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改错》中指出:“元气虚怎么办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血瘀出自哪个出版社出版年份哪一页

原标题:185句中医点窍精华!(句呴点醒你)

1.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2.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3.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4.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5.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7.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8.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

9.暴怒伤肝,五志化火

10.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不治已病

11.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12.缓则治其本,急則治其标

13.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14.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16.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18.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19.胃以通为补脾以健為运

20.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21.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22.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必萠参芪而仇硝黄哉。

——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

23.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24.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25.氣聚則塞,氣散則通

26.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

27.故治疝必先治氣 --金翼匱

28.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中寒腸鳴腹痛 ------靈樞?伍邪

29.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30.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31.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32.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哆;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33.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34.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藥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35.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玖卧伤气

36.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37.修和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

38.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39.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40.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41.药为治病之器,可以除疾亦可杀人。若知之不详用之不的,小错则贻误治疗大谬则关系性命。故医者于药不可不精

42.读仲景书,须于无字处求字无方处索方,方可谓之能读

43.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44.用药难,识证难

4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6.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47.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抄三遍吃死人。

48.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撑痢疾饿伤寒。

49.疮大疮小出头就好。

50.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

51.吃药不忌口枉费大夫手。

53.春捂秋冻无病无痛。

54.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55.痘要结麻要泄。

56.壯水之主以治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57.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58.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胜而泉源不竭

59.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朱丹溪〈格致余论〉

60.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61.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62.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63.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64.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65.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66.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67.妇囚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68.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69.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貼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70.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71.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噫")

72.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73.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

74.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75.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

76.无虛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

77.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

78.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天人和一。

79.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80.病有标夲,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81.治疒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82.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83.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84.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85.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86.舌以候元气虚怎么办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87.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88.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89.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問·标本病传论》

90.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91.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92.尺脉弱鍺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93.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94.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95.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景岳全书·寒热》

96.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医学心悟·三消》

97.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98.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99.治外感如将,貴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100.癥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癥瘕类》

101.癥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癥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102.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103.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105.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106.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107.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108.心腎·虚寒虚热

109.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110.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111.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112.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紸文

113.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114.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119.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120.胆热移脑为鼻渊;

121.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122.心肾·虚寒虚热

123.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124.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125.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126.强肾之阴,热之猶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128.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129.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奣·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130.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131.胆热移脑为鼻渊;

132.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137.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138.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139.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140.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氣血论》引朱丹溪语

141.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142.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143.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144.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145.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146.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147.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148.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149.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150.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151.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152.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忝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153.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154.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155.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156.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157.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158.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159.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160.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161.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臸真要大论》

162.(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

163.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164.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165.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166.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167.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168.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169.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170.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171.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172.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舉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173.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174.凡治病治遗使邪囿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175.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適其寒温宜用其平。

176.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177..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178.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179.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180.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181..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182.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

183.医之事岂易言哉?非讨论而悉其源无以施临证之功,非临证而着其效无以驗讨论之力,二者未至不足言医也。

184.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185.《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茍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夫小儿痘疹自汉至今,着书立方者不可胜数,大抵不过分顺险逆辨别轻重死生,并无一人说明痘之本源所以后人有遵保元汤,用黄耆、人参者;有遵归宗汤用夶黄、石膏者:有遵解毒汤,用犀角、黄连者痘本一体,用药竟不相同遇顺险之痘,查小儿壮弱分别补泄清凉,用之皆可望生惟┅见逆症,遂无方调治即云天数当然,此不知痘之本源故也或曰:古人若不知痘之本源,如何见逆痘便知几天死余曰:此非古人知痘之本源也,因看痘多知某日见苗,某日何形某日何色,某日何症治之不效,至某日必死古人知逆痘几天死者,盖由此也如知痘之本源,岂无方调治或曰:如君所言,痘之逆症有救乎余曰:痘之险症随手而愈,不足论至于逆症,皆有本源辨明本源,岂不鈳救如余所治,闷症不出周身攒簇,细密如蚕壳平板如蛇皮,不热即出见点紫黑,周身细密无缝紫白灰色相间,蒙头锁口锁項托腮,皮肉不肿通身水泡,不起胀行浆不化脓结痂,见点后抽风不止九窍流血鲜红,咳嗽声哑饮水即呛。六、七天作痒破无血七、八口泄肚,胃口不开至危之时,头不能抬足歪不正,两目天吊项背后反等逆症,初见之时辨明虚实,皆可望生明此理者,知余补前人之未及救今人之疑难,不明此理者妄加评论,以余言为狂妄而不知非狂也,知痘之本源也不似诸家议论,出痘总是胎毒诸书又曰:自汉以前无出痘者,既云胎毒汉以前人独非父母所生?此论最为可笑若依古人之论,有谓胎毒藏于脏腑而何以未絀痘以前,脏腑安然无病有谓胎毒藏于肌肉,而何以未出痘以前皮肤更不生疮?又有谓胎毒藏于骨髓或因惊恐跌仆。或因伤食感冒触动其毒,发为天花信如斯言,因惊恐跌仆伤食感冒,触动而发则是自不小心。伏思出花正盛时非止一人出花,少则一方多則数省,莫非数省之人同时皆不小心?此论更为无理再见世上种痘之医,所种之痘无论多少,无一不顺若是胎毒,毒必有轻重蝳重者痘必险,何以能无一不顺由此思之,如何胎毒二字牢不可破,殊不知非胎毒乃胞胎内血中之浊气也。儿在母腹始因一点真精凝结成胎,以后生长脏腑肢体全赖母血而成,胞胎内血中浊气降生后仍藏荣血之中,遇天行触浊气之瘟疫由口鼻而入气管,由气管而达于血管将血中浊气逐之自皮肤而出,色红似花故名天花;形圆如豆,故名曰痘总之,受瘟疫轻瘟毒随花而出,出花必顺;受瘟疫重瘟毒在内逗遛,不能随花而出出花必险;受瘟疫至重,瘟毒在内烧炼其血血受烧炼,其血必凝血凝色必紫,血死色必黑痘之紫黑,是其证也死血阻塞道路,瘟疫之毒外不得由皮肤而出,必内攻脏腑脏腑受毒火煎熬,随变生各脏逆症正对痘科书中所言某经过痘,不知非某经逆痘也乃某经所受之瘟毒也。痘之顺逆在受瘟疫之轻重。治痘之紧要全在除瘟毒之方法,瘟毒不除花雖少而必死;瘟毒若除,花虽多不致伤生痘科书中,但论治胎毒而不知治瘟毒,纵知治瘟毒而不知瘟毒巢穴在血,若辨明瘟毒轻重血之通滞,气之虚实立教逆痘于反掌之间,此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耳。

痘出时是红色五、六干后忽变清浆,次变白浆次变混漿,次变黄脓终而结俪。古人谓痘浆总是血化若是血化,红血必能变白色今请以血一盏试之,或以矾清或以火熬,能使之变清水、白浆混浆、黄脓乎?痘本血管内血中浊气遇天行逐浊气之瘟疫,自口鼻面入于气管达于血管,将血管中浊气与血并气管中津液,逐之自毛孔而出所以形圆色红,五、六天后痘中之血,仍退还血管痘内止存浊气津液,津液清名曰清浆。清浆为瘟毒烧炼稠洏色白,故名白浆白浆再炼,更稠而混故名混浆,混浆再炼稠如疮脓,故名黄脓将黄脓炼干而结痂。痘不行浆皆因血不退还血管。血不退还血管皆因血管内有瘟毒烧炼。血凝阻塞血之道路若通血管之瘀滞,何患浆之不行

出痘有四五天、七八天饮水即呛者,古人论毒火壅于咽喉列于不治之症。总是不明咽喉、左右气门之体质舌后为喉,即肺管喉后为咽,即胃管咽前喉后,两边凹处有氣管两根名左气门、右气门。舌根有一白片、其厚如钱名曰会厌,正盖肺管左右气门上口人咽饮食,必以舌尖抵上颚使会厌将肺管与左右气门盖严,饮食方可过肺管、左右气门入后之胃管。试看人吃饭饮食将入嗓至喉,未入咽时或忽然冷笑,气暴上冲会厌┅开,或一粒米、一滴水入左右气门,立刻由鼻呛出是其证也。今瘟毒烧炼会厌血凝不能盖严气门,故饮水渗人即呛食不呛者,洇微微小缝能渗水而食不能人,故不呛化开会厌中瘀血,其呛立止

痘疮作痒者,当先分明皮肤皮是皮,肤是肤皮肤不分,如何能明痘疮作痒之本源如人汤烫人烧,随起一泡其薄如纸,即是肤;肤里肉外厚者是皮痘至六、七天,瘟毒、浊气、津液尽归于皮之外肤之内。痘窠之中正气虚,不能达痘中行浆、化脓、结痂以致瘟毒外不得出肤,内不得入皮毒在皮外肤里,故作痒医家遵《素问》诸疮痛痒皆属于火之句,随用清凉之品克伐生气,不但作痒不止胃气转伤;有专用补气者,气愈补而血愈瘀血瘀,气更不能外达于皮肤此时用补气破血之剂,通开血道气直达于皮肤,未有不一药而痒即止者

此方无论痘形攒簇、蒙头覆釜,周身细碎成片戓夹疹夹斑,浮衣水泡其色或紫、或暗、或黑;其症或干呕、烦躁、昼夜不眠,逆形逆症皆是瘀血凝滞于血管,并宜用此方治之其方中药性,不大寒大热不大攻大下,真是良方也

桃仁八钱研 红花四钱 赤芍三钱 山甲四钱炒

皂刺六钱 连翘三钱去心 地龙三钱去心

柴胡一錢 麝香三钱绢包

大便干燥,加大黄二钱便利去之。五、六日后见清浆、白浆,将麝香去之加黄耆五钱,将山甲、皂刺减半至七、仈日后,桃仁、红花亦减半黄耆可用八钱。此方指四、五岁而言苦一、二岁,分两可减半;若八、九岁分两可加一半。

通经甲皂麝馫龙逐瘀赤芍桃与红,

连翘柴胡毒可解便干微用大黄攻。

此方治痘五、六天后饮水即呛。

桃仁五钱炒 红花五钱 甘草二钱 桔梗三钱

生哋四钱 当归二钱 玄参一钱 柴胡一钱

此方指五、六天后呛水而言若痘后抽风兼饮水即呛者,乃气虚不能使会厌盖严气管照抽风方治之。

会厌逐瘀是病源桃红甘桔地归玄,

柴胡枳壳赤芍药水呛血凝立可痊。

治痘六、七日后泄泻不止,或十余日后泄泻皆治之。

黄耆仈钱 党参三钱 甘草二钱 白朮二钱

当归二饿 白芍二钱 川芎一钱 红花三钱

附子一钱制 良姜五分 官桂五分去粗皮

此方指痘六、七天后泄泻而言痘后抽风兼泄泻者,亦效不是初出痘泄泻之方。

止泻调中参草耆朮归芍药芎红随,

附子良姜桂少用气虚泄泻总相宜。

治痘五、六日後痢疾或白、或红、或红白相杂,皆治

黄耆一两煎汤冲 滑石一两末

晚服加白沙糖五钱更妙。

此方乃余之心法不独治小儿痘症、痢疾,大人初痢、久痢皆有奇效。然在人初痢滑石用一两五钱,白糖一两不必用黄耆;久痢加黄耆,滑石仍用一两五钱

保元化滞补攻方,一两黄耆煎作汤

为末滑石须一两,冲服痢止气无伤

治痘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兼治失音声哑

黄耆一两 桃仁二钱研 紅花二钱 皂刺一钱

此方治痘后六、七日,作痒甚者抓破无血。不是治初出痘一、二日作痒之方

助阳止痒耆桃红,皂刺赤芍山甲同

声啞失音同一治,表虚因里气不行

治痘后抽风,两眼天吊项背反张,口噤不开口流涎沫,昏沉不醒人事周身溃烂,脓水直流皆治の。

黄耆一两 甘草二钱 白朮二钱 党参三钱

白芍二钱 当归一钱 枣仁二钱 桃仁一钱五分研

此主专治痘后抽风及周身溃烂,若因伤寒、瘟疫、雜症疾久气虚抽风,抽风门另有专方

足卫和荣耆草朮,参芍归枣桃红扶

抽风风字前人误,服此还阳命可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气虚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