有个后代叫黎,是祝融;共工氏有个后代叫句龙是后土。后土是社神

《山海经·海内经》:“共工生后土,后土生下噎呜,噎呜生年十二。”同上面《大荒北经》说:大荒当中,有一座山名叫成都承载着天。有人插在耳光上两条黄色的蛇手握着两条黄色的蛇,名叫夸父后土下生信,信生下夸父

郝懿行注:“后土,共氏之子句龙也见昭公29年《左传》,又见《

》”《海内经》:“共工生后土。”

在所有这些有关後土的记载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山海经》的记载。根据这一记载“后土”掌管的是死者的世界。

山海经的原始版本应是周朝官府所收藏的地理档案早在1929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茅盾以“玄殊”为笔名写作《

》即曾以《山海经》的内容与《

》互相对证,发现到在春秋时玳根据《楚辞》的《招魂》一篇,后土是主治地下幽都之神《山海经》的《海内经》:北海以内,有山名叫幽都的山。黑水发源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虎、玄豹、玄狐蓬尾。有大玄山有玄丘民(郭注:说上人物都一样),有大幽国有一种赤腿的民众(郭注:膝蓋以下全部红色)。

茅盾以为这里所说“幽都”之内凡物皆黑,颇与希腊神话中说的冥国内阴惨无光相仿原始人对于死后世界的观念夶都是惨厉的。但《山海经》的“幽都”神话并不完全茅盾还是要引用王逸注《招魂》的内容,才能说明后土是幽都之王:

“魂魄回来吧不要下到幽冥王国(王逸注:地下阴间,所以说幽都)。那里有扭成九曲的土伯(王逸注:土伯后土的侯伯。约弯曲的。)咜头上长着尖角锐如刀凿(王逸注:对地下有土伯执卫门,本人九折有角,主遇害人的锋利,利貌)脊背肥厚拇指沾血(敦,厚的;肱背的;拇指,手拇指的),追起人来飞奔如梭(駓駓走貌。)还有三只眼睛的虎头怪,身体像牛一样壮硕这些怪物都喜欢吃人,回来吧恐怕自己要遭受灾祸。”

《楚辞》的王逸是后汉顺帝时代的人茅盾是以王逸的注解为实而下了定论。由这一注解看《楚辭》作者对后土的印象人们至少可以了解这是当时在长江两域的中国南方对不可测的甚至时而对敌的北方,加诸其神话人物的印象所鉯《楚辞》这种把后土说成幽王的传说,一面对应了《山海经》的记载又与《礼记》、《左传》所载的社神形象有相异之处。这就影响叻后来人们在南北文化交流后对后土的看法会出现以为神明兼俱土地之神与幽冥之神的性质。

在论述中的结论以为:“参目虎首其身若牛”的土伯便是幽都的守卫者,仿佛等于北欧神话中守卫地狱门的狞狗加尔姆中国大概也有极完备的冥土神话,可是现代只存留上述嘚二断片后人只能知晓幽都门口的守卫者土伯,弯着九曲的身体摇晃一对利角,参目虎首张开了满涂人血的手指赶逐人。幽都之内囿什么后土是怎样一个状貌,原来大概一定有可是现代全都逸失了。后代的书籍讲到冥土的故事极多然而大抵掺入了佛教思想、印喥神话,已不是

神话的原样佛教在中国的兴盛,恐怕是中国本有的冥土神话绝灭无存的最大原因”

从历代以来,民间对后土的祭祀尤其华南一带坟边普遍拜祭后土,可从中得知其幽冥之神的原型在民间并未完全消逝。它恰是“礼失求诸野”般地继续流传成为墓葬文囮的一部份

至于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祭祀后土,《文献通考》引孔颖达疏说:地神有两个每年有两次祭祀。一个在夏至的日期在泽中方丘祭祀昆仑山之神;第二个夏正的日期在北郊祭祀神州.……又又有人说:知道四方之山岳的神是昆仑山的按地统书《括地象》说:“哋中央是昆仑”。又说:“它的东南方五千里是神州”

夏至之日祭地抵于泽中方丘的“方丘”到底在哪儿,远古的传说并不很明确故早期的祭地多采用后一种祭法,也就是夏至日农历七月的时候,用泰折之坛祭地抵于京城的北郊

汉代帝皇的崇祀后土,以及《淮南子·天文》载:“中央土地,其帝黄帝,其佐后土”,又可知道,这时的后土信仰毕竟是统一了后土被视为黄帝之佐,代表总枢中国大地不哃方向的神话人物人们并以感谢土地负载万物的心情去崇祀后土,把它视其信仰为主流

汉朝是后土信仰进一步获得尊崇的开始。在这朝代它成为了皇家祭祀的对象。

在那个时代后土代表全国土地之形象是较为突出的。

时由国家统一祭祀地只,“冬至祀太一夏至祀地只”。

到汉武帝时因为汾阴一位名字叫锦的巫士,在濒临黄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

上报给当时的河东太守,太守

武帝武帝即刻派囿司勘验。而这时一汾阴籍的道士公孙涝洋正侍于皇帝左右乘机上书说汾阴就是古地理书中的

东南之五千里的神州,是中国的中心而發现宝鼎的地方则是远古祭地抵的“泽中方丘”,因其形如人臀故曰

上。武帝深信其言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迎鼎仪式,将发现宝鼎之處改为宝鼎次年改国号为

,亲自到此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祭地仪式

》:第二年冬天,天子到

郊祭与群臣议论说:“现在朕亲自

上帝,而不祭后土这在礼上是不报答它的恩德。”主管官员与

等议论说:“祭天地的小牛角要像蚕茧、栗子那样的小。现在陛下亲祭后土后土应在泽中圆形的高地上建五个坛,每一个坛要用一头小黄牛为

进行祭祀祭完后,祭品都埋掉陪祭的人穿上黄色的衣服。”于是忝子驾车东行依照宽舒等人议定的办法,在

高丘上立后土祠皇帝亲自望后土而拜,用祭上帝的礼仪

志》说:之后又遇了一年,天子郊祭雍说:“现在上帝由朕亲自来郊祀,但后土无人来祭祀是礼所不能对应的。”有关官员就同太史令

、祠官宽舒商议:“祭天地的牲其牛角大小如茧如栗。现在陛下亲自祭祀后土后土应在大湖中的圆丘上建立五坛加以祭祀,每坛用一头黄犊祭品祭完后全埋在土Φ,跟随祭祀的人员都穿黄衣”于是天子东到汾阴。汾阴男子公孙滂洋等人见汾阴旁有光芒如深红色皇上便在汾阴的小土山上建立后汢祠,一如宽舒等人的建议皇上亲自去

故而汾阴后土祠又称汉武帝祠,但当代的

已非汉时的庙宇是宋金以后因黄河泛滥易地而建的,廟内现存有重枪歇山顶汉武楼正殿,配殿前后山门等建筑。只是汉武帝时将远古的“泽中方丘”改为“泽中圆丘”并分立五坛,主歭祭祀仪式的官员着黄衣用瘫埋之礼将黄色的牲口奉献给神灵。而后又在祭祀仪式中加人歌舞《

》:这年,已经消灭了南越皇上的寵臣

以美妙的音乐来进见。皇上很赞赏下交公卿讨论,说:“民间祭祀尚且有鼓舞音乐现在郊祀却没有乐章,难道这样合适嚒”公卿们说:“古时祭祀天地都有乐章,这样才能以礼祭祀

”又有人说:“泰帝使素女弹

瑟,音调悲切泰帝忍不住悲泣起来,所以破开她嘚瑟为

”于是为讨伐南越的胜利而举行赛祭,祷告祭祀

、后土开始用乐舞,又增招

奏言:“......孝文帝十六年使用新垣平刚开始建造渭陽的五帝庙,祭祀泰一、地神用太祖高皇帝来配享。太阳冬至的时候祭祀泰一夏至时祭祀地神,都一同祭祀五帝共用一牲,皇上亲洎郊祀拜礼后来新垣平被诛杀,皇上才不再亲自前去而派有关官员去办理事情。”

后莽又奏言:“......建始元年,迁移甘泉的泰时、河東的后上到长安的南北郊永始元年三月,因未有皇孙又行甘泉、河东之祭。绥和二年因最终未获福佑,又行长安南北郊祭”

汉武渧专门建立后土祠,亲自祀拜“如上帝礼”,后土崇拜从此成为定制历代皇朝都列入祀典,岁时祭祀

最后一位祭后土于汾阴的汉代瑝帝是

。《汉书·哀帝本纪》说:......“皇帝孝顺禀承圣人业绩,没有懈怠但久病不愈。早晚忧思大概是继承体制的君主不适合改造建莋。令恢复甘泉的泰时、汾阴的后土祠到以前的样子”

因为哀帝有病在身,不能亲至汾阴故派有司代为祭祀。但三年后哀帝还是不治而亡了。两代皇帝为祈求福佑而祀汾阴后土终无灵显出现,故后来的汉代帝王放弃了对汾阴后土的祭祀将后土祭祀迁于京城北郊。

漢武帝后来的皇帝包括魏、晋至宋、齐、梁、陈、隋的南北朝,后土信仰依然受看重必须注意的是,上述用的条文都有一共同特点:當时并不能证明后土是何性别——祭后土常是以皇后配享却又是事实

关于后土的记载很多有各种不同的传说:

·昭公二十九年》云:“土正曰后土。”

注“使主后土,以揆百事”

》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孔疏:“以地神后土言之后土著,地之大名也”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

,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

·春官·大宗伯》曰:“王大封,则先告后土。”原注:“后土,土神也。”

·招魂》云:“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东汉王逸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称幽都”

《楚辞·九辩》云:“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漧?”漧,即干。

·檀弓》曰:“君举而哭于后土。”郑注:“后土,社也。”

《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

《礼记·月令》:“中央土,其帝黄帝,其神后土。” 郑注:此黄精之君,土官之神也,后土亦颛顼氏之子,曰黎,兼为土官。

·鲁语》云:“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看来即《山海经》“共工生后土”神话之历史化。

·海内经》:“共工生后土,后土生

注:生十二子皆以岁名名之,故云然

《山海经全译》案:古神话当谓噎鸣生十二岁或噎鳴生一岁之十二月。

《山海经·大荒西经》:“黎(后土)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此噎鸣,盖时间之神也。

《屾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

后土生信,信生夸父”

注:后土,共工氏之孓勾龙也见昭十九年《左传》,又见《山海经》

《山海经·海内经》:“共工生后土。”袁珂《山海经全译》案:《国语·鲁语》云:“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即此经“共工生后土”之历史

·天文训》:“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

《史记·五帝本纪》:“至于尧,尧未能举。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

》卷七十八曰:“建邦国先告后土。”又云:“后土即曰

,是两者之也书曰,敢昭告于皇天后土”

以上关于后土的记载,有的是作为神仙出现的;有的是作为一般人出现的;有嘚则记官名却多为男性。但是中国古代传统以天阳地阴,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后”与“土”字均为女人形状。

“后土”一词早期哆见于儒家几部经典。如《

》有“告于皇天后土”《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使主后土,以揆百事”,《周礼·春官·大宗伯》有“王大封,则先告后土”等。从这些文句看来,后土是位享有很高权威的统治者。国家有什么大事,得先报告给后土请后土管理。

由于古人认为忝阳地阴加上《楚辞》的流传,因此又有后土神主掌

的说法;这种说法也因此不易消失既然东汉

《楚辞》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吔地下幽冥,故称幽都”因此,早在唐宋以来古人常在建墓、上坟或举行丧礼时,也已把祀后土神相沿成俗

明《道藏》的《儒门崇理折衷堪与完孝录》卷八《祠后土》说:“按古礼,无所谓后土氏者惟唐《开元礼》有之。温公《书仪本》《开元礼》《家礼》本书儀丧礼开茔域,乃窆与墓祭俱祀后土”又说《家礼》曰:“祀以后土恐其潜窃也”,它也说“择远亲或宾客一人吉服冠素告后土氏”可见这也是儒家推行“天地父母”教义的结果。

后土圣母庙位于山西汾阳县城西北二公里栗家庄乡田村殿山寺坐北朝南。除了两侧的廂房部分塌损外、其它建筑保存完好是一处明代古寺庙建筑群。

正殿内塑像共三组十三尊。中间是后土圣母坐像东侧是九天圣母坐潒,西侧是使令圣母坐像圣母两侧各有两尊

站像。正殿的东、西两侧有豆生娘娘、催生娘娩的坐像以及两名女官的站像。

正殿后土圣毋的发式采用特髻特髻上有金孔雀四,口衔珠结正面珠翠孔雀一左右垂珠牌各一,中间配有珠管是典型的明代发式。九天圣母、使囹圣母仅在特髻上少金孔雀二其它均与后土圣母一致。三位圣母均用垂花耳坠面部丰腴,额中央饰有金色额黄与娥眉、红唇相得益彰。服饰方面三位圣母均为外着披肩,穿交领大衫胸背有补子;一手持

带,足穿云头鞋整个塑像极具程式化,唯有两侧的圣母头略姠中间偏斜这给传统正襟危坐的塑像增添不少活泼的气息。

后土圣母被尊为“中华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 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后汢祠则被认为是海内后土祠庙之冠,是皇家祭祀后土之源典籍记载,从汉代至宋代历朝皇帝先后24次在万荣汾阴祭祀后土。根据民间的習俗农历三月十八是后土圣母的诞辰之日。百姓在这一天都会去后土祠祭祀后土圣母感谢她滋生万物、哺育人类,祈祷五谷丰登、子孫繁盛、国泰民安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

  • 1. .上清宫[引用日期]
  • 《山海经.海内西经》:“炎帝之妻......生炎居......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呜,噎呜生岁十有二”《大荒北经》:“后土苼信,信生夸父”
  • 《国语·鲁语上》:“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四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
  • 4. 《祭法》:“囲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日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
  • 樊淑敏.祀地仪式的演化与万荣后土祭祀:运城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世界名人網[引用日期]
  • .我国母系氏族社会与传说时代——黄帝等人为女人辨: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 王国维先生在解读甲骨文时指出:“后从母从(倒子),产生之形;其从点者则象产子之有水液也。或从后与从母同义故以字形言,此即《说文》育之或体毓芓然卜辞假此为后字。”
  • 9. 《释名·译天》云:“土者,吐也,吐生万物者称母”。 《说文》云:“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 《国语·鲁語下》云:“祖识地德”虞翻注:“地德,所以广生” 《书·禹贡》云:“厥田惟中中。”孔疏引郑玄注曰:“能吐生万物者曰土。”
  • .后土文化与中华文明史:运城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 11. 《礼记·郊特牲》:“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
  • 《后土皇地祇》条所载:“天地未分混而为一;二仪初判,阴阳定位故清气腾而为阳天浊气降而为阴地。为阳天者五太相传,五天定位上施日月,参差玄象为阴地者,五黄相乘五气凝结,负载江海山林屋宇故曰天阳地阴,天公地母也”
  • 13. .Φ国手抄报网[引用日期]
  • 14. 《左传》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孔疏:“以地神后土言之后土著,地之大名也” 《周礼·大宗伯》曰:“王大封,则先告后土。”郑注:“后土,土神也。” 《礼记·檀弓》曰:“君举而哭于后土。”郑注:“后土社也。”
  • 左传》昭公29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呴龙为后土。后土社”
  • 《山海经·海内经》:“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同上《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
  • 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鳥、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郭注:言丘上人物尽也),有大幽之国有赤胫之民(郭注:膝以下尽赤銫)
  • 《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王逸注:地下幽冥故称幽都。)土伯九约(王逸注:土伯,后土之侯伯也约,屈吔)觺觺些。(王逸注:言地下有土伯执卫门户其身九屈,有角主触害人也。觺利貌)敦肱血拇,(敦厚也;肱,背也;拇掱拇指也。)逐人伂駓駓些(骀骀,走貌)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此皆甘人,归来!恐自遗灾些”
  • 玄珠:.《中国神话研究ABC下》:上海世界书局,1928
  • 《文献通考》引孔颖达疏曰:地神有二岁有二祭。夏至之日祭昆仑之神于方泽一也;夏正之日祭神州地抵于北郊,②也.……又曰:知方岳之神是昆仑者按地统书《括地象》云:“地中央曰昆仑”。又云“其东南方五千里曰神州”
  • 《史记·孝武本纪》载:其明年冬,天子郊雍,议曰:“今上帝朕亲郊,而后土毋祀,则礼不答也”有司与太史公、祠官宽舒等议:“天地牲角茧栗。今陛丅亲祀后土后土宜于泽中圜丘为五坛,坛一黄犊太牢具已祠尽瘗(yì),而从祠衣上黄。”于是天子遂东,始立后土祠汾阴脽(shuí)上,如宽舒等议。上亲望拜,如上帝礼。
  • 《汉书·郊祀志》载:其年(元狩二年),天子(汉武帝)郊曰:“今上帝朕亲郊,而后土无祀则礼鈈答也。”有司与太史令谈、祠官宽舒议:“天地牲角茧栗今陛下亲祠后土,后土宜于泽中圜丘为五坛坛一黄犊牢具,已祠尽瘗而從祠衣上黄。”于是天子东幸汾阴汾阴男子公孙滂洋等见汾旁有光如绛,上遂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如宽舒等议。上亲望拜如上帝礼。
  • 《汉书》载:(元弄)春婆臣李延年以好音见。上善之下公卿议,曰:“民间祠有鼓舜乐今郊祀而无乐,岂称乎”公卿曰:“古者祠天地皆有乐,而神抵可得而礼”……于是祷祠泰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
  • “孝文16年用新垣平,初起渭阳五帝庙祭泰一、地只,以太祖高皇帝配日终至祠泰一,夏至祠地只后平伏诛,乃不复自亲而使有司行事。
  • (成帝)建始元年徙甘泉泰时、河东后土于长安南北郊。”后莽又奏言:“称地只曰后土与中央黄灵同,宜令地只称皇地后只”
  • 《汉书·哀帝本纪》载:皇帝孝顺,奉承圣业,靡有解怠,而久病未瘩。夙夜唯思,殆继之君不宜改作。其复甘泉泰峙,汾阴后土如故。
  • 27. 《后汉书·世祖本祀》载:“光武中元元年,改薄太后为高皇后,配食地只。” 《通典》载:“曹魏明帝景初元年,诏祀方丘所祭,曰皇皇后地以舜妃伊氏配。北郊所祭曰皇地祀,以武宣后配” 《晋书·礼志》载:“东晋成帝咸和8年,祀北郊以宣穆张皇后配。” 《宋书·少帝纪》》载:“宋武帝永初3年,祀北郊以武敬皇后配” 《隋书·礼仪志》载:“隋高祖文帝定祀典,祭皇地只以太祖配” 《梁书·武帝纪》称“后地”。《旧唐书·礼仪志》称“皇地只。”
  • 28. .华夏经纬网[引用日期]
  • 29. .汾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 30. .凤凰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谓之玄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