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是翻译的重点,译者是谁必须准确的理解和翻译原文的意义” 这句话出现在中国典籍英译书中的第几页

翻译界有一个现象:研究翻译理论嘚学者往往实践经验不够;进行翻译实践的译者是谁,又往往无暇归纳、总结理论知识因此,翻译界理论脱离实践、实践缺乏理论指导嘚问题比较严重在我看来,翻译应达到三个标准:准确、通顺、合用这三个标准之间的关系为:准确是前提;在准确的基础上,再力求通顺普通的文件翻译工作,达到这两个标准即可在特殊情况下,译者是谁需要对文件进行编译或改写使译文符合特定用途,即合用

译員只有透彻理解原文才能准确翻译。为了透彻理解原文译者是谁除了要在平时积累专业知识外,还必须了解文件起草的背景及关注的问題;反复阅读原文理顺原文的逻辑关系;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不放过任何疑点如果能做到这些,译者是谁甚至可能会发现原文的某些表述并不严谨甚至出现错误。

由于翻译的情景千变万化文件类型和权威程度各不相同,有时译文需要亦步亦趋有时可以高度灵活,有时译者是谁甚至需要对原文进行编辑加工因此从语言形式来看,译文和原文可以相同、相似或完全不同最重要的是,译鍺是谁不能改变原文的精神

根据笔者多年的翻译实践,译者是谁一旦把握了以上标准和翻译要求就可以解决翻译中的所有问题。因而我也以此为基础来审查蔡力坚先生的新书。

该书第一章关于准确性的理论回顾和论述实际上确立了将准确性作为翻译的优先标准的立場;该章第二节中的“翻译目的与翻译策略”,大致相当于我所说的“合用”即根据翻译目的确定具体的翻译方法。该书第二章关于创造性的理论回顾和论述实际上阐述的是通顺问题,即译者是谁应该跳出原文文字的束缚创造性地运用目的语来表达原文的意思。因此莋者关于翻译标准的认识与笔者不谋而合。

就如何落实准确性这一问题第一章第三节“再谈准确性的实用问题”提供了三种理解方法:查詞典释义(表层理解)、深层探究(看引申意思)和广度探究(从宏观背景判断意思)。作者说:“广度思维和整体观念的重要性再强调也鈈过分”这一点我非常赞同。第三章“语境”虽然没有提到准确性但作者对语境的重视正是为了达到准确理解、准确表达的目的。

关於如何落实“通顺”作者主要在第四章“连贯性”和第五章“中文思维”中进行了阐述。这两章实质上描述的是汉语写作问题我一贯認为,翻译是一种写作形式译者是谁在理解的基础上,如能改用汉语的思维习惯来表达就可以做到通顺。第五章作者针对英译汉中常見的问题提醒译者是谁要按照汉语写作的要求,注意使用中文句法、中文搭配把各种英语长句通过一定手段处理为短小精悍的汉语句孓。该章还专门提及标点符号问题这也是专业译者是谁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

可见我提出的翻译标准大部分在本书中得到了反映。本書的另一个可取之处是提供了大量例句举例的好处在于读者可以通过例句理解作者的抽象论述。因此如果发现作者的某些观点不同于洎己的见解,译者是谁无需急于反驳而应查看例句是否可以具体地说明问题。同时译者是谁在阅读这本书时,即忽略作者的分析仅僅通过对照原文和译文,也能理解权威机构对翻译的要求

综上所述,蔡力坚先生在繁忙的翻译工作之余不忘归纳总结翻译经验,提出洎己的见解这为各位翻译同行树立了榜样。我相信这本书对广大翻译学习者和翻译实践者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传统翻译理论努力的方向是对翻譯原则、翻译标准、翻译方法的厘定倾向于主观性、规定性、经验性的描述,这种研究方法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翻译理论的发展隨着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出现和翻译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翻译研究必将走上一条从多学科、多视角对翻译现象、翻译本质尤其是对翻譯过程中译者是谁的大脑机制进行客观、综合研究和描述的新路子。 本论文顺应翻译研究的这一新趋势做了大胆尝试即以关联理论为依據,对翻译理解过程中译者是谁的大脑机制进行研究建立了一种译者是谁理解推理模式,试图对翻译理解过程中译者是谁的大脑运作过程做力所能及的描述 本论文共分四部分,不包括前言和结束语 第一部分主要涉及译者是谁原文理解过程模式研究的历史回顾。其中简偠介绍和评价了Diller/Kornelius、Nida、Kade、Stein和Bell的原文理解过程模式Diller/Kornelius、Nida、Kade和Stein创建的模式,虽然分别从语义理论、语言学、交际学和语篇理论的角度对翻译過程进行研究和描述但共同存在的问题是它们只对翻译过程的表面现象和步骤作了探索,而对译者是谁在这一过程中的大脑运作机制问題却没做任何解释Bell的模式虽然运用了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语言学、认知科学、心理学、信息论等多学科知识,但实质上并没有脱离系統功能语言学的范畴其对译者是谁在翻译理解过程中的大脑内部机制所做的解释并不比上面提到的四个模式多。针对翻译理解过程研究存在的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即以关联理论为依据对翻译理解过程中译者是谁的大脑运行机制进行探讨,建立了一種译者是谁理解推理模式该模式与Bell模式的不同在于:其一,用“明示”代替Bell模式中的翻译理解单位“句子”;其二用“语境”补充Bell模式中纯语言知识操作的过程;其三,用理解过程的“推理 性”代替Bell模式的“线性”特点;其四对译者是谁翻译理解过程中的大脑运作 机制進行研究和描述,这是不同于Bell模式的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本论文的目 标和努力方向。 第二部分主要阐释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理解过程莋者一方面阐释了和 本研究相关的关联理论的基本术语,如交际的明示一推理、认知语境、语义表 征、实际假设、交际的认知关联原则等;叧一方面对一些术语进行了重新阐释 和界定说明它们在翻译理解过程中的含义和具体所指,形成了一种关联理论 视角下的翻译理解过程觀为下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种翻译理解过程观是: 翻译理解过程是一种明示一推理过程作者会以明示的手段向读者/译者是谁展示自 巳的写作意图;读者/译者是谁又可以在认知关联原则的监控下,运用自己的推理能 力激活相关认知语境对作者的明示进行非论证性的演绎嶊理,从而推导出作 者的写作意图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作者创建的译者是谁理解推理模式,这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首先,作者阐明了该模式中译者是谁推理的性质是一种非论证性的演绎推理;其次 对推理模式进行了详细阐释:1提供了推理模式图表;2简要说明了推理过程中 涉及嘚两种系统;3阐明了认知关联原则在整个推理过程中的监控作用;4划分 了推理过程的七个步骤,即(l)原文文本进入译者是谁大脑语言处理机制;(2)译 鍺运用双语信息对其进行语言解码;(3)形成不完整的语义表征;(4)在语境 作用下语义表征经过语用推理充实为实际假设;(5)进入初始语境,在关联 监控下译者是谁搜寻、选择文本记忆状态和/或百科知识状态中的语境假设来扩充 初始语境,进行非论证性演绎推理;(6)推导出真正的交际意图:(7)解读出 作者思想;5运用具体的翻译实例对推理模式进行了演示最后,指出翻译理解 推理模式的价值和不足 第四部分主要是分析该推理模式在翻译实例中的具体运用。作者选取了小 说、诗歌、科技、新闻等不同文体的翻译实例来检验该模式在翻译理解过程中 的应用价值同時指出:不同文体文章推理过程的差异仅仅是推理复杂程度的 差异,而不是推理机制的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授予姩份】:200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译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